县财政局创建文明村镇与财政工作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5 15:53: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县财政局创建文明村镇与财政工作的几点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县财政局创建文明村镇与财政工作的几点思考》。

第一篇:县财政局创建文明村镇与财政工作的几点思考

县财政局创建文明村镇与财政工作的几点思考

县财政局创建文明村镇与财政工作的几点思考

xx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对于我县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欠发达地区来说,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显得更为繁重而紧迫。县委、政府从新

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我县实际出发,确定从今年起,用3-5年时间开展好范文版权所有以创建文明村镇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逐步把全县农村建设成为环境整洁、生态协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新风荡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财政部门应以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农业发展为目标,抢抓机遇,转变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确保上级扶持农业专项资金、项目资金如数足额投入农业外,县、乡两级财政也要尽量拨出专门资金和配套资金扶持农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多方筹集资金,整合金融机构、社会各界资金大力支持文明村镇建设。在实践中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力度,促进农业增效。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只有发展富民产业,使农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畜牧业,优化种植业,提升林果业,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大力发展精品农业、营造城郊休闲文化。贯穿生态理念,体现人文内涵,反映区域特色,打造各具个性特色的村镇,充分发挥文明村镇的示范带头作用。积极扶持和发展产业协会等新经济组织,坚持公司 农户的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壮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结合特色产业,最大限度地把农民组织起来,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同时,抓好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建设,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对农业科技教育的投入,提升农民整体素质。

加大对农业科教的投入力度。广辟资金来源,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多元化的农业科教投入机制。建立规范的基础教育财政逐级转移支付制度。财政应重点加强对农村教育的转移支付。2004年全县农村教育支出5693万元,较上年增加投入750万,增长15。多渠筹集农村教育经费,运用产业政策优惠、税收减免等手段,鼓励社会捐资农村教育等。保证重大应用技术攻关、农业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科技人才培养和农民科技培训的科技投入。鼓励地方、企业和社会设立科技创业资金。

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广大农民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同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造就一代既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的新型农民。

三、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建设的投入,促进农村城镇化。

一是加大对农业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投入,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公路交通对广大农村农业农民来说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以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人畜饮水、病险水库整治等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生态建设力度,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工程项目建设要与农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发展、生态农业综合园区以及农村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着力提高农机化水平,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全县农村三级公路改造2003年投入2148万元,其中县配套338万元,2004年县配套709万元;国债公路建设资金141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2003年支出1091万元,2004年支出961万元;2005年病险水库加固建设投入109万元。

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小城镇,大战略。小城镇建设对于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吸收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有着积极的作用。要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支柱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的要求,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要用好、用活、用足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多元化开发经营,不断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重点搞好工业园区建设、农贸市场建设等,配套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建管并重,加强集镇绿化、美化、亮化及交通、治安、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四、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投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广大农民还是整个社会的弱势群

体,按照公共财政要求,以人为本,将有限的财力向农村公共事业倾斜。切实改善了农村卫生医疗条件。做好农村“五保户”生活保障和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积极做好自然灾害救济工作,对特殊困难群众给予扶持和救助。构建和谐健康农村社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2004年发放农村“五保户”经费297万元,用于农村特殊群众救助经费174万,自2005年开始实行

农村医疗救助,共安排救助经费46万元,2004年享受城镇低保人数12810人,经费开支782万元。

五、加大对农村转移支付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不断深化和完善农村改革好范文版权所有,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保障农民的利益,努力为农业和农村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在历年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资金2201万元的基础上,2004年加大了对乡镇农业税降率补助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603万元,对乡镇奖励补助资金369万元,乡、村两级财力得到充实。确保了乡、村两级政权正常运转的需要。严格执行税费改革政策,严禁向农民乱集资、乱摊派,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创建文明示范村镇对我们财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标准,切实做好“三农”工作,实现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锐意改革,积极进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县财政局创建文明村镇与财政工作的几点思考

县财政局创建文明村镇与财政工作的几点思考

XX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对于我县这样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欠发达地区来说,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显得更为繁重而紧迫。县委、政府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我县实际出发,确定从今年起,用3-5年时间开展以创建文明村镇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逐步把全县农村建设成为环境整洁、生态协调、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新风荡漾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财政部门应以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农业发展为目标,抢抓机遇,转变观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争取国家、省、市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确保上级扶持农业专项资金、项目资金如数足额投入农业外,县、乡两级财政也要尽量拨出专门资金和配套资金扶持农业发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多方筹集资金,整合金融机构、社会各界资金大力支持文明村镇建设。在实践中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的投入力度,促进农业增效。

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只有发展富民产业,使农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上的新农村。充分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畜牧业,优化种植业,提升林果业,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大力发展精品农业、营造城郊休闲文化。贯穿生态理念,体现人文内涵,反映区域特色,打造各具个性特色的村镇,充分发挥文明村镇的示范带头作用。积极扶持和发展产业协会等新经济组织,坚持公司+农户的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壮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结合特色产业,最大限度地把农民组织起来,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同时,抓好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建设,大力推广生态农业模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对农业科技教育的投入,提升农民整体素质。

加大对农业科教的投入力度。广辟资金来源,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多元化的农业科教投入机制。建立规范的基础教育财政逐级转移支付制度。财政应重点加强对农村教育的转移支付。2004年全县农村教育支出5693万元,较上年增加投入750万,增长15%。多渠筹集农村教育经费,运用产业政策优惠、税收减免等手段,鼓励社会捐资农村教育等。保证重大应用技术攻关、农业基础研究、高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科技人才培养和农民科技培训的科技投入。鼓励地方、企业和社会设立科技创业资金。

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为依托,培育新农民。“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素质。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使广大农民成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较强就业能力的新型农民或产业工人。同时,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提高修养、崇尚科学、移风易俗,造就一代既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的新型农民。

三、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建设的投入,促进农村城镇化。

一是加大对农业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投入,大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公路交通对广大农村农业农民来说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以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人畜饮水、病险水库整治等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生态建设力度,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工程项目建设要与农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发展、生态农业综合园区以及农村扶贫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切实改善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的状况,着力提高农机化水平,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全县农村三级公路改造2003年投入2148万元,其中县配套338万元,2004年县配套709万元;国债公路建设资金1410万元;农业综合开发财政资金2003年支出1091万元,2004年支出961万元;2005年病险水库加固建设投入109万元。

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小城镇,大战略。小城镇建设对于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吸收城市资金、技术、人才、信息,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有着积极的作用。要按照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支柱产业突出、特色鲜明的要求,进一步加快小城镇建设。要用好、用活、用足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多元化开发经营,不断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重点搞好工业园区建设、农贸市场建设等,配套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建管并重,加强集镇绿化、美化、亮化及交通、治安、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四、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投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广大农民还是整个社会的弱势群体,按照公共财政要求,以人为本,将有限的财力向农村公共事业倾斜。切实改善了农村卫生医疗条件。做好农村“五保户”生活保障和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积极做好自然灾害救济工作,对特殊困难群众给予扶持和救助。构建和谐健康农村社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2004年发放农村“五保户”经费297万元,用于农村特殊群众救助经费174万,自2005年开始实行农村医疗救助,共安排救助经费46万元,2004年享受城镇低保人数12810人,经费开支782万元。

五、加大对农村转移支付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不断深化和完善农村改革,尊重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保障农民的利益,努力为农业和农村发展营造宽松的环境。在历年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资金2201万元的基础上,2004年加大了对乡镇农业税降率补助转移支付补助资金1603万元,对乡镇奖励补助资金369万元,乡、村两级财力得到充实。确保了乡、村两级政权正常运转的需要。严格执行税费改革政策,严禁向农民乱集资、乱摊派,确保农民负担不反弹。

创建文明示范村镇对我们财政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标准,切实做好“三农”工作,实现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锐意改革,积极进取,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小结

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小结

我镇地处宝应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镇域面积105.1平方公里,下辖20个社区居委会,10个行政村和1个水产养殖场,总人口16.2万人。200*年,全镇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县委“一个突破、四个加快”的总体要求,坚持以创建文明村镇为抓手,以经济发展为主旋律,狠抓各项关键措施落实,抢抓机遇、团结拼搏,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继续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工业经济高位提速。举全镇之力抓招商、上项目,通过项目建设拉动,重点企业带动,工业经济发展势头更加强劲,发展后劲更加充足,规模企业骨干支撑作用更加明显,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各项经济指标稳步提高。全年完成工业产值15亿元、开票销售8.8亿元、利税600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4.4、20.3、20,个私企业发展迅猛。至目前,全镇个私企业总数已达500多家,其中产销过1000万元的企业22家,过500万元的企业18家。

招商实绩更加显著。出现了项目增多、投资增大、外资增加的喜人局面。全年共落实项目44个,其中体量过千万元以上项目16个,过亿元和500万美元项目各1个。招商引资总额4.86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400万美元。超额完成了全年招商引资任务。无论是项目数还是引资总额均位居全县第一。

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在今年新开工和已敲定的44个项目中,法兰管件、环保热电、轨道车辆、特种尼龙等28个项目已竣工投产,其中4个项目规模在1000万元以上;电缆材料、诚泰制衣、冠豪彩印、高压阀门、生态肥料、军用指纹锁等11个项目均已全面开工建设,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9个,另有文峰笔业、汽车空调中冷器、水煤浆锅炉、环保电源、出口单板等5个项目正在组织开工。

园区建设强势推进。坚持把园区作为蓄势而发的第一载体,超前规划、超前建设、超前打造。现已有21个项目进园落户,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1亿元。预计全部达产后将形成近7亿元的年产值,新增就业岗位1200多个。占地1000亩的新区建设也已全面启动。

农村经济稳步增长。坚持跳出农业抓农业,围绕市场抓农业,进一步打开了农村工作新局面。在种植业上,肥床旱育、包衣直播、群体质量栽培,以及丰优香占、华优广抗占、扬两优6号等一批新品种、新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水产业继续推广“稀、大、高”生态养殖模式,积极发展六小品种养殖,新增养殖面积800亩,培育大眼幼体苗种8000斤,投放扣蟹850万只。林业以绿色通道建设和村庄绿化为重点,新植各类树木21万株,完善农田林网6000亩,完成公路、圩堤绿化24.8公里,林木覆盖率达21。劳动力输出不断增加,共转移输出农村劳力1200多人。各项政策进一步落实,农民实际负担下降5个百分点,村级集体减债100多万元。

建筑业、第三产业不断壮大。建筑业在巩固县内市场的同时,不断拓展外埠市场,先后承建了太原、天津、北京等地的一批工程项目。全年共完成施工产值1.8亿元,增加值3600万元,完成施工面积28万m2,其中双包面积20万m2,县外双包面积7.8万m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1亿元,利税近4500万元。全镇建筑、三产共有从业人员21400人。

民心工程扎实推进。全镇各级党政组织积极实践“三个代表”,努力把城乡居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纾解民困,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改水、改厕、修路等8件实事工程扎实推进。先后投入资金950多万元,重点实施了三里路、齐心路、机场路、铁桥路、东升路等7条村级道路建设,总长度51.7公里;清障疏浚河道1.5万米,土方3000多立方;三项保障制度进一步落实,有1086名居民纳入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1300多名退休职工进入了社区服务和管理,1700多人落实了医保;投入400万元对北港、西郊、三里3个村进行了改水,新增自来水受益人口7000多人;为12户特困户进行了危房改造;农村改厕200多户,新增有线电视用户200多户。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计划生育工作突出城区和流动人口管理,大力实施优质服务系列工程,全面提高了计划生育工作水平。全镇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中考升学率达90以上。重视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投入30多万元加强了安民、闸北等5个社区居委会的硬件设施建设。广泛实施老年星光计划生绿色人居环境创建工程,成立了“不老松”志愿者服务站,新建社区健身点9个。老龄、妇女、青少年、红十字会工作继续加强,双拥、优抚、人武和商会等方面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切实加强。重视加强宣传文化阵地和载体建设,“四进社区”、“三下乡”等活动继续落实,第三届社区艺术节吸引了近万名居民踊跃参加。承办了“江苏省文体进

乡镇”活动,参加了“扬州市第二届农民艺术节”并获得多枚奖项,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一致好评,城乡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大力开展“四五”普法教育,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高度重视群众重复上访问题,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为改革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今年来,我镇在创建文明村镇工作中,经过各方面的努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围绕创建工作要求,面对新的形势,进一步扬长避短、求真务实、勇于创新,向着更高目标奋进。

二00四年十二月十六日

第四篇:财政局文明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我区文明创建工作,强化区直机关单位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责任,确保创建文明城市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区文明委和区直工委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局工作实际,现制定《2010年区财政局文明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争创“全省文明城市”为目标,以建设“文明谯城”为主线,继续深入贯

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省财政厅提出 “五个提升”创建要求,紧紧围绕区委的中心工作,以社区承包责任制和机关党的建设为载体,以增强城市管理、优化城市环境为重点,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树立“首位度”意识,提升服务质量,全面提高财政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建设廉洁、高效、务实、文明机关,用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工作,促进财政保障服务质量。

二、主要任务

1、组织领导。局党组要高度重视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活动,将创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创建工作,成立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做到“五有”,即:有创建组织制度、有创建工作计划、有专职创建工作人员、有创建经费保障、有创建工作资料。

2、工作方案。制定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做到内容完善,时限清楚,责任明确,特别是阶段性工作计划重点突出,措施具体,对各股室、单位落实有可操作性。创建办公室要按方案、步骤和阶段性工作要点及时开展检查评比,做到月有检查、季有讲评、半年有形势分析、年终有全面总结。

3、创建氛围。营造创建氛围,设立宣传阵地,利用简报、橱窗等载体宣传文明知识,做到宣传工作经常化、多样化。并以开展争创和谐股室、争做优秀股长、争当文明财政人活动为契机,增强创先争优意识,党员干部时时处处受到教育,使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的知晓率为100%、支持率为100%。

4、思想教育。建立学习制度,制定教育计划,将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学习纳入学习计划,积极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机关、学习型党员干部创建活动;经常组织党员干部参与思想道德建设实践活动,将精神文明建设与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内容深入到党日、节庆日和重要纪念日活动中;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防和国家安全教育、群众性主题形式教育和诚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要紧扣主题要求,积极开展党员干部思想信念、从业道德、行为规范、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教育,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经济、法制、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培训。积极开展学先进活动,做到各项工作任务有计划、有主题、有安排、有典型,法制宣传教育普及率达到100%,重大先进典型的知晓率达100%。

5、道德建设。认真执行区委和区直工委有关文明创建工作精神,扎实开展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打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基础。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和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能够熟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熟悉《市民手册》和“八荣八耻”的主要内容。在实施中要以学英模、讲奉献、爱岗位为平台,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等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努力打造道德建设品牌。

6、社会稳定。健全和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落实党务和政务公开,公示便民服务工作流程,干部职工日常行为管理规范。全年无社会治安事件、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无群众集体上访等影响社会治安和稳定事件的发生。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落实,单位内部关系和谐,单位人员在社区的人际关系融洽。遵守公共秩序,遵守交通规划,爱护公共设施,做到无闯红灯、吵架斗殴、故意损坏公物等不文明现象;无虐待和不赡养老人、家庭暴力、不抚养未成年人等侵犯老人、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现象;无侵犯残疾人合法权益事件发生。

7、环境建设。文明创建卫生责任区划分明确,室内外卫生洁净,车辆停放有序,办公用品摆放整齐,地面无纸屑、痰迹、烟头等杂物,垃圾袋装化,无卫生死角,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度,除“四害”指标达到国家标准。单位绿化、美化、净化、硬化均达到规定标准要求。

8、社区联建。按照《谯城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任务分解方案》中的任务要求,承包社区文明创建有方案,工作主动,活动经常。可共享的文体活动场所向社区群众开放。

9、创建文明单位(行业)。认真制定文明单位、行业创建实施方案、计划,有具体的创建保障措施。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范行业行为,文明执行公务,把和谐机关创建纳入创建活动之中,在经济社会活动中诚信守法,兑现承诺。市民对单位诚信测评满意度达90%以上;群众对机关行政效能满意度高于90%;对反腐倡廉工作满意度高于90%;窗口行业服务标准服务规范,投诉处理机制,行业风气群众满意度高于90%以上。

10、社会公益事业。要结合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活动,积极参与扶贫帮

困、社会捐赠活动;热情接待待外来人员,耐心回答群众的咨询,扶老携幼,照顾弱势群体,支持见义勇为的赞同支持率100%,植绿护绿活动参与率达70%以上。

三、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开展“全省文明城市”争创活动,是今年我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各股室单位要主动履行工作职责,按我局的创建工作要点和方案措施,强

化领导,精心组织,认真落实。

2、成立组织,明确职责。成立争创“全省文明城市”活动组织,确定办公室专职人员负责,保持工作联系,肩负起落实区文明委和区直工委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创建活动中各项任务的落实。

3、精心组织,确保实效。创建活动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构建和谐、文明谯城这个目标,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改变机关单位面貌,提高全员的公民素质和单位品位。创建活动要始终坚持发扬民主,走群众路线,群广泛参与的原则,努力打造区直机关创建的品牌,展示自身的文明创建风彩,促进党的建设和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

4、建立制度,认真考评。依据区文明创建考核标准和方法确定自评内容,采取积分式考评,平时采用定期考核。对重点工作和工作的重点内容,重点部位实施专项督查考核;对阶段性工作开展情况,由局文明办按计划要求和重点内容,分月份抽查、季度评比、年终总评进行考核,考核分数计入责任单位考核总成绩。

5、责任追究,表彰奖励

各股室(单位)要迅速行动起来展开活动,因自身工作不到位,影响创建进度和工作的推诿、扯皮、配合不力等现象,造成影响的,对责任人进行通报批评。

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检查验收中,因工作不力致使有关工作出现扣分的,对责任股室单位评先和个人评优实行“一票否决”,对责任人给予必要的处分。

在创建省级文明城市验收工作中表现优秀、工作扎实的股室单位和人员积极推荐优秀表彰,并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内容给予评定等级。

第五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欢迎大家来我镇检查指导工作。凉州户镇地处玛纳斯河东岸,东距首府乌鲁木齐135公里,北距玛纳斯县城3公里,西与石河子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相连。全镇占地面积10.75万亩,辖9个行政村,有可耕地4.7万亩,有汉、回、维、哈、壮等10个民族,6453人,人均占有耕地7亩。

自XX年10月我镇获得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荣誉称号以来,我镇始终坚持把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纳入党、政日常工作的议事日程,把精神文明创建作为提高广大农民整体素质,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动力源泉,融入全镇生产和生活的各项经济发展之中。长期以来,我们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主线,按照“工业富镇、农业稳镇、三产强镇、科教兴镇”的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依托优势,乘势而上,取得了“三个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我镇先后获得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科技进步先进乡(镇)”、昌吉州“先进基层党组织”、“州级党建工作示范乡镇”等荣誉称号。同时,我镇在各个行业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优秀人才,先后有20多名干部和农民荣获区、州、县先进个人的表彰。XX年年全镇总产值由XX年的2.55亿元增加到XX年年的3.13亿元,年均增长10.2%。固定资产投资从XX年的165万元增加到XX年年的4783.6万元,年均增长95.2%。招商引资从2005年的180万元增加到XX年年的5230万元,年均增长96.2%。XX年年底我镇农民纯收入率先在全县突破万元大关,达到了10008元。目前,凉州户镇农村经济快速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健康发展,社会政治稳定,民族团结进步,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

一、着眼和谐抓发展,促进农牧民收入不断增长

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我镇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物质支持和思想保证。

依托资源、地缘优势,凉州户镇积极引导农牧民顺利步入第三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单一棉花种植的产业结构迅速转向酿酒葡萄、制种玉米、棉花、畜牧和小辣椒、特色林果业等五大支柱产业结构的多元化发展。目前,全镇农作物98%实现了订单化种植。农业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围绕五大支柱产业组建了相应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广大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的系列服务,农民+合作社+企业的发展模式已初步形成。在畜牧产业上,依托西部牧业强势带动作用,把数量扩张、品质提升和加工增值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分散养殖,集中育肥,批量销售的良好格局。XX年年,全镇实现畜牧业产值5732万元,占大农业产值的42.9%,比XX年4610万元增长24.3%。按照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要求,我镇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三年来,全镇共引进各类招商引资项目26个,投资总额19680万元,实际到位招商引资资金15290万元。通过招商引资,不仅以铅合金冶炼、棉纺、织布等为特色的中小工业项目带动战略得以实施,而且以商服楼开发、餐饮、运输等为主体的三产也得到进一步发展。目前,全镇餐饮娱乐网点达41余家,大小客货运输车辆165余台。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已成为我镇经济快速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镇不断加大了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镇先后引进新农村建设项目11个,其中已完成安全饮水、沼气池建设等项目7个,已立项道路硬化等项目5个,已申报中低产田改造、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4个。三年来,全镇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项目总投资达到947万元。在二三产业和实施全民创业工程的带动下,我镇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目前,全镇长期劳务输出从XX年的524人次增加到XX年年的740人次,年均增加108人。劳动力转移实现创收420万元,人均劳务收入588元,比XX年增加396元。同时农民自主创业积极性空前高涨,目前全镇个体工商户达到249户,外出创业农户达223人,已形成了纸制品生产、新型建材、农副产品加工、特色小吃等为主的二三产业体系。全镇经济运行已顺利驶入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夯实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依托规划抓落实,促进农牧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工作思路,我镇在对总体规划进行不断修改、完善的基础上,加强全镇基础设施建设的统筹安排与协调,并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促进全镇人居环境的不断改善和质量的不断提升。近年来,全镇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始终坚持从“硬件、软件、活件”三个方面狠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放松。在日常工作中,镇党委正确认识和处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者之间的关系,把精神文明建设当作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与物质文明建设互相促进,同步发展,农村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已呈现出齐头并进的良好势头。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精神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不断地抓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硬件环境。近年来,全镇累计投资近2800万元,修建了集会议室、图书室、娱乐室等为一体的高标准村级文化活动中心9个,兴建万村书库6个(藏书达万余册),为广大农民学文化、学科技创造了良好的阵地。积极构建了镇村两级初级卫生保健网络。争取国家项目建设资金65万元建成占地900平方米,科室设置较为齐全的甲级卫生院1所,另有全镇6个村级卫生室所提供的服务,基本实现了看病不出村或不出镇,有效解决了群众看病难问题。2010年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3.9%以上。全面启动了农村低保和村民养老保险工作,目前全镇已有32户贫困户和残疾人纳入到低保救助。有150名村干部和部分村民参加了养老保险,确保了农村党员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得到加强,采取引资方式,建成中心幼儿园一座,目前“中学、小学、幼儿园”系列教育体系不断完善。XX年以来,我镇按照县委南扩西联城市群发展战略,先后投入836.8万元完成太阳庙村2幢商服楼和4幢农民住宅楼建设。投入90万元完成西凉州户村、庄浪户村、五圣宫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近7000余人的饮水问题。结合“村村通”工程,投入260万元完成镇区7.4公里主干道道路硬化建设。争取国家项目资金26.16万元,农民自筹资金39.24万元完成沼气池建设254个,推动了“三清五改”工作步伐。投入50万元完成镇区4公里斗农渠维修改造工程,为农民发展生产,改善生产条件提供了便利。投入160万元完成植树造林2326.7亩,其中防护林1294.7亩,经济林1032亩,提高了绿化率,改善了人居环境。三年来,全镇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1832万元。目前,镇区内新型的农民住宅楼园区,镇区沿路商贸区、招商引资引进的工业园区及农家乐旅游区,一个道路宽畅、规划合理,布局统一的小集镇雏形已经形成。基础设施的不断优化完善,有效促进了文明村、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在全镇掀起了植树、栽花、种草的热潮。以治理农村“六乱”为突破口,按照“齐、硬、净、绿、美、亮”的“六化”标准,开展了文明巷道创建活动。目前已建成文明卫生巷道19条,累计25公里。并以此为契机,加大了环境卫生整治力度。以建立和完善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为抓手,实行门前三包,签定环境卫生责任书等措施,使环境卫生整治成为村民的一种日常自觉行为,从而极大改善了全镇环境卫生面貌。

下载县财政局创建文明村镇与财政工作的几点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县财政局创建文明村镇与财政工作的几点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生态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情况汇报

    街头镇生态文明村镇创建工作情况街头镇辖77个行政村,1.8万户,5.6万人,总面积238平方公里。生态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全镇上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县强民富、山清水......

    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情况汇报

    清泉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情况汇报 中共清泉镇委员会 清泉镇人民政府 (2011年6月20日) 按照要求,现将我镇创建“全国文明村镇”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清......

    创建和谐财政财政局演讲稿

    创建和谐财政财政局演讲稿 文章标题:创建和谐财政财政局演讲稿 众所周知,“和谐社会”一词,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在今秋的六中全会中再一次重申。一时间,“和谐”成了我们......

    创建和谐财政财政局演讲稿

    文章标题:创建和谐财政财政局演讲稿众所周知,“和谐社会”一词,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在今秋的六中全会中再一次重申。一时间,“和谐”成了我们这个社会最亮丽的名词,“和谐......

    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制度

    小屯镇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制度 一、组织领导制度 1、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单位“一把手”亲自抓、分管负责人具体抓的创建工作领导体制,强化对创建工作的领导。 2坚持“两手抓、......

    创建文明村镇自查报告

    小屯镇创建文明村镇自查报告 小屯镇2009年底被评为平顶山市文明村镇,在上级文明委的指导下,三年来,我镇对照创建文明村镇标准,不断开展自查,及时整改不符合文明村镇要求的工作,全......

    创建文明村镇实施方案

    麻丘镇创建文明村镇活动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创建文明示范村镇活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以人为本、规划先行、突出重点、积累经验、示范带动”为总体要求,以建设......

    文明村镇创建总结

    茨芭镇创建文明村镇工作总结今年以来,茨芭镇党委、政府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以创建市级文明村镇为龙头,带动全镇开展文明村镇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