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中考词语使用
中考复习词语使用(2012、5)
1.结合语境,将下列句子填入横线处,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量和希望所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在少数民族地区落实相关政策,保护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为达到这个目的,各级政府。① 要让民族地区各族群众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②要加快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治理土地沙化的进程
③要贯彻由“救助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转变的工作方针 ④要在公共服务和就业方面满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切实需要 A.③④②①B.①④②③C.①②④③D.③②④① 2.下列句子中加点俗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只有善于吸取失败的教训,才能获得丰富的人生经验。
B.面对实力强劲的对手,第一次参加比赛的校足球队毫不示弱,以一种“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的精神出色地完成了比赛。
C.只有做到“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在学习过程中学到的能力才能够内化为自己的能力。D.因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所以大凡聪明的人总是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以弥补自身的不足。
3、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四月春风里摇曳的青草嫩尖,柔软的扫帚草丛,①,②。究竟是为什么踏上了脚下这块沉默而坚硬的土地的呢?
A、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由阳光与清晨的雾气酿成的烈性美酒 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B、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烈性美酒般的阳光与清晨的雾气 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C、①由阳光与清晨的雾气酿成的烈性美酒,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②让他深深地沉醉,又让他轻轻地漂浮。
D、①接骨木与羊齿的清香,烈性美酒般的阳光与清晨的雾气 ②让他轻轻地漂浮,又让他深深地沉醉。
4、根据语境及括号内提示,填写合适的成语。
快乐是什么?孩子说,快乐就是和同伴一起搭积木并A(表示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沉溺其中,不觉疲倦);成人说,快乐就是和友人一起品茶而B(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老人说,快乐就是和家人一起共享C(形容家庭之乐)。
5、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写在横线上。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一次人类文明成果⑴盛会。它⑵了人类在城市建设上的卓越智慧,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⑶在一起,沟通心灵,共谋发展。A.汇聚B.荟萃C.凝聚
6、下列选项中,前后意思不对应得一项是()。A、愚公移山——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B、醉翁之意不在酒——言在此而意在彼 C、塞翁失马——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D、囊萤映雪——临死抱佛脚
7、面的文字,在横线处续写一句连贯、得体的话。
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个小孩把手伸进装满栗子的瓶中,他想尽可能多地抓一大把,但当他想要拿出手来时,手却被瓶口卡住了。他既不愿意放弃一部分栗子,又不能拿出手来,只好痛哭流涕。一个行人对他说:“你还是知足一些吧。”
8、填入下面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
②这部小说通过主人公的故事了现实的生活。
③一个人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
A 杳无音信 反映 即使 B 销声匿迹 反应 即使 C 销声匿迹 反映 虽然 D.杳无音信 反应 虽然
9、句子中各有一处标点使用不当,请改正过来。
①书籍好比食品,有的只需浅尝,即浅尝辄止;有的可以吞咽,即囫囵吞枣。只有少数需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②这令我想到一则名言,“所谓的‘大人物’,使每个人觉得自己渺小;真正的大人物,使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伟大。”(埃文·埃萨尔)
10、句中划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异于直接走向绝路。
B.要把成都建设成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环境保护是基础,我们应均衡利用和开发环境资源,合理划分城市生态功能分区,因地制宜规划发展。
C师和同学们的好评。
D.小英在全省中学生舞蹈大赛中,以其优美舒展的舞姿和新颖的编排,征服了评委,获得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乐此不疲。
11、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B.新时代、新追求,我们要怀着目空一切的豪情与壮志去搏击长空、翱翔天际。C.D.2010
13、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B.这些很好的学习方法一旦融会贯通,定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C D
14、句子中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10
B度的提高。
C.比起贝壳里的生命来,我在这世间停留的时间也算长的了,应该用我的能力来把我所能做到的事情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
D
15、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周围高高低低的树木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就坐落在这片绿树浓荫中。
B.签字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指正。
C
D.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持之以恒;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16、下列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以梅花装饰南京花神庙地 铁站主题墙,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深受好评。BCD.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同学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了天伦之乐。
17、下列各句中,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今天小学同学相聚,我看到了张明,真想不到当年拿起英语书就头疼的他,竟然能说出一口流利的英语,真得刮目相看了。
B样才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C相攀谈,一下子成了朋友。
D.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地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
18、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在西南地区遭遇了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之际,李明一家人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可谓大方之家!B C、中央领导多次亲临玉树灾区视察,指示地方政府尽早做好重建工作,确保灾区人民生活安居乐业。D、居高不下的房价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沉重负担,19、下列句中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B
C.2009年11月15日,在新加坡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圆满收场。D.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重重殿宇,层层楼阁,道道宫墙,错综复杂,而井然有序。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市短小精悍的民俗节目《鼓盆歌》,在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上亮相。
B强烈信号。
C.登上市郊真武山,举目远眺,只见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D
21、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人间四月天,麻城看杜鹃”,2010年4月25日至5月10日麻城市成功举办了第二届“麻城杜鹃旅游文化节”的活动,使“杜鹃花城”的名声响彻云霄。
B、马的颚骨虽然很长,它却没有如驴的那副蠢相,如牛的那副呆相。相反地,它的头部比例整齐,却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
C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D晕目眩。
22.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我们希望看到一个落英缤纷、屋舍俨然、民风淳朴的都市桃花源。(俨然:形容庄严。)B.“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温总理的话语像和煦的春风温暖了人们的心。(和煦:温暖。)
C.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创意:创造性的见解或意见。)
D.教育要得到长足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各级领导的重视,全社会的支持;另一方面也需要教育部门加强内部改革,增强造血功能。(造血:比喻部门、组织、单位等从内部挖掘潜力,增强自身的实力。)2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2009年11月26不懈的努力,我们一定能转变发展方式,过上低碳生活。
B
C.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是摆在娄底人民面前的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D
24、下列语句中词句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的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B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
C,终究缺乏画意,不过好玩罢了。D.陕西剪纸粗犷朴实,同江南一带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
25、结合语境,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风流人物: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B.长江上游顺江而下的大量“白色垃圾”严重污染水面,清理“白色垃圾”已迫在眉睫。(白色垃圾: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废弃塑料制品及污染物。)
C.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指牛的脾气很大。)D.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26.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B.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的隆重开幕,中国人的自豪感在与日俱增。C.听完演讲后,春江由衷地说:” D
27、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B.梯田上面,有漫漫云海的覆盖;梯田旁边,是茫茫森林的掩映。此景真是神奇瑰丽、莫可名状,让人惊叹。
C D.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28、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看到世乒赛上中国女队的失利,他黯然神伤,离开了座位。B.熊猫美仪、美凤憨态可掬,正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嬉戏。
C.青少年要有不迷信权威的意识,只要是正确的就要敢于坚持,就要强词夺理。D半个世纪的漫漫岁月,竟无法抹平她心中的裂痕,那该是何等令人发指的暴行。
第二篇:中考复习:成语、词语的恰当使用
成语、词语的恰当使用
1、下列文句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2分)①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由海南省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实施行政。②4月14日在美国南加大校园附近遇害的中国留学生的家人抵达洛杉矶,中国使领馆校方、警方等做好安抚家属、加紧侦破此案的工作。
③3D版《泰坦尼克号》首周票房收入便达四亿元人民币,登顶2012年上半年国内票房冠军宝座。A.管辖督促指日可待 B.管制监督屈指可数 C.管制督促屈指可数
D.管辖监督指日可待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奥会议中心建筑群形似太空帆船,这样的设计打破常规,极富创意..。B.“六一”儿童节,孩子们在市民广场上载歌载舞,引得行人驻足..观赏。C.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D.经过科技工作者孜孜不倦....的探索,“蛟龙号”载人深潜器终于出征深海。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心胸狭窄,经常在一些不值一提的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斤斤计较。B.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C.一连下了好几天雨,操场上拖泥带水....的。D.部门领导在检查防火工作中,认真负责,吹毛求疵....,受到群众好评。
4、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部文学名著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不少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呼之欲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风光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近年
来已经无人问津....
了。C、阳平镇有一处大型的露天蔬菜批发市场。这里每天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菜。
D、经北京市公安部门的全力侦破,轰动一时的故宫文物失窃案终于水落石出....,出人意料的是偷窃文物者竟然是一个普通游客。
5、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A.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膛里咚咚直跳。B.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绝不庸俗,虽然简朴却别有用心....
。C.幸福是一种回味绵长的情致,是一种美不胜收....的意境,它距离每一个人并不遥远。
D.站在罗布泊的边缘,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你会感到胸膛里面深藏的苦痛与无奈。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菲律宾虽欲扩大军备,但财力贫乏,面对美国的天价先进武器,只能望洋兴...叹.
。B.陆续出台的房改令意图大相径庭....,都是想通过合理控制房价而稳定房地产市场。
C.金融危机山雨欲来,政府未雨绸缪....,应对措施有力保障了中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D.辩论赛上,他引经据典....,挥洒自如,气势夺人,为赛队夺冠立下了汗马功劳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自今年4月依赖,菲律宾在黄岩岛问题上所表现出的狭隘认知和低劣手段,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B.目前,我市正在兴建城市快速公交。每天晚上,工地机器轰鸣,人声嘈杂,各种声响不绝如缕....,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C.北洋军阀之一的张宗昌,原本胸无点墨,却偏好附庸风雅,以致常常闹出各种丑剧,贻笑大方....
。D.“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折射出的是中国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襟。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为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不仅是一个因地制宜....的变通,更是一种顺应自然的生存之道。
B.丛教授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人们一提起那心爱的专业时,他就津津乐道....地谈个不停。
C.气温骤降,红军官兵身上还是单衣薄衫,一个个噤若寒蝉....,不过还要翻越终年积雪的夹金山。
D.这家印刷公司落实了减员增效的方案后,当月就扭亏为盈,收到急功近利....的效果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A.有些地方为增产粮食而盲目毁林开荒,结果事与愿违....,不仅粮食没增产,还破坏了生态环境。(适得其反)
B.当我国体操健儿在奥运会中取得男子团体冠军的那一刻,鸟巢内爆发出震耳欲...
聋.的欢呼声。(振聋发聩)C.单位给我俩各派重任,我和他在车站挥手告别,然后就分道扬镳....,各奔东西了。(南辕北辙)
D.梭罗的文章简练有力,朴实自然,富有思想内容,在美国19世纪散文中独树..
一帜..
。(独占鳌头)
10、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正确的是()
A.路人对用粉笔作老虎画的老汉大为赞赏:“能把老虎画得如此惟妙惟肖....,确实厉害。”
B.巴金的《家》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C.这山里的天气一会儿风,一会儿雨的,真是风云突变....
啊。D.连老师都做不出来的题,这位新同学两分钟就算出来了,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11、下列句子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他望着八百里沂蒙起伏的群山,文思泉涌,一首《沂蒙颂》一气呵成....。B.对于各种网络游戏,一些年轻人沉溺其中,乐此不疲....,浪费了不少宝贵的青春时光。
C.得到朋友的鼓励与支持,她勇敢地走向赛场,成为当天最耀眼的一颗明星,真实相得益彰....
啊。D.教语文的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
1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贾平凹在谈到他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秦腔》时说,书中多个人物的是他老家棣花街的村民,乡村是他生命苦恋的花园
②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我国2009年开始实施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初见成效,还面临一些较为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需进一步深化。③“最美女教师”——黑龙江省中学教师张丽莉的英雄事迹已传遍大江南北,她在危急时刻舍己救人的壮举让许多人地留下了热泪。A.原形虽然„„但是„„不由自主 B.原型即使„„也„„不由自主 C.原型虽然„„但是„„情不自禁
D.原形即使„„也„„情不自禁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本好书就如一座堡垒,抵御着来白花花世界的喧嚣..,成为人们心灵宁静的港湾。
B.在北大,胡适与钱穆的讲座因精彩而风靡..校园,他们在学生中也留下了“北胡南钱”的美誉。
C.少年时代总有人觉得时间如白驹过隙....,有的是弥补的时候,转眼却已是青年。D.最美丽教师张丽莉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人们面前,她英勇行为的每个细节如刚发生一样,历历在目....,催人泪下。
1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襄阳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被誉为“中华腹地的山水名城”。B.在任何内忧外患面前,中华民族都表现出艰苦奋斗....的英雄气概。C.襄阳学子张文驰高考前为救福建小男孩无偿捐献骨髓,真叫人赞不绝口....。D.在中部崛起过程中,襄阳以独特的区位优势,抢抓机遇,如今的发展已是生.机盎然...。
15、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B.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C.在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的表演,忍俊不禁....地大笑起来。D.为了让学生中考能取得更好的成绩,老师们处心积虑....为他们辅导。
1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A.今年是奥运年,各种赛事鳞次栉比....,令人目不暇接。B.知悉家中老母身体健康,心中稍安。此地诸事告罄..,即刻回乡探望。C.这伙人利用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伪装成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到处招摇
撞骗,其手段之卑劣已达到了叹为观止....的地步。D.军人沈星勇救落水少年壮烈牺牲,英雄壮举可歌可泣....,传遍大江南北。
17、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海交会整合了两岸各自的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实现了双赢..。B.正在进行旅游开发的千岛湖水下古城,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年以前。C.网络交友已是许多人玩腻了的游戏,可有些年轻人依然乐此不疲....,一个个前赴后继地扎进去。
D.爸爸经常教育我写字时一定要正襟危坐....,且眼睛距离书本一尺远。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我国幅员辽阔,物种丰富,发展特色农业要因地制宜....。B.刘教授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睹物思人,禁不住潸然泪下....。C.在桂林市中学生曲艺大赛中,我校以别具匠心....的构思获得一等奖。
D.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努力攀登科学高峰,不能高山仰止....。
19、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解释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部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B.她以这次太空飞行作为激励我们向未来冲击的教例,孜孜不倦....地讲述给我们。(多次、不知疲倦)
C.我家邻村,有一个信客,年纪不小了,已经长途跋涉....了二三十年。(屈辱辛苦地工作)
D.因为旅鼠的视力很差,鼠目寸光....,看不到远处的东西。(比喻眼光短,见识浅)
第三篇:中考词语
中考四字成语和俗语解释
1.安然无恙: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2.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跋山涉水: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4.百看不厌:看多少遍也不感觉厌倦。形容事物极好。
5.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6.搬弄是非:搬弄:挑拔。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有意挑拔,或在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
7.变本加厉:厉:猛烈。指比原来更加发展。现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8.变幻莫测:变化不可测度。变化很多,不能预料。
9.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10.不耻下问: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11.不可救药: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12.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13.不能自已: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14.不屈不挠:屈:屈服;挠:弯曲。比喻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15.不速之客:速:邀请。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16.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分辩。屑,认为值得。
17.不言而喻:喻:了解,明白。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18.不约而同:约:相约。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19.不折不扣:折、扣:出售商品时,按定价减去的成数。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20.层峦叠嶂:层峦:山连着山;叠障:许多高险的象屏障一样的山。形容山峰多而险峻。21.畅所欲言:畅:尽情,痛快。畅快地把要说的话都说出来。
22.车水马龙: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23.称心如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24.承前启后:承:承接;启:开创。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25.诚心诚意: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26.触景生情: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27.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28.触类旁通:比喻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后,在接触同类事物时也能从中推知其他知识。29.春华秋实:华:花。实:果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享有盛誉的文章和受人敬重的德行。也比喻事物的因果关系。
30.当之无愧: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31.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32.得陇望蜀:后比喻贪得无厌。
33.滴水穿石:水不断下滴,可以闹穿石头。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一定成功。34.断壁残垣:垣:矮墙。倒塌了的墙壁,形容残破的景象
35.风调雨顺: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36.峰回路转: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比喻经历挫折后出现转机
37.赴汤蹈火: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38.高屋建瓴: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
39.刚正不阿:刚:刚直;直:正直;不阿:不逢迎。刚直方正而不逢迎附合 40.各持己见:持:抓住不放。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
41.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42.功亏一篑:意思是说堆九仞高的土山,只因为差一筐土而没有完成,篑是指盛土的竹器。比喻做一件事情最后只差一点儿没有取得成功。
43.各行其是:行:做,办;是:对的。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比喻各搞一套 44.根深蒂固:蒂:指瓜、果、茎、枝相连处。比喻基础深厚,不容易动摇 45.骇人听闻:骇:震惊。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46.厚此薄彼: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怠慢另一方。比喻对两方面的待遇不同。47.焕然一新: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改变旧面貌,出现崭新的气象。
48.豁然开朗: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开朗:地方开阔,光线充足、明亮。指顿时现出宽敞明亮的境界
49.鸡犬相闻:彼此都能听见狗的叫声。比喻相距很近。
50.记忆犹新:过去的事,至今印象还非常清楚,就象刚才发生的一样。51.家喻户晓:喻:明白;晓:知道。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52.坚定不移: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53.见异思迁: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54.今非昔比: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55.斤斤计较:斤斤:形容明察,引申为琐细。过分计较无关紧要的小事 56.津津有味:津:口液,唾液;津津:兴趣浓厚。形容兴味浓厚 57.惊慌失措: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58.精打细算:打:规划。精密地计划,详细地计算。指在使用人力物力时计算得很精细。59.精雕细刻:精心细致地雕刻。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也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60.井然有序: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61.迥然不同:形容彼此差别很大,完全不同。迥然:距离很大的样子 62.居高临下:占据高处,俯视低处。临:对着 63.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举:全。64.举一反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反:类推。
65.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事迹英勇悲壮,感人极深。泣:流泪,不出声的哭。
66.刻舟求剑:比喻处理问题死板僵化,拘泥成例,不知变通。
67.扣人心弦:指因受感动而内心引起共鸣。心弦:指因受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68.苦口婆心:形容像老妇人那样怀着慈善的心肠诚恳的反复劝说。
69.脍炙人口: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现长指好的诗文人人爱读,称颂不已。脍:切细的肉、鱼;炙:烤肉。
70.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冒充内行,混在人群里作假骗人。滥:虚假不实。竽:一种簧管乐器。
71.理直气壮: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也很盛。直:正确,合理
72.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挽:挽救。挽回;狂澜:猛烈的大浪。73.历历在目:非常清楚地展现在眼前。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74.两全其美:做事时照顾到两方面,使双方都得到好处。
75.流连忘返:原指深深的迷恋于游玩嬉戏而忘了回去,后多形容留恋美好景物而舍不得离去。流连:留恋。
76.流离失所:转徒离散,没有安身的地方。形容战乱或灾荒中人民生活困难的惨景。流离:流落异乡,亲人离散。失所:没有安身之处。
77.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往不绝、连续不断。络绎:往来不绝,接连不断。78.落英缤纷:落花纷纷。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缤纷:繁多的样子。79.满载而归:装得满满的回来。
80.买椟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失当。椟:木匣子。81.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漫:随便。
82.茅塞顿开:忽然打开了被茅草塞着的心。比喻忽然开窍,立刻明白。顿:立刻,忽然间;茅塞:被茅草堵塞。
83.毛遂自荐:比喻自己推荐自己,主动要求承担重任。
84.门庭若市:门前和庭院里像集市一样。形容人来的很多。庭:庭院。
85.明察秋毫:眼力可以看清任何微小的东西。形容目光敏锐,可以洞察一切。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生的毫毛,借指极其细微的东西。
86.名列前茅:比喻名次排在前面。前茅:古时用茅草做报警用的旌旗,行军时举着走在队伍前面。
87.名正言顺:形容做事名义正当而且理由充分,含有理直气壮的意思。名正:名义正当;言顺:道理上讲得通。
88.莫名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形容事情奇怪,使人无法说出其中的道理来。也用于毫无根据,不合情理,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情。莫:没有人;名:说出。
89.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不关心。漠:冷淡。90.默默无闻:形容不出名,没有人知道。默默:没有声音。91.难以置信:事情发生得出乎意料,不容易让人相信。置信:相信。92.迫不得已:被逼得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93.破釜沉舟: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锅。
94.其乐无穷: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指做某一件事,感到乐在其中。95.其貌不扬:形容人或器物的容貌不漂亮。扬:指长得漂亮。
96.气象万千: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气象万千:气象:景象。
97.恰如其分:指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指说话办事恰当稳妥,无过或不及恰如其分的评价。恰:正好。分:名位、职责、权利的限度。
98.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或种类丰富。
99.牵强附会:把本来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某种意义。也指把不相关联的事物牵拉在一起,混为一谈。
100.前车之鉴:前面的车子倾覆了,可以作为后面车子行进时的借鉴。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作为教训来吸取。
101.巧妙绝伦:灵巧高明,超出寻常的,没有能比得上的。巧妙:(方法或技术)灵巧高明,超乎寻常;伦:独一无二;没有可以相比的。
102.轻而易举:很轻松很容易地举起来。形容办事容易,毫不费力。
103.情不自禁: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住自己。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禁:抑制。104.情真意切:指情意十分真切。
105.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贯注:集中。106.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鼎沸:形容喧闹,混乱,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
107.忍俊不禁:指一件事情让人忍不住要发笑。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108.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任:承受,担当 109.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锐:锐气;当:抵挡。
110.三顾茅庐: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顾:拜访;茅庐:草屋。
111.赏心悦目:指看到美好的事物而心情愉快。心:使心情舒畅。悦目:看了舒服。112.舍生取义:为了正义事业不惜牺牲生命。
113.身临其境:亲自来到那个境地。临:到;境:境界,地方。114.深恶痛疾: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恶:厌恶;痛:痛恨。115.声色俱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俱:全,都。
116.失魂落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非常狼狈的样子。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
117.诗情画意:如诗的感情,如画的意境.指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情趣.也指风景优美,耐人寻味.就像诗画里所描摩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118.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地方。
119.誓不两立:发誓绝不与对方同时存在。形容仇恨极深。
势不两立:指敌对的双方矛盾尖锐,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两立:并存。
120.守株待兔: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121.首屈一指: 弯下手指头计数,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首,首先。
122.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当,承当,承受;冲,要冲。123.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
124.水乳交融: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125.水涨船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增长提高。126.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127.素不相识:向来不认识。素,素来,向来。
128.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逐,追随。
129.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130.谈笑风生: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生,生动。131.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止,止境。132.甜言蜜语:为了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好听的话。
133.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推,除去,淘汰。
134.完璧归赵:比喻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本人。
135.万籁俱寂:形容四周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万籁,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音。
136.亡羊补牢: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损失。亡,逃亡,丢失。
137.妄自菲薄:过分的看轻自己。菲薄,小看,轻视。138.闻鸡起舞:比喻志士及时奋发。
139.唯利是图:只贪图财利,别的什么都不顾。图,贪图。
140.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141.无边无垠:形容范围极为广阔。垠,边。
142.无动于衷:心里一点儿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衷,内心。143.无精打采: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打,打消;采,兴致。144.无缘无故:没有任何理由或根据。缘,因由。
145.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密切。息,呼吸。相,相互。146.洗耳恭听: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147.喜不自胜:控制不了内心的喜悦。胜,承担。148.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望,盼望,预料。149.鲜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鲜,少。为,被。150.闲情逸致:闲适的情致。逸,安闲。致,情趣。
151.相得益彰:互相配合,互相协调,使各自的优点更能表现出来。彰:明显,显著。152.相辅相成:两种事物相互配合、补充,相互促成。153.相提并论:指把两者并列提来加以评论。154.小心翼翼:形容行动非常小心。155.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156.心旷神怡:指心胸开阔,精神愉快。旷:旷阔,开朗。怡:愉悦畅快。157.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158.心悦诚服:真心诚意地信服。159.欣喜若狂:形容高兴至极点。
160.星罗棋布:像星星在天空中罗列,如棋子在棋盘上分布。形容数量极多,散布很广。161.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先已有完整的谋划打算。
162.栩栩如生:生动活泼,好像活的一样。栩栩: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163.轩然大波:高高涌起的波涛,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
164.悬梁刺股:将头发系于屋梁,以锥子刺大腿。股:大腿。形容发愤读书。165.鸦雀无声:本指没有鸟雀的叫声。后形容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166.言简意赅:言辞简练,意思完备。
167.眼花缭乱:形容事物纷繁,色彩耀眼,使眼睛感到迷乱。也形容看不清真相。缭乱:纷繁杂乱。
168.杳无消息:得不到对方的一点消息。169.夜以继日:夜晚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170.一碧万顷:形容碧绿的水面非常辽阔。
171.一筹莫展:比喻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没有。172.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足一下子把事情完成。173.一劳永逸:指辛苦一次后就再也不会烦心。
174.追本溯源:追究根本,上溯源头。指查找事物发生的原因。也说追本穷源。175.自告奋勇:自己主动要求承担某项任务。
176.依然如故:仍然像过去一样。指事物的情况没有变化。177.依山傍水:形容环境幽美。
178.怡然自乐:形容满足和悦的神情。怡然:和悦的样子。179.义不容辞:从道义上讲,不能有所推托。
180.异口同声: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形容想法一样,没有异议。
181.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天开:天门打开,比喻荒诞的事。
182.抑扬顿挫: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高低停折,和谐而有节奏。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措:转折。
183.饮水思源:喝水的时候想到水的来源。比喻人在幸福的时候不忘掉幸福的来源。184.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的产生。油然:倾慕之心 185.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186.源远流长: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根柢深厚 187.再接再厉: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188.载歌载舞:又唱歌,又跳舞。形容尽情欢乐。189.张灯结彩: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190.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191.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在三门峡)一样。
192.因地制宜:指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措施。193.装模作样:故意做作,装出某种样子给人看。194.壮志未酬:大的志愿尚未实现。酬:实现
195.谆谆教诲:形容恳切教导。谆谆:教诲时恳切耐心的样子 196.语重心长:指言语恳切而有分量,情意深长。197.自给自足: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198.自强不息: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
199.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200.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被冻结成三尺的冰,不是一天的寒冷就可以造成的。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进入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临险境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也比喻不进行认真的实践就不可能得到真知。
【吃一堑,长一智】 堑:壕沟,比喻挫折。经受一次挫折,就会增长一分智慧。【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尺比寸长,但用在比尺更长的地方则显得短;寸比尺短,但用在比寸更短的地方则显得长。比喻人或事物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初生牛犊不怕虎】犊:小牛。刚出生的小牛不惧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无所畏惧,敢闯敢拼。【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要知道报答,知恩报恩,受人一点恩惠,就要加倍报答。【曲不离口,拳不离手】唱歌的人应该经常唱,练武的人应该经常练。比喻只有勤学苦练,才能使功夫纯熟。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世上难办的事情,有心人是一定能办到的。指成事在人,只要专心一致,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书到用时方恨少】方:才。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意思就是有些知识,需要用的时候用不上,因为当初没学好。教育我们应该牢固掌握知识,在必要的时候,就不会茫然失措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比喻人多力量大。
【行百里者半九十】言末路之难也。走一百里路,走到九十里才算走了一半。比喻做事越接近成功越艰难。多用来劝勉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比喻能克服困难完成任务,达到目标。【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比喻贪心不足。
【磨刀不误砍柴工】意思是在刀很钝的情况下,严重影响砍柴的速度与效率,在砍柴前虽然费一些时间来磨刀,并不立即去砍柴,但一旦当刀磨得很快,砍柴的速度与效率会大大提高,砍同样的柴反而用时比钝刀少。比喻在准备工作中花点时间,不会耽误工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比喻记取以前的经验教训,可作为以后做事的借鉴。【玉不琢不成器】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比喻说话办事要以具体情况为依据。
【大意失荆州】三国名将关羽的典故,粗心大意、骄傲轻敌导致失败的意思。可用来劝诫他人不要“大意失荆州”;也可以用来为自己的失误作辩解。
【独木不成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比喻为局部事物或表面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看不清根本问题。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品味:品尝滋味;仔细体会,玩味。考察:实地观察调查;深刻细致地观察。品位:物质质量;文艺作品,所达到的水平。
第四篇:关联词语使用
关联词语“只要„„就”和“只有„„才”的辨析
收藏本文
分享
“只要„„就”和“只有„„才”是两组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但它们所表示的意思却不尽相同。
一、表示的条件意义不同“只要„„就”表示足够条件(在形式逻辑中称充分条件),即有这个条件就会产生后一个分句指出的结果,但并不排除在别的条件下也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如:“只要你不着慌,谁还不会趴在那里放枪啊!”(孙梨《荷花淀》)但不着慌,人也未必会放枪;枪法准也有可能不会放枪。所以“只要„„就”强调的是一种充分条件,但不是达到结果的唯一条件。“只有„„才”表示必备条件(在形式逻辑中称必要条件),即缺少了这个条件就不能产生后面分句指出的结果,但有了所说的条件,也不一定就能产生所说的结果,还要看是否具备其他条件。如:“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不满18岁,自然就没有选举权;但满了18岁,如果是精神病患者或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就没有选举权。可见,在上面两个例子中关联词语是不能互换的。
二、应用的语法环境不同“只要„„就”具有一定的假设性,一般只用在复句中。如果要强调假设性,可以用表示假设的关联词语“如果„„就”来替换。如“你只要不安心工作,工作就干不好”。可以换成“你如果不安心工作,工作就干不好”。
“只有„„才”和“只要„„就”究竟如何区分
分类: 疑难探究2009-04-27 22:16 经常被同事、家长、学生问道关于“只有„„才”和“只要„„就”有何区别”,在选择关联词语的时候经常遇到麻烦,有时明明是自己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做出的答案却与标准答案不一致。两者都是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很容易混淆,张冠李戴,是高年级语文测试中关联词语错误率最高的。经过反复思考、查找相关资料,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选择。
一、考虑条件是否唯一。
“只有„„才”表示条件唯一。如:只有A才B,A是B的充分必要条件。即“才”后面的内容要实现就必须做到“只有”的条件,且条件往往是唯一的。
“只要„„就”表示条件非唯一。如:只要A就B,A是B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只要”则强调的是必要条件,即“就”后面的内容要实现,“只要”的条件是必备之一,但不是唯一。
只有(干什么)才(有可能怎么样)只要(干什么)就(一定能怎么样)“只要„„就„„” 有之必然 “只有„„才„„” 无之必不然
二、考虑逻辑上能否讲通。
例: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可以这样解释:要取得好成绩,必须努力学习;但努力学习了,不一定就能取得好成绩。如果变成“只要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从常理来看,我们很容易知道这句话是不成立的,所以,不能只看“只有”和“只要”后面连接的短语类型,还应考虑逻辑上能不能讲通。
例如关于“只有„„才”和“只要„„就”怎么填?
1、小明()刻苦学习,()能取得好成绩。
2、小明()刻苦学习,()会取得好成绩。人教网上三百卷书生这样回答:
“只要„„就„„”和“只有„„才„„”都表示的是条件关系。它们的区别是:“只要”表示充足条件,“只有”表示唯一条件。例如: 小明(只要)刻苦学习,(就)会取得好成绩。
在这句话里,强调的是做到了“刻苦学习”就满足了“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也就是说,当小明做到了“刻苦学习”,“取得好成绩”就是必然的。小明(只有)刻苦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在这句话里,强调“刻苦学习”是唯一的条件,除此之外,别的条件都不能使小明“取得好成绩”。
这两组关联词语表示的意思差别不大,需要细细体味才能辨别出来。如果给一个句子来选择关来联词语,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我觉得这两组关联词语随便选哪一个都可以。如果把这两个相同的句子编成填空题用来考试,没有意义。
这两个对关联词语的教学设计得巧妙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更容易让学生灵活掌握,正确使用。
一位老师这样引领学生这样辨析:
读下面的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1、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2、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出题者把“只有„„才„„”和“只要„„就„„”这两个关联词单独列出来放在一项中,我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区别这两个关联词,并学会运用。可是这两个关联词都属于“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其区别很细微,要说清楚必须得牵涉到一些语法的知识。如何用浅显的语言让学生透彻地体会其中差别呢?我在备课时仔细研究的两者的区别,根据例句画了一个图,以此帮学生理解:
第一句“只有„„才„„”的图解
取得更大的成就 学会与别人合作
学生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加上看图不难看出:取得更大的成就需要多个条件,而学会与别人合作是其中之一,只达到这一个条件是不行的,当然缺少这个条件也是不行的,这样的情况我们就用“只有„„才„„”这个关联词。
第二句“只要„„就„„”的图解: 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 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有了对“只有„„才„„”的理解,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到:取得最佳读书效果的条件只有唯一一个——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只要达到这个条件就必然有后面的结果。
为了验证学生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两个关联词的意思,我请学生分别造句并说出你用这个关联词的理由。有人说:“只有上课听讲,才能顺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因为顺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除了上课听讲完还有其它的因素,所以我用这个关联词。”有人说:“只要遇到下雨天我们就做室内操。因为下雨就一定会做室内操,不需要其它的条件。”„„且不说学生的句子造得多好,但他们毕竟明白了这两个关联词的不同之处。
还有一位老师独具匠心,巧借数学应用题,突破语文教学难点
[教例]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练习六第四题:读句子,并使用“只要„„就„„”“只有„„才„„”造句。
教师出示练习中的两个例句:
1、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2、只要我们善于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让学生读后,自主分析这两个例句前后分句之间有什么联系。(前一句表示满足的某个条件,后一句是由这个条件引起的结果。)接着让学生比较这两个句式有什么区别,学生感到为难。
教师出示:
小明从家到学校步行约需15分钟,骑自行车约需8分钟,爸爸开车送约需4分钟,离上课还有10分钟,小明该怎么办?
学生读了题目这后都感到好奇:语文老师怎么出了一道数学应用题呢?
教师激励学生:我们今天就从数学应用题中学习语文知识,有信心吗?(学生齐答:有!)请你选择“只要„„就„„”“只有„„才„„”来帮助一下小明。学生读后纷纷举手。
生:小明只要骑自行车上学校,就不会迟到。
生:小明只要叫爸爸送一下就不会迟到。(教师提示要有礼貌。学生把“叫”改成“请”重复了一遍。)
我替小明谢谢你们,如果时间只剩下5分钟,该如何呢?(教师把10改成了5)
生:小明只有请爸爸送才不会迟到。
这两个关联词在使用时有什么不一样,看出来了吗?
生:用 “只有„„才„„”只有一种情况,没有其它的情况。
生:用 “只要„„就„„”时可以有两种情况。(教师点拔:三种情况不行吗?)生:可以有多种情况。
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并表扬了学生,作简要的小结:大家说得都很好,我们不仅要知道“只要„„就„„”“只有„„才„„”的联系与区别,在平时的使用中更要认真分辨。(出示练习)
高考常考虚词辨析 对 对于 关于
“对”和“对于”通常都可通用,但“对”的意思更广泛,它有“向”或“对待”的意思,比如“对里面的说一声”,“对人和气”,换成“对于”就不好。对于有特指具体对象,关于指一定的相关范围。
2、“在……之下”和“在……之上”。
这当中插入的应当是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一般不应是动词性短语。
如:(1)自从开学以来,在几位班委努力工作之下,班集体面貌有了很大变化,校领导已多次表扬我班。
3、和
或
“和”是并列关系,“或”表选择关系。
(2)学校处理违纪同学的办法是警告和记过:情节轻的警告,情节重的记过。
(3)在日本访问的中国法律工作者代表团、中国歌舞团和中国五金进出口公司和中国矿产公司代表团,今天乘船启程回国。
(两个“和”,把层次搞乱了,可把第二个“和”改成“与”,也可把第一个“和”改成顿号。)
4、助词(的,了等)(4)必须注重施工安全,不抓安全教育的单位,一定会弄出了重大事故,这不过是迟早的事。(5)甲乙双方一致同意,甲方按八折优惠价卖给乙方1000吨钢材,乙方则须用被优惠的二折购买某公司股票。
(4)“了表示动作已完成”,与“一定会”相矛盾,应删“的”使用频率极高,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或表领属关系,或表修饰关系。
(5)“的”表示什么关系不清楚,这就会导致对协议内容完全不同的理解。这里要么说“用被优惠部分的二成”,要么说“用被优惠的全部资金”,订协议时就应明确下来 关联词运用。
一、错用关联词语:
1、况且
何况
“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带有对比的意味。“况且”有“再说”之意,表示进一步说明理由,但没有对比的意味。
(1)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况且这么一条小船。(2)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何况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陷。
2、因而
从而
进而 “因而”表示因果。
“从而”: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进而”则是表示“继续向前,进一步”之意,不表因果、目的、结果。
(3)我们在对某些教育政策作了一定的分析之后,因而思考教育的深层问题是十分必要的。(4)我亲自感受中国近代的屈辱史,从而,我对近百年那些为中国寻求解放之路,前仆后继地探索和牺牲的先驱者,一直怀有崇敬的心情。
(5)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3、以至 以致
这两个词都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都能表因果关系,但“以致”多指不好的结果或陈述者不想看到的结果。而“以至”却没有这种含义。
(6)由于大量捕杀,以至这种珍贵的动物逐年减少,现已濒于灭绝。(7)情势的发展十分迅速,以致使很多人感到惊奇。
4、尽管
不管
“尽管”,用于让步转折复句,它后面跟的词语不能有选择性(多么、怎么、如何),常和“这么”、“那么”相应。“不管”,用于无条件式的条件复句,它后面跟的词语往往有选择性(多么、怎么、如何),或是列举可供选择的几项,或是包含疑问代词“谁”、“怎样”等。(8)由于这些条件的吸引,不管收费惊人,许多家长依旧趋之若鹜。(9)尽管工作怎样忙,他还坚持天天记日记。
5、反而
因而(所以)
“反而”表示以某种行为或状况为前提,但实际产生了相反的结果。“因而”则没有这层意思。(10).昨天夜里下了一夜的雪,天亮后不但没有停,越下越大了。(11)作者没有很好地把握主题,单凭主观想象加入了许多不必要的情节,反而大大削弱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6、不只
不止
“不只”和“不止”有时可以换用,如“班里不只/不止我会画画儿,还有好几个同学也画得不错”。
但二者还是有区别的。“不只”的意思相当于“不但,不仅”是用于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不止”没有这个用法。“不止”是副词,意思是不停止或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句中一般就带有表示数量的词,如“类似情况不止发生了一次”,“他不止50岁了”等,“不只”没有这个用法。(12)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______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二.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有些关联词语需要成对搭配使用,如果随意改换,就会出现关联词语搭配不当的毛病,影响到意思的准确表达。关联句分为8种类型:
1并列句:各分句间的关系是平行并列的,如:“这衣裳既漂亮,又大方。”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又……又……、既……又……、一边……一边……、那么……那么……、是……也是……(不是)、不是……而是……等。
2递进句:分句间是进一层的关系,如:“海底不但景色奇异,而且物产丰富。”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但(不仅)……而且(还)……、、不只……更(还、而且)……、……甚至……等。
3选择句:各分句列出几种情况,表示从中选出一种,如:“我们下课不是跳橡皮筋,就是踢毽子。”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不是……就是……、或者……或者……、是……还是……、要么……要么……、宁可(宁愿)……也不……、与其……不如……等。
4转折句:后一分句与前一个分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或部分相反。如:虽然天气已晚,但是老师仍在灯下伏案工作。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等。
5因果句:分句间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如:“因为这本书写得太精彩了,所以大家都喜欢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因为(由于)……所以……、……因而(因此)……、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等。假设句:一个分句表示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表示假设实现后的结果。如:“如果明天下雨,运动会就不举行了。”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果……就……、即使……也……等。
7条件句: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分句表示在这一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如:“只要我们努力,成绩就会不断地提高。”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只要……就……、无论(不管、不论)……也(都)……、只有……才……、凡是……都……、除非……才……等。8承接句:各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分句有先后顺序,如:“看了他的示范动作后,我就照着样子做。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接着……、……就……、……于是……、……又……、……便……等。例题
(12)只有多施肥,适时灌溉,这块地就能长好庄稼。
(13)因为他有广博的知识作基础,因此,他能够建筑起他的学术高塔。(14)她一面笑着,显得很善良敦厚,热情地把我们带到一个房间里。
(15)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即使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风格,但同时代的作品总会有某些共同的特点。
答案:
(12)“就”跟“只有”不能搭配,应把“就”改为“才”。
(13)应用“所以”。也可以将前面分句中的“因为”删除,后一分句保留“因此”。(14)这里需要成对使用关联词语“一面……一面”,表示并列关系,应在“热情地”前面加上“一面”,使前后照应。
(15)“即使”只能与“也”搭配表假设关系。而此例是转折关系,将其改为“虽然”,后边的“但”就能与之搭配了。
三.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大致说来,关联词在句中的位置是有一定限制的,各分句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后,各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放在主语前。
(16)来参加会议的人较多,他因为性格内向,个头不高,所以人们一直没有特别注意他。(17).要是一篇作品的思想是有问题的,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18)由于她父母思想腐旧,竟然将女儿严管起来,不让随便外出。
(19)至于我报考师范类院校,是既定方针,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还没作最后决定。(20)有关文化用品的业内人士认为,文化用品是商业更新最快的商品。(21)先提出实施措施,进而提出计划。
答案:
(16)“因为”放在“他”之前,因为这两句中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17)“即使”放在“文字”之前,因为这两句中两个分句的主语不同。(18)“由于”应放在“她父母”之后,因为该句两个分句主语相同。
(19)“至于”应放在“哪所学校前,因为“至于”表示另提一事。“我报考师范院校”是一件事,“哪所学校放在第一志愿”是另一件事。(20)“有关”应放在“业内人士”之前。
(21)“进而”位置不当,改为“先提出计划,进而提出措施”。
四.分句间在意义上缺乏密切联系,滥用关联词。(22)因为他认真学习,所以当上了三好生。
(23)有一些电视剧本不能采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格调太低,只能迎合少数人的口味。(24)这本书已经出版多年了,所以作者最近又作了较大的修改。
(25)如果有了正确的道德观和健康的审美观,那么阅读中就能够正确地理解文章的含义。
答案:
(22)“认真学习”和“当上三好生”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联系,前一分句可改为因为他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23)应去掉“因为”。
(24)“出版多年”与“作了较大的修改”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应删去“所以”。
(25)不合逻辑。如果不熟悉某种语言而去阅读,“道德观和审美观”再正确、健康,也无法看懂。
分析下列句子中错用的关联词语
①识别干部不仅要看一时一事,甚至还要看他的全部历史和全部工作。
①中“甚至”用的不对,应当用“而且”,把该用“而且”的地方误用了“甚至”,这种毛病常见。“甚至”所表示的进一层,通常是对上一层意思的进一步发挥引申,或是强调某个特例。而①是从另一方面来递进一层,只能用“而且”或“更重要的”。
②在这次活动中,小华不但没成为幸运者,反而落到了最后。
③这次考试他的成绩很好,而且我们班在春运会上得了总分第一名。
递进关联词中无“反而”,它不能和“不但”配套。②句的两个层次是递进关系,应该用“不但……而且”。③句的两个层次看不出有递进关系,用“而且”欠妥。
④不论哪个行业的人,其所以成为专家,决不能连起码的常识都不懂。
⑤这些作品之所以为青年人喜闻乐见,是因为已流传了上千年。
④⑤是“之所以,……是因为”的用法问题,“之所以”也可以说成“其所以”。这是把原因放在后面说的一组关联词。④⑤的用法都不对,因为两句都不存在因果关系。
⑥只要大家集思广益,这场比赛就一定能赢。
⑦只有每天坚持两小时的学习,才能学好外语。
⑧只要优先发展教育,就能使经济发展得更快。
⑥—⑧是“只要”和“只有”的用法问题。“只要”和“就”搭配,“只有”和“才”搭配,这几句搭配都没有问题。问题在于没把应该是什么条件关系搞清楚。首先应明确,“只要……就”表示的是充分必要条件,“只有……才”表示的是必要条件,二者不同。其次再看这几句的内容,⑥⑧两句都只能说含必要条件关系,即没这个条件不成,所以都应换成“只有……才”;⑦句所含的条件关系很难一概而论,对有的人可能是这样,对另外的人也可能两小时并不是或还不是必要条件。也就是说,⑦句还有欠交代的地方,说的不够清楚。
⑨尽管你的帮助多么微薄,但在他的心上却像千斤重的砝码。
⑨句的“尽管”常常被与“不管”混同起来。“尽管”是表转折的,“不管”是表条件的,所表达的意思不同,用法也不一样,“尽管”后边通常用表确指的“这么”或“那么”与之呼应;“不管”后边通常用表任指的“怎么”或“多么”与之呼应。⑨句的“多么”应改成“这么”。
⑩全国各级政府的领导如果都愿意作伯乐,那么国内的千里马必然是成千成群了。
⑩句是关联词语的位置有问题。如果前后的主语不一致,那么前一分句的关联词必须放在主语前,因此,“如果”应提前放在“全国各级政府”前面。
总结:
1看关联词的自身搭配是否得当 2看关联词在句中的位置是否正确。3看关联词是否少用。
4看关联词是否滥用。5看句间关系是否合乎逻辑。
强化练习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上千吨的轮船碰上这样大的风浪也得上下颠簸,_______这么一条小船。②挖这样的井,占地多,不合算,_______井的四周都是沙土,很容易塌。
③改革后,产品质量提高了,款式新颖了,_______包装也精美了,因而更加受到群众的欢迎。
A.况且 何况 而且
B.况且 而且 况且
C.何况 而且 何况
D.何况 况且 而且 答案:D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小说家应尽可能把人物对话写得流利自然,生动活泼,不能完全像实际说话。讲故事或作报告,又决不能像日常说话那样支离破碎,不写稿子,应像一篇文章。A虽然 而 却 即使 也 B尽管 可是 而 虽然 但 C尽管 而 却 虽然 但 D虽然 相反 可 即使 也
答案:A(B项最后一组关联词语虽然但的使用有问题,根据语意,这里没有转折关系。同样C项的错误也要在这里。D项的主要错误在于相反的使用上,因为下一句与上一句所说的意思不存在矛盾关系。).3.下列句中加点关联词语用得不当的一句是()
A.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困难,胜利攀登到顶峰。B.为学生减负,不只是学校单方面的事,而是整个社会的事,因此必须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
C星光染织厂不但产品数量比我们厂高,而且花色品种也比我们厂多。D北京生产的灯泡,价格不是比上海的高,就是寿命比上海的短。
答案:C(A项中 “不管……都……”显然不合习惯,正确的说法是“不管……多么不利”或“尽管……非常不利”。B项中“不只是”只能与“而且是”搭配表递进,将“而是”改为“而且是”。D项中“不是”应移到“价格”前面。)4.下列句中加点关联词语用得正确的一句是
()
A.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就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B.知识的海洋是无穷的,因此,学习是无止境的。
C.会上,市曲艺队的同志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辛勤劳动的环卫工人,他们的节目,无论从创作到演出,都受到观众的称赞.D.他因为名字上有个海字,年纪又比大伙长两三岁,所以大家都叫他海哥。
答案:B(A“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C 句中的“无论”去掉。D“他”放在“因为”的后面。)
5.选出下列句子表述无误的一句是()
A经过他长期的研究、试验,终于出色地掌握了嫁接果树的技术。B张老师除了懂日语外,教语文的刘老师也懂得一些日语。C。缺乏艺术性的作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D北京生产的灯泡,价格不是比上海的高,就是寿命比上海的短。
答案:C(A项中“经过”应移至“他”的后面;B项中“除了”应移到“张老师”前面;D项中“不是”应移到“价格”的前面。)
6.下列各句中加点关联词语用得不当的一项是()
A批评家的任务不但是剪除恶草,还得灌溉佳花——佳花的幼苗。
B古今多少诗人画家都称道枫叶的颜色,然而比起柿树来,那枫叶却不知要逊色多少呢。C凉风,即使是一点点,也给了人们许多希望。
D如果一个人经常看外国小说,那么这个人的思想品质肯定好不了。答案:D分句间在意义上缺乏密切联系。
7.下列句中加点的关联词语用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要他一走过来,大家就什么都不说了。B.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
C.由于国棉布一厂长期以来不抓革新,总落在国棉二厂后面。产量不是比国棉二厂低,就是质量比国棉二厂差。
D.不管鸟的翅膀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空气,鸟就永远也不能飞到高空。
答案:D(A已有关联词语“一……就”表示条件关系,“只要”显得累赘,应删去。B分句的主语相同时,关联词语放在主语的后面,“他”放在“如果”的后面。C分句主语不同,“产量”应放在“不是”之后。)
8.下列句中加点的关联词语用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尽管他行车已三十万公里,却从没有发生过重大事故。
B.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为了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抬举为殿师太尉。C.外国代表团无论走到哪里,中国人民都热情地接待他们。D.尽管工作怎样忙,他还坚持天天记日记。答案:C(A主语相同,“他”应放在“尽管”之前。B应把“为了”改为“因为”。D“尽管”和“不管”是不尽相同的。“尽管”是用于让步转折句,“不管”是用于无条件式的条件复句。应把“尽管……还”改为“不管……都”。)
9.下列句中加点的关联词语用得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科技进步表明:人类的发展不仅是等速度运动,而且是类似一种加速度运动。B.作为中学生,无论生理上和心理上,都处于从幼稚向成熟的过渡期,极易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C.国产纯平彩电的价格之所以居高不下,因为此种彩管全被进口货垄断。D.自然是伟大的,然而创造自然的人类更伟大。
解析:D(A“不仅”与“而且”搭配,构成递进关系是可以的,但此句应是并列关系,改为“不是……而是”。B“无论”在句中起排除条件作用,表示一件事在任何条件下都是如此。它后面所跟的并列结构必须是表选择关系的,因此,“无论”只能与“还是”或“或者”搭配,而不能与“和”搭配,C“之所以”只能与“是因为”搭配,而不能与“因为”或“由于”搭配。)10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告诉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事业的成功。没有对工作的热爱,不可能勤奋地探索和实践,就不会有事业的成功。
A.只有 才
如果 就
因而 B.只要
就
如果
就
也 C.如果 就
只要 就
因而 D.只有
才
即使
也
也
答案:A(解析:在因果、条件、假设关系的复句中,都含有“因果”这一关系,只是在“因为所以”这种表达形式上,表述人尚不知道“因”是否能成为事实;“如果就”这种表达形式上,表述人知道“因”不是既成事实而假定它已为既成事实。)1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前在我们的国有企业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有诸多方面的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原有体制的弊端还没有消除。,要尽快使国有企业解脱困境,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能实现。
A既然
那么
所以
只有
才 B虽然
但是
因此
只有
才 C即使 然而
所以
只要
就 D如果
那么
因此
只要
就
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关联词)的能力。应根据语段的基本内容及各语句间的层次关系具体分析。)
1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根据国际上对“文化”一词的定义已接近五百种,不同意见分歧有多大,有一点 是不争的事实,文化有它的独立性,其自身的发展未必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同步,不可能切合无间。
A所以
不管
也
而
更 B所以
无论
却
即
因此 C不过
不管
却
即
更 D不过
无论
都
而
因此
答案:C(第一空只能是转折关系,故排除AB两项;第四空没有转折关系,排除AD两项;第五空是递进关系而非因果关系。)
1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不管是修缮
是重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圆明园废墟是北京城最有历史感的文化遗迹之一,把它完全铲平,造一座崭新的圆明园,多么得不偿失。大清王朝不见了,熊熊火光不见了,民族的郁忿不见了,历史的感悟不见了,抹去了昨夜的故事,去收拾前夜的残梦。,收拾来的又 前夜残梦,今日的游戏。A或
因为
虽然
不是
就是 B或
如果
但是
仅是
不是 C还
即使
所以
仅是
不是 D还
如果
但是
不是
只是
解析:D(凭语感便知第一空应填入“还”。把它完全得不偿失具有假设关系,所以延缓二空应填入“如果”。第三空以下语意有转折,所以应填入“但是”。最后一句的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所以第四、五空,应分别填入“不是”、“而是”。)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虚词,恰当的一组是()
有许多论文所引证的论述能够兼顾历史与科学前沿,包括该领域中古老又权威的论断、方法和数据,包括了最新研究成果及理论或实际需求,反映出作者的理论眼界。一位优秀的科学家
与当今各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互相联系,且兼顾经典,使读者在研究其论文时不仅得到论点、论据,能获得进一步探讨的方法论与空间。A既
又
不仅 因而 所以 B不但 而且 不仅 因而
而且 C既 又是 总是 从而 而且 D不但 而且 总是 从而 所以
解析:C(本题考查辨析使用关联词语的能力,特别是意义相近的关联词语,需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才能正确地加以选择。本段文字的第一句话有两个“包括”的内容,上下分句是并列的,所以两个空分别应填入“既”、“又”。第二句中的第一空,由于不表递进,不能填入“不仅”,而只应填入“总是”。第二句中的第二空上面的句子表原因,下面的句子表结果,所以这里应填入“从而”。为了和“不仅”呼应,最后一空应填入“而且”以表递进关系)15.依次填入下段文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事例还可以举下去,但道理就是一条:事物的整体协调和组合太重要了。
不是说事物的各个局部的素质便无关紧要,拿破仑养的尽是些骑不了马、舞不动刀的“少爷兵”,他用兵之道再精也是白搭。只有在高明的指挥下,谈论单个士兵的素质才有现实意义。用系统论的语言来说,每个单元只有通过系统的有序结构才能表现自己的才能。A当然
如果
那么
然而 B当然
虽然
但是
固然
C诚然
尽管
那么
但是 D诚然
如果
那么
但是
解析:A(“当然”——应当这样;合于事理或情理,没有疑问;“诚然”——实在;固然。根据句意,第一空应应填入“当然”。由此可排除CD两项。第二、三空所在的分句之间是假设关系,应分别填入“如果”“那么”。)
1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说到音乐,我没有听西洋音乐的福分,一窍不通。
中国音乐,也弄不清什么是“阳春白雪”什么是“下里巴人”。,是中国音乐总还是可以听得进去的,很喜欢。我醉心“西北风”那回荡在黄土高原上的“信天游”的激越而忧伤的旋律,就像是我肺腑深处发出的,是生命的升华;而江南丝竹则又将我带入了另一个世界,这也是我生性中所固有的。A.即使 然而
如果
因为
因为 B.哪怕
但是
只要
所以
因为 C.至于 不过
只要
而且
也许 D.虽然
但是
如果
由于
可能
解析:C(从一事说到另一事,往往用“至于”连接,据此,选段的第一空应填入这个词。有些看似庞然大物的题,总有起决定作用的“关节点”,抓住了它,就可以“以巧破千钧”)17.按顺序分别填入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是()
一个人
不懂得正确的意见只能是对于实际事物的客观的全面的反映,坚持要按自己的主观的片面的想法办事,那么,他有善良的动机,还是会犯或大或小的错误。A因为
所以
虽然
但 B由于
因此
即使
也
C不但
而且
虽然
但 D如果
而
即使
也 答案:D
1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 解放前这个地方不但没有水浇地,吃的水也得从几十里外挑来。
②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从前神话中的一些幻想都可能成为现实。③ 他没有从上次的错误中认真吸取教训,这次又犯了类似的错误。A以至
甚至
以致 B甚至
以至
以致
C以致
以至
甚至 D以致
甚至
以至 答案:A
1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一个法纪最松弛的国家里,一个有良心的人 不会胡作非为的;他会替自己订出立法者所忘记订的法律,人们 做出恶劣的行动,因为他们的欲望强,因为他们的良心弱。
A.虽然
却
之所以
正是
也是 B.无论
都
其所以
不是
而是 C.尽管
也
其所以
不是 就是 D.即使
也
之所以
不是
而是 答案:D
20.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从锻炼观察能力和理解、认识的能力入手,培养起既活泼而又严密的思路;
培养起这样的思路,写文章
有好的结构。
A.只有
才能
只要
就会 B.只要
就能
只有
才 C.只要 就能 只要
就会 D.只有
才能
只有
才会
答案:D
第五篇:正确使用词语
05—11年高考山东卷正确使用词语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05年)A ①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经营_____、企业品牌、企业形象、企业信誉等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②诸如“艾滋病”“非典”这样的重大疾病的蔓延,将会引起社会_____,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严密监控。
③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重大事故不断,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巨大损失,有关责任人必须对此进行_____,深刻认识问题的严重性。
A.理念
震荡
反省 B.观念
振荡
反思 C.观念
振荡
反省 D.理念
震荡
反思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05年)C A.他们到底扶持起了多少畜牧企业没有人记得清,只记得他们所到之处,大量畜牧企业脱.颖而出。...B.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的创造力,更需要不....但超越的勇气。
C.她扮演的众多角色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有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舍我其谁的傲气和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豪气。
D.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国的同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地....感受美国的生活。
2.依次填入下列横肉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06年)C ①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变速这风光,也长着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喷喷 的事。
②中国文物信息网日前公布了已入围2005全国考古手大新发现的24个项目名单。适当“新发现”
了石器时代至宋元时期的文化遗銌。
③这里不光生长有益的植物,还有一些
的植物,其中有一种一人多高的小树,树干细细的,叶子像叶,一年开一次花,果实像豌豆,它的花和叶子都有毒。④那时,北大的学生好幸运生的借书证,可以借十元钱装书。A.移道 涵盖 有害 竟然 B.移奇 囊括 有毒 居然 C.称奇 涵盖 有害 居然 D.称道 囊括 有毒 竟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06年)B A.各类配套完善的高新园区的建成使用,不仅带动了房地产开发,取得了经济效益,而且在潜移默化中聚集着人气,改善若人居环境。....B.“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形象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更亮、更强”的奥林区克精神,以及以运动员为核心的奥林匹克运动原则。
C.近年来禽流感在国内时有发生,危害极大,各级政府必须筚路蓝缕,积极作好预防,以....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损失。D.显然,打造“信用政府”和发展“民营经济”这两大热点,在民众的关注下不期而遇了。....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07年)C ①国家有关部门的____________结果表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运行一年,废液、废气排放量均大大低于国家标准。
②事发当日,看守所民警值班期间未认真履行看管职责,_________离岗,外出吃饭,造成在押人员脱管。
③像孩童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阳光,作者目光是那样惊喜,____________着饱满的生气。A.监测 私自 充斥
B.监控 擅自 充斥 C.监测 擅自 充溢
D.监控 私自 充溢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07年)A A.既然提升中国公民旅游文明素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绿色旅游”这种注重修正行为习惯的休闲方式,又怎能等闲视之? ....B.被动挨打的尴尬,疲于奔命的惊险,猝不及防的惊喜,绝处逢生的狂欢,让上海申花在中....超联赛首场就经历了“最长的一天”。C.英国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播放一些古典音乐能促使食客情不自禁地慷慨解囊,有助于增....加酒店的收入。
D.关于这个问题,无论伊朗还是美国,其媒体报道都与美国官方、军方的表态自相矛盾。....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08年)D A.中药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的药物,其药效一般比较缓和。以植物为最多,也包括动物和矿物,其药效一般比较缓和。..B.虽然平时工作很忙碌,但只要有时间,我就整顿家务,让家里变得洁净、整齐、漂亮。..C.海滨公园是附近居民喜爱的运动场所,在花海中无论是散步、慢跑还是骑车锻炼都令人神气十足。....D.诗评家所谓“老杜饥寒而悯人饥寒者也”,跟白居易“饱暖而悯人饥寒者也”是不同的饥寒让杜甫刻骨铭心,所以他写出的诗句更加深刻感人。....
3、依次填入下列格局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组是(09年)①谈起抗震救灾,温总理 很深。他动情地说:“这次抗震救灾,更加深了我对人民的爱。”
②在破解开发型资源城市转型难题的过程中,该市 原有资源,以钒钛资源开发为重点,努力打造世界级的产业集群。
③作者科尔曼年轻气盛,观点鲜明,但常常论据不足或论证不周,显得犀利有余,老练不够。
A.感受 依托 未免 B.感触 依附 未免 C.感触 依托 不免 D.感受 依附 不免
3、【答案】C 【解析】A感受:接触外界事物得到的影响;体会。感触:跟外界事物接触而引起思想情绪;感触侧重思想情绪。依附:附着,依赖依靠。依托:依靠。依托侧重有所凭借,借托。未免:同一些词语搭配,表示前面所说的情况不合适,或对前面所说的情况不以为然,含有委婉批评的意味;不免 :副词。表示由于前面所说的原因而不能避免某种消极的结果,“科尔曼年轻气盛” 正是“老练不够”的原因。此处是对科尔曼作客观评价,没有批评的语气。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09年)A.在某些传染病暴发初期,医学专家最感到左右为难的是,如何判断和预测疫情的规模和....发展趋势,以便为公共决策提体供更多的科学依据。
B.大型实景舞剧《长恨歌》的演员们充分利用华清池的空间,以优美的舞姿把发生在一千多年前的爱情悲剧演绎得动人心弦,幻若梦境。....C.再完美的机制出得靠人去操作,一旦机会主义、暴利主义成为心底横行之猛兽,即便要付出天大的代价,破坏制度与规则者也会前赴后继。....D.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
4、【答案】A 【解析】B项 动人心弦:激动人心,非常动人。C前赴后继:赴,向前冲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连续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褒义词。D项“一挥而就” 应为“一蹴而就”。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就:成。应为一蹴而就: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成功。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10年)
A.在浦东国际机场边检大厅,有这样一位服务标兵,她无论出现在哪里,脸上始终挂着一抹微笑,真诚,甜美,亲切,让人难以释怀。..B.这六位老人,年纪最小的也已82岁,都是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如今,虽已是古稀之年,..但他们都还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回忆起当年,慷慨万千。
C.虽然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很多,但是,作为这项改革实验的始作俑者,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并且做的越来越好。
D.地震异地安置区首批“农家乐”开业,灾区民房重建基本完成,学生提前搬入新校„„纷至沓来的重建喜讯报告着灾区的重生。....【考点点击】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这是各省市试题都考查的重点,题型与2008年一致。
【要点透析】在所给的四个语句中既有成语,也有词语,重在考查辨析运用。A项“释怀”,意思是“放心,无牵挂”,与语境意思不合,应为“忘怀”。B项“古稀”,指人七十岁,与“年纪最小的也已82岁”矛盾,应为“耄耋”。C项“始作俑者”,开始制作俑的人。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感情色彩不对。D项“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的到来。可以用于人,也可以指信件、消息等。【标准答案】D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1年)
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专家____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___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把办公桌调整到一个_______的高度,然后再依据自身情况来调整座椅的高度。A.提出
产生
适合 B.提出
引发
合适 C.提醒
产生
合适 D.提醒
引发
适合 【答案】 C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11年)A.对于这座神秘的古代墓葬,专家们希望能从漫无边际的史料中找到一些关于它的蛛丝马....迹。B.从长辈们的闲言碎语中,他了解到父亲乔明志曾经是一位屡立奇功、威名赫赫的抗日英....雄。
C.在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D. 市场调查发现,国内一些商家销售的红木家具质量良莠不齐,有关部门提醒消费者选....购时要谨慎。【答案】C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解析】漫无边际:形容非常广阔,一眼望不到边,也指谈话、写文章等没有中心,离题很远。用在此处不符合语境。B项,没有根据的话,也指与正事无关的话。此处属于望文生义,应为只言片语;D项,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此处数以对象用错,应为参差不齐。
解析:正确使用词语考点实际上涉及到词语辨析和正确使用熟语两个题型,在山东卷七年的考试中,除08、10年的题目设置为词语使用正确的一组是什么,(涉及到词语和成语)以一个题目的形式出现,其余五年均为两个单独的题目考查这一个考点。其中,06、09年在辨析题的考查中涉及到了虚词,其余年份均为实词。熟语的考查均为成语,没有其他样式。从考查的内容来看,所涉及到的词语和成语均为常见,没有超偏或是超难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