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看《在人间》有感
看《在人间》有感
偶然在网上打开了一个网页,是凤凰网的《在人间》。个人觉得这是一个很值得一看的节目。在当今追求美和华丽的现实下,能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学会坚强;更能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对待生活,不忽视那些角落里的“卑微”和“丑陋”。
打开每期的图片,最后一页全是一张全黑打底的图片结尾,上面用白色的字体写着“在人间,给活着一个理由”,在这两行字的中间是一个单词“living”。刚看到这张图片的时候就被触动了,心微微颤抖。再看“给生活一个理由”这句话的时候,我不禁有些疑惑,生活,还需要理由吗?好像从来就没想过要给生活一个理由,觉得自己既然活着,就得生活。还用“给”理由吗?
再看每一期的图片上方,都有当期的故事主题标题,当看到那些标题的时候,我就觉得我好像已经开始走进他们的生活,经历他们所经历的一切。打开一期一期的故事,翻看着一张一张的图片,读着图片下面的解说,脑海里联想着当时的场景,每一期的主题都让人觉得心酸,故事主人公也让人心疼。图片虽然是静态的,但看着很是触目惊心,一张一张的图片,一个一个的故事主人公,就那样被定格在那里,觉得当时的他们在经历他们所经历的一切的时候,是那么的无奈、无助、无望。以至于每看完一期的图片,眼里的泪就禁不住的往下流,心里无比酸楚。每天安逸的生活已经让我太久没有这样的触动,而每一期不同的主人公演绎的不同的人生故事,让我看到了他们面对生活的无奈和不
甘,但我却无能为力,我恼怒自己为什么这么晚才看到这些,不然,我就可以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帮助能帮助的人。虽然,他们有很多理由面对生活,但是,却没有人给他们机会,就连生命都吝啬给予他们时间,因此,他们连最后的奢望都泯灭了,没有选择的权利,就只能任命运宰割。
看完这些,自己虽然是个局外人,但张张图片都触动了我的心。生活是什么?没有“生”,又哪来的“活”呢?活在当下的我们,是否该好好的重新认识自己,给自己定位,好好的面对有限的每一天,让自己的生活变得美好而有意义,别到了无助的时候才后悔当初。趁着还年轻,还能选择,还有劲可使,努力的同时也好好珍惜身边的一切吧!
第二篇:《在人间》有感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黄埔书店买书,忽然,我看书的时候被一本书吸引住了,就是《在人间》这本书。
这本书说高尔基为了生活而要在鞋店、东家的房子里和轮船上工作。除了他的外祖母、外祖父、玛尔戈皇后这些有文化、有教养的人以外,在周遭的都是那些低俗、爱吵架、背地里说人坏话的小市民。
见识的浅薄,生活圈子的狭小让高尔基周围的人都不懂书籍的好处,总在抑制他看书的欲望。而他就像不屈的小草一样,坚持看书,也有如荷花,不受污泥的沾染。“我来到人间”,仿佛就暗示着这人间的媚俗和可憎可笑的面目;而普希金的诗集、阿克萨夫的《家庭记事》、著名的俄罗斯史诗《在森林中》等书籍构成了高尔基的天堂,这个“人间”里的天堂。
我佩服高尔基的毅力和恒心,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仍手不释卷,不理会别人的反对而做自己认为对的事。“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高尔基就是这少数人中的一个,因为他经历了许多,也阅读了许多,包括生活这本难“啃”的书。我羡慕高尔基灵活、流畅的文思,随时随地就能吟出一首小诗来抒发情感。当然,这自然是他的外祖母的功劳。高尔基的勤勉、毅力和恒心,还有他高尚的外祖母、外祖父不也构成了一个天堂吗?天堂与人间只一线之隔,却就大不相同了。有的人家有万卷书,却腹无点墨;有人做乞丐,却也能读好书,学到不少的知识。人间与天堂是人心的两个表现,被凡尘俗世所污染的心就是人间;反之高洁的心灵就如鸡群中的鹤,与众不同,成了天堂。只要肯干,脚踏实地,人间也会变成天堂。
第三篇:在人间有感
在人间有感
《在人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自传小说三部曲中的一部,是世界文萃瑰宝,小说展现了19世纪俄国社会的风貌,反映了人民对自由的强烈追求,对完美生活的热烈向往,具有深刻的教育好处。
寒假期间,我阅读了《在人间》,它让我大有感悟。高尔基的童年是不幸的。在他4岁丧父后,她的母亲便改嫁了,于是他寄居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所开的染坊破产后,他不得不走向人间,自行谋生。那个时候,他的年龄还不到十二岁。相比之下,我们这时候还在温暖的家里玩耍,可是他,却务必走向社会。
他在“人间”什么都干过:洗碗,扫地,带孩子,跑堂,当学徒,洗衣,搬运……甚至挨过毒打,住过医院。幼小的他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受尽了种。种虐待与压迫。由此看来,他的命运相当悲惨。可是,他有一个梦想: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追求自由幸福生活。为了这个梦想,他甘愿承受一切……
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文章中高尔基渴求知识、坚持梦想的精神让我敬佩,也让我深思……能够说命运对于每个人是不公平的。的确,我看到周围有些人应对生活中的困难,一天到晚只明白唉声叹气,终日消沉,抱怨命运对他的不公;还有些人在无法抗拒的压力下,自暴自弃,选取堕落,甚至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情……我想命运不公,只是梦想中的插曲,他并不妨碍梦想,只要你有一颗不放下的心,就能够实现自我的梦想。在那里,我列出了一个等式:不抱怨+拼搏+不放下+勤奋=梦想。
著名的音乐大师贝多芬正是如此。1816年,他的耳朵全聋,作为一个音乐家,失去了听觉,就意味要离开自我喜爱的音乐,这等于比死刑还难受、痛苦。但贝多芬并没有所以吓倒,他勤奋好学,逐渐成为一个音乐家,创作了数以百计的作品,还能登台指挥。最终,他实现了自我的梦想,成为了一名闻名世界的钢琴大师。
梦想是一条跑道,而那些命运悲惨的经历,则是一块块躺在跑道上的石头;梦想是一盏明灯,而那些坎坷的命运则是无尽的黑暗。到底是选取摔倒,被命运摧毁梦想,还是站起来,跑出属于自我的一条梦想跑道,实现梦想,主人公高尔基给了我们强有力的证明。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我会时刻铭记这句话:命运并不能妨碍梦想!
第四篇:读《人间词话》有感
读《人间词话》有感
《人间词话》是近代极富盛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使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历史上里程碑的重要作品。作为纯粹的诗词评论,‚境界‛一词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地点出了优秀词作所必须具有的特点。境界为词之根本,而‚兴趣‛、‚神韵‛乃词的表象。有了意境,‚兴趣‛‚神韵‛便自然而然显现出来。‚兴趣‛‚神韵无一不是美的化身。一切向善向真,就一切皆美。在我看来,‚精益求精、严谨钻研、一丝不苟‛等词,既是人们对艺术审美的追求,又源于人们拥有一种对学习渴求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向美无外乎外边,而在乎内在。一个人无论何时都要保有对生活的好奇、对知识的渴望、对学问研究的痴迷。咱们21世纪的少年就要拥有‚善于学习‛‚学会改变‛的核心素养,追求学问、追求艺术达到向美的境界,进而形成‚审美雅趣‛。作为21世纪少年儿童的领路人,我想我们任重而道远。
如果说全面发展是一种丰富的美,那么彭雪华老师带领航模队摸爬滚打好几年,他的学生获奖令我们惊喜,还举办过航模秀竞技场。向他们这样的老师和学生,我们还有很多很多,陈欢兮和她的美术团队,黄浩老师和他的篮球团队 聂焕和他的书法团队,张亚子老师和她的音乐团队,可亲可敬的班主任和他的孩子们等等。这里就有与朝霞作伴,同夕阳为伍的田径小少年,他们飞洒的泪水和汗水让他们一次次地站上了最高领奖台。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向美是如何痴迷并为之奋斗,甚至从小就成了他们的专业。团队的领路人又是何等地令人顿生敬意。他们烈日当头,汗流浃背的他还是像往常一样在运动场上来回奔跑、细心指导着,直至校队选手超越自己为止;他们关心队员胜过关心自己,当有队员受伤或生病时,心急如焚,恨不得自己能代替孩子遭罪受苦。
这里有与孩子们朝夕相伴、守候他们成长的全体园丁团队默默奉献、静能生慧,言传身教引领孩子们向着阳光、自信、勤奋、创新的方向前行。整整十年如一日,心平气和、循循善诱,一批批孩子长大懂事,一项项成果脱颖而出,团队特色自然呈现。这种美难道不令人品而不尽其义,思而不仅其妙,流连忘返之后也只能叹为观之而已。
其实‚播种幸福教育,享受教育幸福‛的全体教师团队只是把这种向美追求,当作教育人自己的人生的境界而已!当我徜徉于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的时候,在中华民族的文化里感受的同时懂得人生追求的向美的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那是经过努力追求而不放弃,遇到挫折和痛苦为之面对和调整自己的心绪,最后的最后,登上山顶无限风光在险峰时的第三境界那就是——‚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这需要一生的努力,需要自己一生拿出坚毅的力量,才撑得起自己的梦想。我们的幸福教育也就是这样的罢了!
学校创办人提出‚幸福教育‛理念是第一阶段,登高望远,执着追求,明确目标与方向。一批批先后加入的成员秉承此理念默默工作、安静耕耘是第二阶段,坚定不移,上下而求索。静待花开,不计名利然而收获纷至沓来是第三阶段,专注忘我,最后豁然贯通。我想这就是 ‚幸福教育‛提倡的向美境界的最恰当诠释吧!
长沙县湘龙小学 王耀军 2017年9月3日
第五篇:读《人间词话》有感
读《人间词话》有感
《人间词话》是近代极富盛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使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的历史上里程碑的重要作品。他继承了中国文艺批评的传统形式,乃是段章零语,灵机闪现处便是绝妙好辞成文。所以这本书极大程度的保存了这种写作的真实。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手稿原文;第二部分是附录。读了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顿觉词的世界是如此之大,如此之深,当你遨游其中使你会发觉自己的渺小与无知。
最初接触王国维的那三句精辟的论断: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可不历三种阶级:“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同叔《蝶恋花》)此第一阶级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欧阳永叔《蝶恋花》)此第二阶级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幼安《青玉案》)此第三阶级也。并不知道是出自他的著作,但已对概括除此三境界的人敬佩不已,便生出急切阅读此书的念头。其时,学习中国古典文学,老师推荐必读的书目中就有这本。因为经验的浅薄,阅读时感到困难重重,比较晦涩难懂,匆匆读了一遍了事。但是经过了一定时间,人生的阅历积攒的比较丰富,阅读了较多的书之后,忽然又一次想读它一读。再读之后,对这位天才的敬佩由此剧增。他有关词的境界的论述确实极为精辟,极为精彩,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引领了一代文学批评的脉搏,引导人们如何去审美,如何在词中品味,感悟,获得美的熏陶。一首词从怎样的角度去鉴赏。例如,他提出了“无我之境”:“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有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他提出了这两个重要的概念,引导作者和读者向更高的层次迈步。
《人间词话》中还有一种观点正中了我的心扉,让我感受很深。那就是在《乐府诗集》《子夜歌》中提出的:“人用来排遣愁苦的东西不外三样东西:酒、诗和死亡。而人又来享受欢愉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哪里还有功夫来排比字句,搜索枯肠呢?”这话真是说到了点子上。感情就是人心中的境界,只有心中有丘壑,才能写出深刻的作品。文学作品的第一要义就是求真,任何技巧都无法掩饰对真实的敷衍。所以经历苦难才能写出好作品。
说实话,我从来就不认为我读明白了这本书,只是知道这本书开卷便提出了“境界”一词。
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意思是词义境界或者意境为最高标准”有了境界就自然形成崇高的格调,自然有名句。五代、北宋时期的词之所以能够读擅胜场,原因就在于具有境界或者意境。
而后则是标举“境界”说的一些理论;最后部分则是以“境界”说为基准的有针对性的具体批评。
《人间词话》中每则我都看过,但似乎都没看太明白,也没有自己对它的理解。也只有那么一两则读后,我稍有感受,能让我来谈谈自己对它的想法。第一卷第二十六则,王国维提出了一个论断:古代那些成就大业,有大学文的人,都是经过了三种境界的。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是第三种境界。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我看来,第一种境界是初学者刚入门,摸不着门道,独自向深入进发,有些彷徨和不知所措,却又不曾停下前进的步伐。第二种境界是初学者成为了学者,劳心苦读,孜孜不倦,身体消瘦了,却也不停止日夜苦读。第三种境界则是最高境界了,我理解是学者称为了一代大师,成就了大业,他们功夫到处,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苦学终于有了回报。
这三种境界讲得如此的分明清晰,使我不得不佩服王国维的才思与睿智。
读过这则,我也很容易的找到了自己位置。不算一名初学者,再怎么说我已经度过了小学和初高中,算一名学者,毕竟我已经是大学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则正是我应在的境界,应该在这种境界,我就应该深入境界,深入意境,努力地完成在这个境界应该完成的。
其他还有那么几则,我读过后也有些感触,《人间词话》这本书,我想有时间我还是该再仔细的读一遍,再体会一下近代博学通儒的王国维的思想认识。
《人间词话》是近代极富盛名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它集中体现了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史上的里程碑作品。在讨论他作品中比较难懂的“意境”以及所反映的人生哲学之余,我却更想将注意力放在他关于词的赏析上面,他的这些评注继承了中国文艺批评的传统形式,虽是断章零语,却都乃绝妙好文,很值得去品味一番,对自己文学修养的提高也是很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