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与超越性思维
人物简介
王健,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同济大学创新思维研究中心主任,“优势富集理论”的创始人,我国著名的创新思维研究者和传播者,中国创造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创造学会讲师团主讲。发表论文近50篇,著有《创新启示录——超越性思维》等著作5部。王健首创的优势富集效应理论对于企业等系统的发展具有极强的应用价值。
新经济时代的紧迫性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蓬勃发展的经济形势下,你的企业是否拥有了立足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势头强劲的中国经济,是否打造出了众多世界知名品牌?无论是对个人,还是企业,乃至对整个中华民族来说,今天这个时代是非常紧迫了!主要靠胆子的时代已经结束,现在最重要的是靠脑子。要突破现状,唯有创新;要实现创新,唯有改变思维。
权威已经作出结论,我想知道能不能用自己的头脑思考一下,敢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我们确实应该具有一种独立思考的精神。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不可能只存在我的脑袋里面,不可能是我的假设,不可能是我的恐惧。不要轻易说不可能,吸管穿透苹果、香烟削苹果等等,都是可能的。
财富积聚方式悄然变化
我先简单的讲一下为什么要创新,创新的必要性、紧迫性。这个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可以从很多角度去描述,我们今天从一个非常小的角度,从财富积聚方式的变化来描述。这样的变化有算术增长、指数增长、线性增长、非线性增长等,财富的积聚正从过去的算术增长发展成为现在的指数增长,从过去的线性增长发展成为现在的非线性增长。由此可以看出,财富的积聚,它的物质成本越来越低,精神含量却越来越高。
合作做项目,一起来发展
财富的积聚,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合作发财做项目,一起发展。你要和人家合作,人家要强调你的物质成本。比如在农业时代,我首先问你,你要跟我合作啊?你有没有土地啊?没有。你有没有羊啊?没有。没有你走开,没人和你合作。到了工业时代,问你有没有资金啊?没有。你有没有厂房?没有。你什么都没有!你刚想走,请问你有没有知识?知识啊我有,我大学毕业。嗯,说不定还能合作,这是工业时代。但是到了今天,你要和人家合作,也许人家不是首先问你有没有土地,有没有羊,甚至有没有资金,有没有知识都不问。先问一句,你要跟我合作啊,那你有没有想法,你有没有策划,你有没有点子啊?你有没有项目,你想合作什么东西啊?
有想法有点子,人家才会要你
这个世界真有点变了。有一次我到上海电视台讲课,电视台的副台长说:王老师啊,我现在日子难过啊,外面是4050工程,我这里就是2030工程,我们这二三十个人真是惶惶不可终日。以后电视台改革的方向是制播分离,电视台是播出单位,不会养那么多的制作者。就像新民晚报,不会养那么多的作家,你把文章卖给我就是了。电视台以后也这样,我们电视台60%以上的人都不会呆在这里,你看中央电视台有3000人,人本来就多了。这可怎么办呢?
听了副台长的话,我就跟他说:我是新闻专业毕业的,我是硕士博士啊,我要调到上海电视台要不要?人家会告诉你,不要,人太多了。但是如果你突然冒出一句话来,我还有个想法。什么想法?来,你坐,喝点茶,说说看你有什么想法。你说人家东方电视台有个“相约星期六”挺好的,广告量很大,收视率很高,王牌栏目。我觉得我们上海电视台也应该搞个什么栏目,比如说相约星期三,这是我随便一说。如果他一听,说这个点子好。这个点子说不定比超级女生还要好5倍、10倍。这个点子给你想到,那他保证会说一句话,太好了,调进来,赶快,今天下午办手续,还有,不要跟任何人讲,这个点子我们来做。只要你点子想的好,其他的资源都会过来。如制、播、编、导、演、后勤、组织、合成、灯光、舞台,这些东西全都会过来,包括资金也会过来。
有了金点子 资源滚滚来
我原来对资金没多大体会,有一次上海的“恒源祥”行政总裁给我介绍了公司的刘董。行政总裁说,刘董很会搞策划,我们中国三个大策划点子都是他想出来的!第一,1997年把马拉多纳引到中国来,做了一个很大的宣传造势,成千上万的记者,媒体都跟着,马拉多纳来了,很多的消息铺天盖地也出去了,恒源祥的名字也跟着出去了,我们如果自己做广告,几千万元都达不到这个效果,现在才花了几百万元。第二,在天安门做广告,大家知道那个地方是绝对不能做广告的,但是刘董打了个擦边球,6月1日,请里根夫人剪彩,这就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关注,他破了天安门不能做广告这个禁区。第三,他想出一个怪点子,向全中国公开招聘,年薪10万元,招思想政治工作者,党支部书记。全中国298家媒体,包括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都转播、转载这个消息,白白给我们做广告。那一年,“恒源祥”在成都开了一个加盟商大会,2000多人。我记得很清楚,会还没有开始,成都一些商界的人聚在另外一个房间里面聊天,其中有一个人说,三枪怎么样,三枪也是上海的一个品牌。结果坐在我旁边的一个30多岁的涂姓小伙子说,你如果觉得三枪不好的话,你把它买下来,你来做。三枪买下来要多少钱?肯定要几亿啊!这小子突然冒出一句话“钱不是问题,关键是你怎么做,你看我们刘董把恒源祥买下来,现在做得多好啊”。当时我心里想你小子口气蛮大的嘛,几亿啊,你说钱不是问题,你有多少钱啊。当时我这样想,但是事后我想想我觉得还是有他的道理,今天这个世界,有多少万亿的游资都在找出路,全世界的钱都是一个性质,哪里的钱能变出更多的钱,钱就会过去。所以只要你点子想的好,什么资源都会过去。关键是你能不能想到这个点子,如磁悬浮冠名权的拍卖,一个点子,一个想法,2050万到手了。
知识经济与智慧经济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变化是当今时代的最重要特征。每天都在发生着人们认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企业的危机感时刻存在,现代社会,企业灭亡可以用“光速”来形容,这是一个消灭恐龙的时代。
知识与智慧
有人说,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了。我说错,道理非常简单,知识经济是相对于工业革命时代,在工业和复制的时代是需要知识的,那时候有句话叫做知识就是力量。但是今天我认为应换一句话,叫做智慧才是真正的力量,这是布朗基说的。因为我认为知识和智慧是两个不一样的东西。什么叫知识?我认为知识是死劳动,完成时态的劳动;智慧呢,活劳动,现在进行时态的劳动,两者不完全一样。我也不说知识没用,我今天特别想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这个时代,要学会把知识转化为智慧,把智慧转化为社会有用的价值。在今天,智慧才是真正的力量,拥有智慧就会拥有财富,知识可以模仿,但智慧在本质上要我们创新。知识成为智慧需要创新思维,需要超越性思维。教师也一样,要向大企业家那样,要拥有智慧。同时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智慧的人,而不只是拥有知识的人。创新与模仿
我们来分析一下什么叫知识,什么叫智慧,什么叫模仿,什么叫创新。大家知道奥运会点火仪式很重要,其实熄火仪式同样重要。一个小女孩跑到会场中央,对着熊熊燃烧的奥运火炬,站了老半天,最后竟然就这么一吹,就把奥运火炬给吹熄了。大家想起来没有,太有创意了。我认为这种创意是超越科学和技术的,对这个小女孩来说是一个小小的吹蜡烛动作,但是对人类来说,熊熊燃烧了那么多天的奥运火炬活生生地被她吹熄掉了,太富有创意了,希腊2000多年前的原创精神又一次在我们面前复活了。这个女孩唱茉莉花歌非常好听,可以一遍遍地唱,10年、100年、1000千年、1万年,可以不断地模仿重复,很好听,全中国、全世界都可以模仿,都很好听。
现在的问题是,这个小女孩吹蜡烛的动作能不能模仿,我们2008年的奥运会能不能再来一次,那肯定不行,任何一场别的活动都不能这样搞了吧。就算是创作者本人发明了这个动作,再来一次,那肯定也不行。他具有不可重复性,不可模仿性,所以知识和智慧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东西。
思维障碍阻止我们创新
现在的时代是有的企业(如microsoft)快速成长的时代,但也是消灭恐龙的时代,申银万国、南方证券、巴林银行、甚至苏联、柏林墙等都是短时间内倒掉的!定势思维:吸管穿苹果可不可能?有人说是我误导,让人以为吸管很软,穿不过苹果。其实,是我们的思考有问题。今天这个世界上到处都充满了误导,关键是我们要善于穿过这些误导,找到发展的正确路径,这是最重要的。
要创新,一定要克服定势思维。比如家里装修的厕所和客厅的瓷砖都是正方形的,而在国外的某广场,都是五边形的,让大家看看能否摆出来,几乎所有人摆的都是正五边形,其实正五边形永远没法摆好,而是非正五边形,这就是人们的定势思维。
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样的思维障碍阻止了我们创新?这里举的一些例子,全都是有关日本的,说他们专业,事情做的好,干净。凭什么说日本人比我们专业,说实话,我也不愿意这么说。但说日本人更专业是有它的原因的。
日本人的广告,美国人都觉得好。从一出生,每个日本人就要警惕地震、海啸。他们都觉得上帝对日本人不公平:打开世界地图看看,中国占那么大块地方,俄罗斯更大,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巴西,都有蛮大的一块地方,但是再看日本,翻开世界地图,拿个放大镜,找个大半天,原来在中国大公鸡的嘴边,小也就小了,还没个消停,老是火山哪,地震哪,海啸啊,你说他们多吃亏!
我说要说吃亏,有个民族更吃亏啊。在2000多年里,颠沛流离,身无立锥之地,这就是犹太民族。最近我看到日本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大山健三郎的文章中说,犹太人死无立锥之地,我们这个不信教的民族体会不到这个含义,宗教民族和我们理解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他们认为财富只不过是“临时的旅舍”,而坟墓才是“永恒的住宅”。但是犹太人他们却“死无葬身之地”,多可怜啊!但他们有一种奇怪的坚强的信念:我们什么资源都没有,但我们有一个资源却是别人抢不去,骗不走的,只要把这个资源用好就不得了了,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日本人“危机意识”比我们强,他们有危机感。生存条件恶劣,激发他们的潜能。日本资源有限,他们不敢浪费,把附加值做得最大,产品做得最好,在国际市场上最贵,这是一种内在的,强迫性的要求,这样他们才能存活。
恩格斯说,没有一次巨大的灾难,不是以巨大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坏事变成好事,好事变成坏事。一个民族也是这样。这次中国虽然遇到了灾难,但也重新
唤起了社会发展需要的更多更伟大的东西。汶川地震后,《南方周末》里面有很多很多感人的话,其中有一句话说“汶川地震震出一个新中国”。
现在原材料涨得很厉害,广州很多企业面临巨大的危机。而在日本到处都存在危机感,老人小孩都有。中国政府机关,中午会挂个牌子“休息”,但在日本他们却挂“准备中”。门没开,却时刻准备着,这就是日本这个民族。一边不当回事,一边却时刻准备着。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不知什么时候,也许3天,也许5天,我会被某个大学生打败、打倒。微软最近预言:科技行业最近要发生重大的变革,但很多人不以为然。73年前基辛格说过同样的话,各位看看我们现在。我们要小心,要跟上这个时代。
什么是创新?能从现实中的问题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法,这就是创新。超越性思维能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什么是超越性思维?举个例子:3排9个点怎么用4笔连起来,这是美国创造学会会标,体现了一个越界思维。那能不能用3条线,2条线,甚至是1条线来连起来呢?这就是超越性思维。
例子:米卢带领中国足球进入世界杯,记者问他对中国队员的评价。他说中国人是最老实的,会耐心听他的指导,但他们不会即兴发挥。好的球员应该是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不完全按照教练的布置和安排,内心却遵循教练的精神发挥的人。
我在投影屏幕的中间画上一个大大的黑点,让大家想像屏幕上是什么。大家都说是洞、日食、小孩的头等等。最后还问能看到什么?周围的人看了一会后说,看到了一大片白纸!答对了。这就是人们惯用的思维模式,总是斤斤计较于瑕疵,而大的好的方面却看不到。其实,人生追求的目的微不足道,往往忽略已经拥有的。桑兰最大的愿望,是能够站起来,给大家跑着送信,而身体健全的人从来不认为自己的双腿是多么重要。现代的所谓的成功人士总在忙忙忙,忘记了父母、忘记了老婆孩子、忘记了自己的身体,到头来,其实什么也没有得到。
现在这个时代,哪些地方、哪些企业、哪些人能获得发展呢,就是那些懂得创新,超越性思维的地方、企业、人。不要说不可能,没有什么不可能。历史永远给后来者以机会,条件就是别人做得有点好,我做得很好,别人做得很好,我就换行。很多事都是这样的,历史就是这样走来的。
例子:有人问“海尔”张瑞敏,风风雨雨20年,怎么继续保持企业的活力呢?他的回答就是两个字“创新”。5万个员工都为海尔想点子,每个人想2个点子,就有10万个点子用来发展企业。你们看张瑞敏多会剥削人啊!不是简单地剥夺员工一点点劳动力,这是不可持续的。在座的民营企业家们,要重新思考增长的模式啊!善待员工,厚德载物啊!不要让员工加班加点,要他们创新嘛!下君用己之力谋生,中君用人之力谋财,上君用人之智发财,要转变用人方式啊。这也是为什么比尔盖茨能发大财的原因!
有些领导口上讲要创新,但他自己不创新,好像这是别人的事情,其实这是大大的不对啊!什么人能带领自己的团队走向成功,就是要创新的人。松下公司认为人人都是创新者,索尼的理念是开拓者永远面向未知领域,永远充满勃勃的生机,吉利公司认为永远不能模仿别人,走前人从未走过的路子。没有创新,只知跟在别人背后模仿,是不会成功的。
风吹翻伞,大家都认为很平常,但有人却设计出流线型。这是继中国人发明伞后的第N次革命啊!在这里,我要告诉在座的年轻人,今天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而是有心人的世界。
例子:日本人在中国创作协会问日字加一笔变成什么字?下面的人说了白,甲,旧,田„日本人说还有一个字你们没想到,他跑上去写了一个大大的中字,还说,我又没说不能倒过来写。你们中国人说21世纪是中华文明的复兴,你们靠什么?你们靠那个田、甲、旧、白吗?那些你们能想到别人也能想到。我们的思想本质上是保守的,我们总是给自己设定限制,不敢超越这个边界,也就不能有所创新。
为什么江浙的民营企业比北方多很多?这就是一种路径依赖。因为江浙没有国有企业,只能自己想办法,自己创业。一个人过于依赖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就会安于现状,不知进取。没有阻挡就是一个阻挡,也就是一种无阻挡障碍,太过顺利反而会造就一种可怕的无阻挡障碍。最可怕的障碍不是外界给我们设定的障碍,而是我们自己给自己设定的障碍。也许20年前的经验还是有用的,我们用它发展,也许2年前的经验还是有用的,我们用它成功了,也许2分钟前的经验还是有用的,因为我们亲眼看见,但今天这个世界在不断变化,万事万物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是“变”本身。
把某一点做好,就有成功的机会。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精力是有限的。做好每一件事情是不可能的。一些很有钱的老板,乱投资,最后都是以失败告终。恒源祥老板刘瑞旗经历了一番风雨后,专心搞羊毛产业。我想,赵本山踢破足球后,又会回来搞老本行。自己知道自己是干啥的很重要。找准了位置,才有成功的可能。把一点作好,就有了成功的机会;把每一点做好了,就会产生“优势富集效应”,成功非你莫属。
王健观点集锦
“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肯定会产生巨人的时代,这是一个欢欣鼓舞与捶胸顿足、生存与死亡、天堂与地狱同时并存的时代,岩浆正在聚集,新的造山运动正在开始。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关键词也许只有两个字——创新!”
“这不是有钱人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而是一个有心人的世界。”“每一个生命都是一个奇迹,每一条小路都是一种可能。”
“积极心态像太阳,照在哪里哪里亮;消极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注意改变思维方式,不被思维定势束缚。从‘起点超越’到‘优势富集’,在起点上领先,每一步就会一直领先。”
“变‘笨鸟先飞’为‘智鸟先飞’,变‘适者生存’为‘先者生存’。竞争的社会,“第二名就是最后一名”。错过一个时间,就错过一个时代!”
系统在起点上的微小优势经过关键过程的级数放大,会产生更大级别的优势积累,从而导致发展的雪崩效应
夜深人静,当人们认真思考自己所处的时代,他也许会想,在他的周围,真真实实地存在着一些强大的系统,大到一个国家、一个财团,小到一个个体,他们或拥有富可敌国的经济实力,或拥有常人难以企及的个人魅力,这就提出了一个颇有意义的问题:这样一种系统究竟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付出同样的努力,人们的成就大相径庭?冥冥之中人们似乎感到有一种力量,这难道是一种最神秘主义的宿命吗?
我们从《超越性思维》一书中意外发现了一种解答。这是一种关于系统成型和发展的最新假设──优势富集效应,也即系统在起点上的微小优势经过关键过程的级数放大,就会产生更大级别的优势积累,从而导致发展的雪崩效应。
它的第一个关键词就是“起点超越”、“先者生存”。中国的股市为什么用钱龙软件分析系统?不是因为它最科学,而是由于它最先被使用。当大家都接受并熟练掌握后,习惯使人们不再愿意改用其他任何即使是更先进的软件分析系统了。清华、北大之所以遥遥领先于全国的大学,就是因为其一开始已经领先,在随后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优势不断富集,形成了一种良性共振──先者生存。
发展永远是一种非平衡的过程,初始的崭露头角具有一种进化上的极大优势,某种优势一旦确立,富集效应便接踵而至,某种特色一旦形成,传统便绵延不绝。墨西哥出产的中小级别拳王,其地位简直可与荷兰郁金香在全世界的影响比肩。没有人敢相信,一个小小的凯文迪许实验室,在他的血缘背景下竟然产生了25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于是我们看到,巴西的足球就像美国的硅谷一样继续在为世界生产着英雄和梦想,没有谁能超越它,甚至整个大陆和洲际的力量都无法与这一优势相抗衡。除非出现非常规的颠覆力量,否则美国的篮球依然会统治全世界,中国景德镇的陶瓷业与捷克的玻璃工艺一样,没人能僭越,一如没人能觊觎法国葡萄酒独领风骚数百年。
进化的起点力量也许真是被人们忽略了,这是一种奇妙的关于进化路径的假设。究竟是什么在决定着演变和发展的方向?均衡中新的微小变量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力量?某种微小的优势一旦进入富集程序,便可能引发巨大的连锁反应。起初,花盆中的仙人掌仅仅呈现出些微的倾斜,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大地的微小震动和地心引力的长期作用下,它会像比萨斜塔一样沿最初的倾斜方向继续演变。一开始的微小变量竟然决定了系统最后的演进。
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优势富集效应理论最具魅力的地方就是:它揭示了一种可操作性的生存策略──突显。也即“最先”常常比“最优”更具有进化上的优越性。起点上的微小突显会形成巨大的优势累加,美国的高新技术一旦在硅谷结构成团,便会吸引更多的新技术加盟,人才和资金迅速汇入,从而产生技术族群现象。当一种新的产品、新的机制、新的权力、新的组织一旦确立,周边的相关资源便会迅速发生适应性变化。
新王朝一旦建立,所有的权力、制度、组织都将发生适应性变化,这就是通常所说的一条规则被激活后,很可能会引起全部规则的连锁反应。这种进化上的“奇观”就像王选说的:“你做了一个IBM不兼容的东西,但你不可能花几十亿美元来上自己的操作系统,更不可能花几十亿美元的精力去做应用软件,这样,一点点的创新就变成了祸害。”
因此,突显的另一面就是历史封闭,历史封闭不仅是指突显使格林斯潘可以轻易地将美联储主席的位置封闭长达17年之久,更是指一种广泛的“发展关闭”现象。历史一旦走进这个门,其余的门就被关闭。阿拉伯一旦选择了伊斯兰教,基督便被关在了门外;一个文人偶然的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竟会将广西除桂林以外的所有喀斯特地形所造就的灵山秀水给封闭了。事实上,突显所造成的“领先者获得”,往往是对一切也许更科学、更优秀系统的残酷封闭,对大多数落后者而言,情形就像精子大军的冲刺,仅仅因为晚到一步,亿万个可能的生命就被无情地封杀了。
第二篇:创新与超越性思维有感
浅谈安全管理与超越性思维
——《创新与超越性思维》课后感
上周,有幸参加了集团组织的中高级干部创新管理研修班。课上同济大学的专家从宏观经济到行业发展,从转型升级到管理心理,从思维超越到团队管理。一堂堂精彩的课程让我受益匪浅,其中最有感触的是王健教授的《创新与超越性思维》,这与我所从事的安全管理行业的所面临的问题与展望非常契合。下面谈谈我的感受: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相关行业部门越来越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各项法律法规不断完善、各类管理措施不断出台,党和国家高层领导也非常重视,但是,重特大事故仍然每年都发生不少。而集团成立以来,党政班子领导也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各项规章制度也不断完善,但现场还是有很多安全文明施工隐患得不到妥善解决。其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思维深处的障碍(王建老师课件),具体表现在如几个方面:
1、定势思维
现在的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有个特点:一线工人大字不识几个,今天种地明天就在工地上干活了,主要靠师傅传徒弟的口口相传,而一线管理人员大多是大学毕业生,学识很丰富,现场实际经验很少,做事主要靠标准规范。很典型的一个案例就是前年集团请毛志宏老师讲的钢管脚手架的搭设,技术人员编方案只管标准和法律要求,而现场工人只按当年学徒时候师傅教的,大家各管各,方案按流程报,现场工人只管自己搭。这种情况施工现场非常普遍,有些技术人员实际操作经验不丰富,照抄照搬情况很突出,造成编的专项方案不符现场实际,而现场工人觉得自己一直这么干,一辈子没出过事,不听指挥也时有发生。
2、偏见思维 偏见思维主要是经验偏见和利益偏见。经验偏见主要发生在操作层,很多班组长都是“小包工头”,在现场干了几十年,自觉资格老、经验丰富,带着手下蛮干,不把制度规章和项目部指令放在眼里。利益偏见主要发生在管理层和领导层,项目部重进度、轻安全,安全管理吃力不讨好,项目经理做“随手掌柜”的多;领导层重经营、轻现场,管好安全要投入,没产出,做好安全的积极性不高。
针对上述问题,我觉得要打破安全管理中的思维障碍,必须要有超越性思维才能改变安全管理中的突出问题:
1、要树立安全管理出效益的观念
根据王建老师所述的反木桶理论,一个单位要在行业内立足的捷径就是特色凸显,而安全管理恰恰是一个容易以低成本换高收益的一个方面。首先,行业内真正重视安全文明施工的企业不多,容易打出品牌。第二,成本相对低廉,相对进度、质量而言,做好安全的成本相对代价较小。第三,对行业主管单位、甲方和同行而言,安全文明施工好的工地很直观,视觉冲击大,更能留下深刻印象,留下较好的口碑。这些都有利于我们其他管理工作的开展,事半功倍。
2、要树立优秀人才要在一线磨练的观念
我记得很我们同辈或者年长一些的业内领导和专家很多都是经过多年一线实践后走上管理岗位、领导层,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让人叹服。所以,我们一些刚出校门的的年轻同志要扎扎实实在一线丰富自己,通过几年多吃点苦,多磨历一些,不仅以后能让公司收益,对个人而言,更会取得更大的成就。这个非常符合王教授所讲的优势富集的本性,在工作的起点上干的扎实一些,以后的成就会通过级数放大。这样也会改变我们项目管理人员“水土不服”的现象。
3、要树立农民工是可以教育的观念
随着时代的变迁,80后、90后走上社会的舞台,逐渐代替50后、60后成为务工市场的主力。他们接受教育的程度相对于他们的前辈要高,思想更为活跃,个性更加突出,以前建筑业家长式的管理模式越来越行不通,这就要我们要改变原有命令式的培训、教育模式,而变成互动的、更人性化、多样化的教育模式,与时俱进。只有更快的改变单纯依靠“师傅带徒弟”非常有局限的传承模式,一线安全管理才会有很大的飞跃。
以上是我一点不成熟的心得体会,还是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所以,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是我的努力方向。再次感谢集团这次培训课程!
第三篇:超越性思维读后感
超越性思维读后感
王健提出了一套创新思维的法则和创新的思路,提出了起点超越、性质超越、时间超越、位置超越、方向超越等一系列思维。
爱因斯坦说:“我们的观念决定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我们该如何超越别人,我们如何才能变得优秀,我们一定要有超越性思维。作者创造性地提出优势富集效应理论,它是指:起点的微笑优势经过关键过程的级数放大会产生更大级别的优势积累。这也与本书后面的多米诺效应相互印证。应用优势富集理论很容易解释哈佛大学一直那么牛,因为它可以吸收优秀的师资,可以吸收优秀的学生,从而使优势不断扩大。对于我们个人来说,如何扩大自己的优势,我们需要凸显自己。发展在本质上不是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是“凸显-----机会-----再凸显-----再机会”优势富集的总和。在教育孩子方面,优势富集理论也有很强的指导作用。那就是孩子要从优秀到卓越,一定要一点一点的积累自己的优势,从而达到几何级别的放大。
作者在阐述简单性思维我也非常赞同,其中的奥卡姆剃刀原则的“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享有很高的声誉。根据奥卡姆剃刀原则,我们要反思我们的教学:我这个教学环节需要吗?为什么需要。我这个教学环节能删除吗?我们区的这个教学活动需要开展吗?不开展行吗?等等。奥卡姆认为,简单是一种法则,简单是一种智慧。
《超越性思维》这本书有大量地创新的例子,一系列地超越性地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第四篇:创新与超越性思维专题讲座心得体会
10月24日,市委市政府组织了创新与超越性思维的专题讲座,在短短的3个小时的学习中,会议室内气氛热烈,掌声不断。王健教授从新时代与创新思维、超越性思维等不同侧面,借助一系列智力问题、游戏和案例,阐述了思维创新的全新理论研究成果,听来既生动有趣又开拓思路。通过学习,使我们对创新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这里,我结合本职工作浅显地谈谈这次培训的心得:在本职工作中培育创新思维,重点要抓住三个方面。
一、要善于发现问题
在我们的工作当中,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有问题不要紧,关键是要善于发现问题,及时认识不足。只有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才能为创新思维提供素材,创造“入口”。发现问题,最主要的是增强观察能力。一是要善于从高处着眼,看一看你的工作计划、方针、指导思想是否对路,是否符合上级要求,是否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二是要善于从低处观察,看一看你的工作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民意,群众是否乐意接受和执行。三是要善于在过程中追踪,看一看工作过渡、衔接等是否畅通高效,措施能否有效落实兑现。这样一来,问题就不难被发现。
二、要掌握最基本的方法
要做到创新思维,还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加强训练。第一,加强学习,注意训练。在当今社会,不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学习已成为人的第一需要,一刻不学习、不进步,就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危险。要做到创新思维,就要加强学习。同时,在学习的基础上,注意加强思维方面的训练,开发自己的智力。平时,在工作当中遇到问题,要养成经常问自己 “到底应该怎么办?”的习惯,从而给自己思维施加压力,使思维保持在灵活状态,一旦注入要素,就能确保正常运转。
第二,对自己的工作要经常系统思考。系统思考是指从全局性、层次性、动态性、互动性等方面综合考虑问题的一种方法,系统思考将引导人们产生一种新的思路,使人们从复杂细节中,抓住主要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借鉴比较,寻找启发。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没有孤立存在着的事物。我们要善于从此事物联想到彼事物,在历史和现实之间移位,在时间和空间上转换,在物与物之间寻找桥梁,在事与事之间搜寻纽带。找到了联系,认识了共性,我们就要结合本职工作实际,进行借鉴比较,启发自己的思路,去创新求解。
三、要勇于付诸实践
创新思维作为一种思维,从根本上说,还停留在认识的层面。如果没有实践,那么再好的思维也是空中楼阁。只有把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把工作推向一个新层次、新水平。在实际工作当中,能指出工作中弊端的人不少,但亲自去付诸实践的人却不多,他们缺乏实践的勇气和对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所以,在竞争时代,我们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增强敢于创新、敢于实践的勇气,不断开创本职工作的新局面。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思维作为意识的范畴,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又反作用于实践。我们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工作效果,思维方式对了,即使工作遇到困难,往往也会“柳暗花明”;反之,机遇和条件再好,有时也会陷入“山重水复”。司法行政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千头万绪、复杂多变,我们的思维同样需要灵活多样、与时俱进。
创新思维,对于基层司法行政管理人员来说颇为重要,它是一种要求,也是一种责任。在实现基层司法工作科学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要做创新思维的模范,结合工作实践,以创新思维统筹兼顾加强管理,把单位各项工作可能遇到的矛盾和问题都想到,把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办法都想到。以思维创新推动工作创新,努力实现基层司法所更好更快的发展。
第五篇:创新创业与创新性思维
创新创业与创新性思维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就是一部创造性思维实践 发挥创造.力的历史。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人们 对创新的关注程度已陡然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创新”概念几乎覆盖 了所有领域。对创业者来说,创新则是生命线。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说得好: “对企业来讲,要么创新,要么死亡。”
关于创新的基本问题
乞侧衡的概念与内洒。
“创新”在现代汉语词典冲的释义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韦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