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村一事一议工作总结
一年来,我县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在省、市财政和综改办的精心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省、市工作方案要求,充分发挥综改办的职能作用,全面落实各项措施,有力的推进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试点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干部素质
我办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以服务三农建设为抓手,以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为目的,以中、省、市关于开展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方案、文件、领导讲话及有关会议精神为指南,依托网络、信息媒体,认真学习和研究xx等三个首批试点省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狠抓业务学习,转变思想观念,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提升综合工作素质,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健全组织机构,狠抓项目落实
我县被列入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县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按照中、省、市关于开展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有关要求,县、乡人民政府分别成立了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组织机构,制订了实施方案,明确了目标任务、基本原则、奖补范围、奖补标准、项目和资金申报程序,设立了一事一议财政专户,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综改办同志多次深入基层,会同乡镇政府及相关部门、村委会一起,进行实地考察,召开群众大会,宣讲奖补政策,倾听群众呼声。经过精心筛选,最后在群众要求最强烈的两镇两乡24个村开展了试点工作。
三、勇于探索实践,社会效益显现
XX年,全县共实施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4大类25个。其中:通村、组道路13条,94.5公里,总投资587.3万元,解决了2.6万人行路难难题,特别是通组道路的开通,使村民年新增烤烟种植3000余亩,增收400万元,农民人均年增收500余元。同时,有效地解决了当地农副产品及生产资料的内运外销难题。实施便民桥5座,总投资70.58万元,解决了2.1万人生产生活难题。建公厕3个、垃圾存放点3处,总投资168.79 万元,惠及1.5万人。硬化、绿化街道3条,面积9800平方米,总投资72.37万元,受益人口3000余人。以上项目总投资899.04万元,其中:筹资筹劳659万元,拟财政奖补资金219.98万元(其中:中、省财政配套145万元,市财政配套20万元,县本级配套54.98万元),吸引其他社会投资20.06万元;涉及农户11491户,农村人口39979人,劳动力人数25827人,受益人口36731人。截止目前,已完工项目14个,在建项目3个,待建项目8个。
在基础资料、报表、数据的填报审核上,严格按照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实施方案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高质量、高标准组织实施,健全管理制度,建立电子档案和项目数据库,确保资料的真实完整。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深受村级组织和广大农民的欢迎,村民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非常高。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由于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在家的多为老弱妇幼病残,加之居住分散,开会集中议事难度大;二是群众投劳相对容易接受,筹资难度较大。
(二)建议。一是请中、省、市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二是请组织试点地区相关人员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开展好的地方,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
五、XX年工作打算
虽然我们今年在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细致、扎实的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但与省、市要求相差甚远。XX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要求,加强干部职工的政治业务学习,提升工作效能,逐步探索建立健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机制,扎实搞好项目的测算、论证和赛选,完善规范基础资料和相关制度,扩大试点范围。拟在7个乡镇、35个村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拟参与建设农户1.1万户、3.8万人,劳动力人数2.3万人,受益人口4.1万人;拟筹资筹劳758万元。其中:拟筹资228万元;筹劳26.5万个,筹劳折资计530万元。拟财政奖补资金253万元,其中:中、省奖补三分之二,计169万元;市、县配套三分之一,计84万元。共计项目总投资1011万元。同时,加强调查研究,加大宣传力度,完善配套措施,制定相关细则,整合各类资源,深化项目管理,学习兄弟市县好的做法和成功经验,以认真积极的态度,开拓进取的精神,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方式,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实现我县村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新飞跃。
第二篇:村一事一议制度
村一事一议制度
一、主要内容
1、公共卫生事业
2、水利设施维修完善
3、突发事件抢救及防火护林事宜
4、义务植树 二、一事一议的要求
1、凡遇上述事项要提前或过后召开全体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讨论研究。
2、在此制度实施过程中,要求全体参会人员发挥积极带头作用,并作为此项工作实施的监督员,一要监督干部,二要监督村民。
3、要求全体参会人员当好宣传员,充分发动群众,上门入户,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村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
具体内容和要求
一、“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仅限于村内兴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修建村级道路桥梁、植树造林等集体生产公益事业。
二、“一事一议”事项在每年初先由村委会与党支部协商提出议案,经村民小组长、党员会议初审后形成正式议案,印发全体村民酝酿讨论。
三、审议正式议案的村民会议须有本村18周岁以上过半数村民参加或本村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参加,采取记名投票方法签字认可,填写由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统一监制的《村民(代表)会议“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决议》。
四、村民负担“一事一议”资金每年每人最高不超过15元,所筹劳务由户籍在本村的劳动力(男性18--60岁,女性18--55岁),每年每个劳动力不超过10个标准工日。(三年过渡期内要执行过渡期间每年义务工的劳务积累工的规定标准)。
五、筹资筹劳决议形成后,村委会要按规定填写由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统一监制的《审批表》、《筹资筹劳决议》、连同会议记录、村民或农户代表签字盖章等相关资料,上报乡镇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审核。经审查批准后,以会议形式公布,并在村务公开栏予以公示。由村委会分解到户,造花名册,填入《监督卡》。
六、加强对“一事一议”所筹资金的征收管理。所筹资金由村委会依卡收取,并向出资人出具专用票据。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
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实施后,村委会须在30个工作日内办理好项目决算,并向村民主理财小组和乡镇农经部门提交决算报告。经审定后,以公开墙形式向村民予以专项公布。
第三篇:村一事一议制度
村一事一议制度
为了使村集体公益事业的开展不受影响,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制定一事一议制度:
一、主要内容
1、公共卫生事业
2、水利设施维修完善
3、突发事件抢救及防火护林事宜
4、义务植树 二、一事一议的要求
1、凡遇上述事项要提前或过后召开全体党员、村民代表会议,进行讨论研究。
2、在此制度实施过程中,要求全体参会人员发挥积极带头作用,并作为此项工作实施的监督员,一要监督干部,二要监督村民。
3、要求全体参会人员当好宣传员,充分发动群众,上门入户,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村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
村“一事一议”制度
为进一步规范农村兴办集体生产公益事业筹资筹劳管理,促进农村集体公益事业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一、“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仅限于村内兴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修建村级道路桥梁、植树造林等集体生产公益事业。
二、“一事一议”事项在每年初先由村委会与党支部协商提出议案,经村民小组长、党员会议初审后形成正式议案,印发全体村民酝酿讨论。
三、审议正式议案的村民会议须有本村18周岁以上过半数村民参加或本村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参加,采取记名投票方法签字认可,填写由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统一监制的《村民(代表)会议“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决议》。
四、村民负担“一事一议”资金每年每人最高不超过15元,所筹劳务由户籍在本村的劳动力(男性18--60岁,女性18--55岁),每年每个劳动力不超过10个标准工日。(三年过渡期内要执行过渡期间每年义务工的劳务积累工的规定标准)。
五、筹资筹劳决议形成后,村委会要按规定填写由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办公室统一监制的《审批表》、《筹资筹劳决议》、连同会议记录、村民或农户代表签字盖章等相关资料,上报乡镇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部门审核。经审查批准后,以会议形式公布,并在村务公开栏予以公示。由村委会分解到户,造花名册,填入《监督卡》。
六、加强对“一事一议”所筹资金的征收管理。所筹资金由村委会依卡收取,并向出资人出具专用票据。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
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实施后,村委会须在30个工作日内办理好项目决算,并向村民主理财小组和乡镇农经部门提交决算报告。经审定后,以公开墙形式向村民予以专项公布。
第四篇:一事一议工作总结
2009全县共计实施了100个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其中新建和维修村内道路项目85个,人畜安全饮水工程项目15个。
××位于××南边陲,东邻××、××,西接××、××,南连××,北毗××。全县国土面积2372平方公里,全境皆山,属喀斯特地貌,平均海拔1100米。全县辖8个乡镇,共有97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743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26.53万亩,总人口21万,其中农村人口18.64万人,农村劳动力10.88万个。
2009年,我县被省综改办确定为全省26个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县(市、区)之一,我们抓住这一难得的政策机遇,在上级综改部门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根据《省农村综合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省财政厅、省农业厅关于印发〈××省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方案〉的通知》(鄂农综改办<2009>42号)精神,将财政奖补工作与脱贫奔小康工作结合起来,采取各种措施,克服各种困难,精心谋划,认真实施,全面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现将一年来的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09全县共计实施了100个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其中新建和维修村内道路项目85个,人畜安全饮水工程项目15个。通过一事一议新建和维护村内道路216.60千米,新修安全饮水水池35个。项目总投资2117.92万元,其中参加一事一议筹资18.24万人,共计筹资273.58万元,实际出工107.72万个,投劳折资861.76万元,集体自筹773.08万元,部门帮扶209.5万元。按全省统一规定以筹资筹劳作为奖补基数,可以申请财政奖补资金378.44万元,其中县级已经安排126.15万元,申请省级财政奖补资金252.29万元。
二、主要作法
㈠落实组织机构,抓好宣传动员。县委、县政府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非常重视,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向丽为组长,县综改办、县财政局、县农业局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万红任办公室主任。同时,明确由县综改办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县财政局负责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和财政奖补资金的使用管理,县农业局负责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程序和标准的审核,各部门之间既有分工,又共同协作,形成了较强的工作合力。各乡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财政、农业等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乡镇财政所负责日常事务。为扎实完成此项工作,我县于2009年8月召开了全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动员大会,各乡镇分别召开了各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培训会,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政策内容和配套措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和培训。各村随后又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大会,将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政策告知每一位村民,群众对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的知晓率基本上达到了100%。
㈡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实施方案。在整体工作开展前,我们在各乡镇认真进行调研,充分听取乡镇干部和群众的意见,并在傅家堰乡火山村先行试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县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实施方案》,对试点工作的目标、原则、要求以及财政奖补的对象、范围、标准、程序、资金管理作出了规定,实施方案的出台保证了整个试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实施方案形成后,我们及时报送给省综改办审批,省综改办以鄂农综改办<2009>55号文件批复了我县的实施方案。
㈢科学制定表格,规范奖补程序。工作程序是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精髓部分,因此我们按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工作程序设计了八张表格。一是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项目预案表。由提出预案的单位或个人负责填写。二是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基本情况公示表。由村民委员会负责填写,张榜公示“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预案。三是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民主表决情况表。由村民委员会负责填写,随表决票封存。四是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审批表。由村民委员会负责填写,逐级上报乡(镇)经管站和乡(镇)政府审核和县减负办审批签章。五是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花名册。由参加筹资筹劳的村民认可签字。六是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申报表。由申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村民委员会负责填写,逐级上报经乡镇审核和县综改办、财政局、农业局(减负)审批签章。七是本文来源: http://
第五篇:“一事一议”工作总结
高村乡2011年“一事一议”工作总结
2011年前以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高村乡精心组织,广泛宣传,科学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高村乡位于修武县西南部,全乡国土面积
82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现有人口5.7万人。2011全乡共争取到“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47个,总投资903万元,现24个项目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
二、主要做法
1、领导重视,健全机构。
为扎实推进我乡“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顺利开展,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乡党委、政府把“一事一议”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财政、农经、水利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一事一议”项目的组织实施,同时,各个项目点分别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对项目实施领导,具体负责项目的实施。明确分工,强化责任,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2、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党员大会,开辟宣传栏,制作固定标语等形式,全力营造“一事一议”宣传工作的氛围,尊重民意,民主决策,规范操作,在全乡范围内大力宣传“一事一议”工作的积极意义,让村民知道开展“一事一议”工作是党和政府关心“三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加大财政资金向“三农”投入的有效载体,是为民谋利的有效途径。通过有效的宣传,把党的政策化作农民群众的实际行动,增强了他们的投工投劳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力地推动了“一事一议”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群众积极参与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
3、项目公开,资金公示,充分尊重民意。
在实施一事一议项目过程中,做到财务一定要公开,工程质量一定要确保,财务监督一定要到位。特别是把村务公开贯穿于“议事”的全过程,即在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之前,由村委会提前把会议议题通知给村民代表,并要求村民代表认真走访群众,就会议议题充分征求村民意见,让广大村民享有知晓权、参与权、决策权,真正做到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在“一事一议”项目过程中,农民群众既是项目的实施者,又是项目的所有者,项目所花的工程物资及投工投劳情况都要进行公示,让广大群众真正地知道项目的实施情况。
4、严把项目质量关。
工程质量的好坏,技术是关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乡、村干部始终做到技术服务与质量监督放在第一位,由各个项目点推举责任心强,群众信得过的村民代表,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严把质量关。项目完工后,首先由项目村提出验收申请,然后由乡政府组织相关人员对项目进行逐一验收,对不合格的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5、落实管护责任。
“一事一议”项目工程是一项实事、惠民工程,乡党委、政府和项目村对此项工作都非常重视。各个项目点都健立了相应的管护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进行管护,做到路容路貌整洁,使项目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促进作用。
三、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村民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实行,有效解决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事难议、议难决、决难行,群众参与度不高的难题。“一事一议报项目、政府支持抓引导、以奖代补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把一事一议项目实施和新农村建设、重点扶贫、整村推进等有机结合起来。按照“谁积极、支持谁”的原则,首先解决农村生产生活最急需,群众愿望最迫切的村内道路硬化、水利兴修、文化基础设施等村级公益事业建设项目,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实现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良好效果。在财政奖补资金的支持和引导下,我乡广大农村呈现出“人人议建设、户户参建设、村村比建设”的良好态势。广大干部群众看到了成效,得到了实惠,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从以前的要我干到我要干,从分散投入到整村推进,从政府投入为主到农民投入为主,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这是县委、县政府领导重视三农、关心三农,巩固减轻农民负担成果重要实践,也是我乡农村广大干部群众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最实在、最有力的一次生动实践。
今后我们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总结经验和不足,争取在今后实施“一事一议”项目建设过程中,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施成老百姓满意的惠民工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