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税收筹划

时间:2019-05-15 16:07: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培训机构税收筹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培训机构税收筹划》。

第一篇:培训机构税收筹划

培训机构税收筹划

【摘要】:培训机构具有独特的经营特点,本文针对营业税、所得税等主要税种,从课酬发放、发票开具、职工录用、核算方式等方面提出培训机构的税收筹划思路,并通过实际案例演示筹划方案。

一、课酬尽可能转向培训费用,减少个人所得税

税收筹划思路:根据现行个人所得税政策,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只能按照法定标准进行扣除,而企业取得收入所支付的必要成本、费用和损失允许在税前扣除。因此,培训机构发放课时报酬时应当尽量发放纯劳务费,各项费用由公司承担,这样可以减少教师的个人所得税,且一部分节约的个人所得税可以转化为公司利润。

筹划案例:A培训学校2013年12月聘请10位教师上课,每人课时报酬3 000元,共计30 000元。课酬发放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每位教师发放课酬3 000元,住宿、交通、餐饮等费用估计6 000元,由各授课教师自行承担。方案二:每位教师发放课酬2 340元,教师的住宿、餐饮等相关费用由公司承担。请问A培训学校应选择哪种方案?

方案一:

公司支出=3 000×10=30 000(元)

代扣个人所得税=(3 000-800)×20%×10=4 400(元)

教师税后收益=30 000-4 400-6 000=19 600(元)

方案二:

公司支出=23 400+6 000=29 400(元)

代扣个人所得税=(2 340-800)×20%×10=3 080(元)

教师税后收益=23400-3080=20320(元)

由此可见,方案二和方案一相比,公司支出减少600元(30 000-29 400),教师税后课酬增加720元(20 320-19 600)。因此,A培训学校应选择方案二。

二、恰当选择开票时机,减少营业税 税收筹划思路:根据税法规定,培训机构提供培训服务并收到培训费或者取得索取培训费凭证的当天,实务中通常是指开具正式发票的当天。因此,培训机构应当谨慎选择开票时机,最好等相关收费金额确定后再开具正式发票。

筹划案例:B培训学校开设脱产班和双休班,脱产班培训期30天,双休班培训期120天。开班当天全额收取培训费,学员主动中止培训时按比例退费。另外开设包过班,该班从开班到考试结束周期为5个月,未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学员全额退还未通过科目的培训费。2013年脱产班估计收费120万元,退还培训费5万元;双休班估计收费400万元,退还培训费20万元;包过班估计收费300万元,退还培训费60万元。开具发票日期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方案一:收取培训费时开具正式发票。方案二:收取培训费时先开具收据,待结业时或考试结束后再根据实际收费金额换开正式发票。请问B培训学校应选择哪种方案?方案一:

应纳税营业额=120+400+300=820(万元)

应纳营业税=820×5%=41(万元)

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41×(7%+3%)=4.1(万元)

应纳税总额=41+4.1=45.1(万元)

方案二:

应纳税营业额=120+400+300-5-20-60=735(万元)

应纳营业税=735×5%=36.75(万元)

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36.75×(7%+3%)=3.675(万元)

应纳税总额=36.75+3.675=40.425(万元)

由此可见,方案二和方案一相比可少纳税4.675万元(45.1-40.425)。因此,志诚会计培训学校应当选择方案二。

三、适当雇佣政策鼓励人员,增加税前扣除 税收筹划思路:根据财税[2009]70号文件,企业发放给残疾员工的工资允许按照100%的标准加计扣除。根据财税[2010]84号文件,聘用符合规定的下岗失业人员时,可按照每人每年4 000元的标准扣除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企业所得税。除教师外,培训机构的一般工作人员技术含量不高,可以考虑雇佣一些税收政策鼓励人员,以充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筹划案例:C公司2013年营业额预计为500万元,当年准备招聘员工20名,人均年工资3万元。人事部门提供两个招聘方案。方案一:全部聘用应届大中专毕业生。方案二:聘用应届大中专毕业生2名,残疾人员2名,符合政策规定的失业人员16名。请问C公司应选择哪种方案?

方案一:

支付工资总额=3×20=60(万元)

工资支出抵减所得税额=60×25%=15(万元)

方案二:

支付工资总额=3×20=60(万元)

工资支出加计扣除额=3×2=6(万元)

工资支出抵减所得税额=(60+6)×25%=16.5(万元)

允许扣减的税额=0.4×(2+16)=7.2(万元)

由此可见,方案二和方案一相比,能够节约税收8.7万元(16.5-15+7.2)。因此,C公司应选择方案二。

四、尽量争取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待遇税收筹划思路:根据财税[2011]117号文件规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万,从业人员不超过8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1 000万元的非工业企业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因此企业在应纳税所得额略超过30万元标准时,应尽量采取提高员工工资、进行公益性捐赠等措施进行控制,争取享受20%的优惠税率。对股东较少的公司来讲,还可以采取向股东发放年终奖的方式。

筹划案例:D培训中心有员工45人,资产总额500万元。2013年预计应纳税所得额40万元,净利润全部平均分配给两位股东。公司税务顾问提出两种方案。方案一:不采取任何措施。方案二:年末向两位股东分别发放5万元奖金。请问D培训中心应选择哪种方案?

方案一:

应纳企业所得税=40×25%=10(万元)

税后净利=40-10=30(万元)

每位股东分得净利=30÷2=15(万元)

每位股东应纳个人所得税=15×20%=3(万元)

每位股东税后收益=15-3=12(万元)

方案二:

应纳企业所得税=(40-5×2)×20%=6(万元)

税后净利=(40-5×2)-6=24(万元)

每位股东分得净利=24÷2=12(万元)

每位股东分得净利应纳个人所得税=12×20%=2.4(万元)

每位股东年终奖应纳个人所得税=5×15%-0.012 5=0.737 5(万元)每位股东税后收益=12-2.4+5-0.737 5=13.862 5(万元)

由此可见,方案二比方案一使每位股东的税后收益增加了1.862 5万元(13.862 5-12)。因此,D培训中心应选择方案二。

五、选择有利的核算方式,减少流转税

筹划思路:培训机构除了收取培训费,往往还向学员销售培训资料。此时企业可以将资料费并入培训服务收入统一核算,也可以单独核算培训资料销售收入。如果单独核算培训资料销售收入,则应当缴纳增值税,此时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身份,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筹划案例:E培训公司2013年购进培训教材一批,含税进价904 000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以1 163 900元的含税价格销售给学员。公司对培训资料的会计核算有三种方案。方案一:单独核算培训教材销售收入,企业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方案二:将培训教材销售收入并入培训费统一核算。方案三:单独核算培训教材销售收入,企业认定为一般纳税人。请问E培训公司应选择哪种方案?方案一:

应纳增值税=1 163 900÷(1+3%)×3%=33 900(元)

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33 900×(7%+3%)=3 390(元)

应纳税总额=33 900+3 390=37 290(元)

方案二:

应纳营业税=1 163 900×5%=58 159(元)

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58 159×(7%+3%)=5 815.9(元)

应纳税总额=58 159+5 815.9=63 974.9(元)

方案三:

应纳增值税=(1 163 900-904 000)÷(1+13%)×13%=29 900(元)

应纳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29 900×(7%+3%)=2 990(元)

应纳税总额=29 900+2 990=32 890(万元)

由此可见,方案三的应纳税总额最低,从税收筹划的角度看,E培训公司应当选择方案三。

东日财税集团-致力打造税务筹划第一品牌,让您交的税少一点!全国服务热线:400-9900-580官方网站:官方微信:taxplanning580官方微博:@潘继杰税务筹划专家

第二篇:《税收筹划》课程

1.简答题(每题20分,共80分)。

(1)请归纳分析税收筹划方法的一般步骤?答:

(一)掌握纳税人的相关资料和筹划意图 1.掌握纳税人的情况

家庭状况、收入情况等;组织形式、财务情况、投资意向、对风险的态度、纳税历史等。2.筹划意图

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自身利益与亲人利益 3.取得和纳税人筹划相关的资料 对相关财税政策和法规进行梳理、整理和归类二)进行企业纳税评估与剖析 纳税筹划前,对筹划企业进行全面纳税评估非常必要,通过纳税评估可以了解企业的内控制度、涉税会计处理、税种、近两年纳税情况分析、纳税失误和症结、税收违法记录、税企关系等。三)进行筹划、形成方案并实施 1.选择节税方法 2.进行可行性分析 3.计算各方案的应纳税额 4.分析影响因素 5.选择并实施方案 6.进行方案实施跟踪和绩效评价

在纳税筹划实施过程中,筹划企业要尽量与税务机构充分沟通和交流,实现税企协调;如果导致税企纠纷,筹划企业应该进一步对筹划方案进行评估,合理方案要据理力争,不合法的筹划方案要放弃。

(2)对增值税销项税额进行筹划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答:对销项税额的筹划关键在于销售额。对销售额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筹划: 1)注意价外收费

价外收费应当换算为不含税销售额后征收增值税。比如,在带包装物销售的情况下,尽量不要让包装物作价随同货物一起销售,而应采取收取包装物押金的方式,且包装物押金应单独核算。2)选择适当的销售方式

采取合法的价格折扣销售方式,只要折扣额和销售额开税规则

收加工费、代垫辅料

符合委托加工条件的应税消费品的加工,消费税的纳税人是委托方;不符合委托加工条件的应税消费品的加工,要看作受托方销售自制消费品,消费税的纳税人是受托方。

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消费税的纳税人是委托方,不是受托方,受托方承担的只是代收代缴的义务(受托方为个人、个体户的除外)。即加工结束委托方提取货物时,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税款。委托方收回已税消费品后直接销售时不再交消费税。

但是,纳税人委托个体经营者、其他个人加工应税消费品,一律于委托方收回后在委托方所在地缴纳消费税。

2.受托方代收代缴消费税的计算

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按照受托方的同类消费品的销售价格计算纳税;没有同类消费品销售价格的,按照组成计税价格计算纳税。

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l-比例税率)实行复合计税办法计算纳税的组成计税价格计算公式: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其中:

“材料成本”是指委托方所提供加工材料的实际成本。如果加工合同上未如实注明材料成本的,受托方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材料成本。

“加工费”是指受托方加工应税消费品向委托方所收取的全部费用(包括代垫辅助材料的实际成本),但不包括随加工费收取的销项税额。

3.如果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提货时受托方没有代收代缴消费税时,委托方要补交税款。

委托方补交税款的依据是:已经直接销售的,按销售额(或销售量)计税;收回的应税消费品尚未销售或用于连续生产的,按下列组成计税价格计税补交: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消费税税率)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委托加工数量×定额税率)÷(1-比例税率)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计算消费税的难点——材料成本的确定

委托方提供的材料成本不包括可以抵扣的增值税但是包含采购材料的运输费(也不含可以抵扣的增值税)、采购过程中的其他杂费和入库前整理挑选费用等。

4.委托加工的应税消费品在提取货物时已由受托方代收代缴了消费税,委托方收回后以不高于受托方计税价格直接销售的,不再缴纳消费税。高于受托方计税价格销售的,需计算缴纳消费税,并可抵扣该消费品委托加工环节被代收的消费税。如果将加工收回的已税消费品连续加工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时还应按新的消费品纳税。为了避免重复征税,税法规定,按当期生产领用量,将委托加工收回的应税消费品的已纳税款准予扣除。(4)结合当前情况分析房产税的政策特点,提出房产税的筹划思路? 2.案例分析(20分)

某出口型生产企业采用加工贸易方式为国外A公司加工化工产品一批,进口保税料件价值500万元,加工完成后返销A公司售价900万元,为加工该批产品耗用辅料、备品备件、动能费等的进项税额为10万元,该化工产品征税率为17%,退税率为13%。请你分析该案例中,进料加工和来料加工两种不同加工方式的纳税差异和优缺点。答:

当期期末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0-(10-16)=6(万元)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900×(17%-13%)-40=36-20=16(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500×(17%-13%)=20(万元)免抵退税=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900×13%-500×13%=52(万元)企业应纳税额为正数,故当期企业应缴纳增值税6万元。如果该企业改为来料加工方式,由于来料加工方式实行免税(不征税不退税)政策,则比进料加工方式少纳税6万元。

1)若上例中的出口销售价格改为600万元,其他条件不变,则应纳税额的计算如下:进料加工方式下:

应纳税额=600×(17%-13%)-500×(17%-13%)-10=-6(万)免抵退税=600×13%-500×13%=13(万)因此,该企业的应收出口退税为6万元。

也就是说,采用进料加工方式可获退税6万元,比来料加工方式的不征不退方式更优惠,应选用进料加工方式。

2)若上例中的出口退税率提高为15%,其他条件不变,应纳税额的计算如下:进料加工方式下: 应纳税额=900×(17%-15%)-500×(17%-15%)-10=-2(万)免抵退税=900×15%-500×15%=60(万)因此,该企业的应收出口退税为2万元。

比来料加工方式的不征不退方式更优惠,应选用进料加工方式。3)若上例中的消耗的国产料件的进项税额为20万元,其他条件不变,应纳税额的计算如下: 进料加工方式下:

应纳税额=900×(17%-13%)-500×(17%-13%)-20=-4(万)免抵退税=900×13%-500×13%=52(万)因此,该企业的应收出口退税为4万元。

也就是说,采用进料加工方式可获退税4万元,比来料加工方式的不征不退方式更优惠,应选用进料加工方式。

结论:通过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对于利润率较低、出口退税率较高及耗用的国产辅助材料较多(进项税额较大)的货物出口宜采用进料加工方式;对于利润率较高的货物出口宜采用来料加工方式。

第三篇:税收筹划历史

税收筹划的由来

纳税人在不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安排等进行筹划,尽可能地减轻税收负担,以获取“节税”(TAX XAVINGS)的税收利益的行为可以说很早以前就存在,但是“税收筹划”为社会关注和被法律认可,从时间上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最为典型的是30年代英国一则判例。1935年,英国上议院议员汤姆林爵士针对“税务局长 诉温斯大公”一案,对当事人依据法律达到少缴税款作了法律上的认可,他说:“任何个人都有权安排自己的事业,依据法律这样做可以少缴税。为了保证从这些安排中得到利益„„不能强迫他多缴税。”汤姆林爵士的观点赢得了法律界认同,这是第一次对税收筹划作了法律上认可。之后,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在以后的税收判例中经常接引这一原则精神。此后,不少税务专家和学者对税收筹划有关理论的研究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税收筹划日益成为纳税人理财或经营管理整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近30多年来,其在许多国家中的发展更是蓬蓬勃勃。正如美国南加州大学W•B•梅格斯博士在《会计学》中谈到的那样:“美国联邦所得税变得如此复杂,这使为企业提供详尽的税收筹划成了一种谋生的职业。现在几乎所有公司都聘用专业的税务专家,研究企业主要经营决策上的税收影响,为合法地少纳税制定计划。” 同时,税收筹划的理论研究文章、刊物,书籍也应运而生,新作不断,这进一步推动了税收筹划研究向纵深发展。例如以提供税收信息驰名于世的一家公司(The Bu-reau)在出书以外,还定期出版两本知名度很高的国际税收专业杂志。一本叫做《税收管理国际论坛》,另一本就是《税收筹划国际评论》。这两本杂志中有相当多的篇幅讲的就是税收筹划。比如1993年6月刊载的一篇专著,便是关于国际不动产专题税收筹划问题的,涉及比利时、加拿大、丹麦、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日本、荷兰、英国、美国等13个国家。还有一家很有名气的伍德赫得•费尔勒国际出版公司(在纽约、伦敦、多伦多、悉尼、东京等地设有机构)于1989年出版过题名为 《跨国公司的税收筹划》(Tax Planning for Muitinational Compar-ies)的一本专著。书中提出的论点及税收筹划的技术在一些跨国公司中颇有影响。有的专著不以“税收筹划”为名,比如霍瓦斯公司出版的《国际税收(1997)》,全书共有894页,讲的全是税收的国际筹划。书中旁征博引了包括我国在内的38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料。西方国家对税收筹划几乎家喻户晓(tax Planning)(也称节税tax saving),而在我国,税收筹划在改革开放初期还是鲜为人知的,只是近几年才逐渐为人们所认识、了解和实践。正如改革开放初期,关于避税的讨论一样,人们对税收筹划很敏感,尤其是政府部门及新闻、出版单位,对于节税方面的文章、著作,由于担心其负面影响(如减少政府收人等),曾一度几乎被打入“冷宫”,直至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节税才有了真正的认识。采取节税措施,减轻税收负担的活动,一方面会导致政府税收收入的直接减少,但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发现税收制度与政策的缺陷与漏洞,从而可以促进完善税制、堵塞漏洞、加强征管;同时,人们了逐步认识到,税收筹划,不仅符合国家税收立法意图,而且还是纳税人纳税意识提高的必然结果和具体表现,是维护纳税人自身合法权益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在我国税收筹划的短暂的发展历史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税收筹划与偷税分离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逐渐认识到,纳税人可以不必采取偷税等违法手段来达到减轻税收负担目的,纳税人可以采取合法方式,即在不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达到合法规避税收负担。在这一时期,人们还没有对税收筹划与避税进行细致区分,很多时候把二者混为一谈。从这一时期的有关文章、书籍可以略见一斑,如《企业纳 税技巧与避税大全》等众多书籍中都把避税内容视同税收筹划向纳税人兜售,而且大多数是从国外有关避税书籍中转抄过来的,对纳税人来说还很难有直接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因此,这一时期从政府主导媒体到纳税人还很难对税收筹划进行广泛认可,甚至更多的是抵触;第二阶段,税收筹划与避税相分离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逐渐认识到,税收筹划与避税并不是一回事,有的学者开始把税收筹划与避税进行细致区分,把避税划分为正当避税和不正当避税,凡是符合国家立法意图,又符合国家税收政策法规而达到节税为正当避税。正当避税即为税收筹划。而凡是不符合国家立法意图,而是钻税收法律、法规的空子,称为不正当避税。国家通过完善税法、堵塞漏洞以及制订反避税措施来加以防范。因此,这一时期人们开始对税收筹划有了进一步认识,但仍然停留在概念阶段,还没有在实务上进行突破,这一阶段,很难找到一本系统阐述税收筹划理论及实务操作的专著。第三阶段税收筹划系统化阶段。这一阶段,《中国税务报》筹划周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阶段,有的专家、学者对税收筹划进行系统论述,从税收筹划的历史延革到税收筹划的比较;从税收筹划概念,到税收筹划与避税区别;从税收筹划的基本思路到税收筹划的实务操作都有了较为系统的研究,而且从政府角度特别从税务代理角度了陆续提到了税收筹划的内容。纵观税收筹划产生与发展历史,我们不难看出影响税收筹划发展原因不外乎有三个方面:一是纳税人内在需求。任何时代,从纳税人角度来看,降低税收负担都符合纳税人内在需求,甚至很多纳税人不惜违法以偷税手段来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因此,纳税人的内在需求是推动税收筹划得以发展的原动力;二是税收筹划空间。税收筹划的结果是节税,是任何纳税人所追求的,但税收筹划过程是相当复杂的,它依赖于税收筹划空间,并不是所有税种、所有项目都有税收筹划的空间。因此,人们对税收筹划空间的认识和税收筹划技术把握就成为影响税收筹划的第二个因素;三是社会对税收筹划的法律认可程度。当社会对税收筹划的法律认可抱有偏见时,就会阻碍税收筹划的历史进程,相反,社会对税收筹划高度认可时,税收筹划的发展步伐就会加快。

第四篇:税收筹划作业

2014 年 4 月 22 日

作业

(二)2.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7%,主要耗用甲材料加工产品。现有A、B、C三个企业提供甲材料,其中A为生产甲材料的一般纳税人,能够出具增值税专用发票,适用税率17%;B为生产甲材料的小规模纳税人,能够委托主管税务局代开增值税征收率为3%的专用发票;C为个体工商户,只能出具普通发票,A、B、C三个企业所提供的材料质量相同,但是含税价格却不同,分别为133元、103元、100元。

分析要求:该企业应当与A、B、C三家企业中的哪一家企业签订购销合同?

解:R=小规模纳税人的含税价/一般纳税人的含税价 依据不同纳税人含税价格比率的基本原理,可知:

B与A的实际含税价格比率R=103÷133=77.44%<88.03%,应当选择B企业。

C与A的实际含税价格比率R=100÷133=75.19%<85.47%,应当选择C企业。

从含税价格比率方面考虑, 某生产企业应当选择B企业或C企业。由于B企业与C企业的不含税价格是一样的,对于某生产企业来说,其税后现金净流量是一样的。考虑到资金的时间价值,某生产企业应当选择C企业签订购销合同。

3.某商场分别于元旦和春节推出大减价活动,商场的所有商品在活动期间一律七折销售,分别实现287万元和308万元的含税销售收入。该商场的增值税适用税率为17%,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5%。分析要求:该商场折扣销售所降低的税负对让利损失的补偿效应。

解:假设销售商品对应的成本为A,无折扣销售方式:

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 [(287+308)÷70%÷(1+17%)]×17%

=123.50万元

应缴所得税=[(287+308)÷70%÷(1+17%)-A]×25% =181.62-0.25A万元

无折扣销售方式的税负=123.50+181.62-0.25A

=305.12-0.25A万元

折扣销售方式:

应缴增值税(销项税额)=[(287+308)÷(1+17%)]×17%

=86.45万元

应缴所得税=[(287+308)÷(1+17%)-A]×25% =127.14-0.25A万元

折扣销售方式的税负=86.45+127.14-0.25A

=213.59-0.25A万元

该商场折扣销售所降低的税负

=(305.12-0.25A)–(213.59-0.25A)=91.53(万元)该商场折扣销售的让利损失

=(287+308)÷70%-(287+308)=255(万元)

折扣销售最终的让利损失=255-91.53=163.47(万元)

因此,该商场折扣销售所降低的税负并不足以补偿让利损失,只能部分补偿让利损失(即91.53万元),该商场折扣销售最终的让利损失为163.47万元。

第五篇:税收筹划心得

税收筹划心得

通过一个学期的税收筹划学习,对税收筹划也有了些自己浅显的认识,下面就来谈一下我对税收筹划的几点认识。

税收筹划主要是站在纳税人的立场上对税收政策充分利用的情况下进行的纳税方案确定。税收政策是既定的,即使有最新的税收政策出台,税收政策已出台也就成为了既定的政策,所以税收筹划的关键是在对税收筹划的利用上。企业进行税收筹划也就是在税收政策的基础上采取:1更改企业交易活动,使不符合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交易活动符合税收优惠政策。2请专业税收筹划人员制定纳税方案,使以前能享受纳税优惠政策而没有享受纳税政策的纳税项目享受税收优惠。

税收筹划的目的是纳税后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天职,也就意味着企业为社会创造尽可能多的财富,降低交易的成本,增加整个社会的福利。

站在国家的角度,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方面,国家财政支撑国防、科教文卫、交通等基础性项目的支出。税收具有双面性,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会是国民经济滞后。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

1税负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不符,又分为税负过重与税负过轻。当税负过重时,无异于杀鸡取卵,企业分配财富过少,后继乏力,没有持续性,在短期内重税负可以提高财政收入,如战争时期,长期内则会严重损害国民经济,导致税收收入最终下降。税负过轻会导致财政收入不足以支持正常的国家机器的运转以及筹建必要的基础设施。这样会大大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最终也会严重伤害国民经济。“要想富先修路”可以从某一角度很好的说明这一问题。当然这里的税负过重与过轻是没有绝对标准的,经济学中对税收的讨论中认为税收应该与公共服务在社会财富创造中发挥的作用相符,若税收大于或小于公共服务在社会财富创造所起的作用那么会使买卖交易平衡点向左移,使总剩余变少,减少了社会财富。

2税负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相符,这样会促进经济发展,进入良性循环,使国民财富不断增加。

当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实行不同的税收政策,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税收政策并没有没有前提的对错之分。就像有很多企业投身房地产,不能因为很多企业深陷其中甚至破产而说房地产行业是不好的行业。比如说你搞实业辛辛苦苦一年到头赚500万,而你身边的人把钱投到楼市,一个月轻轻松松赚500万,把钱投到楼市也是很顺理成章的事,并没有错。只是很多人不知道无论是房地产还是别的被炒作商品都只是市场交易的短期行为,很多人没有预先制定好或者压根就没有制定退出机制,很多人只知道经济危机会造成大批人的破产却不知道经济危机也是财富转移的一种手段,坐观历史上各国的经济危机,都会活跃一部分金融投机商,他们影响一国汇率,从而大赚一笔。炒作商品本来就是短期行为,有些人则把他当成长期财富获取手段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当然如果上升到道德层次,搞垮一国经济是不道德的,但作为一个商人赚钱是无可厚非的,自己破产,别人把钱赚走也是有原因的,不是别人拿刀架在自己脖子上抢劫拿走的。当然我们不主张助推经济危机,但当自己在经济大潮中无力扭转大局的情况下,做下自保还是可以的,稍微在其中捞些也无可厚非,毕竟有些人受损失是不可避免的。

由于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在发展国民经济的过程中,税收还起着资本积累的作用。纵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资本积累的历史是被殖民地的血泪史,中国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采取殖民扩张的方式进行资本积累,但发展经济必须进行资本的前期积累,在这种情况下,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采用集体主义的方式进行资本积累。但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税收难免成为国家发展经济而集中资本的一种重要手段。我想这也是现阶段我国赋税很重的一个原因。

如果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比作生态系统的关系,那么无疑国家处在绝对的优势地位就好像食物链顶端的狮子,而企业处在劣势,就像食物链中的羚羊。狮子会用生命捍卫自己的领地,羚羊则为狮子提供能量。如果狮子不能迁徙,那么不到万不得已狮子是不会把羚羊赶尽杀绝的,如果羚羊没了,那狮子的日子也不远了。国家亦如此,国家与企业具体化到社会就是个人,如果国家从社会财富分配中得到更多,那么就会导致另一部分人从社会财富中得到的分配过少,就会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有些人就会为了生计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比如在广场上乱砍无辜者(当然我们不能说所有的人都是因为生计问题)。国家也会将税收当做一种再分配手段,调节贫富差距,为弱势群体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让整个社会生态系统尽量稳定运转。无论在生态链中处在顶层还是处在底部,都不可或缺,因为无论少了哪一部分,生态链的其他部分都会受到牵连。就像现在的改革,其实改革也就是消灭一部分既得利益者,使这部分利益更加公平的被其他人取得,形成新的既得利益者,循环往复。税收就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一种游戏规则。游戏规则趋于公正,顺应历史潮流是一定的。

对于企业来说依法纳税是义务,如果处在战争年代,别说经济发展,人身安全都是不能保障的,国家以军队为主要国家机器为企业提供安全的环境并保证其私人财产不受侵犯,为其提供应有的基础设施以及商业环境,企业纳税是有依据的。企业纳税与国家税收使用是社会财富增长的不同环节。

具体到税收政策。在以往的学习中我也对一些税收的原则记忆深刻。总的来说是在保证税收的情况下对国家扶持行业与其他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交易活动进行税收优惠,做到相对公正,不重复征税。我国的税收是以票控税的,增值税是链条税,在会计与税收政策相冲突时,征税时按照税法处理,税法有时合法不合理(主要还是因为税法本来就是法,不可能不合法)。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是向一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根本性行业倾斜,因为这样可以使资源利用率更高,使社会财富增长更有可持续性,例如高新技术产业,小微型企业,出口型企业等。

另外老师讲的案例都是真真的“硬菜”,受益匪浅,由于内容比较多,还需要自己慢慢学习。

税收政策是税收筹划的规则,作用巨大。税收政策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促使社会财富的最大化,为了发展,这也是邓小平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税收虽然有社会再分配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作用,但为了调动积极性,调节的作用毕竟有限,所以要在社会这个大的生态系统中处于优势,这样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中都能过的相对好,再好的社会也会有底层人民,再坏的社会也会有好的位置。

税收筹划课自然少不了老师,对于罗老师,我想用两个字形容,那就是“很牛”。当然说话要有根据,第一:罗老师对税法了如指掌,都是真才实学,讲起来游刃有余,思路明确清晰。第二:罗老师所讲结合自己实务工作,可操作性强。第三:罗老师在不点名的情况下,到课人数,比其他老师以点名为手段的到课人数多。(当然老师也有不足之处,权可忽略不计,可谓瑕不掩瑜。)

下载培训机构税收筹划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培训机构税收筹划.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税收筹划心得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纳税筹划的课程已经接近结束,经过这次的实践课程,我对这门课程有了更深的体会。 "纳税筹划"又称税务筹划、税收筹划,指的是:纳税人通过筹资、投资、收入分配......

    税收筹划论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税务筹划》课程论文 班级:08国贸二班 姓名:何紫君学号:2008914214 成绩:税务筹划感想 税务筹划,是指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

    浅谈税收筹划

    浅谈税收筹划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陈晓霞税收筹划是指纳税人在税法许可的范围内,根据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通过对生产经营或投资等活动的事先筹划和适当安排,在不妨碍正常经营的......

    税收筹划知识点

    第一章 (1)税收筹划的概念:纳税行为发生之前,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通过对纳税主体的经营活动或投资行为等涉税事项做出事先安排,以达到少缴税和递延缴纳目标的一系列谋划活......

    税收筹划作业

    某商场商品销售利润率为40%,即销售100元商品,其成本为60元,商场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货均能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为促销欲采用三种方式:将商品以7折销售;凡是购物满100元者,均可获赠......

    税收筹划的感想

    税收筹划的感想 这次课程设计让我们更加深了对税收筹划这门课的认识,这是一门与实际联系紧密的课程。理论的成功运用需要对实际情况深入了解,仔细分析后,再结合理论做出判断。......

    税收筹划的目标

    税收筹划的目标 第一种大观点:减少税负/减轻税收负担: 1、刘东明《企业纳税筹划》、高欢迎《实用纳税-筹划经验案例》:纳税人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有内在冲动尽可能减少税负。 2、......

    《税收筹划》习题范文

    《税收筹划》课程习题 1、中良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商品销售价格除特别注明外均为不含税价格,销售实现时结转销售成本。中良公司销售商品和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