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实践感想
社会实践感想
这个假期我主要参加了两个社会实践,一个是暑期三下乡,另外一个是当家教。
首先说说三下乡。
7月7日至14日,我参加了我们环境学院组织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下乡地点是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三下乡活动。我很庆幸自己能在进入大学第一年就参与到三下乡活动中来,在这8天的日子里,在一个陌生的地方,感受到了与自己生活之处不同的气息,看见并尝试了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有了不一样的想法与感受……一言蔽之,这次三下乡之行颇有意义,我从中获益匪浅。
首先说一下当初为什么要参加三下乡活动。
我一直很想当一名志愿者,希望尽自己绵薄之力帮助有需要的人,做一些真正有意义的事。三下乡恰好是一个平台,而且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与我一起,所以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了这次的三下乡活动。不过我也知道,三下乡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我们对当地人们的帮助也是有限的,但这也无妨,只要我们能切实帮助过他们,我们真正参与到这次活动中,真正理解了三下乡的精神。我认为此次活动就是不虚此行了。那么就算以后我们不参与到这类活动,但是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到别人,这才是我们参加这次活动最大的意义。
那么,下面说说我在这几天里比较深刻的感受吧。
7月8日,开始我们三下乡的第一个活动。
下午的时候我们在大麻中学进行医疗了培训。因为我们这次的队伍大部分的队员都是我们环境学院红十字会的成员,对医疗知识比较熟悉,而且把一些医疗急救知识交给学生们也是很有用的。于是我们选择了将CPR(心肺复苏)作为我们这次医疗培训的主要内容。我们借了一间课室作为活动场地。活动开始了,由金萍做主讲,其他人也安排了相应的任务。而我则负责为培训全程拍照记录。活动进行得很顺利,同学们也听得十分认真。金萍解说与演示完后让几位同学们上去用假人进行练习。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同学们对CPR还不是很了解的,希望我们的这一堂课能让他们真的有所收获。
7月9日,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在大麻镇进行问卷调查,主要调查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以及当地的主要污染问题。
早上组长带着我们大致走了一遍我们即将要调查的几个区域。然后我们16个人分成了4个小组,每组4人,其中一位为小队长,分别在不同的区域找居民协助做调查问卷。
下午,我们正式开始进行调查。正如我们当初预料的一样,当地有些居民是不会说普通话的,所以我们安排了每一队的小队长都由会说客家话的队员担任,方便沟通。我们小组负责的是韩江边上的区域。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尽量找不同年龄段的居民参与调查,以确保样本的随机性。遇到了一些居民不是很了解的词汇我们就向他们详细解释,然后再让他们做出选择。完成问卷的居民我们呢还会向他们派发一本环保小册子。经过几个小时后,我们终于完成了任务。
当晚,我们对这次调查的数据进行了简单的处理,但是由于13日我们还要前往新农村(小留村)进行调查,所以我们打算在新农村也完成调查后再一同综合出结果。
7月12日,今天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已经准备多时的游园活动了。
今天是大麻小学的学生们回学校开散学典礼的日子。在校长通过广播给同学们讲话的时间里,我们抓紧时间布置活动场地。我们16个人准备了5个游戏摊位,每个摊位2-3人,还有两位队员负责在礼品区给通过游戏获得奖品同学们派发奖品,剩下两名队员负责为本次活动拍照。
布置开始。我们先在预定的地方挂起一些宣传资料(内容包括医疗急救知识,基础包扎知识,还有环保知识),让同学们观看。我们准备的五个小游戏分别是:吹乒乓球,走迷宫,夹黄豆,踢毽子,有奖问答(问题的主要内容就是我们的宣传资料上的内容)。
时间刚刚好,在我们布置完场地后,学生们也陆续走出来了。同学们看到我们后都很好奇,我们耐心地跟他们沟通,先带同学们去浏览了宣传资料,然后告诉他们可以排队玩游戏,并且有奖品送。同学们的参与热情很高,每个摊位都挤满了人。看着孩子们一张张欢乐的笑脸,我们也觉得十分开心。
欢乐的时光总是特别快,不知不觉我们的游园活动已经要结束了。最后,我们整个队伍在进行了合影留念,挥手告别了这个可爱的校园,与那班可爱的孩子们。
7月13日,按照计划,我们今天的任务是去新农村(小留村)做问卷调查。新农村离大麻镇中心不算远,所以我们决定走路去,顺便还可欣赏沿途风光。在经过了大约半个小时的路程后,我们终于到达了小留村。在进入小留村之后,我们看到了很多农民在田里割稻,我们当中的几位队员便毫不犹豫地下到田里去帮助他们。
后来我们正式开始进行问卷调查。和上次一样,我们在小留村随机的向当地居民进行调查,完成后我们便向他们派发环保小册子。这次调查也进行了几个小时。
当晚,我们立刻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并综合上次的数据,得出统计结果。经过统计,我们发现大麻镇的村民普遍比较关心环保问题,他们认为村庄的主要污染是生活垃圾,生活污水以及化肥农药污染。
接下来的几天就不详述了,总之,这次大埔三下乡之行注定是一段无法磨灭的记忆。在这8天的日子里,和一批志同道合的队员,我们一同尽微薄自己之力为帮助当地村民。这是一段有意义的旅程!这次三下乡之行我们都有不同的收获,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也会保持着三下乡的精神,在别人有需要之时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
再说说当家教的感受。
我教的是一位准初三的女生,由于没有什么学习资料,而且我是第一次但家教,没什么经验。我只能找回自己当时的复习资料,主要是练习册,每天上午看练习册,看看哪些题目可以给她做,然后再帮她解答一些她在作业上遇到的问题。
经过这次当家教的经历,我亲身体验了到当老师的感受,老师的备课是很困难的,需要经过多方面的综合考虑,而对于我们学生,认真听好每一节课就是对老师辛苦备课的最起码的尊重!
总之,这个假期还是过得挺充实的,以后我还会继续参加其他不同类型的社会实践,不断地锻炼自己,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
第二篇:社会实践感想
社会实践感想
——关于河流生态文明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迅猛增加,出现了一系列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如环境污染、极端灾害天气频发、水土流失、水资源贫乏、水生态环境问题、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这些都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同时也对人类本身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这时,我们团队对蒲河生态文明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作为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河流健康关乎人类文明的兴衰。当前我国河流普遍存在防洪排涝压力大、水资源供给能力不足、水环境污染严重、水生态系统功能退化、水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河流生态文明状况不断恶化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河流、顺应自然河流、保护自然河流的河流生态文明理念,突破传统的河流治理模式,建设健康的生态文明河流,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
蒲河新城是沈北新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率先起步区,是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享有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区域内实行封闭式管理。
蒲河新城规划面积270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环渤海经济圈核心地区、东北城市群枢纽重地,是连接辽宁中部城市群的重要通道,沈西、沈铁工业走廊交汇的重要节点。全城南依沈阳母城, 北连沈北腹地,东邻棋盘山世博园,西接沈西工业走廊。城内交通四通八达。但目前蒲河受到一定的破坏,如不加以严格管理,就会越来越恶化。因此要对蒲河生态文明进行整治。蒲河生态文明整治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宣传、形成共识。
开展清水河道综合治理是建设秀美山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区建设、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也是全域城市化、宜居城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政府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调动各类媒体,采取各种方式(如公告等),进一步加强涉河涉水、文明卫生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群众和企业自觉参与清水河道治理、保护、监督中来,形成政府主导、行政推进、属地负责、群众参与的河道整治工作机制和爱河、护河的社会氛围。执法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执法力度,严格审批涉河项目和工程,严厉打击违法排污企业,坚决淘汰和关闭一批工艺设备落后以及治理不合格的耗能耗水企业。
(二)治源治本、截污治污。
完善并实施污水治理规划。在治理过程中,先行考虑水源保护地及沿河农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同时确保工程质量和治理效果。
完善并实施污水管网建设和改造规划。加快推进XX区、街道工业小区、街道集镇的污水管网建设和截污工程建设,将有条件雨污分流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全部接入排污管网;对没有条件雨污分流的城中村、拆迁安置区、外来人员集中居住区、部分老小区进行雨污截流,就近接入排污管网;对两岸人口集中、雨水口污水口集中且有雨污合流现象的主干河道,在河道内或沿河道路、绿地下铺设截污管道进行雨污截流,并就近接入排污管网,截断排入河道的雨污水。
完善并实施抗洪排涝规划及河网水系沟通规划。结合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拓宽、沟通上游等部分河道,在原有清水河的基础上,在中游(沿通途路)和下游合适地段打通或新挖东西向河道,增加河网内河水的流动性,改善河网水质。建议在主河道的合适地段建设部分节制闸,通过节制闸调动周边支河和小河河水的流动。
抓紧实施畜禽养殖业整治计划。坚决落实禁养区、限养区,尽快关停无证和小型分散的畜禽养殖场,规范大型畜禽养殖场污水废物的治理。
(三)整治河道、实施“三清”。
有关部门要组织力量因地制宜地分批开展 “三清”工作,确保河道整洁畅通。清障:拆除旧桥、旧碶、旧闸和沿河违章建筑,打通“断头河”,拓宽“卡脖河”,彻底清除河道内淡水养殖和捕捞设施。清淤:对淤积严重的河道实施截流清淤,在清淤过程中对沿河排水(污)口进行彻底检查,摸清底数。今后,根据河道淤积程度,清淤实施5年左右一轮。清垃圾:彻底清除河道两岸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工业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清除河面漂浮物。
(四)强调生态、科技治水。
在截污和“四清”的基础上通过生态技术提高河道自净能力,从而修复河道生态,使河道水质得以改善,生态景观得以提升。对污染较重的河道可采用化学制剂、微生物药剂、生物膜技术及河道造流曝气增氧技术达到净水效果。对污染较轻的河道可采用生物种植和养殖技术,通过种植去污能力强、观赏价值高的水生植物和放养去污能力强的本土鱼类、贝类达到削减水体中富含的氮、磷等,净化水质,实现河道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要加强水资源合理调度。
(五)落实责任、创新机制。
蒲河水环境整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为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展开,应尽快成立某区域河道综合整治领导小组,负责和协调全区的河道整治。
探索建立河道管理的长效机制。为强化河道管理、确保整治效果和水环境质量,一要建立河道管理组织机制。建议在水利局增设河道管理处,并按水系或行政区域在街道(乡镇)建立河道管理所,行使河道管理、监督、执法和涉河工程的审批职能。将市政处的排水职能和污水管理处的职能合并,设置排水管理处,行使全区雨污水管网的管理、监督、执法和有关事项的行政审批职能。环保部门要加强河道两侧企业工业污水处理、排放的监管力度,深入开展涉河违法排污专项整治行动,杜绝偷排现象。城管和街道(乡镇)要加大沿河两岸的环境卫生管理。二要建立常态的河道保洁机制。建立以街道(乡镇)属地管理为主的河道保洁管理责任制,落实河道河段保洁管理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由河道管理部门负责日常考核,考核结果列入街道(乡镇)的综合考评。引进河道水质养护概念及河道水质养护队伍。三要建立河道治理的协动机制。区政府要加强协调、理顺关系、密切配合、共同治理。四要建立有效的执法机制。各有关部门要统筹考虑各项涉河治理职能的延伸,在重点街道(乡镇)和企业单位派遣特派员。要加强执法力度和处罚力度,严厉打击偷排污水偷倒垃圾等涉河违法违规行为。五要建立资金投入机制。河道整治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工程,政策处理、工程建设、后期监测和养护都需要财政资金来支持,为此,各有关部门要提早制订整治计划和财政预算,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开展。
清水河道整治是一项具有社会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政府各部门要在区委区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创新的理念为指导,同心协力、因地制宜、标本兼治、有效管理,力争通过3-4年的努力,使我区河网达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生态、安全”的目标,满足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要求与期望。
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问题已经不再是触手难及的了,它所带来的困扰也已经实实在在的波及到了我们每个人身上。今年开始,各地都突然出现严重异常的雾霾情况,雾霾问题已经不仅是几个城市及各地区那么简单,各地空气污染指数屡屡爆表,甚至有些地区已经到达白天都伸手不见五指的情况。雾霾的出现伴随着数不清的危害,对交通受到影响、对市民的健康的影响,还会使国民对自己生活的环境严重丧失信心,严重降低政府公信力。其他严重的环境问题不胜枚举。
这种情况下,生态文明体系亟待建立以改善目前已经急可燃眉的生态问题。而且它不仅是维护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及其子孙后代根本利益的大措施,也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世界文明与发展的重大贡献。当前,构建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的机遇期是好的,一方面,社会公众的生态保护意识逐增强,参与的主动性和参与的程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生态资源破坏和恶化所形成的外约束力形成了较强的“倒逼”机制。而且,全面深化改革已经形成共识,只要我们坚定信仰长期努力,推动包括生态文明体制在内的一系列改革,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新格局一定就会实现。
我想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让我们看到更蓝的天、更清的水,呼吸更新鲜的空气、吃到更健康的食品、活在更美好的环境。也希望我国的企业家和生产者们响应国家的号召配合国家每一步的改革,时刻注意自己的生产经营行为对环境和生态造成的影响,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发展。作为国家的公民,我们每个人也有义务注意到自己的行为会对生态和环境带来什么影响从自己做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不仅为了自己也为了身边的每一个人。
第三篇:社会实践感想
我在寒期家教过程中的感想与体会
我的家教过程是有苦也有甜。尽管刚开始的几天确实很累,但是后面几天已经比较习惯了。有时候,我讲解了好几遍的问题,学生也似乎是懂了。可是过几天,我再提问他时,他又不知道了,这时我觉得自己特别地无力,觉得自己之前的努力都白费了。但是转念一想,学习本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自己以前学习的时候不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吗?只要这样一想,又觉得自己的付出都是很值得的。也许讲解一次不是很明白,但是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我相信他最终会明白我的讲解。事实也证明了我的付出,学生最终得到了满意的收获。他的父母很感激我这段时间对他的帮助,要我不定期地给他打电话来督促他。这让我内心充满了自豪感,因为我的真诚和努力得到了肯定。
通过此次暑假做家教,我觉得暑期家教是对自己很好的考验,能锻炼口才,加强与人交流的能力,也是对自己知识的肯定。见识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学会怎么做人、与人相处,提早适应社会。而且,大学生做家教得到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贴补,更重要的是他们自身的价值能得到社会肯定,增强他们进入社会的
第四篇:社会实践感想
写在最后
By 杨万欢
志愿服务活动结束后,我感慨万千,内心真的很复杂,这个世界是很美好,但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完美。有的时候很多事情不是你能想到的,只有真正看到了,你才会觉得那是事实。
在人们经常忽略的地方,生活着这样一群孩子,他们有着充满求知和渴望爱的眼睛。他们的命运、人生和未来从一开始,就要承受被抛弃的痛苦,作为弃婴,这群孩子是不幸的,但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他们得到了党和人民的照顾,但这远远不够,他们需要爱,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对比苦难,我们的幸福像花儿。满溢出来的温暖赠予他人。
曾经以为,我们已经成了一个“忘情弃爱”的人;曾经以为,经历的那些可以让我们变的无情,可是,在这些孩子面前,我们才发现以前的脆弱的感情是多么的不堪一击。突然发现,我们是多么地渺小......而今,我们才明白,那一切的一切,是多么的不值得,那些痛苦,和这些稚嫩的孩子们所承受的痛苦比起来,又算的了什么呢。
当看到孩子们当中有畸形儿的时候,说实话一开始我们的心里是有点恐惧,因为我们都还没有看过这样的小孩子,今天是第一次看到。但是时间长了,我想我们一定能接受他们的。就能以平常心去对待他们每一个人。
他们是无辜的。最令人痛恨的是不负责的父母。既然生了他们就应该养育他们,而不是抛弃他们,这样你们的良心过得去吗?你们难道可以活的心安理得吗?不内疚吗?总有一天你们会后悔,你们会后悔自己无知、不负责任的行为。你们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当看到工作人员的值班表时,他们真的不容易,一天24小时都要有人在~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希望大家在空余的时间可以去帮帮他们,你们温暖的怀抱对孩子来说是莫大的幸福。他们多么希望有人可以抱抱他们。关注他们。没有母爱的孩子是最可怜的。你能拒绝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神?
在同一片蓝天下,有的孩子享受着家庭的温暖,有的孩子却只能在心底期盼着有个家;有些孩子可以欢乐的玩耍,有些孩子却只能躺在床上憧憬着窗外的天空。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中国孤儿。
数据结果显示全国失去父母的未成年人(简称“孤儿”)总数为57.3万人,在这些孤儿中,约6.9万人生活在国有儿童福利机构中;29.4万人得到国家制度性的救助,其中5.3万人得到城市低保救助,12.5万人得到农村五保救助,11.6万人得到农村特困户救助,除此以外,全国尚有20万孤儿没有得到经常性制度性救助。57.3万、6.9万„„这是些令人心痛的数字,这些原本应该有着美好童年的孩子们却遭受着命运如此的不公。
作为大学生,看到这样的现状很是痛心。2011年暑假期间,我们参加了Bring Me Hope “Shine like a star”夏令营,关爱孤儿的志愿活动,希望用我们的行动让孩子们体会到爱的存在,感受到生命的温暖。
本次志愿活动为期一周,每个志愿者在这一周内都会和一个孩子一起生活,让这些孩子得到充分的爱。在活动期间我们安排了许多有趣的活动,让孩子们在这一周内体验到了巨大的欢乐和爱的温暖。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孤儿们的生存现状也有所了解。
福利院接收的孩子中,除了因为传统观念而丢弃的外,大多是病残婴儿,唇裂、心脏病、脑瘫、脊柱畸形„„什么问题都有。国内有900个国营福利院,都由地方财政拨款。一些福利院财力不足,人手少,医疗条件也跟不上,更糟糕的是许多职工把照顾孩子纯粹当成一种“应付”,本就失去父母的孤儿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关爱。一些地方病残孤儿的死亡率相当高,主要原因就是忽视。
甚至有极少数福利院的领导把福利院当成自己升官发财的工具。因为国营福利院属于事业单位,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些问题。社会捐助的钱物许多没有真正的用到孤儿们的身上,而是被用来盖更多的楼,修更漂亮的院设,所以有些福利院环境特别好,因为这样领导会很有面子。但是孩子们的生活状况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
但是我们所看到的更多的是,大多数福利院本身很尽职尽责,尽量为孩子着想,但是经费不足,就不得不依靠社会捐助,所以福利院就必须有专门的业务部门负责筹集善款。福利院的孤儿们许多都是很难带的,这也对工作人员有很高的要求,但现实是专业人员极度匮乏。许多福利院的规模过大,比如烟台市儿童福利院有将近500名孤儿,但负责照顾他们的工作人员只有
40多人。一名工作人员要带十几个孩子,难度可想而知。虽然这些工作人员也很尽心尽力,但孩子们还是难以得到充分的关爱。一个孩子缺少了爱将是多么可怕的事。
还有一个问题是这些孤儿们以后的生活。孩子们越来越大,孤儿院也不可能一直留养他们。目前,能让孤儿们体验到家庭温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寄养和收养。把孩子寄养在一些有爱心的家庭,让他们享受家的温暖。但这样毕竟不不是长久之计,毕竟孩子们还是没有一个真正的家,并且从一个家庭到另一个家庭的转变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收养或许是解决孤儿问题最好的办法,能够为孤儿找到一个真正的家。一些正常的孩子一般都会被好心的家庭收养,但是并不是所以的孩子们都是那么幸运的,许多有先天性疾病如脑瘫、发育迟缓、下肢残疾、愚型等,这样的孩子大部分家庭是不愿意收养的。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是1991年制定的,虽经过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现在看来仍有许多不合理之处,例如上面规定十四岁以上的孩子将不能再被收养,以及对外籍人士收养中国孤儿的种种限制等等,这些都大大的加重了福利院的负担,并直接导致很多福利院将孩子们档案中的年龄偷偷改小。
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关心、关注、更要支持同属于这个社会的一份子,才能建立起的和谐社会。首先,全社会都应当关心弱势群体。关心弱势群体不只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更是社会强势群体的责任。只有高度关心弱势群体,才能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才能促进社会不断进步,不断地走向更加公正、和谐。一个真正公正的社会是所有人都受益的社会。在这种意义上,关心弱势群体其实也就是关心强者自身。关心弱势群体意味着要平等地对待弱势群体,要注意倾听弱势群体的声音,而不能怀着救世主的心态,居高临下地怜悯弱势群体,更不能片面宣传、强化强势群体的价值观,并把这种价值观强加给弱势群体。如果这样的话,是难以真正改变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的。
其次是全社会都要做到时刻关注整个社会、人们自己身边的弱势群体,及时给他们提供必要的援助等。支持,就是我们这个社会应当建立健全相关
社会政策,为弱势群体提供有效的制度性支持。一个社会要保证良性运行,就必须有适当的社会政策,有必要的制度安排,满足弱势群体的客观需要。社会、政府应该不断调整和完善社会政策,为弱势群体提供制度性保障。但是,俗语有云:“惟自助者天助之”。完全依赖外部支持,是无法彻底改变一个人、一个群体的弱势地位的。所以,我们不但要关心、关注、支持他们,还要使弱势群体走向自立、自尊、自强。
听孤儿院里照顾孩子们的阿姨说,每年都会有社会人士捐款到孤儿院,政府也会出资捐助孤儿院,并且孤儿院一直很热闹,因为有好多的热心人士会过来看望这些孩子,有时会带着他们出去游玩,看看外面的世界,有时会帮助这些孩子过生日,送很多漂亮好玩的东西给孩子们,让孩子们感到很幸福开心。所以当看到我们这些陌生人的时候这些孩子不会感到陌生,反而很欢迎我们。原来是这样!这些孩子,生下来就受到了上帝不公平的待遇,一生下来就失去了自己的父母以及受到病魔的摧残,他们是被上天遗弃的孩子。然而,人定胜天,天不能决定什么,但人可以。众人伸援手,爱心送孤儿。一批批的爱心人士,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各尽一份自己的一份力量。在这个世界上生存,尽管被许多世间的俗事所缠身,为生存,为发展,人们几乎付出了所有的精力。但人为何为人,是因为这个“人”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因为相互支撑,所以血浓于水。走进彼此的视野,将不会再陌生,这个世界其实是一个很小的家庭。一个和谐的社会,就是要让大家都有话说,只有交流才有了解,只有了解,才有和谐。不止像孤儿这样的弱势群体,只有让他们感受到被这个社会所接纳,他们的呐喊受到这个社会的重视,这个社会才会真正的和谐。
别就此停歇我们关爱的脚步,别就此收回我们心疼的目光,别就此封住被他们感动的心!
回来之后,我有这样问过我们的队员们,“带小孩们累不累,辛不辛苦?无一例外,他们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但是,当我再问他们,“明年我们还要不要再去”的时候,同样的,答案都是肯定的!
第五篇:社会实践感想
暑期社会实践感想
6月24日,我们“赴山东招远果蔬现状调研团”一行九人,带着院团委的殷切希望,带着“高举团旗跟党走”的重要使命,坐上了开往招远的汽车。经过10多个小时的颠簸,25日清晨,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招远市,与接洽人员取得了联系,开始我们这段难忘之旅。招远的气候很好,没有北京的酷热难耐。在卸下了旅途的疲惫后,我们全体团员马上调整状态,投入到后续工作的规划与安排中去。实践前期是与相关技术单位联系,从专业方面调查招远市果蔬现状。在果业总站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进行采访调查的过程中,我们受到了热情的招待,单位领导对我们此次前来表示很欢迎,并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为我们细心讲解相关知识。采访中,站长语重心长地对我们说校园生活与真正迈入社会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社会实践正好可以成为一个平台,为我们日后真正走入社会铺好路。我们认真地听完对领导的采访,感触颇多。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走进农村,做下一步深入调查。远离了都市的喧嚣的生活,我们都很沉浸在乡间坑洼的小路和大片绿油油的菜地中。为村民们放映电影,虽然没有豪华的座椅,一流的音响,宽阔的大屏幕,只有坐在小板凳上一群质朴如黄土一样的村民们,我们看的一样很开心,甚至比花上几十块钱坐在大影院中还要享受。帮助村民们做农活,收获树上的果子,清除田里的杂草,活不重,可大家一样觉得很充实。既分担了他们的负担,又让我们得到了身心的锻炼,还收获了一份不一样的快乐。也许是我们这些城里长大的孩子太久没有接触田地了,连很多关于农耕的基本常识都不知道;采访中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那些淳朴善良的村民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对农民这个词又多了一份尊重。
说起做饭,应该是此行中最有意思的事了。在家时充其量是为父母打打下手;而这一次从买菜到做饭,都是团员们一起参与,分工明确。我们会像模像样地拿起蔬菜端详,研究它新鲜与否,然后几个人会下一些不着边际的评论,买回到厨房内又是一场大作战。我们不满足于那些简单的菜式,敢于挑战高难度才是我们的风格。看着自己做好的饭菜,虽然色香味都不是完美的,但大家吃起来都涌起一份特殊的感动。
回到招远市区内,我们在人民广场又摆起了宣讲会,利用专业知识,我们向广大市民讲述了地质灾害的成因、种类及应急措施,并且用我们自身的言行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活动中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相互协作,才能齐力断金,合理分工,团结一心是提高效率,完成共目标的关键。
快乐的时光总是弥足珍贵,短暂的经历总是耐人寻味的。踏上回程的列车,我们反复回忆、思索这一路上的点点滴滴,这为期8天的社会实践有汗水,有欢笑,更有沉甸甸的收获。社会是另一所大学,而社会实践就是一扇窗口,让在象牙塔中的我们可以了解到外面的世界。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不仅要在大学中勤奋的学习科学知识以求更好的报效祖国,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不能把自己仅仅的局限在学校这个封闭的环境里,我们要走出校门,走进社会这所大学,在其中完善自己,再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