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广西将打造不同特色的“万元村屯”为建设新农村开路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广西将打造不同特色的“万元村屯”为建设新农村开路
作者:唐正芳
来源:《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2年第06期
建设新农村的突破口在哪?2012年5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在宜州召开的全区新农村“万元村屯”示范建设工作会议透露,要在全区范围内打造不同特色的“万元村屯”,以推动广西的新农村建设快速向前。
5月21日,记者来到宜州市庆远镇沙岭社区。刚到村口就看到了成片的葡萄园,有盖了膜的,也有没有盖膜的,串串葡萄在叶子里若隐若现。村民李玉芬种葡萄已有8年,今年她种有3亩葡萄。她说,今年是丰年,估计葡萄亩产在2500公斤以上,“如果有去年的价钱,今年的收入可能在10万元以上。我们这里有一户种有70多亩葡萄,每年收入都几百万元呢”。社区谢主任介绍,目前该社区葡萄种植面积从原来的300亩发展到现在的1200多亩,1000多户农户80%都种葡萄,年人均收入已超过万元。村里两成的村民买了小车,几乎家家都盖起了新楼房。
除了宜州的沙岭社区,其实在广西已涌现出了不少“万元村屯”,如:巴马的坡纳屯靠乡村旅游,玉林市玉州区太阳村靠种黑皮冬瓜,年人均纯收入都超过万元;而阳朔古板村靠种金桔,桂平的上国村靠中药材种植和加工,年人均纯收入已超过两万元。
玉林太阳村村委副主任罗业坚介绍,该村人均耕地只有0.6亩,历来有种植黑皮冬瓜的习惯。抓住“百村示范”建设的机遇,该村建立了一个蔬菜专业合作社,挑选一批能人成立经纪人队伍,通过土地流转进行连片种植,建成了玉林市最大的黑皮冬瓜生产基地。去年黑皮冬瓜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套种的荷包豆等蔬菜产值也达1100多万元。
位于大山深处的桂平市中沙镇上国村,在常人的眼里自然条件算得上恶劣。但在10多年前,村里能人莫兆钦“慧眼识药材”,依靠山区独有的草药资源,办起了一家企业,把大山上“没人看得起”的草药,制作成食品、药品出售。还以包销的方式带动村民人工种植草药,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全区率先走上了富裕之路,并成为全国108个“中国村庄名片”特色村之一。
第二篇:广西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方案
关于实施村、企合作共建广西民族特色 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航天农业产业示范工程 的总体方案
广西沃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2013年9月
关于实施村、企合作共建广西民族特色 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航天农业产业示范工程 的总体方案
中央2014年1号文件提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要始终把改革作为根本动力,立足国情农情,顺应时代要求,坚持家庭经营为基础与多种经营形式共同发展,传统精耕细作与现代物质技术装备相辅相成,实现高产高效与资源生态永续利用协调兼顾,加强政府支持保护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功能互补。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深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努力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的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广西是农业及旅游大市,农业基础较好,农业发展有先天的资源禀赋和优势。为动员和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广西新农村建设并通过引进、利用航天农业科技培育、种植、示范推动,建设高新航天农业科技示范园和生产基地,促进城乡协调快速发展,我公司经过两年多时间的摸索、调研及通过在江浙、广东等地的考察并与大陆、港澳多家有实力的企业商讨且达成共识,拟在广西各地市推动村、企合作共建新农村活动和建立航天农业产业基地。通过一年半时间在桂平市建设三至五个新农村示范村和航天农业产业园区,力争通过八到十年的努力,在广西60%以上乡镇,把条件适合的村庄建设成为“产业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和现代农业产业典范。具体建议如下:
一、总体目标
按照“统一规划、逐个突破、梯度推进”的工作方针和我区当前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把村、企合作共建当作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效载体,紧紧围绕新村镇、新产业、新风貌、新生活建设,做到建设一个,见效一个、成熟一个、推广一个,确保形象示范村的生产力水平有新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新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有新成效,社会各项事业有新进步,基层组织建设有新提高,成为各具特色的新农村样板,把广西新农村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力争成为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省。
二、共建原则
(一)“政府引导,村企自愿”的原则。各镇政府、村委会和有关部门要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全社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激励机制,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坚持企业自愿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确定合作共建的形式和内容。
(二)坚持村、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与合作共赢。村、企双方应签订合作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及共建形式和内容,使合作共建新农村活动稳定、持久和可持续地开展,使村、企合作共建从输血型向造血型、从救济型向共同开发型转变。
(三)“因地制宜,注重实效”的原则。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不搞形式主义。企业要有实力,试点乡镇以自然村为重点,合作共建的形式、内容和具体措施只要合乎法律法规并符合绝大多数群众的长远利益。
(四)“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原则。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结合实际发展绿色农业、循环经济,配套建设好交通、信息、水电、污水垃圾处理、绿化等基础设施,做到协调发展。
三、共建任务
村、企合作共建期限为十年,力争一年起步,两年见效,五年小变,八年大变、十年全变。合作共建的主要任务是:
(一)根据广西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广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结合各镇、村实际做好发展规划,明确经济发展目标,通过推动现代农业、特色工业发展、培育第三产业等手段,加快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实现村集体有项目、观光农业和深加工企业有大收益。到2025年,具备了较强的新农村建设、维护、管理和持续发展的经济实力;村民务农、务工、经商等各项收入大幅增长,村民年人均纯收入位居全国先进行列。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示范行政村有包括土地使用、基础设施、乡村建设等内容的乡域规划,示范村有以住宅、村道建设和环境绿化为主的建设规划,以生态集中型居住小区为主导,并以配套设施区为辅,文化室、卫生站、运动场所、幼儿园、商贸中心等公共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农田水利及现代观光农业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全面通路、通电、通燃(沼)气、通邮、通电视、通电话、通信息网络。
(三)促进农民转移就业。通过就地开展现代农业、商品农业以及农产品深加工业、商贸和观光旅游等第三产业,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增强转移就业能力,并有计划转移乡镇富余劳动力。
(四)实施乡镇新貌整治。按照清污水、清淤泥、清路障,卫生洁化、家庭美化、环境绿化的要求,大力开展村庄整治工作,配套建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完善垃圾处理措施,自然村应建有垃圾集中收集点,配备专职环卫人员,上门收垃圾覆盖率达100%,做到人畜分离,生产生活垃圾及时清运处理,企业排污和农村水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村和自然村均有风景林,农
户庭院有风景树,绿化率超过30%,村容整洁,生态良好,村风文明,实现生态示范村创建目标。
四、共建形式
村、企合作的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凡有利于村企双方建设发展、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形式均可采用,具体形式应视村、企双方的具体情况而定。村企合作的主要形式包括:一是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等形式发展。二是合作开发型。把企业的技术、资金、市场等优势与集体土地、劳动力等要素紧密结合起来,村、企合作共建工业项目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和产品配套基地、劳动力供应基地、农民安居小区等,加快企业自身发展,实现双方发展的融合与共赢。三是公益捐助型。弘扬企业家热心公益、回报社会的传统美德,捐助公益设施和福利项目建设,修路造桥,助学敬老,扶贫济困,造福一方。
五、主要建设内容
广西新农村建设内容分为六个部分:农民安居住宅区及配套设施区、有机农产品加工园区、航天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生态农业养生园区、与加工区相应的蔬菜、果树、杂粮等农业生产区和农产品仓储设施区与物流中心区等。以上六个部分在整个项目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并且互为依托,形成一个有机的新农村运行系统。整个项目运行机制如下:
(一)建设农民安居住宅区及配套设施区
旧村改造。在原旧村址通过统一规划,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集约化建设新村,节省出的土地用于农民安居住宅区的配套设施区、生态农业养生园区等。
整村迁建。另选山坡地按照新农村建设标准建设新村,旧村土地用作有机产品加工园区和与加工园区相应的蔬菜、果树、杂粮等农业生产区等。
(二)建设有机农产品加工园区
有机农产品加工园区的建设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实现农民增收重要的一环。通过采用与当地农民签订农产品的收购订单的模式,让农民在配套的农业生产区的土地上,按照绿色有机农业操作规程进行科学的农业种植,保证农产品的绿色、无污染。有机农产品加工园的建立在解决农产品的销路问题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让农民获得更高的收益,同时也让承担项目开发的公司获取一定经济效益,逐步收回投资成本。
(三)建设航天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担负着传承航天精神、融汇航天农业科技成就、开发建设航天农业科技项目的光荣使命,融入当代潮流、融入同业竞争、融入国家崛起,按照“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加快航天育种科技成果转化成生产力,实现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新突破,推进航天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航天农业科技产业集群,使之成为区域性的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国际化企业。政府铺路、同业抱团、价值发现、事业共进,以航天农业产业科技园示范推广、研发、产业孵化、资源整合、战略并购为核心,以控股,参股性经营为手段,最大限度地盘活资产存量,实现规模扩张和高速发展。作为航天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实现航天农业高科技术研发、引进种植、科普教育、农业观光多功能为一体,使之成为高新科技、高效益、多功能的生态园区:通过航天科技创新撬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用航天农业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成果来推进广西等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航天科技创新支撑航天农业持续发展,以基地合作联盟化生产模式扩展航天农业规模,以人力资本为核心提升航天农业质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带动广西等地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农业高新技术的示范,带动项目区农民在农业生产中
应用高新技术,实现农业高产、高效、绿色等:并且通过航天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的设立,提高广西新农村农业科技示范园及产品在全国的知名度,为今后打造品牌创造条件。力求在广西打造中国首个航天蔬菜之乡及航天水稻之乡。
(四)建设生态农业养生园区
生态农业养生园区包括生态农业公园和生态养生院两部分。根据社会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和政府提出依靠社会化养老的模式,针对老年人的康复疗养中心和老年公寓成为一个新型的行业,通过与卫生、农业科研院校及医疗机构、慈善机构联合建立生态农业养生园,基本解决当地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并且通过生态农业养生园区的建设,提高周边区域的景观效果,营造优美舒适环境。
(五)建设与加工区相应的蔬菜、果树、杂粮等农业生产区
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方式,或通过土地流转方式使农业生产区种植的农作物与加工区加工产品一致,由负责农产品深加工的企业与农民签订种植订单,根据市场需求,安排农业生产,引导并逐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效应化。
(六)农产品仓储设施区与物流中心区
农产品仓储设施区与物流中心区建设的主要意义:
1、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
2、项目的实施是国家“扩大内需保增大”政策的具体落实;
3、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培育三产、搞活三产”,进一步活跃地方经济,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4、项目实施有利于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
5、项目建设是区域综合竞争力的体现。
本项目作为区域商贸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企业品牌推介、规范化经营、现代化管理、企业的社会责任、城市经营信誉和形象等职能,对于提升城市品位和区域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六、资金来源
列入建设规划的新农村建设资金和产业项目建设资金由政策性扶持及我公司自筹解决。
七、组织领导
广西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在政府、企业、农民共同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才能取得预想的良好效果。
(一)政府支持。
1、请求地方政府发挥牵头和协调作用,促进企业与项目区镇、村和农民的密切配合,共同推进项目建设。
2、邀请中国社科院课题组为牵头单位,协调组织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有关部委的领导和专家赴广西考察调研,推动与国家有关部门之间建立交流平台,积极争取国家有关政策扶持,为项目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部门配合。协助办理立项、环保、国土、规划建设等方面的审批手续,确保建设有序开展。
(三)明确责任。村、企合作共建活动的实施主体是镇、村和有关企业,村级组织要主动与企业搞好对接和实施,实现村、企共赢。
(四)注重宣传。要广泛宣传村、企合作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
义,及时总结村、企合作共建的成功经验,大力推广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形成良性循环,有序推进。
广西沃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2013年9月16日
第三篇:以乡村特色为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以乡村特色为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08年7月23日至26日,我随同团队走进了大梨树村,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进行了调研。采取参观现场、个别走访等形式,与当地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就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逐步把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是加强村镇建设规划和环境整治,建设新村镇;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培育新农民;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新风尚。
大梨树村在党的路线方针的指引下,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二十几年的艰苦奋斗和民主科学管理,已经改变了经济贫穷,文化落后的旧面貌,实现了各方面稳定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整体推进,项目带动,掀起群众性宣传特产高潮
发扬“干”字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三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坚持集体经济与民营经济同步发展,推进农、工、商、旅游一体化,实现村民增收。重点建设五味子标准化生产基地1万亩,辐射东北三省,成为全国最大五味子集散地;开发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年均接待游客50万人次;开发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北国江南”新村。到“十一五”末,全村总收入突破10亿元,利税突破1亿元,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让村民过上比城里人还好的日子。
必须真正让群众行动起来,充分调动群众生产五味子的积极性,掀起群众性生产高潮。据调查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发动群众。生产五味子利国利民,不仅能增加经济收入,还能提强身健。二是组织群众。搞项目目的就是为了发挥它的示范作用,我们通过组织非项目村的农户到项目村、项目户进行参观考察,让他们看到实效,让更多的农户自筹资金生产五味子。三是服务群众。
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群众愿意发展了,我们主动为群众搞好服务,帮助他们规划、设计,组织技术人员,调配器材物资,现场解决五味子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二、广泛推广五味子特产,创建度假村,促进城乡发展。
坚持优化经济结构,做强特色产业。开发2.6万亩果园。建成全国最大五味子标准化示范基地10000亩,其中集体8000亩,个人2000亩。依托资源优势兴办了精湛食品厂、田丰食品厂、水果保鲜库、五味子烘干厂,村内企业达到14户。
坚持城乡并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市内凤泽大市场为龙头,兴建了青年点、庄家院、河边客栈等现代服务设施。打造了双万亩果园赏花摘果品牌,塑造了体现大梨树精神的干字碑,营造了万亩五味子田园风光,开发建设了药王谷、联珠三湖、仿古新村等景点,成为国家特色生态旅游区,年接待游客20多万人次。
三、坚持干字精神,高标准、高起点规划“新农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的思路和要求,做到以五味子为切入点,抓整体建设,围绕建一个生态家园村,脱贫一个村、卫生一个村、富一方百姓,使农户实现室内亮化、庭院绿化、环境美化、生活污水无害化,彻底改变农村普遍存在的脏乱差现象,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大梨树村坚持发展集体经济,逐渐形成以集体经济为主,民营和家庭经济做补充的经济关系。在这种经济关系中,集体经济对民营和家庭经济发挥了三大作用。一是骨干作用,家庭经济依附于集体经济之上,防止了家庭经济游离分散,不利于管理的状态,从而易于解决选项、技术、资金、经营经验等问题;二是导向作用,为家庭经济的开发、发展作出样板,引领家庭经济的健康发展,防止了家庭经济的盲目性和片面性;三是支撑作用,帮助家庭经济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走上平稳安全发展的道路。这种从大梨树村实际出发的经济关系和运行模式,不仅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方向性,也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
1、加强科学建设 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 培养技术型人才。
在科学管理方面,首先,实行产业化经营,把全村的经济活动分门类经营,组建了果树农场、五味子农场、五味子生产合作社,成立 了旅游公司和房地产开发公司,由大梨树村实业总公司统筹管理。其次,实行市场化运作,所有企业和经济实体都紧密跟着市场走,独立核算。再次,运用新的管理手段,把科学的管理手段同科学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方式统一起来,不断提高管理技能。利用网络系统研究市场变化、发布收集信息、推销产品。引进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培养自己的技术人员。外招了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员来大梨树村工作,参与村里的管理。
2、加强政治建设把领导与管理寓于服务之中 密切干部群众关系
村党委和村委会把自己的职责落实在为村民的服务上,在服务中体现领导和管理。在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活动中,村党委和村委会为村民提供了多方位的服务。为村民提供信息服务,加强对村民的引导;为村民提供技术服务,把村民的致富活动落实在致富能力上;为村民提供供销服务,规避了致富过程中的风险;为村民提供资金服务,帮助村民解决致富的燃眉之急;为村民提供扶贫服务,帮助没有能力致富的村民摆脱贫困。几年来,为150多户村民安排了致富项目,帮助180多户村民解决了供销问题,帮助村民解决120多万元贷款,帮助15户无能力致富村民摆脱贫困。除此之外,村党委和村委会对村民的其他问题也热心帮助解决,比如帮助村民打官司,帮助村民讨要债务等等。这种服务看似解决的是具体困难和实际问题,但本质上是在维护村民的根本利益,这也是基层党组织和村委会的领导和管理责任。
这种服务不是简单的有求必应,而是立足于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领导和管理真正人性化;在为村民服务的同时,进行民主科学决策,依法行政,以德行政,增强了村党委和村委会的威信和凝聚力,密切了干部群众关系。现在,我们村党委和村委会同村民的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已经具体为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村民成为村政治社会生活的主体,成为村一切事物和活动的主人。这种关系也有利于村党委和村委会的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
3、加强文化建设把以人为本落实在提高村民的素质上实现农民知识技能化
在提高村民素质上做了大量工作。首先,用大梨树村传统的干字精神武装村
民。在十几年改造荒山的艰苦奋斗中,大梨树村民形成的干字精神主要是:想干,思想不保守;敢干,不怕困难;实干,不搞花架子;苦干,弯大腰流大汗;会干,遵从客观规律。现在,艰苦创业的时期已经过去了,但干字精神已经成为大梨树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其次,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增强村民的致富能力。同3所大学结成帮学对子,对460多名村民进行技术培训,派出180多名技术骨干到外地进修,科技示范户460多户,使得村民大都有一技之长,努力实现农民知识技能化。第三,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来活跃村民的文化生活,陶冶情操。每个村民组都有秧歌队。每年村里都要组织文艺汇演、秧歌比赛、篮球比赛。春夏秋季节,几乎每周都有露天电影,或者村民同游客的文艺联欢活动。常设的大梨树农民艺术团用反映大梨树新生活的歌舞说唱节目来为游客服务和活跃村民的文化生活。第四,用法制来规范村民的素质提高。除了广泛宣传法律法规,进行普及法律常识教育外,村党委和村委会还在普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村规民约,教育与惩治想结合,以教育为主;尊重民俗民风与移风易俗相结合,大力提倡具有时代精神的新风尚;注重实践性,不搞空洞的说教;注重操作性,规定明确,易于落实;在村规民约面前,干部村民完全平等。第五,用优越的物资生活条件保证村民素质的提高。村里为保证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除发展生产外,已经免除或代交村民的一切税费负担。每年春节还要给村民发放大米、白面、豆油、以及烧柴补贴等。家家有自来水,家家有有线电视,家家基本有电话,家家基本有汽车或摩托车,家家基本都住上了新房。对7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年给1000元养老金,凡考入大学的村民子女,每人奖励5000元。从今年开始,每个村民年终分发福利补贴1000元。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让大梨树村民的生活方式逐渐走向了现代化。另外,利用外来人才推动和促进村民素质的提高。大梨树村不仅聘请专家来讲学,还引进专家来大梨树村落户,不仅增强了管理技术力量,而且也影响带动了村民素质的提高。几年来大梨树村没有发生一件违法乱纪案件,没有发生一次上访闹事事件,没有发生任何有碍社会和谐稳定的情况。
4、加强社会建设理顺人与自然的关系 实现农村城镇化
为了改善村民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新局面,我们村党委和村委会带领村民奋斗了二十多年。我们把贫瘠的荒山
秃岭全都修整成水平梯田,建成10600亩果园,5000亩药材园,最近又新发展了5000亩药材园,总计达到10000亩,在山上打井50眼,修作业道90公里。修建5座水库,蓄水40多万立方米,修整河道5公里,使得无水干涸,有水泛滥的小河沟成为风光秀丽的运河,并在河面上架设了7座形态各异的石拱桥。改建村路56.6公里,通往各村民组的道路都是黑色路面。村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自然环境的质量也提高了。我们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积极地保护自然,开发自然,利用自然,既为人的生存改善了环境,又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早在2000年我村便被国家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土保持示范村称号,被国家国土资源部授予国土开发整理示范区称号。
现在的大梨树村正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四篇:关于推动新农村建设打造特色强镇的思考
关于推动新农村建设打造特色强镇的思考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南浔区石淙镇党委、政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以建设“特色镇”、“精品镇”为目标,全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全镇7个行政村在整治提升的基础上先后成功创建小康示范村4个,实验示范村1个。该镇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值得一鉴。
一、加强党政领导打开农村建设新局面
把新农村建设工作作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来抓,切实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推动新农村建设。一是保障资金。成立了镇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结合区新农村建设“5188工程”、“1221行动计划”和“中国魅力水乡计划”等工作,克服镇财力困难、村集体经济薄弱等不利因素,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加大投入,加快推进。近3年,全镇在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已累计投入资金近6000万元。二是引领示范。对7个行政村进行深入调查摸底,好中选优,梯度推进,重点突破,力求年年见成效、村村出形象、处处显亮点。在扩面增量的同时,确保新农村建设提质增效。三是细化责任。根据新农村建设工作目标任务,镇党委、政府分别由镇城建办、新农办等部门牵头,专门设立小康示范村创建组、新农村实验示范村创建组、村庄整治提升推进组等5个专项建设小组和办公室。同时,对专项建设小组配足配强力量,明确分工,细化责任,强化协调,确保每项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二、鼓励群众参与共谱农村建设新篇章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行政村按照建设要求,进一步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形成党员干部群众自下而上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一是宣传动员。各村先后喊响“自己家园自己建”、“美丽家园靠大家”等口号,通过走访、召开会议、参观学习等方式方法,宣传政策,明确目标,争取支持。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各村累计召开党员、村民小组长、农户代表等各类会议宣传共50余次,先后组织200余名村民到附近先进村参观,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最大程度调动村民建设积极性,有力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二是自觉行动。由于宣传发动到位,各村老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参与到示范村建设工作中,尽责任,履义务,投劳捐资,建设热情高涨,主动参与了护路、养路、植树绿化、环境清理等义务劳动。近几年,全镇老百姓在新农村建设中通过“一事一议”村民自发筹集建设资金32万元,投入义务工累计1.2万余工。三是捐资助建。通过开展“村企心连心,共建新农村”活动,使全镇新农村建设步子更快、后劲更足。该镇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但出资建设新农村都能做到群策群力,踊跃捐款捐物。近3年,有6家企业结对7个行政村共建新农村累计捐资45万元,全镇共有45家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出资捐物参与道路、水利设施等新农村建设项目,折合人民币250余万元。
三、力争部门帮扶实现农村建设新突破
近几年,该镇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市、区各级部门的帮扶支持,鼓风加劲,形成了纵向到底服务机制。一是结对帮扶。市检察院结对集体经济薄弱村羊河坝村,分3年帮助该村完成基本水利设施改造以及自然村公路道路建设等3个项目,积极协调市、区两级水利、公路管理等部门,向上争取帮扶资金80万元,目前已落实到位60万元,完成村级道路硬
化7.5公里,桥梁1座。二是联姻共建。省淡水研究所与花园湾村建立“村所合作”模式共建新农村,计划用3年时间,重点建立一个水产实验基地,培育一批水产养殖能人和水产养殖经营带头人,探索1至2种高效生态水产养殖模式,着力优化水产品结构、质量,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涉及水产实验基地300亩老鱼塘改造工程启动,专家到村上课指导2次(受益养殖户100多户),结对养殖能手1名,新型生态养殖模式正在试验中。三是对口支持。近3年,在市、区各级部门的全力帮助和对口支持下,全镇有24件惠民实事项目先后启动,在政策上享受优惠,服务享受优质。使该镇在“八有”保障工程、“村村响、户户通”工程、电气化改造工程、村级便民服务网络等各项公益事业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全镇已有省级小康体育示范村1个,市级文化示范村3个,“八有”保障工程示范村2个、先进村1个、达标村1个。124个自然村“村村响”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花园湾村已完成农村广播“户户通”工程。
四、落实长效机制强化农村建设新保障
镇党委、政府以创示范出特色为目标,坚持建设、管理并重,创新举措,形成一级抓一级责任到人的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强化督查。由镇城建、城管部门专门建立了一套完整、有效的保洁督查办法,抽调4名人员成立镇、村环境卫生动态督查小组,每周不定期轮流到村进行督查,并对督查暗访情况建立工作台账,每月公布、反馈情况。今年以来,不定期开展督查活动78次,出刊督查反馈简讯8期,提出整改意见153条,落实整改措施65条。二是注重创新。全镇已形成“户集、村收、镇运”的垃圾收集、清运网络,落实专职卫生保洁员47名。镇城管中队推出“1+1”精细化管理模式,实行城管队员带1人、管1片的卫生长效包干机制,确保了卫生保洁工作在质量上有新提升。花园湾村积极探索河道长效保洁模式,通过河面出租代长效保洁管理的方式,取得了初步成效,缓解村保洁资金紧张问题,该模式已在全镇范围内逐步推广。三是突出考核。镇党委专门将卫生长效管理纳入对各村各单位年终综合考核内容,对不合格的村和单位实行奖金倒扣办法;对受到区级相关部门点名批评的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评优资格。镇西村自我加压,实行“一定、二考、三测”绩效考核机制,对每位村两委会成员片区卫生保洁工作情况由群众代表民主测评,进一步增强工作主动性与责任心,确保长效管理取得实效,以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成效推动全镇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
第五篇: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打造新农村建设先锋
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打造新农村建设先锋开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是党中央在新时期加强党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大决策和部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牢固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理念,紧贴农村实际,创新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使他们担负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重任。
一、贴近农村党员实际,分类施教,扩大理论学习的覆盖面。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以农村党员为主,数量多、流动性强、集中学习难度大。要抓好理论学习,就要牢牢把握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条主线,紧贴农村党员实际,创新教育方式,打造多样化的学习的平台。一是登台讲课,送思想上门。35名县四大班子成员带头,组织全县500余名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各联系点,采取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等方法,深入了解党员群众对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思想认识及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以“争当新农村建设先锋”为主题,采取上党课、作报告、共座谈、问答互动等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党员群众中开展“讲先进、作奉献、找差距、谋发展”的大讨论,使广大党员明确党员先进性的标准,查找自身在服务群众方面的差距,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党性意识。二是注重“听、看”,提高积极性。注重发挥远程教育网络这个现代化教学手段,以230个农村现代远程教育接收站点、10个乡镇党校为教育主阵地,加快教学资源和各项软件资料建设步伐。建立“远程教育信息资源库”,编辑、制作农业实用技术科教片、倡导文明新风的教育片和农村先进人物事迹记录片等300余部(集)。在此基础上,结合农时及各村实际,坚持做到“四为主”,即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以集中学习为主,白天和晚上以晚上学习为主,晴天和雨天以雨天学习为主,农忙和农闲以农闲学习为主,组织村两委干部及党员、群众共同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此外,在有书写能力的农村党员中开展“日读十页书,周记千字文”学习竞赛活动,并将此活动贯穿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始终。坚持读写结合,定期检查评比,弘扬典型,激励后进,以点带面,促进全体党员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三是多措并举,兼顾特殊性。针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等特殊群体党员,由文化程度高,有一定理论功底的党员组成“帮教服务队”,采取“一包一”的形式,帮学习规定内容、帮学习农业科学技术、帮掌握致富信息,切实提高农村党员素质育。春节期间,我们向全县300余名外出务工党员发一封信、寄一本书、指定一名联系人,并通过电话联络、互发短信、书信联系等方法进行“补学”,确保“应学对象一个不少、学习内容一项不漏”。
二、紧扣基层组织实际,三级联动,扩大党员干部的参与面。针对农村党组织经济状况不均衡、工作开展不平衡等实际,采取县级领导干部联乡督导、乡级领导干部联村指导、机关党员干部驻村辅导等措施,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辅导督导体系,帮学、促学、共学,扎实推进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一人一个联系点。实行县、乡、村“一把手”责任制,建立党员领导干部联系点制度,32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分别联系一个乡镇,具体指导一个村。478名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每人分包一个村。采取上党课、作报告等形式,感染熏陶农村党员。一乡一所指导站。全县××个乡镇分别抽调部分政治文化素质高、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机关党员成立先进性教育指导站,具体负责指导各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此外,还在乡科级党员领导干部中,挑选22名党性强、作风正、工作负责的领导同志,组建11个辅导(督导)组,具体辅导(督导)乡镇指导站工作。一村一名辅导员。从县直单位抽派262名素质高、作风硬、熟悉党务和农村工作的党员干部,深入基层,驻村辅导。采取听汇报、参加会议、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指导、督促有书写能力的农村党员“日读十页书,周记千字文”,辅导、帮助无书写能力的党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及农业科学技术,共同推动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千家万户评党员。研究制定了《×××农村党员管理千分考核细则》,把新时期农村党员的标准划分为党性观念、发展经济、家庭管理、社会活动、临时性中心工作等5项,分别对应量化出分值,确定了优秀、合格、不合格等格次。召开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让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将一年来的履行岗位职责情况进行公开述职。此外,印制《征求意见调查表》和《履岗述职评议表》,要求村两委干部带领900余名村两委班子成员,登门入户,接受广大党员和群众的评议。目前,全县95%的“村官”已进行了履岗述职,征求群众有关打井、修路、照明等意见、建议21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