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谷镇路边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共五则)

时间:2019-05-15 16:04: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盘谷镇路边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盘谷镇路边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

第一篇:盘谷镇路边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

盘谷镇路边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推进农业产业化,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二、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

2、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的原则;

3、突出重点、“一村一品”的原则。

三、主要依据1、2007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市委、市政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3、吉水县《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

4、吉水县《关于农业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和《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决定》

5、盘谷镇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四、规划期限:2009年6月—2012年12月。

五、规划范围:盘谷镇杨家边村委会所辖的路边新农村点。

六、资源优势及产业现状

1、村委会基本情况

龙家村地处盘谷西北部,离新建镇政府较近,紧靠吉新公路。该村农业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全年日照1745小时,平均气温18℃,无霜期283天,降水量 1487mm,全村森林覆盖率25%。是个宜于农、林、工、副、的综合开发地。全村总户数30户。

2、产业发展现状

传统产业:粮食(水稻为主)、油料(油菜为主)是该村的传统产业,商品

率约70%,水稻以双季优质稻为主,米质优良。油料以甘蓝品种为主,油质好。主导产业:养殖业是该村的主导产业,产值约80万元;养殖户5户,年出笼约5万羽,产值约65万元,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以生产肉鸭为主,主要供给给当地和外地的农贸市场,具备做大做强的产业发展条件。优势产业:果业在该村有一定的种植规模,果园面积达350亩,品种有椪柑、蜜桔、桃、梨、萘李、葡萄等,年产值约180万元。水面120亩,主要养殖四大家鱼。

3、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①养鸭产业虽为全村主导产业,中介作用发挥也很明显,但产业相对集中,农户覆盖面较小,产品销售受市场及订单影响比较大,初级产品销售比重大,缺乏加工龙头企业,产品附加值不高。

②传统产业、主导产业抗自然灾害能力仍然脆弱,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需大量资金投入。

③青壮劳动力外出打工或就地转移比重较大,在家务农群体素质的提高、外出务工人员劳动技能培训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七、主要发展目标

(一)即期目标

2009年完成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树立新村新风,实现农民人均收入4000元,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2万元。

(二)预期目标

巩固水稻种植业和扩大果业种植,重点加大养殖业产业的扶持力度,使之成为支柱产业,2011年实现农民人均收入5000元,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3.5万元。主导产业农业产值比重超过60%,基础设施等指标达到新农村示范村建设考核指标要求。通过努力,打造成一个“农家乐”旅游村。

八、规划建设具体内容

传统产业: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50亩以上,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40亩以上。重点推广“稻—菜—油”、“稻—稻—菜”、“瓜—稻—菜”等种植模式。主要配套措施: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投入,改善灌溉条件;示范推广超级稻等良种良法;促进农田合理向种粮大户流转集中;提高机械化水平,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加强“三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技术服务;培育发展粮、油生

产合作经济组织或农机、植保、施肥等专业服务组织。力争到2010年粮食单产提高10%,亩均增收节支60元,新增产值达5万元,实现农民人均增收250元。

主导产业:扩大养殖业规模,到2010年发展到种苗年孵化量50万羽,饲养出笼20万羽,培育万羽以上养鸭大户10户,50%以上的农户从事养鸭,养鸭总户数达到20户。争取将该产业培育成支柱产业。主要配套措施:争取立项成为市级农业开发项目,以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建设为龙头,示范带动肉鸭标准化无公害生产;加大良种引进和改良;培育地方特色的优良肉鸭品种;引进龙头加工企业,推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创建特色品牌,实行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建立批发市场和合作经济组织,发挥组织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服务功能。到2010年,养殖业产值达100万元,实现农民增收10万元,人均增收400元。

优势产业:果园面积2010年发展到500亩。主要配套措施:实施品种改良和换代更新,重点推广市场前景好、价格高的品种。梨要引进“翠冠”、“新杭”、“六月雪”等新品种;柑桔要引进“日南1号”、“山下红”、“大分一号”等品种;桃要引进“早魁露”、“大观1号”等品种;葡萄要选择“京亚”、“巨峰”等品种并扩大种植规模。加强技术指导,建立果业生产标准化生产规程;鼓励果园向大户合理流转集中,建立果品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强化产品分类分级包装宣传,创建特色品牌;引导产品深加工,使之向果品糕等耐储性强、附加值高的产品转变。到2010年,实现果业产值105万元,人均增收130元。水面养殖要引进斑点叉尾 回、鲑鱼等经济效益好的品种。

旅游产业:到2010年打造开发成“农家乐”旅游圣地。主要配套措施:改善交通,硬化路面,清洁人员活动场所。加大花卉苗木等植被建设,美化环境。修缮现有水面设施,修建凉亭和休闲长廓,推崇农家特色餐饮和宁静舒适的乡间住宿。打造一个集采鲜果、吃农家饭、垂钓、观桃花岛独特风光、夜宿农家为一体的“农家乐”旅游观光村。

九、投入概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入概算

传统产业:总投入30万元,主要用于配套措施内容的实施,其中农田灌溉渠系配套、机耕道路、技术培训与示范等是投入重点。

主导产业:总投入50万元,主要用于配套措施内容的实施,其中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植、合作组织建立、技术引进、产品检测与认证以及营销宣传是投入重点。

优势产业:总投入30万元,主要用于配套措施内容的实施,其中品种改良、产品包装、加工环节、技术培训是投入重点。

旅游产业:总投入50万元,主要用于环境美化和休闲场所修建。

(二)资金筹措

采取农户自投、企业自筹、地方配套和上级支持的办法,以农民投入为主体,企业为主导,地方和上级项目资金为支撑,农民投入主要在基地建设和生产环节,企业投入主要在加工和市场营销环节,地方和上级投入主要在引导和社会服务环节及基础设施建设。

十、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

加强对示范村工作的领导,强化村委会班子建设,强化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完善村规民约,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发挥全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政策保障

进一步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惠农政策,强化政策宣传,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促进作用和保护作用。

(三)投入保障

多方面、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尤其是对生产发展的投入,加大向上争取农业产业化项目资金力度,依托农业、农村各类项目加大生产和基础设施建设环节的投入;加大农业对外招商,依托外资加大加工和龙头企业培植环节的投入;加快民营企业和中介组织的发展,依靠民间资本加大产前和产后服务环节的投入。

(四)科技支持

强化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建立农业科技应用示范点、示范户;加大企业产品科技开发,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引进科技人才,培育乡土人才,发挥农村致富带头人的作用。

(五)服务支撑

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农村经纪人、创业带头人的作用;依靠当地政府、部门

和企业,全方位、多层次为农业服务,为农民办实事。发挥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村企对接优势。

二00九年二月二十八日

第二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

农民增收,产业发展规划(2012年----2014年)

一、产业现状基本情况

樊家川村地处交道镇西南部,距交道镇镇政府驻地5公里,距澄城县县区15公里,辖9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居住户480户,共2000人,劳动力8040人。本村共有耕地面积6000亩。幅员面积1.2平方公里。全村累计建成生猪养殖规模小区两个,50头以上的养猪户30多户,20头规模以下的养猪户10户,20头规模以上50头以下的养猪户3户,全村生猪存栏达数3600多头,一年可出售生猪4000多头。牛存栏258头,鸡存栏25000多只。设施大棚种植56座(以金寿杏,雪里红桃为主)设施大棚种植,养殖业已成为本村的主导产业之

一。新修交樊路一条为交通运输提供了便利。养殖业、种植业产业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结合“一村一品”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实行因地制宜,突出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养殖业、种植等产业,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改善本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促进全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原则

1、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促进经济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2、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不断创新农村体制的新机制。

3、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4、坚持科学发展规划,实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到2014年,樊家川村农民增收力争达到以下目标

(一)是大力推进农业区域结构调整,是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一)是要着力引导农民以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为重点,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以及休闲观光农业;

(二)是合理调整农业生产区域布局,根据国内市场的需要,结合本村的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形成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生产格局,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

(三)是通过提高农产品深加工水平和发展农产品销售、储运、保鲜等产业,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进军,提高农业综合经济效益。

(四)增加非农业收入,就是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城镇化,(五)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增加农民收入

到2014年,樊家川村产业开发力争达到以下目标:

1、基础设施建设。铺设樊家川九组三条主巷道水泥化建设,实现种、养殖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和一体化。并同时实现全村90﹪以上的用户安装上有线电视,电话网络入户率65%以

上。在经济繁荣的基础上,丰富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2、技术设施。使科技真正进入千家万户,推动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农民的科学技术。

实现种植集约化,信息网络化,管理科学化。

3、科技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我村设施大棚种植技术自主创新和转化能力,提高设施

大棚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4、村公路的硬化:硬化的道路总长4.3公里,宽5米,全部铺成柏油路面。

5、农田灌溉工程:完成村上16公里的沟渠建设,保证沟渠达到三面光。

7、基本农田改造项目。治理樊家川村可造地,增加基本农田200亩,扩大粮食、蔬菜、大棚的种植面积。

8、发展规模化。以设施大棚,生猪养殖业龙头,成立合作社,以合作社方式进行流转,为生态发展提供平台。并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八、实施措施

(一)加强领导,狠抓落实

实现我村的三年规划目标,关键在于坚强的组织领导和扎实的工作作风。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将每一个工作细节落到实处,认真分析研究

并解决工作中的每一个问题,使各项目标细化分解,责任到人。

为加强新农村建设任务的落实,村上成立由支部书记樊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组成项目规划小组、项目实施小组、项目监督小组。为每个小组制定相应的工作职责,形成各负其

职、各尽其才的工作格局。

(二)动员群众,广泛参与

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直接关系到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成败。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我们将采取多种渠道宣传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目标要求以及具体措施,把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引导和动员广

大群众自觉地投身到新农村建设中。

(三)加强科技投入,提高生产效率

引进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更新管理模式,强化劳动者科学实用技术培训,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重视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农业产业

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大力宣传产业建设,把人民群众对产业建设的认识提高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上来,通过召开党员干部会议、村民大会和张贴标语、广播电视等多种宣传形式,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好农民创业干事的主体地位,营造出大干产业建设的良好氛

围。

(五)加强管理,巩固成果

要认真研究已建和待建产业的管理机制,卓有成效地管护好产业建设成果,让群众建成一业见效一业,使群众真正成为产业建设成果的保护者和受益者。

交道镇樊家川村

第三篇: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系统、规范的深入开展,结合××村实际,特制定《××镇××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工作,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步伐和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和文明村创建为切入点,以村屯建设、农村产业发展和基层班子建设为重点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载体,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村环境、提高文明程度,全面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原则。新农村建设必须强化产业发展基础,围绕区域资源特色,突出发展生态产业,形成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推进农民持续增收。

——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在新农村规划和建设中,坚持根据我村实际,紧密结合资源状况和经济基础,突出高标准、低成本、可承受、可操作和可持续的特点,不搞形式主义,急功近利;制定建设目标要切合实际,切实可行,不搞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坚持正确处理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打好基础,分步实施。

——坚持全民参与、因地制宜原则。开展新农村建设,应该在上级政府的领导下,创造条件,搞好服务,组织和引导农民群众积极参与;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具体问题入手,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农民自愿、村民自治为主,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坚持整体推进和突出重点原则。新农村建设要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

绿色生态区。牧业工业区重点以养殖、加工为主,进行科学规划,有效利用。养殖园区以生猪养殖为主,以企业为龙头,以股份制形式实行农户分户饲养,集中收购,分户核算的养殖管理模式,使风险均摊,利益共享,切实维护农户利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工园区以马铃薯、大豆、畜产品深加工为主,利用招商引资的方式或股份制形式进行投资办厂,整合现有的资源,聚集社会闲散资金,扩大生产规划,创造集约效益,从而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加速农业向工业的转变;生态旅游区以原双龙泉为依托,规划包括休闲娱乐(集餐饮、水上游玩、观赏于一体)、生态保健(集泉水洗浴、中医按摩、卫生保健于一体)、文体娱乐(集文化艺术创作、体育健身、民俗活动于一体)等内容的生态旅游项目,享受绿色田园的浪漫气息,不断壮大村级经济;绿色生态区以绿色无公害食品生产为主,选育优质品种,加强产中管理,施用有机肥,打造绿色品牌,创造绿色效益。

——建设中心村:我们动员在土坯房集中连片、生活环境差的村庄,绝大多数群众有建房意愿和改建能力的,实施整体拆旧建新,建设新村庄。我们将××村⒈⒊组确定为新村建设规划用地,将新增村委会、学校、卫生所、文化活动室、阅览室各处。撤并⒉⒌组并入中心村,动员村中各组有建房意愿的农户到新村建房,逐步取消住户零散的居住区,建设整洁、美观的新村,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中心村发展用地向北,现建设用地公顷,新增建设用地公顷,利用现有机电井眼,增加部分自来水管道,解决迁入户吃上自来水,全村普及自来水。

⒊“三改”工作

——改水: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解决好农村的安全用水和方便用水。首先要集中资金解决××村,⒌组自来水未入户问题。多方筹措资金,积极求得各方面技术援助,可以采用防寒管浅埋的方式,争取在近期完成这两个组自来水联网成功,改水资金由农民自筹一部分,向政府争取一部分。通过水源改造和供水工程设施建设,使××村居民全部用上安全饮用水,农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改厕:坚持“户厕改造为主,公厕改造为辅”的原则,对露天旧式厕所、粪坑进行整治改造,露天式厕所要全部取消,粪堆要全部迁到村外指定地点,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全面推广无害化厕所,户厕改造资金以农户自筹为主,新建公厕由村里协调给予适当解决。拟新建公厕座,实现全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到。

——改路:改路要坚持标准,量力而行,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先主干道后支道,逐步推进。我们将多方筹措资金,加强通村公路建设。通村主干道水泥路面不少于米,通组支道不少于米。中心村设在⒈⒊组,拟修建三横三纵白色路,边沟为石砌明沟排水,双山村⒎⒏组为保留屯,增设东西主路两条,年,拟建城东村—××村通村公路公里。××村接—宝山村通村公路公里。建立村屯道路管养机制,确保公路建成后完好畅通。

⒋农村其它配套设施建设

——服务中心建设:坚持以建立“为农服务中心”为主要内容,为农民提供公共服务。服务中心要按照便民利民、实用有效的原则发展。服务中心一般应设置村民购物、村民教育、农资供应、农技服务、文化娱乐、幼儿教育、计生医疗、信息服务等服务项目。

——村屯绿化:在村中“四旁”(村旁、宅旁,水旁,路旁)以绿化为主,把村庄绿化和发展庭院经济结合起来,绿化、美化村庄,改善农村人居生态环境。实现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以上,把我村建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新农村。

二、农业生产

⒈农业主导产业的建设:

——大豆生产。按照扩大产业规模、优化品种结构、推行标准生产的基本思路,积极推广大豆良种种植,以将提高大豆产量,增加最大收益率为总目标,坚定不移,加快发展。在不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加强良种繁育,提高品质,重点发展早熟品种和高油品种,形成合理的品种结构,全面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提高大豆质量。

——畜牧产业:依据××村自然经济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规律,我们确定畜牧业以生猪产业为主,集生猪饲养、贩运、加工为一体,用猪经济带动农业发展。我们准备以现有的生猪饲养厂为龙头,推行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自主入股,分户饲养,分户核算,统一销售的产供销模式,扩大饲养规模,增加饲养量,通过努力使我村生猪年出栏达到头,使生猪饲养形成集团产业,统一收购、统一销售,减少市场冲击带给农民的风险,增加农民收益。

奶牛生产克服××村草原面积小、农民饲养观念不浓厚的不利条件,发挥本地的区位优势,以把奶牛产业建设成为××村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手段,加快良种扩繁步伐,优化养殖区域布局,引导农户发展奶牛生产,逐步建立一批专业户、建设一个专业屯,使奶牛存栏达到头,促进农民增收。

——蔬菜产业:××村地处城郊,蔬菜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所以我们准备引导农户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蔬菜产品加工,使蔬菜产业成为我村农业的支柱产业。品种布局上重点发大葱、大蒜、棚室蔬菜等品种,规划发展种植面积亩。加强专业化生产基地建设,提高蔬菜生产的技术水平,基本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要求。

——马铃薯产业:××村有多年马铃薯加工基础,小型粉坊很多,发展壮大马铃薯加工产业就要有充足的原材料供应,所以以后要大力推广马铃薯优质高产种植新技术,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规划达到亩,积极引进优良品种,提高品质和产量,为马铃薯深加工提供充足的原材料,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

⒉农业机械化建设:

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我村的农机及农机具不管从数量上和作业能力上都有了很大提高。但也存在着大型农机具少,小型农机具多,联合收割机少,单一农机具多的现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行农业现代化,只有加强农机建设,实行农业机械现代化。

——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

在农业生产各个过程中,全部实行机械化作业,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大型联合机械购进,组建联合体,扩大作业面积,使田间综合机械化率达到%以上,尽可能减少农业作业人员,使大量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机发展的对策

为了加强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今后将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

一是组织建立农机服务队。为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资源,村里要把全村的各型农机具组织起来,成立跨乡作业服务队,农闲时把本村机械派出去,农忙时把外地机械引进来,充分发挥服务作用,真正从根本上提高机械利用率。

二是加大对新技术、新机具的宣传、示范,从实践中让老百姓认可,确确实实地使他们尝到甜头,真正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使剩余劳动力从事二、三产业的发展。

⒊本村特色产业的建设:

——矿泉水:经地质勘探,××村位于二克山休眠火山带上,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泉水资源,水量充沛,水质较好,极具开发利用价值。今后,我们拟通过招商引资形式,上马矿泉水生产项目,提高村级工业含量,增加就业机会,使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四篇: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

鑫源乡鑫源村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其具体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简短的二十个字,高度概括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具体要求,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核心目标是发展农村生产力,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途径,形成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我村作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根据我村自然条件、现有状况及发展潜力,提出以三大主导产业带动特色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思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一、鑫源村概况及产业现状

1、基本村情

鑫源村位于佛坪县西北角,距县城72公里,鑫源乡政府建于其中,金水河纵贯南北。全村有6个村民小组,134户,498人,平均海拔1100米,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1.5℃,无霜期210余天。全村有劳力252人,农村经济主要以种植业和传统的养殖业及劳务输出为主,2009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3214元。

2、农业产业发展状况

鑫源村海拔高,气候温润,适宜中药材的栽植,近年来,鑫源村大力发展三大主导产业,以山茱萸,生猪,为主导产业,止2010年底全村累积发展1860亩,垦抚管理1800亩。鑫源村又处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加之鑫源村是金水河的发源地,境内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大熊猫、羚牛等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经常出没,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全县确定的以县城--凉风垭—黑龙潭—鑫源的以

秦岭山水峡谷风情观光的大众性旅游线路的出口,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又将成为鑫源村新的产业发展方向。

目前鑫源村共有耕地478亩,其中水田257亩,旱地221亩,人均耕地达到0.95亩,人均占有水田达到0.51亩,共有堰渠5条10000米,保灌水田250亩,境内年降雨量938毫米,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冬春少雨,夏旱秋淋,农业生产受到一定制约;全村共有经济园林3000亩,其中山茱萸1860亩,板栗200亩,厚朴、杜仲、木瓜等经济园林800亩,新建梨园55亩,有可利用荒坡、荒山860亩;

二、鑫源村产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规划为龙头,以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为主体,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自然、生态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旅游业,广辟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途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把鑫源村建设为经济繁荣村民富裕、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和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和盲目攀比。

2、坚持稳步推进,务求实效的原则。要根据客观情况,因势利导,抓好示范带动,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3、坚持突出产业,全面发展的原则,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将生产发展放到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优化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4、坚持尊重民意,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的原则。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以政策和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农民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通过城乡互助资金协会的推动作用,带动优势产业开发,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民增收。

(三)产业经济建设目标

近期目标:通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到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递增15%。

长期目标:用5年时间,把鑫源村真正建成以生态旅游和特色农业为主导产业的新农村,村民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年递增8%,实现小康,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社会和谐。

三、重点项目建设

(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农村水利设施建设

(1)农田灌溉工程。

(2)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

2、耕地质量建设: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提高地力;加强基本农田保护,推广良种良法和农业机械化,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至2010年良种覆盖率90%,农业机械化水平有较大提高。

(二)产业经济建设

按照“抓大户、抓示范、抓亮点”的思路,坚定不移地抓好山茱萸、板栗、生猪农业三大主导产业,扩大规模、规范管理、提高效益,进一步夯实农民增收中的产业支撑项目。新发展山茱萸200亩,垦抚管理800亩;嫁接改造野生板栗200亩,垦抚管理600亩;生猪饲养量达到800头,出栏550头。按照“一村一品”模式,以培育示范大户为重点,继续抓好天麻、猪苓、核桃、食用菌、魔芋、土鸡、中蜂、特种

养殖等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天麻3000平方米,猪苓1700平方米,核桃100亩,中蜂750箱,土鸡饲养量1500只以上,特色养殖实现突破。

(三)努力拓宽增收渠道,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一是通过主导产业带动更多的农户参与,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组织化程度,从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方面全程服务,确保农民产生效益;二是发展板栗、生猪、山茱萸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2、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尤其是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的餐饮娱乐服务业,以饱满的热情,特色的徽菜,特有的民俗风情,优质的服务吸引游客,从而使农民增收。

3、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收。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做好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扩大就业空间,壮大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至2010年各种技能培训农民达1000人,外出务工农民120人,人均创收2万元。

4、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确保各种惠农政策资金落实到位,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增强农民增收活力。

(四)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

在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前提下,从村集体自身条

件出发,盘活村集体现有资产存量,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加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组织领导,成立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小组,负责制定本村的建设规划,具体措施和分具体实施目标,负责宣传及协调等日常工作。

(二)调动全村力量,发挥“五个优势”,大力营造全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广泛深

入宣传、层层组织发动,使建设新农村的目的、意义、内容、目标以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要发挥村两委的组织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积极发挥本村旅外人士、村内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和共青团民兵组织的优势,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自觉的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使命中来。

(三)加大科技投入,培养新型农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不仅是获益者,更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因此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积极培养现代新型农民。一是要用现代理念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二是要培养具有新理念、掌握新技术的新型农民,为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持;三是加强输出劳务的培训管理,做好农民工外出前的技能培训和输出后的管理、服务工作,使劳务输出成为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渠道。

(四)加强村务公开制度建设。村务公开作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或普遍关注的村务,通过一定的形式告知群众,使群众在了解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参与决策与管理,实施有效监督,对推动新农村的民主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以村务公开推进农村民主管理,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搞好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逐步建立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机制。实行村务公开,有利于增强群众观念、民主意识,保障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力,有利于整合人力、物力、财务资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农村工作走上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二○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第五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济南市教育局农村教育振兴行动领导小组 工 作 简 报

第四期

(总第20期)

【本期要目】

☆市教育局“六大工程”强力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历城区增加财政投入完善“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 ☆济阳县进一步提高城乡教师工资待遇 ☆章丘市加大新农村学校建设力度

市教育局“六大工程” 强力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市教育局坚持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确定在“农村教育振兴年”实施“六大工程”,推进农村教育事业发展。一是农村中小学建设标准化工程。安排资金400万元建设50个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各县(市)区按照1:2的比例

1配套经费建设100个,尽快使农村中小学实验室和功能教室建设达到国家一类配备标准;提高农村学校卫生、食品、饮水、宿舍、厕所建设标准和管理水平,农村学校食堂定点采购率力争达50%以上;安排600万元专项资金解决200所农村“边、滩、穷、山”地区学校学生取暖问题。

二是校舍升级改造工程。新建8~10万平方米符合建设部、教育部学校建设标准和规范的农村学校校舍。

三是师资水平提升工程。继续实施“农村学校校长培训工程”和“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增加专项经费投入,加强县级干训、师训培训机构的建设,分期分批培训农村中小学骨干校长200人、骨干教师1000人。

四是城乡帮扶工程。深入开展“百校牵手,城乡对口帮扶”活动,完善“支教支校”长效机制;试行城镇中小学教师原则上应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方可聘任高级教师职务;公开选拔第二批50名农村教育志愿者,选录志愿服务期满且成绩突出的首批志愿者进入教师队伍。

五是“控辍”工程。强化政府和教育系统的“双线控辍承包责任制”,督促县(市)区将“控辍”效果与干部政绩考核和奖惩挂钩。进一步提高电子学籍档案和考试评价办法的管理效能,强化电子档案过程性管理和中考评估导向作用。

六是贫困生救助工程。提高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两免一补”比例和“一补”标准,扩大资助“低保”家庭范围;济阳、长清、平阴、历城和槐荫两镇四办、天桥河

北两镇“两免一补”比例提高到20%,商河县提高到25%;初中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50元;启动义务教育阶段教科书循环使用工作。(办公室)

历城区增加财政投入

完善“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

历城区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秋季开始,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并将农村教师工资全额纳入区本级财政预算,确保全区教师工资统一标准、按时足额发放,以尽快完善“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

为实现这一目标,历城区确定2006年教育支出预算为17088.9万元,比2005年教育预算多支出10978.1万元,增长179.65%;农村中小学财政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也列入区本级财政预算,从而为完善“以县为主”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奠定坚实基础。(历城区教育局)

济阳县进一步提高城乡教师工资待遇

为加快建立完善的“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济阳县克服财政相对紧张的困难,于今年1月份对城乡教师工资标准作了大幅度调整。乡镇教师在原来工资标准基础上,人均增加月

工资339.62元,全额达到了1030.30元;县直教师在原来的工资基础上,人均增加月工资219.9元,全额达到了1162.46元,均超过了省规定标准。通过提高全县教师工资标准,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事业心和责任感,进一步稳定了教师队伍。这是济阳县委、县政府为振兴农村教育、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济阳县教育局)

章丘市加大新农村学校建设力度

章丘市教育局突出重点,统筹规划,不断加大工作力度,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学校建设。一是在项目学校定位上确立建设标准,彰显文化特色。研究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发展规划》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十百”工程教育项目实施方案》,确定示范村学校达到济南市规范化学校标准,幼儿园达到济南市一类标准;建设村学校达到章丘市规范化学校标准,幼儿园达到济南市二类标准。在此基础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将“十百”工程学校建成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亮点。二是在工作措施上突出“两个结合”,实施重点倾斜。坚持项目学校建设与农村中小学标准化改造相结合、与争创“济南市教育工作示范乡镇”相结合;设立“十百”教育工程奖励资金,在人财物上优先向项目学校倾斜,并将标准化改造、布局调整中出现的富余资源优先用于“十百”工程村的幼儿园建设。三是在组织协调上调集精兵强将,加强专业指导。成立建设社会

主义新农村教育工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和协调,下设若干具体项目工作组,直达各乡镇(街道)、村,配合搞好项目工程的规划建设。同时,实行工程建设通报制度,及时将工程进展情况报送有关领导,通报各乡镇(办),以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章丘市教育局)

【简讯】

天桥区开展“建设新农村,满意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此项活动旨在积极发挥城乡学校办学优势,进一步理顺校长管理体制,提高校长管理水平;不断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推进新课程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巩固提高义务教育成果,解决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问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形成全区教育资源优化均衡、城乡教育共促共荣、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教育环境。(天桥区教育局)

槐荫区召开“争创教育工作示范乡镇”协调会会议听取了“两镇”对辖区教育现状的分析和教育发展规划落实情况汇报,鼓励各镇(街道办事处)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以争创“教育工作示范乡镇”为抓手,以贯彻落实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动力,依据“大投入、大发展、大整合”的工作理念,合理分配和有效使用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投入的效益,力争农村教育工作在“十一五”开局之年再创佳绩。(槐荫区教

育局)

平阴县对信息技术教育情况进行“摸底” 日前,平阴县教育局组织全县小学四年级4000余名学生进行了信息技术检测。此举对于全面掌握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真实状况,规范教学行为,提高全县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平阴县教育局)

章丘市汇泉小学获省“优秀交通安全示范学校”称号该校建立以来,始终将学生安全放在学校工作首位,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交通安全教育,营造了人人关心学生交通安全氛围,强化了师生遵守交通安全意识,成为章丘市唯一获此荣誉的学校。(章丘市教育局)

报:省教育厅办公室,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徐长玉副书记,郭作贵副市长,市委任建新副秘书长,市政府杜平副秘书长 送:各县(市)区政府办公室,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领导 发:各县(市)区教育局,直属学校(事业单位)、机关各处室 审核:王春光编校:杜延泉印发:2006年3月21日

下载盘谷镇路边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共五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盘谷镇路边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规划(共五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精选五篇)

    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5篇范例)

    ww w.5 Y k j.CoM文章 来源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

    镇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计划

    镇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计划一、夹皮沟村基本情况××沟村位于市区西南侧,沿303国道与××市交界处,四面环山,环境优美,林业资源丰富,属于山区地带,距市中心8公里,全村辖13个行......

    *镇*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侧记

    文章标题:*镇*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侧记 找文章到xiexiebang.com更多原创-(http://www.xiexiebang.com/)——树绽放着幽幽醇香,醉人的芬芳弥漫在__桥村的空中。沿着宽阔、整......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xx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汇报提纲xx村党支部 xx村委会(~年3月30日)各位领导:按照市、县通知要求,现将我们xx县xx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我们xx村是蒙古......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汇报提纲**村党支部 **村委会(2006年3月30日)各位领导:按照市、县通知要求,现将我们**县**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我们**村是......

    XX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根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上级文件要求,**村为切实做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研究制定本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五凤镇小凤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五凤镇小凤村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2007年——2010年) 第一章概况(一)地理位置 五凤镇小凤村地处龙泉山脉中段,属浅丘村,平均海拔400米,辖17个村民小组,幅员面积4.93平方公里,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