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快改善办学条件乌什教育长足发展--李艳
加快改善办学条件乌什教育长足发展
近五年来,乌什县立足实际,实施了薄弱学校改造、抗震加固、双语幼儿园、教师周转房等众多项目,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创新办学模式,加快推进教育项目工程建设,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发展。
一、项目实施“上规模”。如今当你走进乌什县,处处会看到一所所崭新漂亮的校园、农村双语幼儿园,乌什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近6年来,乌什县累计更新改造学校192所,投入资金1.39亿元,完成抗震加固、改造(更新)建设项目121个,建筑面积为15.25万平方米;投入资金1534万元,完成校舍维修建设项目2个,建筑面积为11062平方米;投入资金770万元,完成农村薄弱学校建设项目2个,建筑面积为5159.85平方米;投入资金8383.1万元,新建国庆中学建设项目,建筑面积为52234.29平方米;投入资金2169万元,完成教室周转房建设项目7个,建筑面积为14014平方米;投入资金2210万元,完成食堂建设项目39个,建筑面积为11041平方米;投入资金4640万元,完成学前“双语”幼儿园建设项目45个,建筑面积为34280平方米;投入资金741万元,完成浙江衢州援建的国庆中学400米标准塑胶跑道及附属设施体育场建设项目;投入资金2944.03万元,完成浙江衢州援建的教师、医生周转房建设项目8个,建筑面积为18791平方米;投入资金105万元,完成浙江衢州援建的乌什县职业技术学校实训基地设施配 1
置项目;投入资金500万元,完成浙江衢州援建教育系统各器材设备配置项目;投入资金7960.74万元,新建浙江衢州援建第三中学建设项目1个,建筑面积为27295平方米。
二、工程管理“有新招”。为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管理,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抓好每个环节,不断出“新招”,做到“三规范”。
一是规范项目前期手续办理。以规范项目决策过程和手续办理为工作指向。教育系统工程项目决策符合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及校园建设总体规划要求,程序依法合规,经过充分的可行性论证,经集体研究民主决策,项目立项、环评、规划许可证等手续完整齐全。教育系统工程项目不存在未批先建、违规审批、擅自简化程序、变更建设内容及资金投入等现象;合理办理规划许可、用地许可、节能评估审查、施工许可、质量监督、安全监督等规定的建设手续。规范项目建设程序、项目工程审批等程序管理,做到公开透明运行。
二是规范项目招标投标工作。以规范工程项目招标投标活动为重点。教育局配合相关行政单位对依法公开建设工程项目招投标、资格审查、标段划分、评标定标、招标代理等过程管理。招投标的项目进行检查,协助招标办以确定其进行了公开招投标;要求招标文件编制严谨;招标、评标过程公平、公正、公开。
三是规范工程资金管理和使用。建设资金由中央专项资金和自治区资金组成,在县财政设立专户,统一管理,根据工程进度,经县财经领导小组审批,由财政部门审核后统一
支付。
三、工程质量“严监管”。首先严把从业人员资质。施工前,对各相关单位均经严格审核,具有相关资质和资格的公司方可投标。对中标公司及单位在工程现场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其次,抓工程质量与进展。坚决从讲政治、促质量,严守项目建设工程廉洁、安全和质量三条生命线,查找妨碍和工程建设运行的问题,排查的漏洞或薄弱环节,从法规制度、权力制约、行政监管等,改进和预防,打造教育系统精品建设工程。以解决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监管薄弱、建设质量低劣和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等突出问题为目标,重点抓好工程建设项目质量,严格按照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规定进行实施和管理;建立和落实了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按规定程序和要求及时组织进行分步、分项竣工验收。在项目建设中,每年按“一工程一监督员”的原则聘请责任心强的教职工或校长兼任工程义务监督员,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尤其是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不得力、不积极、敷衍塞责的人和事进行督管,严格责任追究。并对其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要求随时随地进行监督,对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决不姑息迁就。工程建设竣工后,经验收,达到设计要求,同时做完竣工决算且经过设计认可后方可投入使用。再是加强地方监督检查。工程的建设从前期招标到竣工验收均实行阳光操作,全程接受社会监督。
(教育局基建办:李艳)
第二篇:教育叙事 (七) 政治 李艳
我的教育叙事
作为一名非班主任老师,又是非语数英等主要科目的老师,对于一名新教师来说,既有着对未来教学的美好憧憬也有着不知道如何下手的困惑。
七年级上半期的时候我的想法很单纯,联系自己上学时的经历以及自己对一位合格老师的评判标准,就试着把自己定位在用爱心来感化学生,以自己的榜样力量达到无声教育学生的目的。对于从小学刚踏入中学的孩子来说,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他们对待学校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当然对于我所教的政治新学科也不例外,好奇心激起了他们学习的欲望。我呢,只要多给孩子们一些耐心和爱心就够了,对于我这个本来就有着爱孩子的天性的新手来说,在孩子的眼中就是一个温柔不严厉的老师。但从学生的眼神中我看到了喜欢和尊敬,于是我的干劲更足了!到七年级期中考试时候,这样的教育方式得到了验证。我所教的几个班级成绩都在前几名。这也让我尝到了爱心教育的甜头,也更坚信了运用它的念头。
期中之后,我逐渐找到了政治学科的教学规律,结合学生自身的知识水平。我武断的认为政治是一个不用学生死记硬背的学科,只需要学生理解就行了,于是我开始逐渐放松对学生的管理,上课也很少提问。面对课堂上几个调皮的学生,我也没有太严厉进行指责。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期末考试经临提问学生最重要的知识点却不能答出来时,我方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但时间有限,对于已经形成坏习惯的学生来说又不能立刻改变。结果显而易见,期末考试成绩是如此的糟糕。
七年级下半期开学之后,我认真反思以前的得与失,总结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主要是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对于班级的调皮学生我一改往日的宽容,进行严厉的惩罚。刚开始确实卓有成效,不背书的人数大为减少。但从学生的眼神中我却清晰的看到了反感和可怕。而更让我倍感担心的是对于极个别学生来说不管你怎样厉害,他就像习惯了一样,丝毫不起作用,而且这种局面有扩大的迹象。于是我渐渐的开始思考如何想办法改变这样的现状。面对课堂上调皮捣乱的学生,“河东狮吼”的方法应经无济于事,怎样才能让他们安静而且懂得学习,这成为我一段时间研究的主要问题。后来一件小小的事情令我彻底改变了以往的“河东狮吼”管理方法。
我所任教的一个班级中有几个特别不遵守纪律的小男孩,他们的调皮已经令所有的老师无能为力,成为了老师们整天抱怨的对象。我的课堂中,他们也是依旧我行我素,老师的批评教育已经对他们不起任何作用,面对老师的批评他们有时更是变本加厉的捣乱!一次上课时,我像往常一样让他们在课前集体抬头背诵所学内容,而他们一如既往的在在下边小声说话,为了不让他们影响到其他的同学们,我刻意的站到了他们的身边,当我发现其中一个调皮的学生不会背时,于是我便将我的课本摊开放在了他的面前,同时用手指着教材跟他一起朗读,这个过程我发现他有试图抬头背诵,但因为他课下没有背熟而无法跟上同学们的节奏,但我却知道此时的他在努力。于是在背诵结束后,我在班上点名表扬了他,也许是老师给他的表扬太少的缘故,当我表扬他时我从他的眼神中发现了他少有的害羞的表情,尽管如此,我看得出他是很高兴的。而且我让全班同学更是给了他一个鼓励的掌声,这样之后,一整节课,他居然端端正正的坐在那认真听讲!
这节课让我真的很感动!从这节课之后,我开始找机会表扬他,他的每一点进步我都会进行肯定,在课堂上我也总是给他展示的机会,几次课下来,他已经完全改掉了他之前的坏毛病,并且是我的课堂上最认真听讲的学生,当我说让全班同学向他学习时,班级里的同学们更是情不自禁的给了他热烈的掌声。这个学生的转变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原来每一个学生都需要爱的表扬,都需要别人对他的肯定,也许你一句微不足道的表扬,就可能融化他那颗冰冷的内心!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爱应和严并存在你的课堂上,知道了要在孩子的缺点中发现那一点点光,并用圣洁的师爱呵护他生命中的那一点点光!让他们体味到了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让我们虔诚地把故事牢记在心,用心思考,用心感悟。让教育智慧升华,炼就一双慧眼,发现学生“那一点点光。”总会有那一瞬间,一颗流星、一点流萤,在广袤的夜空,都是亮丽的风景,都让我们感受到每一个鲜活生命的独一无二。
是啊,作为一名老师,虽然我们都努力关爱、尊重每个学生,可有时真的是在所难免的。这时,我们不妨先退一步。退一步,并不是不敢面对困难,而是冷静地面对,理智地思考,只有对形势进行多方面的剖析,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退一步,更不是软弱无能,而是春风化雨,寓大爱于无形。只有用一颗善良宽厚、真挚热诚的心包容学生,才能化干弋为玉帛,让学生在老师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自我以省、心悦诚服。
第三篇: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创建重点中学办学特色
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创建重点中学办学特色
周平儒
(四川省平昌中学教科室四川平昌636400)
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简介:
【发表论文编号:118,省级,国内范围发行,陕西省电化教育馆主办,《信息技术教育》2001年1期上发表;发表论文编号:135,国家级,国内范围发行,吉林省电化教育馆主办,《中小学电教》2001年7期上发表。2000年9月18日被巴中地区教委评为二等奖。】
【摘要】本文从明确办学思想健全科研机制、充实装备设施加强软件建设、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狠抓教学常规工作、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等四个方面介绍了四川省平昌中学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创建重点中学办学特色的情况。
【关键词】媒体管理体系;媒体环境建设;教师素质提高;可持续发展
四川省平昌中学位于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平昌县江口镇,系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亲笔题写“追求真理,服务人群”为办学宗旨,托友人黄开富先生于1938年春创办。学校历经沧桑,现已成为省重点中学、首批校风示范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体育传统项目先进学校、部门绿化百佳单位、高等师范教育实习优秀基地,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示范学校、学校管理体制改革先进单位、地县文明单位和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学校现有教学班66个、教职工501人、学生4583人。校园占地136亩,建筑面积50000余平方米,环境优美,风景宜人。教学设施齐全,教育教学质量高,办学水平已在全区乃至全省普通中学界享有较高的声誉。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研与学校发展齐头并进,成绩斐然。
一、明确办学思想健全科研机制
我校确立了“追求真理,服务人群”的办学思想,以“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创新”为育人目标,以“抓升学预备教育为主、兼顾培养地方人才”为办学定位,坚持“两全”为纲、“五育”并举,依法治校、质量立校、特色树校的治校方略。构建了“以人为本”的自主发展机制、“科研兴校”的内涵发展机制和提高教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坚持“三全”(全员参与、全方位引入、全过程管理)、“四进”(进脑海、进手头、进课堂、进活动)、“五个转变”(由神秘化向大众化转变,由理论向实际转变,由个体向集体转变,由应付向主动转变,由单纯写论文向立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转变),让现代教育技术有层次发展,有重点突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教改实验,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个性。在实践办学思想、落实办学目标、实现育人目标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特殊作用,建立、健全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组织管 -1-
理机构及各项管理制度。构建了如下图所示的一级实验课题、二级教育网络、三级领导小组和四级电教队伍的现代教育管理模式。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加强了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如建立了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副组长,选择了熟练掌握现代教学媒体经验丰富及成绩突出的中青年教师、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和现代教育技术专职人员为成员。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研究会,制定发展规划、计划,指导教师开展现代教育技术活动,评估现代教育技术成果以及解决实际问题。制定、落实各种现代教育技术管理制度。一是明确了领导小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二是完善了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制度、现代教育技术器材管理制度、现代教育技术软件借用制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成果奖励制度等;三是规范各种表册,如教师利用现代教育媒体上课登记册、硬件配备登记册、软件配备登记册、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运作情况登记表、自制教材登记表、教师培训记录册、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成果获奖情况登记表、教师撰写现代教育技术论文发表交流登记册、领导小组活动记录册等20多种表册。每学期结束,领导小组检查总结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落实奖惩,提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改进和发展意见。
二、充实装备设施加强软件建设
长期以来,相当多的中小学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中存在投资的盲目性与资金的分散性等问题。结果是什么媒体都有,但什么媒体都不能满足正常教学的需要。而我校在进行现代教育媒体环境建设中,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形成了一套合理的媒体环境建设思路,在实际操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代教育媒体教学环境的建设是要使其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软件是现代教育媒体得以应用的前提保证,没有大量的教学软件为基础,再好的硬件也不能发挥好的教学功能,所以我校在进行媒体环境建设上,首先考虑教学软件的发展水平与社会提供的软件数量与教材的配套性,优先发展那些具有大量优秀教学软件支持的硬件教学媒体。
为使有限的资金投入能够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系统的规划建立媒体教学环境势在必行。我校制定了硬件与软件建设初期投入比为10:2;逐年追加软件投入,逐步达到3:1的目标,保证建一个系统,用一个系统,投入见效益。在媒体环境建设中,根据需要由简单到复杂,逐步充实,逐步提高,形成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完成幻灯机、投影器、录音机到教室,全面配套录音教材与幻灯投影教材;完成电视机到教室,语言实验室的建设,建立卫星地面接收站,初步开展电视媒体教学,积累电视媒体教学软件。第二阶段是建立闭路电视教学系统及学科专用现代教育技术室,开展全校的电视媒体教学活动,完成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课件制作室、多媒体备课室的建设,实现媒体组合教学方法的推广应用。
第三阶段是建设视听阅览室、计算机网络教室、演播室、小型计算机教学网络,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与探讨。第四阶段是依托程控电话交换系统建立校园计算机教学网,实现教师住宅、办公室与计算机网络教室的互联,全面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协作等教学活动。第五阶段是为未来发展的目标,实
现校园网与CHINANET的联结,使网络终端进入教室,建立电子图书馆。同时规划建立依托以交互电视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管理技术为核心的综合教育信息中心教学系统,开展对学生的家庭教育,使学校现代教育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媒体环境建设的发展,进行现代教育媒体环境建设没有资金的保证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如何解决资金投入问题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我校的经验是:配一点、集一点、借一点、挤一点、省一点、挣一点的办法解决资金问题采购现代教育媒体,改变了现代教育技术环境。目前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已经初具规模,如下表所示。
三、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狠抓教学常规工作
我校以先进的教育管理为指导,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营造学习氛围,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实施素质教育。
(一)更新教育观念
构建新型教学模式,突破传统教育观念,摒弃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论”,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思想。坚持“四个转变”,即教师由讲授者变为学生的指导者、组织者;学生由接受者变为学习者;媒体从演示工具变为学生认识的工具;教学过程从传统的分析讲授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树立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恰当地创设情境,科学地组织学生活动,有效地评价反馈。
(二)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常规管理狠抓电化教学
学校着重从变观念、建常规、抓活动、检查评比四个方面强化电化教学工作。变观念,即学校利用各种会议、培训活动等形式向教师宣传电化教育在优化教育教学效果中的作用,宣传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介绍发达地区的教育教学模式等,让老师们从传统的教育观念中解脱出来,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建常规,即学校制定了各学科电化教学常规要求,对电教课、教案、电教器材的运用、电教论文的撰写、电教教材的制作、电教理论的学习等有明确规定,使电化教学有章可循。抓活动,即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位教师每期设计一篇优秀电教教案,编制一份优质电教教材(包括CAI 课件),讲一堂电教优质课,撰写一篇优秀电教论文。近三年来,教师共上电教公开课1240节,学校收集电教优秀教案245篇、优秀电教论文194篇、自制优秀电教教材300余份。这项活动的开展,促成了“人人学电教,个个用电教”的良好氛围的形成,使我校电教手段的学科覆盖率、班级覆盖率、教师覆盖率均达100%,课时覆盖率达37%,各种教学录音带、录像片、投影片使用率达100%。检查评比,即学校根据电化教学常规要求,建立了电化教学常规检查制度。学校领导随时深入课堂了解教师上电教课的情况。教务处、年级组、教研组对教师电化教学工作进行检查考核评比,并分好、中、差三个等级计发课时津贴。
(三)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培训工作抓好专题实验
教学、教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校对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要求是掌握理论、熟悉方法、合理使用、加强研究、争创成果。现代教育技术教研组每学年均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电教研究计划,指导各年级组、教研组开展教学研究。学校还要求各教研组必须在教研计划中明确电教研究的内容和任务,并要求每期每学科至少有一堂电教公开课或研究课。通过常规电教研究,使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电教水平有显著提高。
(四)努力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是提高教师电教水平的重要环节。现代教育技术教研组负责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学校要求每学年应有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目标、时间表),有活动记录、总结等。学校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培训,把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列为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采取了给教师订阅大量电教刊物,留出星期六下午的时间、利用假期派出去学习、适时请县电教馆派员来校办讲座等措施,保证了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使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不断提高。
(五)电教专题实验生机勃勃
我校共有国家、省、地、县、校各级课题实验60余项,其中40%属于电教课题实验。我校承担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主动发展研究》、《初中代数CAI课件实验》两个省级课题,还有地级课题2个,县级课题4个,校级课题18个。经过历时2年的研究和实验,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有的课题即将结题。
(六)对学生加强信息技术基础知识教育
学校将计算机课作为必修课,安排专业教师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既讲计算机基础知识,又确定每周上机练习时间,努力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使学生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科技意识,提高创新和实践能力。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我校现代教育技术走过了在改革中起步,在实践中深化,在发展中提高的历程。现已实现了设备、教材、资料“三配套”,组织机构、业务培训、应用研究、教改实验“四落实”,观念认识、组织领导、行政决策、电化教学、科研管理“五到位”的管理目标,探索出了“普练内功与能手选拔相结合,课堂教学与活动运用相结合,电教科研与成果推广相结合”的电教特色之路,跃上了“现代教育设施、管理、研究、效益高标准”的新台阶。
近年来,我校及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获国家级表彰奖励的成果有2项,获省级表彰奖励的成果有15项,获地、县级表彰奖励的成果有140余项。学校多次被评为地、县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先进集体。教师在国家、省、地级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400余篇(其中179篇属电教论文),出版专著15部(其中6部属电教专著)。我校实施的《初中英语听、读、说、写整体教学模式》课题被列入国家1999
-2000年首批立项资助项目。教师中有68人次成为省、地、县教育学会和学科研究会成员。学生的300余件科技作品分别参加了省、地、县的展评,并获得较好的名次。
学校按省重点中学的基本要求,在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积极带领联谊学校——驷马中学、得胜中学前进,经常组织教学骨干到这两所学校去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研究,帮助他们解决技术、资料等方面的问题,使这两所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有了新的突破,促进了两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校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创新,促进了学校可持续发展,办学效益显著提高。自恢复高考以来,平均每年向大专院校输送合格新生300名以上,尤其是今年高考上线515人,创下建校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高考成绩已经八年蝉联全区同类学校之冠。今年8月,平昌师范学校整体并入我校,两校强强联合,师资力量更加雄厚,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更加齐全,教学经验更加丰富,对我校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实现“科研兴校”的战略目标奠定了更为坚定的基础。
多年来,我校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在县委、政府和各级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努力加快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开创现代教育技术的新局面,促进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驶入“追赶型”、“跨越式”的运行轨道,学校呈现出一派文化底蕴深厚、科研空气浓厚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目前,全校师生正在向着学校既定的远大目标,为把学校办成全国1000所示范高中、巴蜀名校阔步前进。
(图形无法上传)
第四篇:2017年师德教育周专项培训心得体会——特校 李艳雷
《做一个合格的、幸福的老师》讲座学习心得
2017年8月23日早上,参加了纳雍县2017年师德教育周专项培训聆听了安斯寿教授的《做一个合格的、幸福的老师》专题讲座。讲座十分的吸引人,认真聆听之后,感觉讲座很接地气,能够为自己指点迷津,对自己进一步调整心态,实现自己做好工作、做一个合格幸福的老师,起到了指导作用。
在讲座中,教授谈职业、谈人生,从自己的家庭背景谈起,自己是大山走出的孩子,求学的经历,工作的经历以及自己对教育的所见所闻的感悟的所想与我们分享了很多,通过自身的事件和人物的案例,引导我们思考。
爱国教育,从与自己孩子的谈话引入,女儿出国留学,女儿有很多的想法与父亲交流,父亲说你做什么决定我都会支持你的,我只希望你不要放弃中国的国籍,没妈的孩子走到那里都是流浪,祖国是自己的母亲,简单的对话却包含了很多的技巧和意义。
教师技能的应用转换,从听某校的国旗下讲话与之交流的来发人深思,天气热不要下河洗澡,在学校不要买零食吃,吃完垃圾不要乱丢,都是不要、不要、不要,一再的要求学生,而没有去教会学生怎样去做,如改成;天气热了下河洗澡要有大人陪伴,吃完东西垃圾要放进垃圾桶里,这样的一字之差带来的效果却是两种的人生。
为学先为人,做人首先明辨是非,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不要做人不羞耻,百事成,没德没素养的人,要正视自己,估对自己含金量,审视自己学识,多读书,不断学习。首先做好自己,爱自己,才能爱他人,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去。
这次讲座受益匪浅,教授的讲座给我的启发还有很多,希望局里、学校今后继续邀请高水平教授到我县开设师德类专题讲座,为老师们专业成长和师德洗理建设良好平台。
特殊教育学校 李艳雷 2107年8月23日
第五篇:市直李兆艳情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教育教学论文)
情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盐城市第一小学 李兆艳
【摘要】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应该用情感去灌溉。走进新课程,不难发现“情感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充分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充满信心,多看学生优点,运用多种激励方式点燃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课文的意境中,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用丰富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传情达意;创设情境,使学生情感升华。
【关键词】情感 课堂 活力
“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课堂。”这是课程改革专家 “关于新课程标准下什么理想的课堂到底是什么样?”的一句概括语。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它不仅仅是教师展示授课技巧的表演场所,而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那么,如何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自主探究知识,让师生共同体验学习的快乐,让思想、智慧在课堂里碰撞交融呢?
走进新课程,不难发现“情感化”在课堂教学中的充分体现。的确,在语文教学中,情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人的认知过程始终伴随着情感领域的活动,而人的情感又会触发人的语言表达动机,促进词语选择,组合构成。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充分认知自己的情感,控制调节自己的情感,感知他人的情感等,这些恰好是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培养的情感品质。因此,有生命力的课堂,应该用情感去灌溉。
一、促进师生情感沟通
走进新课程,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学生学习情绪的主导者。由于小学生的情感不够稳定,它们的感情体验是比较肤浅单薄的,因此,教师的情感是火种,需要教师倾注更多的真情实感。
师生情感沟通离不开微笑,教师的微笑会像一股清清的泉水,流入学生的心田,是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催化剂。如果教师给学生的是充满慈爱、充分信任的微笑,可以使学生在微笑中体验到亲切、温馨和幸福,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情。在教学过程中,教 1 师应该对学生充满信心,多看学生优点,运用多种激励方式点燃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错误时,当学生由于胆小、害羞而不敢开口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谅解和适度的宽容,不要嫌他们“不聪明”、“耽误时间”,不要怪他们不能如教师所愿。而要引导他们、鼓励他们,使他们在自己的学习中,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加信心,焕发生命的活力。
记得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课堂上,对于学生的发言,老师总是用“OK”、“真棒”或伸大拇指来响应,即使学生的回答很平常,这位老师也毫不吝啬地给学生以鼓励;当学生不敢表述时,老师会带动全班学生一起为他鼓掌,被鼓励的学生像吸取了信心和勇气,声音洪亮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最让人感动的是让学生评价自己在本节课的表现时,一位学生这样评价自己:“老师,我觉得这节课的内容比较深,我比较笨,没学会。”这位老师马上提出了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孩子回答出来了,老师高兴地说:“孩子,这就是你的收获,你又进步了。”我不禁看了那孩子一眼,他那懊丧的神情不见了,眼中流露出欣喜、自信和感激。我想,这样的情感沟通,心灵交融,不仅点燃了学生的自信心,还成了一个人终身受用的能力、品格、素养。
二、激发学生情感参与
走进新课程,语文教学呼唤学生主体情感的发挥,要积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与文本对话。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文中的真、文中的善、文中的美,文中奔涌着的作者那浓浓的情。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作品本身不仅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而且还在于它能够教导人们如何正确对待现实生活本身,从而重新品味生活,加深爱憎,最终领悟到生命的真谛。语文教学就是要在这样的意境中,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从而陶冶情操,培养自己健康的心灵,完美的个性。
我们所学课本上的许多文学作品,无一不是作家情感的结晶。“三亚落日”的诗情画意;“白玉兰”的纯白高洁;“天游峰扫路人”的开朗豁达;“音乐之都维也纳”的浓浓音乐气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作品中的语言文字是作者情感的载体,语文课应该引领学生与课本对话,抓住这些语言材料,领略其中蕴含和传达的丰富情感,从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培养情感。
三、用语言传情、激情
有人说 “当老师一走进课堂之后,我往往可能就不再是我”,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中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具体的角色中去,将自己的全部情感融入到课堂中去。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学《第一次抱母亲》一文时,当他在范读一遍全文之后,所有听者的泪珠都抑制不住而挂在脸上,他自己也忍不住取下自己的眼镜擦擦眼睛,这样的情感投入必定与学生产生共鸣。
教师的语言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是接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是激发学生爱学语文的基本手段。课堂语言是否清晰、准确、简练、生动,是否有艺术感染力,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败。每篇课文的感情色彩不同,或欢乐,或悲伤;或热爱,或憎恶;或抑扬,或低沉„„这就要求教师的语言有时像战鼓催征,雄兵开拔;有时如绵绵春雨,滋润心田;有时像江河奔流,一泻千里。当然,教学语言更应当做到善于启迪学生的心智,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完美表达,带给学生莫大的愉悦感和美的享受。
例如教学《赶海》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喜欢海吗?赶过海吗?”当学生回答后,我接着说:“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看海、赶海。来,让我们脱下鞋子,光着小脚丫,站到松软的沙滩上,让那清爽的海风撩起我们的头发,让那哗哗的海水亲吻我们的小脚丫。我们去捡贝壳、捉大虾,多么快乐呀!”在这样富有感情的语言渲染下,唤起了学生对大海的向往。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地参与到读书活动中。
眼神是心灵的窗口,表情是心灵的镜子,姿态则表达的是思想感情,这些都属于无声语言。无声语言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在热情诚恳,和蔼可亲的气氛中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无声语言辅助有声语言,可以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
记得特级教师于永正上《狐假虎威》这一课时,有这么个精彩的片段。“扯着嗓子”的“扯”懂吗?于老师边说边用手做出“拉”的动作,学生看到这个动作以为是“拉”的意思。于老师说:不错,那“扯着嗓子”中的“扯”是拉是什么的呢?有学生回答“拉嗓子”,接着于老师就做了一个把喉咙拉长的动作,问学生这受得了吗?学生笑着摇了摇头。接着于老师让学生读读课文,很快学生就明白了“扯着嗓子”其实是拉长声音的意思。于老师的身体语言,形象地外化教材的主题、情感和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知识。
四、创设情境,升华情感
根据课文内容借助电教手段,以图像展示语言文字所描述的画面,并借助音乐来渲染情境,让学生随着优美的音乐,图过直观的美景走进课文的意境,从而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苏教版国标本第三册《夕阳真美》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散文,描写了夕阳西下美妙绝伦的景象,但学生难以入境。为此,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多媒体课件,在课件上充分演示了太阳西下的过程,尤其注意细微的色彩变化,并配上优美的音乐。学生听着优美的旋律,看着动画演示,不知不觉进入了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品味那些似乎难以理解的语句。当然教师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目的都是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转移到对课文的体验上,从而生发出具有共鸣效应的情感波澜。对课文的学习,也就“尽在不言中”了。
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而没有师生情感碰撞的课堂是永远不可能有生命的。让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用感情去灌溉,去融合,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陈为瑽,李志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百问[M].1版.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117-119.[2] 万福,于建福.教育观念的转变与更新[M].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9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