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会上财政预算执行工作报告

时间:2019-05-15 16:14: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大会上财政预算执行工作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大会上财政预算执行工作报告》。

第一篇:人大会上财政预算执行工作报告

提供一篇工作报告范文,作为参考!

尊敬的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全县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报告如下,请予审议,并请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主要财政工作

2011年,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做大收入、做强支出、做细管理、做优服务”四大目标,开拓进取,克难攻坚,各项工作成绩突出,预算执行情况较好,圆满完成了县人大十六届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截止2011年12月31日,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2205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8200万元的122.01%,完成调整预算19700万元的112.72%,较上年增收7714万元,增长53.2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7106万元,较上年增收6009万元,增长54.15%;非税收入完成5099万元,较上年增收1705万元,增长50.24%。各征管部门的完成情况是:国税完成2583万元,同比下降4.83%;地税完成12001万元,同比增长38.56%;财政完成7621万元,同比增长144.58%。

全县地方财政支出完成200960万元,完成年初预算109581万元的183.39%,完成调整预算184500万元的108.92%,较上年增支41464万元,增长26.00%。各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17976万元,较上年增支2072万元,增长13.03%;公共安全5933万元,较上年增支398万元增长7.19%;教育60572万元,较上年增支6211万元增长11.43%;科学技术1533万元,较上年增支581万元,增长61.03%;文化体育与传媒1806万元,较上年增支136万元,增长8.14%;社会保障和就业22959万元,较上年增支6502万元增长39.51%;医疗卫生25699万元,较上年增支10092万元,增长64.66%;环境保护3869万元;城乡社区事务7133万元,较上年增支3325万元增长87.32%;农林水事务40466万元,较上年增支11124万元,增长37.91%;交通运输2552万元,较上年增支847万元增长49.68%;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620万元,较上年增支79万元增长14.60%;商业服务支出等事务3622万元;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748万元,较上年增支70万元增长10.32%;住房保障支出4786万元,较上年增支716万元,增长17.59%;粮油物资储备等事务453万元,较上年增支205万元,增长82.66%;债务付息支出91万元;其他支出142万元。

2011年,全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2205万元,加上上级各类补助169649万元及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收入920万元,全县收入总计192774万元;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00960万元,加上上解支出2949万元,当年财政总支出203909万元;收支相抵后当年一般预算年末结余-11135万元,加上上年末决算批复一般预算累计结余-45251万元,2011年年终一般预算累计结余-56386万元,再加上结转下年支出9326万元,当年累计净结余-65712万元。

由于省市财政收支还在核实清理,上级补助结算对账尚在进行,最终数据与12月份月报数相比会有一些变化,待决算汇审编出后,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回顾2011,县财政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㈠促发展,全力做好财力“后盾”。一年来,先后支持北环路、东一环、南二环等建成通车,不断拉大城市框架;积极推动三城联创工作,支持建成温泉河生态北广场、城南广场,容纳市民休闲;落实资金为金龙大道等主要街道安装道路栏杆,全力提升城市品位。及时拨付国家基本建设项目资金1.6亿元,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迅速适应形势发展,全力做好重点企业财务管理,并为秦力面业等15户企业争取各类扶持资金776万元,服务企业发展。由县财政出资5000万元,成立了县东部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助推我县新兴产业示范园扬帆起航。整合支农资金,集中财力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园区建设步伐大大加快。继续实施现代农业苹果产业项目、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等,不断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㈡强协作,共同做大收入“蛋糕”。去年我们财税部门面对增值税受转型政策影响严重短收等压力,主动作为,强化协作,建立了“信息相互沟通、数据相互交流、情况相互通报”的“三相互”机制,及时掌握各征收部门的情况,协调解决征管工作存在问题,疏通税款流通渠道,准确把握收入进度,督促各部门及时均衡入库。每月收入考核排名一直位居全市前列。在上半年收入考评中受到市政府奖励。其中6月、7月全市排名第二,8、9、10连续三月排名第一,同时10月份提前两月超额完成年初预算任务,受到市政府通报表彰。12月份全县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两亿元大关。

㈢争支持,全力赢得政策“惠顾”。去年,我们紧紧抓住省上将我县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列入全省支持的五大现代农业基地机遇,共争取各类扶持资金达1.5亿元,为农业园高标准高速度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同时积极邀请财政部税政司、财政厅预算处、国际合作处等来我县调研。在省厅国际合作处的支持下,投资1300万美元的以色列节水灌溉项目落户我县农业园,将彻底解决农业园发展的水资源问题。在第二批现代农业苹果产业项目实施结束后,又积极争取到第三批现代农业苹果产业项目。全年共争取各类专项补助资金达10亿元,较上年增加3亿多元。

㈣保民生,精心描绘和谐“画卷”。2011年,县财政在确保人员工资发放和机关正常运转的基础上,尽最大限度地支持各项民生事业发展。全年安排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和两免资金5100万元,争取校舍维修校安工程资金1100万元,用于校舍维修改造、防震加固,新建校舍8950平方米。拨付城乡低保7424万元,惠及50412人。拨付医疗救助金969万元、五保供养金128万元,集中供养五保老人139人;拨付合疗资金9912万元,补偿住院参合患者4.5万人次。拨付农村妇女住院免费分娩524万元,补助6162人。拨付就业专项资金1700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1230人,培训各类就业人员4.5万人次。8500余名80岁以上老人领到老龄补贴512万元,享受到政府温暖。7月1日起启动实施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当年惠及8万余名60岁以上老人。发放1294户困难家庭廉租房补贴160万元。拨付公租房建设资金1000万元。全年发放燃油补贴671万元,拨付小额贷款贴息245万元。投入500余万元,全力解决乡镇干部吃饭难、洗澡难、如厕难问题。一折通发放8类涉农补贴共计9657万元。家电、汽摩下乡及以旧换新财政补贴3305万元。全年申报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279个总投资1.24亿元,财政奖补4118万元,涉及农村人畜饮水、村庄道路、文化广场建设,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等方方面面,受益群众43万余人,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新农村建设。

㈤夯两基,力求财政管理“两化”。即狠抓财政基础管理工作和基层财政所标准化建设,着力提升科学化、精细化理财水平。以县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县国有资产管理的通知》等文件,继续完善信息管理平台,不断加强国有资产管理。在组建房产税收一体化征收大厅的基础上,成立农税稽查大队,清收税款达790万元,全年两税入库3225万元,为财政增收做出较大贡献。政府采购完成4596万元,节约资金881万元,采购规模、采购范围不断扩大。对核算中心三个核算柜组管理的98家单位业务进行轮岗,下茬压缩三公经费,及时将县上新成立的新兴产业园管委会等5家单位和下划的药监局财务纳入管理。财政投资评审项目52个累计6.7亿元,审减达1.5亿元,节约了巨额财政资金,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制定出台《关于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方案》,修订财政所规章制度22类,对城关等6个乡镇财政所完成标准化建设,努力提升财政服务三农水平。

各位代表,2011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财政工作成绩大、亮点多。全年财政收入任务提前完成,财政支出保障坚强有力,争取上级支持成效显著,财政管理不断科学精细。先后承办召开了全市契税耕地占用税征管工作会、全省民生工程资金管理系统培训会、村级一事一议环卫保洁项目设备发放仪式暨现场观摩会,财政工作得到省市县领导的一致好评。房产税收一体化征收、财政投资评审、一事一议等多项工作先进经验相继被《日报》、《农村报》、《西部财会》、《日报》、市纪委《纪检监察信息》等省市刊物刊登宣传,吸引了临渭、蒲城、合阳、大荔以及陕南汉阴等兄弟县市前来参观学习,我县财政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全县财税工作者辛勤工作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我县财源基础薄弱,财政增收的压力有增无减;二是全县刚性支出需求很大,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三是财政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与财政科学化、精细化还有不小差距,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编制情况

2012年全县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业强县项目带动战略,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强力推进三大园区和庄里重点镇建设,加快我县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继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着力构建民生财政,打造和谐;积极探索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推动我县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继续狠抓两基建设,全面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理财水平,为建设富裕和谐新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2012年全县财政预算草案如下:

全县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安排26800万元,较上年调整预算19700万元增长36.04%。其中:国税5974万元,地税15740万元,财政5086万元。

通过财政体制算账,2012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26800万元,加上上级补助111328万元,减去上解支出2949万元,2012年县级总收入135179万元。按照收支平衡的原则,支出预算相应安排135179万元。(需要说明的是,财政支出预算只是根据2011年底上级预下我县2012年的各项补助所做的当年可用财力安排,在预算执行中,上级还将下达一些专项资金,支出预算会有所增加,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具体安排如下: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1268万元,公共安全支出4609万元,教育支出40622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375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305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7743万元,医疗卫生支出21403万元,环境保护支出2748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728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4091万元,交通运输支出1700万元,资源勘探支出349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2059万元,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410万元,住房保障支出322万元,粮油物资储备等事务支出147万元,国债还本付息支出100万元,其他支出200万元。

三、2012年财政主要工作任务

围绕落实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2012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㈠理清工作思路,全力以赴抓收入。要突出“强征管”、“挖潜力”、“重质量”的抓收入思路。在强征管上,要紧紧围绕全年预算收入目标,进一步强化各征管部门目标责任,突出税务部门征收主力军作用,及时分解任务,加强协调联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大综合治税力度。在挖潜力上,进一步加强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税收征管,抓大不放小,做到应收尽收。要立足县情实际,充分考察调研,积极探索我县矿产资源税费征管新模式,严控资源税费征管。在重质量上,坚持扩张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既要严征管,又要落实各种减免税费政策,努力提高收入质量。

㈡发挥财政职能,多措并举促发展。充分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支持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一是千方百计向上争取专项资金、政策性资金和转移支付资金,多渠道实现财政增长目标,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二是优化政府投资结构。统筹安排各类基本建设资金,突出重点、优化投向,加快推进事关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民生工程项目建设。三是全力支持三大园区建设。加大资金保障,高起点建设三大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园区对外吸引力和承载力。整合一批农业发展资金,集中投向现代农业园区,推进设施蔬菜、柿果、奶山羊等特色产业集群壮大,加快全县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为庄里工业园区申报扶持一批有资源基础、有市场潜力、有投资效益的龙头企业,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引导支持我县东部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运营,通过融资手段,为新兴产业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工作经费,全力支持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培育后续财源。四是落实增值税转型等政策,支持企业升级改造,加快企业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步伐,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五是支持庄里镇实施重点镇财政体制改革,下放财权,提升重点镇自身发展能力。

㈢加大资金投入,突出重点保民生。继续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着力解决关系民生民计的大事。一是要领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财税支持文化建设的各项政策,推动全县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二是继续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完善低保网络动态管理,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适时补贴低收入家庭。三是继续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扩面和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工作,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四是继续落实两免一补、蛋奶工程等义务教育政策,重点支持全县教育布局调整,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五是继续落实小额创业贷款贴息等就业扶持政策,着力支持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六是继续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大力支持经适房、廉租房建设,落实廉租房、公租房补贴资金,确保居者有其屋。七是继续深入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支持村级道路建设、公共环境卫生等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八是继续支持“三城”联创工作,推进绿色跨越,着力打造生态宜居新。

㈣深化财政改革,加强管理提水平。要深化细化县级部门预算,探索经验,扩大范围,提高部门预算的科学性和透明度,着力打造阳光财政。要进一步加强结余资金和专户管理,逐步开展国库集中支付工作。要建立电子化政府采购平台,进一步拓展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提高采购透明度。要认真开展财政同步监督和专项检查,深入推进“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突出民生领域的监督检查。要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力度,进一步实现节约增效。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整体规划、调控和管理,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质量和效益。要防控财政风险,加强政府债务分析预警,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要加快金财工程步伐,提高网上办公能力,促进财政业务实现网络化、信息化。

㈤加强自身建设,规范行为优服务。财政部门要牢固树立“为公理财、为民服务”的宗旨,按照“服务周到、廉洁高效、方便快捷”的要求,不断规范工作行为,树立良好形象,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干部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开展调查研究的水平,增强解决突出问题、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按照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快惩防体系建设,确保财政资金、财政干部的安全。在基层财政所全面开展标准化创建活动,建设“一站式”三农服务大厅,设置便民服务台、政策咨询台等,全面提升财政服务三农的能力。

各位代表,2012年,人民群众对新一届政府给予厚望,对财政工作要求更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财政工作中去,确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做出新的更大地贡献。

第二篇:人大会上财政预算执行工作报告

尊敬的各位代表:

一、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主要财政工作

2011年,财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围绕“做大收入、做强支出、做细管理、做优服务”四大目标,开拓进取,克难攻坚,各项工作成绩突出,预算执行情况较好,圆满完成了县人大十六届五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为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由于省市财政收支还在核实清理,上级补助结算对账尚在进行,最终数据与12月份月报数相比会有一些变化,待决算汇审编出后,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回顾2011,县财政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㈠促发展,全力做好财力“后盾”。一年来,先后支持北环路、东一环、南二环等建成通车,不断拉大城市框架;积极推动三城联创工作,支持建成温泉河生态北广场、城南广场,容纳市民休闲;落实资金为金龙大道等主要街道安装道路栏杆,全力提升城市品位。及时拨付国家基本建设项目资金1.6亿元,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迅速适应形势发展,全力做好重点企业财务管理,并为秦力面业等15户企业争取各类扶持资金776万元,服务企业发展。由县财政出资5000万元,成立了县东部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助推我县新兴产业示范园扬帆起航。整合支农资金,集中财力高标准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园区建设步伐大大加快。继续实施现代农业苹果产业项目、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等,不断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㈢争支持,全力赢得政策“惠顾”。去年,我们紧紧抓住省上将我县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列入全省支持的五大现代农业基地机遇,共争取各类扶持资金达1.5亿元,为农业园高标准高速度建设提供了充足的资金。同时积极邀请财政部税政司、财政厅预算处、国际合作处等来我县调研。在省厅国际合作处的支持下,投资1300万美元的以色列节水灌溉项目落户我县农业园,将彻底解决农业园发展的水资源问题。在第二批现代农业苹果产业项目实施结束后,又积极争取到第三批现代农业苹果产业项目。全年共争取各类专项补助资金达10亿元,较上年增加3亿多元。

各位代表,2011年全县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较好,财政工作成绩大、亮点多。全年财政收入任务提前完成,财政支出保障坚强有力,争取上级支持成效显著,财政管理不断科学精细。先后承办召开了全市契税耕地占用税征管工作会、全省民生工程资金管理系统培训会、村级一事一议环卫保洁项目设备发放仪式暨现场观摩会,财政工作得到省市县领导的一致好评。房产税收一体化征收、财政投资评审、一事一议等多项工作先进经验相继被《日报》、《农村报》、《西部财会》、《日报》、市纪委《纪检监察信息》等省市刊物刊登宣传,吸引了临渭、蒲城、合阳、大荔以及陕南汉阴等兄弟县市前来参观学习,我县财政的知名度越来越高。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县委、县政府正确领导,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各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全县财税工作者辛勤工作的结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我县财源基础薄弱,财政增收的压力有增无减;二是全县刚性支出需求很大,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三是财政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与财政科学化、精细化还有不小差距,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12年财政预算草案编制情况

2012年全县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业强县项目带动战略,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强力推进三大园区和庄里重点镇建设,加快我县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步伐;继续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着力构建民生财政,打造和谐;积极探索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推动我县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继续狠抓两基建设,全面提高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理财水平,为建设富裕和谐新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按照上述指导思想,2012年全县财政预算草案如下:

全县地方财政收入预算安排26800万元,较上年调整预算19700万元增长36.04%。其中:国税5974万元,地税15740万元,财政5086万元。

三、2012年财政主要工作任务

围绕落实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2012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㈠理清工作思路,全力以赴抓收入。要突出“强征管”、“挖潜力”、“重质量”的抓收入思路。在强征管上,要紧紧围绕全年预算收入目标,进一步强化各征管部门目标责任,突出税务部门征收主力军作用,及时分解任务,加强协调联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大综合治税力度。在挖潜力上,进一步加强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税收征管,抓大不放小,做到应收尽收。要立足县情实际,充分考察调研,积极探索我县矿产资源税费征管新模式,严控资源税费征管。在重质量上,坚持扩张总量与优化结构并重,既要严征管,又要落实各种减免税费政策,努力提高收入质量。

㈡发挥财政职能,多措并举促发展。充分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支持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一是千方百计向上争取专项资金、政策性资金和转移支付资金,多渠道实现财政增长目标,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二是优化政府投资结构。统筹安排各类基本建设资金,突出重点、优化投向,加快推进事关全局的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民生工程项目建设。三是全力支持三大园区建设。加大资金保障,高起点建设三大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园区对外吸引力和承载力。整合一批农业发展资金,集中投向现代农业园区,推进设施蔬菜、柿果、奶山羊等特色产业集群壮大,加快全县现代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为庄里工业园区申报扶持一批有资源基础、有市场潜力、有投资效益的龙头企业,促进优势产业集群发展,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引导支持我县东部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运营,通过融资手段,为新兴产业示范园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落实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工作经费,全力支持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培育后续财源。四是落实增值税转型等政策,支持企业升级改造,加快企业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步伐,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帮助中小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困难。五是支持庄里镇实施重点镇财政体制改革,下放财权,提升重点镇自身发展能力。

㈢加大资金投入,突出重点保民生。继续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力度,着力解决关系民生民计的大事。一是要领会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财税支持文化建设的各项政策,推动全县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二是继续扩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完善低保网络动态管理,启动价格补贴联动机制,适时补贴低收入家庭。三是继续做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扩面和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工作,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四是继续落实两免一补、蛋奶工程等义务教育政策,重点支持全县教育布局调整,实施学前一年免费教育,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五是继续落实小额创业贷款贴息等就业扶持政策,着力支持解决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问题。六是继续做好住房保障工作,大力支持经适房、廉租房建设,落实廉租房、公租房补贴资金,确保居者有其屋。七是继续深入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支持村级道路建设、公共环境卫生等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八是继续支持“三城”联创工作,推进绿色跨越,着力打造生态宜居新。

㈣深化财政改革,加强管理提水平。要深化细化县级部门预算,探索经验,扩大范围,提高部门预算的科学性和透明度,着力打造阳光财政。要进一步加强结余资金和专户管理,逐步开展国库集中支付工作。要建立电子化政府采购平台,进一步拓展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提高采购透明度。要认真开展财政同步监督和专项检查,深入推进“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突出民生领域的监督检查。要加大财政投资评审力度,进一步实现节约增效。要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对国有资产的整体规划、调控和管理,不断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质量和效益。要防控财政风险,加强政府债务分析预警,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要加快金财工程步伐,提高网上办公能力,促进财政业务实现网络化、信息化。

㈤加强自身建设,规范行为优服务。财政部门要牢固树立“为公理财、为民服务”的宗旨,按照“服务周到、廉洁高效、方便快捷”的要求,不断规范工作行为,树立良好形象,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高干部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开展调查研究的水平,增强解决突出问题、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按照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要求,加快惩防体系建设,确保财政资金、财政干部的安全。在基层财政所全面开展标准化创建活动,建设“一站式”三农服务大厅,设置便民服务台、政策咨询台等,全面提升财政服务三农的能力。

各位代表,2012年,人民群众对新一届政府给予厚望,对财政工作要求更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财政工作中去,确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做出新的更大地贡献。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三篇: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

开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

维护财经秩序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导语:今天上午,我县召开2011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会议。明确重点、细化任务,确保如期、如质完成2011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任务。

配音:会议指出,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进行预算执行审计从根本上改变了多年来审计机关不能监督同级财政的现象,也是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审计结果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成为政府加强预算管理、人大加强预算监督的重要依据,审计监督权威性大大增强。要通过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充分发挥审计工作在规范预算管理、维护财经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完善公共财政管理体制、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的宏观性、建设性作用。副县长周利人在会上强调:各与会人员一定要充分认识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重大意义,参审人员必须坚持依法审计、文明审计、严格按审计程序操作,做到严谨细致。各单位要明确工作重点,增强审计意识,自觉接受监督,积极、主动与审计部门搞好配合,针对审计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整改,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政府资金安全,国家税收不流失。

县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国土局、人民银行等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

第四篇:温州市本级2011财政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报告

关于温州市本级2011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

况的审计工作报告

温州市审计局 陈应许(2012年6月25日)

主任、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温州市本级2011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请予以审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浙江省预算执行审计监督办法》的规定,市审计局组织实施了2011温州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在实施过程中,审计机关高度关注预算编制的完整性,重点把握预算执行的总体情况,加大了对国有企业、重大政府投资项目、民生资金等方面的审计力度,注重反映预算执行中出现的突出性、普遍性和倾向性问题,从体制、机制、制度和政策层面发挥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深化国家审计职能与国家治理目标的有机结合,促进制度完善、强化管理和深化改革,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一、温州市本级财政预算执行总体情况

2011年,在温州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市政府及其财税部门和有关预算执行单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快转变经济 发展方式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中心工作,按照“优化环境、强化投入、统筹城乡、保障民生”的总体要求,努力做好“生财、聚财、用财、理财、管财”等文章,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平稳发展。当年,市级财政总收入95.9亿元,增长17.7%;其中市级地方财政收入64.1亿元,增长16%,完成预算的104.5%。市级财政支出66.4亿元,增长10.9%,完成预算的101.8%,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预算收支任务和其他各项财税工作任务。

——加大重点项目投资力度,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始终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宏观调控,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以大项目促大投入,加快推进金温铁路扩能改造、诸永高速公路延伸线等工程,投资总量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努力发挥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民生等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紧紧围绕我市民生工程,认真制定和落实厉行节约各项政策,努力控制“三公”经费、会议费及其他计划外经费支出,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住房、就业、社会保障等项目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积极改造农村薄弱学校;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 和增强公共服务能力,切实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的重大阶段性成果。

——坚持依法理财治税,力求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市财税部门加大对财政政策和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力度,强化税源信息化、社会化、科学化管理,建立健全综合治税体系,依法组织各项收入,多渠道增强政府财力,维护财政收支平衡。同时,积极清理整合市级财政专项资金,加强对财政资金监管,开展市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和“小金库”等专项治理,切实规范财经秩序。

——积极打造阳光财税,深化公共财政管理改革。市财税部门按照“科学、规范、公平、透明、有效”的预算管理目标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认真落实市区财政体制和土地收入分配办法,完善市对区财政奖励政策、转移支付制度及其他配套措施,健全市与区共同发展的收入增长与财力分配机制。同时,进一步深化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位一体”为重点的公共财政管理改革,促进我市财税事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切实加强审计整改,部门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逐步规范。市委主要领导对2010的审计工作报告作出重要批示,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积极研究问责机制,切实抓好问题整改;市审计等部门建立健全了审计整改报告制度、联动机制、跟踪检查和责任追究措施,市 纪检、司法等部门认真落实问责机制,及时处理了审计中发现的违法违纪行为,进一步推动了审计整改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据统计,已催收税费31399万元,追回违规资金4490万元,核减工程价款11543万元,及时拨付使用专项资金3448万元,移送纪检、司法部门案件3件,已被法院判刑5人,9位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上审计整改工作成效明显。

从审计情况看,2011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总体情况是好的,但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及时纠正并加以完善。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温州市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发现的情况 1.部分单位预算执行不到位。

2011年,温州市本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存在指标支付结余较大、预算执行率较低和资金多年未安排使用等情况。如温州市交通局因项目未安排或未建设而导致资金未拨付1721万元。温州市规划局生态园区分局预算指标693.04万元,实际支付87.68万元,预算执行率为12.65%。温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业务用房建设项目核定指标1770万元(单位申请为3000万元),当年支付300万元,指标结余1470万元。温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20个行 4 政事业单位2010年及以前结转的指标共计6631.91万元,至2011年仍然没有使用。

审计还发现,个别单位申请的项目经费使用时效有待完善。如温州市献血办公室2011年5月申请的无偿献血表彰项目会议费与奖励经费51.58万元,原温州市园林局绿化养护大队2011年4月申请购置挖掘机项目经费51.6万元,当年均未使用。

2.部分财政资金未及时清理或转拨。

2011年末,温州市本级财政专项资金暂存款部分项目已沉积多年未清理。如温州市土地储备中心5265万元、绿城家景房地产开发公司3462万元、拨入国有与集体改制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资金3139.28万元、二期城市供水工程3000万元、温州三桥建设开发公司2031.89万元等专项资金未及时清理。2011年1月,市财政局出借社会保障风险专项基金19642万元给鹿城区解决土地出让等用途,已到期未及时收回。

审计还发现,温州市本级有50家行政事业单位已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但温州市财政资金会计核算中心仍管理其银行存款余额合计13559.99万元,未及时办理资金划转,不利于资金管理及其使用效益的发挥。

2010年及以前上级下拨给温州市级部门(单位)和各县(市、区)的专项资金分别为2423.30万元和2302.62 万元,温州市财政局直至2011年初才批复转拨,存在专项资金转拨不够及时,影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3.部分财政资金安排使用不规范。

2011年温州市本级部门项目经费合计191039万元。但审计发现部分项目经费支出应属于公用经费和基本建设资金,较多的大型项目其经费却在5万元以下,不利于集中财力办大事和项目经费绩效评估,同时,部分非经常性项目未严格实行零基预算。

2011年末,温州体育运动学校将上级补助收入尚未及时安排使用的资金余额235.21万元转入其他应付款;温州体育运动学校经费结余767.32万元,温州市九山学校结余资金155.47万元,未及时安排使用。

2009年至2010年,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有4个项目预算经费合计256万元,连续两年未被安排使用;有6个项目预算经费合计38万元,连续两年经费实际支出不足预算指标的30%。

4.个别单位未按规定对专项资金进行跟踪监管。2008年至2010年,温州市旅游局未对市拨旅游专项资金实施监督检查,导致部分旅游专项资金闲置、挤占项目经费等问题,涉及金额162.73万元。如瓯海风景旅游管理局2011年1月收到“旅游标识牌”补助资金100万元并拨付给瓯海区茶山街道40万元(结余79376元留茶山街道),其 余60万元至2011年12月尚留在瓯海风景旅游管理局;2009年9月安排文成县百丈漈公厕建设资金30万元,至2011年12月该笔资金尚滞留在文成县财政局等。

(二)市级企业集团及所属单位审计发现的情况 1.部分改制企业存在资产流失现象。

审计发现,温州市供销社所属企业原温州市日用杂品总公司2000年实施改制,成立温州市日用杂品有限公司(其中供销社法人股占10.53%,自然人股占89.47%)。2001年7月,温州市日用杂品有限公司违反有关协议规定与市江滨西段拆迁安置办签订《拆迁补偿安置协议书》及《补充协议书》,将不在改制范围内的社有资产房屋建筑面积559.97平方米及拆迁补偿费计59.07万元据为己有。现坐落于望江路朔门大厦的4套安置房(建筑面积合计663.30平方米)产权均被温州市日用杂品有限公司侵占。目前温州市审计局已按有关程序将上述事项移送市纪委进一步查处。

2.部分单位存在私设“小金库”等违规情况。2004年至2011年,浙江温州医药商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温州医药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经济技术开发区医药有限公司通过虚开运输和印刷发票、截留房租收入、收取厂家返利款等方式私设“小金库”138.93万元,期间支出131.99万元,部分支出依据不明,至审计日“小金库”结余6.94万元存出纳私人账户。审计还发现,2006年11月至2012年 3月,该单位以四个业务员名义在农行等五家银行开立18本私人账户收取公司销货款,涉及金额371.72万元。

2008年至2010年,温州日报报业集团以实物抵顶广告收入的营业额共计267.19万元,未纳入单位财务账核算,其实物主要用于员工福利、客户接待等;单位福利费超支合计688.64万元。

3.个别单位管理混乱存在诸多问题。

审计发现,温州医药集团应收未收已被拆除的生产及办公用房拆迁过渡补偿款等396.86万元;已拆迁公房和无产权房产(面积1406.06平方米)未进行登记管理;房屋产权证未及时更改(476.76平方米);六虹桥路地块约11.80亩续租及转租无协议或合同。温州医药集团一方面因仓库被拆迁一直租用仓库使用,另一方面其坐落于龙湾区状元镇的房屋(建筑面积6414.48平方米、土地面积10270.97平方米)一直空置未利用。

审计还发现,温州医药集团未按规定认储省市储备药品数量和种类,获取财政贴息资金142.50万元,温州医药集团实际储存数量达到认储数量规定的(70%及以上)只有59种占9.34%;认储数量为70%以下的有138种占21.83%;没有储存的达435种占68.83%。期间温州医药集团违规拨付省、市医药储备贴息资金45万元给开发区医药公司用于弥补亏损。4.部分单位存在对外投资损失。

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投资设立汇通投资有限公司、户外传媒有限公司等12个公司,投资额合计3043万元。2008年至2010年,12个公司亏损额合计503.10万元,投资收益不理想,其中温州发展传媒有限公司等2家公司三年均亏损;温州晚报广告实业公司等3家公司三年实际没有运作。

2001年8月,华侨饭店与香港胜辉国际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现名为“温州辉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华侨饭店以1961.11平方米土地作价1285.24万元入股占42%。目前该合资公司一直处于经营亏损,至2011年末,该项目华侨饭店对外投资亏损额累计达105.86万元。

(三)市本级投资及部分基本建设管理单位审计发现的情况

1.市本级政府投资计划完成情况。

2011市级建设项目172个,财政计划安排资金1024213万元,实际筹集资金641500万元,完成计划62.63%;当年实际拨付资金563708万元。

2.部分工程项目存在送审价偏高。

审计发现市本级部分工程项目因多计或重复计算工程量、材料价格签证虚高、定额高套错套或定额换算不合理等情况,从而导致送审价偏高。2011年7月至2012年5月,温州市审计局共对温州大剧院等13个工程项目的85个单项 工程进行审价定案,总送审金额138097.49万元,审定金额130408.77万元,核减工程价款7688.72万元。

3.温州市西向排洪工程延期严重。

截至2011年6月末该工程已累计投资69299万元,完成概算总投资的92.4%,其中一些已完工的单体工程均未办理工程竣工结算。该工程项目概算的增加、调整及变更,目前评估确定其总投资额为98216万元(不含安置房工程费14656万元),超过原工程概算37872万元。由于受国家宏观调控影响,土地审批滞后,影响实际开工时间,项目增加、调整也影响工程建设期,现整个西向排洪工程工期已较原施工计划推迟46个月。

4.温州机场飞行区改扩建工程存在的问题。

温州机场飞行区改扩建工程部分支出不规范:一是未经评估支付渔池老村办公楼拆迁安置补助费300万元;二是在未签订协议的情况下支付永兴街道附着物处理费用100万元;三是截至2011年11月底,政策处理尚未完成,但已全额支付永兴街道工作经费,以及支付海滨街道工作经费547.76万元(全额为558.76万元);四是管理费超支231.33万元、列支与本工程无关的费用89.01万元、列支概算外项目费用2797.22万元。

同时,该扩建工程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受征地政策处理和施工材料宕渣供应紧张的影响,原计划应于2012年1月 底完工的土方及地基处理工程现尚在施工,工程进度滞后,影响工程项目及时竣工并投入使用。

5.温州市本级体育基建项目管理不到位。

2011年末温州市体育局基建办挂账的待摊投资项目12个,挂账资金2414.55万元;其中已停止项目3个;暂缓实施项目2个;在建尚未审批立项项目1个;未及时结算6个。

(四)民生项目(资金)审计发现的情况

1.温州市区土地出让金和转而未供土地专项审计调查情况。

2009年7月,海尚集团有限公司等联合体通过挂牌竞投,最终以12988万元价格受让瓯海行政中心区(新城商务区)D06-5地块,比出让底价12612万元高出376万元。但审计调查发现,相关部门对参加挂牌竞投主体的资格审查不到位,海尚集团有限公司等联合体存在操控围标行为,并由此违规获取该地块的土地使用权。目前温州市国土资源局和瓯海区人民政府已着手进行整改。

温州市区2011年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土地实际清理数为1724亩,未完成2011年末市区用而未尽土地全部启动建设的目标要求。截至2011年末,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已供土地项目中有47宗(面积1771.31亩)未按约定时间进场开工,最终仅1宗土地(面积2.48亩)作收回处置。造成 11 上述情况既有企业前期工作未完成、自身资金困难原因,也有因政策处理不到位原因。

2.温州市本级社会保障资金审计。

2011年温州市区有5人重复享受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涉及金额分别为8.19万元和0.28万元。同时发现14名不符合保障条件的人员违规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涉及金额5.97万元;14名已死亡人员的保险待遇被冒名享受,涉及金额18.72万元。目前已追回9名已死亡人员被冒领金额12.76万元。

同时,温州市本级社会保障部门的社会保险管理系统尚未建立与公安、民政、工商等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也未与省、县联网,不利于社会保障资金监管。

3.温州市本级保障性住房专项审计调查。

我市部分已立项多年的保障性住房项目,如德政廉租房项目、南白象经济适用房项目、瑶溪经济适用房4组团项目、聚英家园Ⅲ标段等,由于征地拆迁、设计变更等原因,推进缓慢。审计还发现,2011年温州市房产管理局预算安排廉租住房支出16652万元,当年支出4228万元,指标支付结余12424万元。

温州市房产管理局购置黄龙六区商住楼100套作为2011年新增廉租房使用,因套型超过廉租房规定面积,该局采取封闭一个房间,将套型面积改小后用于廉租房出租,修改后 由原总面积8533.17平方米变为5494.17平方米,利用率下降至64.39%。

目前我市保障性住房联合审查机制还不完善,廉租房补贴、实物配租和经济适用房审批管理还未实现联动和信息共享,保障性住房管理信息系统还不完善,影响其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利于管理。

针对审计发现的上述问题,市审计局已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了处理处罚,对重大违规违法的问题,已移送有关部门进一步处理。市政府对各项审计结果高度重视,要求市财政局等主管部门认真研究措施,抓好督促整改。具体整改落实情况,下半年市政府还将专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三、加强财政预算和其他财政收支管理的意见

(一)以公共服务为取向推进政府转型,大力推进公共政策创新。要把加强机关文化、工作制度和机关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公共管理服务部门存在的办事不公、效率不高、监管不力、行政成本过高等问题。

(二)继续深化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等相关制度。要做到早编细编预算,优化公共资源配置,加强对有资金分配权的部门和重点资金的监督,提高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水平,加强预算执行有效性。

(三)建立健全政府绩效管理问责机制,加强部门绩效跟踪。要加大绩效问责力度,实现决策、执行、监督的相互协调和相互制约,有效推进政府预算绩效管理。

(四)加快建立健全新型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完善国有企业奖惩机制。要真正将现代企业制度落到实处,同时进一步做好国有资产评估、确认、管理的基本工作,解决国有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状况不清、资产闲置浪费和流失等问题。

(五)强化投资项目管理,提高政府投资效益。要加强基层建设管理和项目财务管理的指导和培训,确保严格执行投资项目管理有关规定;针对问题多发的工程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推动重大项目责任追究制的落实。

第五篇: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武清区20xx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xx年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xx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财税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和区委三届六次全会精神,按照“积极应对挑战,扩大开发开放,推进率先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组织收入,大力控减支出,创新工作机制,稳步推进财政改革,实现了财政平稳运行,为武清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较好地完成了区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确定的预算收支任务。

全区三级财政收入完成71.1亿元,完成预算的101.5%,比上年增长26.7%。其中区级收入完成328,216万元,完成预算的104.5%,比上年增长26%。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区级财政收入328,216万元,各项结算补助101,172万元,本年实得财力429,388万元,比上年增长23.4%。

区级正常经费和基金支出429,00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5%,比上年增长22.3%。

区实得财力与本正常经费和基金支出相抵,财政滚存结余388万元。

20xx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我们主动适应新形势发展变化,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招法,不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强化财政收支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认真落实“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工作要求,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求实效。

完善融资担保体系,搭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平台,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为19户企业提供了1.2亿元贷款担保。加大对受金融危机影响困难企业的帮扶力度,拨付稳岗补贴、工商企业注册登记费补助、外贸出口发展专项资金、工业企业技改贴息等扶持资金2,740万元。全面贯彻《天津市家电下乡工作实施方案》和《天津市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实施方案》,兑付补贴资金1,200万元,下乡产品销售额达到1亿元,有力地拉动了农村市场消费。

(二)强化税收征管,努力扩大财政收入规模。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全体财税干部职工迎难而上,坚持把组织收入工作放在首位,着力强化税收和非税收入征管,保证收入及时足额入库。继续完善重点税源监控机制和控管体系,强化税收源头控制机制,实行税收全程监控。同时坚持开源与挖潜相结合,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 “跑”和“争”的力度,用好用足财政优惠政策,引进大项目、好项目,涵养培植财源。财政、税务以及乡镇街道等各职能部门逐步建立涉税信息共享机制,实行综合治税。抓住经济企稳回升的有利时机,适时调整收入任务。严格落实收入目标责任制,对部门和基层征收单位的收入任务、收入进度进行量化考核,强化责任,调动了组织收入的积极性,保证了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三)创新体制机制,财政改革取得新突破。

建立以国库集中收付为主要形式的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成立国库支付中心,制定《武清区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武清区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试点资金支付暂行办法》,在统计局、审计局、劳动局、文化局等单位开展试点工作。

完善投资评审和政府采购制度。坚持二者互为补充,配套联动,严格遵循“先评审、后招标”、“先评审、后拨款”的工作程序,对区级重点工程进行严格审核,坚决核减不合理支出,节约了大量财政资金。全年完成投资评审项目224项,总预算金额24.8亿元,核减金额8.7亿元,核减率为35%;组织政府采购120次,总预算价格19.2亿元,节约资金5.3亿元,资金节支率达27.6%。

(四)加强投融资管理,为经济发展提供财力支撑。

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努力扩大投融资规模,为全区经济发展和区级重点工程项目提供资金保障。全年融资25亿元,保证了东环线及津京高速联络线绿化、翠亨路绿化景观工程、城际铁路绿化景观工程、北杨公路道路改建工程、翠亨路、杨六路、廊良路延长线工程等区级重点工程项目的资金需要。加大对示范工业园的资金扶持力度,及时拨付示范工业园征地补偿、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资金4亿元。

(五)加大支农惠农投入力度,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

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把改善民计民生、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面貌作为发展重点。安排1.6亿元,用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文明生态村创建、农村基层活动场所等新农村基础工程建设;拨付5,200万元,用于东马圈、豆张庄、黄庄三个乡镇的土地治理项目和富贵、黑马两个产业化项目;将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资金4,022万元发放到18万农户手中;在做好能繁母猪、奶牛和设施农业保险的基础上,开展小麦保险业务,为全区8.1万亩小麦支付保险费146万元;以支农惠农为目标,开展农民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费财政补贴工作,为全区70多万农民投保意外伤害险,农民如受到意外伤害可获得最高 1万元的保险金,切实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努力做好“普九”债务化解工作。严格按照上级安排,高质量完成方案制定、债务锁定和清理核实等工作,共涉及全区 17个乡镇,债务总额4,670万元,偿债工作已全部完成。

(六)统筹安排资金,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育强区战略,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安排资金5,321万元,用于中小学校公用经费、困难学生教科书、住宿费减免和助学金发放;安排4,112万元,用于河西小学、杨村四中二期工程新建和黄庄职专综合实训楼设备购置以及中小学校修缮;落实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政策,为全区教职工补发工资1.54亿元。

努力构建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筹集资金9,910万元,全面做好新农合工作。全区共有66万人参合,参合率达99%,居全市第一;实施城镇和农村社会养老补贴制度,为全区11万城镇和农村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生活补助金8,333万元;将2,940万元五保低保资金发放到12,326名五保低保对象手中;筹措资金1,740万元,完善18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城乡一体化发展;继续做好撤村建居、安居工程等工作;积极启动“两险” 推动工作,建立起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以建设文明城市为目标,加大城区现代化管理改造投入。筹资3,063万元,用于计生委服务站综合楼、工会文化馆、人防0708工程;投资 1,256万元,完成新城规划总体设计、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建设、数字化系统项目建设一期工程等;安排环境整治支出1,200万元,用于绿化养护、道路维修、广告牌整治以及垃圾清运等,美化了城区环境,提升了城市载体功能。

认真分析总结20xx年财税工作,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支持和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保障和改善民生成效显著,财税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财政资金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但预算执行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财政收入虽然实现大幅度增长,但收入结构不尽合理,质量不高,可支配财力不足;乡镇街道之间发展不平衡,部分乡镇财政困难,基层政权保障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待增强;税收征管仍存在薄弱环节;受行政事业单位增资和偿还政府性债务等因素影响,财政支出增长较快,平衡预算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还需继续深化。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妥善加以解决。

二、20xx年财政预算草案

根据区委总体部署,结合我区发展实际,20xx年财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市委九届七次全会和区委三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下大力培植和壮大财源,扩大财政收入总量。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资金保证政权运转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重点工程的支出需要。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机制创新,提高财税工作质量。切实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强化公共财政服务保障能力,把保增长、保发展、保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首要任务,为全区开发开放和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以及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20xx年财政预算草案是:三级财政收入完成90.4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其中区级收入426,261万元,增长29.9%。

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区级预算收入426,261万元,各项结算补助100,266万元,区预算可得财力为526,527万元,比上年增长22.6%。

20xx年安排正常经费和基金支出526,000万元,比上年增长22.6%。

区预算可得财力与预算支出相抵,财政滚存结余527万元。

三、全面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确保圆满完成全年预算任务

为确保圆满完成20xx年预算任务,我们将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坚持依法理财、强化科学管理。为此,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多措并举,努力扩大财政收入规模。

要把组织收入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税收与非税收入征管,做到应缴尽缴、应收尽收。要在依法治税的前提下开展税收管理创新,进一步优化税收服务,帮助企业依法、依规用足、用好税收政策,发挥税收政策资源的最大效应。狠抓财源建设,继续完善财税扶持政策,重点强化对市区级大项目的扶持力度,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对开发区、示范工业园、乡镇产业功能区的扶持力度,为全区大开发、大开放培植后续财源,做实增收基础。

(二)严格控制支出,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坚持勤俭理财,继续强化过紧日子的思想,在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上做到精打细算,讲求效益。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办公设备管理,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统一标准,严格控制配置标准和使用年限,降低行政成本,节约财政资金。在统筹安排资金确保教师绩效工资发放、事业干部绩效工资改革、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医疗补助基础上,厉行节约,严控一般性支出。同时牢固树立节支也是增收的理念,严禁随意增加大的项目支出和超概算资金,严格控制会议费、招待费、汽车购置费等非生产性支出。

(三)创新体制机制,推进财政管理改革。

为进一步规范预算编制程序,改进预算编制方法,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在区直一级预算单位全面推行部门预算,以建立管理规范、结构合理、约束有力、讲求效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预算管理体系。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在工资性支出、政府采购支出实行国库集中支付的基础上,将所有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支出全部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体系。继续做好投资评审工作,完善相关制度,提高评审质量和工作效率。继续深化政府采购改革,加强采购环节的指导和监督检查,规范政府采购秩序,提高政府采购质量。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对新农村建设资金、区级重点工程资金、社会保障资金开展全面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强化投融资管理,支持区级重点项目建设。

充分发挥财政的投融资主渠道功能,全力支持区级重点项目建设。按市政府要求做好投融资平台整合工作,做大做强特定目的公司,提高投融资能力和水平。加强银政合作,开展全方位融资。全年确保融资20亿元,支持新农村建设和区级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探索大项目绩效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工程项目,在保证重点工程资金需求的同时有效控制政府举债规模,规避债务风险。进一步强化重点工程建设资金的监管,实行项目管理、资金管理和资产管理相结合,建立资金拨付后监督检查机制、项目完工评估决算机制,实现管理的规范化,确保资金安全有效使用。

(五)统筹调度财政资金,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进一步加大教育事业投入力度,支持城区学校新建、扩建及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资金;大力筹集资金用于城区道路、环境整治、乡镇街文体中心建设和电子政务工程等;安排资金1.4亿元,全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继续抓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奶牛生猪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民素质提高工程、文明生态村创建等工作;全面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障实施工作,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好城镇和农村低保、大病救助、安居工程以及老年人生活补助发放,努力搭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各位代表:20xx年,面对新机遇与挑战,全区财税干部决心在区委的领导下,在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确保完成财政预算任务,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下载人大会上财政预算执行工作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大会上财政预算执行工作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财政预算草案工作报告

    一、20xx年财政预算预计执行情况20xx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构建首都和谐社会首善之区为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实施“三......

    2016年自治州财政预算执行

    2016年自治州财政预算执行 情况与2017年财政预算(草案) 昌吉州财政局 二○一七年一月 目 录 一、2016年自治州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1) 二、2016年自治州一......

    囊谦二一六年财政预算执行

    囊谦县二○一六年财政预算执行 情况和二○一七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7年3月16日在囊谦县第十五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囊谦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

    市级财政预算执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适应国库集中收付改革的需要,进一步强化市级预算执行管理,硬化预算约束,推进依法理财、科学理财和民主理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市级预算审批监......

    新形势下财政预算执行审计

    新形势下财政预算执行审计 应重点关注的内容 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是法律赋予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能,是审计机关的永恒主题。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同级预算执行审计在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促......

    财政预算执行和预算草案通知的工作报告5篇

    一、 XX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XX年度我镇财政工作紧紧围绕镇党委提出的工作任务和目标,认真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积极组织财政收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财政监督,较好地完成......

    关于辉南县2009年财政预算执行

    关于辉南县2010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和2011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0年12月28日在辉南县第十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辉南县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县政府委托,现将20......

    县人民政府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汇报

    今年以来,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人大的监督指导下,我县财政工作紧紧围绕全市“保增长、保变样、保民生、保稳定”目标要求和县委的决策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积极的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