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心公益事业修路

时间:2019-05-15 16:16: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热心公益事业修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热心公益事业修路》。

第一篇:热心公益事业修路

热心公益事业 多年来,永清县委老干部局坚持把老干部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往细里做,着重抓好发挥老干部作用这个主题,使该县老干部工作得到稳步提高,老有所为成了老干部工作中的一个亮点。

为引导全县老干部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县老干部局以老年团体为平台,通过加强引导和提供车辆、服务人员等方法,充分发挥老干部的作用。县关工委在原县长刘宏启带领下深入乡村、学校开展青少年德育教育和科技培训。今年上半年,先后开办各类培训班50多次,受训农村青年6000余人。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县关工委组织老干部用歌曲和快板宣传“八荣八耻”,副主任于学知编写了教育材料,印发到各中、小学校。原县外贸局局长宋贺义退休后发挥自己多年从事经济工作的优势,兴办企业,同时,他热心公益事业,捐资修路,安置下岗职工,救助贫困学生。交警蔡玉香退休后,听说交警大队要在县二小路口设一个交警助学岗,就主动承担了站岗和送学生过马路的任务,一干就是六年。

三年多来,根思乡蔡港村7名退休老干部发挥余热,多方筹资修路,使得一条条坑洼坎坷的土路变成宽敞平坦的水泥路,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12月24日一大早,蔡港村7名退休老干部就来到了修路施工现场进行义务劳动。虽然他们的平均年龄都在70岁以上,但是干起活来,个个都不含糊。三年前,7名退休老干部看到村里的土路坑洼不平,村民出行不便,就一起谋划带头修路。退休老干部周宝联告诉记者,当时,他们7个退休老干部每天起早贪黑到每家每户去做工作,宣传造路的好处,让群众做到人人心中有数,人人欢迎,人人支持。

为解决修路的资金难题,7名退休老干部一方面发动村民捐资,另一方面远赴上海、苏州、无锡等地,找本村在外能人出资修路。退休老干部周春林介绍,他们找到了无锡正大集团,周董事长非常感动,一共支持了10多万元。

为保证工程顺利开展,7名老干部亲自去市场买材料,联系施工队,并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工程每一笔收支都张榜公布,赢得了村民信任。三年多来,7名退休老干部共筹集资金70多万元,修建水泥路7000多米,占全村路道总长的95%以上,还有少部分路道,大概7天左右就能结束,同时还改造水坝6座,使得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年关将近,余东镇个私业主心系贫困户,纷纷捐资。据统计,去年,该镇老板已捐资50多万元用于公益事业。

据介绍,余东镇个私企业较多,今年该镇启动了新型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个私企业主知道情况后,自发捐款,资助修路筑桥。他们说,加快新型小城镇及新农村建设,可以改善镇区环境,带动企业更好发展。

新宇村潘达新是新兴特种材料厂老总,他的企业多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他不忘家乡社会事业,为余东镇筑路捐资11万元。去年重阳节,江海橡胶、华强橡塑、五金机电、三轮时装、叶环超市等几家企业老总纷纷带上了慰问品来到了敬老院献爱心。

热心公益事业,捐赠修村道6万元,资助1户困难户子女读书,赞助圩镇建设、学校设施累计1万多元。

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回报社会

随着近年来经营效益的持续增长及员工收入的增加,兴业银行龙岩分行更加热心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今年上半年,积极响应市政府和总工会发出的“向下岗失业人员伸出援助之手”的倡议,在“扶贫助困一日捐”活动中,全体员工慷慨解囊,分行本部员工累计捐款4190元。分行漳平支行在“六一节”来临之际,派员前往部分中小学校慰问,并送去捐款1900元,同时还与漳平一中、漳平三中的部分家境贫困的学生结成对子,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分行永定支行在第十四次“全国助残日”该日派人与残疾人代表进行亲切座谈,并送去慰问金300元,表达对残疾人朋友的一片关爱之情。通过以上行动,兴业银行龙岩分行在当地社会及公众当中树立起“ 关爱社会、回馈社会”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良好企业形象。

致富不忘家乡

刘建明、茅德贤、徐心浩、张国栋等一批在陇南土生土长发展起来的企业家,致富不忘家乡,慷慨出资,建桥修路,大力支持社会事业的发展,如今在社会被传为佳话。

这些企业家都是在陇南这块投资热土上,凭着党的好政策、依靠陇南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个人的艰苦创业富裕起来的。他们所拥有的企业都是资产上亿元以上的民营或国有企业,是陇南的重点骨干企业和纳税大户。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刘建明经营的建新股份集团公司,如今已形成了集有色金属、煤炭、电力、房地产等8个行业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业务遍及海内外,从业人员近万人,固定资产达到30亿元,年销售收入突破40亿元,年上缴利税12亿元,并跻身于中国500强企业行列。

在多年的发展中,他们一方面把在陇南积累的财富投资到陇南,扩大再生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一方面大力支持家乡的社会事业发展。刘建明日前出资2000万元,启动了陇南市区第二座白龙江跨江大桥的修建,同时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支持地方扶贫、修路、办学、人畜饮水等社会公益事业;张国栋于今年4月投资2000万元支持徽县的教育事业;而茅德贤这些年投入到成县公益事业的资金也超过了千万元,从上世纪90年代初修黄渚公路开始,他就与资助公益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期间,他为修路捐款两次各100万元;修医院、建景点分别捐40万元、60万元,至于在东边的乡镇上建一座小桥,为西边的村办小学增添一批教学设备,在城区建个厕所,在路边种植一些树木之类的捐赠,为某些单位集中订阅几千份报纸,他个人也记不清有多少。去年5月,茅德贤又投资500万元修建成县东河三桥,工程即将竣工;还有徐心浩、靳生忠等企业家也慷慨解囊,为陇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起到了表率作用。

第二篇:优秀党员热心公益事业材料

担起责任,活出精彩

——优秀党员张小侠热心公益先进事迹

是春雨让希望的春笋冒出新芽,是关爱让心灵的沙漠绽放光彩。而我愿为渭南的大地上建一座残疾孩子的家园,让聋哑孩子走出无声的世界听到动人的天籁,为困境中的生命提供救助,为公益事业的丰碑不断努力!

我叫张小侠,今年41岁,汉族,渭南市临渭区人,1994年起从事特教工作,1996年创办临渭区特殊教育学校。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8年被授予陕西省首届“百名优秀母亲”荣誉称号;2012年被临渭区评为“十大道德楷模”,2013年被渭南市评为“最美女性”,近年又连获“全国三八红旗手”“陕西省道德模范”称号,我的事迹先后得到了多家闻媒体的报导。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进入一所聋哑学校,做了一位特教老师。在原学校停办之后,一群聋哑孩子失去了依靠。大家都知道聋哑孩子在社会上生存有多么艰难,都能想象他们所受到的别白眼,也能想见他们的父母为给孩子治病所花的大把的血汗钱,许多残疾孩子家庭的贫困越来越严重。每当想到这些,我内心就无法平静。为了让聋哑孩子与正常孩子一样受到教育,将来自食其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我带着他们租房上课。很多聋哑孩子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甚至连生活费也交不起,我就让他们免费上学。我贴上了家里的一切,公公的退休金花了进去,家里的粮食也被学校吃光了。学校不赚钱,交不起昂贵的房租,今天被撵到这儿,明天又不知道会被撵到哪儿,但是无论怎么艰难,看到孩子和家长信任的目光,我逼着自己咬呀坚持!我一心为残疾孩子的举动,感动了社会各界,在学生家长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1997年4月,我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且负债几万元,办起了渭南唯一的一所集弱智、聋哑教育为一体的特殊教育学校——临渭区曙光特教学校,开始“用生命托起希望的曙光”。

聋哑孩子娟娟身体病弱,吞咽能力差,生活不能自理,走了很多医院都无法医治,来学校时大家怕养不活她而不愿意收留,我收下了她。白天背着抱着,晚上搂着睡觉,给她洗衣服喂饭,教她发音,孩子慢慢健康起来了,还学了文化知识,是我的腰腿却一天天巨烈地疼起来;永亮家穷上不起学,事情在《三秦都市报》上登载后,我又把他接到学校义务照顾;流浪老人孤苦无依,我把老人带回学校,管吃管住;聋哑人迷路了,我带回学校,第二天又蹬了三轮拉着他去车站并买了车票送他回家;逢年过节,处在经济困难中的我又自己掏钱买米面去慰问山区比我贫困的老人......可是厄运没有因为我的热心我的付出而放过我。2000年,在为聋哑儿事业的极度辛劳中,在体力长期大量透支的情况下,腰腿难忍的疼痛终于击垮了我。当时医生告诉我,只有两年的生命了。在医院做手术之前,我背着亲人立下了遗嘱:如果我不在了,就将器官捐出去,为聋哑孩子建一所正规的学校,那一年我27岁。

手术成功了,我却成了残疾人,和我的孩子们一样!这也许就是缘分吧!从此,我只能拄着双拐艰难地行走。可是这场生死考验之后,我对事业更加执着,对别人的帮助更加热心——我知道属于我的时间不多了,我要在有生之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两年时间过去了,我没有倒下,十三年过去了,我更加坚强!因为那一群特殊的孩子、那些我认识或者不认识的可怜人,他们是我最大的牵挂,我放心不下他们!在我那可怜的孩子眼里,我是他们亲切、坚强的妈妈,我永远都会真心爱他们;对那些贫穷的困顿人,我只要看到就不会不忍心他们受苦。我拄着双拐,一瘸一拐地挪进简陋的教室,握着盲孩子的手,一勺勺地把饭喂进他的嘴里;我拄着双拐走进山区老人的家里,为老人生活的艰难而伤心;我把自己的生活用品送给需要的人,在我眼里,别人都比我更需要帮助;为给聋哑女孩静静做心脏修补手术,我摇着轮椅,在别人异样的目光中四处筹措费用;为了帮助犯罪聋哑少年,在肿瘤手术后,全身三分之二瘫痪、腿部疼痛、行动不便、高烧不退、大小便失禁的情况下,我不顾家人的担忧毅然奔赴澄县,30多个小时没有喝一口水,回来时口里全烂了;为了聋哑学校,我把亲人为我拼凑的救命钱拿出来给孩子们盖校舍;为了孩子们有饭吃,大雪路滑的冬天,我在残疾的情况下蹬着三轮车去卖对联。还记得那年,因为长期救助贫困者,尤其是为贫困聋哑孩子贴补学费、生活费,学校的经费紧张到了没钱给孩子们买粮食吃的程度,想起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睛,我愁地坐在大路边放声大哭......罹患重病,十几年来我承受着巨大的肉体折磨、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但从来没有考虑过个人的安危。曾经有人对我说,办学不为赚钱,把自己家的粮食吃光了,亲戚的钱借遍了,还把自己弄成瘫痪,到底是图为什么?何必让自己那样辛苦?可是在我看来,竭尽所能为聋哑孩子,为那些比我更困难的人提供最大的帮助,看到那些生活艰难的人因为有人关爱而不孤单,因为有爱而不寒冷,就是我最大的快乐。所以无论是在刚得了重病的时候,还是在身体残疾的时候,无论是办学中的困难,还是生活中的艰难,我从没有流过一滴气馁的泪水,我要用坚强、乐观和阳光的心态,给身边每一个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带去光明,我要用我的生命托起希望的曙光。

生命是一曲承载着责任的乐章,唯有能担得起责任的人,才能活得精彩,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让我身陷绝境却心系他人。作为一个癌症患者,一名残疾人,一个需要社会救助的人,我从没有抱怨过生活的不公和社会的冷漠,不求社会对我的帮助,不求别人为我做什么,只想坚强地精彩地活着,像慈善协会、妇联、残联、教育局、关工委和一切热心公益事业的人一样,真挚地去爱身边的人,努力为社会做事,践行我作为共产党员的责任。

第三篇:热心公益事业的年轻人

热心公益事业的年轻人--朝阳区王东晖事迹

来源:首都文明办

日期:2009-11-19 字号 【大 中 小】

远洋天地小区入住已经五年了,业主都知道小区里有个“天地公益社区”,它的创始人之一就是一名年仅32岁叫做王东晖的年轻人,一位丹麦籍华人,他为小区里做了什么?他为小区带来了什么?

一、创建自己的网站,使业主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

“如果我们的近邻们是这样充满爱心,我们的社区文化是这样的健康向上,我们的家园将会变得多么美好”。王小鼠(王东晖的网名)和一群热心人就是怀着这样的愿望,在小区里创建了自己的业主论坛--家@远洋天地。

远洋天地当年的售楼口号就是“年轻的天地,我们的家园”,所以自从2002年起,大批的年轻人开始入住成为邻居,不甘寂寞的年轻人为了结交更多的朋友而煞费苦心。这时,大家发现原来在网上我们可以认识这么多邻居,可以认识各行各业的人,不知不觉中扩大了生活的圈子,眼界也开阔了。业主论坛的信息很丰富,商业信息、培训教育信息、装修经验、理财宝典、家庭问题咨询、结伴出游信息等。当你的新家在装修,自己却没有时间频频照看的时候,上个网说一下就会有人会帮你盯着;当你需要购买装修材料又无从着手的时候,上个网说一下就会有人会自告奋勇帮你买回便宜又合适的材料;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上个网说一下就会有人立刻上门提供帮助;当你出差的时候,上个网说一下你就可以放心地把钥匙交给邻居,让他替你照顾猫猫狗狗„„只要生活中可能需要的,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这就是发生在这个普通新建小区里的事情。网站这个沟通的平台帮助小区的许多居民们,开始了简约、时尚、真诚的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

网站建成后,刚开始只有一两个人注册,后来有了十几个人,二十几个人,到现在注册用户有两千多人。现在除了当初创办的“八里庄之声”板块外,逐步增加了居委会专版、业主委员会专版、公益社区、谈天说地、洋话连篇、天地宝宝、美食天地等29个板块,渐渐的,这里成了年轻人交友聊天、互通信息、掌握整个社区生活的重要窗口。

2003年和2004年的10月,网站举办了两次周年庆祝活动,100多网友的大聚餐,大家纷纷从网上下来,每个人胸前都戴着写着自己网名的胸牌,怀着好奇的心情与现实生活中的你、我对号入座。活动中还为网上的活跃分子颁发了风云人物奖、最佳版主奖、灌水奖、没谱青年奖。

“家@远洋天地”成了小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大家夸起网站,总要提起王小鼠、天山马贼、豆花、Boboo、Ivy这一群年轻人。

二、成立公益社区,为了小区的平安、文明、和谐

“人生最美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以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是王东晖常引用的一句名言,他和网上的一些朋友都觉得应该为小区做些什么,这样“公益社区”应运而生并在网上设立了“公益社区”板块,在网上,他提出了公益社区要关注的几件事情:

1、环保+爱护公物,从身边做起,从远洋天地做起。

2、关心我们身边的弱势群体,包括外来“民工”,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帮助。

3、关心北京市内,北京周边的弱势群体。

4、西部贫困山区发展(侧重经济方面、贫困人员脱贫)。

5、贫困儿童教育,包括女童资助等。

6、社会活动,包括爱国范畴。

7、关注残障人士。

8、关注艺术,特别是一些需要得到社会支持、积极向上的艺术,比如:话剧、传统戏剧等等,陶冶情操。

9、保护动物。

10、我们帮助陌生人的同时别忘记关心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还有我们的好邻居们!谁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千万要说出来哟,看看大家能不能帮助你。

于是,这几年,在王东晖等热心青年的带领下,公益社区做了:

2003年4月,一群年轻人在小区内摆开桌子,拉开横幅,呼吁大家爱护环境,支持环保,不久,小区内出现了分类垃圾箱。

2003年5月3日,“非典”肆虐,最恐慌的日子,还是这群年轻人,手持红玫瑰,微笑着送给居民,送给保安,送给出租车司机,送给经过的陌生人。当人们迟疑地接过玫瑰,看见卡片上写的问候和鼓励的只言片语,每个人脸上都露出友善的笑容。

2003年中秋仍然是这群年轻人,在夜里手持红灯笼,将业主们捐赠的月饼、书籍送到为他们辛苦工作的保安员、保洁员手中。

2004年3月,小区里许多树苗旁都订了一块小牌子,上面写着某业主的名字“绿色朋友***”,这样他(她)就认领了这棵小树,并且会爱护它。为了改善小区环境,他们还向邻居们赠送狗夹,请主人把狗屎及时清理干净。

2004年5月开始至今,小区里每三个月就会出现一种独特的新景观:远洋天地居民自己的跳蚤市场。这一天,老老少少都会把家里不需要的东西拿出来摆上个摊位,邻居们可以用很便宜的价格就可以买到。这样的跳蚤市场,既节约生活资源,还方便了邻里,各家各户常在一个“公共空间”里出现,合作扶助的意识自然而然地悄悄萌发。到目前为止跳蚤市场已经办了10 届了,都是由物业公司派人发通知、维持秩序、清洁现场,他们虽然延伸了物业服务的触角,但增进了物业与业主间的理解,融洽了彼此的关系。

2006年底,小区实行封闭管理,王东晖等热心青年在网上号召大家“每天声援十分钟”来支持保安的工作,也就是说为了小区安全,每天上班早出来十分钟,在门口帮助保安维持秩序,阻止外来人员穿行小区。那些日子,总能看见这些熟悉的身影在寒风中伫立。在短短的两天时间,他们又筹得了6000多元钱为保安买来了御寒用的手套和护膝。

2007年春节前夕,在社区举办的慰问保安、保洁的“百家宴”上,他和诸多年轻人也参与其中,有的年轻人因为要上班,头天就把吃的做好了,第二天让家中的阿姨特意送过来,还有的年轻人直接把现金交到社区,委托社区买水果、饮料等慰问保安、保洁。

2007年,王东晖和社区居干在除夕的钟声中为在岗上值班的保安送去了他亲手烘制的蛋糕和热豆浆。

这些公益行动让发起者充实而快乐,使邻居间彼此熟悉,同时这些事情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让业主与开发商和物业公司之间的紧张关系有了缓和。

三、将爱心传递、让公益事业向小区外延伸

王东晖在公益社区建立初期就提出要关心弱势群体,做为公益社区的创始人,他号召要把爱心传递到每一个需要的地方。

在他的带动下,2005年一位网名叫“高兴就好”的住户提议给西藏贫困小学生捐衣物,居然一呼百应,没几天就收集到450多公斤衣物,还有不少人主动当志愿者来帮助打包并自费邮往西藏。

从2006年初至今,公益社区手拉手结对子帮扶八里庄地区三名困难儿童,共捐赠3600元,其中甘露园社区的残疾儿童---刘梦就是王东晖本人捐助的,他表示,无论是公益社区还是他本人还会一直帮下去,直到孩子们接受完义务教育。

2005年,王东晖看到好多年轻人忙于工作没有时间解决自己的终身大事,他又一手精心组织和策划了“缘分的天空”大龄青年交友会,小区内很多的热心青年都充当了志愿服务人员,帮助策划交友会的游戏、主持和制作胸牌、桌签等。“缘分的天空”已经办了两届了,参与交友会的大龄青年近300人,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几十对正在交往,还有十几对已经牵手人生了。

2007年为了能在办事处举办的“赶大集”活动中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王东晖又特意在淘宝网上淘来了用来学英语用的“商务通”等多件贵重物品,无偿捐献给地区的贫困群体。其中,红庙社区受到捐助的同学家长还写来了感谢信,感谢王东晖捐助的“商务通”帮助儿子提高了英语水平。

王东晖只是我社区众多有爱心、有热心的年轻人的缩影,年纪轻轻的他通过自己的奋斗早已衣食无忧,他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财富将生活过得更好,但他却用大量的时间、精力、资源、爱心投入公益事业,他的行动不仅感动着远洋天地的人们,相信也会感染着我们身边更多地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

第四篇:内蒙古正大有限公司热心公益事业

内蒙古正大有限公司热心公益事业

1、在2005年圣诞节来临之时,内蒙正大总经办人员带着公司员工的爱心和美好的祝福来到内蒙儿童福利院,为那些从小就失去父母或在一出生就被遗弃的孩子们送上玩具、衣服、书、本、笔等新年礼物217件以及400多元现金,祝愿他们圣诞和新年快乐。因为内蒙正大员工深知,这些不幸的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承受着巨大的伤害,他们比正常的孩子更需要关心与帮助。此次爱心活动公司员工积极参与,短短的一周内,大家踊跃向福利院儿童捐款、捐物,数量较去年相比增加了一倍。看到福利院孩子们快乐的神情,大家都非常欣慰,真正体验到了帮助弱者的快乐,离开时儿童福利院的领导对公司的捐赠再三表示感谢。

2、2008年1月中旬,中国大部分地区遭遇50年不遇的低温、雨雪和冰冻天气,造成部分地区农作物受灾面积1.01亿亩,倒塌房屋14.9万间,损坏房屋60.2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326.7亿元。面对灾区百姓遭受的灾难,正大集团一贯秉承“爱是正大无私奉献”的感恩情怀,特向中国冰雪灾区捐资200万元人民币。实际上在这次灾害中,正大集团在华投资企业也受到损失,几十家企业遭遇停电、停料、停产、仓库倒塌等灾害,损失大约2000万元。虽然集团当时也在开展自救,但是正大董事长首先想到的是国内受灾的老百姓,更愿拿出资金来救助灾区的人民。

3、2008年4月1日—7日,由内蒙古正大有限公司赞助的第二

届内蒙古农业大学“正大杯”乒乓球比赛在内蒙古农业大学体育馆内成功举办,内蒙古正大邬锐军副总经理出席了此次比赛的开幕式及闭幕颁奖仪式。内蒙古农业大学是全国重点农业院校,同时也是内蒙古正大及华北区重点人才选拔基地,内蒙古正大20%以上人员均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公司每年从内农大招聘应届毕业生进行重点培养,内蒙古农业大学也多次组织学生来企业进行实地参观与学习。目前内蒙正大公司已与该院校毕业指导中心、重点院系领导建立了良好的沟通合作关系,公司良好的企业形象与声誉已牢固树立在广大农大在校师生的心目中。

4、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特大地震。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灾害无情人有情,正大集团在灾区有6家企业,在企业受灾的情况下,正大集团仍为灾区捐赠物资累计超1800万元。其中包括600万元人民币的现金、800万元的急需物品和440万元的员工捐款。5月13日下午国务院侨办举行的“侨爱工程———抗震救灾温暖行动”仪式上,正大集团谢国民董事长又代表正大集团捐赠了500万人民币现金及价值500万元的物资(包括食品、消毒剂、衣服等)。尽管这些钱对于灾区的损失来讲,只是杯水车薪,可是涓涓细流汇聚成海,众志成城,定能度过难关,内蒙古正大有限公司全体人员衷心祝愿灾区人民早日脱离苦难、重建家园!

5、2008年6月,赛罕区金河镇碾格图村碾格图中心小学办公楼前彩旗飘扬,内蒙古正大为碾格图小学捐赠图书的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碾格图中心小学为该村的唯一一所小学,共有在校师生200多名。

由于教育资金缺乏,学校的孩子们至今还没有自己的图书室。公司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购买了3000多元的书籍,由贾银宝销售经理、杨萍人事经理及负责该区域的刘宏敏销售主任等人代表公司,将所购图书捐赠给学校,转达内蒙古正大对各位小同学最美好的祝愿与期望。在捐赠仪式上,该校校长将写有“支持教育、情深似海”的锦旗赠予公司,衷心感谢内蒙正大公司及全体员工的爱心奉献及为本地教育事业给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6、2009年5月,内蒙古正大委派公司主管带领公司部分员工,积极参加地方政府组织的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农村“爱心超市”募捐活动,再次彰显了正大“爱的奉献”企业精神。内蒙古正大公司首先拿出2000元现金购置了金龙鱼调和油送到爱心超市,并由邬锐军副总经理代表公司参加了首家“爱心超市”的正式启动仪式。

内蒙古正大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关爱农村弱势群体,曾多次进行爱心捐赠,包括自发给农村偏远地区小学赠送图书等活动,为农牧民朋友中的弱势群体贡献绵薄之力,为做爱心企业而努力。

第五篇:民情速递员热心社区公益事业

黄土岘社区民情速递员热心社区公益

社区活跃着一支“民情速递员”队伍,他们的“触角”延伸到社区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给社区反映他们看到的、听到的社区里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建议。通过“民情速递员”的反映,社区能及时了解许多民情并提前介入把工作做到前面。

民情速递员平时就跟邻里接触沟通,发现问题就及时跟社区反映。哪里的绿化被破坏了,楼道里谁家搬走了他都了解得一清二楚。有些邻里生活琐事引起的矛盾能协调的,他当场就调解了。有一次两户人家因为装潢闹起了矛盾,民情速递员了解情况后发现其实是场误会,一楼的人家想要换门,二楼的住户则以为他们是要搭建违法建筑,这样就会影响自家安全。民情速递员通过真诚耐心的调解,两户人家化解了矛盾,问题就这样解决在最基层了。社区的党员、普通居民,都是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人,平时社区居民之间看似平平常常的拉家常,其实都是对社区工作的的意见和建议。民情速递员就是社情民意的传达者。

社区“民情速递员”都是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群众信任度高的居民,已经成为社区服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黄土岘社区

下载热心公益事业修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热心公益事业修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热心公益事业无私奉献社会(范文模版)

    热心公益事业 无私奉献社会 孙庆安,中共党员,辉县市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该同志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理论,思......

    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情况的评语

    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情况的评语近些年,由于市场大潮的冲击,由于教育的上的失误,有的人道德滑坡,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道德评价标准失衡。遵守社会公德在一些人眼里......

    热心公益事业的民情企业家付建平

    热心公益事业的民营企业家付建平付建平,1961年出生。现任延边东方技能培训学校校长、延边州政协委员、中国烹饪协会名厨专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烹饪协会副秘书长、延边烹饪协......

    热心公益事业志愿者个人事迹(本站推荐)

    我叫xxx、我的家乡在遥远的甘肃。我是一名医护人员、帮助他人是我的指责,奔着这个目标我于2009年6月加入了公益联盟。在这个团结互助、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大家庭里,积极努力......

    热心公益事业为和谐社会做贡献演讲稿

    投身公益事业我骄傲我自豪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姐妹: 大家好,我叫田金香,今天能够站在这里给大家讲讲我的故事,我感到万分荣幸。我今年64岁,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退休教师,能够投身公......

    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好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好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好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女,现任街道办西城胡同党支部书记,多年来,她热心社区的公益事业,现在我们介绍一下: 走进西城胡同......

    延边福彩热心公益事业 关爱孤残贫困儿童

    延边福彩热心公益事业 关爱孤残贫困儿童 “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延边州福利彩票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与全州福彩投注站业主代表走进延边儿童福利院,共同看望了生活在这里的孤......

    热心公益事业的个体私营企业家讲解(精选五篇)

    热心公益事业的个体私营企业家 ---金清燕 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奋力拼搏,自强自立,走过了艰难曲折的创业之路,结下了丰硕的果实。这就是牙克石市天马建筑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