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热心公益事业无私奉献社会(范文模版)
热心公益事业 无私奉献社会
孙庆安,中共党员,辉县市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该同志能够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理论,思想上忠于党,热爱祖国。工作中刻苦钻研、吃苦耐劳。生活中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致富不忘本,积极回报社会。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扶贫济困,特别是资助辍学青少年重返校园活动中,能够慷慨解囊,带头捐助,热心公益事业,无私奉献社会,三十年如一日,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先后荣获新乡市建委“先进工作者”、辉县市“五一劳动奖章”、“辉县市文明市民”等荣誉。
在抗击非典中,该同志看到全国“非典”疫情漫延,危及人民生命健康,举国倾力投入到抗击“非典”战役中的感人场面,看到白衣战士为国为党忘我工作、不怕牺牲,站在抗击“非典”的最危险、最前线的感人事迹后,在凌晨六点多钟,通知支部成员开会研究抗击“非典”的措施办法和具体方案,并于当天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人。除支持物资外,将20000元现金和慰问信及时送到了市抗击“非典”现场办公指挥部。时任市长王可明当即指示要大力宣传这种忧国忧民,慷慨解囊,奉献国家和民族的精神。但该同志一再坚持不张扬不报道的思想,他说:“人家在抗击非典前线,命都不顾,我们做这么一小点事算个啥”。这就是该同志不图名利、默默奉献的真实写照。
2008年5月,发生在四川的大地震同样牵动了该同志的心,地震
破坏巨大,人员伤亡惨重,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社会各界乃至全世界的痛心,该同志以个人和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进行了两次大捐助,累计捐款86000余元,分别将捐款寄往北京“红十字”会和我市民政部门,以表示对受灾地区父老乡亲的慰问,支持四川人民重建家园。这就是一个普通党员回报社会的滚烫红心,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听党的话,跟党走,党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这一誓言。
该同志常常无私帮助困难群体,95年的一天,该同志在新桥村遇到了一个叫王吉贞的中年人坐在路边抱头痛哭,经询问得知,他是一个赶车拉粪的社会底层人员,收入微薄,全家人全靠一天拉粪收入的几元钱生活,头一天晚上他拉粪用的小驴车被盗,失去了劳动生产工具,不知所措,束手无策。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孙庆安同志马上想方设法筹集了2000元钱,为王吉贞购置了一套小驴车,挽救了这个无助的家庭。新桥村的郭长生,孙子患了败血症,当孙庆安同志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不加多想当即给予10000元的救助……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不计其数,孙庆安同志就是这样默默无闻的救助社会弱势群体,不求回报,无私奉献。
每当该同志听到或看到一些学生,因家庭贫困与大学失之交臂,就惋惜不已。该同志深感知识和人才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下定决心不让贫困家庭的子女失去上学的机会,他时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就是“人人献出一份爱,这个世界会更美好”。1996年,在他经济收入微薄的情况下,就以个人的力量,支助了拍石头乡横岭小学学生赵永亮和长垣县佘家乡学生连小瑞。从1998年起,该同志坚持不懈、默默无闻 的做出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善事,支助了许多贫困大学生重圆大学梦。他每年都主动与市团委、市总工会联系,不惜代价,不畏山高路远,组织人员到贫困生家中了解情况,选出真正贫困的大学生进行全额全程支助,创立了我市支助贫困大学生全学制的支助先例。在支助过程中,他利用每年暑假寒假的时间,与全体受支助学生相聚公司,相互交流大学生活、学习情况、学习经验,交流每门课程学习成绩,及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使受支助的学生互相学习、促进交流。在每次交流活动中,该同志总是语重心长的嘱咐大家要珍惜在大学的时光,刻苦钻研学业,不要忘记党和社会对年青人的期望,将来要用自己的知识财富,成就一番辉惶的事业,报效党和社会,报答家庭和父母……自98年至今,该同志共支助贫困大学生51名,平均每人1万余元,十多年过去了,已有29名大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他们的感恩之情像清澈甜美的流水一样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源源不断的涌来。2011年5月4日,由市总工会组织,市人大、市政协、市妇联、市团委、市教育局、市电视台等单位领导参加,在公司组织了毕业大学生归来恳谈会,大学生为表感谢之情,给该同志赠送了“助学义举薄云天”的匾幅,参会的各位领导也充分肯定了该同志助学圆梦献爱心的义举。
这就是孙庆安同志,一个默默无闻奉献社会的普通共产党员,站立于时代的潮头,胸怀着滚烫的红心,热心公益事业,无私奉献社会,脚踏实地践行科学发展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实际行动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第二篇: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情况的评语
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情况的评语
近些年,由于市场大潮的冲击,由于教育的上的失误,有的人道德滑坡,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出现了一些混乱现象,道德评价标准失衡。遵守社会公德在一些人眼里变得不值得重视,甚至会认为讲公德吃亏;自私自利的行为变得不臭,甚至认为是当今社会做人的行为准则。社会上产生这种胡涂观念的人不少,也影响了儿童青少年。
我们一起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自古以来,任何一个国家都有社会公德要求来维护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促进社会进步。一旦社会公德被破坏,必然导致人们行为失范、社会混乱,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老百姓。遵守社会公德是利国、利民、利己的好事。如果认为讲公德吃亏,大家都只顾自己,吃亏的将是所有的人,也包括自己。比如,在一个居民小区里,你也乱倒垃圾,我也乱倒垃圾,弄得臭气熏天,蚊蝇孳生,闻臭味的是所有的住户,带着细菌、病毒的蚊蝇也不会选择窗户。如果大家都保护环境卫生,受益的是每家每户;如果有一家只顾自己,这家就成了害群之马。此外,我们还应想到,一个人如果从小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社会,不顾他人,这个人能在社会上立足吗?哪个群体里欢迎这样的人?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对自私自利都嗤之以鼻。在学校里,自私自利的学生在班集体中处境十分尴尬。对于个人来说,是否讲社会公德,关系到他是否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能获得满意的社会角色地位,从而必然影响他的身心发展和事业发展。因此,必须教育孩子从小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教育孩子遵守社会公德应注意哪些问题?
教育孩子努力做到“五爱”。
所有的家长,对“五爱”并不陌生。从50年代开始,一代又一代的中小学生都接受过以“五爱”教育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教育。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把“五爱”表述为:“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再一次重申:“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而且要求:“五爱”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体现出来,包括在“家庭内部和邻里之间”也要体现出来。这说明对孩子进行“五爱”教育是所有的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们在本书中对“五爱”的教育内容分别立题进行了阐述。家长在对孩子进行“五爱”教育中应该注意:
把情感教育与理性教育结合起来。
“五爱”,突出的是一个“爱”字,有了爱才会在言行中表现出公德品质。可是爱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建立在大量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基础之上,正所谓“知之深,爱之切”。比如爱祖国的教育,离不开祖国的大好河山,离不开祖国的悠久历史,离不开改革开放以来的伟大成就。家长在教育中,要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切身感受充满感情地讲给孩子,而且要鼓励孩子知道得更多,认识得更深。
(二)“五爱”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在教育中要重视这种联系,提高教育实效。
当我们和孩子一起畅谈香港回归、澳门回归、祖国统一、大京九铁路、三峡工程、航天事业成就时,“五爱”的内容都渗透在里边。只要家长在交谈中加以点拨,孩子的认识就会提高,情感也会加深。
孩子年龄不同,教育内容和形式应有区别。
小学中年级以下的孩子,需要直观、形象、生动的教育。中年级以后的学生喜欢走得更远,接触实际更多,而且开始对“字书”感兴趣。中学生感情越来越丰富,渴望实践,对富有哲理的名言、警句有偏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内容和方式。
教育孩子遵守公共生活规则。
公共生活规则是社会生活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德要求。只要培养起公德意识,做到并不难,而许多人走上邪路往往是从不讲公德开始的。
爱护公共财物。
从小培养孩子要像爱护自己的东西一样对待公共财物。教育孩子在外边要爱护公共设施,保护文物古迹,不乱写乱刻。跟孩子一起外出时,对那些破坏文物的现象要表示义愤,进行分析批评,不能无动于衷。教育孩子在学校要爱护桌椅、教学器械、体育器材,积极参加维修桌椅等劳动。
遵守公共秩序。
教育孩子在公共场所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和纪律。在影剧院、体育场、公园、图书馆、商店、公共电汽车上,一定按规定办事,不为个人利益破坏规定。尤其是看到有人破坏规定时,不要出于从众心理也跟着去做,应该劝阻那些违规的人。
维护公共场所卫生,保护环境。
现在,有些人不讲公德,随地吐痰,乱扔纸屑烟头,乱泼脏水,甚至公然破坏环卫设施。要教育孩子分清是非,绝不能做这种不文明、不道德的事情。当发现孩子出现这方面缺点时,及时指出并立即纠正。教育并支持孩子积极参加大扫除和保护环境的各种公益活动,有机会时跟孩子一起参加,对孩子最有教育作用。
关心公益事业。
关心公益事业的最基本表现是助人为乐。助人为乐是出于单纯和善良的动机,而不是为了受表扬。社会上许多助人为乐的人都是不留姓名的,应教育孩子向他们学习。
公益事业有固定性和非固定性的。像“希望工程”、社会福利活动、“春蕾计划”(救助失学儿童)等是相对固定的公益事业;像为得病的人募捐、支援灾民、救助遭受不幸的家庭等是非固定的公益事业。家庭要与孩子一起为公益事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以我们的善良与同情心熏陶孩子,使他们从小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如果认为公益事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将会给孩子心里埋下不良的种子。
家长们都期望年轻一代成为文明、善良、有高尚公德的人,而实现期望是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每个家庭做起。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亦称“公共道德”或“公德”,也即列宁所说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列宁选集》第3卷第247页)。它是人们为了维护公共生活、调节人们之间的关系而形成的道德行为准则和起码的公共生活准则。社会公德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根据生活实践和共同生活的客观需要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公德同个人私德相对,前者指同集体、组织、阶级以至整个社会、民族、国家有关的道德;后者则指个人私生活中处理爱情、婚姻、家庭问题的道德以及个人的品德、作风、习惯等。两者虽有区别,但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紧密的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无阶级的社会里,社会公德为人们所公认,并通过社会舆论、风俗习惯来维护和调整。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内部没有根本对立的利益冲突,社会公德有可能成为全社会统一的道德规范,并为全体人民所接受。在我国,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是基本的社会公德。我国宪法还明确规定,遵守社会公德是一切公民的义务,违反社会公德,轻的要进行批评教育;重的如破坏公共秩序、扰乱社会治安的要绳之以法。
第三篇:优秀党员热心公益事业材料
担起责任,活出精彩
——优秀党员张小侠热心公益先进事迹
是春雨让希望的春笋冒出新芽,是关爱让心灵的沙漠绽放光彩。而我愿为渭南的大地上建一座残疾孩子的家园,让聋哑孩子走出无声的世界听到动人的天籁,为困境中的生命提供救助,为公益事业的丰碑不断努力!
我叫张小侠,今年41岁,汉族,渭南市临渭区人,1994年起从事特教工作,1996年创办临渭区特殊教育学校。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2008年被授予陕西省首届“百名优秀母亲”荣誉称号;2012年被临渭区评为“十大道德楷模”,2013年被渭南市评为“最美女性”,近年又连获“全国三八红旗手”“陕西省道德模范”称号,我的事迹先后得到了多家闻媒体的报导。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进入一所聋哑学校,做了一位特教老师。在原学校停办之后,一群聋哑孩子失去了依靠。大家都知道聋哑孩子在社会上生存有多么艰难,都能想象他们所受到的别白眼,也能想见他们的父母为给孩子治病所花的大把的血汗钱,许多残疾孩子家庭的贫困越来越严重。每当想到这些,我内心就无法平静。为了让聋哑孩子与正常孩子一样受到教育,将来自食其力,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我带着他们租房上课。很多聋哑孩子家庭贫困,交不起学费,甚至连生活费也交不起,我就让他们免费上学。我贴上了家里的一切,公公的退休金花了进去,家里的粮食也被学校吃光了。学校不赚钱,交不起昂贵的房租,今天被撵到这儿,明天又不知道会被撵到哪儿,但是无论怎么艰难,看到孩子和家长信任的目光,我逼着自己咬呀坚持!我一心为残疾孩子的举动,感动了社会各界,在学生家长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1997年4月,我花光了家里的积蓄且负债几万元,办起了渭南唯一的一所集弱智、聋哑教育为一体的特殊教育学校——临渭区曙光特教学校,开始“用生命托起希望的曙光”。
聋哑孩子娟娟身体病弱,吞咽能力差,生活不能自理,走了很多医院都无法医治,来学校时大家怕养不活她而不愿意收留,我收下了她。白天背着抱着,晚上搂着睡觉,给她洗衣服喂饭,教她发音,孩子慢慢健康起来了,还学了文化知识,是我的腰腿却一天天巨烈地疼起来;永亮家穷上不起学,事情在《三秦都市报》上登载后,我又把他接到学校义务照顾;流浪老人孤苦无依,我把老人带回学校,管吃管住;聋哑人迷路了,我带回学校,第二天又蹬了三轮拉着他去车站并买了车票送他回家;逢年过节,处在经济困难中的我又自己掏钱买米面去慰问山区比我贫困的老人......可是厄运没有因为我的热心我的付出而放过我。2000年,在为聋哑儿事业的极度辛劳中,在体力长期大量透支的情况下,腰腿难忍的疼痛终于击垮了我。当时医生告诉我,只有两年的生命了。在医院做手术之前,我背着亲人立下了遗嘱:如果我不在了,就将器官捐出去,为聋哑孩子建一所正规的学校,那一年我27岁。
手术成功了,我却成了残疾人,和我的孩子们一样!这也许就是缘分吧!从此,我只能拄着双拐艰难地行走。可是这场生死考验之后,我对事业更加执着,对别人的帮助更加热心——我知道属于我的时间不多了,我要在有生之年做更多有意义的事。两年时间过去了,我没有倒下,十三年过去了,我更加坚强!因为那一群特殊的孩子、那些我认识或者不认识的可怜人,他们是我最大的牵挂,我放心不下他们!在我那可怜的孩子眼里,我是他们亲切、坚强的妈妈,我永远都会真心爱他们;对那些贫穷的困顿人,我只要看到就不会不忍心他们受苦。我拄着双拐,一瘸一拐地挪进简陋的教室,握着盲孩子的手,一勺勺地把饭喂进他的嘴里;我拄着双拐走进山区老人的家里,为老人生活的艰难而伤心;我把自己的生活用品送给需要的人,在我眼里,别人都比我更需要帮助;为给聋哑女孩静静做心脏修补手术,我摇着轮椅,在别人异样的目光中四处筹措费用;为了帮助犯罪聋哑少年,在肿瘤手术后,全身三分之二瘫痪、腿部疼痛、行动不便、高烧不退、大小便失禁的情况下,我不顾家人的担忧毅然奔赴澄县,30多个小时没有喝一口水,回来时口里全烂了;为了聋哑学校,我把亲人为我拼凑的救命钱拿出来给孩子们盖校舍;为了孩子们有饭吃,大雪路滑的冬天,我在残疾的情况下蹬着三轮车去卖对联。还记得那年,因为长期救助贫困者,尤其是为贫困聋哑孩子贴补学费、生活费,学校的经费紧张到了没钱给孩子们买粮食吃的程度,想起那一双双期待的眼睛,我愁地坐在大路边放声大哭......罹患重病,十几年来我承受着巨大的肉体折磨、精神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但从来没有考虑过个人的安危。曾经有人对我说,办学不为赚钱,把自己家的粮食吃光了,亲戚的钱借遍了,还把自己弄成瘫痪,到底是图为什么?何必让自己那样辛苦?可是在我看来,竭尽所能为聋哑孩子,为那些比我更困难的人提供最大的帮助,看到那些生活艰难的人因为有人关爱而不孤单,因为有爱而不寒冷,就是我最大的快乐。所以无论是在刚得了重病的时候,还是在身体残疾的时候,无论是办学中的困难,还是生活中的艰难,我从没有流过一滴气馁的泪水,我要用坚强、乐观和阳光的心态,给身边每一个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带去光明,我要用我的生命托起希望的曙光。
生命是一曲承载着责任的乐章,唯有能担得起责任的人,才能活得精彩,是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让我身陷绝境却心系他人。作为一个癌症患者,一名残疾人,一个需要社会救助的人,我从没有抱怨过生活的不公和社会的冷漠,不求社会对我的帮助,不求别人为我做什么,只想坚强地精彩地活着,像慈善协会、妇联、残联、教育局、关工委和一切热心公益事业的人一样,真挚地去爱身边的人,努力为社会做事,践行我作为共产党员的责任。
第四篇:热心公益事业修路
热心公益事业 多年来,永清县委老干部局坚持把老干部工作往深里做,往实里做,往细里做,着重抓好发挥老干部作用这个主题,使该县老干部工作得到稳步提高,老有所为成了老干部工作中的一个亮点。
为引导全县老干部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县老干部局以老年团体为平台,通过加强引导和提供车辆、服务人员等方法,充分发挥老干部的作用。县关工委在原县长刘宏启带领下深入乡村、学校开展青少年德育教育和科技培训。今年上半年,先后开办各类培训班50多次,受训农村青年6000余人。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中,县关工委组织老干部用歌曲和快板宣传“八荣八耻”,副主任于学知编写了教育材料,印发到各中、小学校。原县外贸局局长宋贺义退休后发挥自己多年从事经济工作的优势,兴办企业,同时,他热心公益事业,捐资修路,安置下岗职工,救助贫困学生。交警蔡玉香退休后,听说交警大队要在县二小路口设一个交警助学岗,就主动承担了站岗和送学生过马路的任务,一干就是六年。
三年多来,根思乡蔡港村7名退休老干部发挥余热,多方筹资修路,使得一条条坑洼坎坷的土路变成宽敞平坦的水泥路,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12月24日一大早,蔡港村7名退休老干部就来到了修路施工现场进行义务劳动。虽然他们的平均年龄都在70岁以上,但是干起活来,个个都不含糊。三年前,7名退休老干部看到村里的土路坑洼不平,村民出行不便,就一起谋划带头修路。退休老干部周宝联告诉记者,当时,他们7个退休老干部每天起早贪黑到每家每户去做工作,宣传造路的好处,让群众做到人人心中有数,人人欢迎,人人支持。
为解决修路的资金难题,7名退休老干部一方面发动村民捐资,另一方面远赴上海、苏州、无锡等地,找本村在外能人出资修路。退休老干部周春林介绍,他们找到了无锡正大集团,周董事长非常感动,一共支持了10多万元。
为保证工程顺利开展,7名老干部亲自去市场买材料,联系施工队,并对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工程每一笔收支都张榜公布,赢得了村民信任。三年多来,7名退休老干部共筹集资金70多万元,修建水泥路7000多米,占全村路道总长的95%以上,还有少部分路道,大概7天左右就能结束,同时还改造水坝6座,使得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年关将近,余东镇个私业主心系贫困户,纷纷捐资。据统计,去年,该镇老板已捐资50多万元用于公益事业。
据介绍,余东镇个私企业较多,今年该镇启动了新型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需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个私企业主知道情况后,自发捐款,资助修路筑桥。他们说,加快新型小城镇及新农村建设,可以改善镇区环境,带动企业更好发展。
新宇村潘达新是新兴特种材料厂老总,他的企业多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他不忘家乡社会事业,为余东镇筑路捐资11万元。去年重阳节,江海橡胶、华强橡塑、五金机电、三轮时装、叶环超市等几家企业老总纷纷带上了慰问品来到了敬老院献爱心。
热心公益事业,捐赠修村道6万元,资助1户困难户子女读书,赞助圩镇建设、学校设施累计1万多元。
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回报社会
随着近年来经营效益的持续增长及员工收入的增加,兴业银行龙岩分行更加热心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今年上半年,积极响应市政府和总工会发出的“向下岗失业人员伸出援助之手”的倡议,在“扶贫助困一日捐”活动中,全体员工慷慨解囊,分行本部员工累计捐款4190元。分行漳平支行在“六一节”来临之际,派员前往部分中小学校慰问,并送去捐款1900元,同时还与漳平一中、漳平三中的部分家境贫困的学生结成对子,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分行永定支行在第十四次“全国助残日”该日派人与残疾人代表进行亲切座谈,并送去慰问金300元,表达对残疾人朋友的一片关爱之情。通过以上行动,兴业银行龙岩分行在当地社会及公众当中树立起“ 关爱社会、回馈社会”的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良好企业形象。
致富不忘家乡
刘建明、茅德贤、徐心浩、张国栋等一批在陇南土生土长发展起来的企业家,致富不忘家乡,慷慨出资,建桥修路,大力支持社会事业的发展,如今在社会被传为佳话。
这些企业家都是在陇南这块投资热土上,凭着党的好政策、依靠陇南丰富的矿产资源和个人的艰苦创业富裕起来的。他们所拥有的企业都是资产上亿元以上的民营或国有企业,是陇南的重点骨干企业和纳税大户。特别是民营企业家刘建明经营的建新股份集团公司,如今已形成了集有色金属、煤炭、电力、房地产等8个行业的大型跨国集团公司,业务遍及海内外,从业人员近万人,固定资产达到30亿元,年销售收入突破40亿元,年上缴利税12亿元,并跻身于中国500强企业行列。
在多年的发展中,他们一方面把在陇南积累的财富投资到陇南,扩大再生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一方面大力支持家乡的社会事业发展。刘建明日前出资2000万元,启动了陇南市区第二座白龙江跨江大桥的修建,同时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支持地方扶贫、修路、办学、人畜饮水等社会公益事业;张国栋于今年4月投资2000万元支持徽县的教育事业;而茅德贤这些年投入到成县公益事业的资金也超过了千万元,从上世纪90年代初修黄渚公路开始,他就与资助公益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这期间,他为修路捐款两次各100万元;修医院、建景点分别捐40万元、60万元,至于在东边的乡镇上建一座小桥,为西边的村办小学增添一批教学设备,在城区建个厕所,在路边种植一些树木之类的捐赠,为某些单位集中订阅几千份报纸,他个人也记不清有多少。去年5月,茅德贤又投资500万元修建成县东河三桥,工程即将竣工;还有徐心浩、靳生忠等企业家也慷慨解囊,为陇南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起到了表率作用。
第五篇:热心教育无私奉献(推荐)
热心教育无私奉献
----德育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 易县中学车永超
我是易县中学一名普通教师。投身教育工作以来,始终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多年来,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学科知识、灵活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和默默奉献的孺子牛精神,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同行的认可和社会的广泛赞誉。热心教育,以身作则。悉心从教,爱岗敬业,辛勤耕耘课堂。从事教育工作十几个年头,我每年都担任班主任工作。多年来,我以一种敬业、乐业、奉献的精神,默默耕耘,始终把培养下一代作为自己至高无上的事。“言传身教”是我作为班级的领导者,引路人而一贯奉行的工作作风。我时时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标准来衡量自己,做学生的表率。人们常说,“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我想:作为老师,应“不以善小而不为”应从我们亲自弯腰拾起地上的一张废纸做起。这种师表形象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民主和谐,自我管理。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是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前提。作为教师要把教育变成一种民主的生活方式,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生动活泼、自由地发展。于是我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注意吸收最新的研究成果,革新教育观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自我管理模式”,推行班级民主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和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德育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到德育活动之中去。这样一种自主管理模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育奇效。同样我从“不歧视差生",而是关爱他们、了解他们、引导他们。我始终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要老师们多花些时间和精力,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因为我多年如一日都这样做,所以我所带班级学生凝聚力强,师生关系融洽,学习气氛浓厚。播撒爱心,阳光健康。
高尚的职业道德还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爱。我在工作中尽情的把自己的爱播撒在教室的每个角落,在我的眼里,每一个孩子都是栋梁之材,每一块“顽石”都能雕琢成一块玲珑剔透的美玉,所以,在我看来,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都值得去欣赏。每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困难时,我总是伸出援助之手,用自己的真诚去打动他们,带领学生们走出人生的一片片荒漠,让他们重新得到快乐,在阳光下健康的成长。
四、抓住机会,适时教育。
利用各种机会、各种途径,组织开展很多有益的活动,积极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如:
(1)利用升旗活动、学生校会、周会、年级学生会等等学生聚会的机会,集中给学生讲解,加强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摆事实、讲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集中教育学生,从而导之以行。
(2)每期要到期末都要专门集中全体学生,开一个表彰大会,对成绩好的同学、进步大的同学、评出的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各种活动获奖的同学进行表彰奖励,对广大学生进行教育和鼓励。总之,作为一名教师我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并积极负责抓好学生的德育工作,让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个人还努力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关心学生,循循善诱,不断学习,追求卓越,为学校德育工作作出自己应当有的贡献。当然我自己的成绩是微不足道的,成绩也只能说明过去,而且距离教育教学改革前进的步伐还远;在今后的工作中,任重道远,我将更加努力,尽量发挥个人更大的作用,和大家一起更加努力,争取更优异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