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下乡个人总结
三下乡个人总结三下乡志愿活动,已圆满结束;千人桥镇的一切,已离我远去。时光荏苒,岁月流逝,七天的支教活动很快结束,可是那与老师同学、学长学姐们共同努力,相互协作的点点滴滴,那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游戏的一幕幕场景,那同在千人桥镇的一切一切,都深深留在我的记忆里,将成为我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经历。
刚入大学没多久,就经常听到学长学姐们说起他们的三下乡经历,看他们的三下乡的视频,照片。他们回忆时,会看到他们说起时会很深情,很开心,很怀恋。有时候他们看到视频,仍会情不自禁的落泪。那时,我看在眼里,心里琢磨这着,为什么他们会这样?三下乡是什么样的活动?那时,我也有了个愿望,希望能去三下乡体验下,去切身了解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今年6月份,正在我们紧张的准备期末考的时候,三下乡实践活动报名开始了,我义无反顾的报了名,并很幸运的通过了面试。之后,便是三下乡实践活动出发之前的准备阶段,我们共同商讨教学方案,充分准备教学材料,教学视频,经过多次修改才确定教学内容。
7月2日早上,我们早早起床,在一切前期工作准备就绪后,我们带着誓言,带着激情,带着期待,一路欢笑地踏上了开往六安市舒城县千人桥镇中心小学的旅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后后,我们到达了千人桥小学,那儿即是我们支教,生活七天的地方。经过打扫和简单的整理后,当地镇政府热情招待了我们。吃过丰盛的午餐后,我们就开始了三下乡的第一项工作——宣传。顶着夏日火辣的太阳,我们挨家挨户的宣传,告知居民们我们调研,支教,和放电影的相关活动时间地点,并在居民的允可下粘贴宣传海报。由于当地居民都很热情,也很好交流,对我们的工作都很支持,我们的任务很快就完成了。第二天早上,我们开始招生,作为英语组的老师,我和其他两位同学一起努力,成功招收15名小朋友,后来又加了3个,共18名小朋友,他们围上来亲切的叫着老师,叫着姐姐,那么自然,那么纯真,我是那么的兴奋呀,那么的开心啊!紧接着我们就开始了教学课程,当起了小老师,认真的教他们学习英语单词,词组,歌曲,组织他们玩单词换宝游戏,他们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都非常懂事。然而一天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送小朋友回家。第一次送的小朋友是个很腼腆的小女生,不大说话,很文静,但令我感动的是当看到我迷路的时候,她急忙叫上还在忙农活的奶奶,告知她奶奶说老师迷路了,她奶奶赶忙追上了,把我送出来。此时我了解到,虽说她不说话,但也是个热情,懂事,心地善良却不善言表的好孩子。后来还送过她几次,尽量多开导她,让她多说话,慢慢的熟悉了,还会和我聊聊天,说说话,课堂上不懂得问题也会很认真的询问,并弄懂。
期间有太多的小朋友给了我们志愿者太多的震撼,太多的感动,太多的泪水。虽然是那样的炎热,但他们每天都能早早到教室。七天里一如既往坚持着过来上课,放弃了空调房里,电脑桌前的安逸生活。即使很热,已经是满脸的汗珠了,可当我询问热不热的时候,每位小朋友都如出一辙的说不热,这善意的谎言是多么的令人感动啊!有些小朋友虽然才一、二年级,却也已懂得关系他人,竟让家长买来水果。
有些小朋友在我问到想考入什么大学时,竟脱口而出说清华大学,说明他们虽小,可也有着自己的目标,有着自己的理想,希望他们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理想的高等学府。
一转眼,七天的时间就过去了,在一台笑容与泪水相伴的文艺汇演,在一场与小朋友痛苦告别后,在一次有着全体三下乡志愿者参加的聚会过后,就到了我们离开的时候了。7月9日一早,我们早早起来收拾行李,准备离去,可是许多小朋友们却已经来等着送我们离开,来和我们告别。我们离开了。坐在回程的车上,看着窗外,是多么的不舍,这次的离开,可能将是永生不相见,不由得失落起来。
现如今,从三下乡回来已近二十天了,开始写这份总结,回忆起当时的种种,看着手机里张张笑脸,听着合唱的歌曲及教小朋友的英文歌曲,眼睛竟不自觉的湿润了,是想念,是感动,或是喜极而泣,那些过往已深深刻在我的心上,此时的我已理解了学姐学长回忆起三下乡的状态。
袁飞
2012年7月29日
第二篇:三下乡个人总结
三下乡个人总结
(一)2011年08月.火一般的夏天,燃烧的年轻岁月.我怀着激情揣着期待,参加延边大学人文学院三下乡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参加社会类的暑期活动,刚开始觉得新鲜好奇,7天时间下来,我发现这是个意义深远的一次活动.对我而言,更是一堂最最难忘的社会实践课.三下乡即:有关文化、科技、卫生方面的内容知识让农村知道, 促进农村文化、科技、卫生的发展。今年是建党90周年,开展三下乡活动更是贯彻党为人服务的号召,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应该了解当今社会,服务当今社会,只有融入才能领略.8月2日,我们在延边的大学的校园参加完启动仪式,便出发奔向我们的目的地----马滴达.经过一路奔波,到达马滴达已是下午,整理好行李和团队日常生活用品,就到了晚饭的时间.说来惭愧,已是20的成人却不会做什么像样的饭菜.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和妈妈取经,算是临时抱佛脚.下乡不怕苦不怕累,最怕是做不好这17人的饭.好在摸索中前进着.我们的生活
说起做饭,第一次用大锅做17人份得白米饭,第一次用大锅炒17人分的菜,第一次洗17人份得碗筷.第一次切17人份得菜.一切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十分陌生.但是刺激又有趣.让我感受到生活在大家庭的乐趣.就好像第一次做饭,不知道要盛多少碗米,估摸着,猜算着,想解救措施,如果少了怎么办,多了又怎么办?这么多米放多少水才适中?要多长时间才能煮熟?又好像切菜的时候,每次都切满整整一盆,从没一次性切过这么多菜,用刀的技巧也很生疏,明明要做的是土豆丝却把土豆切的像土豆条一样厚.很多疑问很多问题.大家在一起生活,同一时间洗漱,同一时间起床,每天都过的很有规律,在这样一个大集体里充实且快乐着.大家庭分成2队.每小组8人同心协力,各持一块,一切问题都不是问题,困难也都不是困难了,任务完成的很好.有了第一顿饭的经验,之后做饭也有了量,也知道了切菜的时间,对起床的时间也有了掌握.这些都是以前不曾遇到的事情,从中学会了合理的安排,知道怎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发最大的功效.更给自己敲响警钟,学做饭已经迫在眉睫了.在生活中更多的让我深刻感受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但是8个人的力量很强大.一根筷子易断,一把筷子难折,我们相信只要团结,用心,就一定能做好.支教生活
支教,也是要讲究团队精神.就像支教的时候,我们有文科生也有理科生,孩子们的程度参差不齐.但是只要文科生对文科,理科生对理科,就可以对症下药很快解决这一问题.而且根据学生的个性,调皮的孩子让严厉的老师教,安静的让温柔的老师带,就一片和谐了.在支教的几天里,我深深感受到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神圣.当孩子们背着书包拿着课本作业来到教课地点,当他们礼貌的鞠躬喊着:老师好!,当他们用渴望的目光注视着你,听你为他讲解难题渴求知识的时候.一种莫名的神圣感充斥我的内心.我感到极大地满足,和有成就感.作为一名老师原来是这样富有神圣感的事情,责任感涌上心头,不可马虎亦不可怠慢.我记得这次下乡曾走访过个一位人名教师.他放弃了走进城市的机会而是留在村里办学.即使文革期间也冒着危险一天没有停止过上课育人.他说: 什么时候都不能不学习!人格之伟大,令人敬仰.他曾说: 教师教不好学生,就是最大的失职.每每我教孩子们功课的时候,这句话都在我的耳边响起,督促着我,监督着我,提醒我现在正在做一件神圣而伟大的事,要全力以赴!我现在是一名大一的学生,开学就是大二了,大二后也将面临着抉择.也许我会选择师范类成为一名教师.我想,如果我真的在以后做了一名人民教师,就一定会时常想起我的第一批学生,时常想起那位令人敬仰的郭老师.是他们给了我信心跟决心,是他给我上了成为教师的第一课.在孩子们休息闲聊的过程中,我一直有意无意的和他们讲着知识的重要性,大学的美好,让孩子们充满对大学的期待和渴望.让他们知道知识改变命运,要努力学习建设家园.孩子们听着,点着头,我从他们身上仿佛看到未来,像深林里的一束光,照耀着他们,也照耀着我.调研生活
除了支教,我们还进行了调研活动.主题是:建党90周年,红色革命精神,服务新农村.第一天走访的时候,起初还摸不着头绪.要怎样提问?怎样打开人们的心扉问出我们的想要的答案?这就讲究说话的技巧了.不能直奔主题,不能过于正式.要像聊家常一样,先套近乎,然后东拉西扯,渐渐让人们对我们产生亲近感.而且,在民族问题上,小组一行8人,按民族平均分成2队,有记录员,有摄影员,有摄像员,还有负责提问的成员.分工明确,同心协力.才使得走访顺利进行.再一次让我感受到团队的意义.在走访过程中,我听着老革命军的故事,听着他们的事迹,脑海中浮现着当时的场景,泪水就情不自禁的夺眶而出,无限感慨.他们的故事是那样真实动人,他们的精神是那样高尚无畏.让我深刻反省着自己,同时也在无形中改变着我的生活态度.让我看到了听到了学到了很多在学校,在课本上学不到的宝贵东西.这次调研,考研了我独立思考,主动研究,分析综合的各项能力.看到的,听到的,很多都值得我慢慢品味,细细思考.精神是永恒的,不因为时间的迁移而减少,不因为时间的久远而磨灭,无形却有着强大的力量,教育着我,深深感染着我,熏陶着我.我愿做一名传递员,将所见所闻告诉给更多的大学生,让更多的人去感受这份情操这份伟大.积极投身三下乡的活动,融入社会,感悟人生.短短的7天的时间,眨眼间已成往事.7天时间给了我很多惊喜很多考验.让我成长了许多,成熟了许多,更收获了许多.在这个大家庭中友谊已在无形中牢固,团队精神也在无形中屹立在我们心中.三下乡锻炼了我的能力,磨练了我的意志,增强了我回报社会的意识.我想这些也正是三下乡活动的意义所在.这种意义是深远的,影响着我们今后的为人处世.7天的时间让我拥有了最最珍贵的回忆.并期待,明年的三下乡依旧可以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三下乡个人总结
(二)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是的,我们的智慧永远分不开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也要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培养我们各方面的能力。此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中使我有了一个验证自我的机会,使我无论在能力上或是在心灵上有了一次大的飞跃,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
六月下旬的同学们都沉浸在紧张的期末备考中,可这时学院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队员的选拨已经悄悄展开。响应团省委号召,我校批准每个学院一支暑期实践队组织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队伍由大二学长组织申请,号召大家投身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过来,发挥我们大学生的能力。同时,在实践中提升自我,受教育、长才干、做实事,以实际行动为新农村建设奉献我们应有的力量。我们支队组织赴柳林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我很有幸地成为其中一员。
为扎实做好三下乡工作,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准备了多份宣传资料,为三下乡的活动开展做了充分的准备。出发前,学院团委书记杨明星老师给我们召开了动员大会,让队员们明确了三下乡的目的和意义,鼓舞了我们的勇气,激励了我们的斗志,也让我们对此行的意义和活动方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骄阳似火的7月却挡不住我们前往柳林镇的热情和决心。7月21日,在与柳林镇政府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的交流和沟通后,镇政府决定为我们组织召开座谈会议,详细地为我们介绍柳林镇各方面的现状以及发展的趋势,他们的热情介绍可见他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座谈会上外省的几位同学不太能理解地道的四川话,可他们都紧锁着眉头,努力地理解,尽可能地听懂座谈的内容。这次座谈会议的意义重大,不仅使我们对柳林镇有了初步详细的认识,了解了当地的民风民俗,还能让我们对我们的活动准备进一步完善,以便活动顺利有序地开展。次日,实践队按照行程安排,前往玉金村进行下乡到户走访活动。访问、慰问玉金村老党员、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的家庭,给他们带去我们远方的问候和关心。老人们紧紧握住我们的手诉说中心中意外的感动,同时还鼓励我们将来一定要为国家多做贡献,朴实的话语却道出他们内心的感受:我们苦点累点不要紧,国家也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的生活质量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将来还得靠我们的年轻人。谢谢爷爷奶奶对我们的鼓励,我们一定不能辜负他们对我们的期望,祝愿他们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在夏日中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一种特殊的感受,因为我们明白我们此行的目的和意义所在,便已忘记疲劳地继续前进着,看望一个又一个我们远方的亲人们。
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当然还少不了义务支教活动了,在玉金村郑泽光彩小学我们捐赠了我们准备好的图书、文具和体育用品,给这儿的孩子们带来快乐。队员们在这小学里和孩子们开展教育活动,还有课外的趣味项目,将我们的爱心和对他们的鼓励传到这些幼小的心灵中。根据这儿的老师和村干部介绍,小学的孩子们大多都是留守在家的儿童,因为各方面的原因,爸爸妈妈都选择外出务工,将年幼的孩子们交给爷爷奶奶照顾。留守儿童一个听起来多么辛酸的名字,却在这小学里耳熟能详。同样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本该与同龄人一样依偎在父母的怀里,享受童年的时光,而他们只能在孤独中想念爸爸妈妈的一个电话,一声问候。爱心属於活动希望能给孩子们提供一点精神上的食粮,用爱心和知识装点儿童的心灵,把我们的爱心传递给每一个孩子。我无法忘记那一张张可爱的脸庞;那一声声甜甜的大哥哥荏苒在耳边回响。提起那群可爱的孩子,我总会心潮澎湃。离别的那一刻,孩子们紧紧的拉着我们的手,久久不愿离去。我真心的祝愿淳朴天真的农村孩子们能够快快乐乐地成长,走向更广更宽更阔的新天地。
更可喜的是,我们通过各方面的考察,支队决定将玉金村作为我们学院长期的社会实践服务基地,这一举措也得到玉金村干部和群众的大力支持。在挂牌仪式的当天,在学校周围的村民都前来观看,热烈的祝贺我们学院与玉金村建立长期的亲戚关系,真是我们的荣幸所在。这也就意味着以后暑假我们还会到玉金村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激动地告诉孩子们:我们明年还会来!我们还组织开展了其他活动:为玉金村村民开展建国六十周年大型图片展览,到村内做一个有关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到巴中市里瞻仰闻名的将帅碑林,感受这片红色土地的气息。
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那里人民的淳朴,厚实,那里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那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美好。虽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与热闹,柳林镇却有一番别样的宁静,它让我们思考,让我们有一片新视野,为我们探寻农村的新发展,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这儿的一切都将久久地留在我们实践队员们的心中。
三下乡个人总结
(三)一转眼,为期八天的xx三下乡活动圆满地画上了句号。这次活动的时间虽然不长,但留给我们的实在太多太多,其中不少东西值得沉淀下来留给一辈子去慢慢体会、去回味。这些天我们一起吃过的饭、一起住过的宿舍、一起玩过的游戏、一起开过的玩笑、一起办过的活动。。。都已定格为记忆,成为我们将来回忆的素材,更是支撑大家前行的动力。
我们是在8月17号早上8点从学校出发的,途中历经三个多小时最后到达目的地xx市源城区东埔中学。在出发之前,我已经通过上网大致了解了一下东埔中学的情况,感觉还不错。但我们见到的真实情况与想象中的略有出入,学校并不大,建筑也蛮落魄的,特别是我们住的那栋宿舍。据说那是70年代建的老古董了,由于学校经费欠缺才没有拆,还继续留给大一新生住。我们去的时候还是暑假期间,新生尚未入学,所以我们被安排住在那。那是一栋三层小楼,我们住在二楼,男女生各住一个宿舍。小小的宿舍里竟然放了十六张床,地板坑坑洼洼的,一层楼只有一间公共浴室和厕所,还经常有小强成群出没,引来女士们连声尖叫。熟悉环境后我们很快安顿下来,行李拿出安置好后,整个宿舍很快有了家一样的感觉。宿舍里没水没电,后来经保安协调,我们用排插从消防灯上引来电源,水则要自己买。宿舍安置好后,大家相拥去饭堂吃饭。由于我早有了全国饭堂统一口味一样的难吃这样的心理准备,所以我对那顿午餐并没太大反应,而有的队员只是草草地吃了几口就收场了。哎,现在的孩子啊!吃饭期间有人调侃说,其实这学校除了宿舍差一点、饭堂差一点,其他的也没啥(截止说话时我们只去过宿舍和饭堂),随即引来众人大笑。
那天下午没有开始工作,大家有的留在宿舍休息,有的出去熟悉周围的环境。晚上大家一致决定出去吃饭,尝尝当地特色菜。晚饭吃的很愉快,大家有说有笑的,队员之间慢慢的熟悉起来,玩笑开的更大胆,某些人的绰号也兴起来,最典型的要数朝鲜妹了。
第二天,也就是18号,带队老师熊彪通过与当地学校、团委等相关部门的沟通,明确了未来几天我们的任务。由于来到当地后发现情况与我们预想的有不少出入,以及为了对未来几天的工作做好安排及相关准备,我们用了一天时间在学校团委办公室开会、做前期工作。在会上,大家主要讨论了华大北街户外活动的主题和龙尾坝社区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详细流程,纷纷献言献策,并且针对这两个活动做了工作分配与人员安排。现在回想起来,这个花了一天时间开的会议非常必要,正是由于我们做了充分准备,才使得后来活动进行的十分顺利。晚上,我们又齐聚在团委办公室认真准备未来几天的活动,女队员们都在认真的剪纸,有的男队员在仔细地写活动策划,有的在做视频剪辑拷贝工作,大家都分工明确,彼此工作有条不紊。还是毛主席说的对啊:不打无准备的战争。
时间来到了19号,这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外出调研以及晚上的支教活动。早上吃过早餐后,我们坐车来到华达北街出租屋协会,按照事先分好的小组就近展开调研活动。在调研期间,我们还与受访者进行相应的交流,了解到他们生活的一些情况。其中有一位从河南来xx打工的大叔比较健谈,他谈到xx在这几年变化很大,他全家都搬到了xx这边住。但他同时也感慨这边的消费水平比老家高很多,因此他觉得在xx这边赚钱,回老家那边花比较合算。并且,他还担心目前在xx上学的孙子将来还要回河南高考会比较麻烦。由于要派发的问卷很少,我们小组轻松地完成了任务,然后我们就决定利用剩下的时间品味xx的风土人情。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搜刮当地的美食。于是我、晟宇、张菲、谢瑶几个就找到一家甜品店,边吃冰激凌边聊天,那真是一种享受啊!在这里还要重点介绍一件趣事,话说中午还没吃午饭就被曹威明打电话催促回去之后,我跟晟宇听说路口有个大胃王比赛,看谁能在最短时间内把一个披萨和一杯500ml的汽水喝完。我们一听这消息便来了劲因为这个比赛不仅免费提供吃喝,一不小心赢得前三名还有几百块现金充值奖励。二话不说,我们果断决定去参加比赛,走出宿舍时正好碰到老师回来,他也没吃午饭,于是我们三条大汉义无反顾地往比赛现场开去。还好比赛现场人并不多要不一会儿我们的脸就丢大了。我们三个分在同一组,在上场前看了其他选手的比赛情况,不少选手显然是打着占便宜的心态去的,从头到尾吃的慢悠悠的,要是伦敦奥运会的裁判在现场,他们早就被判消极比赛,罚下场去了。当然,其实我们也是抱着那种心态去的,嘻嘻。终于轮到我们小组上场了,三条壮汉的实力是绝对不容小觑的,果不其然,我们刚站上擂台便引来潮水般的掌声(虽然场下没几个人),看到观众这么热情,搞的我们都有点心虚了。比赛开始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我拿起两块披萨就往嘴里塞,哎呦,那东西真硬啊,完全没法生吞下去,只好慢慢的嚼。刚才在场下还暗自嘲笑别人吃的慢,轮到自己上场时才发现要想吃的快还真不容易。我们仨的速度都差不多,后来发现想破别人记录无望之后,便索性慢下来悠哉悠哉的把剩下的披萨吃完顺便喝下汽水。就这样,我们消灭了一份免费的午餐,不幸的是,那天一直到晚上再无胃口吃别的了。
晚上,我们在东埔中学进行三下乡以来的第一次支教活动,我被分配到九班。事先由于各种原因还没跟这边的同学打过任何交道,队员们在支教前都比较紧张,害怕会出现冷场。但是一走进教室,这种紧张的心情便消减大半,迎面而来的是同学们青涩的笑容和高三学生特有的那种敏感的好奇的表情。我还之以微笑,并且整节课都保持着笑容以显示我的和蔼可亲,拉近彼此间的距离。我人生的第一节课讲的还算顺利,起码我的备课教案都讲完了,只是时间把握的不太好,四十分钟的课我只用二十分钟就讲完了,剩下来的时间显得不知所措。幸好还备有礼物一张明信片和两份书签。礼物的诱惑一下子把大家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同学们争相举手回答问题,课堂气氛一度相当活跃。高三的孩子整天埋头徜徉于题海中本已够无趣的了,哪怕只有一丁点的乐趣,也能像一块小石头落入平静的湖面,掀起阵阵波澜。更何况有这么多师兄师姐过来陪他们开玩笑,与他们分享高考成功的经验,给他们讲诉大学美好的生活,这无疑对他们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课后我们十几个队员聚在一起交流总结,大家都反映自己所教班级的学生非常热情,自己也讲的很high,特别是刘源教的八班,下课后仍传来一拨拨雷鸣般的掌声与尖叫声,令队员们羡慕不已。东埔中学的同学们都很给力,让第一次讲课的三下乡队员们树立起信心。这真是一次良好的开端。
支教结束后,大家齐聚办公室对这天的调研和支教活动做了一个总结,我们一致认为这些活动都很成功,但也指出了其中的一些不足,比如调研时间过长,效率较低,支教经验不足,应变能力较差等问题,我们吸取教训不断反思提高。
20号这天,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傍晚的华达北街关爱外来务工人员权益与生活的主题活动,由于这是一个临时确立的活动,而且在户外举行,因此变数非常大。上午的时间我们用来讨论第二天在龙尾坝社区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细节并模拟了一遍流程,下午则用于对两个活动的礼物进行包装、视频的最后剪辑、宣传资料的搜集、主持人演讲稿的准备等活动。心灵手巧的女生负责包装礼物,宣传组的负责拍照、发微博,有技术的同学做视频剪辑,其他人则上网找资料。大家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特长,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每个人都热情洋溢,对这次活动充满了期待。
傍晚,首先有几个队员前往当地政府领取宣传资料,然后来到华大北街的一个小广场做了初步的会场布置。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忽然间,乌云密布,甚至还下起了雨,有一些队员担心会下大暴雨而影响我们的户外活动,当地负责人也劝我们改日进行。但在熊彪老师的坚强领导下,我们迎难而上,决不放弃,充分体现了华工学子临危不乱,不畏艰难的优秀品质。随后,所有的队员都赶到了活动地点,我们冒雨完成了布置工作。
真是苍天不负有心人,不久,雨竟然停了,我们倍感兴奋,我们的活动开始时间到了。主持人主要放了几个有关外来务工人员的生活和权益保障的视频,吸引了相当多的当地外来务工人员前来观看,当时场面很火爆,每个人都热情高涨。并且,主持人在活动当中还掺插了一些有奖知识问答,每个观众积极性很高,都纷纷举手参与竞答,我们特地为答对的观众准备了十分精美的奖品,所以大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获得了一份快乐的回忆。
活动结束后,我们回到东埔中学对这一天的户外活动做了一次详细的总结,毕竟是第一次户外活动,我们经验不足,还是有很多需要学习提高,每个队员之间认真相互交流了活动感受,我们都觉得今天的活动很有意义!21号,我们要前往龙尾坝社区举办一次关爱留守儿童的互动活动。我们又起了一个大早,然后带好相关物资,信心百倍,热情洋溢地打车赶往活动地点。当地的团支部书记热情地欢迎了我们的到来。我们开始布置会场,有的队员在装饰黑板,有的在摆放桌椅······每个队员有条不紊的工作着。很快,我们就高效率地完成布置工作,留守儿童一个接一个地来到我们的活动室,孩子们开心极了,都等着我们带给他们的惊喜。
我们的活动在9:15分准时开始,主持人介绍了我们这次活动的相关事项,随后,我们今天上午依次展开了心理辅导、抢凳子、交通安全知识讲座、踩气球、卫生知识宣讲等一系列十分精彩的活动,孩子们都十分喜爱我们设计的每一个活动,他们在玩的开心的同时,又学到了很多平时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
下午,我们同样又来到龙尾坝社区还有举办了一些如教孩子们折纸,写明信片,玩贴鼻子游戏等一大串很有意义的活动。值得一提的是,广东电视台刚好在这里做采访工作,他们得知我们三下乡服务队在这里搞活动,就顺便来到我们活动现场拍摄了我们一些很精彩的活动场景,我们每个队员都引以为豪。
活动结束后,队员们和孩子们合影留念。孩子们对我们的离去恋恋不舍。我们感触很深,我们觉得这次志愿活动对孩子们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虽然一天的活动并不能给这些缺乏关爱的孩子们带来太多东西,但至少我们曾给过他们快乐与温暖。尽管一天活动下来比较累,但一想到这些,我们都觉得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让缺少关爱的人感受到被爱的温暖,我想这就是志愿服务的意义所在吧。
晚上回到东埔中学进行了第二次支教。我们十几个队员分成四个组分别轮流在14个班讲目标、心态、阶段、方法四个板块。本来我应该给所在讲方法那块的,但是经过第一次讲课经历的总结以及私下与队员们的交流,我发现我所教的那些普通班的学生最需要的不是方法,而是上进心。他们也知道高三很重要但就是不愿努力,归根到底,还是上进心不够强烈。于是这天晚上我换了一种风格,用严肃的语气一本正经的给他们上了一节课,用词比较尖锐,目的是刺激一下他们麻木的神经,企图唤醒他们的上进心。讲完之后从他们的掌声中可以推测出讲课效果不错,我也感觉一身轻松,终于把自己最想对他们说的话在脱稿的状态下表达出来。这天晚上的讲课是我这八天所做的事中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一向不太擅长言语表达的我一直渴望在这方面能有所突破,而这晚的支教活动给我提供了机会让我成功挑战自己的极限。支教结束后,我们抽空去外面稍作了一下放松休息活动,我们来到东江边漫步,还有幸观看到xx有名的号称亚洲第一高的喷泉。在短暂的娱乐之后,我们消除了疲劳,全心投入到晚上的杀人游戏中。
22号上午,我们再次进行外出调研工作。我跟翠霞、广萍被分在访谈组,负责就当地教育状况对居民进行面对面访谈,其他小组则负责调查问卷的派发和回收工作。由于在调研工作方面认识不够充分加上经验不足,上午的访谈拖了比较长的时间,没有完成任务。下午我们几个会打球的男生在宿舍休息,备战傍晚与东埔中学教师队的篮球比赛。大概4、5点左右,天色忽然暗下来,似乎在暗示一场大战一触即发。比赛在这种阴霾的天气下开始了,第一节,双方打得难解难分,比分交替上升。到第二节的时候,对方人多的优势开始显现,十几个替补队员轮番上场,而我方总共只有可怜的六个队员。在对方的车轮战术下,我方虽顽强抵抗,最终寡不敌众。呜呼悲哉。当然,我方秉承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和屡败屡战的不懈作风不仅征服了东埔中学全体教师,连老天都被我们感动,比赛还没结束就下起瓢泼大雨。没事可干,大家只好躲在宿舍继续杀人,不亦乐乎。
晚上雨停了,我也开始个人的最后一次支教。这次对象是一个重点班,于是我又老老实实地给他们讲了一节我先前准备的关于方法那块的教案。这个班的学生也比较活泼,互动时他们问的都是一些学习方面的问题,并无特别,但最后一节课结束的也算完美。
23号,三下乡活动倒数第二天。全队除老师和晟宇留校整理文件外,其他人分为两组。我、子豪、翠霞、广萍同一组,负责探望一户单亲家庭和一户特困家庭,顺便把前一天未完成的访谈弄完。其他人在另一组,前往当地敬老院和孤儿所探望孤寡老人、儿童。我们组去看望的两户人家都发生过惨痛的悲剧,非常不幸。但令我们欣慰的是,他们已经从家庭的阴影中走了出来。当我们随同社区书记到访时,两家人都非常热情地招待我们,他们坚强与乐观的生活态度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个队员。我发现,他们最需要的也许并不是别人给他们提供多大的物质帮助,而是有人能听他们诉苦,理解他们的处境与心情。于是我们跟他们聊家常,听他们诉说家庭的不幸。我们只做了这点事,但他们已经非常感激我们的到来。就像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一样,我们并没有做太多的事,但这些简单的行为曾给过他们爱的温暖,他们也已经非常满足了。当然,他们能从家庭的不幸中走出,自信的面对生活,也离不开亲戚朋友和社区邻里的资助与关怀。其中体现出的中国人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在这个道德滑坡、物欲横流的社会显得尤为可贵。
下午,大部分人留在宿舍或休息或收拾行李,我们访谈组三个人去对东埔中学学校领导及教师做一些关于该校教育状况的访谈。晚上是此次下乡最后一次支教,我负责拍照。支教结束后恋恋不舍的和同学们做道别。有些班级特别热情,全班合唱歌曲欢送我们,几十个人把我们团团围住,找我们签名、写鼓励性的祝福语,场面一度混乱。当然,最受欢迎的要算刘源、依超和威明他们几个了,长得帅又魅力十足。好不容易从粉丝群里挤出来,我们在热情的张书记的陪同下漫步沿江路欣赏xx夜景。鉴于大家都没吃饭,张书记带我们来到城南美食一条街,吃了一顿当地名小吃猪脚粉。虽说那猪脚汤还没我家煲的好喝,但在外面来说已经不错了。再说了,跟这些朝夕相处了七天又即将分开的朋友聚餐,那种氛围是让人最难以忘怀的。所以说,重要的不是吃饭,而是大家都呆在一起。吃饭了猪脚粉还没饱,我们接着又去逛甜品一条街。找到一家比较出名的小店,十几个人又蜂拥而入。边喝饮料边聊天,聊支教的班级,聊这几天的经历过的事,聊孩子他爸、孩子他妈,大家兴致都很高。晚上回到宿舍洗完澡已经快一点了,然而大家似乎都无睡意,继续玩杀人游戏玩了一个通宵,大家都倍加珍惜一起呆在在xx的剩下的时间。写到这里突然想起《朋友》里面几句歌词朋友 一生一起走 那些日子 不再有 一句话 一辈子 一生情 一杯酒那短暂的几天建立起来的朋友之情也值得日后倍加呵护与珍惜。
24号,临别之日,空气略带伤感的味道。早上,我们在当地团委领导的带领下出发去参观一家玩具制造工厂。我本以为会挺有趣的,不料去到那边只是简单的开了个座谈会,说是与青年员工交流,其实基本都是领导在发言,我问了几个关于那个工厂的问题都没有得到满意的回答。座谈会开了一个多小时,然后工厂负责人用了五分钟时间带我们参观一遍其中一个生产车间,之后再吃一顿廉价的午饭。就这样,工厂体验活动就结束了。下午三点左右,大家在宿舍楼前合个影,然后就依依不舍地踏上返校的路程。
这就是我们在xx三下乡的主要经历。这次三下乡时间虽然不长,但过得很充实;经历虽不算精彩,但很丰富;事做的虽不大,但很有爱。日后再回首这段历程,相信每个队员都会为成为其中一员而深感荣幸,都会为我们做过的事倍感自豪,都会为我们的点滴收获而心满意足。
第三篇:三下乡个人总结
三下乡个人总结
三下乡,终于我还是搭上了这趟末班车!
记得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有关于三下乡的宣传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但那时的我虽然有这一颗积极的心、有一个支教梦,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好好的去了解一下,心里还不时会有这么一种想法:“我从小就生活在农村,三下乡对我就没必要了吧!”大一暑假,有朋友去参加了三下乡活动。不知怎么搞的,从她的分享中我看到了某种失望,因此,我的心里对于三下乡产生了一丝抵触。但我是幸运的,今年在兄弟C头的帮助下,我搭上了于我而言的末班车。即使当初不怎么情愿,但当我下定决心的时候,我还是积极努力的去准备了,很庆幸,心里没留下什么可遗憾的。
短短的15天,却有着道不尽的欢乐和感动,当然也有成长的辛酸……
由于在重庆合川也要进行一个实践活动,我和队里的其它四位女生提前两天出发了.和她们在一起,刚开始我还有点拘束,但在她们的感染下,我也开始变得“大胆”起来,开始陪她们一起疯,把老脸全搁出去了。“同吃一桌饭,共睡一张桌”,感觉既幸福又温馨!
一到达目的地,我就被当地纯朴的民风所感动了!身在异地他乡,我们却从未害怕过:摩托车叔叔会告诉我们“失散”的队友在什么地方,保安叔叔会逗我们开心、会帮我们维持会场秩序,当然还有胡琴的爷爷奶奶们,每天为我们准备香喷喷的饭菜,真的很谢谢他们!
我们在当地的龙市中学为高二的学生举办了一次宣讲会,从征得学校领导的同意,到挨个挨个教室的宣传,再到宣讲会的成功举行,我们用了整整一天时间,虽然很累,但每个人的内心都无比的自豪。对于我而言,第一次把自己定位成一个“长者”,给自己的学弟学妹们带去一些帮助,紧张之余更多的是一种兴奋。再一次,又得踏上征程,满怀着期待,又有些不舍,祝愿所有的一切都能够好好的!统景,我们来了……
天开始下着小雨,略带一丝寒意,但还是准时与大部队成功会师了!见面之余,大家都将旅途的劳累与身体的饥饿抛在脑后,尽情谈论旅途的种种趣事。窗外的朦胧景色也使我的内心更多了一份期待……
从第二天开始,我们便马不停蹄的开展工作:“夏令营”开营仪式、与学生们交流、军训,再到每天的“按部就班”(买早餐、学生签到、军训、上课、放学、会议总结),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每天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参加了两次调研活动,两次政策宣讲活动也都参加了,让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任何事情都不会像自己想的那么简单。也许,付出了十足的努力,也只能获得个勉强及格的结果!
作为一个团队,成员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小矛盾!作为副队长的我,在心底也一直把维护团队的和谐当成了我自己的最主要的一个任务。但遗憾的是,不但我没能在这方面做点什么,反而自己也成了搅局的一个。“雅玲、冰糖、胡琴、田由,那本应是可以避免的,但我没克制住自己,是我的错,对不起!”或许,该向每个人都说声对不起,点点、文文、小娟……,我的负面情绪也影响到你们了,对不起!现在的我还完全不能让自己满意,以后的路还挺艰难、很漫长,但我已无惧……
冰糖的爸爸妈妈,您们是我们最要感谢的人,谢谢你们!阿姨每天为我们的饮食操心,叔叔每天陪着我们一起上下课,却从未表现出一丝的不耐烦。您们牺牲了太多,任何言语都无法表达我内心的感激之情,只愿您们一生平安!我也会加倍努力,不会让您们失望!
短短半个月的三下乡,总的来说,是值得一生珍藏的记忆……
第四篇:三下乡个人总结
暑期“三下乡”个人总结
裴斯泰洛齐曾说:“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这说明智慧与实践永远是分不开的,在实践中可以检验真理,也能培养能力,弥补不足。这次暑期“三下乡”活动使我有了一个验证自我的机会,使我无论在能力上或是在心灵上有了一次大的飞跃,也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
骄阳似火的七月,当同学们沉浸在放假回家的喜悦中时,“三下乡”的钟声在我山西农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已经敲响。为了帮助、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进一步认真学习和践行“两会”精神,使我院广大同学积极投身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发挥专业优势和特长,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实际行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力量。经团省委和学校的统一安排,并根据校团委和院团委有关文件精神指示,我院立足实际,切入社会热点,组织了赴太谷县北汪乡 “三下乡”志愿者服务队,我十分荣幸地被选为该队的一员。
为扎实做好“三下乡”工作,我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到了乡政府,白乡长、黄书记,以及学院孟永亮书记和宋建武书记还对我们
进行了理论培训,让我们明确了“三下乡”的目的和意义,鼓舞了我们的勇气,激励了我们的斗志,也让我们对此行的意义和活动方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实践活动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我所结对子的吴家庄村,位于太谷县城西南部北洸乡境内,右临太井线,北临西付井、侯城乡,南接西咸阳,东西与北洸相挨,交通十分便利。所在的晋中盆地属于暖温带季风影响下的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类型,年平均降水量480毫米,≥10℃的年平均积温3 700℃,大田作物一年一熟。吴家庄村农业和各项用水主要依靠地下井水,地下水含水层主要位于100-150米之间。整个村庄地形相对平缓,村南高村北低。现有农户175户,人口372人,耕地545.99亩,人均耕地不足两亩。
多年来,吴家庄始终把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村发展的第一要务,把调整产业结构、强化主导产业作为工作的重心。吴家庄村依托村内养殖大户的带头作用,积极推动生猪养殖产业,通过“大户带头、散户集中、合作联营”等方式,不断壮大吴家庄村的生猪养殖。今年完成吴家庄海建养猪专业合作社扩建项目。该项目投资150万元,建设标准化猪舍20000平方米,年出栏生猪1万头。目前全村养殖户达70余户,村民收入75%来自生猪养殖。
在对大做强农业产业的同时,吴家庄村还积极引进项目,提升全村经济实力。今年入驻汉阳沟槽管件有限公司和建业铸造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目前前期投资达6000万元,明年将继续投资近6000万元。这两个企业的加入为吴家庄村解决劳动力近百人,将全村的社会经济水平听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经过这次三下乡活动,我重新认识了农村,重新认识了自己。这次活动也把我从理想社会拉回了现实,让我看到了自己的各种不足,包括知识储备,涉世经验等等,同时给我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促使我不断发展这些方面,以利于我以后走向社会。同时作为一名大学本科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责任不可避免的落在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身上,我们必将身体力行,实现农民朋友们的愿景。随着时间的流逝,三下乡活动已圆满地画上了句号。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在大家的相互帮助和共同努力下,也都一一得到解决。其中的辛酸与感动,我想也只有我们自己才能体会到。然而,这一切并没有结束,我们将以此作为人生新的起点,怀揣着这一段美好的记忆,带着感动与思考起程,去探索更加广阔的生命长河。
因为参与所以快乐,因为服务所以无悔。
第五篇:三下乡个人总结
暑期三下乡个人总结
十五天的雷州市白沙镇“三下乡”活动已结束,但它是这个夏天最让我怀念的时光,它给了我一个像梦一样的夏天。我庆幸自己加入了这个团队,从而有幸认识了团队的三十多位成员,并与大家度过这段流金般的日子。可以说,三下乡是我的人生课堂中非常重要的一课,也是我人生后中的一笔宝贵财富。三下乡活动在我大学生涯里留下了绚丽而精彩的一笔。
我的支教生活
十多天的支教生活使我明白到,什么是无私的奉献,什么是艰苦的喜悦,每次支教回来我都非常疲惫,但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得到的比付出的更多,而且更加有意义。支教的经历在我心里是一道不可磨灭的美丽印痕。
学生们看起来很小。到了上课的时候,我发现他们真的很难管。毕竟小学生爱动,爱玩,注意中难以集中。从巧苗的做法中悟出经验后,在开始的几天,我绝对是以黑脸的形象出现在他们面前。他们一吵我就会很严肃地“训”他们一通。毕竟对他们太面带微笑,他们会很“不给面子”,当我在上面讲的时候他们就会在下面讲。但经过几天上课的经验,我发现我一味的唱黑脸,一味的传授知识,一味的强调课堂纪律是不行的。于是,我就和队员们商量,后来我想办法把课堂变得有趣些,比如搞一些游戏或者小竞赛,教大家唱唱歌,或者是课堂后放一下音乐,这样相对可以提高他们的课堂兴趣。
但是由于我们缺乏教学经验,所以传授知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教学的方法和技巧还需要更大的提高。但对于走上“讲台”的队员们,在这十五天的教学过程中,大家都会认识到一些进步和不足。每个队员都备了教案,但在实际操作中都不可能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关键在于要按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比如学生的水平和接受能力。还有教学内容也是要根据学生而定的,所以,老师也要随机应变,虽不能做到全面,但可以把每一点教学工作做得实实在在。
十多天中,虽然教给学生的东西不多,但起码给他们带去了一些新的东西,让他们对某一科目产生兴趣,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关键是能够让他们快乐学习。我个人很喜欢给孩子们上课,那种感觉真的很美好。
我的文娱组生活
虽然作为文娱组的一员,其实我在文娱组的贡献并不算多,除了负责了趣味运动会。我觉得文娱组的工作有一些做的不够充分,就是没有经常性地组织一些活动联络队员之间的感情。唯一比较有效的一次就是我们玩的零零七,那一次算是真正的破冰吧,大家都玩的很嗨,各种逗比,各种掉节操,笑料百出,只是可惜像这样的机会并不多。我们文娱组的两大贡献便是趣味运动会和最后的文艺汇演,在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下,两场大型活动办得都相对比较成功。
我们的平时生活
都说三下乡的生活条件都会非常的艰苦,但在我看来,我们算非常幸运的了。因为我们支教所在的白沙镇小学的苏校长人特别好,对我们特别的热情。他为我们安排在了条件相对优越的舞蹈室做宿舍,虽然没有床,但是苏校长十分尽力地为我们改善条件,为我们找来大型电饭煲,为我们接好电源,常常让我们感动不已。
住的方面解决了,但是吃的方面却让我们有点为难了。我们到了白沙小学的第一天起,都是队员们轮流做饭。因为资金的紧缺,我们每天的伙食费都有严格的限制。原本以为队里只有几个人会做饭,没想到个个都是大厨。大家一开始饭都做的不太好,不知道在哪里买菜,经常会煮少了饭量,或是菜放多了盐等等,但到后来也都越做越顺手,“摸爬滚打”每天都能够煮出菜色丰富,香味四溢的饭菜。大家都慢慢进入状态,每件事都进行得有条不紊了。偶尔早上起床,便会看到桌上已经摆好煮好的爱心早餐,还有一些队友忙碌的身影,那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在这十几天的支教生活里,虽然条件不是很好,但是我们团队的三十多个人,同甘共苦,大家都用自己的心为他人着想,照顾着他人。所以,在团队里每个人都倍感温暖。这些都构成了我最难忘的回忆,它们点亮了这温婉的一夏。
我的收获
白沙三下乡之行早已经结束了,虽然我们的行程很短,但从行程的开始一直到结束,整个下乡活动都给我许多惊喜和考验。就在这短短十几天的三下乡生活中我成长了许多,收获了许多。
在这段期间,它让我加强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很多事情大家总是互相学习,发挥互相帮助的精神,各尽其能,全身心的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我们顺利的完成了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从这次活动中,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及团队的重要性。同时,我也赢得了友谊。我的队友们来自各个学院,这次的下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相互认识并且相处的机会,让我们相互之间建立了友谊,并且在下乡以后还保持着联系,这是这次下乡的一大收获。他们都是我的兄弟姐妹,他们教会我如何去生活,如何去工作。这次下乡也锻炼了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们全体队员的实践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工作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这次的下乡虽然只有短短的半个月,没办法教给学生们很多的知识,也不能直接帮助他们提高成绩,但是我们达到的效果是更加具有深远意义的。我们的到来,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接触外部世界的机会,让他们萌生对知识的更大的渴望。看着他们从第一天的羞涩,到后来灿烂的笑脸以及分别时不舍的泪水,他们一点一点的进步,令我觉得我们下乡的目的达到了。让他们产生对未来的向往是我们下乡的真正意义所在,让我更加觉得这次下乡的意义非凡。
这是我大学生涯里第一次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很庆幸自己能够参与此次的三下乡活动,让我收获很多,让我拥有一份珍贵的回忆。以后我还会争取参加这样的活动,锻炼自己同时收获了珍贵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