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蟒川镇任村新农村建设情况汇报(范文)
蟒川镇任村新农村建设情况
蟒川镇任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南1公里处,蟒川中心镇规划范围内,属丘陵地区,地下煤炭资源丰富。辖上任村、下任村、东何庄、西何庄、桃湾、董庄6个自然村,十个村民组,耕地3855亩,人口4500余人,村两委会成员7人,党员91人。2009年村集体收入16万元,村集体资产总额38万元,境内有鑫达煤矿、支农煤矿、兴园煤矿三个龙头企业。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600元。
任村所辖上任村、东何庄、西何庄三个自然村为煤矿塌陷区,须整村搬迁。自2006年9月启动搬迁以来,任村已完成部分新村建设工作:
一、投资1107万元,完成上任村210户新建住房。投资 660万元,西何庄向下任村北搬迁的首批73户新建住房正在建设。投资26万元,建设文化活动中心一座,现地基已完成。
二、投资65万元,建成主干道800米(路面宽10米,绿化每侧1.5米)。村内道路3080米(路面宽6米)。
三、投资120万元,已建成下水管道3940米,防洪渠2280米。
四、投资1万元,安装路灯40盏。投资0.6万元,安装村有线广播20台。投资4.5万元,安装有线电视210台。1
存在问题:
一、任村新村建设没有经过统一规划,各自然村搬迁点不集中,布局有随意性。
二、新村址地下水资源匮乏,村上曾投资26万元,经汝州市水利局勘探,打186米深井一眼,仍然无水,造成投资6万元建成的输水管道闲置。
三、村主要道路东西向2800米路况极差,亟待整修。
四、垃圾处理设施空白,街道卫生状况较差。
五、村绿化带池已建,但尚未栽植花草。
六、东何庄整村搬迁评估及土地置换工作正在进行。
七、西何庄向下任村搬迁的第二批29户评估款正在协调拨付。
下步打算:
一、投资80万元修建老年活动中心,占地50平方米,资金已经到位,准备建设。
二、加快西何庄72户居民新房建设工作,积极协调第二批29户评估款尽快到位,新房建设早日开工。
三、计划投资35万元,从胡沟煤矿老井下300米水源处建饮水工程一个,利用已建输水管道,尽快解决人畜饮水问题。
四、积极协调,尽快完成东何庄整村搬迁评估及土地置换工作,争取东何庄新村建设早日开工。
第二篇:蟒川镇任庄村任联伟先进事迹总结
蟒川镇任庄村任联伟先进个人
申 报 材 料
蟒川镇任庄村党支部
二0一一年四月
蟒川镇任庄村
任联伟先进事迹总结
我叫任联伟,男,汉族,中共党员,生于1967
年8月4日,我于199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于1999年担任任庄村党支部书记至今。
入党伊始,特别是被选举担任党支部书记后我就抱定了扎根基层,忠于党,忠于人民,这一坚定信念,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谋福利,改变任庄村贫穷落后面貌成了我奋斗的目标。
任庄村地处蟒川镇东北边上,属于说“山”不“山”,说“川”不“川”的过渡型地带,地处偏僻,交通闲塞,经济落后,长期以来,任庄村群众都处在温饱状态。
自1999年以来,我担任了任庄村的党支部书记,面对任庄村的现实状况,首先带领广大群众脱贫,是我们党员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我便多次召集全村党员和社会知名人士进行商讨、坐谈,集思广益,商量解决办法,踏上了为任庄村脱贫致富和艰苦创业的漫漫旅程。
任庄村有五个自然村均依山傍水,发展养殖业深天独厚,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
长期的经济贫困,致使任庄村绝大多数群众无任何奖金积累,可是要发展就必须得有资金做为依托。为此我开始向当时的乡党委政府反映情况,后经乡党委政府的出面干预,蟒川乡信用社曾先后为我村群众发放了一百多万元的资金贷款,扶持任庄村的养殖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成规模的养殖厂,像竹园村渠建周的养鸭厂,存栏在三千只以上,周庄村张国信的养牛厂和张平均的养猪厂,存栏都在百头以上,在此带动下,小的家庭养殖业,更是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现在仅周庄自然村的教养户,母猪存栏量已达到二百头以上,养殖业的蓬勃发展,再加上经村两委会牵头和劳动人事部门合作,输出了一大批的闲散劳动力,任庄村现在的经济面貌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任庄村的村办小学,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后,终于在2003年底在上级部门的支持和全村干部群众的共同
努力下,结束了任庄村小学破烂不堪,每逢刮大风下大雨,学生们安全得不到保证的历史,如今一座全钢筋水泥结构的新校舍,使我村师生们的学习环境彻底得到了改观。
“要想富,先修路”,“路”一度成了制约任庄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但是要修路,首先得需要资金,虽然有上级部门的修路扶持资金,但是任庄村四公里多的路段,尚有一二十万的修路资金缺口,为了能彻底能改变任庄村的面貌,抓住时机,我率先利用自己在社会上朋友多的优势和村两委会班子成员一道多方筹措资金,最终于2006年底完成了任庄村全部四公里多路段水泥路的铺设。
“任重而道远”,任庄村做为一个有二千多村民的大村,自我从1999年担任支部书记以来,我坚信“村民无小事”,只要是群众的事,无论大小坚决一管到底,一帮到底,把一切问题都化解在萌芽状态,在工作上,我团结村两委会班子
第三篇:蟒川镇防汛工作信息
工作信息
7月20日上午9时,蟒川镇召开防汛抗洪紧急会议,根据同志全省防汛抗洪紧急会议的讲话、市委、市政府关于认真做好防汛抗洪工作的紧急通知,蟒川镇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涝,早动员、早部署、早落实,扎实做好今年的防汛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完善预案。成立镇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镇防汛工作的领导,抓好各村各危险区域人员的逃险、躲险防汛预案、一旦发生超标准的洪水,要按已定的逃险预案组织沿河群众逃离,确保人民群众及时逃险,人员无伤亡,落实责任制、防汛队伍的落实,确保防汛工作万无一失。明确各包区领导、包村乡干、支部书记、村民组长责任、包排查、包安置、包监管、包安全,确保平稳渡汛。二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将汛情及时广播,进村入户等形式广泛进行宣传,以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村民的自救能力和防汛意识,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三是加强排查,消除隐患。对辖区内的四座水库要逐一排查,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制、值班制、住镇制和值班记录制,切实履行防汛责任,发现情况,及时处理,把隐患苗头消灭于萌芽状态。对我镇的15个山洪灾害村要特别注意,各村要加强防御山洪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广泛动员,让群众了解山洪灾害特点,增强群众的自觉防灾意识,掌握逃险和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各村要安排好报警、通讯和组织群众安全转移等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相关责任制,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灾害损失。
四是加强责任,严明纪律。进一步强化防汛责任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克服麻痹、侥幸心里,严格落实防汛工作纪律,乡、村值
班期间不得随意脱岗、离岗,保证24小时信息畅通,支部书记、村委主任因特殊原因需要外出必须向片总支请假后方可离村,对因责任人不到位引起重大事故的,将严格按照党政纪律严肃处理;镇干部汛期坚持二十四小时值班制,任何人不得擅自离岗,做好值班记录,保持信息畅通。
五是加强实战演练,确保实效。细化应急预案,深入实地考查,选好安置路线,突出预案的可操作性,确保应急时安全、通畅,达到疏得通、疏得快、疏得好目的;完善镇村两级应急队伍建设,充实人员,服从统一调度,确保“召之即来、来之善战、战之能胜”。
六是加强储备,严加防范。充实防汛物质储备,对麻绳、编织袋、木材、沙石等防汛物质进行检查和补充,保障防汛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四篇:乌江镇安镇村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乌江镇安镇村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甘州区乌江镇安镇村地处甘州区城区25公里处,有14个社,706户,2728口人,耕地5900亩,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084元。村党总支下设12个党小组,有党员79名。2011年被列为全市首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近年来,安镇村坚持把狠抓重点项目、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社会事业做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立足村情实际,科学谋划全局,精心编制规划,扎实组织实施,村容村貌切实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提高。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新建小康住宅楼5栋、130户,硬化村社主干道9公里,14个社街面硬化率达100%,衬砌高标准灌溉渠道26公里,多方争取中石油甘肃省分公司投资80万元建成加油站1座。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稳步发展玉米制种4000亩,精品蔬菜制种500亩,反季节温室蔬菜180亩,推广应用制种蔬菜钢屋架及“网室”栽培技术80多亩,发展红枣、小软梨特色林果1000亩,建成千头肉牛养殖小区1座。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累计投资250万元,完成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文化广场、安镇医院等基础建设,并及时整合教学资源,对原安镇中学校进行维修改建,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以开展30万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为契机,建成市级劳动力技能培训基地,开展以种、养、加为主要内容,同时穿插法律法规和公民道德教育,年培训
20场次以上,参加人员1500人次以上,村民综合素质逐年提高。
示范村建设主要做法:
(一)生产专业化方面
1.优化提升种植业。稳步推进5000亩玉米制种标准化栽培,巩固发展500亩蔬菜制种基地,新建172亩连片高效日光温室大棚,2012年续建50亩连片高效日光温室大棚。
2.发展壮大养殖业。大力发展以珍珠鸡、山鸡、蓝马鸡、孔雀、大雁等品种为主的珍禽养殖,新建瑞兴珍禽养殖小区;新建宏源千头猪场,2012年新建安镇七社千头猪场,不断加快产业化、集约化养殖进程,努力提高养殖户养殖效益。
3.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以加强体制建设、科技推广、市场流通、信息服务等方式为手段,引导农村科技人员参与农业开发和经营,培育扶持一批示范大户,建立技术教育服务体系。按照“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工业化管理、市场化销售”的思路,制定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规范和质量标准,建立农产品质检认证体系。
(二)生活社区化方面
1.大力推进小康住宅建设步伐。按照“科学规划、梯次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新建现代化小康住宅楼9栋、216户,2012年续建现代化小康住宅楼4栋、100户,使全村60%以上的村民住上小康楼,同时进一步夯实住宅小区水暖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提高小区绿化、亮化、美化水平,努力形成群众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
2.建立农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借鉴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管理运行模式,建立农村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健全服务功能,为农村老人提供优质服务。
3.探索推行住宅基地复垦计划。探索推行宅基地复垦计划,对已住进小康楼的农户进行宅基地复垦,降低建设成本,增加耕地面积。
4.健全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真做好全村路网建设规划,加快村主干道路建设步伐,硬化村社主干道路9.8公里,同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健全完善以“水、电、气、医、学”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环境田园化方面
1.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以“村在景中、景在村中、村景交融”为目标,以住宅小区为中心,在完成小区绿化、亮化、美化的同时,依托小区周边渠路林田资源,大力发展观光农业,栽植风景林木,全面提升新农村小康建设品味。
2.健全环境卫生长效机制。以基本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按照“路畅、水通、污治、安居”的要求,重点开展生产生活垃圾清理工作,建立兼职保洁员队伍,建立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系统,健全环境卫生工作长效机制,切实改善村容村貌。
3.积极打造特色林果品牌。整合全村600亩红枣、150亩小软梨等特色林果资源,积极打造乌江特色林果品牌,同时积极发展枣粮间作、枣菜间作,努力提升市场竞争优势和单位生产效益。
(四)农民知识化方面
1.注重提升村干部素质。实施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通过组织外出考察、流动现场会、项目观摩、上级培训、在职学历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创业指导和学员现身说法、制度约束等形式,营造村干部乐学、好学、广学、善学的良好氛围,不断提高村干部管理村级事务的能力和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能力,全村管理型、技能型村干部达到90%。
2.全面提升农民素质。深入实施“30万劳动力技能培训工程”,年内开展各类培训16期、815人次,其中:开展玉米制种培训4期、120人次,肉牛养殖培训6期、480人次,珍禽养殖培训1期50人次,农机实用技术培训5期、150人次。
3.加强实用人才培养。依托现有人才资源,采传、帮、带的方式,加大农村种养加等实用人才培训力度,年内新培养种养加农民技术员6人。
4.优化引人用人环境。实施“人才强村”战略,围绕农村
产业发展需求,建立完善人才引进激励机制,优化引人用人环境,有计划引进专业型技术人才,提高人才投资效益,努力营造重才、育才、聚才和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加强党的建设主要做法:
(一)突出三个抓手,深化创先争优活动
1、抓典型,发挥示范作用。以创业致富典型刘兴松、吕金廷等先进典型为榜样,加强致富能力强、带富能力强的“双强型”党员培养力度,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创先争优活动取得实效。
2、抓载体,创新工作方法。以“党心连民心”主题活动为抓手,积极引导党员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帮民困、助民富,深入推进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不断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3、抓结合,推动各项工作。坚持把创先争优活动与中心工作相结合、与为民承诺办实事相结合、与发展产业促增收相结合,以创先争优活动的实际成果推动基层党建工作。
(二)开展三好活动,加强班子队伍建设
1、教育好,提高村干部自身素质。坚持以村干部从“管理型”向“服务型”、“技能型”转变为目标,围绕项目建设促发展、优势产业促增收为目标开展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培训;围绕丰富知识促工作、增强技能提服务为目标开展村
委会文书和妇联主任培训,不断提高村干部自身素质。
2、整顿好,转化村干部工作作风。严格执行《村社财务管理制度》、《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暂行办法》和《办实事打硬仗工作承诺制》等制度,不断加强村社干部管理,转变工作作风,提高为民服务质量和水平。
3、培养好,储备村干部后备队伍。采取“选材上动心思、培训上下功夫、管理上抓得牢”三大举措,加强村社后备干部培养教育力度,努力为村级工作提供坚强的后备力量。
(三)强化三项举措,提升党建工作水平
1.加强班子建设,构筑坚强战斗堡垒。制定学习培训计划,举办村干部培训班,努力提高村干部自身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得本领;健全完善党支部会议事规则,认真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切实做到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科学决策的水平和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能力。
2.强化党员管理,打造素质过硬队伍。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坚持每月8日党员学习议事日活动,扎实开展“双述双评”活动,进一步增强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狠抓阵地建设,营造良好工作环境。规范党员活动阵地管理运行,制作完善制度版面,努力把村级活动阵地建成党员群众的“议事堂”、农村科技的“培训处”、农民致富的“信息库”。
第五篇:**镇**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
**镇**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根据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要求,现结合我镇的实际,计划通过建设**村新农村示范点,实行以点带面,力争利用5年的时间,把我镇各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治安良好、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蒙山县城西北部,全村辖27个村民小组,976户农户,人口3500人。村设党支部,8个党小组,现有党员65名。全村总面积为2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76亩,其中水田面积1721亩,旱地面积580亩,全村林地面积10933亩。二○○五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375元。
**村地处丘陵山区,全村土地、森林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村委驻地距离县城2.5公里,依山傍水,交通便利。近年来,**村积极响应上级党委、政府的号召,充分利用本村的优势,大胆探讨发展经济的新路子程村组属北楼村的一个自然村,位于村委会北面2公里,依山傍水,交通方便。全组52户185人,有耕地面积500亩,全组经济发展以种养为主,程村组在北楼村经济发展中始终走在全村的前列。该组村民群众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市场意识,能够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密切配合村委开展各项工作,积极探索适合本组经济发展的好路子。全组现有桑园230多亩,果园(柑橙类)80亩,早熟板栗100亩。养殖业方面,主要以瘦肉型猪为主。全组村民根据饲养瘦肉型猪经济效益好和市场前景看好的特点,纷纷实行牲猪品改。目前,全组有瘦肉型母猪60多头,牲猪存栏220多头,水产养殖15亩。
近年来,程村组在上级党委、政府领导与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和美化生活环境。全组群众兴起了自觉投工投劳进行道路硬化、改水改厕、建设沼气池、村级篮球场等,到目前为止,全组52户中新建或者正在建设的砖混钢筋结构房屋38户,户均80M2,全组沼气池入户率达80%以上,该组的用电入户率和闭路电视入户率均达到100%,电话普及率达52%。
程村组全体村民积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良好的村风民风,科技学习蔚然成风,社会治安稳定,无赌博、迷信、吸毒等不良社会丑恶现象,总的来看,程村组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示范点的良好基础。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区党委提出的“突出抓好农村道路、水利、能源、教育、医疗卫生等设施,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的要求,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以改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生活条件为突破口,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新的载体,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逐步把全镇各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治安良好、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总体目标
从2005年2月开始到2006年8月,力争完成示范点新农村建设达标,并通过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用五年的时间完成全镇各村新农村建设目标。以“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工作起点,以“‘五通’、‘五化’、‘六有’”为目标,进行总体设计规划,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组制宜,分步实施,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治安良好,社会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具体标准是:
1、“五通”,即村通路,户通电、通水、通讯、通广播电视。
2、“五化”,即农民住宅内外墙批灰粉刷涂料美化;从行政村主干公路通往新村支道和村庄内主干道路铺设混凝土硬化;农户建设沼气池、卫生厕所、卫生厨房、村庄设立垃圾池、人畜分离、排水系统完善净化;村庄主干道两旁以及住宅之间、农户庭院绿树成荫绿化;村庄主要道路挂路灯亮化。
3、“六有”,即有健全的村级组织,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有科学的产业发展路子,有功能齐全的科普文化活动中心,有体育娱乐活动场地,有标准的宣传栏。
四、方法步骤
(一)、抓好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调查测算、规划设计。时间在2006年3月中旬前完成。村庄规划要结合地形,依山就势,不推山填土,不大拆大建,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三清三改”,规划拆除闲置旧房,集中规划建设猪牛栏,配套建设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力求规划切合实际,让农民接受。村庄规划编制要坚持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科学编制的原则。要求在月底前组织国土资源所及规划所设计人员,根据本村区域特色和人文环境进行调查测算与规划设计,在经
多方征求群众意见并修改后,形成符合现代特色的新农村规划设计图。并且国土部门要严格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要求审批农民宅基地,不得在规划区外批宅基地。
2、实施阶段:从2006年3月中旬起至2006年8月止。
(1)通新村道路建设:组织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完成由国道321线通往新村的主干道路及环村路建设,总长1.2公里,计划全部实行水泥路面硬化。路基宽4米,路面混凝土厚度不少于10厘米,并设错车道及安装路灯亮化。
(2)住宅外墙粉刷:组织动员群众争取在2006年8月底前完成38户混凝土住宅户外墙批灰粉刷涂料工作。
(3)“三清三改“工作:
①清垃圾、清路障:根据规划设计图,建设垃圾池,并组织群众清理卫生死角,清除各类垃圾、路障。实现村中心无成片暴露垃圾与路障。
②清淤泥:充分利用今年成立的北楼村古排河用水者协会的契机,组织发动群众交纳水费与投工,主要清理从新村旁边经过的古排河水利渠道的淤泥。并向上争取资金全面实现渠道三面光工程。涉及的渠道总长约1.2公里,清淤泥约需投工100个工日。
③改厕、沼气池建设:年内完成余下的10户沼气池与卫生改厕、改厨工作。
④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为使全组村民喝上干净的自来水,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问题,计划在屋背岭修建一个自来水池,总投资约25万元。该项工程可解决250多户1000多人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4)建设养殖小区:根据规划设计要求,由国土部门统一调拨土地,农户自建方式,统一养殖场地,统一排放污水,全村养殖小区面积为1000平方米,分为家禽区、畜牧区。
(5)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①村级篮球场及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计划争取上级包村单位的支持,在村中心建设一个500平方米的村级篮球场,并按规划设计要求,在篮球场边(古排河渠道面)建设一座占地面积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及村民议事室。篮球场及道路两旁、住宅旁实现花草、果树绿化。
②宣传栏:计划在村级篮球场边建设一面宣传栏。主要用于党的有关政策法规、法制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及精神文明宣传等。
③实现农产品信息入户工程:争取电信与广电部门的支持,实现互联网宽带到村,闭路电视到户。
(二)抓好新农村的产业开发
新农村建设要根据本村实际,着力抓好适合本村产业发展的好路子,要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与区域优势,大力调整农村种养经济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1、桑蚕产业:要充分依托本县龙头企业的带动,北楼村作为梧州市桑蚕专业村及当前蚕茧市场价格上扬的有利契机,大力发展桑蚕生产。计划在今冬明春再扩种桑园面积100亩,并在新村主干道两旁的水田建立起一个50亩以上的优质桑种植示范基地,使得全村人均拥有约2亩的桑园。仅此项可使人均增收80元。
2、养殖方面。充分发挥市级瘦肉型母猪专业村的带动,抓好瘦肉型母猪的养殖,计划每户年出栏瘦肉型肉猪10头;同时发展养牛,计划年发展户均养牛10头以上5户。
3、做好山上发展文章,重点抓好早熟板粟的种植。充分利用新村靠山傍水的优势,开发山地,在抓好当前现有的早熟板粟的管理外,要扩大种植规模,使全村板粟面积达到300亩以上。同时抓好优质水果的种植,力争三年内人均拥有经济林2亩以上。
(三)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1、实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充分利用党员电教中心户、电视、电脑、宣传栏及农产品信息进村入户,组织各类培训班等形式,加强新村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年至少培训农民5期,重点围绕村发展项目如桑蚕、板粟、瘦肉型猪养殖等知识的培训。
2、围绕桑蚕、水果、瘦肉型猪建设1到2个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并设立基地简介和牌子。利用基地带动全村的科技种养。
3、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和就业指导。在节日等外出人员返乡期间,召集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就业的情况并进行登记造册,并积极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并认真组织本村农民参加县内的各类人才交流市场的招聘会,扩大就业。
(四)倡导新风尚
1、建立健全村级自治组织,完善各种管理制度。认真召开好村民代表大会,制定好村规民约,按照新村规划,重点抓好新村环境整治,建立健全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努力建设文明新村。
2、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文明户”“信用户”等评比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势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并利用春节期间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3、团结互助,结对帮扶。加大帮扶力度,关心弱势群体,全村要形成结对帮扶,共同致富,在全村树立一股互助友爱的好风尚。
五、工作措施、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镇、村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始终把它作为今后五年农村工作的重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人力、物力、财力到位,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2、优化服务,形成合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镇党委、政府在加强领导的前提下,要积极支持各村及示范点建设,并积极争取上级党委、政府及包村单位的大力支持,搞好各项建设服务,形成合力。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研究,细化方案,切实履行好各自的工作职责。
3、整合资源,争取政策扶持。一是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二是要把新农村建设项目精心包装向上争取资金,要捆绑扶贫、以工代赈、农业以及果业、水利、能源专项资金新农村建设。三是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引导群众想方设法筹集资金,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
4、明确责任,层层落实,确保按期完成示范点建设目标。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作,时间紧,建设任务重,全镇要细化建设项目,落实好具体责任人与责任目标,集中力量抓好示范点的各项建设工作。
5、加强督查,严格考评。镇党委、政府将这项工作列入各村、包村干部目标责任考评。切实加强督促检查,定期检查建设项目进展情况,确保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
**镇人民政府
二○○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