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典籍里的中国·史记》有感1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几千年来,祖先一直在记录我们的,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人们世代,薪火相传,让精神的血脉延绵至今,知道我们的缘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典籍里的`中国》以新的方式让我们识读《史记》,撒贝宁带领着我们穿越千年的时光,向司马迁献上“千年一拜”。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为西汉司马迁所著,开记传体先河。由《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种体例构成,共计一百三十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约30的历史。司马迁及其父两代人竭尽毕生精力,著成此书。
通过《史记》,我们看到了集崇德尚武,勤政爱民于一身的轩辕黄帝,统一了中原部落,成为中华的人文始祖,为华夏民族树立楷模。透过《史记》,我们看到了千古一帝始皇的丰功伟绩,统一天下,同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也因秦暴政二世而亡。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平民义举立传,这是司马迁的史学创造。蔺相如以国家大义廉颇负荆请罪,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成为千古佳话,后世美德。张骞凿空,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贯穿东西,联通中外的丝绸之路,20xx多年前,中国已经开始了官方的中外交流之路,与世界连通……
你也许没有读过《史记》,但你绝对听说过这些故事,完壁归赵,破釜沉舟,卧薪尝胆,毛遂自荐,约法三章,一言九鼎等一系列出自《史记》的故事。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两代人的豪情壮志。司马|牢记父亲之教诲“修史是司马家的”,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以名位评高下,不虚美,不隐恶,如实反映历史真实情况,鲁迅先生赞美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古往今来使芸芸众生无不从中受益。为中国人民,世界人民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
观《典籍里的中国·史记》有感2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史记》这本史书,让我们在品读时,仿佛徜徉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揭开那层朦胧的面纱,去探寻古代英雄的故事,“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因美色而丢了性命;“统天下于一体”的一代君王秦始皇嬴政是如何的心机深沉,而秦国又是如何在残暴二世的统治下灭亡的;“荆轲刺秦王,图穷而匕首现”中忠胆赤诚的荆轲;还有那豪迈不羁的项羽因无颜面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
这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仿佛让我进入了那个纷乱的时期,华丽的辞藻让我在想着,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史官,让才子鲁迅不禁感叹“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那一行行不虚美、不险恶的文字向我展开历史的长卷,那些封尘的记忆在摇曳的灯光下若影若现,我仿佛看见一个慈祥的老者在灯旁书写着中华从皇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实...
在《典籍里的中国》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历史时空,带领我们见证了司马迁忍辱负重、发奋著书,用自己简短的一生成就了“史家之绝唱”。节目以独特的方式向我们呈现出“英雄画像”,并让我们懂得了一个道理——在血脉和文脉传承中找到民族的根与魂。
在节目中,有这么一场让人热血澎湃的场景:青年司马迁拜别了父亲,在远行游学的过程中,观众的视线跟随着司马迁在九嶷山追怀舜帝,在会稽山探禹穴,通过越王勾践体会到了隐忍成大事,在孔子故居处追慕先贤,在汨罗江用心去感受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的爱国情怀,在乌江畔赞颂和反思项羽的英勇与败亡......这样一幅栩栩如生的惊人画面,让人不禁感叹。主持人撒贝宁满含热泪的说出这样一段话,让我记忆深刻,他说:“有那么一些瞬间,当那些历史人物从你身边擦肩而过的时候,你会汗毛倒竖,你会头皮发麻。当他们在你身边突然的那种情感的爆发,我作为第一个感受到冲击波的人,真的是幸福到极点的一种状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记忆中那些闪耀的光芒,在此处早已褪去了圣洁,在《史记》中没有十全十美,却有着一位位站在时代浪尖上的'伟人英雄。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有皇帝,有将军,更有平民。它为平民义举立传,例如敢于用《世家》记述陈胜吴广的起义,这就是司马迁的史学创造。
《史记》中,项羽的故事让我十分喜爱,他骄傲自满,目中无人,总是不听他人的忠告,最终导致了败亡,但是他不会从自身找原因,反而将这一切归咎与天意。但是他身上有没有值得我们所学习的呢?还是有的。当他兵败之时,宁可战死沙场,也绝不当逃兵回到江东。连李清照都说:“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史记》中每一个人爱国的方式都是不同的。我们既不能像屈原一样投江自尽,也不能如子贡那般凭借口才拯救国家,但是我们却能从小事做起,我们的国家也会因此变得越来越强大。
我佩服司马迁在史书著作方面的创新,而我更加佩服的却是他绝不违背真理的不屈精神,他文章公正,史实可靠,这部巨著,对我国历史的研究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国学经典,华夏之明,让我们一同去了解国学,热爱国学,细细品读每一个历史故事!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
生人不能久生而五谷生之,五谷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这是《天工开物》第一卷:乃粒的内容,作者宋应星。
第一次了解这部著作是历史课本里,概念很模糊,直到今天,《典籍里的中国》播出,我才重新认识了这部书和他的作者。
宋应星,年少时天资聪颖,过目不忘,第一次会试就中举第三名,而后近二十年茫茫科考路,六次不第,科考路走了六年,累积了不少关于农业手工业的知识,一直想要天下人民生活富足的他就将这些知识汇总起来,在好友涂绍煃的资助下刊印成册,才有了这部巨作——《天工开物》的问世。
“天工,人其代之”,“天工”二字取于《尚书》;“开物成务”,“开物”二字取于《易经》。意在用大自然的力量开创万事万物。全书共三卷十八篇,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全书理念为“贵五谷而贱金玉”,故将《乃粒》放在首篇。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这与袁隆平院士研究亩产千斤的超级杂交水稻,与国家坚守耕地红线不谋而合,跨越三百多年的“稻下乘凉梦”一直在延续。
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继往开来,这四个字虽简单却有千钧力量。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力的民族,我们站在前人肩膀上,一定会更有所成。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2
《尚书》被称“政书之祖,史书之源”,诵其以知先贤治政之本,以知朝代兴废之由,以知个人修身之要。当戏幕拉开,伏生带着她向我们走来。
汉文帝听闻山东的伏生可讲学《尚书》,派晁错前去受教。
来
年已九旬的伏生缓缓抬起头。
他已老了,忆起往事仍泪水纵横,然典籍可传的喜悦与欣慰又使他止哀,说起大禹定九州和牧野誓师的周武王。他眼早已有些花了,可他分明看见甬道前处是有人挥臂高呼的。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这景象他梦里应是见过,这话他也不知传授讲学过多少次了。他记得大禹定九州,哪九州也清楚得很。他是山东人,是九州人,是华夏人。华夏,自古就为一体。他听到来自两千多年后的声音这样说,默默点了点头。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
他险些被声势浩大的军队唬了一跳。周武王挟着天意,在电闪雷鸣中浩荡前进。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意不即天意吗?此乃颠扑不破的真理啊。
他还见到了两千多年后的“藏书秘府”,那的小孩和自己幼时衣服不同,话却是一样。
年已九旬的伏生缓缓抬起头,掺杂纠纷浑浊的眼中光明明灭灭。一生的颠沛、一生的苦难、一生的尊崇、一生的护佑在干涩的眼眶里凝化成了苦之又苦的泪,泪中包裹着楚人一炬留下的`焦土,包裹着故宅的残垣,包裹着荒野的遗骸,包裹着先贤字句与华夏人的根与魂,浸润了历史的扉页,经由千朝万代的笔墨重了又重,晕染到了现在,延展到了未来。
去
事实上的伏生并没有见到20xx多年后的今天,也不知道后来的《书》经历了什么,他以一生所护的《书》是否能一直执在后人手里心里。那时的他似乎没想那么多,又或许早已决定义无反顾。这个决心沉重,沉重到他的妻与子都被埋葬在重重荒野之下。当他几经辗转流离剖开宅中壁的时候,破碎的是墙壁,是他的家人故宅,袒露的是二十八篇典籍,是经历史淘洗、时代冶炼仍旧熠熠生辉绵绵不断的华夏文化。
王鼎钧在《碎琉璃》中有言:“时代像筛子,筛得每一个人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伏生在被历史洪流冲走时,把《书》还给了天下,他没有被冲走,他的名字与《尚书》与世长存。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伏生来去间,《尚书》也在当今时代破壁而出。
当晁错离开,戏幕落下—
他发出一声满足的喟叹,以蹒跚的步伐走回历史。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3
今天,我观看了一部叫作《典籍里的中国》的电视,它是一部讲述中国古代典籍的综艺。
首先,会播放一个由中国国家戏剧院院长田沁鑫组织的典读会,以此来知道演员们吃饭于这本书的理解。典读会过后,便是话剧正式开演,撒贝宁以穿越的方式与古人相见,共同探讨经书、古典的奥妙,其中,有英勇无畏、“三过家门而不回”的大禹、满腹经纶、周游列国的司马懿,中间,还会穿插着专家们的'讲解,节目最后,还会对此做出总结,《典籍里的中国》记载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辉煌历史,以穿越的形式表达了当代读书人对前人的敬佩之情,我相信,每个人观看时,心中都会有一股骄傲、自豪之情油然而生,或许是对祖国的骄傲,或许是古人远大理想而自豪,总之,都是因为中国。
《典籍里的中国》是一档特别的综艺节目,它带给我们的不仅有趣有味,有知识,更多的是对古人的尊重,既让我们觉得庄重无比,又并非严格。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4
《典籍里的中国》,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故事活起来。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值得我们世代守护,薪火相传。打开典籍,对话先贤,我来到李时珍身边。
李时珍,生于15,明朝正德年间,他的《本草纲目》集明朝以前医学之大成,首次采用纲目体系为药物分类,开创了历代本草著作之先河。
“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点一盏孤灯,伏案执笔,潜行修书,足遍天下。人言:学医难,行医难,编本草更难。李时珍却知难而进,开启了行医之路,一直坚定不移地走了下去。观李时珍历遍天下,品读他正心修书、实事求是的精神,我仿佛也穿越古今,遇见了李时珍坚定不移的背影,踏上了他求真务实的足迹。李时珍的精神并没有因时间的远去而泯灭于历史的`长河,相反,他永远都是一颗不改颜色的孤星,闪烁着、奉献着、光明着。
“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奇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
远行万里,俯身求序,为得一书,勘误十年。李时珍晚年为能刊刻医书,不远万里找到了明朝文学泰斗王世英。请他作序,见面后,二人皆认为此书关系重大,应谨慎勘查。为民众而修本草的李时珍,再次花费十年光阴,怀平生夙愿,查历代典籍,历寒来暑往,修订《本草纲目》。“寿国以寿万民,寿万民以寿国。”李时珍开拓创新,关心民生。他不仅是古代的医学先贤,更是当今精诚为民的楷模。
“医者贵在格物也”,对李时珍来说,格物致知不只是穷究事物原理,获得知识,更是为天下百姓健康探求真理,为编纂出一部能帮助人民的书籍奉献自己的力量。
大医精诚,精诚于国家,精诚于民族,更精诚于百姓。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5
世人皆醉我独醒,
后生不可学屈平。
屈原不光清醒,还非要说出来,所以讨人嫌,最后得抑郁症,跳江自杀。亲信他人,对外人好,对自己人狠是我国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所谓的`薄来厚往。楚怀王芈槐拧着要去秦国找死,你芈原知道就好,非要表现我懂我忠,说些王不喜欢听的话,结果为王不容,你等他去,死了又不要你埋,你扶立继承人还可搞成立国功臣,你着急啥?你看后世郭沫若,胡适之流表面清高,谦谦君子,背里变节丧德失礼麻肉样样来,反被立为楷模,吃香喝辣,为当世追求,为后世景仰。小屈太年轻了,跳个江只成了后人放假吃粽子的借口,不值。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6
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尚书。禹贡》
禹分别土地的疆界,行走高山砍削树木作为路标,以高山大河奠定界域。
“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传而无伏生,亦不明其义”。在历史的长河里,有的名字注定会被铭记。如果没有妻子家人舍命护书的伏生,《尚书》也会消失在秦皇焚书的火里,如果没有毕生读《书》讲《书》的伏生,《尚书》的命运又会如何?历史没有如果,以至于两千多年后我们回眸历史诵读经典时仍然对这份历史的侥幸充满敬畏与感恩,幸而有伏生!
很长时间以来,经典对于普通人群而言都是高深莫测艰深难解让人仰望的存在,我们很难做到通过独立阅读典籍文献从而透过历史的岁月来解读经典,这是经典传播和传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尴尬。一方面几千年遥远的岁月沉淀了经典的厚重,但同时也因为几千年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语言文字意义的变迁和变化影响并局限着经典的传播和理解。另一方面为了便于广泛地传播和理解,在传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把经典文献通俗化大众化,当典故变为故事,经典内容在变得通俗易懂的同时也难免变得浅显甚至出现错解误解,不可避免地影响着经典的深刻与厚重。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流传几千年,家喻户晓妇幼皆知。伏生护书的故事也是深入人心让人感动,我们在学习和讲述这些典故时总是很容易把它们当成是在遥远年代里发生在个人身上的故事,在他们的故事里看到并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秀品质,这似乎已经已经成为我们平时学习和讲述这些典籍里的故事的目的和宗旨。是的,间隔几千年的历史岁月,我们自然无法在阅读和理解中把自己代入到当时的情境中去,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去经历,与此同时,我们所具备的文化和历史的素养也局限了我们的历史视域和理解的境界,我们很少把他们个体的行为和选择、个体命运的走向和历史的大背景相结合,去思考和推拓他们的行为和选择背后的历史影响和历史意义。厚重的历史变得平淡,我们也由此缺失了一份历史的情怀和感动,并因此把自己和历史割裂开来,以一种遥远的与我无关的态度来对待典籍对待历史。不曾意识到那些久远的典籍里是民族悠久的历史,里面的思想已经内化为民族传统和文化的基因,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方方面面的生活,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本身也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而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观念多元变化日新月异的年代里,传统的观念和当下的流行似乎成为一对矛盾体,如何理解和面对传统、如何在把握当下的同时又能兼顾传统,似乎是大家共同的难题和困惑。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年年过年,年味却越来越淡越来越遥远,从期盼过年到觉得过年是一种负担和麻烦,当传统节日的氛围变得寡淡,在这种变化中我们失去的到底是什么?很是茫然。我们一边在各种上演的剧情里感慨传统文化的丰富和传统礼仪的厚重,艳羡各种仪式感给人的生活注入的庄重感动和温暖,渴望充满仪式感的生活,一边又厌倦生活中所剩无几的传统礼仪带来的琐碎和麻烦。当疲惫的身体和萎缩的精神相互碰撞纠缠,我们似乎更愿意放空思想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为地放松自己的身体,因为这样更简单。
这两天在网上看到关于山东某些地方的拜年习俗带来的争议,跪拜,这是传统礼仪中的大礼,礼仪之邦山东,先师孔子的故乡,某些地方在过年时族人集体跪拜祖先,拜年时给长辈行跪拜之礼,他们把这种仪式视为对传统文化和传统礼仪最后的坚守与倔强。但是在很多人的理解中,这种跪拜的方式却是封建社会的遗毒,是奴化的象征。传统和当下就这样又一次激烈地碰撞在一起,让人深思发人深省。看到其中两个非常醒目的评论,一个说孔子都已经逝去两千多年了,国人却还是跪着站不起。一个说有的人虽然身体站立着,思想却是跪着的,有的人虽然身体跪拜着,思想却是站立的。谁是谁非,或许没有一槌定音让人不容反驳的答案,值得庆幸的是,在我们今天这个年代,跪或不跪,拜或不拜,坚守传统或是放弃传统,我们都有足够的选择自由。
在理解判断传统和当下的矛盾与对立的同时有没有问过自己,对于传统,对于经典我们真正了解多少?什么才是经典?要不要学习经典?经典为什么会具有这么强大的生命力以至于现在仍然影响着我们方方面面的生活?学习经典的意义又何在?
经典不仅仅是文献和典籍里的文字,传统也不仅仅是过去的岁月里先祖们遵循的各种规范,所有的经典和传统都是历史的部分,一切的历史都是当代史,任何的现实任何的.当下都源自历史且随机融入历史,并积淀为新的历史,且我们对历史的学习和回顾无可避免地都是在照应现实,在经典和现实的碰撞中寻求经典的现实意义。经典的价值是在历史积淀中所形成的不容回避的、始终塑造着我们的复杂的因缘关联体系。经典与一个民族自古至今所发生的无限复杂的联系,将作为历史携带入未来,在任何时代里不被任何个人和群体所否定。经典不竭不衰的生命力,贯穿于一个民族历史的发展与演变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和现实不断对话、碰撞,通过研读、反思、阐释,通过整体认知和现实转化的过程,解答各类重要的历史问题,从而来解读现实,面对现实,经典与历史与现实密不可分。
我们现在的时代,是传统文化没落的时代,也是思想迷茫的时代,我们悲哀地感叹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既想摆脱传统,又无法摆脱传统,又又发现今天的时代没有谁能全方位地重建一个新学说和新思想的山河大地。于是我们对于传统或是当下的流行,陷入一种无意识的迷狂,要么固守传统照搬传统,对传统不加思考地复制粘贴。要么全盘地否定和割裂传统,却又对当下价值观的丑与恶好与坏失去理性的思考和判断,袖手旁观随波逐流,仅仅把自己当成一个被动的参与者和不需要有太多自觉的旁观者,不曾意识到,社会发展过程中,思想和价值观的建立,每个卑微渺小的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道德责任和历史担当。每一个普通人都是时代思想和价值观的践行者,而价值观对社会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最终也会反馈到个体的身上。都说法律的完善意味的是道德的进一步沦丧。如果放弃了这份道德责任和自觉,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传统道德以及传统和道德结构下秩序和价值观的破坏者。
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道德的价值却江河日下,有人说传统是创新的桎梏,民族曾经的苦难也是因为落后传统的固守,殊不知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历经磨难而不倒,饱经风雨而不衰,成为世界范围内独一无二的古老文明,正是得益于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任何技术的创新与科技的发展都是因为人而存在,失去了人文之光的科技发展与创新将格外地尖锐和冰冷,并将影响着人类社会整体的和平与发展。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经典的传统文化对人性的定义,对生命朝向的引领,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教育和塑造,对社会的健康推进,早已在历史里得以验证。传统是扔不掉也是不能扔的,生活中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当我们想与传统背道而驰抛弃传统时,会惊讶地发现,我们抛弃传统的过程也无可避免地带上了传统的烙印。传统所具有的全方位的存在以及随时可以复苏的生命力,这种历史的真相是谁也无法掩盖无法逃离的。轻易地否定传统,只会导致该延续的延续不了,该抛弃的抛弃不掉,非要自欺欺人背过身去不看传统、否定传统,砸乱传统,导致传统的价值不能实现,我们会可悲地发现,传统中的不合时宜的某些恶果和毒瘤会以一种新的现代的方式借尸还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以扬弃的态度辩证地学习和理解文化和文明在历史中的延续过程,温故而知新,直面传统,反思传统,延续传统,在这个过程中让文明得以进一步推进,让新与旧并存,或许,这才是我们面对传统学习经典应有的态度。
《典籍里的中国》的播出,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优秀传统文化在文化阵地上的强势回归,是复兴民族文化的必然之路,经典传播的银屏化也一定会带动经典和传统文化的普世化全民化!期待更多的精彩。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7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题记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典籍里的中国》绘声绘色地向我们展现了我国古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的传奇一生,我深刻体会到《徐霞客游记》不仅是对我国大好河山的精心描绘,更是徐霞客奋斗一生、拼搏一生、奉献一生的智慧结晶。这本书凝聚着徐霞客朋友的无私帮助,过路人的热心付出,父母的殷殷教诲。
徐霞客曾生肺腑之言:“父爱如山,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母爱如河,让我行万里路,而心中有恨。”徐霞客父亲对他疼爱有加,让他受益终生,“丈夫当朝碧海暮苍梧”的志向就此萌芽。他的父亲逝世后,他痛不欲生,但他的母亲引导他走出悲痛,鼓励他踏遍祖国大好河山,指引他探寻长江源头,告诉他大丈夫志在四海。于是他怀着坚定不移的志向满怀信心地上路了,母亲的鼓励帮助他化险为夷,指引他找寻到正确的方向。没有徐霞客父母的谆谆教诲,哪里还会有举世闻名的“千古奇文”——《徐霞客游记》呢!
《徐霞客游记》里最为人所知的莫如是“万里遐征”这一篇章了。“故不探江源不知其大于河,不与河相提并论,不知其源之远。”徐霞客的实践精神和追根求源的探索品质让人佩服。面对强盗的掠夺,他宁愿交出身上仅有的一点钱,与歹徒斗智斗勇,誓要保全他苦心记录下的日记。“这对于你们来说一文不值,对我却价值千金。”一语既出,不禁让人潸然泪下。历经千辛万苦,他终于登上了魂牵梦萦的苍梧山,站在山巅,他动情呐喊“我做到了,我做到了!”让人心潮澎湃,感人至深,我也不禁跟着欣喜若狂。
为溯源长江,即使恶病缠身,他仍不顾生命危险,坚定信念,拄着拐杖一步一步艰难地向着长江源头迈进。路途中却因体力透支未能喝到长江源头的水,但他仍矢志不渝,一定要再找个机会去长江溯源。然而,触目惊心的一刻发生了:在下山途中,他腿疾再犯当场昏迷。旅程竟在云南终结。醒来后他还铿锵有力地说就算是爬也要爬过去,可惜好梦难圆,他终因疾病未能完成自己伟大的`梦想,即便如此,他也已经完成了一生中最光荣的使命。
“何处不可埋吾骨也!”他身上体现出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英雄气概,他对祖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溢于言表。
“高山如父,江河如母”,徐霞客以笔代心,以足为誓,以践为本,开创前人未走之路。“不到长城非好汉。”我们亦当从小立志,立大志,立长志,立远志,沿着先人的脚步,向前一步,再向前一步!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8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位列“二十四史”之首,司马迁所创立的纪传体也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观看《典籍里的中国》,当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时空到两千多年前,与司马迁“千年一拜”。几度哽咽,热泪盈眶。
司马迁出身史官之家,少时便跟着父亲司马谈饱读诗书。对他来说,修史、做史官不仅是家族传承,更是与生俱来的责任与使命,完成与否是忠孝的体现。
他二十岁便随父畅游祖国大好河山,历览文明之旅:在九嶷山追怀舜帝的美德;在会稽山感怀大禹的无私;在箭楼体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隐忍;在孔子故里追慕先贤;在汨罗河边感受屈原的家国情怀;在乌江畔沉思项羽的败亡……
随着一幕幕画面的展开,蒙曼老师不禁赞叹:一个个三千年的群像,就这么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几经周折,他回朝任职太史公,却遭“李陵之祸”,无故被贬入狱,遭受腐刑。身体乃至心灵上的折磨,以及世人的讽刺冷眼,都没有打败他,在孤独、痛苦与愤概中他坚定地完成了《史记》这部不朽的历史巨著。与其说这是命运对司马迁开的玩笑,不如说是上天赐予他的礼物,司马迁在厄运和磨难中涅槃重生了,这不仅坚定了他书写历史的信念,更让他悟出了人生的意义——“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以《五帝本纪》开篇,炎黄联盟、开启统一的上古时代结尾。首尾呼应,突显了司马迁大一统的历史观和家国情怀。字里行间家国情怀的真情流露,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他不负时代的寄托,奋笔疾书,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中华文明史历久弥新的震撼,这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发自肺腑的骄傲。
激动、震撼、感动、景仰,夹杂其中,五味杂陈。《典籍里的中国》让人拍案叫绝,观来酣畅淋漓,令人受益匪浅。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9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此句出自《孙子兵法·始计篇》,简意为“战争,关乎国家的紧要之处,系及千万生民的存亡,不能不仔细探究。”孙武先是著成了《孙子兵法》这一被后世诵为“兵家圣典”的大作,后又为吴王阖闾献计近十载。最终,却也抱着无穷的失望远离战争,归隐山林。
“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由此可见,包括战争的一切行为,大多都是为了最终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要尽量找到最正确便捷的道路,真正做到“善之善者也”。往后延伸,我们便可以知道要“慎战”,“重战”。慎战,即为量力而行。倘若《长津湖》中部队在行军遭阻时杀敌心切,又岂能安全地隐蔽起来?而重战,就是在必要时倾尽全力,不辞劳怨达到目标。
孙武,童年时祖父立功,被赐姓孙。后在少年时期,历经“四姓之乱”,叔父被构计陷害,因而立下传孙氏兵法之大计。逃往吴国著书期间,偶遇并救下伍子胥。伍子胥父兄本为楚国忠臣,却惨遭奸臣陷害,死无葬身之地。伍子胥报仇心切,逃往其对立国吴国,在与孙武结下刎颈之交后,互相别离。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番奔波之后,伍子胥助阖闾上位,得到重用。伍子胥不忘大恩,一日七次向阖闾举荐孙武,吴王熬不住劝,接见了孙武。
孙武是何许人也,其才干一下被阖闾看中。念吴国大业,阖闾积极向孙伍两人询问计策。两人齐道曰:“要想灭楚,先需强吴,而后肄楚,最后决战。”强吴,就是要做好充分的.自我准备,提升自己的才干,从实质出发;而肄楚,就是要探清目标虚实,不打没有信心的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便可很好地说明这一点。而最后的“决战”,往往是最关键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到了真正的最关键的时机,往往学会变通者才可取胜。
在孙武的建议下,阖闾下令广积粮仓,高筑城墙,此是为第一步。而后,派兵骚扰楚国边界,而又不动干戈。几年的准备下,楚国终于按捺不住了,派兵伐唐。此乃兵家之大忌,十三连胜国内象棋冠王有云:“子不在多,关键在于战术的得当,两翼空虚,便给了敌军可乘之机。”这一伐唐,给了吴国一个机会,便一举在柏举给了楚国当头一棒。眼看大捷在望,吴军却开始就地烧杀作乐。尽管孙武百般劝告,依然不被阖闾所听。孙武念想已经完成使命,自己也不再受用,干脆又退了山林,与伍子胥再次相别。
不久,夫差继位。昔日的大捷士气早已被打得消散,碰巧又受权臣蛊惑,赐死了伍子胥,可怜一代贤士,还是落得其父兄的下场。话说,没有了贤臣的辅佐,夫差很快被勾践卧薪尝胆,灭了国。唉,骄兵必败,武圣关二爷也正好是被吕蒙算计,败走麦城。我们之中,又何尝没有第二个夫差呢?
孙武听说此事,悲伤逆流成河。只叹“死人不可以复生,亡国不可以复存”。孙伍两人一世之交,还是不能在最后一刻相见。回想当初孙武为子胥熬的第一碗粥,我不禁思绪万千:我们,也会有几个至亲的朋友吧……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0
最近几天,央视频道推出了《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观后我震撼不已。
《典籍里的中国》用表演与对话的方式,演绎典籍中的故事,情景再现,让观众更深刻地品读典籍。第一期选择了《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尚书》又称为《书》有很多华夏文化的创始性论述,比如第一次出现“礼”,第一次制定历法。《尚书》是“文化元典”,很多很多第一次都在里面。
教授们讲解《尚书》后,大幕拉开,表演开始。说到《尚书》,最重要的人是伏生,伏生本名伏胜,是秦朝秦博士,一生守《书》讲《书》,是《尚书》的传承者,因此是故事的主角。故事表演中以老年的伏生与现代人撒贝宁的对话为主线,插入了大禹治水,武王立誓两个书中故事与晁错受文帝之命前来学《书》的历史故事,让观众深入了解《尚书》中的故事。
故事中的伏生让人感动。他一辈子爱《书》,一家人用生命保护《书》,年老后在山东一带讲《书》,传承《尚书》。倪大红老师把伏生演活了,仿佛就站在我面前。
表演结束了,但我的思绪仍未结束。停留在开场的一句话上。“读《书》而知先贤治政之本,读《书》而知朝代之兴废之由,读《书》而知个人修身之要。”典籍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财富。
《典籍里的中国》讲述了在这片神州大地上创造文明的'故事,让我们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从,我们的脚步迈入何方,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品读典籍,体味经典,吸取智慧,汲取精华,成为不一样的自己。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1
大年初一晚八点在央视1套播出的大型文化类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获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怀着期待的心情我也观看了这档文化节目。看完后,脑海中只有两个字:震撼。
《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讲述的是《尚书》。相传的《尚书》即五经中的《书》,是孔子晚期编纂的,原有上百篇,“不易懂”,“不易传”,所以孔子决定选出其中的精华,要求“知先贤治政之本““知朝代兴盛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后来秦朝实行“焚书坑儒”政策,许多的《书》都被烧了,这时就有了传《尚书》第一人——伏生的故事。
伏生从小便读了《尚书》,后来为了让文化传承下去,他将一本《尚书》藏在自家墙壁中。后在运了一车《书》回山东老家的途中惨遇兵乱,他的儿子舍命护书,他的妻女因为不愿用《书》生火而病死。可以说若没有伏生,就不会有现在的《尚书》。
由倪大红老师饰演的伏生真的惟妙惟肖,从伏生的眼神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个九旬的.老人一生识读《尚书》,保护《尚书》的决心之大和对妻子舍命护书的痛心。他一生都在尊崇《尚书》,尊崇文化。而由撒贝宁老师饰演的穿越两千年的晚生,也正意喻着现代的读书人,这也是号召我们多多学习中华优秀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
追溯中华上下五千年,我们是否有想过,为什么同样作为四大古国之一的古中国,文明却不像其他三国一样都断传过,而是代代相传,一点一滴流传至今?正是因为我国的历史上有像伏生这样伟大的人物存在啊。当然这其中也有贤明君主的功劳,如果没有汉文帝,也就不会有晁错去拜师求学,《尚书》流传的机遇也就会小很多。由此观之,文化之所以能传承下来,是因为一代代贤明的君王和贤能的读书人对文化的保护和尊崇。
《典籍里的中国》的第一期看得我泪流满目,我不禁为伏生誓死护书的精神动容。作为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辈应当也将《尚书》流传下去,发扬光大。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2
20xx年,隐没千年的南朝古刹——定林寺在江苏南京重见天日,那里埋藏的不仅是一座古迹,更有一脉文思。因为在一千五百年前,南朝时期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就是在定林寺创作了一部纵览古今、历久弥新的中国文章学元典《文心雕龙》,留下了一把打开中国文学宝库的钥匙。
一座古刹,时隔千年重现;一部典籍,让古今“文心”相通。全书仅3万余字的《文心雕龙》,何以成为无数读者眼里的“写作高分秘籍”?CCTV-1今晚八点档,随《典籍里的中国》共赴一场文学、文采之梦,在“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的千古文思中,体悟刘勰如何用一生熔炼“文心”,为后世指明“立文之道”。
全书仅3万余字却火了千年
《文心雕龙》可以有多美?
《文心雕龙》全书共50篇,论及30多种文体,以3万余字基本概括从先秦到晋宋千年以来的文学面貌和发展规律,全面探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形成了体大思精的文学理论体系,在中国乃至世界文艺理论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对当今文艺创作依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心雕龙》书名的含义是什么,它有哪些深厚的价值?主持人王嘉宁将与三位专家学者共同为大家解读。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结合刘勰在《序志》篇中的记载介绍道:“在刘勰看来,‘文心’就是文章的用心、立意,‘雕龙’则指写作要像雕刻龙纹般细腻,才能够创作出有体有用的好文章。”可以说,《文心雕龙》是一部应时而生的典籍。在它诞生之前,诗文创作虽盛,作品却良莠不齐,文章离经典越来越远,文学评论也没有一定的标准。为此,刘勰在定林寺跟随僧祐生活的十余年里,遍览名家之作,纵论各种文体,总结创作方法,最终著成《文心雕龙》,它也被奉为“作者之章程,艺林之准的”。
翻开《文心雕龙》,你会发现字里行间氤氲着中国古典文学之美。例如“风骨”一词,原本主要用来形容人的精神面貌,而刘勰在《风骨》篇中,将“风”与“骨”凝结为完整的文论范畴,提出“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认为文辞情采应该同君子一样有骨力和气概,文辞表达精当,情感抒发要昂扬爽朗。这也引起了中国历史研究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戴卫红的共鸣,在她看来真正为人们所喜爱,为时代所需要的作品,也应当具有“风骨”的力量。
节目访谈现场,蒙曼教授还指出《文心雕龙》的一大亮点——每篇结尾都有一段“赞”。它和当下大家所理解的“点赞”不同,是刘勰对内容要义的总结,普遍采用四言八句的`形式,如诗歌般富有美感。例如《指瑕》篇的“赞”中说道“羿氏舛射,东野败驾”,八个字包含了两个典故,借此说明即便再有才华的人,稍不注意也会出差错,因此人们在创作中应当秉持谨慎的态度。
戏剧舞台首度构造多重梦境
邀你共赴刘勰的“文学之梦”
《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的生平在史料中着墨甚少,主要源自《梁书·刘勰传》当中的三百余字,里面记载他自幼便失去父亲,家境贫寒仍发奋读书。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国《文心雕龙》学会副会长戚良德介绍,刘勰在《序志》篇中记述的两个梦也是学界推测刘勰生卒年的重要依据。7岁时,刘勰梦到天上布满锦绣般的彩云,彩云可以理解为天的文采,说明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才性;30岁时,刘勰又梦到自己手捧礼器,跟着孔子往南行,这表示他有着继承儒家“经世致用”这一文道传统的想法。
在与专家多次讨论后,本期节目戏剧舞台决定用刘勰的这两次美梦为创作支点,首度构造出多重梦境,并在“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与刘勰的对话中,铺陈出《文心雕龙》的创作历程和刘勰丰富的内心世界。同时,节目组还加入了对刘勰“深爱接之”的昭明太子萧统这一角色,将萧统主持编纂《文选》的经历与刘勰《文心雕龙》产生的影响有机结合,双“文”相会巧妙地展现《文心雕龙》对中国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发展起到的推动作用。而刘勰、萧统将分别由涂松岩、董畅扮演。
戏剧演绎中,彩云的意象贯穿刘勰和萧统的传奇人生。当彩云流转,经历过生死分别的他们最终在彩云中“重逢”,让蒙曼不由得感慨:“戏剧结尾设计得太巧妙了!刘勰和萧统,一个是清寒文人,一个是昭明太子,但是他们都有一颗文学心,有一个‘文心’梦。”
作为中国文章学的元典,《文心雕龙》在中国文论史上如巍巍高山,屹立不朽,它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与思想智慧穿越千年仍历久弥新、生生不息。对《文心雕龙》的研究,也逐渐发展成一门显赫的学问——“龙学”。“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应当继承先贤的人文精神,承担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书写出中华民族的新篇章。
CCTV-1今晚八点档,敬请期待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央视综合频道、央视创造传媒和中国国家话剧院联合打造,中国国家图书馆参与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第十期《文心雕龙》,让我们一起秉承先贤之志,雕千年文脉,传中华精神!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3
大医精诚,所谓何?
打开典籍,品读中国,我被那场跨越四百多年的时空对话直击心灵,当王劲松老师饰演的李时珍先生出现在我的面前,我肃然起敬。
世人皆知李时珍著作《本草纲目》,却无人知他重著本草30年是怎样的决心和毅力。李时珍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可是那时的民间医生地位低下,生活艰苦,李言闻不愿李时珍再走上医药之路。然而李时珍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还记得视频中李时珍为学医三求父亲:“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随后李时珍二十三岁便随其父行医。后来在面对百姓因以往古代药物书籍的错误而苦恼,李时珍毅然决然选择重修本草。
然而,学医难,行医难,修本草书更难。当父亲病重离去,已近中年的`李时珍跪问父亲:“没有你,我还能写成《本草纲目》吗?”父亲坚定的说“能!”李时珍花费自己毕生精力,经历27年的春夏秋冬,才构成了《本草纲目》。这部旷世著作完成后,李时珍喜极而泣,却又面临一个更大的难题。190万字,将是多么大的出版工程!《本草纲目》无法刊印。一瞬间,我看到李时珍先生眼里的光暗淡了。
于是一生不愿求人的李时珍为了天下百姓,不远千里,请求王世贞先生为《本草纲目》作序,为使《本草纲目》更加严谨完整,他又修书十年。这部耗尽他毕生心血的书籍终于即将出版,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本草纲目》刚刚刻成,李时珍仙逝。他终是没能看到自己毕生耗费心血的书最后放在他的眼前。
有那么一刻,我希望《典籍里的中国》中的时空穿越是真的,李时珍捧着《本草纲目》,弥补了未曾亲眼见证其刊刻出版的遗憾,他的心血没有白费,毕生所愿达成的那一刻,他等了一辈子。
什么是医者?“凡为医者,遇有请召,不择高下远近必赴。”在看到李言闻先生生病,父老乡亲那一声:“老李先生,您保重身体啊!”在看到李时珍先生在面对身中铅毒的患者而无法挽救时眼神中的无奈,在看到为了天下百姓一身傲骨的李时珍千里求序时坚定的眼神,我好像明白了何为医者。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身为一个医者,有太多太多的艰辛。他们的身上肩负着沉重的责任,他们时刻记着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是他们让生命多了一份期待与希望。
“为利益百姓,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大悲恻隐之心,誓愿普救生灵之苦。”如此为大医也!——尾记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4
《典辖里的中国·尚书》在牛年大年初一的晚上八点在中央电视台一台出,这一弘扬中华文化的重磅节目,可以说是近年来少见的好节目,一开始就被节目新顺的形式,丰富的内涵深深的吸引住了!节冒采用戏剧、影视、访谈相洁合的方式,既有演员生动形象的表演,又有专家严谨专业、深入浅出的解读,真正做到了“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使得深庭难懂的中国第一部更书《尚书》的中华文化的精随得以精准地阐释,使观众受到深深地感染,心潮澎湃,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尚书》是我国的第一部综合性史书,古称《书》,也是儒家经典的五经之一。历来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也可以说是有文字记靓以来的中华文化体系的源头。它分为《滨书》、《夏书》、《商书》、《周书》,西汉学者伏生口述的二十八篇《尚书》为今文《尚书》,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的另一部《尚书》,为古文《尚书》。西晋永年间战乱,今、古文《尚书》全都敢失了,东置初,豫童内史梅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以及伪《古文尚书》25筒,该以伏生向晁措传接《尚书》的历史故事为主线,现代读书人撒贝宁穿越两干多年,与西汉的伏生交谈,形象传神地阐释了《尚书》的文化内酒。
例如,《禹贡》筒记载了大要治水,吸取父亲堵塞治水失败的救训,采用疏导治水的方法欺得成功的故事,“属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贾。夏敷土,超山刊木,美高山大川”,面面演绎惟妙惟肖,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大属治水的场景,解释了华夏九州从何而来,反映出了中华民族无所畏惧,坚强不屈,战胜任何艰难险阻的华夏精神,而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历经六千年而不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而这种精神却是只有不到三百年的“美丽贱”“日已潜”帝国所不能理解的,在当今强大的中国面前,仍然用燃舰来中国家门口炫耀,企图来展憬吓唬中国人民,岜不让人笑掉大牙吗?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子其誓。”,周武王收野誓师,以五万精兵一条心面对般时王七十万七十万条心的流散大军,一举胜之,深刻地证明了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得道多助,失道赛助”的真理,今日中国能够经过改革开放繁荣量盛,人民生活日益美好,国力强盛,让那些西方列强忌惮,让“美丽贱”帝国极力退制,不就是“得民心”,“得到多助”的结果吗?所以,“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是顿扑不破的真理。
电视画面以伏生自述的`方式,叙说了徐生一家为保护《尚书》舍生忘死,失去亲人的艰难经历,他这种高尚的品格令人震撼重泪,肃然起敬,后人管这样评价他的功绩:“汉无伏生,则《尚书》不传;有《尚书》而无伏生,人亦不能晓具意,“历代学者称具为“尚书再造”。
一部好的电视片,就应当有这种正能量,让中华文化的精随植入现代年轻人的心灵,这才是现代传爆的应有之意,在这一点上,中央电视台的这部电视巨作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试和示范,希量后面的内容越来越精彩。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5
总台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自播出以来,带动了社会上有关中华典籍传承与解读的热潮。节目被《新闻联播》播报16次,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国家级媒体刊文报道近100次,全网斩获热搜超150条,节目相关话题阅读量超33亿,视频播放量超20亿,更受到了《华尔街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等不同国家和地区媒体的频频点赞。
10月10日晚八点档,《典籍里的中国》将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迎来收官之作。继与老子、孔子、伏生等古代圣贤相遇对话后,最后一期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将引领观众亲临阳明先生学堂,走进《传习录》这部立志、立言之作,立德、立身之典,与三位读书人一起为大家解读“知行合一”思想的真谛。
提起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我们眼前可能会浮现出一个吟诵着“吾心自有光明月”的消瘦身影,穿越近五百年的时光,阳明学历经跌宕起伏,仍散发着睿智的光辉。他的思想学说、处世之道,都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本期节目将围绕集中体现王阳明哲学思想的语录体著作《传习录》展开,通过讲述书中最富有特色的“知行合一”思想,传承注重实践、实干兴邦的重要理念,并从王阳明波澜壮阔的人生命运中,感悟“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先贤智慧。
《传习录》书名源自《论语》作者王阳明用一生践行“知行合一”思想。
《传习录》通行本为三卷,约八万余字,成书原因与另一部儒家典籍《论语》非常相似,都是弟子对老师言行、思想的记录和整理。巧的是,《传习录》这一书名也源于《论语》中记载曾子的那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董平解释道:“‘传’是老师所讲述的内容,还包括事件的处理方式、行为、态度;‘习’是实践、行动,所以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老师所传授给我们的东西,我们有没有时时地去实践、去运用,用‘传习’作为书名,我们就可以知道弟子们是想把阳明先生的思想记录下来,不断地将它运用于实践。”
《传习录》反映了王阳明整个生命历程的思想探索,其内容是对儒学理论的创造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已经成为了中国哲学史上最富典范性的命题之一,对此后中国乃至东亚的思想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纵观王阳明五十七年的生命历程,他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实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理想人格,后世人评价他“真三不朽”,也就是“立德、立功、立言”。
王阳明从小立志“学为圣贤”,曾为钻研格物之理,格竹七日却一无所获,反而因为劳神留下了咳血的疾病,后来一直身体欠佳。入仕后,又逢官宦专权,受牵连惨遭廷杖,好不容易捡回一条性命,又被贬谪至贵州龙场。这样的生死考验,不仅没让他灰心丧志,反而促成他龙场悟道,悟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
中国历史研究院研究员、明史研究室副主任解扬表示:“阳明先生一生都在践行‘知行合一’的观念,那么我们今天要怎么理解这句话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知促行、以行成知,阳明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自主意识,肯定自我价值,成为对时代有用的人。”
学史力行,行胜于言。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国家,都应铭记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唯有如此,才能学以致用、实干兴邦。
“龙场悟道”激发心灵震颤身临其境感受“知行合一”,触摸圣贤伟岸人格。
先贤典籍是源头活水,后世典籍如百川奔流,共同汇入中华文明的不息长河,奔涌千年,从未断流。《典籍里的中国》开播以来,营造了感人至深的故事讲述场,跨时空演绎了伏生一生守护和传承《尚书》的故事、“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李时珍“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的医者品格,并生动诠释了司马迁、屈原、孙武等人深切的家国情怀,周文王、老子、孔子等古代圣贤思想的精华和内涵。可以说,节目期期有文化的燃点,以及情感的爆点,惊艳了观众,成为无数“典迷”心中的“封神之作”。
本期《传习录》的戏剧舞台采用倒叙的创作手法,将从王阳明去世前一年接到前往广西平叛的诏令讲起,回顾他从少年立志、踏上仕途,到挨廷杖贬谪贵州、龙场悟道、平宁王之乱的坎坷一生。
王阳明人生的'重要节点“龙场悟道”,在演员辛柏青的诠释下直抵人心。首次尝试古今穿越现场表演的辛柏青,也称自己对这场戏的印象极为深刻:“我想这个应该是来自生命最深处的呐喊,确实是每次喊完都差点要晕厥了。你看我(在舞台上)踉跄了一下,那不是设计。我冲着大屏来了一个‘我明白了’,其实是震烁古今的圣贤强有力的一句话,在那一刻他知道了什么是圣人之道。”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蒙曼介绍:“儒家历来有重视实践的传统,但是在传统思想里头,‘知’和‘行’往往是作为两件事来看待的,而且多主张知先、行后,王阳明首次把‘知行合一’作为一个重要的,而且是系统的哲学命题提了出来,是我们中国哲学史上一次非常了不起的突破和创新。”
在王阳明一众弟子中,徐爱因为德行兼备而深受喜爱,王阳明曾将其比作“吾之颜渊”。他不仅是王阳明的妹夫,也是最早开始记录王阳明言论的人。戏剧舞台上,王阳明与弟子徐爱用生命践行“知行合一”,最后生死分离的催泪场景也相当令人期待。
王阳明晚年时,和孔子一样回到家乡讲学。后来,他又接到前往广西平叛的诏令,心忧家国的王阳明抱病出征,于第二年客死在回乡的途中。生命的最后一刻,弟子问他有何遗言,他回答“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坦荡地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看到戏剧末尾,王阳明穿越历史时空,和当代青年围坐在一起探讨《传习录》里流传后世的闪光思想,蒙曼倍感动容:“我一下子就想起阳明先生的那两句诗‘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我觉得我们跟传统文化,历史跟未来在这一刻团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