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工作汇报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工作汇报
根据南阳市卫生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动员大会的要求,《方城县卫生局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工作实施细则》的精神,认真学习了文件,相继组织了班子学习,全体职工学习,全体村医学习,并邀请患者坐谈。
为了使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医院成立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活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制定了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医院还采用评分与征求意见结合的办法来考核,考核结果跟奖金挂钩。
我院以解决医患关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采取统一领导、广泛参与、强力推进的方法,树立和谐理念,注重人文关怀,加强医患沟通,恪守廉医诚信,确保医疗安全,切实改善医患关系,优化医疗服务环境,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重塑白衣天使光辉形象。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医院的各项决策一切以病人为出发点,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充分体现人性化服务,大力倡导医学人文精神,使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视病人如亲人,把亲情和爱心融入到医疗服务中去,实现医患之间零距离接触,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解病人之难,办病人所需,接待患者文明礼貌、态度和蔼,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医院设有导诊台,主动热情为患者,特别是老弱残疾患者就医提供更大的方便,为患者提供免费咨询服务,免费提供茶水,尽大可能缩短候诊时间,急诊病人随到随诊,先抢救、先用药、后交费,老弱残疾病人及军人优先诊治。
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质量,以病人为中心,把医患沟通落实到实处,医患关系的矛盾,主要表现在医疗纠纷、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它是影响医院和谐的最主要矛盾,医患之间必须相互联系、相互体谅、相互依赖,才能形成医患之间的良性合作,良性发展。
近年来不少患者不了解医院的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消除缓解这个矛盾,就必须加强沟通,其实医生和患者应该是朋友关系,应该是兄弟关系,两者的共同目的是与疾病作斗争,战胜疾病,但如果医患关系不和谐,就不能达到战胜疾病的目的。医患沟通,要求我们医生用心去沟通,要以真心、爱心、细心、耐心去与病人沟通。如果病人对我们产生了不信任感,甚至有抵触情绪,那就挨个医生去沟通。有时因病人文化水平及状态原因,沟通一次,不起做用,那就一次次反复去沟通,直到病人完全明白医生的话为止,做到苦口婆心。对一些特殊检查、治疗、手术不配合不理解的患者,我们进行了书面沟通,把沟通语言详细记录在病程单上,医生签名。
为了使医患关系良性发展下去,我们组织了学习,并进行了考试和考核,让我院全体职工,全身处地为患者着想,自觉投入到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活动当中去,让全院职工切身体会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并从中领悟到沟通的技巧,从入院时的宣教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到作出诊断制定治疗方案,以及实施治疗到患者痊愈,出院后的随访服务,医院沟通无处不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坚持诚信服务、廉洁行医。全体职工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病人细致耐心、关爱病人、理解病人、尊重病人,在缓解病人“看病难、看病贵”方面,千方百计减轻病人经济负担,能用低档药就绝不用高档药。最大程度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全体职工做到作风正派、光明磊落、严于律已、廉洁行医,诚信服务从不利用职务之便谋私利,从不接受病人的红包和礼物。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医疗质量,消除医疗纠纷。我们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公正规范的积极态度,主动把纠纷处理在萌芽状态。树立医院的良好形象,消除消极影响,提高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我院加大宣传力度,主动宣传自己,宣传医务人员的劳动和付出,化解矛盾,消除隔阂。建立医院内部和谐,增强职工的主义翁意识,培养职工的归属感,建立和谐的内部环境,医院高度重视内部职工的专业服务价值,让每个人的尊严、需要能力充分得以
满足和体现,让全体职工,发自内心的为群众办实事,千方百计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带着深厚的感情为患者服务。
总之,我们医生把病人当成朋友,当成亲人,推心置腹地于患者打成一片,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争做、廉洁、诚信、爱岗敬业的人民健康的好卫士。
第二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演讲稿,演讲征文
有一次我和一位老师聊天,他说起他一次看病的经历:那天空腹去做B超。排了一上午的队,饥饿难耐,眼看终于快轮到自己了,这时却有一位医生领着他的熟人插队到了我的前面,如果换成是你,你会怎么想?还有,我从别的医院转院到这里,一来就抽了七、八管血,把刚做的检查又重新做了一遍。如果换成是你,你又会怎么想?
在大力提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今天。我们常常抱怨:现在的病人太不尊重医务工作者,现在的病人要求太高,可我们有没有想过,假如我们是病人,我们会如何想,我们需要的又是什么?假如我是病人,我希望医生护士态度和蔼、技术过硬。我希望少花钱,治好病。“已所欲,施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懂得换位思考,多为病人想一想,我们才无愧于“白衣天使”这一美丽的名字。
苏格拉底曾这样说过“贡献你的挚爱来赢得人心”。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们要学习的是华陀的广施善道不分贵贱,是李时珍的尝遍百草著书济世,是孙思邈的为民救世大医精诚。
也许我们目前的医疗现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境,百姓对我们的医疗队伍不再象以前那样充满信任,媒体随处可见对医疗的负面报道,但我坚信,我们的医疗队伍主体依然是一支愿意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奋斗不息的队伍,是一支能在困难中创造一次又一次“非典战争”胜利奇迹的队伍。此时此刻,我想起了一面又一面在这支队伍中的旗帜!我想起了李燕玲,赵雪芳,我想起了离开我们没有多久的华益慰教授。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的灵魂却能超越时代而永生。大医有魂,其魂就是七个字:用心为病人治病。华益慰说:“当了一辈子医生,能得到病人的认可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在我身边也有许多像华益慰似的好医生。记得那是2010年一个寒冷的冬夜,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牵着一个瘦弱的男孩,手里紧拽着卖牛卖房子后凑到的3000块钱,带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我们科住院。接诊他的是我们科一位已故的老主任—曾昭琳主任。曾主任患有脑垂体瘤,先后作过七次开颅手术,也许正是同样的经历,让他更能体会病人的苦与难。当他得知祖孙俩每天的伙食就是从家里带来一大罐腌菜时,立刻把身上的300多块钱递到了老人手里,并再三嘱咐说“给孩子吃点有营养的东西,病好的快一些。”当病人在曾主任的精心治疗下,即将康复出院时,曾主任又了解到祖孙俩在为回家的路费犯愁,他毫不犹豫的把200块钱交到了老人手中。老人看着手里的钱,老泪纵横,久久说不出一句话。像这样的感人事迹,曾主任还做了很多很多。他常常教导我们:“对待病人要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能帮的就帮一点,能省的就帮病人省一点。我也是一个病人,我能体会病人的难处。”
在我们国家进行医疗改革的艰巨时刻,在讨论假如我是一个病人的今天,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我们的人民不会在疾病面前彷徨无助,所有的患者都能得到及时合理的救治;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我们的医患关系不再紧张,再也看不到病人把医生告上法庭的事情见诸报端;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医者父母心“不再成为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每个医务工作者的行为准则;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我们的医务人员能心无顾虑的全心治病,医疗依然是这个国家最最受人尊敬的职业。我有一个梦想,有一天健康的鲜花四处开放,再没有病魔的踪影。
医务工作者!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不正每一片树叶的轻轻摇曳,向人们昭示着那浩荡的春风要在这天地间涌动不息吗?我仿佛看到一滴滴如我一般的小小水珠,在祖国的山川大地上,汇成泉,汇成溪,汇成川,汇成江河,汇成奔腾不息的神川血脉。我仿佛听到凛冽的空气中传来雏鹰的阵阵哮声。大地上一列列白衣的战士在新的征程上不断出发!!
第三篇: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关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考
摘要:和谐医患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处理新时期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不仅有利于医疗活动顺利开展,而且对于减少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在分析中国医患关系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医患关系 和谐社会 医疗保障制度 医德 维权意识
何为“和谐”?有这样一种说法。“禾”,意则关怀自然,关注生态,让人与环境协调发展;“口”、“言”应当互通互信,注重文化交流;顺应民意,彼此和睦共处,世界大同,体现人文情怀;“比”,更应竞争有序,在公正的竞争与合作中谋求发展和进步。由此而得出,一个和谐的社会也必和于自然,顺于民意,谐于发展。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是应有之义。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文明社会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从中国古代董仲舒宣扬的“天人合一”到近代思想家康有为提出的“大同社会”,无一不体现出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和向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构成,医患关系正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构建和谐社会之风劲吹的今天,如何营造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已成为摆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面前的诸多课题中的重中之重。现阶段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投入不足和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医疗费用自付比例高,医疗费用与期望疗效不相符,一旦患者死亡或伤残等,患者及其家属就有一种人财两空的感觉。
二、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医患沟通不够、医疗纠纷增加,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有统计表明:在已经发生的医疗纠纷中,由于医患沟通不够,医患关系不和谐导致的纠纷约占总量的三分之二。
三、患者申诉和维护权益渠道不畅通是影响医患关系的直接原因。我国虽已于几年前就施行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但发生医疗事故之后,光是事故鉴定费用就高达几千元,患者维护权益成本太高,要想通过正常渠维护权益,实际上仍是件很难的事情。
除以上原因外,公共媒体对医患关系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有些公共媒体缺乏观察、公正立场、过分炒作,使社会公众、病人或家属缺乏对医务人员的理解,甚至造成误解,扭曲了广大医务人员的良好形象。
医患关系的和谐程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当前影响医患关系的成因,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和谐的医患关系:
一、政府应加大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强化政府责任,加大卫生投入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政府应坚持医疗卫生同社会经济的协调同步发展变化,加大对医疗卫生的投入,回归医疗卫生行业的公益性质,解除医院后顾之忧,使每一个医务人员能够“静下心”来提高医术、破解难题、呼唤爱心、共建和谐。彻底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压力。
二、加大行业监督、强化医院管理。坚持社会效益准则,打造诚信医院。各级医疗机构要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严禁各种“开单费”;努力降低患者的医药费用,建立医疗费用阳光制度,认真做好收费咨询工作,让患者和家属随时查询花费情况,让患者放心。
五、增进医患信任。医患之间本应是和谐的关系,医护人员对患者悉心诊治,患者放心地把自己的生命健康寄托于医生。作为利用专业知识为病人服务的医护人员,只有面对病人对他的信任,才能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才有信心去挑战高难度的治疗手段;作为怀着期待和希望的患者,只有交付出自己的信任,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的诊治,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六、加强医患沟通。医患沟通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前提。医患沟通,是对医学理解的一种信息传递过程,是为患者的健康需要而进行的,它使医患双方能充分、有效地表达对医疗活动的理解、意愿和要求。良好的医患沟通有助于医务人员调整自己和患者的医学观念,也有助于医患相互正确理解对方,协调关系,保证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作为医务人员应当及时了解并满足患者被理解、受重视、受尊重的需求,同时也应掌握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每个医疗环节中的疑虑、对医疗服务的感觉以及医疗服务需求的关键点等,了解患者对医疗服务和疾病治疗效果的满意度。
七、尊重医学科学。医疗行为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医学上还有许多未知领域,患者自身也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医患双方都要遵循医学科学的客观规律。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
医学科学的方法、手段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决不能违背科学的客观规律;患者应充分信任医务人员,决不能隐瞒与病情有关的情况,或故意刁难医生。
八、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对于医院这样的特殊性质的窗口服务行业来说,医患关系体现在医疗服务的各个细节上,每个细节管理的好坏都将直接影响到医患关系,医院需要从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加以强化。在软件建设上,医院要从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确保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加强对医务人员服务水平和技巧的培训和提高服务标准等方面强化。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九、加强医德医风的建设。医院要生存、要发展,必须以自己优质的医疗服务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诊。作为医务人员,要使病人真正放心,最主要的是医务人员要有一颗爱心。医生是以解除病人疾苦为职业的,必须对病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必须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善待所接诊的每一位病人。
综上所述,正确处理新时期医患关系,构建和谐的人性化医患关系,有利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加快中国经济建设的进程,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不仅需要医务人员和病人的努力,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要坚持常抓不懈,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推动者,努力构建互相尊重、互相理解、温馨和谐的医患关系,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第四篇:浅谈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构建新形势下和谐医患关系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作为社会关系中的重要构成,医患关系正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构建和谐社会之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今天,如何营造一种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诸多课题中的重中之重。
医患关系从总体上看,是基本和谐之中存在着局部的不和谐,和谐是主流,不和谐是支流。医患关系成因复杂,有医疗资源不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患者有意见;有医疗质量不高、服务态度不好,群众不满意;也有更复杂的社会因素。既有体制、机制上的问题也有思想观念方面的问题,还有管理监督不力等原因,那么新时期我们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我今天想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就如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考谈几点认识。
1、增进医患信任。医患之间本应是和谐的关系,医护人员对患者悉心诊治,患者放心地把自己的生命健康寄托于医生。作为利用专业知识为病人服务的医护人员,只有面对病人对他的信任,才能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才有信心去挑战高难度的治疗手段;作为怀着期待和希望的患者,只有交付出自己的信任,才能更好地配合医生的诊治,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同时,构建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需要双方的换位思考,增进相互理解,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化,医生在诊治上更需要了解患者心理需要和心理问题,重视心理指导和心理治疗;另一方面,医生工作劳累,竞争激烈,还要承受一定职业风险,加之患者和社会对医务人员要求愈来愈高,医生
也希望患者和家属从心理上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工作,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
2、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促进医患沟通。为加强医患沟通,医疗机构要对医患沟通从形式、渠道、内容、要求、技巧、效果、考核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医务人员要有诚信,对病人或家属要尊重,具有同情心和耐心;多听病人的询问,多向病人介绍病情、治疗效果、用药和检查目的,关心病人在就医过程中的生活或不便;及时掌握病人的病情发展变化、医疗费用情况和病人的社会心理;留意患者和家属的情绪、受教育程度和感受、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和期望值;避免使用刺激语言或词语、尽量不使用病人不懂的医学专业词汇。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主体沟通,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和纠纷,增强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和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医院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投诉处理制度,及时受理和处理病人投诉,定期收集病人对医院服务中的意见,及时改进。医务人员要充分尊重和维护患者的知情权、选择权,要体恤患者的痛苦,同情患者的困难,尊重患者的想法,打消患者的顾虑,努力让患者获得身心的健康。
3、尊重医学科学。医疗行为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医学上还有许多未知领域,患者自身也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医患双方都要遵循医学科学的客观规律。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学科学的方法、手段来诊断和治疗疾病,决不能违背科学的客观规律;患者应充分信任医务人员,决不能隐瞒与病情有关的情况,或故意刁难医生。实际上相当一部分患者的死亡、残废和功能障碍等,并非是医务人员的过失所致,而是由于不可预料的和不可避免的并发症所致,完全属于意外情况的。医疗意外的不可预见性,有时可能导致实际治疗效果与患者期望值之间出现偏差。如现行的冠状动脉搭桥术,其术中死亡率是1%,尽管这种不幸的发生率不高,但对于某一患者而言,一旦遇上就是100%。医学损害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可逆性,一旦患者或家属对此种情况不能理解,不能以科学的、理智的态度看待疾病的发展和治疗进程,无疑会迁怒于医生,引发医患矛盾。同时,医生也要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和自主权,让病人获取更多的医学信息,给病人更多的自主的机会,这是未来医患关系的立足点。
4、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对于医院这样的特殊性质的窗口服务行业来说,医患关系体现在医疗服务的各个细节上,每个细节管理的好坏都将直接影响到医患关系,医院需要从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加以强化。在软件建设上,医院要从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确保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加强对医务人员服务水平和技巧的培训和提高服务标准等方面强化。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医学领域充满着许多未知数和变数,医务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已有的医学知识,医学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不断地学习,把握经验,认真探索未知领域,寻求解决危害人类健康的有效方法,提高确诊率和各种急诊抢救的成功率。
5、加强医德医风的建设。医院要生存、要发展,必须以自己优质的医疗服务吸引更多的患者前来就诊。作为医务人员,要使病人真正放心,最主要的是医务人员要有一颗爱心。医生是以解除病人疾苦为职业的,必须对病人的痛苦感同身受,必须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善待所接诊的每一位
病人。要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医患互信,尊重患者,体贴患者,关爱患者,对病人进行人性化关怀;并注意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宣传教育,取得他们的支持、配合和谅解;认真对待患者及其家属的投诉,及时妥善的处理好已经出现的医疗纠纷。
7、提供精湛、优质的医疗服务。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再加上人类疾病谱的不断发展变化,这就要求医务人员不但要有好的服务态度,还要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要不断地运用现代科学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方法、新技术,同人类的各种疾病作斗争,用高新精湛的医术解除患者的病痛。医生对病人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真正为病人着想,诚心实意地为病人服务。
8、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医学是一个尚未完全被人类认知的科学,还有一些需要人类不断地探索,有一些疾病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或者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而疾病对于患者来说,却是危及生命的头等大事。因此,在为患者提供高新精湛技术服务的同时,还必须努力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尽量减少差错和事故,提供安全放心的医疗服务。
9、加强对新闻媒体的管理,正确引导医疗事故的处理。特别是对医疗事故的报道,一定要加强管理,要设置审批制和责任追究制。对一些不实,或者夸大的医疗报道要严格把关,不能播放的坚决停播,并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尽量减少社会负面影响和对患者的误导。
10、政府要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包括财力和人力。便于医疗机构及时更新医疗设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就医环境。充实医护人员来保障医疗队伍的稳定。
总之,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单靠医疗部门是不能完成的,要靠全社会共同参与才能圆满完成。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是主导。我们应该注意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宣传教育,取得他们的支持、配合和谅解;认真对待患者及其家属的投诉,及时妥善的处理好已经出现的医疗纠纷。杜绝医务人员利用其医疗权力谋取个人利益,诸如开大处方、索取红包等不良医风。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崇高而伟大的社会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逐渐的过程,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每个社会成员都有责任。作为以救死扶伤为已任的卫生工作者,更有责任去大力发展卫生事业,提高医疗技术,增强服务能力,维护正常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服务。医疗行业的服务不同于其它行业,由于面对的是患有疾病的人,因此,服务的标准更好,要求更严。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也更为重要。
第五篇:诚信为本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诚信为本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政协医卫组
诚信是衡量一个社会道德水准的重要尺度,是体现医院伦理道德水准的重要形式。当前,医患纠纷、医患冲突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导致医患纠纷、冲突的原因很多,其中诚信的缺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诚信的缺失,必然导致医疗机构丧失信誉、迷失方向,甚至采用不正当竞争手段,损害患者利益,严重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影响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全面了解医患关系现状,推进诚信和谐医患关系建立,我们医卫组委员们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报告如下:
一、当前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引发的问题.医患关系的现状。近年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大了医疗服务监管力度,市卫生局深入开展了“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医院管理年活动”、“和谐医院创建”等活动,着力推进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但勿庸臵疑的是,当前的医患关系仍不太和谐,医患关系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医患冲突不断发生,医疗纠纷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二是以行政为主体处理已逐步转变为以法院为主体的处理,处理难度加大;三是医疗纠纷以医疗过失为主转变为非医疗过失为主;四是医疗纠纷的赔款额越来越高;五是由于患者疾病久治不愈 等多方面因素,部分纠纷甚至上升为刑事案件,患方伤害医生的事件时有发生,个别地区甚至发生杀害医生的恶性事件。
2.医患冲突所引发的问题。一是医务人员“谨言慎行”,医患之间缺乏沟通。医学是经验科学。而经验的取得,一是来自书本,再是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而后者是最主要的来源,对书本的学习是继承,对临床实践获得的病史资料和经验的收集、总结和应用是研究、发展和提高。青年医生的成长,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以老带新,靠传帮带。曾几何时,我们看到老教授、老专家在门诊室,在病房里现场手把手教、对比着讲、做示范给看,年轻的医务人员特别重视老教授带着他们查房,一旦发现某些问题,老教授都会在病床前及时纠正,现场答疑解惑,这是年轻人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然而今天,医患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和信任,相互猜疑,医务人员小心翼翼地走进病房又惴惴不安地离去,生怕留下什么把柄。据报道,医患双方通过摄录的方式保留证据做法在很多医院都发生过。医患双方彼此的戒心到了这种程度,不能不说是一种信任危机。医患双方维权的基础是诚信,而诚信的丧失势必会导致医患冲突频发。二是医务人员规避风险,刻意寻求保存证据。医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学科,是在探索中发展的学科。医生的道德准则应是“只要有1%的希望,就要进行100%的努力”,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但现在则因医患之间缺失诚信,造成医生不敢冒一点风险,“没有100%的把握就不要轻举妄动”。因为在医学探索过程充满着未知数和变数,临床又没有绝对安全的药物和诊疗 措施,而疾病的原因又比较复杂,不是“非此即彼”,有些疾病还达不到“证明”的水平。患方强调自己享有知情同意权,医方稍有不慎,患方就会以不知情来控告。而医方因医疗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倒臵”的实施,医疗风险责任增大,就会承担更多的举证责任和举证不能所带来的巨额赔偿责任。三是医务人员防御性医疗,患者负担大大加重。防御性医疗行为是医务人员为保全自己的利益所采取的过度医疗、过度检查等不完全出于对患者的需要而进行的医疗行为,其根本出发点是为了避免或减少医患冲突,实际上是医患之间信任度降低所引发的戒备心理的表现。防御性医疗行为不仅造成卫生资源的浪费,加重患方的负担,造成医务人员工作心理障碍,更加阻碍医学科学的发展,而且使本来就紧张的医患关系雪上加霜,医患之间信用更加降低。
二、医患冲突的主要原因
以救死扶伤为天职的医务人员,一直为人们所敬仰,但为何近几年来医患关系却急转直下呢?深入探究,既有社会变革、医疗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医患双方的问题,其中诚信缺失在医患冲突起了突出的作用,究其根源可以从三个层面来剖析。
1.卫生体制的不够完善,缺乏诚信发挥作用的支撑机制。医患冲突中,诚信缺失的出现表面上看是伦理道德问题,更深层次的则是体制和制度的原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实践发展了,诚信原则植根的社会基础发生变化了,也就是说原有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医疗卫生体制和管理制度被打破 了,而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体制和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导致支撑诚信原则发挥作用的机制和保障条件也相对滞后,使医方得不到有效监管、患方的不正当要求得不到有效遏止。对挑战诚信的违法违纪行为也不能及时予以制裁,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一些人(包括医方和患方)利用体制上的空隙和管理上的疏漏以失信的低成本发不义之财的气焰。
2.卫生法制建设滞后,缺乏强有力的践行诚信的法律保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律和诚信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两个基本机制。法律实施的基础是国家强制力,而诚信则靠舆论、制度、法律得以实现。我国卫生立法速度近几年明显加快,但仍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要求,一些法律、法规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仍是80年代制定颁布的,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的民营医院这一现象,调整的作用非常有限。
3. 社会多元化的变革,缺乏相对统一的价值取向。在价值追求上,医院无疑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医生则应该把救死扶伤作为自己的天职。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政府投入的不足或缺失,医院为了生存和发展,势必出现了偏重经济利益的趋势。市场经济对医院和医生价值观念冲击的最严重的后果不在于医院和医生对经济利益的重视,而在于一部分医院和医生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选择上发生的严重错位。医方对经济利益的不正当追求,反过来加剧了患方对医方的不信任。
三、构建诚信和谐医患关系的建议
1.加大法制建设的步伐。医患之间诚信关系的确立和良性 互动发展不仅要靠伦理道德规范维系,而且还要借助法律手段,通过法律制度强烈的引导和约束维护医患信用。在医疗信息不对称、医疗服务面广量大的情况下,要做到每一个人都自觉遵守医疗信用,是不现实的。完善法律建设,以产生诚信的外在约束力,同样必不可少。通过建立有效的失信约束惩罚机制、完备的社会监督机制、完善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等确保医患间诚信关系的确立。
2.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社会各界对医疗卫生行业的普遍印象。这一现象一方面说明了我国现行宏观卫生政策存在一定问题,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卫生筹资的公平性、保险覆盖面、卫生服务的效率、卫生服务的质量监督以及卫生资源的配臵、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补偿机制、医保制度设计、药品流通体制等方面存在缺陷。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扩大医疗保健覆盖面,有效地缓解“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局面,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以增强老百姓对国家政策的信心,缓和紧张的医患矛盾,促进诚信医患关系的建立,同时也是构建诚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有力保障。
3.加强医疗机构管理。加大医疗机构依法监督力度,严厉打击损害群众健康的违法医疗行为,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责任和义务。但对医疗机构来说,需要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性,要正视并克服自身的不足,分析自身的问题,并从服务环境、服务理念、服务态度、服务效果等各方面查找原 因,制定措施,全方位提高服务质量效率。一是以人性化服务为中心,寻找服务创新点。当前,医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患者在就医的时候不仅仅关注医院的医疗水平,而且更加关注医院的人性化服务。医院除了拼技术、拼设备等硬实力外,也不能忽视管理模式和服务水平等软实力的竞争。要将人性化理念融入医疗服务与医院管理的全过程,树立医疗对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的现代医学模式,通过人性化服务不断提高群众对医院的满意度。二是坚持社会效益准则,打造诚信医院。各级医疗机构要坚持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严禁各种“开单费”“回扣”等不正当费用;努力降低患者的医药费用,建立医疗费用阳光制度;严禁医务人员收受“红包”;切实加强医院医德医风建设。三是建立和完善医患沟通制度,促进医患沟通。医疗机构要对医患沟通从形式、渠道、内容、要求、技巧、效果、考核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医务人员要真诚对待病人、家属,要有同情心和耐心;要多听病人的询问,尊重病人的知情权,多向病人介绍病情、治疗效果等;要及时掌握病人的病情发展变化、医疗费用情况和病人的社会心理;要选用适当的沟通方式,留意沟通对象的情绪、注意观察沟通效果;要避免强求病人,避免使用病人不懂的医学专业词汇及压抑病人情绪;要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多视角的主体沟通,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及时化解医患矛盾和纠纷,增强病人对医院的信任度和对医务人员的理解。四是严格医院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医学是一个尚未完全被人类认 知的科学,还有一些需要人类不断探索的领域,有一些疾病目前尚不能完全治愈,或者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而疾病对于患者来说,却是危及生命的头等大事。因此,医疗机构在为患者提供高新精湛技术服务的同时,还必须努力保证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尽量减少差错和事故,提供安全放心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