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北方图书城的核心竞争力分析与提高措施
北方图书城的核心竞争力分析及提高竞争力的措施
北方图书城隶属于北方联合出版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首家由省级新华书店控股的国有股份制图书零售企业,开业十年来,一直与国内外五百家出版社,近千家发行单位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以其集文化传播、艺术鉴赏、休闲为一体的崭新经营方式、一流的购书环境及优质的服务,赢得了众多的荣誉,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集图书、音像制品、文化用品、快餐、软件开发、广告策划于一体的图书零售企业。北方图书城从1998年发展连锁经营至今,现已拥有直营连锁店十六家,总营业面积达四万多平方米,仅改造扩建后的旗舰店经营面积就达到一万八千多平方米。经营图书、音像制品近五十余万种,文化用品近万种。通过统一进货、统一物流、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促销活动,扩大市场份额、降低管理成本、增加调整品种结构,从而提高了书城的连锁经营效率,且于2003年建立了商业发展前沿的B-TO-C电子商务模式,一直稳步发展前进至今。北方图书城于率先在业内通过了ISO9001-2000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范了公司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机制,从而达到了为顾客提供满意优质的人性化服务。通过ISO认证的北方图书城用人性化理念带给读者全新的购书享受。除此之外,以“文化、休闲、娱乐、消遣”为主题的经营倡导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各种服务功能――北方图书城网上书店、VIP会员俱乐部、咖啡吧、亲子娱乐天地、自助试盘区、多功能活动大厅等,通过与读者的互动,为其提供优雅、明快的购书环境和人性化的高水准服务,让读者在购书时尽情地享受生活,全方位彰显了北方图书城“行业先导,国际一流”的独特品质。北方图书城连续三年获得了新闻出版署举办“讲信誉、重服务”单位的光荣称号。2000年12月被辽宁省文化市场办授予首家“全国音像制品正版销售单位”。
由此可见北方图书城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如下:
一,管理机制灵活稳定,决策快,效率高;作为国有股份制企业,它集中了官方书店和民营书店在运营上的优点同时也避免了二者的缺点。二,多元化经营,从单一图书经营扩大到音像制品、文化用品、期刊等相关产业的经营。三,人性化服务,改造后的北方图书城与国际上通行的购物理念相吻合,精心打造的人性化书店,经营面积增加了63.6%,经营品种增加了66.7%,多种休闲娱乐服务为读者创造了舒适的购书环境。四,品牌效应强,北方图书城连续三年获得了新闻出版署举办“讲信誉、重服务”单位的光荣称号。2000年12月被辽宁省文化市场办授予首家“全国音像制品正版销售单位”。五,坚持创新,积极与国际接轨。
针对北方图书城的不足制定提高竞争力的措施:
(一)集团化方向是培育北方图书城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集团化建设是行业高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核心竞争力的一大特征就是资源的集中性,因而要提高北方图书城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提高出版产业的集中度,大企业、大集团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行业核心竞争力水平的重要标志。没有若干大企业、大集团支撑的出版业不可能有太高的核心竞争力,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文化支撑力。在新形势下,北方图书城要坚持以图书发行和销售为主,实施连锁经营,扩大自己的经营规模,要充分发挥书城的几十年的图书发行经验和管理经营运行优势,以灵活的方式参与竞争,不断改善服务质量,以热情的服务,赢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信赖。要加强阵地建设,为读者创造一个舒适温馨、书香浓郁、方便快捷的购物环境,同时利用多种措施搞好图书展销活动,占领书刊宣传的主要阵地。因此,搞好图书发行这一主打业务,走集团化经营之路,这是培育北方图书城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二)品牌化效应是培育北方图书城核心竞争力的市场要求。
在日益动荡多变的市场条件上,品牌已经成为赢得顾客忠诚和企业求得成长期生存与成长的关键。在进入知识经济的21世纪,现代企业战略的重点在于最大限度地创造强势品牌,从而保证企业投资获得长期的根本性利益。还要维护信誉、维护品牌,宏扬新华精神。可以
说品牌的竞争力代表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北方图书城要在整合企业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品牌资产价值的最大化,以品牌的力量去参与竞争和应对挑战,如开发建设自己的品牌,选择与图书主业有关联产品,在大的文化氛围下经营,较好利用“北方品牌”优势的产品。整合双方品牌优势,形成品牌互动,营造消费环境引导读者形成新的消费习惯,让品牌化效应成为培育北方图书城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无论行业的发展还是单个企业的发展,都要依靠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专业化人才队伍。市场竞争的核心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人力资源代表了企业所拥有的专门知识,技术和能力的总和,必须努力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首先必须以企业发展战略为指导,建设一支优秀的核心员工队伍来提升企业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力和实现企业资源的弹性化管理。核心员工队伍建设最重要的掌握人才,对于人才重在关心和激励,实施人本管理。
从当前北方书城的实际情况来看,加强队伍人才建设,迫切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改革和创新管理者的选拔机制。对管理者的选拔,在竞争中选拔人才,在事业的发展中发现人才。优秀的管理者,是从实践中走出来的。竞争可以实现人才的优胜劣汰,保持领军人物入选的最佳状态。通过科学考核,以业绩、政绩来说话,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制度,使德才兼备的人才脱颖而出。(2)建立健全对优秀人才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单纯依靠优秀人才的自觉性或责任心来保持对事业的全力投入是不稳定、不可靠的,更是难以持久的。因此,要建立必要的利益激励制度和权力约束机制。激励和约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3)完善对管理者的目标考核制度。只有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对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才能够落到实处,才能够做到“能者上,庸者下”。
(四)扎扎实实地建设企业文化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长久的根基。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灵魂也是企业的本质特征,企业文化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作用。企业文化的作用主要是对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有非常强的导向和支配作用。企业文化在企业中形成六种驱使企业发展的动力:凝聚力、激励力、约束力、导向力、纽带力、辐射力。企业的所有动力及凝聚力不是来自于资源和技术,而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土壤,是企业核心竞争力长久的根基,其差异性使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独特性,且企业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成长。所以北方图书城必须大力建设优秀企业文化,提出、实践和塑造企业文化,使企业上下产生一种认同感,提炼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把企业文化实实在在地贯彻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企业的经营实践、员工的行为方式之中,打造共同的价值观,从而稳步地构建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
北方图书城要真正了解自身在发展中的优势和劣势,才会有效地调动、整合和优化企业的资源配置,扬长避短,真正构筑起在新的竞争环境下的核心竞争力,长成一棵枝繁叶茂、根深蒂固的大树,才能在历经风雨中永葆长青。
第二篇: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摘 要 在目前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经营环境已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性的产业竞争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中国要在国际竞争中立足于不败之地,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是成败的关键。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必然要求企业对自身在竞争中的地位有着正确而清晰的定位。面对严峻的国际竞争挑战,研究企业如何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在国内外不断加剧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指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含义,就构建与维护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出了相应的方法与措施。
关键词竞争优势 经营理念 企业文化
引言
随着经济信息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为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良好的竞争优势。中国企业只有积极充分调动和有效运用各种资源,卓有成效地培养和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做强做大,立于不败之地。
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许多学者对于核心竞争力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席陈清泰1999年在上海财富青年会上说:核心竞争力是指一个企业不断服务以适应市场的能力,不断创新营销手段的能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陈佳贵认为,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积累性知识和能力,尤其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整合多种技术的知识和能力,并据此创造出超越其它竞争对手的独特的经营理念、技术、产品和服务。还有研究员则把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最为基础的,使整个企业具有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和高于平均水平收益的竞争力称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国企业界对核心竞争力也有独到的见解,如联想创始人柳传志认为,联想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制定出能不断产生经验的东西的战略。根据以上学者和企业家对核心竞争力的理念。我们可以将核心竞争力定义为:核心竞争力是在企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形成的与企业组织结构和外部环境相适应的一种竞争合力,是在企业在其生产经营的价值链活动形成的一种适应于市场变化且不易被对手模仿的能力。
二、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一)关注组织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结合,确定生产经营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
企业是组织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集合。组织资本是组织对所承担任务的协调能力的资产,而社会资本是指作为资源提供给行为人用来获取收益的那部分社会结构的价值。前者可以在组织结构中得以体现,后者可以反映出企业文化,并被看作是特定组织结构水平上的产物,二者互为补充与有效结合程度,决定了企业在特
定情形下从事组织活动的能力与效果。
企业内外价值增加的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基本活动涉及企业生产、营销、售后服务,辅助活动涉及人事、财务、计划、研究与开发、组织制度等,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不同的企业参与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个环节都创造价值,只有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才真正创造价值,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价值链上的核心环节。企业要保持的竞争优势,实际上就是企业在价值链上某些特定的核心环节上的优势。
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要求企业密切关注组织的资本、关注组织资本与社会社本的结合、关注企业生经产经营上的关键环节,将生产经营价值链中的关键环节给予重点培养发展,以此为中心,形成和巩固企业在行业内的竞争优势,进而形成核心竞争能力。
(二)树立创新意识,抓好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
做好技术创新,企业要注意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要在企业内部不断储备进行技术创新的潜力,并不失时机地将这些潜力转化为竞争力的畅销产品与成果。企业应对核心产品与技术进行技术分解、归类和整合,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对专有技术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攻关、开发、改造,并进一步提高和巩固,以形成自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企业应通过持续地研发打造核心产品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世界知名的大企业之所以能在自己的行业中站住脚,不断发展,关键的一点便是他们不仅有核心产品,而且能保证其核心产品的及时更新换代。但从世界优秀企业的发展看,只有技术创新,而无管理的创新是不行的。
现代企业生产经营体现的是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的利用,资源好只是一个方面,还要配置好与有效的使用好,这个问题核心是组织与管理。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技术与管理缺一不可。管理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并决定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对此我们应有清醒的认识。做好管理创新工作,一方面要对现有资源不断改进与优化配置,对新产品的开发,改进活动和过程;另一方面,打破陈规陋习,提高企业的运转效率,增强企业的活力。
(三)处理好多元化经营与专业化经营关系,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
专业化发展路径通常被认为可以拥有规模效益、分工效益及技术优势,但很难适应市场需求的广泛变化。多元化发展战略通常被认为是克服专业发展路径问题的最佳手段,因为多元化发展,可以分散风险,一个领域不行不要紧,其他领域可对此加以弥补。然而,理论和实践证明,多元化发展也可能适得其反,加大风险因素。例如多元化发展导致公司资源分散,运作跨度和费用加大,产业选择失误增多,结果导致公司顾此失彼,陷入困境。
但从更多的实际情况来看,集中公司资源从事某一领域的专业化经营,在这
一过程中逐步形成自己在经营管理、技术、产品、销售、服务等诸多方面与同行的差异,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可以提高消费者特殊效用的技术、方式、方法等,这些应该是构成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
正是因为这样,在经历了多元化发展之后,许多企业开始反思多元化发展给公司带来的困境。一段时期来,一些著名的公司纷纷改弦易辙,开始调整自己的发展路径。通用电气公司总裁韦尔奇在接任总裁职位之后开始对通用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其中之一便是进行业务重组,即缩减多元化领域,回归专业化,在要做的领域中争取最优,树立世界性的竞争优势。所以企业在不同时期要处理好两者的关系,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四)利用信息技术,做好企业信息化建设
企业信息化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计算机存储的信息通过网络传递到各个方面,实现信息的收集、传输与共享。信息化的水平反映在信息的质量、数量,传递的效率与共享的范围。纵观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各个方面,无处不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以企业内部信息化为基础,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开展的企业管理与商务贸易活动,实现将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整合管理。
在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客商、企业与社会各单位间进行信息流的交互,沟通信息;通过互联网宣传企业产品的技术、质量、性能及价格信息;通过互联网开展商务谈判;通过互联网络签署购销合同,并完成支付结算,从事交易。进而实现企业在管理、生产、营销与对外联络的信息流、资金流与物流的统一,通过企业信息化提升企业整合资源与利用资源的效率。
(五)通过创建企业文化,建立激励机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主要是人的文化,一种推崇学习的企业文化将会激励管理者们寻求持续不断的进步,并且从公司全局的角度来看待如何更好地创造价值与削减成本的问题,在培养一种推崇学习的企业文化时,将奖励制度与促进学习的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一般来讲对企业的重要人才应考虑四个方面的激励:一是物质激励,包括工资激励、产权激励和工作福利;二是工作激励,包括与工作内容直接相关的任务特征激励;三是职业发展激励,包括专业发展激励和职务发展激励;四是文化激励,包括专业团队精神激励、领导风格激励以及参与管理激励。
如今,企业之间的根本差距的确不在于技术设备、不在于管理的硬件,而在于管理的软件、在于企业文化的差异性。然而我国许多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方面不尽如人意,存在企业文化构建意识不强、企业精神不明确、不重视知识产权等问题。这样,也许明天的企业效益就毁于今天对企业文化的漠视上。
三、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维护
对那些已经拥有了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而言,如何保护核心竞争力不因被损害与贬值,如何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保护与提升,是应该考虑的问题。仅仅维持是远远不够的,而要持续改进,否则就无以保持现有地位。要和竞争对手的努力比较,不断进行竞争战略分析,明确企业的规模、产业边界;分析企业在各产业中的竞争优势,明确企业的竞争优势、竞争战略和手段;加强企业竞争力的开发和运用,提高战略管理能力。做好企业有形资源、无形资源、有关产品和工艺的知识资源的规划,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目标落实企业可以快速反应的竞争经营计划。
参考文献
[1]余世唯.市场竞争策略分析与最佳策略选择[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温耀庆.外经贸热点问题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3]熊伟,刘楠.供应链竞争力与经济发展[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5.[4]张利群.中小外贸企业战略[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8,(11).
第三篇: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发展结构“头重脚轻”
重点突破基础领域,建立自己的生态体系
赛迪研究院公布的《2018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展望》提出,由于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重应用技术、轻基础理论,底层技术积累薄弱,存在“头重脚轻”的结构不均衡问题,使我国人工智能产业犹如建立在沙滩上的城堡,根基不稳。基层技术积累薄弱使人工智能核心环节受制于人,阻碍重大科技创新,不利于国内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从国家层面洞悉AI发展态势,重点突破基础领域,针对人工智能底层技术,加强对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底层算法模型的深入研究,并积极布局影响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前沿基础理论研究。现在国内也有一些小团队在做相关开发项目,有一定潜质,而且我们拥有全世界最多的应用开发者、非常多的应用场景、大体量的市场、蓬勃的创新创业环境等,这些都是国外比不了的。”
二、商业应用路径不明确
瞄准市场需求,实现落地是关键
据亿欧智库《2018中国智能商业落地研究报告》统计,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获得累计融资超过500亿元,但商业落地百强创业公司累计收入不足100亿元,90%以上人工智能企业亏损。不少业内人士担心,国内人工智能领域存在巨大泡沫,或将迎来一波倒闭潮。《2018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展望》提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商业化应用路径尚不明确,商业落地痛点突出,致使近期实际商业价值变现难度较大。对初创企业而言,人工智能有门槛,创业成本较高。因此,建议企业不要太盲目,要尽快找准发力方向,而AI项目商业应用场景的落地是其成败与否的关键,快速积累核心技术优势,打造商业模式,才能做出真正有市场需求的产品,产生现金流。这也有助于人工智能行业回归理性。据《2017年中美人工智能创投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智能机器人与无人机相关技术创业最为火爆;其次为语义分析、语音识别、聊天机器人等自然语言系列技术;然后是人脸识别、视频/监控、自动驾驶、图像识别等计算机视觉系列技术;另外,情感计算包含心理学、语义、视觉、环境感知等多种复杂应用的技术也在慢慢成长。
三、专业人才成稀缺资源
加快AI及相关学科布局,培养跨学科人才
目前,人工智能最大痛点之一是人才难得,AI被炒得很热,稍微懂点算法的人一出来就能收到很多Offer,身价水涨船高。《2017年中美人工智能创投现状与趋势研究报告》指出,目前中国人工智能的人才培养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人才缺失可能会对未来AI产业发展产生牵制作用。美国国家科技委员会发布的2017年人工智能全球大学排名中,前50名均位于欧美地区,我国大学无一上榜。此外,国内缺乏人工智能与传统行业的跨界人才,不利于AI在各垂直行业应用推广。据业内对中美AI人才分析显示,截至2017年6月,中国共有592家人工智能公司,拥有员工约39200名。相比之下,美国人才数量是我国两倍。据领英数据显示,我国从业经验10年以上的AI人才比例不足40%,而美国这一比例超过70%;美国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的人才数量占比分别为22.7%、37.4%和39.9%,而中国为3.3%、34.9%和61.8%。我国需加快人工智能及相关学科布局,高校加强学科建设,依托现有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培养跨学科人才,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加大与人工智能企业、国外高校及相关机构的合作力度,打造多种形式人才培养平台;针对人工智能芯片、基础算法模型等重点领域,充分利用现有各类人才计划,并设立专门通道和定向优惠政策,加大对国际顶级科学家和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加快人才引进效率,扩大人才引进规模;重视培养贯通人工智能基础理论、软硬件技术、市场产品及垂直领域应用的纵向跨界人才,以及兼顾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和法律等横向跨界人才,以及兼顾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和法律等横向跨界人才。
第四篇: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人才,国家或者参与竞争的个体)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商业银行与其他企业也有核心竞争力问题。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指商业银行拥有的别的银行所没有并能为银行带来竞争优势的资源(或能力)。这项资源(或能力)可以是人力资源、产品、技术、流程、银行企业文化及价值观等等;随着经济、金融愈益全球化、各商业银行之间围绕着新机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主要体现为核心竞争力的竞争。如果一个商业银行没有核心竞争力,机会就有可能变成陷阱,没有核心竞争力就像一艘船没有了持续的动力,搁浅和沉没是迟早的事。
二、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分析
商业银行与其他银行机构同处相同的金融环境变革之中,资金供给者的侃价能力随着国家利率管制的放开而逐步增强;资金需求者的以压低产品价格和要求高质量服务为主导的侃价能力在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体现并不十分明显,而今后会集中体现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同行业的竞争则成为商业银行面对的主要竞争压力。商业银行面临的行业竞争压力主要来自于国有银行改制后经营活力的提高、股份制银行规模发展效应和管理机制优势、外资银行渗透后对市场的蚕食和引发的市场行为方面的变化。
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的优于竞争对手、保持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体现了商业银行特殊的市场价值取向、抵抗市场风险和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能力,集中反映了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最终通过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被客户认可反映出来,能否留住和吸引优质客户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直接体现。
一)树立以追求真实利润为中心的经营理念
利润是商业银行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衡量一家银行好坏的最根本标准。银行的风险发生有其滞后性,账面利润有可能隐藏着风险因素,一旦风险暴露,就会严重侵蚀原有的利润,纸上富贵也就荡然无存。因此,在追求利润过程中金融论文,必须考虑资金成本和充分覆盖了风险后的资金回报,以追去真实利润为中心的理念指导银行所有经营管理活动,这也是构筑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出发点。
二)推进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创新是效益的源泉。从战略高度重视创新,要通过金融工程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以体制创新和激励机制创新为保障,实现产品、制度、技术和营销的持续创新,全面培育和提升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创新也是赶超同业竞争对手的基本方式。
高度重视经营思路的创新。要深入研究全面开放下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规律,全面总结中外先进银行实践经验,提炼和确立具有国际视野的经营管理理念,为银行的发展提供永不衰竭的精神动力。实施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大投入力度,强化信息技术对经营发展的支持力度,研究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最大限度的提升创新的技术含量
cssci期刊目录
。强化创新支持保障体系。建立科学的创新考核激励机制,要通过科学的测算,对创新产品合理分摊成本和分配利益,并对开发人员进行奖励;完善创新产品的后评估及监测体系,跟踪创新效果。
三)强化核心竞争力的支持保障体系
提升核心竞争力,还要依靠有力的支持保障体系。应从公司治理结构、组织经营结构、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等几方面加大对核心竞争力的支持力度。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按照股东价值最大化、有效激励和约束并重、信息透明的原则,完
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管理层的运作制度,提高经营管理层的专业化管理水平,健全各职能委员会,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决策和监督系统,真正发挥公司治理对风险管理和经营管理的制衡作用,实现银行市值稳定增长。
优化经营组织结构。经营组织结构决定了经营组织的效率,银行个性化的产品创新、多样化的营销、优质化的服务都有赖于科学的经营组织架构的支撑。要通过稳步推进管理方式、业务流程的改善,并加强技术支撑,加强重点业务部门的建设,为提高组织体系运转效率和事业部制的实施创造条件。
提高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水平。继续加大信息建设的投入力度,弥补中外银行信息技术水平的差距。要从管理信息系统、核心业务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电子渠道、综合化经营等方面加快信息技术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步伐。优化管理架构和业务流程,实现管理决策的信息化、集约化、智能化;进行产品开发标准化参数管理,进而通过参数化调整开发新产品或为客户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方案;做到风险管理全过程控制,有效进行风险识别、项目筛选和实时监控工作。
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升核心竞争力离不开员工特别是优秀人才的敬业奉献。要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和方法,健全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提高人才招聘、开发、管理和使用水平。进一步健全激励机制,建立股东、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均能合理分享经营成果的长期激励制度,以提高人才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完善薪酬体系金融论文,在科学的绩效考评体系的基础上,让薪酬真正体现经营者以及员工的贡献水平。
四)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客户是银行的利润来源,拥有客户才能保证公司和股东的利益持续增长。为此,要树立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重视与客户的关系,实施客户关系管理,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客户关系管理(CRM)是银行与客户共同创造价值的一种先进的管理方法,通过建立客户档案,对银行的大量客户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在市场竞争中最有价值的黄金客户群,确定目标市场,将客户通过多种指标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的客户,实施不同的策略,为目标客户群提供一对一式的、符合客户需求的服务。要求基层客户经理必须了解客户真正的需求,通过有效的措施寻找真正的赢利客户,留住高端老客户,挖掘新客户的潜在价值,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从而创造银行价值和客户价值。参考文献:
第五篇:浅谈如何提高工业城核心竞争力
浅谈如何提高工业城核心竞争力
----------缪端森
工业城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租金单价高,出租率高,客户满意度高。而这种能力本身又可以视为多种能力的聚合,因而是完全可以分解的。提高工业城核心竞争力,从其具体体现形式分析,可大体分解为十个内容,称之为十大竞争力。
(1)决策竞争力。
这种竞争力,要求最高管理层要掌握工业城发展陷阱和市场机会,对环境变化作出及时有效反应的能力。不具有这一竞争力,核心竞争力也就成了一具腐尸。管理管理,不但要管而且要学会去理!
(2)组织竞争力。
同行业租金的市场竞争,最终得通过管理处组织来实施。也只有保证管理处工作计划目标的实现,保证事事有人做,并且符合标准时,才能保证由决策竞争力所形成的优势不落空。没有强有力的组织制度明确而恰当地界定员工相互之间的关系,保障决策力和执行力的活动,没有恰当的人承担并完成,工业城管理处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从何而来?
(3)员工竞争力。
工业城物业管理的大小事务,必须有人来承担。也只有当员工的能力充分强,做好工作的意愿充分高,并且具有耐心和牺牲精神时,才能保证事事都做到位。否则,管理处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也就成了无源之水的空话。保障管理处最高层决策力和执行力的活动要有效率和效益,也就是保证活动的主体——员工具备与之相适应的能力、意愿、耐心和牺牲精神。
(4)流程竞争力。
工作流程就是管理处各班组和个人做事方式的总和。它直接制约着管理处各项工作运行的效率和效益。如果每个人做事方式,没有效率和效益,管理处的各项工作也就不会有效率和效益。这直接是管理处没有执行力。
(5)文化竞争力。
文化竞争力就是由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构成的一种整合力,它直接起着协调各项工作的运行,整合其内、外部资源的作用。如要提升工业城的核心竞争力,根本原因在于所有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为准则。因而管理处领导的决策力和执行力也都必然直接受制于它。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不统一,并且腐朽落后,决策就不免频频不失误,工作就不免效率低下。所以要注意企业文化和激励机制。
(6)品牌竞争力。
品牌需要以质量为基础,但仅有质量却不能构成品牌。它是强势企业文化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折射体现。因而它也直接构成企业整合内、外部资源的一种能力。没有品牌竞争力,企业组织内部和外部都不认同企业的做事方式和行事结果,企业也就谈不上有什么竞争力,更谈不上有核心竞争力。品牌一旦形成,又直接是一种资源。因而它是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物业不仅硬件要过硬(如配套设施设备),软件也要过硬(如服务意识)。
(7)渠道竞争力。
企业要赚钱、赢利、发展,就必须有充分多的客户接受他的产品和服务。如果没有宽阔有效的渠道,沟通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企业与客户隔离,也就必然会惨败无疑。因而,渠道直接是一种资源,渠道竞争力也就直接构成企业支持力的一个内容。
(8)价格竞争力。
便宜是客户寻求的八大价值之一,没有不关注价格的客户。在质量和品牌影响力同等的情况下,价格优势就是竞争力。没有价格优势,最终都会被消费者淘汰。因而如今工业城有近3000人住宿在城处的原因。
(9)伙伴竞争力。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万事不求人地包打天下的日子,已成为过去,要为客户提供全面超值的服务和价值满足,也就必须建立广泛的战略联盟。如果一个企业失去了合作伙伴的支持,也就无法适应客户价值满足集中化的要求,也就必然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而,它的增强,也就直接是企业支持力和和执行力的提升。
(10)创新竞争力。
一招先,吃遍天,这是市场竞争中的不二法门。要一招先就必须有不断的创新。谁能不断地创造出这一招先来,谁就能在这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所以,它既是企业支持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又是企业执行力的一个重要内容。
这十大竞争力,作为一个整体,就体现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从整合企业资源的能力的角度进行分析,这十个方面的竞争力,任何一个方面的缺乏或者降低,又都会直接导致这种能力的下降,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降低。但这十种竞争力又各自相对独立。任何一个企业,拥有了这其中任何一种竞争力,也都是市场竞争一个制高点的占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