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口腔科医护人员防护措施

时间:2019-05-12 23:5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口腔科医护人员防护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口腔科医护人员防护措施》。

第一篇:浅谈口腔科医护人员防护措施

浅谈口腔科医护人员防护措施

【摘要】口腔科是一个高危科室,患者就诊时间长,复诊次数多,且绝大部分操作都在口腔内进行,一般情况下患者未做艾滋病病毒(m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血液性传染病的筛查。职业感染传染病的病毒和细菌主要包括血液传播的病菌HBV、HIV、HCV。而医护人员每天都要接触患者的血液、唾液接触一些有害气体、液体。因此我们应善于识别各种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关键词】口腔科;医护人员;防护措施

1引言

口腔防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目前我们应尽快地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教育规范,将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列入护理及医学院校的教材及课程设置中,加强管理,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参与,确保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2生物因素防护

1.1直接感染

口腔科医护人员平时工作中应着装整齐,穿圆领或立领工作服、工作裤、工作鞋、戴工作帽,双手操作时需戴口罩,必要时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熟练掌握口腔科各种器械的使用技巧,运用科学合理的操作方法。禁止医护人员用手去拔注射器针头及运输未盖帽的针头,禁止用双手重新盖上针头帽,注射器使用后立即毁损放人锐器收集箱。口腔治疗操作完毕后迅速卸下车针,并且要从车针根部将其卸下,以免在操作中划伤手。清洗、整理、器械时应围好防水围裙、防水护袖,戴上口罩、双层手套。

1.2间接感染

口腔治疗中患者的唾液、血液、致病菌在涡轮机或超声洁牙机等器械高速旋转下。引起微小飞沫和气溶胶以感染性气雾形式悬浮于空气中,污染室内空气和周围环境,因此建议患者治疗前用1%过氧化氢或0.25%氯已定消毒液15—20“含漱1 min后再行治疗,降低污染量。有条件医院采用单间小诊室便于消毒隔离,降低交叉感染率。应定期消毒医务人员所用的笔,减少交叉感染率。严格规范操作程序,检查治疗操作完毕后,脱掉手套,遵循六步洗手法,洗完手后,书写病历。洗手是防止医院内感染传播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患者后及处理患者用物后均应用肥皂水洗手,用流动清水冲洗。2物理因素防护

2.1辐射

辐射分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来源于口腔科放射性检查和治疗,电离辐射可致肿瘤血液病。不良妊娠等。口腔科放射室单独设置,安全防护符合防护部门检测标准。非电离辐射主要来源于光固化仪,其最大危害对视网膜造成不可逆损伤,操作时避免光源照射眼睛。

2.2热力伤

进行压力蒸气灭菌或热力灭菌时,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烫伤,灼伤甚至爆炸事故。消毒医护人员应培训上岗规范操作,每日灭菌前检查仪表是否正常,管道是否通

畅,运行操作过程中坚守岗位,严密观察,灭菌结束后打开柜门时,工作人员不要面对着柜门,防止热气冲击,戴上防护手套或使用操作工具,取放无菌物品,避免烫伤。3化学性防护

3.1汞中毒

银汞合金调制和充填过程中产生的汞蒸气,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引起汞吸收,可致慢性汞中毒,过敏性皮炎、牙龈炎、口炎、脱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银汞必须在通风环境下调和,医护人员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汞,充填多余汞储存于盛有饱和盐水或甘油的容器内。深度为17锄以上。储存瓶严密封闭,防止汞蒸发。加强诊室通风换气,降低室内空气中汞含量,定期请防疫部门人员测定空气中汞浓度.工作人员每天多饮水,喝牛奶、豆浆促进汞排泄.每年体检一次。

3.2化学试剂

医护人员配制化学试剂及调配口腔修补牙齿充填材料时,做好安全防护,戴好手套、口罩,如不慎化学物品溅入眼睛或皮肤上.立即用水大量冲洗避免灼伤,使用化学试剂浸泡器械时,用无菌蒸馏水反复冲洗,不少于2次,醛过敏者谨慎使用。

4小结

口腔医护人员每天要面对大量的牙病患者咨询,就诊安排,还要进行椅旁护理及时准确传递医生所需器械材料。医护人员工作节奏快、学习压力大,长时间易形成医护人员生理和心理疲劳。医护人员应正确认识口腔医护工作的特殊性,合理安排工作,劳逸结合,不断加强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提高自身专科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注意心理调节,不断提高心理适应和心理承受力,克服个性弱点,确保医护人员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程雯,唐敏霞.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能力调查[J].现代实用医学,2006,18(7):511-512.[2] 张焕连,祝婕,王俊娥.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J].全科护理,2009,7(8):723-724.[3] 陶新学,章晓云.临床护士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5):857-858.

第二篇:医护人员职业防护

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制度

(一)标准预防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l、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双向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二)标准预防的措施

l、洗手: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不论其是否戴手套,都必须洗手。遇有下述情况必须立即洗手:摘除手套后(接触病人前后)可能污染环境或传染其他人时。

2、戴手套:接触病人的上述物质及其污染物品时,接触病人黏膜和非完整皮肤前均应戴手套;对病人既接触清洁部位,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

3、上述物质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口罩,并穿防护衣,以防止医护人员皮肤、黏膜和衣服的污染。

4、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应进行清洁和适当消毒。

5、污染的床单及时处理,防止接触病人的皮肤与黏膜,以防污染衣物及微生物传播。

6、锐利器具和针头应小心处理,以防刺伤。

7、医护人员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清洁及环境表面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8、污染环境或不能保持环境卫生的病人应隔离。

(三)医护人员的防护要求

1、基本防护:

防护对象;在医疗中从事诊疗活动的所有医、护、技人员。着装要求:工作服、工作帽、医用口罩、工作鞋。2.加强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体液或可疑污染物操作的医护人员,传染病流行期的发热门诊的工作人

员;转运疑似或临床诊断传染病的医护人员和司机。

着装要求: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可按危险程度使用以下防护用品: 隔离衣:进入传染病区时;

防护镜:有体液或其他污染物喷溅的操作时; 外科口罩:进入传染病区时;

手套:操作人员皮肤破损或接触体液或破损皮肤黏膜的操作时; 面罩:有可能被病人的体液喷溅时; 鞋套:进入传染病区时。3.严密防护:

防护对象:进行有创操作;对传染病尸体进行解剖的医务人员。要求:在加强防护的基础上,应使用面罩 供应室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医院供应室担负着各临床科室污染物品的回收、清洁、消毒、灭菌和发放工作,是医院无菌物品的供应站,也是污染物品的集中点。加强供应室工作人员的防护能力和保证工作人员的自身健康显得十分重要。

一、危害因素

1、生物因素

医疗用品在供应室进行去污、清洗、消毒和灭菌,再返回临床使用的循环程序中,频繁地接触病毒和细菌。污染物品的数量多、种类复杂,成为交叉感染的媒介。这不仅仅是造成医院感染的潜在因素,也是危害供应室护理人员身体健康的因素之一。

2、物理因素

消毒灭菌时高压锅、排气扇等的噪声,可损伤人体的听神经,引起心血管系统等的生理变化。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时可以引起角膜炎、结膜炎及皮肤红斑,它照射产生的臭氧,对呼吸道也有损害。热力灭菌法在使用过程中所散发的热量使供应室工作人员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对健康造成影响。

3、化学因素

戊二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化学消毒剂在应用时散发的气体,可污染供应室的工作环境。这些消毒剂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性,直接接触人体时可引起皮肤、黏膜、呼吸道的损伤;挥发在空气中被人体吸入后可导致支气管黏膜水肿,长期作用可引起支气管炎,最终导致呼吸系统的损害;另外对人的眼睛也有刺激作用,可引起流泪、模糊、视物不清等; 还可以引起接触性皮炎。

4、锐利器械伤害

在物品回收和清点的过程中,污染的针头、刀片或其他医疗器械刺伤是最常见的职业伤害,可导致工作人员的血液暴露,,有发生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以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危险。

5、环境因素

供应室工作繁琐单调,消毒灭菌工作需付出较大的体力,人体容易疲劳,使身体免疫力下降。每日把医院各处回收来的布类、器械等物品统一在回收间再重新分类整理,在这一过程中,又造成了回收间环境的污染。

二、防范措施

1、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

加强供应室人员对医疗环境中职业感染危险性的认识,把职业安全教育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强化护理人员消毒、灭菌和隔离及预防感染的意识,加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在回收的过程中, 要求戴口罩、帽子、手套,出供应室时换外出衣、外出鞋;直接接触患者血液、尿液、脓液以及体内各种引流液的器械时,要求戴手套,并且要及时更换手套,避免交叉感染。

2、建立医护人员健康档案

供应室人员必须维护自身健康,不能患有急慢性传染病。每年定期进行健康查体两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加强职业健康教育, 提高工作人员免疫力与抗病毒能力。

3、加强锐利器械损伤防护和处理

在操作中应戴手套,注意避免损伤,动作轻巧,避免碰撞,对金属器械应先分类,,采用持物钳持物。锐器必须放在利器容器内进行运输,避免用手直接接触锐利器械,以免刺伤。一旦被利器刺伤,应立即反复挤压伤口周围并洗手,用碘酒、乙醇等消毒,必要时包扎。如被HIV、HBV等污染利器刺伤,应进行相应的接种及采取其他治疗措施,如严重刺伤,立即到外科处理。

4、环境因素的防护

安装排气扇,在制作敷料、棉球等,应戴口罩。

5、化学消毒剂的防护

了解消毒剂的理化性质,配置时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具。盛放消毒剂的容器要配备容器盖,,避免消毒剂的挥发,既可以保证消毒剂的有效浓度又减少了对身体的危害。定期通

风,工作时应开排气扇,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强酸浸泡物品操作要小心谨慎,操作完毕用自来水充分冲洗所接触物品及区域。放酸位置需固定,切忌与其他溶液混放,容器表面要有明确标志。锐器伤的防范措施及处理

锐器伤是医务人员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伤,对医务人员身体健康造成直接威胁。

1、常见的锐器

在医疗活动中,常见的锐器包括:手术刀片、注射针头、医用缝合针、安瓿碎片、玻璃及剪刀等一些锋利的医疗器械。、防范措施

①强化安全意识,提高防范能力。手持针头和锐器时,不要让锐利面对着他人,以防不慎刺伤。操作完毕,处理针头时不要太匆忙,禁止双手回套针帽,防止刺伤自己的手;禁止用手去折弯或弄直针头;在为不合作患者做治疗时,应取得他人的协助。

②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将用过的针头、刀片、缝针等及时处理,丢入合适的锐器盒内,不要将针头、刀片、缝针等丢在一般的垃圾桶内,以免刺伤保洁员。

③严格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必须熟悉掌握各项操作规程,手术科室医护人员与锐器接触机会多,操作者要严格操作规程,准确、无误,做到忙而不乱,从而避免锐器刺伤自己或他人。当手要接触血液、体液或污染物品时,要戴手套进行操作,特别是医务人员手上有伤口时必须戴手套操作,虽然戴手套不能防止锐器伤,但可以减少血液进入人体的量而减少感染的机会。操作中,手套破损应立即更换,处理血液污染的器械时均应戴手套进行,脱手套后仍需立即彻底洗手。

④完善防护措施,接种乙肝疫苗,定期体检,并进行有效的预防接种。

3、锐器伤后处理

医务人员工作中不慎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伤时,应立即挤出伤口的血液,流水冲洗伤口,再用碘酒、酒精消毒,遇特殊感染手术中医务人员不慎刺伤,应立即进行临床处理和消毒。并在手伤后48小时内上报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并填写报表,在伤后72h内作HIV、HBV等基础水平检查。可疑暴露于HBV感染血液、体液时,应尽早注射乙肝疫苗(最迟不超过7天),1个月后再注射1次;可疑暴露于HCV感染血液、体液时,尽快于暴露后作HCV抗体检查;可疑暴露于HIV感染血液、体液时,即刻抽血检测HIV,3、6个月后复查,72小时(越早越好)内采用二联或三联药物治疗28天,并随访6个月。

X光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一)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

加强培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通过职业教育,增强专科理论知识,深入了解职业暴露的危害性,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掌握防护原则和具体防护措施。

(二)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1、工作时尽量缩短接触X 线的时间以减少危害,定期脱离放射环境以减少射线的照射及积蓄。

2、改善工作环境,减少与X射线管焦点或散射体的距离来减少其受照剂量。

3、对病人进行X光透视、照片操作时,应穿戴铅橡胶防护衣,佩戴铅围裙、专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在不影响正常操作的条件下,使身体尽量远离X 射线管和患者,避开有用线束的直射线。对患者要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在保证诊断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照射时间,并用铅胶板屏蔽非检查部位。

4、加强通风换气,消除X射线机房内有害物质:

除安装迷宫式百叶窗保持良好通风外,设机械通风,保持每天换气4~6次。实验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

实验室医务人员因其职业的特殊性,每天要处理大量的临床标本,而标本中含有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寄生虫、衣原体和支原体等,因此实验室医务人员每天都暴露于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之中。为保护实验室医务人员的健康,防止污染向实验室外扩散。特制定实验室人员安全防护措施:

1、实验室人员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

(1)实验室检测的标本大多是病人的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如粪、尿等)。其内可能含有多种病原体,为了提高标本阳性检出率,选送的标本往往都是含菌数量和活菌数最多的部分。另外,带菌者、防护用品床感染者、潜伏期病人,这些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人有时送检标本做例行检查时,标本中也可能含有病原体。

(2)实验室锐利器械

实验室人员在采血工作中被针头刺伤,是最常见的职业伤害,可导致医务人员血液暴露,有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等的危险。另外,针刺伤还可传播一些其他疾病,如疟疾、败血症、伤口感染等。

(3)检验操作时形成的微生物气溶胶

检验操作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危害性的微生物气溶胶。① 直接涂片或制作湿片时;

② 吸取和稀释体液标本或排除注射器内的气泡时; ③ 倾倒微生物悬液时;

④ 使用组织搅拌器后立即打开搅拌器盖或当培养管振摇后打开管塞时。

2、防范措施

(1)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根据控制实验室医源性感染的管理工作的要求,建立实验室微生物学监控制度、保洁工作制度、消毒工作程序和感染性垃圾分类、收集、运送及登记制度。

(2)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个人操作习惯是造成锐器伤发生的决定性因素。要改变不正确的个人操作习惯,保证在任何时候进行操作时都能采用符合规定的安全技术和预防措施,要增强医务人员对医疗环境中职业感染的危险性认识,要把职业安全教育作为职业培训的一项内容,以减少不安全隐患的发生。

(3)增强自身防护意识

工作人员自觉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在实验操作中戴一次性手套、口罩,高危操作环境要求穿隔离衣、戴防护眼镜。正确配制消毒液,定期对工作环境消毒,经常保持实验室内空气流通。

(4)加强锐器损伤的防护和处理

医务人员被锐器意外刺伤后,应先脱去手套,再自近心端向远心端挤压受伤部位,同时用流动净水冲洗伤口,使部分血液排出,然后用碘酊、乙醇消毒受伤部位,用无菌敷料包扎伤口。

(5)加强接触部位的消毒

在配制、使用和处理污染物的过程中如发生接触,必须做到: ① 迅速脱去手套和隔离衣;

②肥皂和流动水清洗接触部位的皮肤; ③眼睛接触后迅速用水或等渗洁眼液冲洗; ④记录接触情况,必要时就医治疗。

第三篇:医护人员防护

医护人员防护

各级医护人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及其他有关人员在医院或疫点、疫区进行禽流感防治工作时,应强化正确的洗手方法并遵循以下防护原则:

(1)二级防护:适用于进人医院污染区的人员,如采集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咽拭子的人员、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的人员、处理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病人尸体的人员以及转运病人的医护人员及司机、对禽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的人员、在疫点内对禽流感染疫动物进行标本采集、捕杀禽类及无害化处理的人员、进行终末消毒的人员等。

防护要求:穿普通工作服,戴工作帽,外罩一层防护服,戴防护眼镜和防护口罩(离开污染区后更换),戴乳胶手套和穿鞋套。进行家禽的宰杀和处理时,应戴橡胶手套,穿长筒胶鞋。每次实施防治处理后应立即进行洗手和消毒。

(2)三级防护:确定禽流感由人传染人时,对病人实施近距离高危操作者,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医护人员,应实施三级防护。防护要求:除按二级防护外,将口罩、防护眼镜换为全面型呼吸防护器(符合N95或FFP2级标准的滤料)。

奉新县中医院医防科

2005年12月5日

第四篇:口腔科职业暴露防护

为了保障我院医务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务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发生职业暴露感染艾滋病病毒,根据卫生部《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和《黑龙江省艾滋病性病防治方法》,结合我院实际,制订了集贤县人民医院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预案。请遵照执行。

一、定义职业暴露是指在从事艾滋病防治工作及执行相关工作的过程中,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或非胃肠道粘膜,或被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的针头及其它锐器刺破皮肤,从而可能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情况。

二、适用范围

具体包括从事艾滋病病毒检测的实验室人员,负责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医疗护理的医务人员,预防保健人员以及有关的监管工作人员。

三、HIV职业暴露的防护

普遍性防护原则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认为,当为病人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时,无论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和体液,或其HIV抗体阴性还是阳性,都应当认为具有潜在性传染性而加以防护。普遍性防护原则包括以下五项基本内容:

1.处置锐利器具

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将使用过的器具传递给他人。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严禁向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加盖针头套。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对使用过的注射器必须直接放入专门的容器中,以便集中统一处理。切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它废弃物混放在一起,也不可将锐利废弃物置放于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

2.所有器具严格消毒

为保证消毒效果,器具必须先用热水和清洁剂洗干净后再消毒。凡用于杀灭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的消毒方法均足以杀灭艾滋病病毒。常用的方法为煮沸法和化学灭菌法。煮沸即对已清洗过的器具煮沸20分钟是较好的灭菌方法。化学灭菌法常用于不能加热灭菌的器具。以下3种是常用的化学灭菌剂:含氯灭菌剂漂白粉;2% 过氧化氢(双氧水)以及75%乙醇(酒精)。

3.认真洗手

病原微生物是引起病原体在人群中传播的主要原因之一,医务人员经常保持用肥皂和水清洗双手,也是有效地预防微生物侵入的好习惯。

4.防护设施

可根据接触血液或体液量的多少来决定采用防护的设施。常用的防护设施包括双层乳胶手套、口罩、防护眼镜、和隔离衣服等。

5.安全处置废弃物

运送废弃物的人员必须佩戴厚质乳胶手套。处理液体废弃物时须戴防护眼镜。对于没有被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废弃物,可按照普通废弃物进行处理。口腔科医生防护

在对病人进行口腔治疗的过程中,尽量减少血液、唾液的飞溅和产生气溶胶。操作完毕后应对有血液或唾液感染的环境表面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对每位病人用过的器械须进行消毒后才能重新使用,消毒的方式可采用消毒液擦拭、浸泡、冲洗、高压灭菌消毒等,同时须保持消毒剂的有效期及浓度,并保证足够的消毒时间。

为防止将病人口腔中的液体抽入牙科机头或水管,应安装防止回流的控制阀。

对器械难以消毒的部位如手柄把等,可用表面光洁剂易擦拭的材料覆盖。护理人员的防护

实施护理工作时需穿好隔离衣,戴好一次性手套。在护理完第一位病人后及护理另一位病人之前必须先洗手。

护士在操作前应向病人做好解释,取得合作。如遇不合作的病人或污染危险性较大的操作应采用由技术熟练的两人或以上的人员配合,操作可尽量集中安排,严格按照程序进行规范操作。

在实施侵入性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如手术、穿刺、注射等,应注意避免锐利针具的误伤。

使用注射器时,要确保针头牢固地安装在针管上,采血后不可将注射器针套套回针头,针具应置放于坚硬的厚塑料容器内,统一消毒毁型处理。使用过的利器须置放于特殊的容器中以保证安全。

四、危险性评估

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应对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进行评估和确定。

(一)暴露级别

根据暴露源(含有艾滋病病毒的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的接触方式的不同,将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级别分为三级。

1、一级暴露: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

2、二级暴露: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粘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

3、三级暴露: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且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

(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

1、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但滴度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无临床症状、CD4计数正常者,为轻度类型。

2、经检验,暴露源为艾滋病病毒阳性,且滴度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临床症状、CD4计数低者,为重度类型。

3、不能确定暴露源是否为艾滋病病毒阳性者,为暴露源不明型。

五、暴露后的应急处理

(一)紧急局部处理措施

1、用肥皂和水清洗沾污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

2、如有伤口,应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

3、受伤部位的消毒:伤口用消毒液(如70%酒精,0.2-0.5%过氧乙酸,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干净。

(二)预防性用药

1、用药时间

预防性用药应当在发生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尽早开始,最好在4小时内实施,最迟不得超过24小时;超过24小时的,也应当实施预防性用药。

2、用药原则

发生一级暴露且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可以不使用预防性用药;发生一级暴露但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二级暴露但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时,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发生二级暴露且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重度或者发生三级暴露且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为轻度或重度时,使用强化用药程序。

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不明时,可以使用基本用药程序。

3、用药方案

预防性用药方案分为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

(1)基本用药程序:两种逆转录酶抑制剂,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如双汰芝(AZT与3TC联合制剂)300 mg/次,每日2次,用药时间为连续服用28天。或参考抗病毒治疗指导方案。

(2)强化用药程序:强化用药程序是在基本用药程序的基础上,同时增加一种蛋白酶抑制剂,如佳息患或利托那韦。均使用常规治疗剂量,连续服用28天。

六、应急后处理

1、事故登记

发生事故的科室要建立事故登记制度,对事故情况按要求填写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暴露方式;损伤的具体部位、程度;接触物种类(培养液、血液或其他体液)和艾滋病病毒载量水平;处理方法及处理经过(包括赴现场专家或领导活动);是否采用暴露后预防药物,并详细记录用药情况、首次用药时间、药物毒副作用情况(包括肝肾功能化验结果)、用药的依从性状况。

2、事故报告

小型事故(存在任何一种小的损伤或一级暴露)可在紧急处理后立即将事故情况和处理措施报告防保院感管理科和单位主管领导。

重大事故(存在严重损伤或二级及以上暴露)在紧急处理的同时要向本单位主管领导报告,并立即向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储备点)报告,主管领导要求立即派专家到现场对处理进行具体指导,力争在暴露后最短时间内(24小时以内)开始预防用药。

每年7月5日前和次年1月5日和前,各事故处理单位要将上半年和下半年填写的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报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科。

3、监测

重大事故中的暴露者要立即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该血清留样备用。

暴露人员在暴露后的一年内要定期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即分别在暴露后6周、12周、6个月、12个月检测。不进行暴露后预防用药者,也要定期检测HIV抗体,检测时间同上。

定期检测HIV抗体及随访结果填写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个案登记表。

4、保密

无论重大事故或小型事故,单位和个人对事故涉及的职业暴露者在整个处理过程中,均应注意做好保密工作。

七、组织管理

1、医疗机构负责暴露者和被暴露者就诊时的伤口消毒处理,进行初步的危险性评估。同时在1小时内分别向所在地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2、职业暴露防护用药纳入全省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免费用药计划,药品由政府免费提供。职业暴露防护用药不得擅自用于非职业性原因暴露的事件。

第五篇: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

表5-4乡(镇)医务人员自我防护培训讲义

培训内容摘要:医护人员该如何预防传染病。

培训讲义:

医护人员长期工作在细菌病毒密集的环境中,易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

国外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医护人员的院内感染发病率高于其他人群。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病如流感、伤寒、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等,是最常见的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疾病。

呼吸及消化道传染病的危害医护人员大部分是女性,又要经历妊娠期,目前已知的风疹、单纯疱疹、柯萨奇病毒感染等能致胎儿畸形或其他感染,应提高警惕。甲戊肝病毒及其他肠道传染病如不注意也有可能传染给医护人员。

医院感染已经成为当今一个非常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临床一线医护人员和患者接触密切,如果不能掌握自我防护措施,会成为重要的传播媒介和传染源,危害自身健康.在抗击SARS疫情战斗中,大批医护人员被感染,甚至献出生命,使我们认识到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加强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的重要性.医护人员该如何预防传染病?

1、就诊时间切记戴口罩,避免病人交谈中的飞液和唾沫进入呼吸道。

2.不要用手抹眼擦鼻,避免细菌通过黏液传到体内。

3.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以防止病菌继续传播。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5、补充营养。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可中和体内毒素,提高抗病能力。

6、生活规律。生活不规律易使免疫系统功能减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劳,调节人体各种机能,增强免疫力。

7、积极的清洁鼻腔和检查鼻腔。务必做好一切所需的保护鼻腔和呼吸道的工作。每天至少清洗鼻腔一次,从而彻底清除附着在鼻毛和鼻黏膜上的细菌、病毒以及有害杂志,防止呼吸道疾病的发生。这点尤为重要。

8、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如流感、肺炎、麻疹、流脑等疫苗。

9、及早就医。当出现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检查,防止病情加重及恶化。

下载浅谈口腔科医护人员防护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口腔科医护人员防护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口腔科预防感染措施

    口腔科预防感染措施 1.口腔科医师在进行操作时应加强无菌观念,进行无菌操作; 2.器械消毒,(或灭菌)的程序按消一洗一消(或灭菌)的程序进行; 3.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机、钻......

    工程防护措施

    工程防护措施 1、钢筋:钢筋制作成型后,应分类堆放在指定搁台上,雨雪天气时应及时覆盖塑料布。钢筋安装时,应按图纸设计要求作业,避免返工。剪力墙钢筋绑扎完成后,钢筋工对木工进行......

    雷雨防护措施

    防雷防雨措施 1、 在工作中遇雷雨、暴风或其它威胁工作组员安全的情况时,工作负责人或工作监护人应及时采取措施,必要时停止工作。 2、 修人员进变、配电站后,首先与值班人员联......

    消防安全防护措施

    XX小学 消防安全防护措施 为改善学校及幼儿园周边和校园的消防安全环境,预防和减少火灾发生,为广大师生创造安全、稳定、健康、和谐的消防环境,为切实提高师生消防安全意识和自......

    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为保证做好我部门“政务信息公开”工作,做到非涉密政务信息100%公开,同时严格执行政务信息公开保密审核制度,则必须保障网络安全维护工作,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

    专项防护措施

    丹江鄂豫防洪治理近期工程(湖北段) 第五标段 (合同编号:DJEY/FHZL/SG2017-05) 施工单位:湖北浩川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编 制 人:编制日期:二零一七年九月专项防护措施 专项防护措施......

    安全防护措施

    安全防护措施 安国市第一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景苑家园项目部 安全防护措施 目 录 一、土方及基础施工安全防护 ......................... 2 二、脚手架防护措施 ..................

    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 一、现场安全防护准备工作: 1、进场的首要工作,熟悉现场外围的环境,其包括高低压线路,居民破旧房屋和其他危险地物,现场内的安全治理和防护工作,此项工作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