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防感染措施

时间:2019-05-12 23:08: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医护人员防感染措施》,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医护人员防感染措施》。

第一篇:医护人员防感染措施

医护人员防感染措施

1.医疗锐器刺伤防护措施

●护士绝对不要将针罩罩回针头。

●针头或锐器在使用后立即扔进耐刺的锐器收集箱中。

●收集箱要有牢固的盖子和箱体锁定装置,有明显的生物危险品警告标志。

●手持无针帽的注射器时,行动要特别小心。

●操作后立即整理锐器与针头,严禁与不同垃圾混放。

●提倡使用带有保护设计的针头、刀片以及安全的真空采血试管和新型无针注射装置。

2.医疗锐器刺伤时应急程序

●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伤后,应立即用力捏住受伤部位,向离心方向挤出伤口的血液,不可来回挤压,同时用流动水冲洗伤口。

●用75%酒精或安尔碘消毒伤口,并用防水敷料覆盖。

●意外受伤后必须在48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医生报告医务部,护士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职工防保科,从防保科领取并填写《医疗锐器伤登记表》,必须在72小时内作HIV、HBV等的基础水平检查。

●可疑被HB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效价抗体和乙肝疫苗。

●可疑被HC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尽快于被刺伤后作HCV抗体检查,并于4~6周后检测HCV的RNA.●可疑被HIV感染的锐器刺伤时,应及时找专家就诊,根据专家意见预防性用药,并尽快检测HIV抗体,然后根据专科医生建议进行周期性复查(如6周、12周、6个月等)。在跟踪期间,特别是在最初的6~12周,绝大部分感染者会出现症状,因此在此期间必须注意不要献血、捐赠器官及母乳喂养,过性生活时要用避孕套。

四 化学治疗的防护管理

化学治疗防护措施

●化疗科室护理人员要进行上岗前教育,定期进行防护知识讲课,增强化疗病房护理人员的防护意识及防护知识。

●化疗病房配药室要求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配药室要求能够自然通风。应安装排气扇并有洗手池,有条件的最好安装生物安全柜或由配液室统一配制。

●冲配规则包括:使用输液泵和软袋液体以减少空气中有害物质排出;用水剂代替粉剂以减少冲配时气溶和气雾的外溢;必须打开粉剂安剖时应用无菌纱布包裹,溶解药物时溶媒延瓶壁缓慢注入瓶底,待药粉浸透后再行搅动,以防粉末外逸;抽取药液时以不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为宜,并使用针腔较大的针头抽取药液,以防注射器内压力过大,药液外溢。

●护理人员在配制化疗药及为病人进行化疗药物的穿刺注射时,应戴口罩、帽子及双层手套;有条件应戴防护目镜,穿一次性防护服。

●配制化疗药后的垃圾应按有毒垃圾处理,装入黄色垃圾袋,盛垃圾的容器要加盖,防止化疗药物挥发于空气中污染环境。

●化疗病人的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应马上处理或应用加盖容器。●严格化疗药物管理,设专人专柜保管。药瓶有损坏应及时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3.化疗药物污染的应急程序

●立即用流动清水冲洗被污染部位。如:操作中不慎将药液溅到皮肤或眼睛,应立即使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如果溢出到桌面,应用纱布吸附药液,再用清水冲洗被污染桌面。

●立即到急诊室就诊,根据造成污染的化学物质的不同性质用药。●在发生事件后的48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汇报(医生报告医务部,护士 报告护理部),并报告感染管理科,职工防保科,从防保科领取并填写登记表备案。

五 接触消毒液的防护规则

●使用化学消毒剂时,护士应穿戴好手套、防护衣和口罩,口罩和手套要定时更换。

●保证良好的通风环境。尽量选择对空气污染小的化学消毒剂。●科学的对待化学消毒剂的使用浓度。

●遵守医院或部门的剧毒、有害物质的保管规定;集中存放,容器密闭,并有显著标志。

●使用中的化学消毒剂容器加盖;一些使用消毒剂集中的特殊部门如手术室、供应室、内窥镜室的建筑应达到一定速度的通风排气要求。

●经常进行空气采样,以检测化学品的空气中浓度。●提倡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六 护士腰背伤初级预防措施

●护士应正确用力原则

⑴搬物体时要靠近被搬运的物件。

⑵取得以稳固立足点,双脚分立在重物两边。

⑶蹲下,将两腿稍微叉开,背部挺直、屈膝。

⑷紧握物件确保不滑手;掌握物件并将之贴紧身体。⑸吸气,肺部膨胀有助于支撑脊柱。

⑹用力提取重物,慢慢站直双腿,双腿站直后,回复直立姿势。⑺提举时,动作须流畅,切勿急剧用力。

⑻利用双脚转身,不可扭腰。

●正确使用各种设备。

●理解脊柱的生理和解剖,保持生理弯曲,用力时保护背部。●工作场所的设计和布局合理。

●护士行走路线合理。

●床的高低能切换,病床间隔距离达标。

●护理设备和工具配备充足,如翻身床、搬动车、过桥板等。●提倡工间休息和工间操,以进行简单的脊柱功能锻炼。

第二篇:输血科感染防控措施新建

输血科感染防控措施

输血科是医院开展输血相关诊疗活动和提供其他输血服务的科室。输血科在医院感染管理中是一个重点科室,存在某些院感高危因素,如建筑布局不合理、医务人员缺乏自身防护意识、院感防控知识掌握薄弱、医疗废物处置不当等,从输血科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入手,其防控措施如下:

一、输血科应布局合理

1、输血科业务用房的使用面积应满足其功能和任务的需要,用房面积≥80m2.应靠近病区和手术室,环境洁净,采光良好、空气流通,符合卫生学要求,应具备双路供电和畅通的通讯设施。

2、工作场所清洁区、半清洁区和污染区分区明确,标识清楚,清洁区包括储血室、配血室、发血室、治疗室;污染区为处置室,半污染区为办公室。

3、标本送检窗口以及取血窗口应分开设置。

二、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制度

1、配备如生物安全柜、洗眼装置、洗手设施等必要设施。

2、接触血液及其制品,或者被血液污染的物品时必须戴手套。有可能发生血液喷溅时,还应选择护目镜、面屏和隔离衣。进入实验室前后,脱手套后必须进行手卫生。

3、应建立工作人员健康档案,每年对工作人员进行一次经血传播病原体感染情况的检测(包括HBsAg、抗-HCV、抗-HIV和梅毒),患有经血传播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输血科相关工作。

三、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采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

2、每日湿式清洁桌面、地面、操作台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物表和地面;被血液污染的桌面和地面先用吸湿材料吸取污染物,再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作用时间30min,最后用清水再进行擦拭。

3、各种储血冰箱、恒温箱、水浴箱应专箱专用,严禁存放其他物品。储血冰箱每周 消毒一次,冰箱内空气培养一月一次。

四、合理处置医疗废物

输血科产生的与配血相关的废弃物属于感染性废物,严禁与生活垃圾混放,输血后的空袋,废弃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应按照要求登记、储存和处置。

五、完善输血科医院感染防护制度,加强院感知识培训。

根据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制定输血科相关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规程,加强科室人员的生物安全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减少职业暴露,防止输血科导致的医院感染发生。

(感染管理科)

第三篇:耐药菌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病人的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我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安全,特制订本防控措施。

一、重视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

指定“抗菌药物管理小组”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专家队伍”,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消毒技术规范》的各项规定,针对院内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各个重要环节,从医疗、护理、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二、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微生物室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细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等耐药菌时应第一时间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和病人所在的科室。

三、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措施

医院感染管理科制定《感染或携带多重耐药菌病人的隔离措施》,并督促落实,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具体措施如下:

(一)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二)严格实施隔离制度和措施

发现感染病人时:

1.尽量隔离于单间,也可与其他同种多重耐药菌感染或携带患者共居一室; 2.进入隔离房间或接触该病人时须戴手套;

3.预计与病人或其环境如床栏杆有明显接触时,需要加穿隔离衣; 4.离开病人床旁或房间时,须把防护用品脱下;

5.脱手套、隔离衣后,须用抗菌皂液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6.该病人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须每天清洁消毒;

7.该病人如去其他部门检查,应有工作人员陪同,并向接收方说明须使用接触传播预防措施,用后的器械设备需清洁消毒;

8.一般医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表或血压计等应专用; 9.不能专用的物品如轮椅,在每天使用后须消毒;

10.尽量限制探视人群,并瞩探视者执行严格的洗手或手消毒制度;

11.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h)均未培养出多重耐药菌,方可解除隔离; 12.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院医务科或医院感染管理科联系。

(三)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四)加强医院环境卫生管理

加强诊疗环境的卫生管理,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 施表面,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按《感染或携带多重耐药菌病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执行。

四、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卫办医发〔2008〕48号)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地实施抗菌药物给药方案,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减少或者延缓多重耐药菌的产生。

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对全体医务人员开展有关多重耐药菌感染及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强化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视,掌握并实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的策略和措施,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2009年1月

第四篇:浅谈口腔科医护人员防护措施

浅谈口腔科医护人员防护措施

【摘要】口腔科是一个高危科室,患者就诊时间长,复诊次数多,且绝大部分操作都在口腔内进行,一般情况下患者未做艾滋病病毒(m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血液性传染病的筛查。职业感染传染病的病毒和细菌主要包括血液传播的病菌HBV、HIV、HCV。而医护人员每天都要接触患者的血液、唾液接触一些有害气体、液体。因此我们应善于识别各种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应防护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关键词】口腔科;医护人员;防护措施

1引言

口腔防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目前我们应尽快地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教育规范,将职业安全防护教育列入护理及医学院校的教材及课程设置中,加强管理,实施有效的防护措施,广大医务工作者积极参与,确保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2生物因素防护

1.1直接感染

口腔科医护人员平时工作中应着装整齐,穿圆领或立领工作服、工作裤、工作鞋、戴工作帽,双手操作时需戴口罩,必要时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熟练掌握口腔科各种器械的使用技巧,运用科学合理的操作方法。禁止医护人员用手去拔注射器针头及运输未盖帽的针头,禁止用双手重新盖上针头帽,注射器使用后立即毁损放人锐器收集箱。口腔治疗操作完毕后迅速卸下车针,并且要从车针根部将其卸下,以免在操作中划伤手。清洗、整理、器械时应围好防水围裙、防水护袖,戴上口罩、双层手套。

1.2间接感染

口腔治疗中患者的唾液、血液、致病菌在涡轮机或超声洁牙机等器械高速旋转下。引起微小飞沫和气溶胶以感染性气雾形式悬浮于空气中,污染室内空气和周围环境,因此建议患者治疗前用1%过氧化氢或0.25%氯已定消毒液15—20“含漱1 min后再行治疗,降低污染量。有条件医院采用单间小诊室便于消毒隔离,降低交叉感染率。应定期消毒医务人员所用的笔,减少交叉感染率。严格规范操作程序,检查治疗操作完毕后,脱掉手套,遵循六步洗手法,洗完手后,书写病历。洗手是防止医院内感染传播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无菌操作前后。接触患者后及处理患者用物后均应用肥皂水洗手,用流动清水冲洗。2物理因素防护

2.1辐射

辐射分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来源于口腔科放射性检查和治疗,电离辐射可致肿瘤血液病。不良妊娠等。口腔科放射室单独设置,安全防护符合防护部门检测标准。非电离辐射主要来源于光固化仪,其最大危害对视网膜造成不可逆损伤,操作时避免光源照射眼睛。

2.2热力伤

进行压力蒸气灭菌或热力灭菌时,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造成烫伤,灼伤甚至爆炸事故。消毒医护人员应培训上岗规范操作,每日灭菌前检查仪表是否正常,管道是否通

畅,运行操作过程中坚守岗位,严密观察,灭菌结束后打开柜门时,工作人员不要面对着柜门,防止热气冲击,戴上防护手套或使用操作工具,取放无菌物品,避免烫伤。3化学性防护

3.1汞中毒

银汞合金调制和充填过程中产生的汞蒸气,通过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人体引起汞吸收,可致慢性汞中毒,过敏性皮炎、牙龈炎、口炎、脱发、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银汞必须在通风环境下调和,医护人员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汞,充填多余汞储存于盛有饱和盐水或甘油的容器内。深度为17锄以上。储存瓶严密封闭,防止汞蒸发。加强诊室通风换气,降低室内空气中汞含量,定期请防疫部门人员测定空气中汞浓度.工作人员每天多饮水,喝牛奶、豆浆促进汞排泄.每年体检一次。

3.2化学试剂

医护人员配制化学试剂及调配口腔修补牙齿充填材料时,做好安全防护,戴好手套、口罩,如不慎化学物品溅入眼睛或皮肤上.立即用水大量冲洗避免灼伤,使用化学试剂浸泡器械时,用无菌蒸馏水反复冲洗,不少于2次,醛过敏者谨慎使用。

4小结

口腔医护人员每天要面对大量的牙病患者咨询,就诊安排,还要进行椅旁护理及时准确传递医生所需器械材料。医护人员工作节奏快、学习压力大,长时间易形成医护人员生理和心理疲劳。医护人员应正确认识口腔医护工作的特殊性,合理安排工作,劳逸结合,不断加强新业务、新技术的学习提高自身专科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注意心理调节,不断提高心理适应和心理承受力,克服个性弱点,确保医护人员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程雯,唐敏霞.医务人员职业防护能力调查[J].现代实用医学,2006,18(7):511-512.[2] 张焕连,祝婕,王俊娥.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J].全科护理,2009,7(8):723-724.[3] 陶新学,章晓云.临床护士HIV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调查[J].护理研究,2005,19(5):857-858.

第五篇:检验科医院感染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检验科医院感染风险点及防控措施

风险评估:

1、微生物实验室的消毒。

2、HIV实验室的消毒。

3、标本溢洒的处理。采取的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医务人员认识,建立控制院内感染的教育制度,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院内感染的宣传。

2、科主任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经常进行安全教育。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流程,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天对空气、物表及地面进行常规消毒。在进行各种检验时避免污染,在进行特殊传染病检验后,应及时进行消毒,遇有场地、工作服或体表污染时,应立即消毒处理,防止扩散。

4、菌种、毒液按《传染病防治法》进行管理。

5、对工作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如发生医疗暴露等事件,要严格按照医院制度的应急处理方法处理,不得延误。

6、发现有院感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报告,迅速处理。

下载医护人员防感染措施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医护人员防感染措施.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措施要点(最终定稿)

    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控措施要点 疫情特点  鸟类感染H7N9病毒不会引起严重症状,故该病毒在鸟类中的传播难以监控;  暂时没有人传人的确切证据(家庭聚集性疫情?);  人类感染会导致严......

    ICU感染管理措施

    ICU 医院感染管理措施 WHO 的研究表明:医院感染发生率最高的是重症监护病房。 因此加强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监测、预防、控制、管理是保障患者 安全、提高治疗、护理质量的一项......

    口腔科预防感染措施

    口腔科预防感染措施 1.口腔科医师在进行操作时应加强无菌观念,进行无菌操作; 2.器械消毒,(或灭菌)的程序按消一洗一消(或灭菌)的程序进行; 3.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机、钻......

    4.5.13.3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制度和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制度和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

    医院感染防控

    l从宏观上看医院感染防控方面存在的问题 1.某些行政管理文件的严肃性不强,存在规范不统一的情况。比如尿路感染UTI规范执行过程中,部分分科室留置尿管尿道口护理每日清洁1~2次......

    医护人员预防HIV职业暴露措施(大全)

    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 预防措施及发生后处理措施和程序医护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主要接触的对象是各种各样的患者(病人),包括传染病患者(特别是乙肝病人和HIV感染的病人),而且接触......

    浅谈医护人员的手机与ICU院内感染的关系

    浅谈医护人员的手机与ICU院内感染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医护人员的手机与ICU院内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混合ICU的50名医护人员以及医护人员所用手机60部手机,对医......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和防控措施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和防控措施近年来,多重耐药菌(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目前常见的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