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美德,源于良好的日常习惯
美德,源于良好的日常习惯
“拥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拥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拥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拥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今日的习惯将决定我们明日的命运。良好习惯的养成,源于日常良好习惯行为的积淀!
当您步入公司宽敞洁净的大厅时,别忘了一天四打卡;如果在匆忙中忘记了打卡,请你到行政部填写说明,以免留下缺勤记录;
有事请写请假条,请你的部门责任人签字确认后将请假条交到行政部,事后请销假;若因急事来不及当面请假,请向你的责任人和行政部电话请假,事后补写假条;
您尊敬的客户离席后,劳驾你的双手将茶艺室或茶座上的茶具归位,并将柠檬水杯续满饮水,以便后来客人享用;
办公室、会议厅、餐厅,最后一位离席者,请您随手关灯、关空调、关电扇;单人间办公室员工离开时,请自行关闭;
午休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宽敞凉爽的会议厅是男员工午休的寓所,为了节约用电,请办公室男员工集中到会议厅午休;女员工请到中央空调投资部午休;
午休前,步入会议厅关窗、开空调的第一人,请劳驾您的双手在午休起床后开启窗户、关闭空调;
办公用纸、洗手间的公共用纸,请您节约使用,因为您每节约一片纸,地球就多几片绿叶;
舒心愉快的工作,源于清洁舒适的环境。能扫一室是扫天下的良好开端,1500㎡的办公场所的卫生与宝洁由保洁大姐一人承担,确实很辛苦,各自的办公室请自行打扫,把垃圾装好放好等待保洁大姐的最后清运;
午餐时,你的碗里还剩有一两口米饭或一片肉或几片青菜不想吃时,请站起来做个深呼吸坚忍一下吃下去,吃下这么一两口不会太撑着您,因为浪费(和贪污)都是犯罪;再说,刘大姐为了我们的餐饮美食,独自一人起大早风雨无阻,挑菜、买菜、运输、洗配、烹饪制作、淘米蒸饭到分餐到每人碗里,您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我们每一个徒手之劳的善举,都将福泽于公司、他人和社会。福祉源于美德,而美德则源于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总之,造福者才有福享,折福者折寿。每个人是否幸福,并非取决于他的天性,而是取决于他的习惯与施舍。良好的日常习惯可以改变我们的命运。习惯的领域越大,生命便将超越自由,成就也将会更大。因此,我们养成了良好的日常习惯,我们的命运也将会在此刻发生改变,那么,我们又向成功又迈近一步!
同仁们,加油,您最棒!
第二篇:美德伴我成长:养成良好的习惯
美德伴我成长:养成良好的习惯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美德。我认为,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是很有必要的。
一个人如果没有好的习惯,那么别人会看不起他,鄙视他,会不愿意跟他做朋友,甚至跟他做朋友还会觉得很丢脸,在别人面前还会装作互不认识。以跟他交朋友为耻。
反之,如果一个人养成了好的习惯,那别人会抢着跟他交朋友,觉得跟他做朋友倍有面子,以跟他有关系为荣。
如果现实生活中,一个人满口脏活,你会怎么想?如果一个人,把别人给他做事是理所当然的,而自己帮别做事就是不应该的,只懂得索取,不懂得回报,你会怎么想?如果一个人,他对长辈没礼貌,对父母没礼貌,对老师没礼貌,你会怎么想?如果一个人,他尖酸刻薄,涌泉之恩,却以滴水相报,你会怎么想!
反过来,如果一个人,他很讲礼貌,别人帮了他他说谢谢,自己帮别人说不客气,别人有困难主动去帮助别人,对待谁也彬彬有礼,那无论是谁,都会对他有好感。如果一个人,他知恩图报,把别人对自己的恩情深记在心,滴水之恩以涌泉相报,以德报怨,那谁,都会想跟他交朋友。
看中国古代到现代,哪一个名人没有养成好的习惯?比方說越王勾踐,他卧薪尝胆,最后终于获得了胜利.巴金说过:谁要立足在今后的世界上,谁就得深切记住,不要养成妨害他人的习惯.习惯不嫌其多,只有两种习惯养成不得,一种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又一种是妨害他人的习惯.
第三篇:美丽源于美德
美丽源于美德
尊敬的领导、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美丽源于美德”。
培根曾做过这样一个比喻: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的外表背景衬托下反而显得更美丽。是的,其实每一种美德都出自善良的内心,它让我们肃然起敬。
还记得中央电视台那个熟悉的公益广告画面吗?一个晨练的青年,在跑步锻炼时,帮孩子取下打到树上的羽毛球,把路边空瓶子扔进垃圾箱,然后一声不响地帮骑三轮车的老人上坡。一路的晨跑,一路的助人。他的身影定格在夹杂着阳光与笑声的早晨,定格在每个路人的心中。他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青年的心灵与行动是美丽的,是文明美德在生活中的影子。其实,只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生活中处处都能感受美德带给我们的明媚。在一个烟雨蒙蒙的星期天,飘飘洒洒的雨丝掀起了铺天盖地的珠帘,我和妈妈去临泉办事。上了一辆拥挤的公交车,车箱内人头攒动、遍地湿滑。在我前面上车的是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上车后左右张望,可是就是没人主动让座。这时,我在人缝中看见一位瘦小且有点佝偻的叔叔,站了起来给老奶奶让了座。街上车多人多,公交车也一路左摇右晃的,我看到那位叔叔两只手死死地抓住身边的座位,艰难地保持着身体平衡。车到中心广场,当年迈的老奶奶下车时,那位让座的叔叔正好也要下车了,只见那个叔叔弯腰到凳子底下——拿出一对拐杖!周围的人和我一样惊呆了!那些没让座的人都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这位叔叔看似正常,但没想到他竟然是一位残疾人!我透过这细纱般的烟雨珠帘,忽然感到那位瘦小的叔叔背影高大起来,原来昏暗车厢和街道也变得明亮,我居然在嘈杂难闻的车厢里闻到了街边香樟树叶和着雨水带来的清香——沁人心脾!
这就是美德带给我的温馨感受。
这样的美德故事在我们身边不计其数——你看那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们在讲台上讲到嗓门沙哑、批改作业到眼睛模糊的故事;你看那作为孩子保护神的家长们为我们幸福生活劳碌奔波;还有同学们那拾金不昧、相互帮助、刻苦学习的故事……
同学们,只要你用心,你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德的故事。美德故事让我们感动。我们要铭记,但更要我们行动!
假如我们对美德仅仅是一丝感触,一个观众,那么我们明天将无法承担祖国赋予我们神圣的历史责任;假如我们对美德的传承,只是一分热度,一时好奇,那么我们的行动将载不动大家对我们的期望!
因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因为我们是明天的主人,所以我们可以做的有很多,如在家里可以给长辈捶捶背,和长辈聊聊天,帮他们干点力所能及的事;在学校,我们要尊敬师长,爱护小同学,课堂上认真听讲,刻苦学习知识;在社会上,我们要主动向老弱病残孕和抱小孩的乘客让座,主动献爱心……
“勿以善小而不为”,毕竟,传承美德就是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同学们,人因美德而变得更美丽,社会因美德而变得更和谐;世界因美德而变得更缤纷。美德之花因为有你我的努力而遍地开放!让我们都来加入文明美德的行动行列吧!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理应从我做起,注重良好品德的养成。让“美丽美德”从小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吧!
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第四篇:良好学习习惯
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阶段是人形成终身习惯的最佳时期,他们如一张未曾写过的白纸,没有形成难以修正的坏习惯,且具有非常大的可塑性。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中国教育鼻祖孔子对从小养成习惯的重要也作了好的解释:“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习惯是一个人存放在神经系统的资本,一个人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则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为此,教育中心家教总校制定本学年的家教计划是:起始年级对
家长进行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培训。
一、习惯培养的途径
“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习惯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的方式,它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条件反射,这种条件反射是在重复出现而又规律的刺激下形成的,并且在大脑建立了稳固的神经联系,只要再接受相同的刺激,就会自然的出现相同的反映,所以说它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反复强化的产物,从心理机制上看,它是一种需要,一但形成习惯,就会变成人的一种需要,如果不这么做,就会感到很别扭,因为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具有自动化的作用,它不需要别人督促、提醒,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这
就是我们所说的“习惯成自然”。
习惯培养途径:第一,是给孩子提出要求,并说明为什么要这么做;同时要进行训练,没有训练就谈不上习惯的培养,养成的意思就是要训练,训练中非常重要的是示范,告诉他怎么做,而且给他做样子。示范过程中还有一个是榜样。提出要求以后,还要坚持不懈。父母的职责也很重要。有些时候父母做得不好,却要求孩子做好,根本不可能。父母的一个动作,一句话比说教上百次上千次要有用得多。就是你的每一
个行为都可能被孩子模仿,这种模仿就是习惯的培养。这是无形中的培养。
第二,是激励,正强化。对于孩子来说,习惯的培养就是在父母无数次的肯定中得到强化。要无数次肯定,“这样做好,……这样做好……”只肯定一次还不够,应该是无数次肯定。
第三,是欣赏。作为父母,孩子做了以后,鼓励他,表彰他,欣赏他,这些都是为了强化他习惯的养
成,这些绝对是起很重要的作用的。
第四,习惯养成要严格。不同行为习惯有不同的标准,在和孩子一起确定标准之后,就要严格遵守,不能放松。有的对孩子进行训练,往往根据自己的心情进行,心情好的时候,孩子做得不太好也可以放过去;心情不好的时候,孩子做得好,看着也不顺眼;也有的反之,心情不好就不管孩子,心情好了就对孩子严
格要求,恨不得一天训练出来一个品行优良的人。
第五,习惯养成要坚持。习惯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如果不坚持,今天训练,明天放假,行为就难
以变成自动化的习惯。
第六,习惯养成要抓反复,反复抓。培养习惯是个长期工程,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往往需要漫长的时间。而且,由于人们往往具有惯性,在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如果稍加放松,孩子就会出现反复。所以,在对孩子进行训练时,要反复抓,不能放松,即使孩子在某种行为上已经表现很好的,也要反复抓。同时,对于孩子出现的反复现象,不要气馁,这是正常的,也是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抓住孩子习惯培养的关键
时期,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开始训练孩子的行为,相信您会有可喜的收获。
第七,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大量良好行为不断积淀的过程。习惯形成的前提是某些具体行为的练习和熟练。良好习惯是大量良好行为积淀的结果。习惯培养是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行为习惯的养成是长期教育、引导和训练的积累。没有大量规范化日常行为要求和训练,习惯的形成是困难的。这要求家庭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环境的作用,既要为孩子营造良好的物质和生活环境,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
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熏陶、体验,不断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从而让孩子在成长中
逐渐养成一些良好的习惯。
二、关于学习领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一)课堂学习习惯:
1.课前做好准备,自觉检查课本、课堂练习本、必需的文具是否都准备齐全,摆放整齐。
2.课堂上认真接受教师指导,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3.积极踊跃发言,对与自己不一致的见解,要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并不断修正、弥补自己的不足。
说话完整,口齿清楚,声音洪亮,仪态端庄。
4.有疑难问题时,及时举手提问。
5.虚心听取同学的发言,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讥笑别人的错误。
6.要善于合作学习,在进行分组实验、动手操作、课外考察等活动时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二)阅读习惯:学生对阅读进行自我规划;自我选择阅读内容;在阅读中对阅读内容进行批判性思维,从而建立自己的认知结构。
(三)倾听习惯:倾听与阅读有着本质上的相同之处,都是自我吸纳信息的心理过程:在倾听中有选择性地吸纳不同人的想法,通过自我思考,重新组合,真正经历一个心理过程,而非机械模仿和生搬硬套。
(四)表达习惯:积极投入,有强烈的表达欲望;经过倾听与思考的心理过程,说出与众不同的思想,不
重复别人的话;表达具有连贯性。
(五)作业习惯:自己合理安排时间,按时完成;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不依赖老师、父母的监督、指导。
(六)书写习惯:
1.做作业时要专心,不边玩边写,不边吃边写,书写时先想好再下笔。
2.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做到“头正、身直、足平、臂开”,字迹工整,书写规范。
3.书写时要注意保护好视力,要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膛离书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
4.不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养成写字垫纸的好习惯,不随便撕作业纸,保持作业本的清洁和完整无缺。
5.写完作业必须认真仔细地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禁止使用涂改液和修正纸。
(七)总结反思习惯:
1.每天睡觉前都要反思一下:“今天,我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把当天的学习内容在头脑中简要地回顾一
遍。回想今天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2.建立自己的成长记录袋,对自己的作业本、笔记、纠错本以及受到的奖励、获得的荣誉等做好积累,并
时常翻阅自己的成长历程记录。
3.及时记录自己的生活感悟,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总之,习惯的养成,关键还在于持之以恒的严格训练,在训练中讲清道理,导之以行,这样,长此以往,必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五篇:安全源于责任,习惯成就人生
安全源于责任,习惯成就人生
-------读《让责任成为习惯》的感悟
在《让责任成为习惯》中有一则关于老木匠的故事,讲的是一位老木匠四十多年来一直在一家企业工作,他技艺精湛,工作认真,他盖的房子设计合理,雕刻精致,很受人们的爱戴,是公司多年的劳模,使全体员工的榜样。
老木匠年事已高,想回家与妻儿共享天伦之乐,老板珍惜这样的人才,再三挽留,但老木匠去意已决。老板答应了老木匠,但恳求老木匠给他盖最后一座房子。老木匠勉为其难答应了。但在盖房子的过程中,大家都发现老木匠干活不那么认真了,用料不精,干出的活完全没有原来的水准。虽然有爱徒和好友私下提醒,但老木匠不为所动。老板看到后也没有说什么。直至房子盖好后,老板把房子钥匙给了老木匠,对他说:"这是我送给你的退休礼物。"故事以老木匠嚎啕大哭为结尾。老木匠为什么哭呢?可能每个人会有不同的思考......这是一个耐人寻味故事,他告诉人们干工作要始终如一,兢兢业业,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收获。但这个故事同样也值得人深思: “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工作兢兢业业,认认真真,会在退休时马马虎虎吗”?我认为是不会的,因为认真对待工作已经成为他的一种习惯,作为本能成为他身体的一部分,成为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就像杭州最美司机“吴斌”一样,在汽车高速行进过程中被车外飞来的铁块砸中肝部,在常人无法想象的痛苦下,他还能按程序完成了一系列精准的停车动作:脚踩刹车、拉上手刹、打开双跳、艰难站起、通知乘客、打开车门„„,完美地诠释了一名司机的责任与担当。这一点就说明司机的良好工作习惯已经融入到他的骨血,成为他的本能,这与他安全行驶100多万公里的长久的磨炼分不开,也是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的体现。
铁路是大众化的交通工具,“安全生产是铁路企业永恒的主题”,这是用无数鲜血教训换来的至理名言。纵观所有铁路事故的发生,其根源不是事故责任者不懂得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而是源于他们安全责任意识淡薄、安全思想未形成行为习惯,从而导致追悔莫及的结果。如果当时责任者能够谨慎一点,仔细一点,重视每一个微小的细节,这些事故还会发生吗? 一点点的错误,一点点的大意,一点点的懈怠,都可能发生巨大的灾难。
安全是一种责任。作为一名从事铁路运输的工作者,千方名旅客和国家上千万财产的安全交给了我们,我们只有凭借自己的业务技术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还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把旅客、货物安全地运送到目的地。这是一种责任,是每个铁路运输工作人员分内应做的事。如果连最起码的安全都对旅客、货主保证不了,谁还敢坐我们的火车?还会选择我们的铁路运输?我们的营销又从何谈起?这将严重制约铁路的健康发展,让我们的工作毫无经济效益可言。因此,我们要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让保证安全成为我们的工作责任,让这种责任渗透到我们工作的方方面面,融入到我们的骨血,成为我们的习惯。
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行程的自然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所以有人说:“习惯成自然”。当安全成为习惯,其程序就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之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举手投足,言语行为,都是安全的外化和证明。
责任其实就是一种态度,都说习惯成自然,当责任感成为一种习惯时,也就慢慢成了一个人的工作态度,你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做它,而不是刻意去做。当一个人自然而然地做一件事情时,当然也不会觉得麻烦和累。责任感并非与生俱来,它需要在人的成长过程中逐渐培养和建立。每一份职责成为一种习惯,变成一种常态,人们就会用自觉的习惯意识去维护这份职责,就会自然而然地担负起责任。当责任感成为一种习惯,就会带给他们足够的尊严和实现自我的满足感。工作的乐趣、生命的意义都能够深刻地体会到。让责任感成为一种习惯,让工作成为表达自我、实现自身价值、激励自我奋进的舞台。
具有安全责任,就是每干任何一项工作,都能按照规定的标准,十分细致,十分谨慎,十分周密地干好、干到位,而每天都能把自己反复要做的简单而平凡的工作,丝毫不差做好,就是一种习惯。要具有安全责任,首先要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在思想上抓落实、求深入,以安全思想指导行为习惯。用理性的思维自觉查找思想上的差距,用较真的精神深入反思行为上的差距,用扎实的作风认真剖析工作中粗放倾向的根源,努力克服大而化之、马虎凑乎、凭经验办事、靠主观臆测等粗放管理的陋习,坚决克服好人主义、盲目自满等导致安全移位的不良倾向,牢固树立“细节决定安全成败”的理念,努力塑造分毫不差的标准观,求真务实的管理观,一丝不苟的作业观,让安全责任成为一种行为习惯。
安全习惯可以成就我们的人生。只有每个人都能严格标准化作业,不违章、不违纪,才能够确保安全不出问题,才能保证每个人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也不被别人伤害。所以对于铁路职工而言,首先必须培养严守规矩、按章行事、按标作业的工作习惯。始终坚持标准,将坚持标准养成良好的习惯,必将受益终身。
“安全源于责任,习惯成就人生”。我们只有在自己工作岗位上,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强化安全责任意识,遵章守纪、严格把关、自查反思、排除隐患,让安全责任成为一种行为习惯,从工作的每一分钟入手,从每一趟车的安全入手,最终实现一个个安全百天、安全千天、安全万天,完成我们的运输任务,成就我们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