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爱千秋
大爱千秋
——读《中国精神》有感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响声震天,天塌地陷,通信中断,电力中断,汶川突发里氏8.0级特大地震!国家领导人来看望灾区人民了,人民子弟兵来救灾区人民了,医护人员、志愿者来帮助灾区人民了!中国人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一起来战胜这场灾难!
在这场灾难中,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事:小林浩不顾自身安危勇救同学、为了保护学生牺牲自己生命的年轻女老师汤鸿、强忍失去亲人的痛苦坚持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警察蒋敏、还有许许多多不顾自己生命安危的志愿者们,在那时那刻他们的脑海里都只想着“快!快!再快一点!时间就是同胞们的生命啊!”
这许多感人的画面深深的刻在了所有中华儿女的脑海里,我深深记住了他们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身影。谭千秋老师,就是其中一位。地震发生的时候,谭老师正在给同学们上课,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所有的人都措手不及。在这危难的时刻,谭老师完全可以一步迈出教室,逃离这摇摇欲坠的危险之地,但是,他没有!他立即组织学生有序的离开教室,跑向空旷的操场。在教室倒塌的一刹那,他张开并不强壮的双臂,牢牢护住来不及逃出教室的四名学生,而他,就在那
瞬间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当救援人员掀开压在谭老
师身上的水泥板,这张开的双臂永恒了那一刹那的世界,诠
释了充满爱与责任的师魂,闪耀出了伟大的人性的光辉!
谭千秋老师的报道,我是流着泪读完的。师魂平凡,却
在那一刻绽放出耀眼的光芒;生命宝贵,教师的责任却在那
一刻让他毫不犹豫的献出自己的生命!有一种爱叫大爱,有一
种永恒叫千秋。谭千秋老师,您是爱的播种者,携着生命的辉煌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我们会记住您最后的俯身所造就的伟大师魂,您不死的英灵,一定会给天国带去朗朗的读书声!
谭千秋老师只是千千万万的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身边的老师们,在危急时刻,也是千方百计让我们安全撤离危险
地带。虽然我们这里只是被波及的周边地区,可对于从来没
有经历过突发事件的我们来说,那无疑也是一场惊天动地的灾难片。幼小的我们惊恐的相互对望,这时,班主任李老师
急冲冲的冲进教室,拉着我们就往外跑,边跑边喊:“快、快,是地震!跑到操场空旷的地方去!”拉出几个同学,把我们推向楼梯间,李老师又快速的返回教室,继续拉出其他的同学。直到教室里没有一个同学了,李老师才拉着最后一名
同学快速的冲到操场。而这时,广播里面也传来校长因紧
张而有些变调的声音:“同学们,请快速离开教室跑到操场
集中!各班老师清点人数,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安全!”那一
刻,我觉得老师们就像妈妈一样,护着自己的每一位小孩。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带给我们难以忘怀的心痛,但是,许许多多平凡的人做出的不平凡的举动,却让我们永远感动!逝者已逝,存者自强,让我们为逝去的生命祈祷,带着他们未完成的心愿,为创造美好的明天大踏步前进!
内江市实验小学校六年级二班钟婧男
第二篇:08大爱千秋班会总结文档
大爱千秋
---工商管理学院08级主题班会总结
一、班会概况
1.班会主题:大爱千秋
2.班会时间:2008年12月5日(营销班)
2008年12月8日(电商班)
2008年12月10日(管理班)
3.班会地点:工商管理学院院楼B206(营销班)
工商管理学院院楼B108(管理班、电商班)
4、班会目的:弘扬千秋大爱的崇高精神,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
二、班会流程
1、【开场,回顾5.12大地震】
2、【接善谈千秋的生平事迹】
3、【配乐朗诵】
4、【汶川地震灾区同学讲述亲身感受】
5、【现场分组讨论学习并发言】
6、【颁奖;结束】
三、班会总结
为了表达我们大一新生对谈千秋学长的深切怀念和崇高敬意,继承和发扬湖南大学“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优良传统,工商管理学院08级全体同学进行了以“大爱千秋”为主题的班会,整个班会自爱和谐的氛围中展开。这次班会很成功的将“爱”传递给了同学们,也大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在准备阶段,班委们带头查找资料,同学们现场参与积极性很高,全身兄的投入到学习千秋学长大爱无疆的伟大精神当中去。虽然灾难已经过去了,但是援助仍在进行,当一则则咨询、一幅幅画面展现在大家面前时,同学们的心也随之不断震动。整个班会贯穿着一条明晰的主线,同学们感触很深、受益匪浅,深刻的意识到了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现场感受】
一段引言开始,接下来我们看了两组感人的视频。在第一段视频中我们看到了许多地震中悲惨的场面,那些被毁损的学生证、那些从废墟中找出来的书包、那一间间教室的断壁残垣无不让我们感到痛心。从大家沉重的呼吸声中,能感到了大家对地震中受难者的沉重哀悼。第二段视频是对谭千秋老师的家属的采访,以及其家属接受母校湖南大学慰问的情况。从他妻子对丈夫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勾勒出一个严师的形象。他,1978年考入湖南大学,毕业后在四川德阳任教,他不仅教学成绩卓越,还致力于教学改革和创新。汶川地震中,是他用双臂护住4名学生,自己却献出了51岁的生命。同学们都是怀着沉重而又崇敬的心情看完这两段视频的,从现场沉寂而又凝重的气氛不难看出这点。接下来一名同学用她的亲身经历以及她个人的感想为我们做了一段精彩的演讲,现场气氛被推向高潮。她的演讲不止驳斥了网上一些关于谭千秋老师救学生的错误说法,也让我们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到了爱的奉献。
在现场交流一环节中,同学们纷纷站起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看法,言辞恳切而又极富哲理,从大家会上的交流以及班会结束后的讨论,大家对人生又有了新的思考,对生活又有了新的目标和规划。可以说这次班会同学们受益匪浅。当然班会的成功也离不开班委们的通力配合以及其精心的选材、准备,所选材料极富教育意义,现场氛围凝重而又不缺乏活力,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感动之后塑造自我】
“你用坚强的羽翼,庇护了四个孩子的身体,血肉之躯,诠释了大爱的极致;鲜血染红了大地,载入了共和国光辉的典籍,一路走好,您永远永远活在我们心里。”千秋精神是一种勇于担当的精神,诚如湖南省委书记所言,“在重大灾难面前,谭千秋老师能够舍我而求的境界、精神不死,他是个伟大的英雄、伟大的人民教师。”他心中的爱,正如他的名字那样,千秋流淌。敢于担当就是敢为人先,走在前列;就是面对死亡,毫不退缩;就是不怕吃苦,不怕牺牲,正是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才使得大爱无疆。千秋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谭千秋老师在教育战线默默耕耘,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毕生精力无怨无悔地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面对死亡,他没有退缩,没有闪躲,而是毫不迟疑地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学生。他像雄鹰一样张开双臂的精彩一瞬告诉我们,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我们一直倡导而且苦苦追寻的东西,那就是——无私奉献。谭千秋老师这种无私奉献的感人壮举是对中华民族舍生取义精神的生动诠释。
大爱千秋,千秋大爱,我们为谭千秋老师的牺牲而悲哀,身为湖南大学学子的我们又为有这样一位伟大的学长而感到十分自豪,作为英雄的学弟学妹们的我们弘扬学长敢为人先、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经过这次思想教育,我们会进行一系列活动引导大家逐步在实际中去落实。只有把千秋学长那高尚的师德教义,顽强的斗争精神内化成自己思想后付诸实践才是最重要的。我们相信,在前年学府厚重历史的熏陶下,在湖大这么多优秀校友的带动下,我们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成长为品德高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将来为国家,为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第三篇:大爱千秋《最后的姿势》
大爱千秋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最后的姿势》教学设计
江都市郭村中心小学 何兆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能够体会环境及场景的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作用;学习侧面烘托人物形象的写法。
2、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3、感受并学习谭千秋老师恪尽职守、大爱无声的精神品质。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品读语言文字,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六课,齐读课题。
2、谈话: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0级特大地震。这场灾难夺去了无数同胞的生命,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走进那场大地震,感受灾难降临时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多媒体播放汶川地震的场景。)
二、潜心学文,体会情感。
(一)感受情况危急
过渡:山在颤,地在抖,现场惨不忍睹,这样的情况课文是怎样描写的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让我们走进课文,从字里行间去细细品味。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用“波浪线”画出地震来临时环境描写的有 关语句。
2、指名读,一齐出示句子:(1)天空阴沉沉的。
(2)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
(3)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埃腾空而起。
(4)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楼房塌陷了„„
3、交流: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自由读读这几句话,感受地震来临时的惊心动魄。
4、我们不愿触碰那些画面,记忆却早已刻骨铭心。大灾无情,让我们一齐读读这段文字。
(二)体会谭千秋的恪尽职守,无私大爱。
过渡:教学楼即将坍塌,在这紧要关头,在这短暂的瞬间,谭千秋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架起了一座不倒的丰碑,他最后的姿势将永远定格在人们心中。
1、请认真默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用“——”画出最令你感动的句子,反复品读,并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
2、汇报交流。要求先读出最让你感动的句子,再说出你的体会。
句子一:谭老师立即将他们拉到课桌底下,双手撑在课桌上,用自己的身体护住了四个学生。(1)指名说。
(2)对这句话,谁还有不同的理解?带着你的理解再读。(指名读)(3)同学们,会读书,能将一句话读成几个字。请再次小声读读这句话,哪几个字叩击了你的心扉?从这三个字中,你又读出了什么?(4)同学们,此时此刻,在你的眼中,这三个字还仅仅是简简单单的三个动作吗?我们一起来读。
引读:师:它是一场殊死的战斗—— 师:它是一次生与死的抉择——
师:它是一位普通老师对学生无尽的爱与责任——
(5)师总结:在灾难来临的瞬间,一双大手拉回了四个孩子,一个身躯撑起了一片天空,一个生命呵护了四个生命,人民这样赞叹——
出示: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过渡:还有哪些句子让你感动?
句子二: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还活着!(1)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让你的心为之一颤?
(2)放开声音读一读,从中你读出了一位怎样的谭老师?
(3)指导朗读。谁还想读一读这句话?谁敢和他比一比?谁再来读?(4)你们的朗读也感染了老师。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边听老师读边想象画面:砖块掉下来了,砸得谭老师鲜血直流,谭老师仍然张开双臂,死死地护住学生;楼板压下来了,谭老师后脑被砸得深凹下去,但谭老师依然张开双臂,死死地护住学生;鲜血喷涌,谭老师依旧张开双臂,死死地护住学生。(5)睁开眼睛,把你刚才看到的画面融入朗读中。
(6)面对灾难,面对死神,谭老师用血肉之躯与之抗衡。救援人员看到这一幕已是眼含热泪,他们被深深地震撼了。让我们再一次读。
(7)此情此景,怎能不震撼我们每个人的内心?然而震撼我们人心的还有废墟 下谭老师的声声鼓励。同学们,假如你就是谭老师,此时此刻,你会怎样鼓励你身下的学生?
(8)这声声鼓励,成了人们记忆深处的绝响,人们这样赞颂他——
出示: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过渡:还有哪些情景在你眼前显现?
句子三: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1)这又是一位怎样的谭老师?
(2)面对危险,谭老师将生死置之度外,他飞身一扑,用他的双臂为学生牢牢地守住生命之门,怎能不令人震撼? 过渡:面对这一幕,被深深震撼的还有谁?
句子四: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1)理解:“生死攸关”什么意思?
(2)指导朗读:谁来读出谭老师的舍己为人?
(3)渗透写法: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分角色读相关句子)文中直接对谭老师行为进行描写的句子叫正面描写。
从救援人员、获救的学生、其他老师说出来的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句子叫侧面描写。我们在写作中要学会运用这种描写方法。(4)在这生死攸关之际,齐读:
谭千秋,一位普通的老师,他用自己51岁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们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三、品味课题,内化情感 过渡:谭老师是一位特级教师,在学生眼里,他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在老师眼里,他是那么的爱孩子,他在操场上看到一颗小石子都会捡起来,生怕学生玩耍时受伤。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看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齐读)出示句子五: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
1、齐读课题
2、这最后的姿势不仅仅只是对学生的爱,它还表达着一种精神,一种为人师应有的精神,那就是爱与责任。
引读:师:这最后的姿势将永远镌刻在四位学生的心中—— 师:这最后的姿势像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汶川大地震中—— 师:这最后的姿势将永远矗立在所有中国人的心中——
四、瞻仰丰碑,升华情感
1、地震无情,人间有爱,我们不愿去回想灾难来临时的惨烈场面,但地震中涌现出的这些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让我们久久不能释怀,请大家记住他们的名字吧。
全体起立朗诵:《教师魂》
2、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英雄谭老师说。请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你对英雄的哀思、钦佩吧!板书设计:
张开双臂 英雄不死
6、最后的姿势
护住学生 精神千秋 《最后的姿势》教学反思
《最后的姿势》是苏教版新选入的一篇文章,课文讲述的是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时,谭千秋老师临危不惧,组织他的学生迅速撤离,并用自己的身躯护住了难以脱身的四名学生,而他却因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文章编入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人间真情”这个主题单元,我认为非常好,是歌颂爱岗敬业伟大精神的优秀作品,赞颂了谭千秋老师的高尚的师德和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选入结合时代精神,体现苏教版教材的特点。这篇文章用《最后的姿势》为题更觉得非常感人,题目就有很深的含义,我对这篇文章进行了细细的研读,认真的备课,想把这节课上好,因为是歌颂我们老师的文章。在教学这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觉得自己做的有好的地方,但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学贵有疑,学贵有法”,在教学中,我始终坚持让学生自读自悟。面对理解的难点,能及时提供学法的指导。整节课,我与学生共同品读课文,从文中的语言文字特别是描写谭老师的语言与动作中体会感受“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从而感受谭千秋老师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诠释。
在教学时,我还抓住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让学生理解体会,这句话不仅记录了他救护学生的那一瞬间的姿势,同时透过这一姿势,让人们看到了生死攸关的时刻,一位舍己救人的老师的形象。有了前面的情感铺垫,学生理解得非常深刻,涌动着对老师的深深敬意,整节课有水到渠成的效果。
第四篇:读《中国精神》有感---大爱千秋
读《中国精神》有感---大爱千秋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响声震天,天塌地陷,通信中断,电力中断,**突发里氏8.0级特大地震!国家领导人来看望灾区人民了,人民子弟兵来救灾区人民了,医护人员、志愿者来帮助灾区人民了!中国人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一起来战胜这场灾难!
在这场灾难中,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肺腑的事:小林浩不顾自身安危勇救同学、为了保护学生牺牲自己生命的年轻女老师汤鸿、强忍失去亲人的痛苦坚持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警察蒋敏、还有许许多多不顾自己生命安危的志愿者们,在那时那刻他们的脑海里都只想着“快!快!再快一点!时间就是同胞们的生命啊!”
这许多感人的画面深深的刻在了所有中华儿女的脑海里,我深深记住了他们奋不顾身、勇往直前的身影。谭千秋老师,就是其中一位。地震发生的时候,谭老师正在给同学们上课,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所有的人都措手不及。在这危难的时刻,谭老师完全可以一步迈出教室,逃离这摇摇欲坠的危险之地,但是,他没有!他立即组织学生有序的离开教室,跑向空旷的操场。在教室倒塌的一刹那,他张开并不强壮的双臂,牢牢护住来不及逃出教室的四名学生,而他,就在那瞬间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当救援人员掀开压在谭老师身上的水泥板,这张开的双臂永恒了那一刹那的世界,诠释了充满爱与责任的师魂,闪耀出了伟大的人性的光辉!
谭千秋老师的报道,我是流着泪读完的。师魂平凡,却在那一刻绽放出耀眼的光芒;生命宝贵,教师的责任却在那一刻让他毫不犹豫的献出自己的生命!有一种爱叫大爱,有一种永恒叫千秋。谭千秋老师,您是爱的播种者,携着生命的辉煌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我们会记住您最后的俯身所造就的伟大师魂,您不死的英灵,一定会给天国带去朗朗的读书声!
谭千秋老师只是千千万万的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身边的老师们,在危急时刻,也是千方百计让我们安全撤离危险地带。虽然我们这里只是被波及的周边地区,可对于从来没有经历过突发事件的我们来说,那无疑也是一场惊天动地的灾难片。幼小的我们惊恐的相互对望,这时,班主任李老师急冲冲的冲进教室,拉着我们就往外跑,边跑边喊:“快、快,是地震!跑到操场空旷的地方去!”拉出几个同学,把我们推向楼梯间,李老师又快速的返回教室,继续拉出其他的同学。直到教室里没有一个同学了,李老师才拉着最后一名同学快速的冲到操场。而这时,广播里面也传来校长因紧张而有些变调的声音:“同学们,请快速离开教室跑到操场集中!各班老师清点人数,确保每一位学生的安全!”那一刻,我觉得老师们就像妈妈一样,护着自己的每一位小孩。
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带给我们难以忘怀的心痛,但是,许许多多平凡的人做出的不平凡的举动,却让我们永远感动!逝者已逝,存者自强,让我们为逝去的生命祈祷,带着他们未完成的心愿,为创造美好的明天大踏步前进!
**市实验小学校六年级二班钟婧男
第五篇:做老师就要爱学生 谭千秋
做老师就要爱学生 谭千秋《最后一课》观后感
做老师就要爱学生
——观《最后一课》有感
5月11日,在汶川大地震四周年纪念日来临之前一日的下午,我观看了电影《最后一课》。再一次的感受到了灾区人民的痛苦,再一次的看到了“大爱”,看到了许许多多无私奉献的人们那无私无畏的牺牲精神。但给我灵魂以强烈震撼的还是谭千秋老师那句朴实的话语——“哪有老师不疼爱自己学生的”。这句朴实的话语里蕴含着一个老师的职责,一个老师的高尚的职业道德,一个老师的伟大灵魂。那就是作为老师就一定要爱自己的学生。在谭老师看来,老师疼爱自己的学生,那是一种天职,一种本能。而现实生活中,谭老师用他的行为乃至生命诠释了他话语的深刻内涵。
生活中的谭老师,对学生充满着慈爱。家庭生活不顺利的学生张松林同学,老爸生病,家境困难。谭老师的细心关怀使得张松林同学感到了生活的温暖,看到了生活的阳光,并产生了生活的信心和学习的动力。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出于这种爱学生的本能,谭老师毫不犹豫的冲进即将倒塌的教室,在房屋坍塌的一刹那,他又义无反顾的用自己的身躯保护了他的四个处于危险之中的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余震中,谭老师承受着严重的伤痛,仍没忘记教会学生,鼓励学生坚强、坚韧,学会自救,等待救援„„
是什么力量使得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是什么力量使得谭老师勇敢地为学生支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那就是“爱学生的本能”,那就是人间最伟大的师爱!
逝者将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生者将永远记着并践行谭老师的教导,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将时时告诉自己:做老师就要爱学生,因为“哪有不疼爱自己学生的老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