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推荐)

时间:2019-05-13 00:02: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民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民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推荐)》。

第一篇:人民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推荐)

人民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1.医院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机构,各科室行使相应管理职权。

2.医院医疗安全管理组织主要有: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委员会、安全委员会等,医务部、护理部、共同负责医疗质量的日常监督管理,做好医疗安全管理工作。不定期的向医院领导反馈医院医疗安全的现状,提供警示作用的医疗安全信息。

3.医院检验室必须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经常进行安全教育。

4.专人保管易燃、易爆和剧毒化学药品,建立易燃、易爆、剧毒化学药品的使用登记制度。

5.普通化学试剂库设在检验科内,要专人负责,并建立试剂使用登记制度。

4.各种电器设备,如电炉、干燥箱、保温箱等仪器,由专人保管,并建立仪器卡片。

6.上班时检查科室有无异常,下班前关闭好门窗。有不安全现象应立即报告医院负责人。

第二篇:XXX人民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澄迈县人民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建立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机制,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依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富阳市妇幼保健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本制度所称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

医疗技术分为三类:

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我院审批)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省卫生厅审批)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卫生部审批):

(一)涉及重大伦理问题;

(二)高风险;

(三)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

(四)需要使用稀缺资源;

(五)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二条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开展医疗技术应当与我院功能任务相适应,具有符合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应的设备、设施和质量控制体系,并遵守技术管理规范。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必须是卫生部公布的准予开展的临床检验项目。

医院负责第一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审核工作。根据功能、任务、技术能力,建立手术与高风险诊疗技术目录,实施严格管理。

医院新开展第一类医疗技术中新技术新项目,应按《医疗技术准入制度》申报开展,自准予开展之日起1年内向医疗管理部门报告临床应用情况,包括诊疗病例数、适应证掌握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合并症、不良反应、随访情况等。

自准予开展第二类医疗技术和第三类医疗技术之日起2年内,每年向批准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临床应用情况,包括诊疗病例数、适应证掌握情况、临床应用效果、并发症、合并症、不良反应、随访情况等。

第三条 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科室负责人应当立即停止该项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并向医疗管理职能部门报告:

(一)该项医疗技术被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

(二)从事该项医疗技术主要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关键设备、设施及其他辅助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临床应用;

(三)发生与该项医疗技术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后果;

(四)该项医疗技术存在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隐患;

(五)该项医疗技术存在伦理缺陷;

(六)该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效果不确切;

(七)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医疗管理职能部门应按规定进行评估,符合规定的,方可重新开展。不符合的,应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第四条医疗技术人员资质准入管理一、一般第一类医疗技术

依法准予医务人员实施与其专业能力相适应的医疗技术。取得执业医师或执业护士资格并在我院注册的人员可以开展符合执业类别和执业范围,本专业相关的第一类医疗技术(手术与高风险诊疗技术除外)。

二、手术与高风险诊疗技术按《手术与高风险诊疗技术分级管理制度》执行。

从事医学检验、检查诊疗技术操作的人员资质按行业标准要求执行。

三、医疗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为从事诊疗活动的医务人员建立技术档案,对医疗技术定期进行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应用情况评估。授权专业人员对相关医疗技术应用能力实行评估。

三、科室严格按照规定对本科室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考核、管理。

第五条 监督管理

医疗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监督管理。科室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医疗管理职能部门有权终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并视情节严重追究责任:

1.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过程中弄虚作假的;

2.不符合相应卫生行政部门规划的;

3.未通过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的;

4.超出登记的诊疗科目范围的;

5.医疗技术与其功能、任务不相适应的;

6.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执业医师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过程中有违反《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行为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罚。

2010年5月16日

第三篇:赤壁市人民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办法

赤壁市人民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办法

为了深入贯彻执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关行业法律法规及赤壁市卫生局下发的赤卫发【2009】7号文件《赤壁市医疗事故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精神,进一步增强全院职工特别是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保障意识和医疗风险防范意识,强化医疗安全的监控、处理机制,更有效地防止医疗缺陷及纠纷的发生,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

第一条 目的

增强全院职工特别是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保障意识和医疗风险防范意识,正确面对就医患者、家属及社会对疾病康复及全程优质服务期望值日益提高的压力。

第二条 范围

全院职工,尤其是医务人员,在实施诊断、治疗和其他服务的过程中,由于“作为不规范”或“不作为”而发生的任何有可能导致医疗纠纷、事故出现的医疗事件,无论患者与家属有无投诉,都属于医疗安全的管理范围。

第三条 原则

医疗安全管理工作遵守“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为主要内容,以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为准绳,以深挖细查质量要素的各方面、医疗过程的各环节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为主要手段,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警示责任人从而确保医疗安全为目的。

第四条 要求

医疗安全管理工作分院、科二级进行。医院及各职能部门、各临床科室,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面抓好落实。

第五条 内容

本管理办法由医疗风险预警管理制度,医疗安全警示制度,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制度三部分组成。

二、医疗风险预警管理制度

医疗风险预警管理是一种新的风险预防管理模式,是指在整个诊疗过程中,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和危机,进行事先预测和防范,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并进行医患沟通。医疗风险预警管理自2008年在我院试行以来,由于对风险进行提前预测,提前干预,能有效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因此特完善本制度,尽可能减少医疗纠纷。

第六条 预警对象(医疗纠纷易发人群)

与疾病有关的情形:

1、新入院的特别是病情不稳定、诊断不明确的危重病人;

2、有严重合并症或有严重复合伤需要多科室多专业协作的病人;

3、入院3日不能确诊或估计在我院确诊困难的病人;

4、病情可能突然变化的病人,如颅脑损伤、闭合性胸腹损伤、心脑血管病、动脉瘤、病重的新生儿、小儿等;

5、妊娠合并其他疾病,如肺炎、心脏病、肝病、肾病、脑血管病、败血症等;

6、特殊体质如恶液质、过敏体质或处超敏状态(过敏性皮炎、休克)的病人;

7、疗效可能不满意的病人;久治不愈的病人;

与手术有关的情形:

8、需急诊手术直接送入手术室而无法确定收治科室的病人;

9、术前诊断不明确的病人;

10、术中发现意外情况的病人;

11、术中死亡的病人;

12、病情危急又拒绝手术签字者,或签字后未能进行手术的病人;

13、术后器械、敷料清点数量有误的病人;

14、需要二次手术(“二进宫”)的病人;

15、术后可能致残或功能障碍的病人;

16、老年手术病人(易并发心、肺、脑血管等严重并发症);

与精神、经济有关的情形:

17、有自杀史、自杀倾向的病人;

18、有精神异常、心理变态需要特殊看护对待的病人;

19、有纠纷史的病人,扬言要扯皮的病人;

20、病人或家属不配合检查、治疗的;

21、经济困难及费用过大的病人;

其他特殊情形:

22、院外治疗效果不佳而转入的病人;

23、需要大量备血、输血者或需要稀有血型血液的病人;

24、发药、配药、注射药物错误的病人;

25、注射药物时(后)发生输液反应、过敏性休克或其它异常反应的病人;

26、发生坠床、坠车、坠楼、摔倒、触电、烧伤等意外伤害事件的病人;

27、群体性中毒、外伤时;

28、其他特殊人群,包括弃婴、无家属者、家属恶意离院者、既往与医疗人员有私人怨恨的病人、社会闲杂人员等;

29、医务人员认为有必要报告的其他情形。

特别提醒注意:

30、医务人员亲属;或亲属中有医务、法律工作者的病人;

第七条 预警方法

原则:及早上报,逐级处理;积极会诊,奖优罚劣。

1、医护人员接诊上述医疗纠纷易发人群时,要有高度的防范意识,做好必要的解释、沟通工作,确保医疗文书记录的完善和规范,及时、认真填写《医患谈话记录单》或《病危通知书》,并及时向上级医生或护士长(护理问题)报告,如上级医生或护士长处理不了,应及时向科室负责人报告。

2、科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深入了解情况,作好调查、分析、解释、沟通、协调工作,及时处理、化解矛盾,防范事态扩大及医疗纠纷发生,必要时作好应对医疗纠纷的准备。

3、如科室负责人认为事态严重,则填写《特殊病人报告单》向医务部报告,紧急情况电话报告后补送书面报告(非行政上班时间向医院总值班报告)。医务部接到科室负责人书面报告后立即备案并提出应对意见,进行适当干预,必要时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作好调查处理、会诊工作。

4、医务部必要时向院领导报告。

5、医务人员和科室未及时报告并产生了严重后果的,在以后纠纷处理时将按职责履行不到位被加重处罚。

6、及时报告,同时科主任积极处理仍出现医疗纠纷的,由医务部提请院办公会讨论,酌情减轻或免除处罚。

7、对及时发现医患纠纷苗头和安全隐患并积极处理,杜绝了重大纠纷事故的有功人员给予适当的嘉奖。

三、医疗安全警示制度

原则:落实细则,全程督导,警告教育,严肃处理。

为进一步加强广大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减少医疗缺陷,提高医疗质量,医务部根据在工作或医疗活动中责任人因失误造成的医疗缺陷的性质、程度及后果,将医疗缺陷分三级,分别采取不同方法对当事人及所在科室进行警告、教育、处罚。

第八条 一级医疗安全警示项目

一级医疗安全警示项目主要是指违反各项规范要求,但是尚未造成患者投诉等后果的行为。

1、医疗文书

(1)门、急诊医师未按时书写门诊或急诊病历。

(2)未在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中记录药物过敏史,输血患者未记录输血史。

(3)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住院志、首次病程记录、日常病程记录及其他记录。

(4)凡决定转出的患者,主治医师未书写转科、转院记录。

(5)意外死亡病例未当日及时讨论并上报医务部或总值班。

(6)大、中型手术未进行术前讨论。

(7)未及时签订医院规定的各种知情同意文书。

(8)造成病历等资料损坏或者丢失。

2、纪律

(1)工作人员擅自离岗。

(2)对于疑难危重患者,会诊医师和辅助检查科室医(技)师在接到急会诊(书面或电话)邀请后,未在10分钟内到达现场诊查患者。

(3)医务人员在为患者查房、诊治、发药过程中聊天、打手机。

(4)门、急诊医师、护士未及时将门、急诊危重患者转送到急诊科、病区。

(5)首次开展的新手术、新疗法、新技术,未按《新技术、新项目审批备案制度》相关规定执行而擅自实施。(6)违反相关规定使用麻醉药品、医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及放射性药品。

(7)将院内讨论的有关患者的情况擅自不负责任地向患者或其家属透露。

(8)不负责任地解释其他医务人员的工作,造成患者或其家属误解。

(9)违反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

(10)出现医德医风问题。

3、诊疗规范

(1)门、急诊医师对于经3次就诊仍难以明确诊断的患者未请上级医师复诊。

(2)危重患者到达急诊科后,未在3分钟内开始抢救。

(3)会诊医师未按规定书写会诊记录或未诊查患者而进行“电话会诊”、“病历会诊”。

(4)门、急诊医务人员对危重患者未实施首诊负责制。

(5)门、急诊医师未见患者即开具“住院证”或病房医师不看患者即开医嘱。

(6)三级医师查房不及时或记录签字不及时。

(7)病情突然恶化且初步处理效果不佳时,未及时请上级医师或科主任会诊。

(8)对疑难病例未及时提请科内、科间、院内、院外会诊。

(9)需马上执行的医嘱未向护士交待清楚,导致延缓执行。

(10)对危重患者未做床旁交接班或未将危、重患者的病情、处理事项记入交班记录。

(11)临床医师迟报、漏报传染病或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未就地隔离、按规定消毒或转入传染科、隔离病室。

(12)特殊患者择期手术未在术前上报医务部。

(13)麻醉师术前及术后患者返回病房24小时内未诊查患者。

(14)手术医师在术后未及时诊查手术患者,3日内无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15)错发、漏发药物,但未造成后果,并未引起患者投诉。

(16)医务人员的原因导致择期手术术前准备不充分,延误手术进行。

(17)供应过期灭菌器械或不合格材料。

第九条 二级医疗安全警示项目

(1)因发生一级医疗安全警示而引起患者投诉。

(2)半年内被两次一级医疗安全警示。

(3)由于责任人的过失造成非事故性医疗缺陷,经协商或调解或判决,给医院造成经济损失,金额低于1000元人民币。

第十条 三级医疗安全警示项目

(1)一年内被两次二级医疗安全警示。

(2)由于责任人的过失造成非事故性医疗缺陷,经协商或调解或判决,给医院造成经济损失,金额超过2000元人民币。

(3)各种医疗事件酿成医疗纠纷,虽尚未认定为医疗事故,但责任人过失严重,影响恶劣,造成医院声誉的毁损。

(4)严重医德医风事件,或被新闻媒体曝光,造成医院声誉的毁损。

第十一条 医疗安全警示程序

1、立案调查(1)科内自查发现一级医疗安全警示项目,由科室进行处理,并在考核记录本上进行记录。科室自查发现二级或三级医疗安全警示项目要向相关职能部门汇报。

医务部、护理部、临床医技科室及其他职能部门均有权利和义务在日常工作中检查、发现医疗安全警示项目内容,并交由相关部门处理。

(2)院办、党办、纪检监察部门、医务部、护理部等职能部门接到患者投诉以及科室上报的二级或三级医疗安全警示项目,经核实,于接到投诉后24小时内立案。

2、警示处理

(1)科室上报或职能部门检查发现的二级或三级医疗安全警示项目,相关职能部门在24小时立案并立即下达《医疗安全警示通知单》(白、黄、红三色)。

(2)接受投诉立案的,于接到投诉后进行调查、核实,于立案后72小时内下达《医疗安全警示通知单》。

(3)被二、三级医疗安全警示的责任人,必须在接到《医疗安全警示通知单》后的48小时内到发出警示牌的部门接受谈话,参考谈话后本人的悔过表现,48小时后给予处罚。

(4)经各级医学会鉴定为医疗事故者参照《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合并处理。

(5)经医院技术鉴定小组鉴定为医疗事故者参照《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合并处理。

3、监督实施

职能部门应检查监督责任部门(或人)对医疗缺陷的整改情况,对于完成情况予以验证并备案。如未按要求完成整改,则由原有警示级别升级加以处理,并加大督查力度,直至缺陷整改完毕。

第十二条 处罚

1、处罚原则

(1)根据警示等级,参考情节轻重、本人态度和一贯表现,确定处罚额度。

(2)区别直接责任人、间接责任人在复合原因造成的后果中应承担的责任,并给予相应处罚。

(3)对于受到医疗安全警示的个人、科室和部门,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对于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积极设法补救者,给予一定的精神(全院通报表扬)和物质奖励。

2、处罚类别:见下表:

医疗安全警示制度处罚类别

处罚人员 一级警示 二级警示(黄牌)三级警示(红牌)

直接责任人 职能部门检查发现的一级警示扣除效益工资20-100元/处,相关职能部门进行教育。全院通报并扣除效益工资100-300元,造成损失的另外:技术原因负担5%赔偿金;责任因素承担10%赔偿金。书面反省。全院通报并扣除效益工资500元,造成损失的另外:①技术原因负担3%赔偿金;责任因素承担5%赔偿金。②视具体情况处以记过、待岗、一年内取消晋升资格等处罚。③属医疗事故的按《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合并处理。

间接责任人(科主任)扣除效益工资30元 扣除效益工资100元 扣除效益工资200元

责任科室 科室进行专题讨论 损失作科室支出 经济损失作科室支出

四、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制度

原则:倡导预警,分级处理,落实责任,处罚到人。

为了深入贯彻执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关行业法律法规及赤卫发【2009】7号文件《赤壁室医疗事故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精神,教育责任人及责任科室,搞好医院医疗纠纷处理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第十三条 处理程序

(1)患者或家属投诉到医务部后,接待人员应如实记录投诉内容,建立医疗纠纷档案,并及时向医疗安全管理领导汇报。

(2)一般纠纷交由科室自行解决处理,科室须将处理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医务部备案,否则按二级警示项目处理。

(3)对科室不能解决的一般纠纷由医务部和科主任共同接待。科室须书面提供事情经过、调查结果及处理建议。医务部进一步调查核实,了解纠纷的原因。待分清责任后,由医务部与科主任拿出一致的处理意见,并通知患者及家属。

(4)重大医疗纠纷应及时向分管院长汇报,所属科室不方便接待的,由医务部接待处理,科室无条件服从处理意见。重大医疗纠纷、事故的处理办法必要时由院办公会研究决定,组织处理。

(5)因医德医风及服务态度所致纠纷,移交纪检监察部门处理。

(6)因护理、药剂、挂号收费、后勤等部门所发生的纠纷,由护理部、药剂科、财务部、后勤保障部等接待处理,并将书面处理意见备案。

(7)如属重大差错、事故引起的纠纷,对病案原件复印后,由医务部和患者及家属一起签字封存。

第十四条 经济赔偿的规定

1、支付经济补偿范围

(1)经医学会鉴定为医疗差错、事故的。

(2)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或医院技术鉴定小组鉴定为医疗差错、事故的。

(3)未经鉴定但医院治疗过程中确有过错或无法举证等其他情形的。

2、支付费用的承担

1、医院所支付经济赔偿费用,原则上分段计入所在科室当月成本:

10000元以下„„„„.全额计入科室成本;

10001---20000元„„„80%计入科室成本;

20001---40000元„„„70%计入科室成本;

40001元以上„„„„..50%计入科室成本。

2、因科室擅自违纪所致的经济赔偿,全部由科室负担。

3、科室处理的纠纷在支付经济赔偿时,应与患者及家属达成书面协议。

第十五条 对责任科室及责任人的处理。

(一)一般处理:

(1)赔偿金额在2000元以下,属于医疗安全警示项目的,按照《医疗安全警示制度》执行。

(2)内科室投诉超过3次,科室不能评为本先进科室。

(3)个人内投诉超过两次,年终不能评为先进个人。

(二)经济处罚:

(4)未经医学会鉴定的,医院每半年(或不定期)进行院内技术鉴定:

A、属于技术原因的:责任人承担保险理赔后不能报销金额(下

同)的10%,间接责任人承担2%。

B、属于责任原因,职责履行不到位、不落实核心制度、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或服务态度恶劣的:责任人承担保险理赔后不能报销金额(下同)的20%,间接责任人承担3%。

(5)经医学会鉴定为医疗过错或事故的:

A、属于技术原因的:责任人承担保险理赔后不能报销金额(下同)的20%,间接责任人承担3%。

B、属于责任原因的:责任人承担保险理赔后不能报销金额(下同)的25%,间接责任人承担5%。

以上经济处罚个人承担部分最高不超过5000元。

(三)行政处罚:

(6)对上述(4)、(5)两种情形,在进行经济处罚的同时,另外按照赤卫发【2009】7号文件《赤壁市医疗事故责任追究暂行办法》进行相应的行政处罚。

第十五条 医疗纠纷、事故责任科室及责任人处理免责条款:

以下情况,对医疗纠纷或事故的责任科室及责任人免除处罚,仅扣除科室相关收入。

1、因科室业务需要,开展高风险手术或其它诊疗项目,事先报告医务部,院科二级进行了充分准备仍出现不良后果导致纠纷事故的。

2、特殊病人,责任科室及责任人提前进行了预警,由科主任报告医务部进行了会诊讨论、干预,在落实讨论意见中也无任何过错(医院技术鉴定小组鉴定),仍因病情复杂或体质特殊出现医疗意外的。

第十六条 医疗事故在结案前,对责任人不予办理调动手续,但在结案时,责任人已经离、退休的,一般可不追究责任。

第十七条 进修、实习人员发生医疗事故的,有带教老师承担相应责任,并通知进修实习人员所在单位,由所在单位处理。

第十八条 医院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业余行医,造成医疗事故的,按非法行医论处,并承担全部责任。

本方案的解释权在医务部并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赤壁市人民医院

二OO九年六月十日

第四篇:沿河县人民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医疗设备

管理制度

随着医医疗事业的发展,作为医疗、科研、教学的医疗设备已成为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国家《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和《贵州省药品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对医疗设备的管理要求,我院特制定此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效能,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完好率,减少或杜绝人为损坏,保证医疗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设备科职责

设备科是全院医疗设备管理的职能部门,在院长的领导下,参加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全过程,负责医疗设备的规划调研、立项论证、申报审批、招标采购、安装验收、维护保养、培训使用、报废鉴定、配合财务部门完成医疗设备的调拨使用及报废报批工作。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一、医疗设备购前论证制度

二、医疗设备采购管理制度

三、医疗设备安装验收制度

四、医用计量器具及压力容器管理制度

五、医疗设备维护及维修管理制度

六、医疗设备调拨管理制度

七、医疗设备报废管理制度

八、医疗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九、医疗设备应急保障制度

一、医疗设备购前论证制度

1、设备科负责全院医疗设备购前综合论证工作。

2、医疗设备购前论证会由相关专家和申报科室负责人参与; 3、医疗设备购前论证会每季度组织一次;

4、凡价值人民币10万元以上的医疗设备购置,必须进行购前论证工作。经论证许可后方可进行采购申报;

5、申购科室在申请购置医疗设备论证会上,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阐述:

①应用论证:重点说明学科、临床应用必需理由; ②市场论证:重点描述所申购设备的市场应用状况; ③配置论证:提供详细的需求配置清单及功能要求; ④人员和场地基本条件论证;

⑤效益论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6、设备科负责拟购医疗设备的技术审核。

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参与采购、安装和验收工作。

二、医疗设备采购管理制度

1、任何医疗设备采购必须严格按《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的规定,从取得《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生产企业、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合格的医疗设备。

2.采购进口医疗设备要依据《海关法》和《进口产品注册标准》、有《进口产品注册证》、有报关证明和完整的商检报告(免检产品除外)。

3.医疗设备采购人员组成:

院长、分管副院长、行风办公室负责人、财务科科长、设备科负责人、使用科室主要责任人。

4、医疗设备采购方式:

20万元以上大中型医疗设备委托市政府采购中心代理采购; 临床常规医疗设备实行打包询价、比价采购;

临床急需医疗设备的采购经院长办公会批准,院内组织三家以上公司参加,并参照近期市场招标结果,进行议标采购;

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购技术先进、功能实用、性价比最优的产品。

5、按照医疗设备的管理办法对甲、乙类医疗设备要在取得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核发配置许可后方可招标采购。

6、大额维修零配件采购:由使用科室根据设备故障诊断情况填写《配件申购表》,设备科附加故障情况技术说明,分管院长进行确认后上报院长审批,方可安排采购。

三、医疗设备验收制度

1、医疗设备开箱验收应有供货商、使用科室代表、医院分管领导、设备科和财务科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共同在场。

2、医院分管领导和设备科科长,财务科固定资产负责人应现场逐件开箱、逐件清点、逐件登记。

3、设备包装箱在验收未结束前严禁移离验收现场,直至全部验收工作结束,且对包装箱进行认真查看后,方可处理。

4、设备验收文件需现场由使用科室负责人、设备科参加验收人员和供货商交货人员,按照采购合同要求及设备运行状况共同签名确认。

5、对于随设备的操作手册、维修手册等重要文件,需进行仔细登记,并由保管人在验收文件上签名确认后,归档保存在设备科。

6、设备科根据验收完成文件和发票原件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确认手续。

7、未经验收的医疗设备严禁投入临床应用。

四、医用计量器具及压力容器管理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有关计量管理的法令、法规,为进一步加强我院的计量管理工作,健全计量体系,提高医疗质量,保证量值准确,充分发挥计量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积极作用。

1、全院的计量管理工作由设备科负责,并配有专职计量管理人员,负责统一管理全院医疗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工作。

2、各使用科室配备专职计量管理员(由护士长担任),组成全院计量管理网络,共同承担全院的计量管理工作。

3、按照检定规程严格做好计量器具的检定工作,定期将强检器具送制定检定部门检定。

4、根据计量器具种类建立技术挡案并实行统一编号,做到帐物相符。

5、凡涉及国家规定列入压力容器医疗器械的用户部门,在使用设备前需根据设备使用说明书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

6、涉及国家规定列入压力容器医疗器械的操作者,需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7、设专人负责全院计量器具、压力容器的维护工作。8、对列入强检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压力容器不得继续使用。

五、医疗设备维护及维修管理制度

(一)医疗设备维护保养管理(三级保养):

1.一级保养:使用科室指定专人对所使用的设备,每天进行表面除尘和基本参数校正。

2.二级保养:设备科配合并指导使用设备科室专管人员,对设备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设备内部清洁和技术参数校正。

3.三级保养:设备科邀请专业人员对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和参数校正,包括内部除尘、机械部位加油、除锈等。

(二)设备维修管理

1.后勤总务科负责日常维修力量的调配及全院医疗设备维修工作的完成。

2.负责医疗设备的技术验收、保修期内维修登记、保修期到期前设备状况总结、设备维修纪录(自修或外修)、关键零配件来源、使用记录。

3.后勤总务科应尽可能采取自己修理的方式完成,尽量减少维修费用的支出(除故障特别复杂外)。

4.维修中由于故障特别复杂或零配件采购困难,设备科应及时通知设备使用科室,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5.维修中遇到难以判断或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后勤总务科应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及时召开问题讨论会,群策群力解决问题。6.对返修率高的医疗设备,维修技术人员应及时向设备科报告,以便及时更快更好的向设备销售方提出意见。7.维修人员应严格把好报废设备鉴定关。8.维修人员应经常与设备的使用人员进行操作和保养工作交流,积极听取设备使用人员对所用设备的反映,了解设备的使用现状。9.维修人员应经常与厂商维修工程人员进行联系和交流,虚心求教,尽最大可能地了解设备的常见及特殊故障的判断及维修方法。10.维修人员应及时了解设备代理商或维修工程师的变更情况,并及时与新的代理商或工程师取得联系,以保证零配件的索取和维修联系。

(三)大型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

1.严格执行大型医疗设备的验收报告、工程技术图纸、维修日志及联系记录和报废鉴定文件归档制度。

2.设备档案集中存放后勤总务科,严防档案丢失。3.后勤总务科负责人应定期对仪器档案进行审核。

4.使用科室保存的使用手册应严格进行运行登记,确保仪器设备正常运行。

(四)保养及维修质量控制

1.后勤总务科负责人应针对各类不同设备,制定保养工作要点及程序。根据设备返修情况,调整保养周期。

2、设备科要定期召开“设备维修技术讨论会”,重点找出维修及保养工作中的漏洞并加以弥补。互相学习,提高技能。4.设备科负责人应定期地对全院大型医疗设备进行巡视,充分听取使用科室的意见和建议。

5.设备维修人员下修或保养工作结束后,需详细写明工作过程及维修结论。6.医疗设备使用科室应对所使用的设备发生的故障及时向后勤总务科报告,尤其是随时待用抢救的设备。

7.后勤总务对抢救设备(呼吸机、心脏除颤器等设备)的定期巡检,要有使用科室负责人签字确认。

8.后勤总务科执行自行完成的高额维修奖励制度。

六、医疗设备调拨管理制度

医疗设备固定资产使用科室财产保管设专人负责,医疗设备的调拨和转移必须通知设备科,由设备科办理相关手续,并报财务科确认。如未办理固定资产管理移交手续而导致的后果,原使用科室负责人承担相应责任。

1.跨科借用:由于医疗需要,经借与被借双方负责人同意将医疗器械固定资产跨科借用,固定资产借出方需由财产保管人保留借方财产保管人借条。该借条必须注明设备名称、固定资产编号、设备完好状况、设备归还日期等。如未办理借条事宜或借条丢失所造成帐物不符等结果,将由借出方财产保管人承担相关责任。2.资产转科:医疗器械固定资产因临床业务需要进行转科使用,主动提出一方需向设备科提出书面申请,经设备科审核,医疗设备主管院长批准,由双方财产保管人在财务科共同办理固定资产帐目变更后,方可移交相关资产。

3.资产出院:医院医疗器械固定资产因支援或捐赠转移出院外,设备科必须根据医疗器械分管院长的亲笔批准相关文件,凭接受方接受文件及时办理固定资产帐目变更手续并报财务科确认及进行医疗器械固定资产账务并更。

七、医疗设备报废管理制度

设备科协同财务科完成医疗设备报废工作

1.报废申请:对于不能继续使用的医疗设备固定资产,使用科室负责人要认真填写《医疗设备报废申请单》,并提交设备科。2.报废设备鉴定:设备科应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对需报废的医疗设备给出实事求是的技术鉴定意见。

3.报废申请审批:《医疗设备报废申请单》经设备科负责人审核,医疗设备分管院长批准, 方可按程序办理报废申报手续。4.报废物资处理:经批准报废的医疗设备固定资产,财务科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要与财务科科长进行现场监督,并在《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签名确认。如可提供维修利用的,设备科应在《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上注明。如无利用价值的,则进行残值处理并上缴。5.固定资产帐目变更:设备科将已完成的《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进行归档,并凭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与财务科进行医疗器械固定资产帐目变更。

6、对不符合使用管理要求的医疗设备实行强制报废。

八、医疗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定期检查电气安全。提供给设备的电源,其电压、相位应符合设

备的要求,供电线路必须能够承受设备的用电负荷。对电压要求稳定 的精密仪器应配备符合要求的稳压电源或UPS。

2、定期检查接地装置。所有带电医疗设备工作时应做好接地,并保 证接地设施良好。

3、保持设备工作环境清洁、干燥,做好防尘、防潮、防爆、防水、防电磁波、防静电工作。保证机房环境符合设备使用要求

4、设备使用、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性能,掌握操作方法和程序后 才能上岗工作。对放射、放疗、核医学、高压氧舱等危险部门的工作 人员,需经岗前培训,取得上岗证后才能上岗工作。

5、应严格按开关机程序开、关机器。严禁违规、野蛮、不按程序操 作机器设备。

6、严禁机器带病工作,发现机器出现异常应立即关机。通知设备维 修人员到场检修。

九、医疗设备维修应急保障制度

国家规定的工作以外时间、双休日和节假日期间

(1)后勤总务科实行全天24小时值班制,临床科室遇有紧急情况可通过院总值班通知后勤总务科值班人员。

(2)对于国家规定的假期期间,后勤总务科应将《值班表》送达医院办公室。值班人员在接到报修电话后要及时作出响应。(3)值班人员如遇到无法排除故障情况,应及时与后勤总务科负责人进行报告,相关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在最短时间内给出解决方案。

第五篇:海南省人民医院医疗服务投诉管理制度

海南省人民医院医疗服务投诉管理制度

一、医疗服务投诉包含了病人对医院的意见和建议,重视并及时妥善地处理投诉是对潜在危机的排除。通过总结分析常见的投诉,让医院不断改善服务和管理,维护医院的形象和信誉。

二、医疗服务投诉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投诉的受理和登统、投诉的调查处理、追踪改善、处理期限,核决权限等项目。

三、投诉的处理:

1、全院各临床、医技、行政及后勤部门均有义务处理发生在科室内部的投诉;

2、公布投诉电话号码、电子信箱,在门诊、病房设置意见箱,建立投诉登记本,及时受理投诉。并按职责分工将投诉及时移交各职能部门处理;

3、各职能部门在职权范围内依法对投诉进行处理。

对医院可能出现的各类投诉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各级各类职能部门须设计切实可行的投诉处理流程,给患者投诉设计多种通畅的收集渠道,为调查记录提供科学实用的表格,提出各级投诉的参考处理方案并即时处理。其它相关部门须积极配合。对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或职权范围以外的,及时调查处理并向有关领导汇报。任何部门不得超越权限与患者或家属做任何的处理协议或承诺。投诉处理完毕后,各职能部门均须将处理结果书面呈报医院办公室,并向相关科室提出整改建议。对存在的问题应每月在院周会上通报一次。

4、对投诉不能成立的,各主管部门仍需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解释。如仍有异议,应向上级主管呈报或建议其通过其它正常途径解决。

5、处理期限。各职能部门接到投诉后须及时进行反馈处理。从接到投诉到首次反馈处理意见的期限不得超过7个工作日。

6、追踪改善。投诉处理后各职能部门应向相关部门提出整改建议并追踪改善。对相应责任科室或责任人应按照医院有关规定及时处理。

下载人民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民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昌江县人民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

    昌江县人民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制度医疗设备临床使用安全管理,是指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中涉及的医疗设备产品安全、人员、制度、技术规范、设施、环境等的安全管理。为加强昌江县人......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一、牢固树立“医疗安全第一”的观念,坚持医疗管理中安全有效的原则,杜绝事故,减少差错和缺陷。 二、努力提高医疗安全意识,强化观念。严格执行卫生法律、行政......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质量管理制度 一、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医院必须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质量管理是不断完善、持续改进的过程,要纳入医院的各种工作中。 二、医院要建立件......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一、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严格遵守医疗卫生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二、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威远同心医院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一、加强《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依法行医,杜绝违法违规行为,提高医疗安全意识。......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1 一、建立医疗安全目标责任制。1.应完善医疗安全责任制,使各科室(部门)和各级医务人员做到层层对医疗安全负责。2.责任制应达到有责任目......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服务质量、医疗安全是医院工作永恒的主题,是医院一切工作的核心,“质量第一”是医院全体员工共同奋斗的目标。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杜绝医疗纠纷,全面提高我......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 1、实行由院领导亲自参与或授课及医务科组织每年至少一次的全员综合质量安全教育及培训,树立全院职工质量与安全的意识,做到人人关注质量,个个重视安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