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观华西村有感

时间:2019-05-13 00:4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观华西村有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观华西村有感》。

第一篇: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观华西村有感

以前只听人说过享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前几天街道组织参观了华西村使我对华西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华西位于江苏省江阴县,面积仅占中国版图的千万分之一,却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被称为“天下第一村”。进入华西村参观一眼便见那投资1.2亿元,高98米,7级17层的“华西金塔”,它是集餐饮、娱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大楼,而特别是那江泽民书记视察华西村,在15楼题写了“华西金塔”四个字,极大地鼓舞了华西人。站在15楼观光台,可以一览华西村全景:华西北面,砂山、龟山紧依长江,华西村在这江山环抱之中。南面一排排数百座的三层别墅,每座445平方米,自带车库,全村350户人家基本上就住在这里,其每户内部装潢富丽而豪华。华西人这样形容自己:“远看华西像林园,近看华西像公园,细看华西农民生活在幸福的乐园”。现在华西村资产最少的人家也在100万元以上。已经实现了“小有教”、“老有靠”、“房有包”、“病有报”、“购有商”、“玩有场”、“餐有供”、“行有车”。华西人自豪地说:“吃粮不用挑”、“用水不用吊”、“煮饭不用草”、“便桶不用倒”、“洗澡不用烧”、“通讯不用跑”、“冷热不用愁”、“雨天不用伞”。沟通全村的蜿蜒长廊,有5000米,如同北京的颐和园。参观完华西村,我想了好多,华西有今天,其奥秘究竟在哪里,值得总结的太多,我想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吴仁宝带领华西村的干部群众把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性与因地制宜发展的创造性高度统一,40多年来,他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唯书,不唯上,从本村实际出发,用科学的态度、独特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引导华西的改革和发展,表现出了共产党员敢为人先、敢于超越的创新勇气。华西村搞“一村两制”,村民既可以搞集体,也可以从事个体,但干部不得搞“一家两制”,更不允许搞“一人两制”。华西村走出了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化、混合型经济发展新路子。华西人坚持实事求是的坚定性令人叹服。

二是坚持制度创新。他们从华西实际出发,制定了一整套具有华西特色的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创造性地提出了“企业合作制、厂长负责制、经理监管制、工代议事制”,对员工实行“首位高工资、末位淘汰制、违章辞退制”。在分配机制上,他坚持“少分配,多积累;少拿现金,多入股”。吴仁宝认为,农民办企业要发展,要壮大,只能靠自我积累,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XX年6月以来,吴仁宝创造性地提出“一分五统”(即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的发展建设大华西的新举措,这些创新理念和举措,吸引了大批有识之士,来这里创业,使华西村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华西经济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

三是坚持科学发展。华西村始终把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放在首位,构建和谐、文明、宜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华西村从创业初期开始,一直把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贯穿始终,成为全国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第一个村庄。华西村提出要倡导绿色文明,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追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先后投资数亿元,综合治理工业区环境,使工厂变成了花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目前,华西村已基本实现了“三废”资源化管理,对高炉、电炉、轧钢生产的煤气、工业废水等进行分类安置,实行综合利用。还投资近1000万元美化生活区,全村的绿化覆盖率超过40%,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村”。

四是坚持两手抓。“物质精神双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吴仁宝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以德依法治村,让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目前,华西村里有书场、球场、溜冰场,有歌厅、舞厅、影剧院,各种文化娱乐设施配套齐全,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村上下始终保持勤于开拓、勇于创新、不甘守旧、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五是坚持先富帮后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XX年6月以来,吴仁宝在共同致富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步伐,将周边16个村纳入华西共同发展。如今,华西的面积已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1533人扩大到3万余人。如今的大华西,路变、河变、桥变、房变、人变。实现了“基本生活包,老残有依靠,就业促勤劳,小康步步高”。1000多户周边村村民高高兴兴地迁进了华西村为他们新建的别墅和公寓房。到XX年,华西村为周边村村民发放粮食补贴等3000多万元,支付修桥筑路、福利等8项费用7400多万元。周边村民看到了希望,干部增强了信心。在大华西建设中,无论是建房筑路,还是移坟迁墓,周边村的老百姓无一怨言,一呼百应。

六是坚持德孝为先。华西村人重“孝”。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电热毯刚面世,吴仁宝和村干部就把它铺到了华西老人的床上:每年村里生产的瓜果蔬菜要让老人先尝鲜;看戏老人坐前排,看电影老人坐中间。从1979年起,华西村就逐步探索农村养老制度,目前凡年满55岁的妇女和60岁以上的男子,每月都能领到村里发的退休金。华西村还规定,家中如有老人活到100岁,奖励所有直系亲属每人一万元,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敬、老有所乐。华西的老人们都说,“儿好,女好,不如华西好”“凡到华西工作的,就是华西人”。他们非常关心外地来华西工作的人,不准称他们“打工仔”、“打工妹”。在政治上、经济上把外来职工与华西人同等对待。这也许是华西人气汪,事业兴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些都值得我街道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认真学习借鉴。更值得我个人在工作学习生活和做人上认真思考学习借鉴。

第二篇: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

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观华西村有感

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观华西村有感

以前只听人说过享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前几天街道组织参观了华西村使我对华西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华西位于江苏省江阴县,面积仅占中国版图的千万分之一,却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被称为“天下第一村”。进入华西

村参观一眼便见那投资1.2亿元,高98米,7级17层的“华西金塔”,它是集餐饮、娱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大楼,而特别是那江泽民书记视察华西村,在15楼题写了“华西金塔”四个字,极大地鼓舞了华西人。站在15楼观光台,可以一览华西村全景:华西北面,砂山、龟山紧依长江,华西村在这江山环抱之中。南面一排排数百座的三层别墅,每座445平方米,自带车库,全村350户人家基本上就住在这里,其每户内部装潢富丽而豪华。华西人这样形容自己:“远看华西像林园,近看华西像公园,细看华西农民生活在幸福的乐园”。现在华西村资产最少的人家也在100万元以上。已经实现了“小有教”、“老有靠”、“房有包”、“病有报”、“购有商”、“玩有场”、“餐有供”、“行有车”。华西人自豪地说:“吃粮不用挑”、“用水不用吊”、“煮饭不用草”、“便桶不用倒”、“洗澡不用烧”、“通讯不用跑”、“冷热不用愁”、“雨天不用伞”。沟通全村的蜿蜒长廊,有5000米,如同北京的颐和园。参观完华西村,我想了好多,华西有今天,其奥秘究竟在哪里,值得总结的太多,我想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吴仁宝带领华西村的干部群众把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性与因地制宜发展的创造性高度统一,40多年来,他们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唯书,不唯上,从本村实际出发,用科学的态度、独特的理念、创新的思路,引导华西的改革和发展,表现出了共产党员敢为人先、敢于超越的创新勇气。华西村搞“一村两制”,村民既可以搞集体,也可以从事个体,但干部不得搞“一家两制”,更不允许搞“一人两制”。华西村走出了一条以集体经济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多元化、混合型经济发展新路子。华西人坚持实事求是的坚定性令人叹服。

二是坚持制度创新。他们从华西实际出发,制定了一整套具有华西特色的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创造性地提出了“企业合作制、厂长负责制、经理监管制、工代议事制”,对员工实行“首位高工资、末位淘汰制、违章辞退制”。在分配机制上,他坚持“少分配,多积累;少拿现金,多入股”。吴仁宝认为,农民办企业要发展,要壮大,只能靠自我积累,增强自身的造血功能。2001年6月以来,吴仁宝创造性地提出“一分五统”(即村企分开,经济统一管理、干部统一使用、劳动力统一安排、福利统一发放、村建统一规划)的发展建设大华西的新举措,这些创新理念和举措,吸引了大批有识之士,来这里创业,使华西村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华西经济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

三是坚持科学发展。华西村始终把率先发展、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放在首位,构建和谐、文明、宜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华西村从创业初期开始,一直把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贯穿始终,成为全国通过iso14001国际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第一个村庄。华西村提出要倡导绿色文明,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追求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先后投资数亿元,综合治理工业区环境,使工厂变成了花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经济,目前,华西村已基本实现了“三废”资源化管理,对高炉、电炉、轧钢生产的煤气、工业废水等进行分类安置,实行综合利用。还投资近1000万元美化生活区,全村的绿化覆盖率超过40%,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进村”。

四是坚持两手抓。“物质精神双富有,才是真正的富有”。吴仁宝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以德依法治村,让村民“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目前,华西村里有书场、球场、溜冰场,有歌厅、舞厅、影剧院,各种文化娱乐设施配套齐全,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村上下始终保持勤于开拓、勇于创新、不甘守旧、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

五是坚持先富帮后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2001年6月以来,吴仁宝在共同致富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步伐,将周边16个村纳入华西共同发展。如今,华西的面积已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1533人扩大到3万余人。如今的大华西,路变、河变、桥变、房变、人变。实现了“基本生活包,老残有依靠,就业促勤劳,小康步步高”。1000多户周边村村民高高兴兴地迁进了华西村为他们新建的别墅和公寓房。到2004年,华西村为周边村村民发放粮食补贴等3000多万元,支付修桥筑路、福利等8项费用7400多万元。周边村民看到了希望,干部增强了信心。在大华西建设中,无论是建房筑路,还是移坟迁墓,周边村的老百姓无一怨言,一呼百应。

六是坚持德孝为先。华西村人重“孝”。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电热毯刚面世,吴仁宝和村干部就把它铺到了华西老人的床上:每年村里生产的瓜果蔬菜要让老人先尝鲜;看戏老人坐前排,看电影老人坐中间。从1979年起,华西村就逐步探索农村养老制度,目前凡年满55岁的妇女和60岁以上的男子,每月都能领到村里发的退休金。华西

村还规定,家中如有老人活到100岁,奖励所有直系亲属每人一万元,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敬、老有所乐。华西的老人们都说,“儿好,女好,不如华西好”“凡到华西工作的,就是华西人”。他们非常关心外地来华西工作的人,不准称他们“打工仔”、“打工妹”。在政治上、经济上把外来职工与华西人同等对待。这也许是华西人气汪,事业兴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些都值得我街道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认真学习借鉴。更值得我个人在工作学习生活和做人上认真思考学习借鉴。

第三篇:观华西村视频有感

观华西村视频有感-----解读吴仁宝的实事求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华西村值得学习的东西太多了。华西村的经验,是“ 全方位”的,甚至可以说是“ 百科全书”,从每个方面去总结,都可以归纳若干条。我觉得,华西村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发展生产。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五句话,华西村都做得很好,但基础和关键还是“ 生产发展”。只有“ 生产发展”,才做到了“ 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华西村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家庭资产最少的超过了一百万,最多的达到了一千万。视频中的华西村大路两边是修剪得平坦坦的洋草地,一幢幢欧式小洋房,家家带车库,旁边是游泳池。

从华西村,我看到了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华西村能有今天,除了别的诸多原因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有一个与时俱进 实事求是的发展带头人———吴仁宝。在中国的不同时期,农村有多少风云人物,可惜不少人昙花一现。吴仁宝,真是中国的“ 仁人”、“ 大宝”。我深信,当“ 吴仁宝” 在农村“ 满天繁星” 之日,就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成之时!

他的座右铭是“有福民享,有难官当”。与想象中的“农村老干部”形象反差挺大——他一点也不“农民”,脸膛既不黑红,皮肤也不粗糙,一双手上也没见有多厚的老茧。相反,戴着一副宽边的金丝

眼镜,额头高高的,下巴宽宽的,一脸的慈祥,很像一位老知识分子。有美国作家称吴仁宝是“中国的李光耀”。比喻或许夸张了些,但作为颇具政治眼光和经济头脑的“乡村企业家”他却是当之无愧的。理由是40多年来,他为华西村的集体经济掌舵,从未失误过。上世纪60年代末偷偷办起村小五金厂,工人在他的指挥下昼伏夜出,几年里积累了100多万元资金;90年代小平南巡讲话后,他连夜赶到无锡向市长借贷2000万元,发展起一批乡镇企业;2000年中国加入WTO后,他审时度势提出“三车原则”,即“现有企业要开稳车,已投的项目要开快车,未上的项目赶快刹车”,结果顺利度过国家宏观调控这一关,还使全村工业总产值飞速上升;而有的企业和地区由于盲目做强做大,陷入了全面衰退的被动局面。

老书记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特有的语言艺术,他有一种神奇的本事,能把上至党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下至他的各项指挥措施,用最畅晓明白的、农民最易接受的语言,反馈给干部和群众。比如“有条件不发展没道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发展才是真道理”。“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爱党,爱国,爱华西;爱亲,爱友,爱自己”。“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不听群众话。” 老书记的“口才”不仅在农村受欢迎,城里人也照样为之着迷。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他相继接受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北大、清华等的邀请,做了上百场专业性和学术性讲演,听者无不由衷喝彩。他讲演从不唱高调、从不说套话,也从不声嘶力竭,只是如小溪一般淙

淙流淌,但他能运用民间最生动活泼的语言,把华西之路活灵活现地表述出来。

说起过去的极左年代,他说“公也有,私也有,就怕公私都没有”。说起财富,他说:“家有黄金成吨,一天也只吃三顿;家有豪宅千亩,一夜也只占一铺”。

说起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他说“十穷加一富,再富也不富;十富加一穷,穷也不算穷”。

说起华西人的致富经验,他说“村帮村,户帮户,核心建好党支部,最终实现全国富。”

已是耄耋之年的吴仁宝至今天天坚持为集体工作十六七个小时;他最看不过眼的是别人陷于穷困、祸患和不幸之中,肯定要倾囊相助;而他最高兴的时候,是自己端着一碗白开水,给欢宴中的人们敬酒,看着他们吃下山珍海味(他自己从不陪吃陪喝,只是躲到一边吃一碗清汤面)。他的座右铭是“有福民享,有难官当”;他坚守早年许下的“三不”承诺: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拿最高奖金、不住最好住房(他家至今住在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华西村老住宅,相当于当地贫困户的居住条件)。多年来,他一直告诫村民:“一人富了不算富,全村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为此,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他就提出并落实了一项伟大的工程———华西村出资2500万,用五年时间,为全国培训5万名村支书,以推动全国农

村共同致富。他还出资在宁夏、黑龙江、江西等地扶贫,结对子建起了一批“华西村”,帮助当地人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看完华西村的视频,我认识到学习华西村,就要学习华西村那种抢抓机遇的意识,那种拼搏奋斗的精神,那种敢闯敢试的劲头,要做到实事求是,会主义新农村,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而不能机械地模仿华西村的一些具体做法。建设社 贯彻落

第四篇:观社会主义新农村曲寨有感

曲寨村是河北省模范村,有“北方华西村”之称。曲寨村位于石家庄西北15公里,有 530户,2000余人。曲寨致力于发展成以工业为主的新型农村,现在村内有股份制企业16家,主要产业有水泥、造纸、精密铸钢、建筑、服务业等。现在曲寨村的集体企业都实行股份制,由全体村民入股,年终分红。一半户中有电脑,一般多村民有手机,百分之十的家庭有汽车。多数村民在村里的企业上班,几乎告别了农业生活。曲寨的从业人员有5000多人,不仅解决本村就业,还为邻村及外省市劳动力提供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

从1997年开始,到2005年,曲寨村大规模改善村内住房,共建设别墅455栋,多层住宅楼9栋,全村人都搬进了现代化的住宅中。截止到2004年,全村村民已全部搬进新居。在旧村改造过程中,曲寨村还建了设施一流的全封闭式幼儿园,设施一流的中小学。同时,还建设了曲寨宾馆、活动中心、集贸市场、村医院、托老所等。

曲寨村,石家庄市经济实力最强的村之一,也是该市新农村建设典型之一。值得全国各地的农村学习其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经验。十一月七号,我们在王宏斌老师的带领下,到曲寨进行参观学习。

我们参观的第一站是村里的文化活动中心,那里为村民提供了图书室,卡拉ok和运动室。让我们感受到了曲寨人在物质生活丰富起来之后,并没有忘记继续发展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村民劳累的工作之余,有一个放松身心的好场所,也充分的曲寨在社会主义新

农村的建设过城中,物质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方针。

在农村的建设中,发展才是硬道理,离开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只有经济社会发展了才能为现代化建设,名族复兴提供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时一项历史性的系统工程,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使新农村的建设有明确的目标。建设什么样的农村,怎样建设农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曲寨村委会领导认真学习党的政策和指导方针,致力于建设具有曲寨特色的农村都市。

在参观过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在村民住宅小区的道路两旁的标语,不只是空话,大话,曲寨人实实在在的做到了,让自己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同时,也为全国的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好的榜样。在进入一家农户参观时,我才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曲寨人的生活是那么的富裕了,家家户户是二层的别墅。我们参观的那户村民家里还有一辆小轿车,以为阿姨在家照看孩子,他给我们说,平时也没什么事,在家里就是看看孩子,做做饭什么的,生活得挺好,对现在的富足生后很满意。

随后,我们参观了曲寨的教育区,在集小学,中学,高中于一块的教育园区中,我感受到了曲寨对于教育发展的重视。今年来,发展教育和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已引起中央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大力发展教育,才能在农村的发展中,提供更好的科学技术知道,才能造就符合新时

代要求的新型人才。

我们的最后一站是曲寨村的敬老院,在那里住着几十位老人,并不是老人的儿女们不孝顺,而是他们在那里,会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并且,儿女们可以随时去看望他们。老人们在敬老院的生活丰富多彩,敬老院为他们准备了健身器材,麻将桌等。我们到那里时,老人们正在玩川牌,老人们都喜欢住在这里。老一辈人为我们后辈人的生活奉献了他们的青春,等到他们老了时,我们要承担起给他们养老的义务,这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具有的传统美德。曲寨村设立这样一个敬老院,不仅解决了村里老人在儿女都很忙时的生活问题,还为年轻一辈的人立下了榜样,我想,在这样的村里,这样的良好的风气,绝对不会出现那些新闻中屡见不鲜的老人露宿街头或是住在地下室中令人感到愤慨的情况。

曲寨的种种的物质,精神文明建设让我见识到了新时代下农村发展的可行路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

务。新农村的一个新字,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

它是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它体现的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决策和新举措,凸显的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条件和新机遇;它还是农村振兴历史进程的新起点,是“三农”事业发展的新希望。

在新的历史时代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社会发展水到渠成的结果,有着许多过去所不具备的有利条件和十分难得的新机遇。在物质条件方面,当前我国显著增强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使

我们完全有条件通过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在政策环境方面,最近几年,中央的支农政策力度在逐步加大,制定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的支持“三农”的重大措施;在社会氛围方面,凝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村发展不仅是农民的盼望,也成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在农村自身方面,农村建设已经有了一定基础,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基础设施开始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得到加强,一些地方积累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经验。所有这些主客观有利条件都表明,只要我们抓住新机遇,加大推进力度,坚持执行党的政策,新农村建设就会取得重大的成功。到时,曲寨就不会显得突出,我们要在全国建设成各种具有自己特色的“农村都市”!

第五篇:从华西村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从华西村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观《鲁豫有约》之“天下第一村华西村书记吴仁宝”有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党中央对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要求,同时也是新农村的内涵。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各地涌现出了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发展模式,而其中最具典型性的当属“天下第一村”——华西村了。华西村从当初的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偏僻贫穷的小村一跃成为如今享誉全国乃至世界的第一村。“在这里生活的500多户农民,每户住着300至600平米不等的别墅,拥有1到3辆小轿车,存款少的有100多万元,多的超过1000万元”(《鲁豫有约》)。一个个的数字充分证实了华西村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就。华西村的经验必将对如今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有益的借鉴。

经济发展方面,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让所有的群众都过上好日子,是共产党人的一个理想和奋斗目标。怎样才能实现这样的理想呢?华西村的实践证明,只有走集体经济道路,发挥集体的力量,才能在农村集中力量办大事,才能实现共同富裕。首先,华西村党支书吴仁宝带领农民将农业生产从小农模式带入规模经营。他以集体经济来会聚资源,规避农民个体的薄弱与落后。而现阶段大多数农村仍然是小规模分散经营,就说我们村吧,现在依然是家庭分散的经营模式,不仅不能做到整体规划,实现土地的最大利用,生产力也比较落后,生产

出来的农产品也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需要。真的很有必要借鉴它的发展经验。其次,华西村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就成立了华西集团公司,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发展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依靠创新,率先与国内知名企业进行品牌合作,这对现今的新农村建设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乡风建设方面,新农村不仅要求经济发展,更要求精神文明发展。华西村不断丰富农村文化生活,鼓励农民自办各种形式的文化设施;开展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加强传统教育和家庭美德教育。吴仁宝曾说:“虽然人的思想提高了,但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当一部分人的思想意识既要教育提高,又要用制度来约束他,激励他,使他提高。”因此,为了整顿华西村村民规范,华西村曾登报,100万检举村干部赌博,摘花罚款1万元。我们知道,现在精神文明素质在提高,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很多农村风气并不乐观,赌博之风等仍旧盛行,这是新农村建设应当大力解决的问题。当然我们并不能像华西村这样制定如此“疯狂”的制度,但其整顿风气的本质值得所有新农村建设者的借鉴。

领导管理方面,吴仁宝曾说:要始终做到“两手抓”,一手抓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也就是要同各级组织保持一致,一手抓同人民群众保持一致,也就是同各族人民保持一致;做一名干部,只要“两头”保持一致,就是一个不太差的干部。做干部,不要做最好的干部,做不太差的就行了。的确,作为基层的干部,上要听领导的下要体察民情,当好确实不易。但是不管怎样,领导就应该以群众的利益为重,创造条件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而不是一味地讨好上级。一句话,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只要能让老百姓富起来,他就是好村长。这一点,我想所有新农村的建设者都应该向吴仁宝学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华西堪称典范。华西村的经验给了我们很多有益启示,我想如果我们认真借鉴其发展经验,再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努力实践,一步一个脚印,既然华西村能够创造如此奇迹,为什么不能有第二个第三个以及更多的“华西村”呢!

下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观华西村有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观华西村有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观视频华西村吴仁宝有感

    观视频华西村吴仁宝有感看了这个视频,感觉很震撼,吴书记已经八十多岁了,他的思维还像一个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头发乌黑、谈话风趣幽默俨然不是一个八十多岁老人家的样子。是什么让......

    参观华西村有感(最终定稿)

    参观华西村有感xxx为了迎接党的生日,我乡于6月份组织机关干部和村干部到江阴华西村参观学习,都说华西村十分出名,号称“天下第一村”,可是没有亲眼见到,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样子,到......

    参观华西村有感

    参观华西村有感3月29日——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我们特意安排机关18名离退休老干部党员并邀请系统主要单位支部书记一同前往江阴华西村参观。春暖......

    参观华西村有感

    参观华西村有感 以前只听人说过享有“天下第一村”美誉的华西村,前几天单位组织参观了华西村,使我对华西村有了一个全新认识。 华西位于江苏省江阴县,面积仅占中国版图千万分......

    参观华西村新农村建设学习心得

    参观华西村新农村建设学习心得到华西看什么?问华西为什么?到华西学什么?根据学校安排,以学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为目的,学校思政部带领学校部分学生代表到江苏省无锡市、江阴......

    感悟华西村,建功新农村心得体会(定稿)

    ——“感悟华西村〃建功新农村”专题培训有感 (酉阳县桃花源镇洞底村大学生村官 徐静) 2011年4月,我有幸参加了由市委组织部举办的大学生村官“感悟华西村〃建功新农村”专题培......

    参观华西村新农村建设学习体会[推荐]

    学习华西经验 建设新型农村按照县委安排,4月6日至13日,以学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验为目的,我们带领全县县、乡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17名党支部书记到江苏省华西村进行了参观考......

    华西村参观学习有感

    参观学习有感在公司组织的这次参观学习中,我感觉受益匪浅,我们又一次走出去开阔了视野,思想上再次得到了升华。 参观活动中我们深入的了解了皖北煤电恒源股份任楼煤矿的班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