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基本医疗管理制度

时间:2019-05-13 00:05: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深圳市基本医疗管理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深圳市基本医疗管理制度》。

第一篇:深圳市基本医疗管理制度

深圳市基本医疗管理制度

第一章医疗机构协调、调度管理制度

第一节紧急情况及重大医疗事件报告制度

【制度】

1.医院接到重大灾害事故急救报告时,有关科室应立即报告市急救指挥中心。急 救中心应及时调度全市急救力量参与抢救,并立即报告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2.医院突然同时接收大批伤病员(10人以上)时,应立即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3.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医院内短期成批接诊传染病人时,要及时报告。

4.医院发生医疗事故及重大医疗纠纷时,有关科室应立即报告院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再逐 级报告院领导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5.需尽快做尸检以明确死因的医疗纠纷,应及时逐级报至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6.医院内一周内发生同源性感染超过3例者,应按规定立即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7.医院接诊救治一级速诊以上保建对象要及时向保建办及有关局领导报告。

8.涉及医院安全、正常秩序受严重影响事宜要及时向上汇报。

【监督检查】

1.各有关科室对应报告的事件应有制度,做到责任落实到人,不得相互推诿,不得故意隐 瞒不报。对报告不及时或隐瞒不报的人员应有处理措施。

2.各医院必须建立“紧急情况及重大医疗事件登记本”并认真登记。

3.对不及时报告及隐瞒不报者按责任程度分别追究当事人责任,直至撤职、解聘。

第二节医疗急救指挥调度工作制度

【制度】

1.各级医疗单位必须服从市急救医疗中心指挥调度室(电话120)的统一调度。

2.市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室实行24小时值班制。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交接班制 度,认真填写值班日志和交接班记录。

3.值班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紧急情况及重大医疗事件报告制度》,并认真做好各项记录。

4.所有固定台、手机必须24小时连续开机。司机上车执行任务时,必须打开车载台,并随 时检查对讲机的通话情况,确保急救指挥畅通无阻。

5.各医疗单位要严格执行急诊首诊负责制。

二、三级医院必须确保院前急救设备齐全完好,人员到位,保证接到“120”急救指令后5分钟内出车。

6.要严格实行就近、就地抢救的原则。急、危、重病人,生命体征不稳定时不得转院;首 诊医院因病床、设备和技术条件所限确需转院而病情又允许的患者,由首诊医院负责与转往 医院联系,妥善安排后方可由专人护送至转往医院。双方医护人员必须进行病情交接。

7.各医院急救指令任务执行完毕后,要将出车情况、病人病情及抢救经过如实详细记录并 及时电话反馈给市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室。

8.市急救医疗中心每半年召开一次由各级急救网络负责人参加的急救指挥调度协调工作会 议,通报、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以书面材料上报市卫生局医政处。

【监督检查】

1.各医院要加强急诊科的建设,要有固定的人员编制,充实技术骨干,配备必需的抢救 设备,提高应急能力。

2.各医院必需建立健全急诊规章制度,制定急诊诊疗规范和技术操作规程。

3.各医院对违反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常规、推诿病人、不建立留观病历或记录不详细等违 规人员要坚决给予行政或经济处罚。

4.市卫生局每年对各医院的急救调度工作和急救应急能力进行不定期抽查。

第三节医疗事故及医疗差错内部通报制度

【制度】

1.各医疗机构对本单位发生的医疗事故及医疗差错应及时上报卫生主管部门,并对当事人 进行相应的处理。

2.市、区卫生局对辖区内发生的医疗事故及严重医疗差错作为医疗工作质控的一部份,以 内部文件的形式通报。

3.通报发至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4.通报列为秘密级文件,可在各区卫生局、医疗单位内部会议宣读,但不得外传。

【监督检查】

1.被通报的医疗机构应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并在接到通报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将整 改措施上报市、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2.各医院应组织学习通报内容,认真讨论、总结经验教训,以利提高质量。主管部门要定 期抽查学习讨论情况。

第四节医务(政)科长例会制度

【制度】

1.市、区卫生局每半年召开一次辖区医务(政)科(处)长例会。

2.市、区卫生局医政处(科)应提前一周通知开会内容和地点。

3.会议主要内容:

(1)讨论制定、修订医疗质量管理计划;

(2)医院医疗质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各种投诉及纠纷的处理情况;

(4)日常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对策;

(5)医疗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情况;

(6)怎样当好医务科长。

4.各单位必须根据会议通知的要求内容准备好书面总结或发言材料。

5.市、区卫生局对医务(政)科长的工作给予综合评价并通报。

【监督检查】

1.医务(政)科长要认真学习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有关文件及法规。对目前医

院存在的问题应有客观公正的态度。

2.医务(政)科长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医疗质量。

3.医务(政)科长必须定期下科室督查,并有督查记录备案。

第五节医疗质量通报制度

【制度】

1.市、区卫生局对辖区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实行不定期通报制度。

2.通报内容:

(1)经市、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结果不是医疗事故,但院方确存在着医疗质 量、医德医风或医院管理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不是造成病人不良后果的直接原因,但

事实上对病人的不良后果也负有一定责任的病例。

(2)对于反映各医院有关医疗质量问题的投诉,经调查确定的病例。

(3)院方与病人家属协调解决而未提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医疗纠纷。

(4)经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检查或由其它途径发现的医疗安全隐患。

3.通报形式:

以文件或会议形式通报。

4.通报范围:

各区卫生局及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监督检查】

1.通报原则上每半年一期,特殊情况随时通报。

2.各有关单位在接到通报后,必须由单位“医疗缺陷鉴定委员会”对事件的性质作出鉴定,对有关当事人做出严肃处理。并在接到通报后15天内将处理意见报上级卫生行政主管部 门。

3.不涉及通报的单位要组织有关部门及科室学习,吸取经验教训并有记录备查。

第二篇:基本医疗保险金缴纳管理制度

系统职工

基本医疗保险金缴纳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了保障职工基本医疗需求,为职工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不断提高职工的健康水平。根据《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结合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各单位按照《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为所有正式职工、内退和退休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手续,按属地管理原则缴纳基本医疗保险金。

对新录用的大学生、复退军人、转业干部、新调入的职工,从起薪当月起参加本单位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职工(含内退和退休人员)死亡后,从死亡次月起停缴基本医疗保险金。

第三条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单位,应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由劳动保障部门统一监制的《单位基本医疗保险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证》和《职工个人帐户储蓄卡》。

第四条各单位须在每年1月31日前到当地社保局医保经办机构核定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缴费基数和参保人数。

第五条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单位缴费按职工本人工资的6%缴纳,职工个人缴费标准:在职职工和内退职工按本人工资的2%缴纳,已办理退休手续职工,从办理退休手续次月起,个人不再缴纳2%的医保金。

各单位的缴费标准报分局审核后,由各单位到当地社保部门缴费。

第六条各单位应按月以社保局医保经办机构核定的缴费标准按时缴纳医疗保险金。

第七条离休人员、老红军不参加医疗保险,原享有的医疗待遇不变,医疗费用由本单位报销。

第八条单位给退休人员缴纳医保金的基数,按上社保机构核发给本人的月平均退休金确定。

第九条职工(含内退和退休人员)死亡后,个人帐户的结余资金可用于供养直系亲属的医疗费至用完为止。

第十条职工应定期持《职工个人帐户储蓄卡》,到当地社保机构指定银行办理个人帐户登存手续。

职工患病应到当地社保机构每年向社会公布的,具有社保机构颁发的医疗服务资格证书定点医院、定点药店就医或购药。职工在定点医院门诊、定点社区医院就诊或在定点药店购药的,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证》、《职工个人帐户储蓄卡》、就医或购药发票到社保机构指定的银行或所属储蓄所办理医药费报销手续。

第十一条职工患病住院发生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内的医疗费,其支付办法如下:

(一)在起付标准以下,即:550元的部分,由个人自付,也可由个人帐户支付。在一年内多次住院的,在第一次550元的基础上依此递减15%。

(二)在起付标准以上,最高支付限额以下,由统筹基金和职工个人按“分段计算,累加支付”的办法共同承担。其比例见下表:

(三)超过最高支付限额,即:22001元(含)以上的部分,统筹基金不再承担,可通过建立大病互助基金和补充医疗保险等途径解决。

第十二条职工住院医疗费的结算

(一)职工患病确需住院治疗的,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证》和住院证,并预缴一定的住院押金后方可办理住院手续,住院期间《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证》由定点医疗机构临时保管。

治愈出院时,定点医疗机构按基本医疗保险的有关规定,核算统筹基金承担部分和职工个人自负部分。统筹基金承担部分,由定点医疗机构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结算,职工个人自负部分,由职工个人缴现金与定点医疗机构结算或从职工个人帐户中支付。

(二)职工确因病情严重需转外地住院治疗的,应由就医医院科室主任签署意见,经分管院长批准,到定点医疗机构医疗保险管理科(室)备案后,方可转院。返回后凭住院病历资料(复印件)、有效发票到定点医疗机构办理审核报销手续。

参保人员转外地治疗期间,其《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证》仍由定点医疗机构临时保管。凡未经批准转外地治疗者,其费用一律自理。

(三)职工出差、探亲等在外地患病时,原则上只能发生个人帐户支付的费用。病情危急确需住院治疗的,应到乡镇(含乡镇)以上的医疗机构就医,返回后凭住院病历资料(复印件)、有效发票、单位证明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证》,到定点医疗机构办理审核报销手续。

(四)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其《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证》、《职工个人帐户储蓄卡》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代管。其住院医疗费用报销,以上退休人员的平均医疗费用为标准,实行定额管理。当年定额医疗费结余的50%划入职工个人帐户,超过部分自理。医疗费用报销由所在单位负责每季度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审核报销手续。

第十三条本制度由分局(公司)负责解释。

第十四条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三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基本医疗保障是社会保障的组成部分。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对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有着重大意义。党中央、国务院对此十分重视,自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陆续做出若干重大决策,加强组织推动,积极稳妥地推进了各项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

简介

(图)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在城镇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

国务院从1994年起,在江苏镇江、江西九江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后来扩大到20多个省区的近40个城市。

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全面进行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起这一制度。

从2003年开始,国务院按照“财政支持、农民自愿、政府组织”的原则组织进行试点。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2007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并召开全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决定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将城镇非从业居民纳入医疗保险范围,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完善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总体来看,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成效显著。

成绩

总体来看,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成效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和探索,中国特色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框架已基本形成,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本医疗保险体系,是主体层次,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分别从制度上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和农村居民。2007年底,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8020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291万人。二是城乡医疗救助体系,是最低层次,由政府财政提供资金,主要是为无力承担进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的个人/家庭缴费责任以及进入后无力承担共付费用的城乡贫困人口提供帮助。2007年底,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已经所有涉农的县(市、区),90%的县(市、区)都建立了城市医疗救助制度,2007年城乡医疗救助1171万人次,救助资金支出了46.1亿元。三是补充医疗保障体系,包括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等,主要解决参保人员基本医疗保障之外多层次的医疗需求。

二、医疗保障制度初步显现

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了过去公费劳保医疗单位管理医疗费用,职工医疗待遇“苦乐不均”,部分职工医疗费用长期无法报销的问题。为适应人口流动和就业方式的转变,完善政策,将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等纳入了医疗保险体系。加大财政对个人缴费参保补助力度,帮助城镇非就业居民和农村居民参加医疗保险,解决了他们的基本医疗保障问题,促进了社会公平。在完善制度的同时,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不断加强,形成以“三个目录,两个定点,一个结算办法”为核心的管理体系,初步形成了对定点医药服务机构的监管和调控机制。从改革的实践看,广大参保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保障,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一定遏制,参保人员的疾病费用负担减轻,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效应明显。

三、医疗保障责任逐步清晰,公共财政作用不断加强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医疗保障体系中政府、单位(雇主)、个人(家庭)等的责任逐步清晰,公共财政对医疗保障的投入不断加大。主要体现在:一是解决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等历史遗留问题。一些省市陆续出台政策,通过加大政府投入、企业尽责等办法,解决了相当部分困难企业、关闭破产国有企业职工和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2007年11月,国务院从2007年财政增收中拿出80亿元专门用于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问题。目前,国务院有关部门正在研究通过多渠道筹资,加大财政投入等办法,尽快解决关闭破产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障等历史遗留问题。二是对农民和城镇未就业居民参保缴费给予补助。政府对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城乡居民,给予每人每年不低于80元的补助,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按人均40元给予补助,对东部地区适当补助。部分省份对不同财力状况的市(县)给予不同标准补助。这既有利于调动城乡居民参保积极性,也有利于建立稳定、可持续的基本保障制度。三是提供医疗保险管理费用,医疗保险管理费用不从基金中提取,由财政承担医疗保险基金全部用于支付参保人员医疗费用,减轻了基金支付压力。四是政府对医药卫生的投入,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的投入不断增加,方便了参保患者,降低了医疗服务成本。

四、医疗保险促进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筹资和保障水平逐步提高,为医疗机构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医疗保险经办机构通过优化内部管理流程,不断缩短与医疗机构结算周期,对参保人员在医疗机构发生的合理费用及时足额支付,改变了公费劳保医疗长期拖欠医疗机构医疗费问题,促进了医疗机构的健康发展。医疗保险通过建立定点管理制度,利用协议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行为进行监督,规范了医疗服务行为,提高了服务质量,控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促进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目标原则

(一)目标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社会公平,完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对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非从业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进行制度安排,基本实现全覆盖。

(二)基本原则。属地管理原则,筹资水平、保障标准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各方承受能力相适应;大病统筹原则,城镇居民按规定参保缴费,重点保障城镇居民大病医疗需求;权利与义务相对应原则,资金筹集以个人和家庭缴费为主,实行医疗费用分担;统筹安排原则,逐步做好各类医疗保障制度之间基本政策、筹资和待遇水平及管理措施的衔接。

政策框架(图)基本医疗保障制度

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199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在全国范围全面进行职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一)覆盖范围

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包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随着原劳动保障部对于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参保政策的明确,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际上覆盖了城镇全体从业人员。

(二)筹资标准

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缴纳。用人单位缴费率控制在职工工资总额的6%左右,在职职工缴费率为本人工资的2%。退休人员个人不缴费。具体缴费比例由各统筹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三)统筹层次

原则上以地级以上行政区为统筹单位,也可以县(市)为统筹单位,京津沪原则上在全市范围内实行统筹。

(四)待遇支付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个人账户主要支付门诊费用、住院费用中个人自负部分以及在定点药店购药费用。统筹基金用于支付符合规定的住院医疗和部分门诊大病医疗费用。起付标准为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最高支付限额(封顶线)一般为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的4倍左右。

(五)补充医疗保障政策

目前主要有公务员医疗补助、大额医疗费用补助和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公务员医疗补助:公务员在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实行医疗补助。补助经费主要用于支付封顶线以上、个人自付和超过一定数额的门诊医疗费用。

大额医疗费用补助:为解决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各地普遍采取了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的办法,补助资金由单位和/或职工定额缴纳,一般为60~100元/每年,资金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补助资金对职工超出封顶线以上的医疗费用按一定比例支付。

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国家鼓励效益好的企业为职工建立企业补充医疗保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税前列支。

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为解决学生、儿童等城镇非从业居民的医疗保障问题,2007年7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在79个城市开展试点,后来又增补江苏镇江、河北邯郸、河南平顶山以及吉林全省试点,试点城市达到88个。7月中旬国务院召开全国试点工作会议进行部署,温家宝总理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2008年2月26日,吴仪副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扩大试点电视电话会议。2008年,试点城市扩大到229个城市。主要政策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覆盖范围

城镇中不属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范围的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少年儿童和其他非从业城镇居民,都可自愿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二)筹资标准

由各地根据低水平起步的原则和本地经济发展水平,并考虑居民家庭和财政负担的能力合理确定。筹资标准:成年人一般在150~300元/年之间,未成年人一般在50~100元/年之间。

(三)政府补助

为了引导和帮助广大城镇居民缴费参保,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了政府补助的政策。政府对所有参保居民给予不少于人均80元/年的补助,对城镇特殊困难群体的参保缴费再给予不少于人均60元/年的补助。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补助一半,对东部地区,参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办法给予适当补助。

(四)管理制度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原则上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规定一致,由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在支付政策上与职工医保的区别:一是居民医保只建立统筹基金,不建立个人账户,基金主要用于支付住院医疗和部分门诊大病费用。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探索门诊普遍疾病医疗费用统筹的保障办法。二是基金支付比例原则上低于职工医保而高于新农合,一般为50%左右。

国家决定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届时,将基本实现全民医保的目标,中国的城乡居民无论地域、身份、经济状况有何不同,都可以享受到最基本的医疗保障。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提出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农民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以政府资助为主、针对农村居民的一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所有农村居民都可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府对所有参合农民给予适当补助,其中中央财政对中西部除市区以外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每年每人补助40元,地方财政的资助额不低于40元。中央财政对东部省份也按中西部地区一定比例给予补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般采取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主要补助参合农民的住院医疗费用。各县(市)确定支付范围、支付标准和额度。新农合一般由卫生行政部门所属的“农合办”管理资金的筹集和支付。

截至2008年4月30日,全国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县(市、区)数达到2729个,已经覆盖全部有农业人口的县(市、区),参加新农合人口8.15亿,参合率为91.54%,如期实现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在全国农村全面推行新农合制度”的目标。2008年上半年,全国参合农民累计受益2.35亿人次,其中住院补偿2039.92万人次,门诊补偿1.94亿人次,体验补偿1355.84万人次,其他(住院分娩、慢性病门诊、特殊疾病治疗等)390.2万人次,参合农民的总体受益面从2007年的14.73%提高到18.13%,参合农民实际住院补偿比从2007年的31%提高到35.4%,筹资标准提高的实际效果正在逐步显现。

四、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2003年,民政部、卫生部、财政部联合制定了《关于实施农村医疗救助的意见》,对实施农村医疗救助做出了全面部署。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卫生部、劳动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意见》,提出从2005年开始,在各省进行试点。这项制度主要采取财政资助、社会捐助、政府管理办法。一是资助低保人群参加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二是对部分高额医疗费用负担重的困难人群给予现金补助。2007年,全国城乡共救助1000万人次,支出36亿元。

医疗服务 医疗服务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目前,全国所有统筹地区,都建立了医疗保险行政管理和业务经办机构。全国定点医疗机构5万家,定点零售药店3.5万家。大多数地方实现了住院医疗费用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医疗机构直接结算。医疗服务管理政策主要是“三个目录,两个定点,一个结算办法”。

(一)服务项目管理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标准和办法,研究确定基本医疗保险可以支付的医疗服务项目范围。主要包括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医疗服务设施标准,简称“三个目录”。参保人员在“三个目录”规定范围内发生的医疗费用,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按规定支付。诊疗项目目录采用“排除法”,列不予支付和部分支付的项目。药品目录采用“准入法”,使用药品通用名称,分为甲、乙两类,甲类药品由国家统一制定,使用医疗保险基金按规定予以支付;乙类药品由国家制定,地方可以在15%幅度内调整,个人需要先自付一定比例。执行《医疗工伤保险药品目录》(2004年版)共有西药品种1027个,其中甲类315个,乙类712个;中成药823个,其中甲类135个,乙类688个。

(二)就医管理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管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确定定点资格,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同定点机构签订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和义务。职工在定点医疗机构就医发生的费用,可以按基本医疗保险规定支付。职工可以选择若干包括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在内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购药,也可以持处方在若干定点药店购药。

(三)结算管理

统筹基金支付的费用一般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医疗服务机构直接结算,具体结算办法由各统筹地区确定。目前各地实行按服务项目付费、按服务单元付费、按人头付费、总额预付制、按病种付费等多种结算方式。

远景目标

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

第四篇:深圳市远景医疗投资有限公司企业文化

亲爱的员工:

不论您是网络营销人员、医护人员、技师、专家、行政人员、后勤保障人员,我们都是以提供一个学习型的工作环境为号召,我们期待敬业负责、有「助人为快乐之本」的人生观的人参与我们的工作团队。专业能力固然重要,但是,我们更重视所有工作人员的学习态度,只要有好奇心、进取心,愿意为了提升自己的素质而学习,那么应征时的专业条件不是最重要。愿意为了工作和服务与同事沟通,与同事合作无间;愿意为了工作和服务追根究底、锲而不舍;愿意为了工作和服务而赴汤蹈火的人,就是远景医疗征才的对象同时也是全体员工对新同事的期许。远景医疗对于具备以下特质的人士永远敞开大门,欢迎您成为我们的工作伙伴: 1)有爱心、有耐心,愿意为陌生人的安危赴汤蹈火的人。2)有高度的求知欲,希望多学习、多磨练的人。3)有主动的精神,可以自主管理的人。4)肯负责,不空谈,不推诿责任的人。5)永远讲实话的,做实事,善于沟通的人。6)不吝和同事分享成果的人。

我们认为爱心与关怀不是从正式教育及课程学得到的知识,而是在适当的环境滋养出来的个人特质。你具有这样的特质吗?请自问并有所举动。

我们知道有很多人选择行业会有盲目感,这种投错行、走错路的情况,不但对其工作和其服务的对象不利,同时也使其本人终身无法从工作上得到乐趣。你有工作乐趣吗?请自问并有所举动。

我们需要的人才应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以及与人共处共事的能力,并且具备诚实、成熟、怜悯之心、对服务的承诺的坚持、以及领导的潜能。简单到四个特质︰能力、爱心、终身学习、社会责任。通常的小事例:当你在工作中服务的对象或者同事对你有误会,而你认为自己没有错时,常常会采取不理会的态度。结果,不但你个人失去修炼耐心和拓展胸怀的机会,你工作中服务的对象或者同事也可能因而做出错误的决定,造成双重的遗憾。

我们相信一个真正的愿意提升自我修养及素质的人,他对其他人所做的一切,包括:他精湛的专业技术;他亲切平等地问询;他在其他人身上的沟通、交流;以及他对其他人温柔的宽慰声,都是对人对己莫大的助益与功德。

所以,以信任为基础的团队关系的维系是每个员工职责的一部分。更何况,当我们真正关心他人时,我们怎能因为他人对我们有所误解或批评,就中止关心他呢?您必须和我们有同感,是这样的!欢迎您!让我们一起为远景启航吧!

我们建立的是一家学习型的医疗服务机构,我们以人为本,同时我们需要发展各个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建立完善在职训练及升迁体系,实际操作能力,绩效与认证评估的制度,加强全员的读书学习意识、开展研习会、岗位培训,其内涵包括职技提升、人际互动、生涯规划、生活品味、管理知能等,一方面促使员工自我实现,一方面满意工作;并与公司目标相结合而力求共同进步和发展。

终身学习的推动及建立学习的社会是世界性的潮流。“学”是知识的累积,“习”是不断的练习,因而,一家企业不可能达到永恒的卓越,它必须持续不断的学习,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员工,以增精进。在不断提升公司竞争力的前提下,要以终身学习来开发无垠的潜能,唯有丰沛的人力、脑力的创新,方能带动日新月异的生命力。

现代的竞争优势已经由过去的财务资本转变为知识资本,只有比竞争者学得更快的人,才能屹立于竞赛之中。组织的资产会随着时间而贬值,知识资产也不例外,所以,更要时时更新和培训、增值知识的资产;即,在公司内要营造一个可以终身学习的开放机制,处处有学习的环境和管道,时时可弹性自我导向的学习。这些都会体现在我们的绩效评估中。

期待与你共事愉快!

深圳市远景医疗投资有限公司

1.公司概况 1.1 简介及发展历程

成立于2000年的深圳市远景医疗投资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医院开发、投资、管理、经营的现代化集团企业,总部设在广东深圳,同时在广西、浙江、江苏、上海、郑州、福建、安徽、湖南、海南等地均设有分部。公司经济实力雄厚,目前在全国投资与合作的医院超过30家,遍布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华中等各个地区,业务涵盖医院经营管理、科研开发、健康管理等,成为现今中国医疗产业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和“行业标杆”!公司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化视野、专业化程度一流的人才高地,随着中国医疗市场改革与重组的不断深化及与国际接轨的程度化不断提高,深圳市远景医疗投资有限公司正进入一个高起点、规模化的快速发展时期!

深圳市远景医疗投资有限公司经过十几年来的发展,基于多年的行业管理经验以及雄厚的政府与行业资源,协助政府推进医疗体制改革,通过整合社会医疗资源,盘活经营不善的医疗机构;利用新的理念和国外的先进经验,践行新的改革形势下的代表未来趋势的可持续发展的医疗产业模式。同时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与慈善事业,协助与支持公益医疗的建设。

远景医疗致力于提高中国内地医疗水准,建设高品质的医疗机构。公司拥有专业的医院设计、基础建设、运营管理、网络营销、医护培训、设备进口等服务,以医疗为中心产业化发展。可为广大中小医疗机构提供业务支持,包括营销平台、信息管理平台、产品供应平台、统一采购平台、人员培训平台等,并从事高新医疗技术与设备引进、投资创办医疗机构、开展机构托管、项目合作、医疗设备投资与租赁、医疗产品销售、创办行业媒体、人力资源管理与派遣等服务。1.2 组织架构

公司的发展方向将依托现有项目和资源,广泛推广公司的品牌,扩大规模,增加项目投资以及全国的市场推广合作加盟。

现阶段公司的框架结构也将不断随公司规模的变化而发展壮大。1.3 企业文化 1.3.1 企业精神 ▪信任:信任是共享共担的基础,信任是团队建设的基石,团队协作才能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责任:责任是一种使命,团队在有责任感的基础上才有个人人格的独立、个性的自由发展,才能有一定规则下的团队协作,个人自我价值的实现!

▪效率:效率的追求可以激发每一个人的自由想象与活力,在每个人可以实现自我价值的基础上,让个人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爱心:爱心是永恒的正能量,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有爱心的团队将会拥有无限的创造力与爆发力!1.3.2 品牌文化

▪企业理念:“思远而景致”-居安思危、自强不息;以人为本、大爱所成。▪企业作风:稳健、务实、精诚、至臻。

▪企业宗旨:改善社会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国民健康保障;服务国民经济,承担社会责任。▪管理思想:用人性化的纪律管理人,用学校式的教育培养人,用家庭式的温馨关心人。▪用人原则:重用德才兼备之人,培养有德才弱之人,慎用有才无德之人,不用无德无才之人。▪公司定位:成为最具竞争力的医疗服务机构。

▪公司标识:LOGO是公司形象的最重要的部分,并依法注册,是公司的财富。因此在使用公司徽标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未经批准不许擅自变形、重组、加后缀、改颜色。

------LOGO整体包含徽标和文字两部分。徽标主体分别选取了远景(Yuan Jing)拼音的第一个字母,“Y”由黄、蓝、绿三个颜色的“J”所组成;文字主体的中文“远景医疗”为公司简称,英文“Future Medical”为“远景医疗”的意译。

------绿色代表信任,黄色代表责任,蓝色代表效率,红色代表爱心,四色象征着公司的核心精神,徽标外围是无数相紧扣的“手”的抽象图,并用绿色为基色,象征着公司是以“信任”为基石的团结大家庭;“远”字“景”字为艺术变体,红色的点代表着爱心,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量源泉,“十”字代表着公司医疗的发展定位;英文“Future”有未来、远景、前途之意,代表着自强不息、大爱所成的公司理念。

第五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法(草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法(草案)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各方的合法权益,保护人民健康,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的基本医疗卫生,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卫生活动过程中,采用国家基本药物和(或)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为人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诊断和治疗。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医疗机构,必须要优先建设与发展基本医疗卫生,不准以任何借口阻碍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

第四条 坚持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中的责任,确立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投入中的主导地位。

第五条 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

第六条坚持中西医并重,大力发展祖国传统中医药在基本医疗卫生中的重要作用,必要时政府扶持祖国传统中医药在基本医疗卫生中的建设与发展。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领导基本医疗卫生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配套措施和监督管理体系。

第八条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基本医疗卫生并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医疗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基本医疗卫生工作。

军队的基本医疗卫生工作,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和计划生育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

第九条 各级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按照职责分工,承担责任范围内的基本医疗卫生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工作。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承担本机构范围内的基本医疗卫生管理工作,并接受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对业务的指导。

第十条 国家支持基本医疗卫生的发展,鼓励开展基本医疗卫生学术研究,提高基本医疗卫生的科学技术水平。

国家支持和鼓励开展基本医疗卫生的国际合作。

第十一条国家支持和鼓励单位和个人参与基本医疗卫生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有关制度,方便单位和个人参与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保障、宣传教育、社会资助、志愿服务和其他投入活动。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居民、村民参与社区、农村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建设。

第十二条国家开展基本医疗卫生教育。新闻媒体应当无偿开展基本医疗卫生的公益宣传活动。医学院校应当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教育和科学研究,对在校学生以及其他与基本医疗卫生有关人员进行基本医疗卫生教育和培训,为我国实行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定期进行基本医疗卫生知识、技能的培训。

第十三条对在基本医疗卫生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和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因参与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工作致病、致残、死亡的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助、抚恤。

第十四条 国家实施基本医疗卫生信用评价制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一切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人实行基本医疗卫生信用评分。

第十五条同基本医疗卫生有关的药品、医疗器械及检查设备、保障资金的筹集和使用,以及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管理,分别按照有关法律办理。

第十六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人,必须接受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对基本医疗卫生有关的情况进行调查、抽检、现场取证等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不得泄露涉及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技术秘密、业务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以及其他部门,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因违法实施行政管理,阻碍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侵犯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人合法的基本医疗卫生权益的,有关医疗卫生机构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

第二章 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规划

第十七条国务院领导全国的基本医疗卫生工作。将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纳入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实行保护、扶持、发展基本医疗卫生的政策,为建设与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提供政策、资金与技术保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实际情况,提出科学合理的基本医疗卫生政策,并组织实行。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把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纳入到区域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发展总体规划,并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方案,并组织实施。

第十八条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并实行统一的监督管理。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工作。

第十九条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管理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的主要职责:

(一)组织制定并实施全国基本医疗卫生建设方案与发展规划;

(二)负责组织并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管理办法》、《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管理办法》、《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管理办法》,并会同国务院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管理办法》,并会同国务院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信用评价及标准管理办法》,报国务院批准;

(三)监督管理各级各类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及相关单位的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工作;

(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十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定制度。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成立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制定委员会。下设国家基本药物制定委员会,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制定委员会,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定委员会。

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制定委员会在制定基本医疗卫生过程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建设方案与发展规划;

(二)开展对国家基本医疗卫生相关内容法制化、标准化、规划化、信息化研究工作。重点做好国家基本药物和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的标准化、规范化研究工作;

(三)收集、分析和报告与基本医疗卫生有关内容的监测信息,预测基本医疗卫生发展方向和趋势;

(四)开展对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指导、培训工作;

(五)指导、培训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基本医疗医疗卫生服务;

(六)开展对基本医疗有关的药物、医学检查、医疗卫生服务等不良反应调查,现场处理及远期疗效评价;

(七)开展基本医疗卫生临床应用研究、评价、提供技术咨询;

(八)开展对基本医疗卫生和非基本医疗卫生的界定工作。第二十一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卫生保护制度。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保护规划和方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保护规划和方案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基本医疗卫生保护计划和工作方案。

县级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县级有关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实际情况,做好本地区基本医疗卫生保护工作。

第二十二条 国家保护野生中药材资源,建立地道基本中药材生产基地,发展现代基本用药。

第二十三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制度。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设置或者确定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报国务院批准,承担实施基本医疗卫生质量监督检查工作。

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可以在本行政区域内设置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各级地方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的设置规划由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提出,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四条 各级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在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监督检查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建设方案的实施情况;

(二)监督检查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保护规划、计划、方案的实施情况;

(三)收集、分析和报告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运用基本医疗卫生有关的监测信息;

(四)开展对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检查、现场处理及其疗效评价;

(五)开展对基本医疗卫生有关的药物、医学检查、医疗卫生服务进行鉴定;

(六)指导、培训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开展基本医疗卫生工作;

(七)开展健康教育、咨询,普及基本医疗卫生知识;

(八)对被检查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限期改进基本医疗卫生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卫生高等教育制度。国家支持鼓励发展传统医学教育,完善中医、中西医结合、西医三大医学课程体系建设,规范教学内容和方式,强化医校管理,加强医校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人才素质教育,努力培养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医疗卫生人才。建立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做好基本医疗卫生人才评价工作。

第三章 内容与程序

第二十六条 国家建立基本药物制度。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主管国家基本药物,并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管理办法》,报国务院批准。

第二十七条 国家实行基本药物制定政策。

国家基本药物由国家基本药物制定委员会负责制定,交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制定委员会审议,报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送国务院备案。

国家基本药物制定委员会在制定国家基本药物过程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方案》;

(二)开展对国家基本药物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研究工作,特别开展野生中药材、地道药材生存环境、采集时间、采集部位、药效成分及矿物质含量分析、现代药理分析等综合研究工作;

(三)收集、分析、报告与国家基本药物有关的各项信息。预测国家基本药物发展方向和趋势;

(四)开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研究、评价,提供技术咨询;

(五)指导、培训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运用基本药物的技术水平工作。

第二十八条 国家基本药物的制定要遵循安全、有效、方便、廉价、必需的原则。国家实行基本药物总量控制和定期调整政策。

第二十九条 国家基本药物的命名,一律采用药典名称,不得采用其他方式进行命名。

第三十条 国家实行基本药物生产、经营许可制度。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许可,未经申报和批准的企业,不得生产含有标注“国家基本药物”字样的药品。

各级地方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审批本行政区域内基本药物经营企业许可,未经申报和批准,不准经营“国家基本药物”字样药品。第三十一条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要求生产、经营、使用国家基本药物。

第三十二条 国家实行基本药物保护政策。

禁止进口药品和新上市药品入选国家基本药物。对一些治疗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用药,可以适当放宽条件。

禁止国外企业生产国家基本药物。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药房内,必须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并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在门诊药房中的使用比例。

第三十三条 国家基本药物的包装、价格、广告、运输、供应、监管,必须按照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实行。

第三十四条国家基本药物必须赁医师处方笺销售,调配使用,对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的必须严格按照《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实行。

第三十五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学常规检查制度。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主管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并制定《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管理办法》,报国务院批准。

第三十六条 国家实行基本医学常规检查制定政策。

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由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制定委员会负责制定,交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制定委员会审议,报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送国务院备案。

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制定委员会在制定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过程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目录》、《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目录调整方案》和《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设备目录》;

(二)开展对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的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研究工作,特别开展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科技研究中医四诊、证的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研究工作;

(三)收集、分析、报告与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有关的各种信息,预测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四)开展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临床应用研究、评价、提供技术咨询;(五)指导、培训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运用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的能力,提高诊断、治疗的技术水平。

第三十七条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的制定要遵循安全、有效、适用、必需、廉价的原则。国家实行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总量控制和定期调整政策。

第三十八条 国家实行基本医学常规检查认证制度。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制定《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认证管理办法》,并制定《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操作规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等有关规定,经认证合格的基本医学常规检查人员可以在认证范围内从事基本医学常规检查。

第三十九条 国家实行基本医学常规检查保护政策。

禁止进口医学检查设备和新研究检查设备直接入选《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设备目录》,禁止对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结果进行相互攻击。

第四十条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所需的设备由县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统一购进。报上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十一条 加强对从事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完善检查结果的时效性,建立检查结果互认机制。

第四十二条 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必须赁首诊医师检查通知单要求进行检查。严禁基本医学常规检查人员强行做不必要检查。

第四十三条 国家实行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有偿服务机制。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实际情况,会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工商、价格等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收费标准》,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基本医学常规检查项目收费调整方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工商、价格等部门制定,报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十四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度。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主管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并根据相关法律制定《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管理办法》,报国务院批准。

第四十五条 国家实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定政策。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由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定委员会负责制定,交国家基本医疗卫生制定委员会审议,报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送国务院备案。

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制定委员会在制定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录》和《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录调整方案》;

(二)开展对基本卫生服务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研究工作,特别开展重大疾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研究;

(三)收集、分析、报告与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有关的各种信息。预测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四)开展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临床应用研究、评价,提供技术咨询;

(五)指导、培训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工作,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第四十六条 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制定要遵循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服务原则。

第四十七条 国家实行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收费减免政策。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价格部门制定《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收费标准》,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收费调整方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合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价格部门制定,报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实际情况,制定《免收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项目》,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送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

第四十八条 国家建立基本诊疗程序制度。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制定《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操作规范》、《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护理规范》和《国家基本诊疗程序》。

第四十九条从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基本医疗卫生执业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履行防病治病、救死扶伤、保护人民健康的神圣职责。

第五十条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为人民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时,必需严格按照《国家基本诊疗程序》、《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操作规范》和《基本医疗卫生护理规范》以及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工作。

第五十一条 国家实行首诊负责制度。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国家首诊负责,并制定《国家首诊负责管理办法》,报国务院批准。

第五十二条 国家基本诊疗程序制定要遵循安全性、科学性、系统性、评价性、可操作性原则。

第五十三条医疗卫生机构在执业过程中,应当按照《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提交相关执业材料。

第五十四条 医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医师资格证书》、《医师执业证书》;

(二)二寸免冠正面半身照片两张;

(三)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本人6个月内的健康体检表;

(四)身份证明;

(五)医疗卫生机构聘用证明;

(六)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出具的业务水平考核结果证明;

(七)省级以上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第五十五条 医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严格按下列专业特点执业:

(一)中医诊疗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要主症明确,资料详尽,四诊合参,定病定位恰当,定性辩证准确,立法、用药合理;

(二)西医诊疗人员在诊疗过程中,要五诊合参,认真体检,症状明确,初步解剖定位准确,定病恰当,治疗合理;

(三)中西医结合诊疗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必须熟练掌握两大医学体系内容,中医四诊和西医五诊合参,全方位对疾病进行定位、定性、定量,突出疾病螺旋式上升演变链的防治,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中,重点做好中西药合用出现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

(四)疑似法定传染病(源)就地隔离,按有关规定处理并向上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汇报。

第五十六条临床基本诊疗程序是依据患者病历书写记录进行判断,从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要求书写病历。

第四章 运行与保障

第五十七条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基本医疗卫生运行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医疗卫生运行管理工作。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本单位内的基本医疗卫生运行管理工作。

中国人民解放军卫生和计划生育主管部门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对军队的基本医疗卫生实施运行管理。

第五十八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人口、医疗卫生资源、医疗卫生需求,根据本法有关规定,制定本行政区域内从事基本医疗卫生为主的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并制定《基本医疗卫生运行管理规范》。

第五十九条 设置以基本医疗卫生或基本医疗卫生为主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符合基本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和医疗卫生机构设置标准。

医疗卫生机构设置标准由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制定。

第六十条 基本医疗卫生运行管理规范制定的基本原则:

(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履行职责;

(二)严格按照《医疗卫生机构管理条例》有关规定,履行职责;

(三)实行院长负责制,院长根据本法和相关法律有关规定,履行自己的职责。

第六十一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制度。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管理办法》,报国务院批准。

第六十二条 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筹集和使用的基本原则:

(一)强化政府监管责任,落实中央财政对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投入的比例;

(二)政府主导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筹集和使用工作,是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主要投入方;

(三)确定个人辅助投入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筹集所占的比例;

(四)加强地方财政对基本医疗卫生建设的投入;(五)规范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的使用,优先考虑基本医疗卫生救助启动资金的使用,确定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在使用过程中,患者与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所占的比例;

(六)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实行收支两条线和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禁止借用,挪用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

(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筹集和使用方案》,报国务院批准。

第六十三条 国家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

依据《国家基本药物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保证医疗卫生机构和允许销售国家基本药物的经营企业能供应国家基本药物。

第六十四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学常规检查供应保障体系。

依据《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保证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学常规检查的供应工作。

第六十五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供应保障体系。

依据《国家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政策,保证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供应工作。

第六十六条 国家建立应急救护体系。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必须配备兼职的急救人员,配合急救医疗机构工作,并落实各项应急救护工作。

第六十七条 国家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各级政府出台政策,积极引导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做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第五章 考核与培训

第六十八条 县级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应当按照本法有关规定,对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基本医疗卫生工作进行定期考核。

对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考核结果,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应当报告准予执业和注册的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备案。

对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考核不合格的项目,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根据本法规定限期改进,并接受培训和继续教育,对三次改进不合格的,对该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及相关医务人员给予行政处罚。严重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对医疗卫生机构吊销《医疗卫生机构执业许可证》和医务人员注销《医师资格证书》,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第六十九条 上级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负责指导、检查和监督下级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考核工作。

第七十条 从事基本医疗卫生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一)在执业活动中,医德医风高尚,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事迹突出的;

(二)对在基本医疗卫生诊断和治疗中,有重大技术突破,作出显著贡献的;

(三)遇到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救死扶伤,抢救诊疗表现突出的;

(四)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规定应当予以表彰或者奖励的其他情形的。

第七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医疗卫生培训计划,并委托有关机构或者组织,按培训计划进行基本医疗卫生教育,并提供教育条件。

第六章 科研与信息

第七十二条国务院应当根据社会需求和基本医疗卫生发展的需要,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教育,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教育体系,改善办学条件,支持设立基本医疗卫生临床教学基地。

第七十三条医疗教育机构应当加强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治疗和医德医风教育。在学好本专业课程体系基础上,可以学习第二医学专业理论、技能等。

第七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培养本地区基本医疗卫生学术带头人、中青年技术骨干和中西医结合型人才。

第七十五条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中医药师承教育具体办法,鼓励在传统中医药领域有突出水平和经验人员,带徒授业。

第七十六条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制定基本医疗卫生技术研究规划,加强基本医疗卫生科研机构建设,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组织重大基本医疗卫生科研攻关项目。

第七十七条 基本医疗卫生科研应当与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相结合,西医临床和西医教育相结合,中医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等。第七十八条重视和支持传统医学文献的收集、保护、整理以及有独特疗效的传统诊疗技术的发掘、利用,加强仲景、华佗、温病医学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开发。

鼓励捐献中医文献和有独特疗效的中医诊疗技术,对经专家鉴定确认有重要价值的中医学术专著的出版,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财政、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从资金上予以资助,出版行政部门和出版单位应当予以支持。

第七十九条基本医疗卫生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获取权利人的基本医疗卫生技术及成果;未经允许,不得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掌握权利人的基本医疗卫生技术及成果。

第八十条鼓励开发、推广、运用基本医疗卫生技术及成果,培育发展基本医疗卫生技术市场。权利人手持其基本医疗卫生技术及成果进入市场,参与开发。其报酬按有关规定收取。

第八十一条鼓励基本医疗卫生学术团体组织基本医疗卫生技术交流,开展基本医疗卫生咨询服务,搜集传统医学资料,研究基本医疗卫生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

第八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根据本地区特色和优势,组织开展基本医疗卫生学术、人才、技术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第八十三条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信产行政部门制定基本医疗卫生网络信息化平台建设规划,并将基本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纳入到基本医疗卫生建设规划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将网络信息化纳入到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标准内。

第八十四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卫生信息举报制度,公布举报电话。

任何组织和个人有权向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不足,有权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举报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履行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等有关职责。接到报告、举报的有关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立即组织对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不足,不履行或者不按规定履行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等有关职责的情况,进行调查处理。

对举报基本医疗卫生有功的组织和个人,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奖励。

第八十五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卫生信息发布制度。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向社会发布基本医疗卫生有关的信息。必要时,可以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向社会发布本行政区域内基本医疗卫生有关的信息。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全面。

第七章 信用评价及标准

第八十六条 国家建立基本医疗卫生信用评价制度。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信用评价及标准管理办法》,报国务院批准。

第八十七条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信用评价的对象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及其监督检查人员。

第八十八条国家实行基本医疗卫生信用评价计分制。具体计分方案由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制定。

第八十九条 国家实行个人信用保密政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公平开个人信用信息资料。

第八章 监督管理

第九十条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有权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报经其审批的基本医疗卫生有关的事项进行监督检查,有关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和隐瞒。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监督检查时,必须出示证明文件,对监督检查中知悉的被检查人的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应当保密。

第九十一条 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基本医疗卫生管理工作履行下列监督检查职责:

(一)对下级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履行本法规定的基本医疗卫生管理职责进行监督检查;

(二)对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医疗卫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三)对国家基本药物生产、包装、价格、运输、使用实行全程监督检查;

(四)负责对药品经营企业销售国家基本药物经营权的审批、登记、校验、评审工作;

(五)对本法以外涉及医疗卫生方面的法律规定依法进行监督检查;

(六)责令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限期改进基本医疗卫生管理工作;

(七)对违反本法规定又限期不改进的检查单位或者个人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行使下列监督管理职责:

(一)负责对制药生产企业生产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权审批、登记、验证、评审工作;

(二)对违反本法的各种行为给予处罚。第九十二条 人民政府相关部门依据本地有关规定履行相应的监督管理职责。

第九十三条 基本医疗卫生监督管理,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进;对限期不改进的检查单位给予公布,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

(一)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没有按照要求销售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的;

(二)医务人员违反《国家基本医学常规检查操作规范》、《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护理规范》和《国家基本诊疗程序》及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医疗卫生机构未按规定配备兼职急救人员和应急准备工作的;

(四)违规筹集和使用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情节轻微的;

(五)未按要求写处方和病历的。

第九十五条药品经营企业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销售含有标注“国家基本药物”字样的药品,责令停止销售、整顿,并处以二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二年内不予审批销售国家基本药物。

第九十六条药品生产企业未经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生产含有标注“国家基本药物”字样的药品,责令停产、整顿,并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十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十年内不予审批生产国家基本药物。

第九十七条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在监督管理基本医疗卫生中,违反本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造成不良后果,给予降级或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未依照本法的规定履行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职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造成基本医疗卫生建设与发展严重滞后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十九条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直接人员的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一)未依法履行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职责的;

(二)未依法履行基本医疗卫生监督检查报告、通报职责,或者隐瞒、谎报、缓报基本医疗卫生信息的;

(三)未主动收集基本医疗卫生信息,或者对基本医疗卫生信息报告未及时进行分析、调查、核实的;

(四)发现存在基本医疗卫生问题,未依据职责及时采取本法规定的措施的;

(五)故意泄露基本医疗卫生中有关单位和个人技术秘密、业务秘密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

第一百条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接到群众举报后,未及时组织调查的;

(二)未按要求填写现场调查报告的;

(三)未认真核查,就实行行政处罚的。

第一百零一条 违规筹集和使用国家基本医疗卫生保障金,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第一百零二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对处罚决定未在法定期限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章 附则

第一百零三条 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

(一)医疗卫生机构,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医疗卫生机构,包括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妇幼保健机构、传染病防治机构、地方病防治机构等。

医务人员,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取得相应资格的医疗技术人员。

(二)基本药物,是指用于基本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及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物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三)医学常规检查,是指依据人体医学理论,并经科学检验安全、合格的检查,包括中医脉象、舌诊及现代医学检查等。

(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主要包括:体检、出巡诊、急救、家庭病床、常规检查、诊断及处置、指导临床基本用药、注射国家基本药物、病后调理及预防、保健、公共卫生服务、心理卫生等方面的内容。

(五)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是指保障基本医疗卫生各方利益,包括广大人民群众、医务人员及医疗卫生机构运行。

第一百零四条 基本医疗卫生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第一百零五条 中国人民解放军执行本法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依据本法制定。

第一百零六条 本法由国务院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解释。

第一百零七条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深圳市基本医疗管理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深圳市基本医疗管理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本医疗服务制度

    大通县人民医院基本医疗服务制度 各科室: 为保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医疗保障管理,医院健全医疗保障管理制度由质控科负责制度落实。 一、新技术新业务管理 依法开展新技术、新业......

    基本医疗服务制度

    基本医疗服务制度 1、新技术新业务管理依法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并建立相关管理制度;不得开展未经批准或安全性、有效性未经临床实践证明的技术。 2、核心制度制定并执行首诊负......

    基本医疗制度(5篇模版)

    临床主任(副主任)医师职责 1、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预防、教学、科研工作。 2、按时查房,具体帮助和指导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进行诊断、治疗及特殊诊疗操作。......

    基本医疗服务总结

    2013年基本医疗服务半年工作总结 2013年上半年,我中心在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心领导的带领下,严格执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及卫生局各......

    2015.11基本医疗材料要求

    基本医疗保险门(急)诊申报所需材料 1、社会保障卡; 2、定点医疗机构收费票据; 3、定点医疗机构医疗保险处方底方(急诊需提供急诊处方底方); 4、医院、药店、急救车各类费用(西药、中......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一、为什么要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和谐稳定。通过家庭缴费和政府补......

    深圳市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

    附件八 深圳市医疗机构设置基本标准 第一部分 医院设置基本标准一、综合医院(一)一级综合医院(二)二级综合医院二、中医医院(一)一级中医医院(二)二级中医医院三、中西医结合医院(一)......

    深圳市员工宿舍管理制度

    惠宝员工宿舍管理制度 为了搞好员工宿舍,加强治安,保障员工有一个整洁、优美、安全、安静、秩序良好的住宿环境,特规定如下: ⑴ 入职员工由人事部统一安排房间、床位,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