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疗纠纷防范学习体会
医疗纠纷防范学习体会
**县妇幼保健院**
为增强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意识,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纠纷防范意识,确保医疗安全,我院组织了由妇产科***副主任主讲,全体医务人员参加的医疗纠纷防范工作培训会议。
通过此次培训,我受到了很深的启发,作为医院的一名管理人员,不仅要了解医疗纠纷的特点、发生的原因,更要掌握如何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现将学习心得汇报如下:
一、医疗纠纷的特点:
1、医疗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深入,医患双方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虽然各级医院都将“以病人为中心”作为医疗服务的根本宗旨,医疗服务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令人费解的是,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却迅速攀升。同时,医患纠纷已成了新闻媒体报道的焦点、人民群众议论的热点、医疗机构和医疗行政部门处理的难点。
2、处理难度逐渐增加:形成这种情况与下列几种原因有关:①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举证倒臵,少数人钻政策的空子;②患者及家属要求的经济补偿越来越高;③法院对个别医疗纠纷判决高额补偿及同情弱者对医疗纠纷的发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④医疗纠纷中涉及的人际关系广、杂。
3、由服务质量不满意诱发的医疗纠纷逐年增多:医疗纠纷是患者在
1治疗过程中出现伤残、死亡等不良后果而引发的。而此类纠纷不一定是由医疗事故诱发的,有可能是医护人员服务态度不好、讲话不注意场合等因素激惹而致。
4、波及的社会面逐渐扩大:以往医疗纠纷一般能在医院内部得到妥善解决,现在许多纠纷由于经济利益冲突加剧,患者及家属为了得到更高的经济补偿,往往把问题带到社会上,企图利用社会力量加压于医院,而部分网络、媒体也十分热衷报道此类事件, 片面的报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5、民事纠纷向刑事性质转化:患者及其家属向医务人员施暴的恶性案件在各地时有发生,且呈上升趋势。如河南、浙江、湖北、福建、北京等地的医院先后都因纠纷发生过恶性事件,在事件中医务人员不同程度的受到伤害甚至为此丢掉性命。
二、医疗纠纷产生的几种常见原因
1、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工作期间不能随叫随到,且态度生硬或冷淡,易引起病人不满,甚至有的医务人员看过病人后不做处理或无交代和解释,沟通不到位,就容易产生误会。
2、医患间认识上的差异:对疾病的诊治,患者总是报着一种治愈的美好愿望,同时期望得到像在商店购物那样热情周到的服务,可是医务人员并不这样认为,一种情况是,疾病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其诊治须按一定的操作规程进行。一些危重症患者,在大家看来,情况相当危急,而医务人员往往表现出不紧不慢的样子,不严肃,抢救病人还在说笑,没有同情心;另一种情况是,部分医务人员不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
为患者服务,服务意识不强,认为是患者有求于他们,没有摆正自己的位臵,对患者热情不起来,工作不精心,久而久之成为一种“职业病”,这种认识上的差异是目前社会转型,特别是医疗体制改革进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是产生医疗纠纷的原因之一。
3、不重视病人的主诉,三级查房流于形式:查房不查体,有些人自以为是,过分相信自己,思路狭窄,不仔细查病人,不认真思考,不耐心仔细地解释病情和回答病人的疑问,常常出现误诊,或出现新的情况而束手无策。
4、交代病情无记载:病历中反映不出上级医生的水平,对疾病的分析如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处理原则、预后判断、及可能出现的严重结果,家属的要求和意见在病历中不能体现,不能很好的保护自己。
5、对病人缺少爱心,不能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6、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基本技能不扎实: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病情判断失误,贻误治疗询问病史不详,检查简单、粗糙,过分相信仪器或实验检查,没有自己认真分析病情,对病情没有作出正确的判断,使病情继续发展,贻误疾病的诊治,最后出现问题手足无措,或把问题推给其他科室,造成问题扩大或纠纷。要勇于承担责任。
7、违反技术操作规程:例如:注射操作失误、手术违章操作等,给患方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后果。
8、违反规章制度:错用药物、错误输血、错报病情、擅离职守等,都是没有很好地执行医疗中的各项规章制度的结果。
9、术前准备不充分,急于手术,对疑难、复杂手术不进行术前讨论,对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估计不充分。没有严格执行告知制度。对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术前没有考虑到且有可能影响手术效果的问题时,部分医务人员抱有侥幸的心理,没有及时将病情变化告知家属,从而留下隐患,造成误会。
10、个别医务人员存在医德医风差的现象,私自接受患者赠送的红包。患方之所以要送红包,主要就是想要得到更好的治疗,对治疗效果的期望值也更高。一旦治疗效果没有达到患方理想的要求,医疗纠纷就有可能发生
三、针对上述可能导致医疗纠纷的情况,作为医院的管理人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1、明确各级各类医师职责,实行科主任、医疗组长负责制:一级对一级负责,科主任、医疗组长为医疗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求各位医护人员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位病人,2、严格执行各项关键性医疗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分级护理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等,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
3、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各科室的整体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全院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加强医患沟通,使病人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有大概的了解,并且医务人员要做到沟通有记录,一旦出现纠纷,学会保护自己。
5、实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严格执行大、中型手术术前讨论制度,重点是:术前诊断、手术适应证、术式、麻醉与输血选择、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等。必要时可以请医技科室一起参加。围手术期管理措施到位。术前:诊断、手术适应证明确,术式选择合理,患者准备充分,与患者签署手术和麻醉同意书、输血同意书等。手术查对无误;术中:意外处理措施果断、合理,术中改变术式等及时告知家属或代理人等;术后:术前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符,并发症预防措施科学,术后观察及时、严密,早期发现并发症并妥善处理。
6、强化法制观念,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医院将定期举办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班,让医务人员学法、懂法,并且熟悉如何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7、加强对《病历书写规范》的学习,并严格按照《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书写医疗文书。医院成立了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将不定期地对住院病历质量进行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同时对病历书写责任人进行相应的处罚。
8、不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树立良好的为患者服务思想。为了提高医院医疗水平,医院将在医德、医风上下功夫,教育全体医务人员要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切实维护患者的利益,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特别是要培养医务人员的“慎独”精神,增强其单独工作时的自律性、养成单独工作与合作工作时一样认真、无人监督和有人监督时一样负责的好习惯。同时,要加强医务人员考核评估,及时淘汰不合格、不称职医务人员,尽量减少因过失或差错等技术原因而导致的不应有的人身伤害或损失;加强对医务人员关于减少医疗纠纷事故、医疗事故处理原则和防范对策等内容培训,加大对责任心不强,玩忽职守所造成的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罚力度,以儆效尤,从根本上杜绝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2011
年3月23日
第二篇:医疗纠纷防范学习体会
医疗纠纷防范学习体会
通过几周对医疗纠纷的学习发现,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不断深入,医患双方的主体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虽然各级医院都将“以病人为中心”作为医疗服务的根本宗旨,医疗服务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令人费解的是,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却迅速攀升。同时,医患纠纷已成了新闻媒体报道的焦点、人民群众议论的热点、医疗机构和医疗行政部门处理的难点。
处理难度逐渐增加:形成这种情况与下列几种原因有关:①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举证倒置,少数人钻政策的空子;②患者及家属要求的经济补偿越来越高;③法院对个别医疗纠纷判决高额补偿及同情弱者对医疗纠纷的发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④医疗纠纷中涉及的人际关系广、杂。
由服务质量不满意诱发的医疗纠纷逐年增多:医疗纠纷是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伤残、死亡等不良后果而引发的。而此类纠纷不一定是由医疗事故诱发的,有可能是医护人员服务态度不好、讲话不注意场合等因素激惹而致。
波及的社会面逐渐扩大:以往医疗纠纷一般能在医院内部得到妥善解决,现在许多纠纷由于经济利益冲突加剧,患者及家属为了得到更高的经济补偿,往往把问题带到社会上,企图利用社会力量加压于医院,而部分网络、媒体也十分热衷报道此类事件, 片面的报告,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民事纠纷向刑事性质转化:患者及其家属向医务人员施暴的恶 1
性案件在各地时有发生,且呈上升趋势。如河南、浙江、湖北、福建、北京等地的医院先后都因纠纷发生过恶性事件,在事件中医务人员不同程度的受到伤害甚至为此丢掉性命。
医疗纠纷产生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原因:第一,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认真,工作期间不能随叫随到,且态度生硬或冷淡,易引起病人不满,甚至有的医务人员看过病人后不做处理或无交代和解释,沟通不到位,就容易产生误会。第二,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基本技能不扎实:对疾病的认识不足。病情判断失误,贻误治疗询问病史不详,检查简单、粗糙,过分相信仪器或实验检查,没有自己认真分析病情,对病情没有作出正确的判断,使病情继续发展,贻误疾病的诊治,最后出现问题手足无措,或把问题推给其他科室,造成问题扩大或纠纷。要勇于承担责任。
第三,违反技术操作规程及规章制度,术前准备不充分,急于手术,对疑难、复杂手术不进行术前讨论,对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估计不充分。没有严格执行告知制度。对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术前没有考虑到且有可能影响手术效果的问题时,部分医务人员抱有侥幸的心理,没有及时将病情变化告知家属,从而留下隐患,造成误会。为了尽可能减少医疗纠纷的情况,作为医院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各项医疗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有效防范、控制医疗风险,及时发现医疗质量和安全隐患。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使各科室的整体水平有一个大的提高,全院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其次,加强医患沟通,使病人对疾病的诊断、治疗、预后有大概的了解,并且医务人员要做到沟通有记录,一旦 出现纠纷,学会保护自己。强化法制观念,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医院将定期举办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班,让医务人员学法、懂法,并且熟悉如何用法律来保护自己。
不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树立良好的为患者服务思想。为了提高医院医疗水平,医院将在医德、医风上下功夫,教育全体医务人员要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切实维护患者的利益,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特别是要培养医务人员的“慎独”精神,增强其单独工作时的自律性、养成单独工作与合作工作时一样认真、无人监督和有人监督时一样负责的好习惯。同时,要加强医务人员考核评估,及时淘汰不合格、不称职医务人员,尽量减少因过失或差错等技术原因而导致的不应有的人身伤害或损失;加强对医务人员关于减少医疗纠纷事故、医疗事故处理原则和防范对策等内容培训,加大对责任心不强,玩忽职守所造成的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罚力度,以儆效尤,从根本上杜绝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
2011年3月23日
第三篇:(医疗纠纷防范自查)
***卫生院2017年医疗纠纷防范自查报告
2017年,本院按照县卫计局相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安全风险防范,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防止出现医疗差错和纠纷,本院认真开展了医疗纠纷防范各项工作,全年未出现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现就我院医疗纠纷防范自查总结如下。
一、目前医疗纠纷防范工作开展情况
1、各种应急处置预案、医疗护理核心制度及各科岗位职责、规范、流程健全,我院建立有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本院制定了医疗质量绩效考评细则,医院定期开展质量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本院制定了《考勤管理办法》,加强了劳动纪律的管理,同时加强了重点部门的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工作。
2、定期开展医疗纠纷范、急救知识与技能和医疗质量安全培训教育。我院每进行全员医疗纠纷范、医疗质量安全教育两次以上,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临床医、护、药每季度认真开展了业务“三基”培训与考核,不断提升了整体专业技术水平。临床医护加强了急救知识与技能操作的培训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医务人员院前急救能力,保障了医疗安全。
3、加强医患沟通,全面履行告知义务。凡来本院就诊的患者,医务人员尽可能的做好各项政策的宣传解释及引导工作,住院医护及时听取患者的意见和需求,全面履行告知义务,及时完善知情同意书并完成签字手续,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情况如实告知患者本人或家属,耐心解答患者或家属提出的疑问,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规范诊疗签字内容,医务人员及时完成医疗文书,各种有创操作知情同意落实到位。
4、及时了解出院病人反馈意见,本院护理部每天由夜班护士电话回访一周内出了院的患者,了解患者对本院各项工作的评价,对反馈的问题和建议及时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或院办公会综合分析后责成相关科室人员整改,尽可能为病人提供便捷的诊疗服务,优化服务流程,规范诊疗服务行为,改善服务态度,避免医疗纠纷和事故的发生。
5、加强医务人员依法执业意识。要求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凡未取得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均未单独从事诊疗服务活动,均指定有带教老师。
二、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1、医患沟通和医务人员服务意识仍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加强,要认真落实首问负责、首诊负责制,各种沟通要及时、要有痕迹可查,各种沟通要全面和彻底,要让患者充分知晓相关内容,及时消除患者或家属疑虑。
2、医务人员医疗纠纷防范意识不强,今后要加强全员医疗纠纷防范及医疗安全培训教育,提高医务人员自我保护意识,注重医疗文书的法律证据。
3、各种制度、规范、流程落实不细、不实,今后要加强督导检查,严格落实医疗、护理核心制度及各种操作规程,进一步规范诊疗服务行为。
***卫生院
2018年01月08日
第四篇:如何防范医疗纠纷心得体会
如何防范医疗纠纷心得体会
医疗纠纷是由患者及医务人员多方面愿意产生的,作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也应该持有正常的心态,多做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医疗活动中要积极创造良好文化环境,为患者提供优美的就医环境,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从社会客观因素上尽量减少纠纷的发生;更应该从既往发生的医疗纠纷中汲取经验教训,积极改善自己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还应提高医疗质量避免医疗纠纷的产生,因此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1)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应熟悉掌握常用的卫生管理法律、法规。
(2)加强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教育,增强服务意识。医务人员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首要前提,也是衡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起码标准,所以医院应该教育医务人员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活动,文明行医,养成良好的服务态度,与病人建立亲人般的医患关系,摆脱“医家至上,病家求治”的传统观念,在诊疗活动中尊重患者的意愿,向患者履行告知义务,使患者及时了解有关诊断、治疗、预后等方面的信息,以行使患者本人对疾病诊治的相应权利,减少由于病人对医疗行为不理解而引发的纠纷。
(3)医务人员应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操作规范、常规是医学实践长期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是评判医疗护理工作是否存在过失的准则。因此,医院应该把建立健全医院规章制度、各级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和加强对医务人员诊疗技术操作规范的培训,作为院、科两级管理工作的重点,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纠,使医院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轨道,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医疗机构应加强质量管理,堵塞漏洞,是预防医疗纠纷的有效措施。
医疗质量事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医疗纠纷的发生与医疗质量的高低成正相关关系。要提高医疗质量、对医疗安全有保障、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就要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对影响医疗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地监控。医院应该健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和处理医疗纠纷的预案,狠抓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的三级管理,堵塞漏洞,做到防患于未然,很抓“三基、三严”的培训,才能确保医疗纠纷不发生或少发生。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并加强管理。病历是疾病的诊治经过及疗效的原始记录,是进行医学研究的原是资料,也是判断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是否得当的法定证据。它不仅涉及到医学技术问题,还涉及日后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赔偿问题。发生纠纷后,病历将成为认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的民事法律责任的一种重要依据。鉴于病历在医疗及法律诸方面的重要作用,首先,医院应成立病历质量管理委员会,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病历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的法律地位的认识,加强对医护人员书写病历基本功的训练,提高病历书写质量,确保病历的客观、真实、完整。其次,要对病历质量实行层层负责,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主治医师把关修改,科主任、医务处、病历管理委员会定期检查,杜绝有缺陷的病历归档。这些措施将无疑对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起到初步把关的作用,也对日后可那能发生的医疗纠纷提供抗辩证据。应当引起高度注意的是,切忌自作聪明,为掩盖有过失或有缺陷的医疗行为而违背客观事实涂抹、篡改病历资料,否则,很可能会要承担更加严重的法律责任。法院仅凭这一点(提供虚假证据——举证不能)就可判定医方败诉。重视医疗以外的其他安全问题,减少非医疗因素引发的医疗纠纷。
医疗以外的安全问题在近几年医疗纠纷的投诉案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例如:请假或自行外出的患者在院外出现意外;患者在医院内的摔伤、烫伤、自杀;精神病人在院内伤人、或外逃伤人等,依据国家的法律,医院虽对患者没有监护责任,但应负有监管责任,一旦出现问题,很难证明医院完全没有过错。所以,重视和防止医疗以外的其他因素引发的意外情况的发生,是新时期给医院管理者提出的新的要求。医院各部门应协调一致,通力合作,制定和建全各项医疗以外的安全防范措施,严格对在院病人的管理,坚持各种“告知、协议”制度,做好入院须知教育,并应取得患者及家属的支持,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不仅要满足病人必须的医疗服务,还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病人的其他合理要求,把非医疗因素。
第五篇:防范医疗纠纷体会
学习“防范医疗纠纷及医疗治疗”心得体会
张兆坤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市场经济意识、用法律保护自我合法权益的意识以及大众医学知识的不断普及与提高。近年来,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也成为困扰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的难点。前天县卫生局专门邀请了北京安贞医院的张主任来宁阳授课,获益颇深,现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向院领导汇报如下。
医疗纠纷增多的原因
1.1 部分医生在接诊时往往过多地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医德医风状况不尽如人意,如乱开药乱检查。
1.2 医生的服务态度及责任心差 多数医疗纠纷并不是因为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低才发生的,而往往是部分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差、责任心不强所造成。
1.3 医疗纠纷的增多还有其深刻的社会和体制原因 如医疗费用的大幅上涨与百姓收入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医疗纠纷的增加。要求获得一定数量的经济赔偿是许多患者及其家属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重要原因。
1.4 病人对医院和医生的期望值太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和医疗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医院和医生的期望值往往过高,有的甚至把医生当作“神仙”,只能“妙手回春”不能有半点差错;到医院只能“起死回生”,不能发生意外,否则就是医院和医生的责任,不可饶恕。
1.5 医学本身的风险 医学是一门自然科学,人类对医学技术和医学认识水平也有一个不断发展和不断提高的过程,再则医疗过程本身风险很大,不确定因素很多。目前在患者及家属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一旦治疗达不到他们所预期的效果,医疗纠纷随即可能发生。
1.6 患者医疗知识欠缺 医疗纠纷案件中,患者及其家属缺乏相关医学知识,对医疗水平的认识与医护人员相比有很大差距,医护人员在医学上能接受患者可能发生的病情突变和各种并发症及不良预后;而患者及其家属则难以接受和理解所发生的一切不良后果,再加上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又缺乏有效沟通,一旦出现患者病情突变、死亡、残疾的事情,患者及家属习惯地归咎于医院。许多不理智的家属还往往采取过激的行为逼迫医院以求得问题的解决,造成很消极的社会影响。
1.7 病情和医疗告知在减少医疗纠纷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往往医护人员没有尽到告知义务,大到损伤性的医疗行为,小到很简单的医疗服务都会引起纠纷。如果医护人员认真履行了告知义务,求得患者及其家属的充分理解,很多纠纷都是可以避免的,即使要对患者进行一些损伤和风险很大的手术,如果事先医生详细告知了病情、治疗方案及所选方案的可能副作用及后果,由患者及其家属参与选择并知情同意签字。在知情后,即使发生了不良后果,患者及其家属也会理解。
综上所述,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很多,但大部分都与医生的责任心、服务不到位和没有尽到告知义务、临床经验不足等有关。因此,要防范医疗纠纷的关键还是在于医护人员。
防范医疗纠纷的措施
2.1 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如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告知制度、三查七对制度等。
2.2 一切以病人为中心,急病人所急 认真细心接诊每一个病人,仔细观察分析每一个病人,积极有效处理每一个病人,这是减少医疗纠纷的关键。
2.3 加强医护人员对病人的高度责任心 医护人员的工作来不得半点的疏忽和马虎。
2.4 医务人员要树立医疗纠纷防范意识 从科主任到主治医师和住院医师,从护士长到护士,人人高度树立医疗纠纷防范意识,努力把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2.5 高度重视高投诉人群并与之加强沟通 如教师、医护人员、机关工作人员、司法人员等。
2.6 重视高危人群和高危疾病
2.7 充分尊重患者和其家属的知情权(1)要讲究语言沟通艺术和效果,说话态度要诚恳,既要尊重患者及其家属,又要阐明我们的观点,求得患者及其家属的理解和配合。(2)对病重和病危要及早告之家属。(3)对输血、手术、所有有创检查均应告知签字。对自动出院、拒绝治疗等均应履行签字手续,以备不测。(4)术前把病情、治疗方法、医疗风险、手术方式等如实告知患者和其家属,并知情同意签字。
2.8 严格把好手术(术前、术中、术后)关(1)术前严格把好手术适应证和做好知情告知。(2)术中发现意外情况及时与家属沟通。(3)术后注意严密观察病情。
2.9 加强医护人员的防范意识(1)强化沟通意识。医护人员要以负责的精神,用热心、诚恳、宽容、和谐的语言,把深奥的医学专业知识和术语通过深入浅出让人易懂的科学方法,圆满答复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并做到有应必答。(2)加强医德医风教育。(3)强化服务观念。要把握新时期医患关系特点,加强医护队伍职业道德和医德医风教育,强化服务观念,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优化服务流程,优化服务环境,提高医疗质量,提高服务水平,从医院、医护人员方面最大限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4)加强“谨慎”服务观念。医护人员要有“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态度对待每一个病员,诊疗谨慎,最大限度减少误诊、漏诊。(5)对重危病人要及时告病危,以便病人家属有足够思想准备,避免出现医疗纠纷。(6)抢救重危病人要积极、及时、有效、抢救现场应紧张有序、组织严密,所有操作要规范、娴熟,所有抢救设备和器械都应处于完好备战状态。(7)病员出现异常情况,医护人员必须随叫随到,不能拖延,避免出现医疗问题。不对同行、同事诊疗方案妄加评论指责,以免挑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8)落实首诊医师负责制,严禁推诿病人。(9)使用自费高档药物或高档检查前应征得病人和家属的同意,避免因经济负担引发医疗纠纷。(10)对高危病人要做好防范猝死的应急抢救工作。
总之,引起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往往是多种因素和原因所造成,但从医护人员自身角度来讲要把医疗纠纷和医患矛盾降低到最低限度必须努力做到以下两点:(1)服务态度要热心、耐心、细心、爱心;(2)医疗技术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201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