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防灾减灾项目简介

时间:2019-05-13 00:37: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十二五”防灾减灾项目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十二五”防灾减灾项目简介》。

第一篇:“十二五”防灾减灾项目简介

“十二五”防灾减灾项目简介

“十二五”期间,列入我县防灾减灾项目计划的有三个建设项目:华亭县救灾物资储备库续建项目;华亭城区应急避难场所续建项目;华亭县综合减灾教育培训基地新建项目。

1、华亭县救灾物资储备库项目

华亭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项目是5.12地震灾后列入2010-2011年度灾后恢复重建计划的防灾减灾项目,属于全省第二批地震灾后重建项目,概算总投资22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66万元,自筹54万元。

项目选址:项目计划下达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上领导先后多次踏勘拟选址现场,最终确定在华亭工业园区无偿划拨7.3亩土地进行建设。项目新址交通便利,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具有稳定的电力和供水保障。经甘肃陇原地质勘察公司勘测,地质和水文等条件符合建设要求。

项目设计:严格按照民政部《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要求,由华亭县建筑设计室进行设计,初设经市投资评审中心审定,省民政厅防灾减灾项目管理单位审核,建筑面积1000-1200㎡,其中仓库和生产办公用房总建筑面积951.72㎡,能够紧急转移安置0.5-0.7万人。项目为单层轻钢型结构独立基础,抗震按9级烈度设防,建筑高度8.25m(标准6-9m),室内地坪荷载3t/㎡,室外地坪荷载10kg/㎡,不上人屋面荷载0.5kg/㎡,室内外地平高差0.3m,库门净高5.4m,净宽5.25m。按照二级负荷供电、城市供排水系统和2级防火等级设计,并安装屋顶避雷装置。-1-

项目进展:工程由平凉市二建第十六项目部承建,2010年5月份开工建设,2011年至6月底,累计完成投资220万元,建成框架结构仓库666.12㎡,仓储能力达4700立方米,砖混结构办公、生产及附属用房15间285.6㎡,配套建成门房及厕所59㎡,砖混围墙230米,院落硬化3640㎡,铁艺围墙42米。目前整个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

2、华亭县城区3万平方米中型应急避难场所项目

华亭县城区3万平方米应急避难场所项目是省上下达我县的第二批地震灾后重建项目。项目占地总面积为5.5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实施了3.3万平方米,投资15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六个部分:一是应急指挥中心,总建筑面积363.28平方米;二是应急供水系统,建成应急生活水源井一口,应急蓄水池一座,埋设应急给水管道600米,安装集中供水点4处;三是应急供电系统,安装250千瓦发电机组一台,埋设供电电缆800米,安装落地地灯55盏;四是应急监控系统,安装应急投影控制指挥系统一套,在室外安装监控设备16个,埋设线路750米;五是应急广播系统,安装应急广播监控系统一套,落地广播18个,铺设电缆1500米;六是应急生活垃圾处理系统,修建厕所、化粪池,购置垃圾箱10个,手推垃圾清运车4个。

自项目实施以来,严格按照国家应急避难场所项目建设标准,聘请平凉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深入我县进行了多次现场踏勘,最终选址莲花湖公园。项目由平凉市勘察设计院进行初设,通过了平凉市国家投资项目评审中心的评审。由平凉勘察设计院、华亭县建筑设计室共同设计,于2010年5月8日在进行了公开招标,由华亭县新宇建筑公司承建。5月初开工建设,201

1年6月底已全面建成。

3、华亭县综合减灾教育培训基地建设项目

该项目为市民政局列入2011年度的防灾减灾项目,投资18万元,建筑面积100平方米。项目地址选在华亭县工业园区。从2011年4月开工建设,2011年6月底全面建成。主要建成培训教室40平方米,电教室20平方米,教员备课室20平方米,办公室20平方米,配备课桌椅30套,办公桌椅4套,沙发茶几3套;电教设备配备52寸液晶电视1台、DVD机1台、音响设备1套、电脑3台、黑板1张;教学资料配备防灾减灾书籍资料40套80本;制作上墙版面60平方米。

华亭县民政局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六日

第二篇: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

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目录

序言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1

(一)发展成就..................................................................1

(二)主要问题..................................................................7

(三)面临形势..................................................................8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指标...............................10

(一)指导思想................................................................10

(二)基本原则................................................................10

(三)规划指标................................................................11

三、主要任务...................................................................12

(一)加强法规、标准、制度建设....................................13

(二)全面开展城乡规划编制实施....................................14

(三)积极推进防灾避难场所建设....................................16

(四)确保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能力....................................17

(五)提高城乡房屋建筑抗灾能力....................................18

(六)提高灾害应急和恢复重建能力................................19

四、保障措施...................................................................20

(一)加强队伍建设与政策研究.......................................20

(二)推动抗灾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21

(三)开展防灾减灾教育与国际合作................................22

II

序言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专项规划之一,内容涵盖城乡防灾规划、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城乡加固改造和灾后恢复重建,是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制定防灾减灾政策、安排防灾减灾工作的依据。

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在总结防御和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工作重点,注重工作实效,经过全系统共同努力,成功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城乡建设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

(一)发展成就

1、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十一五”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城乡规划法》和《防震减灾法》相继出台或修订,规定城乡规划应符合防灾减灾的需求,并提出了防灾避难场所建设、新建工程抗震设防、既有工程抗震加固等方面的要求。汶川地震发生后出台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提出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方针、原则,并对过渡性安置、调查评估、— 1 —

恢复重建规划和实施等内容作了全面规定。《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关于加强建设系统防灾减灾工作的意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建设系统抗震防灾工作要点》、《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技术要点》等一系列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有效指导了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工作。各地通过制订有关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强化了工程抗灾设防管理和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

2、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十一五”期间,颁布实施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村庄整治技术规范》、《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编制了《农村民居抗震设计图集》,完成了《镇(乡)村防灾规划标准》的审查工作。汶川地震发生后,组织编制了《地震灾后建筑鉴定与加固技术指南》,修订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

— 2 —

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进一步完善了防灾减灾技术标准体系。

3、建筑工程抗灾设防监管取得进展

“十一五”期间,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抗震和结构安全已成为重要监管内容。一是在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中增加了关于超限大跨空间结构审查的有关内容,并对奥运工程、世博工程等进行专项审查,确保了其抗震安全。二是推动各地实施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制度。三是加强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技术支持和质量监管,出台了《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图集》、《全国中小学校舍抗震鉴定与加固示例》等技术性文件。

4、防灾规划编制与实施有效推进

“十一五”期间,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成立了全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审查委员会,加强对各地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泉州、南通、合肥、徐州、苏

— 3 —

州、海口、武汉、宜昌、十堰、荆州、溧阳、泸州、喀什等20多个城市相继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或修订工作,其中泉州市、南通市等地开展了规划实施试点工作。厦门市编制了综合防范地震、台风、建筑边坡灾害的城市建设综合防灾规划,并制定了合理有效的实施计划。

5、村镇抗震设防工作逐步开展

“十一五”期间,各地积极贯彻全国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实施抗震安居工程、加强农村工匠技术培训、提供农居抗灾图集等形式,促进村镇房屋抗灾能力的提高。如新疆2003年至2010年,新建农村抗震安居房194.9万户,累计投入262.5亿元;云南2007年至2010年,完成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85.5万户;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完成了360万户震损农房的修复加固和145.91万户农房重建任务。抗震安居工程经受了地震考验,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6、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取得成效

— 4 —

一是抗灾救灾工作部署和技术指导及时。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后,各地积极做好应对防范工作并建立了受灾及应对情况报告制度。汶川、玉树地震灾后,协助灾区制定了城镇受损房屋安全鉴定及修复加固、过渡安置房质量验收、农牧区居住房屋抗震节能设计、灾区危房拆除及建筑垃圾清理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文件。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研究制订了受损建筑物安全性应急鉴定等方面的技术性文件。

二是对灾区应急评估和安全鉴定工作支持有力。汶川、玉树地震以及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组织房屋建筑应急评估专家组赶赴灾区,对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受损情况进行应急评估;协调各地推荐有关技术单位,支持灾后房屋建筑安全鉴定工作。四川、陕西、甘肃、青海、云南、新疆、西藏、江西等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积极应对灾害,有效地开展了地震、洪水灾后应急评估和安全鉴定工作。

三是基础设施和群众生活保障灾后应急支撑体系得到保障。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后,协调各地加大城市水源地,城市供水、供气、供热等重要基础设施抢修力度,切实保障

— 5 —

了市政公用设施正常运行。汶川、玉树地震后,组织支援灾区应急供水救援车、真空式吸污车、压缩式垃圾运输车、移动厕所、垃圾桶等,并选派专家对保障基础设施提供技术支持,指导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理工作。

7、国际合作和科学研究不断深化

“十一五”期间,我国先后承办了第十四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2007年国际减灾会议、第五届中日美生命线地震工程三边研讨会、东北亚城市防灾技术发展与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汶川地震后,住房城乡建设部与日本国际合作机构联合开展了抗震技术培训项目,加强了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国际交流。

国家有关部门针对灾害影响机理以及重要建筑、市政设施和村镇防灾等课题开展了多个攻关项目。住房城乡建设部针对城市建设防灾减灾技术、农村民居抗震防灾措施、抗震抗风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城乡防灾减灾管理等方面,先后启动了50余项研究课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 6 —

(二)主要问题

一是在灾害管理方面“重救轻防”。灾前城乡建设防灾减灾人力和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城乡建设中应急保障基础设施、防灾避难场所、抗灾鉴定与加固等公益性事项缺乏稳定、连续的资金投入。

二是城乡防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有待加强。防灾规划中针对新灾害类型的防灾措施研究不够;防灾避难场所布局不合理,数量和规模不够;重要防灾减灾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建设实施不到位。

三是城乡建设存在防灾薄弱环节。大量村镇、城中村、旧城区的老旧民房和城乡结合部的私建建筑存在灾害隐患;大型公共建筑、学校、医院的防灾措施尚需加强;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能力参差不齐,灾后应急救灾保障能力差。

四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仍待加强。城乡防灾减灾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研究力量分散、防灾研究偏重单一技术,缺乏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 7 —

(三)面临形势

1、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

“十一五”期间,我国自然灾害共造成22亿人次受灾,10.3万人因灾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2.4万亿元。这期间几次大灾巨灾严重影响我国城乡建设:2006年“桑美”台风造成483人死亡;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造成129人死亡,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517亿元;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69227人死亡、17923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151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2010年玉树地震,造成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经济损失数十亿元;2010年舟曲泥石流灾害,造成1765人遇难或失踪。

据民政部统计,1993至2009年我国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超过2600亿元人民币,约占当年GDP比例2.2%,远高于发达国家0.5%左右的水平。自然灾害已成为制约我国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十二五”期间城乡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 8 —

2、城镇化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

城市运行对交通、供水、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的依赖程度很高,而各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制约,一旦受灾极易产生连锁、放大效应,从而造成严重灾难。2007年7月18日济南特大暴雨,造成37人死亡,1.4万平方米市区道路毁坏,直接经济损失13.2亿元;2010年5月7日广州特大暴雨,造成7人死亡,38间房屋倒塌,30多个地下车库被淹。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突破50%,人口、产业、工程设施将进一步向城镇集中,城镇发展与防灾能力不足的矛盾会更加突出,加强城镇防灾减灾能力迫在眉睫。

3、统筹城乡发展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十一五”期间,通过村庄整治、农村危房改造以及抗震安居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村镇房屋和基础设施的防灾能力。但由于历史上城乡二元化管理,村镇整体抗灾设防水准仍较低,受灾时人员伤亡远比城市严重,小灾大损失的现象屡屡发生。甘肃岷县5.2级、云南鲁甸5.6级等中

— 9 —

等规模地震,平均使十余个乡镇、上万人受灾,反映了村镇建设防灾能力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严峻现实。

“十二五”期间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要求,急需解决如何在城乡建设中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的防灾减灾工作、提升城乡防灾减灾总体水平的问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指标

(一)指导思想

以城乡防灾规划制定和实施为先导,以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监管为主线,以应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为依据,以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和防灾减灾技术进步为支撑,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城乡建设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灾害中因房屋建筑、市政公用设施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二)基本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

—10

以人为本,城乡统筹,推动城市综合防御和村镇全面设防;坚持预防为主,平灾结合,做到防灾常态管理与灾时应急管理并重;坚持科学防灾,综合防灾,统筹考虑空间管理与过程管理、近期安排与长远谋划。

(三)规划指标

1、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和城乡规划监察中针对城乡防灾减灾的监督管理内容,加大监管力度。

2、防灾规划编制。地震高烈度地区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基本完成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重点针对地震、台风、雨雪冰冻、暴雨、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开展城镇综合防灾规划、村镇防灾规划的编制试点工作。

3、防灾避难场所建设。开展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编制或修订完善;基本完成位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灾害风险较高地区城镇中心城区的防灾避难场所和避难通道的规划和建设,其他地区开展防灾避难场所建设试点工作; —

开展农村防灾避难场所建设试点。

4、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率达到100%,发达地区镇(乡)、村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率达到100%,其他地区达到60%以上。

5、房屋建筑抗灾设防。城市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建筑工程抗灾设防率达到100%,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率达到100%;规模较大的乡镇公共建筑工程抗灾设防率达到100%,其他地区达到80%以上;发达地区新建农房基本达到当地抗震设防要求,一般地区新建农房考虑防灾措施。

6、重要建筑抗灾设防。新建学校、医院和大型公共建筑100%按照《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及相关规范进行抗灾设计和建设,指导完成存在隐患的学校、医院和大型公共建筑的抗震加固,建设依托学校、医院和大型公共建筑的防灾避难场所试点。

三、主要任务

—12

(一)加强法规、标准、制度建设

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在相关法律制定中强化有关建设工程防灾减灾的内容;做好《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条例》的论证起草工作;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的修订工作;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配套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完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监管制度。

二是完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技术标准体系。完善抗震、抗风、防洪、抗雨雪冰冻和保障建筑边坡安全的技术标准;在设计规范中考虑灾害的关联性和多灾种防灾要求的整合,在市政公用设施运行标准中注重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要求;重点加强城镇防灾规划、防灾避难场所建设、防灾减灾地理信息共享、防灾减灾标识等方面技术标准的制定;完成城镇综合防灾、村镇住宅防洪工程、城市地下空间防洪工程等方面标准的编制工作;推动各地根据当地自然灾害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深化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

三是建立城乡建设防灾减灾重点防控机制和绩效评估

—13

制度。定期分析本地区灾害形势,及时公布防御相关自然灾害的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并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建立重要工程和次生灾害危险源数据库,在特殊季节或接到灾害预警时,及时部署、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开展灾后工作绩效评估,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和完善技术标准的建议。

四是完善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监管制度。进一步贯彻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制度和技术政策,加强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全面推动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论证,适时修订《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技术要点》等规范性文件,不断完善监管内容和手段。

五是建立城乡防灾规划监管制度。将城镇防灾规划作为城市、镇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同时编制实施;明确城乡防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和监管要求,并在城乡规划审批、实施中严格审查把关;组织开展城乡防灾规划强制性内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城乡防灾规划按期实施。

(二)全面开展城乡规划编制实施

—14

一是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防灾减灾的原则要求。综合考虑邻近城镇间防灾需要,探索建立区域防灾体系,协调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对区域防灾减灾问题的研究,完善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的应急功能和资源共享机制;建立各类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促进部门、地区之间资源共享和应对灾害联动机制建设,加强灾后应急反应和协同工作能力。

二是开展城镇防灾规划的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地震高烈度地区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或修编工作;针对城镇灾害类型,组织编制应对台风、雨雪冰冻、暴雨等自然灾害和工业灾害的城镇综合防灾规划;加快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编制;研究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提高防灾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水平。

三是推进社区、村庄防灾规划工作的开展。针对大中城市特点,研究编制大型商业区、经济开发区、重要商务区、居住区等不同类型社区防灾规划的技术要求,推进新建社区的防灾设施、避难场所与房屋建筑同时规划设计,确保社区防灾设施齐全和足够的避难疏散空间;根据各地的灾害类型

—15

和特点,开展村庄防灾规划编制试点工作。

四是强化城乡防灾规划的落实。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强化对城乡防灾规划中灾害防御要求、城区建设与改造的设防标准、防灾避难场所建设、次生灾害防御等措施的落实;现有重要城区、大型厂矿区、商务中心区、大型公共场所、大型地下空间和风景名胜区,不能满足有关防灾要求的,要有计划地进行改造。

(三)积极推进防灾避难场所建设

一是结合城镇防灾规划和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基本建立具有综合防灾特点的防灾避难和灾后安置体系,完善相关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大幅提高我国城镇应急救灾能力。

二是制定《城镇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进行避难场所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完善避难场所各项防灾功能。在固定防灾避难场所建设中,加强防灾避难功能审查,严格工程质量监管;建立和完善日常管理制度,确保防灾避难场所的保障

—16

能力;结合城镇详细规划和社区建设,开展防灾避难场所和疏散道路整治,以及高密度城区防灾据点建设。

三是建立以城镇人均防灾避难场所有效疏散面积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评价体系,确保各类防灾避难场所的规划布局、服务范围、用地规模和道路、给水、电力、排水等配套基础设施满足城镇应急避难需要。

(四)确保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能力

一是提高新建市政公用设施防灾减灾能力。在立项、选址和方案论证阶段,研究地震、台风、雨雪冰冻、暴雨等灾害防御措施;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抗灾设防的专项审查或论证;在施工图审查中把抗灾设防质量作为审查的重要内容;在施工阶段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二是提高现有市政公用设施防灾减灾能力。建立市政公用设施定期防灾安全评价制度,及时维护、鉴定、维修;开展重点地区城镇道路、给排水、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的抗灾能力安全排查工作;对早期建设的抗灾标准偏低的市政公用

—17

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抗灾设防。

三是加强市政公用设施防灾监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设、完善市政公用设施的安全监测和应急处置设施,提高燃气、轨道交通等设施突发灾害紧急自动处置能力;加强灾后应急设施建设,研发灾后应急抢修、紧急恢复技术。

(五)提高城乡房屋建筑抗灾能力

一是开展对学校、医院和体育馆等大型公共建筑的鉴定和加固工作。研究编制大型公共建筑抗灾评估技术指南,对未能达到防灾安全要求的公共建筑进行加固改造;完善公共建筑的各类防灾设施,加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监测与预警功能,增强其全寿命期内的综合抗灾能力;继续开展中小学校舍加固改造工作,全面提高中小学校舍的综合防灾能力。

二是提升旧城区及城中村房屋抗灾能力。结合城中村改造、农居改造、危房改造等工作,提高城中村及旧城区房屋建筑的抗震、抗风、防涝能力。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有条件的地区,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区域抗震防灾政策措施,对未

—18

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抗震鉴定,并限期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三是提高村镇工程的抗灾能力。加强对农村民居抗灾设防的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逐步建立村镇防灾服务体系;加强村镇住宅图集的推广使用,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民居抗震新技术、新材料研究与应用;组织村镇工程防灾技术培训,提高基层工程技术人员防灾意识。

四是开展具有历史价值建筑的防灾保护。吸取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大量文物和古建筑损毁的教训,研究各类具有历史价值建筑的防灾减灾目标、抗灾设防标准和防灾减灾措施,并开展抗灾鉴定和加固试点,提高其抗灾能力。

(六)提高灾害应急和恢复重建能力

一是制定和完善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各类防灾应急预案。根据当地灾害特点,制定和完善各类防灾应急预案,明确人员职责和操作流程;加强对重要次生灾害源的监控,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开展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各重要业务信息系统及

—19

基础数据的灾备系统建设。

二是建立健全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灾害信息收集、上报渠道。加强部门间协调与联系,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建立数字化信息系统和信息报送制度,明确负责灾害信息上报的机构、人员,保证灾害情况及时上报;收集、研究国内外自然灾害案例和应急工作措施,改善应急决策机制。

三是加强对灾后恢复重建的指导。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指导灾区制定重建方案;确定合理的抗灾设防标准;加强质量监管,提高对恢复重建工程的抗灾能力;加强对农村房屋灾后重建的技术指导,积极推广应用农房抗灾实用技术。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队伍建设与政策研究

一是加强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管理和专家队伍的建设。落实防灾减灾行政首长负责制;完善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防灾减灾工作制度,保障人员、经费、设备等工作条件;建立有效

—20

— 的专家参与防灾减灾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类防灾减灾专家委员会辅助决策作用。

二是做好抢险抢修和应急鉴定队伍建设及物资准备。整合设计、施工和科研等单位的技术力量,建立平灾结合的房屋建筑应急鉴定队伍;建立机动灵活、装备精良的市政公用设施抢险抢修专业队伍;通过培训、演练,提高抢险抢修和应急鉴定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技术水平。

三是积极探索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投入机制。建立应急评估和工程抢险的激励政策和投入补偿机制;研究应用隔震减震等抗灾新技术的激励政策,提高行业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配合相关部门推行灾害保险机制,提高社会对灾害的承受能力。

(二)推动抗灾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

一是加大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科学研究的投入。依托现有科研力量分区、分级设立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研究中心,建立科研基地支撑体系;针对不同区域的地理、经济条件,开展

—21

城镇群灾害综合防御体系试点研究;加强对学校、医院和体育馆等大型公共建筑防灾技术的研究;加强对应急保障基础设施预警保护、应急抢修及安全恢复等技术的研究。

二是强化城乡防灾减灾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鼓励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技术应用试点;支持实用抗震、抗风、防火等各类防灾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并积极、稳妥地推广应用;制定、完善技术配套措施,提高设计施工企业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三是指导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抗震能力普查。按照平震结合的原则,结合数字化城市建设,充分利用抗震防灾规划编制资料建立、健全城市抗震防灾信息数据系统,并随着城市建设、改造同步更新相关数据,保障灾害发生时尽快掌握相关基础资料。

(三)开展防灾减灾教育与国际合作

一是推动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普及教育。积极开展对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各级领导干部防灾和应急管理培训;加强住房

—22

城乡建设系统从业人员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各种防灾演习、演练;加强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建造师、注册建筑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的防灾减灾内容。

二是积极开展防灾减灾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相关人员对国际减灾管理及技术方面的调研,学习国外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及管理经验;积极支持中外学术研讨,共享减灾信息与技术;通过试点建设,加强对国际防灾减灾先进经验技术的利用和再创新。

—23

第三篇:莎车气象防灾减灾十二五专项规划

莎车气象防灾减灾“十二五”专项规划

根据《莎车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总体目标,着眼莎车防灾减灾全局,立足解决防灾减灾综合问题,莎车县气象局制定了《莎车县“十二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突发性灾害和相关公共事件气象应急预案》,重点加强防灾减灾多灾种综合、各部门协同、跨区域合作的能力建设,统筹防御各类自然灾害,统筹考虑防灾减灾工作各个阶段,统筹利用各方面资源,统筹运用法律、行政、市场和科技等多种手段,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损失,切实保障莎车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气象防灾减灾现状与面临的形势

第一,莎车县冬季寒冷,夏季酷热少雨,风大尘多,常年盛行东北风,属暖温带大陆性荒漠干旱气候,光热资源非常丰富,气候日较差和年较差大,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光合有效辐射高,光热匹配佳。莎车县因在中纬度的欧亚大陆腹地,海洋湿润水汽难以到达,因而降水稀少,蒸发量大,空气干燥,是世界上同纬度最干旱的地区之一,也是沙尘暴、大风策源地和必经之地。全球气温在持续的变暖,变暖带来的影响是大气运动规律发生了变化,也导致了莎车县域内突发性地质灾害、突发性暴雨洪水、森林草场火灾、危险化学品事故、矿山事故、道路抢险、火灾事故、寒潮、暴雨、雪灾、大风、沙尘暴、霜冻、高温、大雾、冰雹、道路积冰、雷雨大风等极端的天气气候事件。第二,现在对气象灾害的监测能力在提高,无论是时间密度还是空间密度都在提高,跟过去可能监测不到的一些气象灾害,现在能够监测到了每年因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到自然灾害总损失的70%以上。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越来越大,气象灾害的社会敏感性越来越高,气象防灾减灾已经不是简单的专业技术性工作,而是成为牵动面不断扩大的社会公共事务。

第三,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服务的效益显著提高,影响进一步凸显。随着气象现代化的发展,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准确率和预报时效也大大提高,气象服务的内容不断丰富,领域不断拓展,服务手段日趋完善,气象防灾减灾和气象服务的效益显著提高。莎车县气象部门坚持“一年四季不放松,每次过程不放过”,紧紧围绕莎车县经济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改革为动力,以现代化建设为依托,为政府、社会公众及各个领域及时提供预报和服务,重大气象灾害的预警服务和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服务的能力明显增强,为防灾减灾、促进莎车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面临的有利条件

一是气象灾害影响的社会属性越来越明显。2008年南方地区的雨雪冰冻、2009年的西南特大干旱以及2010年的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一系列重大气象灾害事件及其产生的广泛社会影响表明,应对气象灾害及其引发的次生和衍生灾害影响的能力,已经成为检验各级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能力的敏感领域。气象灾害影响的“灾害链”特征和社会关联性特征,使气象防灾减灾成为牵动面越来越广的社会公共事物,对气象防灾减灾的社会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加强科学管理,实现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战略性谋划和全局性统筹安排,是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的客观要求。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的出台。要求我们气象部门的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在最后一公里的全覆盖,这是一个很高的要求,目的是积极拓宽预警信息传播渠道,着力健全预警联动工作机制,实现监测到位、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应对高效,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充分发挥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整体效益。同时也要体现“公共气象”理念,让全县人民都有权无偿的获得气象灾害预警预报,尽量减轻灾害损失,也是我们气象部门作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的职责。当然,这一切工作也要得到当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支持。

二是各项改革不断深化,气象业务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由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构成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新格局初步建立。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计划财务体制等改革取得进展。与莎车相关部门和政府的合作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力度显著加大,与农业局、水利局签署了信息资料共享协议,实现一站多能、优势互补、资料共享;与水利、农业、林业、牧业等部门紧密合作,联合发布防汛抗旱预报和森林、草原火险气象条件等级预报;与国土资源局合作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与沙漠所合作,建成莎车沙漠生态大气探测基地;加大了参与塔里木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西部大开发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力度。三是推进防灾减灾的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建设并重发展,目前我县也起动了非工程性措施建设,就是在莎车县域内易发多发气象灾害的地方建设多个自动气象站,以达到监测并预警该区域内气象灾害的发生。同时国家气象局在十二五期间将在中西部加强观测网的建设,预计将在我县新建30个自动气象站,建成气象灾害预警平台,这将有利的促进莎车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保障莎车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一)近年来,我县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重点区域的防汛抗灾能力显著加强,体现了良好的防灾减灾效益。但是,面对我县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密度低、气象灾害及其诱发灾害种类多、影响大的县域,完全靠工程性措施不可能完全解决气象灾害防御的问题。很多气象防灾减灾的实践已经证明,通过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时应急防御的组织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一是要重视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在防灾减灾中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加强监测预警能力建设,提高预报的准确性和预警信息发布的及时性,有效地发挥气象预警“消息树”和“信号枪”的作用。二是要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的应急体系建设,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及应急管理的机制、体制和法制建设。农村和社区基层是气象防灾减灾的第一线,应作为气象防灾减灾建设的重点。三是要重视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将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服务网络和应急防御的组织网络延伸到农村和社区基层,构建“纵向到底”的防灾减灾组织体系。要将气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作为群测群防体系的重要内容,提高基层群众的自我防范意识。但是,气象灾害的应急管理,就其功能而言,主要是在灾害来临前的应急防御和灾害发生后的应急救灾,属于一种被动的灾害防御。我们从一些重大气象灾害影响的实例中已经看到,由于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和群众缺乏气象灾害的防范意识和相应的防灾避灾知识,一些地方缺乏基本的气象防灾减灾能力,造成了本该可以避免的气象灾害损失。由暴雨引发的城市洪涝灾害往往是由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防洪排涝设防标准没有充分考虑气象灾害的影响;由山洪地质灾害引发的人员伤亡往往是由于灾害易发区居民设施建设选址没有考虑山洪地质灾害的影响;农村农民遭受气象灾害损失也往往是由于缺乏必要的气象防灾减灾知识。因此,提高气象灾害防御的能力,需要统筹气象防灾减灾的当前和长远工作,既要重视灾害来临的应急防御,更要重视立足长远的气象灾害风险防范,培育气象灾害风险意识,树立气象灾害风险管理的理念。通过加强风险管理,使气象灾害防御的端口前移,变被动防灾为主动应对,实现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由减轻气象灾害损失向降低气象灾害风险转变,这也是国际气象防灾减灾发展的新趋向。

(二)、随着莎车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气象工作的作用日益突出,全社会对气象服务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相比,莎车气象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突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薄弱,应急响应机制不完善,预警信息在防灾抗灾中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气象服务能力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还不能满足需要;综合气象观测系统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气象现代化水平距离“四个一流”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气象科技整体实力、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气象科技领军人才缺乏,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要下更大功夫;基层台站建设和基层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由于多种因素困扰,人工增雨防灾减灾工作开展不够正常;天气气候预测能力和预报水平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的新需要,气象服务与社会需求矛盾仍然是事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服务的领域、内容、方式、手段仍有待继续改善和拓宽。以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有待于我们在“十二五”时期,进一步通过深化改革,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切实加以解决。

四、“十二五”期间建设项目方案

“十二五”期间,我县将从建立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农业气象服务体系、人影作业指挥体系等方面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一、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公共气象服务综合平台包括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应急气象服务。包括采集处理、产品编辑制作、数据库管理、产品分发服务等功能模块。总投资估算为:90万,建设内容和规模:100平方工作用房,设备配置:服务器1台、四屏工作站1台、台式计算机2台、彩色A3激光打印机1台、传真机1台、复印机1台、扫描一体机1台,黑白激光打印机1台。

二、天气监测预警预报平台建设项目

天气监测预警预报平台建设项目投资总额:190万元;标准的制定充分考虑天气预警报产品制作业务现状及5-10年内业务发展的硬件需求,根据市县气象局预警报业务实际,体现系统集约化。建设内容和规模:10个区域自动气象站建设,建立气象资料数据库系统、预警报综合业务系统、可视会商系统。

——气象资料数据库系统。包括当地历史气象资料数据库、气候背景分析资料、本站监测资料、当地自动气象站、区域气象站实时监测资料并经加工分析后以图、表、文本等多种方式显示。实现对历史资料自动查询、任意时段统计,查询、调阅方便,输出资料可根据需要有图、表、文字等多种方式,显示直观,操作便捷。

设备配置:服务器1台(与公共气象服务综合平台并用)、台式计算机1台(与公共气象服务综合平台并用)。

——预警报综合业务系统。包括气象信息分析子系统、产品加工制作子系统、质量评定子系统、监控管理子系统。

设备配置:台式计算机1台、四屏工作站1台(与重大气象灾害预警服务系统并用)。

——可视会商系统。由音频、视频、摄像、通信线路、调节控制、显示屏等构成。用于与上级气象台和其他台站进行天气预报会商、气象信息通报、气象业务研讨等。

设备配置:可视会商系统1套,显示屏1台,便携式计算机1台。

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建设项目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估算:150万元,其投资规模及设备:人影作业指挥平台100平方及设备、220平方的作业用房及围墙,报警装置、通信终端、自动气象站1个、摄像监控装置、弹药存储柜、火箭发射装置、计算机、发电机、辅助设施。该项目可以使莎车20万亩土地受益,有效的增加莎车抗旱能力,以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四、农业气象服务体系项目

农业气象服务体系项目:投资总额估算:250万元, 其投资规模及设备:10个土壤水分自动监测站、中心站一个、红枣实景观测站5个。该项目的建成可有效提供莎车农业土地,用水需求指标及红枣生长的实时数据,为枣农提供合理化的施肥打药建议,并可有效测产。

莎车县气象局 2011年9月15日

第四篇:北京市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

北京市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

目录

序言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一)发展成就

(二)主要问题

(三)面临形势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指标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规划指标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法规、标准、制度建设

(二)全面开展城乡规划编制实施

(三)积极推进防灾避难场所建设

(四)确保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能力

(五)提高城乡房屋建筑抗灾能力

(六)提高灾害应急和恢复重建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队伍建设与政策研究

(二)推动抗灾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

(三)开展防灾减灾教育与国际合作

序言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住房城乡建设部“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要求,制定本规划。本规划是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二五”专项规划之一,内容涵盖城乡防灾规划、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城乡加固改造和灾后恢复重建,是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制定防灾减灾政策、安排防灾减灾工作的依据。

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十二五”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在总结防御和应对特大自然灾害经验的基础上,突出工作重点,注重工作实效,经过全系统共同努力,成功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城乡建设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

(一)发展成就

1、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十一五”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城乡规划法》和《防震减灾法》相继出台或修订,规定城乡规划应符合防灾减灾的需求,并提出了防灾避难场所建设、新建工程抗震设防、既有工程抗震加固等方面的要求。汶川地震发生后出台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提出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方针、原则,并对过渡性安置、调查评估、恢复重建规划和实施等内容作了全面规定。《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管理规定》、《关于加强建设系统防灾减灾工作的意见》、《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建设系统抗震防灾工作要点》、《关于加强城市绿地系统建设提高城市防灾避险能力的意见》、《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技术要点》等一系列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有效指导了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工作。各地通过制订有关法规或规范性文件,强化了工程抗灾设防管理和应对各类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工作。

2、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完善

“十一五”期间,颁布实施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村庄整治技术规范》、《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编制了《农村民居抗震设计图集》,完成了《镇(乡)村防灾规划标准》的审查工作。汶川地震发生后,组织编制了《地震灾后建筑鉴定与加固技术指南》,修订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建筑工程

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等技术标准,进一步完善了防灾减灾技术标准体系。

3、建筑工程抗灾设防监管取得进展

“十一五”期间,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抗震和结构安全已成为重要监管内容。一是在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中增加了关于超限大跨空间结构审查的有关内容,并对奥运工程、世博工程等进行专项审查,确保了其抗震安全。二是推动各地实施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制度。三是加强对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技术支持和质量监管,出台了《中小学校舍抗震加固图集》、《全国中小学校舍抗震鉴定与加固示例》等技术性文件。

4、防灾规划编制与实施有效推进

“十一五”期间,根据《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成立了全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审查委员会,加强对各地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泉州、南通、合肥、徐州、苏州、海口、武汉、宜昌、十堰、荆州、溧阳、泸州、喀什等20多个城市相继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或修订工作,其中泉州市、南通市等地开展了规划实施试点工作。厦门市编制了综合防范地震、台风、建筑边坡灾害的城市建设综合防灾规划,并制定了合理有效的实施计划。

5、村镇抗震设防工作逐步开展

“十一五”期间,各地积极贯彻全国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实施抗震安居工程、加强农村工匠技术培训、提供农居抗灾图集等形式,促进村镇房屋抗灾能力的提高。如新疆2003年至2010年,新建农村抗震安居房194.9万户,累计投入262.5亿元;云南2007年至2010年,完成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85.5万户;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完成了360万户震损农房的修复加固和145.91万户农房重建任务。抗震安居工程经受了地震考验,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6、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取得成效

一是抗灾救灾工作部署和技术指导及时。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后,各地积极做好应对防范工作并建立了受灾及应对情况报告制度。汶川、玉树地震灾后,协助灾区制定了城镇受损房屋安全鉴定及修复加固、过渡安置房质量验收、农牧区居住房屋抗震节能设计、灾区危房拆除及建筑垃圾清理利用等方面的技术文件。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研究制订了受损建筑物安全性应急鉴定等方面的技术性文件。

二是对灾区应急评估和安全鉴定工作支持有力。汶川、玉树地震以及舟曲泥石流灾害发生后,组织房屋建筑应急评估专家组赶赴灾区,对公共建筑和居民住宅受损情况进行应急评估;协调各地推荐有关技术单位,支持灾后房屋建筑安全鉴定工作。四川、陕西、甘肃、青海、云南、新疆、西藏、江西等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积极应对灾害,有效地开展了地震、洪水灾后应急评估和安全鉴定工作。

三是基础设施和群众生活保障灾后应急支撑体系得到保障。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后,协调各地加大城市水源地,城市供水、供气、供热等重要基础设施抢修力度,切实保障了市政公用设施正常运行。汶川、玉树地震后,组织支援灾区应急供水救援车、真空式吸污车、压缩式垃圾运输车、移动厕所、垃圾桶等,并选派专家对保障基础设施提供技术支持,指导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处理工作。

7、国际合作和科学研究不断深化

“十一五”期间,我国先后承办了第十四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2007年国际减灾会议、第五届中日美生命线地震工程三边研讨会、东北亚城市防灾技术发展与人才培养国际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汶川地震后,住房城乡建设部与日本国际合作机构联合开展了抗震技术培训项目,加强了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国际交流。

国家有关部门针对灾害影响机理以及重要建筑、市政设施和村镇防灾等课题开展了多个攻关项目。住房城乡建设部针对城市建设防灾减灾技术、农村民居抗

震防灾措施、抗震抗风新技术研究与应用、城乡防灾减灾管理等方面,先后启动了50余项研究课题,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二)主要问题

一是在灾害管理方面“重救轻防”。灾前城乡建设防灾减灾人力和资金投入不足,特别是城乡建设中应急保障基础设施、防灾避难场所、抗灾鉴定与加固等公益性事项缺乏稳定、连续的资金投入。

二是城乡防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有待加强。防灾规划中针对新灾害类型的防灾措施研究不够;防灾避难场所布局不合理,数量和规模不够;重要防灾减灾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建设实施不到位。

三是城乡建设存在防灾薄弱环节。大量村镇、城中村、旧城区的老旧民房和城乡结合部的私建建筑存在灾害隐患;大型公共建筑、学校、医院的防灾措施尚需加强;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能力参差不齐,灾后应急救灾保障能力差。

四是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仍待加强。城乡防灾减灾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差距,研究力量分散、防灾研究偏重单一技术,缺乏科研成果转化能力。

(三)面临形势

1、严峻的自然灾害形势

“十一五”期间,我国自然灾害共造成22亿人次受灾,10.3万人因灾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2.4万亿元。这期间几次大灾巨灾严重影响我国城乡建设:2006年“桑美”台风造成483人死亡;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造成129人死亡,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直接经济损失1517亿元;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69227人死亡、17923人失踪,紧急转移安置151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2010年玉树地震,造成2698人遇难、270人失踪,经济损失数十亿元;2010年舟曲泥石流灾害,造成1765人遇难或失踪。

据民政部统计,1993至2009年我国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平均每年超过2600亿元人民币,约占当年GDP比例2.2%,远高于发达国家0.5%左右的水平。自然灾害已成为制约我国城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十二五”期间城乡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2、城镇化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

城市运行对交通、供水、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的依赖程度很高,而各系统之间相互影响、制约,一旦受灾极易产生连锁、放大效应,从而造成严重灾难。2007年7月18日济南特大暴雨,造成37人死亡,1.4万平方米市区道路毁坏,直接经济损失13.2亿元;2010年5月7日广州特大暴雨,造成7人死亡,38间房屋倒塌,30多个地下车库被淹。

“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突破50%,人口、产业、工程设施将进一步向城镇集中,城镇发展与防灾能力不足的矛盾会更加突出,加强城镇防灾减灾能力迫在眉睫。

3、统筹城乡发展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十一五”期间,通过村庄整治、农村危房改造以及抗震安居工程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村镇房屋和基础设施的防灾能力。但由于历史上城乡二元化管理,村镇整体抗灾设防水准仍较低,受灾时人员伤亡远比城市严重,小灾大损失的现象屡屡发生。甘肃岷县5.2级、云南鲁甸5.6级等中等规模地震,平均使十余个乡镇、上万人受灾,反映了村镇建设防灾能力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严峻现实。

“十二五”期间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要求,急需解决如何在城乡建设中统筹考虑城市与农村的防灾减灾工作、提升城乡防灾减灾总体水平的问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指标

(一)指导思想

以城乡防灾规划制定和实施为先导,以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监管为主线,以应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为依据,以应急管理队伍建设和防灾减灾技术进步为支撑,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城乡建设防灾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轻灾害中因房屋建筑、市政公用设施破坏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二)基本原则

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城乡统筹,推动城市综合防御和村镇全面设防;坚持预防为主,平灾结合,做到防灾常态管理与灾时应急管理并重;坚持科学防灾,综合防灾,统筹考虑空间管理与过程管理、近期安排与长远谋划。

(三)规划指标

1、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强化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和城乡规划监察中针对城乡防灾减灾的监督管理内容,加大监管力度。

2、防灾规划编制。地震高烈度地区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基本完成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重点针对地震、台风、雨雪冰冻、暴雨、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开展城镇综合防灾规划、村镇防灾规划的编制试点工作。

3、防灾避难场所建设。开展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编制或修订完善;基本完成位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灾害风险较高地区城镇中心城区的防灾避难场所和避难通道的规划和建设,其他地区开展防灾避难场所建设试点工作;开展农村防灾避难场所建设试点。

4、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率达到100%,发达地区镇(乡)、村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率达到100%,其他地区达到60%以上。

5、房屋建筑抗灾设防。城市新建、改建、扩建房屋建筑工程抗灾设防率达到100%,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率达到

100%;规模较大的乡镇公共建筑工程抗灾设防率达到100%,其他地区达到80%以上;发达地区新建农房基本达到当地抗震设防要求,一般地区新建农房考虑防灾措施。

6、重要建筑抗灾设防。新建学校、医院和大型公共建筑100%按照《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及相关规范进行抗灾设计和建设,指导完成存在隐患的学校、医院和大型公共建筑的抗震加固,建设依托学校、医院和大型公共建筑的防灾避难场所试点。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法规、标准、制度建设

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在相关法律制定中强化有关建设工程防灾减灾的内容;做好《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条例》的论证起草工作;开展《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的修订工作;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配套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完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监管制度。

二是完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技术标准体系。完善抗震、抗风、防洪、抗雨雪冰冻和保障建筑边坡安全的技术标准;在设计规范中考虑灾害的关联性和多灾种防灾要求的整合,在市政公用设施运行标准中注重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要求;重点加强城镇防灾规划、防灾避难场所建设、防灾减灾地理信息共享、防灾减灾标识等方面技术标准的制定;完成城镇综合防灾、村镇住宅防洪工程、城市地下空间防洪工程等方面标准的编制工作;推动各地根据当地自然灾害情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深化国家标准的地方标准。

三是建立城乡建设防灾减灾重点防控机制和绩效评估制度。定期分析本地区灾害形势,及时公布防御相关自然灾害的重点地区和薄弱环节,并针对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建立重要工程和次生灾害危险源数据库,在特殊季节或接到灾害预警时,及时部署、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开展灾后工作绩效评估,提出改进工作的措施和完善技术标准的建议。

四是完善房屋建筑和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设防监管制度。进一步贯彻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制度和技术政策,加强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管理;全面推动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论证,适时修订《市政公用设施抗震设防专项论证技术要点》等规范性文件,不断完善监管内容和手段。

五是建立城乡防灾规划监管制度。将城镇防灾规划作为城市、镇总体规划的专项规划,与总体规划同时编制实施;明确城乡防灾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和监管要求,并在城乡规划审批、实施中严格审查把关;组织开展城乡防灾规划强制性内容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城乡防灾规划按期实施。

(二)全面开展城乡规划编制实施

一是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防灾减灾的原则要求。综合考虑邻近城镇间防灾需要,探索建立区域防灾体系,协调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对区域防灾减灾问题的研究,完善区域重大基础设施的应急功能和资源共享机制;建立各类灾害信息管理系统,促进部门、地区之间资源共享和应对灾害联动机制建设,加强灾后应急反应和协同工作能力。

二是开展城镇防灾规划的编制工作。基本完成地震高烈度地区和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编制或修编工作;针对城镇灾害类型,组织编制应对台风、雨雪冰冻、暴雨等自然灾害和工业灾害的城镇综合防灾规划;加快城市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编制;研究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提高防灾规划的编制和管理水平。

三是推进社区、村庄防灾规划工作的开展。针对大中城市特点,研究编制大型商业区、经济开发区、重要商务区、居住区等不同类型社区防灾规划的技术要求,推进新建社区的防灾设施、避难场所与房屋建筑同时规划设计,确保社区防灾设施齐全和足够的避难疏散空间;根据各地的灾害类型和特点,开展村庄防灾规划编制试点工作。

四是强化城乡防灾规划的落实。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强化对城乡防灾规划中灾害防御要求、城区建设与改造的设防标准、防灾避难场

所建设、次生灾害防御等措施的落实;现有重要城区、大型厂矿区、商务中心区、大型公共场所、大型地下空间和风景名胜区,不能满足有关防灾要求的,要有计划地进行改造。

(三)积极推进防灾避难场所建设

一是结合城镇防灾规划和绿地系统防灾避险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基本建立具有综合防灾特点的防灾避难和灾后安置体系,完善相关应急保障基础设施,大幅提高我国城镇应急救灾能力。

二是制定《城镇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进行避难场所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完善避难场所各项防灾功能。在固定防灾避难场所建设中,加强防灾避难功能审查,严格工程质量监管;建立和完善日常管理制度,确保防灾避难场所的保障能力;结合城镇详细规划和社区建设,开展防灾避难场所和疏散道路整治,以及高密度城区防灾据点建设。

三是建立以城镇人均防灾避难场所有效疏散面积为主要考核指标的评价体系,确保各类防灾避难场所的规划布局、服务范围、用地规模和道路、给水、电力、排水等配套基础设施满足城镇应急避难需要。

(四)确保市政公用设施抗灾能力

一是提高新建市政公用设施防灾减灾能力。在立项、选址和方案论证阶段,研究地震、台风、雨雪冰冻、暴雨等灾害防御措施;在初步设计阶段进行抗灾设防的专项审查或论证;在施工图审查中把抗灾设防质量作为审查的重要内容;在施工阶段加强工程质量监管,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二是提高现有市政公用设施防灾减灾能力。建立市政公用设施定期防灾安全评价制度,及时维护、鉴定、维修;开展重点地区城镇道路、给排水、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的抗灾能力安全排查工作;对早期建设的抗灾标准偏低的市政公用设施进行改造升级,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抗灾设防。

三是加强市政公用设施防灾监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建设、完善市政公用设施的安全监测和应急处置设施,提高燃气、轨道交通等设施突发灾害紧急自动处置能力;加强灾后应急设施建设,研发灾后应急抢修、紧急恢复技术。

(五)提高城乡房屋建筑抗灾能力

一是开展对学校、医院和体育馆等大型公共建筑的鉴定和加固工作。研究编制大型公共建筑抗灾评估技术指南,对未能达到防灾安全要求的公共建筑进行加固改造;完善公共建筑的各类防灾设施,加强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监测与预警功能,增强其全寿命期内的综合抗灾能力;继续开展中小学校舍加固改造工作,全面提高中小学校舍的综合防灾能力。

二是提升旧城区及城中村房屋抗灾能力。结合城中村改造、农居改造、危房改造等工作,提高城中村及旧城区房屋建筑的抗震、抗风、防涝能力。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有条件的地区,应制定有针对性的区域抗震防灾政策措施,对未达到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抗震鉴定,并限期采取必要的抗震加固措施。

三是提高村镇工程的抗灾能力。加强对农村民居抗灾设防的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逐步建立村镇防灾服务体系;加强村镇住宅图集的推广使用,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民居抗震新技术、新材料研究与应用;组织村镇工程防灾技术培训,提高基层工程技术人员防灾意识。

四是开展具有历史价值建筑的防灾保护。吸取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大量文物和古建筑损毁的教训,研究各类具有历史价值建筑的防灾减灾目标、抗灾设防标准和防灾减灾措施,并开展抗灾鉴定和加固试点,提高其抗灾能力。

(六)提高灾害应急和恢复重建能力

一是制定和完善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各类防灾应急预案。根据当地灾害特点,制定和完善各类防灾应急预案,明确人员职责和操作流程;加强对重要次生灾害

源的监控,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开展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各重要业务信息系统及基础数据的灾备系统建设。

二是建立健全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灾害信息收集、上报渠道。加强部门间协调与联系,确保灾害预警信息及时、准确;建立数字化信息系统和信息报送制度,明确负责灾害信息上报的机构、人员,保证灾害情况及时上报;收集、研究国内外自然灾害案例和应急工作措施,改善应急决策机制。

三是加强对灾后恢复重建的指导。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基础设施先行的原则,指导灾区制定重建方案;确定合理的抗灾设防标准;加强质量监管,提高对恢复重建工程的抗灾能力;加强对农村房屋灾后重建的技术指导,积极推广应用农房抗灾实用技术。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队伍建设与政策研究

一是加强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管理和专家队伍的建设。落实防灾减灾行政首长负责制;完善住房城乡建设系统防灾减灾工作制度,保障人员、经费、设备等工作条件;建立有效的专家参与防灾减灾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各类防灾减灾专家委员会辅助决策作用。

二是做好抢险抢修和应急鉴定队伍建设及物资准备。整合设计、施工和科研等单位的技术力量,建立平灾结合的房屋建筑应急鉴定队伍;建立机动灵活、装备精良的市政公用设施抢险抢修专业队伍;通过培训、演练,提高抢险抢修和应急鉴定队伍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技术水平。

三是积极探索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投入机制。建立应急评估和工程抢险的激励政策和投入补偿机制;研究应用隔震减震等抗灾新技术的激励政策,提高行业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配合相关部门推行灾害保险机制,提高社会对灾害的承受能力。

(二)推动抗灾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

一是加大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科学研究的投入。依托现有科研力量分区、分级设立城乡建设防灾减灾研究中心,建立科研基地支撑体系;针对不同区域的地理、经济条件,开展城镇群灾害综合防御体系试点研究;加强对学校、医院和体育馆等大型公共建筑防灾技术的研究;加强对应急保障基础设施预警保护、应急抢修及安全恢复等技术的研究。

二是强化城乡防灾减灾科技创新和技术集成应用。鼓励各地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技术应用试点;支持实用抗震、抗风、防火等各类防灾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并积极、稳妥地推广应用;制定、完善技术配套措施,提高设计施工企业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三是指导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和有条件的城市开展抗震能力普查。按照平震结合的原则,结合数字化城市建设,充分利用抗震防灾规划编制资料建立、健全城市抗震防灾信息数据系统,并随着城市建设、改造同步更新相关数据,保障灾害发生时尽快掌握相关基础资料。

(三)开展防灾减灾教育与国际合作

一是推动城乡建设防灾减灾普及教育。积极开展对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各级领导干部防灾和应急管理培训;加强住房城乡建设系统从业人员防灾减灾知识培训,定期组织各种防灾演习、演练;加强注册城市规划师、注册建造师、注册建筑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中的防灾减灾内容。

二是积极开展防灾减灾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支持相关人员对国际减灾管理及技术方面的调研,学习国外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及管理经验;积极支持中外学术研讨,共享减灾信息与技术;通过试点建设,加强对国际防灾减灾先进经验技术的利用和再创新。

第五篇:长城社区防灾减灾简介

长城社区防灾减灾简介

长城社区地处县城东大门城郊结合部,东起焦化厂,西

至山丹培黎学校,南临312国道,北至高速公路,辖区占地面积约2.6平方公里,下设六个居民小组,有行政事业单位25个,楼院20个,有居民2116户,总人口6625人。其中常住户1453户,4846人,流动人口663户,1779人。

近几年来,为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长城社区党支

部、居委会一班人,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减灾从社区做起,让灾难远离居民”的工作思路,整合辖区各项资源,积极探索创新,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社区运作、公众参与”的防灾减灾工作新格局。

一是加强领导、组建队伍。社区党总支高度重视社区

减灾工作,专门成立了社区减灾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书记、主任牵头,辖区单位负责人、物业公司负责人以及小区楼栋长组成。落实责任,明确分工,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并制定了详细减灾工作规划和工作制度,明确了减灾目标,将“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作纳入社区计划。同时,为更好地开展减灾工作,将社区划分为6个片区,并组织了一支50人由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分布到各片区协助社区开展减灾工作。

二是提高认识,大力宣传。做好防灾减灾工作,防范是关键,宣传教育是前提。长城社区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拓宽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围绕“防灾减灾宣传、普及减灾知识和争创减灾示范社区”三方面推进防灾减灾工作深入开展。通过组织培训、召开座谈会、播放专题片、文艺表演等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积极引导社区各界支持参与

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活动,营造良好创建氛围。制订了结合社区实际情况的减灾教育计划,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居民减灾教育活动;组织居民观看预防灾害电教影片,参加自救呼救、医疗救护知识培训班等。同时在社区宣传教育场所,居民楼道等地,居委会经常张贴减灾宣传材料等。通过各种宣传方式,使社区居民了解和掌握了基本的逃生技能及必要的应对灾害的救灾技术。

三是抢抓重点,专项整治。由社区下设6个片区的联防员、减灾支援者及相关单位技术人员组成的队伍,定期对辖区内液化气站、加油站、乙炔站等危险场的报警系统、避雷设施、管道接口、消防池、消防设施、仓库、管理制度,门卫制度,瓶装燃气销售点的钢瓶检审、警示标志、消防设施、存储量进行了一一检查,在检查中发现质量严重有问题的,报请有关部门进行扣押,发现隐患的,责令限期整改。同时,组织专人对市政设施进行隐患排查,重点对辖区主要道路的井盖、路灯、灯杆、供电系统照明系统、照明系统以及指路牌,各路口的红绿灯,下水道进行排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给上级相关部门,及时进行整改。

社区开展减灾工作以来,社区居民普遍掌握了必要的紧急疏散、自救互救等基本技能,部分居民家庭还自觉配备了灭火器、安全绳、应急灯、急救包等自救设备,居民防灾减灾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开展社区减灾工作任重而道远。社区将继续努力,开展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减灾知识普及活动,切实提高社区居民减灾知识素养。把综合减灾作为构建和谐社区、平安社区的重要工作内容,统一规划、全面部署,进一步夯实社区综合减灾工作基础,提高工作水平。

下载“十二五”防灾减灾项目简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十二五”防灾减灾项目简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防灾减灾材料

    5.12防灾减灾日知识宣传教育材料 从2009年起,5月12号被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为了增强全校师生的防灾减灾意识,我们今天特意安排了“防灾减灾知识专栏”,向大家介绍一下这......

    防灾减灾安全项目组工作总结

    防灾减灾与环境安全项目组 工作总结 一、组织体系健全,责任主体明确 根据县上统一部署,确定我镇开展市级安全社区创建活动,结合我镇实际情况,首先召开分管领导、林业站、派出所......

    防灾减灾论文

    防灾减灾之火灾综述 1.1 建筑火灾案例 建筑的灾害一般指五大灾害,即地震、火灾、水灾、风灾及战争灾害。历史现实表明,这五大灾害造成的建筑损失正在急剧上升,工程师们也正......

    防灾减灾知识

    防灾减灾知识 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其中,雨后天晴的彩虹......

    防灾减灾知识

    5.12防灾减灾日知识宣传教育材料 今天是5月12号,六年前的今天,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夺去了数万人的生命,毁灭了无数家园。六年后,一座座崭新的城市从废墟中拔地而起,人们开始了......

    防灾减灾读书笔记

    防灾减灾工程学读书笔记 学号:***1 姓名:林鹏班级:1301班 灾害是指那些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人与自然综合的原因,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造成损害的各种现象。灾害的类型......

    防灾减灾倡议书

    防灾减灾倡议书 ——防灾减灾 从我做起自然灾害与人类社会发展如影随形,灾害风险总是伴随在每个人的身边。各种灾害时刻威胁着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共同生活的美好家园。从20......

    2013防灾减灾计划

    2013年度金轮小学防震减灾工作计划 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有关文件会议精神,紧密围绕学校安全防护工作,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