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区人大代表区人民医院院长事迹材料
他喜欢这样一句格言:船停泊在港口最安全,但这不是我们造船的目的。在他心中,是船就要经风雨、顶大浪、历艰险,唯有如此,才能使船劈波斩浪,驶向大洋彼岸。他,就是区人大代表、xx区人民医院院长xx。在他带领下,xx区人民医院这品牌之舟,在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中,独辟新径,闯出一条特色兴院、特色强院之路,使医院旧貌换新颜,一跃成为淄博市区级医院的排头兵。
建设现代化医院,打造医院“硬品牌”
医院要发展,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硬件是先进的设备,优异的环境;软件是高超的医术,团结的人心,是医院的形象和品牌。xx认为,硬件和软件,是一个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两大利器。
床位少,基础设施薄弱曾是制约区医院发展的瓶颈。为切实解决群众住院难的问题,改善提升就医环境,xx审时度势,果断启动区医院新院建设程序。他们自筹资金,投资3亿元,于2005年开工建设10万平方米的新院。新院按照三级甲等医院的规模和标准建设,并被列为全区的重点工程和2005年区政府为民办的十大好事之一。
经过四年多建设,2009年7月8日新医院投入使用。新院配备有中央空调、中心吸引、中心供氧、物流传输、内部监控、高标准层流净化手术室、ICU病房等现代化设施。病房按照标准化建设,每间病房配备有多用途陪人椅、卫生间。整个新院布局配备科学合理,公共空间适当、美化绿化自然和谐统一,体现了人性化、智能化、现代化的特点,大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就医条件。投入亿元用于设备的配置和更新,配备有西门子1.5T磁共振、直线加速器、64层螺旋CT、16层螺旋CT、大平板血管造影系统、ECT、数字胃肠机、内窥镜系统、数字化智能超声系统等高端设备及万元设备442台(件),设备的投入使用切实为患者赢取了治疗时间、免除了转诊费用,为开展新业务、新技术,提高医疗质量奠定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在软件建设上,开展“病人评选医生、护士”活动,打破了以往病人被动就医的传统模式。通过病人评选医生、护士,将竞争机制引入到各个环节,推动医院人事制度、分配制度改革,将病人对医护人员的评选结果纳入到医院对医护人员的综合考核之中,将考核结果作为聘任、岗位竞争和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真正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绩效优先、公正公平的原则。引入竞争机制,实行竞争上岗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起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机制,使医院一大批业务突出、年富力强的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先后培养了市级学科带头人2名,区级学科带头人20名,引进硕士研究生84名,职工在读研究生50余人,大批医务人员被培养成为xx名医。
“只要有真才实学,就创造环境大力扶持,放手用才。”xx的观点是让环境留人、用事业养人、用人才培养人才。为了不断提高医院的技术水平,2007年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合作办医成功,依托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的品牌和技术优势,提高区医院的医疗服务和技术水平,走出了一条嫁接优势医疗资源,促进医院快速发展的成功之路。不仅让xx区的群众在家门口花最少的钱享受省级医院专家的医疗服务,还吸引了邹平、博兴等周边区区的患者。一位脑瘤病人手术康复后高兴地说:“在xx区医院由省里专家给俺做手术,不光看好了病,还省了3000块钱,真是想不到。”
合作办医的成功、高端人才的引入、齐鲁医院专家教授的加盟、高端设备的引进,激发了业务人员高涨的钻研探讨的学风,业务技术得到快速提高。开展的心脑血管病介入手术、双侧膝关节置换、断指再植术等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针灸科被评为淄博市特色专科。
以人为本,塑造医院“软品牌”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xx清醒地意识到,仅有“硬品牌”还不够,必须再塑造一个“软品牌”刚柔并济,才能真正实现起帆远航。
基于此,xx提出了“仁德立医,诚信惠民,敬业奉献,环境优雅,设备先进,运行协调,技术精湛,服务周到,医患和谐”的文化理念。通过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来整合医院资源,提高医院整体素质,增强全院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全面提升医院的品牌形象,倾力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
医院先后实施了“容貌工程”、“暖心工程”等,在内部增加了免费开水、免费轮椅车等多项便民服务。同时开展了“三化、五心、六个一”服务,即设施管理正规化、服务标准化、病房家庭化,用真心、爱心、关心、细心、诚心,送病人一个微笑、一个称谓、一声问候,一杯热水、一张连心卡、一份健康指导。实行预约诊疗服务,设置门诊预约电话,实现了错峰诊疗、分时段诊疗。为方便患者挂号、就诊、检查、划价、取药和减少来医院的往返次数,实行“一卡通”服务和出院病人随访制度,在病人出院后15天内,由主管医生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或上门回访,出院病人回访率达90%以上,出院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也在98%以上,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和赞扬。
xx十分注重发挥区医院的品牌技术优势,让医疗服务向基层和社区延伸,承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药品最高限价和零差价,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做好社区医疗、健康保健、康复等公共卫生服务,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
同时,实施惠民医疗救助工程。实行药品公开招标采购制度,降低药品价格。把用药比例纳入科室绩效考核,建立药品使用情况动态监测制度,定期通报公示,实施违规用药扣罚措施,坚持用制度规范合理用药,用制度提高医药管理水平,努力减轻患者负担。其次,通过降低手术费的收费标准、实行单病种限价、临床路径管理、与山东省远程医学影像会诊中心建立并启用远程医疗会诊系统等,减少患者医疗费用支出。对残疾、特困职工、低保、烈士家属以及下岗失业等病人实行“三免九减”等优惠措施。积极承担“三无”病人的医疗救助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
强化管理服务,提升水平树名牌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xx说:服务是永恒的主题,没有止境,特别是医疗服务行业,每个细节都事关患者安康,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力求更好。”
创新管理,建立优良的医疗工作秩序。区医院坚持“严格管理,严格检查,严格落实”的工作作风,建立了一整套完善、合理、有效的规章制度,涉及工作质量、组织纪律、服务态度、医疗安全、行为规范等各方面内容的《末尾淘汰、末尾告诫制管理办法》,对累计扣分达到一定分值的实行告诫或淘汰处罚,以此强化职工的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和服务意识,规范了职工行为。同时,成立督查科,对劳动纪律、医德医风、业务规范等各方面的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医院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努力提高医疗质量。2010年7月,开始推行电子病历,并在全院临床科室实行。通过信息化建设平台,达到规范诊疗行为、落实核心医疗制度、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的目的。实现电子病历与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LIS)、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合理用药系统的联接。
同年12月,开始运行协同办公系统(OA),在网上下达医院通知公告、收发电子公文、进行请示报告等工作,规范了公文处理流程,强化了文件的跟踪和督办,免去了复印、分发等工作,提高了办公效率,有效节约了办公成本。通过信息化建设达到全院医疗信息共享,实现各信息系统之间的互相支持、互相监督,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积极参与新医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近年来,xx区作为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区,区医院作为试点单位,按照上级卫生主管部门的要求,实行了预约诊疗服务、单病种限价、临床路径管理、医学影像远程医疗会诊、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出院病人随访制度,坚持无节假日门诊,制定了《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目录》。一项项服务措施有效地提升了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减轻了病人负担,受到了患者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坚持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门诊和住院病人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接受群众评议,及时发现解决问题。门诊、住院病人满意率分别达到95%、98%以上。2012年6月1日开始实施先诊疗后付费,为病人住院就医提供了方便,截至目前已有300余人受益。
“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辛勤的努力换来了丰硕成果,xx先后荣获淄博市优秀共产党员、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第二篇:县人民医院院长事迹
贡江——中央红军长征的光辉起点,当年的风萧马鸣、炮火硝烟早已一去不返,而那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精神却永载史册,永远激励着后人。而今,贡江河畔,一位从小喝着贡水长大的中年汉子传承了这种精神,正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着这片曾经养育过他的红土地。
他,就是共产党员,于都县人民医院院长曾渊平同志。
~年3月,曾渊平赴任县人民医院院长。众所周知,那是一段“非常时期”,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肆虐全国,一时举国上下人人自危、谈“非”色变。于都,有着近90万人口的大县,外出务工人员近20万,大量的流动人口极大的增加了“非典”病毒在该县传染的机率,县人民医院是全县唯一收治“非典”患者的定点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而对于临危受命、上任伊始的曾渊平院长来说,这也是他职业生涯以来遭遇的最严峻的一次考验,全县人民都在注视着他。
“我将尽我的一切能力维护医务职业的荣誉和崇高传统”,希波克拉提斯的誓言在曾渊平的脑中反复回响,面对危难,他没有退缩。疫情就是战斗无声的号角。
曾渊平院长立即组织成立了“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专家门诊小组、发烧门诊,抽调48名精兵强将组成预备队,迅速启动危机处理和全院动员机制。从领导体制、医疗救治、科技攻关到群防群控、物资保障、市场供应等各方面做到全面整合、高效运行。为了确保医治水平,全院进行了8次“非典”知识培训,平均每名职工参加了两次以上考试。为了为了提高实战能力,曾渊平还亲自指挥了4次救治“非典病人”的模拟演练。为了解除少数人的工作顾虑,曾渊平首先承诺:只要有险情,他将带头上阵。在他的感召下,全院职工积极报名参战,仅三天时间就有280多名职工递交了请战书,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最棘手的还是筹建新的传染病隔离区,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隔离区的整体搬迁,不仅需要寻找合适的地址、资金的到位,还必须确保工程的质量,在这样一个高难度的复杂系统工程面前,曾渊平再一次展示了他高超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强烈的事业责任心。为了工程能如期完工,他天天守在工地,渴了喝口矿泉水,饿了吃盒饭。凌晨摸黑上班,晚上挨黑下班,经常熬夜加班眼圈发黑,因此被同事们称为“三黑”院长。他家在四楼,由于劳累过度,平时健壮的他是多次晕着被扶上楼的。
天道酬勤,新传染病隔离区实现了一个星期完工,一天内搬迁完毕,一天内按“非典”防治要求和标准布置好相关设备的“三个一”要求。这被誉为“于都的小汤山速度”。同时还投入100多万元购置了“非典”防治设备和药品。省、市的督查领导对医院务实高效的工作做出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该院的隔离病区建设在县级医院中是一流水平的。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鏖战,防治“非典”工作终于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曾渊平既表现出了运筹帷幄的将者风范,又显示了他身先士卒的勇者胆魄。在疫情面前,他义无返顾、挺身而出,舍小家,顾大家,放弃休息,夜以继日地忙碌在防控疫情第一线。以生命为代价,以知识为武器,创造着奇迹,坚守着使命,他和他的白衣战友们用自己的激情谱写了一曲曲壮丽之歌,为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经历过“非典”的洗礼,曾渊平院长更加意识到一家医院的实力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的重要性。而医院的实力就是要在市场的竞争中壮大。利润的追求不是目的,而是最大限度的让利于病人,造福于社会。
他组织领导班子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医疗市场进行理性分析,形成了医院发展的共识:医院在市场中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以特色取胜,又特色才有竞争力,才能持续发展。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人精我特”。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曾渊平首先着手调整医院收入结构,提高医疗性收入所占比例,降低药品费用。从~年7月开始,医院果断将147个价格高且有普药可替代的新药清出药架,并对120种常用药实行讲价,平超市价格。这样医院的医疗性收入比例由2002年的40%上升到~年的43%,有效的控制了门诊处方外流,增加了医疗设备的使用率,极大的增强了医院发展的活力。
其次是着力抓好人才梯队建设,做好科技兴院文章。一所好的医院首先要有一批技术过硬和医德高尚的医生,曾院长深谙此理,所以他十分重视全院干部职工业务素质的提高,重点培养专科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医院先后选送了14位青年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选派了30位医务人员到外地参加短期学习,为医院人才结构的完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医院只有人才还不行,还必须有一流的设备。~年一年间医院就投入了230多万元购买设备230余台/件,如电脑自动洗片机、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血气分析系统、光疗婴儿培养箱、多参数监护仪、显微镜遥控自动对比造影灌肠器等。使医院的科技含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要驾驭风云变幻的市场,决策者不仅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也要有战略的眼光和开拓创新的能力。曾渊平就是一个不墨守成规,敢于改革,善于创新的人。他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思路,在全县首创了集医保、社区服务、健康体检三位一体的社区中心。把医疗服务延伸到社区,以社区为基础,家庭为单位,居民个人为中心,以促进健康为目标,向社区提供一体化服务。形成了社区为医院发掘病人,住院病人康复期转到社区中心的新型医疗模式,走出了一条既能满足社会健康需求,又能节约医疗资源的发展道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深得群众的好评。
于都县人民医院作为县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每年采购的药品设备都达千余万元。有很多企业和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或“明修栈道”,或“暗度陈仓”。但曾渊平院长对此早就定下了一条铁规矩:公事只在办公室谈,大的项目必须有三位以上院领导班子成员在场,决不搞“暗箱操作”。有一次,医院要购置一批昂贵的医疗设备,先后有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有关公司到医院洽谈,有的私下许诺给办加拿大移民或国外旅游,有的则许诺给予高额回扣,但他都不为所动。经过医院班子的反复对比论证,报请主管局批准,选择了一家实力雄厚、信誉度高的公司,并对公司进行了艰苦的考察
第三篇:县人民医院院长事迹
贡江——中央红军长征的光辉起点,当年的风萧马鸣、炮火硝烟早已一去不返,而那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精神却永载史册,永远激励着后人。而今,贡江河畔,一位从小喝着贡水长大的中年汉子传承了这种精神,正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着这片曾经养育过他的红土地。他,就是共产党员,于都县人民医院院长曾渊平同志。
2003年3月,曾渊平赴任县人民医院院长。
众所周知,那是一段“非常时期”,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肆虐全国,一时举国上下人人自危、谈“非”色变。于都,有着近90万人口的大县,外出务工人员近20万,大量的流动人口极大的增加了“非典”病毒在该县传染的机率,县人民医院是全县唯一收治“非典”患者的定点医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而对于临危受命、上任伊始的曾渊平院长来说,这也是他职业生涯以来遭遇的最严峻的一次考验,全县人民都在注视着他。
“我将尽我的一切能力维护医务职业的荣誉和崇高传统”,希波克拉提斯的誓言在曾渊平的脑中反复回响,面对危难,他没有退缩。疫情就是战斗无声的号角。
曾渊平院长立即组织成立了“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专家门诊小组、发烧门诊,抽调48名精兵强将组成预备队,迅速启动危机处理和全院动员机制。从领导体制、医疗救治、科技攻关到群防群控、物资保障、市场供应等各方面做到全面整合、高效运行。为了确保医治水平,全院进行了8次“非典”知识培训,平均每名职工参加了两次以上考试。为了为了提高实战能力,曾渊平还亲自指挥了4次救治“非典病人”的模拟演练。为了解除少数人的工作顾虑,曾渊平首先承诺:只要有险情,他将带头上阵。在他的感召下,全院职工积极报名参战,仅三天时间就有280多名职工递交了请战书,工作热情空前高涨。
最棘手的还是筹建新的传染病隔离区,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隔离区的整体搬迁,不仅需要寻找合适的地址、资金的到位,还必须确保工程的质量,在这样一个高难度的复杂系统工程面前,曾渊平再一次展示了他高超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强烈的事业责任心。为了工程能如期完工,他天天守在工地,渴了喝口矿泉水,饿了吃盒饭。凌晨摸黑上班,晚上挨黑下班,经常熬夜加班眼圈发黑,因此被同事们称为“三黑”院长。他家在四楼,由于劳累过度,平时健壮的他是多次晕着被扶上楼的。
天道酬勤,新传染病隔离区实现了一个星期完工,一天内搬迁完毕,一天内按“非典”防治要求和标准布置好相关设备的“三个一”要求。这被誉为“于都的小汤山速度”。同时还投入100多万元购置了“非典”防治设备和药品。省、市的督查领导对医院务实高效的工作做出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该院的隔离病区建设在县级医院中是一流水平的。
经过几个月的艰苦鏖战,防治“非典”工作终于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上,曾渊平既表现出了运筹帷幄的将者风范,又显示了他身先士卒的勇者胆魄。在疫情面前,他义无返顾、挺身而出,舍小家,顾大家,放弃休息,夜以继日地忙碌在防控疫情第一线。以生命为代价,以知识为武器,创造着奇迹,坚守着使命,他和他的白衣战友们用自己的激情谱写了一曲曲壮丽之歌,为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经历过“非典”的洗礼,曾渊平院长更加意识到一家医院的实力在保障人民健康方面的重要性。而医院的实力就是要在市场的竞争中壮大。利润的追求不是目的,而是最大限度的让利于病人,造福于社会。
他组织领导班子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医疗市场进行理性分析,形成了医院发展的共识:医院在市场中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以特色取胜,又特色才有竞争力,才能持续发展。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人精我特”。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曾渊平首先着手调整医院收入结构,提高医疗性收入所占比例,降低药品费用。从2003年7月开始,医院果断将147个价格高且有普药可替代的新药清出药架,并对120种常用药实行讲价,平超市价格。这样医院的医疗性收入比例由2002年的40上升到2003年的43,有效的控制了门诊处方外流,增加了医疗设备的使用率,极大的增强了医院发展的活力。
其次是着力抓好人才梯队建设,做好科技兴院文章。一所好的医院首先要有一批技术过硬和医德高尚的医生,曾院长深谙此理,所以他十分重视全院干部职工业务素质的提高,重点培养专科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医院先后选送了14位青年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选派了30位医务人员到外地参加短期学习,为医院人才结构的完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医院只有人才还不行,还必须有一流的设备。2003年一年间医院就投入了230多万元购买设备230余台/件,如电脑自动洗片机、荧光定量PCR检测系统、血气分析系统、光疗婴儿培养箱、多参数监护仪、显微镜遥控自动对比造影灌肠器等。使医院的科技含量得到进一步提升。
要驾驭风云变幻的市场,决策者不仅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也要有战略的眼光和开拓
创新的能力。曾渊平就是一个不墨守成规,敢于改革,善于创新的人。他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创新思路,在全县首创了集医保、社区服务、健康体检三位一体的社区中心。把医疗服务延伸到社区,以社区为基础,家庭为单位,居民个人为中心,以促进健康为目标,向社区提供一体化服务。形成了社区为医院发掘病人,住院病人康复期转到社区中心的新型医疗模式,走出
了一条既能满足社会健康需求,又能节约医疗资源的发展道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深得群众的好评。
于都县人民医院作为县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医院,每年采购的药品设备都达千余万元。有很多企业和个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或“明修栈道”,或“暗度陈仓”。但曾渊平院长对此早就定下了一条铁规矩:公事只在办公室谈,大的项目必须有三位以上院领导班子成员在场,决不搞“暗箱操作”。有一次,医院要购置一批昂贵的医疗设备,先后有来自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有关公司到医院洽谈,有的私下许诺给办加拿大移民或国外旅游,有的则许诺给予高额回扣,但他都不为所动。经过医院班子的反复对比论证,报请主管局批准,选择了一家实力雄厚、信誉度高的公司,并对公司进行了艰苦的考察,住廉价的旅馆,吃便宜的快餐,从而没有让对方“捆住手脚”,终于以相对其它医院一半的价格购买到了同等质量的设备。曾渊平廉洁奉公的事迹还很多,有人对此不解,甚至认为他离现实太远。但他深知“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的道理。他总是说:“一把手是单位最大的软环境,自身不洁,说话就不硬气,你要拿单位一根针,职工就敢搬回一块砖”。
也正是曾渊平院长的清廉为公,说话办事才有了号召力,职工在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的感染下,才能走出小我,一心工作为医院谋发展。一个带头人的高尚品德所折射的人格魅力是无穷的,没有高尚的品格便不会有高尚的事业。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的积极性的调动才是医院发展的基础”,曾渊平常这样说道。虽然曾院长“当家”很重要的一招就是“从严治院”,不过与众不同的是他一再强调:严管不是目的,管理的过程应该是育人的过程。了解他的人都知道,曾渊平也是一个人情味很浓的男人。2191.cn上任后,他改造装修了病房,绿化了庭院,改善了职工的工作环境。逢年过节,他给职工置办各种福利。职工生病住院,他都要亲自探望。职工结婚,他也要登门祝贺。曾院长也当过普通职工,对职工的难处深有体会。因此事事想在职工前面,职工的就餐问题,职工孩子的升学就业问题,卫生健康问题,文化生活问题……,他都要一一过问,对职工的各种问题他总是善于做换位思考,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他的心中装满了别人,惟独没有他自己,至今他还住着极普通旧套房。曾渊平院长对职工的关怀备至却换来了全院干部职工对他的支持与信任,换来了医院强大的凝聚力与战斗力,换来了医院的空前繁荣与发展。
一座不垮的大厦,必定有挺拔的栋梁;一个不倒的巨人必定有刚直的脊梁。压力与磨难催生伟大的精神,考验与挑战锤炼坚强的品格。曾渊平院长用自己的行动、智慧、意志实践着党旗下的誓言,坚守着一名医务工作者的崇高信念。在他的领导下,于都县人民医院效益连年增加,医疗服务水平不断完善提高,医院的各项工作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医院也先后被评为“目标管理先进单位”、“文明单位”、“防非工作先进党组织”。曾渊平院长也获得了“优秀共产党员”、“优秀院长”、“工会积极分子”、省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市、县“十佳医务人员”、市“防非工作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
面对医院取得的巨大成绩和接踵而来的个人荣誉,曾渊平院长却平静地说:“成绩都是全院干部职工努力的结果,自己只不过在自己的岗位上尽了自己应尽的职责,比我做得好的人还大有人在……”。没有豪言壮语,没有官话套话,听来却似潺潺流水,润人心田。一番如沐春风的朴实话语让人读出了他的宽大无私、虚怀若谷、一心为公,读出了他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深挚的爱。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曾渊平院长没有沉醉在耀眼的光环之下,他依然在漫漫征途中跋涉,向着那片更加宽广的天地。
第四篇:区人大代表工作思路
区人大代表工作思路
区人大代表工作思路
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央九号文件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重要的一年,也是区人大常委会总结经验、开拓创新、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好明年的代表工作意义重大。结合下城代表工作实际,的代表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解放思想、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围绕常委会工作要点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明确工作重点,创新工作方法,探索活动路子,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努力开创代表工作新局面。
1、强化学习培训,增强责任意识。坚持把学习和宣传《代表法》等法律法规
和贯彻中央九号文件精神作为代表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把代表活动、执法检查、“两项评议”与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组织召开全区人大代表工作经验交流表彰会,对获得先进的代表个人进行奖励,不断开拓发挥代表作用的新途径,增强责任意识。建立健全代表依法履行职责的各项具体制度。组织代表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律法规和履行职责的专题培训。
2、密切联系代表,主动搞好服务。根据常委会的工作要点和各街道的实际,抓好全年活动计划的制定和落实。积极为代表开辟知情知[本文转载自那一世范文网-http://找文章,到那一世范文网]政渠道,积极组织代表参加常委会开展的执法检查和视察、调查、评议等工作,邀请列席常委会会议,通报政府重要工作,为代表审议决定本区重大事项提供依据。加强对人大街道工委的联系、指导和服务,坚持街道工委例会制度,及时了解和总结代表活动开展情况,布置工作任务,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要
求。及时向代表提供学习资料和有关文件,订阅省、市人大刊物,为代表履行职务创造条件。协助市人大常委会做好市代表换届和市代表小组活动的联系服务工作。
3、不断探索创新,提高活动质量。注重拓宽代表工作新路子,在坚持日常代表活动的基础上,继续开展代表约见活动,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专业特长,建立专业代表小组进行研讨。实施市、区两级代表联合视察活动,扩大代表持证视察。不断深化代表进社区接待选民活动,调动代表履行职责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常委会统一部署,动员和组织代表开展行政执法评议。坚持代表旁听法院庭审制度,拓宽代表对“两院”工作的监督渠道,加大对司法工作的监督力度。继续开展代表向选民述职等活动,增强代表的履职意识,努力探索代表接受原选区选民监督的办法和途径。
4、加强建议督办,保障代表权利。高度重视代表议案和建议的办理工作,认真按照区人大常委会关于《代表议案以及建议、批评和意见处理办法》的规定,进一步规范完善征集、交办、承办、督办、评比等工作程序。加强与市代表小组的联系,及时反映区人大及其常委会职权范围之外的问题。要进一步畅通联系渠道,坚持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各工作委员会联系走访代表制度,密切与代表的联系,及时听取代表的意见和情况反映,积极为代表执行职务创造条件,提供保障。
5、认真做好准备,搞好换届选举。要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的要求,根据宪法和《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正确领会和掌握选举工作的原则和程序,保证换届选举工作的顺利进行。认真制定好换届选举工作方案,开展对换届选举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的调研,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合理分配代表名额和选区划分,加强对选举工作机构和人员的指导培训,对选民登记、公告式样、划分选区、代表候选人提名推荐等具体
问题提出指导性的意见。认真把握好提名推荐和确定代表候选人这个重要环节,坚持广泛性、先进性的原则,注意代表候选人的素质和结构。指导投票选举工作,做好正式代表候选人的情况介绍,组织代表候选人同选民见面,制定投票选举阶段的工作意见和投票选举程序,做好投票选举的物质准备和组织工作,选足选好新一届人大代表并及时做好选举工作总结。做好当选代表的资格确认和代表证书、代表分组等基础性工作,为开好新一届代表大会作好准备。
第五篇:区人大代表提案
区人大代表提案一、一高中门前摆小摊问题
市一高中门前的人行道,从体育场开始,一直到外贸胡同被小商贩摆的地摊参差不齐地占满,中间仅留能有两人并行的小窄缝,还时而迂回,时而改道,行人边防碰货摊,还得边防暗藏的扒手,叫苦不迭。另外,货摊商品还有三方面的问题:
1)、食品:多为露天快餐未经食品卫生防疫部门检验,卖货员身体是否健康不得而知。
2)、书籍:黄色等不健康书籍充斥其中,盗版书籍横飞。3)、看相、算命、测字先生活跃。
这些不仅影响了上下学及行人行路交通,特别对学生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也不符合城市管理的要求,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管理。
二、金秋宾馆至锦化一小道路两侧的卫生状况急待改善
根据区人大代表的提案,本届区政府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解决了金秋至一小道路路况甚差长期得不到改善的问题,责成有关部门解决。已于今年5月份对该道路 进行了修建,一条笔直、平坦的沥青道路赢得了人民的赞声。但仍然存在如下的问题:
1)、道路两侧人行道还有约两米宽的地面没有铺方砖,致使雨天泥泞,晴天尘土飞扬,影响城市环境。
2)、两侧商业网点门前垃圾、脏水遍地,白色垃圾袋随处可见。
3)、歌厅一段道路几乎成了出租车的停车场,有时很影响交通通行。
因该道路位于市区中心,且与102国道相交,路两侧的住宅小区较有规模,也属较主要的一条路。我们认为对于我市建成花园式旅游城市的目标,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建议有关部门进行治理。
连山区第四届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