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伟大的博弈读后感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
本书介绍了华尔街的发展史,描述了美国金融市场从建立、发展到成熟的辉煌历程,更是美国200多年发展的一个缩影。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350年的发展历史,一段跌宕起伏的成长轨迹,恐慌、投机、上涨、下跌、崩盘、技术、财富、希望、未来„„所有的这些令人激情涌动的因素构成了华尔街由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街发展成为现今美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金融中心的点点滴滴,让历史的画卷完美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去追寻拿尘封已久的金融街岁月
这一切,都由1653年,北美洲大陆新阿姆斯特丹(后改名纽约)说起…..从一个殖民地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承担了不同的历史使命,支撑了美国联邦政府在南北战争中的战争融资,推动了美国由铁路带来的第一次重工业化浪潮,扩大了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获得的巨大经济利益,也实现了美国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向新经济成功转轨的进程。
感想一:金融很强大,小则影响每个人的生活,大则影响国家的命运
国家的一点金融政策变动就可以影响普通百姓手中的财产,多年辛苦累积的财富可以瞬间化为乌有。一个国家是繁荣稳定的发展,还是在动荡中衰退,都受到国家金融政策的影响,没有历史上几次证券市场的干预,不知道现在的金融市场存在与否
感想二:没有任何事情是天生完美的,需要不断实践去完善。
正如戈登在和祁斌的对话中讲到:美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人们可以做任何事,直到政府立法来规范。
1653年—1789年,华尔街的幼儿期。商品经济的活跃、资金的流通、人口的增长促使资本市场的的孵化为华尔街的成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789年——1884年 华尔街的少年期。1790年,纽约成为美国最大的城市,1792年,《梧桐树协议》签订。这个时期充斥着投机、欺骗、呐喊,空气中散发着浓浓的火药味,交易显得毫无约束。19世纪20、30年代以来,运河股票投机、西部土地投机、铁路股票投机相继出现,卖空逼空坐庄,一夜暴富、一夜成名或者一夜破产、一夜入狱。19世纪50、60年代的伊利铁路股权争夺战,上演了投机者的经典较量,也是资本和财富巨大魔力的完美体现。在这个阶段,资本市场缺乏监管,单凭股票交易员的自我约束,内部完善,加上政府的腐败变质,贿赂成风,没有强大有力的中央银行充当管理员,华尔街成了金钱与权力的练兵场。电报、股票自动报价器以及大西洋海底电缆的开放与投入使用有力加强了华尔街金融市场与费城、波士顿等美国证券市场乃至西欧股票市场的联系,为纽约成为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的确立做好了技术准备。
1884年——1938年 华尔街的青年期。这是华尔街的机遇时期,同时也是挑战时期。1913年,美国成立了联邦储备体系。到1918年战争结束时,美国超越了欧洲强国,纽约则超越了伦敦,华尔街成为了世界金融中心,20年代纽约股票交易所则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市场。1929年秋的股市大崩盘尽管使得投资者们损失惨重,但也带来了美国金融制度的意义非凡的改革。1933年,罗斯福取消金本位制,颁布《银行紧急救助法》、《联邦证券法》、《格拉斯—斯第格尔法》(官方名称《1933年银行法》),加强美联储的监管力度,华尔街由此走向成熟。
1938年——2004年 华尔街的成熟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随后的经济繁荣巩固了华尔街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美林银行开创的连锁店式股票经营使得股票深入千家万户,而证券分析的手段使得理性投资成为可能。电子显示屏取代了股票自动报价器,计算机的快速记录取代了堆积如山的纸笔账单。连接全球的因特网让投资者不再简单依靠证券经纪人进行投资。络的便捷联系使得无关联的微小变化也会彼此影响,股民之间、机构之间、不同国家的资本市场之间相互影响。随着全球金融体系的深入发展,建立统一有效的全球资本市场监管体系迫在眉睫。感想三: 在利益面前,正义、道德和信用显得很渺小
一颗树能够升到天堂,它的根一定在地狱.。人性是贪婪并且疯狂的,任何社会,任何国家都是如此。人们会尽一切的手段和技巧,使自己利益最大化。18世纪的美国,官员的腐败已经勿庸置疑,甚至连总统,同样可以被收买或者愚弄。当然,现在的总统依然是大资产阶级的代表,只是法律已经很健全,游戏,已经有了很健全的游戏规则。因此,今天的中国,我们不需要埋怨,我们需要时间,可能在有生之年也不能够见到天堂,但是这是一个过程,我们必须认命并且承认现实。信用的产生是建立在谎言和欺骗的废墟之上,当人们在谎言和投机的世界疲惫了,厌倦了,害怕了,就会制定新的游戏规则,用信用来重新确立。因此,信用与诚实是一种手段,他是可以更好的交易或者保存自己的实力。千万不要把信用和诚实,或者法律与道德,当成了归属,或者是千古不变的原则,它们仅仅是一种手法,或者工具。
按照博弈论的理论,在有限次博弈中,抵抗对方是最好的策略,而在无限次博弈中,合作是最好的策略。可以说,早期的华尔街投机者怀者有限次的博弈的心态玩着资本的游戏,投机者追求短期的利益,卖空和杀空的较量极其惨烈,最后就是资金数量的对抗、贿赂和时间的赛跑。
当我阅读《伟大的博弈》的时候,自然将中国的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与华尔街相比较。回顾中国股票市场发展历史,从1990年邓小平亲自下令重建证券市场至2004年,也不过15年的时间。中国资本市场自然也经历了从不完善、不规范到相对完善相对规范的发展历程。作为体制转轨时期的新兴市场,我国证券市场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影响证券市场的稳定运行和功能发挥。
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对于市场恐慌,你只需要开闸放水,让金钱充斥市场。
曾俊旋121511723金融7班
第二篇:伟大博弈读后感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
这本书讲述了华尔街的历史。如果把资金比为血液,那么华尔街就是输送血液的心脏:工业革命时它把资金输送给企业,战争时它通过战争债券把资金输送给国家。科技给资本运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比如自动报价机和计算机的出现,在各自的年代加快了信息的传输,同时资本也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按照博弈论的理论,在有限次博弈中,抵抗对方是最好的策略,而在无限次博弈中,合作是最好的策略。可以说,早期的华尔街投机者怀者有限次的博弈的心态玩着资本的游戏,投机者追求短期的利益,卖空和杀空的较量极其惨烈,最后就是资金数量的对抗、贿赂和时间的赛跑。当华尔街意识到长期的繁荣才能带来普遍的利益时,那些歇斯底里的投机者被无情的抛弃出市场,这时就慢慢进入了无限次博弈的游戏格局中。这两者之间的跨越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经历了许多的血泪历史后,才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并逐渐形成更广范围的共识,阻挡来自保守派的反抗,最后促成改革,当然也少不了历史的机缘巧合。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到和人性恶的一面的抗争是多么艰难和反复。
一位华尔街作家曾写到:“如果说贪婪和恐慌是华尔街上仅有的两种心理的话,那么我想,现在,是为贪婪说句好话的时候了。”贪婪和恐慌是华尔街上空漂浮的两个幽灵,当它们同时发威时,无疑是华尔街的灾难。对于贪婪,人们深恶痛觉,但又难以抵抗,对于恐慌,人们往往束手无措。政府可以把贪婪的家伙扔进监狱,可是恐慌的大众并没有错,政府又能怎么办呢?可以说最早是靠J.P.摩根一人之力来阻挡各种恐慌,正如书中所说,当年的摩根起着相当于今天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作用。后来,如20世纪30年代建立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旨在解决银行挤提问题。诸如此类是在制度上的预防,恐慌终究不可战胜,今后一定还会来惹事。
投机是罪恶的吗?这不是个好回答的问题。中国以前有过投机倒把罪,但科斯托拉尼则把投机当成职业。用“存在即合理”来解释未免有些不负责任,但我也实在想不出更好的词来形容了。
最后提一下作者的写作特点。作者在力度上把握的恰到好处,尽管全书篇幅不短,但总在觉得有更多故事的时候突然停止,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比如摩根的个人史、阁雷厄姆的证券分析,都是值得深入阅读的材料。
第三篇:《伟大的博弈》——读后感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
《伟大的博弈》是一部讲述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的著作。它生动地讲述了华尔街从一条普普通通的小街发展成为世界金融中心的传奇般的历史,展现了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在美国经济发展和起飞过程中的巨大作用。
与《货币战争》所强调的金融对一个国家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性一样,本书也是如此。但不同的是,《货币战争》把美国建国以来所有的重大事件都跟金融联系到一起,包括南北战争、二战、每次经济危机、历届被暗杀的总统等,而《伟大的博弈》则以华尔街历史上的很多知名人物为主线来展开叙事,其中包括了摩根、美林等的创始人,也包括一帮把“逼空”玩得炉火纯青的牛人,正是这些人推动了华尔街和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这本书就如同小说一般,虽与金融有很大相关,却非常易懂,且读起来感觉更有感觉,也更真实,让人忍不住细细品味。
一位华尔街作家曾写到:“如果说贪婪和恐慌是华尔街上仅有的两种心理的话,那么我想,现在,是为贪婪说句好话的时候了。”贪婪和恐慌是华尔街上空漂浮的两个幽灵,当它们同时发威时,无疑是华尔街的灾难。让我匪夷所思的是早期华尔街上贪婪的大胆和赤裸,比如财政部长助理拿着战争部长的钱公然做庄,这些可以让中国股市最黑色的传奇黯然失色对于贪婪,人们深恶痛觉,但又难以抵抗,对于恐慌,人们往往束手无措。政府可以把贪婪的家伙扔进监狱,可是恐慌的大众并没有错,政府又能怎么办呢?可以说最早是靠J.P.摩根(摩根作为美国近代金融史上最著名的金融巨头,一生做了太多影响巨大的事情。但最辉煌也最能体现其实力的是,在他半退休时,几乎以个人之力拯救了1907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一人之力来阻挡各种恐慌,当年的摩根起着相当于今天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作用。但即便是如此,恐慌仍不能彻底根除。
《伟大的博弈》一书,让我认识了华尔街历史上那些传奇响亮的名字:汉密尔顿,杜尔,德鲁,范德比尔特,摩根......还有他们一生的起起落落。可以说,华尔街的历史正是这些人的历史,他们不是每个人都堪称伟大,他们更多的都是追逐利益的商人,但是由于追逐手段的不同,是他们有的人像人间的魔鬼,有的人像地狱的魔鬼,是的,似乎除了汉密尔顿之外,在华尔街没有天使可言,即使是享有盛誉的摩根也是如此。对于金融家,人们一向不吝惜的以贪婪,冷酷这些充满了“邪性”的词语来形容,但是同时人们也对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手腕与智慧而惊叹。这样的一群人,他们能在几个月内暴富,同时也能在几周内一贫
如洗,他们的荣辱兴衰甚至可以影响无数普通人的命运,可以决定一个国家,甚至世界范围的格局。当然,组成华尔街历史的更多是那些游戏的普通参与者,他们往往无力觉得自己财富的命运,只能选择跟随或是离弃哪个金融家,他们的命运是被主宰的,他们经常成为大玩家手上的筹码和棋子,可能在一夜之间获得梦想中的财富,但是那些纸上富贵也可能在一夜之间付诸东流。但是这些普通人的合力却又成了主宰那些大玩家们的力量,只有他们的跟随才能让那些所谓的巨头们可以放手在一场大游戏中尽情创造真实或是虚妄的金钱,而他们的离弃也能是巨头们转眼间成为无助的可怜虫,在这个胜者为王的功利市场上无人问津。这也是华尔街的博弈,一种充满了血泪和梦想的博弈。
事实上,博弈的理念充斥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与扑克不同,自由市场的博弈并不是一个零和游戏。在扑克游戏中,之所以有赢家,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有输家。而在自由市场的博弈中,如果其参与者是完全理性的,并拥有完备的信息,那么博弈结果有可能是所以的参与者都是赢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理性的人是不存在的,信息完备也只是理想状态。因此,现实世界的不完美,也就意味着事实上自由市场总会有输家。
尽管如此,在一个自由市场中,长期来看,获得的利益总和将远远超过失去的利益总和。这一点,在资本市场上是再明显不过的事情。资本,这个曾一度被称为“罪恶之源”的东西,实际上和劳动力,资源,技术一样,是任何国民经济中所不可或缺的要素。
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为了追求利益,自然会开动脑筋,挖空心思寻找一个方向,但是一开始大家总是尔虞我诈,只是为了一个人的利益在努力,因为别人的利益与自己的利益是相竞争的。在这个阶段,往往有许许多多丑陋的行径大摇大摆、肆无忌惮地出现。市场往往是一个零和游戏,我赚了,那你肯定赔了。但是久而久之,人们会发现这样子不能长久,慢慢才开始关注大家的利益(当然本质上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才开始制定规则对不正当的行为加以限制。如同改革一样,任何对现有制度进行改变的尝试都不会轻松,因为无论怎样改动总是会触动一些人的利益。也正是因为这样,改革往往都是在困境中才能顺利进行,因为在整体状况处于困境时,大家都希望摆脱困境,也就意味着必须要进行改革,此时相关利益方的阻力要小得多。由于认识到了问题所在,在进行适当的改革后,整体状况基本上就能够走出困境,重新进入一轮景气周期。华尔街的发展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华尔街的历史是一部经历无数灾难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从灾难中吸取教训以防灾难再次发生的历史”,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如此,想来中国进行的市
场经济改革也逃不出这个定律。区别在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更看重市场主体的自由,尽量减少政府干预,甚至在有些地方极度缺乏干预,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开始之初就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烙印,反而是一个松绑的过程,再加上借鉴了先进的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经验,失控的几率目前看来相对较小。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在三十年过程中会有相当多的既得利益者转而成为改革的阻力。一切都可以归结于这本书的名字——伟大的博弈。
什么才是真正的华尔街?或许没有人能详尽的表述,可华尔街就是有这样的魔力,让从事金融的人,特别是从事证券的人,心驰神往。它是希望,同时也是恶梦开始的地方。
作为一名中国读者,提起华尔街,我们不能不想到中国的资本市场。中国迫切需要发展资本市场,借鉴、监管、创新就是其中的关键。资本市场自身的发展如何与国家发展有序结合、有效发展成为摆在发展面前的重要课题。
《伟大的博弈》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部难得的研究美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的著作,对更好地认识资本市场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意义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们应该以史为鉴,洞悉国外成熟资本主义市场的发展史,及时把握国际资本市场的最新动态,深入分析中国国情及与外国市场的差异,积极探索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路径,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第四篇:伟大的博弈读后感
刚刚学过《金融学》、《国际经济学》等经济学基础类书籍的人,又读《伟大的博弈》这本书,都会有一种认知恨晚而巴不得十年之前就去读这本书的意愿,感叹世界的精彩无穷、世界的历史长河曲折动人。我有幸成为无数读过这本书的人群中的一员,感觉这生没白活!
《伟大的博弈》确实是一本好书,它是一本有关美国的经济、金融的史书,读起来有如听故事一般有趣,同时它又是一本包含诸多金融理论知识的书籍,它涵盖了这个很多社会中的基本常识,他适合大多社会群体研读。
华尔街的成长是一段漫长的历史,华尔街是在不断的博弈中发展壮大的。
百度一下“博弈”,词典里显示它的意思是“局戏、围棋、赌博”及“再多决策主体之间行为具有相互作用时,各主体根据掌握信息及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的一种行为”等,对应英文是“game playing”。从上面的解释可以得知,博弈最基本的意思表现为一种游戏活动,是一种多人在一起暗含为某种目的有策略技巧的相互进行的活动。简单两个字,却被人们加上“伟大的”这个词作为前缀,不用说不用猜,这个词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表现形式与应用。
作者用博弈来描写演绎华尔街,写了华尔街从1653年出生到今天成为巨人的这300年多年时间里的江湖腥风血雨、四季春去秋落(朝花夕拾),华尔街的成长不是顺理成章那么一回事,作为一个交易证券的集市,作为一个争斗金钱、名利的赌场,作为一个助推美国经济前进的引擎,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形色色的人物登场,有人功成名就成为传奇,有人倾家荡产的流氓,在利益的市场上,他们欺骗、贪婪、狡诈、冷漠,他们有着高等的智慧和计谋,他们拥有强大的力量和资金,他们娴熟的进行内幕交易、坐庄、操纵股市、贿赂官员等操作,他们进行买空卖空,他们联合坐庄,他们进行铁路股票逼空,他们进行黄金投机,他们财务造假,他们欺骗公众甚至愚弄国家总统,因为他们的投机造成一次次的危机和恐慌,这时他们中间又有人作为救世者以英雄的角色出现,在一次次的危机和恐慌过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赌场逐步由自由放任到极为规范。
下面的精彩主题让人回味良久:
逼空战
黄金投机、白银逼空
汉密尔顿与杰斐逊、杰克逊
《梧桐树协议》到《公司法》、注册会计师、证券交易委员会、《证券法》
第一合众国银行到J·P·摩根、美联储
黑色星期
一、黑色星期
四、黑色星期五
这些无一不是华尔街上大众、基金、经纪人、证监会之间博弈的生活主题。
华尔街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内心黑暗世界的暴露史,同时也是所谓失败者的血泪史。
华尔街又是作为美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而成长起来的。华尔街是一个资本运作的场所,如果把资金比为血液,那么华尔街就是输送血液的心脏:工业革命时它把资金输送给企业,战争时它通过战争债券把资金输送给国家。
资本具有逐利的天性,哪儿能赚钱就流向哪里,这就是投机形成的根源,只要资本存在投机就不可避免,投机引起市场的腥风血雨,让无数人头破血流、倾家荡产。然而除了投机功能外,资本还具有投资的功能,投机过后资本总会流向真正需要它的地方,作为财富被运用了银行的资金贮备周转,市场的流通,作为生产要素运用于工厂、企业的生产,创造新的财富和资本,这就是经济发展进步。
“真正拥有权力的人是能够控制全球资金流动的人,而不是启动原子弹爆炸的人”,华尔街的成长也是美国这个国家成长强大的过程。美国内战北方迫于战争融资的压力,一个叫杰·库克的年轻银行家创新性的把财政部发行的国债出售给社会公众,这改变了以往国债只出售给银行和经纪商,银行和经济商将他们作为贮备持有的债券发行模式。新的债券发行模式加快和扩大了华尔街资本运营的速度与效率,也为北方政府的打赢战争筹集了充足的资本,是北方军队得到良好的补给最赢得了这场战争,结束了美国的分裂,解放了黑奴,推动了美国的西部大开发。两次世界大战,华尔街更是作为了协约国和同盟国进行战争的资本、物资筹集人,战争的巨大需求是华尔街成长为巨人,华尔街作为美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推动了美国钢铁、石油、化工、电器和食品业的长足进步,美国在一战前后成为世界最前的经济大国,在二战之后则在政治、经济多方面确立了世界的霸主地位
第五篇:伟大的博弈读后感
本书介绍了华尔街的发展史,基本上也是美国金融市场从建立、发展到成熟的一段历程,更是美国经济200多年发展的一个缩影,伟大的博弈读后感。与《货币战争》所强调的金融对一个国家具有非同一般的重要性一样,本书也是如此。但不同的是,《货币战争》把美国建国以来所有的重大事件都跟金融联系到一起,包括南北战争、二战、每次经济危机、历届被暗杀的总统等,让我感觉有些牵强。拿历届总统被暗杀来说,宋鸿兵先生都把它认为是一个巨大的阴谋,这些事情发生在司法制度很完善的美国让我很难相信,尤其是幕后的各利益集团均未受到惩罚,所以我更认为《货币战争》是一本唯阴谋论的小说。而《伟大的博弈》则以华尔街历史上的很多知名人物为主线来展开叙事,其中包括了摩根、美林等的创始人,也包括一帮把“逼空”玩得炉火纯青的牛人,正是这些人推动了华尔街和美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本书同样像本小说,但读起来感觉更惊心动魄,也更真实、更令人信服。回想一下,看完之后有以下几点感慨: 1 金融这东东,真的很强大。
它小则影响每个人的生活,国家的一点金融政策变动就可以影响普通百姓手中的财产,多年辛苦累积的财富可以瞬间化为乌有;大则影响国家的命运,一个国家是繁荣稳定的发展,还是在动荡中衰退,都受到国家金融政策的影响,试想没有书中提及的几次国家对证券市场的干预,不知会发生多大的灾难。本书后序中认为,清朝GDp远超过英国和日本,但在战争中却输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资本市场,融资能力不足,导致打仗时没钱,我觉得还是蛮有道理的。
2.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这句话听得多了,但一直没有去认真对待,直到看完本书后才发现,多少富翁曾经是那么风光无限、一掷千金,但在金融市场上只一次失算,就可能倾家荡产,甚至永无翻身之日。不过这也可能是好事:)家族的衰落成就了曹雪芹写出《红楼梦》,而股票市场的失意则成就了格兰特写出《格兰特回忆录》。
3.在利益面前,正义、道德显得很渺小。股票操作者可以为了利益谎言连篇蒙骗大众;立法官员可以与股票操作者狼狈为奸,两边通吃,甚至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修改法律。这点与马克思说的“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就敢践踏一切法律”很一致。4.任何事情不会是一出现就是完美的,都必须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去完善。美国的证券市场也是如此,从一步步的不成熟走向成熟。正如戈登在和祁斌的对话中讲到:“美国的经济发展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人们可以做任何事,直到政府立法来规范,读后感《伟大的博弈读后感》。”
本书译者还为每章撰写了导读,合理加注,并亲自与著者进行对话等,让我感觉译者为本书花了不少心血、很敬业,佩服一下!虽然看了本书后,感觉收获比较多,但由于刚刚接触金融,有些地方没看懂,囫囵吞枣的就过去了。相信以后再有机会来重读这本书,更有更深的感悟。最后本书给我最深刻的一句话是: “对于市场恐慌,你只需要开闸放水,让金钱充斥市场。”
这本书讲述了华尔街的历史。如果把资金比为血液,那么华尔街就是输送血液的心脏:工业革命时它把资金输送给企业,战争时它通过战争债券把资金输送给国家。科技给资本运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比如自动报价机和计算机的出现,在各自的年代加快了信息的传输,同时资本也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按照博弈论的理论,在有限次博弈中,抵抗对方是最好的策略,而在无限次博弈中,合作是最好的策略。可以说,早期的华尔街投机者怀者有限次的博弈的心态玩着资本的游戏,投机者追求短期的利益,卖空和杀空的较量极其惨烈,最后就是资金数量的对抗、贿赂和时间的赛跑。当华尔街意识到长期的繁荣才能带来普遍的利益时,那些歇斯底里的投机者被无情的抛弃出市场,这时就慢慢进入了无限次博弈的游戏格局中。这两者之间的跨越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经历了许多的血泪历史后,才有人意识到这一点,并逐渐形成更广范围的共识,阻挡来自保守派的反抗,最后促成改革,当然也少不了历史的机缘巧合。从另一个方面也可以看到和人性恶的一面的抗争是多么艰难和反复。
一位华尔街作家曾写到:“如果说贪婪和恐慌是华尔街上仅有的两种心理的话,那么我想,现在,是为贪婪说句好话的时候了。”贪婪和恐慌是华尔街上空漂浮的两个幽灵,当它们同时发威时,无疑是华尔街的灾难。对于贪婪,人们深恶痛觉,但又难以抵抗,对于恐慌,人们往往束手无措。政府可以把贪婪的家伙扔进监狱,可是恐慌的大众并没有错,政府又能怎么办呢?可以说最早是靠J.p.摩根一人之力来阻挡各种恐慌,正如书中所说,当年的摩根起着相当于今天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作用。后来,如20世纪30年代建立的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旨在解决银行挤提问题。诸如此类是在制度上的预防,恐慌终究不可战胜,今后一定还会来惹事。
投机是罪恶的吗?这不是个好回答的问题。中国以前有过投机倒把罪,但科斯托拉尼则把投机当成职业。用“存在即合理”来解释未免有些不负责任,但我也实在想不出更好的词来形容了。
最后提一下作者的写作特点。作者在力度上把握的恰到好处,尽管全书篇幅不短,但总在觉得有更多故事的时候突然停止,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比如摩根的个人史、阁雷厄姆的证券分析,都是值得深入阅读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