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单亲家庭的亲子关系
单亲家庭的亲子关系与性别意识教育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对以往理论的梳理与思考,结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情况,从社会学角度深入剖析单亲家庭的亲子关系,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亲子关系;子女教育;性别意识;双性教育
随着离婚率的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家庭成为只有母亲或父亲的单亲家庭。有学者预测,在21 世纪,单亲家庭将成为主要家庭形式之一。面对现实及可能的预测,我们在担忧的背是一种责任。本文探讨的是单亲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因为孩子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家庭是孩子的第一社会化场所,其对孩子的社会化起着重要甚至决定性的影响。尤其是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倍受社会关注。应该说,现代性过程中凸显出来的这种问题,必将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中亟待解决的时代性课题。因此,在这里对国内外相关理论的梳理与进一步探讨,不无意义。
一、对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研究的简要历史回顾世纪初美国的“ 儿童研究运动”被视为西方较系统的青少年心理学研究的开始,主要代表人物是霍尔。与霍尔同时代的弗洛伊德认为,青春期青少年与父母逐渐“ 疏离”的过程是由青少年在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性冲动引起的,“ 力必多”使青少年情绪易激动、多变,并导致青少年与父母时常发生冲突。霍尔与弗洛伊德都认为亲子冲突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
可避免的产物。
到了20 世纪七八十年代,青少年期的亲子关系研究进入蓬勃发展期。该时期研究的质与量均与前有较大发展。研究的主要内容有青少年期亲子冲突产生原因、亲子冲突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以及相关因素对亲子关系的影响等。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学者们又进一步深化了亲
子冲突的研究,在道德、个人问题基础上增加了对友谊、谨慎与复合性问题的探讨。有学者认为,除青少年的认知外,个体所生活的社会文化背景也是影响亲子关系的重要因素。[ 1]国内关于青少年真正的独立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对亲子关系的研究则更晚。随着社会变迁的加速,亲子关系在近几年才日益引起研究者与相关人员的兴趣与重视。但相关研究仅对初中生或高中生的亲子关系作了一般的理论描述和调查分析。如辛自强等[ 2]在1999 年对小学学习不良儿童的研究发现,学习不良儿童家庭在亲子沟通维度上低于一般儿童的家庭。而关于整个青少年期亲子关系发展变化特征及其作用机制等的深入研究还很少见。
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中心问题,是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这包括血缘和非血缘的,这个关系是永远不能改变的,是孩子成长的极为重要的因素。费孝通教授认为亲子关系是被抚育者和抚育者之间的关系,是以婚姻来确立的。他还强调,亲子关系绝不是一种单纯的生物关系,决定亲子关系的社会关系是婚姻关系而不是生物关系。并把生物性的亲子关系和社会性的亲子关系在概念上做了区分,而社会学更多关注的社会性的亲子关系。事实上,在婚姻中同时缔结了两种相联的社会关系———夫妇和亲子。在费孝通看来,这两种关系不能分别独立,夫妇关系以亲子关系为前提,亲子关系也以夫妇关系为必要条件。可以说,社会关系一直是社会学极为关心的问题。因此,把亲子关系的问题引入到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在实践上有助于问题的解答,在理论上有助于学科的相互借鉴和相互交融。
二、单亲家庭对于亲子关系消极影响的社会学分析
1.角色、身份、结构的三重缺失
单亲家庭子女角色的缺失首先表现为性别角色的缺失,性别角色的缺失源于社会身份的缺失,而社会身份的缺失又源于社会结构的紊乱。因为,角色是指与某种社会身份相称的行为规范的集合。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各种社会地位之间相互关系的制度化或模式化体系。一个青少年失去父亲或母亲,他(她)的社会关系也随着发生变化,即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各种关系的转变会引起心理上习惯上的阻力的。按费孝通教授的话说,社会关系是联成一个体系的,其间息息相关,像是一个网络。社会关系的紊乱使一个人不易找到一个适当的身份去和身边的人发生社会关系,同样的道理,他身边的人也很难找到一个适宜的身份与他发生社会关系。很显然,角色的扮演也就不会顺利地进行。在单亲家庭中,由父、母、子所构成的三角
形变成了直线形;家庭角色形态缺乏平衡机制,即由男、女、长、幼所构成的多重角色形态,在单亲家庭中变得只有长、幼形态。家庭伦理关系失却了“ 关系伦理”,致使父或母的感情投向单一化,即原为父、母、子三方分享的家庭之爱,演变为父或母一方与子一方的双向情感依赖;家庭语言代码缺乏另一种性别象征,即原有两种性别色彩的语言系统的支配作用变成了一种性别语言系统的支配作用。这种家庭机制的非平衡性、感情投向的单一化,以及性别象征的缺乏使单亲家庭本身就会陷入一种困境,再加上青少年“ 疾风暴雨”时代的到来,会导致一些单亲家庭情感基础削弱甚至瓦解。然而,社会学家李银河在1991年就发现,在离婚案件中,有90%的妇女得到了子女的抚养权,只有10%单亲家庭是由男性当家长的。[ 3]这个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性别角色的缺失有其深刻的社会结构根源,同时也表明了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研究的现实必要性。
2.社会互动情景的相对不足
人类生物基本需要必须在社会结构中得到满足。[ 4]正如雷蒙德·弗思所说“ 在人类学者看来,社会结构中真正的三角结构是共同情操所结合的儿女和他们的父母”。而丧偶或离婚造成的家庭结构的混乱,对家庭中每位成员都会造成心理上的缺失,破坏了共同的情操,瓦解了稳定的三角结构。这样,一方面,由于单亲家庭的父或母独自抚育子女须付出双倍的经济、时间和精力,生活水平下降,生活缺乏激情,没有相应的资本来扩展自己的社会交际而子女的社会交际与父(母)的交际是密切相关的。另一方面,因其家庭变故使得他们与离去一方的长辈、亲友的关系自然疏远,家庭交往活动较之以前明显减少。而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个人情感,基础的弱化自然导致了关系的弱化。加之由离异、丧偶等带来的心理上的痛苦、失落使得单亲家庭的成员不愿意更多地涉猎社交活动。这样,他们交往的空间更加狭小,由此带来的文化视野也十分有限。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的父亲或母亲几乎不邀请同事或朋友到自己的家庭里来。孩子也不愿意带自己的同学到家里来过。孩子的生活只是学校与家的两点一线生活,父亲或母亲也是单位到家的两点一线的生活。因此,单亲家庭的弱势效应不断强化狭小的文化视野,而这种有限的文化环境也在不停的形塑着弱势的效应,相互抑制,彼此都不能发展。
3.家庭结构异化所带来的心理压抑
情感是一个人的精神来源,离异或丧偶都会破坏原有完整而美好的情感,家庭成员的精神也随之丧失,同时也改变了个体对社会存在(他人、他事、他物以及个体自身)所持有的稳定、具有一定结构的心理状态。精神的丧失与消极的态度会使单亲家庭成员的心理扭曲。即使单亲家庭的父或母再婚,在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目中,和素不相识的、又不是出于自己选择的继父(母)亲戚们发生频繁的接触,这是一件不太愉快的事情,同时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疲乏和病态。[ 5]这样,无论是对父母还是孩子,都会在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影响。就单亲家长的心理状态而言,沮丧、自卑、焦虑、紧张、孤独等是他们共同的情绪特征。而孩子则因为缺乏情感关怀容易产生疏离自卑等问题。加之青少年期躁动、变化无常、反抗使单亲家庭的亲子关系处于变数之中。同时,单亲家庭的青少年恰好在这个阶段要试图在父母的范围之外寻找平等的伙伴,而这种需求会受到单亲家庭结构非完整性所带来的自卑、沮丧的影响,会形成一定的阻力,心理压抑是在所难免的。当然,单亲家庭的亲子关系的负面影响不仅仅限于上述三方面,进一步的深入挖掘还有待继续。
三、构建单亲家庭亲子关系和性别
意识教育的人文关怀模式1.要给单亲家庭的人给予人文关怀单亲家庭数量的增加是当前社会进程中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相应的人文关怀是保证当前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内在理念的要求。单亲家庭的弱势效应不可避免的会给单亲家庭的每位成员造成消极的影响,单亲家庭的家长为了照顾子女往往要放弃某些高薪职业或减少升迁的机会,在本来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明显的处于弱势。在无法改变的现实面前只能尝试着去消除或减少对当事人和社会的消极影响,因此,不仅要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制定、税制减免、子女教育成本方面考虑单亲家庭的负担,而且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的对象上也应涵盖单亲弱势群体。[ 6]另外,随着社会分工日益精细,专业性的家庭心理咨询和治疗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系统,可采取的途径之一就是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设,尽可能的使单亲家庭的成员获得自助,步入健康的生活。
2.尝试消除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进行双性教育针对单亲家庭子女性别角色的缺失,在单亲家庭子女的儿童期要注意给予恰当的性别角色教育。因为男女性别角色的确定有利于儿童的顺利成长和适应。著名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儿童在获得性别角色的过程中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基本性别同一阶段,大约在儿童三岁左右他们能正确指出自己的性别;二是性别的稳定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已认识到男的总归是男的,女的总归是女的;三是性别的坚定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认识到一个人的外貌或活动的变化与性别无关,那么不可能变成性别相反的人。基于以上的认识,单亲家庭的家长更多的是遵循现有文化认同的男性化和女性化模式,极力地去防止儿童出现“ 男孩女性化”或“ 女孩男性化”的性别角色错位倾向。但是,万事万物都是阴阳的统一体。因此,在性别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双性教育。因为,双性化个体没有严格的性别角色概念限制,能够更加灵活,更有效地对各种情景做出反应,其灵活性、自信心更高。相关研究也证明了男女双性化人格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双性化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这为当代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指明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但是,单亲家庭作为一种不完整的特殊家庭,在子女的性别意识教育上存在很大的缺失。这就需要相关社会组织的干预,比如社区、学校、专业性心理咨询和治疗机构等。
3.给单亲家庭的孩子创造一个适当的社会化场所尽管存在“ 反社会化”的现象,但在一定程度上父母仍然是孩子的学习榜样。而在单亲家庭中,儿童在性别角色的学习过程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样。从性别角色的形成过程来看,作为社会化的重要方面,既有被动的指导,更要有主动的模仿观察。但在单亲家庭中,若母与子(女)或父与子(女)性别相异则子或女就难从母或父一方获得异性角色的学习机会,这不仅不利于性别角色的形成,而且也会阻滞性别角色的认同。因此,单亲家庭要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适当的影响。同时,担负青少年社会化的其他场所(如学校、社区、大众媒体)也要提供相应的补救措施和保障,以保证单亲家庭从劣势到自助的过渡,保证和谐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健全相关专业机制针对单亲家庭成员的心理压抑,尤其是子女的心理压抑,本文对此的解释更倾向于家庭结构的破损。因此,解决的办法要从根本上去寻找,要填补某一要素非正常丧失所带来的功能缺失。首先,在单亲家庭中,家长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和孩子的密切接触和相互理解,这就要求单亲家长扮演复合型的角色;其次,要依靠政府、社区、专业性机构补偿本由父或母给予的关怀、经济帮助等,对于因离异所造成的单亲家庭要依法协商对子女的抚养和探望规则,因为亲生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地位是很难被取代的。即使离异,父亲或母亲对子女的影响仍然存在。最后,可尝试在社区这个平台上建立情绪的引导机制和发泄机制,以释放单亲家庭子女心理上的压抑。这样一个逐步补救和保障的机制有望消除单亲家非完整性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 1]房超,方晓义.父母—亲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 J].心理科学进展.2003 1(1 1):65-72.[ 2]房超,方晓义.父母—亲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 J].心理科学进展.2003 1(1 1):65-72.[ 3]刘梦,陈丽云主编.小组社会工作———女性成长之路[ 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2.[ 4]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 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年5 月.101.[ 5]同上,第199 页.[ 6]徐安琪,张亮,刘汶蓉.家庭: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功能变迁和政策支持[ J].社会科学.200(6
4):31-38.
第二篇: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孩子心理特征与教育策略探究
背景:
当今社会,单亲家庭是越来越多,单亲家庭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了,在老师的眼中,他们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样,有的孤僻、不和群,有的早熟、对人戒心很重,有的有逆反心理、不爱说实话,还有的情感冷漠、不容易被温暖……而对这些特殊的孩子,必须采用特殊的教育方法,否则很容易伤害他们。研究和解决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单亲家庭孩子的 心理特征分析
单亲家庭是指因离婚、死亡、遗弃、分居和其它原因而缺少配偶一方的家庭。单亲家庭是脆弱的,也是动荡不安的,单亲家庭最大的受害者,当然是失去父(或母)疼爱的孩子。单亲家庭学生一般具有如下心理特征:
1、抑郁冷漠。有的孩子因失去父或母后十分痛苦,很长时间不能自拔,或是由于生活动荡及父(母)的不负责任,心灵受到极大伤害,于是表现出经常闷闷不乐,容易悲伤,情绪低沉,甚至见到别的同学在父母面前非常快乐,自己心里就非常难受。在学校他们不敢谈论自己的父母,于是自我封闭,我行我素,以“自我中心”对周围的人事漠不关心,甚至产生冷漠、反感、敌对,最严重的导致与集体不合。
2、充满憎恨。有的孩子对父母的离异充满憎恨,他们讨厌父母争吵,憎恨父母不顾他的成长和感情。这种憎恨久而久之就会对心理发展产生不良作用,进而扩展到对学校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对其他人,甚至对社会的不满,他们认为既然没有人关心我,我又何必去关心别人呢?所以对同学对集体的事缺乏热情,对公益事业表现冷淡,还有的故意破坏纪律,损坏公物,甚至有的孩子会破罐破摔,以期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
3、暴躁易怒。有些单亲家庭孩子,自己郁闷的心情常常因无处渲泄,于是表现为性情暴躁,遇事易冲动,攻击性比较强,常常会出现骂人、斗殴等行为。有调查表明,反抗攻击特点比较突出的和遇事冲动不计后果的人数,单亲家庭孩子与正常家庭孩子相比,分别高4%和16%。
4、内向自卑、胆小孤僻。单亲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以及离异父母对子女的互相推诿,家庭中的长期冷战或争吵都是造成子女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比如有的学生觉得父母的吵吵闹闹让同学、邻居们看到,听到都是很丢人的事,自己脸上很不光彩;由于自卑而缺乏自信,不敢与人交往,不敢说话,不敢回答问题,总是独自躲在一旁。
5、多疑嫉妒。单亲家庭孩子与正常家庭孩子对比,具有较强多疑、嫉妒心理特征的前者比后者高约3%。其表现为对别人的议论,对许多事情非常敏感,总怀疑别人在议论自己,猜疑别人是不是在说自己的坏话,猜疑老师是不是不信任自己了,假如一个活动没有让他参加就会胡思乱想。我认为,这种心理的产生与自卑心理有关,潜意识里还是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于是就乱猜疑,好嫉妒。
教师是孩子的第二父母,善于洞察孩子的喜怒哀乐,因而研究和解决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问题,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教师在新形势下必须肩负起保护、教育单亲孩子的重任,而能否做好这一工作的关键又在于教师对这些孩子是否有爱心、耐心和诚心,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才能够帮
助并逐步引导他们克服不正常的心态,与其他孩子一样地健康成长。根据我的经验,单亲子女的心理状态,大致可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种类型是自立自强型。第二种类型是孤独忧郁型。第三种类型是散漫放任型。第四种类型是偏执易怒型。由父母离异造成的。所以,他们对别人的防范意识特别强,同时还伴随着对老师和同学怀有一种莫名的抵触情绪。我教过这样一个男孩,他智商比较高,但很不合群,还常常无端地猜忌同学,甚至动不动就采取过激行为。
平时要掌握哪些技巧呢
1、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和快乐、关心和鼓励。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理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深处。”对于那些单亲家庭的孩子更需要教师倾注无私的爱来抚慰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创伤。创设一种真诚的氛围,使学生重新享受失而复得的温暖与快乐。爱是可以弥补的,只要我们本着“爱心、热心、诚心、耐心”和科学的态度,为他们付出更多的爱,就能医治他们内心的创伤,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的困难,相信他们也同样会生活得快乐、幸福。
2、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
特别是特殊家庭的孩子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要了解他们喜爱什么讨厌什么,培养他们健全的个性,使他们融入到集体中来,乐观地面对困难。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个性和正常的人际交往。同时,避免当面谈论敏感话题,关注其动态,防止结交坏朋友,走上邪路。
3、经常地表达赞美和激励。注意在生活中彼此赞美。
4、培养孩子多元化的价值观、兴趣爱好等等。、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6、建立单亲子女档案。了解和掌握班上单亲子女人数,并熟悉掌握其家庭状况,单亲的原因,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
7、班主任定期对单亲家庭进行家访,与单亲子女家长会面。和家长们促膝谈心,往往是因为家长对子女放任自流,认为有学校教育,家里就可以不管了,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这就需要向家长讲清,教师与家长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孩子。
只要老师能够掌握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深入了解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特征,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就一定能够帮助这些孩子走出阴影,使每个单亲子女都会获得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都会拥有属于他们的美好的未来。
一、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
二、父母保持沉默,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会感到“不自在”,进而反省自己的错误。
三、父母能心平气和地启发孩子,不直接批评他的过失,孩子会很快明白父母的用意,愿意接受父母的批评和教育,而且这样做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
四、适时适度 父母批评孩子要趁热打铁,不能拖拉,否则就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二、父母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策略
父母往往一味责备孩子,甚至打孩子,一点不讲批评技巧,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北师大心理研究所的费广洪博士认为,对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原则是坦诚、沟通和鼓励,家长和老师不要对婚姻家庭这些事避而不谈,要让孩子知道离婚和结婚在社会生活中都是非常正常的事,而沟通会使老师了解他们内心的情感需
求,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安慰和鼓励,也许就能改变他的人生。那么,父母批评孩子时,应注意掌握哪些技巧呢?
一、不要无原则地迁就、溺爱孩子
单亲家庭的孩子虽然无辜地遭遇了家庭的不幸,但这些孩子的家长在丧偶或离异之后,往往更加怜悯孩子,啥事都依孩子,一切都任由孩子摆布,宁愿自己受苦受累,也不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其结果常常导致孩子处处以我为中心,变成自私、专横和任性的“小霸王”,缺乏同情心和责任感,不懂得尊重他人,甚至瞧不起含辛如苦养育他们的父母。
二、帮助孩子处理好同学关系。
孩子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同学。平时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及时解开孩子的思想疙瘩。发现有异常的苗头,及时跟孩子谈心,了解情况之后,能及时疏导的就及时疏导。
三、动之以情。
单亲子女往往易受到自社会的歧视、偏见,因而在性格上容易变得内向、忧郁、自卑,甚至孤僻。家长要注意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重视孩子情感方面的需要,多给孩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教育孩子自尊、自强、自爱、自励。单亲家庭的孩子得到的是残缺的爱,此时的父母尤其要关心他的生活,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还要在思想上多进行交流,鼓励孩子奋进,培养他们上进的信心和勇气。
四、多与学校、老师联系。
许多单亲家庭的父母由于要承担更多的经济负担,难免对孩子照顾不周,所以家长要经常与老师取得联系,关心子女的在校学习生活,遇到问题及时处理。另外,也可将家庭中的实际问题摆出,把孩子在家中的一些表现向老师详细述说,与老师共同研究、制定孩子的学习计划。
五、注意性别角色教育
在孩子心理成长过程中,性别角色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没有父亲男孩或母亲的女孩,在性别角色的学习中缺乏最直接的模仿榜样。所以,单亲家长应注意调动亲戚、朋友中的性别资源,给孩子适宜的影响,让其性别角色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培养健康高尚的人格,以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
六、简单粗暴不可取。
失去配偶之后,许多家长便把孩子作为自己唯一的精神支柱,往往把自己全部的希望、梦想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处处出人头地,特别是在学业上。但如果期望值过高,势必导致孩子的心理负担过重。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又打又骂,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压抑,形成胆小、孤僻、倔强、缺乏自信心等不良品质。有的孩子因害怕惩罚而回避家长,不愿回家,便到外面寻找“温暖”,这样容易被坏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家长教育孩子切忌简单粗暴,要注意正确引导。
七、孩子不是唯一的支柱
八、让孩子经常接触其他长辈,接受多方面的教育影响。
九、让孩子参与社会活动,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和爱好。鼓励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尽可能地参与社会活动,不要逃避社会,要主动与人交往,培养健康、开朗乐观的性格。
单亲家庭孩子的心理特征分析
单亲家庭是指因离婚、死亡、遗弃、分居和其它原因而缺少配偶一方的家庭。
单亲家庭是脆弱的,也是动荡不安的,单亲家庭最大的受害者,当然是失去父(或母)疼爱的孩子。单亲家庭学生一般具有如下心理特征:
1、抑郁冷漠。有的孩子因失去父或母后十分痛苦,很长时间不能自拔,或是由于生活动荡及父(母)的不负责任,心灵受到极大伤害,于是表现出经常闷闷不乐,容易悲伤,情绪低沉,甚至见到别的同学在父母面前非常快乐,自己心里就非常难受。在学校他们不敢谈论自己的父母,于是自我封闭,我行我素,以“自我中心”对周围的人事漠不关心,甚至产生冷漠、反感、敌对,最严重的导致与集体不合。
2、偏执易怒。有些单亲家庭孩子,自己郁闷的心情常常因无处渲泄,于是表现为性情暴躁,遇事易冲动,攻击性比较强,常常会出现骂人、斗殴等行为。有调查表明,反抗攻击特点比较突出的和遇事冲动不计后果的人数,单亲家庭孩子与正常家庭孩子相比,分别高4%和16%。
3、内向自卑、胆小孤僻。单亲家庭经济状况的变化,以及离异父母对子女的互相推诿,家庭中的长期冷战或争吵都是造成子女自卑心理的重要原因。比如有的学生觉得父母的吵吵闹闹让同学、邻居们看到,听到都是很丢人的事,自己脸上很不光彩;由于自卑而缺乏自信,不敢与人交往,不敢说话,不敢回答问题,总是独自躲在一旁。
4、多疑嫉妒。单亲家庭孩子与正常家庭孩子对比,具有较强多疑、嫉妒心理特征的前者比后者高约3%。其表现为对别人的议论,对许多事情非常敏感,总怀疑别人在议论自己,猜疑别人是不是在说自己的坏话,猜疑老师是不是不信任自己了,假如一个活动没有让他参加就会胡思乱想。我认为,这种心理的产生与自卑心理有关,潜意识里还是怕别人看不起自己,于是就乱猜疑,好嫉妒。
第三篇:单亲家庭
单亲家庭
1、定义:单亲家庭是由父亲或母亲一方与未婚子女组成的由父母一方,独自一人负担照顾自己以及照顾孩子的生活联合体。
西方学者Schlesinger最初将单亲家庭界定为:以男性或女性为家长,同被抚养子女生活
在一起的家庭,这样的家庭多有死亡、离婚、分居、抛弃或者未婚所形成。
国内比较被认同的观点:只有父母或母亲一方与其未婚的、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不
具备独立生活能力的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
2、形成原因:1.父母离异或分居(据统计在我国未婚或离婚占48%)
2.配偶死亡(占20%)
3.家庭中父母因违法违纪而被劳教、劳改。或是父母被拐卖或失踪等
4.配偶遗弃家庭(农村一方出走更普遍)
5,、配偶因为特殊原因居于外地,例如工作、服役等
6、领养孩子、或非婚生子女
7、情妇
3、亲家庭的现状(增长趋势):
具体数据显示:
(一)国内:据民政及统计资料显示,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离婚数持续上升,离婚率在20年中上升了近3倍。上海的离婚率近年来的增长速度惊人,粗离婚率(粗离婚率是指年离婚总对数,除以当年平均人口数。)从1980年的0.3%到2000年的2%,增长了近7倍。
根据统计数据计算,上海在1991至2001的近10年间,有54万4600人离婚,而再婚
26万2200人,其中女性14万人,即离婚后没有再婚的单亲有28万1400人,平均每年近3万人;中国每年100多万对夫妻离婚,所形成的单亲家庭无疑呈上升趋势,加上因一方丧偶形成的单亲家庭,数量就更多。至1999年底离婚所致的单亲家庭子女在我国中学生中达到5%.其中某大城市市中心小学高年级某班,单亲家庭子女占全班学生总人数的8%.据我国民政部婚姻登记处1993年的统计,在当年已婚的9212万夫妇中只有91万对夫
妇离婚,离婚率仅为9.9%,。1995年的统计又表明:在中国每千人中又154人离婚。这也就是说,1995年我国的离婚率已从1993年的9.9%上升到15.4%。两年中上升了将近6个百分点。而在30年前我国的离婚率只有1%左右。
随着离婚率的逐步上升,非婚出生和单亲家庭也开始引起社会的关注。2002年我国的单亲家庭已达到1500万个以上。如果按每个家庭一个孩子计算,我国就有1500个孩子生活在只有父亲或母亲的残缺的家庭里。
可见单亲家庭问题在我国也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国外:据统计,英国单亲家庭1988年比1971年增加8倍,占全国家庭总数的1/16,而到1993年则占27%,1995年占30%;英国每三个孩子就有一个孩子是单亲家庭子女。1996年欧共体所有国家新生儿统计数目之中有24.3%为非婚生子女,其中丹麦46.3%,英国35.5%,法国38.8%,另有非欧共体成员国冰岛达到最高比例60.7%,也就是平均三个新生儿就有两个是婚外生育。
据统计在美国每年出生的婴孩中有1/4的孩子是非婚母亲所生。这一比例是30年前的5
倍。到1991年,这一比例又提高到29.5%.在非婚出生率提高的同时,单亲家庭也越来越多。据统计1993年美国有109万单身父母家庭,占美国家庭总数的1/3.在这109万单身父母家庭中将近90%是单身母亲家庭。
第四篇:亲子关系声明
亲子关系声明
婴儿姓名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是(母亲姓名)____________与(父亲姓名)____________亲生。
母亲姓名____________,出生______年___月____日,国籍_____,民
族__,现居住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父亲姓名____________,出生______年___月____日国籍_____,民族____,现居住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__。婴儿出生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日____时____分,出生地点: ____省____市____县(市、区)______乡镇____村,由________ 接生,与婴儿关系____________,因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原因,未能在医院出生。出生时婴儿状况
1、好,2、一般,3、差。
以上情况若不属实,愿负法律责任。
母亲签名:身份证号:日期:
父亲签名:身份证号:日期:
证明人签名:身份证号:日期:
证明人与婴儿关系:
请各当地村委会(居委会)公示七天
苍梧县《出生医学证明》办公室
年月日
公示情况:
村委会盖章
年月日
助产机构外分娩《出生医学证明》办证须知
(1)婴儿及婴儿的父母和接生人员、见证人员须同时到县妇幼保健院申请办理《出生医学证明》
(2)接生人员身份证原件(是家庭接生员的须同时附“家庭接生员技术合格证书”);非家庭接生员接生的除提供接生人员身份证原件,还需要提供第三者见证人接生见证证明材料及其身份证原件,并在见证材料上签字和加盖右手拇指指印。
(3)当地村委会(居委会)证明。每办理一个《出生医学证明》,写一张村委会证明,不得多人共一张证明;证明要求写明父母双方姓名、婴儿出生时间、性别、姓名,且不能涂改,并用钢笔或毛笔填写。
(4)婴儿父母双方户口簿、身份证原件,身份证不能过期,过期无效。
(5)按以上要求和资料到县妇幼保健院出生医学证明办公室初审后,经审查属实后填写: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申请书、接生情况证明、《出生医学证明》首发登记表、亲子关系声明。
(6)填写“亲子关系声明”一式两份。一份村级(或社区)公示、一份公示无异议后加盖村(居)委会公章后交县妇幼保健院《出生医学证明》办公室。
(7)“亲子关系声明”公示期七天无异议后带上述材料到县妇幼保健院签发《出生医学证明》。
(8)《出生医学证明》补发适用于1996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婴儿。出生医学证明办公室电话:2672312。
《出生医学证明》申请补发,应提交如下材料:
一、新生儿父母提出的书面申请;
二、原签发机构提供的签发记录;
三、父母双方或监护人户口簿及身份证;
四、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补发《出生医学证明》者入户情况证明;
五、在梧州日报(县(市)在当地报纸)或《广西日报》登载《出生医学证明》遗失声明。
注:补发《出生医学证明》只适用于1996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婴儿。《出生医学证明》换发,应提交如下材料:
一、新生儿父母提出的书面申请;
二、原签发《出生医学证明》的助产机构提供的新生儿出生时的基本情况材料(签发记录);
三、父母双方户口薄及身份证原件、复印件;
四、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换发《出生医学证明》者入户情况证明;
五、婴儿父母或监护人任何一方所在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证明。
六、更正虚假、错误信息的相关证明材料,例如:亲子鉴定报告、公安部门证明、民政部门证明等。
注:
1、经审核情况属实后,由原签发机构给予换发;
2、《出生医学证明》仅记录居民出生时本人基本信息及出生时其父母相关情况,其中部分信息如姓名、父母亲资料、国籍等发生变化后,《出生医学证明》仍为有效证件。《出生医学证明》签发后,不能因为新生儿更名等信息发生变化而更换新的《出生医学证明》。
婴儿父母信息不能完整提供签发办法
1、具有助产技术服务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内出生的新生儿由于婴儿父母信息不能完整提供签发办法。应要求婴儿监护人写出有关情况说明并签字和加盖手印,同时提供相应证明材料。签发单位可只打印父母一方姓名和身份证号,在存根上注明有关情况,将书面说明、证明材料与存根一并保存。
(1)未婚生育的产妇要办理孩子《出生医学证明》,如确实无法提供孩子父亲姓名及有关资料的,要提供产妇户籍所在地居民(村民)委员会证明、民政部门婚姻情况证明、户口簿和身份证复印件,了解婚姻情况。
(2)采取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婴儿要提供在医疗机构接受辅助生殖技术证明和产妇户口簿、身份证复印件。
(3)与外籍人员同居生育的,按常规办理程序给予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如外籍人员没有身份证的,要求其回国办理身份证后,按常规办理程序给予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如外籍人员无法提供有效身份证明的,要由孩子父、母双方写一份情况说明,著上签名,并印上双方右手拇指指印,同时附居住地居民(村民)委会证明和中国籍人员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
④无法提供有效身份证明的产妇,要由孩子父亲写一份情况说明,著上签名,并印上婴儿父母双方右手拇指指印,同时附居住地居民(村民)委会证明和父亲有效身份证、户口簿复印件。
2、在助产机构外出生的婴儿(1996年1月1日后出生),由于婴儿父母信息不能完整提供的必须提供具有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亲子鉴定证明后签发。
婴儿父母一方或双方已失踪或死亡签发办法
婴儿办证时其中父母一方已死亡者,健在的一方应提供死亡一方的身份证号码、《死亡证明》或公安部门出具的《户口注销证明》。如办证时父母双方已死亡或失踪,由其监护人提供婴儿父母双方的身份证号码、《死亡证明》或公安部门出具的《户口注销证明》。
第五篇:大学生亲子关系
社工1012 陆体华 1020602205
大学生亲子沟通策略研究
摘要:亲子互动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矛盾冲突。只要父母与子女双方能保持平和之心, 学习表达并读懂彼此爱的语言, 运用正确的沟通方法,亲情间再激烈的冲突也会化于无形。[目的]探讨大学生亲子沟通,改善大学生亲子关系。[方法]采用通过访谈5-10个个案的方法,基于个案资料分析当前大学生亲子沟通中出现的现象和问题。提出大学生亲子沟通的策略。[结果]亲子沟通策略极大影响着亲子关系。
[结论]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让亲子关系更好
关键字:大学生;亲子沟通;亲子关系;策略
亲子关系是人生中形成的第一种人际关系, 也是家庭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固定化的互动关系。主要是指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 与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际交往模式。这一人际交往模式对子女会产生刻骨铭心的影响, 不仅直接影响着子女的身心发展, 而且还会影响到子女将要形成的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在我国以独生子女为主的家庭中, 亲子互动是孩子在家庭中与他人交往的唯一方式, 其加重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理依恋, 所以, 建立和谐的亲子互动关系对子女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在当今社会中,随着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进入大学。大学生成为社会中不容忽视的大群体。但是人们对于90年代以后出生的大学生出现了很多的质疑。其中最主要的是他们与父母的关系。不少人认为,对于当今的学生来说,父母只不过是供养他们的工具。他们对父母的亲情已非常淡漠。只存在伤人的金钱关系。他们只有在需要钱的时候才会给父母打电话。
然而在大学生群体中确有这样一种代表性的说法;十三四岁的少年有者青春的叛逆期,当成长到20来岁的大学生后,我们也有第二次青春叛逆,暂时的疏远父母,是一直被父母罩着的我们在有了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后的正常反应。是我们成长的必经阶段,其实我们在内心从没有忽视父母,我们会暂时的很少写信,很少打电话,很少向父母虚寒问暖。但这只是我们不习惯用语言和文字表达我们对父母的爱。其实父母一直在我们的心底。
我随机寻访里一些大学生得到一些访谈案例
案例1:小红是苏州科技学院大二的一名女生,今年22岁,家住扬州市中心,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但是她与父母关系并不融洽。她很讨厌与父母交流,她觉得父母虽然是知识分子,但是时代已经不一样了,他们总是对她进行教育,虽然她知道父母为她好,但是她很反感,觉得自己可以做好,可以照顾好自己规划好自己的生活。不需要父母的指指点点。每当通电话时父母要教育她的时候她就会找借口挂掉电话。她有什么东西都不愿与父母交流,认为自己大了,什么事情都可以自己做主了。两代人之间沟通的很少。
案例2:小明是苏州科技学院大三的一名男生,今年23岁。家住农村,一直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父母在外打工。一年回家4次,亲子感情不浓,很多情况下,和父母交流时小明都是出于礼节,并不愿意打电话给父母,所以交流的也不多,看到别人和父母关系挺好,他也嫉妒,但是心里就是觉得别扭。
案例3:小芳是苏州科技学院大四的一名女生,今年24岁,家住农村,一直和
父母关系很好,亲子交流很多也会聊很多心理事,但是自从今年开始母亲开始帮她无色相亲对象后亲子关系就急转直下。一星期都很少能达到一个电话,说不了两句就聊不下去了。母亲不能理解她给女儿找的那么好的条件女儿为什么会生气,女儿也很难受母亲不能理解她,而且母亲坚持认为这是在为女儿好。这让小芳很苦恼,也不敢打电话回家。
案例4:小李是苏州科技学院大二的一名女生她和父母的关系很好,但是只要谈到奖学金党员什么的就聊不下去了,小李认为父母功利世俗,父母认为女儿不懂事,不上进。两方的关系在别的方面上都挺好。所以小李觉得她和父母关系还是挺好的。只是父母的不理解让她觉得不管怎么样两代人还是会有代沟的。
案例5:小沈是苏州科技学院大三的一名男生,今年23岁,他上了大学基本没怎么和父母交流,就算打电话也不超过两分钟,在他看来,经常给父母打电话时女生做的,他认为父母也不愿意他打电话回家,所以除非有什么好消息,他打电话回家时觉得没什么好说的。他认为亲子关系就像美国父母把孩子养到18岁,让孩子自己闯一样,他上了大学后,就靠自己了。
针对上面的案例,我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法:
1.定时沟通。定时沟通对了解孩子了解父母是非常有益的。可以采取以下具体程序: 每周保证有一定的时间量进行沟通, 沟通内容可以是事先设计的, 也可以是随机的, 前者主要是了解亲子的情况, 后者用于情感的交流。一般是先做设计好的沟通, 这样会使亲子很乐意说出个人的想法或困惑, 表达个人的主张。同时避免了交流频率太少的情况,增进了感情,也多了解决问题的机会。
2.尊重子女人格。父母在子女早期的成长过程中一直都是处于帮助、管理、指导等等支
配性的地位, 再加上受传统文化的影响, 以子女为自己的私有财产, 遇事时不能以子女为独立人格的个体, 这样就容易产生双方心理上的疏离、不信任或畏惧等, 不利于建立有益的沟
通气氛。而只有父母尊重子女的独立人格才可改变这种异常。
3.对父母表达理解,站在父母的立场上想问题,理解父母的态度,让沟通更加容易,也更加快乐。
4.鼓励表达。父母在心理状态上对子女的独立人格予以尊重之外, 在行为上就需要鼓励子女表达他们自己的想法、态度、情感等。这样才能使异常的单向沟通发生改变, 子女除了能够了解父母的想法、态度、情感之外, 也能把自己的想法、态度、情感传达给父母, 从而使亲子沟通真正成为双向沟通。
5.双方都耐心倾听。在父母鼓励子女表达自我时,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耐心倾听。由于父母的人生经历比子女丰富得多, 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所体会的种种变化和感受也许父母都曾经经历过, 这些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可能会使父母觉得乏味, 或者反感觉得错误,但是一定要听子女说完。子女在父母说话时也要耐心倾听,哪怕自己不愿听也要耐心的听下来,这会让父母更加放心。
6.宽容异见。在家长倾听子女的表达时,有时会发现孩子有一些“奇怪的”、“不可思议的”“错误的”的想法、看法、打算, 尤其是有些东西与父母所信奉的价值观是背道而驰的。对此父母要有足够的胸襟宽容地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内心, 之后再以谈论的方式与孩子交换意见, 否则可能堵塞沟通。子女在倾听时可能听到一些人为腐朽世俗的东西与自己内心的激情澎湃指点江山相背离。但是理解和宽容父母的说教很重要。
7.解释规则。父母对子女实施的管教中,必然包括许多行为规范的要求, 特别有
些要求
是在沟通和观察中发现孩子有某种问题之后而提出来的, 而子女对这种限制会反感,这就需要父母向孩子解释这些规则,可能的话,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协商制定规则,这也是以上沟通要点的充分体现。要一起解决问题千万不要单纯的说教 良好的亲子关系式我们追求的目标它体现在:
(一)尊重信任, 相互配合(二)民主平等, 和谐亲密
(三)共享共创, 共同发展
亲子沟通是终生的功课,因为在家庭每一阶段,亲子关系面临的挑战不同,亲子沟通水平
要求亦不同。亲子沟通常处于矛盾之中,只有采用良好的亲子沟通方法,才能营造和谐健康的亲子沟通,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参考文献;
1.雷雳 王争艳 李宏利教育研究2001 年第6 期·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大家谈·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
2.邓丽群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年10 月第23 卷第5 期论和谐亲子互动关系的构建
3.武楠楠李霞校园心理2009 年10 月第7 卷第5 期Journal of Campus Life & Mental Health,October 2009,Vol.7,No.5亲子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4.雷静辉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Sep.2010Vo.l 11 No.3浅析亲子关系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5.徐文龙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6年 3月 20日第 12卷第 2期Anhui J Prev M ed, M ar.20, 2006, Vol 12, No.2#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技巧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