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郑州博物馆华夏古乐有感
姓名:胡军笑学号:540904020111班级:电化学09~01
《华夏古乐观后感》
华夏古乐观后感
音乐所表达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却又不可能对其保持沉默的东西,音乐就像人类的另外一种语言通过其曼妙的音符来传递人们的喜怒哀乐表达悲欢离合。同时音乐又是文化与人类智慧的结晶,通过这些和谐的旋律表达对未知的敬畏对美好生活的渴求。从高山流水遇知音到华夏乐章的奏响一路走来中国古典音乐在现代生活节奏的冲击下已布意阑珊举步维艰但当闭上眼睛摒弃快餐式生活带给我们的浮躁和狂热独自面对内心的时候,你会发现原来古典音乐所特有的那种古朴纯粹以及那种来自生命最本质呼声的圣洁!
古笛声声沁人心脾,伴随的一声悠扬的古笛我们穿越时空仿佛来到了人类最原始的生活状态,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淳朴,清风明月小桥流水的淡雅,虽然简单却也反映出了古代劳动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祥和。在陶损陶鼓的合鸣下先民们对神灵的膜拜犹如一道划破黑暗的曙光纯粹而又虔诚,温暖而又充满希望,那种对生命的热爱之情油然于心,对生活的渴望跃然于情。也许只有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能表达那一刻的心情,表达对那种生命的纯粹的敬仰。
拂去心灵的尘土,打开那本通古达今的《诗经》,一曲“青青子矜,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让我们思绪飘飞。寂静的荒原之中高高的围城之上,望眼欲穿的女子翘首企盼,花开花落花谢花飞日复一日的思念在夕阳的那抹余晖中呗无情的放大。
在一次次的希望与失望之中徘徊的她,从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到一个满脸幽怨的女子,悠悠的思念如同一张冗长的网,把那颗思念的心裹得严严实实,她无法呼吸,只能靠思念的力量苦苦挣扎却不知早已身陷其中,且甘之如蚀。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音乐也是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古乐悠悠,述说着无数的缠绵悱恻;诗情脉脉,积淀着一层层的中华文化。当音符敲击心灵的最深处,当旋律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当逝去浮华静静欣赏小桥流水枯藤老树,当拂去灰尘坐看夕阳笑看世事无常。一曲优雅古筝不同样是生活的真谛吗……
第二篇:郑州博物馆华夏古乐观后感
华夏古乐观后感
非常幸运的能在大三下学期接触到《音乐鉴赏》这门课,老师第一节课就给我们讲述和分析了《梁祝》,听老师分析完之后对《梁祝》真是一改往日见解,音乐其实就是一个人生的缩影,在音箱的颤动下一段段优美的旋律不仅仅是涌进了耳朵,还涌进了我们的心房。仿佛内心都随之产生共鸣,而且真的感觉乐器是活得,仿佛会说话一样。以前听歌曲都是流行什么听什么,从后来没有慎重的仔细的去选择,去感悟。在老师给我们领进古典音乐之门的时候,他又想给我们更具体的更切肤的感受,所以带领我们一起去观看了河南博物馆的华夏古乐演出。开始的时候由老师给我们做讲解演出的主要内容和相关的乐器和背景。
演出的第一部分是中国音乐的起源与贾湖骨迪。在讲到骨迪的时候老师还给我们放映了幻灯片,使我们了解到骨迪的历史,它是笛子的一种,也是最早的乐器,用鹫鹰翅骨制成,它是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新石器遗址发掘出来的。它们是用鹤类尺骨制成,大多钻有7个孔,关于孔有两种意见,一种是经验刻画出的孔的距离,另一种是精确计算得到的距离。至今还为明确。讲完了骨迪演员们就开始了表演,出现一个骨迪演奏者在高处吹奏,笛声悠扬,下面出来了很多人膜拜,像是对待神明一样的崇拜、服顺。后来演奏者走下来到他们的中间,他们又对待骨迪如圣器一样。在上千年以前古代人就可以创造出这么伟大的乐器足以见得他们的智慧和对乐器的追求。第二部分是先秦的青铜乐与诗经。在一进大厅的时候就看见了很多不知名的乐器,我们开始根本不知道叫什么,只是在电视中见过,后来才知道王孙诰编钟、虎座凤鼓等等,由于不够专业不够了解有些乐器是在记不得名字了,台中出现了一个穿古装的演说者,又邀请同学去亲身感受,给大家讲解并且试着敲击。满足了我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还告诉我们什么是“乐之八音”即是 “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第三部分是隋唐音乐与唐宋诗词的吟唱。对于诗《诗经》我们初中就已经开始接触了,我们所了解的只是作为古诗词的欣赏,原来最早的诗经是作为歌词的形式出现的。宫中有专门的人负责去民间采集,然后把诗经谱曲再弹奏。
虽然我们对音乐的专业水平不高,但是每个人的生活都缺少不了音乐,学了音乐鉴赏的课增加了我们的感性和对音乐的基本欣赏,观看完了演出使我们的心灵得到了震撼,也不得不慨叹古人的智慧。
第三篇:华夏古乐观后感
河南地处华夏腹地,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几千年来丰厚的文化积淀,不仅确立了河南作为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的地位,同时也造就了河南博物院这一引人注目的文物收藏大馆。
在这一次华夏古乐的表演中,我看到许多平时难得一见的古代乐器,比如:贾湖骨笛、王孙诰编钟、陶埙、陶鼓、木瑟、古琴等等。而这些乐器所给我们带来的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华夏音乐经典,则更让人难以忘怀。贾湖骨笛不只是中国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更被专家认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实验证明,贾湖骨笛不仅能够演奏传统的五声或七声调式的乐曲,而且能够演奏富含变化音的少数民族或外国乐曲。它的出土,改写了先秦音乐史乃至整部中国音乐史,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它的横空出世,无疑为我们研究中国音乐与乐器发展史。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更重要的是它作为罕见的史前神器、作为中华民族必须翻越的从蒙昧走向文明的第一高峰,其对此后闻名于世的中国礼乐制度,土生土长的中国道教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文化都有重大影响!
当《远古的回响》中那悠扬明亮、直入人心的骨笛声响起时,我震撼了,为古人那难以置信的创造力。骨笛声声,配合着陶埙、陶鼓和台上演员的表演,那九千年前古人祭祀神明,表达对生活热爱的场景穿越时空的界限展现在我的眼前。在接下来的演出中,我们相继欣赏了商周古乐中的《子衿》,汉唐音乐中的《渔翁调》等等。而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和感动的则是《子衿》这首古乐。“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以诗经郑风子衿这篇文章为据所做的这首乐曲让我的思绪穿越了时空,如临其境,像是看到了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时的焦急、喜悦、心烦意乱的动人场景。那由琴声、鼓声、编钟声、箫声所组成的动人乐曲,让人感怀不已,久久难忘。乐曲中那无尽的思念,不仅噬人骨血,更澎湃热烈恍如巨浪滔天,同时却又甜蜜幽深,绵绵无绝。聆听着一曲曲犹如天籁的华夏古乐,我深深的感到流行音乐真的没法和中国这些历经千年留下的珍贵音乐相比。那由简简单单的古代乐器所发的乐声,已经不是简单的乐声,其包含的是中国是华夏千年的文化积淀,是千年来我国古代先贤、劳动人民对生活的深深的感情流露。
这一次的华夏古乐之旅,时间虽然短暂,但我却感觉获益良多。这次的活动不仅让我对古代乐器有了一定的认识,更让我对华夏古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让我这个被流行音乐所包围的大学生对有着深刻文化内涵的华夏古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次活动更让我认识到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肩负着我国古典音乐传承和发扬的责任,或许这就是此次活动最大的收获吧!
总之,观光之后,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华历史文化的灿烂和厚重,深刻的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时下,我们正在进行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此时此刻,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和自豪。
第四篇: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观后感
材料物理08-1班苏丽丽200811020131
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观后感
世事总有因缘际会,没有人知道明天你会遇到哪些人哪些事,亦或是明天会因哪些人哪些事而改变,但总有一天你在前路发觉,原来三千里之外必有果。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音乐也是文明之空星光熠熠的一部分,古乐悠悠,诉说着无数缠绵悱恻,诗情默默,积淀着一层又一层中华文明,且听那贾湖骨笛,七孔七心吹出了千年的悠扬,且看那王孙诰编钟,层层叠叠,叠出历史长河中流动的旋律,叮„叮„咚„„咚„„,听到那个旋律,我便爱上了它的浑厚伟岸的身躯,爱上它清灵凛冽的声音,还有陶埙、陶鼓、木瑟、古琴,一曲曲,一声声,诉说着古往今来的悲欢离合„„
《远古的回响》中那骨笛声悠扬明亮、直入人心,骨笛声声,配合着陶埙、陶鼓和台上演员的表演,骨笛与史前陶乐器演奏,不仅表先民之事,更达先民之情,真乃大巧若拙!先民向神灵膜拜时,那明黄的光亮,温暖而充满希望,让人感受到生命延续不息的欢悦。疏朗线条中乃是先人对自然的崇敬与豪迈。
舞台亦是历史,用色彩烘托出自己的丰姿秀逸,又将浓淡把握得恰到好处,不掩丽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惊叹于诗经的美丽,更沉溺于歌声的缠绵,仿佛回到了那个恣意洒脱,风月疏朗的年代,回味着“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的欲语还休,沉醉在“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潜吟低唱的叹息中„„
最是醉心于一曲《凤求凰》,有美人兮,见之不忘。一日不见兮,思之如狂。凤飞翱翔兮,四海求凰。无奈佳人兮,不在东墙。将琴代语兮,聊写衷肠。何日见许兮,慰我旁徨。愿言配德兮,携手相将。不得於飞兮,使我沦亡。
琴奏瑟吟,或抑或扬,一曲荡气回肠的爱情史记留下的不仅是婉转的情思,更有对这千古名调的了然。或许曾经,不解何以文君竟因相如一曲便对他许下一生,聪明如她,怎会抵不过一曲了然情诗,然此刻,或已明了,男声深情低回,女声婉转缠绵,恬淡宁逸朴雅古韵,声声皆是无尽的话语与相慕相知。
曾有人觉女声的引入颇为牵强,然则是没有顿悟此种安排之巧妙:世上最幸福的事不正是我想你的时候,你也在想我!哪怕周遭往来熙攘,满座喧腾,于这二人而言,天地间便只有彼此。“情不知所起”,不知是谁先惹了谁的相思。抑或命中所定,才会把天涯化作咫尺,成就这一世的牵念? “你会写我的诗,材料物理08-1班苏丽丽200811020131
我会做你的梦”,相知且能相逢,便应谢造化,焉可辜负!
一曲曲,一回回,说尽心中无限事,华夏古乐,便是种下了因,对前事的向往,对古乐的陶醉,不期望一定有果,但愿能够安抚这可早已忧虑焦躁的心。
第五篇:华夏古乐音乐鉴赏
观看河南博物馆《华夏古乐》演出有感
2011年10月22日,一场秋雨不期而至,渐渐萧瑟的秋风中,冷冷的秋雨打在脸上,头发上,但是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仍沉浸在华夏古乐的荡气回肠,哀婉动听中,眼前浮现的是从远古到秦汉,到盛世唐朝,古乐的发展令人称奇,让人赞叹。
主持人是一位年近不惑的女性,温文尔雅,言谈淡定,浑身都带有古乐熏陶下的神韵和悠然。仿佛刚刚在古乐时光的旅行中回来,久久地沉浸在其中。节目开场了,头戴羽毛凤冠,身披草衫大褂,一开场我就镇住了,本来以为不可能被复制的事情真的就出现在了我的眼前。我感到了不可思议,更是一场感官的震撼,悠悠骨笛突然想起,我被着美妙的声音紧紧地抓住了,四处寻找这个声音的来源,眼中充满了渴望,终于出场了,仿佛回到了那个远古纯朴的时代,人淳朴的感情,用一种最天然最自然的方式表达出来,与现在多元但是良莠不齐的娱乐不同,因为他们有着自己的特征,那就是天然,真实,吸引的不是人的眼球,而是人的心。
这是一个穿越剧盛行的时代,当唐科先生现身的时候,让我感到,这个古乐厅不仅充满了古色古香,一袭白衣,头戴飘零,浑身散发着飘逸动人的气息,表现着盛唐之时,人们的自信与大气,更是跟上了现代的脚步。更绝的是,原来这位来自唐朝的唐科先生,也是一位主持人,也是互动人,几位观众被请上台亲身体验了一下编钟,古琴的弹奏,唐科先生谈吐优雅,举止间充满了唐朝盛世的自信,信庭漫步,一轮明月在上,我觉得我真的穿越到了那个时代,那个鼎盛的时代,音乐都是庄重而充满了自信,胸怀宽广,海纳百川。融入了来自四面八方的特色。
最后一个交响乐,汇聚了各种乐器,从琴到筝,从琵琶到排箫,从箫到横笛,国色天香,搭配缭绕的宫廷音乐,实乃世间之一绝。纤腰水袖,翩翩如一只蝴蝶飞舞,云鬓高髻,动人如春日的牡丹,此聚集真乃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哪的几回看。雾气缓缓升起,轻轻的脚尖楚楚动地,像一只轻盈的鸟儿。芊芊长袖如一曲委婉悠扬的歌,应和着乐曲的淡妙,更让人回味无穷,不知不觉间像是被带入了仙境一般,到处都是似有若无的美,思想的到达,才是真正的体验。时而飞翔在天空,时而潜游在大海中,时而奔跑的沙漠里,时而行走的皇宫中,没有你体会不到的。天空的浩瀚无边,蔚蓝干净,无影无形。大海的神秘魅力,吸引着每个人的心去探索去发现。金黄的沙漠如同一个火热激情的盛会,到处充满了自由的气息,把每个人的情绪带到最高潮。皇宫的华丽威严,金碧辉煌,是每个人心中的向往和崇拜。这一切的一切都源自于古乐,源自于古代人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对美的崇拜。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多么美丽的诗句,古乐之美,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感情的美。有了真情实感才有美的音乐。有了真情实感才有动人的旋律。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如果没有白居易,又有谁可以把琵琶的美描写的如此淋漓尽致,如闻在耳。
古乐的美,我相信我只是开了一个头,但也是最最深刻的一次,因为如此身切的感受给人带来的震撼是不能用语言来描绘的。非常感谢这些演员带来的精彩表演,非常感谢老师带我们走进古乐的世界,一生铭记,铭记古乐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