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全省预防医学会卫生事业管理学会换届大会上的讲话
省卫生厅副厅长在预防医学会
卫生事业管理学会换届大会上的讲话
(2012年8月20日)
各位专家、各位会员代表:
大家好!
时值全省上下隆重举行爱国卫生运动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60周年纪念大会之际,借此省预防医学会卫生事业管理学会召开换届大会的机会,我谨代表省卫生厅,对本次大会的顺利召开以及新一届卫生事业管理学会的委员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多年来支持学会发展的各级领导、有关单位和公共卫生科技工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
21世纪是科技创新的信息时代,卫生事业管理作为卫生事业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化管理和科学化决策的基础和前提。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卫生事业管理学会肩负着团结全省广大公共卫生工作者、促进卫生事业管理学术交流、推动卫生事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要使命。自1998年创建至今十四年的时间里,省卫生管理学会团结广大卫生管理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积
极参与我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等卫生工作中来,为卫生行政部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发挥了重要的参谋助手作用,为全省人民健康和我省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同时,省卫生管理学会也从最初的雏形发展到目前拥有会员XXX余人的规模,这与全体会员对学会建设工作的热情与投入是分不开的,特别是会长XXX同志和秘书长XXX同志所做出的努力更是不可抹煞的。前阶段同志们的工作成绩既是今后工作的标杆,更是鞭策大家工作的动力,我希望新一届省卫生事业管理学会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是要继续研究落实政策。省卫生事业管理学会要积极发挥研究、管理、协调等自身优势,组织广大会员做好学术交流和研究,认真研究国家《“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湖北省“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精神,开展各项卫生事业发展政策研究活动,研究政策、争取政策、制定政策、用足政策,为我省卫生事业跨越式发展夯实政策基础。
二是要积极主动融入医改。三年医改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平性显著改善,但真正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目前还缺乏清晰的制度安排和有效的工作协同机制。省卫生管理学会面对医改工作要有压力、有挑战,要组织广大会员积极参与、主动融入。要科学研判我省重点传染病、慢性病防控形势,制定落实防控措施。
要积极发挥学会公共卫生领域的优势作用,加大对基层单位公共卫生服务的技术指导、考核评估、业务培训,确保我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持续深入推进。
三是要积极完善发展组织。省卫生事业管理学会是群众性学术团体,广大会员的积极参与是学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学会工作要加强与广大会员的联系,为会员提供优质服务;要广泛吸收人才,真正做到人才荟萃;要创造条件,努力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提高学会的凝聚力,开创广泛参与、相互交流、切磋学术、共同发展的良好科研氛围;要掌握主动,牢固树立公益的理念和发展的理念,在奋力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不断发展壮大。
同志们,当前我国卫生事业正处于重要的黄金发展时期,卫生事业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省卫生事业管理学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我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本次换届选举为一个新的契机,省卫生事业管理学会一定能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真正成为人才荟萃、联系广泛、充满活力、运作规范、成果显著的群众性学术团体,为开创我省卫生事业发展新局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我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第二篇:在市预防医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在榆林市预防医学会首届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
榆林市预防医学会经过学会筹备组积极有效的工作,完成了各项筹备工作。今天,榆林市预防医学会顺利成立,这是全市预防医学工作者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市卫生事业的一件大事,我代表市卫生局向大会、向全体代表和会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刚才大会通过了“榆林市预防医学会章程”,表决通过了榆林市预防医学会会长、理事,并选举产生了榆林市预防医学会的组织机构,新当选的学会会长高照洲同志作了很好的讲话。
榆林市预防医学会是我市预防医学学术团体。榆林市预防医学会成立后,将开展预防医学学术交流、研究和服务,培训预防医学工作者,开展普及预防医学知识,为政府行政部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各位代表:榆林市预防医学会成立后,将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我们采取团结、合作的态度去克服困难,做好各项工作,为此,我向各位代表提以下三点希望:
一、加强思想理论和业务学习,提高学会会员的自身素质 要组织会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党的十八大精神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在十八大精神指引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崭新时代。深刻领会十八大精神,并结合疾病预防工作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头等大事。各团体会员单位都要充分依赖和借助预防医学会这个平台,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和业务培训,不断加强自身政治和业务素质,切实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加强学术带头人和青年骨干的的培养力度,为其交流和深造提供更多的机会,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二、以学术交流研究为依托,积极服务社会。
学会在加强学习交流的同时要努力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拓展学会发展空间。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指明了卫生事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要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这就要求我们预防医学工作者要转变思想观念,明确发展方向,以预防为主线,以服务为先导,以创新为主题,以健康为宗旨,为我市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正能量。
三、发挥技术优势,当好参谋和助手。
预防医学会要发挥自身优势,围绕我市卫生事业总体部署,服务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对疾病预防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特别是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关心和关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对危害我市人民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多发病、常见病、地方病等进行深入探讨和技术攻关。要发挥预防医学人才库、专家库的作用,进一步突出咨询服务的重点,进一步拓展咨询服务的领域,进一步提高咨询服务的质量,当好卫生行政部门参谋和助手。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关心和大力支持学会的工作,尽可能地为学会的发展提供人、财、物等方面的支持。
各位代表:榆林市预防医学会的成立是我市卫生事业特别是预防医学领域的大事,标志着我市预防医学发展从此进入了新的发展历程,也是我市卫生事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发力点。今天,我们走出了第一步,今后的路还很长,要做的工作会很多,希望各位代表和全体会员团结一致,努力工作,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全市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三篇:在中华预防医学会
在中华预防医学会、省科协、省民政厅和卫生厅等有关部门的关心和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省委六届六次全会和省委25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科协工作的意见》精神实质,认真学习领会。紧紧围绕我省卫生中心工作和预防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团结和动员我会广大会员,遵循学会章程,努力发挥理事、常务理事的积极作用,励精图治、知难而进、锐意进取,努力开拓学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组织制度建设
2005年8月10日河北省预防医学会三届七次常务理事会在河北省卫生厅9楼会议室召开。卫生厅副厅长沈洪瑞,会长李寿鹤及常务理事共17人出席了会议。
1、审议通过了《河北省预防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工作报告》。
2、理事候选人条件及理事推荐名额分配方案。
3、推荐第四届预防医学会主要领导后选人。
4、加强自身建设,人员、组织的各方面要适应新的变化。组织和制度建设任务很重,在近几年各级行政机构不断改革,专业防治机构不断变动的形势下,各级预防医学会也逐步建立健全,全省11个市均已建立了市级学会,有的市还配有专职干部,使学会工作逐步得以开展。目前我会会员发展到了5000余人,进一步调动会员积极性,发挥会员作用,活跃学会工作,增强了学会凝聚力和影响力。根据《河北省科学技术社团管理条例》及省民政厅的要求,按期完成了我会和分支机构的登记工作。
二、积极开展学术与交流活动1、2005年6月30—7月6日,我会组织各市预防医学会、卫生局、疾控中心(卫生防疫站)16人赴日本参加第七届亚太地区艾滋病国际大会。加强对外交流,学习国外艾滋病防治的经验,了解国际上艾滋病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研究成果。
2、根据《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通知》等文件和全球基金防治艾滋病项目多部门参与的要求,充分发挥预防医学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9月15日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在石家庄燕春饭店召开了“河北省多部门领导开展防治艾滋病倡导活动座谈会”。卫生、教育、公安、工会、共青团、妇联、民政、红十字会、工商管理、新闻媒体等相关多部门4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卫生厅副厅长沈洪瑞作了重要讲话,中国CDC刘中夫研究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副会长、秘书长蔡纪明,中华预防医学会外联部部长王国芳,全球基金官员戴海强、张治英,全国艾滋病信息资源网络中心孟林研究员,河北省预防医学会副会长曹继平、秘书长陈志明等领导围绕反歧视;介绍联合评估报告;国家相关政策的宣传推广;为各级组织提供政策支持
环境,推动“促进艾滋病病人、感染者及受艾滋病影响的人们更大程度地参与”,即GIPA原则;体现艾滋病防治工作是全社会的工作;多部门合作防治艾滋病等问题同与会代表进行了亲切的座谈。通过这次会议,大家充分了解当前国际国内艾滋病流行的最新情况,认识艾滋病防控的严重性、危害性。充分发挥多部门在防治艾滋病方面的作用,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教育,进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政策法规的宣传培训,使多部门这个政治层面能快速应对艾滋病的反应,使艾滋病感染者得到社会的关怀和服务,为项目实施创造良好的政策支持环境。有效遏制艾滋病在我省的快速传播。
3、河北省流行病学学术研讨会暨新发传染病防治技术培训班9月22—23日在石家庄亚太大厦举行。来自省、市、县卫生防病单位的代表9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会长李寿鹤、副会长刘殿武、曹继平到会作了重要讲话。
这此会议和培训,应该说内容安排的比较丰富,日程安排得也很满,整体上看,效果也不错,达到了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共同研讨、培训提高的目的。大家反映,这是一次非常重要又很有特色的会议和培训,对于推动和促进全省预防医学事业的更好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培训学习和交流经验,大家普遍感到,收获很大。一是增强了信心,鼓舞了干劲。通过交流在开展流行病防治和科研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为其它地区开展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也鼓舞了大家的信心。大家纷纷表示完全有信心,有干劲把流行病防治工作进一步做好。二是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大家认识到,尽管目前全省流行病防治和科研工作成绩比较明显,但是距离适应越来越严峻的工作形势需求,我们的工作还有不足,能力还有差距,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开展流行病防治和科研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三是学习了知识,受到了启发。在这次现场会和培训班上,通过专家领导的讲课、与会代表的学术交流,既学习了理论知识,又交流了工作经验,使每一位同志都深受启发,对今后推进工作十分有利。总之,这次会议和培训信息量大,求真务实,质量高、效果好,圆满达到了预期目的。但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召开会议和举办培训都不是目的,关键是要把会议精神和专家的授课内容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推进工作才是最终目的。会议印发论文集一册,培训班发放继续教育学分6分。
三、办好期刊杂志,传播科技信息
学术期刊是广大科技人员和会员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阵地,办好学术期刊是繁荣学术交流、推进学科发展的重要途径。主办了《河北预防医学》、《医学理论与实践》杂志。坚持办刊宗旨,严格遵守科技期刊管理办法,在论文选用和编辑加工等方面质量逐步提高,在交流科技成果及转化方面起到传递信息的桥梁作用,为提高预防医学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到了广大科技工作人员的好评。
四、围绕预防保健中心做好服务工作
学会积极开展学术活动的同时,还组织了有关专家和学会专兼职工作人员积极地参与了卫生防病的有关服务性工作,特别是配合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申报了《促进多部门行政领导参与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现项目正在执行之中。这使学会既有了直接参与经济建设的机会,又使学会工作有了活力。
结合卫生防病工作、开展宣传教育。在“艾滋病宣传日”、“戒烟日”、“消灭脊髓灰质炎日”、“5.18碘缺乏病宣传日”等全国及世界卫生组织的宣传日活动,均上街进行展示和宣传活动。
按照省卫生厅疾病预防控制统一部署,两次到张家口坝上四县检查指导鼠间鼠疫疫区处理、疫情检测和灭鼠工作。冬季又到内蒙边境疫区考察,为保卫首都和河北安全,会同张家口市提出了对策,上报省卫生厅、省政府,以及早做好参谋。
五、深化改革,增强学会生存能力
卫生厅有关各处室对学会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给我会创造了极有力的工作条件,为学会全面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学会秘书处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当好领导的参谋,使具体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较好地做到了上呈下达,纵横联系,积极组织和落实常务理事会通过的工作计划。主动协调和推动各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各专业委员会的培训、继续教育等学术活动进一步活跃起来。充分发挥常务理事的聪明才智,大家出主意想办法拓展新思路。随着预防医学机构的深化改革,预防医学会也必须适应新形势,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方法和发展途径。
六、根据章程,学会三届理事会于2004年3月10日届满,换届工作因各种原因未能按期召开。省厅领导多次开会为学会的工作提出了指示,并为学会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会理事推荐和换届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过去的一年,省预防医学会在全体理事和广大会员的支持下,在常务理事会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新的成绩,但与我省的经济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充分发挥预防医学会的人才优势缺少办法,没能充分调动起广大会员的积极性,科技开发力度不够;学会工作不够活跃,主动征求意见充分发挥各位常务理事的作用不够;应进一步活跃各专业委员会的工作,各专业委员会大都需要换届补充新生领导力量;全省会员登记发证收取会费工作需抓紧落实,围绕预防保健这个中心,主动做好各项学会工作,还需加强。
学会将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不断拓宽学会工作领域,增强学会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努力克服学会办事人员少、力不从心、经费来源不足等困难。主动
发挥学会的参谋助手作用,使学会在新的征途上取得更大进步。
第四篇:省预防医学会卫生事业管理分会换届暨健康政策与健康服务产业论坛召开
2017年12日24日,由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主办,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卫生事业管理分会、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健康政策与管理研究院(智库)承办的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卫生事业管理分会第二届委员会换届改选暨健康政策与健康服务产业论坛在同济医学院学术报告厅开幕。我校方鹏骞教授当选为第三届卫生事业管理分会主任委员。
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业务主管单位为湖北省卫生计生委,预防医学会与医学会是唯一的两个参照事业单位管理、有行政级别的学会组织,也是医学领域学术和社会影响力最为权威的学会组织。
副校长陈建国、湖北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阮力艰、湖北省预防医学会会长高忠明、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医疗机构处处长姚德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综合处处长严华国、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事业管理分会主任委员胡志教授、湖北省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处处长柳东如、湖北省预防医学会副秘书长杨连第和学术部主任彭玲参加了论坛。
湖北省各市(州)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高校及研究机构、医院、疾控、妇幼保健机构等专家、学者及高层管理人员等180余人参加了会议。陈建国、阮力艰、姚德明、严华国、胡志对湖北省卫生事业管理分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给予高度评价,对湖北省今后的卫生事业管理工作寄予厚望。
换届会议由杨连第主持并宣读了湖北省卫生计生委对学会换届的批复文件,卫生事业管理分会第二届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卫生计生委综合监督处处长柳东如做任期内工作总结。现场通过三轮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委员会委员150人,其中常务委员59人。同济医学院方鹏骞教授当选为第三届卫生事业管理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李阳主任医师、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毛宗福教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徐育松主任医师、协和医院张强教授、湖北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李习近平教授当选为第三届卫生事业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方鹏骞代表第三届卫生事业管理分会发表讲话,并就学会今后五年的发展进行了规划。
随后举办的“健康政策与健康服务产业论坛”就当前我国健康政策与健康服务产业的热点问题开展深入研讨。姚德明、严华国分别作了“‘放管服’改革,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医改中医药相关政策介绍”的主题演讲,站在国家宏观政策的角度探讨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和瓶颈;胡志、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黄石市中心医院院长张杰分别作了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健康发展战略思考”“公共卫生医师规范化培训”“鄂东医疗集团改革发展探索”的报告,分享了对健康政策或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思考。
在下午青年委员论坛上,来自武汉大学健康学院的副教授王全、同济医院产科护士长杨凌艳、湖北健康之路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世俊、协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罗健、武汉北斗星耳鼻喉专科医院董事长姚洪武、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科技科科长肖杰、公卫学院讲师曹世义、十堰市郧西县人民医院院长王传成、医管院副教授陈晶,分别针对其课题研究、机构发展、工作思考等方面作了报告。
第五篇:在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会精神,把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放在一个新的高度去推进、去落实,全力打造健康遵义,奋力实现医疗卫生事业跨越发展。
总体上看,我市在近年来坚持一手抓改革发展,一手促卫计融合,克服诸多困难,做了大量工作,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基层基础不断夯实,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市委、市政府对此是充分肯定的。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由于“缺资源、缺人才、缺技术”,当前仍然存在着“看病难、看病贵”等突出问题,这与遵义在全省所处的地位及其应承担的责任和使命相比,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率先实现小康的要求和任务相比,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期盼相比,不论是资源配置、创新动力、发展活力,还是医疗水平、保障能力、服务质量等各个方面,都还有较大差距,还有大量艰巨繁重的工作要做。对此,为全力推动“十三五”时期医疗卫生事业跨越发展,我主要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清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是顺应民意、落实上级
指示的重要体现。以人为本,生命至上。老百姓对健康的需求是最基本的、第一位的需求。现在群众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服务需求持续上升,但我们现有医疗服务体系的能力和水平还远远不能适应这种需求。北京、上海等远的不说,就我们毗邻的重庆、贵阳,其医疗水平也远远超过我们。于是,大量的遵义群众舍近求远,选择异地就医。个别家庭往北京、上海跑,经济实力稍好点的都会往重庆跑,其余大多数群众也会选择遵医附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可见,“看病难、看病贵、看不好病”等问题,很大程度上与我们的医疗水平有着直接关系。当前,全国特别是我们省在抓医疗卫生方面的工作力度前所未有。从国家层面看,医疗卫生事业处在全面小康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大战略地位,***出台的《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致力于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明确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业体系。从省级层面看,全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会提出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像抓教育一样下更大决心抓好医疗卫生事业”,一个是“打造健康贵州”,前一个是力度,后一个是目标,为我们抓好新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从市级层面看,市委关于“十三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打造“健康遵义”,将大健康产业和大数据产业发展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姊妹篇”来谋篇布局,把解决老百姓“看病难”作为民生事业的重中之重来抓,在政策安排和制度设计上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百姓热切期盼,上级指示明确,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严格考验,不容有任何疏忽,必须不折不扣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第二,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是摆脱贫困、实现率先小康的重要基础。“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决胜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陈敏尔书记也指出,“医疗卫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又是当前我省社会事业发展短板中的短板”。对遵义来讲,要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目标,在硬件上必须破解交通和水利两大瓶颈,而在软件上,则必须加快突破教育和医疗两大制约。教育是孩子们赢得人生、赢得未来的重要保障,而健康则是孩子们赢得人生、赢得未来的重要基础。去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的21.8%,经济硬实力不断提升,到2018年在全省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三大核心指标都不成问题,但教育、卫生、文化等发展软实力还较弱,医疗卫生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优、分布不均,群众对医疗卫生的获得感与经济发展水平很不相称,是我们脱贫攻坚、率先小康的主要薄弱点之一。目前,我市还有不少群众常常是“小病拖、大病扛”,把小病拖成大病,把大病拖成不治之症,“致富十年功,大病一场空”的现象时有发生,共有9777户贫困户、31841位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对此,我们要千方百计做足做好“健康”这篇大文章,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全方位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让全市各族群众都能享受安全有效、方便廉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切实增强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使遵义的率先小康真正成为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没水分的小康。
第三,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是对外开放、建设开放新高地的重要阵地。2月19日,省委常委会专题听取遵义工作汇报,明确要求遵义“坚持红色传承,推动绿色发展,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遵义的开放不仅仅是经济的开放,而是全方位、多渠道、各领域的全面开放。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必须大力增加遵义这座城市的吸引力、聚集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提升城市经济硬实力的同时,更要有好的学校、好的医院,增强城市发展的软实力。近年来,我们主动承接上海对口帮扶,加强与成渝地区合作,在医疗卫生事业人才引进、技术合作、远程诊疗、医保异地结算等方面,作出了大量有益探索并取得初步成效。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把医疗卫生事业领域作为打造西部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要阵地,更加自觉地抓好医疗卫生事业领域的对外开放工作。坚持用开放的理念、开放的思路、开放的办法,通过开放把高端医疗人才、高水平医院引到遵义来。尤其要主动承接好上海瑞金医院等知名医疗机构的对口帮扶,主动与重庆西南医院等长期合作伙伴牵手,加快推动双方在人才队伍建设、重点专科建设、医院综合管理、设备设施共享、远程医疗会诊等领域的对接合作,实现借力发展。
二、准确把握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突破口和关键点
打造健康遵义,最终目的是让遵义群众拥有健康的身体,享有健康的服务,享受健康的生活。我们要正视差距、找准不足、分析原因、靶向治疗,坚持以大健康为标志、以大卫生为重点、以大医药为支撑、以大协同为保障,千方百计破解难题,全面推进改革创新,推动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真正使崇尚健康成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追求,让健康遵义成为醉美遵义的应有之义。具体要抓住以下关键点,实现六个新突破。
第一,要在加大资源供给上取得新突破。医疗卫生资源供给不足是我市现阶段医疗卫生事业加快发展的主要矛盾。我们要抢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大政策机遇,坚持一手抓扩量提质,一手抓资源下沉,千方百计盘活存量、扩大增量、提高质量,着力增加有效供给。一是要加快服务阵地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推进医疗卫生服务阵地建设,大力实施“医疗卫生五大建设工程”,加快建成一批医疗卫生服务阵地。各县(市、区)要加快谋划一批项目、新建一批项目、改造一批项目、竣工一批项目,用项目支撑起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大厦”。各级各部门在医疗卫生项目手续办理、征地拆迁等方面要开辟“绿色通道”,全力支持项目建设。市发改委要把医疗卫生项目纳入重点项目观摩,定期比一比进度,赛一赛“成绩单”。二是要加快民营医院发展。刚才,务川县昇辉医院的发言让我深受启发,务川县通过解决400个用人编制,引入社会资本新建了一个10多万平方的民营医院,减轻政府办医压力,这是一种十分值得借鉴的好做法。政府办医的主体责任不能回避,但这不是说政府就要包打天下、唱独角戏。总体上看,全市社会办医个头虽多,但规模较小、等级不高、能力较弱。下一步,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扩大社会资本办医的准入领域和范围,将不低于
25%的床位份额预留给社会办医,鼓励社会资本举办高水平、规模化的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各地要积极探索特许经营、民办公助、组建医联体等方式与公立医疗机构合作办医,全面形成政府办医为主、社会办医为重要补充的医疗服务体系。今后,除办好县级人民医院、中医院外,所属区域内确需新建的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的,要一律实行招商引资,民办民营。三是要加快资源配置重心调整。资源总量不足的主要区域在农村,看病远、看病难的主要群体在农村,均等化服务的主要差距在农村。各地要把资源配置的重点转向农村、转向基层。通过调整政策措施,完善机制体制,支持鼓励市属三级医院通过采取组建医疗集团、医疗联合体、整体托管等多种方式,与县、乡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型协作关系,以大带小、以强带弱,促进城市医院人才、技术、科研、管理等资源向基层有序纵向流动。要加快市级临床病理、影像诊断中心和远程诊疗中心筹建步伐,尽快实现结果互认,促进资源共享。加强对口支援工作,建立落实医务人员在职务职称晋升前下基层服务制度,帮助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要根据乡镇和村居合并实际,注重提升中心乡镇卫生院辐射能力,在部分体量大的村适当增设村级卫生室或延伸服务点,构建好“30分钟乡村健康服务圈”。根据城镇化发展情况,适度增大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比例,构建好“15分钟城市社区健康服务圈”。
第二,要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取得新突破。缺乏人才,医院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大计,各地要切实加大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培训和引进力度,加快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医疗卫生人才队伍。一是要注重人才培养,增强造血功能。充分利用短期培训、定期轮训、跟班学习、学术交流等形式,加大在职人员培养密度和频次。通过加强继续教育、加强业务考核、严格职称评定、开展技能竞赛等形式,激发医技人员终身学习的内在动力。遵义医学院、遵义医专是我市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全市医疗卫生建设发展中功不可没,要更加注重医教协同,力争适度扩大招生规模和优化专业设置。遵医附院、市第一人民医院是引领发展的双引擎,要进一步增强人才集聚、储备功能,主动承担培训培养责任,切实抓好日常培训、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二是要注重人才引进,打通输血渠道。常规人才要立足自身批量培养,高端人才要立足经常性向外引进。全市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护士、全科医生与2020年发展目标要求差距较大,编制、人事部门要改进招聘方式,提升应届毕业生签约率和储备量。既要引进一批医技精湛的技术高手,也要引进一批精通现代医院管理的能人。对高层次、领军型人才,既要加强直接引进,又要灵活采用柔性引进方式,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市卫计委要指导、牵头带领各县(市、区)、各医院到知名医科院校“抢人”。三是要注重充实基层,夯实基础力量。加强基层卫生人员学历培训、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做好定向免费医学生安置,积极实施全科医生特岗计划,探索实行县管乡用、县乡村一体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管理机制。实施卫生事业单位分类招聘政策,改革招录机制,力争通过
3年努力,在保持合理的梯次结构的同时,将乡镇卫生院空编率缩小和控制在10%以内,切实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人难问题。四是要注重政策落实,留住用好人才。编制、人事、财政、卫计等部门要科学制定用人计划,落实医院选人用人自主权,开通医技人员招聘引进“绿色通道”。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规定的人才培养、培训、引进等方面的经费补贴政策和人员待遇政策,坚持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让人才真正引得来、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医院院长对医院发展至关重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注重医院管理人才培养引进,选好院长,配好班子,认真研究管理机制和方法。对好的院长要重用优酬,对不负责任和能力平庸的要及时调整。各级医院院长和副院长调出本级行政区域的,必须征得同级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同意。
第三,要在深化改革创新上取得新突破。一是要把政府办医体制建起来。全面回归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把政府的领导责任、保障责任、监督责任落到实处,建立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成熟度较高的体制机制。创新管理方式,从直接管理公立医院转为行业管理,强化政策法规、行业规划、标准规范的制定和指导监督,形成政府办好医、部门管好医、院长经营好医、社会支持办医的良好格局。二是要把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立起来。实行政事分开、管办分开,改进院长选拔任用制度,推进公立医院去行政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落实医院人事管理、内部分配等经营管理自主权,强化民主管理,构建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分工、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全面推行医务人员聘用制、岗位管理制和公开招聘制,合理确定薪酬水平,加强绩效考核管理,有效激发医务人员内在动力。三是要把合理就医秩序顺起来。以基层服务能力建设为基础,以分工协作机制为支撑,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和市场手段,强化医疗保险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调节作用,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支付比例,引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倡导患者使用乡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和使用符合需求的医疗设施,全面推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四是要把医疗保障能力强起来。稳步推进基本医疗保险提标扩面,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认真抓好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精准扶贫,逐步提高公共财政筹资水平和受益面、补偿比,健全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体系,增强广大群众抵御疾病的经济能力。改进医保支付方式,强化层级管理监督,加大检查密度,改进监控手段,严查重处套取医保资金行为,从源头上防止过度医疗。五是要把公立医院的逐利性控下来。患者叫苦收费高、医院叫苦收费低,这是长期存在的一对矛盾,要理性认识,正确化解。要坚决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建立完善药品阳光采购配送方式和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使之更有利于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动价值。六是要把药品价格虚高降下来。我市已在全省率先推行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并启动了市级第一轮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这项改革总体运行良好,过渡平稳,效果有所显现,但还需加大力度,防止故态复萌。同时,要加大对医疗行为的监控、监管和查处力度,切实纠正大处方、重复检查、小病大医等过度诊疗行为,把药占比、耗材比等降低到
合理区间。要强化法纪约束,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严禁将医务人员收入与医院的药品、检查、治疗等收入挂钩,有效遏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
第四,要在服务能力提升上取得新突破。在做大资源总量的同时,要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医、人才强医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切实提升看得准病、治得了病、防得住病的能力。一是要抓好重点学科建设。各级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和医院要把学科建设摆到突出位置,认真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分阶段、分类型、分层次遴选立项,加强学科带头人和人才团队建设,搭建科研平台,加大经费投入,完善激励机制,逐步造就一批国内先进、西南领先、具有显著特色和优势的临床重点学科。今年,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的同时,要全面启动市级重点学科建设,加快提升医院的整体实力。二是要抓好等级医院创建。按照“适度扩规模、重在提质量”的要求,明确创建目标,逐个细化方案,强化工作措施,全面加大等级医院创建力度。“十三五”期末,确保全市三甲医院达到
8家以上,县级以上综合医院至少85%达到三级以上。市级医院要着力提高医院引领发展的带动力、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努力把遵义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医疗卫生重镇。县级医疗卫生机构要通过强化内力、提升等级,打造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龙头作用,力争实现90%的患者看病就医不出县。
第五,要在公共卫生服务上取得新突破。一是要着力提高防控水平。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主导作用不可替代。要着力建好市、县疾病控制、妇幼保健、血液采供、卫生监督、应急指挥等公卫体系。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服务室要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定位,行主责,抓主业,做到基本服务到边到底。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要足额预算,服务机制要改进完善,服务项目要逐步增加,做到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群之间的公共卫生服务差距逐步缩小。二是要着力抓好项目管理。认真实施消除重大疾病危害战略、重大疾病防治战略和慢性病综合防治战略,扎实抓好国家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构建主动干预、有效管理的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确保各类传染病和重大疾病报得快、防得好、控得住,确保不发生大规模的传染病爆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确保婴幼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持续降低,确保应急处置能力和执法监管水平不断提升。三是要着力加强爱国卫生。将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卫生乡镇与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全民健康教育,加强城乡环境整治,加强农村改厕步伐,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有效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切实推进“健康遵义”建设。在全省
12个国家级卫生城市名单中,我市占了5个,务必加大创建力度,保持领先优势。到2020年,全市所有县(区、市)要全部创建为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卫生乡镇覆盖率要达到35%以上。
第六,要在促进大健康与大数据融合发展上取得新突破。一是要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主动对接“云上贵州·健康云”和“智慧城市”建设,全力加快智慧医疗建设步伐,加快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医疗机构标准化信息、远程医疗、居民健康卡发行应用等平台,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信息化水平。二是要着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既是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目的,也是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近期,市委、市政府将召开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大会,对大健康医药产业发展作出专题部署。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以大数据的理念、用大数据的手段,加快培育医疗医药、养生养老、运动康体、健康管理服务等大健康产业,促进大健康与大数据深度融合,真正让大数据拥抱大健康。
三、切实增强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执行力和落实力
全市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各项任务已经明确,关键在落实。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切实发扬“钉钉子”精神,把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任务落到实处,确保取得实效。
第一,要强化组织保障。对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党政“一把手”要总负责、负总责,亲自研究谋划,亲自安排部署,亲自督促落实,亲自上手上阵。要抓紧成立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建立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各负其责、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把履行医疗卫生改革发展职责情况纳入各级党政领导班子考核和干部选拔任用考核的重要内容。要高度重视卫计部门和医疗机构领导班子建设,树立良好的工作导向和用人导向,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
第二,要强化政策落地。医疗卫生是早投晚投早晚都要投的事业,必须坚持再穷不能穷医疗,再紧也要做增量,千方百计保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投入。在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大型设备购置上,国家严禁医院自身负债建设,各县(市、区)要构建好融资平台,采取PPP等合作模式,多渠道增大建设投入。对省、市出台的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各项改革发展政策措施,各级各部门要逐项研究,制定落实具体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切实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第三,要强化责任落实。漠视群众健康是失职,出现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是渎职,办不好医疗卫生是不称职。要不断完善责任机制、考核机制、问责机制,层层担责,层层传导压力,层层抓好落实。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对改革发展不力、工作明显滞后、造成重大事故或恶劣影响的,对其党政主要负责人和有关部门负责人要严肃问责,以责任落实推动工作落实。
第四,要强化舆论引导。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广大医务工作者要正心潜学、提升技能,精心施治、救死扶伤,诚心待人、甘于奉献,共同维护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要大力营造尊医重卫环境,广泛宣传医务工作者悬壶济世、仁心仁术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生就是尊重生命”的共识。要深入开展平安医院创建,建立健全医疗纠纷调解机制,引入第三方公正合理处理,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活动,对暴力伤医事件“零容忍”,让广大医务工作者安心、放心、舒心从事救死扶伤的神圣事业。
第五,要强化行风建设。医德好、服务好、质量好,群众才满意。要经常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纪法规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落实行风建设“九不准”规定,建立落实医德医风考评管理机制,引导广大医务人员常修行医之德。要始终坚持“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作风就是抓重点”,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卫生计生工程建设、民生项目、专项资金等领域的违法违纪行为,从严整治重复收费、大处方、收受红包等分割群众利益的行为。
同志们,医疗卫生事业事关民生福祉,全市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集结号已经吹响,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医疗卫生事业摆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自觉的态度,像抓教育一样下更大力气抓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为打造健康遵义,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