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非,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危险废物处理[本站推荐]
素有“彩虹之国”美誉的南非,自然风光绮丽,动植物种类繁多。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在生物种类数量上,面积只有122万平方公里的南非竟排名世界第二。
南非重视环境保护。在中央政府直接领导下,参与环保工作的一些部门制定和执行国家环保规划,彼此协调,互相监督,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环保体制。南非环保部门与地方政府在全国确定了422个环保区,包括野生动植物比较集中的国家公园、风景名胜和文化古迹等,还建有相应的研究机构,总占地面积达673万公顷。
良好的自然环境需要人民来营造。在南非,保护大自然、保护动植物已形成一种可贵的社会风气。南非人喜欢说,保护大自然既是给自己也是给子孙后代造福,是件功德无量的事。
综述:南非生态环境保护为世人称道
2008年04月23日 07:16:16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南非开普敦4月21日电(记者李建民)大自然赋予南非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多样的动植物种类。清新的空气和广阔的自然保护区让到南非的游客无不印象深刻,与动物亲密接触的经历更让他们难以忘怀。
国土面积122万多平方公里的南非在生物种类数量上名列世界第三。南非全国设有422个大型生态环境保护区,面积总计6.7万多平方公里,无论从数量上还是占国土比例上,均为世界之最。南非的生态环境保护区大都是野生动植物比较集中的山坡草地、海滩海湾、风景名胜和文化古迹,这些保护区凸显了南非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大自然的强烈意识。除了大面积的自然保护区以外,南非一些大中城市还利用自身地理的特点,建设了大批形式各异的植物园。其中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开设的植物园收集有近百万种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植物标本,数量之多为南半球同类植物园之冠。
南非国民议会新闻中心负责人武耶尔瓦告诉记者,已有100多个国家的环保部门、研究机构和一些国际组织来南非考察调研,均对南非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武耶尔瓦说,生态环境保护一直伴随着南非的发展和建设,是政府审批国家工程项目设计中的重点内容。她说,南非宪法规定,生态环境保护是各级政府的必尽职责。在南非,除环境和旅游部外,农业和土地事务部、水利和林业部、矿业和能源事务部以及卫生部也设有环保监督职能部门。这些部门在制定和执行国家环保标准方面协调行动,相互监督,形成了严密的环保机制。
武耶尔瓦说,南非政府历来注重在青少年中培养环保意识。政府发表的《环境保护政策白皮书》特别要求各地教育部门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列入学校正式和非正式课程,务必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在南非,保护大自然、保护动植物已形成一种可贵的社会风气。
南非旅游城市开普敦两处著名景点企鹅滩和海豹岛的形成与当地居民的环保行动密不可分。
开普敦东海岸西蒙镇的企鹅滩原为一处普通的小海湾。1982年,2只非洲企鹅来到这
里安家,当地居民自发地对它们进行保护,吸引了更多企鹅的到来。随着企鹅数量的增加,政府和动物保护组织将这里辟为自然保护区。经过20多年的繁衍,企鹅滩的企鹅数量现已超过3000只,成为各国游客的必到之地。海豹岛原是开普敦豪特湾海域的一个礁石岛。过往渔民发现常有海豹在礁石岛上晒太阳,就抛下捕获的小鱼喂养它们。这里的海豹因此越聚越多,现在已是成千上万。
武耶尔瓦说,南非政府在营造良好自然环境的同时还非常重视减少环境污染。比如,为保证农药的安全使用和减少其对环境的损害,南非严禁使用任何可能污染环境和损害人畜健康的农药。主管农业和卫生的部门还联合规定:凡投放南非国内市场的各种农药必须同时具有这两个部门颁发的产品合格证。
此外,废物回收和利用也是南非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非回收利用的废旧纸张占国内纸张总产量的37%,废旧塑料制品的回收率达到17%,高于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
南非怎样保护湿地
南非环境与旅游部生态分局制定了南非湿地保护计划。该计划的目的在于保证湿地可持续地发挥生态、社会、经济功能。这一湿地保护计划分为八个部分:
1.独立协调。湿地保护离不开协调和合作。政府各部门如水利林业部、农业部等都有直接或间接的涉及湿地的法规和活动。因此,环境与旅游部必须与他们保持良好的协调关系。
2.湿地公约工作组。由环境与旅游部牵头,并根据环境保护法成立由有关政府和非政府部门参加的湿地公约工作组,负责履约事宜。湿地公约工作组是国家环境管理委员会的分委员会。
3.全国湿地调查与监测。湿地工作组编写全国湿地影子清单,为公约名录挑选备用湿地,然后进行湿地调查,建立数据库。
4.国家湿地政策。由公约工作组就全国湿地政策提出草案或修正案,交环境管理委员会审议,最后根据环境保护法由部长决定公布实施。
5.湿地保护。湿地的功能往往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所以湿地保护必须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统一考虑。
6.研究计划。在湿地保护工作中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必须有充足的预算并加以有效使用。为此,必须制定研究计划。
7.湿地保护的能力建设。特别要加强各级机构的能力建设。办好《南非湿地》杂志,出版有关湿地的图书,建立湿地数据库,包括专家网络。制订教育和宣传计划。
8.国际行动。本计划将检查国际公约(湿地公约、濒危物种贸易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和迁徙物种公约)的执行情况,以加强南非在国际上的地位。参加由湿地国际发起的非洲湿地清查活动。
南非矿产资源丰富,是世界五大矿产国之一。黄金、铂族金属、锰、钒、铬、钛和铝硅酸盐的储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蛭石、锆居世界第二位,氟石、磷酸盐居世界第三位,锑、铀居世界第四位,煤、钻石、铅居世界第五位。南非是世界上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出口国,黄金出口额占全部对外出口额的三分之一,因此又被誉为“黄金之国”。
南非属于中等收入的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占非洲国内生产总值的20%左右。矿业、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是南非经济四大支柱,深矿开采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南非政府为保护日益恶化的环境,近年来通过了一系列环境立法,运用法律手段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把环境立法与人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其重要意义是宪法确定了环境权为一项基本人权,突出了对人权的保护。
南非将设立更多环境法庭 加强海洋资源保护
南非是世界上海洋生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南非海域生长的动植物有一万多种,占全球海洋生物种类的15%,其中12%是南非独有的。尽管南非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并严格规范渔业生产,但近年来偷猎活动和非法捕捞时有发生,导致一些物种濒于灭绝。为加强对海洋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南非环保部门近日称,将在全国新建5个海洋保护区,加强对珊瑚礁、海鸟、非洲企鹅和深水鱼类等的保护,并计划从今年10月起部署海上巡逻船只以及成立更多的环境法庭,加大对偷猎分子和不法渔民的惩处力度。南非是非洲第一个开辟环境法庭的国家。在南非设立专门的环境法庭之前,环境类违法案件只有约10%能够得到最终判处,而如今这一比例已经上升至70%。因此,南非环境和旅游部长范斯卡尔奎克表示,将继续设立更多的环境法庭,惩处偷猎等不法行为。
MMC 向当地市政排水系统排放过量的废水。水质指标和总污染负荷限值都很严格,要求若干水管理部门的干预。一级处理是通过一座高密度污泥中和处理厂来完成的。二级处理为一座机械蒸汽再压缩处理厂,其出水分为净水和盐水。目前盐水是在一处危
险废物处理厂技能型处置,但在不久的将来将采用一种深度处理的方法来将盐水中的 盐分和金属固化。为了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该项处理的费用相当可观。
MMC 的水管理涉及详细的现场水管理。不同水质的水被分开收集以限值其仅在非常特 殊的情况下才排放(50 年一遇)。这要求特殊的收集、运输和贮存设施。
根据南非的分类体系,从工厂排出的水属于危险废物。因此,该废物只能在有执照的 危险废物处置场所处置。此类场所相关的要求都很严格。所以危险废物的处置费用都 很昂贵,运输途径也很长,因为此类处置场所通常都不在当地。MMC 选择建立其自己 的处置场所。该处理场在经过5 年之久且耗资不菲的申请过程后刚刚获得执照。政府必须确保法定的标准至少能够保护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这包括建立统一的检验
标准、排放标准和管理、监测、报告与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最佳措施。此类标准必须 得到充分的贯彻执行。
在南非,政府已经建立了涵盖上述内容的各类标准。尤其是和废物处置相关的标准,即“最低要求”已经相当完备。
由南非斯坦林布什大学实验人员开发的Hydra System(又名Sodec Process)高效、综合的废物处理工艺和系统,可以处理各类富含碳氢化合物的工业固态和液态有机废物(垃圾和污水等)。通过其独到的热处理工艺,最终主要产生生物电能、满足南非和欧洲水质标准的饮用
水和可用于农业的肥料和医药工业的腐殖酸。以该系统为技术支撑的生态工业园垃圾处理理念替代了传统的垃圾掩埋法和焚烧装置。该系统通过了2005年3月法国一家鉴定机构在南非开普敦办事处(SGS)的鉴定。
机制严密
武耶尔瓦说,生态环境保护一直伴随着南非的发展和建设,是政府审批国家工程项目设计中的重点内容。她说,南非宪法规定,生态环境保护是各级政府的必尽职责。在南非,除环境和旅游部外,农业和土地事务部、水利和林业部、矿业和能源事务部以及卫生部也设有环保监督职能部门。这些部门在制定和执行国家环保标准方面协调行动,相互监督,形成了严密的环保机制。
武耶尔瓦说,南非政府历来注重在青少年中培养环保意识。政府发表的《环境保护政策白皮书》特别要求各地教育部门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列入学校正式和非正式课程,务必使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在南非,保护大自然、保护动植物已形成一种可贵的社会风气。
减少污染
武耶尔瓦说,南非政府在营造良好自然环境的同时还非常重视减少环境污染。比如,为保证农药的安全使用和减少其对环境的损害,南非严禁使用任何可能污染环境和损害人畜健康的农药。主管农业和卫生的部门还联合规定:凡投放南非国内市场的各种农药必须同时具有这两个部门颁发的产品合格证。
此外,废物回收和利用也是南非环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南非回收利用的废旧纸张占国内纸张总产量的37%,废旧塑料制品的回收率达到17%,高于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
一、南非政府重视保护环境
1.南非宪法规定,公民有权享受有利其健康的良好环境。又规定,政府应通过立法或其它措施制止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促进环境保护,确保生态可持续发展。
2.为了保护环境,增进人民福祉,1988年该国政府发表了能源政策白皮书,2003年11月2日又对其加以补充。该白皮书称,政府在执行能源政策中尽量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干预,而在于制订保护环境标准和企业行为规则,并为实现上述标准和规则实行奖限措施。另外,该白皮书强调发展再生能源的重要性,表示要大力发展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等再生能源,鼓励学校、医院和实体积极开发太阳能供水、供电、供热等系统,并力求扩及城乡社区居民。
3.由于该国燃料消耗中,煤炭比重最大,所以要加强对煤炭工业的管理,其方针是,保护其竞争力,但控制其发生污染,尤其应对煤炭生产中的废弃物妥善处理。
4.该国政府对国际社会倡议的保护环境持积极态度,对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已由国会于2002年3月批准。尽管该议定书不要求其在近期内负有减排二氧化碳任务,但该国已对此项减排作出计划,政府表示对保护全球环境负有重大责任。
由于南非环境保护措施缺乏整体性及控制力,加上南非工业污染对环境所造成之损害程度无案可查,亦无法有效评估,因此南非正逐步成为全球最严重之工业污染国家。南非政府为有效防制企业所造成之工业污染,将于未来几年内,提升南非环境检验标准
南非工业污染受国际指责
由于南非环境保护措施缺乏整体性及控制力,加上南非工业污染对环境所造成的损害程度无案可查,亦无法有效评估,因此南非正逐步成为全球最严重的工业污染国家。
南非政府为有效防制企业所造成的工业污染,将于未来几年内,提升南非环境检验标准,实施下列措施:
一、制定工业废气如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及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标准。
二、改善工业废弃物的管理措施。
三、针对矿产工业制定更严谨的污染防治措施。
四、能源再利用计划。
南非是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重的国家之一,其污染程度超过法国、墨西哥、印度及韩国等国。而国际普遍认为,南非产品之所以较其他国家更具价格竞争力,乃因其海外竞争企业需面临较严格的环保标准,造成较高的商业成本。这些海外竞争对手有可能向国际组织或环境保护论坛提出抗议,并向南非展开报复行动。
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已注意到南非低电力成本,实际上乃以昂贵的环境污染为代价,潜藏的环境污染危机有可能导致南非产品遭世界排挤。虽然目前尚无此种案例发生,但此议题已在国际贸易论坛中提出并讨论。
第二篇:印度和南非风俗禁忌
印度
一、宗教
印度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和锡克教均起源于印度。此外,主要的世界宗教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等在印度都有信徒。
二、节假日
印度节日数量繁多,大体分为四类:政治性节日、季节性节日、历史性节日和宗教性节日。重大节日每年有20多个,如共和国日、独立日、洒红节和灯节等。
(一)共和国日(Republic Day):1月26日。1950年1月26日,议会通过印度共和国宪法,遂确定当日为共和国日。
(二)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8月15日。1947年8月15日,印度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取得独立。每年这一天,印度总理在老德里红堡城楼向全国人民致辞并主持升国旗仪式。全国各地悬挂国旗,举行庆祝集会和游行等活动。
(三)洒红节(Holi):公历3、4月间。印度教四大节日之一,处于印度春季收获的作物即将开镰收割、冬去春来之际,因此也被称为春节。节日早晨,人们见面后互致问候并拥抱,相互泼洒红色的水或涂抹各色颜料。
(四)灯节 灯节(Divali):公历10、11月间。印度教徒最大的节日,类似我国的元宵节,全国庆祝3天。节日来临,家家户户点燃一排排的油灯,同时燃放烟花爆竹,四邻及好友相互串门祝贺并一同观赏花灯和焰火,其热闹景象与我国春节相似。
三、常见礼仪
(一)拥抱是常见之礼。
(二)献花环在印度是欢迎客人常见的礼节,尤其是对于远道而来或是比较尊贵的客人,主人都要献上一个花环,戴到客人的脖子上。
(三)点吉祥痣是印度人欢迎宾客的礼数;
(司)印度人回答问题时,头部向左右两边摆动,表示肯定的意思。
四、饮食
印度教教徒奉牛为神,忌食牛肉,普遍食羊肉和鸡肉。很多印度教教徒为素食者,主要以大米、面饼、蔬菜、豆类、牛奶、酸奶和奶酪为食。伊斯兰教徒吃牛肉,忌食猪肉。印度菜多汁,味道厚重。印度人一般用右手把米饭、面饼和菜和在一起进食。
五、丧葬
印度教风俗,人死后进行火葬,骨灰盛放在金属罐中投入圣河。伊斯兰教徒和基督教徒不火化,按教规实行土葬。寡妇殉葬的旧俗自19世纪30年代就被废除,现在极为罕见。
六、主要禁忌
(一)进入寺庙之前,须先脱鞋。印度人认为穿鞋进入寺庙既不礼貌,也不圣洁。
(二)观看宗教仪式时,请勿妄加评论。
(三)请勿抚摸小孩头部,印度人认为头部是神圣的。
(四)印度教尊牛为神圣的动物,请勿冒犯。
(五)在日常生活中,印度人忌讳用左手递食或敬茶。通信电源
新德里和北京有两个半小时时差,即印度时间=北京时间-2.5小时。
南非
一、节假日
南非全年有12个公共节假日。节假日一方面保留宗教色彩,一方面突出纪念反种族隔离的历史事件和团结祥和的政治气氛。如自由日是为纪念新南非首次不分种族的大选,系南非国庆节;青年节系纪念索韦托起义;和解日教育国人吸取当年“血河之战”的历史教训等。
2017年节假日包括:新年(1月1日)、人权日(3月21日)、耶稣受难日(4月14日)、家庭日(4月17日)、自由日(4月27日)、劳动节(5月1日)、青年节(6月16日)、妇女节(8月9日)、遗产日(9月24日)、和解日(12月16日)、圣诞节(12月25日)和礼节日(12月26日)。
二、常见礼仪
在社交场合,南非人所采用的普遍见面礼节是握手礼,他们对社交对象的称呼则主要是“先生”、“小姐”、或“夫人”。黑人部族,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往往会表现出与社会主流不同的风格。比如,他们习惯以鸵鸟毛或孔雀毛赠予贵宾,客人此刻得体的做法是将这些珍贵的羽毛插在自己的帽子上或头发上。
在南非,对行李搬运工、出租车司机、导游、翻译、大巴司机、餐馆服务员、停车场保安、加油站工人等通常支付小费。小费没有固定标准,因事因人而异。餐馆用餐除餐费外,一般需另付10%-15%小费。在机场、车站、旅馆等地搬运行李,小费约为每件行李10兰特。停车场保安小费2兰特起。
南非法律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烟。有的餐馆设有吸烟区。
在公共场合请勿大声喧哗、随地吐痰或扔杂物,注意保持衣着整齐、得体。
三、服装、饮食等主要风俗习惯
在城市,南非人的穿着打扮基本西化。正式场合,都着装端庄。从事官方或商务交往时,最好穿样式保守、色彩偏深的套装或裙装,不然就会被视为失礼。另外,南非黑人通常还有穿着本民族服装的习惯。不同部族的黑人在着装上往往会有自己不同的特色。
南非夏季气温平均为20度至35度,时常有雷阵雨,适合穿着凉爽舒适的轻便衣物,带雨伞或雨衣,最好再加一件轻便外套。冬季温和,气温平均为0度至15度,适合穿着薄毛衣和外套。开普敦冬季多雨,要带雨具。南非日照强,气候干燥,要注意防晒。
南非当地中等收入以上家庭平日以吃西餐为主,主要食品包括牛肉、鸡肉、鸡蛋和面包,爱喝咖啡与红茶,南非的如宝茶味道香醇,有利于健康,很受欢迎;在乡村主食是玉米、薯类、豆类。用餐多用刀叉,部分乡村地区居民还会用手抓食物。到南非人家中做客,可带一盒巧克力、一束花或其他礼物表示谢意。
四、主要禁忌
信仰基督教的南非人,忌讳数字13。
南非黑人非常敬仰自己的祖先,他们特别忌讳外人对自己的祖先言行失敬。
第三篇:危险废物处理合同
危险废物处理合同
甲方: 乙方: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定,为了防止危险废物污染,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甲乙双方就危险废物处理事项订立本合同,以便双方共同遵守,承担应尽的环境保护义务。
一、甲方义务和责任
1、甲方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工业废物(液)连同包装物全部交予甲方处理,协议期间内不得自行处理或交由第三方处理。
2、甲方必须将待处理工业废物(液)分开存放,做好标识,不可混入其他杂物,以保障乙方处理方便及操作安全。
3、甲方承诺并保证提供给乙方的工业废物(液)不得含有易爆物质、放射性物质、剧毒物质;不得违反工业废物(液)运输包装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通用技术条件的异常情况。
一、乙方义务和责任
1、乙方在合同的存续期间内,必须保证所持有许可证、执照等相关证件合法有效。
2、乙方应具备处理工业废物(液)所需的条件和设施,保证各项处理条件和设施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对处理工业危险废物(液)的技术要求,并在运输和处理过程中,不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3、乙方废物处理应最大限度实现再生利用,并且按法规规定的方式处理残余物,使对环境影响最小化。
4、危险废物转移必须持有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危险废弃物转移单》进行,并遵守《危险废弃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5、乙方危险废物处理人员必须接受必要的教育,使之胜任环境岗位工作。
三、处理费用和合同期限
1、甲方的所有危险废弃物交由乙方按规定处理,甲方付给乙方处理费用人民币5000元,以现金方式支付,签订合同三个月后支付50%,合同期满后支付剩余款项。
2、合同期限:自2017年7月1日起至2018年6月30日止。
四、其他规定
1、未尽事宜和修订事项,可经双方协商解决和另行签约。本合同到期前一个月甲乙双方可提出是否续签合同,如任何一方不同意续签则合同到期自然终止。
2、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另一份交环保局有关部门备案。此合同甲乙双方签字后有同等法律效应。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甲方法定代表人:(签字)乙方法定代表人:(签字)
2017年6月29日
第四篇:危险废物处理行业
【导读】 由于危险废物本身的高危性和复杂性,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行业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具体体现在资质、技术、资金和管理等方面。
处理行业存在高壁垒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以及不排除具有以上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由于危险废物本身的高危性和复杂性,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行业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具体体现在资质、技术、资金和管理等方面。
(1)资质壁垒。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在我国境内从事危废收集、贮存、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须具有危废经营许可资质。具体来看,又分为危废收集、贮存、处置综合经营许可资质和危废收集经营许可资质。2013年以前危废经营许可资质需要国家层面审批,虽然现在已经下放到省级及以下环保部门,大大缩短了资质获得周期,但一般情况下新的危废项目从开始申请到落地投产最快需要耗时2-3 年,一般则要3-5年,改扩建的项目也要1年以上的时间。除经营方式外,危废经营许可资质还对危废处理种类和规模进行规范。根据发改委和环保部2008年发布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分49大类约500种,成分复杂。处理资质类别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危废处置公司的竞争实力。
(2)技术壁垒。危废一般具有腐蚀性、毒性等危险特性,如风险控制经验不足,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对技术管理的要求较高。从分类来看,危险废物处理大体上可以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热处理和稳定化固化处理。其中物理处理包括压实、破碎、分选、过滤、吸附、萃取/浮选、蒸馏/浓缩、干燥等。化学处理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包括沉淀絮凝、沉降、化学氧化、重金属沉淀、中和、油水分离等。生物处理适用于有机废物,包括堆肥法和厌氧发酵法。热处理主要指高温焚烧。固化稳定化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危废处置产生的飞灰、液态或污泥态危废。经过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后的危险废物则一般采用填埋的方法处置。
(3)资金壁垒。危废处理项目通常投资规模较大,与土地价格、危废处置规模有关,填埋处置和焚烧处置的万吨投资大概在6000-8000万元。加上建设周期长,成本回收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资金实力也成为制约企业进入的一个因素。
(4)管理壁垒。目前我国危废处理行业还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经验相对匮乏、人才短缺现象凸显。以焚烧处理为例,一些焚烧处置设施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未经过专门的培训,在运行管理和操作过程中欠缺规范性,导致设施运行不稳定,处置效果不理想等情况。专业的技术能力和丰富的项目经验储备也形成了危废处置行业的管理壁垒,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实力。
危险废物产生量大,处置能力严重不足
我国危险废物产生来源广、种类繁多、产生量大,具有分布广泛和产生量集中的特点,危害性和环境风险十分突出。从地区分布来看,工业危废产生量排在前三位的别是山东、湖南、江苏。从行业分布来看,我国危险废物的主要来源有造纸、采矿、化学和有色等行业。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3633.5万吨,综合利用处置率为81.2%。事实上,由于统计口径等原因,我国危废产生量远不止于此。2010年,环保部、统计局和农业部公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2007年工业源产生的危险废物产生量为4573.69万吨,远超环保部公布数据1079万吨。由此估算,2015年全国工业危险废物实际产生量可能在8000-10000万吨。
全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
然而,我国的危废处置尚存在较大缺口。从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颁发情况来看,截至2014年,全国各省(区、市)颁发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共1921份。从利用处置情况来看,截至2014年,全国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核准利用处置规模达到4304万吨/年,实际利用量993万吨,实际处置量394万吨。可以看出,全国危废核准资质的处理规模相比产量严重不足,尚存在3000-4000万吨/年的巨大缺口。
政策监管加严,危险废物管制走上正轨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来遏制危险废物污染,2013年,两高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新司法解释重点明确严重污染环境14项标准,确立要从严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的立法精神,明确对有毒、有害、有放射性等危废处置的要求。政策出台、监管的加严,倒逼企业进行危险废物处理,促使危废收集走向正规渠道。另一方面,国务院于2013年底将重大危废经营资质审批从环保部下放至省级环保部门,也大大加快了大型无害化项目核准和建设进度。
危险废物处置主要政策发展
2015年天津港事件发生后,环保部加强了对涉危涉化建设项目的检查。今年6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发布,已于2016年8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将危险废物调整为46大类别479种(其中362种来自原名录,新增117种),同时16种危险废物列入豁免清单。此次名录的修订将进一步推动危险废物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而上半年出台的“土十条”中,强调了污染防控的重点,要加强工业三废污染的源头监控,侧面对工业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的治理提出规范。加上“十三五”期间危废台账制可能全面推行,危险废物的违法处置将会得到进一步遏制,危险废物动态监管逐步加强,危险废物管制将更加规范化、严格化。
焚烧填埋是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手段
危险废物处置技术分为预处理技术和最终处置技术。预处理技术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固化/稳定化等。最终处置方法有:焚烧法、土地填埋法、堆存法、土地耕作法、深井灌注法和海洋处置法。目前焚烧法和土地填埋法在大多数国家已成为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危险废物最终处置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相比之下,填埋法具有经济型、处理量大、能耗小的优点,但建设要求严格,减量化和资源化效果差,且面临占地面积大,选址难的问题。焚烧法的减容效果最好,但投资运营成本高,且产生飞灰、炉渣等,仍需最终填埋处置。
国外解决危险废物污染的技术途径主要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三种。在目前所采用的无害化处理处置方法中应用最多的是填埋法。以美国为例,美国对危险废物根据性质特点进行分类处理。有资源化价值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大约75%的危险废物进行填埋处理。其余危险废弃物10%进行深井填埋,焚烧处理占7%左右。近年来,由于发达国家不断强化危险废物排放法规限制,加之土地资源的限制,迫使危险废物处理趋势逐渐从“填埋”转向“焚烧”。美国主要有机危险废物焚烧效率达到99.99%。北欧一些国家已实现危险废物焚烧处理的工厂化、集团化,并正朝着大规模、区域性的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危险废物处置主要分为资源化和无害化两种途径。资源化主要通过提炼废物中的金属资源创造价值,而无害化处置则包含物化、焚烧和填埋三大类。相比国外,国内的危废处置技术还比较落后,存在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导致处理能力达不到预期设计能力,或在处理过程中存在二次污染问题。近年来,危废处理产业发展步伐加快,随着工业产品的技术更新,废物种类的扩充和改变,新的技术会应运而生,而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置仍是大的发展方向。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流程
商业模式清晰,收益可观
从危废收集处置企业的角度出发,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处置方式分别采取市场化价格和政府指导价两种收费方式,其商业模式都非常清晰。
对于资源含量较高的危废,处置企业向排污企业购买后,通过资源化处理方法提炼出相应的产品,以市场化定价方式出售获得收入;
对于资源含量较低的危废,处置企业通过向排污企业收取无害化处置费获得收入,处置费一般由地方物价局、卫生局、环保局等政府部门以指导价格方式确定,企业可在指导价格基础上实行一定幅度的调整。
两种危废处理方式流程
从各地物价部门核定价格来看,危险废物填埋处理价格多在2000-4000元/吨,焚烧处置的核定价格则多数在2000-5000元/吨。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如山西、四川等地处置价格较高,主要原因是危废产量和处置能力缺口较大。同时部分省市由于核定价格出台时间较早,相对较低。随着危废产生量和处理需求的增长,危废处理价格也出现一定提升。根据成熟市场的经验,如美国的危废处置巨头clean harbors来看,其综合毛利率基本稳定在30%左右。总体来看,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行业的盈利模式成熟,考虑到行业景气度和高速发展潜力,未来毛利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大概率保持高位。
各地危险废物处置核定价格(元/吨)
行业维持高景气度,危废开启“黄金时代”
过去由于环境监管不严格,很多企业将产生的危险废物随意倾倒,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身危害事件。2013年以来,政策监管趋严,“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3吨以上的就可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构成刑事犯罪。”行业扶持力度的提升,违法成本的加大倒逼产废企业将废物交由专业公司处置,危险废物的存量和增量的市场将加速释放。加上目前处置缺口巨大,供不应求的情况推高了危废处置价格,行业景气度稳步提升,危废处理市场逐渐受到企业和资本市场的重视,开启“黄金时代”。
危险废物处置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市场高度分散,外来者“强势入侵”
我国危废处置行业中大部分处置企业均为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在成立初期竞争压力不大,发展很快,但其大多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研发能力、资金实力、技术水平都较薄弱,企业普遍存在处理资质单
一、处置规模较小的问题。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危废处置企业1527家,合计核准处置资质为4564万吨,平均每家处置企业处理能力尚不到30000吨/年。
据沙利文咨询公司统计,东江环保、威立雅(中国)、新天地环境集团等十大公司仅占我国总设计处理能力的6.8%。不过,近年来,危废处理行业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淘汰整合趋势。东江环保是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其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威立雅、光大国际、上海环境、启迪桑德和首创环境。从2015年危险废物处理规模来看,东江环保为5556吨/日,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威立雅和光大国际分别为1169吨/日,800吨/日,差距较大。
2015年主要公司危废处置能力(吨/日)
受行业高景气度,高盈利性的吸引,近年来,众多跨界者强势进入,抢占危废处置市场。一方面,大型企业具备资质种类、技术水平、运营经验等多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在未来形成规模化协同效应,也有利于打造自身品牌获得政府信任。另一方面,资质审批权的放开将逐步促成原有地域壁垒的打破,小型企业最依赖的经济护城河将可能不复存在,而大型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综合优势进行跨地域收购,抢占行业市场空间。根据统计,除了主营业务为危废处置的东江环保外,目前已有14家上市公司先后跨界布局该领域。其中,雪浪环境和东方园林通过外延并购快速扩张,危废板块已经开始贡献业绩;高能环境、瀚蓝环境、巴安水务、金圆股份等公司也纷纷进军危废,目前高能环境、瀚蓝环境的危废核准资质量已经分别达到30万吨/年、27万吨/年。
危废处理相关上市公司
东江环保
公司以废物资源化为主轴、无害化为目的,立足于工业和市政废物的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配套发展环境工程及服务等增值性业务,充分发挥完整产业链优势,铸造以废物资源化为核心的全能固废处理服务平台,可为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提供一站式环保服务、为城市废物管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作为A股唯一一家以危废处置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东江环保拥有显著的先发优势,具备资质、技术、资金以及运营经验等全方位的竞争力,是国内无可争议的龙头企业。随着危废景气度持续上升,公司继续聚焦主业,并大力开拓全国市场,领先地位不可撼动。
雪浪环境
公司传统业务为烟气净化与灰渣处理设备的生产销售及服务。公司是垃圾焚烧发电领域和钢铁冶金领域烟气净化与灰渣处理的龙头企业。“十二五”期间,垃圾焚烧迎来高速发展,未来3-5年垃圾焚烧项目将进入集中建设投产期。受益于上游行业的发展,公司的传统烟气净化与灰渣处理业务增长稳健。
近年来,公司先后收购了无锡市工业废物安全处置有限公司、江苏汇丰天佑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无锡康威东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拟参股上海长盈环保服务有限公司及受让凌霞固废的51%股权,危险废物处置逐渐成为公司的另一主营业务。公司战略布局长三角的危废处置,通过外延并购实现快速扩张。
高能环境
公司业务涉及环境修复、城市环境和工业环境三大板块,具体细分领域涵盖土壤修复、地下水修复、垃圾焚烧、危废、医废、工业固废、工业废水、污泥处置等。公司以防渗技术起家,持有HDPE防渗膜技术,竞争壁垒高,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公司的业务网络覆盖20多个省市,在手订单充裕,2016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订单15.81亿元,8月公司中标岳阳市静脉产业园PPP项目30亿大单。
近年来,公司进行产业链的延伸,落实了五个城市垃圾焚烧项目,并收购玉禾田20%股权,完善了固废板块的布局。在危险废物处置领域,公司目前已完成宁波大地化工环保有限公司和杭州新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危废并购项目。2016年公司拟对靖远宏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增资,完成后持有50.98%股权,危废处理资质为17.5万吨/年。公司已经形成危废行业的布局雏形。
瀚蓝环境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固废处理业务、供水业务、污水处理业务以及城市燃气供应业务。公司目前已经基本实现全南海供水区域的覆盖,污水处理方面公司获得南海区污水收集管网运营权。2014年公司收购南海区燃气发展有限公司70%股权,业务版图再度扩大。2016年上半年燃气、供水、污水处理分别贡献33.64%、22.04%和4.52%的营业收入,相比于固废处理,这三大业务虽毛利率较低,但为公司成长贡献稳定的现金流。另一方面,公司并购创冠环保,跻身垃圾焚烧行业前列,业务区域也从南海走向了全国。
公司的固废处理业务已经实现了前端的垃圾集中压缩转运;中端的垃圾填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污泥干化处理、餐厨垃圾处理;以及末端的渗滤液处理、飞灰处理的全产业链覆盖,打造固废一体化平台,未来有望异地复制。今年,公司子公司与德国瑞曼迪斯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投资佛山危废项目。8月,公司再收购威辰环境70%股权,扩充32万吨/年的处理资质。公司大踏步进军佛山危废处理行业,实现固废处理的全面布局。
第五篇:危险废物处理应急预案
危险废物处理应急预案
目的
确保从生产源头到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理末端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措施。2 适应范围
适应于全体员工、运输方、处理方及外来人员。3 职责
3.1对公司内意外情况,发现意外的第一线人员应及时向本部门负责人反映情况或直接反映给环保科,由环保科协调相关部门采取应急措施。
3.2 对公司外发生的意外情况,由造成意外的相关部门或在环保科配合下采取应急措施。
3.3对于意外情况,相关部门或环保科都要向主管环保的副总汇报。
3.4 对于意外情况较为严重时,主管环保的副总应为紧急处理的总协调人,由主管环保的副总上报公司董事长及上级环保部门。
3.5 环保科应将本预案告知承运单位或个人。
3.6 对一般意外情况由环保科协调处理;严重情况必要时由应急组织负责处理。4 应急组织
成立环境管理委员会领导下环境事故应急处理组,应急组下成立专业应急队。成员如下:
组长:公司董事长 第一副组长:公司总经理
付组长:安全科、环保科负责人,当日值班主管
组员:厂区内各部门负责人及环保、安全科技术人员
专业应急队:厂区内各部门环保员、安全员。5 应急工作程序
5.1紧急情况
5.1.1厂内危险固体废弃物砷碱渣不按规定地点贮存
5.1.2 砷碱渣在厂外乱投放
5.1.3运输过程抛洒、泄漏
5.1.4接收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单位,不按规定处置污染环境的
5.2应急措施
5.2.1厂内危险固体废弃物砷碱渣不按规定地点贮存
5.2.1.1这些意外由于代表潜在的污染事故,任何危险固体废弃物乱堆乱放,有可能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发现意外的第一线人员应及时报知环保科。
5.2.1.2对乱堆乱放的,相关部门要及时清理、打扫干净,运到渣库。
5.2.1.3事后由环保科写出调查报告,上报公司总经理,并提出纠正预防措施。
5.2.2危险固体废弃物在厂外乱投放
5.2.2.1这些意外由于代表潜在的污染事故,任何固体废弃物乱堆乱放,有可能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须报知环保科。
5.2.2.2对乱投放放的,相关部门要及时清理、打扫干净,运到指定的场所。
5.2.2.3环保科写出调查报告,上报总经理,并提出纠正预防措施。
5.2.2.4对可能造成污染的,由公司向周围居民发出告知书,由主管环保的副总上报上级环保部门。
5.2.2.5对已经造成污染事故的,由环保科对举报反映情况进行笔录,包括举报人的姓名、住址、联系电话、反映的情况,并上报主管副总。对正在发生的污染首先要安排相关部门清理回收污染物,再查明原因进行整改。
5.2.2.6环保科调查事故的情况,调查完成三日内完成调查报告,包括污染情况描述、与本公司的关联度、处理建议等。调查报告先上报主管环保的副总,审查后上报公司总经理。
5.2.2.7重大污染由主管环保的副总及时上报上级环保部门。
5.2.2.8在上级环保部门及主管环保的副总的指导下,对事故原因进行整改,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5.2.2.9对事故因素能消除的应该消除,由环保科协调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理单位联合处理。
5.2.2.10 对污染事故需要作出赔偿的,由环保科同相关方协商处理。处理协议经主管环保副总审查后上报总经理。
5.2.3运输过程抛洒、泄漏
5.2.3.1运输人员发现情况后应及时处理控制抛洒、泄漏,并对抛洒、泄漏的废物进行清理回收。情况严重时立即通知环保科,环保科组织人员应及时赶赴现场,采取针对性措施。
5.2.3.2环保科及时向分管副总汇报,同时向上级环保部门汇报。
5.2.3.3 公司副总对事故原因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5.2.4接收固体废弃物的单位,不按规定处置污染环境的 5.2.4.1 同接收固体废弃物单位签有协议的,按协议办理。应接收单位要求需要配合的,由环保科配合处理。
5.2.4.2 无协议的,由环保科会同接收单位共同处理。首先要求接收单位清理回收污染物,把污染降到最低限度。
5.2.4.3 事后由环保科、接收单位同受污染的相关方协商处理。环保科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上报主管环保的副总,再上报总经理。由环保科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5.2.4.4 对严重污染事故由主管环保的副总及时上报上级环保部门。
法律、法规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污染防治法》第15条:产生固体废物的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防止或者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第16条: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固体废物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采取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或者其它防止污染环境的措施。第21条:第二十一条 对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固体废物的设施、设备和场所,应当加强管理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第62条: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某公司
二〇**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