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贝日记》观后感

时间:2019-05-13 01:2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拉贝日记》观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拉贝日记》观后感》。

第一篇:《拉贝日记》观后感

《拉贝日记》观后感

编者按:看过《南京!南京!》,很有必要再看看《拉贝日记》。

今天看完“拉贝日记”。一个人看片子,好像很怪僻,影院全场算上我只有三个人,如果不是有我,那一对儿算是包场,从影院出来,天还没全黑,都快七点半了,空气很暖和,香香的,是槐花开了,可是看不到槐树,它们都藏在小区里,马路两旁是高大的杨树和银杏,我对这条街很有情感,走过也快十年了,马路不很宽,银杏树长得很大了,到了秋天,金黄的色彩很浓郁,把一条街打扮的满满的,从天空到地面。良久没有薄暮在街上逛逛了,一个人。街上人来人往,谁都不留神谁。

“拉贝的日记”,看完后,第一的感觉是“拉贝”的导演输了,输在平淡。但在平庸之下,却是故事的完全跟整体的可托。并且最凸起的一点是将杀害的罪恶本源清明白楚的告诉,并用了许多的篇幅重复强调:那就是――战役的祸首罪魁是政府,日本的天皇直接参加(向参演天皇他“大爷”的日本演员致敬),仅仅展示个体日军的残暴是薄弱的,是避重就轻,擒贼一定要擒王,这是“拉贝日记”的一个立足点;另一个立足点是从德国人的角度在看待希特勒的问题上要有一个立场,说大一点是态度,此片给出的是反法西斯的破场(固然我们应用纳粹的影响救命了战斗中的人,但并不能因而感谢纳粹),导演刻意用了必定的篇幅分不同的场景展现此观点;最后的立足点当然是人性主义,亦即本片的重中之重,从个体好汉到其他国际友人逐一描绘,只是那演大夫的演员似乎是演吸血鬼出生,很跳戏。观影中对仁慈的本国人是有激动的,然而当看到咱们的运气须要外国人开圆桌会议举腕表决并由外国的圣母玛利亚来操办的时候,仍是有辱没的感到。至此,用这三根线穿成一根连起全部故事,顺水行舟。只是人物塑造的很失败,不个性,平庸是很致命的,由于平庸可能使人损失观看的兴致,并在看过之后没有回想,当初想想拉贝就是一光头戴眼镜的老头儿,可是看拉贝自己的照片,得到的印象就比整个影片给我的印象深良多。所以“夏伯阳”不会被遗忘,而“拉贝日记”会。另外对于屠杀的镜头并未几,但那段在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砍头比赛被突出表示,并且竞赛的过程逐日在报纸上登载,屠城的来源在日本本土再一次被提示。其余印象还有张静初的角色,基础就能够没这个角色;还有拉贝夫人上的那艘大船,有点挪亚方舟的感觉,鬼子连方舟都给炸了,人神共愤。

陆川的“南京南京”赢了,赢在一个一个独立的镜头。如果将镜头离开,每一个片断都有很强的冲击力,很奇特,历史的质感强烈,塑造的人物影像刻骨铭心,仅仅是影像;一个一个的镜头语言,就是他们历经四年将粒粒顽石磨制成的宝物,只等着用红线穿起,只是切实是功力不够,穿乱了套;那日本处男纯挚善良的眼线就是一根稻草,处处都可断裂。至于我们的圣母玛利亚高圆圆,坚定不演被强横的戏,现在看来很对,陆川说如果演了影片会很不同,我也没看出有什么不同,“南京南京”里强暴的戏份儿太多了,足够了。只是对高玛丽亚塑造的单薄了些,印象不足。对网上很有争议的那一段日军祭奠的十多少分钟,我感到很棒,不可或缺的一局部,想想国家的人被杀,国都被占,还要在你们的国都里祭祀杀人者的亡灵,是什么样的羞辱吗!况且日本人的团结纪律和睦势也由此展示得很充足,我们好好想想,那么大的国家为什么被杀的那么惨?重要还是男人们尖勤谗滑,奴颜卑祈的太多,精英太少,一个国家假如男人们精力上被摧垮,精神上被毁灭,国度根本就亡了,所以,陆川虽然本作品不算胜利,但这样玩命工作的男人就是国家的盼望。

第二篇:拉贝日记观后感

2011—2012年第一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科目考

查卷

专业:物流管理 班级:物流10-2 教师:赵芳 姓名:姚合柱 学号:10054030246 成绩:

《拉贝日记》观后感

南京大屠杀这段对于国人来说,悲痛而充满耻辱的历史事件,现在很多中国人都试图去逃避,逃避那些先辈们经历的沉痛历史。特别是那些盲目崇尚美日文化或是对中国社会现状片面不满的叛逆年轻人甚至于抵触那些值得反省的历史或是一味指责中国的政府无论是曾经的还是如今的,以及中国人的落后和愚昧。如果有那些鄙视自己民族想法的人才是真正的懦夫和愚人,甚至于可以被认为是不健全的人,犹如卑躬屈膝的汉奸依然被日本人鄙视被同胞痛恨,因为精明的日本人知道会背叛自己民族的人更加会背叛自己,他们反而更加敬重那些忠烈之士,尽管那些是敌人。崇尚他人还是相信自己,愤恨社会还是从我做起。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些人对自己绝望而盲目跟从所谓先进而失去自我,这让我想起了居里夫人的一句名言:Nothing is to be feared,it is only to be understood.日本之所以能在战后短时间内复苏和崛起,就是明白这一点。他们向往先进,学习先进的他人,但是他们明白不能失去自我,更不会对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失去信心。失败的过去不可怕,可怕的是现在很多人失去自我的展现个性。正如当初红极一时赵薇曾在称为赵薇元年的那年身穿日本国旗在南京开演唱会,我不知道具体经过,但我看到了她在做道歉时脸上有伤。我知道至少南京人不会忘记那段沉痛的历史,2008年以来随着越来越多关于那段历史的民间资料和官方档案的公诸于世,那段残酷的历史终于可以较为真实的以人们所容易了解的电影形式展现给全世界的民众。

《拉贝日记》撇开了中日两方的当事人身份而是以德美等第三方势力的出发点编拍的。具体是以当时中国西门子分公司的总经理纳粹党员身份 的拉贝的第三人视角拍摄的,并且是由德国方面以曾任南京安全区委员会主席的拉贝的日记为依据制片的。我认为比较客观的反应了拉贝在被日军占领后的南京经历的残酷经历,也反映了拉贝个人的善良品质和对中国友情以及他从事这项救援工作的曲折历程,没有了针对某一方的角度,比较客观公正。这部片丝毫不像是一部带有政治色彩的历史片,而是更像一部呈现拉贝个人经历和感情的人物传记片。然而曲折而充满磨难的个人经历已经和那段残酷的南京历史融为一体了,那段残酷的历史因为有了拉贝的参与而多了份温馨。由于是纳粹党员的身份,他起初对于安全区的工作也有疑虑,但他在中国生活了27年,他喜欢上了中国,看到中国遭受的苦难他很难过、很伤心,于是他选择了了留下帮助中国人他对于希特勒充满幻想,希望元首能给与他和安全区帮助。救死扶伤的威尔逊医生对他充满了芥蒂,但在普雷蒂亚的努力下,终于认可了拉贝的善良和正直,和他一起唱歌跳舞和他一起欢笑和悲伤,可最终他放不下拉贝的纳粹身份,但他心里应该明白自己已经和拉贝是好朋友了。拉贝为了中国平民的生命和安全忧心劳力,甚至多次冒着死亡的危险维护安全区的平和,这些不但赢得了周围同事的尊敬和钦佩,也赢得了南京老百姓的尊敬与爱戴。他与朵拉重会,百姓们为他们欢呼高兴,他要离开百姓们依依不舍,伤心流泪。拉贝在当时的南京人民心中几乎成了救世主,百姓们对他充满了依恋,我想做人做到这份上是一种极大的成功。

拉贝,热爱中国的朋友;中国,缅怀拉贝的朋友。

第三篇:《拉贝日记》观后感

 电影《拉贝日记》观后感

虽然《拉贝日记》号称中国版《辛格勒的名单》,但由于它讲述的是沉重的日军侵华历史,心里总怀着些不舒服的情绪。这是一段我们不能遗忘的真实屈辱与拯救。

尽管如此,我还是喜欢上了《拉贝日记》。它是成功的,虽然它的立意也许不

够新颖,但这样的主题永远也不会老旧,就像经典歌曲,什么时候听都感觉心底涌起一股暖流。当天灾人祸不可避免,当浩大的战乱无法逃避,一个真正的人,一个纯粹的人,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拯救能拯救的,用尽全力,对抗看起来无法对抗的,折射出来的那种品格,叫大爱,叫至善,叫勇敢,它闪耀着最宝贵的光芒,也是人之所以成为人最基本的定义!

影片以拉贝的角度,阐述了日本侵略者在南京的禽兽的“恶”,展现拉贝救人的“善”。恶与善的交错,使拉贝的人性在黑暗中闪光。他摊开纳粹旗帜救人,毅然放弃回国的机会留下来,并担任安全区的主席,散尽家财给难民。

特别是摊开纳粹旗帜救人这一情节,使大量中国难民免受日军轰炸之害。这一情节,无关“国家”、无关“主义”、无关“政治”,只有真正的人性。即使他曾经是一个纳粹党徒,即使他曾凭借身上的纳粹标志而保护了难民,在人性的光辉面前,这些都不能阻止观众们为拉贝的壮举而感动,起立,鼓掌。

约翰·拉贝经常被媒体称为“中国的辛德勒”,我想二人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当面对巨大的“不义”时,即使身为一个普通人,即使身为一个纳粹党徒,也能够有勇气站出来去维护内心的底线,并在这个过程中自身的人性逐渐得以升华,最后成为一个“义人”。这种人性中偶尔绽放的光辉,在一片黑暗中尤其显得珍贵,因此更值得我们去追逐。对于观众来说,我想这种黑暗中的一丝微弱光明,是能够超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在内心深处引起共鸣的。

我们不能漠视这段屈辱的历史,更不能忘却这段拯救的事实。拉贝于1950年在西柏林逝世,1997年他的墓碑由柏林搬到南京。南京,是拉贝最终的精神归宿之地。

据说,《拉贝日记》最后的字幕,德文版上有一句话的原意是“南京大屠杀至今仍然不为日本政府所承认”,翻译给中国人看的是“南京大屠杀到今仍然不为日本右翼势力所承认”,修改的本意据说是为了现在“中日关系”的需要。我不懂德文,但我不会忘记这段真实的屈辱与拯救。

向一部优秀的作品致礼!向那些伟大的人物致敬!

第四篇:拉贝日记观后感

拉贝日记观后感

在看拉贝日记前我也看过许多相关评论,褒贬不一。看完后我觉得至少《拉贝日记》并没有把屠杀场面当成是一种噱头去炫耀它的刺激,而是用一种平实的语言和相对中立的立场去叙述。

起先的拉贝,对中国人还有那么点高高在上的味道,略带歧视(司机张用德语说:长脑袋是为了不让雨滴掉到喉咙里的那一小段,以及拉贝第一篇日记,旁白部分“其实日本人在中国增加点势力也未尝不是好事”)。影片开头塑造的拉贝,是个很纳粹的纳粹分子。拉贝最初不希望南京分部关闭的原因,是因为这是他多年努力的心血,他的事业。他考虑的只是自己而已。

当日本战机开始轰炸,拉贝张开纳粹大旗,让大家躲在下面的时候,我是被震撼了。潮水般的人群聚集在下面祈求保命,忐忑不安,那面巨大的纳粹旗霎时成了拯救生命的护身符,那一幕躲在旗下的人们和硕大的纳粹旗,非常有视觉冲击力。其所带来的感受十分复杂,但毋庸置疑,生命的存活在那时是最为重要的,不论采取何种手段。拉贝的司机被砍头后,日本军官答应赔偿损失。拉贝提出用20位中国战俘来弥补自己的损失。这样的做法无疑是为了多挽救几条生命。当拉贝走向那一群充满恐惧以及期待的战俘时,空气彷佛都凝结了。站在眼前的都是活生生的人,但自己却只能挑选带走20个人,每一个名额的选择都是艰难的,也足以让心流血。相似的一幕也曾出现在《辛德勒的名单》中,拉贝同样用自己的勇气与智慧尽量多挽救那些已经走投无路的生命们。

影片中没有过多杀戮,暴力等场景,相对平缓的叙述了日本人在南京的屠城。重点突出了拉贝这位国际友人如何挽救20万南京百姓。日本鬼子轰炸西门子的南京分公司的时候,西门子公司的中国员工躲到公司院子里来,日本轰炸机还是炸个不停,但后来拉贝把德国国旗拿了出来,中国员工们都躲在了德国国旗下,结果日本轰炸机就停止轰炸回去了。看到这里,深刻的明白了毛主席那句”落后就要挨打”的真正意思了。N条的生命竟然连一面德国纳粹国旗都不如,真的很悲哀。

电影往往只是一个有局限性的载体,它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的历史。这部电影让我们知道,我们不能忘记这些曾经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给予我们帮助的人,更不能忘记那段历史。勿忘先烈,勿忘国耻!

第五篇:拉贝日记观后感

《拉贝日记》观后感拉贝日记讲述的是主人公拉贝在 南京大屠杀前后发生的故事,真实的再现了南京那段惊心动魄的惨烈记忆。主要讲的是一群居住在南京的外国人,如何去保护那些将要遭到屠杀的中国人,也许那时候在乎的不是国籍,而是生命。

拉贝当时在中国的首都南京担任西门子分部的负责人,总部派人接替拉贝的职位,在卸任的前几天,日本人开始轰炸南京,包括西门子工厂,一面巨大的德国纳粹国旗拯救了工厂里的工人,或许大家会觉得德国的纳粹国旗是罪恶的象征,但那面旗帜却拯救了很多人。拉贝虽然拥有德国纳粹党的身份,但是他并不像我们平常认为的那些法西斯那样凶残,拉贝拯救了很多中国人。

当南京城门即将被攻破的时候,一群外国人效仿在上海的做法,在南京设立了一个安全区,本来即将要回国的拉贝,他依然决定留下来担任南京国际安全区的主席,很难想象一个人为了一群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冒着生命危险留了下来,并且承担起了难以肩负的责任。一个本来只能容纳10万人的安全区,但是由于难民数量过多,挤进了20万人。在南京安全区委员会中有很多人是反对让过多的人进入安全区的(并无恶意,只是担心人数过多会使整个安全区彻底崩溃),但是拉贝却允许那些人进入安全区,后来证明拉贝的决定是正确的。

日本人进城以后,开始大肆的屠杀,拉贝亲眼目睹了那些残忍的屠杀场面,但是他知道他有更重要的职责,就是保护好安全区内的人,电影里还有一个场景让我很感动,日本一个少佐,在伏击国民党军队的时候,明知上级有命令,不抓俘虏,但他依然抓了上千个俘虏,虽然最后依然没有就下那些人,但这也说明了,并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是穷凶极恶的,他们也有善良的一面。

随着外国记者团的到来,整个电影业接近了尾声,然而拉贝回德国后,长期经历看完整部电影,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记住那些苦难的历史,仅仅排查,晚年黯然病逝于柏林,《拉贝日记》也成为一段尘封记忆。是为了去记仇吗?战争的爆发,伴随屠杀并不是少见,中国自古以来也有很多屠杀,例如长平之战,秦军获胜进占长平,并且坑杀赵国40万降兵。杀的人会少吗,一点也不亚于南京大屠杀,但是为什么人们更多记住了南京大屠杀,一是因为时间近,二是因为长平之战是中国人之间的屠杀,南京是外国人对我们的屠杀,但在本质上这都是屠杀,都是对生命的不尊重。屠杀的根本原因不是因为军人的残暴,而更多的是因为战争的爆发,今天我们记住南京大屠杀,不是为了去仇恨日本人,而是要铭记战争带来的苦难和伤痛,更是要努力维护好现在这个和平的年代,让战争悲剧永远不再重演。

下载《拉贝日记》观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拉贝日记》观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拉贝日记观后感

    观后感一 《拉贝》讲述的是个人的经历,第一人称叙事的好处是感同身受,叙述者向观众交代他所感知到的世界,不会有全知视角常有的顾此失彼。《拉贝》并没有急着去表达观点,而是首......

    拉贝日记观后感

    事实就是事实,不承认不代表不存在——观《拉贝日记》有感 初看《拉贝日记》是在高三那年,一个周末的午后。加试历史的我,闲暇时刻的爱好就是上网搜罗关于历史的影片,从中或多或......

    《拉贝日记》观后感

    看一部好片 影视名称:拉贝日记 观后感: 1937年12月13日,这是一个凡是中国人都不会遗忘的日子,它是一道烙进了所有中国人心里的疤痕,它时常提醒我们的痛,我们的屈辱。因为在这一天......

    《拉贝日记》观后感(定稿)

    《拉贝日记》观后感 阮玲 华师大 好像所有的悲剧都发生在雨天,所以注定人们总会在阴雨天感到失落。雨,就像银灰色黏湿的蛛丝,织成了一占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世界。 我无法驱逐这......

    《拉贝日记观后感》

    国防与经济 ——《拉贝日记》观后感 《拉贝日记》讲述了一段尘封了几十年的真实历史,诉说了一个支离破碎的国度里人民的悲惨,赞颂了他乡异客对中国人民的救助„„是的,就在那战......

    《拉贝日记》观后感5则范文

    《拉贝日记》观后感一天将要结束了,我们对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是时候认真地写好日记了。如何把日记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拉贝日记》观后感,欢迎阅读,希望......

    拉贝日记观后感[合集五篇]

    他负责的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内,他和他领导的十多位外国人,不仅拯救了25万中国人的生命,而且扞卫了人类的真理和尊严。他在他租住的小粉桥1号院子内,写下了着名的《拉贝日记》......

    拉贝日记观后感5篇

    《拉贝日记》读后感 如果不是把拉贝放在那样一个特定的环境里,他可能会是一个很可爱的老头,和老伴牵牵手,散散步,弹弹琴,吃着她亲手做的奶油圆蛋糕。生活如此安好。 可是,那不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