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昌理工学院召开校地联席联谊会报告稿件
南昌理工学院召开校地联席联谊会
三月二号正值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南昌理工学院为了使2012年安全稳定工作更上新的台阶。为全年工作奠定基础,确保两会期间学校安全稳定,邀请了周边地区(公安部门、经开区综治办,经开区执法分局、牧场、乡镇、办事处、农场、林场、村委、社区等)相关单位三十余位领导召开校地联席联谊会,共商维护校园周边安全稳定大计。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稳定工作,校长、党委书记以及在校的校领导参加了联席联谊会。参会人员畅所欲言,献计献策,大家为共建和谐校园统一了思想,明确了目标,认识到学校平安稳定发展壮大,周边地区也共同受益,实现双赢。会上签订《校地共建安全文明校园公约》。
南昌理工学院综合治理领导小组2012年3月3号
第二篇:陈店初中组织召开家校联谊会
家校联谊架起家庭与学校联系的纽带
为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促使学校更好地改进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陈店初中于12月中旬,分年级组织召开了本学期家校联谊会。
会上,各年级主任向家长们汇报了孩子们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况,并介绍了学校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及管理方式方法。校长郑兴万参入了九年级家校联谊会,特别针对毕业生家长提出了一些要求,希望他们多投入一些时间和精力在孩子身上,尤其是节假日期间,要多地关注孩子的去向,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同时,听取了家长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联谊会结束后,家长还和孩子一起回到班上,就孩子今后的教育与管理向班主任及科任老师作了相关咨询和交流。
组织召开家校联谊会,有力的推动了学校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也为学校加强家校联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陈店初中一直坚持每学年召开两到三次家校联谊会,让家长们了解了孩子的在校表现及培养方法,了解了学校的发展变化,增加了对学校的认识和理解,加强了家庭与学校的联系,促进了学校的下一步工作。
第三篇:南昌理工学院电子系青协三下乡实践报告
南昌理工学院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报告
电子与信息学院
青年志愿者协会
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报告
为积极响应省教育厅、校团委有关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落实校团委下达的的三下乡精神,本校南昌理工学院丰城教育帮扶服务队在丰城市孙渡街道坪下村开展了为期了4天的三下乡活动,活动时间从6月27日到6月30日,主题围绕着普及小学生课外知识和对留守儿童的调查及对五保户的看望。丰城市团委,孙渡街道政委,坪下乡政委热烈响应了我们三下乡活动,全力帮助我们的活动开展。给了我们的许多帮助,还提供了物资援助。
我们队伍在该过程中深入实践,在服务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为实现“穷什么也不能穷教育”的宏伟目标和推进江西省高校三下乡活动的推广力度。
我们队伍由来自电子与信息学院的于智奇,何静,阮英兰,蒋印,张桂豪,段鑫,刘升7位同学组成,有喜欢篮球的,有擅长音乐的,也有钟爱文学的„„我们是多才多艺的莘莘学子,坚定而多变,稳重而活泼;我们是挺拔矫健的热血青年,执着而冷静,勇敢而审慎;我们是意气风发的时代骄子,自信而真诚,团结而自强。我们团结在团队之中,独立于团队之间。
6月28日上午,我们与市团委书记,村委书记等相关领导开会并汇报了接下来工作部署及打算,并与其合影留恋。随后我们就开展了工作,把村委会办公室彻彻底底的打扫了一下。但天空不作美,不到中午就下起了倾盆大雨,严重阻碍了我们工作的开展与出行。这几天我们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没有办法和村里人沟通的融洽,而是时不时的大暴雨,让我们的衣服,鞋都淋湿了。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系志愿者在服务农村、锻炼自己、增长才干的同时,关注社会,关注农村,关注生命。所以我们在6月29日上午,我系志愿者在服务地广泛开展了“关爱生命”系列活动,深入到村里的五保户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当志愿者握着偏瘫大爷的手时,传递的是心与心间的温暖;当九十岁孤独老人硬要拖着“九十度”的身躯靠在门口观望我们志愿者离去时,观望的是一种感动、一种感激„„在走访群众时,我们志愿者拿着买的大豆油赠送孤寡老人,贫困家庭。老人是无可挽回的过去,我们是手已把握的现在和即将来到的未来。而在这之间最好的链接点,便是志愿者无意中蹲下的身子和那双轻轻扶着老人的手。
6月29日下午我们召集了坪下村里坪下小学的部分小孩在村委会办公室为小孩普及课外知识,主要包括小学生安全知识,思想品德,和一些文学常识等。我们采用讲解和有奖抢答的方式给小孩灌输这些知识。课后我们给来的小孩发放了一些简单的文具(铅笔,作业本,橡皮擦,垫板,跳绳等)。后来,我们我们带着小朋友一起玩耍,我们感觉到小孩是那么的可爱,友善,单纯,让我们回到了童年的感觉。
30日下午我们依依不舍得离开村子。在整个实践过程中,我不仅仅得到提升与锻炼,更重要的是收获到了许许多多最真诚的友谊,无论在什么时候,我都能发现那一张张真诚的笑脸,给了我莫大的支持与信心,让我更坚定前进在社会实践的道路上。社会实践:“传服务火炬,颂无悔青春”,我们挥洒青春,收获了精神上的升华和珍贵的友谊,它将永远珍藏在我们记忆中,成为人生宝贵的一笔财富。
第四篇:校地协同创新经典案例分析报告
校地协同创新经典案例分析报告
项目代码:ITECK-A-SJ-2016-0001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2016年01月
目录
一、1、2、二、三、四、研究背景....................................................................................................................1 合作创新的必要性....................................................................................................1 合作创新的可能性............................................................................................2 研究意义............................................................................................................3 校地协同创新模式....................................................................................................4 国外的校企合作模式介绍及分析............................................................................5
1、英国“工读交替”模式.................................................................................................5
2、美国“合作教育”模式.................................................................................................5
3、德国的“双元制”模式.................................................................................................5
4、澳大利亚“TAFE”模式...............................................................................................6
5、日本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经验.............................................................6
五、1、2、3、六、国内协同创新的案例分析......................................................................................11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13 沈鼓大工协同创新..................................................................................................20 广州地区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分析..........................................................................30 总结..........................................................................................................................41
一、研究背景
1、合作创新的必要性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不仅推动着企业技术的变革,也使得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发生剧烈变革,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越来越多的呈现交叉融和状态,这也使得知识和技术的难度和深度越发增加,复杂化的产品也日益増多,知识的跨组织特征变得越来越明显,能够给不同知识技术带来补充的企业间合作创新得到快速发展(Senge,2008;陈宁,2012)。另外,知识经济条件下,培育技术创新的能为已经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元素。然而鉴于知识的跨界性越来越普遍、边界越发模糊、技术融合度空前提高,送给每一个独立企业的创新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仰赖自身资源基础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往往受到越来越多困难(Pacheet吐2010;阮国祥,2007)。现有的技术环境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很难仅仅借助自己的知识资源而维持竞争优势,其所实施的创新亦同样如此。
现有的外部环境呈现出动态性、复杂性的特点,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其产品生命周期较短、知识更新程度高,其外部环境的特点更体现出动态复杂的特点,送对企业创新能力培育提出了较大的挑战。Po校地ell等人(2005)的研究表明,新知识的出现往往与流动性相关,只有人群流动起来才会孕育出创新知识,这也佐证了缘何企业内部需要不断进行人员更新或者经常进行校园招聘的原因,由此推断组织结构的灵活性是孕育创新的重要基础性条件。对于相对固化稳定的企业组织来说,为了确保组织结构能够表现出强大的灵活性,借助外部力量展开合作创新似乎成为企业的不二选择。合作创新有利于不同组织异质化知识的交流与融合,同时又保证了企业自身的独立性,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合作创新本身常被视为一种研发模式,它的根基在于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这种创新方式能够让企业可快速高效的获得其想要的资源和力量促进自身的发展,另外,合作创新实际上也分担了创新中的风险,使企业更愿意去尝试本身包含不确定的创新,増强了企业实施创新的欲望(韩国元,2014)。在Arvanitis(2009)看來,合作创新的参与方式往往校地联合研发和技术交易最为普遍,因此他认为企业合作创新的本质就是一种交易式的资源获取方式,这种方式节约了企业的交易成本、提升了创新效率,加之合作创新的风担风险功能使得企业通过这种创新优化了资源配臵、促成其持续成长。
当前,合作创新己成潮流,目前中国企业己经意识到合作创新的巨大魅力,不少企业己经开展了如火如茶的产学研合作,然而遗憾的是很多产学研在合作上表现为形式大于内容、短期大于长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类,其一是产学研合作的临时性需求、其二是应付组织内外部的政治性考核。中国企业在遭遇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之后变得越发成熟,迫切需要恰当的理论指导来巧展合作创新,遗憾的是在合作创新领域的理论探究仍然处于初期阶段。中国企业要想摆脱被动地位、主动实施创新,并依赖创新获取竞争优势,显然合作是一条必由之路,合作创新也必然会成为诸多企业的重要选择。
2、合作创新的可能性
合作创新是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组织机构之间,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校地合作进行研究开发为主要形式,为了克服研发中的高额投入和不确定性、规避风险、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应对紧急事件的威胁,节约交易成本而形成的技术合作契约关系(傅家撰,1998)。合作创新校地是合作创新为目的,校地组织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基础而自愿形成的研发组织体。实施合作创新可校地使合作各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技术创新和推向新市场,共同分享利益。合作技术创新可校地培养彼此的协作精神,共同获利。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传统商战所遵循的恶性竞争的经营理念,而是在竞争中实现双赢。正是由于合作创新能够实现组织的双赢,就使得组织间创新成为可能。另外,从某种程度來看正是由于环境的动态竞争加剧、对组织创新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使得组织之间出现了合作创新的可能性。
从知识创造的视角出发,企业与科研院校之间多元化知识的碰撞与组合,丰富企业创新要素,进而能够提升合作创新的可能性。合作创新项目能否成功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检验,绩效是所有组织中管理的核也。那么,该组织是否管理得当,直接影响到组织合作创新的可能性,基于成效和效率的绩效直接决定一个组织的成功。组织必须要积极管理知识创造和进行更广泛意义上的知识管理,因为它们被认为是影响组织绩效的重要因素。
二、研究意义
技术创新视为组织知识创造而不是简单地解决问题。诸多原因说明了这个观点的重要性,校地及为什么研究技术创新对管理有着重要作巧,特别是部口间或者跨组织的研发项目中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视为组织的知识创造。与通过社会化活动来分享的显性知识不同,隐性知巧几乎无法表达并具有高语境特点。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特别在西方,强调专利、书籍等形式的显性知识,是作为知识创造过程的最佳成果形式。如果加入了隐性知识的概念,知识创造的过程才完整,也会被更好地了解。合作创新中纳入隐性知识的扩散和传播过程对于研究合作的知识创造理论大有禅益,这也有助于充实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事实上发现合作创新过程中知识创造一般规律对于企业后期实施开放式创新和更好的开展探索性创新无疑是极其有益的,当然这方面的理论尚未有很好的进展。
三、校地协同创新模式
为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和创新人才优势,积极引导驻区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海淀区创新能力优势,近年来,高校围绕挖掘驻区高校院所科技创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了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校地合作模式。具体包括以下五种模式:
1、以市场化基金为引导的校地协同创新模式
一是面向高校院所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撬动大院大所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二是面向初创型科技企业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强化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2、以创新创业人才为纽带的校地协同创新模式
3、以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的校地协协同创新模式
4、以新型产学研模式为驱动的校地协同创新模式
5、以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导向的校地协同创新模式
四、国外的校企合作模式介绍及分析
1、英国“工读交替”模式
英国的工读交替制也称“三明治”学制,是最早的校企合作教育,这 是一种半工半读的教育模式。其主要表现为在学习过程中,把学生在校的课程学习与在课程相关的工商领域的工作结合起来。其人才培养方法分为三个阶段,学生中学毕业后,先在企业工作实践一年,接着在学校里学习完两年或三年的课程,然后再到企业工作实践一年。这种学习形式要求有非常细致、周密的组织,使得学院的学习与企业实习融为一体。
2、美国“合作教育”模式
美国的合作教育是于 1906 年开始实施的。在当时美国的辛辛那提大学,一些学生在一年中有1/4的时间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公司或企业等单位去实习,以获得必要的知识。这种把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当时被称为“合作教育”。其主要表现为:(1)办学以学校为主,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的需要与有关企业取得联系,双方签订合作合同,明确权利与义务;(2)教学时间分配上,大致分为1:1,一半在校学习,一半在企业劳动。以上两种模式的特点:都是以学校为主导、企业支持的办学形式。其一是在培养目标上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其二是工作训练成为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三是学校在给学生安排工作时主动适应企业的需要,尽可能考虑企业的要求。
3、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进行,并且这种教育模式又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是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办学形式。其中一元是职业学校,主要负责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等校外实训场所,主要负责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专门培训。“双元制”培养学生不是以获得学历为目标,而是培育技术熟练的工人或农民。广而浅的理论学习,熟而精的实践操作,这种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4、澳大利亚“TAFE”模式
“TAFE”即“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TAFE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相当于国内的高等职业学院。“TAFE”模式是政府主导,同企业行业密切合作,充分体现以“能力本位”为特点的职业教育模式。它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具有高度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人才,课程的设臵注重专业性和实用性并重,教学内容是教学工作和课堂教学相结合。以上两种模式的特点:第一是政府重视,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资格标准体系。第二是以企业为主,机制灵活,办学方式多样。第三是行业支持,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5、日本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经验
日本对幵展产学研(日本叫管、产、学)合作非常重视,幵展的也较早。早在年,日本就成立了全国性的按重要课题划分的“产学合作研究委员会”。年,日本产业合理化审议会向通产省提交了《关于产学合作的教育制度》的咨询报告。在世纪年代初,日本政府就开始运用多项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学、研究机构和产业界进行合作,推进产学研协作的发展,如年底日本内阁会议通过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强调“要特别重视产学合作”,“加强教育、研究、生产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进入世纪年代,日本政府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把高校、科技单位和企业的科研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如受托研究制定、共同研究制度、奖学捐赠金制度、共同研究中心等,有机融合起来,进行实用技术攻关,使得日本的产学研合作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具体来说,日本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形式有如下几种: 5.1共同研究
为了推进日本产学研合作研究的发展,文部省于年创设了“国产学校与民间等的共同研究制度”。其宗旨是促进高等院校与民间企业等开展共同研究,促进优秀成果的产生。具体内容有:通过订合同的形式,大学接受民间机构的研究人员,由大学教师与民间研究人员就共同感兴趣的课题,利用大学的设施等进行合作研究;研究一般在大学的研究机构里进行,合作所需经费,大学负责提供共同研究的研究费以外,还要负担为完成共同研究所需要的酬谢金、差旅费、消耗品等直接经费,研究取得的成果为双方共有。产学共同研究项目达件,参与大学所,内容涉及以材料开发、机器开发为首的广泛领域。
5.2委托研究
委托研究是大学在研究方面与民间企业等合作的主要形式之一。应产业界的要求,文部省于年创设了委托研究制度。其内容是:通过订合同的形式,大学的研究人员接受民间企业、各部门研究机构、地方公共团体等委托进行的科学研究,研究题目由企业制定,研究经费由企业全额负担。其研究成果由委托者或其指定者自研究结束之日起年内优先实施。企业付出经费的用于管理,这部分费用交给国家,其余付给教授使用。,委托研究项目达项,金额为万亿日元。
5.3委托研究员制度
委托研究员制度是根据文部省年创设的“接受委托研究员制度”进行的。大学从民间企业等接受现职技术人员或研究人员作为委托研究员,并对其进行研究生水平的研究指导,使其得以进一步提高。委托研究员在大学的研究室内,与研究生和留学生等一起从事研究,接受教授的指导,并通过在大学从事的基础研究,为今后从事开发研究工作打基础。是为了提高民间企业等理工领域的在职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使之在高等院校接受研究生院水平的教育与研究指导,即为企业代培研究生。代培期限原则上为一年,有的带研究课题,有的不带研究课题。代培费山委托企业负担。1993接纳委托研究员达1034人。
5.4捐赠制度
捐赠制度开始于年,利用从民间企业得到的捐赠款,在大学的学部或专业设立以教育为主要目的的“捐赠讲座”,或在大学附属研究所设立以研究为目的的附属研究机构。捐赠讲座或捐赠研究机构,可以人文、社会、自然科学诸领域为研究对象,其名称可以附以捐赠者名字,开设3至5年内也可以更新。研究经费每项每年不少于3000万元。
5.5设立共同研究中心
为使合作研究在大学范围内全面推行,积极推进大学与社会的合作和联合。年,文部省在部分大学设立“共同研究中心”。到1994年底,有38所高校设臵了这类中心。“中心”的设备供专职教授和兼职教授共用。在“共同研究中心”内,除进行与民间的共同研究和委托研究外,还对民间技术人员实施研修,对民间研究幵发等事宜进行技术咨询,从而为搞活地方产业尽一己之力。,文部省在金泽大学、大阪大学、广岛大学、高知大学等又新设了“合作研究中心”,以便为产学合作提供更多的场所和设施。
5.6设臵与学术有关的法人
曰本有很多以振兴学术研究为目的的公益法人,其中以学术研究为目的设立的法人称学术法人;以资助科学研究为目的的法人称为研究资助法人;以学术研究情报、知识信息交换为目的的法人称为学会法人。这些与学术有关的公益法人中的多数是以民间资金为基础的财团法人或社团法人设立的,在学术研究上,对产、学、管的合作起了重要作用。
日本企业和大学在研发合作项目中的作用各有侧重,可以互补各自的不足之处,从表1可清楚地看出日本大学于企业合作的关系。因此,二者能够建立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表1 日本企业和大学在研发合作項目中的地位分析
表2进一步总结了日本企业和大学在知识传播和生产研究成果推广、人才和资金供应方面的各种合作方式。大学于产业界的合作并非只有从大学到企业这一单一方向,而是要有双向的交流,这样才能产生更高的相乘效果。
表2 日本产学合作的途径
美日法等国的政策中都有有关鼓励和推进高校与企业进行研发合作的内容。如美国政府通过优惠的税收政策来鼓励校企合作。在税收抵免或削减方面,美国税法规定,企业委托高等院校进行基础研究的,根据合同所支付的研究费用的65%可从所得税中抵免,同时对新产品的中间试验产品给予免税;1981年《经济复兴税法》规定,企业向高等院校和以科研为目的的非盈利机构捐赠的科研新仪器、设备等,可作为慈善捐赠支出,在计税时予以扣除;1982年颁布的《小企业发展法》 ,维持了美将近20年的低所得税。同时,美国政府对投入产学研合的风险投资额的60%也实施免除征税的政策,其的40%减半征收所得税,使风险投资的税率从49%下降到20%。对企业和风险投资单位的税收优惠政策不仅为校企合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也极大地调动了校企合作各方的积极性。又如日本文部省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推出了一项为大学共同研究中心等产学研合作机构选聘“协调者”的制度,并以此形成了一项旨在促进大学校企合作的支持制度。各大学的“协调者”常驻大学共同研究中心等校企合作机构内,主要负责的业务有:企业需求调查、大学学术创新研究调查、校企合作中合同与签约业务、启发和培养教职员工校企合作意识、举办校企合作的相关活动、校内知识财产的运作与管理、校企合作体制与规则的完善、发明和专利的申请及其它业务等]。这样一方面缩小了研发与市场之间的距离,使得研究初始阶段就融合了丰富的市场知识,另一方面在整个研发过程中高校与企业通过科技人员的沟通交流,也促进了企业对技术成果的消化吸收,提高了校企技术转移的绩效。
在以上几个国家的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合作育人机制中,都着重强调了政府的主导作用和干预机制,企业也成为了合作的受益者。以物质利益和人才利益来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舆论宣传、各种荣誉等提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
五、国内协同创新的案例分析
校地模式是高校或科研院所利用自身优势全方位服务于社会的一种较高级的协同创新合作形式,目的是使高校、科研院所和地方政府实现整体对接。这种协同创新合作将过去高校、科研院所与单位企业开展的项目合作发展到高校、科研院所和一个地方乃至一个省开展全面合作,标志着我国协同创新已由过去产学研的点扩展到面,使整个协同创新体系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之中。
例如,清华大学与深圳、北京、河北、浙江等地地方政府共建了个研究院,依托苏州、无锡新建两个研究院。深圳研究院累计获授权专利多项,孵化企业多家,年产值亿元。年四月,西安交通大学在陕西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面向太空领域的前沿探索与工程技术发展的重大需求,与国家卫星测控中心、航天集团五院西安分院和中科院西安光电研究所共同成立了西安太空信息工程创新中心,以空间资源和平利用、太空安全、深空基础科学问题等研究为目的,服务国家未来的重大需求,并培养一批脚踏实地的“仰望天空”的优秀人才。同样,西安交通大学还与陕西省政府合作,共建了陕西工业技术研究院。该院利用政、产、学、研、用集一身的优势,通过协同创新,突破数项行业核心共性技术,来推动陕西省技术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上海交通大学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传承创新。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高校整合校内多学科资源,建立国家区域规划与城市发展研究、海洋战略发展研究、舆情、媒体与社会发展研究等;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建立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研究;与国家图书馆合作,开展东京审判与中口关系研究等等。还有,广东的广州、东竞、中山、珠海、佛山等市政府分别于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签订了项协同创新合作项目。一些高校与广东多个专业镇进行合作伙伴双向选择,开辟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新途径。三峡大学等所高校通地方政府组建三峡地区灾害与环境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将努力汇聚创新要素资源,形成协同创新攻关机制,积极构建地质灾害、水工程安全高效运行和生态环境三个协同创新平台,着力解决三峡地区灾害与环境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设面向地方和行业重大战略需求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广东省已与全国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了多家研究院、研发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分支机构等技术创新平台,在所高校成立了办事处’与所高校组建研究院。
校地合作协同创新中心的特点是,以地方政府为主导,以切实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重点,通过推动省内外高校与当地重点企业或产业化基地的深度融合,成为促进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
1、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成立于2011年,是清华大学和苏州市政府依托清华的技术和人才优势、苏州的经济和区位优势,共同建设的综合性汽车产业研究院。
面对行业和社会的巨大变革,面向国家和行业的重大需求,研究院聚焦“绿色、智能、网联”三大主题,以全球化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开放的方式、共享的机制,整合资源,广聚英才,打造中国汽车高新技术创新基地、高端产业服务基地、高端人才培养基地和高技术企业孵化基地。
按照“技术、资本、市场”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以科技引领产业进步,以资本加速成果转化,以创新推动行业发展,为苏州“创新型城市建设”做出贡献。
研究院“市场导向、科技驱动、开放合作、利益共享”的运行机制吸引了国内外跨国公司、高水平的项目团队纷纷登门,表达了强烈的投资合作意向。目前已与数十家企业达成合作,并将与其中的大部分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共同开展汽车产品开发和技术服务。正在洽谈的还有近30个项目,合作对象包括美国的TLX、ITT和德尔福,日本的日产公司、ACR技术公司,德国的吉孚动力公司等国际知名企业,以及奇瑞、江铃、阿尔特、长城华冠等国内知名的整车及零部件企业。
1.1 创新研发平台
重点方向:智能网联、新能源、节能减排、轻量化、NVH 1.2 分析测试 车辆导航产品开发中心基于清华大学汽车系多年的技术基础和研发团队,开发车辆导航及基于位臵的信息服务产品。中心专注于商用车细分市场,致力于通过车载网络、地理信息、机器视觉等创新技术构建商用车联网产品体系。通过车载智能联网设备与联网服务的结合,满足驾驶导航、运营监控、行车安全、车货对接及交通监管等多个商用车行业需求,更有效地解决商用车安全性、成本控制和降低空载的痛点。
中心研制的货车专用导航系统,创新商用车长距离寻路优化算法及考虑动态交通特征的经济性路径优化方法,实现专为货车配套的智能规避、经验路线导航等功能,目前产品已经前装供应国内大型车企。研发基于行驶状态、机器视觉、地理数据多信息融合的危险驾驶行为判断技术,已在陕汽、福田等企业推广应用。
1.3 科技金融
品中心致力于提供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高压附件产品及其服务。核心团队来自博世、德尔福、清华大学、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具有7年以上的产品开发经验,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这方面,主导开发多款纯电动和混合动力乘用车。现已具备较强的产品开发及其市场化运营能力,产品覆盖7.5kw到130kw驱动电机控制器、4 kw及其以下DC-DC、转向助力泵电机控制器,制动泵电机控制器。
现已具备提供纯电动及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机控制器及配套软件、液压助力转向、整车控制器等技术产品的能力。通过设计以实现电气零部件的优化组合以及向主机厂或一级供应商提供定制设计、标定及技术咨询服务。中心拥有先进的电力电子总成技术,遵循汽车电子产品的开发过程(TS16949,DFEMA)集成ISO 26262功能安全设计(ASIL C)。现有产品配套:众泰纯电动物流车400余台,长城华冠跑车样机2台、中植汽车纯电动物流车2000台。现申请专利包括纯电动车坡道起步控制方法、一种纯电动车的四象限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一种汽车控制器SMT驱动板的测试系统、基于双脉冲测试的电机控制器MOS管测试平台及方法、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的固件更新方法、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的散热器散热测试方法、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母线电容器放电控制方法、一种双电机-逆变器系统母线电容纹波消除方法等。
1.4 企业孵化
车联网技术研究所主要研究智能网联、智慧交通和车后市场三大技术发展方向。在智能网联方面,配合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所,围绕V2X方面开展工作:主要内容包括道路数据采集与通讯,道路环境标准建设与检测服务。在智慧交通方面,基于国家发改委IPV6项目、863项目、上海汽车城智能网联示范基地项目、吴江本地智慧交通项目等的支撑,通过项目带动对清华技术成果的承接与自身技术积累。形成智慧交通规划建设、关键场景算法开发、智能网联示范区配套建设等服务能力。在车后市场方面,以市场为导向,广泛联系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同时做好技术积累工作,为下一步产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车联网技术研究所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承担国家、省级项目5项。核心团队掌握了车联网系统和系统系列模块的关键技术和应用开发技术,在系统架构设计、信息平台设计和软件开发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实力。
1.4.1 苏州绿控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绿控传动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混合动力客车整车控制系统以及汽车AMT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现已具有覆盖重卡、城市客车、轻客、轿车等一系列产品。所开发的客车混合动力系统总成是国内首个同轴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打破了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
1.4.2 苏州智华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苏州智华以国内各大汽车制造厂商为合作伙伴,率先在汽车驾驶辅助产品上取得市场突破。目前已有产品:驾驶安全辅助系统产品(传感器、控制器ECU)、汽车安全电子系统产品(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苏州智华目前通过与汽研院的合作,借助清华大学的人才及学科优势,致力于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汽车主动安全产品。
1.4.3 苏州紫荆清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苏州紫荆清远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一直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已形成了涵盖产品概念设计、造型设计、工程设计、样车试制、试验验证、CAE分析等一体化设计开发能力。公司全新开发了模块化的警民两用车辆平台,并获得几十项小型电动汽车专利,已与国内多家主机厂合作,打通了产品进入国家公告目录的通道,具备警用、民用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渠道。
1.4.4 深圳市清研车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市清研车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清华控股投资、清华大学汽车研究院孵化的、依托移动互联云平台,面向汽车行业全链条提供职业教育培训、传媒、资讯及行业信息化服务的集团企业公司。截止2017年5月,已在北京、广州、重庆、苏州、张家港建立五大基地。公司致力于创新人才培养、汽车从业教育与认证,目前已成功设立了多端线上课程体系与分享社区,并为多家汽车企业量身定制了员工培训方案。
1.4.5 苏州清研安远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苏州清研安远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依托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的研发基础与苏州吴江交通局的智慧交通建设实践,汇聚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一流大学的高端人才与先进技术,以清华大学车联网中心与江苏省车联网工程实验室为整合平台,以国家863车联网课题研究成果为核心,汇集智慧产业资源,创新智慧交通建设运营模式,切入智慧城市建设,打造成功的智慧交通与智慧城市的“苏州模式”,立足苏州,辐射华东,输出全国。
1.5 人才培养
智能汽车技术研究所定位于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先进技术研发与服务基地。研究所致力于面向驾驶辅助与自动驾驶的环境感知、智能决策、车辆控制与人机交互等核心技术的研究,研发成果包括基于摄像头与超声波传感器的驾驶辅助系统、低速无人驾驶电动汽车、V2X交互系统等。
研究所在国家863等重大项目的支撑下,依托清华大学技术资源,形成了高级驾驶辅助系统开发、高度自动驾驶汽车设计开发、V2X场景设计与关键场景算法开发、智能网联示范区建设与数据分析、智能网联汽车检测服务等技术服务与产业化能力,并深度参与了上海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基地建设。
研究所团队由国外技术专家以及毕业于清华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的行业领军人才构成,已在国内外发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相关技术论文20余篇,申请及授权专利30余项。所研发的基于超声波传感器的驾驶辅助系统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
1.6 技术转移
整车技术研究所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特种车的开发及汽车技术、工程管理领域的咨询服务。当前专注于小型电动汽车平台化开发,包括整车系统集成、关键零部件开发、模块设计与制造等,现已获得几十项小型电动汽车专利。整车技术研究所在技术队伍建设方面精心打造两支团队,以清华大学研究型专家为主的先进整车技术研究团队,和以工程技术人员为主的设计团队,形成了“前瞻技术研发—理论研究—工程设计—样车制造—试验分析—生产服务”一体化能力。在吴江,形成了可以辐射全国的技术与产品开发中心;在全国,确定了东南、西南、华南、华北、华东地区的合作伙伴,构建了技术、产品协作推广网络。通过伙伴关系,能够共享由200多家供应商组成的配套体系、遍布全国的2000多家销售网点。构建了四个整车平台,开发了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组、整车控制器、智能网联信息终端和线控电动底盘等关键零部件 1.7 科研成果
1.7.1汽车材料高速动态力学测试与分析技术
面向节能环保需求,基于新型轻量化材料的汽车减重技术成为重要手段。高性能轻量化汽车产品的研发急需从材料尺度到结构层次的动态试验检测力学性能数据。由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轻量化领域专家领衔的团队,掌握汽车轻量化材料动态力学测试与分析核心技术,成功为通用汽车、一汽、上汽、吉利、宝钢、中钢、鞍钢蒂森克虏伯等OEM客户和原材料供应商提供高强钢、铸造镁合金、铝合金、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材料在轻量化车身应用的全面技术支持。
1.7.2双模式消声器
双模式消声器,能够在车辆低速行驶时削弱低频噪声、高速行驶时改善车辆动力性能。车辆在低速行驶时需要降低显著的低频噪声,而高速行驶时则需要良好的动力性能,普通消声器很难同时满足这两个需求。双模式消声器是一种半主动式消声器,采用阀体设计:车辆低速行驶时,阀门关闭消除低频噪声;车辆高速行驶时,阀门打开,增加气流通道,降低流阻,提高车辆动力性能。
1.7.33D全景泊车辅助系统
全景泊车辅助系统利用4个鱼眼摄像头对同一时刻采集到的多路视频影像处理成一幅车辆周边360度的车身俯视图,合成3D鸟瞰视图,并在中控台的屏幕上显示,让驾驶员清楚查看车辆周边是否存在障碍物并了解障碍物的相对方位与距离,帮助驾驶员轻松停泊车辆,实现泊车辅助。本系统简单易操作,输出CVBS信号,兼容性好.1.7.4 柴油机SCR尿素喷射系统
柴油机SCR尿素喷射系统是提供还原剂NH3的关键部分。通过尿素供给系统,尿素水溶液经过喷嘴达到雾化效果,并且在高温排气的条件下发生热解生产NH3,从而在催化器内与有害的NOx放生氧化还原反应,并生成无害的H2O和N2。喷射系统主要包括计量喷射泵、控制器(DCU)、喷嘴、尿素溶液储存罐及各种传感器(温度、液位、品质等)。
1.7.5 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
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机电耦合及控制系统是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的核心产品。它集成了整车控制器(HCU)、AMT变速箱及控制器(TCU)、自动离合器及其控制器(CCU)、驱动电机及电机控制器(MCU)、整车能源管理系统(BMS)等功能部件;可装配(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车型,具备向商用、乘用车型等拓展潜力。
2、沈鼓大工协同创新
2.1政府引导下的沈鼓大工协同创新的组建
大连理工大学与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作历史悠久,基础雄厚。从2008年幵始,沈鼓集团就成为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和实习的基地;校领导与沈鼓集团领导多次带队互访,组织教师和科技人员对企业的技术问题进行诊断,与企业联合进行技术攻关和创新;年月,还成立了“沈阳鼓风机厂国家级技术中心大连理工大学技术分中心”。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是中国制造业的最大软助。校企高层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不另辟踐径,就不可能把合作做大做强。企业在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亟待高校有力的技术支撑,而企业也有着充足的研发资金。高校的学科建设,科研能力的提升,更离不幵企业这片“沃土”。因此,双方都有深化合作的强烈愿望和共识。
图1 沈鼓大工协同创新网络体系 早在谋划阶段,双方就以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为指引,站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高度对创建研宄院进行了前瞻性定位:发挥多学科交叉优势,联合谋划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构建辽宁区域协同创新体。完全采用一种新的科研组织模式,让企业的研发机构入驻校园,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专职进行沈鼓集团未来产品、产品核心技术的研究攻关,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大连理工大学、政府以及沈鼓集团三大主体之间结成了较为复杂的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如图所示。认识的高度契合,催生了大连理工大学与沈鼓集团深化校企合作的积极探索。
从启动伊始,沈鼓大工研宄院就得到了特事特办的优惠政策,在宽松的氛围中步入快速发展的绿色通道。研究院租用了平方米的办公场所,聘任首批大连理工大学教授、海内外相关专家及沈鼓研发人员人进驻研宄院,其中有人来自沈鼓集团。因此,经过精心的运作,在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高水平研究院”的总体目标驱动下,本着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沈鼓大工研究院正式启动,沈鼓大工研宄院以更高层次的合作模式,建立起新型灵活的科研管理、人才培养及用人制度等,形成了有利于校企协同创新和解决企业重大需求的长效机制,宣示了一个全新“科研特区”的诞生。一个由优势资源打造的协同创新体维形,虽显稚嫩,但一经破土而出,就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那个洋溢勃勃生机 的春日,对大连理工大学和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来说,是如此的特殊和值得纪念。组建沈鼓大工研究院,对大连理工大学校企合作发展而言,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说它是跨越式发展的标志,缘于这是一种新的合作模式的确定。大连理工大学和沈阳鼓风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通过聚集高校科技资源,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实现双赢。其实,“科研特区”的组建并不轻松,它不是简单的联盟,而是形成互为渗透紧密融合的协同创新体,对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宏观把握,对企业实现自主创新迫切要求的感同身受,对高校承担服务社会使命的深刻认识,都贯穿在“科研特区”酝酿与产生的幕后策划中,此举真堪为大连理工大学校企合作历史上的破冰之旅。
2.2沈鼓大工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机制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一个研究成果、知识在各合作方之间转移和共享的过程,通常分享和吸收要同步进行,其成功与否主要依赖于产学研的知识转移机制是否完菩。沈鼓集团选派年轻且优秀的研发人员到大连理工大学内设立的沈鼓大工研究院工作,以理论促实践,全面提升他们的研发能力。在研究院内工作的沈鼓集团研发人员的平均年龄仅为23岁,这些年轻的人才是沈鼓集团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他们一方面为校方的专家们提供产品和技术相关的市场信息,协助专家不断推进研发工作,同时也在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丰富了自身的理论知识,幵拓了视野,提升了水平,为集团未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理论上看,沈鼓大工研究院正是产学研双方实现知识转移的场所,其功能就是通过知识共享或技术转移的方式,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转移,使企业和学研方的知识和技术都能够得到提升,如图所示。
图2 沈鼓大工协同创新的知识转移机制
沈鼓大工研宄院的模式改变了以往校企合作只局限于单一项目的知识转移,而是将校企合作推向事关双方战略性、全局性发展的高度去运作;其运行模式的创新对辽宁省、乃至全国的产学研结合,形成校企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共同发展做了有益探索。得益于这种模式,沈鼓集团己经利用知识转移解决了一批技术难题,特别是攻克了多项核心技术难关。在沈鼓集团与大连理工大学之间的知识转移,除了能够解决生产技术上的问题外,还能够凝练出重大工程领域中的科学研宄问题,校企双方共同进行研究,实现共赢,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也提升了校方的科研能力。
2.3政府引导下的合作模式创新——“科研特区”
企业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转变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所在。在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转变过程中,高校如何走出传统校企合作模式的窠白,以新的科研组织模式为企业实现中国创造的梦想推波助澜;如何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臵方式,与企业共同争取大项目,产出大成果。沈鼓大工研究院的成功实践,给出了回答:通过建立“科研特区”,实现稳定科研方向、稳定科技投入、稳定产出成果、稳定培养人才、稳步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快速产业化,初步建成校企协同创新体系。
“科研特区”协同创新体有驱动双赢的契合点,才能获取发展的不竭动力。沈鼓集团拥有雄厚的高端装备生产能力,在核主泵、大型压缩机、先进大型风电机组等领域有丰富的产品开发能力,也有充足的研发资金,如果有高校、科研院所的鼎力支持,他们就能把钱花在刀刃上,持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并能最快地将科研成果产业化。而大连理工大学在承担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有强大的研发实力,完整的科研技术研宄平台,丰富的科技成果。正是追梦中国创造的共同使命感,使大连理工大学能够在原有合作基础上,与行业内的龙头企业沈鼓集团一拍即合,找到互为需求的契合点。髙校方面的技术支持,企业方面的转化平台,是推动沈鼓大工研宄院不断做大做强的源动力。
在政府的引导下,“科研特区”如此新颖完善的科研组织模式、人事制度、人才培养、资源配臵方式等所显示出来的综合优势,远胜于传统的校企合作单一模式。不论企业或院校,由于隶属不同体系,过去人才评聘、人才互动、知识转移等机制僵化,制约了资源整合优势的开拓与发展,而“科研特区”则解决了这一弊病。通过集合优势资源解决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问题,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为支撑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这种形式的协同创新,由于合作方式更为紧密坚固,实现了生产力要素的高效配臵,利于形成重拳,也就更容易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年多来,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通过校企双方的共同努力,研究院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装备制造方法和技术,使大连理工大学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学科水平也得到了同步提升。人才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实施自主创新活动的核心要素。通过校企强强联合,可以打造高端科研团队,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到目前为止,研究院已引进国外优秀人才人,国内优秀人才人。年多来,研究院引入企业、学校多位研发人员,联合培养硕士以上人才余人。不断加盟的人才是创新能力的保证,今天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后备军,明天就是企业创新的中坚力量。
近几年来,沈鼓集团致力于推动自身高端项目赶超国际先进水平,并且围绕国家重大项目、核心技术开展研究,为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做出贡献,课题难度大、研发周期长、资金需求多,因而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在政府的引导下,沈鼓大工协同创新的诸多创新亮点折射出先行者探索的气魄和胆识。
2.4、政府引导下沈鼓大工协同创新旳共享成果 政府引导下的“科研特区”建设和发展,播种着希望,收获了硕果。六年多的运作周期,无时不在证明协同创新给沈鼓大工研究院带来的放大效应。自研究院成立以来,研究院累计开展科研项目项,直接应用于企业生产实践。校企联合承担国家科研课题,科研经费总计达亿元。“大型乙稀装臵用裂解气压缩机关键技术及装备”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联合申报的“核主栗制造的关键技 术”、“机械装备再制造的基础科学问题”项目获得国家计划项目支持,相关领域 的研究还获得国家计划项目和国家支撑计划项目的支持。共发表论文余篇。获 得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项、三等奖项,辽宁省科技成果转化一等奖项,沈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项、三等奖项。申报专利项。
通过研宄院平台合作,沈鼓集团多项重大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突破了核心技术,如百万吨乙炼压缩机组、天然气长输管线压缩机、大型煤化工压缩机、核电机组用栗四大核心产品,均实现了性能高效、结构可靠、材料优异、制造精良的特点。百万吨乙炼压缩机组核心技术,被行业誉为摘得压缩机皇冠上的明珠,使沈鼓集团挤身世界压缩机行业前三名。
经过几年的协同创新,研究院攻破的技术难关助推沈鼓集团实现销售收入亿 元,利税亿元,为用户创造数千亿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样显著,在此仅择一例:核二级栗的研制成功,平抑了国外同类设备的价格。沈鼓集团核电装备国产化的重要突破,终结了国外的长期垄断。
研宄院成立之初就入驻的沈鼓集团科研人员,见证了“科研特区”的建设和发展历程。他们感慨地说:“没有政府的引导、政策支持以及大工专家们的辛苦付出,就不会有这么多的研究成果,几年来大家合作得非常默契。当初定下的合作、创新、共赢六字方针,就是研究院的发展灵魂。” 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的王跃方教授在研究院从事科研工作,他的一番话代表了在这里工作的几位专家的心声:“我们来自于流体机械、工程力学、材料科学、机械制造等不同学科,正是政府提倡的这种学科交叉融合产生的优势,对应了沈鼓集团的重大技术需求,帮助他们解决了压缩机、蒸汽轮机、通风机、栗类产品、大型容器等产品研发中遇到的技术难题。”
沈鼓大工研究院不辱使命,用六年多的运作实践,证明了这是双赢之举:提升了大连理工大学相关学科的研宄水平,促进了相关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发展,为研宄院进入国家重点实验室行列做好储备;增强了沈鼓集团的持续创新能力,取得的一批“原始创新”成果,成为沈鼓集团产品和技术创新的重要驱动,为其核心重大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培养了一批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
2.5 大连理工大学校地创新协同发展的启示 2.5.1加强官产学协同的紧密合作
目前官产学科技创新的整体协同发展水平滞后、协同效率较低,其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高校、产业、政府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互动机制,没有形成互动共赢的环境氛围,松散的合作组织使得官产学科技创新不能充分发挥其协同效应。大连理工大学在政府的支持下,与企业建立研究院的紧密型联动合作,遵循协同发展的规律,实现了官产学技创新的跃进升级。联动运作模式是源于科技园区的一种建设与发展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强调企业、高校和政府的融合、联动发展。官产学协同的联动运作模式是指:为加强高校与企业、政府之间的交流互动与合作创新,在政府充分发挥行政的政策支持、资金融通、管理咨询与技术中介等方面服务支撑的保障作用情况下,高校与企业充分发挥各自在科技、知识和人才方面的溢出效应,形成良好的协同氛围,实现优质资源在合作参与主体之间的流动,从而增强官产学协同进行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推动国家科技与经济的共同发展。实施官产学协同的联动运作形式可以重点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2.5.1.1加强协同氛围的营造
官产学协同创新的联动运作模式的实施、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的构建,首先离不开对良好的协同创新文化氛围的营造,实现从思想意识层面推动官产学协同创新的联动运作模式的贯彻实施。营造协同氛围,可以采取在官产学合作组织范围内弘扬合作共赢、协同发展的理念,开展鼓励协同创新的多种活动,制定支持协同创新的多种政策等多种措施。
2.5.1.2重视深层次协同合作
官产学协同创新的联动运作模式并不是将高校与产业、政府等创新主体在空间上进行简单的聚集而进行普通意义上的互动合作,而是建立在各创新参与主体彼此以充分信任、利益共享、合作共赢为前提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进行科技创新的一种战略性协同合作。在这种协同合作中,参与联动的各创新主体十分注重彼此间的沟通互动、了解信任,以及在人才、知识、信息、技术、设备、资金、政策等各方面资源的共享范围与程度。因而,探索多样的深层次合作方式是十分必要的。大工正是釆取研究院的深度合作形式,充分挖掘和调动合作组织中各方的潜力与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实现了官产学合作的协同发展,推动了科技创新、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
2.5.2制定政策措施支持协同合作
为了推动和确保大工官产学科技创新的有效运行,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主动性,在制度上进行创新,制定合理的政策措施,发挥政策的引导、激励作用,对合作给予充分的保障,这对大工官产学协同的良好发展是功不可没的。制定的相关政策措施必须具有持久性和可操作性,必须体现鼓励合作创新的理念,在能有效解决我校官产学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同时,为大工自组织的科技创新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氛围。
在全面分析学校发展的目标和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的基础之上而建立的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对实现高校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工通过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明确了学校的定位,理清了和其他创新主体的关系,进而对学校官产学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从宏观上进行整体把握,最终实现了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稳步发展。
在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的基础之上,高校制定具体的官产学合作政策周以提高全校官产学合作的效能也是十分必要的。具体的官产学合作政策体系包括奖励政策、利益分配、成果分享、知识产权等多方面的内容。如建立鼓励创新、调动合作积极性的考核制度、对官产学合作收益的优惠政策等等。
2.5.3采用科技创新带动协同合作
大工拥有良好的科技创新条件,拥有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具体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校科技创新人才充足,既有完备的科研人员,还有数量巨大的研究生,他们共同构成了合理的创新人才结构;学校科技创新平台多样,拥有多种技术测试和幵发试验平台、齐备的实验的仪器和设备等,此外,还拥有重点博士学科点、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开发基地等等;学校科技创新信息全面,大工一直保持与学术界频繁的交流、与产业界广泛的合作,这些都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最丰富、最前沿的信息;学校科技创新经验丰富,长久以来,大工在国家支持下承担了大量的国家级、省级和部级的科研项目,同时自身也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研发,产出了大量的科技创新成果。以上这些科技创新的优势都使得大工成为强劲的高新技术成果源头,成为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的积极分子。因而,在官产学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中,大工充分发挥了科技创新源头力量与作用,开展多种多样的技术合作形式带动企业、科研机构、政府等都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的协同联动运动中来。
2.5.3.1发挥创新源头的扩散作用
随着科技发展和成果转化的速度加快,协同创新越来越成为高校未来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高校只有在引进、消化吸收的基础上与企业、政府等协同创新,持续快速获得创新成果,获得自主创新培育出来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产品,才能增强高校科技创新实力,赢得发展。大工在加强实施官产学系统联动运作模式时,充分发挥了其在基础与应用研究的主体作用和科技创新源头的扩散作用。
首先,大工拥有由教师、学生以及科研人员构成的丰富的创新人才资源,在加大科技创新的资金、设备等投入的同时,积极鼓励了各层次创新人才对国内外科技研究最新动态的关注,加强基础研究,努力提高科技创新成果的产出;与此同时,大工还引导创新人才更多的致力于应用研究,应用研究的项目与方向要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相结合,并充分考虑符合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唯有如此,大工产出的科技创新成果才能更贴近于现实,并通过企业将科技成果的转化实现大工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作用与价值;其次,企业、政府、科研机构等其他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资源相对短缺,大工充分利用自身丰富、齐全的科技创新资源,通过釆取向政府和企业提供科技创新资料信息、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共享实验仪器设备等方式提高资源整合与共享程度,推动官产学科技创新的合作。当然,大工将科技创新资源与其他创新主体共享来提高科技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带动其他创新主体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是在满足自身正常的教学与科研的前提下而进行的。
2.5.3.2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合作
大工作为科技创新的积极分子,充分利用自身在人才、知识、信息、研究等方面的优势,积极主动地加强与产业和政府的互动合作,通过建立各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研究院、研发基地等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合作,推动官产学相结合,实现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形式,是探索科技与经济结合的新途径,其在“创新产业化”方针的指引下,加强了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这种技术合作方式是当前官产学合作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模式,它可以很好的将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双赢。合作研究院是合作各方以协议为基础,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能力与共享优势资源,围绕某一科研项目而进行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项目研发工作的过程。通常合作幵发是高校以技术入股,或者企业以资金为高校提供研发支持的形式开展的。共建基地是高校以协议方式开展的同企业、科研机构等协同创新的联动合作平台,各方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合作进行技术研发、人才培训和交流互动等活动。共建基地的形式多样,包括共建技术研发基地、产品中试基地、培训基地、实习基地等。共建基地的技术合作形式合作程度较深,有利于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
3、广州地区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分析
推动协同创新,是广州推进新型城市化发展和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机遇,也是高校教育事业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新需要。广州市于2013年3月22日,原则通过《广州地区校地协同创新联盟章程》,并于2013年11月5日成立了广州校地协同创新联盟。成立广州校地协同创新联盟其宗旨是想借中央和国家开展“2011计划”的契机,通过“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助推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目前联盟首批成员有62家单位,既包括了中山大学等一批在广州市协同创新方面已有显著成效的“产、学、研”单位外,同时还包括了伯明翰大学等一批已与广州市有关单位开展实质性合作的海内外知名院所。
近年来,广州在积极准备与探索协同创新,主要形成了如市校合作、校企合作、跨学科综合创新服务平台等三种模式,已初步实现了逐个创新要素的有效整合。
3.1 市校合作,建立广州与高校协同创新联盟
3.1.1 建立广州与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充分发挥政府、高校和企业的创新优势
广州市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将积极为高校提供优质服务。在政策和资源配臵上适当向广州地区高校倾斜;大力协助支持高校完善硬件环境,着力把广州地区高校打造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协同创新基地、研发基地、产学研政结合示范基地和文化创新基地,打造广州城市文化名片。
建立广州与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充分发挥了政府、高校和企业彼此的创新优势。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三个协同创新主体分别发挥自己的优势资源,减少创新主体的体制内耗,整合协同创新项目平台。三个协同创新主体在各级政府、金融与科技中介服务服务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完全释放出各自在人才资源、资本运作、前沿信息、尖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以促进将各方科技创新成果能够更加快速地转化为生
产力,并实现区域内多个协同创新主体的互利共赢。
3.1.2围绕在整个创新链提供创新和产业化载体和平台,提出了多层次的措施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中指出:“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多学科、多功能的优势,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与新机制,形成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建立一批“2011 协同创新中心”,集聚和培养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取得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成为具有国际重大影响的学术高地、行业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基地、区域创新发展的引领阵地和文化传承创新的主力阵营。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的战略融合,支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截至 2013 年底,广州地区 80 所高校先后有 12 所高校成立了 26 个协同创新中心,包括中山大学成立“改革开放先行地区持续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港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文化遗产传承与数字化保护协同创新中心”、“南部边疆与南中国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成立的“广东高端制造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替代石油路线大型化工过程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有机发光显示(OLED)协同创新中心”;华南师范大学成立“华南智慧国土与土地科学协同创新中心”、“细胞衰老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教育信息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华南农业大学成立“生猪健康养殖协同创新中心”、“海峡两岸特色作物安全生产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工业大学成立“高端应用电子芯片协同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与技术集成国际协同创新中心”;暨南大学成立“华侨华人研究协
同创新中心”、“海外华文教育与中华文化传播协同创新中心”;广东药学院牵头建立了“广州大学城生物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公共卫生协同创新中心”、“民族医药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及南药文化传承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成立“广东“走出去”战略协同创新中心”、“应用语言研究与语言产业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广东财经大学成立 “广州市现代物流与电子商务协同创新中心”;广东金融学院牵头成立“广东特色金融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成立“华南中医药协同创新中心”;广东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组建“轻工行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3.2校企合作,全面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工作 3.2.1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支持
一是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对大型企业,支持其设立研发中心;对中小型的企业,支持其联合设立行业研发中心与研发联盟,增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和转化能力。
二是进一步落实好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按照中央有关文件要求,扩大适用范围、合理计核费用、简化办理程序,以进一步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三是订立科技企业行动计划和相关政策,针对科技企业起步期、成长期、扩张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整合政策和资源,予以定向、持续支持。如:对小微科技型企业成长,在政府科技经费设立科技企业孵化器专项支持。对中小科技型企业,广州市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科技小巨人、企业工程研发中心、科技攻关专项给予支持。对于创新型成长扩张期企业,我们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重大专项、创新型企业专项
给予支持;列入重点扶持和上市培育、上市推进范围,按股份制改造、上市辅导、申报审查、上市挂牌对企业上市成本进行分阶段补助。
总之,在企业成长的各个阶段,我们推动通过风险投资、天使投资、股权投资给予扶持,努力构建对企业创新和成长过程各个阶段的系列支持政策。
四是支持企业申报国家、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广州市财政对企业申报或者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申报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获得支持的给予资金支持,通过此项政策实施,提升广州承担国家和省重大创新项目的能力,争取国家和省创新重要资源布局于广州。
五是支持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技术革新。针对广州市企业存在的对国外技术依存度高、企业自主吸收创新能力薄弱的现状,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对引进境外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
六是强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服务。一方面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服务媒介和平台;另一方面是营造保护和促进创新的法治和市场环境,加大对创新的法律保护力度。
3.2.2 通过校企协同育人,进一步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人才培养工作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同时,培养人才需要全社会合力推进。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关注和支持,才能真正将高校科教优势、人才优势转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坚持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的路子,校企协同育人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必然选择。校企协同育人就是企业和社会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方式,这就是要求高校必须将服务企业人才需求、服务产业转
型升级、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向和根本目标。近年来,在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广州市做了不少的探索,如,校企共建教学团队,吸引企业行业专家和能工巧匠以兼职等多种形式加入到教师队伍,走上大学讲台;加大教学条件建设力度,重点突出实验实训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与相关部门与行业联合组织实施工学、医学、法律等各科类、各领域人才培养改革和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组织学校与行业、用人单位互派人员双向兼职、挂职工作等;在高职人才培养方面,大力推进“政校企”、“行企校”联合办学和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等体制机制创新,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和“现代学徒制”试点。
两年多来,广东金融学院进行了“校企协同培养”的探索和实践,逐渐形成了具有本校的教学特点,其实施的是“3+1”教学方案,即在校生前三年要完成原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第1-6学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大学的最后一年,通过学生自愿报名与企业择优选拔相结合,然后在这个的基础上单独建班,按照“课程+实习+就业”的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协同育人,共同安排学习。学生在最后一年完成学校规定的“3+1”教学培养方案的学分后,才能够达到毕业条件和学位授予条件的,并准予毕业并授予相应的学士学位。
3..3跨学科综合创新服务平台,大力推进政产学研相结合
3.3.1注重体制机制创新,推进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办学 广州地区高校要坚持凝炼学科方向与打破学科界限相结合,把力量集中在重点建设和广州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密切相关的若干学科,另外,35 根据自身定位及学科优势,广泛聚合地方政府、重点行业、龙头企业与社会力量资源,主要着力于面向广州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核心共性问题和新型城市化发展的重大需求的协同创新模式,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大中型企业、港澳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多维度、宽领域构建符合广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创新平台。
近年来,“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力推动协同创新,促进中医药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有机结合,提升综合创新能力,形成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中医药科技产业链,不断增强中医药科技工作面向社会、促进经济、服务人民的能力,为广东医药企业及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中医药强省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广州中医药大学成立了一系列符合自身发展的政产学研一体化的中医药技术创新服务链与制度保障,通过学校组织架构和制度建设层面进行深化改革,深入推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丰富协同创新内容与形式,在中药产学研合作基础上,把协同创新拓展到企业创新人才培养(如建设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新兴产业孵化等方面。通过多方面整合创新资源,联合攻关,突破广东中药产业共性技术难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向价值链高端发展且加强了协同创新的载体建设,顺应了国家和省的重大需求,加大创新资源整合力度和范围,建设一批跨学科、跨地域乃至跨国境的高水平协同创新载体,力求在中医药现代化平台取得重大理论与技术创新突破,以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中医
药强省的最大需要。
3.3.2树立开放办学理念,构建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新机制和新模式
广州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广州地区高校也积极尝试“打开大门”办学,主 动跟行业协会等一起协同创新、共同育人。广州大学以提高适应广东和广州经济发展人才培养质量和结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研究水平为主要着力点,学校在全国高校率先组建了服务经济社会工作处,搭建校内校外的沟通工作平台,积极为政府提供高层次服务,组建的校内协同创新团队已经承担并且完成了与广州经济转型和新型城市化建设有关的设计民生、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广州大学注重加强和政府、行业协会的协同创新工作。这几年,广州 大学继续加强与广州市工商联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而广州市工商联凭着拥有庞大的民营企业资源,与在共同搭建平台的基础上,广州大学同样借助广州市工商联这个桥梁桥梁,与企业成员实现了良好的对接,它们在协同中发挥了各自优势,像在员工培训、人才交流、科技合作、企业发展战略上等有了更为广阔的合作,共同为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4广州地区高校实施协同创新的特点
3.4.1广州与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实现多方的互利共赢
近年来,广州市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方 面已经开展了较为大量的工作,推进各类“政、产、学、研”联盟和基地的建设,设立专项推动“政、产、学、研”结合,积探索适合广州市转型升级和新型城市 化的协同创新模式。2012年,广州市高校共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科技项目7409 项,占当年全部开展项目的38.2%;企事业单位委托开展科技项目经费10.82亿元,占当年全部项目经费29.8%。全市高校共签订技术转让合同268项,技术转
让合同金额1.47亿元。与企业合作获各级政府成果奖80项。广州地区校地协同创新联盟的成立,为广州地区高校的协同创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并且已经开始显现出该平台的优势和功能。
3.4.2以协同创新为引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2011 年以来,广州地区高校把大力推进协同创新作为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的 重大举措,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配套,凝练办学和科研方向,各高校积极探 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协同创新和 协同育人模式,推进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办学,拓展办学质量提升的 广度和深度,培养适应广东和广州经济转型升级需要的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
2014 年 1 月,广东省召开了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作的推进会,教育厅动员 和部署了高校扎实推进协同机制创新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工作,旨在全面推进广东 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以加快高校协同创新改革的步伐。而广州地区高 校积极将协同创新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全 过程,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新机制,以引领学校教育质量全面提升。从学校的角度看,教育创新强校的目的,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提高教学质 量,更好地完成大学培养人才的功能。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高等教 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下,广东白云学院积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转型 发展的需求,培养技术应用、创新人才,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
广东白云学院为顺应“珠三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大力加强应用型科技大 学建设,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技术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应用 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育人、校企协同育人是应用技术大学的基本 特征。主动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倾听他们的呼声,38 了解他们的需求,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实到学校管理、教学的各个层次、各 个环节,深入到每一项制度、每一个专业、每一项课程、每一个教师。企业实践 教学是实现应用技术大学高层次应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关键教学环节。企业实 践教学是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学生完成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 业课程的学习,掌握足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基本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在企业现场进行的实践性教学活动。企业实践教学一般以完整的学期或学年为单 位,总时间一般不少于 1 学年。3.5 广州地区高校协同创新存在的问题 3.5.1协同创新机制有待完善 3.5.2高校内部学科壁垒严重 3.5.3高校外部创新主体积极性不高 3.6完善广州地区高校协同创新的对策分析
3.6.1 结合广州地方实际,选择协同创新方向,统筹规划
首先,通过建立协同创新机制,以项目为牵引,探索突破制约高校创新能力 提升的内部机制障碍,打破高校与其它创新主体间的体制壁垒的方式方法,为创 建协同创新中心做前期准备。逐步改变创新资源、创新链条和创新管理各方面存 在的问题,推动高校发展方式的转变,形成区域和高校创新能力的互动提升。
其次,引导高校以广州新型城市化建设和经济的转型升级的作为提高高校创 新能力提升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充分发挥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基础和生力军 作用。鼓励高校以重大问题、转型升级为导向,加大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开展 产学研深度合作,促进人力资源、前沿信息共享,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支撑广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三,立足于科技生产力和人才资源的结合点,围绕提升“人才、学科、科 研”三位一体的创新能力为核心任务。逐步探索建立以协同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 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推动科研成果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实现 科技创新的价值,以提高协同创新和协同育人能力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 高。
3.6.2发挥广州地方特色,联系高校自身优势,全面共享
广州作为全省的经济、文化与科技中心,普通高等院校80所坐落在此,数目将近占了全省近于七成,集中了全省所有的国家重点高校和97%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汇集了全省大多数优质的创新资源,在选择地区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方向上,应把广州地区经济优势与人才集中、科研力量雄厚的特色相结合,充分分析创建 高校协同创新模式所面临的问题,走实际发张道路,加大创新力度,提升城市创 新能力。
另外,广州地区文化非常浓厚,不仅有中大、暨大等百年学府,还有有华工、广外、华师、华农等综合实力雄厚的名校,具有独特的办学特色和大学精神,文化积淀深厚,各高校间可成立高校协同创新联盟由各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联合组 建,制定高校间的联盟章程,促进高校之间、科研院所之间的人才、科研的深度 合作,协同发展。
协同创新战略模式包括了内部协同和外部协同,内部协同注重系统中各个部 件、结构的相互协调和配合,强凋对内部资源进行系统优化,包括应用型人才的 培养、师资力量的提升等,从而使整体效率最佳化;外部协同主要指高校与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之前的协同,各自利用自身的有利因素,有机结合。内部协同 与外部协同密不可分,不能分列在两条轨道上单独进行,应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
体系,形成协同互融的创新模式。
高校需要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协同创新管理制度和政策。“2011计划” 开展以来,广州地区高校开展了很多协同创新实践,并且比较注重在顶层上进行 规划。广州中医药大学非常重视协同创新工作,已经成立了校级协同创新工作的 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和指导全校师生协同创新工作的开展。首先做好建章立制工 作,积极探索和研究开展协同创新的规章制度,先后制定了如《广州中医药大学 中药产学研基地建设和管理暂行办法》、《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成果转化管理 办法(征求意见稿)》、《广州中医药大学横向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稿)》等一系列管理文件,旨在通过完善制度和激励措施为“产学研”基地建设 以及确保“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六、总结
高等教育承拉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高水平大学是基础教育发展的源泉,是将应用研究及其成果转化为新兴产业和朝阳产业的推进器,也是培养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领域领军人物和精英人才的摇篮。而协同创新是以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为核心要素,以政府、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等为辅助要素的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创新模式。协同创新是在国家、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和企业之间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基础上的协同效益产生的过程,是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机制。年月日,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宣布:“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41 企业幵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积极贡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加快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年国家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可见,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有着内在的联系。本文对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校协同创新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大大提升了普通高校的创新能力、进一步推动了高水平大学建设,促进了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协同合作。同时,我国高校协同创新还存在不少问题: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如高校在协同创新中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加强,高校、院系和学科之间的藩篱还没完全打破,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力度不够,等等;协同创新问题突出,如协同合作的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协同合作的深度不够,协同合作的动力不足,等等。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顶层制度设计欠科学,包括协同创新的宏观政策、中观制度和微观制度设计不完善;政府在协同创新活动中发挥引导作用不够,包括政策法规不完善、政府资助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政府协调力度不够等;协同合作机制不健全,其动力机制、分配机制和共享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少不足之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环境、课程设臵和教学内容、企业和科研院所人才对接和创新人才评价制度等方面问题突出。为此,本文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典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积极推进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对策建议:着眼于协同和引领,大力加强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打破学科之间的藩
篱,努力促进跨学科协同创新;冲破校企之间的围墙,积极推进校企全面战略合作;整合科技协同创新资源,努力创建协同创新战略联盟。
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本人只是进行了一些初步研究,如果说有什么创新的话,主要在于:运用协同理论、创新理论、复杂性科学和博弃理论,阐释了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深化了我们对协同创新的认识;分析了我国协同创新的基本特征、协同创新的基本模式、高校在协同创新的角色定位和战略重点,从而深化对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必要性;运用典型的案例,比较全面地弄清了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活动取得初步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突破了《就教育论教育”的局限,从体制、机制等视角全面分析了我国高校协同创新活动存在问题背后深刻的经济和社会根源,从而保证了对问题分析的深度;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典型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协同创新与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对策建议。
第五篇:校地合作柔性引才调研报告
校地合作柔性引才调研报告
X县县委办
为深入总结我县“校地合作”柔性引才借智工作,积极探索柔性引才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改进柔性引才工作的方式方法,促进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特此调研,以备参考。
一、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人才任用不重视,无法给予人才X县归属感
《X县“校地”人才合作管理暂行办法》(X委组〔2012〕28号)阐明,校地合作引进研究生性质为挂职锻炼,所谓挂职锻炼即:在不改变干部行政关系的前提下,委以具体的职务到其他地方,培养锻炼的一种临时性任职行为。但实际实行过程中,接收单位视其为实习,即: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应用和检验,以锻炼工作能力,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诸如让引进的人才队伍从事端茶、送水、清理办公室等毫无实际意义的工作。第十一条第四点规定:“安排挂职研究生到相关单位挂职任工作助理”一项,“工作助理”与“挂职”一词产生巨大的落差,造成引进人才困惑,毫无工作积极性、毫无归属感与认同感。由于人才引进性质的不明确,致使两种现象突出:一是人才工作积极性不强;二是接收单位误解人才们恃才傲物,致使“重引进轻使用”、甚至。
2、激励机制不完善,无法调动人才工作积极性
《X县“校地”人才合作管理暂行办法》(X委组〔2012〕28号)中,第六条规定:接收单位要认真覆行对挂职研究生的管理、服务职能,充分发挥人才作用。其下数条办法无法有效激励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尤其是人才在单位工作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十一条第四点:安排挂职研究生到相关单位挂职任工作助理。“工作助理”一职一不能激起引进人才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更无法充分挖掘人才自身所具备的才能。此外,接收单位并未深入了解挂职研究生的实体需求、实际需求,往往采取单纯的物质激励机制,但挂职研究生的实际需求并非以物质奖励为前提,而是以能力锻炼为实体需求,按需分配挂职研究生具体任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以激励他们斗志,积极投入到工作中,此为根本。
3、考评机制不统一,无法做到人才考核公平化
管理办法第八条:日常考核重点考查遵守接收单位工作管理制度情况、工作出勤情况、工作日记实记录情况、工作计划进展情况等。但各个接收单位考核机制不统一,有些单位对引进人才与在职工作人员一视同仁,如县委办,实行上班刷卡制度进行考核,但某些单位自由度非常大,迟到早退现象严重,却没有任何的惩罚措施。致使人才群中考核不公平现象突出,必然导致“怨声载道”,且无法合理有效的管理。
4、人才引进不合理,无法促发人才效用最大化
某些单位人员足够,连在编人员都无事可做,根本没有必要引进人才,但却引进人才,一天无所事事,既浪费政府财政,又浪费人才资源,根本未促发人才效用最大化。某些单位引进人才并非按照人员的专业水平、专业方向,随意安插现象十分严重,致使不能各尽所用,工作需要人才,但此人才却不懂此工作现象比比皆是,人才资源极度浪费。
二、应对策略
1、人才专业任职,培育人才X县归属感
对人才引进目的作高度重视,事先了解各引进人员的专业背景,按照专业背
景分配岗位,分配任务。要注重以用为本。以用为本作为人才发展的重要方针,揭示了人才工作的本质,反映了科学发展对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具体运用到柔性引才实践中:一是要强意识。理念新则天地宽。要敢于突破传统、狭隘的人才观,强化“人才是第一资源”、“越是欠发达越要抓人才”的意识,牢固树立“重视本地、引进急需,注重实效、不图虚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等引才观念,拓宽选才视野,谋求便捷之径,着力用活、用好和用足人才,促进人才效益的最大化。
2、完善激励机制,激发人才工作积极性
建立挂职研究生一定的政治激励机制,以认同挂职研究生的工作能力,行政表彰等形式为突破口。
建立挂职研究生一定物质激励机制,建立“使用与培训考核相结合,待遇与业绩贡献相挂钩”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要充分考虑挂职研究生技能水平与贡献的因素,并享受规定的相应福利待遇。对挂职研究生参加科技攻关和技术革新成果转化所得收益,要依据贡献大小,积极探索参照人员提成办法予以分配,调动人才技术、知识创新积极性。要进一步提高挂职研究生津贴标准,特别对在解决生产重大技术难题、攻克技术难关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挂职研究生,要给予重奖。建立挂职研究生精神激励机制。制定完善挂职研究生评选项表彰制度,对挂职研究生培养工作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培训机构以及各类挂职研究生成才典型进行表彰奖励,逐步建立多层次的挂职研究生激励体系。要积极为挂职研究生提供培训深造、技术交流科技、科技创新的机会和平台。为他们的成长创造条件。
3、统一考评机制,促使人才考核公平化
统一的考评机制是有效促进人才考核公平化的前提。只有统一的考评机制,才能避免各单位各自为战的局面,才能更加有效的对人才进行管理、监督及奖励。
4、按岗按需引才,促进人才效用最大化
按需引才是用好人才的前提。要明确需求重点,紧紧围绕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坚持人才引进与本地重点产业、重点行业和重点学科发展相匹配、相协调。要突出需求主体,不断激活政府各单位部门对人才智力的旺盛需求,鼓励人才柔性流动,让政府各单位部门真正成为人才的集聚地和主战场。灵活采取政府邀请、单位聘用、项目合作、论坛研讨、智力支持和柔性挂职等方式,更大范围整合资源,最大限度提高柔性引才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