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日记Microsoft Word 文档

时间:2019-05-13 01:09: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听课日记Microsoft Word 文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听课日记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篇:听课日记Microsoft Word 文档

我在十五小见习的过程中,我曾经有幸能够去听老师的课。在这次课堂中我真切的感叹自己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以前自己总是认为小学生的知识有什么了不起,一个大学生怎么会教不好小学生呢,但经过那节课后,我才发现,一个老师不是在于他说得有多好,讲得有多激情,关键是一个老师能不能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关键是让他们学会自己去解决学习的问题,而不是从你的讲解中得到答案。所以一个好老师是一个指路人而不应该是一个带路人。在这里我先介绍一下十五小语文讲课的主要方式,十五小的语文讲课比较新颖,他们采用的是单元整合学习法。大概操作就是他们的教学主要以单元为模块进行学习。例如:他们的字词是整个单元一起来学习,先把整个单元的字词学习完以后再进行单元课文的讲解。当一个单元字词和课文讲解完成后。他们就会要求学生画出一个单元整合结构图出来,就是把整个单元的主题和各篇课文连在一起做成结构图,这样通过学生在做这个结构图的时候,学生其实已经能够把整个单元的课文。通过老师私底下跟我沟通,她告诉我他们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模仿单元整合模式,但也有他们自己独特之处。我在这里谈谈自己对这种教学模式的感受吧,首先对于我来说,我以前是没有进行过这种教学模式,所以当我去听课的时候,我感觉对于我来说比较新颖。我觉得首先这种模式有一定的优点,因为这样的学习对孩子慢慢尝试去学会独自去找课文的总体线索是很有用的。对于他们做阅读时有很大的帮助,学会对文章的总体把握比着眼于文章的细节理解,相对之下更为重要。但是我个人觉得这种模式也有一些弊端,首先我个人觉得这种模式的教学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学生必须有了一定的语文基础才能有能力

些建议就是我们这种单元整合学习,要求比较高,那么我们可以与其配套建立小组学习模式。就是说我们的学生刚开始的时候无法独自一个人进行这样单元整合学习的思想的领悟,或者是课后建立的组织建构图。我们可以安排一个小组四个人建一份,轮流每个人都做一次负责人,这样既能调好积极性也能提高做出来的效果。另外一个因为这种模式比较注重总体把握,对于细节可能老师在课堂上提及比较少,那么老师必须多进行练习的训练和讲评,在练习中强化细节学习,这样既有针对性,也能弥补这种教学模式的不足。在见习过程中或者是听课过程中无论是老师的教姿教态还是版书,表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但我主要想谈谈关于他们教学模式的看法。

第二篇:听课实习日记

天气很不错,很庆幸昨晚提早休息,是今早能顺利六点钟起床。除了大一时的晨读外,“六点钟起床”这个概念是根本不存在于我的大学生活的。现在已经是来到二小的第二天了,虽然在这里也说不上很忙碌,可是每天晚上回到宿舍时,全身上下都有一种无法解除的疲惫感。

今天,听了一节英语课。整节课下来,有个感觉——现在的小孩子太幸福了!这话听着太熟悉,小时候父母都会时常把这话挂在嘴边上。这让我感叹,是否我们也到了那个每次过年时都会变的惆怅的年岁呢?听课还有一个感触,觉得现在的小学生知识程度比我那时候要高,而且很多小朋友写的作文能赶上、甚至于超过初中生所写的水平。这太让我吃惊。不过也有和我小时候相类似的地方,就是那些沉重无比的大书包,好像比我那时的更重了。

我还听了堂公开课形式的语文课,四年级的学生上的是六年级的课,是二小的一个“同课异构”的企划,意为同样的课,每位老师以不同的形式来上。这个公开课上得那真是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真亦假,假亦真”。从小到大,公开课还真没少上,就属小学的公开课最假,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的“演习”,才能上“真战场”。泛着这可也就给我个这样的感觉,觉得也不过如此如此而已。

最后是听的我知道老师所上的作文课,终于让我较为明确地把握到三年级学生的写作能力情况,也是应试,给模板套用。不过今天改作文时,也有

一、两个学生很能打破常规,让人眼前一亮。

第三篇:六年级暑假日记:听课

六年级暑假日记:听课

今天是8月9号,我该去听老师讲课了,这次可是特级老师,心里真是激动,有一种兴奋感,这种感觉,我喜欢。

到了学校,我看到了小张小李小赵都不进去,我就问他们,他们说屋里全是一班女生和二班男生和女生,他们不敢进去,我也不大敢进去,就我一个一班男生,那样子我太特别了吧,还是再等等,一会儿再进去吧!

等了十分钟,刘思琦来了,我还不知道他们那么紧张逃走干吗,原来是害怕,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也跟他一起跑回了教室。

到了教室里,我看见只有刘老师一个老师,心中犯迷糊,不是特级教师来吗,我还以为很隆重,原来只是在一个班里,兴奋感一下子就没了,只好随便跟他们几个玩玩游戏来解闷。

开始上课了,老师给了我们一份课题叫做圆的试卷,是六年级的课本里面的,怪不得叫教材预习,老师还说,现在只是帮你们预习一下,让你们在特级教师教你们的时候表现的更好。

圆这个课题也是很麻烦,不过学久了就觉得很简单,六年级就被我们攻破了,真爽,我们尝到了一中成功的喜悦感,一种成就感。

今天,真好玩,学到了很多知识,为六年级盖了铺垫。

第四篇: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听课日记

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听课日记

2005年10月25日,全国第七届深化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在安徽黄山市举行。本次大会,是自2001年7月我国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首次全国性教学观摩大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大会共安排了全国各省的32位优秀教师做课,是对近年来各地小学数学改革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与检验。本人作为一名普通农村乡镇小学的数学教师,有幸跻身听课者行列,得以现场感受全国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和艺术魅力,自觉甚为荣幸,借此感谢县教研室给予的机会,感谢学校领导的信任。由于我县只有四人参加本次大会,本人十分珍惜这次机会,认真听课、积极思考、勤做笔记,并在听课之余将自己最初的所感所想记录下来,供我县未能此行的同行们共飨。

10月25日 晴

今天是出发去黄山听课的日子。

由于没有直达列车,我与同行老师在义乌会合后,坐上了由义乌开往黄山的省际长途班车。班车下午1点开出,经浦江,过桐庐,下临安,一路颠簸。在近8个小时的劳累后,我们终于来到了号称“秀美”的黄山脚下。由于黄山市区的接待能力有限,无法同时容纳来自全国各地的4600余名虔诚的朝圣者,我们与其他浙江代表被安排在距离市区16公里外的徽州(即著名的徽墨出产地)。虽然条件艰苦,但一想到即将能亲身感受各地名师的做课魅力,还是异常兴奋。毕竟,全国级的观摩课不是人人都有机会参加的,它既是一次各地高手的黄山论剑,也是一次小学数学界的盛会。

10月26日

按照组委会安排,今天上午是开幕式以及3节观摩课。我们早早来到黄山市体育馆,可馆内早已人满为患。我们努力找到了一个距离较近的位置。8:30,开幕式准时开始。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学会副理事长李志勇老师、安徽省教育厅副厅长胡平平同志、黄山市副市长程永宁同志分别致辞。上午分别由青海的王强老师做课《认识百分数》,安徽黄山的方增强老师做课《圆的认识》,吉林东北师范大学附小的王艳玲老师做课《轴对称图形》。随想

《认识百分数》条理相当清楚,课始就从百分数的好处、意义、区别三方面入手,逐个解决。整节课比较扎实有效,平实稳重,但作为赛课来说,似乎缺少点能特别出彩的亮点。唯一的一个动态生成的精彩在课末,生说我喜欢1%,因为爱迪生说过99%勤奋+1%灵感=成功!当时全场听课老师对该学生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可惜教师并未抓住就平淡地过去了。我个人认为这里可以适当发挥一下,比如百分数的加法,比如思想教育等等,当时我翻阅了大会提供的该课教案,发现里面环节中赫然写着:“利用99%勤奋+1%灵感=成功升华本节课知识点,师生共勉”字样,却不知又为何放弃了?(本课最终获二等奖)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得也比较扎实,每一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知识点都一丝不苟。在拓展应用环节中,教师试图有个精彩高潮,引进了李咏的“幸运52”模式,在宣布了一大堆的规则之后开始游戏,内容是根据教师的描述猜本课中的数学名词(术语),可惜只出了几道题,下课时间就到了,真正花在知识点巩固上的时间还不如课件演示“幸运52”以及宣布规则的时间来得多。我想,在体现新理念而创设情景的时候,应该始终分清“本”与“末”——情景只是知识借助的一个载体!情景只是末,知识才是本!千万不可本末倒置,喧宾夺主!《轴对称图形》是我县实验小学陈中标老师曾经执教并获金华市一等奖的课,我曾聆听过。因此,对来自东北师大这样资深学府的王艳玲老师的这节课,我在课始就自然而然地与陈中标老师那堂课联系起来。当初陈中标老师是由树叶与蝴蝶的相同特点引出对称概念,王老师则是直接让学生判断课件出示的图片、国旗等是否对称,然后剪对称图形,总结对称图形的特征。可以看出,陈中标老师的设计是建立在学生对对称知识了解不多的教学起点上,而王艳玲老师是建立在学生已能初步判断图形是否对称,并知道了“对称”这一概念名称的教学起点上。我个人认为陈中标老师的教学起点更为合理,因为“对称”毕竟不是在我们生活中常使用的词汇,也许学生能注意到生活的对称现象,但不一定能听说“对称”的名称。在这类内容的教学上,还是“低起点、小步子”比较好。

下午是由河南席争光老师做课《圆的周长》,内蒙古王丹老师做课《百分数意义》,江西齐方老师做课《比在生活中》。

随想

《圆的周长》的做课老师席争光声音洪亮,字正腔圆,用同行的杨玉珍老师的话说就是“听着也舒服”。由此可见,要上好一堂课,除了要备好课外,还有许多先天因素。

该堂课最让现场老师赞叹的,是近乎无懈可击的课件制作,我特意通过各种渠道拷贝了过来。有了优秀课件的配合,再加上教案本身设计层次清楚,先猜想后验证再运用,中间渗透极限数学思想,尤其在拓展中让学生根据本课内容自行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更是高度重视了问题意识的培养,与美国人的教学思维接了轨(参见袁振国著〈教育新理念〉第6页、第7页),席老师的课便更显得熠熠生辉。课一结束,便赢得了全场老师热烈而真诚的掌声。(本课最终获得一等奖第三名)

《百分数意义》做课老师王丹来自蒙古大草原,从个人简历看,王老师缺少大赛经验,课前预设不足,从一开始老师就自己首先走上歧路,导致课堂结束时学生还不能正确表达百分数的意义。教师不仅没能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反而“被学生牵着鼻子转”(评委在听课过程中的现场感言)。这节课由于进行的混乱,也成为我唯一没能记下听课笔记的一堂课。虽然王老师这次失败了,但还是非常值得我们的尊敬,至少他站在了全国大赛这一舞台上!课后,全体老师也同样将热烈的掌声送给了他!

《比在生活中》从摄影、生活、烹饪三个方面说明了比在生活中运用的广泛,这堂课属于综合运用课,因此相对来说较易放得开,更易出彩,但从整体来看,仍逊于《圆的周长》。(本课最终获一等奖第七名)

10月27日

今天上午由天津焦淑君做课《观察物体》,河北李敏做课《统计》,广东深圳张裕做课《观察物体》,上海张立羽

青老师做课《统计》。下午由浙江台州陈日斤

老师做课《秒的认识》,甘肃曹夏老师做课《统计》,西安杨亮老师做课《统计》。

在同一天内,有两位老师做课《观察物体》,四位老师做课《统计》,这对做课老师来说是个严峻的考验,谁的课更新颖,谁更能抓住学生的兴趣,所有的评委与听课老师都能一目了然。

随想

相对于天津焦淑君版选择各面不够突出的“暴王龙”作为观察对象的《观察物体》,广东张裕版《观察物体》选择了“维尼熊”这样体积较大、各面清晰的物体作为观察对象,这样可以减少一些学生不必要的错误,提高观察的有效性。在观察中,老师首先让物体静止不动,学生变换观察位置,这样学生更能分清在四个面看到的不同样子。老师还安排了让学生利用相机在不同位置拍出不同照片,将立体画面转化为平面,这个设计与天津焦淑君版相比,明显高人一筹,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本节课的各个环节衔接过渡相当自然,一气呵成,没有生硬的感觉。略嫌欠缺的是,整堂课观察的物体都局限于实物,没能过渡抽象到形体。虽然如此,但仍堪称听课两日来少见的一堂好课。(本课最终获得一等奖第四名)

上海张立羽青版的《统计》,首先让人赞叹的就是情景图的课件制作。该课件更像是一部小动画片,一同听课的浙江富阳的老师感慨:上海就是上海,做出来的课件都不一般!不过我个人觉得,课件制作应该侧重“在模拟真实情景中突出数学问题”,而不应过分强调复杂仿真导致数学问题被情景掩盖,学生观察半天还只停留在“看到美丽的画面而没有注意到数学问题”。比较一天中四个版本的《统计》,本节课在重难点的把握与突破、环节设计上更合理,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自主地探究出了统计图的表示方法,从四节课中学生最终统计图完成的教学效果来看,本节课也更扎实有效。(本课最终获一等奖第八名)

浙江台州陈曦老师《秒的认识》。记录下这堂课,是因为陈老师是来自浙江的老乡。记得临行前我县教研室老师曾向我推荐这节课,因为本节课曾在不久前进行的华东六省一市上夺得一等奖。因此,从到黄山伊始,我就期待着这节课,杨玉珍老师更是四处向外省老师宣传:“浙江这节课很不错的!”

本节课在“观察秒针走一圈是几秒”这个环节出了麻烦。按照教师意图,这时的理想答案是“60秒”,然后教师再指出“这时分针走了一格”,从而得出“1分=60秒”。可惜学生偏偏就是答“1分”,或干脆直接“1分=60秒”,把老师后面想说的话提前说了。陈老师这时采取的方法是执着地继续启发引导。在较长一段时间的纠缠后,老师还是依赖自己勉强得出结论,但由于花费时间过长,导致后面环节在仓促中收尾,连课堂总结也只能用一句话带过。

课一结束,浙江省教研员、评委斯苗儿老师马上迎上前去,交流沟通。片刻后,陈老师带着泪水,黯然离开了会场。

我无法知晓斯老师说了些什么,我个人以为这节课问题还是出在没能找准学生起点上。陈老师将学生定位在对秒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的程度,而实际上,有相当多的二年级学生(北师大版,人教版是三年级)对时间的认识已经超乎了我们的想象。另外,当学生的想法跳跃了老师预设的步骤时,老师没能及时调整方案,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相应的问题,使课堂自然地沿预设前进,而是一昧的不断指名回答期望得到企盼的答案。这样就注定了失败。

不知为什么,这节课后竟全场没有一点掌声,包括所有浙江代表——也许还未回过神来吧。由本课可以看出,要做好一节课是多么的困难,而且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并不一定适合于所有的学生,课堂中的动态生成是谁也无法预料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力做更充分的预设!(本课最终获一等奖第十名)

10月28日

小雨

今天是听课的第三天,连续听了这么多节的课,许多老师由于疲倦,都选择了游黄山作为轻松方式。偌大的黄山体育馆稍许空荡了一些。

今天上午是安徽合肥张宁老师做课《用字母表示数》,广西谢飞雄老师做课《用字母表示数》,海南杨明丽老师做课《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季军做课《组合图形面积计算》,下午是贵州邱静做课《认识钟表》,辽宁刘薇做课《确定位置》。由于临时调整,下午三节课改为二节课。

随想

今天的课有两节《用字母表示数》。这节课在2003年金华市“八婺金秋”小数研讨会上曾由宁波万里国际学校校长、特级教师林良富老师做课观摩。当时“林特”通过与学生的课前交流,利用学生回答中随机生成的“车牌号码”引入用字母表示地名,再引申到用字母表示数,整节课就在不知不觉中展开。

本次的两位老师则是从“算24时扑克中花牌表示的数”(谢飞雄版)和“利用找图形摆放规律”(张宁版)分别引入。其中谢飞雄版与林良富老师的情景创设有几分相似之处,而张宁版在引入正题的环节上绕了好大一个圈,花费了7分钟时间,这在效率上,是无论如何都不能与其他两个版本比拟的。这也提醒我们:在创设一个教学情景时,我们还应注重情景的效益。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创设出最富有数学味、最有价值的数学情景,这永远是我们研究的课题!(由于东道主原因,安徽张宁版最终获一等奖第九名,广西谢飞雄版最终获一等奖第十二名)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季军做的课《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相对于整个大赛来说,其实更贴近普通教师的日常教学实际。该教学设计非常务实,就像金庸笔下的郭靖,一招一式,扎扎实实,没有丝毫的花拳绣腿以及做秀的痕迹。但在这种场合,这样的设计是难以博得评委的认同的。听课当场我即与杨玉珍老师交流:这节课能否获奖可以说明评委们的价值取向!(本课最终获得二等奖)

10月30日 晴

今天着重介绍获得本次大赛一等奖第一名的课例,由北京赵震老师做的课《生活中的负数》。

一、创设情景、引出新知

1、感悟数据的重要作用:师自我介绍:我叫赵震,29岁,身高1.69米,体重55千克。

2、记录相反意义的数量,初步了解负数的意义:

(1)要求:听清信息,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信息准确简洁的表示出来。

(2)师叙述、生记录。①中国队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②学校四年级转来25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了18名同学;③小明妈妈做生意,三月份赚了6000元,四月份亏了2000元。足球比赛 转学人数 做生意 上半场 个 四年级 人 三月份 元 下半场 个 五年级 人 四月份 元

3、反馈学生记录情况:文字、表情、用√或者×、+或者-、„„集体讨论并优化:数学是大家交流的,应该让大家看明白,引导生统一方法。重点介绍用+或-来表示的学生记录。

4、明确概念,了解正、负数的读法与写法。老师出示数字,生读数并判断是正数还是负数:-100、+6.8、-1.5师:36是正数还是负数?反馈并说明正号(+)可以省略并将正数与以前所学的数字联系起来。师:负号(-)可以省略吗?为什么?

5、课件出示史料,进一步了解负数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应用负数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前的《九章算术》中,就有正数和负数的记载。在古代人民生活中,以收入钱为正,以支出钱为负。在粮食生产中,以产量增加为正,以产量减少为负。古代的人们为区别正、负数,常用红色算筹表示正,黑色算筹表示负。而西方国家认识正负数则要迟于中国数百年。生谈感受,思想教育。

6、明确研究对象,引出课题:生活中的负数。

二、动手操作,建立概念气温中的正数与负数

1、课件天气预报,出示部分城市气温哈尔滨零下15度到零下3度;北京零下5度到5度;上海0到8度;海口12到20度。引导观察:这些气温里有负数吗?生反馈。师提问:北京的气温是-5度到5度,这两个温度的意思一样吗?生说明解释,师用手势演示

2、重点理解0度。师让生谈谈气温0度时的感觉,引出0度是分界点。提问:通常用什么工具测量温度?

3、师出示自制教具:大型温度计模型师说温度,生动手拨温度计(每生一只小温度计),并指名演示拨。20度、+5度和-5度、-15度和-5度师:-15度和-5度谁更冷?用表情表示。让生在温度计中指出-40度的大致位置。

三、借助实例,解释应用

1、引导学生举例:生活中你还曾经在哪里见到过负数?

2、重点讨论:

(1)电梯中的正负数:上五楼开会与到地下一楼取车。

(2)海拔高度中的正负数:吐鲁番盆地在海平面以下150米。

四、总结归纳正负数与0的关系师:所有正数与0比都要

,负数与0比都要。

生归纳特点。提问:0怎么办?应该算什么数?生反馈得出:0是分界点,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五、拓展概念

1、出示数轴

小华现在0点位置,向东行5米,记做()米;从0点位置向西行5米,记做()米。

3、刘翔110米栏比赛,风速是-0.4米师:为什么风速会是-0.4米?如果是+0.4米呢?生表演理解。

六、总结

随想

北京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教育的中心。来自课改总部——北京的赵震老师设计的本课例,着重体现了以下三个理念:

1、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

首先通过教师的自我介绍引导学生再现对已有知识的认识并体会数据的重要作用;然后利用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三件事引导学生亲自动手记录数据,让学生在看似简单的活动中体会到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2、重视在对比中建立概念。

课例始终借助气温等一些具体事例中的正负数,注重直观理解、加强对比。首先通过三组相反意义的数量成对出现,把实际问题凸现在学生面前;其次利用城市气温这一生活事例,明确对比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不同,进而感悟到0是正负数的分界点;另外还通过引导学生拨温度计,把抽象的理解蕴涵到直观的可操作性的活动中。

3、让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整个教学过程努力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现实的、有意义的生活情景中抽取出数学问题,并在熟悉的情景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最终又通过广泛举例以及对“电梯”、“海拔”的讨论,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10月31日 多云

连续五天的听课观摩终于结束了,今天是闭幕式,主要是专家点评与颁奖。许多省市的代表昨日便已打道回府。为了把自己连日来的听课感受以及自己心目中的好课与专家评委(由各省教研员组成)的意见一一印证,我还是留了下来。大会特邀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马云鹏老师作总结点评。

马云鹏老师在肯定了做课老师的成功之处外,也指出了存在的几个问题:

1、教师应加强数学修养以及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数学专业化水平,不能过度依赖教案,应根据课堂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教学。

马老师说,只有自然的流露才是一堂真正的好课。教师应该忘掉教案,始终盯住课程标准,随时调整课堂教学。学生有什么样的回答,教师相应的有什么样的提问。因为课前教师的预设不可能面面俱到。要作到这个境界,教师就必须加强自身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2、处理好知识技能与情感体验等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知识技能时,要让学生体验经历,这样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比如学习读数8765后,还应通过举例(如教室可以容纳多少人?8765人需要多大的地方?)让生体验数的大小。再比如学习时分的认识后,做题:下午1:00是什么时候?A、大清早B、刚到下午C、傍晚D、晚上。

3、要注意新理念、新方法的合理运用。

比如合作交流。课堂中什么样的交流、什么样的合作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小组合作了,但成员独立,这样就没有意义了。

4、教师应如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福建汤其鸣版的《生活中的负数》中,学生出现了“收入用负数表示,支出用正数表示”的观点。面对这超出教师预设的情况,该老师一时拿捏不准,为尊重学生的思维,教师指出“这样的表示方法也是可以的”。这个结论当即引起了全场老师议论。

针对这情况,马老师指出,在学生出错情况下,教师应该及时纠正,如:你们的意见是„„,但是老师的意见却是„„。教师不应该因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思维,就变得不敢说话了。

5、怎样认识现实情景

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先创设一个现实情景再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教学基本模式。但在实际生活中,一个非常符合教学需要的现实情景是很少的,往往需要我们对这个现实情景进行再加工,使现实情景数学化。

6、应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手段,但不能过分依赖。

一个再优秀的课件(比如框架式结构),在制作完后都是呆板的,它往往会束缚教师往预设的思路上进行。而课堂是动态生成的,再高明的教师也无法预料课堂中会出现什么,所以传统的板书还是有它不可代替的作用,因为板书才是灵活的。(关于这个问题,斯苗儿老师在专著《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P166中曾专门讨论

结束语

终于整理完了这些材料。

综观这些优秀课例,我觉得都莫出于这样几条原则:

1、创设的情景要新颖——既让人出乎意料又觉得合情合理;简洁——千万不可绕大圈,既费时又不讨好;吸引人——能吸引学生,又能吸引做课老师自己(另外还应能吸引听课老师),只有这样双方才会投入,才会互动。

2、新授环节要体现“三先三后”原则(先猜想后验证、先独立思考后合作交流、先学生讲后老师说),注重生自主探索,师参与引导。

3、拓展练习是全课的高潮所在,一定要设计得精致、巧妙、紧凑、有效。

4、贯穿全课堂的教师语言、举止要恰当,课堂调控能力要强——教学艺术魅力。

以上几点中第二点是关键,是评价一堂课好否的标准,其余三点则是评价一堂课是否精彩的标准。

每一次参加观摩课,都会经历“听听激动,想想心动,回去后一动也不动”的圈子。希望这一次不会。

第五篇:听课

听课,是一种欣赏

——记参加第六届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的感受

辜希龄

秋天里,金色的阳光,金色的收获,金色的落叶,金色的喜悦。在这处处绽放着金色美的秋天里,十一月份,我有幸参加了在广西南宁召开的“第六届全国幼儿园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中国早期儿童音乐舞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广西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及广西幼儿师范学校联合承办。会议的主题是:民族、音乐、教师。这次会议的研讨形式较为丰富,有:现场观摩研讨、热点问题沙龙、有来自中外的专业人员主持的世界民间集体舞蹈教学工作坊和舞蹈晚会、民族民间文化问题以及学前、先学前音乐教学的专题讲座和闭幕文艺晚会与颁奖。研讨会侧重研讨了四个专题:即:(1)中华民族文化与幼儿园音乐教育的融合发展;(2)中国音乐教育与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成长;(3)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的融合发展;(4)幼儿园音乐教学评价与幼儿的全面发展。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我再次走进幼儿园听课,听了6节音乐课,颇有感受。尤其是对于“听课”这一教研员的基本工作,我有了新的认识。

“听课”,是一种欣赏。在当教研员时,我就很喜欢听课,因为每一个教师每一堂课都会带给我有益的启示。我总觉得,听课的过程可以抛开一切琐碎事务,心无杂念沉浸其中,忘怀得失,如游走于山林,无论花团锦族还是衰草遍地都是四季的风景,养心怡情,也像长卷一幅陡然铺开,细细密密,淡妆浓抹,逍遥于眼底,任你赞叹,任你挑剔。

“听课”,是一种欣赏。在这次听课中,我欣赏着“三种美”。

一是欣赏着执教教师授课中实践着新教育理念的“教育之美”。我省南京军区联勤部实验幼儿园参加研讨会的一节课:小班音乐游戏《小蝌蚪找妈妈》,游戏中,教师制作了一条“大鱼”,这条“大鱼”会食海里的小蝌蚪,由于这条大鱼制作的材料的颜色暗淡,加上套在教师的手掌上,教师用它作为游戏的道具,“大鱼”的嘴巴一动一动的,教师的步伐是慢慢的,音乐的节奏有点深沉,让小班的幼儿听起来好像坏人来了,吓坏了的一个小男孩,这位幼儿害怕得哭了,看到这一情况,执教教师并不是放弃这位孩子,不是视而不见,而是一把抱起他,参与游戏中,使得这位孩子从不参加——哭——抓住教师的衣角,跟着跑——能离开教师一会儿,整个过程,教师的举止,“一个也不纳下”的理念,令听课者赞叹,由此,我感受了未来幼儿教育的希望是属于勇于实践教育新理念的年轻教师。

二是欣赏了这次研讨会的“研究之美”。这次研讨会的内容是以“音乐”为主线。音乐本来就是很美的。况且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是来自祖国各地,就我所听的6节课来说,来自5个省,有:福建省、云南省、安徽省、广西省、江苏省。在这次听课中,我了解了不同地区的不同文化与方言。如:安徽的花鼓灯、云南省昆明地区的方言,我们福建省的高甲戏等等,可以说,这次研讨会,为我提供了一顿丰富的“音乐大餐”,真得很好哦。更主要的的是,在听课研讨中,听取了专家的点评。这次研讨会的组织形式也是值得借鉴。主办单位是: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承办单位:广西教育学会幼儿教育专业委员会、广西幼儿师范学校、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早期儿童音乐舞蹈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整个会议的组织是委托了旅游公司。研讨会的过程中观摩活动的组织主要是高校单位以及幼儿园,我们始终没有看到南宁市与区的教研员,据了解,教研员的任务是在这会议之前,对参加观摩的活动参与指导,而在这会议中,则以教师的身份参与研讨会,这让我真正感受到了教研员角色的根本转变。

三是欣赏了“幼儿发展”的表现美。虽然,这次的听课只在广西教育厅幼儿园,也只听了6节课,但我看到了广西教育厅幼儿园的环境,看到了这里的孩子在幼儿园里的快乐、看到了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自主与表现力,透过这一切,我感受到了我国的幼儿教育正踏着知识经济的步伐,和着素质教育的节韵前进着。

听课,是一种欣赏。我感觉那是一种享受,不管听谁的课,我都会用心去听,在听课中思考,我相信每位老师上的每节课都有它的成功之处,吸取别人之长为我所用,这是聪明人之举。在听课中,我收获了很多,情感受到了陶冶,也明白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的道理,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

听课,议课,让你行走在教育的大路上。做实践中的学习者,是幸福的,快乐的。

下载听课日记Microsoft Word 文档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听课日记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听课材料

    现与各位同仁们交流一下本人的所感、所思。 一、所感。 1、老师们的敬业精神着实令人钦佩。所听教师都能做到先周备课,且做到字迹工整,有课后反思,更有教师把一册的教案全部......

    听课材料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三年级数学 郑宝生 时间:2012年2月15日 教学内容: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教材第6—7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体会商末尾有0......

    听课

    过去的一周本人听了5节课,主要是在高一英语组。结合所听课及和其他老师的交流,谈谈个人思考,不当之处,望谅解。一、听课总结优点1、重视基础语言知识。对于基础的语言知识能讲得......

    如何听课大全

    新教师怎样听课? 一、听课时该听什么 听一节课,应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对于新教师来说,听课时需要关注两个方面: (一) 关注教师的教 新教师不同于学生,听课的目的是回去教学生。所以......

    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范文 听课对象:三(6)班 李音 老师 听课内容:《庐山的云雾》 第2课时 过程: 一、复习巩固: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庐山的云雾》这一课,读课题,读出吸引力。 生:(有感情地朗读)......

    听课体会

    小学语文乡村名师工作室 听课心得体会 在2017年11月21日,我参加了小学语文乡村名师工作室的揭牌活动,作为名师工作室的一名学员,我感到很高兴。在此次活动上,我们还听了肖俊老师......

    听课记录

    小壁虎借尾巴 一、随音乐拍手进场。二、引入主题。 ①森林里举行一场比赛,看看谁的尾巴最有用。②出示图片,问:谁来参加比赛?(观察图片)③谁的尾巴没有了?没有尾巴怎么办?三、讲述......

    听课总结

    璧山县小学语文教师培训活动听课总结 定林小学 2009年6月11日,我有幸聆听了渝中区的张莉,大渡口区的汤秋艳、武汉阳光哦集团教育集团的赵老师献课以及下午渝中区教科所王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