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3 01:32: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

第一篇:2011年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

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STSD 2011)

2011年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

【2011-4-29】【博洛尼亚,意大利】STSD 2011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

2011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STSD 2011)将于2011年4月29日至30日在意大利博洛尼亚召开。本次会议论文集将接收英文和中文论文,并且所有论文都将由Atlantis Press递交ISTP申请检索。

论文方向:计算机、信息、经济、管理、农业、能源、环境科学、自动化、电子工程、城市规划 等(详情请参考STSD 2011官方网站)

本次会议论文集中优秀的英文论文将有可能被推荐至以下EI期刊:

World Review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WRSTSD)ISSN(Online): 1741-2234-ISSN(Print): 1741-2242

论文递交日期:2011年1月10日

录用通知发放日期:2011年1月18日

有意参会的人员请务必在STSD 2011官方网站进行注册(注册无任何费用),否则将无法收到本次会议的相关通知和重要消息!

更多详情请参考STSD 2011官方网站:

联系方式:

Tel: +39 3279349037

Tel: +86 27 87850667

Fax: +86 27 87547011

Mobile: +86 ***

Email:

联系QQ:

1104312858

第二篇:浅议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浅议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六大上首次出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之后多次提出并加以完善,最后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得到完整定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简洁、明确,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回答了我国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如何发展”的根本问题。“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就是要着眼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回答了“为谁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回答了“发展什么”、“如何发展”。其内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以人为本、造福人民的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整体推进的发展观;坚持和平发展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正如温总理所说:我国在保持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社会事业的发展,包括教育、科技、卫生。我们的目标不是几十年,而是一代人,几代人、、、这话虽然简单,但是它有着深刻丰富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想协调。

二、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的必经路

面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总体环境的恶化,人类已经被自己逼到了一个必须做出历史抉择的关头:人类或者依然坚持传统发展理论,从而使自己进一步走向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危险的境地;或者与传统的发展理论彻底决裂,用一种新的理论探讨并建立资源与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关系,从而使人类生活在一个更为安全、更加繁荣之中。基于地球资源有限性的认识和造成环境恶化根源的深刻理解,在总结以往人类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

理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是当前人类解决环境问题、走出发展困境的正确选择。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从而使社会的发展获得可持续性。在时间上,它体现着当前利益与未来利益的统一;在空间上,它体现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统一;在文化上,它体现了理性尺寸与价值尺寸的统一。可持续发展观把社会发展理解为人的生产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全面优化,包含着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生态持续性原则”;二是“经济持续性原则”;三是“社会持续性原则”。强调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当代人发展与后代人发展的关系、贫困、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中国幅员辽阔,各种能源丰富。但是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就少之又少了,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排名很靠后了。中国发展新能源,多年以来都在强调发展新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我们在两年多以前,全国人大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我们强调要发展太阳能、风能这样的可再生能源,也是在多年以前就开始。我们连续三年,风电的装机容量都是成倍、翻番地增加。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是不影响人类子孙后代之发展的发展,即在追求经济增长时不能破坏环境,不能肆无忌惮地开发和使用不可再生性的资源和能源,不能灭绝生物物种,这是对传统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深刻变革,一经提出便很快在全球形成共识。科学发展观为实践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促进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科学发展观赋予了全面协调可持续以新的含义。全面是指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法展相互适应;可持续发展是指法展进程的持续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方法手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针对我国现实的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指出了经济发展要走低消耗、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发展观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共同认可的发展战略和发展

思想,必将促进人类社会的跨世纪发展,指导我国更好的发展,为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

四、总结

在一定意义上,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向自然界索取能源的历史,就是一部能源技术不断发展变迁的历史。从1895年在美国宾西法尼亚打出世界上第一口油井开始,经济的发展就与石油的兴起和能源危机相伴随,世界能源系统已锁定了化石能源,向清洁、可持续能源的转变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全世界长期共同努力来实现的。

能源技术发展到今天,从最初的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推动,到由市场力量引致的技术变迁,再到现在的有公共政策主导的面向清洁、可持续能源系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更趋于和谐与理性,在此背景下,我国未来的能源之路必须走创新之路,完善能源政策,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必须实施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相结合的策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变粗放型经济为集约型经济,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我们要坚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继承发展科学发展观,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好的可持续的新型的发展之路------科学发展之路。才能做到如温总理所说的成为一个社会进步、国民素质提高、道德水平高的,谁也战胜不了的国家啊!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篇:可持续发展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

可持续发展技术

摘要:可持续发展制造技术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制造技术,是基于现代的多科学的先进科技成果的综合技术,是一种与环境友好的,洁净的,省资源的先进制造技术.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环境中国制造核心技术人才国外全球化再造技术

正文:我国在可持续制造领域与国外的差距比较明显,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又迫切需要这些理论方法与技术的支持,制造业也急需可持续制造技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引进吸收国外在可持续制造领域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加快国内在该研究领域的进展,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和现实意义。

目前“中国制造”正由粗放式向俭约型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这也标示着随着我国技术实力的不断成熟,“中国制造”正由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向俭约型可持续发展方式转变。国家对再制造行业高度重视。2009年1月实施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将再制造纳入法制化轨道。2011年9月14日,国家发布《关于深化再制造试点工作的通知》,将扩大再制造产品种类和范围,并加大支持力度。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发改委还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连续几年相关政策的连续出台保证了再制造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但是与国外成熟的再制造行业相比,我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首先,由于处于发展初期,国家政策并不健全。其次,再制造的行业标准在国内还是一片空白。再次,国内用户对再制造产品普遍存在排斥心理,需要行业对再制造进行宣传引导。中国建材设备行业永不言败

现在虽然国内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国内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是核心技术依赖于国外;缺乏全球整合资源和运作的能力;通路体系和服务体系还很薄弱。目前中国的制造业正面临转型,急切需要解决的就是技术升级和管理升级的问题。面临全球化运营,中国的制造业除了缺核心技术人才以外,更缺的是熟悉全球业务的运营管理人才。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根本动力,目前最重要的运营管理挑战是如何在全球市场运营,例如是否在中国或者印度进行离岸运营;自己拥有生产性资产还是外包出去;如何与国外的企业合作。这些都是很复杂、经常会引起争议的问题。可见,不仅中国企业,即使是世

界发达国家的一些著名企业,也面临着许多运营管理的挑战。霍尼韦尔全球副总裁沈达理告诉记者,中国发展非常迅速,1995年前后中国的本地管理层都是华侨和欧美人,但到目前为止,中国大多数管理层由本土的职业经理人担当要职。

现在的国际市场化越来越严重,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东方人服务于东方的理念。另外,我们必须参加更多的MBA课程。特别是在新兴市场上,我们希望能够有更多的本地人才,我们鼓励这些本地人才到我们国外的公司工作,或者到国外进行实习,这样我们才能在新兴市场打造自己的本地团队。”沈达理表示。中国经济整体的飞速发展的确为中国企业创造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管理水平良莠不齐的企业都能获得增长,企业重技术轻管理现象比较普遍。中国制造难以突破的背后是中国企业的管理软肋,尤其表现在对运营管理人才培养的忽视。一些中国企业尚没有充分意识到运营管理人才的重要性。而另一方面,已经意识到人才重要的企业却没有这个魄力和耐心培养人才。中国下一代的制造业管理者面临一个迫切的问题,因为中国不能再依赖廉价的劳动力去发展经济,中国必须导入更多高技术的和可以提升效率的经济发展方式。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钢铁行业大规模国际化时代已经到来。中国的角色逐渐演变为全球钢铁投资的输出大国以及钢铁资本的输入大国。“中国的国际化方向应该是中国钢铁业向国外钢铁业输出投资,这里包括钢铁用的铁矿石资源、焦煤,包括新建钢厂和参与国际钢铁业的收购。”徐乐江指出,在过去几十年里面,日本

是全球最大的钢铁资本输出国。

我认为中国企业真正走向国际化,要想好我们为什么国际化,单单为了国际化而国际化一定会失败的。”徐乐江补充,“国际资本市场应用程度和国际化程度密切相关,中国钢铁企业应该抓住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以融资国际化促进产业国际化。这方面我们的经验还是比较缺乏的,我们也正在努力,对于国际资本市场怎么认识。”根据埃森哲对全球150宗超过5亿美元的收购兼并案例进行的分析,其中只有17%的交易创造了明显的回报,33%创造了少量价值,20%贬损了部分价值,而30%的并购大幅损毁了价值。

目前国内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是核心技术依赖于国外;缺乏全球整合资源和运作的能力;通路体系和服务体系还很薄弱。目前中国的制造业正面临转型,急切需要解决的就是技术升级和管理升级的问题。面临全球化运营,中国的制造业除了缺核心技术人才以外,更缺的是熟悉全球业务的运营管理人才。

再造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再造技术现在有以下几种:1.误差补偿技术。

2.机床的CNC再造技术,对于工业现场大量的传统加工设备进行CNC改造,使之成为数字型设备,既提高了设备资源的充分利用,有实现了现代化制造。3.热喷涂技术,热喷代表了一组工艺,他使用热和速度将一种不同于基体的材料,缚在基体材料的机体表面上。

我们地处在祖国的西部边陲,有新疆建设兵团的特殊情况,在新疆以农业为主,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是一种全新的农业技术创新模式,其创新所形成的具有经济、生态、社会三重效益的可持续农业技术是推

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是一个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社会组织,承担着中央赋予的屯垦戍边职责。改革开放三十年,兵团农业快速发展得益于农业技术的不断创新。但是,随着兵团农业技术创新成果的广泛运用,造成生态环境恶化,资源利用率下降,生产成本增高,边际产出率降低等负面影响。兵团农业持续发展面临经济、生态和社会协调发展失衡,资源环境脆弱,技术持续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加快推进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是兵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研究适合兵团特殊体制和农业生产管理模式下的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规律,探讨推进兵团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对于提高兵团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更好履行中央赋予兵团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齐晓辉编著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研究》运用农业技术创新及其相关理论,对兵团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背景、创新目标方向和重点、创新动力机制、创新模式创新扩散等主要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加快推进兵团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

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未来设计是现代工业文明的重要支柱,也是工业创新的核心环节。设计的水平和能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研究现代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未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用户需求的多样化和快速性,生态环境和技术标准与法律严格限制,工艺技术和生产经营组织观念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设计成败的核心因素是

产品开发过程中应考虑到的质量、时间和成本。在飞速发展的国际市场竞争情况下,我们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定要不断努力去为将来做好发展任道而重远。

参考文献:

1宾鸿赞,王润孝.先进制造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胡传炘,热喷涂原理及应用[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3周光召 卞毓麟 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9

4熊黑钢,韩茜.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M科学出版社,2008

第四篇:浅谈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和不合理利用,能源短缺所引发的各种问题越来越突出,人类也不得不面对能源“枯竭”和“耗尽”的危机。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观,也日益深入人心,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战略付诸实践,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的质的飞跃。立足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科学指导中国发展。

关 键词: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环境资源问题

引言

大自然是人类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就呼吸不到空气,如果没有大自然,人类就饮不到水,那么,人类就即将灭绝。人与自然的关系本质上是辩证互动的, 一方面人对于自然具有主体性、能动性, 自然则是被动的、消极的;但另一方面自然界对于人类又具有根源性、制约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急剧增加,人类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工业革命以后,人类改造自然、影响自然的能力越来越强,“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肆无忌惮地掠夺式开发利用,同时把自然界看成是一个无底的垃圾箱,毫无顾忌地向其中排放废水、废渣、废气。二战之前,地球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还允许经济发展;二战之后,发展中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纷纷走到独立的发展轨道,资本主义国家也走上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到了六七十年代,人类面临的一些问题就出来了,比如资源匮乏、生态危机等等。

近几十年来,我国“改天换地”行动空前,为了负载过多的人口,争取更多的空间,生产足够的粮食,人们侵占河滩,围湖造田,毁林(草)开荒;为了满足快速增长的用水需求,人们建起一个又—个蓄引提工程,可以让黄河断流,让海河干涸,把地下含水层疏干,利用每一滴水;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污水、废水不经处理,随意排人江河湖泊。过分追求经济发展,超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中国经济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指导作用,但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以牺牲环境代价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情况还时有发生。

一、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科学发展观在党的十六大上首次出现:“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之后多次提出并加以完善,最后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得到完整定型:“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简洁、明确,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

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上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必须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工作,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外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有和谐相处的局面。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永葆党的生机活力,永葆国家发展动力,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回答了我国发展“为谁发展、发展什么、如何发展”的根本问题。“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就是要着眼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回答了“为谁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回答了“发展什么”、“如何发展”。其内涵: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观;以人为本、造福人民的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整体推进的发展观;坚持和平发展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这话虽然简单,但是它有着深刻丰富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互协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可持续发展------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

面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总体环境的恶化,人类已经被自己逼到了一个必须做出历史抉择的关头:人类或者依然坚持传统发展理论,从而使自己进一步走向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生态破坏危险的境地;或者与传统的发展理论彻底决裂,用一种新的理论探讨并建立资源与人口、环境与发展的科学合理的关系,从而使人类生活在一个更为安全、更加繁荣之中。基于地球资源有限性的认识和造成环境恶化根源的深刻理解,在总结以往人类发展理论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 理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是当前人类解决环境问题、走出发展困境的正确选择。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子孙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可持续发展意味着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从而使社会的发展获得可持续性。在时间上,它体现着当前利益与未来利益的统一;在空间上,它体现了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统一;在文化上,它体现了理性尺寸与价值尺寸的统一。可持续发展观把社会发展理解为人的生产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全面优化,包含着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生态持续性原则”;二是“经济持续性原则”;三是“社会持续性原则”。强调发展和环境的关系、当代人发展与后代人发展的关系、贫困、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中国幅员辽阔,各种能源丰富。但是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就少之又少,在世界范围内的资源排名很靠后了。中国发展新能源,多年以来都在强调发展新能源、发展可再生能源。我们在两年多以前,全国人大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我们强调要发展太阳能、风能这样的可再生能源,也是在多年以前就开始。我们连续三年,风电的装机容量都是成倍、翻番地增加。

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是不影响人类子孙后代之发展的发展,即在追求经济增长时不能破坏环境,不能肆无忌惮地开发和使用不可再生性的资源,不能灭绝生物物种,这是对传统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观的一次深刻变革,一经提出便很快在全球形成共识。科学发展观为实践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促进人与自然地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科学发展观赋予了全面协调可持续以新的含义。全面是指个方面都要发展;协调是指各个方面的发展相互适应;可持续发展是指法展进程的持续性、连续性和可再生性。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方法手段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针对我国现实的人口、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指出了经济发展要走低消耗、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要重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发展观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共同认可的发展战略和发展 思想,必将促进人类社会的跨世纪发展,指导我国更好的发展,为此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之路。

四、结语

在一定意义上,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向自然界索取能源的历史,就是一部能源技术不断发展变迁的历史。从1895年在美国宾西法尼亚打出世界上第一口油井开始,经济的发展就与石油的兴起和能源危机相伴随,世界能源系统已锁定了化石能源,向清洁、可持续能源的转变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全世界长期共同努力来实现的。

能源技术发展到今天,从最初的以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主要推动,到由市场力量引致的技术变迁,再到现在的有公共政策主导的面向清洁、可持续能源系统,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更趋于和谐与理性,在此背景下,我国未来的能源之路必须走创新之路,完善能源政策,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强调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经济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必须实施改造自然与保护自然相结合的策略,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变粗放型经济为集约型经济,从而实现社会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我们要坚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继承发展科学发展观,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好的可持续的新型的发展之路------科学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蔡建国,2007年,《东亚区域合作:能源、环境和安全》,同济大学出版社,第五章第六节;

程发良、孙成访,2009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三章;

戴利 .诸大建、胡圣,2006年,《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第一章3、4节与第二章3节; 江金权,2005年,《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人民出版社,第一章; 李恒瑞,2006年,《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论》,广东人民出版社;

孙久文、张伯瑞,2006年,《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导论; 王君、龙炜楚,2008年,《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第六章;

于海量,2007年,《环境哲学与科学发展观》,南京大学出版社,导论、第七章、第十章;

张冬生、黄兴华,2009年,《科学发展观的多维视角》,中国经济出版社,第二编;

周毅,1997年,《21世纪中国人口与资源、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山西经济出版社。

第五篇:科学与技术

论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摘 要:科学与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力量.正确认识和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往往关系一个民族、国家的荣辱兴衰,无论是社会更迭,跨时代的王朝更替,它们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科学和技术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日益明显,出现了科学技术一体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本文从区分科学与技术的界限出发,梳理两者在历史上的演进关系,并结合所学专业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进行初步的讨论。

关键词:科学;技术;关系

恩格斯曾指出,“人类可以通过改变自然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但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人类统治自然界决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当代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日趋一体化,呈现出科学技术化和技术科学化的态势。为了生存、发展,人类必须与环境进行斗

争.会制造工具,是人类形成的标志,也是人类发明技术、使用技术的开始.自此,科学与技术就推动人类向着文明不断前进,同时也给人类提出了一个严肃问题,如何处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与技术的涵义

1.1 科学与技术的词源

“科学”一词是英文“Science”翻译过来的外来名词.清末,“Science”曾被译为“格致”.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学者把“Science”译为“科学”.康有为首先把日文汉字“科学”

直接引入中文.严复翻译《天演论》和《原富》两本书时,也把“Science”译为“科学”,20世纪初“科学”一词开始在中国流行起来.“技术”一词的希腊文词根是“Tech”,原意是指个人的技能或技艺.早期,指个人的手艺、技巧,家庭世代相传的制作方法和配方,后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技术的涵盖力大大增强.1.2 科学与技术的涵义

什么是科学,古往今来众说纷纭至今也尚无定论。“科学”可解释为“知识”、“学问”。康德认为按照一定原则整理好的知识体系就是科学;按照马克思的观点,科学就是一般社会生产力;斯诺概括了科学的气质,即实证精神,精确分析,无国界,民主精神以及革命精神。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可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类别,马克思科学技术思想主要是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对科学进行考量和分析。

简言之,科学就是发现。发现自然界原本存在而未被人所发现的这样或那样的联系。人的好奇心促使着人们不断地去探索未知世界,丰富科学内容。

技术的含义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不一样的历史赋予技术不一样的内涵。在古代,人们对技术的理解侧重于劳动者的技能;到了近代,“技术”又被定义为生产劳动手段的体系。技术泛指根据自然科学原理生产实践经验,为某一实际目的而协同组成的各种工具、设备、技术和工艺体系.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我们经常把科学和技术相提并论,但是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两者几乎毫无关系,它们有着各自的起源和传统。科学与技术发生联系始于工业革命之后,而由科学发展出来的技术,则到了19世纪末才出现。

2.1 科学与技术完全分离时期

技术的萌芽或雏形出现于人类从渔猎文明向农业文明转变过程中。自然科学的出现则要晚的多,因为它作为人类社会的高级意识形态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产生。人类在远古时期对自然界的一些朴素直观认识还不属于真正的科学,直到古希腊时期才形成科学的雏形。但是因为没有专职的科学家,从事科学研究的人由当时的“哲学家”兼任,例如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等,因此古希腊时期只是科学的史前阶段。早期的科学与技术互不相关,一是因为从事科学研究的是上层的哲学家,而从事技术工作的则是身份较低的工匠,两个阶层没有密切的交往;二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们不仅不提倡,甚至反对将科学知识用于实用技术。在整个古希腊时代,尽管希腊人在工程和军事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抵制应用的偏见一直统治着人们的思想,限制了科学和技术的交流。

2.2 科学与技术开始建立关系时期

近代科学革命以哥白尼的“日心学说”为开端,以伽利略和牛顿的经典物理学体系的构建为标志,全面超越了古希腊时代的科学成就。此外,技术革新对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有推动作用,技术不仅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了先进的实验设备,更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了许多社会生产活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航海、采矿和军事技术等。正如恩

格斯所言:“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18世纪的工业发展要求更大的技术进步解决一系列生产技术问题,但是单靠对现存技术的修改已无法满足这个要求,因此需要进一步求助于科学,依靠科学为技术提供新的“技术原理”,打开“技术黑箱”,从而启发新技术的发明,使技术过程的理论得以优化。技术结束了与科学长期分离的状态,自觉向科学靠近。这种模式不同于历史上的经验技术,开始打上科学的烙印,适应了技术自身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2.3 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时期

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是从19世纪中叶之后才日趋密切,共同构成了现代所谓的“大科学”,并呈现出科学、技术与生产三位一体的趋势。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从两方面

得到了根本改变:一是随着技术越来越多的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科学能提供大量的技术;另一个重要却不引人注意的变化是技术发展已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源泉。这已不是伽利略时代困扰科学的仪器设备问题,而是基础科学探索中的许多结构和过程只能利用技术成就来揭示;在某些情况下,科学“只能存在于”技术当中。因此,越来越多的科学已成为派生“技术”。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工作于“第二次技术革命”时代的巴斯德,由他奠定的微生物学,既是基础科学研究,又是应用技术。到第三次科技革命之时,这个技术体系有个明显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就是它们不仅更依赖于科学知识,而且科学向技术转化的周期也愈来愈短。

2.4 科学与技术一体化

20世纪80年代兴起了以生命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技术、纳米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技术、能源科学与技术等领域为主的高科技,通常是指建立在最新科学成就基础上的技术,甚至可以说它同时包含有基于科学的技术和关于技术的科学这双重含义,蕴涵着当代科学和技术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新关系。总体来说,高科技既是技术,又是科学,既有明确的应用目的,也具有基本的认识职能;能把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与基础理论背景的应用研究密切结合;基于科学的技术和关于技术的科学同时并存,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同步发展;高科技的发展形成了科学和技术之间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新关系,导致形成统一的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整体。当然,高科技并没有消解科学和技术之间的界限与区别,而是开辟了科学和技术之间全新互动关系的新时代。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发展趋势,使科学进步与技术进步互为前提,互相推动,促进了科学技术连续体的形成。地理学与科技的关系

由于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产生、形成、发展的演变规律,数千年来人类为了探寻这一规律,曾经显示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一系列的特有研究方法。归纳起来,大致上包括观察、分析、表述。肉眼观察,描述归纳,文学式表述,这是萌芽时期和初创时期的地理学研究方法;到了近代的形成时期,地理学的观察引入了仪器,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都较仅凭肉眼的观察有了质的进步,加之交

通运输的发展与进步,地理学家的观察范围,受距离远近的约束已渐趋减小,未被地理学家直接观察的地方越来越少。在分析中已能做到定性,因果关系、发生学原理都在广泛应用,规律的可能性探查也日益完善;不仅如此,定量分析也已开始引入,在某些领域,如气候学、水文地理学、工业、交通运输、城市等地理学分支中,有的已建立了数理系统。在表述中,归纳法已成为引以自豪的表现方法,无数的地理学家所观察到的许许多多的现象,被归纳成要素的规律和地域的规律,使人类对其赖以生存的地球表面的环境,有了认识、了解,在利用和改造方面也能在尊重自然规律的条件下,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总之,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使地理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得到相应的改善;而方法和手段的革新,则标志着认识的飞跃和学科水平的提高。

4科学与技术关系的启示

总而言之,科学与技术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石和社会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一方面使得各自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引起新的革命;另一方面,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相互交融,统一发展,不仅前次革命与后次革命的界限不清,而且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的分界也难以辨识,因而人们统称为现代科学革命或当代科学革命。科学技术的一体化对科学与技术的研究方式及发展速度、价值取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合理地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关乎一个民族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

下载2011年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科学,技术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优秀范文五篇)

    黄拉拉 三年以上工作经验 | 男 |27岁(1983年6月25日) 居住地: 北京-海淀区 电 话:139********(手机) E-mail:huanglala@51job.com最近工作 [ 3 年2个月] 公 司: XX网络安全技术(北京)......

    遥感科学与技术

    遥感科学与技术(本科类)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摄影测量与遥感信息获取、空间数据处理、影像解译与分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从影像上提取空间信息、识别影......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站推荐]

    1、网络工程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敬业精神,掌握网络工程专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能熟练掌握网络系统的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工作;具有较高的......

    电子科学与技术

    天津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结业论文 学院:化工学院 班级:应用化学工(工)一班 姓名:滕欣余 学号:3010207403 生活的使者 ----------论电子科学与技术与通信与信息系统 关键词:电子科......

    科学与技术教案

    第一章 绪论 第1节 科学与技术 课时安排:2学时 几百年来,整个人类物质文明的大厦,都是建立在现代科学和技术理论的基础之上的。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获得了辉煌的胜利,我们享受着这......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二十天前访问的领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的路在何方)09级计科系一班张振丽20091081126 时间飞逝,岁月如梭,转眼间大二的生活即将跟我们说再见,可是自己感觉什么也不知道,什么......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电子科学与技术 一、专业特色 本专业针对光电信息技术和现代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突出光电技术和微电子与信息处理学科的交叉和融合,以光电成像探测理论与技术及微电子理论与......

    纳米科学与技术

    作为一名化工人,我这学期选修了课程《纳米科学与技术》,很荣幸在课堂展示环节担任过评委,我也是我们小组的组长和主讲人,我想谈一谈自己学习这个课程的一些感受,包括准备展示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