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外地学生适应状况调查报告
外地学生适应状况调查报告
组长:杨武飞
组员:李治超、肖金清、胡鹤麟、段晨阳、宋金、许俊、李阔博、钟煌、户俊华、陈雷金
一、现状分析:
大学是一个兼容并蓄的环境,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各路英才。与高中时期大部分学生就近上学、在家吃住、生活方面的许多事情都由家长料理的状况不同,上了大学以后,过上了集体生活,生活独立性大大增强了,校园及周边的气氛与文化环境对大学新生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江西省地处中国东南偏中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其炎热及潮湿的天气对很多来自其他省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挑战。再者,南昌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主要以辣为主,稍微有点咸,加上地方话的影响,这些都难免让外省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受到一些影响,造成一些困难和问题。
那么在南昌学习的大学生的生活适应状况到底如何呢?为了更充分的了解现状,我们小组决定以“外省学生适应状况”为课题开展调查,以便给予外省的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使他们能够更快地融入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中来。
二、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对来自外省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适应状况的调查和分析,探究出目前外省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状况等相关内容,并针对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给予外省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从而促进同学间的友谊,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使外省学生更快地融入到这个大集体中来。
而在这个调查和分析的过程中,也让我们学会如何更加的关注身边的同学,如何用锐利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并及时用适当的办法解决,从而培养我们得知责任感和凝聚力。
三、调查涉及的内容范围:
本次调查活动,我们主要从“语言交流”和“饮食起居”两大方面出发,具体为:
(1)南昌话对外省大学生的交流产生的影响。
(2)外省大学生对家乡的想念程度。
(3)外省大学生对赣菜的适应情况。
(4)外省大学生对南昌气候的适应情况。
四、调查的方式:
(1)观察法:从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观察,了解外省同学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记录下来。
(2)查阅书籍法:通过查阅近期的书籍、报刊杂志等相关资料,获得所需信息。
(3)分析数据法:通过对相关人群派发针对性的问卷,获得可观有效的数据,并进行分析。
(4)研讨法:针对研究是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小组研讨,不断改进操作方法,获得更为客观、全面的分析结果。
(5)模拟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模拟一些生活中的场景,从而更设身处地的为外省同学设想解决方案。
(6)问卷法:制作调查问卷,通过问卷充分地了解外省大学生的各方面的情况。
(7)实地采纳法:对学校里的外省同学进行面对面采访,也可以从他们的出境
和想法,也可以从他们当中获得意见和建议。
五、数据分析:
为更客观的了解外省大学生的适应状况,我们小组制作了一份带有12项问题的调查问卷。本次共向大一部分学生发放调查问卷55份,回收有效问卷55份。(问卷的具体内容和统计结果见附件)
六、调查结论:
(1)对地方话的接受程度和影响
1、对平时说普通话的同学:
A选项其实说明了虽然大家以普通话作为交流的语言,但是依然有同学的普通话不是很标准,并以练习为目的的来讲普通话。一开始我们以为其百分比会很小,但竟然达到了7%之多,这个充分说明了普通话依然未达到普遍的程度,同时表明对他们的交流造成了阻碍。
B选项是为那些会讲南昌话的人准备的。
C、D两个选项,基本说明了不会说南昌话的同学的情况,占了一半之多。这个数据充分证明了对南昌本地的学生来讲,说南昌话是不可避免的。
对平时不说普通话的同学:
这个问题其实反应出会讲南昌话的同学的说话对象,在此的问题只是对不讲普通话的同学百分比进行调查,具体的分析将在第4题进行。
2、这个问题对外来学生的适应情况进行了探究。大部分同学还是选取了A和C,即为了交流沟通和兴趣爱好。说明他们普遍已经开始接受南昌话并对南昌话产生了兴趣。即使南昌话较难理解,但是它体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C选项“觉得没必要”可以理解为其生活环境中并未因为地方话而产生交流问题,这个说明了南昌本地的学生还是考虑到了外省的学生,以普通话作为交流的渠道。
3、我们在设题的时候以为语言将是最大的交流障碍,但是实际情况是,“生活习惯不同”占据了相近的比例,而“性格”、“隔阂”竟也占了相当的比例,与预期有很大的差异。这道题其实明确地反映出,南昌话与外省学生的交流问题,不仅是语言方面,而是整个文化的碰撞。
4、这道题的回答很令人担忧。这道题可以说是针对1题中进行详细的心理调查的。而调查显示“留心去听,希望尽快融入”仅仅占了27.3%,而大部分人表示了冷淡态度。
在此,我们对语言交流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作为外省来的同学,不必担心语言沟通上有问题,因为在与本地同学交流时,他们会讲普通话。但是会有本地的同学之间说方言,要给予理解,因为毕竟是他们的语言。
(2)对家乡的思念
5、这个问题的C、D选项有点失误,只有寥寥几人选,因为每个人都是热爱自己的家乡的。因此对程度问题进行分析。
6、此问题的回答表明初到南昌的同学的思乡情结普遍还是比较重。
在此,我们提出一些建议:我们看来,在大学里学会与人共处是十分重要的,它既是一种人际交往技能,也是人生成功的一种人际资源。所以,外省大学生应及时转变观念,以一种好的态度多和身边的同学接触和交流。而本地的同学要积极主动的去接纳外省的同学,多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
(3)对赣菜的适应情况
我想饮食会与个人有很大的关系,每个人的口味将会影响这几道题的回答。7题是关于饮食适应时间的,大部分还是很快的适应了这里的饮食,其实也说明了这里的饮食和外省的饮食没有很大的差异。9题对饮食的态度说明了同学们的接受,但是并没有非常受欢迎。
(5)对气候的适应情况
气候方面,从10、11、12题的调查结果得知,南昌天气很热,对大多数外省的同学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很多同学对此很不习惯。
我们建议同学们可以在宿舍里为自己配备一台小风扇,平时可以适当喝一些糖水和凉茶,注意劳逸结合,慢慢去适应这里的气候。
七、小组成员分工:
调查和统计:李治超、胡鹤麟、肖金清
采访和收集:李阔博、宋金、陈雷金
分析报告:段晨阳、户俊华
后期制作:许俊、钟煌
八、附件:
1、你平时是否说普通话?
(回答“是”请回答原因?)81.8%
A、练习普通话8.9%
B、考虑到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语言差异31.1%
C、普通话说得比较好26.7%
D、个人习惯33.3%
(回答“否”请回答有没有考虑过听不懂你所讲方言的同学的感受?)18.2%
A、有,所以只和听得懂的同学说40%
B、有,只是不自觉就说出口了10%
C、有,从来不说20%
D、没有想过30%
2、你是否已经开始主动学南昌话?
(回答“是”请回答什么原因促使你学?)59.4%
A、沟通需要
B、为了以后工作
C、兴趣爱好
(回答“否”请回答不会主动学的原因?)
A、没有太多兴趣
B、南昌话难懂
C、觉得没必要
D、其他
3、你认为影响你与本省同学交往的原因是?(多选)
A、生活习惯不同
B、性格不同
C、语言交流不便
D、有隔阂,缺少亲切感
E、思想价值观念
4、当你周围的人熟练的用南昌话交流时,你会?
A、无所谓,可置身事外
B、感觉被冷落
C、无心聆听
D、留心去听
5、来到南昌上大学后,你是否怀念自己的家乡?
A、非常
B、一般
C、没感觉
D、一点也不
6、你是否渴望在学校里认识更多的同乡?其原因是?
A、能够和同乡说家乡话,感觉亲切
B、能够聊更多家乡的事情,有共同话题
C、有相似的饮食习惯
D、有相似的生活习惯
E、其他
F、无所谓是同乡28.9% 7.9% 50% 40.6% 34.6% 34.6% 15.6% 15.2% 22.7% 20% 33.3% 33.3%10.7%54.5%12.1%6.1%27.3%29.4%52.9%5.9%11.8%25.8%35.5%11.3%8.1%0%19.3%
7、你来到南昌后,大概用了多长时间适应饮食?
A、来了之后就适应了72.7%
B、大概一个月15.9%
C、至今还未适应11.4%
8、你认为南昌的饮食让你最不适应的是?
A、太清淡26.5%
B、太辣28.6%
C、味道太杂4.1%
D、没什么不适应38.8%
9、你对南昌饮食
A、不接受0%
B、可以接受但是不喜欢34.1%
C、接受并喜欢29.5%
D、无所谓36.4%
10、与你原来居住地相比,你觉得这里的气候怎样?
A、差不多20%
B、差一些26.7%
C、差不多35.6%
D、好一些11.1%E、好很多6.6%
11、来南昌时,你最不适应的自然因素是
A、天气过热40.9%
B、雨季长2.2%
C、冬季太冷33%
D、其他21.7%
12、来了南昌后,你认为为了适应本地的自然环境,自身做了哪些方面的改变?(多选)
A、开始喝凉茶14.3%
B、习惯以米饭为主食21.7%
C、天天洗澡45.7%
D、没变化30.3%
第二篇: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寨里河镇王标小学 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背景:
目前,学校教育是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各级各类学校都积极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把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的德育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代的小学生见识广,成熟较早,富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加上独生子女多,学生比较娇惯,倔强,个性突出。小学生健康成才是社会发展的希望所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关心孩子们文化课学习的同时,更要关心他们的良好情感、态度、品德与意识的形成和健康人格的发展,我们必须帮助他们认识到:成功的人生道路一定是建立在高尚的情操和不懈的追求基础之上。具有健康的心态,能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担负起时代所赋予的使命,获得自己终生的幸福。
为了了解目前学生的思想状况,以解决好德育工作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并提高本校的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我在自身任教的康美中心小学进行了一次学生思想品德状况的调查,目的是给本校德育工作者提供最前沿的信息资料,着力解决好我校德育工作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从而不断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二、调查的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的对象:在王标小学的425名学生进行调查。
(二)调查的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随机抽取的425名学生发放统一问卷进行调查,然后对问卷进行统计,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论证。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25份,收回有效问卷420份,有效问卷占98.6%。
三、调查的结果分析:
1、积极的思想道德状况:(1)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
调查表明:本校76%的学生能够自觉遵守《小学生行为规范》。84%的学生能够自觉完成每周一次的班级值日生工作。74%的学生当手中有废纸要丢弃时,能主动寻找垃圾桶,把废纸扔进里面。84%的学生能够很好的遵守交通规则,按交通标线和交通信号灯行进。这些数据充分表明,目前我校学生大多数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应该说他们的社会公德意识是良好的。(2)传统道德小学生的影响仍有着较大的优势。
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我校66%的学生认为在当今的社会中仍然很有必要提倡学雷锋,30%的学生对此问题的回答虽没有上述同学强烈,但他们依然认为有必要提倡学雷锋。62%的学生能很好、很虚心地接受老师的教育,我校学生都能够按照学校的要求参加升旗仪式,其中我校22%的学生参加升旗仪式时有自豪感,16%的学生参加升旗仪式时心情激动。应该说目前康美中心小学学生中的主流是积极的、向上的,这也反映出我校老师传统的道德教育是成功的,有效的。(3)具有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调查显示:我校87%的学生在学习中被别人超过时会加倍努力去赶超。81%的学生对考试作弊的态度是坚决摒弃的。51%的学生能够把平时的零花钱主要用于购买学习用品。58%的学生对周围的人穿名牌,高消费的态度是不在意。虽然我们调查只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些琐碎小事,但在这细微之处确可以看见我们的年轻一代人身上绝大多数人有着远大的人生理想和正确的价值观。(4)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了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
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是决定一个人事业成败的重要因素,小学生能够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未来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成长。调查中的一些数据让我感到欣慰:我校62%的学生与他们父母的关系是融洽的、和谐的。12%的学生把他们的父母当成他们心中的偶像。80%的学生在有了心事时能和父母、家人、学校老师和同学朋友倾诉。49%的学生最看重学校老师对自己的评价。61%的学生在和同学发生误会时,能诚恳地向他解释原因,主动争取和好。这些积极的思想因素无疑会影响着孩子,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应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5)个性思想突出,有正义感。
调查中我还发现:现代的小学生有强烈的独立意识,个性化思想突出。35%的学生希望和父母交流,询问有关同学、学校的情况,但是这种交流是间断性的,他们不希望被经常的询问。我校44%的学生对父母的不良行为能够大胆的指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42%的学生面对作业中的困难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答案,所以我们认为,个性化、独立性、善于明辨是非是当代青少年突出的个性品质。
2、消极的思想道德状况:
从调查情况看,总体而言,我校学生的主流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大多数学生都能紧贴时代、视野开阔、思想活跃、头脑灵活,兴趣广泛、生气勃勃,充分体现了新时期我校学生成长的鲜明特点。但是,也存在着急待解决的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1)缺少远大的人生抱负。
调查表明,我校有超过13%小学生没有远大的奋斗目标。在职业取向上,有一部分同学向往时尚、体面、有钱的职业。仅有5%的小学生首选职业技术工人,数据表明,我校大多数学生崇尚对高薪职业的追求。(2)追求享乐的倾向十分严重。
近几年,部分小学生对于物质消费的要求越来越高,他们不顾家庭实际追求高档和名牌,同学之间相互攀比,讲排场,比阔气,对于当你周围的朋友穿名牌,高消费时,你会怎样时,我校3%学的生表示攀比。40%的学生的偶像是歌星、影星和体育明星。
(3)法制观念、纪律观念不强。
调查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要求独立自主的愿望,但我行我素却不等于良好个性的养成,它更多的是表明学生不愿受约束,法制观念、纪律观念淡薄,对于你想过人行横道时正好是红灯,通常你会怎样时,我校7%的学生选择有交通管理员时,就等绿灯亮再走,6%的学生选择别人走,我也走,3%的学生选择不管红绿灯,想走就走。再如假如你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受到社会上不良青年的侵害时,你会怎样时,2%的学生选择为了面子,忍气吞声,7%的学生选择害怕,不知所措,7%的学生选择准备以后找人报复。再如:7%的学生独自一人在家时遇到陌生人敲门他们会让陌生人进来。如此种种,表明我们的年轻一代缺乏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法制观念不强。(4)意志薄弱、心理脆弱。
调查表明,虽然学生的心理活动总体评价是健康的,但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
A、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虽然教育部门一再强调对小学生的课业减负,但时至今天效果仍然不明显。19%的学生仍然觉得学习压力比较大,课业的负担较重。B、对教师的不理解,不信任使学生产生对抗心理。
应该说调查的结果有时是让我心痛的,我们学校的学生在有了心事时只有9%的学生想与老师交流。而只有14%的学生如今还把老师当成偶像。这种对教师不信任、不理解产生的对抗心理是十分可怕的,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C、抵制不良诱惑的能力下降。
调查显示:我校学生对社会上的一些不良诱惑的抵制能力不强。8%的学生几乎天天上网,36%的学生每周都有上网记录,而他们上网的目的,排序的前三位是:玩游戏、音乐欣赏和查找资料。D、青春萌动期,思维活跃。
在对我校学生对异性朋友现象和早恋现象的调查中,有14%的学生对同学中有异性朋友持无所谓态度,28%的学生认为很正常。10%的学生对早恋持无所谓态度,8%的学生则认为很正常。面对此等数据,我们在惊讶的同时,确应该认真去反思我们的教育。
四、对我校德育工作优势的分析:
1、有完整、科学的管理机制。
我校的德育管理由校长负总责,形成校长决策层,学校领导小组领导层,年级班主任实施层的管理网络,使德育工作有切实的德育保证。
2、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干的德育队伍。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关系到未来一代的健康成长。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不仅有一支业务精干,爱岗敬业,年龄结构合理的德育干部队伍,更有一批师德高尚的班主任队伍,他们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有强烈的奉献精神。
3、虽然我校学生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的、向上的。
调查数据充分表明:我校学生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公德意识,能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具有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际关系良好,有正义感和突出的个性品质。
4、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的新的德育理念。
我校的德育工作者能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系列主题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接受教育,并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悟德育的内涵。
五、对我校德育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面对调查结果中所反映的一些问题和当前我校教育中存在的一些现象,我们有必要对它们的成因进行一些探讨。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应试教育导致学校重智育轻德育。
不可否认,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依然是现代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问题出在过分地强调考试的功能以及由此所引发的恶性竞争。它使教育的内容片面化,导致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把一些原本属于学生自己的德育活动给占有了。出于各种安全考虑也把许多的学生的实践活动给扼杀了。
2、学校、社会、家庭三方的配合不够协调。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家庭与学校形成整体协调和有力配合,然而,现实并非如此。从社会来看,存在着不少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一是不良社会现象的影响。贪污受贿、拜金主义等社会丑恶现象,对中小学生有极大的腐蚀性;二是影视文化的负面影响。一些影视作品、报刊中色情、打斗、凶杀等暴力场面充斥,使一些学生盲目模仿,危害极大;三是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活动场所相对缺乏,许多学生只有到成人歌舞厅、咖啡馆、游戏室等营业性场所参加娱乐活动,不少人因此走上歧途;四是贫富差距拉大,失业、离婚率上升等某些社会问题,使一些中小学生产生信仰危机和价值观混乱。从家庭来看,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教育方法不当,一些父母教育方法简单,往往以钱物代替对子女的表扬和奖励,以打骂代替对子女的批评和约束,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二是部分家长身体力行不够。个别家长自身素质不高,法律意识不强,道德水平低下,对子女的负面影响较大。三是家长重智轻德。平时只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限制孩子课外活动,忽视了对子女的思想教育,只要成绩好,就什么都好,一好百好,使孩子学习负担很重,心理压力很大。上述现象使得社会、家庭、学校教育形不成合力,学生在学校是小绵羊,在家里是小太阳,在社会又变成小儿郎。
六、加强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调查中发现,我校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不容乐观。要切实加强我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认真上好班队课和品德课
班队课和品德课是实施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要上好班队课和品德应注意:
1、在内容上,要体现出较强的有序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形成相互衔接,如教师可以从班风班纪开始,然后扩展到校风校纪、时事政治、科研动态、文化体育、生活学习。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层次序列,做到既有内在联系又不简单重复。
2、在教学方法上,要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统一,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动真情、明真理、学有所悟。
3、在形式上,活动设计要有新颖和创造性,既符合我校学生学生心理需求,又具有鲜明教育性,既生动活泼又富有实效。
2、做好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当前我校学生都表现出强烈的心理辅导需求。但我校根本没有配备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心理辅导人员多由班主任等兼任,条件有限,班主任只能更加用心,多关注学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保证学生的人格获得健康发展。要积极开展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残障家庭等特殊家庭子女帮教活动,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殊需求,采取有针对性地教育措施,保证他们接受教育的权利,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行。
3、加强学校、家庭密切合作
家庭教育担负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的重任,是与学校教育形成交错互补不可或缺的教育合作关系,要主动创建学校主导、家长参与的新型德育协作机制。学校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主阵地,但家庭也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学校要主动与学生家长密切合作,以使互为补充,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家长学校同学生和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大力普及家庭德育的知识,并吸收家长参加德育过程源,做好德育工作。
七、调查后的反思: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而思想品德素质又是最重要的素质。面对调查的结果,我们应该深思:该给我们的孩子怎样的教育,我们的孩子应该得到怎样的教育。教育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心灵接触的过程,而完成这一沟通过程的关键就是爱。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的亲昵温存和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同样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我们的一位老班主任也曾感慨到:作为班主任,你不要吝啬你的爱,把你无私的爱给孩子们你就能赢得他们的心,成为他们的知己。的确,爱是教育的润滑剂。师爱是理智与感情的统一,既体现在尊重学生,更贯穿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既表现在个别接触中,更溶化在集体教育中;既能要爱听话的学生,更要爱不驯服的学生。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会时时激励我们去探索、去创造、爱的教育是教师的智慧和力量的源泉。爱是通向孩子心灵的路径,使教育的基础。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心灵,有了爱,师生才能以诚相待,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诚然,学校德育是一种持久的发展的教育,要把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全面有效的抓实抓好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成的,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去研究,还需不断的实践,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创新,用我们的理解、宽容、关爱、良好的品行和对他们充分的信任去关心我们孩子,关注孩子们的成长。让全社会都行动起来,为学校的德育的改变不断提供科学的理论,使学校德育走向现代化、科学化。
第三篇: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专题
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结果——学生思想现状及其特点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以及学生座谈结果显示,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当前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好的,政治思想呈稳定上升趋势。具体分析如下。
(一)学生思想现状分析
1.政治意识方面
调查显示,广大学生在基本政治观点和重大政治问题上的态度主流是好的。但他们认识上的矛盾和问题仍不可低估。从学生问卷调查数据看,学生对坚持党 的领导、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同度高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度,对中国走 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出现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如在学生问卷中,当单项选择问到是否相信中国要富强只有走社会主义道路时,持肯定态度的占 68.12%,但在同一张问卷中,当以多项选择再次问对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看法时,持肯定态 度的占54.2%,29.6%的学生认为不管实行什么制度,有 只要国家富强起来就行,11.8%的学生表示这个问题说不清。这说明他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存在不少困惑。
2.人生价值观方面
调查表明,当前学生的人生价值取向,总体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89.19% 的学生认为青年学生应有崇高的社会理想,在人生最重要的七项追求目标中(包 括知识、金钱、荣誉、感情、健康、理想、其它),选理想的居第一位,32.58%,占认为应把金钱作为人生最重要目标的只占 6.4%;79.81%的学生认为在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仍需大力提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82.04%的学生赞成开 展学生志愿为社会服务的活动。调查显示,学生的劳动观念比较淡薄。有 18.07%的学生否认劳动最光荣,只有 18.87%的人对劳动是否光荣回答不知道,两者相加达 36.94%。学生对劳动 在认识上的这种偏差也反映在职业选择上。在被调查188 人中,仅有 10 人选 择产业工人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占 0.53%,选择农民的只有 17人,占 0.91%。调查中,教师对一部分学生不热爱劳动、轻视体力劳动乃至害怕、逃避艰苦劳动,贪图轻松、舒适生活的倾向普遍表示担忧。
3.道德观念方面
道德观念涉及面很广。其内涵在相当程度上与人生价值观是交叉的。本次调查立足于对一个社会主义公民处世为人、立身行事的基本要求,考察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水
准。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中良好的道德品质主要表现在热心公益、遵守纪律、拾金不昧、诚实守信等方面。如问“当你看到慈善组织为扶贫帮困筹款时,你最可能的做法”时,选择“慷慨解囊”的达 71.2%;问是否愿意“在公共汽车上为老、弱、病、残者让座”时,表示愿意和比较愿意的占 63.28%;问对待随地吐痰的看法时,71.38%的人认为不可取。
4.心理品质方面
在被调查的学生中,表示对自己的前途有信心的达81.79%,显示绝大多数学生乐观豁达的良好心态。说明学生意志力正在增强,已能按照自己既定的目标来 支配自己的行动。在情感发展方面,也显示出深沉、宽容的良好心态。如问及在与同学发生矛盾时,能否设法主动消除矛盾,持肯定回答的占到 68.4%。
(二)当前学生的思想特点
调查显示,当前高中学生的思想呈现出与以往各个时期的中学生明显不同的 特点。概括起来,当前学生的思想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现代意识显著增强 调查表明,当代高中学生关心祖国的命运和前途,思想活跃,勇于探索,较之以往的高中生,具有更强的现代意识,包括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法制 意识和开放意识。在自立意识方面,主要表现为“崇尚自我、发展个性”倾向,集体生活中强烈 的参与欲和自我表现欲以及人际关系中突出的自主、自立、自理要求等。他们感 到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总想摆脱对家长、老师的依赖,希望得到家长、老师和社 会的理解与尊重。在竞争观念方面,他们很愿意接受诸如市场选择、成功机遇这 些概念,要求公平竞争,对竞争跃跃欲试。
2.思想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协调性和不平衡性 调查显示,当代学生思想的主流是好的,但其思想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协调性 和不平衡性。思想发展的不协调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认识水平与行为表现的不协调。从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看,学生对大部分问 项的正确观点的认同率都相当高。如前所述,政治方面他们拥护四项基本原则,思想方面认为应提倡勤俭节约,道德方面愿意在公共汽车上让座,在遵纪守法方 面表示应遵守各种法规,包括见绿灯亮时再过马路等等。这些统计结果与教师座 谈反映以及我们日常所看到的情况是有差距的。
(2)理论认识与能力发展的不协调。高中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积累,特别是思 想政治课较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常识和社会科学常识的传授,已具有一定的理 论知识基础,但运用学到的理论观点去观察、分析和说明现实问题的能力差距还 比较大。对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显示,有的同学对同一类问题甚至同一个问题,有时看法截然不同,出现前后
矛盾的情况。
(3)竞争意识与心理发展的不协调。如前所述,当代高中学生竞争意识明显增 强,他们有进取心,喜欢发表独立见解,遇事爱争个高低。无论是上课、讨论还 是集体活动,都爱表现自我。但他们对竞争中的困难与可能出现的挫折缺乏心理 准备和心理承受能力。
三、对调查结果的思考——当前学生思想状况成因分析和对策建议
(一)当前学生思想状况成因分析 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其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正在健康地成长,同时也 存在着一定的消极面,不可忽视。根据我们对其形成原因的初步研究,主要有四 个方面的因素。1.时代因素——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和暂时困难同时并存 这一代中学生步入中学的时候,正是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 的历史阶段的时期。这一时期,我们党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 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改革开放 迈出了重大步伐,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的综合国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提高。就上海而言,90 年代的前五年,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社会 经济飞跃发展,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建设成就举世瞩目。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经济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同时并存 培育和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当前社会经济生活的主题。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市场,离不开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有力地推动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且有力地冲击着旧的落后于时代发展的传统观念,给人们的 观念现代化带来空前的动力。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和自主性,促使人们奋发向上,求真务实,积极进取,追求自强、自立和独立的人格。市场经济的自主性也带来 了人们组织纪律观念的淡化与松驰。当前在部分高中学生中,讲求实惠,追求自 我价值,而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趋于淡漠,与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 有着密切的联系。
第四篇:大一学生适应状况总结
大一学生适应状况
教育学院2010级心理学
姓名:XXX1120320100XX1、引言
为了了解大一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的状况,我们分别从生活,交际,学习三个方面
设置问卷进行调查采集数据。本实验根据30名被试的对问卷的回答情况,从而
初步估计大一学生适应状况。
本实验的目的是:证明家庭背景,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对被试的适应能力有影响,存在相关关系。
2、方法
2.1被试
该实验随机选取了30名大一学生作为被试,其中男女生各15名;城市的10名,农村的20名;独生子女的12名,非独生子女的18名。
2.2材料
从生活,交际,学习三个方面设置问卷,较全面的包括了大学生的适应状况。该问卷共有10题,其中生活的有5题(1-4,10),交际的2题(5、6),学习的3题(7-9);问卷采取计分方式,包括生活,交际,学习以及总分(总分即总体适应能力=生活+交际+学习)四个维度。其中第3,4,5,8,9题采取反向计分。以分数低的表示适应能力好,分数高的表示适应能力差。
2.3实验设计
该实验是以3×10的实验组内设计。自变量1个,即被试;有3个水平:家庭背景,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因变量为被试在不同题目的不同回答。
2.4实验程序
2.41发放问卷并说明实验的目的;但并未告诉被试是以计分方式进行数据的处理。
2.42引导被试读完导语之后进入实验,被试一次性做完问卷所有的题目。
2.43被试选择自由的时间进行问卷的回答;
2.44问卷回收,整理问卷数据并录入
2.45使用spss17.0软件
3、结果
表3-1总体适应能力与家庭背景、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的相关性
总r
分 p
表3-2总体适应能力与家庭背景、性别、是否独生子女的线性相关
回归性
t
1.197
0.449
-0.781 p 0.243 0.657 0.442 df 方差检验 F p 家庭背景 0.202 0.294 性别 0.093 0.632 是否独生子女 0.086 0.657 280.5680.641
从表中数据可知:大一学生的总体适应能力与家庭背景、性别、是否独生子女不存在相关性,即家庭背景,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对被试的适应能力没有显著性影响。
4、讨论
本实验中家庭背景,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对被试的适应能力没有显著性影响。导致这种结果有以下原因:1.这可能是样本容量相对较小导致的,从而导致结果不能说明最初设想;2.问卷设置的不合理;3.在21世纪,学校家长较侧重学生各个方面的培养而使学生适应力较强;
4.在分析数据时选用的方法有误。因此要想使实验达到既定目的,可增大样本容量以及改进问卷质量(即使问卷结构合理化,各个方面问题的设计及题数相对合理);再者寻找合理的分析方法。此外,实验中并无设置适应能力好差的标准,这无疑是一种缺失,可以找相关常模以便于进一步分析数据。
5、结论
该实验否定了设想总体适应能力与家庭背景,是否独生子女,性别有关系,或者说家庭背景,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对被试的适应能力有影响,存在相关关系。
6、参考文献
《心理学统计基础教程》孟迎芳刘荣 郭春彦 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9出版
7、附录(原始问卷)
大一学生适应状况调查问卷
个人基本信息:
您来自:A城市B农村
您的性别:A男B 女
您是否独生子女 :A是B否
1.在大一的这段时间里,您时常感觉生活是
A轻松实在的B忙碌充实的C烦闷无趣的D迷茫劳累的2.在与舍友相处的过程中,您感觉
A很友好很开心,彼此照顾B平淡,没什么特别的C有时很融洽有时有些矛盾D水火不容,十分难受
3.您课余时间主要做些什么
A上网、打游戏、看小说B泡吧C其他D参加组织或活动E自习或听课
4.会否因为思念家乡的亲人同学朋友而情绪低落甚至失控
A经常性B偶尔C很少
5.您的交友范围是
A更多的还是以前的老同学们 B仅限宿舍及宿舍附近C全班乃至全院都有涉及
6.您会采取何种方式应对压力或挫折
A发泄(哭,倾诉、写信、日记)
B转移(心里不愉快时娱乐、读书、游戏)
C压抑(喝酒、睡觉、假装高兴)
D顺其自然,自然调整
7.对大学的课程安排(与高中相比),您觉得
A十分合理,很适应,充满激情B一般般,没太多意见
C有些觉得有用,有些觉得无聊D完全无所适从
8.对于大学的学习任务,您感觉
A压力十分大,课业繁重B一般般
C比高中轻松点,但还是存在较大压力D毫无压力,轻松应对
9.对大学的作业和考试,您是
A平时不做作业,到考试才临时抱佛脚,很忙乱
B看心情,反正考试混个及格就行
C工作比较少时就会认真学习,比较忙时就会忽略
D都有温习功课的习惯,学习循序渐进,考试得心应手
10.您觉得您在大学生活里您的心情变化是
A总是快乐的B大部分时间感觉愉快,有时烦恼
C喜怒无常,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D总是抑郁难过
第五篇:2010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时间 :2010年11月8日
二、调查对象:各班学习委员和学生代表
三、调查的目的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
2、分析学生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情况。
4、通过征求学生对老师教学方法的建议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调查问卷
学生问卷,内容涵盖学习目标、学习兴趣、学习方法、课堂环境、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精神状态以及对教师的教学建议等几个方面。在这些班级的调查问卷中,发现所有学生都能够实事求是地说出自己的感受并对自己客观分析,并诚恳地对老师提出意见和建议。
(三)调查结果:
1、学习兴趣及对课程的理解(大部分学生都有讨厌的课程并写出原因)
2、喜欢怎样的课堂环境和老师(100%的学生喜欢上课有激情的老师并喜欢活泼民主的教学环境,有部分学生不喜欢现在的上课方式或者有顾虑)
3、学习方法(40%的学生愿意与别人交流研讨,30%的学生可以制定学习计划但不能坚持,10%的学生听不懂,所以知识掌握不扎实不全面)
4、管理方式(70%的学生觉得学校的计划式班级管理课对自己的行为习惯养成没有作用,20%的学生认为有一定作用,10%的学生认为作业很大。)
四、学生对老师提出的建议归纳如下:
1、不能太严肃,要以表扬鼓励为主,给学生信心。
2、课堂上多增加竞赛活动,及时给予评价,喜欢气氛活跃的课堂。
3、引导我们掌握好的学习方法,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4、老师态度要和蔼,要多一些微笑,不要总是板着脸。有的教师带着情绪上课,学生感觉不舒服。教师说话声音太小,一是听不见,二是不足以引起学生注意。
5、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的教师上课就让看书,然后做学案,接着就背知识点,特别无聊。
6、要灵活运用学案,而不是依赖。作业练习过多,导致抄袭泛滥。
7、要求教师不能不上课,对非考查学科反响较大。
8、建议学校多组织一些活动。
9、课堂上学生展示后,对一些重点知识要求老师作必要的讲解,特别反对学生展示完毕后老师就没事了。
10、建议老师严格管理课堂,反对教师上课一些同学睡觉、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有的教师上课应付。不要拖堂和占课。
11、建议教师对犯错误的同学不要使用辱骂性的语言。
五、反思与改进建议:
作为生命主体和思想主体的学生,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有自己的尊严和发自内心的合理需求。学生回答的情况基本真实,是学生真正的内心感受和想法,这些建议也是很朴实的语言、很真诚的表达,它们不是强硬的规定和严格的制度,而是十分客气且正当的需要。
1、老师讲课精神饱满,有热情,老师讲课时的热情其实是教师内心对知识的热爱的外在体现,也是自己工作热情的流露。
2、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之后,由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加以巩固提高。
3、靠教师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身教胜于言教。每位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行动去教育学生,特别是教师的言语、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有的气质、胸怀、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更深、更大,杜绝教师带着消极情绪上课。
4、特殊的课堂环境及学习方式需要老师耐心细致的点拨引导,课堂纪律的维持老师们应多下工夫,要让课堂活而不乱。
5、全体教师要对计划式班级管理课进行研究,探索管理方式,创新课堂模式。
梧桐花中学 201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