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野菜加工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南丹县城关镇祥青农产品加工厂
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3、项目业主:杨青云
4、项目拟建地点:南丹县城关镇
5、项目建设规模:年处理新鲜蕨菜、鱼腥草(摘尔根)各1000吨,年产“匡氏”山野蕨菜、“匡氏”鱼腥草各800吨。
7、总投资估算:项目计划总投资72.97万元,其中首期固定资产投资40万元,流动资金9.89万元。
8、资金来源:全部项目建设资金由项目业主自筹解决
二、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南丹县位于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缘,历史悠久,宋置南丹州,元改南丹安抚司,明复南丹州,清称南丹土州,民国七年(1918年)改州为县,沿袭至今。地理位置界于东经107。01'至107。53',北纬24。25'至25。31'之间,东邻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南接河池市金城江区和东兰县,西与天峨县接壤,北靠贵州省平塘、独山、荔坡、罗甸四县。县城距首府南宁市280公里,距广西工业重镇柳州282公里,距河池市政府所在地84公里,国道210线和黔桂铁路纵贯县境,是云南、四川、重庆、贵州等省(市)入海的便捷通道,总面积3916平方公里,辖8镇5乡,总人口28万人。
南丹县地处低纬度,属亚热带山地季风季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为16.9度,全年无霜期近300天,年平均日照1257小时,年平均降雨量达1476毫米。独特而又适宜的气候,造就了南丹县丰富的物产,除了有色金属矿藏闻名于世之外,南丹县还出产许许多多独特的农副产品,只是由于多年来南丹县人民太过专注于矿业开发,从而忽略了农副土特产品的利用,造成南丹县的农副土特产品“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局面。其中南方人喜食的野生绿色食品——蕨菜和鱼腥草就大量地产自南丹县,据估算,南丹县目前的338万亩的林业用地中,生长蕨类植物的面积约230万亩,每年春季出产的蕨菜可达25万吨左右。鱼腥草对生长的环境要求比较苛刻,但也有100多万亩,每年出产鱼腥草根(摘尔根)1万吨左右,而且只要有利可图,即可以号召农民大量种植,仅仅就这两类野生食物的开发来讲,前景就极为广阔,因此,南丹县的农产品加工业大有可为。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挖掘南丹县农业资源,充分利用和开发南丹县丰富的农副土特产品,把农业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培植南丹县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是南丹县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
独特的地理区位赋予了南丹县丰富的资源,闻名区内外甚至国外的矿产资源曾经给南丹县带来了丰厚的财富,为南丹县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随着“7.17”矿山事故的发生,全面整治矿山秩序,矿业生产受到大幅度的压缩,南丹县的社会、经济状况骤然下滑。新一届县委、政府领导审时度势,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提出了“做强做大第一产业、调整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其中的“调整发展第二产业”的任务,就是要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向品牌倾斜,把南丹县优势的农副土特产品生产建成规模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明显的产业,在促进全县经济增长的同时增加农民的收益,南丹县城关镇祥青农产品加工项目的实施,顺应了南丹县经济发展大潮,符合县委、政府的总体工作思路。
2、南丹县目前的338万亩的林业用地中,生长蕨类植物的面积约230万亩,每年春季出产的蕨菜可达25万吨左右,鱼腥草对生长的环境要求比较苛刻,但也有100多万亩,每年出产鱼腥草根(摘尔根)1万吨左右,这些野生食物资源,由于没有一个加工企业收购,每年能够上市销售的不到其中产量的10%,还有大约90%左右的产量长成野草白白老化掉。南丹县城关镇祥青农产品加工项目的实施,即可以对其中一部分的产量进行消化,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可以为部分农民开创脱贫致富的路子。
3、山野蕨菜、鱼腥草等野生蔬菜如果没有经过加工保存,一般都是季节性出产、季节性消费,这就容易出现供销矛盾,出产季节大量上市,产大于销,价格低贱,容易出现滥市,农民销售收入不高;而在非出产季节,市场上大量需求,农民们又无货可供。因此,兴建这样一个农产品加工厂,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矛盾,出产季节由加工企业收购进行加工保鲜,农民收益有保障,非出产季节由加工企业向市场供应经过加工保鲜过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所以,南丹县城关镇祥青农产品加工项目的实施很有必要。
三、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一)需求分析
南丹县漫山遍野生长的野生蕨菜、鱼腥草等野生蔬菜,和其他地方一样,都是大受消费喜爱的“绿色食品”,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大多崇尚回归自然,餐桌上野生植物悄然走俏,在解决了“吃饱”的问题之后,人们更注重的是“吃好、吃出健康”,南方的人素来喜食野生蔬菜,其中特别是野生蕨菜、鱼腥草这两类传统野生蔬菜。由于南丹县气候独特、土壤肥沃,出产的蕨菜和鱼腥草特别肥大鲜嫩,味美可口,深受各地消费者喜爱,项目业主从事山野蕨菜、鱼腥草加工销售多年,尽管只是小规模生产,但与之联系的湖南、广东、海南等地客商,仅对山野蕨菜、鱼腥草两宗产品,供货需求就达100多万公斤,还不包括泡酸豆角、泡辣椒等其他需求产品,有待于开发的市场就更广阔了,而南丹县目前还没有这类加工企业,这是一个供不应求的生产行业。可以预见,南丹县城关镇祥青农产品加工项目的实施,将是一个企业高效、农民增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二)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
根据项目业主的实际条件和能力,南丹县城关镇祥青农产品加工项目的建设规模初步规划为:年处理鲜蕨菜、鱼腥草各1000吨,出产“匡氏”山野蕨菜、“匡氏”鱼腥草各800吨。主要建设内容有:
1、征地、平整场地700m2;
2、建围墙100m;
3、新建厂房、宿舍、仓库共400m2;
4、新建浸泡池40个共320m3;
四、建设条件及选址
(一)、建设条件
1、自然条件
南丹县地处云贵高原南麓,属亚热带山地季风季候,气象水文资料如下:年平均气温为16.9度,全年无霜期近300天,年平均日照1257小时,年平均降雨量达1476毫米,年最多风向为偏东风。
2、水电供应条件
项目建设地点于位城区规划范围内,初步决定征用城关镇城东区铜江居委老四队的集体土地,水、电皆通,项目生产无需大量用水、用电,接通生活用水、用电即可。
3、交通条件
项目初步选址位于210国道线寨任二级公路旁,在拟议中的西南铁路南丹站边上,距城中农贸市场不足2公里,不论内销还是外运,交通条件极为便捷。
(二)、场址选择
经项目业主多方寻找和比较,南丹县城关镇祥青农产品加工厂的初步选址定于县城城东区,地属城关镇铜江居委老四队的集体土地,地处210国道线寨任二级公路南丹入口立交桥西北面约100米处,水、电、路三通,项目实施后,产品内销外运条件都十分便利。
五、生产规模及工艺流程
(一)、生产规模
从原材料供应、产品需求及各种建设条件统筹考虑,确定建设规模为年处理鲜生山野菜2000吨,其中山野蕨菜和鱼腥草各1000吨。
主要产品方案(按投入产出比1:0.8)计:
1、“匡氏”山野蕨菜(半成品)800吨/年
2、“匡氏”鱼腥草(半成品)800吨/年
(二)、工艺流程
山野菜加工,是我国民间传统食品加工工艺之一,具有工艺流程简单、工艺配方保密、制成品风味独特的特点,本项目采用的生产工艺也是如此。
按工序,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1、扎把:将采收来的山野菜原料扎把、清理并切除老枝、细根、麻点等;
2、清洗:洗净原料;
3、晾晒:将扎把山野菜悬挂、自然晒干水分;
4、腌制:在浸泡池(缸)中将盐和其他配料按一定比例兑水调成腌制液,放入晾干山野菜,密闭封存;
5、封存:时间2个月左右;
6、启封整形:将腌制好的山野菜启封、出池(缸),去掉烂枝、残枝,重新扎把;
7、脱水包装:将山野菜脱水,按2000克/袋包装;
8、产品入库、上市;
整个生产过程除鲜生山野菜清洗水之外,没有其他有害废水排放。
六、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一)投资估算
1、估算依据
国家、自治区、县、市有关政策规定;原料、辅料近期本地实际售价。
2、估算结果
(1)固定资产投资40万元,详见“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2)流动资金投资32.97万元,一期投产铺底流动资金9.89万元。其中:按年产蕨菜800吨,吨加工成本1700元(详见“总成本测算表”),年周转6次计,需流动资金22.67万元;按年产800吨鱼腥草,吨加工成本2575元(详见“总成本测算表”),年周转20次计,需流动资金10.3万元;两种产品正常生产年共需要流动资金32.97万元。由于产品投产初期,市场开拓尚需一定时间,故暂定此阶段实际产量只能达设计能力的30%,即需铺底流动资金为9.89万元。
(3)项目总投资72.97万元,首期投资49.8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9.89万元。
(二)资金筹措方式
项目全部投资资金由项目业主自筹解决。
七、项目进度安排
2004年11月~12月:项目登记备案;
2004年12月~2005年元月:办理土地征用手续;
2005年元月~2月:初步设计,报建开工;
2005年3月~5月:土建施工,设备定制安装;
2005年6月:项目建成投产(首期达产率为30%)。
八、综合效益分析
(一)成本测算
总成本测算见后附表,测算结果:
1、年总成本费用342万元,其中野生蕨菜总本费用136万元,鱼腥草总成本费用206万元。
2、单位成本:野生蕨菜1700元/吨,鱼腥草2575元/吨。
(二)销售收入和税金
1、产品产量及价格:
(1)、“匡氏”野生蕨菜产品:800吨/年,不含税价2800元/吨;
(2)、“匡氏”鱼腥草产品:800吨/年,不含税价2900元/吨;
2、增值税:
暂按小规模纳税人测算,取6%税率,税中费:城市建设维护费5%,教育费附加3%。
3、计算结果:
达产正常年销售收入456万元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增值税27.3万元,城市建设维护费1.4万元,教育费附加0.8万元.(三)、损益估算
计算过程略。计算结果:
年销售收入:456万元
年总成本费用:342万元
年税金及附加:28.5万元
年利润总额456-342-28.5=85.5(万元)
年上交所得税(第4年起计,前三年免税,税率33%):28.22万元
税后利润:85.5-28.22=57.28(万元)
投资利润率:117.2%
全部投资回收期为0.85年(不含建设期0.25年)
盈亏平衡点:2.63%(以生产能力利用率为100%计)
九、结论和建议
该项目建成投产,填补了南丹县山野菜深加工的空白,研究结果表明,实施本项目工艺技术可靠,具有地方特色,共需投入固定资产投资40万元,流动资金32.97万元,一期项目总投资49.8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9.89万元,项目所需资金均由项目业主自筹解决。
项目正常投产后,可以加工处理山野菜2000吨,年产山野菜半成品1600吨,其中山野蕨菜800吨,鱼腥草800吨,年均收入456万元,年均税金及附加28.5万元,年均税后利润57.28万元,投资回收期为0.85年,投资利润率为117.2%,经济效益显著。
该项目对本地丰富的山野菜进行深加工,使其就地增值,能进一步发挥山区土特产资源优势,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项目同时还以可安排15人就业,社会效益较好。综上所述,项目是可行的,建议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使该项目能够早日实施。
南丹县城关镇祥青农产品加工厂(筹建)
二○○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第二篇:昭平县万亩山野菜绿色食品种植加工项目建议书
昭平县万亩山野菜绿色食品种植加工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昭平县万亩山野菜绿色食品种植加工
2、承办单位概况:广西昭平县农业局是隶属于昭平县人民政府的行政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种植业规划;承担农业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技术推广等项目的规划管理并组织实施;拟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措施,指导参与全县主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的制订;参与组织农产品加工与流通,指导协调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体系的现代化建设,预测并发布农业和农村经济信息;研究、拟定全县乡镇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措施,推荐和培植农业产业龙头企业,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乡镇企业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实施;研究、拟定有关乡镇企业体制改革,引导乡镇企业的产业、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产品质量和经营管理水平;指导和管理县农技、种子、土肥、植保、经作、水果、农业科研等业务部门。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
山野菜生长在自然无公害环境中,具有无污染、鲜嫩、清醇、芳香等独特滋味,被誉为天然“绿色食品”。山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大多具有保健作用,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兴起了“野菜热”,山野菜的开发利用已成为21世纪蔬菜生产的热点。从第一、二届中国野菜专业会议看,国内市场年需求野菜已达300万吨,且呈逐年上涨之势。在国际市场上,山野菜以其绿色无污染、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而受到国外客商的青睐。我国加工出口的山野菜品种如蕨菜、龙须菜、山芹菜已有十几个品种。出口到日本、南韩、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
国际市场山野菜年需求量为200万吨,仅日本和韩国,每年就需从我国进口野菜30~50万吨。由于日本人喜欢用紫苏叶卷生鱼片蘸调料吃,日本每年需进口紫苏叶20亿片,而我国能提供的货源还不到日本需求量的10%。据中国农技协野菜开发推广中心的市场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全国野菜的日总投放量仅10吨,还不及一个小型城区居民蔬菜日供应量的总和。我国野菜的生产供应能力难以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因而野菜开发的市场空间还很巨大,开发山野菜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昭平县地处桂东山区,全县总面积3273平方公里,总人口39.2万;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森林覆盖率长期稳定在78%左右,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植被茂盛,山上盛产蕨菜、荠菜、益母草、山芹菜、山竹笋、紫苏、马齿苋、雷公根、蒲公英、珍珠菜等种类繁多的山野菜,在我县的295万亩海拔低于800米的山地上均有分布,蕴藏量十分巨大。而近年来,我县的乡镇企业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如能转而进行山野菜的采集加工和种植,将会给我县的乡镇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这不仅能为我县的乡镇企业赢来第二次创业机会,而且能大大缓解农村及城镇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压力,对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财政的增长、农民的增收都十分有利。
三、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建设山野菜种植基地。在保护山野菜资源的前提下,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在昭平、文竹、仙迴、庇江、走马、富裕等六个乡镇建立10000亩山野菜绿色食品种植基地,计划引进种植日本紫苏2000亩、雷公根2000亩、紫背菜2000亩、马齿苋1000亩、马兰2000亩、薄荷1000亩。计划建设时间为2年,每年各建设5000亩。
2、建设山野菜加工厂。拟在昭平镇建设山野菜加工厂一个,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
3、购进先进加工设备,如烘干机、脱水机、真空杀菌封装机、保鲜库、冷藏车等,根据客户要求进行保鲜、腌制、干制等深加工。
4、建立销售信息网络,在全国乃至世界部分国家建立昭平山野菜销售中心。
四、产品方案,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的初步设想
1、项目产品方案及工艺流程
为了适应现代人们对食品的高标准要求,本项目产品定位在中、高档水平,实行品牌策略,在产品质量、包装等方面力求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本项目初步拟定生产速冻野蕨、山竹笋、马齿苋、紫苏、紫背菜、薄荷、雷公根等产品,根据行情和市场发展动态开发一些新产品。
速冻野菜生产工艺流程:原料选择→漂烫、冲洗→整理、分装、沥水→预冷、冻结→挂冰衣→包装、贮藏。
2、拟建规模和建设地点
本项目拟选择昭平县昭平镇建厂,拟建厂房800平方米。拟建速冻蔬菜生产线一条,日生产量25吨,年加工鲜野菜10000吨。投资总额为1000万元。
五、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引进厂商及协作关系
1、自然条件
昭平县地处广西东部,位于东经110°34′-111°19′,北纬23°39′-24°24′,东与八步区相接,西与蒙山县为邻,南靠苍梧、藤县,北连平乐、钟山,全县总面积3273平方公里。属中亚热带气候。境内雨量充
沛,年雨日186天,年平均降雨量2023.6毫米,年平均气温19.9℃,年总日照1518.9小时,年平均无霜期310天,适宜多种野菜生长。
2、生产条件
项目拟建厂址的昭平镇及近邻的文竹、仙迴、庇江、走马、富裕六乡镇为我县野菜主产区,野菜资源丰富。项目建成后,可培育和引进优质高产的野菜新品种,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单产和总产,满足厂家对原材料的要求。
3、水电条件
昭平镇地处昭平县城,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县城附近就有中型水电站1座,完全能满足生产企业的用电需求。
3、交通条件
目前,昭平镇有二级路连通贺州市、桂林市和梧州市,距贺州市128公里,距桂林市210多公里,距梧州市约210多公里。
4、技术条件
全县共有从事种植业的专业技术人员151人,其中农艺师62人,助理农艺师64人,农艺技术员25人,均有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能承担项目的生产栽培技术管理业务,配合厂家做好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和技术宣传、培训等工作。
5、协作关系和引进国内外厂商的初步分析
采取合作,合资或独资的合作关系,通过招商引资的办法促成该项目。
六、市场预测
近几年山野菜消费热在国内外悄然兴起,国内外对山野菜的消费量剧增,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内外贸易市场一体化,国外市场需
求日渐增长,产品出口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青睐,尽管出口成交价不断上涨,但仍满足不了出口需要,市场潜力巨大。根据网上调查,目前速冻野菜平均每吨可卖到5000元左右。
七、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设想
㈠投资估算
1、基建投资:45万元
⑴ 厂房 500 ㎡×650元/㎡=32.5万元
⑵ 办公室100 ㎡×550元/㎡=5.5万元
⑶ 仓库100 ㎡×350元/㎡=3.5万元
⑷ 其他100 ㎡×350元/㎡=3.5万元
2、设备投资:400万元
⑴ 冷藏车1辆 80万元
⑵ 速冻蔬菜生产线一条300万元
⑶野菜育苗大棚和保护设施 20万元
3、安装费
4、征地费5万元1000 ㎡×150元/㎡=15万元
5、不可预见费35万元
总计500万元
㈡资金筹措设想
总投资1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耕地租金和野菜种苗费约500万元。拟引资500万元。
八、项目建设期及进度安排
项目建设期为2年,生产期15年,即从2004年至2005年为建设期,2006年进入正式投产期。
九、效益评价
1、经济效益:据调查,种植野菜每年按3造计,每亩年可产鲜野菜1500公斤,以收购价1.5元/公斤计,每亩年产值可达2250元,扣除每亩投入种苗采集费200元、种植管理费约800元后,每亩野菜可为农户带来1250元纯利。项目区10000亩野菜年可为农民增收125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对加工厂而言,项目达产后,年加工鲜野菜10000吨,销售速冻野菜8000吨,年销售额4000万元,利税491万元。
2、社会效益:本项目实施后,其产品均为无公害绿色产品,顺应市场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本项目实施是推进我县农业产业化、农业企业化的需要。并在市场需求驱动下,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延长其产业链条,提高野菜产品附加值。
昭平县农业局
二○○四年八月二十日
第三篇:项目建议书 土豆加工
寻甸县马铃薯综合处理厂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土豆综合处理厂建设项目
(二)项目实施单位:寻甸县劳动局及其政府办
(三)建设地点: 云南省寻甸县清水海附近
(四)、特色项目:新鲜土豆保鲜库;
产品多样化加工室;
土豆皮处理;
清真土豆坊(特别)。
二、项目介绍
1、项目内容:土豆“清真”加工厂(尤其为回族自治县区域大量提供优惠
产品让其放心食用,扩大市场的同时,体现了尊重少数民族文化这一传统);土豆现代化保藏:(实现全年新鲜土豆的循环供应,实现全区域输送);土豆皮处理(可以直接处理完了可师部分直接在当地销售给某些香料加工厂;不可食部分作为饲料,肥料和某些原料实现了低投资高输出最低资源耗费的特点);
2、资源状况
全县以种植业为主,主要以山地、水田为主。境内土壤主要有黄壤、山地黄棕壤。大部分种植区均为山区,适合土豆增值,境内交通便利,全县耕地面积 50000多亩,以种植玉米、马铃薯为主要经济来源,是全省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繁育基地。2010年全县马铃薯播种面积达到38000亩,总产量可达80000吨。农民生产的马铃薯主要作为饲料和部分食用,原材料资源丰富,开发建设马铃薯食品加工是一个高利润的项目,不但可以提高马铃薯商品价值,延长生产链,还能带动马铃薯种植区马铃薯品种的改良、产量的提高,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山区经济的发展,加快了西部经济发展。
3、投资估算
1、项目总共投资1000万元。其中加工设施投入800万元,基地建设及其他投入200万元。
2、项目效益
达产后,可年加工马铃薯30000—70000吨,可年实现销售纯收入1500万—3000万元。项目投资回收期为1年。
三、项目背景和政策支持
1、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
(1)产品自身优势:
马铃薯营养丰富,素有“地下苹果、“第二面包”之称。云南是全国马铃薯主要生产地,据报道,只食用全脂奶粉和马铃薯制品,就能提供身体所需的一切营养成分,因此认为马铃薯将是世界粮食市场上的一种主要食品。
土豆深受消费者喜欢,老少皆宜,贫富都爱,不仅是调味品,作为蔬菜,在一些地区土豆成了主菜甚至可以代替米饭。有约四分之一的家庭晌午和晚餐均是用土豆的。土豆种植简单,需要的投资极少,投资少,成本低,易增产,不易受
雨水影响。土豆加工制作简单,产品可以进行多样化发展。
(2)地区条件优势:
(1)在寻甸县,据调查在寻甸土豆是消费者深爱的食物之一,甚至可以居榜首,在寻甸很多土地受当地开发化工厂而受到污染,于是像考烟,大豆,玉米等很多农作物均减产,成本递增,再加上现在气候变化大异导致很多农民渐渐对农作物失去信心,但是土豆却可以很难受到很大影响,不管是很贫瘠的山地还是很恶厉的自然条件,土豆都可以生长的很好,甚至可以常年种植土豆没有强烈的季节挑剔性。不仅山地,水田也可以种植出优质土豆。而寻甸县的水田面积却是很丰富。
(2)当地农民每年种植大量土豆因为不能及时出售在地里或者在家里不能很好保藏导致土豆腐烂失水,这样每年要浪费大量的土豆,在地里腐烂的话甚至会污染土地,所以可以减少土豆的浪费和污染,增加当地全民经济。
(3)劳动资源丰富:当地山村居多农民占据不占六分之五,不仅可以鼓励很多农民积极种植土豆,给很多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可以实现当地劳动资源的平衡。
(4)符合现代化市场需求:
我国的“十五”食品工业发展规划指出,“十五”期间,要积极发展马铃薯加工工业,到“十五”期末,建立起马铃薯全粉及加工品、淀粉、专用淀粉、马铃薯方便食品等产品系列,使马铃薯加工工业成为中西部地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目前发展马铃薯深加工项目恰合时机。
为进一步扩大马铃薯脱毒良种推广面积,提高马铃薯生产水平,促进马铃薯特色产业发展,推进全县马铃薯生产向产业强县跨越,使马铃薯产业真正成为引领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我县土壤、气候适应马铃薯的生长,现有大面积马铃薯种植,品种优、产量高。非常适宜进行马铃薯深加工,为本项目提供了足量的原料资源。通过实施马铃薯深加工项目,提高马铃薯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真正实现农民增产增收,农业增效,财政增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项目投资人概况(对拟引进投资商的要求)
土豆深加工项目市场前景广阔,薯片、薯条是最好吃的小食品,马铃薯淀粉、粉丝供不应求。在寻甸县创办马铃薯深加工企业有如下优势:在我县及周边县市没
有马铃薯生产基地;县内有充足的劳动力;四通八达的交通;充足的电力;完善的通讯设施。能得到寻甸县县委、政府的始终秉承“你投资、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的原则,能够得到其的最大支持!
四、项目方案
本项目产品为多样化加工土豆(分多条生产线制成土豆片,土豆粉,土豆丝,土豆条„„的生产链),各产品循环输送歪区域。
要求具备严密、高效的组织机构,拥有一支注重诚信,素质优良,创新开拓和团结务实的管理队,高层管理人员在产品研发、生产、市场销售等领域具务拥有一定的专业技术和丰富经验。其主要管理人员如下:设经理1人,副经理3人,下设生产、行政、财务、营销等核心管理层,职责分明,保证运行有效;员工100人,操作工人50人,辅助性员工10人。
五、市场分析
(1)“清真土豆坊”的建设可以增加很大积极性,据了解,在当地的超市没有清真标志的土豆,当地回族是不食用的,而当地的消费者大多数是回族,我们可以按照清真的标准制作产品可以远销给异地的穆斯林。
(2)本项目凭借着产地、质量、价格、销售网络、地理位置、政策等方面的有利因素,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
(3)在当地土豆约3毛/kg,但是在本省一些大型超市3元/kg,在外省甚至为3元/500g,可见新鲜土豆外销的收益是很客观的。
六、项目定位和选址
(一)、项目定位(地位及发展方向)
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生产设备,建设马铃薯食品系列加工项目,建立起马铃薯全粉及加工品、淀粉、专用淀粉、马铃薯方便食品,马铃薯保鲜和马铃薯速冻等产品系列,使马铃薯加工工业成为西部地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主要发展薯条、薯片多味食品、各类复合薯片及全粉等快餐以及方便食品大规模马铃薯淀粉生产基础上发展淀粉衍生物的生产。实现从品种选育、种薯生产、商品薯及原料薯的生产、预处理、加工工艺、加工设备、包装、储运、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全面管理、统一规划和实施;引进马铃薯全粉、薯片、薯条、脆
片、膨化食品等生产工艺设备,生产全部实行机械化、自动化;建立专业的马铃薯生产质量检测体系,规定用于膳食、餐馆、工业加工等不同的指标要求,对各种马铃薯加工品的制作方法,产品质量、包装等严格操作规范和标准。
(二)、发展方向:
1、小厂扩大项目综合。为适应市场发展需要和消费者多样化的选择,实现该厂为综合项目处理,实现资源最优配置,2、生产规模化。为提高市场竞争力,适合当地发展,就地取材,以获得规模效益,占据很大的马铃薯淀粉市场。
3、技术高新化,采用当今国外马铃薯加工业方面的高新技术,使马铃薯加工业向着节水、节能、高效率、高质量、高利用率、高提取率等方面发展。
4、质量控制全程化。引进发达国家在马铃薯食品加工业方面采用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以确保产品质量和食物安全。
(三)、项目选址
1、建设地点:拟定在我县马铃薯加工厂房面积8000平方米,定员100人,开发马铃薯系列产品,并在我县建立1万亩标准化脱毒马铃薯生产基地,辐射带动周边县市马铃薯产业大发展。
A、区域综合环境
(1)、地理环境:寻甸清水海是寻甸县的中部地区,方便周围县区输送货源交通便利。这里离寻甸南岭加工厂邻近方便水电输送。
(2)、生态环境:清水海是当地有名的淡水湖,适合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可以减少对水处理的成本。该县土壤酸碱度等十分适宜优质马铃薯的生长。全县北部山区更是繁育马铃薯良种的基地。
B、局部环境
1、生态条件优良。厂区内无污染生态环境优越,是天然的绿色食品的最佳生产区域。
2、领导重视。县委、县府领导非常重视我县马铃薯深加工产业项目开发,成立了由县府分管县长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项目领导小组,把马铃薯加工项目作为全县骨干项目。
3、基础设施完备。清水海建立此厂,交通、通信、能源等安全有保障。
七、项目开发思路及初步规划
1、本项目开发的目标及指导思想
目标:建设土豆全粉及加工品、淀粉、专用淀粉、马铃薯方便食品,保鲜土豆等产品系列加工企业,引进先进加工设备和加工技术,使土豆加工业成为西部地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还保证了全部人员均可消费享用,体现了尊重少数民族,重视少数民族文化这一优良传统。
2、总体规划布局
按现代企业制度运作,利用先进的设备、先进的工艺和技术,推行国际化、标准化生产,不断推出包装新颖、产品质量稳定的系列新产品,努力扩大总量,开发特色产业,组织专业队伍,高起点、大规模抓宣传、抓营销、建基地,创立品牌、挤占市场、革新技术、挖潜增效、推广绿色食品技术。让其产品进超市、进院校、进军营,以促进集团消费,拉动优势产业。
3、项目经营思路
以马铃薯加工企业为龙头,带动全县及周边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真正实现马铃薯富裕本县的目的。
八、项目社会效益
通过对该项目的原料供应、市场状况、项目优势的分析及对经济效益的预测,可见该项目原料稳定可靠,产品结构和规模设计合理,市场潜力巨大,风险较小,各项指标优于本行业评估标准,企业建设后将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此项目适合我县的实际情况,能拉动经济建设的速度,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注:此建议书语言显得修饰和官方略见政治性是因为目标投资者为政府相关部门!
第四篇:肉食品加工项目建议书
肉
食
品
加
工
项
目
建
议
书
二○一二年八月
肉食品加工项目建议书
项目名称:肉食品加工项目
项目地点:平昌县星光工业园区
项目性质:肉食品生产与加工
项目内容:建肉食品深加工生产线,冻库改造扩建。
项目投资:1500万元人民币
项目业主:宿州市符篱集烧鸡加工厂
项目进度:正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项目联系人:朱老板 电话:***
一、项目背景
1、市场分析
众所周知,养鸡业是节粮型畜牧业,每2—2.3kg饲料就能换来1kg鸡肉(活重),生产成本和加工后销售成本相对低廉,很适合我国仍处发展中国家阶段人民消费需求;其次,我国各地都有养鸡、食鸡的民族习性,在五千年历史中创造了极具民族特色的德州烧鸡、安徽符篱集烧鸡等各种加工烹饪方式,使千家万户都能品尝到鸡肉美味。再者,随着我国养鸡业在市场销量大的背景下发展迅速,鸡的出栏量由2006年近20亿只跃升到2011年32亿只,养鸡生产为农民增收和畜牧业壮大发展及满足人们对动物性食品需要作出了贡献。
我县近年来养鸡业迅猛发展,据2006年年末统计,全
县出栏商品肉鸡2800万只,养鸡总产值3亿元,约占全县畜牧业总产值的20%,养鸡产业农村经济的增长点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并已形成了区域性的武桥、刘集、新集等肉鸡生产集中区,养鸡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初步显现了农业产业化雏形期的生产格局,因国内禽流感疫情失去的部分销售渠道近期已全面恢复并在扩张之中。又据调查,全国各大超市场烧鸡价高畅销,还可将省外的鸡产品生产成本降低10%—15%购进,使蚌埠地区白条鸡出厂价全国最低,产品市场竞争力凸强。
2、业主介绍
宿州市符篱集肉食品加工厂地处符篱集镇,该企业多年来专业从事烧鸡、肉食品产品生产加工,在全国各大城市如南京、天津、上海、武汉建立起了完整的销售网络,是宿州市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该企业吸引了一大批肉鸡养殖户团结在其周围,有稳固的优质货源保障,年加工销售肉食品5000吨,厂区占地10亩(还拟征地扩建),冻库容量260吨,并于2002年通过国家无公害肉鸡基地和产品认证。由于该企业信誉高、技术强、善经营、会管理,外销产品的生产成本全国最低,产品竞争力强,效益高,其300万元固定资产属优质资产,资产回报率高,可以接纳外方200万元以上的资金或加工设备、技术等合作投资。
3、政策优势
该项目符合蚌埠市肉食品加工产业发展方向,是蚌埠市鼓励投资的领域,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将在土地、资金、技术、规费、人才等方面给予项目扶持。
二、投资概算
共计约需总投入1500万元
1、第一期建年400万只肉鸡自动加工线需300万元。
2、冻库改造扩能至500吨容量需200万元。
三、建设规模、经济效益分析及投资方式
1、建设规模:年加工量为400万只,折合成品600万吨。
2、销售收入:满负荷运行年销售收入可达1200万元。
3、税利:年实现税利100万元
4、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限为2年
5、投资利润率:投资利润率约为18%,财务内部收益率为20.5%
6、投资形式:合作、股份均可
四、项目前期工作
目前已初拟生产量扩建计划,并积极物色合作伙伴,引进全自动家禽加工线项目正在洽谈中,项目可行性论证报告正在撰写中,近期即可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批立项。
五、结论该项目符合蚌埠市肉食品加工产业的发展方向,各种条件初步具备,在五河县实施切实可行。
第五篇:茶叶加工项目建议书
一、项目概况
三万亩优质有机茶生产基地及加工项目
二、项目背景和政策支持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
芦山县地处四川西缘山区,属中纬度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土质为酸性,生态环境优良,是茶叶生长的最适宜地区。项目拟以马牛山茶场为中心,发展种植三万亩有机茶基地。
(二)国家相关的政策支持
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相关政策和地震灾后建设相关政策
三、项目定位和选址
(一)项目定位(地位及发展方向)
茶叶加工基地
(二)项目选址
1、区域综合环境:
芦山县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雅安市东北部,幅员面积1166平方公里,总人口12万。芦山距成都145公里(高速公路),县城由S210线连通雅安(30公里),后可由成雅高速到达成都新津青龙场火车站(100公里),交通便利。
2、局部环境:
该基地建在我县北部山区原始森林边缘地带,远离大中城市和交通主干线。土壤里金属含量国际标准以下,有机肥施用和茶园的管护严格遵照国际标准。
3、周边环境:
基地内土壤里金属含量国际标准以下,有机肥施用和茶园的管护严格遵照国际标准。
四、项目财务分析
(一)投资估算项目
总投资12000万元
(二)项目收益
1、收入:年产值25000万元。
2、营业税及附加:利税1100万元
3、项目投资回收期:5年
(三)项目社会效益
解决就业150人。
(四)资金筹措方式
独资、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