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机动车维修行业危险废物监管新闻通报会
1、汽修店乱丢危险废物最高罚20万
2011-05-18 03:39:03 来源: 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任敏)昨天,市环保局启动全市机动车维修、拆解企业危险废物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检查600多家一类以上汽修企业,违法者可处1万元到20万元罚款,还可吊销行政许可证。
目前,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接近500万辆,从事机动车维修、拆解的企业超过6000家。维修中产生的废矿物油、废铅酸蓄电池、废漆渣等属于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应按照相关法规收集、贮存、处置和利用。
据市环保监察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本市汽修企业处理危险废物常见问题包括:未设置危险废物标识、没有建立专门储存危险废物的仓库、将危险废物和一般固体废物混合、转移危险废物不备案等。部分企业在利益驱动下,还将废矿物油和废铅酸蓄电池等卖给小商贩,并随意倾倒废铅酸蓄电池中的酸液及废漆渣等危险废物,为掩盖违法事实,还向环保部门隐瞒危险废物实际产生量。
从5月起至10月,市环保局将开展宣传培训、自查整改、专项执法检查和抽查评比等4个阶段的专项行动。同时,市环保局制定印发了《北京市维修拆解企业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指南》,明确了维修拆解企业在制度建设、收集贮存、废物流向、法律责任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并向汽修企业免费发放。
今年的检查主要面向600多家一类以上汽修企业,其中包括400多家4S店,汽修店密集的朝阳、海淀、丰台等区为重点检查地段。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环保部门将对相关违法行为处以1万元到20万元不等的罚款,逾期未改正还可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吊销其行政许可证。此前两年时间,本市已经处罚了150余家违法违规企业,最高罚款为5万元。
作者:任敏
(本文来源:北京日报)
2、4S店废机油废电瓶禁售小贩
2011/05/18 00:00来源:YNET.com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黄建华
本报讯 4S店、汽车修理厂产生的废机油、废电瓶收集处理必须向环保部门申报,而违反规定最严重的将被高限处罚,并依法吊销其经营资格。昨天上午,市环保局启动全市机动车维修、拆解危险废物专项整治行动,400多家4S点及所有机动车拆解企业将是整治重点。
据市环保局固体废弃物和噪声管理处王春林处长介绍,目前,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接近500万辆,从事机动车维修、拆解的企业超过6000家。其中,4S店有400多家,占全
年维修总量的60%以上,而汽车维修、拆解企业也是各类危险废物的主要产生和收集、贮存、运输和利用单位,在机动车维修、拆解过程中,会产生废矿物油、废电瓶、废漆渣等危险废物。此前的检查中发现,一些企业在利益驱动下,违法将有利用价值的危险废物卖给小商贩。
据介绍,此次专项整治中,主要执行三类处罚:一是4S店中对废机油、废电瓶等没有设立专门的容器和包装,并且没有明显的识别标志,将处以1万元至10万元罚款;二是将危险废物卖给小商贩等,或者在转移危险废物时没有获环保部门批准,将处以2万至20万元罚款;三是机动车维修企业对产生的危险废物承担污染防治责任,违反规定的,还将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法处罚,最严重的可吊销其经营资格。而此前的执法中,环保部门已经对150多家4S店的违规行为进行了处罚。
3、4S店乱倒机油或关门
机动车危险废弃物专项整治启动 朝海丰成重点150家4S店已受罚
从即日起到10月,本市启动机动车危险废弃物专项整治。
此次最大规模的整治包括废机油和废铅酸蓄电池等有害物质,以杜绝此类危险废弃物被无资质单位处置。因为这种处置可带来环境污染。
市环保局表示,目前本市没有发生因不当处置危险废弃物出现的环境污染事件,如汽修企业和4S店严重违反规定,将依法吊销其行政许可证。
重点检查朝海丰4S店
目前,本市机动车已接近500万辆,从事机动车维修、拆解的企业超过6000家。本报5月9日报道了一些汽修企业将废机油、蓄电池等卖给小贩,小贩再出售无资质的企业,从而出现废机油经简单提炼后再重回市场等违法行为。
市环保局此次专项整治将首先瞄准一类汽修企业,如4S店等,朝阳、海淀、丰台为重点检查区县。市环保局固废噪声处处长王春林介绍,目前全市一类以上汽修企业有606家,其中朝、海、丰一类汽修企业占全市一类汽修企业的六成以上。
王春林表示,目前本市没有出现因处置危险废物不当而出现的环境污染事件,游商将大部分危险废物卖到河北、天津等地。
据介绍,一类以上汽修企业产生的废机油、废蓄电池等危险废物的量较大。超百家4S店已受处罚
市环保检查总队副队长王斌介绍,经过前期检查,一类汽修企业,如4S店在处置危险废物中存在很多问题。
他指出,危险废物贮存地没有标识牌、没有存放场所、危险废物与一般废物混合存放、没有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私自消纳处理或者销售给没有资质的回收企业。从2011年至今,环保检查队对全市150家4S店进行了处罚。
王春林表示,罚款是管理手段之一,其目的是在于增加汽修企业危险废物的申报量,从而增加正规回收企业的回收量,达到整治的目的。
他说:“去年因危险废物处置不当的罚款额为120万,前年为30多万,但是去年正规回收企业收到的废机油为7000多吨,废蓄电池为1500吨,比前年翻了一番。”王春林表示,今年的回收量将好于去年。
正规回收企业“不给力”
本报记者在此前的采访中发现,本市正规回收企业的知晓率在汽修企业中非常低。针对这一问题,王春林表示,专项整治行动的一个环节为宣传培训,并且市环保局已向各区县环保部门发放了处置危险废物的工作指南,其中有北京、天津、河北正规回收企业的地址和电话。
此外,记者了解到,小贩回收废弃物的价格高于正规企业的回收价格,这也是导致汽修企业将废弃物卖给小贩的原因。
对此,王春林表示,的确存在这一问题,“北京有一家正规回收企业,去年回收价格高于小贩的回收价格,但是企业却出现了亏损。因此在国家没有补贴政策的情况下,我们还得从源头上治理。”
王春林介绍,本市回收废机油、废蓄电池等废弃物的企业有五家,但是实际回收量均达不到设计能力。
■新闻提示
4S店严重违规将被吊销“证件”
本市已出台了危险废物相关法律责任,对存放危险废物无标识、无存放场地、混合存放、无转移联单、出售给无资质回收企业等违规行为针对不同情况,将处以1万元到20万元不等的处罚。
其中规定,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对废弃的机油、润滑油、制动液、维修油液以及其他危险废物进行归集、贮存,并交由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集中处置。
违反规定,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据《北京市道路运输条例》相关规定,责令限期改正并移送有关部门依法处理;对逾期未改正,不符合安全条件的,依法吊销其行政许可证。晨报记者 吴亭
4、北京4S店弃废致污染 可令关门
本报讯4S店废机油、废电瓶收集处理不当,会造成周边环境污染,严重的将执行高限处罚,可依法取消其经营资格。今天上午9点半,市环保局启动全市机动车维修、拆解企业危险废物专项整治,对400多家4S店重点“盯梢”。
目前,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接近500万辆,从事机动车维修、拆解的企业超过6000家。其中,4S店有400多家,占全年维修总量的60%以上,也是各类危险废物“高产”地区。
汽修店、4S店的废弃物有何危害?据市环保局介绍,在机动车维修、拆解过程中,会产生的危险废物包括废矿物油、废电瓶、废漆渣等。
环保部门在检查中发现,一些企业在利益驱动下,违法将有利用价值的危险废物卖给小商贩,无利用价值的危险废物则随意倾倒丢弃。这种对危险废物收集、转移和消纳不规范的行为,会给周边居民区的环境造成污染隐患,严重的还会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
在此前的执法中,已经对150多家4S店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而今年,本市将启动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专项整治。市环保局制定了机动车维修、拆解企业危险废物环境管理规定,针对全市汽修企业,其中对400多家4S店重点“盯梢”,主要分布在朝阳、海淀、丰台。
专项整治中主要执行的三类处罚
一是4S店对废机油、废电瓶等没有设立专门的容器和包装,并且没有明显的识别标志,将处以1万元至10万元罚款。
二是将危险废物卖给小商贩等,或者在转移危险废物时没有获环保部门批准,将处以2万元至20万元罚款。
三是机动车维修企业对产生的危险废物承担污染防治责任,违反规定的,还将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法处罚,严重的可取消其经营资格。(《法制晚报》)
5、4S店处置危险废物违规或“关门”
本报讯(记者金煜)即日起至10月,市环保局将开展大规模机动车维修、拆解危险废物的专项整治,整治重点是全市400多家4S店等一类以上机动车维修企业。
4S店等机动车维修、拆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违规处置危险废物,将被处以2000元以上至20万元以下不等的罚款,情节严重者将会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法吊销其行政许可证件。
据介绍,此次专项整治主要执行三类处罚:一是4S店中对废机油、废电瓶等没有设立专门的贮存场所,并且没有危险废物识别标志的将处以1万至10万元罚款;二是将危险废物卖给没有资质的小商贩等,或在转移危险废物时没有获环保部门批准,将处以2万至20万元罚款;三是机动车维修企业对产生的危险废物承担污染防治责任,严重违反规定并逾期不改正的,将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法吊销其经营资格。
针对机动车维修、拆解危险废物的管理将主要在朝阳、海淀、丰台3个区进行。
作者:金煜
(本文来源:新京报)
6、4S店废弃物污染严重将关门
本报讯(记者王硕)4S店废机油、废电瓶收集处理不当,会造成周边环境污染。昨天上午,市环保局启动全市机动车维修、拆解企业危险废物专项整治,将对400多家4S店重点“盯梢”,如发现4S店废弃物处理不当导致环境污染严重的,将依法取消其经营资格。
据了解,目前,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已接近500万辆,从事机动车维修、拆解的企业超过6000家。市环保局介绍,在机动车维修、拆解过程中,会产生的危险废物包括废矿物油、废电瓶、废漆渣等。一些企业在利益驱动下,违法将有利用价值的危险废物卖给小商贩,无利用价值的危险废物则随意丢弃。
市环保局表示,这种对危险废物收集、转移和消纳不规范的行为,会给周边居民区的环境造成污染隐患,严重的还会产生危害人体健康的污染物。在此前的执法中,环保局已经对150多家4S店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而昨天启动的“机动车维修、拆解企业危险废物的整治”将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专项整治。
据了解,市环保局已制定机动车维修、拆解企业危险废物环境管理规定,并对400多家4S店实行重点“盯梢”。这400家4S店主要分布在朝阳、海淀、丰台,是各类危险废物“高产”地区,占据全年维修总量的60%以上。
三类处罚
一是4S店对废弃物等没有设立专门的容器和包装,并且没有明显的识别标志,将处以1万元至10万元罚款。
二是将危险废物变卖,或转移危险废物时未获环保部门批准,将处以2万元至20万元罚款。
三是机动车维修企业还承担危险废弃物防治责任。违反严重的,可取消其经营资格。
作者:王硕
7、北京:4S店等机动车维修企业处置危险废物严重违规将可能
被“关门”
新华网北京5月17日电(记者张淼淼)4S店等机动车维修、拆解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违规处置危险废物将被处以2000元以上至20万元以下不等的罚款,情节严重者将会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法吊销其行政许可证件。
北京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王春林17日表示,环保部门从即日起至10月,将组织开展北京市机动车维修、拆解危险废物专项整治活动。
据介绍,此次专项整治主要执行三类处罚:一是4S店中对废机油、废电瓶等没有设立专门的贮存场所,并且没有危险废物识别标志的将处以1万至10万元罚款;二是将危险废物卖给没有资质的小商贩等,或在转移危险废物时没有获环保部门批准,将处以2万至20万元罚款;三是机动车维修企业对产生的危险废物承担污染防治责任,严重违反规定并逾期不改正的,将由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依法吊销其经营资格。
王春林说,机动车在维修、拆解过程中,产生的废矿物油、废电瓶、废漆渣等属于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废机油中含有致癌、致突变、致畸形物质及废酸、重金属等有害物,对人体危害极大。
环保部门在检查中发现,部分企业在利益驱动下,违法将有利用价值的危险废物卖给小商贩,无利用价值的危险废物则随意倾倒丢弃,造成了环境污染隐患和环境安全风险。
据介绍,目前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接近500万辆,从事机动车维修、拆解的企业超过6000家。其中,4S店有400多家,占全年维修总量的60%以上,也是各类危险废物的“高产”区。
据悉,北京环保部门在此前的执法中,已对150多家4S店等机动车维修企业的违规行为进行了处罚,比较高发的问题是,受利益驱使把危险废物转移到没有资质的单位私自处置。
第二篇:关于加强机动车维修行业和报废机动车拆解行业危险废物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doc(写写帮推荐)
关于加强机动车维修行业和报废机动车拆解行业危险废物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
(征求意见稿)
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大危险废物监管力度,各级环保部门执法检查发现,机动车维修企业、业户(以下简称“维修单位”)和报废机动车拆解企业(以下简称“拆解企业”)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危险废物管理不规范问题突出、未依法申报和未如实申报危险废物现象普遍。为切实加强和规范机动车维修行业和拆解行业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转移、利用和处臵,有效防止危险废物污染环境,消除环境风险隐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6‟29号,以下简称“两高司法解释”)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提出意见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生态环保大会精神,按照总书记对广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要求,着力解决机动车维修和报废机动车拆解行业危险废物环境管理问题,全面落实企业危险废物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健全危险废物监管机制,创新监管手段,促进行业危险废物从产生到处臵的全过程规范管理,切实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二)目标任务。到2018年底,建立部门联动、信息互通、齐抓共管的监管机制,摸清全省维修行业和拆解行业重点监管单位危险废物产生和利用处臵情况。培育一批危险废物管理规范的维修和拆解企业,查处一批非法倒卖、转移、倾倒危险废物的单位或个人,形成一套完善的危险废物收集处臵体系。到2020年底,危险废物非法转移处臵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收集处臵能力得到有效保障,维修行业和拆解行业危险废物管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二、切实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
(一)加强危险废物源头管理。维修单位和拆解企业应严格贯彻落实危险废物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政策要求,依法对其产生的各种危险废物承担污染防治主体责任。
1、建立法人(主要经营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责任制。建立健全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对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废物的产生、流向管理负总责,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日常检查。
2、落实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按照环保部门要求,每年3月1日前在广东省固体废物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省平台”,网址:https://app.gdep.gov.cn/gdgfqy)上开展危险废物网上申报登记和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网上报备工作(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的制定要求详见环境保护部公告2016年第7号《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管理计划制定指南》)。
3、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帐。台账须详细记录各类危险废物相关的原材料、配件等的购臵数量,危险废物种类、产生量、暂存量、委托处臵去向及处臵数量,以及废物出入库时间、经手人、接收单位信息(接收单位名称、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资质)等相关信息,并按要求在省平台上登记月度汇总信息。危险废物管理台帐记录要与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相互佐证,并至少保留三年。
4、规范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和设施。机动车维修现场和危险废物贮存场所应做防渗漏处理,并配备泄漏液体收集装臵。危险废物实行分类收集、分区贮存,严禁随意贮存、堆放、倾倒、抛洒,污染环境。危险废物容器、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臵规范的危险废物标识标牌。(具体可参考《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5、规范危险废物转移处臵。产生的危险废物应当分类并交由具有相应类别危险废物经营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转移过程应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委托运输危险废物或办理运输交接手续时,应详细核实运输单位、车辆、驾驶员及押运员的资质,并根据废物特性,选择运输工具;若承运企业、车辆、人员不具备相应危险货物专业运输资质,应立即向当地环保和交通部门报告;应详细核实经营单位资质,严禁委托不具资质或资质不符的单位处臵。
6、规范应急预案编制和报备。依法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报所在地县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应急预案应包括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危害性、突发事故的防护措施等。并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二)强化危险废物运输管理。
1、规范运输资质。运输单位要依法向交通运输管理部门申领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许可证,获得危险废物的运输资质;运输单位应按照承运废物特性,配备相应运输车辆,强化车辆动态跟踪,严格落实对运输车辆实施实时动态监控的主体责任;运输车辆要设臵规范的车辆标志,安装卫星定位、视频监控设备,与交通部门监控平台联网,全程监控交接与运输情况。驾驶员、押运员等从业人员应具有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并由运输单位负责定期组织开展从业人员培训,了解掌握危险废物知识、事故应对技能及相关管理制度。
2、加强交接管理。在废物交接环节,运输单位应按相应资质承运危废种类,并通过交通部门的行业监测平台形成托运人运单记录。运输过程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规范交接登记和装运过程,严防运输途中抛冒滴漏,不得将危废交由无资质经营单位利用处臵。利用处臵经营单位在接收时,要查验核对电子运单信息,查验转移联单的废物类别、数量等,不得接受非法委托。
(三)规范危险废物经营管理。从事维修行业和拆解行业危险废物收集、利用和处臵的单位须具有相应类别危险废物经营资质,须严格按照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收集、贮存、利用处臵危险废物经营活动。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重点健全完善危险废物经营情况记录、接收处臵台帐;正常运行处理处臵设备和污染防治设施,确保稳定达标排放。严禁擅自超许可规模、超经营范围、不按许可证规定要求等行为收集处臵危险废物。
三、严格落实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
(一)维修行业和运输行业主管部门。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作为维修行业和道路运输行业主管部门,依法履行行业监管责任。
1、严格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和危险货物运输资质审核与管理。依照《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和《汽车维修行业开业条件》等有关规定,严格维修单位的开业条件审查,对未设立规范的危险废物贮存场所、未建立完善的危险废物管理制度、未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等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情形不予受理。
2、切实加强日常监管。要督促企业切实加强机动车维修人员、道路危险废物运输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安全应急培训,要将危险废物管理规范和运输安全的相关要求纳入培训内容,提高从业人员责任意识和业务水平。按照《机动车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试行)》要求,完善考核制度,将危险废物管理情况纳入维修单位考核内容,对危险废物管理不到位的维修单位要加大扣分力度或降低考核等级,并在行业内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
3、强化部门联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维修行业联合执法检查,对存在环境问题的,依法责令其限期整改;对不符合开业条件的,要依法取消其机动车维修资质;对存在环境违法行为性质严重、涉及危险废物环境犯罪案件的,依法移送公安部门。
4、强化危险废物运输监管。依法开展危险废物运输行业执法检查,将危险废物道路运输活动纳入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日常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危险废物运输车辆载货与运单的一致性抽查,严格危险废物运输企业、车辆、从业人员资质核查,严厉查处违法从事危险废物运输行为,切实规范道路危险废物运输市场秩序,维护道路危险废物运输的安全稳定。发现擅自倾倒遗弃危险废物、未将危险废物送至危险废物转移联单指定处臵单位等行为的,要依法予以查处,对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按程序移送公安部门处理。
(二)机动车拆解行业主管部门。各级商务主管部门作为拆解行业主管部门,依法履行拆解行业监督管理职责。
1、严格拆解企业资质审核与管理。根据《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和《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严格审查拆解企业资格,对未设立规范的危险废物贮存场所、未建立完善的危险废物管理制度、未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等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依法不予许可认定。
2、切实加强日常监管。督促企业严格按照《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和《报废机动车拆解环境保护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规范、绿色拆解。要督促企业切实加强拆解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环保培训,并将危险废物分类贮存和规范管理的相关要求纳入培训内容。
3、强化部门联动。组织相关部门开展拆解行业联合执法检查和专项整治,严厉查处在回收站点违法拆解报废机动车的行为,严厉打击露天拆解的行为。发现危险废物管理不规范、分类不准确、标志标识不完善的,要依法责令其限期改正;发现未依法设立规范的危险废物贮存场所等不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要依法取消其拆解资格;发现环境违法行为性质严重、涉及危险废物环境犯罪案件的,依法移交公安部门处理。
(三)公安部门。各地公安机关依法履行打击污染环境犯罪的职责。
1、加大涉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罪侦办力度。对群众举报、投诉以及商务、交通、环保部门发现的涉嫌构成环境污染犯罪行为的案件线索和有关证据,公安部门要及时审查,积极配合相关主管部门执法,必要时提前介入,给予办案指导。
2、强化部门联动。将涉嫌非法转移、运输危险废物及固体废物的企事业单位及时通报环保部门,并与危险废物监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共享相关信息。
3、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牵头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出台危险废物运输车辆进入城区的管理要求,明确可行的运输路线、收运区域、禁行时段,方便运输者在工作时间为产废者提供上门收集运输服务。
(四)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各级生态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履行对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实行统一监督管理的职责。
1、强化日常环境监管。将辖区内维修单位和拆解企业纳入日常环境监管范围,随机开展现场抽查检查,严厉查处违法排放、倾倒、处臵危险废物的违法行为。对于不按规范设臵危险废物标识、不按照规定申报登记危险废物或在申报登记时弄虚作假的、不规范贮存危险废物或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的,以及将危险废物提供或者委托给无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利用处臵、不按规定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等违法行为,要依法查处;对于发现非法排放、倾倒、处臵危险废物的,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按程序移送公安机关办理。
2、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将辖区内维修单位和拆解企业纳入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考核,参照《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指标体系》进行抽查考核,考核结果及时依法通报。
3、强化部门联动。指导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开展相关整治工作,指导和督促企业及时安全处臵危险废物。协助道路运输主管部门开展危险废物道路运输联防联控,加快危险废物电子联单及危险货物电子运单系统对接,尽快实现信息共享。牵头建立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危险废物监督管理,严厉打击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
4、探索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贮存管理。按照“疏堵结合、试点突破、区域管控、全程监管”原则,开展机动车维修和拆解行业等社会源危险废物收集贮存管理试点,破解当前行业危险废物量小分散、合法收集难、规范处臵成本高、非法转移处臵的困局,切实规范点多、量小、面广的危险废物收集和管理。
各地级以上市可在摸清辖区行业危险废物产生情况的基础上,结合本地需求,确定参加试点的企业数,并向社会公布试点单位名单。首次试点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一年,试点期满后经评估可延长期限。试点单位的贮存转运设施所在地应在工业园区内,服务范围为全市机动车维修行业和报废机动车拆解行业企业。试点单位的日常环境监管由市、县(区)环保部门负责。试点单位办理建设项目环评、消防等有关手续,并在项目建设完成后,具备有符合国家或者地方环境保护标准和安全要求的贮存设施、包装容器具、运输车辆等,有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转运管理计划,有保证危险废物经营管理的规章制度,有与处臵利用单位签订的接收意向书或协议书,有对危险废物从接收、转移、贮存到转运的全过程的连续视频监控系统等条件,参照《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许可条件准备申请材料,向市级环保部门提出许可证申请。经材料审查和现场核查满足许可条件后,由各地级以上市环保部门向试点单位颁发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并及时向社会公开试点单位信息。
四、健全体制机制
(一)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各地市交通运输和商务部门应分别会同环境保护部门,研究制定行业危险废物排查和整治工作方案,联合开展环境整治和专项执法检查,摸清行业现状,规范行业危险废物管理。行业危险废物管理情况的摸底排查及行业整治工作应于2018年11月30日前完成。各地市环保、公安、交通运输和商务主管部门,应于2018年12月20日前分别将相关工作总结报告报送省环境保护厅、公安厅、交通厅和商务厅。
(二)创新信息共享机制。建立维修行业和拆解行业经营资质管理和行业危险废物管理信息共享平台,推进部门间信息共享,创建信息共享机制。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重点推进危险废物道路运输电子运单系统,并尽快实现与环保部门危险废物转移电子联单系统的对接,切实强化危险废物运输环节的监管,提升危险废物道路运输行业动态监控水平,保障运输安全。
(三)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各级环境保护、公安、交通运输和商务主管部门要健全领导机制,明确责任和分工,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监管到位,切实深化行业危险废物从产生、贮存、运输、利用到处臵的长效监管机制。鼓励各相关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和行业监督,共同推动行业危险废物的规范收集、运输和处臵利用工作。
第三篇:危险废物处理行业
【导读】 由于危险废物本身的高危性和复杂性,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行业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具体体现在资质、技术、资金和管理等方面。
处理行业存在高壁垒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和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以及不排除具有以上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由于危险废物本身的高危性和复杂性,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行业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具体体现在资质、技术、资金和管理等方面。
(1)资质壁垒。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在我国境内从事危废收集、贮存、处置经营活动的单位,须具有危废经营许可资质。具体来看,又分为危废收集、贮存、处置综合经营许可资质和危废收集经营许可资质。2013年以前危废经营许可资质需要国家层面审批,虽然现在已经下放到省级及以下环保部门,大大缩短了资质获得周期,但一般情况下新的危废项目从开始申请到落地投产最快需要耗时2-3 年,一般则要3-5年,改扩建的项目也要1年以上的时间。除经营方式外,危废经营许可资质还对危废处理种类和规模进行规范。根据发改委和环保部2008年发布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分49大类约500种,成分复杂。处理资质类别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危废处置公司的竞争实力。
(2)技术壁垒。危废一般具有腐蚀性、毒性等危险特性,如风险控制经验不足,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对技术管理的要求较高。从分类来看,危险废物处理大体上可以分为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热处理和稳定化固化处理。其中物理处理包括压实、破碎、分选、过滤、吸附、萃取/浮选、蒸馏/浓缩、干燥等。化学处理技术应用较为广泛,包括沉淀絮凝、沉降、化学氧化、重金属沉淀、中和、油水分离等。生物处理适用于有机废物,包括堆肥法和厌氧发酵法。热处理主要指高温焚烧。固化稳定化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危废处置产生的飞灰、液态或污泥态危废。经过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后的危险废物则一般采用填埋的方法处置。
(3)资金壁垒。危废处理项目通常投资规模较大,与土地价格、危废处置规模有关,填埋处置和焚烧处置的万吨投资大概在6000-8000万元。加上建设周期长,成本回收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资金实力也成为制约企业进入的一个因素。
(4)管理壁垒。目前我国危废处理行业还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经验相对匮乏、人才短缺现象凸显。以焚烧处理为例,一些焚烧处置设施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未经过专门的培训,在运行管理和操作过程中欠缺规范性,导致设施运行不稳定,处置效果不理想等情况。专业的技术能力和丰富的项目经验储备也形成了危废处置行业的管理壁垒,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实力。
危险废物产生量大,处置能力严重不足
我国危险废物产生来源广、种类繁多、产生量大,具有分布广泛和产生量集中的特点,危害性和环境风险十分突出。从地区分布来看,工业危废产生量排在前三位的别是山东、湖南、江苏。从行业分布来看,我国危险废物的主要来源有造纸、采矿、化学和有色等行业。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全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3633.5万吨,综合利用处置率为81.2%。事实上,由于统计口径等原因,我国危废产生量远不止于此。2010年,环保部、统计局和农业部公布的《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2007年工业源产生的危险废物产生量为4573.69万吨,远超环保部公布数据1079万吨。由此估算,2015年全国工业危险废物实际产生量可能在8000-10000万吨。
全国工业危险废物产生量
然而,我国的危废处置尚存在较大缺口。从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颁发情况来看,截至2014年,全国各省(区、市)颁发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共1921份。从利用处置情况来看,截至2014年,全国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核准利用处置规模达到4304万吨/年,实际利用量993万吨,实际处置量394万吨。可以看出,全国危废核准资质的处理规模相比产量严重不足,尚存在3000-4000万吨/年的巨大缺口。
政策监管加严,危险废物管制走上正轨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相关政策来遏制危险废物污染,2013年,两高发布《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新司法解释重点明确严重污染环境14项标准,确立要从严打击环境污染犯罪的立法精神,明确对有毒、有害、有放射性等危废处置的要求。政策出台、监管的加严,倒逼企业进行危险废物处理,促使危废收集走向正规渠道。另一方面,国务院于2013年底将重大危废经营资质审批从环保部下放至省级环保部门,也大大加快了大型无害化项目核准和建设进度。
危险废物处置主要政策发展
2015年天津港事件发生后,环保部加强了对涉危涉化建设项目的检查。今年6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版)发布,已于2016年8月1日起施行。本次修订将危险废物调整为46大类别479种(其中362种来自原名录,新增117种),同时16种危险废物列入豁免清单。此次名录的修订将进一步推动危险废物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而上半年出台的“土十条”中,强调了污染防控的重点,要加强工业三废污染的源头监控,侧面对工业废物,尤其是危险废物的治理提出规范。加上“十三五”期间危废台账制可能全面推行,危险废物的违法处置将会得到进一步遏制,危险废物动态监管逐步加强,危险废物管制将更加规范化、严格化。
焚烧填埋是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手段
危险废物处置技术分为预处理技术和最终处置技术。预处理技术包括物理法、化学法和固化/稳定化等。最终处置方法有:焚烧法、土地填埋法、堆存法、土地耕作法、深井灌注法和海洋处置法。目前焚烧法和土地填埋法在大多数国家已成为固体废物最终处置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危险废物最终处置常用且行之有效的方法。相比之下,填埋法具有经济型、处理量大、能耗小的优点,但建设要求严格,减量化和资源化效果差,且面临占地面积大,选址难的问题。焚烧法的减容效果最好,但投资运营成本高,且产生飞灰、炉渣等,仍需最终填埋处置。
国外解决危险废物污染的技术途径主要有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三种。在目前所采用的无害化处理处置方法中应用最多的是填埋法。以美国为例,美国对危险废物根据性质特点进行分类处理。有资源化价值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大约75%的危险废物进行填埋处理。其余危险废弃物10%进行深井填埋,焚烧处理占7%左右。近年来,由于发达国家不断强化危险废物排放法规限制,加之土地资源的限制,迫使危险废物处理趋势逐渐从“填埋”转向“焚烧”。美国主要有机危险废物焚烧效率达到99.99%。北欧一些国家已实现危险废物焚烧处理的工厂化、集团化,并正朝着大规模、区域性的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危险废物处置主要分为资源化和无害化两种途径。资源化主要通过提炼废物中的金属资源创造价值,而无害化处置则包含物化、焚烧和填埋三大类。相比国外,国内的危废处置技术还比较落后,存在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导致处理能力达不到预期设计能力,或在处理过程中存在二次污染问题。近年来,危废处理产业发展步伐加快,随着工业产品的技术更新,废物种类的扩充和改变,新的技术会应运而生,而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置仍是大的发展方向。
危险废物处理处置流程
商业模式清晰,收益可观
从危废收集处置企业的角度出发,资源化和无害化的处置方式分别采取市场化价格和政府指导价两种收费方式,其商业模式都非常清晰。
对于资源含量较高的危废,处置企业向排污企业购买后,通过资源化处理方法提炼出相应的产品,以市场化定价方式出售获得收入;
对于资源含量较低的危废,处置企业通过向排污企业收取无害化处置费获得收入,处置费一般由地方物价局、卫生局、环保局等政府部门以指导价格方式确定,企业可在指导价格基础上实行一定幅度的调整。
两种危废处理方式流程
从各地物价部门核定价格来看,危险废物填埋处理价格多在2000-4000元/吨,焚烧处置的核定价格则多数在2000-5000元/吨。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如山西、四川等地处置价格较高,主要原因是危废产量和处置能力缺口较大。同时部分省市由于核定价格出台时间较早,相对较低。随着危废产生量和处理需求的增长,危废处理价格也出现一定提升。根据成熟市场的经验,如美国的危废处置巨头clean harbors来看,其综合毛利率基本稳定在30%左右。总体来看,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行业的盈利模式成熟,考虑到行业景气度和高速发展潜力,未来毛利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大概率保持高位。
各地危险废物处置核定价格(元/吨)
行业维持高景气度,危废开启“黄金时代”
过去由于环境监管不严格,很多企业将产生的危险废物随意倾倒,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人身危害事件。2013年以来,政策监管趋严,“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3吨以上的就可认定为“严重污染环境”,构成刑事犯罪。”行业扶持力度的提升,违法成本的加大倒逼产废企业将废物交由专业公司处置,危险废物的存量和增量的市场将加速释放。加上目前处置缺口巨大,供不应求的情况推高了危废处置价格,行业景气度稳步提升,危废处理市场逐渐受到企业和资本市场的重视,开启“黄金时代”。
危险废物处置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市场高度分散,外来者“强势入侵”
我国危废处置行业中大部分处置企业均为民营企业,这些企业在成立初期竞争压力不大,发展很快,但其大多不具备核心竞争力,研发能力、资金实力、技术水平都较薄弱,企业普遍存在处理资质单
一、处置规模较小的问题。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危废处置企业1527家,合计核准处置资质为4564万吨,平均每家处置企业处理能力尚不到30000吨/年。
据沙利文咨询公司统计,东江环保、威立雅(中国)、新天地环境集团等十大公司仅占我国总设计处理能力的6.8%。不过,近年来,危废处理行业已经表现出明显的淘汰整合趋势。东江环保是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行业的龙头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其主要竞争对手包括威立雅、光大国际、上海环境、启迪桑德和首创环境。从2015年危险废物处理规模来看,东江环保为5556吨/日,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威立雅和光大国际分别为1169吨/日,800吨/日,差距较大。
2015年主要公司危废处置能力(吨/日)
受行业高景气度,高盈利性的吸引,近年来,众多跨界者强势进入,抢占危废处置市场。一方面,大型企业具备资质种类、技术水平、运营经验等多方面的优势,有利于在未来形成规模化协同效应,也有利于打造自身品牌获得政府信任。另一方面,资质审批权的放开将逐步促成原有地域壁垒的打破,小型企业最依赖的经济护城河将可能不复存在,而大型企业可以利用自身综合优势进行跨地域收购,抢占行业市场空间。根据统计,除了主营业务为危废处置的东江环保外,目前已有14家上市公司先后跨界布局该领域。其中,雪浪环境和东方园林通过外延并购快速扩张,危废板块已经开始贡献业绩;高能环境、瀚蓝环境、巴安水务、金圆股份等公司也纷纷进军危废,目前高能环境、瀚蓝环境的危废核准资质量已经分别达到30万吨/年、27万吨/年。
危废处理相关上市公司
东江环保
公司以废物资源化为主轴、无害化为目的,立足于工业和市政废物的资源化与无害化处理,配套发展环境工程及服务等增值性业务,充分发挥完整产业链优势,铸造以废物资源化为核心的全能固废处理服务平台,可为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提供一站式环保服务、为城市废物管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作为A股唯一一家以危废处置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东江环保拥有显著的先发优势,具备资质、技术、资金以及运营经验等全方位的竞争力,是国内无可争议的龙头企业。随着危废景气度持续上升,公司继续聚焦主业,并大力开拓全国市场,领先地位不可撼动。
雪浪环境
公司传统业务为烟气净化与灰渣处理设备的生产销售及服务。公司是垃圾焚烧发电领域和钢铁冶金领域烟气净化与灰渣处理的龙头企业。“十二五”期间,垃圾焚烧迎来高速发展,未来3-5年垃圾焚烧项目将进入集中建设投产期。受益于上游行业的发展,公司的传统烟气净化与灰渣处理业务增长稳健。
近年来,公司先后收购了无锡市工业废物安全处置有限公司、江苏汇丰天佑环境发展有限公司、无锡康威东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拟参股上海长盈环保服务有限公司及受让凌霞固废的51%股权,危险废物处置逐渐成为公司的另一主营业务。公司战略布局长三角的危废处置,通过外延并购实现快速扩张。
高能环境
公司业务涉及环境修复、城市环境和工业环境三大板块,具体细分领域涵盖土壤修复、地下水修复、垃圾焚烧、危废、医废、工业固废、工业废水、污泥处置等。公司以防渗技术起家,持有HDPE防渗膜技术,竞争壁垒高,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公司的业务网络覆盖20多个省市,在手订单充裕,2016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订单15.81亿元,8月公司中标岳阳市静脉产业园PPP项目30亿大单。
近年来,公司进行产业链的延伸,落实了五个城市垃圾焚烧项目,并收购玉禾田20%股权,完善了固废板块的布局。在危险废物处置领域,公司目前已完成宁波大地化工环保有限公司和杭州新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危废并购项目。2016年公司拟对靖远宏达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增资,完成后持有50.98%股权,危废处理资质为17.5万吨/年。公司已经形成危废行业的布局雏形。
瀚蓝环境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固废处理业务、供水业务、污水处理业务以及城市燃气供应业务。公司目前已经基本实现全南海供水区域的覆盖,污水处理方面公司获得南海区污水收集管网运营权。2014年公司收购南海区燃气发展有限公司70%股权,业务版图再度扩大。2016年上半年燃气、供水、污水处理分别贡献33.64%、22.04%和4.52%的营业收入,相比于固废处理,这三大业务虽毛利率较低,但为公司成长贡献稳定的现金流。另一方面,公司并购创冠环保,跻身垃圾焚烧行业前列,业务区域也从南海走向了全国。
公司的固废处理业务已经实现了前端的垃圾集中压缩转运;中端的垃圾填埋、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污泥干化处理、餐厨垃圾处理;以及末端的渗滤液处理、飞灰处理的全产业链覆盖,打造固废一体化平台,未来有望异地复制。今年,公司子公司与德国瑞曼迪斯合作,协议成立合资公司,投资佛山危废项目。8月,公司再收购威辰环境70%股权,扩充32万吨/年的处理资质。公司大踏步进军佛山危废处理行业,实现固废处理的全面布局。
第四篇:机动车维修行业安全生产规范1-3(范文)
机动车维修行业安全生产规范一
第一条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工作方针,规范机动车维修业户(以下简称维修业户)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和明确维修业户是我安全责任,防止维修业户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损失,促进机动车维修行业健康发展,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机动车维修管理规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凡在本市范围内的一、二、三类维修业户均应按规范的要求做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第三条
维修业户应健全与其维修经营规模和作业内容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和制度,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网络,层层分解安全责任,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责任落实到人。
第四条
维修业户应加强对维修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设备使用、操作规程等培训和教育,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应对所有员工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安全身缠教育培训,并做好台账记录,对新员工,应做到先培训教育,后上岗。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厂部、车间、班组),并做好教育记录。
机动车维修行业安全生产规范二
第五条
维修业户应配备与其维修作业内容相适应是我安全保护措施。安全保护措施、消防设施等均应齐全有效符合有关规定。特备注意有毒易燃易爆物品、腐蚀剂、压力容器等危险物品的存储、使用和维修。
第六条
维修业户应建立健全各工作、各类机电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明示在相应的工位或设备附近,严格执行维护检修制度,做好维护保养记录,保护设备、设施处于良好状态。加强对维修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定期对举升设备,电焊气焊设备、起吊设备、轮胎动平衡机、校对设备、漆烤房等机械电气设施设备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做好检修记录。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设备应淘汰更新。
第七条
维修业户应落实专人加强生产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检查。严禁在安全设施不到位情况下维修车辆,严禁无驾驶证人员擅自动用车辆,严禁录用不具备上岗资格条件的维修人员。特种设备的操作人员应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持证上岗。
第八条
维修业户的生产厂房和停车场等应符合安全、环保和消防等各项要求
机动车维修行业安全生产规范三
第九条
维修业户应当建立健全汽车维修质量管理制度,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技术规范维修车辆,认真落实维修、维修中、修竣后的质量检验规定,对汽车进行二级维护、总成维修或整车维修的,经验检测合格后,应当由维修质量检验人员签发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
第十条
维修业户应对维修配件实行进货检验制度,不得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维修汽车安全部维修,应加强检验或检测
第十一条
维修业户不得承修已报废的机动车,不得擅自改装机动车
第十二条
维修业户应按许可核定的许可项目承修机动车辆。除具备危险运输车辆维修资质的企业外,任何单位均不得承修危险品运输车辆。危险品运输车辆维修企业不得对槽罐罐体进行维修
第十三条
维修业户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按规定上报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尽一切可能减少事故损失
第五篇:机动车维修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机动车维修经营活动,维护机动车维修市场秩序,保护机动车维修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障机动车运行安全,保护环境,节约能源,促进机动车维修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的,应当遵守本规定。
本规定所称机动车维修经营,是指以维持或者恢复机动车技术状况和正常功能,延长机动车使用寿命为作业任务所进行的维护、修理以及维修救援等相关经营活动。
第三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依法经营,诚实信用,公平竞争,优质服务。
第四条 机动车维修管理,应当公平、公正、公开和便民。
第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封锁或者垄断机动车维修市场。
鼓励机动车维修企业实行集约化、专业化、连锁经营,促进机动车维修业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
鼓励推广应用机动车维修环保、节能、不解体检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推进行业信息化建设和救援、维修服务网络化建设,提高机动车维修行业整体素质,满足社会需要。
第六条 交通部主管全国机动车维修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领导本行政区域的机动车维修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负责具体实施本行政区域内的机动车维修管理工作。
第二章 经营许可
第七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依据维修车型种类、服务能力和经营项目实行分类许可。
机动车维修经营业务根据维修对象分为汽车维修经营业务、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经营业务、摩托车维修经营业务和其他机动车维修经营业务四类。
汽车维修经营业务、其他机动车维修经营业务根据经营项目和服务能力分为一类维修经营业务、二类维修经营业务和三类维修经营业务。
摩托车维修经营业务根据经营项目和服务能力分为一类维修经营业务和二类维修经营业务。
第八条 获得一类汽车维修经营业务、一类其他机动车维修经营业务许可的,可以从事相应车型的整车修理、总成修理、整车维护、小修、维修救援、专项修理和维修竣工检验工作;获得二类汽车维修经营业务、二类其他机动车维修经营业务许可的,可以从事相应车型的整车修理、总成修理、整车维护、小修、维修救援和专项修理工作;获得三类汽车维修经营业务、三类其他机动车维修经营业务许可的,可以分别从事发动机、车身、电气系统、自动变速器维修及车身清洁维护、涂漆、轮胎动平衡和修补、四轮定位检测调整、供油系统维护和油品更换、喷油泵和喷油器维修、曲轴修磨、气缸镗磨、散热器(水箱)、空调维修、车辆装潢(蓬布、坐垫及内装饰)、车辆玻璃安装等专项工作。
第九条 获得一类摩托车维修经营业务许可的,可以从事摩托车整车修理、总成修理、整车维护、小修、专项修理和竣工检验工作;获得二类摩托车维修经营业务许可的,可以从事摩托车维护、小修和专项修理工作。
第十条 获得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经营业务许可的,除可以从事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经营业务外,还可以从事一类汽车维修经营业务。
第十一条 申请从事汽车维修经营业务或者其他机动车维修经营业务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的维修车辆停车场和生产厂房。租用的场地应当有书面的租赁合同,且租赁期限不得少于1年。停车场和生产厂房面积按照国家标准《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16739)相关条款的规定执行。
(二)有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的设备、设施。所配备的计量设备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要求,并经法定检定机构检定合格。从事汽车维修经营业务的设备、设施的具体要求按照国家标准《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16739)相关条款的规定执行;从事其他机动车维修经营业务的设备、设施的具体要求,参照国家标准《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16739)执行,但所配备设施、设备应与其维修车型相适应。
(三)有必要的技术人员:
1.从事一类和二类维修业务的应当各配备至少1名技术负责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技术负责人员应当熟悉汽车或者其他机动车维修业务,并掌握汽车或者其他机动车维修及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质量检验人员应当熟悉各类汽车或者其他机动车维修检测作业规范,掌握汽车或者其他机动车维修故障诊断和质量检验的相关技术,熟悉汽车或者其他机动车维修服务收费标准及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技术负责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总数的60%应当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
2.从事一类和二类维修业务的应当各配备至少1名从事机修、电器、钣金、涂漆的维修技术人员;从事机修、电器、钣金、涂漆的维修技术人员应当熟悉所从事工种的维修技术和操作规范,并了解汽车或者其他机动车维修及相关政策法规。机修、电器、钣金、涂漆维修技术人员总数的40%应当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
3.从事三类维修业务的,按照其经营项目分别配备相应的机修、电器、钣金、涂漆的维修技术人员;从事发动机维修、车身维修、电气系统维修、自动变速器维修的,还应当配备技术负责人员和质量检验人员。技术负责人员、质量检验人员及机修、电器、钣金、涂漆维修技术人员总数的40%应当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
(四)有健全的维修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车辆维修档案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及配件管理制度。具体要求按照国家标准《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16739)相关条款的规定执行。
(五)有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具体要求按照国家标准《汽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16739)相关条款的规定执行。
第十二条 从事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的汽车维修经营者,除具备汽车维修经营一类维修经营业务的开业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与其作业内容相适应的专用维修车间和设备、设施,并设置明显的指示性标志;
(二)有完善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包括报告程序、应急指挥以及处置措施等内容;
(三)有相应的安全管理人员;
(四)有齐全的安全操作规程。
本规定所称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维修,是指对运输易燃、易爆、腐蚀、放射性、剧毒等性质货物的机动车维修,不包含对危险货物运输车辆罐体的维修。
第十三条 申请从事摩托车维修经营的,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的摩托车维修停车场和生产厂房。租用的场地应有书面的租赁合同,且租赁期限不得少于1年。停车场和生产厂房的面积按照国家标准《摩托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18189)相关条款的规定执行。
(二)有与其经营业务相适应的设备、设施。所配备的计量设备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要求,并经法定检定机构检定合格。具体要求按照国家标准《摩托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18189)相关条款的规定执行。
(三)有必要的技术人员:
1.从事一类维修业务的应当至少有1名质量检验人员。质量检验人员应当熟悉各类摩托车维修检测作业规范,掌握摩托车维修故障诊断和质量检验的相关技术,熟悉摩托车维修服务收费标准及相关政策法规和技术规范。质量检验人员总数的60%应当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
2.按照其经营业务分别配备相应的机修、电器、钣金、涂漆的维修技术人员。机修、电器、钣金、涂漆的维修技术人员应当熟悉所从事工种的维修技术和操作规范,并了解摩托车维修及相关政策法规。机修、电器、钣金、涂漆维修技术人员总数的30%应当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
(四)有健全的维修管理制度。包括质量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摩托车维修档案管理制度、人员培训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及配件管理制度。具体要求按照国家标准《摩托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18189)相关条款的规定执行。
(五)有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具体要求按照国家标准《摩托车维修业开业条件》(GB/T18189)相关条款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申请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的,应当向所在地的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交通行政许可申请书》;
(二)经营场地、停车场面积材料、土地使用权及产权证明复印件;
(三)技术人员汇总表及相应职业资格证明;
(四)维修检测设备及计量设备检定合格证明复印件;
(五)按照汽车、其他机动车、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摩托车维修经营,分别提供本规定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规定条件的其他相关材料。
第十五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交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规范的程序实施机动车维修经营的行政许可。
第十六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机动车维修经营申请予以受理的,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予许可的决定。符合法定条件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作出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向申请人出具《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在10日内向被许可人颁发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件,明确许可事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作出不予许可的决定,向申请人出具《不予交通行政许可决定书》,说明理由,并告知申请人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持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件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有关登记手续。
第十七条 申请机动车维修连锁经营服务网点的,可由机动车维修连锁经营企业总部向连锁经营服务网点所在地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提出申请,提交下列材料,并对材料真实性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一)机动车维修连锁经营企业总部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件复印件;
(二)连锁经营协议书副本;
(三)连锁经营的作业标准和管理手册;
(四)连锁经营服务网点符合机动车维修经营相应开业条件的承诺书。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在查验申请资料齐全有效后,应当场或在5日内予以许可,并发给相应许可证件。连锁经营服务网点的经营许可项目应当在机动车维修连锁经营企业总部许可项目的范围内。
第十八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件实行有效期制。从事一、二类汽车维修业务和一类摩托车维修业务的证件有效期为6年;从事三类汽车维修业务、二类摩托车维修业务及其他机动车维修业务的证件有效期为3年。
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件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统一印制并编号,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规定发放和管理。
第十九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在许可证件有效期届满前30日到作出原许可决定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办理换证手续。
第二十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变更许可事项的,应当按照本章有关规定办理行政许可事宜。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地址等事项的,应当向作出原许可决定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需要终止经营的,应当在终止经营前30日告知作出原许可决定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办理注销手续。
第三章 维修经营
第二十一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行政许可事项开展维修服务。
第二十二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将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件和《机动车维修标志牌》(见附件1)悬挂在经营场所的醒目位置。
《机动车维修标志牌》由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按照统一式样和要求自行制作。
第二十三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不得擅自改装机动车,不得承修已报废的机动车,不得利用配件拼装机动车。
托修方要改变机动车车身颜色,更换发动机、车身和车架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在查看相关手续后方可承修。
第二十四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确保安全生产。
机动车维修从业人员应当执行机动车维修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
第二十五条 机动车维修产生的废弃物,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十六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公布机动车维修工时定额和收费标准,合理收取费用。
机动车维修工时定额可按各省机动车维修协会等行业中介组织统一制定的标准执行,也可按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报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后的标准执行,也可按机动车生产厂家公布的标准执行。当上述标准不一致时,优先适用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备案的标准。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将其执行的机动车维修工时单价标准报所在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
机动车生产厂家在新车型投放市场后一个月内,有义务向社会公布其维修技术资料和工时定额。
第二十七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使用规定的结算票据,并向托修方交付维修结算清单。维修结算清单中,工时费与材料费应分项计算。维修结算清单格式和内容由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制定。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不出具规定的结算票据和结算清单的,托修方有权拒绝支付费用。
第二十八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按照规定,向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报送统计资料。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为机动车维修经营者保守商业秘密。
第二十九条 机动车维修连锁经营企业总部应当按照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标识、统一经营方针、统一服务规范和价格的要求,建立连锁经营的作业标准和管理手册,加强对连锁经营服务网点经营行为的监管和约束,杜绝不规范的商业行为。
第四章质量管理
第三十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家、行业或者地方的维修标准和规范进行维修。尚无标准或规范的,可参照机动车生产企业提供的维修手册、使用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资料进行维修。
第三十一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不得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维修机动车。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建立采购配件登记制度,记录购买日期、供应商名称、地址、产品名称及规格型号等,并查验产品合格证等相关证明。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对于换下的配件、总成,应当交托修方自行处理。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将原厂配件、副厂配件和修复配件分别标识,明码标价,供用户选择。
第三十二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对机动车进行二级维护、总成修理、整车修理的,应当实行维修前诊断检验、维修过程检验和竣工质量检验制度。
承担机动车维修竣工质量检验的机动车维修企业或机动车综合性能检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有关标准并在检定有效期内的设备,按照有关标准进行检测,如实提供检测结果证明,并对检测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机动车维修竣工质量检验合格的,维修质量检验人员应当签发《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见附件2);未签发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的机动车,不得交付使用,车主可以拒绝交费或接车。
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由省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统一印制和编号,县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按照规定发放和管理。
禁止伪造、倒卖、转借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
第三十四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对机动车进行二级维护、总成修理、整车修理的,应当建立机动车维修档案。机动车维修档案主要内容包括:维修合同、维修项目、具体维修人员及质量检验人员、检验单、竣工出厂合格证(副本)及结算清单等。
机动车维修档案保存期为二年。
第三十五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机动车维修专业技术人员的管理,严格执行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和管理制度。
机动车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及管理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三十六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机动车维修经营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可委托具有法定资格的机动车维修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机动车维修质量进行监督检验。
第三十七条 机动车维修实行竣工出厂质量保证期制度。
汽车和危险货物运输车辆整车修理或总成修理质量保证期为车辆行驶20000公里或者100日;二级维护质量保证期为车辆行驶5000公里或者30日;一级维护、小修及专项修理质量保证期为车辆行驶2000公里或者10日。
摩托车整车修理或者总成修理质量保证期为摩托车行驶7000公里或者80日;维护、小修及专项修理质量保证期为摩托车行驶800公里或者10日。
其他机动车整车修理或者总成修理质量保证期为机动车行驶6000公里或者60日;维护、小修及专项修理质量保证期为机动车行驶700公里或者7日。
质量保证期中行驶里程和日期指标,以先达到者为准。
机动车维修质量保证期,从维修竣工出厂之日起计算。
第三十八条 在质量保证期和承诺的质量保证期内,因维修质量原因造成机动车无法正常使用,且承修方在3日内不能或者无法提供因非维修原因而造成机动车无法使用的相关证据的,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及时无偿返修,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
在质量保证期内,机动车因同一故障或维修项目经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的,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负责联系其他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并承担相应修理费用。
第三十九条 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应当公示承诺的机动车维修质量保证期。所承诺的质量保证期不得低于第三十七条的规定。
第四十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受理机动车维修质量投诉,积极按照维修合同约定和相关规定调解维修质量纠纷。
第四十一条 机动车维修质量纠纷双方当事人均有保护当事车辆原始状态的义务。必要时可拆检车辆有关部位,但双方当事人应同时在场,共同认可拆检情况。
第四十二条 对机动车维修质量的责任认定需要进行技术分析和鉴定,且承修方和托修方共同要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出面协调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组织专家组或委托具有法定检测资格的检测机构作出技术分析和鉴定。鉴定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第四十三条 对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实行质量信誉考核制度。机动车维修质量信誉考核办法另行制定。
机动车维修质量信誉考核内容应当包括经营者基本情况、经营业绩(含奖励情况)、不良记录等。
第四十四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建立机动车维修企业诚信档案。机动车维修质量信誉考核结果是机动车维修诚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建立的机动车维修企业诚信信息,除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外,应当依法公开,供公众查阅。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四十五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加强对机动车维修经营活动的监督检查。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职责权限和程序进行监督检查,不得滥用职权、徇私舞弊,不得乱收费、乱罚款。
第四十六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应当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科学、高效地开展机动车维修管理工作。
第四十七条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执法人员在机动车维修经营场所实施监督检查时,应当有2名以上人员参加,并向当事人出示交通部监制的交通行政执法证件。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实施监督检查时,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询问当事人或者有关人员,并要求其提供有关资料;
(二)查询、复制与违法行为有关的维修台帐、票据、凭证、文件及其他资料,核对与违法行为有关的技术资料;
(三)在违法行为发现场所进行摄影、摄像取证;
(四)检查与违法行为有关的维修设备及相关机具的有关情况。
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应当记录,并按照规定归档。当事人有权查阅监督检查记录。
第四十八条 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自觉接受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擅自从事机动车维修相关经营活动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其停止经营;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取得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非法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的;
(二)使用无效、伪造、变造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件,非法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的;
(三)超越许可事项,非法从事机动车维修经营的。
第五十条 违反本规定,机动车维修经营者非法转让、出租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件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收缴转让、出租的有关证件,处以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对于接受非法转让、出租的受让方,应当按照第四十九条的规定处罚。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规定,机动车维修经营者使用假冒伪劣配件维修机动车,承修已报废的机动车或者擅自改装机动车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并没收假冒伪劣配件及报废车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1万元的,处2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没收假冒伪劣配件及报废车辆;情节严重的,由原许可机关吊销其经营许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规定,机动车维修经营者签发虚假或者不签发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2倍以上10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3000元的,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由许可机关吊销其经营许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其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不合格的,予以通报:
(一)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未按照规定执行机动车维修质量保证期制度的;
(二)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未按照有关技术规范进行维修作业的;
(三)伪造、转借、倒卖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的;
(四)机动车维修经营者只收费不维修或者虚列维修作业项目的;
(五)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未在经营场所醒目位置悬挂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件和机动车维修标志牌的;
(六)机动车维修经营者未在经营场所公布收费项目、工时定额和工时单价的;
(七)机动车维修经营者超出公布的结算工时定额、结算工时单价向托修方收费的;
(八)机动车维修经营者不按照规定建立维修档案和报送统计资料的;
(九)违反本规定其他有关规定的。
第五十四条 违反本规定,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同级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不按照规定的条件、程序和期限实施行政许可的;
(二)参与或者变相参与机动车维修经营业务的;
(三)发现违法行为不及时查处的;
(四)索取、收受他人财物或谋取其他利益的;
(五)其他违法违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