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5-18关于在全省大中小学校设立卫生监督员的通知
关于在全省大中小学校设立卫生监督员的通知各省辖市卫生局、教育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编办,有关扩权县(市)卫生局、教育局、食品药品监管局、编办:
进入夏季,食物中毒进入高发时期。省政府高度重视,省政府郭庚茂省长、李克常务副省长、徐济超副省长等主要领导相继作出批示,要求相关部门全力组织救治、迅速查明原因,严肃查处事故责任,并要举一反三,建立完善学校卫生工作机制,严防类似事故再度发生。为贯彻落实省政府主要领导指示要求,坚决遏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多发势头,确保学校卫生安全,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有关规定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全省大中小学校要设立专(兼)职卫生监督员,负责对学校餐饮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治、劳动卫生、饮用水卫生、教学环境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等进行卫生监督,积极协助学校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专(兼)职卫生监督员业务指导和培训由辖区内卫生监督机构、餐饮服务监管机构和教育部门负责。寄宿制学校应设专职卫生监督员1名以上;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应按600:1配备专职卫生监督员;不足600名学生的非寄宿制学校应配备专职或兼职卫生监督员。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抓好《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等有关规定的贯彻落实,创新监管模式,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大中小学校卫生监督管理工作,严防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省卫生厅、教育厅、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编办将适时组织开展督导检查。对组织落实不力,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依纪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八日
第二篇:卫生监督员誓词
卫生监督员誓词
我是卫生监督员,是大众健康的卫士,我郑重地宣誓:
切实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严格执法,恪守职业道德,廉洁奉公,不徇私情,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无愧于闪闪的国徽,不负人民的重托。
“三具两基一抓手”
“三具”,就是做任何事情一具体就突破、一具体就深入、一具体就落实;
“两基”,就是切实抓好基层、打好基础;
“一抓手”,就是把实施项目带动作为抓手,围绕项目建设形成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合力。
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顺河回族区卫生监督所
所 训
勤 廉 精 诚
第三篇:卫生监督员职责
卫生监督员职责
为了加强对保安队班内务卫生监督、选举产生的监督员应该是由思想较好,观察能力较强,敢于坚持原则,办事公道,作风正派,有威信的保安员担任。监督员仍受所在班队长管理,但在监督工作方面,为保安班负责,代表班队长行使权利。为了便于实施监督工作和职责要求如下:
一、监督员职责
1、公司和保安班的各项卫生规章制度。
2、监督本班的内务卫生现象。
3、监督班长和队员的内务卫生情况。
4、对保安班的内务卫生进行评价,提出奖惩和建议。
二、监督员工作要求
1、监督员发现保安员有突出成绩时应予以纠正和制止,制止无效应及时上报。
2、监督员工作成绩突出,为维护保安班形象做出贡献的给予奖励。
3、监督员发现问题不纠正和制止、隐匿不报、严重失职、致使发生造成严重好过的应追究其责任。
4、被监督保安员有申辩的权利,但不得阻止监督员汇报情况,更不得以任何借口打击报复,对打击报复者,进行严肃处理。
第四篇:卫生监督员岗位职责
卫生监督员岗位职责
1、建立建全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指导,教体局管理督查,学校具体实施的食堂公共卫生预防和食品安全责任体系。
2、卫生监督员要挂牌定责,指导学校公共卫生与食品安全工作。
3、卫生监督员要按照《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制度》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要求,建立健全和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各项制度。
4、卫生监督员定期对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进行检查监测和风险评估,及时排查食品安全隐患。
5、卫生监督员指导学校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制定及演练,有效预防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五篇:卫生监督员守则
卫生监督员守则
1、刻苦钻研专业、法律知识,正确行使卫生监督职权;
2、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作风正派,实事求是;
3、忠于职责,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4、风纪严谨,证件齐全,着装整齐,文明执法,恪守职业道德;
5、遵守监督执法程序、标准、规范和制度;
6、取证及时、完善,方法科学,手段合法;
7、执法文书书写规范,手续完备;
8、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保密义务;
9、不与被监督者建立经济关系,不担任被监督者的顾问或在被监督单位兼职;
10、遇有与被监督者有直接利害关系或其他有碍公正执法情况时,应当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