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南亚博览会平台,全面加强旅游文化交流

时间:2019-05-13 01:1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借力南亚博览会平台,全面加强旅游文化交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借力南亚博览会平台,全面加强旅游文化交流》。

第一篇:借力南亚博览会平台,全面加强旅游文化交流

精心培育南博会文化品牌,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

打造文化强市崭新活力平台

民进昆明市委

首届中国—南亚博览会将于2013年6月6日至10日在昆明举行。这是继广州亚运会和深圳大运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次区域性国际盛会,她寄托着春城儿女的百年梦想,届时,将与第21届昆交会、南亚华商会、GMS经济走廊活动周等系列活动同期举办,将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渠道互通,相得益彰,提升云南的国际参与性和影响力。我市提出要像办好’99世博会一样,把首届南博会办成成功的、富有特色的、精彩的高水平博览会,南博会正成为一个契机,一个提升春城品质的重大契机。

中国和南亚有浑然天成的地缘、亲缘,而各个国家又拥有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是发展文化产业用之不竭的资源。因此,我们建议抢抓中国—南亚博览会这一重大契机,通过各种文化、艺术、旅游和体育交流活动项目,全面开拓南亚文化市场,推动与南亚各国间的文化交流,精心培育好南博会文化品牌,打造昆明文化强市的崭新活力平台。

1、建立高水准的中国—南亚博览会官方网站

尽快建立起高水准、高质量的中国—南亚博览会官方网站,除简体中文、繁体中文和英文版本之外,及还应当开通南亚小语种(包括孟加拉语、尼泊尔语、斯里兰卡泰米尔语、僧伽罗语、不丹语、波斯语等)版本,使其成为世界了解认识南亚博览会的主要窗口,成为展现美轮美奂的现代新昆明的重要平台。

2、面向海内外征集会旗、会歌、会徽、标志性LOGO、海报、口号和吉祥物

为了更好的体现和传递本届南亚博览会荟南亚之萃、聚全省之智、举全市之力,实现凸显云南特色、昆明品牌的办会目标,扩大南博会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建议组委会应当尽快面向海内外征集会旗、会歌、会徽、标志性LOGO、办展主题、海报、口号、吉祥物。

籍由本次征集活动的举办,争取推选出内涵丰富、时代感强、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优秀作品,会旗和会徽必须构思新颖、色彩鲜明,内涵要时尚、幽默,视觉冲击力要强,富有时代感和商业气息;造型简洁,吉祥物要具有活泼可爱的魅力;应方便印刷及制作公仔、模型、礼品等周边展示品;吉祥物要配有名字,优美上口,易于传播,符合作品性格,充分体现昆明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大家对春城的自豪感,进而激励大家积极南亚博览会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3、建议在新国际会展中心建设南亚8国标志性微缩景观和南亚历史民族人物雕像

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已在环湖东路开工建设,项目占地约2300亩,总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00亿元,集会展、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是继长水国际机场之后云南省又一个重大标志性工程。新昆明国际会展中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建成中国一流、国际领先的会展中心。昆明新国际会展中心将作为中国—南亚博览会永久性会址,也是昆明市的标志性建筑。这个漂亮宏伟的建筑物,让昆明人为之骄傲。

南亚国家发展非常迅速,旅游、商贸、风土人情等许多方面都吸引了世人的目光,如果能够在会展中心广场增设一些南亚国家标志性建筑物的微缩景观。这样,既能够更多地体现中国和南亚8国共同办会,也能够让市民们更深入、更细致地了解南亚、认识南亚。一些外地人在观赏会展中心建筑的同时,在这里也同样能感受南亚各国的风情。

我们建议:应在昆明国际会展的中心广场规划建造南亚8国标志性建筑物的微缩景观。同时新建反映南亚风土人情的优秀的雕塑作品。应考虑邀请国内外优秀的雕塑专家,对会展中心内外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使会展中心成为常年开放的旅游景点,将其打造成为昆明市的一个开放的旅游景点。

同时可考虑在昆明会展中心广场和其他合适的公共广场设计雕塑南亚8国的历史民族人物雕像,这些雕像最好能和各国的风土人情、传说故事等结合起来;微缩景观和雕像建造完成后,在重大的节假日,请各国领事馆派民间艺人进行讲解与表演,以进一步加强各国人民的友谊,促进政治、经济、文化及各方面的交流。

4、组织建设高水准的中国-南亚博览会客户文化交流服务中心

为更好地服务中国—南亚博览会,构建并完善中国南亚博览会公共服务信息体系,让参展参会的客商和嘉宾及时、全面、准确地了解博览会相关信息和昆明市城市概况和历史文化,建议建设高水准的中国-南亚博览会客户服务中心。建议客服中心利用语音、短信、互联网、E-mail、传真、信函等多种方式为参展客商和来宾提供信息咨询、业务投诉、在线翻译、文化交流、艺术展览、商务旅游等多种公共信息服务,满足展会主办方和参展商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在此基础上,还应增加客服中心的文化交流服务内容,完善客服服务功能,建设客户服务数据库,实现了中国—南亚文化客服中心与政府信息网以及应急联动中心通讯平台的互通互联。

为方便外国客商,客服文化交流中心除开通中文座席外,还应开通英文及南亚小语种座席,在会展期间使用南亚小语种以三方通话方式实现24小时服务,成为专门服务展会的多语种文化交流平台。为各地客户解答关于“博览会参展参会方面”、“博览会信息资讯方面”、“服务方面”、“南亚各国信息资讯方面”以及“昆明市概况”、“昆明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咨询。

5、增加影视文化交流,建设南亚影视城,举办中国—南亚影视文化节 中国与南亚国家在影视、演出娱乐、音像出版、文学艺术、网络游戏等产业领域还有巨大的合作空间和发展潜力,中国与南亚国家在文化交流中相互借鉴、取长补短,是促进各自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建议借助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影视资源优势,争取举办中国—南亚影视文化节。

云南作为影视拍摄基地的气候与氛围已日渐浓厚。建议在昆明建立“中国-南亚影视城”,将对云南与南亚的影视产业和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而建成后的中国-南亚影视城是拍摄、制作中国和南亚各国相关影视作品的基地,可成为中国与南亚各国培训影视文化人才的基地。建议考虑依托南博会平台,每两年举办一次“中国-南亚影视论坛”,每年举办“中国-南亚影视周”;在中国-南亚博览会上开设中国-南亚影视艺术展区。

6、开展与南博会相关的各项大型会展活动,全力拓展体育文化旅游交流合作,营造多元化的浓郁南亚文化氛围。

昆明应把握机遇,紧紧抓住“南博会”举办契机,大力开展与之相关的各项大型活动。加强与东盟国家体育交流,通过举办有南亚国家参加的昆明国际龙舟邀请赛、昆明-南亚国际藤球邀请赛、国际汽车拉力赛等,邀请来自孟加拉国、不丹、印度、马尔代夫、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尼泊尔等国家运动员在昆明展开激烈的较量,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关注,促进我国与南亚国家体育交流,扩大这些比赛的竞技水平、影响力和受关注程度。

同时还可考虑举办:中国—南亚摄影艺术作品交流展、昆明中国—南亚国际旅游美食节、中国—南亚旅游节、中国—南亚文化出版合作研讨会等,引导社会各行各业都能借“南博会”之机尽可能地表现和展示自己。

南亚国家的旅游和文化资源丰富,并且与云南有着非常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双方的旅游资源互有吸引力。昆明旅游要培育南亚新兴市场,进一步深化孟中印缅旅游圈建设。南亚国家服务业水平较高,昆明可以加快引进南亚地区的酒店管理和高端旅游服务。

我们建议:应该着眼细节营造出浓郁的南亚氛围,给昆明打上南亚标签,比如开设多个南亚风味高档餐馆及星级酒店,形成特征明显的“南亚街”、“南亚区”,以此增强对南亚各国人流、商贸的聚合力。将南博会打造成中国与南亚各国间合作交流最有吸引力的标志性平台,在昆明进一步营造多元化的南亚氛围。

南博会是一个大平台,今后将会成为在国内、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会展品牌,而这个大平台背后却是一个大市场。在这个大市场里,昆明应该审时度势,扬长避短,大打谋略战和智力仗。南亚博览会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不仅是博览会本身的软实力,也是中国与南亚交流合作过程中的一种软实力。博览会文化的构成和功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社会 的发展,尤其是中国与南亚合作的深入和全面发展,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政府和文化部门必须要根据昆明市情实际和南亚国家情况,研究制定

一些有利于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新思路,探索如何变南亚大市场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试验场。我们认为,昆明文化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就要敢于打破常规办事,抢抓南亚博览会契机,全面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精心培育南博会文化品牌,打造文化强市活力平台,用新观念、新视野、新思维和新方略,逐鹿南亚,笑傲群雄。

第二篇:借力先进信息技术 搭建风险管理信息平台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借力先进信息技术 搭建风险管理信息平台全面提升风险管理

水平

时间:2012-09-05 文章来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子)成立于1989年,首批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中国电子以提供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为主营业务,产业分布于集成电路与关键元器件、软件与服务、专用整机及核心零部件等六大领域,是中国最大的国有IT综合性企业集团。2011年,中国电子资产总额1447.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682.4亿元,利润总额37.4亿元,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2011年,中国电子显示器研发制造规模全球第一,盘基片制造全球第一,液晶电视制造全球第三,计算机电源、SMD晶体元器件产销国内第一,IC卡芯片销量国内第一,高新电子国内第二。2011年7月,中国电子首次进入《财富》世界500强,列第408位。中国电子将不断巩固和提升在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进程中的影响力、带动力和贡献力,致力成为显示技术的驱动者,信息安全的捍卫者,IT生产性服务业的领先者,成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IT企业集团。

中国电子全面风险管理信息平台(下称平台)建设是中国电子贯彻国资委《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而开展的一项工作,也是中国电子信息登高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国资委倡导中央企业管理提升活动以来,中国电子积极贯彻管理提升活动要求,全面强化平台功能,落实要素管理理念,加快平台的改进和完善步伐。目前,平台二期已经正式上线运行,平台预警集团公司重大风险和促进风险管理的功能初步实现,平台在促进企业管理提升中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得到国资委有关领导的高度肯定;在2012年6月举办的中央企业信息化登高行动第九期(全面风险管理)专题研讨会议上,平台作为全面风险管理信息化的先进成果,进行了经验交流。

一、平台的基本功能

(一)平台建设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平台是按《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的要求于2009年着手开发的。自中国电子贯彻实施国资委倡导的管理提升活动以来,集团公司领导更加重视平台建设,将平台建设提到关键日程。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次突出强调了建设平台的四项基本原则,即:

1、务求实用原则。平台必须立足于“用”,要做到好用、易用、实用,不能华而不实,不能复杂繁琐。

2、立足集团实际,兼顾共性原则。平台既要符合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一般流程要求,又要根植于集团公司经营实际,满足集团公司风险管理的具体需要。

3、突出关键原则。平台必须结合集团公司战略管控的特点,突出经营要素管理,发现、预警重大风险,抓住风险管理的关键环节、关键节点,不宜大而全,不宜将集团公司和所属重要企业的经营细节都在平台上反映。

4、风险预警和风险管理并重原则。平台必须既能够对企业的重大风险进行预警,又要突出对风险的管理。

平台建设的目标是: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融汇各种风险管理理念,突出企业经营要素管理,抓住抓实重大风险点,为董事会、高层管理人员和主要业务部门直观揭示企业经营问题,预警经营风险,督促有关单位及早应对,促进企业管理提升,保障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二)平台功能模块的内容。

平台分三期建设。平台一期于2011年3月通过验收。整体而言,平台一期的功能相对简单。为了深化全面风险管理工作,适应管理提升工作的迫切需要,中国电子随后开展了平台二期建设。

平台二期以反映和管理企业经营中的各类重大风险为核心理念,突出要素管控原则,根据不同级别人员对风险管理的不同需求,设计了供领导和一般员工进入的两个门户界面。领导进入的界面着重风险的展示和管理,包括六个核心功能模块:集团核心指标、企业综合预警、定性风险管理、定量风险分析、重大项目监测、市场风险监测。一般员工进入的界面偏重风险管理知识的普及和风险管理工作的业务操作,包括:风险管理要闻、定性风险管理、风险治理环境、风险库、系统管理等模块。两个门户界面所包括的功能模块可以根据授权灵活配置,其中领导门户界面是平台设计的重点。

领导门户界面六个功能模块内容:

集团核心指标。展示中国电子领导最关心的集团运行的核心指标情况,包括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总额、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经济增加值、科技投入比率等,部分核心指标还有其分企业组成情况,有行业对标、优秀企业对标,有同比和环比等,集中展现集团整体运行状况和存在问题。

企业综合预警。全面反映重点子企业运行风险的一个模块,是平台二期建设的重点和亮点,它将对风险的预警和管理有机融为一体。所谓综合预警,既包括定性风险预警,也包括定量风险预警;既包括常规风险预警,也包括突发风险预警;既包括企业自身经营情况预警,也包括与行业相比时的比较经营预警。重点子企业综合预警目前主要包括四个维度:资金链预警、行业预警、绩效考核预警和其他预警。资金链预警嵌入了综合分析模型,根据企业关键的数项财务指标自动计算出企业经营的先导性数据指标,发现企业隐藏的经营风险。行业预警和绩效预警通过行业对比和业绩考核指标,呈现企业经营风险。其他预警重点展示企业风险管理报告展示的重大风险和突发风险。该模块突出风险管理主题和风险管理流程,对系统自动提示的预警,先由预警企业排查(说明预警是否合理,并对该预警进行评级),再由集团责任部门对企业排查结果进行审核排查,以最终确定预警级别。对预警项目领导可以批示,批示可通过短信或邮件自动转发相关责任人员,督促有关机构或人员对批示进行处理,处理流程平台会予以记载和展示。

定性风险管理。该模块主要依据《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设计,展现企业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管理策略、风险管理措施和对风险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改进这全套风险管理流程。该模块的设计理念偏向于风险管理工作的落实,因此将企业每年辨识出来的重大风险分配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设计了对风险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的环节,以及领导批示的环节,以督促有关部门切实履行风险管理责任,防控企业风险。

定量风险分析。为避免重复建设,该模块链接了中国电子财务部已经建成的财务分析系统。财务分析系统将企业经营指标分成16个主题,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多角度分析。

重大项目监测。一个重大项目的成败可以决定一个企业的生死。鉴于无论是通过定量的企业财务指标体系,还是通过定性的风险识别流程,都难以全面反映重大项目的风险。因此,项目组特别设计了“重大项目监测”模块,共分为项目预警、项目决策、项目执行、项目监督、项目后评价、项目概况等六个小模块。以项目预警为核心,全面反映项目从决策到后评价的全部项目运作资料(含重大合同)和项目管理流程。

市场风险监测。中国电子身处激烈竞争的电子行业,受市场情况影响巨大。为了及时反映市场风险,平台二期设计了市场风险监测模块,具体包括三个小模块:指标监测(如国家GDP值、价格指数等的变化和集团经营的关系)、压力测试(利率、汇率等的变化对集团经营的影响)和对标分析(集团和所属重点子企业经营情况与标杆企业、行业标准等的对比分析)。

(三)平台功能模块设计的思路。

平台二期的设计思路是:结合集团公司战略管控的定位,贯彻集团公司领导提出的要素管理理念,集中、直观、及时展现、预警并管理集团公司重大风险,力求做到平台整体设计不繁琐、企业经营关键要素不疏漏。

集团核心指标直接集中反映集团经营状况,企业综合预警全面反映所属重点子企业当前的全部重大风险,以方便领导及时把握所属企业重大风险源;定性风险管理和定量风险分析则从定性和定量这两个关键维度审视企业风险;重大项目监控则是对前几个模块无法充分反映却又十分重要的项目进展和项目风险进行全程揭示;市场风险监测是对企业经营的外部风险予以及时展示。这六个功能模块内容不同却又互相补充,主题独立却又具有内在逻辑上的深刻关联,是中国电子上下反复思考和探索的结果,是体现中国电子风险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平台建设的主要成果

经过几年坚定不移地工作,凝聚集团公司上下心血和智慧的平台终于上线运行,平台建设取得明显成绩。具体成果表现如下:

(一)通过平台建设,全面提升了全面风险管理观念。

平台建设过程即深化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理工作水平的过程。中国电子在平台建设过程中,开展了大规模的针对集团公司领导、部门领导和骨干员工的访谈工作。集团公司领导和主要业务部门数次听取平台建设汇报并提出改进意见,深度参与平台建设。通过平台建设,中国电子对风险管理工作的认识日益深入,运用信息技术表达风险管理理念的水平明显提高。事事问风险、努力控风险的观念深入人心。

(二)形成了好用、实用的风险管理平台。

平台具有中国电子特色,对部分央企也具有示范性。平台将企业经营成果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直观展现,有助于企业领导及时、准确把握企业经营状况。平台梳理了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填补管理漏洞,有助于有关部门强化重大项目或重大事项的管理,提高它们的工作效率和绩效。同时,平台将企业经营中的风险提示在平台上,相当于将企业管理问题放在“脸上”,督促有关部门及时“洗脸”,解决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平台紧密结合中国电子实际,具有鲜明的中国电子特征;同时,平台也符合战略管控类中央企业的特点,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三)平台促进了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发挥了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的作用。

平台是推进中国电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引擎。中国电子信息化建设既要整体规划好,又要在部分领域率先突破。否则,信息化工作就会陷入议而不决、屡屡拖延的窘境。平台建设抓住先机,周密部署,大胆推进,既积累了大量经验,也有不少教训。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可以作为集团整体信息化建设的借鉴,推进集团信息化建设步伐。

(四)培养了一批平台开发和风险管理骨干。

自2008年之后,平台建设成为中国电子全面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抓手。为了开发好平台,法律事务部抽调专人从事平台建设,协调各方意见,研究业务需求,学习各种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切实掌握有关企业管理知识和软件开发常识,从平台的界面设计到模块设置都提出了关键性的意见,是平台建设的主导者和重要参与者。在平台开发的实践中,这批人日益成熟起来,成为中国电子全面风险管理的骨干力量。

为了进一步改进平台,实现平台设计目标,发挥平台效用,中国电子计划通过以下途径提升和完善平台:

1.继续明确专人,花时间“泡”在平台上,感受、体验、验证平台,做平台的挑剔客户,不断提出改进意见,促进风管平台的完善。

2.逐步完善风管平台功能,充实其内容。为了让平台尽快上线运行,曾经设想的一些平台功能暂未纳入平台二期。项目组计划在总结经验和甄别需求的基础上,逐步将未纳入的功能载入平台中。

3.综合考虑重大风险的性质、形成原因以及各部门职责,尽可能合理分配重大风险管理责任,摸索提出集团公司重大风险管理在平台上的有效实现方式。

4.调研各部门需求,会商各部门对重大风险的定义、管理方案,设计针对专项领域的专门功能模块,探索集团公司专项领域重大风险揭示及管理在平台的呈现方式。

5.花大力气研究其他软件公司的风险管理和内控产品,吸收他人所长为我所用,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将平台打造成精品工程。

中国电子计划结合管理提升活动、企业内控建设、集团信息化建设等,进一步改进完善平台,力争在2013年完成平台三期建设。争取将平台建设成为中国电子在企业管理信息化方面的精品工程,在管理提升活动中的亮点工程,并在条件具备时,积极向央企和其他企业推广。

三、平台建设的初步经验

平台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了以下几条基本经验:

(一)主要领导的支持和决心是关键。

信息化管理是一个相对新的事物,而对新生的、不熟悉的东西排斥乃至拒绝是隐藏的人性特点之一;全面风险管理信息平台要将风险呈现在平台上,这又是对人报喜不报忧本性的一项挑战;在确认平台需求中,各个部门都有不同意见,有些部门甚至对平台建设本身都有不同看法。因此平台在推进过程中,实际上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力。如果没有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和平台建设领导小组组长郎加同志始终如一地坚定支持,平台二期的上线运行是无法想象的。

(二)专人负责和各方参与的有机结合是保障。

全面风险管理是全员、全过程的管理。但要推进平台建设,既需要各方力量的参与,更要确定专门人员对平台具体建设负起整体责任。只有任务到人,责任到人,平台建设才能克服各种困扰向前推进。

(三)贴近企业实际是基础。

从事企业信息化建设有一条普遍经验:“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即管理软件的开发相对简单,如何整理企业管理实践,发掘企业管理需求,使开发的管理软件符合企业管理实际,让企业管理人员愿用、爱用才是管理软件开发的重中之重。平台的开发始终坚持从中国电子实际出发的原则,以满足自身需要为根本目的,不慕虚华,不炫技巧,这是平台建设赢得领导和相关方面支持的重要原因。

(四)在运用中不断改进是其生命。

平台设计的出发点是“用”,目标是易用、好用、实用,它也需要在“用”中改进。毋庸讳言,由于客观因素所限或主观认识不到的原因,平台二期仍存在着许多缺点,中国电子对此有着充分的估计,也为此制定了扎实的后期改进计划。中国电子高度重视平台的具体运用,通过举办培训、集团公司发文、实地走访等方式,扎实有力地推进平台在集团公司总部和所属企业的设施。为了确保平台的有效运用,中国电子数次召开培训会议,强调平台运用的重要意义,要求平台数据上传必须准确、及时,要有专人负责。中国电子竭力在“用”中不断改进平台,努力使平台成为企业管理的有用帮手。只有这样,平台才能扎根于企业发展而获得活泼持久的生命。

第三篇:集聚区,大平台建设全面发力

集聚区,大平台建设全面发力

2011年是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建设全面启动之年。

自去年6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以来,集聚区建设按照市委、市政府“三年打基础,五年出形象”的总要求,已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台州循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组建,金融支持台州湾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签订,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快马加鞭,机构筹建、规划编制、项目推进、建设用海和用地报批等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台州发展海洋经济的主平台在沿海产业带,核心区块是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这是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赋予集聚区的殷切期望。目前,这块肩负重任的热土正进入全面发力、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规划先行

明晰发展方向

2011年9月,市政府正式批准实施《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为众人描绘了一幅波澜壮阔的海洋经济蓝图。

根据《总体规划》的战略定位,集聚区将努力打造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区、长三角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重点区和台州转型发展核心引领区。

规划是发展的前提。集聚区从统筹推进沿海开发和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层面出发,研究建立集聚区规划体系,明确集聚区的功能定位、主导行业和发展方向。

一系列专项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相继出炉:台州港临海港区头门作业区总体规划2011年6月份通过了省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集聚区台州市区东部组团道路、供水、电力等10个专项规划通过专家评审;东部新区核心区块城市概念设计已组织评审,正在深化方案„„

椒江、路桥、开发区等各分区和温岭东部组团也都结合区块优势和产业特色做好与集聚区总体规划衔接,并开展分区专项规划的修编工作。

集聚区产业功能分区规划,包括大石化、大静脉、大医化、大装备、港口物流、增值加工、现代农业观光等七大功能,分区产业发展规划也通过了专家组评审。

发展目标已经明确,发展方向更加清晰,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将步入快车道。

夯实基础 加快平台建设

去年国庆前夕,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一期填筑工程、规划展示馆和行政服务中心举行开工仪式,标志着集聚区新区建设全面启动。

集聚区以路网、水网、电网、通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重点区块和重大项目,头门港区、沿海高速、新机场、74省道、75省道等项目建设和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大平台建设加快推进。

随着三大工程的开工,集聚区市区东部组团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实质性启动阶段,“三纵三横”路基及区块填筑工程已开始基础填筑,各基础设施项目正在有序推进,启动区块的大框架迅速拉开。

在第一批省产业集聚示范区区域国际品牌试点名单中,我市“台州金属再生”榜上有名。金属再生产业基地抓住发展循环经济的契机,全年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入3亿多元,一期路网基本完成,路桥污水处理工程、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即将建成。

“打造浙江新能源应用示范基地、泵与电机生产基地、汽摩配生产基地,大力发展临港型产业”,是温岭东部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定位。温岭东部组团中小企业孵化园一期10万平方米厂房已完工,北片“三纵八横”和南片“四纵六横”共38公里长的道路骨架加快建设。

去年以来,集聚区共投入25.15亿元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工程、污水处理厂、变电所等基础设施的相继完善,有效保障了集聚区的生产生活配套需求。

精选产业 形成集聚发展

“现在是谁投产早,谁就得益早。”走在椒江滨海工业区块,随处可以看到企业厂房正拔地而起,工人进进出出,建设如火如荼。区块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陈佳明介绍,去年以来,园区内新投产企业近10家,引进了利源重工等20家企业入园建设,完成了义乌商会回归创业园第一批650余亩企业用地的招拍挂。

百达电器公司副总经理施小友说,集聚区在园区基础设施、交通建设上非常超前,这给企业加快建设,早日投产注入了信心。

集聚区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去年来,达成招商引资项目(含签约意向)35.15亿元,新入园企业154家,新投产企业44家,在建企业132家,完成投资额37.23亿元。

围绕循环经济这一核心理念,集聚区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也牢牢把握企业入园门槛,全力打造一个企业“内部循环”、区域“产业循环”和社会“资源循环”的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为此,集聚区专门设定产业准入标准,建立了招商引资项目专家评审制度,对意向入园企业和拟引进的项目,按项目准入、用地规模、落地项目评估考核等指标进行一整套科学的审查评估。

金属再生产业基地、滨海汽车生产基地、新材料工业园、泵与电机、新能源„„随着一个个区块的逐渐成形,这块500多平方公里的希望之地展开了集聚发展的态势。

第四篇:借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深化自贸区合作

借中国—东盟博览会平台深化自贸区合作

日前,亚洲司司长陈洲接受了记者的采访,表示商务部将采取措施,创造更加有利的政策环境,继续完善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平台,更好地发挥《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作用。

记者:今年是《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订10周年,回顾协议签订以来的10年,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发生了哪些变化,取得了哪些成果?

陈洲:2002年,我国与东盟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决定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贸区。10年来,伴随着自贸区建设进程的逐步推进,我国与东盟各国政治互信加强,贸易增长加快,经济融合加深,企业人民受益,实现了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目标。

在贸易方面,2011年,我国与东盟贸易额达3629亿美元,为2002年的6.6倍。其中,中方出口1701亿美元,为2002年的7.2倍;进口1928亿美元,为2002年的6.2倍;中方逆差227亿美元。目前,中国已连续3年成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2011年,东盟超过日本,成为我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同时保持为我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近年来,双边贸易的主要商品已实现由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的转变,机电产品和高新科技产品增长迅速。

2010年10月,温家宝总理在第13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中国—东盟贸易额在五年内达到5000亿美元的目标。我们相信,通过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共同努力,这一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在投资方面,东盟国家已成为我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我国对东盟投资快速增长。截至2010年底,我国对东盟直接投资存量已达143.5亿美元。仅2008~2010三年间,中国对东盟新增投资额分别为24.8、27和44亿美元,合计占投资总额的近70%。中国在东盟国家的投资领域从加工、装配和生产性的小型项目扩大到建筑、饭店、电气、矿业和运输等行业,投资形式从直接投资发展到技术投资、BOT等多种形式,为促进东盟国家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

与此同时,东盟对我国的投资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东盟对华实际投资32.6亿美元;2011年,这一数字为70亿美元,增长了一倍多。截至2011年底,东盟对我国的直接投资已超过700亿美元,占中国吸引外资总额的6%。

在互利经济合作方面,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制造业、加工业等诸多领域正在商谈或建设一批大型合作项目,中方金融机构也为此提供了多种形式的融资便利。其中,马来西亚槟城二桥项目已于2009年11月正式开工;东南亚最长的跨海大桥—印尼泗马大桥已于2009年6月建成通车;昆曼公路老挝段已于2008年3月通车,标志着昆曼公路全线贯通。

2009年4月,中方宣布今后3—5年内将向东盟国家提供150亿美元的信贷,并决定设立总规模100亿美元的“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基金”。2011年11月,又宣布追加100亿美元信贷(包括40亿美元优惠性质贷款)。目前,上述信贷落实进展顺利,为东盟国家建设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发展工业、救灾救援和人员培训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取得了良好效果。

总而言之,随着自贸区建设的深入发展,中国—东盟双方的贸易往来将更加便利、市场将更加开放、投资环境将更加透明,从而推动双方经济贸易更快、更好的发展。中国愿与东盟各国继续密切配合,充分发挥自贸区对双方经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鼓励和支持双方企业充分利用自贸区优惠政策和无限商机,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促进本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记者:《协议》是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基础法律文件,您认为《协议》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设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陈洲:《协议》标志着中国和东盟建立自贸区的进程正式启动。《协议》作为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法律基础,共有16个条款,总体确定了中国—东盟自贸区和实现全面经济合作的基本架构。根据《协议》,中国—东盟自贸区涵盖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等内容,并制订了原产地规则、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争端解决机制等贸易规则,以保证自贸区的正常运转。为使中国和东盟双方尽快享受到自贸区的好处,双方还制订了“早期收获”方案。

根据《协议》所确定的内容和时间表,我国与东盟稳步推进自贸区建设进程,相继签署了《货物贸易协议》、《争端解决机制协议》、《服务贸易协议》、《投资协议》和有关议定书,并实施全面降税。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建成,我国对自东盟10国进口的90%以上的产品实行了零关税,东盟6个老成员也对自华进口的90%以上的产品实行了零关税。东盟4个新成员将在2015年实现这一目标。

记者:近几年,中国—东盟博览会取得显著成效,备受赞誉。请问商务部是如何通过办好博览会来落实《协议》和中国—东盟自贸区政策,推进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对于博览会的平台作用,您有哪些看法?

陈洲:自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以来,我们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提供的平台,通过举办宣讲会、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提升自贸区的影响力,向企业介绍自贸区建设带来的机遇,帮助企业用足用好自贸区优惠政策,加快自身发展。

为进一步宣传自贸区建设成果,扩大自贸区影响,深化合作内涵,经与东盟方协商,商务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拟在今年9月第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共同举办第二届中国—东盟自贸区论坛。论坛将以“深度合作、持续发展——迈向更高水平的一体化”为主题,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及次区域合作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进一步帮助双方企业更好地利用自贸区平台,加强产业对接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此外,自贸区建成以来,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中国与东盟企业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利用自贸区零关税的机遇,扩大与东盟企业的合作,展位年年供不应求,特别是近两年,申请参展的企业都超过了5000家,这正是落实《协议》的典型体现。

由此可见,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给双方的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大大促进了双方的贸易往来,经贸促进平台作用进一步凸显。随着自贸区建设的深入,将有更多企业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等渠道,参与到自贸区的建设中,企业也将更加熟悉和有效运用自贸区零关税,零关税将惠及更多的企业,从而促进自贸区建设取得更大的成果。

记者:《协议》签订10周年,也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9周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时间节点。请问商务部将如何继续完善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平台作用,促进自贸区建设和中国—东盟经贸往来?

陈洲:2012年是《协议》签署10周年,也是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9周年。经过9年发展,中国—东盟博览会取得了良好的经贸成效,已经成为促进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的重要平台。今年,商务部将采取更多措施,继续完善这一平台,扩大双方经贸往来。

一是通过展示中国—东盟互补性强、需求量大的零关税商品和其他降税商品,满足企业对扩大商品贸易和了解自贸区零关税商品的需求。今年的第九届博览会上,东盟国家展品将突出与中国互补性强、中国市场需求量大的品种,如品牌产品、农产品食品、家具家居、工艺品及珠宝饰品、日用消费品、服务业产品、大宗原材料等,并将首次设东盟咖啡展;中国展品将选择更多契合东盟市场的品种,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电子电器、建筑材料、农业、轻工等。

同时,配合商品展示,举办商贸促进活动,帮助企业在扩大合作的同时,充分利用零关税获得更多实惠。第九届博览会将举办更多的贸易对接会、专场配对会、采购说明会、参展商讲坛等活动,进一步扩大宣传和企业合作平台。

二是继续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第九届博览会将首次举办东盟产业园区招商大会,首次设立东盟产业园区形象展示区,这将是东盟产业园区首次在中国集中招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投资东盟提供新平台。会期将举办投资合作圆桌会、投融资项目对接会等一系列投资促进活动。

三是利用博览会现有的宣传资源,扩大对自贸区零关税和相关优惠政策的宣传。如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官方网站等网络平台,以及《中国—东盟博览》杂志扩大宣传推介,在全国各地海关服务窗口和检验检疫服务窗口摆放宣传台卡等。

2010年1月,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庆祝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2011年10月21日,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成功举办。

来源: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巧借五种文化力助推旅游大产业

巧借五种文化力助推旅游大产业

——关于突破发展光雾山旅游产业的思考

罗尚元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彰显文化,文化推动产业。旅游文化产业是当今世界的黄金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与活力。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四川省南江县光雾山,集生物基因库、多彩文化库、绿色食品库、神州富氧库于一身的资源优势,如何“以文化提升品位、以文化打造特色、以文化展示魅力、以文化推动产业”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实践证明,“巧借五种文化力、推动旅游经济大发展”应该是推进光雾山旅游产业的基本路径。

一、打造自然精品景观,增强生态文化吸引力

吸引力是一个地方旅游业得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旅游不能贪大求全,而在于精品支撑。光雾山景区具有“峰奇、石怪、谷幽、水秀、山绿”五绝为显著特征的生态资源优势,我们要在三个方面着力增强旅游吸引力。一是全力打造精品景点。围绕奇峰怪石的燕子岩山景、云雾缭绕的香炉山云景、原始荒美的万字格险景、瀑潭叠翠的十八月潭水景、生态独特的大小兰沟林景、雄伟壮观的雾凇雪景,着力打造“春赏山花、夏玩山水、秋观红叶、冬戏冰挂”的四季特色鲜明的精品景观;精心培育巴山游击队纪念馆、感灵寺、截贤驿、黑熊沟、大小兰沟等精品景点;规范提升铁炉坝生态观光园、大坝温带植物园、彭家坝休闲美食园等精品园区,不断增添观光旅游新亮点。同时,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做好燕子岩等地理文化开发文章。二是着力包装精品线路。按照“打通大环线、建设内环线、提升连景线”的要求,集中包装好三条精品线路:“彭家坝——燕子岩——截贤驿——感灵寺”、“十八月潭——玉印台——九龙台——陈家山——龙冠台——大小兰沟”、“桃园——巴山游击队纪念馆——贾角山——天然画廊——牟阳古城——温带植物园——黑熊沟——香炉山”等

精品线路,充分展示生态之旅、红叶之旅、休闲之旅、健身之旅的新形象。三是创新推出精品活动。坚持“活动搭台、游客唱戏”的思路,根据物种特性和地理特点,对195 种野生动物(其中国家保护珍稀动物25种)、2300余种物种资源进行分类整合,打造“休闲之旅”“杜鹃之旅”、“红叶之旅”、“戏雪之旅”、“探险之旅”、“生态之旅”和“科考之旅”等主题旅游活动。以游人参与度高的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为平台,进一步扩大旅游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

二、经营人文精品品牌,增强历史文化驱动力

旅游业若缺少了人文历史文化底蕴,便失去了个性特色和精神内涵。旅游的文化本质特征必然要求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汲取地方民俗文化精髓,经营好人文历史品牌资源,驱动旅游业大发展。特别是光雾山景区有返璞归真的民俗文化、可歌可泣的红军文化、荡气回肠的秦汉文化、沁人心脾的红叶文化等资源,赋予了南江旅游文化独特的内涵。一是传承巴人优秀文化精髓。景点是物质形态文化,旅游则是意识形态文化。传承巴人优秀文化,就是要赋予景观引导性的名字和有吸引力的故事,使生态景观与巴人文化相映成趣。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组织专人研究巴人文化。在景点命名、解说上独具巴山、巴人、巴风的特色,让光雾山风景、风物、风景焕发出活力。二是丰富巴山民俗文化特色。重点开发龙灯舞、巴渝舞等典型的民间舞蹈和具有代表意义的竹编、墓刻等民间工艺;做响光雾山山歌品牌,以“巴山背二歌”等为重点,开发“见景唱景、见人唱人”即兴演唱节目,把导游词与山歌有机结合,使光雾山的旅游文化独具特色;开发三句半、方言快板等民间曲艺。以光雾山镇铁炉坝村为重点,彭家坝、大坝为辐射,打造成川东北民俗村庄,再现婚嫁等民俗文化。三是盘活历史文化资源品牌。整合人文景观,注重恢复和张扬。利用声、电、光等先进技术,再现萧何月下追韩信、诸葛亮秣马厉兵牟阳城等场景,开发建设好牟阳古城、截贤驿、米仓古道等旧址,再现历史场景,复活历史瞬间。打响“巴山游击队”品牌,做大铁炉坝的红军文化,建设、管理、经营好巴山游击队纪念馆、将军石、望红台

等红色资源。

三、借力传媒渲染强市,增强产业文化影响力

演艺、影像等传媒文化对旅游业市场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光雾山必须充分借助演艺、影像、网络等传媒文化的强势渲染力度,提高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光雾山品牌影响力。一是借力推介品牌。通过聘请国际或国内的公众人物担任红叶形象大使,或通过比赛评选旅游形象代言人等活动,把光雾山品牌推向世界;通过举办以光雾山山花、红叶、奇山、秀水为主题的全国性文学、书画、摄影大赛,将光雾山的红叶提高到艺术创作和美学鉴赏高度;通过摄制大型电视片和精短广告片,在电视、网络传媒上宣传,提高光雾山的知名度;通过名词名曲名嘴唱响光雾山,提高美誉度。二是名作提升名气。以光雾山为主题,创作诗词曲赋、音乐书画、歌舞表演,创作出对各个旅游群体都具有吸引力的名品佳作。把巴人留传下来的山歌和巴渝舞打造成《树叶吹奏》、《喊山》、《采红叶》等极具卖点的文化旅游文化名节目,借知名文艺作品提升光雾山旅游名气。三是演艺形成产业。深入挖掘民间艺人,传承地方民间绝技,做新以光雾山歌舞团为主体的演艺队伍,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形成产业。把创作出来的文化产品推向市场,把南江丰厚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红军文化资源变成文化商品,扩大市场营销,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增强商品文化转换力

按照“兴办大旅游、带动大产业、拓展大市场、谋求大效益”的思路,开发光雾山特色旅游商品,加大商品文化含量,增强商品文化转换能力。一是深度开发旅游商品。消费在于引导,消费在于出新,消费在于特色,消费在于简易。按“包装精美、携带方便”的要求,对黄羊、银花、茶叶、核桃等绿色品牌资源进行精深加工,培育“产—加—销”一条龙的链条产业;根据游人的消费心理和特性,创新开发旅游消费项目,如品光雾山茶、烤南江黄羊、万字格探险等。同时,抓好以红叶文化为重点的旅游纪念品,开发红叶标本、书签、胸花、卡通等

纪念品,开发红叶邮票、台历、文化衫、发髻、木鞋、手杖等旅游系列用品。开发大理石、青石、花岗石彩雕、石刻。有效的解决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实现国家、企业、百姓三盈的目标。二是加快完善配套服务功能。着力改造景区基础建设,构建“游、购、娱、吃、住、行”一体化的旅游服务格局,建成了光雾山大酒店、枫叶大洒店、金穗宾馆、和平饭店,提升彭家坝农家乐接待能力,完善景区交通、电力、通讯、水利、卫生、娱乐等服务设施,增强景区配套服务功能。三是抓好旅游绿色食品开发。抓好地方绿色食品开发,办好南江黄羊美食节,推介黄羊汤锅、烤黄羊风情火晚会,开发金银花饮品系列;做强做大豆腐干、鱼辣子等桃源乐家乐特色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开发蕨菜、竹笋等特山野菜系列,丰富餐饮文化,依托文化支撑旅游企业发展壮大。

五、创新管理文化理念,增强旅游文化提升力

管理是文化的集中体现。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规格开发、高标准建设、大气魄推介、大手笔经营”的理念,创新旅游管理,抓好中国旅游强县、光雾山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和国家地质公园、大小兰沟国家自然保护区申报工作,着力打造原生态旅游品牌。在发展理念上坚持 “三大创新”:一是创新发展理念。光雾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和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有限公司,要按照现代公司管理制度,创新发展理念,拓展市场空间,切实加大资金投入,服务光雾山旅游文化产业大发展。二是创新人才机制。积极营造旅游经营、管理、营销等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搭建人才引进、创业平台,推进旅游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变。特别是领军人才队伍,努力做到:理念要新,思路要宽,决策要慢,执行要力,成效要显。三是创新管理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旅游改革,理顺景区管理体制,做大做强旅游企业主体,促进旅游业大发展。按照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完善旅游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企业融资、市场定位与拓展等方面进行科学管理。在发展思路上坚持三大开发:景观开发,要按照“突出特色、开发亮点、打造精品、做强产业”的思路,进一步规范、提升景区标识、标牌、厕所、垃圾

箱、宾馆、饭店、农家乐等特色。完善景区基础建设,构建畅通、安全、快捷的精品线路。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做精解说词。通过优质服务和优美的环境,提升景区品位,形成良好口碑,吸引游客。合作开发,坚持集中统一规划、开发、建设、经营、管理,整合光雾山、米仓山两个“国”字品牌,组建旅游集团公司,做强做大旅游企业;依托旅游企业、旅行社、网络,构建营销休系,搭建互动双赢平台;办好光雾山山花节、光雾山红叶节,以节庆造势,增加游客量。利用经营性项目,引资合作开发。如观光车、宾馆、饭店、滑雪滑草、旅游超市、热气球空中游、风情篝火晚会等经营性项目,实现“你发财、我发展”。商品开发,依托南江特色优势资源,着力培育旅游商品开发、加工、营销龙头企业,科学合理面布点建设旅游商品展销超市,培训一批旅游商品开发、营销人员队伍,增加旅游经济收入。在发展举措上坚持“三大拉动”:首先实施旅游形象拉动。通过红叶形象大使或旅游形象代言人形式,把光雾山推向世界;通过文学、书画、摄影大赛、大型电视片、精短广告片和网络传媒,提高光雾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其次实施旅游品牌拉动。推出了“光雾金区”的旅游主题,打造了“光雾仙山”旅游品牌,并承载光雾山品牌优势,走连锁品牌之路,把南江提升成一个充满神奇、多彩多姿、个性鲜明的特色旅游名县。再是实施民间资金拉动。坚持政府主导、业主开发、市场运作,在资源开发和利用上,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创造更加适宜发展的环境,启动民资、吸引外资,用大气魄、大胆略,把旅游设施建设、景点开发、景区经营推市场。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资本为纽带,对重点景区、重点项目进行包装,招商引资、广泛融资,努力铸造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地区的旅游业“航空母舰”,提高综合开发、整体促销、规模经营的能力,壮大产业规模,带动南江旅游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作者系四川省南江县委政研室主任)

下载借力南亚博览会平台,全面加强旅游文化交流word格式文档
下载借力南亚博览会平台,全面加强旅游文化交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