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博物馆的绩效管理

时间:2019-05-13 01:34: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浅谈博物馆的绩效管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浅谈博物馆的绩效管理》。

第一篇:浅谈博物馆的绩效管理

浅谈博物馆的绩效管理 摘 要:在西方,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的管理工具,已经在政府部门和非营利组织中得到广泛运用。近年来我国公共部门也引入绩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博物馆是保护、研究和展示文化及自然遗产的非营利组织。博物馆引入绩效管理将促进内部管理、绩效水平、服务质量及公众-社会满意度的提升,是深化体制改革的一种有效尝试。

关键词:绩效管理;博物馆

一、博物馆引入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一)现行管理体制下博物馆的现状

当前我国一般性博物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社会效益不高,在国民社会生活中没有实现应有的作用,没能产生相应的影响,造成投入和产出不对等,因而也制约了本该日愈增长加大的投入,投资渠道单一,不少博物馆仅能生存下去还捉襟见肘,要上项目就力不从心。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成了单纯的政府摆设。

究其原因是当前我国博物馆管理运营方式的单

一、没有人事任免权、缺乏合理的分配机制、缺乏独立性、多层管理行成事实上的无责任人等,这类体制和历史造成的诸多原因,导致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缺乏行业规范,即便同一性质的博物馆在业务工作中也无统一规范和标准。第二,主管部门对博物馆、部门及员工综合表现缺乏完善的评定体系,考核工具陈旧、考核 目的不明确、考核方法单一,并且没有真正对考核结果进行认真客观的分析,更没有真正利用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来帮助员工在绩效、行为、能力、责任、服务意识等多方面得到切实的完善和提高。

第三,博物馆组织对员工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

第四,缺少沟通渠道及反馈机制、缺乏相应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巧。

第五,缺乏评价激励机制。

就上述博物馆存在的一般性问题看,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入绩效管理,建立起一个科学、有效、可实施、可操作、可控制的合乎博物馆性质的绩效管理体制。

(二)引入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第一,引入绩效管理是博物馆自身建设发展的必须。改善博物馆治理结构,推行绩效管理是博物馆摆脱困境的必经之路。在建立科学合理的事业法人治理结构基础上,全面推行绩效管理,在行政主管部门和博物馆之间、公众和博物馆之间以及博物馆和职工之间形成法定的绩效责任关系,通过绩效管理,建立博物馆绩效评估体系,通过公众、行政主管部门和员工的评价衡量博物馆绩效,发挥社会监督、行政监督的作用。

第二,引进绩效管理是博物馆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由于绩效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容易量化,便于操作,以及现阶段的合理性,通过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可以有效的提高各级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博物馆引入绩效管理,有了特定绩效目标、标准,用于博物馆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博物馆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这一活动中都是主动者,关乎切身利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关心绩效,势必行成双方互动的局面,其结果必将推博物馆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三,引进绩效管理必将提高博物馆的工作效率。实施绩效管理,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唤醒他们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有了这个前提,博物馆无论在项目的成本控制方面和人员的合理配置方面的工作,都会容易做到合理、科学,而这二者对提高博物馆的工作效率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博物馆导入绩效管理的可行性

绩效管理是公共部门实施战略规划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科学评价与引导组织员工行为、实现组织使命和目标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博物馆通过关注一些体现组织绩效的使命及核心价值,比如公众参与性、博物馆责任性等,使整个组织绩效管理以实现博物馆所承载的使命与价值为前提,建立自身的目标体系。

绩效管理是一种责任机制,内含管理人员的责任落实、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整个组织系统协调等,在相当程度上,为促进绩效提供了可能。这与博物馆工作性质对员工的要求相符合。只要细分一下博物馆各部门人员的职能、权限、责任,就会发现文博工作比其它许多工作更需要一种更为严密,更具约束力的分工负责制,而保证这种负责制不落空要靠一种约束力,这种约束力一方来自外部的监督,包括上级领导的监督,职工的监督和公众的监督;更主要的一方是来自员工本人的自律,而推助这种自律的动力除员工自身素养、职业道德,职业责任感外,更要靠一种能够激发员工自律的制度。

事实上,许多公共部有如博物馆一直在呼唤和试图建立这样一个制度。绩效管理正可以提供这样一个制度体系,随着绩效管理的引入,责任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形成,管理人员的责任落实、人人的工作目标清楚,极大的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和不作为性,工作不再单纯表现为工作时间,而是时间和效率的统一,这样,为博物馆促进绩效提供了可能。随着公众意识的提高,观众有权要求博物馆对其提供的公共产品(包括服务)负责。绩效管理在博物馆中的应用,为公众从组织外部科学、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博物馆的绩效提供了可能,这是一种有效监督,是博物馆提升自己不可缺的宝贵资源。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明确决策、执行和监督三者的关系,强化健全互相配合、相互制约的监督新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务求实效的良好氛围,从内部和外部促进博物馆绩效的提高。

三、博物馆实施绩效管理实施方向

谷峻岭:浅谈博物馆的绩效管理

(一)争取博物馆发展管理的自主权

为全面有效地推行绩效管理,必须积极推进政事分开。政事分开的核心是减少政府部门的直接干预,下放权力,让事业单位拥有自主权和灵活性,不再成为政府部门的附属机构。对于带有强制行政命令提供的公共服务(例如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展览陈列等)或公共产品(例如为配合该地区举办的某项重大活动而举办的展览活动等),行政主管部门除保障资金来源、协调方方面面关系外,要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监管,以确保博物馆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落实。同时博物馆也应借行政主管部门职能转变之际,力争减少直接干预,尽量摆脱作为行政主管部门的附属机构的地位,争取更多的自主权和机动权,力求获人事和财务的自主权,拥有人员配置和资金支配的权力,按照博物馆行业性质和宗旨,确立其相应的管理模式。这不仅是实施博物馆绩效管理的理论前提,也是博物馆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基础。

(二)建立博物馆行业标准和规范

建立博物馆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既可以使博物馆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又能对博物

馆进行科学的评估,为博物馆确立相关级别提供依据。博物馆行业标准和规范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硬件”方面,一是“软件”方面。“硬件”方面: 包括博物馆的体量,包括展厅、公共设施、库房、研究中心、文物修复中心等方面在建筑体量、安防、技防、通讯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软件”方面,包括博物馆的人员结构、机构设置、管理水平、业务水平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三)建立公共责任机制

博物馆应在仿效私人部门责任机制基础上对传统责任机制进行改进,将传统复杂而模糊的政治责任机制转变为二个导向的责任机制,即以结果和观众为导向,用实际收到的社会效益衡量组织绩效;以观众需求为导向,建立博物馆直接对员工、观众和社会责任机制。

(四)人事制度改革

大力推行博物馆人事制度改革,按照“紧编制、满负荷、高效率”的原则,按需设岗,因事设岗,合理调整各类人员的结构,优化馆内各部门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实现博物馆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逐步建立用人自主、人员自主择岗、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升能降的新的机制。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博物馆和个人的人事关系,明确博物馆和个人的义务和权利,明确不同岗位的责任和任职条件。在推行聘用制的过程中,大力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增强活力。

(五)薪酬分配制度改革

薪酬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实施绩效管理成功的关键,博物馆同其他依靠政府财政吃饭的单位一样,在体制改革尚未取得成效之前,绩效成绩利用难以在博物馆的管理体系和分配体系中起到应有的促进和激励作用。

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按劳分配,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实行岗位靠竞争、建立岗位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制度。采取特殊人才特殊分配、优秀人才优厚待遇的政策,对关键岗位的特殊人才可采取协议工资、项目工资、课题工资等分配形式,逐步完善收入分配的约束机制。

参考文献:

[1]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丁煌.西方行政学说史.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3][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营部门[M].上 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4]Eic Readera.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 4.[5]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刘旭涛.政府绩效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7]孙柏瑛,祁光华.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8]张德.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2.[9][美]加里.德斯勒.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10][美] 格罗弗•斯塔林.公共部门管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11]彭剑锋.以KPI为核心的绩效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2]段勇.当代美国博物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第二篇:浅谈博物馆的绩效管理的论文

摘 要:在西方,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的管理工具,已经在政府部门和非营利组织中得到广泛运用。近年来我国公共部门也引入绩效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来提高工作效率,进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博物馆是保护、研究和展示文化及自然遗产的非营利组织。博物馆引入绩效管理将促进内部管理、绩效水平、服务质量及公众-社会满意度的提升,是深化体制改革的一种有效尝试。

关键词:绩效管理;博物馆

一、博物馆引入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一)现行管理体制下博物馆的现状

当前我国一般性博物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社会效益不高,在国民社会生活中没有实现应有的作用,没能产生相应的影响,造成投入和产出不对等,因而也制约了本该日愈增长加大的投入,投资渠道单一,不少博物馆仅能生存下去还捉襟见肘,要上项目就力不从心。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成了单纯的政府摆设。

究其原因是当前我国博物馆管理运营方式的单

一、没有人事任免权、缺乏合理的分配机制、缺乏独立性、多层管理行成事实上的无责任人等,这类体制和历史造成的诸多原因,导致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缺乏行业规范,即便同一性质的博物馆在业务工作中也无统一规范和标准。

第二,主管部门对博物馆、部门及员工综合表现缺乏完善的评定体系,考核工具陈旧、考核 目的不明确、考核方法单一,并且没有真正对考核结果进行认真客观的分析,更没有真正利用考核过程和考核结果来帮助员工在绩效、行为、能力、责任、服务意识等多方面得到切实的完善和提高。

第三,博物馆组织对员工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

第四,缺少沟通渠道及反馈机制、缺乏相应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技巧。

第五,缺乏评价激励机制。

就上述博物馆存在的一般性问题看,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入绩效管理,建立起一个科学、有效、可实施、可操作、可控制的合乎博物馆性质的绩效管理体制。

(二)引入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第一,引入绩效管理是博物馆自身建设发展的必须。改善博物馆治理结构,推行绩效管理是博物馆摆脱困境的必经之路。在建立科学合理的事业法人治理结构基础上,全面推行绩效管理,在行政主管部门和博物馆之间、公众和博物馆之间以及博物馆和职工之间形成法定的绩效责任关系,通过绩效管理,建立博物馆绩效评估体系,通过公众、行政主管部门和员工的评价衡量博物馆绩效,发挥社会监督、行政监督的作用。

第二,引进绩效管理是博物馆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由于绩效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容易量化,便于操作,以及现阶段的合理性,通过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可以有效的提高各级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博物馆引入绩效管理,有了特定绩效目标、标准,用于博物馆的日常管理活动中,博物馆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这一活动中都是主动者,关乎切身利益,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关心绩效,势必行成双方互动的局面,其结果必将推博物馆管理水平的提升。

第三,引进绩效管理必将提高博物馆的工作效率。实施绩效管理,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唤醒他们当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识。有了这个前提,博物馆无论在项目的成本控制方面和人员的合理配置方面的工作,都会容易做到合理、科学,而这二者对提高博物馆的工作效率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博物馆导入绩效管理的可行性

绩效管理是公共部门实施战略规划的重要途径,在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科学评价与引导组织员工行为、实现组织使命和目标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博物馆通过关注一些体现组织绩效的使命及核心价值,比如公众参与性、博物馆责任性等,使整个组织绩效管理以实现博物馆所承载的使命与价值为前提,建立自身的目标体系。

绩效管理是一种责任机制,内含管理人员的责任落实、资源的优化配置及整个组织系统协调等,在相当程度上,为促进绩效提供了可能。这与博物馆工作性质对员工的要求相符合。只要细分一下博物馆各部门人员的职能、权限、责任,就会发现文博工作比其它许多工作更需要一种更为严密,更具约束力的分工负责制,而保证这种负责制不落空要靠一种约束力,这种约束力一方来自外部的监督,包括上级领导的监督,职工的监督和公众的监督;更主要的一方是来自员工本人的自律,而推助这种自律的动力除员工自身素养、职业道德,职业责任感外,更要靠一种能够激发员工自律的制度。

事实上,许多公共部有如博物馆一直在呼唤和试图建立这样一个制度。绩效管理正可以提供这样一个制度体系,随着绩效管理的引入,责任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形成,管理人员的责任落实、人人的工作目标清楚,极大的减少工作中的盲目性和不作为性,工作不再单纯表现为工作时间,而是时间和效率的统一,这样,为博物馆促进绩效提供了可能。随着公众意识的提高,观众有权要求博物馆对其提供的公共产品(包括服务)负责。绩效管理在博物馆中的应用,为公众从组织外部科学、正确地认识和评价博物馆的绩效提供了可能,这是一种有效监督,是博物馆提升自己不可缺的宝贵资源。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明确决策、执行和监督三者的关系,强化健全互相配合、相互制约的监督新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务求实效的良好氛围,从内部和外部促进博物馆绩效的提高。

三、博物馆实施绩效管理实施方向

谷峻岭:浅谈博物馆的绩效管理

(一)争取博物馆发展管理的自主权

为全面有效地推行绩效管理,必须积极推进政事分开。政事分开的核心是减少政府部门的直接干预,下放权力,让事业单位拥有自主权和灵活性,不再成为政府部门的附属机构。对于带有强制行政命令提供的公共服务(例如免费向未成年人开放展览陈列等)或公共产品(例如为配合该地区举办的某项重大活动而举办的展览活动等),行政主管部门除保障资金来源、协调方方面面关系外,要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监管,以确保博物馆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落实。同时博物馆也应借行政主管部门职能转变之际,力争减少直接干预,尽量摆脱作为行政主管部门的附属机构的地位,争取更多的自主权和机动权,力求获人事和财务的自主权,拥有人员配置和资金支配的权力,按照博物馆行业性质和宗旨,确立其相应的管理模式。这不仅是实施博物馆绩效管理的理论前提,也是博物馆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基础。

(二)建立博物馆行业标准和规范

建立博物馆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既可以使博物馆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又能对博物馆进行科学的评估,为博物馆确立相关级别提供依据。博物馆行业标准和规范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硬件”方面,一是“软件”方面。“硬件”方面: 包括博物馆的体量,包括展厅、公共设施、库房、研究中心、文物修复中心等方面在建筑体量、安防、技防、通讯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软件”方面,包括博物馆的人员结构、机构设置、管理水平、业务水平等方面的标准和规范。

(三)建立公共责任机制

博物馆应在仿效私人部门责任机制基础上对传统责任机制进行改进,将传统复杂而模糊的政治责任机制转变为二个导向的责任机制,即以结果和观众为导向,用实际收到的社会效益衡量组织绩效;以观众需求为导向,建立博物馆直接对员工、观众和社会责任机制。

(四)人事制度改革

大力推行博物馆人事制度改革,按照“紧编制、满负荷、高效率”的原则,按需设岗,因事设岗,合理调整各类人员的结构,优化馆内各部门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实现博物馆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逐步建立用人自主、人员自主择岗、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升能降的新的机制。在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聘用合同,确定博物馆和个人的人事关系,明确博物馆和个人的义务和权利,明确不同岗位的责任和任职条件。在推行聘用制的过程中,大力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增强活力。

(五)薪酬分配制度改革

薪酬分配制度的改革是实施绩效管理成功的关键,博物馆同其他依靠XX吃饭的单位一样,在体制改革尚未取得成效之前,绩效成绩利用难以在博物馆的管理体系和分配体系中起到应有的促进和激励作用。

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按劳分配,建立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实行岗位靠竞争、建立岗位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制度。采取特殊人才特殊分配、优秀人才优厚待遇的政策,对关键岗位的特殊人才可采取协议工资、项目工资、课题工资等分配形式,逐步完善收入分配的约束机制。

第三篇:博物馆绩效管理的思考

博物馆绩效管理的思考

肖冠雄

物馆对社会公众实行免费开放后,基本运转经费得到保障,事业的发展面临转型,其社会职能上更强调于优化社会服务,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加强文物保管研究和利用,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为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组织绩效,为公众提供更多的优质博物馆产品,很多博物馆开始探索进行绩效管理。博物馆的绩效管理是指博物馆管理者和全体员工为了达到组织目标而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结果应用、绩效目标提升的循环过程,它的作用是持续提升个人和组织的绩效,确保目标的实现。目前我国一些博物馆在绩效指标体系设计、绩效评估程序和方法、绩效评估结果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规范化程度低、评估分散、评估程序和方法不一致、缺乏制度化的评估标准,思想不统一,执行难度大,责任区分难,考核流于形式等问题,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实践和创新。本文试从博物馆绩效管理的意义和推进方法来阐明博物馆绩效管理的运用,以求教于专家,商榷于同行。

一、博物馆推进绩效管理的意义

绩效管理是一种广为运用的管理行为,不管是营利性的组织还是非赢利性的组织,甚至是一

[1]个行政区域也要进行绩效管理。博物馆引入绩效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是绩效管理着眼于博物馆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提升,有利于提升博物馆科学发展的能力,保证目标的实现。首先,有利于组织绩效的提升。绩效管理通过设定科学合理的组织目标、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努力将组织与个人的目标达成一致,形成共愿景。博物馆管理者通过绩效考核,对个人和部门的工作给予评估;通过监督检查,对个人和部门的行为进行规范;通过培训和沟通,对员工的思想动态进行引导;通过相互协作,使员工与员工、员工与管理者之间更加有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博物馆的发展与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从而提高组织绩效,确保目标的实现。其次,绩效管理是评价员工价值创造和提高个人技能的过程,有利于提升个人绩效。管理者通过对员工的综合考评,可以知晓员工的优点和缺点,在岗位安排和特长上更大程度发挥员工的潜能。同时,通过把个人绩效的考核评估结果作为员工奖金高低、职务升降、培训、调动的重要依据,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二是绩效管理着眼于博物馆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利于提高执行力,提升博物馆内部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绩效管理涉及到对事的管理主要工作流程标准化的问题。所谓流程就是解决“先做什么”、“接下来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由哪个部门完成,由谁负责的问题。在博物馆的内部上,受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个人主观意识较浓,随意性大,“制度墙上挂,领导说说话”的现象比较普遍。工作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序不高,更谈不上对工作过程的控制和改进。同时,博物馆作为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单位,其中一项重要的职能就是为观众提供社会教育。受“免费”思想的影响,我们的开放管理过程中逐渐忽略了观众的需要,例如我们的讲解服务如何提供让观众更方便,我们的陈列展览如何更贴近观众,等等,不能让观众直观的了解。博物馆通过绩效管理方法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提升内部的管理水平,同时更有利于博物馆社会职能的发挥。

三是绩效管理着眼于博物馆活动过程控制和结果评估,有利于博物馆持续改进工作。首先,绩效管理对博物馆活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博物馆的活动,包括讲解、陈列展览、文物研究、保卫、保洁等与公众交往的主要方面,同时也包括基础设施的提供、财务、采购、人力资源等辅助活动。绩效管理对活动过程的控制涵盖了各项活动前期的准备、过程和结果等内容,绩效管理贯穿各项活动开始之前、进行之中或结束之后。绩效管理的实施可以避免业务工作的无章可循,职责不清,相互推诿,有利于及时处理业务和提高工作效率,以及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其次,管理者基于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实事求是的掌握博物馆的管理现状,对博物馆的各项活动不断进行改进,有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管理层针对管理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纠正措施,并跟进检查,有利于持续改进各项工作。

四是绩效管理着眼于内部沟通与协作,有利于博物馆组织文化的建设。博物馆的绩效管理的实施,势必导致管理者思想和管理风格的转变,更多的增加员工的自主权,更关注观众的需要。通过管理者与员工的相互沟通,不断提高员工胜任工作的能力。同时,通过对员工的培训和各种拓展训练,可以培养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此外,从博物馆目标的制定、计划的实施等工作都需要全体

员工的共同参与,这种参与管理的机会不仅能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归属感和衷诚度,同时满足了员工的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为博物馆组织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博物馆如何推进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博物馆管理的新模式,长期以来,博物馆受“等、靠、要”思想的影响,守柜子,管章子,过日子的思想较为盛行。博物馆引进绩效管理既是思想上的解放,也是管理方式上的革新。绩效管理事关大局、事关长远、事关发展,如何推进博物馆绩效管理?

1、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指导,明确目标,突出绩效管理的导向性。

博物馆实施绩效管理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绩效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的确立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为基础。博物馆科学地实施绩效管理,可以进一步促进自身建设,推动工作创新、提高工作效率与服务质量,促进博物馆创造更多的公共价值,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博物馆绩效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将博物馆的使命、价值、愿景和战略目标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方案,对参与博物馆活动的各个层次的人员、程序进行管理。要理解博物馆的绩效管理,首先要了解博物馆担当的社会责任。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明确指出,博物馆作为一个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赢利的永久性机构,对社会公众开放,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物证。博物馆作为非赢利的组织,免费开放后其社会性和公共性尤为突出,我们要以“藏品为中心”向以“观众为中心”转变,加强细节管理,利用发挥好博物馆各项资源的优势,满足社会公众来博物馆参观学习的精神文化需求。

博物馆的公益性,绝不是一个单纯的理念问题,更关键的是制度设计及如何在操作中实现目标的问题。工作目标是绩效管理推进实现的目的,博物馆的管理者要科学的确定工作目标,并通过各种方式,将这些目标分解到各个团队或员工身上。现在我们有很多博物馆是策略、目标一大堆,议而不决,流于口号管理,目标没有“落地”。博物馆目标的制定,要本着实事求是、促进发展、提高效率的原则,要制定博物馆中长期发展目标、中期和近期目标,同时针对目标的完成制定目标、月工作任务完成计划、员工个人工作计划等。

要有一支执行力强的队伍。对于任何一个博物馆来说,要想完成计划和任务,达到目标,没有一支执行力强的队伍是不行的。博物馆的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推进,必须自上而下形成共识。馆长作为最高决策和执行者,既要带头做好各项工作,更主动参与到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经常听汇报,查实情,解难题。中层管理者要切实履行管理责任,加强对本部门工作的指导,加强与员工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指导下属改善、提高绩效,从而提高单位的整体绩效、管理水平和团队效能。具体负责绩效管理推进工作的同志既要熟悉博物馆的管理,具有敢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同时还要有诚实正直的品质,观察、评价和分析能力,领导力,沟通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此外,要加强全员的培训,全员要统一思想,积极参与、配合和执行。

2、科学设定考评标准,规范制度,确保绩效管理的准确性。

博物馆的绩效管理包括了组织层面的绩效、流程层面的绩效和个人层面的绩效三个层次的内容。组织层面的绩效强调是博物馆机构的整体绩效,其要素包括博物馆战略发展规划、整体的目标、阶段的目标、组织的结构和资源的配置等,具体的指标有工作效率、总体服务质量、人力资源配置、计划和目标、内部信息沟通、文件控制、培训发展等基本指标。流程层面的绩效强调的是工作过程,其要素包括博物馆各项工作是否建立了工作流程,是否对流程的绩效进行了管理,各项资源是否充分的分配到各个流程中,各项工作之间流程是否畅通,具体指标包括工作流程、过程控制、监督检查、执行反馈。员工层面的绩效强调是的执行人员的绩效,其要素包括工作职责与标准、绩效沟通与反馈、绩效评估与运用,员工绩效评估包括德、能、勤、绩、廉这五个基本指标,同时也包括员工的团队精神、执行力、发展潜力、沟通协调等方面的指标。

指标可以定量,也可以定性,关键是科学合理。对于某一件事的指标一般包括考核项目、目标值、项目分值、计分标准等内容,这些内容所体现的考核指标分为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定量指标一般以完成任务的多少来计分,主要特点是全面、量化、可比;定性指标考核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指标。在员工测评方式上,一般采用360度综合绩效测评,针对中层干部和员工在德、能、勤、绩、廉各个要素进行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指标的测评。

再次,加强制度建设。标准是绩效考核的唯一依据。目标前国家在博物馆评估、文物、博物馆工作者职业道德、文物藏品、文物安全等方面均有相关标准可以作为指导,同时,可以结合ISO9001质量管理国际标准体系,针对不同的岗位和服务对象制定不同的标准和制度,制定工作流程。要加强台帐的记录的管理,所有的岗位应有相关的工作台帐,以备检查提供各项证据。同时,为确保目标的完成,要建立问责制度,将任务落实好、执行好。其二是建立激励机制,注重奖励与鞭策并重。对实行得好的方法、经验要推广,对业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要表彰。要实行绩效考核与奖金挂钩的方法,按照完成的工作业绩和部门的日常考核来确定部门和员工的奖金,拉开档次进行分配。同时,要将评估结果与员工岗位调整、职务升迁、奖励薪酬结合起来,做到褒有章,贬有据,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性机制。

3、规范程序,改善方法,彰显绩效管理的科学性。谈绩效必谈考核,有的人认为做好了考核工作就是做好绩效管理。其实二者有不同的区别。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绩效管理要通过绩效考核来反映。绩效管理是对部门和员工的行为和产出的管理,它在现有的人力资源理论的框架下,在强化人本思想和可操作性基础上,以博物馆的战略发展为依据,通过定期的绩效考核,对部门的工作和员工的表现做出评估,其包括了员工的考核、培训、沟通、激励等方面的内容。一般包括如下五个基本步骤:一是制定绩效计划。博物馆依据工作目标和工作职责制定绩效计划。二是绩效沟通。馆长、中层干部和员工之间就绩效计划进行沟通,包括前期的交流和过程跟踪。三是绩效评价。在绩效周期结束后,对预先制定好的绩效计划进行评价。四是绩效反馈。通过面谈、文件等形式对绩效成绩进行反馈,提出希望和要求。五是绩效结果的运用。其结果可以客观公正的反映某部门、员工的工作绩效成绩,可用于指导员工改善绩效和提高技能,可以作为奖惩的重要依据。

方法上,要坚持“两个转变,五个结合”的方法。坚持以考核结果为重点向过程考核转变,数量考核向质量考核的转变,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日常工作督查与中心工作督查相结合、督查通报与整改提高相结合,制定标准与现场指导相结合、批评教育与奖优罚劣相结合,采用民意测验、个别谈话、工作测评等方式来检验工作效果或员工绩效。在考评主体上,在坚持组织认可和群众公认相结合的基础上,要设置多元考核评价主体,特别是要将观众、学校、志愿者,同行单位,以及上级文物、宣传部门,下级二级部门纳入考核评价主体,建立上级、同级、下级、群众四位一体的考核评价主体。在纪律上,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必要时采取回避原则。特别是具体负责绩效管理的执行管理部门,更要高度认识到考核管理的严肃性和重要性,必须公开、公平、公正的评价被考核者,不得徇私舞弊,不得利用职权进行打击报复或谋取私利,要事实清楚,证据确凿。被考核者也要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考核,对考核工作进行配合。对考绩结果不服者,被考核部门和考核者个人可以提出申诉。

4、持续改进,注重绩效管理的动态性。绩效管理是过程与结果的综合,不是一年一次填表的工作,绩效评价之后必须伴随有改进与提高绩效的计划和行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管理者往往以考核的结果作为部室或个人的评估结果,忽视对服务过程的控制和对事件的持续改进。如何改进组织绩效?博物馆免费不等于免责,观众零投诉不等于观众的满意率是百分之百。只有坚持不断完善改进的理念,绩效管理才能充满生机,才不会让管理者缺乏信心,让员工感到害怕,让观众感到麻烦。因此博物馆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利于持续改进。首先是观众满意度的调查。观众对博物馆提供的产品是否满意,影响到观众的忠诚度。博物馆应就博物馆所提供的服务、陈列、商品等博物馆产品,经常进行观众满意度的调查。既要在每个参观点设有观众留言簿,观众意见箱及时收集观众的意见,同时也要经常进行问卷调查,还可以进行网络意见征集。

在员工的绩效提升上,管理者要经常与员工进行绩效面谈,将绩效评价的结果反馈给当事人,并与员工共同制定绩效改进提高的计划。同时,管理者政策的制定往往是从上而下,着重以开会研究解决问题,而对员工在想什么、员工在内部管理、个人成长等方面需要什么缺乏思考,馆长们要经常深入一线与工作人员进行沟通,这样才能了解到员工的真实想法。同时,员工长期工作在一线,与观众交往最多,最能了解观众的心理,知道观众的需求,所以管理者要通过工作例会、意见箱、电子邮件、座谈会等形式掌握员工的心理动态。绩效管理的目的不是如何奖惩员工,而更多的应考虑到,如果员工在某一阶段绩效不佳,则应通过制定培训计划、改善测评指标,来鼓励员工不断积极地去提升自身的技能。管理者要及时把个人绩效考评成绩反馈给个人,通过对德、能、勤、绩、廉等要素的评估,被评估者不仅可以从自己、上级、部属、同事甚至观众等方面获得多种角度的反馈,也可从这些不同的反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长处与发展需求,使以后的职业发展更为顺畅。

绩效管理是一项探索与实践,循序渐进的工作。新时期,机遇与挑战乱并存,唯有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合理配置资源,完善配套机制,创新管理机制和运营机制,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效益,为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服务,为强加社会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服务。

作者:肖冠雄,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办公室主任,***

地址:长沙市宁乡县花明楼镇刘少奇同志纪念馆,410611 [1] 贺小钢,《绩效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第3页。

第四篇:博物馆工作人员绩效考评标准

博物馆工作人员绩效考评标准

一、考勤情况(15分)

员工保持良好的考勤记录,本月内无迟到或缺勤。15分

员工保持良好的考勤记录,本月内少于三次的迟到(早退)记录。12分

员工保持一般的考勤记录,本月内有迟到(早退)记录,并有缺勤记录。10分

员工考勤记录很差,在本月内有迟到记录,并有2天以上(不含2天)的缺勤记录。5分

二、接待服务质量(25分)

能微笑服务、礼貌待人,积极主动为参观群众进行答疑解惑。25分 能礼貌待人,服务参观群众,但不主动为观众答疑解惑。20分 能为参观群众服务,但服务态度消极被动,经参观群众反复询问才给与回应。10分

三、文博知识与业务技能(30分)

非常注重日常对文博知识的学习,且对本馆陈列展览掌握较好,积极为博物馆宣传活动献谋献策。(30分)

比较注重文博知识的学习,且对本馆陈列展览掌握较好,能够配合其他工作人员完成馆内各项宣传活动。20分

对文博知识的掌握较少,平时疏于学习,但能配合其他工作人员完成馆内各项重大活动的开展。15分

文博基本知识掌握不到位,且工作态度不积极。10 分

四、服从领导与团队协作(20分)

听从领导安排,能经常提出好的建议,且能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同事完成工作。20分

听从领导安排,能积极配合同事完成工作,但只限于本部门内。15分 有时不服从领导安排,且对于部门间协作、同事间协作很少配合。10分

有时不服从领导安排,基本只完成本职工作,对于部门间协作、同事间协作不配合。5分

五、总体评价(10分)

此项由博物馆馆长结合每个人当月德、能、勤、绩的表现,进行总体评价赋分,

第五篇: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10个单元)第一节 绩效考评指标和标准设计

第一单元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

一、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内容

1、适用不同对象范围的考评体系

1)组织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按工作性质的不同分为:生产性组织的绩效考评、技术性组织的绩效考评、管理性组织的绩效考评、服务性组织的绩效考评。   对于生产性组织对它的考评一般以最终的工作成果为主要考评指标(如生产数量质量等),还要考评其工作方式和组织气氛等指标。

管理性组织和服务性组织主要考评其整体素质、工作效率、出勤率、工作方式、组织气氛等指标。科技性组织的考评要 兼顾 工作过程与工作成果两个方面。

2)个人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企业更多更常见的考评。):一般情况下,根据企业岗位分类分级的结果分别对各类各级人员制定出相应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其粗细程度视企业规模、被考评者人数、考评目的等确定,一般的企业主要根据被考评者的工作性质(即岗位横向分类的结果)来确定

3)岗位分类的方法或标准:

   按岗位实际承担者的性质和特点,对岗位进行横向区分。

按岗位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划分为四类:生产岗位、技术岗位、管理岗位、服务岗位。

用于奖励的考评应侧重于工作成果,用于培训的考评侧重于考评工作过程。在明确岗位工作类别性质和特点的情况下,应从人员品质特征要求、工作行为表现、产出结果三个方面建立起员工个体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2、适用不同性质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分为三类:品质特征型、行为过程型、工作结果型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品质特征型用于招聘面试、人团甄选、职务晋升等。

二、绩效考评指标的作用:三个作用:1)绩效考评指标有助于战略的达成和落实2)有效的绩效指标有助于改善组织的内部管理。3)有效的绩效指标有助于指引员工的行为朝组织正确的方向上来。

三、绩效考评指标的来源:明确绩效指标的来源是指标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1)组织战略与经营规划2)部门职能与岗位职责 3)绩效短板与不足。

四、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针对性原则、关键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明确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可测性原则。

五、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方法:要素图示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面谈法、经验总结法、头脑风暴法。

1、要素图示法:就是把某类人员的绩效特征用图表描绘出来,然后加以分析研究,确定需要考评的绩效要素。(将绩效要素先分档,然后按少而精的原则选取。可分成三档、五档,三档为:绝对需要考评、较为需要考评、需要考评。五档分为需要考评的程度高、很高、一般、低、几乎不需要考评。)。工作岗位分析是绩效考评要素选择的前提和基础。

2、问卷调查法的步骤:1)采集相关数据和资料2)列出影响和制约绩效的要素及具体的指标,并初步筛选3)对每个相关要素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作出界定。4)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对象和范围以及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5)设计调查问卷6)发放调查问卷7)回收调查问卷。

3、面谈法:分为个别面谈法和座谈讨论法(5-8人)。

4、头脑风暴法:亚历克.奥斯本是头脑风暴法之父。头脑风暴法的四个基本原则:1)任何时候都不批评别人的想法2)思想愈激进愈开放愈好3)强调产生想法的数量4)鼓励别人改进想法。特殊岗位人员的绩效考评指标的确定常用此法。

六、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程序:

1、工作分析 :根据考评的目的,对被考评对象的工作内容、性质等进行分析研究,初步确定绩效考评指标。

2、理论验证 :根据绩效考评的原理和原则,对指标进行验证,使其具有科学性。

3、进行指标调查,确定指标体系:根据初步确定的指标,运用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方法进行指标调查,最后确定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4、进行必要的修改:修改和调整分为两种:考评前修改调整和考评后修改调整。

第二单元 绩效考评标准的设计

一、绩效考评标准的类型:

1、绩效考评标准的内涵:绩效考评标准主要是由标志和标度构成,绩效考评的结果通常表现为将某种行为、结果、或特征划分到若干个级别之一。标志是指考评指标中用于区分各个级别的特征规定,通常用数字或字母表示,没有独立的意久,赋予意义的除外。而标度用于对标志所规定的各个级别包含的范围做出规定,它可以是测量尺度、数量化的单位、非数量化的标号,也可以是现代数学的模糊集合、尺度。

2、分类:1)量词式考评标准:较好 好 一般 差

较差。

2)等级式的考评标准:优良中差

甲乙丙丁

1234

3)数量式的考评标准:是具有量化意义的数字表示不同的等级水来。包括离散型和连续型两种。

4)定义式的考评尺度:考评尺度中规定了定义式的标度。广泛应用的一种。

二、绩效考评标准的设计原则

1、定量准确的原则:考评指标能量化的应可能用数量表示和计量。标准的定量必须准确,又包括三个方面:1)标准的起止水平应是合理确定的2)各标准含义、相互间的差距应当是明确合理的。评分尽可能采用等距式量表3)选择的等级档次数量要合理,控制在3-9级为宜。

2、先进合理的原则:所谓先进指不仅要反应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还应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所谓合理指标准是少部分人可超过,大部分努力能达到,极少数人达不到的水来,一般以70%-80%员工能达到的作为评定标准。

3、突出特点的原则:要准确突出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和特点。

4、简明扼要的原则:使用大众化语言和词汇,表达力求简明扼要

三、绩效考评标准量表的分类:名称量表(类别量表)、等级量表(位次量表)、等距量表、比率量表

1、名称量表:又称类别量表,是量表最低的形式,数字或标志仅是符号或称呼,没有任何数量大小的含义。

2、等级量表:又称位次量表,等级量表和类别量表是在一个分类基础上或是在一个变量上对事物进行分类。但根拓事物的特性和分类原则,这时量表上每一个类别只具有序列性。

3、等距量表:除了有类别和等级量表的性质外,他要求一定数量差距在整个量表的阶梯上都是相同的,即单位相等,没有绝对零点。只做加减,不好做乘除运算。在绩效考评中所采用等距量表。心理学家重视等距量表的两个原因:1)每一个观测值可以加减或乘除一个常数而不破坏这些数值的关系。2)它能广泛的应统计方法,如计算均数、变差。

4、比率量表:水平最高、较为理想的量表,除有类别、等级、等距量表的特征外,还有一个只有实际意义的绝对零点、。能进行加减乘除的四则运算,还可以使用几何平均数和相对差异量等统计方法。测量结果是0,那么说明这个事物并不具有这种被测量的属性或特征。

四、考评指标标准的评分方法:分为自然数法和系数法,系数法又称相乘法,采用以上计分方法时,可以直接计分或间接计分

1、自然数法:自然数法分为一个自然数或多个自然数,多个自然数法可以是百分制,也可以是非百分制

2、系数法:系数法分为函数法和常数法,函数法是借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度函数的概念,按考评标准进行计分,常数法是在考评要素分值之前设定常数,将其作为评定结果。

3、系数计分与自然数计分的根本区别在于自然数法是一次性获得测评的绝对数值,而系数法获得的只是相对数值,还需要同指派给该要素的分值相乘,才能得到绝对数值。

第三单元

关键绩效指标的设计与应用

一、关键绩效指标的定义:关键绩效指标简称KPI,是一种考评新方法,或是一种绩效管理的新模式,关键绩效指标不仅特指那些居于核心或中心地位的考评指标,而且也代表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因为可以将其定议为关键绩效指标法。关键绩效指标法的核心是从众多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中提取重要性和关键性指标。

1、建立战略导向KPI的意义:1)不仅是激励约束员工行为的新型机制,同时还发挥了KPI体系战略导向的牵引作用。2)通过战略目标的层层分解,将员工的个人行为与部门的目标相结合,使KPI体系有效的诠释和传播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成为实施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工具3)彻底转变传统以控制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战略导向的KPI更加强调对员工行为的激励,最在限度地激发员工的斗志,调动全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战略导向的PKI体系与一般绩效考评体系的主要区别

1)从绩效考评的目的来看:战略导向的KPI以战略为中心,一般绩效考评以控制为中心。

2)从考评指标产生的过程来看:战略导向的KPI是组织自上而下对战略目标的层层分解。一般绩效考评是自下而上根据个人以往绩效与目标产生。

3)从考评指标的构成上来看:战略导向的KPI是通过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体现关注短期效益,兼顾长期发展的原则。一般绩效考评体系是是财务指标为主,非财务指标为辅,注重对过去绩效的考评。且指导绩效改的出发点是过去绩效存在的问题,绩效改进行动与战略需要脱钩。

4)从指标的来源来看:战略导向的KPI来源于组织的战略目标与竞争需要,一般绩效考评指标来源特定程序,即对过去行为与绩效的修正,与个人绩效的好坏密切相关。

二、设定关键绩效指标的目的:

1、绩效考评实施为什么十分困难?1)绩效管理的参与者对绩效考评的结果并不是很清楚。2)即使知道从什么方面进行考评也不知道该如何衡量。3)考评对象和范围的多样性,也增加了考评指标选择的难度。

2、为什么特别强调要提取和设定关键绩效指标?1)从绩效管理的全过程来看,不提取并设定就无从提高组织或个人的绩效。2)对于管理者来说,提取并设定关键绩效指标对组织或个人的绩效进行考评,能够把握全局,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简化程序,满足企业绩效管理的各种需要。3)对于被考评者来说,提取并设定有利于被考评者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和清晰的目标地位。

3、完整的关键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的几个基本特点:1)能够集中体现团队与员工个人的工作产出,即所创造的价值 2)采用关键绩效指标和标准突出员工的贡献率3)明确界定关键性工作产出即增值指标的权重。4)能够跟踪检查团队与员工个人的实际表现,以便在实际表现与关键绩效指标标准之间进行对比分析。

三、选择关键绩效指标的原则:整体性、增值性、可测性、可控性、关联性。

四、提取关键绩效指标的方法:目标分解法、关键分析法、标杆基准法(三种方法)

1、目标分解法:采用的是平衡计分卡设定目标的方法。通过建立综合指标体系对企业的绩效水平进行监控。

1)确定战略的总目标和分目标2)进行业务价值树的决策分析3)各项业务关键驱动因素分析,一方面进行关键驱动因素的敏感性分析,找出对企业整体价值有影响的几个财务指标。二方面将滞后的财务价值驱动因素与先行的非财务价值驱动因素连接起来。

2、关键分析法:通过多方面的信息采集和处理,寻求一个企业成功的关键点,弄清到底什么原因导致企业克敌致胜,并对企业成功的关键点进行跟踪和监控。

3、标杆基准法:将自身的绩效行为与行业中领先的、最有影响力或竞争力企业的关键绩效行为作为基准,进行深入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绩效标准,并提出改进员工绩效的具体程序、步骤和方法。可参考的企业有三种:1)本行业领先的最佳企业2)居于国内领先地位的最优企业3)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顶尖企业

五、提取关键绩效指路标的程序和步骤:

1、利用客户关系图分析工作产出:客户关系分析图法的应用范围很广,可以分析企业下属各职能和业务部门以及各部门内部的各工作岗位,可用于团队的工作产出评估,也可用于员工个人的工作产出分析。

2、提取和设定绩效考评的指标

3、根据提取的关键指标设定考评标准

4、审核关键绩效指标和标准:审核关键绩效指标的要点有如下几点:

1)工作产出是否为最终产品

2)多个考评者对同一个绩效指标和标准进行评价,其结果是否具有可靠性和准确性 3)关键绩效考评指标的总和是否可以解释被考评者80%以上的工作目标 4)关键绩效指标和考评标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5)关键绩效指标的考评标准是否预留出可以超越的空间。

5、修改和完善关键绩效指导标和标准。

六、其它

1.SMART原则:S-具体的 M-可衡量的A-可实现的 R-相关性的 T-时间限制 2.关键绩效指标可以分为: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成本指标、时限指标。

3.对于数量化的绩效指标,设定的考评标准通常是一个范围,对于非量化的指标,往往从客户的角度出发,需要对客户期望被考评者做到什么程度做出正确的回答,4.KPI标准水平分为三种:1)先进的标准水平:包括本行业、国内同类企业、国际同类企业的先进水平

2)平均的标准水平:本行业、国内同类企业、国际同类企业的平均水平。

3)基本的标准水平:它是指期望被考评者达到的水平,是经一定程度努力能达到的水平

5.基本标准的作用:用于判断被考评者的绩效是否能够满足企业基本的要求,采用这类标准所获得的考评结果,主要用于决定一些非激励性的工资待遇,如基本工资的支付等。

七、设定KPI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工作产出项目多过—删除与工作目标不符合的产出项目;比较产出结果对组织的贡献率合并同类项,将增值贡献率的产出归到一个更高的类别

2、绩效指标不够全面—设定针对性强的更合面、更深入的绩效考评指标

3、对绩效指标的跟踪和监控耗时过多—跟踪正确率比较困难,但可以跟踪错误率

4、绩效标准缺乏超越的空间—如果100%正确的绩效标准确实必须达到,那么就将其保留,如果不是必须达到的,就修改绩效标准,以预留出超越标准的空间。

第二节 绩效监控和沟通

第一单元 绩效监控与辅导

一、绩效监控的内涵

1、内涵:是管理者始终关注下属的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

2、绩效监控承担的任务:1)通过持续不断的沟通对员工的工作给予支持,并修正工作任务实际完成情况与目标之间的偏差2)记录员工工作过程中的关键事件或绩效数据,为绩效考评提供信息。

二、绩效监控的目的和内容

1、绩效监控的目的:绩效监控始终关注员工工作绩效,旨在通过提高个体绩效水平来改进部门和组织的绩效。

2、绩效监控的内容:绩效监控的内容和目的具有高度的一致性。绩效监控的内容一般是在确定的绩效周期内员工对绩效计划的实施和完成情况,以及这一过程中的态度和行为。

三、绩效辅导的作用

1、优秀的管理者应在以下三个层次上发挥作用:1)与员工建立一对一的密切联系,向他们提供反馈,帮助员工制定能拓展他们目标的任务,并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提供支持。2)营造一种鼓励员工承担风险、勇于创新的氛围,使他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学习。3)为员工提供学习机会,使他们有机会与不同的人一起工作。

四、绩效监控的关键点:1)管理者领导风格的选择和绩效辅导水平2)管理者与下属之间绩效沟通的有效性3)绩效考评信息的有效性

五、绩效辅导的时机与方式

1、辅导时机:1)当员工需要征求你的意见时2)当员工希望你解决某个问题时3)当你发现了一个可以改进绩效的机会时3)当员工通过培训掌握了新技能时,如果你希望他能够将新技能运用于工作中,就可以辅导他使用这种技能。

2、辅导的方式:

1)指示型辅导:知识技能缺乏的员工

2)方向型辅导:知识技能基本掌握的员工,但有时遇到特殊情况无法处理。3)鼓励型辅导:具有完善的知识技能的专业人员。

第二单元 绩效沟通

一、绩效沟通的内涵: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的核心,是指考核者与被考核者就绩效考评与反映出的问题以及考核机制本身存在的问题展开实质性的面谈,并着力寻求应对之策。

二、绩效沟通的内容:绩效计划沟通、绩效辅导沟通、绩效反馈沟通、绩效改进沟通:

1、绩效计划沟通:包括目标制定的沟通和目标实施的沟通

三、绩效沟通的重要性

1、通过沟通,才能设定共同认可的绩效目标

2、通过沟通,才能在履行目标职责过程中不断勘误,提高效率

3、通过沟通,才能使绩效目标考核思想深入人心,考核结果令人信服。

四、绩效沟通的方式:可以分为正式沟通和非正式的绩效沟通两种,正式的分为书面报告和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定期会面,定期会面又会为一对一会面和管理者参加的员工团队会谈。

1、正式书面报告的优点:简单易行、能够提供文字记录,避免额外的文字工作。但缺点是员工会将此视为额外的负担。

2、定期会面:是信息交流的最佳机会,也有助于建立亲近感,对于培育团队精神、鼓励团队合作也非常重要。

3、定期会面的两个注意事项:1)不论是一对一还是团队式的面谈,会谈形式的最大问题就是容易造成事件的无谓耗费,因此要求管理者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2)沟通频率是管理者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应根据不同的员工,安排绩效沟通的频率,对于团队会谈,要充分考虑所有团队成员的或参会人员的工作安排。

4、非正式绩效沟通的优点在于它的及时性。

五、不同绩效管理阶段沟通的目的和侧重点

1、绩效计划阶段——目的和侧重点是管理者就绩效目标和工作标准与员工讨论后达成一致,管理者要当好辅导员和教练员,帮助和指导下属制订好工作计划。

2、绩效执行阶段——目的:1)员工汇报工作进展和遇到的问题求助2)主管人员对员工的工作与目标计划之间出再的偏差进行纠正。

3、绩效考评和反馈阶段——目的:为了对员工在考核期内的工作进行合理公正和全面的评介,同时,还应就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共同确认下一阶段的改进重点

4、考评后的绩效改进和在职辅导阶段:跟踪了解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并提供相关支持。

六、绩效沟通的技巧

1、沟通时态度坦诚,给员工以信任和安全感,不可使用威胁性词语,以这询问的方式进行

2、沟通时尽量获取与员工绩效相关的具体信息

3、沟通时鼓励多于批评,不仅看到问题,也要看到员工的成绩

4、沟通应及时

5、沟通应具有建设性,管理者应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帮助员工更好的调整自己。

第三节 绩效考评方法的应用

第一单元 绩效考评方法的比较与误差控制

一、绩效考评的效标:效标即指评价员工绩效的指标及标准。效标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特征性效标:即考量员工是怎样一个人,侧重点是员工的个人特征。它是最常用来考评绩效的特征,容易设置,但是并不是非常有效的绩效衡量指标。

2、行为性效标:考量员工如何执行上级指令。这类效标对人际接触和交往频繁的工作岗位尤其重要。

3、结果性效标:考量员工完成哪些工作任务或生产了哪些产品,结果性效标最常见的问题是若干质化指标较为量化。

二、绩效考评方法的种类:

1、行为导向型 主观 考评方法:排列法、选择排列法、成对比较法、强制分配法、结构式叙述法。

2、行为导向型 客观 考评方法:关键事件法、强迫选择法、行为定位法、行为观察法、加权选择量表法。

3、结果导向型 考评方法:目标管理法、绩效标准法、短文法、直接指标法、成绩记录法、劳动定额法

4、综合型的绩效考评方法:图解式评价量表法、合成考评法。

三、绩效考评方法的比较

1.品质主导型:优点:操作简单,能够激励员工提高技能或培养职业需要的个人素养。缺点:主观性强,标准设定和描述比较困难,技能好未必会带来良好的工作业绩。适用范围:变化大,需要大量知识能力作为业绩支持的行业,如IT业

2.行为导向型:优点:开发成本小,反馈功能好,具有较强的连贯性。缺点:受主观影响较大,需要经常关注员工的行为 适用范围:管理人员、行政人员、流水线工人等单个个体难以量化或在团队中完成工作的人。

3.结果主导型:优点:实施成本低廉。缺点:短期效应比较强。适用范围:销售人员等容易单独量化计算的职位。

四、绩效考评误差的识别

1、分布误差:1)宽厚误差(负偏态分布,即大多数员工被评为优秀)2)苛严误差(又称严格、偏紧误差,结果呈正偏态分布,即多数员工被评为不合格或勉强合格)3)集中趋势和中间倾向(又称剧中趋势,即评定结果相近。)——克服分布误差的最佳方法是强迫分布法。

2、晕轮误差:又称晕轮效应、晕圈错误、光环效应。指因某个人格上的特征掩盖了其他人格上的特征。

 这种误差的表现:1)带着成见或凭最初或最近的印象来评定员工的绩效2)缺乏明确的评价标准3)考评者没按标准进行评定。 解决办法:1)建立严谨的工作记录制度2)评价标准制定的要详细具体明确3)对考评者进行适当培训。

3、个人偏见

4、优先和近期效应:优先效应指考评者根据下属最初的绩效信息来做出总体评价,容易出现以偏概全的偏差。近期效应指考评者根据下属最近的绩效信息来做出总体评价,可能出现以近代远的考评偏差。-----------解决的办法就是撑握全面的数据资料后再考评

5、自我中心效应:这种误差表现为考评者按照自己理解标准或按自己觉得恰当的标准进行评价。具体表现分为两种,1)对比偏差(甲员工被认为表现差,那么如果乙表现一般,也容易被评为较好。)2)相似偏差(这个人与榜样下属相似能得高分,与极差的员工相似容易得低分。)——解决的方法与晕轮误差相同。

6、后继效应:又称记录效应,上一次考评结果对这一次产生影响。原因:考评者不能认真地按照评价标准且不受上期影响,对每个员工独立进行每一次的评价。解决办法:训练考评者一次只评价全体员工的某一方面。然后再评价另外一方面,最后将结果汇总。

7、评价标准对考评结果的影响

五、避免考评误差的方法:1)以工作岗位分析和岗位实际调查为基础,以准确的数据资料和历史数据为前提,制定出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评价要素指标和标准 体系。2)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考评工具和方法,并不断总结成功经验,汲取失败教训3)绩效考评的侧重点应放在绩效行为和产出结果上,尽可能建立以行为和成果为导向的考评体系。4)为了避免个人偏见等错误,采用360度考评方式,由多个考评者一起来参与。5)必须重视对考评者的培养训练,定期总结考评的经验并进行专门的系统性培训。6)重视纯净考评过种中各个环节的管理。

六、考评者的培训——员工的上级管理者是最常见的考评者。

1、考评者培训的目的:1)使考评者认识到绩效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自身在绩效考评过程中的作用。2)统一各个考评者对考评指标和标准的理解。3)使考评者理解具体的考评方法,熟悉考评中使用的各种表格、程序4)使考评者了解消除误差与偏差的方法,避免考评者误区的产生。5)帮助管理者学习如何进行绩效反馈和绩效指导。

2、考评者培训的内容:1)考评者误区培训2)关于绩效信息收集方法的培训3)纯净考评指标培训 4)关于如何确定绩效标准的培训 5)考评方法的培训 6)绩效反馈的培训

3、考评者培训的时间:1)管理者刚到任的时候——与各类管理技巧一起培训。考评者培训是重头戏 2)进行绩效考评之前——实际范例作为教材,有针对性的短时间讲授。3)修改绩效考评办法之后4)进行日常管理技能培训的同时。

4、考评者培训的具体形式:分两种:

1)与日常的管理技能培训同时进行----这类管理技能培训时间不超过一周,一般按排一天讲有关绩效考评的内容。直接授课,外加5小时的实战现场培训,或不加也可。

2)以独立课程的形式举办。——对象是接受过一般性基础管理技能培训的人员,安排2-3天时间,内容包括绩效考评的实战培训、绩效反馈面谈的实战培训和培训总结三个方面。

第二单元 360度考评方法

一、360度考评方法的产生与发展:360度考评方法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开始用于英国军方,50年代工商企业用于工作岗位分析以及管理人员的能力评价、筛选与安置,80年代成为跨国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要工具之一。1、360度考评方法的概念:360度考评方法又称为全视角考评方法,指由被考评者上级、下级、同级、自己及客户担任考评者,从多个解雇对被考评者进行360度全方位评价,再通过反馈程序,达到必变行为,提高绩效等目的的考评方法。

二、360度考评方法的优缺点:

1、优点:1)具有全方位、多角度的特点。考评信息全面,得到的考评结果较客观、科学,误差较小。2)不仅考虑工作产出,还考虑深层次的胜任特征,得出的结果更全面,深刻。3)有助于强化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增加企业的竞争优势,建立更和谐的工作关系,一方面能帮助管理者发现问题,另一方面能够防止被考评者的短期行为。4)采用匿名的考评方式,消除考评者的顾虑,使其能够客观地进行评价,保证了结果的有效性。5)加强了管理者与组织员工的双向交流,提高了组织成员的参与性6)充分尊重组织成员的意见,有助于创造更好的工作气氛,激发成员的创新性。7)促进员工个人发展。

2、缺点:1)侧重于综合评价,定性评价比重大,定量业绩评价较少。常与KPI相结合才能使评价更全面。2)信息来源渠道广,但是从不同渠道得来的信息并非总是一致的,同时也增加了收集和数据处理的成本。3)在实施360度考评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组织气氛紧张,影响成员的积极性,甚至带来企业文化的震荡、组织成员的忠诚度下降等现象。

三、360度考评的实施程序

1、考评项目设计:1)进行需求分析和可行性分析,决定是否采用360度考评方法。2)编制基于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考评问卷。

2、培训考评者:组建360度考评者队伍(考评者选择和上级指定两种方法)并对考评者进行培训。

3、实施360度考评:1)实施考评2)统计考评信息并报告结果3)对被考评人员进行如何接受他人的考评信息的培训4)企业管理部门应针对考评的结果所反映出的问题,制定改善绩效的行动计划。

4、反馈面谈:1)确定面谈的成员和对象2)有效进行反馈面谈,及时反馈考评的结果,帮助被考评者改进自己的工作。

5、效果评价:1)确认执行过程的安全性。2)评价应用效果3)总结考评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

四、实施360度考评需要注意的问题。

1、确定并培训从事360度考评的管理人员

2、选择最佳时机进行360度考评,面临士气问题、处于过渡期或走下坡路进,不宜采用。

3、上级主管应与每位考评者沟通,要求考评者对意见承担责任,确保考评者的意见真实可靠。

4、防止考评过种中出现作弊、合谋等违规行为。

5、准确识别和估计偏见、偏好等对业绩评价结果的影响

6、对考评者的个别意见保密

7、不同的考评目的决定考评内容的不同,所应注意的事项也有所不同。

第三单元 基于信息化的绩效考评——大型企业常用手段

一、基于信息化的绩效考评:依托于企业内部网的安全可靠的站点,负责为员工提供与绩效管理有关的信息、表格及服务支持。有利于采取易于使用的程序使员工方便快捷地通过电子方式提交各种绩效评价报告,并访问有关绩效管理的内部站点,及时获取组织绩效管理政策,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效率。

二、基于信息化绩效考评的优势与不足

1、优势 :1)克服地域性差异给绩效考评带来的问题2)信息化系统可简化考评管理工作,降低考评过程的复杂性3)保持了整个考评过程的适时性和动态性。4)降低了考评成本5)增加了绩效考评的保密性。

2、不足:受公司信息化程度影响大,存在信息安全隐患。

三、基于信息化的绩效考评系统的构成

1、绩效考评后台系统 :是基础平台,主要功能如下:1)要搭建组织架构2)要构建考评体系3)明确考评权限4)设这运算方法5)管理考评结果。

2、绩效考评实施系统:主要功能:支持绩效数据的录入,帮助考评者对考评对象进行打分,以及计算绩效考评分数。

3、绩效结果分析系统

四、基于信息化绩效考评的实施流程——

1、绩效考评体系的构建:重点工作主要是将绩效指标体系、标准、权重以及权限等设置清楚,通过高度确保绩效管理系统能顺利运行。

2、实施绩效考评:登陆帐号,可以看到自己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明确自身的任务,还可以看到自己所要评价的对象和指标。

3、考评结果分析:这种分数是上级、同级、下级对自己的打分情况。对下属员工绩效的比较包括:不同员工总体绩效的比较,不同员工单项指标的比较,个体员工绩效数据的历史比较。

第四单元 考评结果的反馈与应用

一、绩效面谈的类型:单身劝导式面谈、双向倾听式面谈、解决问题式面谈、综合式绩效面谈

1、单向劝导式面谈:又称单身指导型面谈,对改进员工行为和表现有效,特别是对参与意识不强的下属有效,但这种面谈容易堵塞上下级的沟通言路,下属难申诉,使沟通渠道受阻。这种方式要求主管具有劝服员工改变自我的能力。

2、双向倾听式面谈:没有严格的程序和格式,先下属回结自己工作,后主管根据下属的自评报告和其它的考评意见,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作总体评估。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在员工受到挫折时,减少或消除员工的不良情绪,这种形式的主要缺点是难以向被考评者立即提出下一步工作改进的具体目标,虽然员工对考评结果感到满意,但其工作的改进程度不会太大。

3、解决问题式面谈:为解决上述两种方式的问题而产生的。具有一定的难度。

4、综合式绩效面谈:将上述方式综合使用。为了实现绩效面谈的多重目标,该方式十分有效。单身劝导式适用于评估绩效计划目标的实现程度,而解决问题式面谈更适用于促进员工潜能开发和全面发展。

二、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范围:绩效考评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环节,它的结果可以为招募和甄选、培训与开发、职业变动和解雇退休、薪酬福利做依据。具体为:1)用于招募和甄选2)用于人员调配3)用于人员培训与开发决策4)用于确定和调整员工薪酬。

三、绩效考评结果的效标作用:

1、用于计算人员选拔的预测效度:人员选拔的效果决定了人力资源的初始质量,是最困难和最重要的决策之一。

2、用于进行培训评估:运用效益差额法。B=T*N(xt-x0)-NC。在相关情况没变时,收益能通过培训前后绩效评价结果的差异表示出来。

四、绩效考评结果反馈体系设计

1、绩效反馈面谈的八步骤:1)为双营造一个和谐的面谈气氛2)说明面谈的目的、步骤和时间3)讨论每项工作目标考评结果4)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5)与被考评者讨论考评结果6)与被考评者围绕培训开发的专题进行讨论,提出培训开发需求,共同设定下一阶段培训开发的目标。7)对被考评者提出需要支持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建议。8)双方达成一致,在绩效考评表上签字。

2、绩效反馈面谈的技巧:1)被考评者一定要摆好自己的位置,双方应当具有共同目标,具有同向关系,是完全平等的交流者。2)通过正面鼓励或反馈,关注和肯定被考评者的长处。3)要提前向被考评者提供考评结果。4)应当鼓励被考评者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等。5)针对考评结果,与被考评者协商,提出未来计划期内的工作目标与发展计划。

五、绩效考评结果的具体应用(很多,只介绍最主要的两种)

1、基于绩效考评的培训开发:个人培训需求=理想工作绩效-实际工作绩效

2、基于绩效考评的薪酬调整:主要表现在薪酬等级的变动和奖金额度的确定两方面。

第五单元 绩效管理体系总体评估

一、绩效管理系统总体评估的内容:

1、对管理制度的评估:如哪些制度得到落实,哪了些难以贯彻,哪些需要修改。

2、对绩效管理体系的评估:如体系在运行中有什么问题?子系统健全程度和相互配合情况。

3、对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评估

4、对考评全面全过程的评估

5、对绩效管理系统与人力资源管理其他系统的衔接的评估:主要观察其与培训、薪酬、先进评选、人事变动的衔接是否得当。

二、绩效管理评估的指标:

1、被评估的人数

2、绩效等级的分布:体现绩效考评质量的一个指标是全部或多数人的绩效结果分数是否过高过低或趋中。绩效等级分布可以按照业务单元划分或监控。

3、信息质量:绩效评估问卷中开放式问题中所收集信息的质量。

4、绩效面谈的质量:通过匿名调查了解。

5、绩效管理制度满意度:通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常见的调查内容 有制度的公平性、满意度、准确性等。

6、总体成本/收益比

7、单元 层次和组织层次 的绩效。具体的指标有顾客满意度、单元或组织层次的财务指标。一般来说,绩效管理的实施应该有助于单元和组织绩效的提升。

三、绩效管理系统的评估方法:为了检查和评估企业绩效管理系统的有效性,通常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法?

1、座谈法:召开座谈会的方式

2、问卷调查法:节约时间,减少员工之间的干扰

3、查看工作记录法:检验的是适用性和可行性。

4、总体评价法:聘请专家成立评价小组,对企业绩效管理系统进行总体评价,评价中应从以下内容入手调查分析

 总体的功能分析,检查系统在人事决策与员工开发方面的作用。

 总体的结构分析,检查本系统从准备到实施、考评、总结、应用开发等的实际运行情况。 总体的方法分析,检查各种考评方法的准确性、有效性、适用性和可行性。 总体的信息分析,检查信息的传递手段、方法和渠道等  总体的结果分析, 检查所涉及的活动和结果的有效性。

四、绩效管理评估问卷的设计:评估问卷是最常用也最有效的工具。一般绩效管理评估问卷的内容包括:基本信息、问卷说明、主体部分以及意见征询。

下载浅谈博物馆的绩效管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浅谈博物馆的绩效管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绩效管理

    年级________;层次________;专业________;姓名________ 复习资料,仅供参考,补充整理打印,试后上交 1、复习资料答案由班委整理上传,仅供参考,2、请学生打印模拟试题考试后作为作业上......

    绩效管理(范文)

    site:wenku.baidu.com + 一、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背景是? 西方国家研究公共门绩效评估始 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20世纪70年代, 政府绩效评估形成......

    绩效管理

    什么是绩效?员工通过其行为,以及技术,能力和知识的应 用, 影响绩效的主要因素P=F(S,O,M,E)技能/激励/环境/机会 绩效管理含义:通过对企业战略的建立、目标分解、业绩评 估,并......

    绩效管理

    第一章1绩效:指那些经过评价的工作行为及其结果。 2绩效性质:多因性、多维性、动态性。3影响绩效的主要因素:技能、激励、环境、机会。 4绩效诊断:管理者通过绩效评价,判断员工的......

    绩效管理a[定稿]

    绩效管理A一、简答 1.简述绩效管理的基本流程。 2.简述行为锚定等级评定表法的优点。 3.试比较汉堡法与BEST法两种绩效面谈策略的异同。 二、论述 1.企业如何构建一套科学、合理......

    绩效管理(推荐)

    国企绩效管理中常见问题及对策 2010-12-21 14:45 来源:胡杨 杨新荣 我要纠错 |打印 | 大 | 中 | 小 【摘要】绩效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与核心,已成为中国企业培育世界级......

    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一、内涵 绩效管理指的是管理者用来确保员工的工作活动和工作产出与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的手段及过程。绩效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组织就绩效问题进行的计划、组织......

    绩效管理

    2014年7月《绩效管理》考前练习题 参考答案 一、辨析题(判断正误并分析理由) 1. 各种职位的绩效评估周期要以年度为周期。 解答: 错误 绩效评估的周期要根据其完成的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