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国际商会成立致辞
在XXXX国际商会筹备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草稿)
各位嘉宾、各位会员、同志们:
今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来见证XXXX国际商会的成立。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对XXXX国际商会的成立表示热烈地祝贺,向XXXX国际商会全体会员及我市工商界的各位朋友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对你们长期以来为我市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致以崇高的敬意!
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日趋完善,自治区适时提出了要把我区“建成我国向北开发的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这一发展定位。放眼世界,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国内发达地区,以国际商会为代表的社团组织,都已成为经贸往来的主体,对促进地区间、企业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我市来看,改革开发以来外经外贸业持续、稳步发展,外经外贸企业由起步阶段的70多户已发展到1130户。2012年我市进出口贸易额实现21.9亿美元,对外协议投资额累计完成2.7288亿美元。随着对俄罗斯别列佐夫铁矿、诺勇-达拉果铅锌矿、库吉煤矿和对蒙古国乌兰铅锌矿、塔木查格油
1田开发等一批项目的顺利实施,我市向北开放正由贸易型向资源合作开发转型升级。
在这种形势和条件下,加快社会经济组织建设,对于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XXXX国际商会的成立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各部门要关心支持国际商会的发展,强化公共服务意识,努力为商会和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同时,希望国际商会不断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影响力,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架起企业与政府的桥梁,引导企业更好地融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及时向政府反映企业的意愿和要求;架起企业与社会的桥梁,促进行业自律,增强诚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企业回报社会;架起国内外企业间的桥梁,引导企业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实现互利共赢;架起企业与员工的桥梁,帮助会员企业协调各种劳动纠纷,促进社会和谐,共同为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祝XXXX国际商会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祝大家
身体健康、事业兴旺发达!
第二篇:国际商会筹备成立工作报告
国际商会筹备成立工作报告
尊敬的内蒙古贸促会、国际商会XXX会长、内蒙古国际商会XXX秘书长、XXX副市长、XXX副秘书长,各位领导、各位会员、同志们:
我受XXXX国际商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的委托,向大会做筹备工作报告,请审议。
一、成立XXXX国际商会的意义
国际商会是全球唯一的代表所有工商企业的权威代言机构,是为世界商业服务的非政府间组织,是联合国等政府间组织的咨询机构。国际商会的基本目的是为开放的世界经济服务,坚信国际商业交流将促进更大的繁荣和国家之间的和平。
成立XXXX国际商会有利于我们推广和使用国际商会制定的用以规范国际商业合作的规则、惯例,使企业的国际业务更规范,更顺畅。国际商会以贸易为促进和平、繁荣的强大力量,推行一种开放的国际贸易、投资体系和市场经济。由于国际商会的成员公司和协会本身从事于国际商业活动,因此它所制定用以规范国际商业合作的规章、规则、惯例、《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等被广泛地应用于国际贸易中,并成为国际贸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国际商会属下的国际仲裁法庭是全球最高的仲裁机构,它为解决国际贸易争议起着重大的作用。
成立XXXX国际商会有利于工商企业得到国际商会提供的法律服务、商务咨询、信息资讯和业务培训等专属服务。国际商会以为会员提供专属优质服务为宗旨,其职责是向国际组织和政府部门反映工商业界的利益诉求,参与国际经贸规则与惯例的制定和推广,促进国内外经贸交流与合作,向企业和政府提供法律服务、商务咨询、信息资讯和业务培训等服务,倡导社会责任与公益事业等。
成立XXXX国际商会有利于工商企业利用国际商会的网络资源迅速开展国际贸易,使业务领域更宽,贸易范围更广。国际商会组织会员单位,全面深入地参与国际商会的各种活动,利用国际商会的全球商业网络,同各国商界、政府相关机构以及国际组织建立广泛联系,促进中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加快经济国际化的进程。现在,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以国际商会为代表的社团组织,已经成为国际经贸往来的主体,对促进地区间、企业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XXXX国际商会系中国国际商会地方商会,依照《中国国际商会章程》的规定,独立开展工作。XXXX国际商会的成立必将促进XXXX工商企业同国内各省市及世界各国、各地区在贸易和经济技术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动XXXX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二、筹备成立的过程
8月2日成立XXXX国际商务筹备成立领导小组,8月12日、13日,市商务局局长XXX同志带领筹备小组的相关同志,就成立国际商会的有关事宜走访了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和国际商会,得到了指导和帮助。内蒙古自治区贸促会、内蒙古国际商会的领导多次对我市成立贸促会、国际商会提出意见、做出指示。市商务局党组多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国际商会的筹建工作。XXXX国际商会筹备领导小组先后召开5次会议,研究和部署具体工作事项。8月21日,以商务局文件下发了《关于做好吸收XXXX国际商会会员的通知》,在这期间,旗市区商务局的同志作了大量卓有成效工作。在筹备期间,我们走访了XXX区、XXX市、XXX市、XX旗30多家较大工商企业和XXXX西南商会,向其介绍成立XXXX国际商会的背景、目的、意义,得到企业和XX商会的支持。在此,向关心、帮助、支持XXXX国际商会筹备成立工作的各级领导、企业家、同志、朋友表示衷心感谢!
三、完成的主要工作
起草了《XXXX国际商会章程(草案)》、《XXXX国际商会会费管理办法(草案)》、《XXXX国际商会选举办法(草案)》;XXXX贸促会以呼贸促字[2013]2号文件《关于同意筹备成立XXXX国际商会的批复》同意筹备成立;XXXX市民政局以呼民政民[2013]30号文件《关于同意“XXXX国际商会”开展筹备工作的批复》批准开展筹备XXXX国际商会工作。《XXXX国际商会章程(草案)》、《XXXX国际商会会费管理办法(草案)》、《XXXX国际商会选举办法(草案)》起草过程中参照了自治区国际商会和其他地区国际商会的章程、会费管理办法和选举办法,并根据XXXX的实际情况,广泛佂求意见,形成了今天提交大会表决的三个文件。
四、吸收会员情况和理事会组成人员、常务理事、副会
长、会长候选人名单产生的说明
1、关于吸收会员。原定首批吸纳企业会员50家左右,主要吸收在旗市区有一定影响力、具备一定规模、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积极作用的工商企业。目前申请入会工商企业达到70多家。
2、理事会人选的产生,坚持以章程规定的候选人条件为基础和广泛性、代表性、多元化为原则,通盘考虑到地域、行业和知识层次的因素,力求把既有能力又有实力、既有凝聚力又有协调能力、既热心参与国际商会工作又有奉献精神的企业界精英作为候选人的推选条件。据此,筹备组采用自我推荐、座谈、走访、约谈等形式,进行了摸底之后,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全面分析和综合平衡,推荐出了理事40名、常务理事28名,副会长12名、会长1名,秘书长1名的候选名单。
3、关于政府官员兼任社团组织领导。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不兼任社团领导职务的通知》中办发(1998)17号文件要求,XXX、XXX、XX、XXX系政府官员,兼任社团职务要履行审批程序。10月11日,商务局向市委组织部上报了《关于推荐XXX等同志兼任XXXX国际商会(社团组织)职务的请示》,并得到了分管副市长和市委组织部的同意。
4、关于名誉会长、名誉副会长的人选。筹备成立领导小组建议分别由分管商务工作的副市长和秘书长担任。
各位领导、各位会员、同志们:
在市委、市政府及各级领导的关怀下,在自治区贸促会、国际商会的支持下,在旗市区商务局、贸促会及会员企业的参与下,经过3个多月的筹备,我们认为现在成立XXXX国际商会的条件已经成熟。我们相信,这次大会后,XXXX国际商会一定会在理事会的领导下,扎扎实实、富有成效地开展工作,不会辜负各级领导和广大会员的期望,把国际商会建设成为服务、务实、高效、协调的社团组织,更好实践“8337”发展思路,为促进XXXX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第三篇:国际商会仲裁规则
1998年国际商会仲裁规则
《1998年国际商会仲裁规则》(Rules of Arbitr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1998),是国际商会1998年在《1988年国际商会调解与仲裁规则》的基础上修订的。在《1988年国际商会调解与仲裁规则》中仲裁规则和调解规则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规则,《1998年国际商会仲裁规则》对《1988年国际商会调解与仲裁规则》中的仲裁部分修订后,成为独立的仲裁规则,而调解规则在2001年修订后成为《国际商会友好争议解决规则》。
该规则共35条和3个附件。其主要内容包括:仲裁的性质;仲裁程序的开始;仲裁申请与答辩的要求;仲裁庭;管辖权;仲裁员的确定、回避和替换;仲裁程序及法律适用;裁决的作出;仲裁费用等。该规则明确规定,仲裁院的职责是根据规则以仲裁方式解决国际性商务争议;如果有仲裁协议的明确约定,还可以仲裁非国际性商务争议。仲裁院本身并不直接解决争议,而是由经仲裁院任命的或明确的仲裁员组成仲裁庭来解决。仲裁院下设秘书处,由秘书长领导,作为仲裁院的日常工作机构。在当事人不能通过协商任命仲裁员时,仲裁院可以确认和委任。
该规则规定,仲裁庭的管辖权由其自行决定。对于仲裁协议的存在、效力和范围的异议,仲裁庭如认为依表面证据即可认定,则可以决定仲裁程序继续进行。如果一方当事人拒绝参加或未能参加仲裁程序的任何阶段,仲裁程序将不受影响。仲裁协议的效力不受合同效力的影响。仲裁员应当保持独立性。当事人没有约定人数时,仲裁院将指定1名独任仲裁员审理案件。如果仲裁员认为争议应当由3名仲裁员审理,则当事人应该在收到通知书后15天内各提名1名仲裁员。在当事人未能提名时,仲裁院将代其委任1名仲裁员;第3名仲裁员由仲裁院委任,并担任首席仲裁员。
该规则特别规定,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仲裁地由仲裁院决定。这样避免了关于仲裁地的争议。在适用该规则的情况下,如果当事人有约定,而规则没有规定,也可以适用约定的规则。在规则没有规定的情况下,仲裁庭可以自己确定规则,甚至援用国内法中的程序进行。不论适用什么法律,都应考虑合同的规定和有关的贸易惯例。国际商会仲裁院的最大特点是仲裁庭的裁决要经过仲裁院的批准。仲裁院不仅可以就裁决书的形式直接进行修改,还可以提请仲裁庭仲裁实体问题。在仲裁书形式经仲裁院批准前,仲裁庭不得作出裁决。仲裁庭应当在6个月作出裁决。当事人也可以要求并经仲裁庭同意,将双方和解的内容以和解裁决的形式录入裁决书。
国际商会仲裁规则
(1)国际商会(商会)国际仲裁院(仲裁院)是附属于商会的仲裁机构。仲裁院的章程规定在附件一。仲裁院的成员由商会理事会任命。仲裁院的职能是按照本规则以仲裁方式解决国际性的商事争议。如果仲裁协议授权,则仲裁院也按照本规则以仲裁方式解决非国际性的商事争议。
(2)仲裁院本身并不解决争议。其职责是确保适用本规则并制定内部规章(附件二)。
(3)仲裁院主席或在主席缺席时或因其它原因并在其要求下由其中的一位副主席有权代表仲裁院作出紧急决定。但该项决定应在下次会上向仲裁院报告。
(4)按照仲裁院的内部规章,仲裁院可以授权一个或多个仲裁院成员组成委员会作出某种决定。但该决定应在下次会议上向仲裁院报告。
(5)在仲裁院秘书长(秘书长)领导下的仲裁院秘书处(秘书处)设在商会总部。
第二条 定义
根据本规则:
(1)依具体情况而定,仲裁庭包含一个或多个仲裁员。
(2)依具体情况而定,申请人包含一个或多个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包含一个或多个被申请人。(3)依具体情况而定,裁决包含特别是一项中间、部分或终局栽决。第三条 书面通知或通讯;期限
(1)当事人提交的所有请求和书面通讯以及所附文件,均应有足额份数,以向每方当事人、每个仲裁员和秘书处各提供一份。仲裁庭应将其向当事人发出的任何通讯副本寄送秘书处。
(2)应当事人或适当的另一方当事人通知要求,凡秘书处和仲裁庭发出的通知或通讯应寄送到当事人或其代表的地址或最后为人所知的地址。该通知或通讯可以在交付时取得收据,以挂号邮件、专递、传真、电传、电报或能提供过投递企图记录的其它任何电子通讯手段进行投递。通知或通讯在当事人本人或其代表收到当天,或如果按照前款规定方式投递应当收到的,即应视为送达。
(4)本规则规定的期限应从通知或通讯根据前款视为送达的次日起计算。如按所在国规定通知或通讯视为送达的次日是公休日或非营业日,期限应从紧接着一个工作日开始计算。此后的公休假日和非营业日应一并计算在期限内。如果规则期限的最后一日在通知或通讯视为送达的所在国是一个休假日或非营业日,期限应于紧接着的第一个工作日结束止届满。第二章 开始仲裁
第四条 仲裁申请
(1)当事人如愿按照本规则请求仲裁时,应向秘书处提交仲裁申请书(申请书),由秘书处向申请人和被申请人通知收到申请书和收到的日期。
(2)秘书处收到申请书的日期,在各方面应视为仲裁程序开始的日期。(3)申请书应特别列明以下事项: 1)各方当事人的全称、职业和地址;
2)对产生索赔请求的争议性质和情况的说明; 3)对提出包括尽可能列明请求金额在内的救济的陈述; 4)有关协议,特别是仲裁协议;
5)有关按照八、九条和十条规定确定仲裁员人数和选择仲裁员权利的全部详细情况和按照要求选定一个仲裁员的情况;及
6)有关仲裁地点、适用法律规则和仲裁语言的意见。
(4)连同申请书一起,申请人应提交第三条(1)款所规定的申请书副本份数并按照提交申请书时所施行的费用表(附件三)缴纳预付金。如果申请人不能符合这些要求中的任何一项,秘书处可以确定一个期限,要求申请人必须在该期限内符合,逾期不符,申请仲裁案卷应归档,但不影响申请人以后在另一个申请书中提出同样请求的权利。
(5)一旦秘书处收到足额份数的申请书和按要求缴纳的预付金,则应将一份申请书以及所附文件副本寄送被申请人,以便使被申请人答辩。
(6)当一方当事人提交的申请书涉及到的法律关系与已经按照本规则正在进行当中的同样当事人之间的仲裁程序有关时,仲裁院应一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决定将申请书中的请求纳入正在进行的仲裁程序当中,但须以审理事项还未被签字或未被仲裁院批准为前提,而该请求只根据第十五条规定才可能被纳入正在进行的仲裁程序当中。
第五条 对申请书的答辩;反诉
(1)被申请人应从收到秘书处寄送的申请书起30天内提交一份答辩,答辩应特别列明以下事项: 1)其全称、职业和地址;
2)对产生索赔请求的争议性质和情况的评论; 3)对申请的救济提出自己的看法;
4)对有关根据申请人建议和按照第八、九和十条规定确定仲裁员人数和选择仲裁员权利以及按照要求选定一个仲裁员的评论;及
5)有关仲裁地点、适用法律规则和仲裁语言的意见。
(2)秘书处可以同意被申请人延期提交答辩。但被申请人提出该延期的申请中应有被申请人对仲裁员人数和选择仲裁员权利以及按照第八、九和十条规定选定一个仲裁员的评论。如果被申请人没有这样做,则仲裁院应按照本规则继续仲裁程序。
(3)答辩应交给秘书外,并应按照第三条(1)款规定备具份数。(4)秘书处应将答辩及所附文件副本寄送给申请人。(5)被申请人的反诉应与其答辩一起提出并应列明: 1)对产生反诉的争议性质和情况的说明;及
2)对提出包括尽可能列明请求金额在内的救济的陈述。
(6)申请人应在收到秘书处寄送的反诉之日起30天内对反诉提交一份答辩。秘书处可以同意申请人延期提交答辩。
第六条 仲裁协议的效力
(1)如果当事人约定按照商会仲裁规则进行仲裁,则应视为事实上接受在仲裁程序开始之日施行的仲裁规则。但当事人已约定接受在仲裁协议签订之日施行的仲裁规则,属例外。
(2)如果被申请人未按第五条规定提交答辩,或者任何一方就仲裁协议存在、有效性或范围提出一项或多项抗辩,则仲裁院在表面上根据商会仲裁规则确信仲裁协议可能存在但在不影响异议的可接受性或实质性的情况下可以决定仲裁程序继续进行。在此情况下,就仲裁庭的管辖权的决定应由该仲裁庭自行作出,如果仲裁院对仲裁协议的存在从表面上不能肯定,应通知当事人仲裁程序不能进行。在此情况下,任何一方均有权请求有管辖权的法院裁定是否存在一项具有约束力的仲裁协议。
(3)如果当事人的任何一方拒绝或不参加仲裁程序或仲裁的任何一个阶段,则不能因此而影响仲裁程序的继续进行。
(4)除非另有约定,只有仲裁庭认可仲裁协议有效,仲裁就不得因有人主张合同无效或不存在而终止管辖权。即使合同本身可能不存在或无效,仲裁庭仍应继续行使管辖权以便确定当事人各自的权利并对他们的请求和抗辩作出裁定。第三章 仲裁庭
第七条 一般规定
(1)每个仲裁员必须独立于仲裁当事人。
(2)在指定或确认之前,已被指定的仲裁员应签署一份独立声明并以书面向秘书处披露任何可能引起当事人对仲裁员的独立性产生疑问的事实或情形。秘书处应以书面将该情况告诉当事人并给当事人确定一个提出评论的期限。
(3)仲裁员应立即以书面向秘书处和当事人披露任何可能在仲裁期间产生的类似性质的事实或情形。(4)仲裁院就仲裁员的指定、确认、回避或更换作出的决定应是终局的而且该决定的理由无需通知。(5)一旦接受指定,仲裁员均得按照本规则履行职责。
(6)只有当事人无另外的规定,仲裁庭应按照第八和十条的规定组成。
第八条 仲裁员人数
(1)争议应由一名独任仲裁员或三名仲裁员决定。
(2)如果当事人没有约定仲裁员人数,仲裁院应指定一名独任仲裁员,除非仲裁院认为争议需要指定三名仲裁员。在指定三名仲裁员的情况下,申请人应在收到仲裁院决定通知的十五天期限内选定一名仲裁员,而被申请人应在收到申请人作出选定通知的十五天期限内选定一名仲裁员。
(3)如果当事人约定争议应由一名独任仲裁员解决,他们可以协议选定独任仲裁员报仲裁院确认。如果当事人在另一方收到申请人的申请书之日起三十天或在秘书处允许的额外期限内不能协议选定一名独任仲裁员,则该独任仲裁员应由仲裁院指定。
(4)凡争议提交三名仲裁员仲裁,每一方当事人均应各自在其申请书和答辩中选定一名仲裁员报仲裁院确认。如果一方不能选定仲裁员,则由仲裁院指定。担任仲裁庭首席仲裁员的第三仲裁员应由仲裁院指定,除非当事人约定另一种选定方式,但通过当事人约定方式选定的第三仲裁员应按照第九条以仲裁院确认为准。如果按照该约定方式并在当事人或仲裁院确定的期限内未能选定第三仲裁员,则应由仲裁院予以指定。
第九条 指定并确认仲裁员(1)仲裁院在确认或指定仲裁员时应考虑已被提名的仲裁员的国籍、住所及同当事人或其他仲裁员所属国家的其它关系以及已被指定的仲裁员是否有时间和能力进行本规则的仲裁。这也适用于秘书长按照第九条(2)款确认的仲裁员。
(2)秘书长可能确定当事人选定或根据他们的特别协议选定的人担任仲裁庭的仲裁员、独任仲裁员和首席仲裁员,但是要以他们已经提交了一份不合格的独立声明或一份合格的独立声明未引起异议作为前提。该确认应在下次会议上向仲裁院报告。如果秘书长认为一个仲裁庭的仲裁员,独任仲裁员或首席仲裁员不能得到确认,此事应提交仲裁院。
(3)仲裁院在指定一个仲裁庭的独任仲裁员或首席仲裁员时,应根据它认为合适的商会国家委员会的建议作出指定。如果仲裁院不接受该国家委员会的建议,或该国家委员会没有在仲裁院确定的期限内提出建议,则仲裁院可以重新提出请求,或请求它认为合适的另外一个国家委员会提出建议。
(4)如果任何一方当事人没有在仲裁院确定的期限内提出异议,仲裁院如认为情况需要,则可以从无国家委员会的国家中指定仲裁庭的独任仲裁员或首席仲裁员。
(5)仲裁庭的独任仲裁或首席仲裁员的国籍不应属于当事人国籍。但是,在适当的情况下,并在任何一方当事人均未在仲裁院确定的期限内提出异议的前提下,仲裁庭的独任仲裁员或首席仲裁员可以从任何一方当事人国家中选定。
(6)仲裁院为不选定仲裁员的一方当事人指定一名仲裁员,根据该当事人国家的国家委员会提出建议作出,如果仲裁院没有接受其提出的建议,或该国家委员会没有在仲裁院确定的期限提出建议,或该当事人国家无国家委员会,则仲裁院应自由选择其认为合适的任何人担任仲裁员。秘书处应将该选择告知该人国家委员会(如有的话)。
第十条 多方当事人
(1)在多方当事人时,无论申请人方面还是被申请人方面,而且争议提交三名仲裁员仲裁时,多方申请人和多方被申请人均应共同选定一名仲裁员,并按照第九条规定申请确认。
(2)在没有共同选定时,而且所有当事人就仲裁庭的组成方式不能达成协议时,仲裁院可以指定仲裁庭的每一位成员并任命其中的一人担任首席仲裁员。在此情况下,只要符合仲裁院认为合适的第九条规定,仲裁院应自由选择其认为合适的任何一人担任仲裁员。
第十一条 对仲裁员的回避请求
(1)无论因缺乏独立性还是其它原因,对一名仲裁员的回避请求均应以书面形式向秘书处提出,说明提出回避请求所依据的事实和情形。
(2)为了使提出的回避请求得到考虑接受,一方当事人应在该当事人收到仲裁员指定或确认通知之日起三十天内,或提出回避请求的当事人得知其提出回避所依据的事实和情形之日起三十天内,如果该得知的日期是在收到该通知之后,提出回避请求。
(3)仲裁院应在秘书处给予有关仲裁员,另一方当事人或双方当事人和仲裁庭其他仲裁员在适当期限内提出书面评论后,就回避请求的可接受性,同时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就回避请求的实质问题作出决定。该评论应告知双方当事人和仲裁员。第十二条 更换仲裁员
(1)因仲裁员死亡、仲裁院接受仲裁员辞呈、仲裁院接受回避请求或根据所有当事人的请求,则该仲裁员应被更换。
(2)如果仲裁院自行决定仲裁员在法律上、事实上不能履行其职责、或者不按照本规则或不在规定的期限内履行其职责,则该仲裁员也应被更换。
(3)仲裁院依据其注意到的情况考虑适用第十二条(2)款时,应在有关仲裁员、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庭成员有机会在适当的期限内书面提出评论后就此事项作出决定。该评论应告知所有当事人和仲裁员。(4)在更换仲裁员时,仲裁院有权决定是否按原指定程序指定仲裁员,一旦重新组庭并已经请当事人作出评论后,仲裁庭则应决定是否在何种程度上重新进行原先的程序。
(5)在程序结束后,在没有更换已经死亡的或仲裁院按照第十二条(1)和(2)款免职仲裁员的情况下,仲裁院认为适当时可以决定其余不变的仲裁员应继续仲裁。仲裁院在作出这一决定时应考虑到其余的仲裁员和当事人提出的意见以及其在某种情形下认为合适的其它事项。第四章 仲裁程序
第十三条 将案卷移交给仲裁庭
只要秘书处在此阶段要求预缴的费用已经缴纳,则秘书处应在仲裁庭组成后即将案卷移交给它。
第十四条 仲裁地点
(1)除非当事人约定,否则仲裁地点应由仲裁院确定。
(2)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否则仲裁庭可以商当事人后决定在其认为合适的地点进行开庭审理和会面。(3)仲裁庭可以在其认为合适的任何地点进行合议。
第十五条 有关程序的规则
(1)仲裁庭进行仲裁的程序应遵循本规则,本规则没有规定的,则应遵循当事人约定的或在当事人没有约定时则由仲裁庭确定的规则,在此情况下,是否要援引仲裁所适用的某一国内法中的程序规则。(2)在任何情况下,仲裁庭应公正合理并确保每一方当事人都有合理的机会陈述其案情。
第十六条 仲裁语言
在当事人无约定时,仲裁庭应在适当考虑包括合同文字在内的所有有关情况确定一种或几种仲裁语言。
第十七条 适用法律规则
(1)当事人应自由约定由仲裁庭适用于争议实体的法律规则。在无此约定时,仲裁庭应适用其认为适当的法律规则。
(2)在所有情况下,仲裁庭均应考虑合同条款和有关的贸易惯例。
(3)只有当事人协议给予仲裁庭以友好调解之权力或以公平合理原则决定争议时,仲裁庭才有此权力。
第十八条 审理事项;程序进行日程表
(1)一旦仲裁庭收到秘书处的案卷,即应根据文件或在当事人出席的情况下和按照当事人最近提交的文件草拟一份定为仲裁庭审理事项的文件。这份文件应包括以下内容: 1)当事人双方的全称和职业;
2)仲裁过程中通知和通讯可以送达双方当事人的地址;
3)当事人各自的请求和救济摘要,并尽可能说明请求或反诉金额; 4)除非仲裁庭认为不当,提出一份待确定的问题清单; 5)仲裁员的全称、职业和地址; 6)仲裁地点;及
7)可适用的程序规则的细节,以及为此而授予仲裁员担任友好调解人或按公平合理原则决定争议的权力范围。
(2)审理事项应由双方当事人和仲裁庭签字。在仲裁案卷移交给仲裁庭之日起两个月内,仲裁应将其当事人签字的审理事项提交给仲裁院。仲裁院可以根据仲裁庭的合理请求或在其认为有必要自行延长期限。(3)如果当事人的任何一方拒绝参加拟订审理事项或拒绝签字,该审理事项应报仲裁院批准。在审理事项获得仲裁院批准时,仲裁庭应进行仲裁审理程序。
(4)仲裁庭在草拟审理事项时或尽可能在此之后,应商双方当事人另行书面确定其计划进行仲裁审理的暂定日程表并通知仲裁院和当事人,以后对暂定日程表如有变动,应通知仲裁院和当事人。
第十九条 新的请求
在审理事项得到签字或经仲裁院批准后,任何一方当事人均不得提出超出审理事项范围的新请求或反诉,除非仲裁庭在考虑此新请求或反诉性质、仲裁审理阶段以及其它有关情形后授权提出。
第二十条 确定案情
(1)仲裁庭应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采用一切适当的方式审理并确定案件事实。
(2)仲裁庭应在研究当事人提交的书面陈述和所依据的全部文件后,如有当事人一方请求听取双方陈述,或无此请求时,仲裁庭自行决定听取双方陈述。(3)仲裁庭可以在当事人在场时或经适当通知但不到场时决定听取当事人指定的证人、专家或任何其他人的陈述。
(4)仲裁庭可以商当事人指定一名或多名专家,规定其工作范围并接受其报告。经当事人一方申请,应给予当事人双方机会在开庭时向仲裁庭指定的任何一名专家提问题。
(5)在进行仲裁程序的任何时候,仲裁庭可以要求任何一方当事人提供补充证据。(6)除非当事人的任何一方请求开庭,否则仲裁庭可以只按照双方提供的文件决定案件。(7)仲裁庭可以采取措施保护商业秘密和机密资料。
第二十一条 开庭
(1)决定开庭时,仲裁庭应给予当事人以合理的通知,要求当事人在其确定的日期和地点出席开庭。(2)如果当事人的任何一方,虽经适当传唤,但仍无故缺席,则仲裁庭有权继续开庭审理。
(3)仲裁庭应主持开庭,所有当事人应有权出席。除经仲裁庭和当事人双方批准,任何与仲裁程序无关的人员不得参加出庭。
(4)当事人可以享有或适当授权代表出席。此外,当事人可以由顾问协助。
第二十二条 结束仲裁程序
(1)仲裁庭在认为当事人已经获得合理的机会陈述其案情时,应宣布结束仲裁程序。之后,除非经仲裁庭要求或授权,否则不得提出进一步书面意见或辩论或提交进一步证据。
(2)仲裁庭应在宣布仲裁程序结束时向秘书处报告其按第二十七条将裁决草案提交仲裁院核准的适当日期,对该日期的延期,应由仲裁庭通知秘书处。
第二十三条 保全和临时措施
(1)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否则一旦案卷移交给仲裁庭,仲裁庭经一方当事人申请,可以采取其认为合适的任何临时性或保全措施。仲裁庭可以在申请方提供适当保证金的前提下采取这种措施。这种措施可以以裁定的形式作出并附具理由,或以仲裁庭认为合适的裁决形式作出。
(2)在案卷移交给仲裁庭之前和甚至移交之后的合适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申请任何有管辖权的法院作出临时性或保全措施。一方当事人向法院申请作出这种措施或执行仲裁庭作出的该措施,但不是视为违反或放弃仲裁协议,也不得影响留给仲裁庭有关权力。任何一项申请和法院采取的任何措施必须立即告知秘书处。秘书处应将此通知仲裁庭。第五章 裁决
第二十四条 作出裁决的期限
(1)仲裁庭必须作出裁决的期限为六个月。该期限应从仲裁庭或当事人最后签署审理事项之日或在第十八条(3)款的情况下由秘书处将仲裁院批准审理事项告知仲裁庭之日起算。
(2)根据仲裁庭的合理要求或仲裁院自行决定有必要时,仲裁院可以延长此期限。
第二十五条 裁决的作出
(1)在仲裁庭由一名以上的仲裁员组成时,裁决以多数意见作出。未获得多数意见时,裁决应由首席仲裁员一人作出。
(2)裁决应说明裁决所依据的理由。
(3)裁决应视在仲裁地点和裁决书上写明的日期作出。
第二十六条 和解协议
如果当事人双方在案卷根据第十三条移交给仲裁庭后达成和解,应当事人申请并经仲裁庭同意,和解应以当事人同意的裁决形式作成记录。
第二十七条 仲裁院对裁决的核阅
仲裁庭应于签署裁决前将裁决草案提交仲裁院。仲裁院可以就裁决形式提出修改,并在不影响仲裁庭裁决权的情况下,也可以就裁决的实体问题提起仲裁庭的注意。仲裁院未就裁决形式批准之前,仲裁庭不得作出裁决,第二十八条 裁决的通知、说明和可执行性(1)一旦作出裁决,秘书处应将仲裁庭签署的裁决文本通知当事人,但一直以当事人双方或一方已经向仲裁院全部缴纳仲裁费为前提条件。
(2)由秘书处证明无误的裁决副本,应当事人请求可以随时向当事人提供,但不得向其他人提供。(3)裁决已按本条第一款规定通知的,当事人不得另行要求仲裁庭用任何其它形式的通知或说明。(4)根据本规则作出的每份裁决正本应存放在秘书处。
(5)仲裁庭和秘书处应协助当事人办理可能的必要的任何其它手续。
(6)每一项裁决均应对当事人有约束力。当事人将争议提交规则仲裁时应承担立即执行任何裁决的义务并视为放弃可以有效放弃的任何其它形式的上诉权利。
第二十九条 裁决的更正和解释
(1)仲裁庭可以自行更正裁决书中的书写、计算、打印上的错误或其它类似性质的错误,但以该更正在裁决之日起三十天内提交仲裁院核准为条件。
(2)一方申请更正第二十条(1)款中所述的错误或解释裁决的必须由该当事人收到裁决之日起三十天内向秘书处提出。该申请的副本应根据第三条(1)款中提供给仲裁庭和另一方当事人。仲裁庭应给予另一方当事人在收到该申请后通常不超过三十天的短期限提出任何评论。如果仲裁庭决定对裁决作更正或解释,则应于收到另一方当事人提出评论的期限届满后不晚于三十天或仲裁院可能决定的其它期限内将其决定以草案形式提交仲裁院。
(3)裁决更正或解释的决定应与以补充形式作出并构成裁决的一部分。第二十五、二十八条规定应适用于已作必要修改的部分。
第六章 费用
第三十条 预付仲裁费
(1)在收到仲裁申请后,秘书长可以要求申请人在审理事项草拟完之前临时预付一笔仲裁费用。(2)只要实际可行,仲裁院应根据当事人提出的仲裁请求和反诉确定一笔可能用以补偿仲裁员费用和部分仲裁行政管理费用的预付金。此项预付金额可能在整个仲裁期间要进行调整。除了仲裁请求外,当事人提出反诉,仲裁院可能对仲裁请求和反诉分别确定仲裁费预付金。
(3)仲裁院确定的仲裁费预付金应由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各半支付。根据第三十条(1)支付的临时预付金被视为仲裁费预付的一部分。如果当事人一方不支付应支付的部分,则另一方可以支付仲裁请求或反请求的全部仲裁费预付金。仲裁院根据第三十条(2)款分别确定仲裁费预付金的,每一方当事人应按其相应的请求支付各自的仲裁费预付金。
(4)在不能按要求支付仲裁费预付金时并商仲裁庭后,秘书长可以指示仲裁庭中止工作并确定期限,该期限必须不少于十五天,逾期仍不支付,则有关的仲裁请求或反诉应视为撤回。如果当事人对此措施有异议,必须在前述期限内请求仲裁院对此作出决定。该当事人在以后的另一仲裁程序中是不能因撤回而被阻止重新提出同样的仲裁请求或反诉。
(5)如果当事人的一方请求有权撤销仲裁请求或反诉,只要当事人要求仲裁庭考虑额外事项,则应在确定支付仲裁费预付金时将这种抵消作出分别的仲裁请求一样加以考虑。
第三十一条 仲裁费用
(1)仲裁费用应包括仲裁院按仲裁程序开始时实施的费用表确定的仲裁员费用开支和商会仲裁行政管理费用以及仲裁庭聘请的专家费用开支和当事人因仲裁而支付的合理的法律费用和其它费用。
(2)在特殊情况下,仲裁庭认为有必要时可以以高于或低于适用的有关费用确定仲裁员费用数额。有关仲裁院确定的费用外的费用可以由仲裁庭在整个仲裁程序进行期间作出决定。
(3)终局裁决应确定仲裁费用并决定由哪一方当事人负担费用或当事人双方应按什么比例分担费用。
第七章 其它规定
第三十二条 变更期限
(1)当事人双方可以协议约定缩短规则规定的各种期限。双方在仲裁庭组成后达成的任何协议应经仲裁庭批准后有效。(2)为了使仲裁庭或仲裁院履行本规则项下的职责,仲裁院认为必要时可以自行延长按第三十三条(1)款已经作过变更的任何期限。
第三十三条 放弃
一方当事人对本规则的条款或适用于仲裁程序的其它规则,仲裁庭作出之指令或仲裁协议中关于组成仲裁庭或进行仲裁程序的要求未被遵守的情形不提出异议而是继续参加仲裁程序的,视为放弃其提出异议的权利。
第三十四条 免责
无论是仲裁员,仲裁院及其成员,商会及其雇员,还是商会国家委员会,对任何人在仲裁中的任何作为或不作为均不承担责任。
第三十五条 一般规则
凡本规则未明确规定的一切事项,仲裁院和仲裁庭应本着本规则的精神处理并尽力保证裁决能依法强制执行。
附件
1、国家商会国际仲裁院章程 1.职能
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仲裁院)的职能是保证适用国际商会的仲裁规则和调解规则。为此,仲裁院拥有一切必要的权力。
作为一个自治机构,仲裁院履行这些职能时完全独立于国际商会及其部门。它的成员独立于国际商会国家委员会。2.仲裁院的组成
仲裁院设有一名主席,若干副主席和成员和后补成员(统称成员)。仲裁院由其秘书处(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秘书处)协助工作。3.任命
主席由国际商会理事会根据商会执行局推荐任命。
商会理事会从仲裁院的成员或其它领域任命仲裁院副主席。
它的成员由国际商会理事会根据国家委员会提议任命,每个国家委员会有一名成员。
根据仲裁院主席的提议,理事会可以任命后补成员。
成员任期为三年。如果一名成员不能履行其职能,由理事会任命其继承人在剩余的任期内任职。4.仲裁院全体会议
仲裁院的全体会议由主席主持,在其缺席时,由其指定一名副主席主持。会议至少六名成员出席时,所进行的研究讨论有效。决议由多数通过,在赞同与反对票数相同时,主席拥有决定性投票权。5.委员会
仲裁院可以设立一个或多个委员会并规定其职能和体制。6.保密性
仲裁院的工作具有保密性质,凡参与该工作的人,无论以何种身份均予以保密。仲裁院对能参加仲裁院及其委员会会议以及有权接触到向仲裁院及其秘书处提交的材料的人制定有关规则。7.仲裁规则之修改
仲裁院就规则修改的任何建议在报到国际商会执行局和理事会批准之前先向国际仲裁委员会提出。附件
2、国际仲裁院内部规章 国际仲裁院工作的保密性
第一条
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仲裁院)举行的会议,无论是全体会议,或是仲裁院委员会的会议,只有它的成员和秘书处才能参加。但是在特别的情形下,仲裁院主席可以邀请其他人参加。这些人必须对仲裁院工作性质予以保密。
第二条 在仲裁程序进行过程中,向仲裁院提交的或由仲裁院起草的文件只告知仲裁院成员和秘书处以及仲裁院主席授权参加仲裁院会议的人员。
仲裁院主席或秘书长可以授权负责国际贸易法科学研究工作者了解裁决书和带有共性的其它文件,但当事人在仲裁程序当中提交的备忘录、记录、书面陈述和文件属于例外。
除非研究工作者作为受益人员有义务对接触到的文件予以保密并在事先未将其文本提交仲裁院秘书长批准之前不能对此公开发表,否则不予授权。
第三条
秘书处将对每一个按国际商会仲裁规则进行仲裁的案件所涉及到的裁决、审理事项、仲裁院决定以及有关秘书处往来函件的副本作案卷归档。
当事人或仲裁员提交的任何文件、通知或往来函件可以销毁,除非一方当事人或一名仲裁员在秘书处规定的期限内书面要求其提交的文件退还,费用由其承担。
国际仲裁院成员与国际商会仲裁
第四条
仲裁院主席和秘书处成员不能在提交国际商会仲裁的案件中担任仲裁员或顾问。
仲裁院不得指定仲裁院副主席或成员担任仲裁庭的仲裁员、独任仲裁员或首席仲裁员。然而,他们可以由当事人一方或几方根据双方当事人同意的任何其它方式提议担任上述仲裁员,但须经仲裁院的确认。
第五条
只要仲裁院主席、副主席或成员或秘书处成员,无论以何种身份涉及到正在办理的仲裁案件中,他必须在其知道之日立即向仲裁院秘书长报告。
他不得参加仲裁院对此案进行的讨论或决定。只要讨论此案,他必须离开仲裁院会议室。他不得接收有关此案程序的任何实质性文件或信息。
仲裁院成员与国际商会国家委员会间的关系
第六条
以身份而言,仲裁院的成员独立于向国际商会理事会提议任命他们为成员的国际商会国家委员会。而且他们必须为其作为仲裁院成员的身份而获悉有关案件的任何信息予以保密,不得向其自己的国家委员会透露,他因仲裁院主席或秘书长的要求而向其自己的国家委员会告知具体情况者属例外。
仲裁院的委员会
第七条
按照国际商会仲裁规则第一条(4)款和仲裁院章程(附件1)第五条规定,仲裁院特此成立一个委员会。
第八条
委员会的成员由一名主席和至少两名其他成员组成。仲裁院的主席担任委员会的主席。他可以任命仲裁院的一名副主席或在特别情形下仲裁院的另一名成员接替他。
委员会的其他两名成员由仲裁院从仲裁院副主席或其他成员当中任命。在每次全体会议时,仲裁院任命其成员参加下次全体会议之前举行的委员会会议。
第九条
委员会由其主席召集开会。两名成员构成一个法定人数。
第十条
(1)仲裁院应对委员会可能作出的决定发出指示。(2)委员会的决定一致作出。
(3)当委员会不能作出决定或认为不作决定更好时应将此情况呈下次全体会议,并提出其认为合适的建议。
(4)委员会的决定应在下次全体会议向仲裁院报告。
仲裁院秘书处
第十一条 秘书长不在时可以授权总顾问和副秘书长根据国际商会仲裁规则第九条(2)款、第二十八条(2)款和第三十条(1)款的有关规定分别确认仲裁员,证明裁决书副本正确无误并要求支付一笔临时性的仲裁费预付金。
经仲裁院批准,秘书处为当事人和仲裁员了解情况或有必要使仲裁程序正常进行,可以提供记录和其它文件。
仲裁裁决书的核阅
第十二条
仲裁院按照国际商会仲裁规则核阅裁决书草案时,尽可能考虑适用的仲裁程序法所规定的形式要求。
第四篇:国际商会标准仲裁条款
国际商会标准仲裁条款
国际商会向意欲将争议提交国际商会仲裁的当事人推荐下列标准仲裁条款。
谨此提醒当事人可以在其仲裁条款中规定合同准据法、仲裁员人数、仲裁地和仲裁语文。当事人对合同准据法、仲裁地和仲裁语文的自由选择权不受国际商会仲裁规则的限制。在此亦提醒当事人注意某些国家的法律要求合同当事人明示接受仲裁条款,有时还须以准确的和特别的方式表示接受。中文
凡产生于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均应按照国际商会仲裁规则由依据该规则指定的一名或数名仲裁员终局解决。
如需要上述条款的各种翻译版,请访问国际商会仲裁院网站:
www.xiexiebang.com
为了适应中国法律的规定,建议在以中国大陆为仲裁地点的仲裁中,当事人应当在上述示范条款中引入国际商会仲裁院,具体内容如下:
“凡产生于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均应提交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并按照国际商会仲裁规则由依据该规则指定的一名或数名仲裁员终局解决。” ICC – 05-2010 3 / 29 国际商会仲裁前公断程序规则和国际商会仲裁规则标准条款
想要适用国际商会仲裁前公断程序规则和国际商会仲裁规则的当事人应在合同中明确援引这两套规则。建议采用下列标准条款:
“本合同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应有权根据国际商会仲裁前公断程序规则,适用国际商会仲裁前公断程序,并受其约束。
凡产生于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均应按照国际商会仲裁规则由依据该规则指定的一名或数名仲裁员终局解决。”
如需要上述条款的各种翻译版,请访问国际商会仲裁院网站:
www.xiexiebang.com
为了适应中国法律的规定,建议在以中国大陆为仲裁地点的仲裁中,当事人应当在上述示范条款中引入国际商会仲裁院,具体内容如下:
“本合同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应有权根据国际商会仲裁前公断程序规则,适用国际商会仲裁前公断程序,并受其约束。
凡产生于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一切争议均应提交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并按照国际商会仲裁规则由依据该规则指定的一名或数名仲裁员终局解决。” ICC – 05-2010 4 / 29
仲裁规则 导言
第1条
国际仲裁院 1 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仲裁院”)是附设于国际商会的仲裁机构,其章程为本仲裁规则附件一。仲裁院组成人员由国际商会理事会任命。仲裁院的职责是根据国际商会仲裁规则以仲裁方式解决国际性的商业纠纷。如经仲裁协议授权,仲裁院也可根据本规则的规定解决非国际性的商业纠纷。2
仲裁院自身并不解决争议,其职责在于确保本规则的执行。它制定自己的内部规则(附件二)。3 仲裁院主席有权代表仲裁院做出紧急决定,在主席缺席时或应主席的要求,一位副主席也有同样之权力;但此种决定必须向下一次仲裁院会议报告。4
依据内部规则的规定,仲裁院可授权由其委员组成的一个或数个委员会作出某些决定,但此决定必须向下一次仲裁院会议报告。5
仲裁院秘书处(“秘书处”)设在国际商会总部,由其秘书长(“秘书长”)领导。第2条 定义 在本规则中,(i)“仲裁庭”包括一名或数名仲裁员。
(ii)“申请人”包括一个或数个申请人,“被申请人”包括一个或数个被申请人。(iii)“裁决”包括但不限于临时裁决、部分裁决或最终裁决。第3条
书面通知或通讯:期限 1
当事人提交的所有书面陈述或其他通讯以及所有附件材料,应有足够份数以保证每方当事人、每位仲裁员及秘书处各有一份。仲裁庭向当事人发出的任何通讯都必须提供一份给秘书处。ICC – 05-2010 5 / 29 2
秘书处和仲裁庭发出的所有通知或通讯都必须发往当事人自己提供的,或对方当事人提供的当事人或其代表人的最终地址。该等通知或通讯可以采用回执函、挂号信、特快专递、传真、电传、电报或者其他能提供投递纪录的电信方式送达。3
通知或通讯应视为在当事人或其代表收到或依前款规定方式应当收到之日送达。4
本规则所规定的或根据本规则确定的期限自通知或通讯按前款送达之次日开始计算。当送达之次日在通知或通讯送达地国为公共假日或非工作日时,该期限自随后第一个工作日开始计算。公共假日和非工作日应计算在该期限内。当期限届满日在通知或通讯地国为公共假日或非工作日时,该期限于随后第一个工作日结束时届满。
仲裁程序的开始
第4条 申请仲裁
1 当事人依本规则申请仲裁时应当向秘书处提交仲裁申请书(“申请书”),秘书处应通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已经收到申请书以及收到的日期。2
秘书处收到申请书的日期在各种意义上均应视为仲裁程序开始的日期。3
申请书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各方当事人名称全称、基本情况和地址; b)请求仲裁的争议的性质及情况描述;
c)所请求的救济,在尽可能的程度上应写明金额; d)有关协议,特别是仲裁协议;
e)所有相关事项,包括仲裁员人数、按第8条、第9条和第10条确定的仲裁员指定方式及指定的仲裁员人选;
f)对仲裁地、适用的法律规则和仲裁使用的语言的任何意见。4
申请人提交申请书时应提交按照第3条第(1)款要求份数的材料,并按申请仲裁时有效的收费表(附件三)提交管理费预付金。在申请人未能按照上述要求办理的情况下,秘书处可以确定一个期限,要求申请人遵照办理,逾期则作封卷处理,但不影响申请人将来重新提请仲裁的权利。
ICC – 05-2010 6 / 29 5
一旦收到足够份数的申请书和应缴费用,秘书处应立即向被申请人发送一份申请书及其附件材料,以便被申请人答辩。
6
当一方当事人就某一法律关系提交仲裁申请,而基于该法律关系的相同当事人之间已经存在有依本规则开始了的仲裁程序,仲裁员可以应任一当事人的要求决定将后一仲裁申请中的请求并入当前仲裁程序内,但必须是在审理范围书尚未签署或尚未经仲裁院批准之前。若审理范围书已经签署或经仲裁院批准,则后提出的仲裁请求只能在符合第19条规定的前提下才能并入当前程序。第5条
答辩书;反请求
1
被申请人应当在收到秘书处转来的申请书之后30天内提交答辩书,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被申请人名称全称、基本情况和地址;
b)对于据以提出请求的相关争议的性质及情况的评论; c)对于请求的意见;
d)依据第8、9、10 条的规定,对于申请人在仲裁员人数及其指定方面所提建议的任何评论,以及自己按照这些条款要求所指定的仲裁员人选;以及,e)关于仲裁地、法律适用规则和仲裁语言的意见。2
秘书处可以延长被申请人提交答辩书的期限,但是被申请人在其提出的延期请求中必须对仲裁员人数及其指定予以评论,并在第8、9、10条有要求的情况下指定仲裁员。如果被申请人没有按上述规定行事,仲裁院将按照本规则的规定继续进行仲裁程序。3
应当按照第3条第(1)款的规定提交相应份数的答辩书。4
秘书处应向申请人转交一份答辩书及其附件材料。
5 任何被申请人若有反请求应当与答辩书一起提交并载明: a)引起反请求的争议的性质及情况;以及,b)所请求的救济,在尽可能的程度上应写明金额。6
申请人应当在其收到秘书处发送的反请求之日起30天内提交书面答复。秘书处可以延长申请人提交书面答复的期限。
ICC – 05-2010 7 / 29 第6条
仲裁协议的效力
1
当事人协议按照国际商会仲裁规则提交仲裁的,应视为他们事实上愿意按照仲裁程序开始之日有效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除非他们已经约定按照订立仲裁协议之日有效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
2
如果被申请人不按照第5条的规定提交答辩书,或任何一方对仲裁协议的存在、效力或范围提出异议,在不影响实体主张及该主张是否应予以采纳的情况下, 如果从表面上看, 一个符合国际商会仲裁规则要求的仲裁协议可能存在, 则仲裁院可以决定仲裁程序继续进行.在这种情况下,任何有关仲裁庭管辖权的异议均由仲裁庭自己做出决定。如果仲裁院认为仲裁进行的条件不能满足,它将通知当事人仲裁程序不能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当事人仍有权要求有管辖权的法院对是否存在有约束力的仲裁协议作出裁定。
3
如果任何一方当事人拒绝或未能参加仲裁或仲裁程序的任何阶段,仲裁程序将继续进行,不受影响。
4
除非有相反约定,只要仲裁庭认为仲裁协议有效,仲裁庭将不会因为合同无效或合同不存在的主张,而停止对案件行使管辖权。即使合同不存在或者无效,仲裁庭仍应继续行使管辖权,以决定当事人各自的权利并对其请求和主张作出裁决。
仲裁庭
第7条 一般规定
1
每位仲裁员均应独立于各当事人并保持独立。2 在任命或确认其任命前,仲裁员候选人应签署一份独立声明,向秘书处书面披露在当事人看来可能影响仲裁员独立性的任何事实或情况。秘书处应将此信息书面通知各当事人,并规定期限要求他们予以评论。3
在仲裁进行过程中,如果出现上述类似情形,仲裁员应当立即向秘书处和各当事人做出书面披露。
ICC – 05-2010 8 / 29 4
仲裁院关于仲裁员任命、确认、回避或替换的决定均为终局决定并不须披露理由。5
仲裁员接受任命即承担按本规则履行职责的义务。6
仲裁庭根据第8至10条的规定组成,但当事人另有约定者除外。第8条 仲裁员人数
1
争议由一名或三名仲裁员裁决。2
当事人不能在仲裁员人数上取得一致意见的,仲裁院将任命一名独任仲裁员审理案件,除非仲裁院认为案件争议需要由三人仲裁庭审理。在后一种情况下,申请人应在收到仲裁院作出上述决定的通知后15日内提名一名仲裁员,被申请人应在收到申请人已提名仲裁员的通知之后15日内提名另一名仲裁员。3
当事人约定由一名独任仲裁员解决争议的,他们可以协议共同提名独任仲裁员以供确认。如果他们在申请人的仲裁申请书被对方当事人收到之日起30天内,或秘书处许可的延长期间内,没有共同提名一名独任仲裁员,仲裁院将任命一名独任仲裁员处理案件。4
争议由三人仲裁庭审理的,每一方当事人均应在其申请书或答辩书中各自提名一名仲裁员以供确认。如果一当事人没有提名,仲裁院将代其任命一名仲裁员。第三名仲裁员担任首席仲裁员,由仲裁院任命,除非当事人对其任命程序另有约定,但即使如此,提名仍须按照第9条的规定经过确认。若当事人约定的任命程序未能在当事人约定或仲裁院规定的期限内产生提名人选,第三名仲裁员将由仲裁院任命。第9条
仲裁员的任命与确认
1
仲裁院在确认或任命仲裁员时,应考虑各位仲裁员的国籍、居住地、与当事人或其他仲裁员国籍国的其他关系,以及该仲裁员是否有时间和能力在本规则下进行仲裁。秘书长根据第9条第(2)款确认仲裁员人选时,本款规定同样适用。ICC – 05-2010 9 / 29 2
秘书长可以确认当事人提名的或根据他们之间协议提名的人选担任仲裁员、独任仲裁员或首席仲裁员,但该人士必须已提交了无保留的独立声明书,或虽然提交的是有保留的独立声明书,但未引起当事人反对。该确认应向下一次仲裁院会议报告。如果秘书长认为不应确认某位仲裁员、独任仲裁员或首席仲裁员,则应提交仲裁院决定。3
当独任仲裁员或首席仲裁员由仲裁院任命时,仲裁院将基于其认为适当的国际商会国家委员会的建议任命。如果仲裁院不接受该建议,或所征询的国家委员会没有在仲裁院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建议,仲裁院可以再次征询或向其认为适当的另一国家委员会征询。4
视情况需要,仲裁院可以从没有国际商会国家委员会的国家任命独任仲裁员或首席仲裁员,但以当事人在仲裁院规定的期限内不提出异议为条件。5
独任仲裁员或首席仲裁员的国籍应与各当事人的国籍不同。然而,在适当的情况下,独任仲裁员或首席仲裁员也可以从当事人国籍国选定,但以当事人在仲裁院规定的期限内不提出异议为条件。6
当事人没有提名而由仲裁院代为任命仲裁员时,仲裁院应根据该当事人国籍国的国家委员会提供的建议指定。如果仲裁院不接受该建议,或者该国家委员会在仲裁院规定的期限内没有提出人选建议,或者当事人国籍国没有设立国家委员会,仲裁院将任命其认为适当的人士担任仲裁员。如果该当事人国籍国设立了国家委员会,秘书处应当将其所作任命通知该国家委员会。
第10条 多方当事人 1
如果存在多方当事人, 不论其为申请人或被申请人,且争议应由三人仲裁庭审理的,该多方申请人应当共同地或被申请人应当共同地提名一名仲裁员并按照第9条的规定进行确认。2
不能共同提名且各当事人之间不能就仲裁庭的组成方式达成一致意见的,则由仲裁院任命仲裁庭全部成员,并指定其中一人担任首席仲裁员。在这种情况下,仲裁院可以自主任命其认为适当的任何人担任仲裁员,并在其认为适当的时候适用第9条的规定。ICC – 05-2010 10 / 29 第11条 仲裁员回避
1
提请仲裁员回避,无论是称其缺乏独立性或是出于其他原因,均应向秘书处提交书面陈述,指出要求回避所依据的事实和情况。2
要求仲裁员回避的申请,提出申请的当事人必须在其收到任命或确认该仲裁员的通知之后30天内发出,或者,如果该当事人在收到仲裁员任命或确认通知之后才得知申请回避所依据的事实或情况,其必须在其得知之日起30天内发出。3
仲裁院应对是否接受回避申请,以及必要时,在秘书处给予该仲裁员、其他当事人和仲裁庭其他成员在合理时间内提出书面评论的机会后,对是否支持回避申请作出决定。前述评论应当转交给各当事人和每一位仲裁员。第12条 替换仲裁员
1
仲裁员死亡、仲裁院接受仲裁员辞呈或支持当事人的回避申请时或者在全体当事人要求下,仲裁员应予替换。2
当仲裁院认为仲裁员在法律或事实上不能履行其职责或者没有按照本规则要求尽职,或在规定期限内未完成应尽职责时,可对该仲裁员予以替换。3
仲裁院根据所得知的情况在适用第12条第(2)款时,应当先给予当事仲裁员、各当事人和仲裁庭其他成员在适当期限内进行书面评论的机会,然后才作出决定。这些评论亦应转交各当事人和仲裁员。4
替换仲裁员后,是否按照原指定程序重新提名仲裁员由仲裁院斟酌决定。仲裁庭重新组成并要求当事人进行评论后,仲裁庭应对已经进行的仲裁程序作出是否应重新进行以及将在什么范围内重新进行作出决定。5
程序终结后,仲裁院在其认为适当的情形下可以决定对死亡的仲裁员或根据第12条第(1)款和第12条第(2)款免职的仲裁员不再进行替换,而由余下的仲裁员继续仲裁。作出该决定时,仲裁院应考虑余下的仲裁员和各当事人的意见以及根据其认为适当的其他因素。
ICC – 05-2010 11 / 29
仲裁程序
第13条
案卷移交仲裁庭
秘书处应在仲裁庭组成后立即将案卷移交仲裁庭,但以秘书处在此阶段要求支付的预付金已经如数交纳为前提。第14条 仲裁地
1
仲裁地由仲裁院确定,但当事人另有约定者除外。2
经与各当事人协商,仲裁庭可在其认为适当的任何地点开庭和举行会议,但当事人另有约定者除外。3
仲裁庭可以在其认为适当的任何地点进行合议。第15条 程序规则
1
仲裁庭审理案件的程序受本规则管辖,本规则没有规定的,受当事人商定的规则管辖,或当事人未商定时,受仲裁庭决定的规则管辖,而是否援引适用于该仲裁的国内法中的程序规则则在所不问。2
在任何情形下,仲裁庭应当公平和公正行事,确保各当事人均有合理的陈述机会。第16条 仲裁语言
当事人对仲裁语言没有约定的,仲裁庭应当在适当考虑包括合同所用语言在内的所有情况后决定使用一种或数种语言进行仲裁。ICC – 05-2010 12 / 29 第17条
适用的法律规则
1
当事人有权自由约定仲裁庭处理案件实体问题所应适用的法律规则。当事人对此没有约定的,仲裁庭将决定适用其认为适当的法律规则。2
在任何情况下,仲裁庭均应考虑合同的规定以及有关的贸易惯例。3
只有当当事人同意授权时,仲裁庭才有权充当友好调停人或公平善意地做出决定。
第18条
审理范围书;程序时间表 1 收到秘书处转来的案卷后,仲裁庭应根据书面材料或者会同当事人并依据他们最近提交的意见,拟定一项文件,界定其审理范围。该文件应包括下列内容: a)当事人的全称和基本情况;
b)在仲裁过程中产生的通知或通讯应送达的当事人地址;
c)当事人各自的请求和要求的救济摘要,在尽可能的程度上应说明仲裁请求或反请求的金额; d)待决事项清单,但仲裁庭认为不适宜时除外; e)仲裁员的全名、基本情况和地址; f)仲裁地;以及
g)应适用的具体程序规则,若当事人授权仲裁庭充当友好调停人或授予公平善意决定 权,亦应注明。2
审理范围书应当经当事人和仲裁庭签署。仲裁庭应当在收到案卷之日起两个月内向仲裁院提交经当事人和仲裁员签署的审理范围书。如经仲裁庭要求,并说明理由,或如仲裁院认为必要,仲裁院可决定延长该期限。3
若任何当事人拒绝参与拟定或签署审理范围书,该审理范围书应提交仲裁院批准。审理范围书按第18条第(2)款被签署或经仲裁院批准后,仲裁将继续进行。4
在拟定审理范围书时或紧随其后,经与当事人协商,仲裁庭将以一份独立文件的形式制定一个临时时间表,以供进行仲裁程序时遵循,同时应将其告知仲裁院和各当事人。此后对该临时时间表的任何修改都应通知仲裁院和各当事人。
ICC – 05-2010 13 / 29 第19条 新请求
在审理范围书被签署或经仲裁院批准之后,任何当事人均不得在审理范围书之外提出新请求或反请求,除非仲裁庭在考虑该项新请求或反请求的性质、仲裁进行的阶段以及其他有关情况之后予以准许。第20条
确定案件事实
1
仲裁庭应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案件事实。2
在审阅了当事人提交的书面陈述及其所依据的所有文件后,经任何当事人的要求,或虽无此要求时,仲裁庭可自行决定开庭审理案件。3
在当事人到场或虽未到场但已被适当传唤的情况下,仲裁庭可以询问证人、当事人委派的专家或其他人员。4
仲裁庭经与当事人协商可以聘请一名或数名专家,明确其权限范围并接收其作出的报告。经一方当事人请求,应给予双方当事人机会,在开庭审理时向仲裁庭聘请的专家质证。5
仲裁庭可以在程序进行的任何阶段传唤当事人提交额外的证据。6
仲裁庭可以仅根据当事人提交的书面材料裁决案件,但有当事人请求开庭审理时除外。7
仲裁庭可以采取措施保护商业秘密及保密信息。第21条 开庭
1
案件决定开庭审理的,仲裁庭应当以适当方式通知当事人在指定的时间到指定地点出席开庭审理。2
任何当事人经适当传唤无正当理由而未出庭的,仲裁庭有权继续进行仲裁程序。ICC – 05-2010 14 / 29 3
开庭审理由仲裁庭全面负责,所有当事人均有权参加开庭。非经仲裁庭和当事人同意,本案当事人以外的任何人均不得出席。4
当事人可以亲自出庭,也可委托代表参加开庭。而且,当事人亦可聘请顾问予以协助。第22条 程序终结
1
仲裁庭认为已经给予当事人合理的陈述机会后,应当宣布程序终结。在此之后,当事人不得再提交任何材料或意见,也不得提交任何证据,除非仲裁庭自己要求或授权提交上述材料。2
仲裁庭在宣告程序终结的同时,应当告知秘书处仲裁庭根据第27条的规定将裁决书草案提交仲裁院核阅的大致时间。该时间若需延长,仲裁庭应通知秘书处。第23条
保全措施与临时措施
1
除非当事人另有约定,案卷移交仲裁庭后,经当事人申请,仲裁庭可以裁令实施其认为适当的临时措施或保全措施。仲裁庭可以要求提出请求的当事人提供适当的担保,以作为裁令采取该等措施的条件。这些措施应采用裁令的形式,说明依据的理由,或者在仲裁庭认为适当的时候,采用裁决的形式。2
在案卷移送仲裁庭之前,或在此之后适当的情形下,当事人可向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申请采取临时措施或保全措施。当事人向司法机关申请采取该等措施,或申请执行仲裁庭作出的前述裁令,均不视为对仲裁协议的破坏或放弃,并不得影响由仲裁庭保留的有关权力。该等申请以及司法机关采取的任何措施都必须毫无迟延地通知秘书处。秘书处应将这些情况通知仲裁庭。
ICC – 05-2010 15 / 29
裁 决
第24条 裁决及期限 1 仲裁庭必须作出终局裁决的期限为6个月。该期限自仲裁庭最后一个成员在审理范围书上签名之日或者最后一个当事人在其上的签名之日起算,或者,在第18条第(3)款的情况下,自秘书处通知仲裁庭仲裁院已批准审理范围书之日起算。2 仲裁院可经仲裁庭要求并说明理由或在其认为必要时自行决定延长该期限。第25条 作出裁决
1
仲裁庭由数名仲裁员组成的,应根据多数意见作出裁决。如果不能形成多数意见,裁决将由首席仲裁员独自作出。2
裁决应说明其所依据的理由。3
裁决应视为在仲裁地并于裁决书中载明的日期作出。第26条 和解裁决
若当事人在案卷按第13条规定移交仲裁庭之后达成和解,经当事人要求并经仲裁庭同意,应将其和解内容以和解裁决的形式录入裁决书。第27条
仲裁院核阅裁决书
仲裁庭应在签署裁决书之前,将其草案提交仲裁院。仲裁院可以对裁决书的形式进行修改,并且在不影响仲裁庭自主决定权的前提下,提醒仲裁庭注意实体问题。裁决书形式未经仲裁院批准,仲裁庭不得作出裁决。ICC – 05-2010 16 / 29 第28条
裁决书的发送、交付与执行
1
裁决书一经作出,秘书处即应将仲裁庭签署的裁决书文本发送各当事人,但当事人各方或一方必须在此之前向国际商会缴清全部仲裁费用。2
在任何时候,经当事人请求,秘书长均应为其提供核对无误的裁决书复制本,但当事人以外的其他人无权获取。3
根据本条第(1)款发送裁决书,当事人即已放弃了仲裁庭以任何其他形式发送裁决和交存裁决的可能。4
根据本规则制作的裁决书应向秘书处提交一份原件存档。5
仲裁庭和秘书处应当协助当事人履行此后的一切必要手续。6
凡裁决书对当事人均有约束力。通过将争议提经本规则仲裁,各当事人负有毫无迟延地履行裁决的义务,并且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放弃了任何形式的追索权, 但以该放弃为有效作出为条件。第29条
裁决书的更正与解释 1
仲裁庭可以自行更正裁决书中的誊抄、计算、打印错误或者其他类似性质的错误,但该等更正必须在裁决书作出之日后30天内提交仲裁院批准。2
当事人要求更正第29条第(1)款所述错误的请求,或者要求解释裁决书的请求,必须在其收到裁决书之日后30天内提交秘书处并按第3条第(1)款的规定提供相应的份数。该请求应当转送仲裁庭。仲裁庭应给予其他当事人一个短的期限,一般不超过该当事人收到请求之后30天,提交评论。若仲裁庭决定更正或解释裁决书,仲裁庭应当在对方当事人评论期限届满后30天内,或仲裁院规定的其他期限内,向仲裁院提交决定草案。ICC – 05-2010 17 / 29 3
更正或解释裁决书的决定应采用附件的形式,它将构成裁决书的一部分。第25、27和28条的规定在细节上作必要修正后适用于此类决定。
费 用
第30条
仲裁费预付金
1
在收到仲裁申请书后,秘书长可以要求申请人临时缴付一定数额的预付金,以支付审理范围书拟定之前的仲裁开支。2
仲裁院应根据已向其提交的仲裁请求和反请求尽早确定可用于支付仲裁员报酬和开支以及国际商会管理费的预付金数额。该数额在仲裁过程中可以随时调整。在仲裁请求之外还提交了反请求的,仲裁院可以为仲裁请求和反请求分别确定预付金数额。3
仲裁院确定的预付金应当由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各半支付。按照第30条第(1)款支付的任何临时预付金均应如数充抵。然而,若对方当事人没有支付其应付份额,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预付仲裁请求或反请求的全部预付金。仲裁院根据第30条第(2)款分别确定预付金数额的,各当事人应各自缴纳其预付金。4
仲裁预付金没有按要求缴纳的,经与仲裁庭协商,秘书长可以要求仲裁庭暂停工作,并为此规定一个不少于15日的期限,期限届满,相关的仲裁请求或反请求视为已被撤回。如果当事人反对这一办法,它必须在前述期限内提出请求,要求仲裁院对此作出决定。本规定不妨碍该当事人在将来另一程序中重新提出同样的仲裁请求或反请求。5 如果一方当事人要求抵销仲裁请求或反请求,只要此要求需要仲裁庭考虑额外事项,则该抵销要求将按一项单独的请求计算仲裁预付金数额。第31条 决定仲裁费
1
仲裁费包括仲裁院按照仲裁程序开始时适用的收费表确定的仲裁员报酬、仲裁员开支和国际商会管理费,也包括仲裁庭聘请专家的费用和开支以及当事人为进行仲裁而发生的合理的法律费用和其它费用。
ICC – 05-2010 18 / 29 2
基于案件的特殊情况,在其认为必要时,仲裁院确定的仲裁员报酬数额可以高于或低于按照仲裁收费表计算出的数额。除由仲裁院确定的费用外,其他有关费用的事项可由仲裁庭在程序进行的任何阶段作出决定。3
最终裁决中应确定仲裁费用,决定由何方承担此费用或明确各方分担此费用的比例。
其 他
第32条 期限的修改 1
当事人可以协议缩短本规则所规定的期限。但在仲裁庭组成后达成的该等协议须经仲裁庭批准方可生效。2
为了保证仲裁庭或仲裁院可以完成本规则项下的职责,仲裁院在其认为必要时可以自行延长根据第32条第(1)款修改的期限。第33条 弃权
当事人对本规则、适用于程序的其他规则、仲裁庭的任何指示或者仲裁协议中有关仲裁庭组成或程序进行的任何要求未被遵循的情况/事项没有表示反对,而继续进行仲裁程序的,视为已经放弃异议权。第34条 免责
仲裁员、仲裁院及其成员、国际商会及其职员和国际商会国家委员会不因与仲裁有关的任何作为或疏忽对任何人承担责任。第35条 一般规则
对于本规则没有明确规定的任何事项,仲裁院和仲裁庭都应当根据本规则的精神办理,并应尽一切努力确保裁决能够依法执行。ICC – 05-2010 19 / 29
附件一
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章程
第1条 职能 1
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仲裁院”)的职能是保证国际商会仲裁规则的实施,为此,它享有一切必须的权力。2
作为一个自治机构,它独立履行这些职责,完全独立于国际商会及其任何部门。3
其委员独立于国际商会的国家委员会。
第2条
仲裁院的组成
仲裁院由主席一人、副主席数人、委员若干人和替补委员若干人(被集体指定为委员)组成。仲裁院由秘书处(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秘书处)协助工作。第3条 任命 1
主席由国际商会理事会根据国际商会执行局的推荐选举产生。2
国际商会理事会从仲裁院委员或其他人士中任命仲裁院副主席。3
每一个国家委员会推荐一名委员,国际商会理事会据此予以聘任。4
理事会可以根据仲裁院主席的建议聘任替补委员若干人。5
委员(就本段而言,委员也包括主席,副主席和替换委员)任期3年。若委员有不能继续履行其职责的情况,理事会另行任命一人接替其任期余下部分的工作。在执行委员会的建议下,理事会可以决定延长委员的任期.ICC – 05-2010 20 / 29 第4条
仲裁院全体会议
仲裁院全体会议由主席主持,主席缺席时,由其指定的一名副主席主持。讨论必须有至少6名委员出席方为有效。根据多数表决原则作出决定,赞成与反对的票数相等时,主席有终决投票权。第5条 委员会
仲裁院可以设立一个或数个委员会,并对委员会的职能和组成作出安排。第6条 保密
仲裁院的工作属保密性质,参与这些工作的任何人,不论其以何等身份参与,都必须尊重这一工作性质。仲裁院制定有关制度,规定何人可以参与仲裁院和委员会会议,何人有权接触向仲裁院及其秘书处提交的资料。
第7条
仲裁规则的修订
仲裁院修订规则的任何建议都应先提交仲裁委员会,然后再上报国际商会执行局和理事会批准。
ICC – 05-2010 21 / 29
附件二
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内部规则
第1条
国际仲裁院工作的保密性 1
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仲裁院”)的会议,无论是全体会议还是仲裁院委员会会议,都仅向其委员和秘书处公开。2
但是,在个别情况下,仲裁院主席可以邀请其他人员参加。参加人员必须尊重仲裁院工作的保密性质。3
提交仲裁院的文件或其在程序进行过程中拟制的文件仅向仲裁院委员、秘书处及仲裁院主席准许参加会议的人员提供。4
仲裁院主席或秘书长可以准许从事国际贸易法科研工作的研究人员了解裁决书及其他的一般性文件,但备忘录、笔记、意见陈述及当事人寄送的仲裁程序范围内的文件除外。5
除非受益人表示承担尊重对所获文件保密的义务,并承诺未经仲裁院秘书长同意不会公开其内容,否则其请求将不予准许。6
对于每件提交国际商会仲裁规则管辖的案件,秘书处都应将裁决书、审理范围书、仲裁院的决定以及秘书处的有关通信文书存入仲裁院档案馆。7 当事人或仲裁员提交的所有文件、通讯或往来信件均可销毁,除非当事人或仲裁员在秘书处规定的期限内书面要求返还。有关的支出和费用全部由该当事人或仲裁员承担。第2条
国际仲裁院成员参加国际商会仲裁
1
仲裁院主席和秘书处人员不得在国际商会仲裁案件中担任仲裁员或当事人顾问。ICC – 05-2010 22 / 29 2
仲裁院不得任命副主席或仲裁院委员担任仲裁员。但他们可以由一个或数个当事人指定或根据当事人同意的其他程序担任该职务,必须经过仲裁院的确认。3
仲裁院主席、副主席、委员或秘书处人员不论以何等身份与仲裁院待决程序有牵连的,都应当在知悉该等牵连后立即通知仲裁院秘书长。4
涉及牵连的人不得参加仲裁院对该程序的讨论或决定;无论何时对相关事项进行评论,均不得在场。5
涉及牵连的人不得接收与该程序有关的任何有实质性内容的材料或信息。第3条
仲裁院委员与国际商会国家委员会的关系
1
鉴于其身份的关系,仲裁院委员独立于将其推荐给国际商会理事会的国家委员会。2
另外,仲裁院委员应对该等国家委员会保密,不得透露其因委员身份获悉的关于个案的任何信息,但仲裁院主席或秘书长要求他们特别告知其国家委员会者,不在此限。第4条
仲裁院委员会
1
根据国际商会仲裁规则第1条第(4)款及其章程(附件一)第5条的规定,仲裁院兹设立一个仲裁院委员会。2
委员会成员由一名主席和两名以上委员组成。仲裁院主席担任委员会主席。主席缺席时,由其指定的一名仲裁院副主席,在个别情况下,也可由其指定的一名仲裁院委员,担任委员会主席。3
委员会的其他两名委员由仲裁院从仲裁院副主席或其他委员中任命。在每次全体会议上,仲裁院将指定在下一次全体会议之前参加委员会会议的人员。4
委员会由其主席召集举行会议。有两名委员出席即为有效。ICC – 05-2010 23 / 29 5
(a)仲裁院应确定可以由委员会决定的事项。(b)委员会的决定根据一致意见原则作出。
(c)委员会不能作出决定或认为宜于暂缓决定时,应将案件移交给下一次全体会议,并提出其认为适当的建议。
(d)委员会的决定应在下一次全体会议上告知仲裁院。第5条
仲裁院秘书处 1
秘书长缺席时可以授权副秘书长和/或总顾问分别根据国际商会仲裁规则第9条第(2)款、第28条第(2)款和第30条第(1)款的规定确认仲裁员、核定裁决书复本和要求支付临时预付金。2
经仲裁院批准,秘书处可以向当事人和仲裁员发出通知或其他文件,告知有关情况;或为仲裁程序的正常进行发出必要的通知或文件。秘书处可以在国际商会巴黎总部之外另设分处。秘书处应当保留由秘书长所指定的各分处的名单。仲裁请求可以提交到秘书处或其任何一个分处。秘书处在秘书长,副秘书长或总顾问的指导下,可以在国际商会秘书处巴黎总部或其任何一个分处履行其在国际商会仲裁规则下的职责。第6条
仲裁裁决书核阅
在根据国际商会仲裁规则第27条核阅裁决书草案时,仲裁院应在可行的范围内考虑仲裁地的强制性法律规定。
ICC – 05-2010 24 / 29
附件三 仲裁费用和报酬
第1条
费用预付金 1
请求按照国际商会仲裁规则(“国际商会规则”)开始仲裁必须同时缴付管理费预付金3000美元。该费用概不退还,但将充抵申请人应付的费用预付金。2
秘书长根据国际商会规则第30 条第(1)款确定的费用临时预付金数额一般不超过管理费、按照请求金额确定的仲裁员最低报酬(按后述收费表)以及预计仲裁庭拟定审理范围书花费的可报销开支数额的总和。如果请求没有具体数额,将由秘书长自主决定临时预付金数额。申请人缴付的临时预付金将充抵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仲裁院”)规定的应由其承担的费用预付金份额。3
一般说来,在审理范围书签署或经仲裁院批准并制作临时时间表之后,根据国际商会规则第30条第(4)款的规定仲裁庭将只对已经足额缴付了应付费用预付金的仲裁请求或反请求进行审理。4
仲裁院根据国际商务规则第30 条第(2)款确定的费用预付金由仲裁员报酬、仲裁员的仲裁开支和管理费组成。5
当事人应当以现金全额支付其费用份额。但是,如果其份额超出仲裁院间或确定的数额,该超出部分当事人可通过银行担保支付。6
已经全部支付了仲裁院为其确定的应付部分的费用预付金的当事人,可以根据国际商会规则第30条第(3)款的规定以银行担保的方式支付其他当事人应付未付的预付金份额。7
当仲裁院根据国际商会规则第30条第(2)款分别确定了费用预付金时,秘书处应要求当事人为各自的请求缴纳预付金。8
由于分别确定仲裁预付金数额,当为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请求单独确定的预付金数额超过先前确定的总额一半时(对于据以分别确定预付金的同一请求和反请求而言),超出部分可以通过银行担保的方式支付。若单独的预付金数额后来有所增加,至少增加部分的一半应当以现金支付。ICC – 05-2010 25 / 29 9
秘书处将制定相应条款对当事人根据前述规定以银行担保支付预付金作出规定。10 依照国际商会规则第30条第(2)款的规定,费用预付金可以在仲裁过程中任何时候予以调整,同时应特别考虑争议金额波动、预计的仲裁员开支数额变化或仲裁程序困难程度和复杂程度增加这些因素。11 在各当事人或其中之一按照仲裁庭确定的数量支付足够的费用预付金以供支付仲裁庭确定并由其最终决定的专家报酬和开支后,仲裁庭决定的专家咨询方能开始。仲裁庭应负责确保当事人支付该等报酬和开支。第2条
费用和报酬
1
没有表明争议金额的,仲裁院应当根据后述收费表自主决定仲裁员报酬,且国际商会规则第31条第(2)款的规定同样适用。2
仲裁院在确定仲裁员报酬时,应当考虑仲裁员的勤勉、所花费的时间、程序进展速度和争议的复杂程度这些因素,在规定的范围内确定数额,在个别情况下(国际商会规则第31条第(2)款),其数额可以高于或低于规定限额。3
案件交由数位仲裁员审理的,仲裁院有权自主地将报酬总额提至最高限额,它一般不超过一位仲裁员报酬的3倍。4
仲裁员报酬和开支应当按照国际商会规则的规定专门由仲裁院确定。当事人与仲裁员之间的单独报酬安排违背国际商会规则的规定。5
在每一仲裁案件中,仲裁院都将按照后述收费表确定管理费,没有表明争议金额的,由仲裁院自主决定。在个别情况下,仲裁院所确定管理费金额可低于或高于根据收费表所得数字,但一般不超过收费表的最高限额。此外,如果各当事人要求,或应一方当事人要求而得到其他当事人默许,将仲裁案件暂时中止.作为前提条件,仲裁院可以在收费表规定之外要求另行支付管理费。6 如果仲裁案件未作出最终裁决即已终止,仲裁院将自主确定仲裁费用,同时考虑仲裁程序已进行的阶段和其他相关情况。ICC – 05-2010 26 / 29 7
若当事人根据国际商会规则第29条第(2)款提出请求,仲裁院可以确定支付仲裁庭的额外报酬和支出,并将当事人提前向国际商会以现金全额支付预付金作为向仲裁庭转交其申请的前提条件。仲裁院在批准仲裁庭的决定时自主确定应支付给仲裁员的报酬。8
仲裁前根据国际商会友好解决纠纷的规则(ADR)曾进行过友好协商调解的,调解管理费的一半将抵作仲裁管理费。9 支付给仲裁员的费用不包括任何可能的增值税(VAT)或其他税费以及相关关税。当事人有义务支付此类税费。但是,此类税款或费用的收取仅为仲裁员和当事人之间的事宜。第3条
国际商会作为任命权力机构
任何请求国际商会作为任命权力机构的行为必须和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UNCITRAL)中指定国际商会作为任命权力机构的规则或其他临时仲裁程序一致,并同时支付2500美元,该笔费用概不退还。未支付该笔费用,任何请求均不予考虑。对于任何其他服务,国际商会将根据相应的服务自行确定管理费用,最多不超过10,000美元。第4条
管理费和仲裁员报酬收费表 下述管理费和仲裁员报酬收费表自2010年5月1日起施行,在该日或其后开始的仲裁,无论其适用国际商会规则的何种版本,一律按此收费表计费。2 在计算管理费和仲裁员报酬时,对争议数额中各相继部分计算得出的金额应当相加,但争议金额超过5亿美元时,管理费将按统一费用113,215美元收取。
ICC – 05-2010 27 / 29 ICC – 05-2010 28 / 29
一、管理费
争议金额(美元)不超过 自 50 001 自 100 001 自 200 001 自 500 001 自 1 000 001 自 2 000 001 自 自 自 自 自 5 000 001 10 000 001 30 000 001 50 000 001 80 000
000 至 100 000 至 200 000 至 500 000 至 1 000 000 至 2 000 000 至 5 000 000 000
至
000 30 000
至
000 50 000
至
000 80 000
至
000
至 500 000
管理费
(*)000美元
4.73% 2.53% 2.09% 1.51% 0.95% 0.46%
0.25% 0.10% 0.09% 0.01% 0.0035%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
第一章 绪则
适用范围* 第1条
1.凡各方当事人同意,不论一项确定的法律关系是合同关系还是非合同关系,彼此之间与此有关的争议应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提交仲裁的,此类争议均应按照本《规则》进行解决,但须服从各方当事人可能协议对本《规则》作出的修改。
2.除非各方当事人约定适用本《规则》某一版本,否则应推定双方当事人于2010年8月15日之后订立的仲裁协议适用仲裁程序开始之日现行有效的本《规则》。在2010年8月15日之后通过接受该日之前所作要约而订立仲裁协议的,此推定不适用。
3.仲裁应按照本《规则》进行,但本《规则》任一条款与仲裁所适用的某项法律规定相抵触,且各方当事人又不得背离该法律规定的,以该法律规定为准。
通知和期间计算
第2条
1.通知包括通知书、函件或建议,可通过任何能够提供或容许传输记录的通信手段进行传输。
2.凡一方当事人已为此目的专门指定某一地址,或者仲裁庭已同意指定某一地址的,均应按该地址将任何通知送达该当事人;照此方式递送的,视为收到通知。使用传真或电子邮件等电子方式的,只能将通知递送到按上述方式指定或同意指定的地址。
3.没有指定地址或没有同意指定地址的,(a)通知直接交给收件人,即为收到;或者
(b)通知递送到收件人的营业地、惯常住所或通讯地址,即视为收到。
* 合同中的示范仲裁条款载于本《规则》附件。4.经合理努力仍无法根据第2款或第3款递送通知的,用挂号信或以能够提供递送记录或试图递送记录的方式,将通知递送到收件人最后一个为人所知的营业地、惯常住所或通讯地址,即应视为已收到通知。
5.根据第2款、第3款或第4款递送通知的日期,或者根据第4款试图递送通知的日期,应视为已收到通知的日期。以电子方式传递通知的,通知发出的日期视为已收到通知的日期,但以电子方式传递的仲裁通知除外,仲裁通知视为已收到的日期,只能是其抵达收件人电子地址的日期。
6.本《规则》规定的期间,应自收到通知之日的次日起算。期间的最后一天是收件人住所或营业地法定假日或非营业日的,期间顺延至其后第一个营业日。期间持续阶段的法定假日或非营业日应计入期间。仲裁通知
第3条
1.提起仲裁的一方或多方当事人(以下称“申请人”)应向另一方或多方当事人(以下称“被申请人”)递送仲裁通知。
2.仲裁程序应视为自被申请人收到仲裁通知之日起开始。3.仲裁通知应包括下列各项:(a)将争议提交仲裁的要求;(b)各方当事人的名称和联系方式;(c)指明所援引的仲裁协议;
(d)指明引起争议的或与争议有关的任何合同或其他法律文书,无此类合同或文书的,简单说明相关关系;
(e)对仲裁请求作简单说明,涉及金额的,指明其数额;(f)寻求的救济或损害赔偿;
(g)各方当事人事先未就仲裁员人数、仲裁语言和仲裁地达成协议的,提出这方面的建议。4.仲裁通知还可包括:
(a)第6条第1款中述及的关于指派指定机构的建议;(b)第8条第1款中述及的关于指定一名独任仲裁员的建议;(c)第9条或第10条中述及的指定一名仲裁员的通知书。
5.任何关于仲裁通知充分性的争议不得妨碍仲裁庭的组成,最终应由仲裁庭解决。对仲裁通知的答复 第4条
1.被申请人应在收到仲裁通知30天内向申请人递送对仲裁通知的答复,其中应包括:
(a)每一被申请人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b)对仲裁通知中根据第3条第3款(c)项至(g)项所载信息内容的答复; 2.对仲裁通知的答复还可包括:
(a)任何关于根据本《规则》组成的仲裁庭缺乏管辖权的抗辩;(b)第6条第1款中述及的关于指派指定机构的建议;(c)第8条第1款中述及的关于指定一名独任仲裁员的建议;(d)第9条或第10条中述及的指定一名仲裁员的通知书;
(e)提出反请求或为抵消目的而提出请求的,对其作简单说明,包括在有关情况下指明所涉金额以及所寻求的救济或损害赔偿;
(f)被申请人对不是申请人的仲裁协议当事人提出请求的,第3条规定的仲裁通知。
3.任何关于被申请人未递送对仲裁通知的答复或者关于对仲裁通知的不完整答复或迟延答复的争议,均不得妨碍仲裁庭的组成,最终均应由仲裁庭解决。代理和协助
第5条
每一方当事人可由其选定的人员出任代理人或助理人。此类人员的姓名和地址必须通知各方当事人和仲裁庭。此种通知必须说明所作指定是为了代理目的还是为了协助目的。对于出任一方当事人代理人的人员,仲裁庭可自行或应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请求,随时要求按照仲裁庭决定的方式出具对该代理人的授权证据。指派和指定机构
第6条
1.除非各方当事人已就选择指定机构达成约定,否则一方当事人可随时提名一个或数个机构或个人,包括海牙常设仲裁法院(以下称“常设仲裁院”)秘书长,由其中之一担任指定机构。2.在其他各方当事人收到根据第1款的提名后30天内,如果各方当事人未能就选择指定机构达成约定,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请求常设仲裁院秘书长指派指定机构。
3.本《规则》规定一方当事人必须在一期限内将某一事项提交指定机构处理而指定机构尚未约定或指派的,该期限自一方当事人启动对指定机构的约定或指派程序之日起暂停计算,直至达成此种约定或指派之日。
4.指定机构拒不作为,或者指定机构收到一方当事人请求指定仲裁员的申请后30天内未指定一名仲裁员、在本《规则》规定的其他任何期限内不作为,或者在收到一方当事人要求一名仲裁员回避的申请后的合理时间内未就该申请作出决定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请求常设仲裁院秘书长指派替代指定机构,但第41条第4款述及的情形除外。
5.指定机构和常设仲裁院秘书长行使本《规则》对其规定的职责,可要求任何一方当事人和仲裁员向指定机构和常设仲裁院秘书长提供其认为必需的信息,并以其认为适当的方式给予各方当事人以及在可能情况下给予仲裁员陈述意见的机会。与指定机构和常设仲裁院秘书长的所有此种往来函件也应由发件人提供给其他各方当事人。
6.请求指定机构依照第8条、第9条、第10条或第14条指定一名仲裁员的,提出请求的当事人应向指定机构发送仲裁通知副本,对仲裁通知已作答复的,还应发送该答复副本。
7.指定机构应注意到任何有可能保证指定独立、公正仲裁员的考虑,并应考虑到指定一名与各方当事人国籍不同的仲裁员的可取性。第二章 仲裁庭的组成 仲裁员人数
第7条
1.各方当事人未事先约定仲裁员人数,并且在被申请人收到仲裁通知后30天内各方当事人未就只应指定一名仲裁员达成约定的,应指定三名仲裁员。2.虽有第1款规定,一方当事人提出指定独任仲裁员的提议而其他各方当事人未在第1款规定的时限内对此作出答复,并且有关的一方或多方当事人未根据第9条或第10条指定第二名仲裁员的,指定机构可根据第8条第2款规定的程序,经一方当事人请求,指定独任仲裁员,但指定机构须根据案情确定这样做更适当。仲裁员的指定(第8条至第10条)
第8条
1.各方当事人已约定将指定独任仲裁员,而在其他各方当事人收到指定独任仲裁员的建议后30天内各方当事人未就选择独任仲裁员达成约定的,经一方当事人请求,应由指定机构指定独任仲裁员。
2.指定机构应尽速指定独任仲裁员。在进行指定时,除非当事人约定不使用名单法,或指定机构依其裁量权决定该案件不宜使用名单法,否则指定机构应使用下述名单法:
(a)指定机构应将至少列有三个人名的相同名单分送每一方当事人;(b)收到名单后15天内,每一方当事人可删除其反对的一个或数个人名,按其选择顺序排列名单上剩余人名之后,将名单送还指定机构;
(c)上述期限届满后,指定机构应从送还名单上经认可的人名中,按各方当事人所标明的选择顺序,指定一人为独任仲裁员;
(d)由于任何原因,无法按这一程序进行指定的,指定机构可行使裁量权指定独任仲裁员。第9条
1.指定三名仲裁员的,每一方当事人应各指定一名仲裁员。第三名仲裁员应由已被指定的两名仲裁员选定,担任仲裁员首席仲裁员。
2.一方当事人收到另一方当事人指定一名仲裁员的通知书后,未在30天内将其所指定的仲裁员通知另一方当事人的,该另一方当事人可请求指定机构指定第二名仲裁员。
3.指定第二名仲裁员后30天内,两名仲裁员未就首席仲裁员人选达成约定的,应由指定机构按照第8条规定的指定独任仲裁员的同样方式,指定首席仲裁员。第10条
1.为第9条第1款之目的,在须指定三名仲裁员且申请人或被申请人为多方当事人的情况下,除非各方当事人约定采用其他方法指定仲裁员,否则多方当事人应分别作为共同申请人或共同被申请人,各指定一名仲裁员。2.各方当事人约定组成仲裁庭的仲裁员人数不是一名或三名的,应按照各方当事人约定的方法指定仲裁员。
3.未能根据本《规则》组成仲裁庭的,经任何一方当事人请求,指定机构应组成仲裁庭,并可为此撤销任何已作出的指定,然后指定或重新指定每一名仲裁员,并指定其中一人担任首席仲裁员。** 第11条规定的独立性声明范文载于本《规则》附件。
仲裁员披露情况和回避**(第11条至13条)第11条
可能被指定为仲裁员的人,应在与此指定有关的洽谈中披露可能对其公正性和独立性产生有正当理由怀疑的任何情况。仲裁员应自其被指定之时起,并在整个仲裁程序期间,毫无延迟地向各方当事人以及其他仲裁员披露任何此种情况,除非此种情况已由其告知各方当事人。第12条
1.如果存在可能对任何仲裁员的公正性或独立性产生有正当理由怀疑的情况,均可要求该仲裁员回避。
2.一方当事人只能根据其指定仲裁员之后才得知的理由,对其所指定的仲裁员提出回避。
3.仲裁员不作为,或者仲裁员因法律上或事实上的原因无法履行其职责的,应适用第13条中规定的程序申请仲裁员回避。第13条
1.一方当事人意图对一名仲裁员提出回避,应在被要求回避的仲裁员的任命通知书发给该当事人后15天内,或在该当事人得知第11条和第12条所提及的情况后15天内,发出其回避通知。
2.回避通知应发给其他各方当事人、被要求回避的仲裁员以及其他仲裁员。回避通知应说明提出回避的理由。
3.一方当事人对一名仲裁员提出回避,其他各方当事人可以附议。该仲裁员也可在回避提出后辞职。无论是其中哪一种情况,均不表示提出回避的理由成立。
4.自回避通知发出之日起15天内,如果其他当事人不同意该回避,或者被要求回避的仲裁员不辞职,提出回避的当事人可以坚持要求回避。在这种情况下,该当事人应自回避通知发出之日起30天内,请求指定机构就回避申请作出决定。替换仲裁员
第14条
1.在不违反第2款的情况下,只要仲裁程序进行过程中有必要替换仲裁员,即应适用第8条至第11条规定的指定或选定被替换仲裁员的程序,指定或 选定一名替代仲裁员。在指定拟被替换仲裁员的过程中,即使一方当事人未行使其指定或参与指定的权利,该程序仍应适用。
2.经一方当事人请求,如果指定机构确定,鉴于案情特殊,有理由取消一方当事人指定替代仲裁员的权利,在给予各方当事人和其余仲裁员发表意见的机会之后,指定机构可以:(a)指定替代仲裁员;或(b)在审理终结后,授权其他仲裁员继续进行仲裁并作出决定或裁决。在替换仲裁员的情况下继续进行审理
第15条
如果一名仲裁员被替换,应从被替换的仲裁员停止履行职责时所处的阶段继续进行程序,除非仲裁庭另有决定。免责
第16条
除蓄意不当行为外,在适用法律允许的最大限度内,各方当事人放弃以与本仲裁有关的作为或不作为为由,向仲裁员、指定机构以及仲裁庭指定的任何人提出任何索赔。第三章 仲裁程序 通则
第17条
1.在不违反本《规则》的情况下,仲裁庭可以其认为适当的方式进行仲裁,但须平等对待各方当事人,并在仲裁程序适当阶段给予每一方当事人陈述案情的合理机会。仲裁庭行使裁量权时,程序的进行应避免不必要延迟和费用,并为解决当事人争议提供公平有效的程序。
2.仲裁庭一经组成,在请各方当事人发表意见后,仲裁庭即应根据实际情况尽快确定仲裁临时时间表。任何期间,不论是本《规则》规定的还是当事人约定的,仲裁庭均可请各方当事人发表意见后随时予以延长或缩短。3.如有任何一方当事人在仲裁程序的适当阶段请求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开庭审理,由证人包括专家证人出示证据,或进行口头辩论。未提出此种请求的,仲裁庭应决定是进行开庭审理,还是根据书面文件和其他资料进行程序。4.一方当事人应将其提交仲裁庭的所有函件发送其他各方当事人。除仲裁庭可以根据适用法另外允许的情形外,所有此类函件应同时发送。5.仲裁庭可根据任何一方当事人的请求,允许将一个或多个第三人作为一方当事人并入仲裁程序,前提是此种人是仲裁协议的一方当事人,除非仲裁 庭在给予各方当事人,包括拟被并入仲裁程序的一人或多人陈述意见的机会后认定,由于并入仲裁程序会对其中任何一方当事人造成损害而不应准许此种并入。对于仲裁程序如此涉及到的所有当事人,仲裁庭可作出单项裁决,也可作出若干项裁决。仲裁地
第18条
1.各方当事人未事先约定仲裁地的,仲裁庭应根据案情确定仲裁地。裁决应视为在仲裁地作出。
2.仲裁庭可在其认为适当的任何地点进行合议。除非各方当事人另有约定,仲裁庭还可在其认为适当的任何地点为其他任何目的举行会议,包括进行开庭审理。语言
第19条
1.在不违反各方当事人约定的情况下,仲裁庭应在其被指定后迅速确定仲裁程序中将使用的一种或数种语言。此决定应适用于仲裁申请书、答辩书和任何进一步书面陈述;进行开庭审理的,亦适用于开庭审理中将使用的一种或数种语言。
2.仲裁庭可下达指令,任何附于仲裁申请书或答辩书的文件,以及任何在仲裁程序进行过程中提交的补充文件或物证,凡是用其原语文提交的,均应附具各方当事人所约定的或仲裁庭所确定的一种或数种语言的译文。仲裁申请书
第20条
1.申请人应在仲裁庭确定的期间内,以书面形式向申请人和每一名仲裁员递送仲裁申请书。申请人可选择将第3条述及的仲裁通知当作仲裁申请书对待,只要该仲裁通知同样符合本条第2款至第4款的要求。2.申请书应包括以下各项:(a)各方当事人的名称和联系方式;(b)支持本仲裁请求的事实陈述;(c)争议点;
(d)寻求的救济或损害赔偿;
(e)支持本仲裁请求的法律依据或观点。3.引起争议或与争议有关的任何合同或其他法律文书副本,以及仲裁协议副本,应附于仲裁申请书之后。
4.仲裁申请书应尽可能附具申请人所依据的所有文件和其他证据,或附注说明拟提交的这些文件和证据。答辩书
第21条
1.被申请人应在仲裁庭确定的期间内,以书面形式向申请人和每一名仲裁员递送答辩书。被申请人可选择将其对第4条述及的仲裁通知的答复当作答辩书对待,只要对该仲裁通知的答复同样符合本条第2款的要求。2.答辩书应对仲裁申请书中(b)项至(e)项(第20条第2款规定)的特定内容作出答复。答辩书应尽可能附具被申请人所依据的所有文件和其他证据,或附注说明拟提交的这些文件和证据。
3.被申请人可在其答辩书中提出反请求或为抵消目的而提出请求,仲裁庭根据情况决定延迟有正当理由的,被申请人还可在仲裁程序后一阶段提出反请求或为抵消目的而提出请求,前提是仲裁庭对此拥有管辖权。4.第20条第2款至第4款的规定应适用于反请求、根据第4条第2款(f)项提出的请求,以及为抵消目的而提出的请求。对仲裁请求或答辩的变更
第22条
在仲裁程序进行过程中,当事人可更改或补充其仲裁请求或答辩,包括更改或补充反请求或为抵消目的而提出的请求,除非仲裁庭考虑到所提出的更改或补充过迟或对其他当事人造成损害,或者考虑到其他任何情况,认为不宜允许此种更改或补充。但是,对仲裁请求或答辩提出更改或补充,包括对反请求或为抵消目的而提出的请求提出更改或补充,不得使更改后或补充后的仲裁请求或答辩超出仲裁庭的管辖权。对仲裁庭管辖权的抗辩
第23条
1.仲裁庭有权力对其自身管辖权作出裁定,包括对与仲裁协议的存在或效力有关的任何异议作出裁定。为此目的,构成合同一部分的仲裁条款,应作为独立于合同中其他条款的一项协议对待。仲裁庭作出合同无效的裁定,不应自动造成仲裁条款无效。
2.对仲裁庭无管辖权的抗辩,至迟应在答辩书中提出,涉及反请求或为抵消目的而提出的请求的,至迟应在对反请求或对为抵消目的而提出的请求的 答复中提出。一方当事人已指定或参与指定一名仲裁员,不妨碍其提出此种抗辩。对仲裁庭超出其职权范围的抗辩,应在所指称的超出仲裁庭职权范围的事项在仲裁程序期间出现后尽快提出。仲裁庭认为延迟有正当理由的,可在上述任一情形中准许延迟提出抗辩。
3.对于第2款述及的抗辩,仲裁庭既可作为先决问题作出裁定,也可在实体裁决书中作出裁定。对于涉及仲裁庭管辖权的任何异议,即使法院审理待决,仲裁庭仍可继续进行仲裁程序并作出仲裁裁决。进一步书面陈述
第24条
仲裁庭应决定,除仲裁申请书和答辩书之外,还应要求各方当事人提交何种进一步书面陈述,或者各方当事人可提交何种进一步书面陈述,并应确定递送这些书面陈述的期间。期间
第25条
仲裁庭确定的递送书面陈述(包括仲裁申请书和答辩书)的期间不得超过45天。但是,仲裁庭认为延长期间有正当理由的,可以延长该期间。临时措施
第26条
1.经一方当事人请求,仲裁庭可准予临时措施。
2.临时措施是仲裁庭在下达决定争议的终局裁决之前的任何时候下令一方当事人采取的任何临时性措施,比如且不限于:(a)争议未决之前维持或恢复现状;
(b)采取行动防止,或者避免采取行动造成:㈠当前或即将发生的损害,或㈡对仲裁过程本身的妨碍;
(c)为以后使用资产执行仲裁裁决提供一种资产保全手段;或者(d)保全与解决争议可能有关的实质性证据。
3.当事人请求根据第2款(a)项至(c)项采取临时措施,应使仲裁庭确信:(a)如果不下令采取此种措施,所造成的损害可能无法通过损害赔偿裁决加以充分补偿,而且此种损害大大超出如果准予采取此种措施可能给该措施所针对的一方当事人造成的损害;并且(b)请求方当事人有在仲裁请求实体上获胜的合理可能性。对此种可能性的判定,不得影响仲裁庭以后作出任何裁定的裁量权。
4.对于根据第2款(d)项请求采取临时措施,第3款(a)项和(b)项的要求只应在仲裁庭认为适当的限度内适用。
5.经任何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庭可修改、中止或终结其准予的临时措施,或者在特殊情况下并经事先通知各方当事人,仲裁庭可自行主动修改、中止或终结其准予的临时措施。
6.一方当事人提出临时措施请求,仲裁庭可要求其为该措施提供适当担保。7.请求或准予临时措施所依据的情况发生任何重大变化的,仲裁庭可要求任何一方当事人迅速披露此种情况。
8.如果仲裁庭事后确定,在当时的情况下本不应准予临时措施,则提出临时措施请求的一方当事人可能须对此种措施给任何一方当事人造成的任何费用和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仲裁庭可在程序进行期间随时就此种费用和损失作出裁决。
9.任何一方当事人向司法当局提出临时措施请求,不得视为与仲裁协议不符,或视为放弃仲裁协议。证据
第27条
1.每一方当事人应对其仲裁请求或答辩所依据的事实负举证责任。2.当事人提出的就任何事实问题或专业问题向仲裁庭作证的证人,包括专家证人,可以是任何个人,无论其是否为仲裁的一方当事人或是否与一方当事人有任何关系。除非仲裁庭另有指示,证人陈述,包括专家证人陈述,可以书面形式呈递,并由其本人签名。
3.在仲裁程序进行期间的任何时候,仲裁庭均可要求各方当事人在应由仲裁庭决定的期限内出示文件、证物或其他证据。
4.仲裁庭应就所出示证据的可采性、关联性、实质性和重要性作出决定。开庭审理
第28条
1.进行开庭审理的,仲裁庭应将开庭日期、时间和地点充分提前通知各方当事人。2.对证人包括对专家证人的听讯或讯问,可按照仲裁庭确定的条件或方式进行。
3.各方当事人未另外约定的,审理不公开进行。仲裁庭可在任何证人包括专家证人作证时,要求其他证人包括其他专家证人退庭,但证人包括专家证人为仲裁一方当事人的,原则上不应要求其退庭。
4.对证人包括对专家证人的讯问,仲裁庭可指示采用电信方式(例如视频会议)进行,不要求其亲自到庭。仲裁庭指定的专家
第29条
1.经与各方当事人协商后,仲裁庭可指定独立专家一人或数人以书面形式就仲裁庭需决定的特定问题向仲裁庭提出报告。仲裁庭确定的专家职责范围应分送各方当事人。
2.原则上,专家应在接受任命之前向仲裁庭和各方当事人提交一份本人资质说明以及本人公正性和独立性声明。各方当事人应在仲裁庭规定的时间内,向仲裁庭说明其对专家资质、公正性或独立性是否持有任何反对意见。仲裁庭应迅速决定是否接受任何此种反对意见。专家任命之后,一方当事人对专家资质、公正性或独立性提出反对意见,只能依据该当事人在专家任命作出之后才意识到的原因。仲裁庭应迅速决定将采取何种可能的行动。3.各方当事人应向专家提供任何有关资料,或出示专家可能要求其出示的任何有关文件或物件供专家检查。一方当事人与专家之间关于要求提供资料和出示文件或物件的必要性的任何争议,应交由仲裁庭决定。
4.仲裁庭应在收到专家报告时将报告副本分送各方当事人,并应给予各方当事人以书面形式提出其对该报告的意见的机会。当事人应有权查阅专家在其报告中引以为据的任何文件。
5.专家报告提交后,经任何一方当事人请求,专家可在开庭时听询,各方当事人应有机会出庭并质询专家。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在此次开庭时委派专家证人出庭,就争议点作证。本程序应适用第28条的规定。缺席审理
第30条
1.在本《规则》或仲裁庭确定的期间内:
(a)申请人未递送仲裁申请书,不表明充分理由的,仲裁庭应下令终止仲裁程序,除非尚有未决事项可能需作出决定,且仲裁庭认为就未决事项作出决定是适当的;(b)被申请人未递送对仲裁通知的答复或答辩书,不表明充分理由的,仲裁庭应下令继续进行仲裁程序,不递送答复或答辩书之事本身不应作为承认申请人主张对待;申请人未就反请求或为抵消目的而提出的请求提交答辩书的,也适用本项规定。
2.一方当事人经根据本《规则》适当通知后仍未出庭,不就此表明充分理由的,仲裁庭可继续进行仲裁程序。
3.一方当事人经仲裁庭适当请求仍未在规定期间内出示文件、证物或其他证据,不就此表明充分理由的,仲裁庭可依据已提交给仲裁庭的证据作出裁决。开庭终结
第31条
1.仲裁庭可询问各方当事人是否有任何进一步证据要提出、是否有其他证人要听讯或是否有其他材料要提交,没有的,仲裁庭即可宣布开庭终结。2.仲裁庭认为因特殊情形有必要的,可自行决定或经一方当事人申请后决定,在作出仲裁裁决之前的任何时候重新进行开庭审理。放弃异议权
第32条
凡一方当事人未能迅速对不遵守本《规则》或仲裁协议任何要求的任何情形提出异议的,应视为该当事人放弃提出此种异议的权利,除非该当事人能够证明,其在当时情况下未提出异议有正当理由。第四章 裁决 决定
第33条
1.仲裁员不止一名的,仲裁庭的任何仲裁裁决或其他决定均应以仲裁员的多数作出。
2.关于程序问题,达不到多数或者经仲裁庭授权,首席仲裁员可单独作出决定,但仲裁庭可作出任何必要修订。裁决的形式和效力
第34条
1.仲裁庭可在不同时间对不同问题分别作出仲裁裁决。2.所有仲裁裁决均应以书面形式作出,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各方当事人均具有拘束力。各方当事人应毫不延迟地履行所有仲裁裁决。
3.仲裁庭应说明裁决所依据的理由,除非各方当事人约定无须说明理由。4.裁决书应由仲裁员签名,并应载明作出裁决的日期和指明仲裁地。仲裁员不止一名而其中有任何一名仲裁员未签名的,裁决书应说明未签名的理由。
5.裁决可经各方当事人同意后予以公布,为了保护或实施一项法定权利,或者涉及法院或其他主管机构法律程序的,也可在法定义务要求一方当事人披露的情况下和限度内予以公布。
6.仲裁庭应将经仲裁员签名的裁决书发送各方当事人。适用法律,友好和解人 第35条
1.仲裁庭应适用各方当事人指定适用于实体争议的法律规则。各方当事人未作此项指定的,仲裁庭应适用其认为适当的法律。
2.只有在各方当事人明确授权仲裁庭的情况下,仲裁庭才应作为友好和解人或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则作出裁决。
3.所有案件中,有合同条款的,仲裁庭均应按照合同条款作出裁决,并应考虑到适用于有关交易的任何商业惯例。和解或其他终止程序的理由
第36条
1.裁决作出之前,各方当事人就争议达成和解协议的,仲裁庭应下令终止仲裁程序,或者经各方当事人请求并经仲裁庭接受,应记录此项和解协议并按照和解协议条款作出仲裁裁决。仲裁庭无须就此项裁决说明理由。2.裁决作出之前,仲裁程序并非由于第1款提及的原因而不必继续或不可能继续的,仲裁庭应将其下达程序终止令的意图通知各方当事人。仲裁庭有权力下达此项命令,除非尚有未决事项可能需作出决定,且仲裁庭认为就未决事项作出决定是适当的。
3.仲裁程序终止令或按照和解协议条款作出的仲裁裁决书,经仲裁员签名后,应由仲裁庭发送各方当事人。按照和解协议条款作出仲裁裁决书的,应适用第34条第2款、第4款和第5款的规定。裁决书的解释 第37条
1.一方当事人可在收到裁决书后30天内,在通知其他各方当事人后,请求仲裁庭对裁决书作出解释。
2.裁决书的解释应在收到请求后45天内以书面形式作出。裁决书的解释应构成裁决书的一部分,并应适用第34条第2款至第6款的规定。裁决书的更正
第38条
1.一方当事人可在收到裁决书后30天内,在通知其他各方当事人后,请求仲裁庭更正裁决书中的任何计算错误、任何笔误或排印错误,或任何类似性质的错误或遗漏。仲裁庭认为此项请求有正当理由的,应在收到请求后45天内作出更正。
2.仲裁庭可在发送裁决书后30天内,自行主动作出此种更正。
3.此种更正应以书面形式作出,并应构成裁决书的一部分。应适用第34条第2款至第6款的规定。补充裁决
第39条
1.一方当事人可在收到终止令或裁决书后30天内,在通知其他各方当事人后,请求仲裁庭就仲裁程序中提出而仲裁庭未作决定的请求作出裁决或补充裁决。
2.仲裁庭认为裁决或补充裁决请求有正当理由的,应在收到请求后60天内作出裁决或补充完成裁决。如有必要,仲裁庭可延长其作出裁决的期限。3.作出此种裁决或补充裁决时,应适用第34条第2款至第6款的规定。费用定义
第40条
1.仲裁庭应在最终裁决书中并在其认为适当的另一决定中确定仲裁费用。2.“费用”一词仅包括:
(a)按每一仲裁员分别开列并由仲裁庭根据第41条自行确定的仲裁庭收费;(b)仲裁员所花费的合理旅费和其他开支;
(c)仲裁庭征询专家意见的合理费用和所需其他协助的合理费用;(d)证人的合理旅费和其他开支,以仲裁庭核准的开支额度为限;(e)各方当事人所花费的与仲裁有关的法律费用和其他费用,以仲裁庭确定的此种费用的合理数额为限;
(f)指定机构的任何收费和开支,以及常设仲裁院秘书长的收费和开支。3.对于第37条至第39条述及的任何裁决书的解释、更正或补充完成,仲裁庭可收取第2款(b)项至(f)项述及的费用,但不得额外收费。仲裁员的收费和开支
第41条
1.仲裁员的收费和开支数额应合理,需考虑到争议金额、案件复杂程度、仲裁员花费的时间以及其他任何有关案情。
2.有指定机构,且该指定机构对确定国际案件仲裁员收费适用或已声明将适用某一收费表或特定方法的,仲裁庭确定其收费时,应在仲裁庭认为适合案情的额度内,考虑到该收费表或方法。
3.仲裁庭组成后,仲裁庭应将其如何确定收费和开支的提议,包括仲裁庭打算适用的任何费率,迅速通知各方当事人。收到该提议后15天内,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将该提议提请指定机构审查。收到审查请求后45天内,如果指定机构认为仲裁庭的提议与第1款不一致,指定机构应对该提议作出任何必要调整,该调整对仲裁庭具有约束力。
4.(a)向各方当事人通知根据第40条第2款(a)项和(b)项确定的仲裁员收费和开支时,仲裁庭还应解释相应金额的计算方式。
(b)收到仲裁庭收费和开支确定方法后15天内,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将此种确定方法提请指定机构审查。未约定或未指派指定机构的,或者指定机构在本《规则》列明的期限内不作为的,应由常设仲裁院秘书长审查。(c)如果指定机构或常设仲裁院秘书长认为仲裁庭确定的费用和开支与仲裁庭根据第3款提议的费用和开支(及其任何调整)不一致,或者明显过高,指定机构或常设仲裁院秘书长应在收到审查请求后45天内,对仲裁庭的确定方法作出任何必要调整,使之符合第1款规定的标准。任何此种调整均对仲裁庭具有约束力。
(d)仲裁庭应将任何此种调整写入裁决书,裁决书已下达的,应适用第38条第3款规定的程序对裁决书作出更正,完成此种调整。
5.在根据第3款或第4款进行的整个程序中,仲裁庭应根据第17条第1款继续进行仲裁。6.根据第4款提请的审查,不得影响裁决书中除仲裁庭收费和开支之外的其他任何事项的裁决,也不得延迟除仲裁庭收费和开支的确定之外裁决书所有部分的承认和执行。费用分担
第42条
1.仲裁费用原则上应由败诉一方或败诉各方负担。但是,仲裁庭考虑到具体案情,认为分摊费用合理的,仲裁庭可裁决在当事人之间分摊每一项此种费用。
2.仲裁庭应在最终裁决书中,或者在其认为适当的其他任何裁决中,裁决一方当事人须根据费用分摊决定向另一方当事人支付的任何数额。费用预付
第43条
1.仲裁庭可在其成立时要求各方当事人预缴相等数额款项,以此作为第40条第2款(a)项至(c)项述及费用的预付金。
2.仲裁程序进行过程中,仲裁庭可要求各方当事人预缴补充预付款。3.已约定或指派指定机构的,在一方当事人请求且指定机构也同意履行职责时,仲裁庭应同指定机构协商后方能确定任何预付款或补充预付款的数额,指定机构可就此项预付款或补充预付款的数额向仲裁庭提出其认为适当的任何意见。
4.要求预付的款项未在接到付款要求后30天内缴齐的,仲裁庭应将此事通知各方当事人,以便一方或多方当事人可缴付要求交付的款项。不缴付此款项的,仲裁庭可下令暂停或终止仲裁程序。
5.仲裁庭应在下达终止令或作出最终裁决后,将所收预付款账单送交各方当事人,并将任何未用余额退还各方当事人。
附件
合同中的示范仲裁条款
任何争议、争执或请求,凡由于本合同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或由于本合同的违反、终止或无效而引起的或与之有关的,均应按照《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仲裁解决。注:各方当事人应当考虑增列:
(a)指定机构应为……[机构名称或人名]; 18(b)仲裁员人数应为……[一名或三名];(c)仲裁地应为……[城市和国家];(d)仲裁程序中使用的语言应为……。可考虑增列的放弃声明
注:如果当事人希望排除可能根据适用法律对仲裁裁决提出的追诉,可以考虑加上一则条文,大意如下文所提议,但须考虑到此种排除条文的效力和条件取决于适用法律。放弃
各方当事人放弃其就一项裁决向任何法院或其他主管机构提起任何形式追诉的权利,但根据适用法律放弃无效的除外。根据《规则》第11条作出的独立性声明范文 无情况披露
本人公正不偏,独立于每一方当事人,今后亦将如此行事。尽本人所知,过去、现在均不存在会对本人公正性或独立性产生有正当理由怀疑的任何情形。本案仲裁期间随后一旦出现可能引起本人注意的任何此种情形,本人当迅速通知各方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员。有情况披露
本人公正不偏,独立于每一方当事人,今后亦将如此行事。根据《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仲裁规则》第11条,谨此附上有关以下方面的声明:(a)本人过去、现在与各方当事人在专业、业务和其他方面的关系,和(b)其他任何有关情形。[列入声明]本人确认,这些情形不影响本人的独立性和公正性。本案仲裁期间随后一旦出现可能引起本人注意的任何此种进一步关系或情形,本人当迅速通知各方当事人和其他仲裁员。
注: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考虑要求仲裁员对独立性声明作出如下补充:
本人确认,根据本人目前掌握的情况,本人可以投入必要时间,按照本《规则》确定的时限,勤勉、高效地进行本案仲裁。
第五篇:河南国际商会章程 文档
章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本团体名称:河南国际商会服装商会
第二条、本团体是由河南省境内著名纺织、服装、服饰等时尚品牌生产和销售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的,并吸收以纺织、服装、服饰等时尚产业为主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设计师、知名人士自愿组成的联合性、国际化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第三条、本团体宗旨为促进纺织、服装、服饰为主的时尚产业间的交流与合作;倡导时尚文化概念;发展纺织、服装、服饰和纺织、服装、服饰产业贸易;加强时尚领域的友好交流。协调各会员间的合作关系,倡导在平等、公正、互惠前提下的竞争。
第四条、本团体接受业务主管单位河南省贸促会/河南国际商会的领导、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第五条、本团体住所所在地为国际商会大厦27楼。
第二章 任务、业务范围和活动原则
第六条、本团体的任务:
1、本团体坚持不懈地将推动河南成为“中国服装批发中心”“世界裤装采购中心”“中部地区时尚硅谷”为目标。始终保持专业态度,体现郑州的城市精神。
2、积极做好河南承接国际、国内纺织服装及时尚产业的转移推动、本行业的产业升级和产能规模的提升。
3、与国际纺织、服装、服饰及各相关时尚行业的团体和机构建立联系,促进信息、人才等资源的交流与合作。
4、组织纺织服装服饰专业论坛,提供职业教育以及时尚产业、业务培训。
5、组织会员参加国际贸易交易会和国际展览,考察海外市场,推动会员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6、组织纺织服装流行时尚发布会,以及纺织、服装、服饰与时尚设计大赛,促进各国时尚文化的交流,培育郑州服装、服饰及时尚产品的国际品牌、培育时尚设计大师。
7、发行时尚信息刊物,发布国际城市间服装、服饰业及时尚业各类数据及信息,介绍世界各国时尚设计理念、技术创新、商品信息以及各国时尚发展动向。
8、组织纺织服装博览会,推进服装、服饰企业及时尚产业之间经济、技术和贸易的合作。
9、组织会员与各国的时尚组织交流,提供交流机会。
10、组织会员间的业务人才等交流活动,促进会员企业的发展。
11、开展时尚业公益事业。
第七条、业务范围:提供信息、人才交流、举办展览、展示会;组织时尚论坛、业务培训和咨询;编辑提供时尚信息资料。
第八条、活动原则:
1、本团体遵照核准的章程 开展活动,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政策,遵守社会道德规范。
2、本团体开展的各项活动,必须保证诚实、守信,不损害国家利益,不损害其他团体、企业、会员和个人的利益。
第三章 会员
第九条、本团体入会自愿、退会自由。凡承认本团体章程,自愿参加本团体活动并按期缴纳会费的与促进纺织服装服饰等时尚行业相关的单位、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均可申请加入本团体成为会员。
第十条、本团体会员的条件:
1、从事纺织、服装、服饰等时尚行业并具有一定影响一定规模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
2、为纺织、服装、服饰等时尚行业提供设计、咨询、贸易、代理等相关业务的企事业和个人;
3、在国内艺术、时尚或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研究的单位和个人;
4、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十一条、入会程序:
1、自愿入会者提交入会申请书;
2、由理事会审查通。
第十二条、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1、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2、有参加本团体所有活动的权利;
3、有优先获得本团体提供的信息的权利;
4、有优先使用本团体网站信息及数据的权利;
5、有优先获得本团体服务的权利;
第十三条、会员应遵守下列义务:
1、执行本团体的决议;
2、维护本团体合法利益;
3、完成本团体交办的工作;
4、按规定交纳会费;
5、向本团体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第十四条、会员退会应提示书面声明,交还会员证。
第十五条、会员不履行义务,不参加本团体活动满一年以上的或者违反本团体章程,拖欠会费或欠款的可视为自动退会。
第十六条、本团体的会员身份一经停止,则必须停止使用本团体原有的一切身份。
第四章 组织机构
第十七条、本团体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领导机构的产生和重大事项的决策,须经会员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定。
第十八条、本团体的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会员代表大会每年召开一次,每五年换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由理事会召集,在必要时可以召集临时会员代表大会。
第十九条、会员代表大会职权:
1、制定和修改本团体章程;确定本团体工作目标;
2、选举和罢免理事会领导成员;
3、审议理事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4、决定本会终业及其他重大事宜;
第二十条、会员代表大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会员出席,其决议须经三分之二以上会员表决通过方可生效。
第二十一条、会员代表大会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理事会表决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经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批准。但换届延期最长不超过1年。
第二十二条、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在会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本团体开展日常工作,对会员大会负责。
第二十三条、理事会职责:
1、组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并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2、执行会员代表大会决议;
3、选举或罢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
4、决定办事机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和实体机构的设立和撤销;
5、决定秘书长提名的副秘书长、各机构主要负责人的任免;
6、领导本团体各机构开展工作;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7、决定其他重要事项。
第二十四条、理事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理事出席,其决议须经三分之二以上理事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五条、理事会每届任期5年;理事会会议至少一年一次,遇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
第二十六条、增补理事,须经会员大会选举产生。特殊情况下可由理事会补选出并经下一次会员大会追认。
第二十七条、本团体设秘书处,在秘书长主持下处理日常工作,对理事会负责。第二十八条、本团体设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第二十四条第一、二、四、六项的职权,对理事会负责。
第二十九条、常务理事会由理事、副理事长、秘书长、常务理事会组成。常务理事会须有三分之二以上常务理事出席方才有效,其决议须经到会常务理事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三十条、常务理事会每半年召开一次会议,遇特殊情况可随时召开。常务理事会可以增补常务理事,但应在下一次理事会时予以追认。补选的常务理事应在理事成员中产生。
第三十一条、本团体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如年龄超过70周岁,须经理事会表决通过,报河南省贸促会/河南国际商会批准后,方可任职。
第三十二条、经理事会授权本团体常务副会长为本团体的法定代表人。本团体法定代表人的条件:
1、思想端正、作风正派、在业内有良好的个人信誉;
2、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3、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4、不兼任其他社会团体的法定代表人;
第三十三条、本团体遵守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并在章程规定的范围内,制定内部规章制度,由理事会通过后执行。
第五章 经费管理、使用原则
第三十四条、本团体经费来源:
1、会费;
2、社会各界的捐赠;
3、政府资助;
4、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的收入;
5、利息等增值收入;
6、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五条、本团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会员会费。该会费标准经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备案后实施。
第三十六条、本团体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在会员中分配。
第三十七条、本团体依法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三十八条、本团体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会员大会的监督;属国家拨款的,必须接受国家审计机关的监督;属社会捐赠和其他资助的,应当尊重捐赠、资助人的意愿,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十九条、本团体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须接受业务主管单位组织的离职财务审计。
第四十条、本团体的合法财产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四十一条、本团体专职工作人员的工资和保险、福利待遇,参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章 附则
第四十二条、本团体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于分立、合并等原因需要注销的,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
第四十三条、本团体终止动议须经会员大会表决通过,并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第四十四条、本团体终止前,须在业务主管单位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第四十五条、本团体经社会团体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手续后即为终止。第四十六条、本团体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业务主管单位和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团体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四十七条、本章程自会员大会通过,报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并经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修改时同。
第四十八条、本章程若与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政策相悖,应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政策为准。本章程的解释权属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