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思考
对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4-4-6信息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2.6%,如果按非农户籍来算,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远低于世界52%的平均水平。进入新世纪,我国农业现代化正在经历从传统到现代的最具深远意义的历史性变迁;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又必须解决好土地制度改革、农民转移、就业等问题。
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在80%左右。德国城镇化率达97%,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只有4个,50万人口以上城市不到10个。70%的人居住在2000人到10000人的小城镇里。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情况也很相似。这说明,只要建设好农村,农村也是宜居的,大量人口仍可以在环境优美的小城镇生活。所以,并不是离开土地的人都在城市生活。而一些城镇化率很高的国家,比如墨西哥、巴西、阿根廷等,存在大量失去土地进城居民,由于这部分人口没有获得稳定的就业,住房无保障,使城市里出现了不少贫民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以上国际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启示我们,城镇化不是要消灭农村,而是要适度发展,并且与农业现代化协调推进。我国有1998个县,县一级占全国总人口的73%、国土面积的93%和GDP的一半以上,而且我国目前城镇人口中,中小城镇人口只占20%。当前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引擎,所以,发展中小城镇建设应该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互相借力、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从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上找准突破点,从解决好农业现代化,土地、户籍制度创新、促进就业等方面找到入手处。
突破点之一:农业的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的路径:一是技术投入,主要体现为化学、生物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应用;二是资本投入,主要体现为基础设施投资和机械化的深入;三是经营组织形式向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发展。
农业是“四化同步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又好又快发展。新中国建立以来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倾向,造成如今农业生产力始终在低水平徘徊,并且这种现象在当前情况下依靠市场微弱的自发力量基本无法得到改善。由于农业的边际收益远低于其他行业边际收益,因此优质的生产要素往往从农业中流出而难以流入,农业生产效率难以提升。要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必须改变和调整现有生产方式,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使之获得平均利润率。
农业现代化路径可以归结为三点:一是技术投入,主要体现为化学、生物技术以及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应用;二是资本投入,主要体现为基础设施投资和机械化的深入;三是经营组织形式向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发展,实现技术、资本规模效应。
就目前而言,技术投入主要依靠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完善、良种的推广使用等;资本投入通过国家农业产业政策资金倾斜,也可以从城市工商业引进大资本;规模化、专业化和集约化,就是要引导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将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提高农业产业的利润水平。在此基础上,国家再施以必要的产业扶持政策,使涉农产业获得平均利润率,才能加速推进农业现代化。通过对长三角及徐州市农业现代化的考察调研,土地规模化带来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一部分农民被组织到新型的合作组织、新型股份制组织和家庭农场当中,成为现代农业的经营管理者和产业工人,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以及农业组织化程度得到极大提高,留在农村的这部分农民也过上体面的生活;另一部分农民逐步向大中城市和小城镇集中和转移,带动内需,促进了新型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
突破点之二:土地制度改革创新
推动土地制度改革,一是要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二是允许农民直接将土地投入市场,让农民成为交易的主体;三是创新土地经营权抵押机制和产权交易制度。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财富差距更大,因为农村居民几乎没有什么值钱的资产,房屋也没有什么增值空间。唯一的生存保障就是土地。伴随城镇化与工业化,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但征地补偿相对较低,农民无法公平分享土地资本化后的升值收益。据一项调查显示,征地之后土地增值部分的收益分配,开发商拿走了40%到50%,政府拿走20%到30%,村级组织留下25%到30%,而农民拿到的补偿款只占整个土地增值收益的5%到10%。
征地产生的大量失地农民涌向城市后,有限的土地流转金将会很快耗干,变成地地道道的无产阶级群体,极易引发社会矛盾。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确保失地农民得到合理补偿。
为此,要积极推动土地制度改革。一是要建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实现农村土地经营权的低成本、顺畅流转,盘活农民资产收入。要打破政府垄断,建立个人、集体、法人和政府多方参与的土地一级市场。二是允许农民直接将土地投入市场,让农民成为交易的主体,取消剥夺农民收益的征地环节,通过市场环节体现土地的未来收益和市场价值,将土地增值的一部分收益从政府转移到农民手中,确保农民土地增值收益权不受损失。三是创新土地经营权抵押机制和产权交易制度,让土地切实成为农民投资和创业的融资资源,真正成为农民生产和生活最有保障的资本和资产。通过上述改革,不仅可增加土地供应,降低城镇房价,而且提高了农民土地流转收益,使他们有可能在城里租房、买房,进入并真正融入城镇社会,真正实现“人”的城镇化。
突破点之三: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改革不一定要完全打破、取消户籍限制,而是要以去利益化、城乡一体化、迁徙自由化为目标和方向,剥离户口所附着的福利功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首要的问题在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户籍制度改革不一定要完全打破、取消户籍限制,而是要以去利益化、城乡一体化、迁徙自由化为目标和方向,剥离户口所附着的福利功能。其次要打破各种制度构筑的福利壁垒,化解农民进城的生存隐忧,使他们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使其能够在城镇真正落地生根。再次要实现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城乡居民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都能享有同等的教育、医疗、社保、就业保障。最后,要通过廉租房、公租房建设、城乡结合部改造、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增加低收入群体的房屋供给,以满足进城农民的住房需求。
突破点之四:切实解决好农民就业问题
在农村,通过农业现代化,让农民成为农业产业工人;在城镇,通过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让农民获得一技之长,增强就业稳定性。
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许多农民失去土地后没有稳定可靠的职业和收入来源,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的“三无”农民,逐渐被边缘化,这些农民无论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入城市,都成为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因素。因此,要下大力气在城市和农村为失地农民解决好稳定的就业岗位。
在农村,通过农业现代化,让农民成为农业产业工人,实现就地就业的同时参与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长期经营与收益分配。在城镇,通过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让农民获得一技之长,提升进城农民就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通过参与新型城镇化、工业化进程,让进城农民真正住得下、稳得住、能致富,逐步融入城镇社会,实现市民化,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长治久安,早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打下坚实基础。作者:买合木提吾斯曼
第二篇: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2—2013)座谈
会”述要
任明
2013-5-6 5:09:59来源:《 人民日报 》(2013年05月06日 07 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近日在北京联合举行了“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12—2013)座谈会”。与会者对2012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些主要指标和变化进行了研讨,并展望了2013年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形势。
与会者指出,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丰收,农产品普遍增产,粮食安全保障条件进一步改善。其中,玉米大幅度增产,产量首次超过稻谷,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农产品供求关系改善,市场秩序良好,价格整体趋稳;农村劳动力转入城镇和第二、三产业就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国家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和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缓解了农产品需求增长压力,有效地应对了国际农产品市场波动对国内的冲击。
与会者认为,近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较快增长期。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利益兼顾、农产品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利益分配等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继续深化农业农村经济改革,更好地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第三篇: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发展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发展
2013-01-0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当前,我们正处于改革攻坚阶段,有必要坚持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更好地抓住推进新型城镇化和统筹城乡发展机遇,积极探索和引领区域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和生态文明的理念与原则,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城乡一体,区域协调发展,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中国的城镇化被认为是21世纪出现的影响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两件大事之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显增加了有关城镇化的内容,显著提升了城镇化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发展方略。从“城市化”、“城镇化”到“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折射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变化和深入。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与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这样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推进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尚无先例可循,因此,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必须要结合中国的国情、特殊性与阶段性特点。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转型的有力抓手,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持久的内生动力。人口市民化后的消费需求,以及庞大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房建设等需求能产生巨大的需求累积效应,既能应对外需下降,又能释放城镇市民化的消费潜力,助推中国经济成长向内需拉动转型。在世界城市化浪潮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城镇化已成为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由之路。城镇化作为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承载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
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内涵
区域协调发展,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更多依靠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城乡区域发展协调互动来不断增强长期发展后劲。针对发展战略新内涵,需要深入研究解决如下问题。
一是城镇化与区域发展格局相匹配的问题。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很不平衡,呈明显的东高西低特征,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个相对成熟的城市群都分布在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城市发育明显不足,这导致了人口长距离大规模流动、资源大跨度调运,极大增加了经济社会运行和发展的成本。这种格局不利于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也不利于保障国家安全。
二是城镇化与区域发展质量相互支撑的问题。我国的城镇化存在“大城市病”、“伪城市化”、“半城市化”等诸多过度发展与失衡问题,区域与城市协调发展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城镇化形态上,一线城市城镇化过度发展,中小城市发展不足,城镇发展规模和层次也与区域发展不能互相支持。尽管城市规模在扩大,但中心城区、中心镇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对区域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有限,反而深陷各种大城市病和由于城市人口过于集中所凸显出的如房价、就业、交通、治安、贫富分化等社会问题。
三是城镇化与区域发展结构相协调的问题。区域协调发展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的滞后直接影响了城镇化的质量,长期以来的区域不平衡和城乡二元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而且还形成了城市内部“新二元结构”,农村呈现空洞化趋势,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成本和社会代价。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整体布局缺少衔接,区域产业结构布局上易出现盲目性和同质性。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是眼下中小城镇工业化的途径之一,很容易重现发达地区城镇化过程中以牺牲环保、资源枯竭、农民土地利益损失为代价的旧发展模式的弊端。
四是城镇化与区域发展特色相融合的问题。原有城镇化扩张城市、大搞建设过程中,常常忽视了与各区域优势和特点相结合,也忽视了人力、文化、自然环境、地理优势等本地资源。忽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城市发展粗放,房地产化倾向严重。城镇规划和建设严重趋同,贪大求洋,不能很好地体现区域特色和优势。
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发展的新要求
应基于国际国内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着眼于科学发展的大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做好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发挥城镇化不可替代的融合和引领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立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发展战略与现代化战略衔接。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着眼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站在保障国家安全的高度,统筹研究和实施城镇化战略。城镇化布局既要遵循经济规律,也要考虑国家安全。城镇化结合区域发展和国际形势统筹布局,综合考虑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和区域空间均衡的要求,适时研究调整优化行政区划,促进要素流动和功能整合,建立以新型城镇化为核心的区域规划,推动跨省或地区的区域合作,提升东部城镇化质量,通过推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加快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协调有序发展。将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主体功能区战略相结合,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化城市布局、增强城市功能。既要实现“人的城镇化”,又要在县域、小城镇、重点区域实施差异化发展。要按照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协同推进的路径,以“提质加速、城乡一体”为目标,逐步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并发挥其核心和辐射力,把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作为重点,促进不同区域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有序分工、优势互补的空间布局。
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区域均衡、持续发展。要按照区域环境承载力和绿色集约原则确定城镇化发展的蓝图,保持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协调,积极打造城市地域文化特色,打造城市形象和品牌。城镇化要与区域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相结合,实现产业在城乡间、不同区域间合理布局,准确结合区域特点,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和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城镇化过程当中,消除城乡和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问题,加快改变公共服务“城高乡低”的状况,促进公共服务的城乡均等和城乡融合,实现区域城乡一体化和均衡发展的重要转变。
第四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些认识和思考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也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城镇化作为最大的内需,必将带来消费群体的迅速扩大和消费方式的提档升级,加之与其相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住
宅建设等投资,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持久的内生动力。从全局来看,在东部地区重点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加快培育发展新的城市群,必将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有利于统筹东西部协调发展。就一个地区而言,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必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使城乡市场趋于统一,实现城乡保障体系有效对接、公共服务均等共享,从根本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总之,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当前,城镇化已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和关注的战略问题,呈现出速度加快、规模扩展、档次提升的发展态势,但随之也反映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一是规划指导相对滞后。因为缺少宏观的、长远的、系统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起点不高、标准较低,一些地方边建设、边规划,“建了拆、拆了再建”的现象时常发生,难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直接影响到城镇化的科学有序推进。二是城镇建设存在趋同性。一些地方不考虑自身的自然禀赋、产业基础、人文历史等因素,不顾客观条件约束,一窝蜂地建广场、修大厦,简单地把城镇化视同于“高楼化”,有的甚至不惜破坏古建筑搞建设,导致千城一面、丢失特色。三是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一些地方只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张,而忽视了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培育,不能为人口向城镇集中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无力配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使城市发展陷入困境、举步维艰。四是公共服务体系不配套。一方面,交通、供排水、供暖等基础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规模不相适应;另一方面,城乡之间在就业、教育、医疗、福利、保险等领域都还存在着制度和政策上的不平衡。特别是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挤占耕地、供排水供暖及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严重滞后的问题较为突出,不仅破坏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而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衷相背离。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但体现在不同城市也有其个性差异,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张掖是坐落在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的历
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战略部署,立足“一山一水一古城”资源禀赋,加快宜居宜游金张掖建设步伐,彰显多姿多彩多优势特色风貌,张掖的发展正朝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宜游生态城市方向迈进。在实践探索中,我们深刻认识到:
——以生态文明为引领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生态城市是城镇化的高级阶段,城镇化是生态文明的有效载体。我们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镇化建设,把实施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保护黑河湿地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强力推进滨河新区建设,以甘州古城为核心,辐射滨河新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国家湿地公园、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和张掖国家沙漠体育公园5个新型功能区的“1+5”生态城市框架基本形成,黑河沿线的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正在建成水天一色生态城市带,山丹、民乐和肃南三县集中打造各具特色的高原生态城市,呈现出新老城区和谐共生、古韵新风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格局,“湿地之城、戈壁水乡”的独特魅力得到充分彰显。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城镇化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则是城镇化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我们按照城区以生态城市建设为重点、农村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重点的基本思路,把中心城镇建设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筹起来,以整村推进、产业配套为重点,大力推广“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实现了城市生活的方便优越与乡村美好环境的和谐耦合。新型农村社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配套基础设施,使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生活质量、文明程度得到有效改善和提升。
——新型城镇化需要与之相配套的产业体系做支撑。没有产业支撑,应付导致城镇化建设后劲不足。我们立足张掖独特的生态优势和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把宜居宜游作为张掖发展的首位产业,抓住全省构建经济、文化战略平台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历史机遇,着力打造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暑天休闲度假城、丝绸之路古城邦、户外运动体验区靓丽名片,做大做强宜居宜游首位产业,集聚生产要素,催生新型产业,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绿色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加快壮大以新能源、农畜产品加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生态工业,着力凸显以文化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兼容并进,进一步增强了区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营造宜商宜业更宜人的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目的是造福百姓、富裕农民。我们顺应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把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积极争取并落实好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借助宜居宜游产业的带动性、多元性和富民性,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和项目
资金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城市交通体系、餐饮住宿接待体系、商贸流通服务体系、信息咨询服务体系、人文道德培育体系、社会安全保障体系等诸多功能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积极探索建立靠市场驱动不断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努力使宜居宜游成为就业的大空间、增收的大平台,体现为更好的人居环境、更优的社会服务、更多的惠及于民。
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陈飞翔
当前需要特别注意正确把握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谨防“歪嘴和尚乱念经”,借城镇化之名来重新鼓动房地产泡沫,把经济发展引入歧途
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城镇化的建设进程,对于今后一个时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地扩大内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无疑,我国未来的城镇化要走的是一条新型的城镇化道路,是适合现有国情加快整个社会经济转型的大战略。真正抓住城镇化进程给未来发展提供的良好机遇,当前需要特别注意正确把握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谨防“歪嘴和尚乱念经”,借城镇化之名来重新鼓动房地产泡沫,把经济发展引入歧途。
新型城镇化的三方面特征
近代各国的现代化进程都是以城市化为基本的标志。正是由于产业和人口快速地聚集于城市之中,一方面形成了生产资源的集约使用效应,极大地提高了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大规模的市场效应,为实行社会大生产提供了重要的交换环境。至今为止,城市化率仍然是衡量一国经济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2011年底我国的城镇化已经达到51%的水平,但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还不小,推进城镇化发展仍然具有很大的空间。从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角度来看,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无疑将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第一是产业结构的升级。整体上看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还没有完成,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工业和服务行业在当地GDP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新型城镇化道路首先是要进一步加快后进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本身也有一个动态的升级过程,对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言,城市功能和城市形态的更新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产业升级则是推动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第二是社会组织的升级。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最重要的任务,是要把相当一部分农村人口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市民,由此而会带来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即社会基层组织的市民化。与传统意义上分散居住的村民不同,生活在城镇的居民将具有更多的现代意识,这包括对当代科学文化的追求和政治民主的要求。从根本上讲,城镇化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组织结构的根本改造上,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是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必须要经历的阶段。
第三是消费方式的升级。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将是大众消费的普遍市场化,一方面把传统上自给自足的生活消费转变为市场交换,另一方面又会通过示范效应等大大加快消费结构的升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有效需求会直接拉动服务经济部门的增长,大大增加不同类型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商品。新型城镇化道路将使国内消费需求的市场容量得到持续快速的扩张,不仅成为未来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力,更能有效发挥出中国市场的世界影响力。
要与房地产泡沫彻底划清界限
显然,我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一种全面的社会经济转型,不能也不应当片面地解释房地产业的发展,更与房地产泡沫互不相容。城镇化诚然需要有房地产业的正常发展,但房地产业本身并不等于城镇化。盲目地搞房地产,并不能带来产业聚焦、人口集中和市场发育,而只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近年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出现的“鬼城”已经提供了很深刻的教训。因投资投机而形成的房地产泡沫,不仅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严重的误导,更是明显增大社会上的利益矛盾冲突,客观上已经成为严重阻碍城镇化发展的非常负面的因素。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也一定要尽早与房地产泡沫彻底划清界限。
为了防范房地产泡沫对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形成不良影响,近期内不仅应当继续坚持已有的调控措施不放松,也需要加快推出房地产税等新的办法,决不能让房地产泡沫重新泛起。如果普通公众无力购房,推进城镇化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而长远来看,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把重点放到对人的投资上,纠正过于偏重物质资本投资的传统观念。人是现代城镇的灵魂,为公众提供更好的生活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根本目标,因此未来应当以民众的幸福和发展作为城镇化的投资重点,努力通过制度创新让更多的人有效地融入到现代城市生活中来,进而从根本上铲除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土壤。
建立现代城市文明形态的社会是古老中华民族的长期向往,中国经济发展需要尽早完成城市化进程的历史使命。30多年改革开放积累起来的良好物资技术条件,为未来加速新型城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只要我们能真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就能合理排除特定利益因素可能造成的不良干扰,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为广大民造福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第五篇: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点思考(xiexiebang推荐)
对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几点思考
近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京召开,这标致着我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城镇化单独作为一项经济工作任务列出,而今年则专门单独召开了城镇化工作会议,可以看出中央对城镇化工作高度重。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建立多元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和加强对城镇化的管理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六项主要任务。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一定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中央必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出台配套政策,编制配套规划,开展试点示范,决不能盲目推开。要尽快推动出台户籍、土地、资金、住房、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配套政策,研究推出促进中小城市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支持政策。提高东部地区城市群综合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推进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内主要城市之间的快速铁路、高速公路建设,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与交通干线、交通枢纽城市的连接。强化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对人口集聚和服务的支撑能力。城镇化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要遵循规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水到渠成。一定要避免造城运动,防止城市低水平扩张。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在城镇化建设中还应充分考虑民
族和地域特色。要加快工业化步伐以支撑城镇化建设,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注重对森林、河流、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多层次、多元化协调发展的道路,以中小城市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和主导方向,在放开中小城市落户限制的同时,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严防“城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