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执行主任 王涌彬
第一,为什么要谈城镇化而不是城市化?
中央和建设部在历次的正式文件当中探讨的都是城镇化而不是讲城市化。我理解,在现有的城镇体系当中,实际上51%的居民其中有40%几是生活在县城以下的城镇里面,50%几是生活在城市当中,就是660多个城市当中,这里面有非常大量的人口是居住在县城以下的小城镇里面,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态势。我们在探讨城镇化的过程当中,实际上不能否认这些小城镇的发展为城市承担了非常大的人口节流的作用,尤其是如果这40%几的人口集中到更大的城市里面去的话,这些城市应该是承担不了的,现在的城市已经很成问题了,比如说交通、医疗、教育等等都存在问题。
小城镇承担了大城市和农村之间的纽带作用,如果没有这些小城镇的存在,实际上大城市和农村的差异会更大,城乡二元结构会更加的明显,所以小城镇的存在对经济社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城市化更多的是从经济发展层面探讨城市有更多的经济发展优势,小城镇的经济发展优势不如大城市明显,但是小城镇在经济发展确实承担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所以我个人非常赞成现在的城镇化,应该有区别于城市化。
第二、从经济城市向社会城市转型。
刚刚顾会长也提到了人居环境问题不能只谈技术层面、空间层面、实体层面,还要探讨社会层面。实际上人居委员会从2008年开始就探讨社会学层面的,人居环境视角的新型城镇化,这个工作也做了很多的探索。现在的状态更多的是基于城市、基于经济角度来探讨发展,包括房地产业的发展。实际上目前产生问题的层面多数都是社会层面,比如说教育、医疗等等方面,大部分都是社会层面,这和城市发展的主导思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应该更多的使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应该更多的强调社会学层面的意义,这样我们的城市才会更加的和谐。
第三,要完善让城镇成长为城市的机制。
现在我们是51.27%的城镇化水平,实际上的数量在1978年左右有193个城市,在1996年的时候城市数量是666个,从1996年到现在城市数量一个都没有增加,相反由于区划调整现在是657个左右。在这个过程当中,1978—1996年这16年,城市人口增加了1.7亿,城市数量增加了400多个,我认为这是比较健康的,非常正常的模式。但是从1996年到现在,也差不多是16年左右,这个时间段城市人口增加了3亿左右,但是城市数量没有任何变化,这很多是人为的因素,由于行政体制方面的因素造成的。这方面,我个人感觉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儿。
一方面我们的城市人口大幅度的增加,每年是1300人口进入城市里,10几年算下来就有这么多亿了,但是我们的城市数量一点儿都没有增加,结果导致很多的小城镇100万人、几十万人,刚刚我们还在讨论,可能派出所所长相当于连长,管着100万人口的城市是不是可以等等,带来很多问题,是因为机制上没有让这些城镇能够成长,没有成长的机制,是因为我们人为的把它限定死了。如果让它正常的增长,就像1978—1996年这样的发展速度,实际上现在的城市应该是1000个以上,如果按照新型城镇化的思路,按照十年40万亿的投入,假设这样放松也可能三年以后中国的城市数量就变成了1000多个,这个过程当中会有很大的风险。我个人认为一哄而上的风险是很大,因为大家现在都在盯着这个事儿,极有可能会有这样的情况。所以,城市的成长机制应该是长效的,而不是一下子放开,一下子增加几百的城市。据我了解,现在很多的省份都在研究这个问题,都想借新型城镇化的东风,把城市的数量大幅度的提高,我非常担心这个问题。但是某种意义上讲,我也非常期待的这种情况。
第四,未来的城镇化的核心是宜居宜业。
我们一直探讨中国的城镇化相对是健康的,相对于非洲、拉美等等这些国家我们的城市化是比较健康的,因为我们有实体经济支撑,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非常快,每年都有10%以上的速度在增加,而且持续了这么多年,这是非常好的。产业化发展和城市化发展必须是匹配的,如果不匹配就会带来很多的问题,很多城市包括今天讨论的鄂尔多斯这样的城市,大家都在说它有很多的问题,实际上他的问题就是产业没有跟上城市化的节奏,很多城市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并不是说这个地方出了很大的问题,因为他们当时有非常多的预期,比如说他们有全国1/6的煤炭,1/3的天然气,有这么大的储量,确实有这样的需求,当然也觉得这样的城市是很有魄力的城市。现在的问题是,因为产业实体经济没有跟上,所以人口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留不住现有的人口,而且相应的政策没有做及时的调整,这方面导致了一些问题,但是我个人感觉,如果把产业化发展和城市化发展匹配起来,当然我们还需要探讨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问题,如果四化能够匹配的发展,这个问题其实是可以解决的,不是说克服不了的问题,所以我个人的观点是,未来城镇化的核心是宜居宜业,把产业发展和城市化并行、并重,尽量让它协调发展。
宜居宜业有很多的情况,尤其是现在政府制定的一些政策。大家都知道,各个地方政府也是真心实意想做民生工程,但是实际上我看到的一些情况是很多城市现在还是没有明白到底是以谁为本。我们都知道以人为本,是以哪个人为本,还是没有特别弄明白这个事儿。很多城市眼睛看的还是那种比较富裕的企业家,有钱的这些富裕阶层,制定的很多政策是倾向于这些方面的。比如说像有些大城市,新建了一些社区,其实离城市已经比较远了,已经是几环外面了,但是因为种种原因不允许做商铺,不允许做相应的配套,其实这完全是人为的。我也不知道规划局这些人是不是水平都很高,但是我看到的政策水平是非常差的,起码的配套体系要完善,但是现在真的有很多地方出的政策就是错的,出的“牌”就是错的,所以现在我们有很多的问题,确实是下一步探讨新型城镇化的时候需要避免,要把很多政策制定的基点要定位为普通的市民,而不是只盯着富裕起来的人。第五,人居委提出的城镇可持续发展模式:
刚刚张司长提到了,开总也提到了人居委,因为今天是年会,所以我回顾一下人居委这几年的工作情况。
第一,人居委这几年主要的工作是围绕标准的制定和规范的编制工作。我的路子是从住区开始起步,因为住区有非常清晰地市场,有非常好的关注度,所以人居委在住区方面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包括绿色住区在全国各地做了大量的试点,用了大概6、7年的时间在全国72个城市做了100个试点,取得了非常多的宝贵的经验,各位在座的这些大部分专家都参与过我们的工作。住区是我们的基点,但不是我们的目的,人居环境体系是庞大的,非常复杂的,所以上面我们开始关注城镇的人居环境问题,08年以后我们就开始逐步把侧重点放到城镇的人居环境体系的研究上来,城镇的人居环境体系更复杂,大城市有非常强的技术力量,有那么多名牌企业,可能很多问题有人研究,但是小城镇确实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而且人居委在这个过程当中也结识了很多地方政府,跟我们合作的也有很多,取得了很多的成绩。
第二,关于绿色建筑方面,刚才开总提到了,我们和国际上很多绿色建筑组织合作,早于全国很多机构,而且合作非常慎重。我们05年就到美国考察,应该说在这个领域我们做的工作非常多。
在08年我们开始做基础调研,进行城镇居民的人居环境适应性的调查。到现在为止,我们一直在从事这样的工作,而且我们也觉得人居环境视角的城镇化是目前解决城镇发展问题比较独特的视角,也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模式。在2010年的时候,我们提出“人居环境规划”,这是人居委提出的比较独到的观点,人居环境规划是怎么样的做法,实际上是把现有的城市规划体系和我们了解到老百姓视角的对城市发展的要求结合起来,制定一些针对地方政府的特殊政策,我们把它叫做“人居环境规划”,它不属于法定体系,但是对城市发展非常有效,对地方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非常有效,所以我们在2010年开始把现有的城市规划体系和老百姓对城市的期望和要求结合在一起做的一个体系,我们把它叫“人居环境规划”,这个体系目前还在完善当中,没有真正的完成,我希望有更多的专家能够参与这个体系里面来,能够深入的把这个体系做完善,这是我们2013年很想完成的工作。
在目前的这个体系下,人居环境委员会非常关注城市转型,现在提出新型城镇化,为什么今年搞这么一个年会,也希望带动人居委一年的发展,我们非常希望借助现有的这些体系,把城镇转型方面的问题做的比较扎实,尤其是在人居环境视角下城市怎么转型,我们希望能够把它做的更扎实、更深入。这方面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说我们提出来要把快乐童年和幸福晚年结合在一起在城市里面做,因为现在一说老龄化就非常的兴奋,其实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关注,在城市里面一定要统筹规划,不能单打一的做。我们把儿童的问题和老年的问题结合起来解决,可能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路,这就是我们今年正在做的工作。
《人居环境发展报告》也叫做《人居环境白皮书》,我们不知道这么叫妥不妥,这是人居环境委员会这几年开展的大量调研得出的结论,也是我们的工作总结。各位在座的很多专家都参与了这个工作,我们希望这个工作变成一种常态,人居
环境委员会会一直关注这方面的问题,中国城镇的人居环境体系是我们一直关注的,而且也会花大力气来做这件事儿。
第二篇: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根据十八大报告精神,城镇化未来将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更是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浙江工商大学的马良教授就有限的时间为我们讲述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进程和新城市主义理论与实践。如何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工作实践有以下两点体会:
一、合理规划,精心设计,完善城镇的功能配套
在参观完钱江新城规划馆后,感触颇多。对比起我们镇,我们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就必须坚持宜居、宜业、宜游的路子;必须坚持生态优先、文明发展的理念。预则立,不预则废。横山桥镇的规划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较鲜明的城镇综合体,道路布局清晰,配套逐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十个一”工程,已全部实现,成为了常州市小城镇建设的靓丽名片。但是现在的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飞速发展,所以规划不能给以后的发展形成败笔和制约,无论是我镇总体规划还是土地利用规划,都应该为未来的发展预留空间,在市政配套上也应该适当超前。
二、优化政务环境,营造发展氛围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提升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增加群众收入。在规划好城镇建设,投入了基础设施建设做美城镇和着力提升市民素质的前提下,应该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优化政务环境,为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发展的机遇需要等待,机遇稍纵即逝,如何吸引外来投资,不仅是需要优惠政策,也需要新型城镇化建设所积累的基础条件,更需要一个地方优良的干部作风和纯朴上进的民风。
第三篇:新型城镇化建设
中央公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03-17北京晨报(北京)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通知指出,《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这部全文3万多字,共计30多章的规划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重要影响?对我国城镇化进程将产生怎样的作用?这部规划有哪些亮点?记者就此采访了有关部门和专家。关键词:指导性
文件内容:一些城市“摊大饼”式扩张,过分追求宽马路、大广场,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大,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加剧了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也加大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等财政金融风险;一些城市“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
专家解读
“这是一部指导我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纲领性文件,内容全面丰富,总结并吸取了国内外城镇化工作的经验教训,指导性强,意义深远”。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部长徐洪才说。
他说,为了避免走弯路,这份文件认真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包括: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等。关键词:以人为本
文件内容:保障随迁子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改善基本医疗卫生条件、拓宽住房保障渠道等一系列举措,推进农业转移人口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并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进机制。
在徐洪才看来,这部规划最大的亮点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文件围绕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着墨很多,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有利于解决城乡二元分割、‘土地城镇化’等一系列问题。”他说。
谈到规划强调城镇化必须和信息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时,他说:城镇化不能孤军深入,没有产业支撑,城镇发展就难以持续健康发展,就会出现“睡城”、“鬼城”和底特律现象;农业是基础,农业现代化事关粮食安全。信息化则关系到城镇化能否健康发展。关键词:发展动力
专家解读
世界银行前副行长、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多次表示,美国的高科技与中国的城镇化是拉动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对此,徐洪才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不仅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对世界也是一大机遇。
徐洪才说,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大、中小城市建设将需要修建铁路、公路等交通设施,以及电力、燃气、自来水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这意味着创造大量投资需求和就业机会。
他说,同时,亿万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通过转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这也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等巨大投资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关键词:量力而行
文件内容:我国将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因地制宜、分步推进,存量优先、带动增量的原则,以农业转移人口为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各类城镇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标准,并向全社会公布,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预期和选择。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表示,新型城镇化是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关键词:生态文明
文件内容: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建成区人口密度逐步提高;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大幅提高;城市地下管网覆盖率明显提高。
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消费环境更加便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空气质量逐步好转,饮用水安全得到保障。
专家解读
中国社科院城市和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建议,各地在建设低碳生态城市时要避免“伪低碳”:一些城市计划建超高层大楼,但把每吨水从地面提升到几百米高的楼层,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这是虚假的集约、低碳。真正的低碳城市应该是良好的环境质量和生态、便捷舒适的交通系统。
第四篇:新型城镇化建设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新型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概念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镇化伴随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下降、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步上升,以及人口从农村向城市逐渐转移这一结构性变动。城镇化也包括既有城市经济社会的进一步社会化、现代化和集约化。城镇化的每一步都凝聚了人的智慧和劳动。城市的形成、扩张和形态塑造,人的活动始终贯穿其中。另一方面,城市从它开始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对人进行了重新塑造,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的组织方式、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新型城镇化概念
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完成农民到市民的转变,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二、新型城镇化“新”在哪里?(简列)
1,以人为核心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最大不同,在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注重保护农民利益,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规模扩张,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实现城乡统筹和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
2,新的观念、体制、技术下的新型产业模式
著名城市生态专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如松院士:李克强总理曾经指出,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新型城镇化的“新”,是指观念更新、体制革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复新,是新型工业化、区域城镇化、社会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生态发育过程。“型”指转型,包括产业经济、城市交通、建设用地等方面的转型,环境保护也要从末端治理向“污染防治—清洁生产—生态产业—生态基础设施—生态政区”五同步的生态文明建设转型。
集约、智能、绿色、低碳,应该贯彻到城镇化的生态文明过程与行动上,首先要改变的是人的观念、体制和行为。强化城市和区域生态规划,处理好城市建设中眼前和长远、局部
1和整体、效率与公平、分割与整合的生态关系,强化和完善生态物业管理、生态占用补偿、生态绩效问责、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生态控制性详规等法规政策。
推进产业生态的转型。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将农民变成产业工人,这需要以城市带农村、工业融农业、公司带农户、生产促生态。要在弄清资源和市场、机会和风险的前提下策划、规划、孵化新兴园区、新兴产业、新型社区和新型城镇,将传统的招商引资模式改变为招贤引智模式。
3,注重生态基础设施和宜居生态工程建设。
比如汽车交通将转向生态交通,以最小的化石能源消耗和物流,实现城市流通功能的便利通达;将耗能建筑变为产能建筑;通过地表软化、屋顶绿化、下沉式绿地等生态工程措施,实现对生态占用的补偿,使建设用地兼有生态用地的功能。
三、中国城镇化历史背景
从1978年到2011年,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6.9亿人,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1.27%,虽然从表面上看,中国城镇化建设已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有1.6亿农民工,户籍问题把他们挡在了享受城市化成果之外,他们是被城镇化、伪城镇化的。如果挤掉水分的话,我国只有35%左右的城镇化率。
四、中国城镇化过程有哪些问题?
1,农民土地物权基本形同虚设
“土地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它是保持经济增长、推进城镇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社会和谐以及维持金融体系稳定的关键要素。”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并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
过去三十年,中国在土地制度的改革方面取得了非常重大的进展,为建立和完善土地财产的现代法律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现存的一些法律法规方面的漏洞和真空地带,远远不能满足中国正在经历的深刻和快速的社会经济转型的各种需求。
“中国城乡土地制度持续二元性以及国家对城市建设用地一级市场的垄断”这一特征带来的问题是: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的制度安排存在问题,城市土地比农村土地拥有更完整的权利制度,享有更完善的权能,二者的法律地位是不平等的。同时,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的法律规制和管理体制是分割的。
这一基本特征导致了四个主要问题:农民土地权利弱化;地方政府(市县一级)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及与土地相关的融资;城市面积迅速扩张和城市土地使用效率的低下,和与此相关的耕地占用和流失;土地法律框架不完整。
农民土地权利弱化,法律赋予农民的土地物权基本上是形同虚设,严重制约了农民通过土地物权分享城镇化和工业化成果的权利。征地程序与补偿标准不公平,土地征用成为社会不满的一种来源。
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及相关的土地融资,一次性收入的做法使长期的收入来源不可持续,也使土地相关收入缺乏有效管理和监控,因而缺乏透明度与责任,可能会导致金融部门的风险。
按农业产值的原用途补偿和经营性用途的招拍挂出让,激励了城市土地的粗放式利用,导致宝贵土地资源大量浪费。突出表现为各类城市的形象工程以及工业用地利用效率低。目前中国城市的容积率只有0.3—0.6,远低于发达国家1以上的水平。而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耕地持续减少会危及国家的粮食安全,最终危及社会稳定。
按照法律规定,城市土地国有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但没有对两种所有制土地平权的制
度规定,这不利于对土地权益拥有者的切实和充分的保护。农民土地权利与城市房屋均属私人物权,征收私人物权采用不同标准势必重新引入城乡征收法律的二元体制。
专家认为,作为一种基本的财产制度,土地政策和管理制度要有效地在多样的、相互联系甚至相互竞争的土地各种功能中寻求一种平衡,需要一套综合、完整的措施。专家分析,土地政策改革的目标应该有几方面的考虑:
第一,促进农业的发展,包括对农田进行保护,通过土地的市场化流转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支持人口从农村向城镇的流动,有序的城镇化。
第二,促进制造业、服务业和房地产部门的发展,在一个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规划框架下,通过市场机制为城市的扩张提供土地。
第三,为地方政府提供财政收入,以土地资产作为可持续的公共收入的基础,为公共服务和投资提供资金。
第四,完善利用土地作为抵押来获得资本的政策工具,增加可抵押资产的选择,支持金融部门的成长。
第五,提高土地利用规划决策与快速经济增长的一致性,并把生态文明放在很重要的地位。
第六,促进土地管理体制和土地权利安排的协调、一致、完整和保障产权的稳定。2,户籍制度让1.6亿农民工被城镇化
“如果按户籍来算,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5%左右,远低于世界52%的平均水平。”农业部新闻发言人毕美家表示,中国51.3%的城镇化率,是按城镇常住人口统计的,其中还包括
1.6亿的农民工群体。
201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
“获得城市户口的农民,理应要享受城市公民一样的待遇,这是新型城镇化需考虑从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所在。”专家认为,现在所谓超过50%的城镇化率,只是统计意义上的城镇化,绝大部分被统计为城市人口的农民工并没有在城市实现永久定居。
3,盲目造城运动致城镇化效率低下
我国城市化在加速,现在从省级城市、副省级城市直到地级、县级城市,都在建造大马路、大广场、大建筑。但不少地方采取“摊大饼”的方式推进城市化,把各种产业都堆在大城市里面,搞“造城运动”。结果不论城市建设还是城市运营,都效率低下,使城市化和工业化受到了成本过高的阻碍。
首先,土地资源大量浪费。中国是一个土地短缺的国家,但在城市化过程中土地浪费非常严重,土地城市化的速度大大地超过了人口城市化的速度,万元GD P耗用土地面积超过发达国家10倍以上。而且用这样的办法进行城市化,造成了大量的失地农民和大量虽然进了城却并没有真正成为市民的“农民工”,于是出现了双重二元结构。
其次,用摊大饼式的发展推进城市化,因为专业混杂,所以并不能够发挥专业集聚效应,导致了城市的专业化水平很低,这样就很难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这些城市居民的生活半径变得非常长,交通拥堵,城市运行的效率变得很低。
为什么会发生低效率的问题?一是由于价格扭曲,使得土地被大量浪费。二是政府职能错位。“城市”大体上有两种不同的来源。我国城市大多是从“城”即“都”(政治中心)发展而来,而其他国家的城市大多是从“市”即市场发展而来的。一般而言,市场自发地使得城市的空间布局趋于合理化,形成了相关行业支脉繁多、关系密切的金融业集中在大城市,行业间关联度不高的制造业集中在既能发挥专业化的集聚效应,又能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小城市的格局。而在我国,政府在城市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规模愈大的城市行政级别愈
高,支配资源的权力愈大,行政级别愈高的城市也就有更大的权力动用资源来扩大城市规模。这种体制推动了近年来风起云涌的摊大饼式“造城运动”。
五、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大方向是什么?
方向一:土地流转试点
新型城镇化将启幕农村新一轮改革,土地流转乃大势所趋。为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用地“瓶颈”,土地配置市场化、农村土地资本化,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为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征地补偿被置于首位。”北京大学著名法学专家姜明安认为,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将为《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的制定和农村的土地改革提供法律保障。
推进城镇化的一大难题就是农村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力度也越来越大。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极大风险,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了鲜红的手印,小岗村包产到户拉开了中国土地改革的序幕;1992年,广东省南海市下柏村农民将承包经营的土地以股权形式,流转给村集体成立的经联社统一经营。
而最近的一轮土地改革始于2008年,当时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土地流转”成为此轮改革的主题。本报记者了解到,在农村城镇化方面,很多地方的土地改革试点“摸着石头过河”积累了不同的经验:重庆的地票式交易、成都土地流转、广东佛山的股权分红、天津宅基地换房,不同的地方做法不同,但都为全国的土地改革提供了借鉴。
比如成都在新一轮农村产权改革中提出,“确权”是基础,“流转”是核心,“配套”是保障,这样的改革赢得农民的支持。但在取得经验的同时,确权、监管、收益和小产权房等棘手问题也暴露无遗。
在北京打工5年的农民工杨雄称:“政府如果不把土地和就业解决好,将户籍迁离农村的农民就会觉得不踏实,还不如留下土地种庄稼更有保证”。
这已引起决策层的重视。农业部最近就明确表示,2013年将扩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范围,争取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工作。
方向二:户籍可能是新型化城镇推进的突破口
“户籍改革看似简单,但要落实与城市户口相挂钩的利益却很难。”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党国英分析,户籍改革之所以难以推行,就是因为城里的福利政策太多了,且继续和居民户籍密切相关,进城的农民很难同步获得社保、就业、教育的机会。资料显示,全国将近2亿进城农民工中只有200万左右通过买房、结婚等方式获得城镇户口。如此一来,城市空间扩张过快,而农村人口由于户籍、购买力等限制,被拒于城市大门之外,不能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而现行户籍和土地制度,正是阻隔在城乡之间的主要壁垒。
“打破户籍肯定是未来城镇化改革的方向,但具体操作问题十分复杂,各省差异很大,只有逐步试点逐步推开。”党国英表示,2020年若要达到50%以上的人口城镇化水平,关键在于以农民工市民化为重点的相关改革到位。
大力推进城镇化是新一届政府施政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多次强调,中国要依靠改革实现没有水分的真正发展,而城镇化是发展最大的潜力。
方向三:实施“城市群”战略
十八大之前,对于城镇化建设,十六大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十七大的进一步补充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业内人士普遍的说法是,十八大提出“新型城镇化”,是在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上释放出了“转型”的“新信号”。
目前中国城镇化率统计是以常住人口计算,按照这样的算法是已经突破了50%,但如果按照有城镇户籍的人数,按照政府提供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来说,中国的城镇化率大概只有35%-36%。官方统计的数据是,在城镇打工的2.6亿的农民工中,真正在城市购房的还不足1%;大约有1.59亿在城市工作半年以上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是处于“半市民化”状态。
在2010年底中央向各省印发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决策层就释放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信号,其中最为明确的是提出了要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的“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要在推进环渤海、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化开发的同时,形成三个特大城市群,在哈长、江淮、中原、长江中游等地区形成若干新的大城市群和区域性的城市群。
目前由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并将于全国两会前后颁布的《规划》,就是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对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做出的更为长远、更为清晰的战略布局。
六、我国新型城镇化主要模式(试点城市)
成都
天津
广东
第五篇: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
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
【摘 要】 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促进“三化”协调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原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产业集聚 土地问题 资金瓶颈 农户搬迁 文化传承
1.关于产业集聚问题
江西华西村发展五大产业,创造“天下第一村”的奇迹;上海九星村打造华东最大的村办市场,赢得“市场第一村”的美誉;山西皇城村开发相府旅游,书写“相府文化第一村”的传奇。无数鲜活事例表明: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产业聚集是基础。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有产业,农民就业才有基础,收入才有保障,才能“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没有产业支撑,小城镇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出现“空城”。因此,发展小城镇,必须把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摆到突出的位置。发展特色经济,培育支柱产业,必须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和条件,围绕建设工业带动型、商贸流通型、旅游拉动型、资源开发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来确定产业发展的重点和建立主导产业。农业资源优势强、经济实力弱的小城镇,应确定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个体手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把发展特色经济同建设特色城镇结合起来,把建设农业产业化同培育支柱产业结合起来,以产业发展为中心,立足于城镇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各具特色的城镇经济,不断增强城镇的经济实力,提高吸纳农村人口的能力。
2.关于土地问题
新型城镇化虽然涉及诸多问题,但土地问题是最突出的问题。比如缺口大,建设用地指标严重不足,特别是新型农村社区用地,无法满足城镇化提升的需要;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在政策上、价格上不同步,集体土地受限太多;没有形成统一的城乡土地交易市场,农村腾出的建设用地指标不能进入市场拍卖,农民利益受损,减缓城镇化进程;集体土地不能交易、抵押、融资,集体土地要素没有激活;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目前还不太清晰、具体,操作性、针对性还不够,拉动农村社区建设的力度还不够;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率低,私搭乱建到处可见,土地浪费严重等。建议省委省政府出台政策,比如建立城乡土地交易平台,允许集体土地放贷、交易、抵押、买卖,并进入城乡土地交易市场自由流动,激活集体土地要素;在建设用地和耕地保持总量不变的前提下,下放给县级建设用地审批权限,也可以实行向省厅备案制;在土地挂钩方面,争取更多区域进入“挂钩”试点,在试点内争取更多的周转指标。
3.关于资金瓶颈问题
据有关方面研究,近年来城镇人口每增加一个,至少需要10万元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按此计算,2015年河南实现48%的城镇化目标,每年需要1700亿元的城市建设投资,如果再加上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的投入,需要的资金更是惊人。钱的问题是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发展的首要因素。钱从哪里来?专家建议,建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多方投入、上下联动的运作机制,多渠道整合筹集建设资金。资金来源主要是政府投入、国家项目资金整合、社会资金、企业投资、银行贷款和农民自筹。为缓解新型城镇化建设巨大的资金缺口,本文建议:
首先,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在规划和推进上不宜过快,以利于缓解财政压力。
其次,中国经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绝大多数的城市建设业已成型,拉动内需的动能和效能减弱,各级财政应将更多的资金向农村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倾斜。
第三,政府各部委的资金如土地整治、危房改造、沼气建设等可适当整合,用于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四,出台相关政策,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新型城镇建设。河南各地筹措资金可借鉴的经验: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古固寨镇祥和社区:社区的道路、学校、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全部由政府承担。一个社区财政首先补助1000万元,政府同时整合各项涉农专项经费,打包向社区建设投放。房屋建造款由农民自筹,农民自主选择规划好的户型,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第一批每户免费送10吨水泥,并协调最高3万元的贷款,政府贴息3年。
平顶山市采取以奖代补的办法,对达到20户以上建设规模的中心村给予不低于70万元的基础设施补贴,对农户按5000元补贴,并提供3万-5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免费提供建设图纸。
中鹤模式。鹤壁中鹤集团建设清洁粮源基地,但大小村庄散落分割,只有1万多亩耕地符合连片要求,离12万亩目标相距甚远,发展促使他们投资50多亿元给农民建设有150栋住宅楼的中鹤新城,相当于再造一个小县城。
4.关于农户搬迁问题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标准是30年不后悔,50年不落后,过去一代人建3次房,现在是3代人建一次房。但为何有的农户有意见?这警示了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首先要尊重农户的意愿。保证群众从新型农村社区中得实惠,享福利,群众就愿意主动搬迁。
根据对农户的调查,农户不愿搬迁的主要原因是:土地把农民拴住了。许多农户离不开土地。搬迁到条件好点的地方住,他们还是要回到原来住的地方去种土地。回去的话,车费又贵,当然还不愿搬了。因此,政府不能只修好房子,还必须解决搬迁后的生存问题,特别是就业问题。就如前面所言,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以产业聚集为基础。农户不愿搬迁的其他原因有:农户原住房建成年限较短,居住面积较大;部分农户较为贫困,无力承受新居房价;不愿负担新区的物业管理费用;部分农户子女均移居城市,老人不愿搬出故居。
对于第一种情形和第四种情形,通过循序渐进的建设即可解决。事实上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也不必都采用整村搬迁的形式。整合的模式,可能更适宜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二类情形必须认真对待,尤其是贫困山区搬迁,政府一方面应提高补助额度,一方面要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还可以考虑建设农村廉租房。第三种情况可通过将节约的用地发展产业所取得的集体收入进行解决。
如何做到群众自愿搬迁?新乡给出了答案:他们对农户出台每户补助10吨水泥、提供3万元至5万元的建房贷款,并给与政府贴息等9项优惠政策。房子何时建,怎么建,把决定权交给群众,不搞强迫命令。全市超9成的农民希望在新型农村社区建房居住。
许昌:他们帮群众算好财产增值账、收入增加账、生活改善账、还为群众办理房产证。满意率达95%以上。
真正把群众利益装在心坎上,既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区功能,又要实现土地流转有租金,土地入股有股金,就地就业有薪金,要让群众切实体会到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质量,享受了优质服务。住进社区就是“合算”。只要我们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当做一件实实在在的福民实事去做,群众何乐而不为?
5.关于文化传承问题
中原经济区同时也是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村庄是中国城镇的根,乡村文化是中国社会的根。我国乡村面积辽阔,更有不同的地域特色和地方文化。例如:福建土楼、摩挲人的走婚文化、罗凤村的“无人菜摊”。目前,部分城镇的规划设计求新求洋,照抄省外国外的规划思路,导致城市“千城一面”,高度趋同。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有的地方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过度商业运作,不惜拆毁大片历史街区与建筑,造成所谓“建设性破坏”。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要做好古村落的保护性建设、更重要的是建筑设计要保留当地风格和文化,注重地方特色、田园风光和生态环境优美。
参考文献:
[1]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农民日报2012年6月14日.[2]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问题如何解决》新华网2012年7月12日.[3] 《省社科联组织研究新型城镇化问题》.河南省社科联网2012年4月18日.(作者单位:中共灵宝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