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图书馆”征文

时间:2019-05-13 10:12: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心目中的图书馆”征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心目中的图书馆”征文》。

第一篇:我心目中的图书馆”征文

我心目中的图书馆征文:

图书馆,心目里的一缕阳光

莎士比亚曾写道:“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此言得之,如果书籍是人心目中的一缕阳光,那么我对图书馆的爱就如那万丈光芒,长照人生路。

我心目中的图书馆,是博大精深的。在纷纷杂杂熙熙攘攘的都市背后,是图书馆带我回归了深爱而充满思考的知识殿堂,赋闲午后,呷一口香茗,看诗性的东方从日有阴晴圆缺中观盈虚者如彼,在俯仰之间,察品类之盛。在图书馆,我可以感受古人以自然之眼观天地之物,以自然之舌言天地之情;在图书馆,我可以吹起首首超然唐诗,吐纳段段婉转宋词;在图书馆,于一砖一瓦中我感悟中华文明的浩瀚与博大精深。

我心目中的图书馆,是温文尔雅的。在一座用历史的沉淀构建的华丽迷宫中,是图书馆为我揭开历史神秘的面纱,舒爽清晨,品一口清茶,感受历史的纵横阡陌,阅读洒满泪水和欢笑的人生。闲时独坐图书馆一隅,我看见了秦淮河畔精致的画舫,抬头望“秦淮水榭花开早”,回头瞧“红杏褪尽,绿水人家绕”。图书馆里有“六朝旧事如流水”,有“夜船吹笛雨潇潇”。图书馆,你让我细细地聆听了千年文化所发出的低沉的声音,从此,我在这座迷宫中,醉了。

我心目中的图书馆,是催人奋进的。

天地万物,众生百态。当今社会,为力足生存,或苦于生计,劳累奔波;或追名逐利,热衷于礼送往来、觥筹交错的喧哗;或流连于闲言醉语,飞短流长的传播里。心灵的空间被挤得窄窄仄仄的,而你,图书馆,给予我心灵的洗礼,给予我奋斗的动力。曾经读过一位女子,她在无声无光的孤独岁月里度过了八十个春秋,却以惊人的毅力接受生命的挑战,带着满心的明媚四处奔波,只为一篇《假如再给我三天光明》,震撼了我的心灵。图书馆,你无时无刻不在告诉我,在人生的生命旅程里,无需太多华丽的言语,复杂的色调,只需一颗简单的心和一股奋进的勇气。

我心目中的图书馆,就像是一首玲珑的五言诗,于平平仄仄之中给我以浩瀚的知识;我心目中的图书馆,又像是一副山水画,于点染勾勒中给我以历史的厚重;我心目中的图书馆,更像是一缕阳光,在我心灵深处,注入鼓鼓光芒,由此,给我以感悟,给我以前进。

浮泛在宏伟与爱与梦的图书馆上,我侧耳倾听,棒书而阅,徜徉在图书馆的海洋中,驶向成功彼岸。

第二篇:“我心目中的图书馆”

那馆、那人、那书香

图书馆,一所大学积淀的标志与象征;学生,一所大学的主体与希望;连接两者的,是幽幽的、浓浓的书香。

两年前,带着满心的期许又夹杂着些许的无奈,我来到了石河子大学—这所美丽的学府。对于一向爱读书的我来说,一开始就被逸夫图书馆深深的吸引住了,她的庞大和现代体现出来的神圣感让一向大胆的我第一次感到敬畏,也就是在那一刻,我知道,我已爱上了这所大学,爱上了这个地方。

自古以来,书便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图书馆,作为书本的聚集地,更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我走进图书馆,置身于这充满墨香的书海里,一种庄严、高雅且神圣的感觉便油然而生,这里是读者的天堂,学者的金矿,智者的最爱,睿者的乐园。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源泉。

曾经听人说过这么一句话:“书是不会嫌弃你的,关键在于爱不爱书的你是否能与书结下深厚的良缘。”不知道爱读书的你怎么样,反正这缘我是结下了。有道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这万卷书的聚集地—图书馆,为我们每个人打开了一扇认知世界的窗口,引导我们寻求知识,拓宽视野,成就事业,更为我们造就了放飞梦想的翅膀,让我们的精神有了自由翱翔的地方。

或许,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这么一首美丽的童谣,希望在纷乱扰攘,嘈杂不安的闹市中依然保有一份淡雅宁静;或许,我们的灵魂世界都有这么一处美丽的家园,希望在尔虞我诈,物欲横流的世界里依然存留着一个纯真的梦想;或许,我们的思想内部都有这么一颗智慧的种子,希望在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的宇宙里依然固守一块精神的土嚷„„而图书馆,恰恰给我了我们营造这种氛围的可能。可能是因为从小生活在农村,习惯了那种淳朴的自然恬淡的生活吧,突然换到另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总感觉不适应。图书馆,给了我焦虑不安的心一个安静的归处。走进图书馆,我的灵魂才有一个自由徜徉的园地,一个存在于心灵深处的秘密花园,走进图书馆,我的生活才变得更加丰富和充实。图书馆,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如鱼离不开水,花草离不开雨露阳光一样,无法割舍,无法抛弃。

依然清楚地记得,当第一次踏进图书馆时,心中的那份喜悦与兴奋之情。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书库这么多的书,有自己钟情的名著,也有自己不擅长的计算机,当然也有自己本专业的书。从拿到图书证的那天起,似乎我的证就一直处在“饱和”的工作状态,好像一次不把八本书借满总有点浪费的感觉。大一空余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图书馆渡过的,看着自己喜欢的书,心里有种说不出的舒适与安逸。大二了,慢慢地已经开始适应了大学的生活和学习,也明确的知道了自己专业方面的要求,不再像一开始,只要是书,就会爱不释手了,知道了取舍,知道了多读对自己专业有帮助的书,读书的重心也开始转向和专业知识相关的书籍。这样的选择与充实,让我对自己的前途更加充满希望和激情。还有那些以图书馆为家的师哥师姐们,每次去都会看到他们努力学习的身影,无论酷暑或是寒冬。这样努力的精神,构成了图书馆最美丽的风景。

在这里,我饱览着人类的文化经典,感受着历史的悠久曲折。在厚厚的史书里寻找民族兴衰成败的规律,汲取当代的科技精华,丰富着各项社会技能,使我更加明确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在这里,我变得睿智而谦逊、广博而丰厚,真正明白了品质生活的真谛—恬淡、充实且乐观。淡淡的,就会很美。作为一个年轻人,理因喜欢热闹与疯狂,但热闹只不过是平静的湖面上偶尔泛起的一圈涟漪,是优美的乐曲中跳动的一个音符,只当是生活中的一种点缀,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充满着智慧,智慧最根本的来源便是书本。用书本来充实自己,未尝不是一件受益终身的投资。如果一个人物质生活丰裕而精神世界却一片空虚,那就如同一个空壳人一样。最终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所在。现在的我,早已不在彷徨,真的很庆幸自己已经找到了为之努力的方向,这样恬淡的心境与生活源于书本,源于图书馆的广博。

幸福的有书看的日子似乎太短了,大学生活刚过了一年,逸夫图书馆因为要重新整修而闭馆了。没有书的日子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过来的,经过了漫长的等待与煎熬之后,在春天悄悄来临之时,逸夫图书馆终于开馆了,新的图书馆更大更漂亮了。常常会一有空就去泡图书馆,带一瓶白开水,捧着自己喜欢的书,找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明净而安静的图书馆,可以随心所欲的徜徉在书的海洋中,没有外界的纷扰,享受着书带给我的内心的静谧与美好。偶尔会抬头看看窗外,飘扬的垂柳、暖暖的春风,满视野的新绿,伴着偶尔经过图书馆的同学们,感到生活是如此的惬意,如此的充满希望、活力与生机。花开正好,微风不燥,世界是如此的美妙。这样的心境,或许只有在图书馆才可以感受的到。

不仅仅是我,因为图书馆而成长,穿越时空的隧道,在历史的长河里,有多少先哲都是利用图书馆来博览群书,成为知识渊博的杰出人物。众所周知,因为马克思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图留下的永恒的脚印,才会有名著《资本论》的诞生;毛泽东的满腹才华,与他青年时代在长沙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博览群书是息息相关的。这就是为什么一个民族乃至世界的伟人,必定是一个喜欢在图书馆阅读的人,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图书馆的滋养,熏陶和启迪,是书籍造就了他们,更是图书馆成全了他们。

越来越真切的感受到,能在这里学习,能在这里看自己喜欢的书,真是一种荣耀和幸福。

那馆、那人、那书香,是这些年,努力上大学的梦想; 这馆、这人、这书香,是这五年,实实在在的自己喜欢的生活。

第三篇:我心目中理想的图书馆

我心目中理想的图书馆

2013-11-27 10:35

--文化中心精神客厅心灵牧场

浦东时报 2013-11-15 第10版

编者按>>

11月7日至9日,2013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在浦东成功召开。作为年会最重要的学术活动之一,11月7日开幕式上,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朱永新先生以《我心目中理想的图书馆》为题,面对三千与会嘉宾作大会学术报告。

本期“讲座”特摘编报告的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人物档案

朱永新,现任十二届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新教育实验的发起人。在国内和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表有关教育的论文、文章400余篇,著有《朱永新教育作品》(16卷)、《中华教育思想研究》、《当代中国教育述评》、《新教育》等,著作被译成英、日、韩、阿拉伯等文字,多次承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曾被评为回想中国2009风云人物、中国改革十大新闻人物、中国十大教育英才、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候选人。在任苏州副市长期间,大力推动全民阅读,并推动相关立法工作。

本版录音整理符佳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一个书香充盈的城市才能成为美丽的精神家园,共读共写共同生活,才能拥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和共同的愿景。

十年以前,《中国教育报》就中小学图书馆问题对我做过一次专访,他问我:“你理想中的中小学图书馆是什么样的?”我当时说,第一,图书馆应该随时随地对孩子开放,没有时间的限制;第二,让爱读书懂读书的人,来管书和推荐图书;第三,书香校园是学校图书馆发展的终极目标。那么,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思考,从六个方面谈谈我理想中的图书馆。

理想的图书馆——拥有一种奇妙的力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毁的德国国家图书馆的废墟上,德国人竖过一块碑文:“没有比毁掉一个图书馆更容易摧毁一个国家的文化。”

公共图书馆在促进进步,支持地方经济,培养人才技能,激发个人的创造力,提高社会整体的智能水平和建设学习型城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它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中心、精神客厅,也是这个城市市民的心灵牧场。

对于文化建设来说,公共图书馆是不折不扣的文化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详细阐述了公共图书馆的12项使命,比如说养成并强化儿童早期的阅读习惯,支持个人和自学教育以及各级正规教育,提供个人创造力发展的机会,激发儿童和青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强文化遗产的意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促进科学成就和科技创新,提供接触各种表演艺术文化展示的机会。

这个《宣言》我们很熟悉,但我们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并没有做到。的确,公共图书馆应该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中心。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图书馆保存、保护和弘扬地方文化,为地方和社区提供快捷的文化服务,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任务,也是让图书馆成为这个城市精神客厅的一个重要来源。

所以,图书馆应该尽最大可能去搜集和保护保存这个城市的文化资料和文化信息,保存这个城市的记忆,并要通过各种措施推广和传播这个城市、这个区域的文化传统,应该让文字与文物通过传承人、推广人这样的努力,能够得到复活和再现。

对于一个城市的市民来说,图书馆应该是他们的心灵牧场,市民们可以在图书馆里与大师对话,聆听各种讲座,让心灵自由驰骋,让人们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好奇。也正因为如此,世界上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公共图书馆的建设。

联合国在上世纪70年代曾经公布公共图书馆的基本标准,每3万人应该拥有一座图书馆。我这里有一些五年前统计的数据,它们今天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平均图书馆的人均拥有量瑞士大约是3000人拥有一座图书馆,挪威4000人拥有一座图书馆,奥地利4000人拥有一座,芬兰是5000人拥有一座图书馆,英国是1.14万人,法国是2.6万人,美国是3.1万人。

我们国家公共图书馆的平均拥有量是每46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这个数据相差太大了。人均藏书也只有0.27册。我们大城市的图书馆也并不乐观,比如说北京大概是55万人拥有一座,上海是54万人拥有一座,广州是65万人拥有一座。我们公共图书馆拥有的读者持证人数更少,大概是582万人,仅占总人口的0.47%,而这一数据,在美国是67%,英国是58%。

所以我一直认为,如果没有公共图书馆,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那么图书馆是什么呢?这是一片肥沃的土壤,在这里不断地汲取营养,生命最后会如花朵一样怒放;这是一个隧道,在这里能够超越时空。这个肥沃的安静的神圣的地方,就是图书馆,它应该拥有一种奇妙的力量。

理想的图书馆——拥有最经典最美好的基本藏书

顾名思义,图书馆本身应该是一个收集存放书籍的地方。近代图书馆产生以后,官方和民间的藏书机构渐渐演变成公共的图书馆。演变成公共图书馆的过程,就是从少数人的独享变成多数人的分享,衡量一个图书馆最重要的标准,就是它藏书的丰富性和经典性。

图书馆的规模和性质不同,最关键的是在于对经典图书、重要图书的收藏。我们要把一个民族培养成什么样,图书馆就要配什么样的书,图书馆配备了什么样的书,就能够决定我们这个民族基本的素质。这样一套基本配备的书籍,应该成为每个图书馆的基本藏书。

因此选什么样的书,作为图书馆的基本收藏,需要国家通过专家仔细研究,通过立法的形式来确定。这个基本藏书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基本文化、核心价值和根本精神。

近年来,我走访了很多学校,看了很多图书馆,发现图书馆的藏书问题非常严重,现在已经从过去因为没有钱,经济的制约导致无书可读,沦为在经济利益的怪圈里有书无法读的悲哀。我们很多耳熟能详的优秀图书,在中小学图书馆里根本找不到踪影。

今年5月,我在一所小学的图书馆里看到这些一些书:《怎样做生意会赚钱》、《赢在营销》、《开公司必读》、《如何练就赚钱的本事》、《蒙牛管理模式》,这样的书,在中小学图书馆里绝对不是个案。

我还注意到,一个省的教育厅中小学图书馆推荐书目里面,有一些这样的书:《最新医院工作全书》、《老年科内科系统疾病》、《医学细胞学和医学遗传学》、《新编怀孕》等,还有两性情感话题丛书。

其他公共图书馆的问题也不少,一方面购书的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图书馆无法开展正常的工作。由于缺少经费,图书更新慢,读者大量流失。我曾经看到一则报道,某地级市的图书馆曾经办得不错,按照规定每年应该采购5000多种图书,但是它的购书经费从2009年25万元降到2010年的5万元,所以根本没法买书,图书馆的读者从最多时的上千人减少到十几个人,没有办法承担相关的社会责任。

一方面是没有钱买书,一方面是有钱乱买书。随着大家对文化的重视,投资多了,买什么书,缺乏科学的书目指导采购与收藏。

读什么,我们就会成为什么。美国人曾经出版过一本书叫《文化素养——美国人必须知道的知识》,美国人就把一些经典的图书推介给国民,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图书馆没有好书,意味着我们每天在吃垃圾食品。究竟什么样的书是最经典最美好最适合我们国家的图书呢?最近几年我在北京成立了新阅读研究所,为孩子们研制了中国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和中国幼儿基础阅读书目,目前我们也在研究高中生阅读书目等,每个书目一般都由几十人研讨,都是从几十万本图书里面最后筛选出100本左右的图书,希望通过几年的努力,推荐出中国人基本书目。明年,我们想启动中国中小学图书馆基本藏书目录,这个藏书目录也可以成为公共图书馆基本藏书目录的参考。

理想的图书馆——拥有一批用心推荐好书的专业馆员

公共图书馆的另外一个职能就是推荐图书。帮助读者找出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这就是图书馆的使命之一。

图书馆建好以后,如果你不推荐书,让读者自发地去找书读,肯定是不行的,这样的图书馆不能称之为图书馆,只能称之为图书仓库。

现在报纸上刊登一些公共图书馆借阅排名榜。就拿今年10月份某一个省的图书馆公布的最近三个月热门排行榜为例,《刑警江湖》、《非木天下》、《青梅竹马》、《博弈高手》等,在文学类的排行榜上没有一本是经典的名著。

这些被借阅的图书都是读者自发的口味。如果完全顺从人的兴趣口味,让读者自发去阅读是不够的,公共图书馆应该有导向的作用,应该把最好的书通过活动和读者一起分享。

我们都知道书籍是精神的食粮,这个精神食粮的口味需要得到营养学家的指导,并学习大厨的烹饪。在当下这个时代,在阅读中很多好书藏在深闺人未识。出版方对作者的推荐或者是排行榜会被利益驱动,很难有公正客观的立场,所以好书被收藏以后,应该开展各种活动主动作推介。

好书推介的方式有很多,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进行好书的分享。人是一个社会性的动物,阅读的活动越精彩,就会有越多的人参与进来。活动是组织生命的载体,好的图书馆,应该充满各种各样的活动,尤其是各种专题活动。

图书馆的藏书比较多,容易以专题组织来展开活动,比如说中秋节,我们可以把关于月亮为主题的图书推荐出来。无论以任何方式推荐好书,需要的是有好的眼光,需要的是懂得图书、有专业背景、有理想情怀的人,归根到底就是要有爱书人和懂书人,所以图书馆的馆长和图书馆的馆员应该是热爱书的专业人士。

在国外,大学图书馆的馆长都是德高望重的著名学者,公共图书馆的馆长也是由社会贤达人士负责管理。我们现在经常把图书馆的馆长作为官,有各种各样的行政级别,反而让图书馆失去了应有的地位。

著名的作家博尔赫斯有一句名言:“如果有天堂,天堂就应该有图书馆的模样。”我呼吁,随着我们社会的发展,应该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社会的贤达人士来担任我们公共图书馆的馆长。

理想的图书馆——面向未来培养读者

一个图书馆的书再多,没有人读它就是废纸。书的生命是由阅读来激活的,它就像一个“睡美人”一样,是通过我们阅读把书“吻”醒的,只有被阅读的书才是真正的书籍。

图书馆的生命是由读者来赋予的,藏书再丰富,如果没有人阅读,图书馆就是一堆废纸的仓库,就是一座没有灵魂的躯壳。而图书在被时光沉淀的同时,读者也随时光更换,所以除了用心推荐现有的读者以外,应该面向未来培养年幼的读者,这是我们公共图书馆的职责。

世界各个国家的图书馆都重视儿童和青少年的阅读,这是为未来去培养读者。美国纽约公共图书馆每年为0到12岁的儿童策划很多活动,讲故事、乐器、戏剧的表演、作家和画家的访谈,87个分馆每年都要为孩子们举行1万场以上的活动,“故事时间”、木偶表演,还专门建立了面向儿童的阅读网站。

英国的公共图书馆,20位馆长联合向儿童推荐30本儿童必读书,参与“阅读起跑线计划”。英国的公共图书馆,特别为0到4岁的儿童,举行很多亲子共读活动,为父母和孩子提供如何通过讲故事、唱歌谣等方式分享阅读的乐趣。加拿大的公共图书馆,建立了针对幼儿园阶段孩子们的读书会,有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带着孩子一起读书。这些做法在发达国家的公共图书馆都非常普遍。

从我们国家来看,公共图书馆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根据调查,我国3.67亿儿童人均拥有图书只有1.3册,未成年人拥有读物在全球排名58位。不仅如此,在儿童喜欢看的图书里面,有很多是不健康的口袋书、儿童卡通书、无厘头的搞笑故事等。

我国少儿图书馆的建设也非常落后,很多城市是没有少儿图书馆的。很多图书馆没有少儿阅读的场所,2006年,有一个经济特区新建了一个公共图书馆,图书馆大门口写着一句话——“谢绝14岁以下的儿童入内”。这是很荒唐的事,儿童就是未来,童年是培养阅读兴趣的关键时期。或许只有童年读的书,才会对人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童年的秘密”我们远远没有发现,童书的价值我们远远没有认识。伟大的儿童图书的共同特点是非常之纯、充满着真善美的价值。所以,一个好的图书馆,它应该拥有长远的眼光和博大的胸襟。儿童时期的阅读,是奠定一个人一生价值观的重要基础。

理想的图书馆——快捷方便没有门槛

本着“对社会普遍开放,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理想的图书馆应该尽可能的便捷,尽可能取消不必要的门槛。

公共图书馆是地区的信息中心,它向用户提供各种知识和信息,每个人都有平等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权力,而不受人民、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限制,对不能享用常规服务和资料的用户,比如说少数民族用户、医院病人、监狱囚犯等应该提供特殊的服务。

在国际上很多图书馆还书已不需要任何手续,你只要把书放在图书馆门口的大箱子里就行了。当然,这样的方式建立在社会诚信的基础上。总体上来说,它体现出一种便捷的服务精神,如果借书、还书手续非常繁杂,人们当然不会愿意到图书馆来。

图书馆的服务精神,是以人为本的精神。事实上,借书还书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读者在高峰期的等待时间节省了80%。在地点分布上,像苏州,当时我在苏州分管图书馆工作,我们就创立了图书馆和社区合作的模式,由社区来买图书,社区图书馆和市图书馆联网,在社区就可以借阅图书馆的书。

事实上,所有的门槛都是面向双方的,图书馆的门槛增高,不仅拦住了更多的读者,也使得图书馆失去了读者,丧失了活力。

理想的图书馆——成为阅读推广的工业枢纽

随着时代发展,影视、网络等休闲方式,对阅读造成了致命的影响,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阅读推广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推广阅读的行动越来越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阅读推广成为很多公益组织自发的行动。

前不久美国因为国家经费的原因,有些城市的公共图书馆曾经关闭,所以公共图书馆不可能无限制聘用很多专职人员,所以理想的图书馆,应该积极主动利用全世界的阅读推广资源和各种阅读推广团队并肩工作。

比如说新教育研究院下面有一个新父母研究中心,就做亲子共读的推广活动,已经在全国建立了30多个工作站,像郑州、成都的分站跟当地的图书馆进行了很好的合作,开展公益阅读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几十场的活动。

可想而知,一旦在阅读的每个层面都有这样的社会资源加入,图书馆的影响力也就会借助这些团队而深入到民间,图书馆本身也因此而成为阅读推广的公益枢纽。阅读推广的民间机构非常多,在北京就有很多这样的机构,这样的机构经常会面临很多困难,这个时候图书馆应该主动地伸出手来,成为所有阅读推广者的公益枢纽。

公共图书馆不仅在传播文化,同时也在创造文化,有这样的枢纽而创造传播的正能量,就可以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

第四篇:我与图书馆 征文

罗姝 汉学院 对外汉语专业 12级1班 ***

万卷书,万里路

——记我与图书馆

书陪伴我的童年、少年和青年,陪伴我走过了书陪伴我走过了18年的岁月,它似一群跳跃着的音符,也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是人类文明的长生果。它把无知的我领进知识的大门,自始自终地陪着我去攀登知识的高峰。它让我看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让我的心灵得到净化。它让我有了想象的羽翼,让我有了奋斗的目标。我和它的故事永远不会画上休止符,只会随着我的成长而变得越来越丰富。

如果没有图书馆,没有提供的丰富藏书,我的生活必将失去很多乐趣,我生命中就少了一位良师一个益友。不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不为“书中自有黄金屋”,不求“书中自有颜如玉”,不为功利,不为分数,不为文凭,不为学历,只为心中那份渴望,只为心中那片怡人的“绿地”。

来到大学,来到西外,最醒目的标志性建筑物,便是宏伟大气的西外图书馆,层叠挑出,大面积玻璃装饰,高高的楼层里,总能看到好学的学长学姐的背影。老实说,我很少在图书馆自习或是看书。或许是个人习惯,我更偏向于在教室学习或是阅读。但是在很多时候我会不知觉的走上图书馆。有些人就像一块玉,在夜里静静的发着光,而这和其他人无关。如果赋予图书馆以生命力,我想他就是一个像玉一样的人,静静的在那,让人不知觉的为它驻足。

当被生活压的喘不过气的时候,就会放下所有的事情,背着书包走进图书馆,在四楼阅览室的某个角落里,看着那些书静静的发会呆,让自己独自待会儿。很享受在图书馆发呆的感觉,你可以什么都不想,放空自己,看着那一排排书,彼此静静的守候。那时候,它们不再是一本本书,而是陪你寂寞的精灵。在图书馆,内心是安宁的。玻璃外世间的纷扰此刻都与自己无关。

图书馆是我们的老师,带领我们走进知识的殿堂;是我们的朋友,让我的生活五彩缤纷,于困境中伸出援手,解开心结;也是我们真心的恋人,让我们沐浴爱的光辉,不论贫穷富有都陪伴左右,不离不弃。当然,我们的老师、朋友、恋人,也是我们人生的图书馆,带给我们各种的活着所必须知识、情与爱。

于这书多似海的图书馆的于人这书多似海的图书馆中,我不断穿梭,使得小时候单一淳朴的世界,逐渐变得丰富多彩,也不断充实自我。亦如纪伯伦所说的“我从健谈这那里学会了静默,从狭隘这那里学会了宽容,从残忍那里学会了仁爱,但奇怪的是,我对这些老师并未心存感激。”当然,我不会对这些人心存感激,而是期望他们能慢慢认识自我,改正自我,要知道我们在读他人的同时,也正在被对方读着,而自己这本书是好书是坏书,及书写的内容是精彩是乏味,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多年后我一定会记起西外的图书馆,它没有变,还静静的躺在记忆河床的深处,和记忆成了永恒。在那些年轻的求知的岁月里,图书馆陪着我走过了寂寞的充实的时光。

第五篇:我与图书馆征文

我与图书馆的情结

“阅读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提升人生的高度”。——题记

我爱读书,因为与经典同行,可打好人生蓝图;与博览同行,可开拓广阔视野。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而书臵于图书馆,那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散发着芬芳的神圣书库。

总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图书馆的一角,细细地品尝着一杯香茗,悠悠地涉猎群书。或许这是一种享受,享受着一份书香安逸的沁味;或许这是一种追求,追求着一份心灵的震撼;或许这是一种品味,品味着一份静谧的安然;或许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自己开始慢慢地喜欢上了看书。记得小时候对图书馆的印象是模模糊糊的,只知道这个名字却并不知道它究竟是做什么的。接受教育后,在老师的耳濡目染下,我知道了图书馆是一个地方,那里充满了神奇的色彩,更充溢着令人欣喜的“香草”。中学后,我更知道了图书馆不仅仅是藏书的地方,也是我们查阅资料的好去处,更是启迪思想、慰藉心灵的神秘之地。梅贻琦曾说过“大学,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而我认为图书馆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一个大学有优秀的老师,这个学校的学生注定也将优秀,那么物质上的源泉便来自于学校的图书馆。

儿时起,我们常常被教诲“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但对于天性调皮好玩的我来说,这无疑是对牛弹琴。到了高中,看到身边的同学个个都饱读诗书,学富五车,我感到无名的压力,也开始强制自己走进图书馆,拿起那厚重的书本,每翻一页就犹如提着千斤重的物品,但很快我就被书中的情节所吸引,所俘获。虽然我对图书馆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但由于紧张高考的复习,最后,我还是不得不放弃了。而在大学里,拥有了更多的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加上有了更多的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也让自己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分配和计划自己的课余生活。重拾起曾经的至爱,心情难免会十分的激动。也许是对书天生就有一种莫名的神圣感吧,每每走进图书馆时,总有一种游走于知识海洋的亲切、愉悦,是那么的使人感到惬意,令人有充满了的满足感。怀着期待的心情,重新涉足这一乐土,我似乎在安详的图书馆里又闻到那股熟悉的而又醉人的油墨香味,那种莫名而又奇妙的温馨感油然而生。对于爱书人来说,人生的一大乐事莫过于能在一处安静的地方美美地看着自己酷爱的书。

图书馆,那是一个充满宝藏的地方,往往只身游览亦可满载而归。身临其中,拿起一本喜爱的书,就好像随手推开一扇窗户,欣赏窗外美丽的风景。那风景或粗犷豪放,或细腻委婉,或雄伟磅礴,或感人肺腑,或闲适飘逸,令我浑然忘却了学习中的烦恼与不快,仿佛徘徊在青山绿水之间,仰望蔚蓝的天空,吮吸着新鲜的空气,挥着思想的翅膀,感受着生命的精彩和魅力,情感交融,悲喜与共,韵味十足。

在安静的图书馆里我可以以肆无忌惮去寻求属于自己的广阔的天空,在这里不必理会或担心别人的烦恼琐事,更不用为了迎合某人而伪装自己。静静地在那坐着,不用理会时间的流逝,手捧书籍,一页一页地、淡淡的翻看着、品味着,无拘无束的飞驰在书的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心驰神往的徜徉在书的无边海洋里,欣赏着书所带给我的无穷快乐。认真聆听圣人的高谈阔论,与前人据理力争,探

寻主人公那脆弱的心灵,细细倾听少女们内心的轻声诉说,是怦然心动抑或是嘴角微微上扬,是黯然神伤抑或或是愁眉紧锁,没有虚情假意,没有假情做作,流露出真实的自我,是黯然落泪,还是嚎啕大哭,不需要刻意去隐藏自己内心的悲伤,不需要刻意去隐藏自己内心的惊恐,不需要„„图书馆让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原始的安全感、信赖感。

没有人能够清楚地解释为什么会爱上读书,所以不要再问我为什么会爱上去图书馆,我只能说这个充满阳光而又神秘的图书馆令我向往。

梦想,在这里起航,这里是心灵的港湾,脆弱的心灵可以在这里得到呵护;梦想,在这里起航,这里是心灵的港湾,灵魂的污浊可以在这里得到洗涤;梦想,在这里起航,这里是心灵的港湾,颓废的灵魂可以在这里得到升华。这里可以让一个烦躁不安的你瞬间变得安静温顺,安静地去沉思去思索;可以让迷茫的你找到拨开云雾的灯塔;可以抚慰那受伤得支离破碎的心灵。在偌大的图书馆收藏了太多的书籍,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站在这片茫茫书海中,你会感受到自己的渺小,自然而然,图书馆在我的视野下也越变得神秘莫测,有时好奇心随之而来,顺手拈来一本,不自觉地又沉浸在其中了。有时也会假设一下,这里究竟有多少本书呢?神秘的基地,神秘的理想之地,或许就是我喜爱图书馆的原因之一吧。

图书馆对我们在校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笔很大的财富,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她给予我们的除了博大高深的知识之外,还有不一样的享受。当梦想在某一天猝然破灭,美丽的泡影也渐渐自我破灭。才慢慢懂得,梦想始终是梦想,再怎么的豪情万丈也有支离破碎的一刻。感到空虚失去动力的我,图书馆便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成为我理想的精神归宿和心灵驿站。在这里,我重拾回迷失的自我,重新找回那属于自己的充实与快乐。有人说: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才懂得珍惜。请记住你所拥有的,好好地去利用图书馆,好好地去沉思,去思索。时常看着太阳轮回往复,我是心便随其而动,我想到夸父追日,孩童时读的“与时间赛跑”,明白了生命在于生生不息,不断的前进。闲暇之际,端上一杯淡淡的香茗,依偎在栏杆与天地融为一体,或静坐书桌前看窗外微风吹动绿叶,时而浅尝小口,来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我的心中,图书馆应该是一个静谧的地方。古语有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其实,并不需要表面的奢华,静谧的图书馆己足够了。陶渊明曾说:非宁静无以致远。他寻求到了属于自己的宁静而祥和的世外桃源,可修身养性,也可涵蓄品德。在喧嚣的校园里,图书馆成了我们放松紧张的学习的一个好去处,在这里,我们可以自由地想着,念着。

一页一页地翻看着,我依然坐在图书馆的一隅,细细地品味着,思考着„

下载我心目中的图书馆”征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心目中的图书馆”征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心目中的现代化征文

    我“享”有个家——房地产的现代化之路“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求,住房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保障,只要人类存在一天,就离不开对住房的需求。中国自古以来,“安居乐业”便......

    我心目中的群众观征文

    我心目中的群众观征文一、强化职责意识是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围绕中心、依法审计、文明审计,做好“经济卫士”是党和国家赋予审计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尤其审计党员干部,要强化审......

    征文:我心目中的老师

    我心目中的老师 三年(1)班陈思奇“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窗前,彻夜明亮……”这是在我两三岁的时候,爸爸就经常哼这支曲子哄我入眠。那时候,“老师”这个词,就像一棵蒲公英的......

    我心目中的雷锋精神征文

    雷锋精神—温暖心灵的阳光雷锋,虽没有沙场上的浴血奋战,没有建立过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他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把帮助别人当作人生最大的快乐和幸福。这种服务人民、助人为......

    我心目中的共产党员征文

    “我心目中的共产党员”征文路政管理工作的“排头兵”———记共产党员、扬中市公路处副主任张跃峰在扬中大道公路沿线,无论是企事业单位还是居民只要向他们一提起市公路处那......

    我心目中的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征文

    我心目中的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征文“嘀嘟,嘀嘟,嘀嘟……”又是一阵震撼人心的救护车声,马路上又出现了一片血迹:当事人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那呻吟中掺杂着无限的悔恨,肇事者无奈地......

    我心目中的科学家征文(本站推荐)

    记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 钱学森,应用力学、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科学家。生于上海市,原籍浙江省杭州市。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6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193......

    我与图书馆比赛征文

    我与图书馆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转眼已在这美丽的菁菁校园里成长了两年,回想起来两年里是收获很多的,其中最忘不了的便是这大学里知识的宝库—图书馆了。大学图书馆是孕育一代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