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地质工作计划管理若干规定 (优秀范文五篇)

时间:2019-05-13 10:56: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化工地质工作计划管理若干规定 》,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化工地质工作计划管理若干规定 》。

第一篇:化工地质工作计划管理若干规定

发文单位:化工部

文号:化矿字第821号

发布日期:1984-8-20

执行日期:1984-8-20

一、化工地质计划工作的原则

(一)化工地质勘探队是直接为化学工业矿山生产建设服务的专业地质勘探队伍,它的主要任务是:

1.为矿山接替,寻找和勘探后备资源,延长矿山服务年限,保证矿山持续均衡或扩大生产,化工地质工作计划管理若干规定。

2.对已列入规划建设的大中型矿床进行勘探,为确保国家重点矿山矿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资源。

3.为地方规划建设的小型矿山进行地质勘探工作,提供资源。

4.为了解决后备勘探基地不足的问题,重点在矿区外围和深部找矿,扩大远景,适当安排地质普查工作。对富、近、浅、易的矿区要优先安排。

5.与地质部门相配合开展钾盐地质研究和普查找钾工作。同时加强明矾石普查勘探,以适应发展钾肥生产需要。

6.在寻找和勘探化工矿产的同时,实行综合勘探,综合评价和综合利用。

(二)制定计划必需从地质条件出发,按照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因地制宜部署地质工作,充分发挥各地区的资源优势,满足国家建设的需要。

(三)制定计划必须以地质找矿为中心。按客观地质工作规律办事、坚持地质工作程序,正确处理普查与勘探,调查与研究、野外观测与室内工作等关系。

矿床地质工作一般做到详查程度。矿床详查结束后,必须交地质报告,做出矿床技术经济评价和技术经济论证。经上级审查同意转入勘探的才能列入计划。已正式列入国家建设规划的矿床勘探计划项目,要有对口设计单位,并且是矿石选矿加工技术可以过关,能够确定可以下达工业指标的,才能列项。

(四)地质工作计划,必须按地质工作项目进行编制、管理和考核。凡列入计划的地质工作项目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可单独构成地质工作的一个阶段,并编制好设计。

2.应有实物工程量。

3.能提交相应的地质成果。

(五)制订计划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搞好综合平衡,各项工作量指标,一定要符合地质需要,按设计要求办事,不得盲目安排工作量。

地质队伍的建设,一定要同地质任务相适应,注意专业工种之间的配套和平衡,要保证工程技术人员的比例,注意专业管理人员的配备。

在反对大计划、高指标的同时,应制止有意压低国家计划任务,提高财力、物力指标等错误作法。

(六)制定计划必须讲求地质经济效果,合理部署地质工作,搞好成矿预测和选区选点,对富、近、浅、易的矿床要优先安排,努力提高找矿效果。每一个地质项目的上马、下马,事先都必须进行可行性研究和技术经济论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不能草率定案,以免造成失误。

二、化工地质工作计划的管理体制

(一)计划的分类:地质工作计划、按计划周期分,包括长期计划、中期计划、短期计划;按内容分,包括地质工作计划、人才培养和职工教育计划、物质供应计划、劳动工资计划、财务收支计划、基建计划;按管理体制分,包括国家计划和基层计划。

各类计划之间必须互相衔接,协调一致,保持计划的科学性、严肃性、稳定性、连续性。

(二)地质工作的长期计划是指十年或十年以上的计划,中期计划主要是五年计划,短期计划主要是年度计划。

五年计划是地质计划体系中的主要环节,应在分析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了解化学矿山建设对化工地质工作的要求,并对计划的重要战略任务、重大技术经济政策和措施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逐级进行编制。

五年计划主要确定以下各项内容:

1.对国民经济中化学工业矿产资源开发有重大影响的地质工作任务。

2.全国各省(区)市化工矿产地质工作的基本布局。

3.需要研究解决的有关重大地质科研课题。

4.职工队伍的发展规模及现有职工队伍的调整。

5.主要技术装备的发展方向及更新改造的设想。

6.基本建设规模、投资方向、重大建设项目。

7.重大经济技术政策及实现计划的重大措施。

(三)地质工作年度计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五年计划的执行情况和计划年度人财物的可能,组织好当年地质工作任务和人财物的平衡,制定实施年度计划的具体措施。

(四)地质工作计划,实行统一计划,分级管理的体制。今后部在管理年度计划的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对中长期计划的管理,地质勘探公司除配合部搞好中长期计划外,以管好基层单位的年度计划为主。基层单位在保证完成国家中、长期计划目标的前提下,管好年度、季度具体实施计划。

(五)下列关系到地质工作全局的计划任务和计划指标,由部管理:

1.主要地质工作项目及其工作任务。

2.主要矿种和重点矿区计划探明储量(包括新增储量和升级储量)。

3.可供建设设计利用的勘探报告提交时间和份数。

4.重点科研项目及进度要求。

5.地质勘探费。

6.钻探及坑探工作量,工作计划《化工地质工作计划管理若干规定》。

7.职工人数及工资总额。

8.其他应由部管理的计划指标。

上述由部管理的计划任务和计划指标,各有关省(区)、化工厅(局)、地质勘探公司及化工地质勘探队,必须保证完成,不得擅自变更,需要改变时,必须报部批准。

地质勘探公司管理的指标,应较上述部管指标细一些,对各项工作必须有明确具体的要求,要实行定期的进度检查和质量检查,建立健全地质成果的考核和验收制度。

三、计划的编审程序

(一)地质工作的中、长期计划,实行“一上两下”的程序。即首先由部根据国家计委下达的编制计划大纲,结合化工地质的实际情况,提出编制计划的设想,由地质勘探公司组织各队编制各地区的计划草案,并汇总报部矿山局,同时抄送所在省(区)、化工厅(局)。经部矿山局综合平衡后上报国家计委。计划经批准后再逐级下达。

(二)地质工作年度计划一般实行“两上两下”的程序。即首先由地质勘探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根据各单位本年度计划执行情况和对下年度发展的预测,于七月中旬提出下年度计划的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主要实物工作量和地质勘探费的建议,报部矿山局。部根据化学工业矿山建设对地质工作的要求。地质依据和人财物的可能,同公司交换意见后,提出地质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和地质勘探费的初步方案,公司进一步落实后,于八月底前上报年度正式计划,最后由部审批下达。

公司所属基层单位,一般也应采取“两上两下”的程序。即第一步,首先由各基层单位提出计划建议;第二步由公司根据部提出的主要项目和地质勘探费初步方案,下达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和地质勘探费的预计数字,第三步,由各基层单位编制地质设计、设计预算和年度预算.经公司审批后,再编制年度计划,第四步,公司根据部下达的计划,并在审查设计和设计预算的基础上,编制各基层单位的年度计划,经部矿山局审批后,由公司下达到各基层单位。年度计划应争取在年度开始至迟不超过二月底前,下达到基层,公司应在下达计划的同时抄报部矿山局备案。

(三)地质设计是编制地质工作计划的主要地质依据,地质勘探公司应要求所属地质队认真执行地质设计规范及时编制地质设计。经审批后,方可列入计划项目。

(四)设计预算是编制计划的基础。各地质队在编制地质设计的同时,必须依据各项平均先进定额,编制设计预算。普查阶段的地质项目,可以只编概算(或计划)。详查、勘探项目,应按阶段编设计预算。编制阶段设计预算暂不具备条件的,可以先按年度编制,但要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做到按阶段编制设计预算。

四、计划的综合平衡

综合平衡是制定计划的基本方法,必须遵循实事求是、积极可靠的基本原则。各级计划部门是负责综合平衡的专门机构,各有关单位都应主动配合计划部门搞好综合平衡工作。

地质工作计划综合平衡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任务的平衡,人财物的平衡,地质工作计划同其他各项计划的平衡。要全面搞好计划的综合平衡,必须重点搞好地质任务的平衡。地质任务的平衡,包括外部平衡与内部平衡,外部平衡主要是处理好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同地质条件的可能之间的关系,内部平衡主要是搞好专业矿种之间,地区之间,普查与勘探之间,科研与生产之间,野外工作与室内工作之间,地质任务与各种手段以及地质任务与所需人财物之间的合理安排等等。

搞好地质任务和地质技术力量之间的平衡,应统筹安排地质技术骨干,加强第一线的地质技术力量。地质队的综合研究工作。应该按项目作为调查研究全部过程的重要一环,由承担项目任务的地质人员自己负责到底,不要形成一个独立的“工种”或“组织”,把野外与室内的分工固定化起来。

要结合地质工作体制的改革和工作部署的调整,切实解决地质队伍臃肿,工作结构失调的问题,除工种之间作必要调整外,必须广开生产门路,扩大服务领域,要改善劳动组织,实行定员定额,应把多余人员从生产岗位上划出来,组织广开生产门路和搞好技术培训。今后国家对多余人员只核给基本工资,野外津贴和奖金应从广开生产门路实现的收入中解决。

五、计划的检查和修改

(一)国家计划经法定程序正式批准下达后,各级计划执行单位必须切实组织实施。非经下达计划机关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修改和拒不执行国家计划。任何单位都不得乱拉、乱用计划内的材料、资金、设备搞计划外项目。

(二)各级统计、财务部门要严格执行计划,按计划办事,并有权对计划的执行进行监督,对违反国家规定和财经纪律的,对拒绝或阻挠检查监督计划执行情况的个人和部门,有权向上级主管部门建议给予适当处理。各级计划执行单位还应主动接受银行、税务、物价和工商行政管理机构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三)发生下列情况之一,可以申请修改计划:

1.特大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

2.国家重大决策改变,如投资有较大增减;

3.地质情况发生重大变化;

修改计划时间,一般应在第三季度后期,除特殊情况外,不能到年终调整计划。

对计划进行重大修改,必须由原批准计划的机关审批。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完成计划的单位,必须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分别主客观原因,不得为了完成计划或者为了提取奖金而修改计划。

(四)由于失职行为完不成计划的,要追究行政或经济责任。给国家造成重大损失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六、考核地质工作计划完成情况的标准

地质工作计划完成情况主要考核以下四项指标:

(一)是否完成计划规定的各项地质任务和科研任务;

(二)是否按计划提交合格的地质报告和与计划相应的各级储量;

(三)是否完成计划规定的各项实物工程量和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各项工作质量是否符合规范、规程和规定的要求;

(四)是否节约了地质勘探费。

在考核地质队实物工作量指标时,对完成规定的地质任务而少施工的工作量,应视同完成计划;由于地质情况变化少用的工作量,首先应在年度计划项目内平衡,平衡不了的再修改原定工作量计划,并按修改后的计划进行考核。

七、附则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化学工业部矿山局负责解释。

化工部

第二篇:化工交接班管理规定

制度名称:化工岗位交接班管理规定 制度编号:XNP-SC5011B-2012 新能凤凰(滕州)能源有限公司

化工岗位交接班管理规定 目的

为了规范化工岗位的交接班工作管理,特制定本规定。2 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新能凤凰(滕州)能源有限公司各化工岗位的交接班工作。职责分工

3.1新能凤凰(滕州)能源有限公司生产部负责制定和组织执行本规定。

3.2新能凤凰(滕州)能源有限公司各车间、职能部门按规定标准要求执行。管理内容与要求

4.1 接班人员应提前三十分钟到岗,详细检查生产及设备的运行情况,阅读上班生产记录,提前十五分钟参加班前会。

4.2交接班会由接班班长主持,交班班长介绍生产情况和交班状态,车间值班领导总评上班生产情况并布置下一班任务,接班班长分派本班人员工作后准时到岗交接班,交接班严格执行“十交五不交”规定(见后附件)。

4.3 交班人在交班前应将工况处理稳定,为接班人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和卫生条件。

4.4 当班人员未到交班时间应继续工作,不得离开岗位。4.5 交班人员对接班人员提出的一切询问应回答清楚,否则接班人员有权不予接班。

4.6 认真办理交接班手续,接班人签字后交班人方可离去,并不得再进行操作。在接班人未签字前,接班人不得操作,如在交接班过程中发生事故,签字前事故责任属于交班者,签字后则属于接班者,如在交班前发生紧急事故,暂时不进行交接,由交班者指挥,接班者协助处理事故,待生产稳定后再进行交接。

4.7 交班后交班人员应立即参加班后会,听取班长总结本班生产

制度名称:化工岗位交接班管理规定 制度编号:XNP-SC5011B-2012 和其他情况。考核

生产部调度室负责根据本规定的有关要求,对各车间和相关人员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附则

本规定由新能凤凰(滕州)能源有限公司生产部负责制定、解释,修订,本规定自2012年7月1日起开始执行。附件 《化工岗位十交五不交》

附件:

十交五不交 十交

1.1交本班生产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1.2交设备、仪表运行和使用情况。

1.3交不安全因素和采取的预防措施及事故处理情况。1.4交设备润滑和工具情况。1.5交工艺指标执行情况。1.6交岗位记录情况。

1.7交原材料使用和产品质量情况。1.8交生产装置跑、冒、滴、漏情况。1.9交岗位卫生情况。1.10交上级指示和注意事项。2 五不交

2.1生产不正常,事故未处理完不交。2.2设备或工艺有问题搞不清不交。2.3记录不准确、不清楚不交。2.4岗位卫生不好不交。

2.5上级指定本班的任务未完成不交。

第三篇:吉林省地质勘查管理规定

吉林省地质勘查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各级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地勘单位、探矿权人行 为,保证地质勘查市场健康发展,促进地质勘查工作更加有序进行,根据《矿产资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吉林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申请、授予探矿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

(二)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地质勘查规划,有计划、科学合理地设置探矿权;

(三)地勘单位、探矿权申请人要严格按照申请登记程序,依法履行责任和义务

(四)优先保证国家(包括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出资的勘查项目,鼓励有实力 的企业集团出资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可以全部由企业投资的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 项目,国家原则上不再投资。

第三条 国家出资的勘查项目,由各级政府指定探矿权申请人,探矿权归国家所 有;其他法人出资的勘查项目,出资人为探矿权申请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 申请或者变相申请探矿权。第四条 探矿权申请人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探矿权申请人提供的资信证明(人民币),重要矿产勘查项目不得少于 500 万元,其它矿产勘查项目不得少于 100万元,矿泉水勘查项目不得少于 20万 元。银行提供的资金证明不得低于勘查设计的投资预算。

(二)申请国家出资的勘查项目和金属及煤、地热、矿泉水等矿产勘查项目,勘查单位必须具有乙级以上地质勘查资质。

(三)一般申请人在2年内申请探矿权数控制在 3 个以内,其自有资金不得低于 申请项目计划投入勘查资金的总和。第五条 探矿权出让实行计划管理。省厅根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地质勘查规划,结合国家和省产业政策以及市场供需情况,确定探矿权出让计划指标,并向 社会公布。市(州)国土资源局可在每年末向省厅提出下一探矿权出让建议。第六条 探矿权出让方式实行分类管理。属于《矿产勘查开采分类目录》(以下 简称《分类目录》)规定的第一类矿产空白地的勘查,按申请在先方式出让探矿 权。《分类目录》规定的第二类矿产、矿产地、有价值工作地及同一区块 20 个 工作日内有两个以上探矿权申请人的,均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探矿权; 《分类目录》规定的第三类矿产不再设探矿权,可直接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 出让采矿权。矿产地是指经地质勘查工作提交有资源储量的地质报告并经有关部门评审或省 厅储量登记的工作区域; 有价值工作地是指经矿产调查或物化探工作发现有矿化 点、物化探异常的区域;空白地是指没有经过矿产调查和物化探调查的区域。

第七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批准允许以协议方式出让探矿权:

(一)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的重点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和为国务院和省政府批 准的重点建设项目提供配套资源的矿产地;

(二)已设采矿权需要整合或利用原有生产系统扩大勘查开采范

围的毗邻区

(三)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并报国土资源部批准的大型矿产资源开发项目;

(四)政府出资为危机矿山寻找接替资源的找矿项目。

第八条 探矿权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出让,探矿权申请人必须按照经批准的勘查设 计如期完成勘查工作。在领取勘查许可证之前,应对勘查投资强度和勘查期限等 内容的承诺,约定其应承担的义务。在约定勘查期内未完成勘查工作的,将依法 收回探矿权。探矿权出让年限根据项目大小及勘查阶段确定,预查、普查的出让年限为 1-2 年,可以转入详查或勘探的,出让年限不超过2年。每一阶段均应提交相应的地 质报告。

第九条 中央财政出资的勘查项目,由省厅初审,报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 省、市(州)及县(市)财政出资的勘查项目和其他法人利用自有资金申请的勘查项 目,由省厅依法审批。中央和省财政出资正在开展 1/5 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和重要矿产资源远景评价 的区域,在成果提交后,按照有关规定出让探矿权。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厅不予批准颁发勘查许可证:

(一)探矿权申请人不符合本规定第四条规定的;

(二)不符合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勘查布局明显不合理的;

(三)应当整体勘查开发的矿产地,分割申请勘查的;

(四)探矿权、采矿权有重叠交叉或者有权属争议的;

(五)申请人不汇交地质资料或者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材料 的;

(六)申请人违反矿产资源法律法规,未经行政处罚或者处罚尚未执行完毕的;

(七)新设探矿权勘查程度低于原有勘查程度的;

(九)预查、普查项目区块面积不足一个基本区块的;

(十)其他不宜审批发证的情形。

第十一条 勘查矿产资源必须依法登记,取得探矿权。除下列情形需到国土资源 部办理勘查登记外,其它的勘查项目均由省厅登记:

(一)石油、烃类天然气、煤层气、钨、稀土、放射性矿产的勘查项目;

(二)煤炭勘查区块面积大于 30平方公里的勘查项目;

(三)锡、锑矿产勘查投资大于 500 万元人民币,或者勘查区块面积大于 15平方公里的勘查项目;

(四)油页岩、金、银、铂、锰、铬、钴、铁、铜、铅、锌、铝、镍、钼、磷、钾、锶、铌、钽矿产勘查投资大于 500 万元人民币的勘查项目;

(五)跨省的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应依法向省厅备案。外商投资勘查矿产资源,应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有关规定,按照内资勘 查规定进行勘查登记。

第十二条 申请探矿权需提交下列材料:

(一)探矿权人申请书;

(二)申请登记书和区块范围图;

(三)地质工作程度确认书;

(四)勘查单位的资格证书复印件;

(五)探矿权申请人与地勘单位签订的勘查工作合同;

(六)勘查设计及附件;

(七)勘查项目所需资金证明和申请单位资信证明;

(八)项目所在地市(州)国土资源局调查意见书

(九)省厅立项通知书或者探矿权招标拍买挂牌出让确认书; 第十三条 探矿权申请人提交的勘查设计中计划投入直接用于勘查的资金,第一勘查每平方公里不得低于 2 万元,第二勘查每平方公里不得低于 3 万元,第三勘查及以后每平方公里不得低于 4 万元。达不到勘查资金投入标 准的,不予批准勘查设计方案。

第十四条 省厅按以下程序审批探矿权:

(一)申请和初审。项目申请人提交《探矿权人申请书》、《勘查项目所需资金、资信证明》等材料到省厅申请。省厅对上述材料初审后,圈定勘查区范围,确认 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和探矿权出让方式。

(二)调查。省厅初审通过后,向市(州)国土资源局下发探矿权受理调查函。市(州)国土资源局应在 20 个工作日内根据有关规定提出相关意见和相应依据。

(三)确定探矿权申请人。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探矿权的,通过省国土资源 厅网站或者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告招标拍卖挂牌勘查

项目出让信息,通过竞买确定 探矿权竞得人。竟得人缴纳探矿权价款后,即为探矿权申请人。按申请在先方式 出让探矿权的,项目申请人即为探矿权申请人。

(四)上报材料。申请人准备齐全相关资料,直接报送省政务大厅国土资源厅窗 口;

(五)会审与审批。省厅地质勘查处收到大厅转交的资料后,按照厅会审制度组 织会审,进行设计审查,按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六)缴纳费用。申请人按照有关规定缴纳探矿权使用费、登记费、探矿权价款 等;

(七)发放许可证。申请人缴纳相关费用后,到政务大厅领取勘查许可证,同时 由省厅地质勘查处向县(市)、市(州)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下达颁发勘查许 可证通知书和勘查设计批复。

第十五条 勘查项目按下列程序管理:

(一)取得探矿权的勘查项目,在施工前,探矿权人或地勘单位应向项目所在地 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提交勘查设计及主要附图,报送开工报告单;

(二)在施工期间,县(市)、市(州)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到现场进行 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依法解决。

(三)在工程结束前(一般为 15 天),必须对项目进行野外验收。其中,国家、省重点项目由省厅组织验收;其它项目委托市(州)国土资源局组织验收。验收 报告是勘查成果编制的重要依据。

(四)探矿权人在年底前必须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全年的统计

报告,一个勘查年结束后要提交报告。勘查工作结束的,必须编写整个工作区的地质报告。

(五)探矿权人应于每年 10 月按照有关规定到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探矿 权年检手续。

(六)勘查成果评审与汇交。探矿权人提交的可供矿山建设依据的地质勘查报告 由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评审,其它勘查报告由省厅组织专家评审。评审通过的 报告必须依法向省地质资料馆汇交。

第十六条 转让探矿权,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自领取勘查许可证之日起满 2 年或者在勘查作业区内发现可供进一步勘查 或者开采的矿产资源;

(二)完成国家和省规定的最低勘查投入;

(三)探矿权权属无争议;

(四)已依法缴纳有关规费;

(五)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七条 探矿权转让包括出售、作价出资、合作勘查等方式。探矿权出售是指探矿权人依法将其探矿权出卖给他人继续进行勘查矿产资源的 行为。探矿权作价出资是指探矿权人依法将探矿权作价后,作为资本投入企业,并按出 资额行使相应权利,履行相应义务的行为。合作勘查是指探矿权人引进他人资金、技术、管理等,通过签订合作合同约定双 方权利义务,共同勘查矿产资源的行为。转让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探矿权,应进行探矿权评估。

第十八条 出售探矿权或者通过设立合作、合资法人勘查矿产资

源的,应申请办 理探矿权转让审批和变更登记手续。转让申请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转让申请书;

(二)转让人与受让人签订的转让合同;

(三)受让人资质、资信条件的证明文件;

(四)各级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转让条件证明;

(五)经有关部门审批的地质报告;

(六)地勘单位的原计划项目,须提交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复意见;

(七)转让后进一步勘查所需资金证明;

(八)国家规定的其它有关材料。

第十九条 不设立合作、合资法人勘查矿产资源的,在签订合作或合资合同后,必须将相应的合同向登记管理机关备案。备案申请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合作、合资双方联合行文的备案申请报告;

(二)探矿权合作或合资合同;

(三)合作、合资双方的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及资信证明;

(四)勘查许可证复印件;

(五)国有企事业单位还应当提交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复意见;

(六)登记管理机关要求提交的其它资料。

对符合条件的合资、合作备案申请,登记管理机关应予以正式批复备案;不符合条件的,应予以说明。已经因合作勘查引起的纠纷及遗留问题由上级主管部门自行处理,避免引起上访事件。

第二十条 探矿权转让原则上不得分割转让。探矿权再次转让,应当提交较上一 次转让更高勘查程度的勘查报告。各种形式的探矿权转让,应在合同签订后 60 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探矿权转让手续;逾期不申请的,视为非法转让探 矿权。国有地勘单位在转让 2006 年 10 月之前已经由其登记持有的由国家出资勘查形成 矿产地的探矿权,探矿权价款可按国家有关规定转增国家资本金。地勘单位主管 部门利用中央预算投资补助经费安排的计划项目转让时,不再转增国家资本金。

第二十一条 勘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的 30 日前,向原发 证机关申请办理延续登记手续。探矿权人申请延续登记,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巳按勘查设计组织施工,各类实物工作量完成 70%以上;

(二)没有无故停工 6 个月以上的情况;

(三)无以采代探、非法承包、转让等违法违规行为;

(四)已依法缴纳有关规费;

(五)依法履行其他法定义务。

第二十二条 勘查项目因勘查程度提高需要继续申请探矿权的,按照探矿权延续 登记的规定办理。勘查项目申请相同勘查程度的延续登记,申请人必须核减 25%? 50%的勘查区块面积。

第二十三条 探矿权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许可证有效期内,向原登记管 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一)扩大或缩小勘查区块范围的;

(二)改变勘查工作对象的;

(三)经依法批准转让探矿权的;

(四)探矿权人改变名称或者地址的;

(五)变更勘查单位的。

第二十四条 申请办理探矿权变更登记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探矿权变更申请登记书;

(二)市(州)、县(市)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

(三)原颁发的勘查许可证;

(四)变更勘查区块范围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勘查区块图;

(五)变更勘查工作对象的,应当提交变更勘查矿种的勘查设计和实施方案;

(六)变更探矿权人名称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探矿权人工商营业执照;

(七)变更勘查单位的,应当提交变更后勘查单位的勘查资质证书和探矿权人与 勘查单位签订的勘查合同;

(八)经依法批准转让探矿权的,应当提交转让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

第二十五条 探矿权人申请变更勘查工作对象,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领取勘查许可证 1 年以上;

(二)已按勘查设计施工,各类实物工作量完成 50%以上;

(三)无以采代探、非法转让探矿权等违法违规行为;

(四)由《分类目录》规定的第一类矿产变更到第二类矿产时,需对探矿权价款 进行评估,依法缴纳有关规费;

(五)依法履行其他法定义务。

第二十六条 申请勘查项目探矿权保留的,必须在勘查许可证有效期内探明可供 开采的矿体,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探矿权保留申请登记书;

(二)经评审机构审查的详查及以上工作程度的地质勘查报告;

(三)报告评审备案证明;

(四)资料汇交证明书及查明资源储量登记证书。

探矿权保留期限,最长 2 年。需要延长保留期的,可以申请延长 2 次,每次不得 超过 2 年。保留探矿权的范围为可供开采的矿体范围。

第二十七条 探矿权人申请设立采矿权的,必须坚持大矿大开、整装开发的原则,对勘查区块内已发现的矿体全部进行评价,未提交勘查区域内总体普查以上(含 普查)报告的,不得提交部分区域的详查或勘探报告,不得申办采矿权。探矿权人申请设立的采矿权,大中型煤炭应达到勘探程度;非煤矿山原则上应达 到勘探程度,简单矿床应达到详查程度并符合开采设计要求。已设采矿权的生产 矿山利用原有生产系统申请在其深部和外围区域扩大开采的,扩大区域范围内资源勘查程度原则上应达到详查。探矿权批准转入采矿权后,应注销勘查许可证,经批准预留资源的,可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八条 探矿权人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办事,按规定缴纳相关费用,严 格遵守已经批准的勘查设计和勘查协议的各项约定。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不再办 理探矿权延续登记手续。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探矿权人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一)探矿权人不履行义务的;

(二)不诚实守信和不履行义务的;

(三)不按要求提交和汇交地质报告的;

(四)未按批准的勘查设计进行勘查的;

(五)达不到最低勘查投入的;

(六)以采代探、非法转让的;

(七)未进行探矿权年检的。

第二十九条 地勘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编制勘查设计,经批准的勘查 设计要认真组织实施,作好野外原始记录,如实编写地质报告。达不到要求的,省厅将视情节严重,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在施工期间应注意环境保护,妥善处理“三废”,工作结束后应将探槽回填。

第三十条 各级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维护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禁止任何 单位和个人进入他人依法取得探矿权的范围内进行非法勘查或者采矿活动,依法 维护探矿权人的合法权益。对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监管不严、查处不利,造成不良后果的,按 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由吉林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吉林省地质勘查管理规定

吉林省地质勘查管理规定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各级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地勘单位、探矿权人行为,保证地质勘查市场健康发展,促进地质勘查工作更加有序进行,根据《矿产资源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吉林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申请、授予探矿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

(二)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地质勘查规划,有计划、科学合理地设置探矿权;

(三)地勘单位、探矿权申请人要严格按照申请登记程序,依法履行责任和义务

(四)优先保证国家(包括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出资的勘查项目,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集团出资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可以全部由企业投资的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项目,国家原则上不再投资。

第三条 国家出资的勘查项目,由各级政府指定探矿权申请人,探矿权归国家所有;其他法人出资的勘查项目,出资人为探矿权申请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申请或者变相申请探矿权。

第四条 探矿权申请人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探矿权申请人提供的资信证明(人民币),重要矿产勘查项目不得少于500万元,其它矿产勘查项目不得少于100万元,矿泉水勘查项目不得少于20万元。银行提供的资金证明不得低于勘查设计的投资预算。

(二)申请国家出资的勘查项目和金属及煤、地热、矿泉水等矿产勘查项目,勘查单位必须具有乙级以上地质勘查资质。

(三)一般申请人在2年内申请探矿权数控制在3个以内,其自有资金不得低于申请项目计划投入勘查资金的总和。第五条 探矿权出让实行计划管理。省厅根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地质勘查规划,结合国家和省产业政策以及市场供需情况,确定探矿权出让计划指标,并向社会公布。

市(州)国土资源局可在每年末向省厅提出下一探矿权出让建议。

第六条 探矿权出让方式实行分类管理。属于《矿产勘查开采分类目录》(以下简称《分类目录》)规定的第一类矿产空白地的勘查,按申请在先方式出让探矿权。《分类目录》规定的第二类矿产、矿产地、有价值工作地及同一区块20个工作日内有两个以上探矿权申请人的,均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探矿权;《分类目录》规定的第三类矿产不再设探矿权,可直接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采矿权。

矿产地是指经地质勘查工作提交有资源储量的地质报告并经有关部门评审或省厅储量登记的工作区域;有价值工作地是指经矿产调查或物化探工作发现有矿化点、物化探异常的区域;空白地是指没有经过矿产调查和物化探调查的区域。第七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批准允许以协议方式出让探矿权:

(一)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的重点矿产资源开发项目和为国务院和省政府批准的重点建设项目提供配套资源的矿产地;

(二)已设采矿权需要整合或利用原有生产系统扩大勘查开采范围的毗邻区

(三)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并报国土资源部批准的大型矿产资源开发项目;

(四)政府出资为危机矿山寻找接替资源的找矿项目。第八条 探矿权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出让,探矿权申请人必须按照经批准的勘查设计如期完成勘查工作。在领取勘查许可证之前,应对勘查投资强度和勘查期限等内容的承诺,约定其应承担的义务。在约定勘查期内未完成勘查工作的,将依法收回探矿权。

探矿权出让年限根据项目大小及勘查阶段确定,预查、普查的出让年限为1-2年,可以转入详查或勘探的,出让年限不超过2年。每一阶段均应提交相应的地质报告。

第九条 中央财政出资的勘查项目,由省厅初审,报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批;省、市(州)及县(市)财政出资的勘查项目和其他法人利用自有资金申请的勘查项目,由省厅依法审批。

中央和省财政出资正在开展1/5万区域矿产地质调查和重要矿产资源远景评价的区域,在成果提交后,按照有关规定出让探矿权。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省厅不予批准颁发勘查许可证:

(一)探矿权申请人不符合本规定第四条规定的;

(二)不符合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勘查布局明显不合理的;

(三)应当整体勘查开发的矿产地,分割申请勘查的;

(四)探矿权、采矿权有重叠交叉或者有权属争议的;

(五)申请人不汇交地质资料或者隐瞒真实情况,提供虚假材料的;

(六)申请人违反矿产资源法律法规,未经行政处罚或者处罚尚未执行完毕的;

(七)新设探矿权勘查程度低于原有勘查程度的;

(九)预查、普查项目区块面积不足一个基本区块的;

(十)其他不宜审批发证的情形。

第十一条 勘查矿产资源必须依法登记,取得探矿权。除下列情形需到国土资源部办理勘查登记外,其它的勘查项目均由省厅登记:

(一)石油、烃类天然气、煤层气、钨、稀土、放射性矿产的勘查项目;

(二)煤炭勘查区块面积大于30平方公里的勘查项目;

(三)锡、锑矿产勘查投资大于500万元人民币,或者勘查区块面积大于15平方公里的勘查项目;

(四)油页岩、金、银、铂、锰、铬、钴、铁、铜、铅、锌、铝、镍、钼、磷、钾、锶、铌、钽矿产勘查投资大于500万元人民币的勘查项目;

(五)跨省的矿产资源勘查项目。

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应依法向省厅备案。外商投资勘查矿产资源,应符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有关规定,按照内资勘查规定进行勘查登记。

第十二条 申请探矿权需提交下列材料:

(一)探矿权人申请书;

(二)申请登记书和区块范围图;

(三)地质工作程度确认书;

(四)勘查单位的资格证书复印件;

(五)探矿权申请人与地勘单位签订的勘查工作合同;

(六)勘查设计及附件;

(七)勘查项目所需资金证明和申请单位资信证明;

(八)项目所在地市(州)国土资源局调查意见书;

(九)省厅立项通知书或者探矿权招标拍买挂牌出让确认书;

第十三条 探矿权申请人提交的勘查设计中计划投入直接用于勘查的资金,第一勘查每平方公里不得低于2万元,第二勘查每平方公里不得低于3万元,第三勘查及以后每平方公里不得低于4万元。达不到勘查资金投入标准的,不予批准勘查设计方案。

第十四条 省厅按以下程序审批探矿权:

(一)申请和初审。项目申请人提交《探矿权人申请书》、《勘查项目所需资金、资信证明》等材料到省厅申请。省厅对上述材料初审后,圈定勘查区范围,确认以往地质工作程度和探矿权出让方式。

(二)调查。省厅初审通过后,向市(州)国土资源局下发探矿权受理调查函。市(州)国土资源局应在20个工作日内根据有关规定提出相关意见和相应依据。

(三)确定探矿权申请人。以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探矿权的,通过省国土资源厅网站或者其他方式向社会公告招标拍卖挂牌勘查项目出让信息,通过竞买确定探矿权竞得人。竟得人缴纳探矿权价款后,即为探矿权申请人。按申请在先方式出让探矿权的,项目申请人即为探矿权申请人。

(四)上报材料。申请人准备齐全相关资料,直接报送省政务大厅国土资源厅窗口;

(五)会审与审批。省厅地质勘查处收到大厅转交的资料后,按照厅会审制度组织会审,进行设计审查,按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六)缴纳费用。申请人按照有关规定缴纳探矿权使用费、登记费、探矿权价款等;

(七)发放许可证。申请人缴纳相关费用后,到政务大厅领取勘查许可证,同时由省厅地质勘查处向县(市)、市(州)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下达颁发勘查许可证通知书和勘查设计批复。

第十五条 勘查项目按下列程序管理:

(一)取得探矿权的勘查项目,在施工前,探矿权人或地勘单位应向项目所在地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提交勘查设计及主要附图,报送开工报告单;

(二)在施工期间,县(市)、市(州)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到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依法解决。

(三)在工程结束前(一般为15天),必须对项目进行野外验收。其中,国家、省重点项目由省厅组织验收;其它项目委托市(州)国土资源局组织验收。验收报告是勘查成果编制的重要依据。

(四)探矿权人在年底前必须向登记管理机关报送全年的统计报告,一个勘查年结束后要提交报告。勘查工作结束的,必须编写整个工作区的地质报告。

(五)探矿权人应于每年10月按照有关规定到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探矿权年检手续。

(六)勘查成果评审与汇交。探矿权人提交的可供矿山建设依据的地质勘查报告由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评审,其它勘查报告由省厅组织专家评审。评审通过的报告必须依法向省地质资料馆汇交。

第十六条 转让探矿权,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一)自领取勘查许可证之日起满2年或者在勘查作业区内发现可供进一步勘查或者开采的矿产资源;

(二)完成国家和省规定的最低勘查投入;

(三)探矿权权属无争议;

(四)已依法缴纳有关规费;

(五)符合国家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七条 探矿权转让包括出售、作价出资、合作勘查等方式。

探矿权出售是指探矿权人依法将其探矿权出卖给他人继续进行勘查矿产资源的行为。

探矿权作价出资是指探矿权人依法将探矿权作价后,作为资本投入企业,并按出资额行使相应权利,履行相应义务的行为。

合作勘查是指探矿权人引进他人资金、技术、管理等,通过签订合作合同约定双方权利义务,共同勘查矿产资源的行为。

转让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探矿权,应进行探矿权评估。

第十八条 出售探矿权或者通过设立合作、合资法人勘查矿产资源的,应申请办理探矿权转让审批和变更登记手续。转让申请人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转让申请书;

(二)转让人与受让人签订的转让合同;

(三)受让人资质、资信条件的证明文件;

(四)各级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转让条件证明;

(五)经有关部门审批的地质报告;

(六)地勘单位的原计划项目,须提交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复意见;

(七)转让后进一步勘查所需资金证明;

(八)国家规定的其它有关材料。

第十九条 不设立合作、合资法人勘查矿产资源的,在签订合作或合资合同后,必须将相应的合同向登记管理机关备案。备案申请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合作、合资双方联合行文的备案申请报告;

(二)探矿权合作或合资合同;

(三)合作、合资双方的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及资信证明;

(四)勘查许可证复印件;

(五)国有企事业单位还应当提交上级主管部门的批复意见;

(六)登记管理机关要求提交的其它资料。

对符合条件的合资、合作备案申请,登记管理机关应予以正式批复备案;不符合条件的,应予以说明。

已经因合作勘查引起的纠纷及遗留问题由上级主管部门自行处理,避免引起上访事件。

第二十条 探矿权转让原则上不得分割转让。探矿权再次转让,应当提交较上一次转让更高勘查程度的勘查报告。各种形式的探矿权转让,应在合同签订后60日内向登记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探矿权转让手续;逾期不申请的,视为非法转让探矿权。

国有地勘单位在转让2006年10月之前已经由其登记持有的由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矿产地的探矿权,探矿权价款可按国家有关规定转增国家资本金。地勘单位主管部门利用中央预算投资补助经费安排的计划项目转让时,不再转增国家资本金。第二十一条 勘查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的,应当在有效期届满的30日前,向原发证机关申请办理延续登记手续。探矿权人申请延续登记,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巳按勘查设计组织施工,各类实物工作量完成70%以上;

(二)没有无故停工6个月以上的情况;

(三)无以采代探、非法承包、转让等违法违规行为;

(四)已依法缴纳有关规费;

(五)依法履行其他法定义务。

第二十二条 勘查项目因勘查程度提高需要继续申请探矿权的,按照探矿权延续登记的规定办理。勘查项目申请相同勘查程度的延续登记,申请人必须核减25%?50%的勘查区块面积。

第二十三条 探矿权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在许可证有效期内,向原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一)扩大或缩小勘查区块范围的;

(二)改变勘查工作对象的;

(三)经依法批准转让探矿权的;

(四)探矿权人改变名称或者地址的;

(五)变更勘查单位的。

第二十四条 申请办理探矿权变更登记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探矿权变更申请登记书;

(二)市(州)、县(市)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的审查意见;

(三)原颁发的勘查许可证;

(四)变更勘查区块范围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勘查区块图;

(五)变更勘查工作对象的,应当提交变更勘查矿种的勘查设计和实施方案;

(六)变更探矿权人名称的,应当提交变更后的探矿权人工商营业执照;

(七)变更勘查单位的,应当提交变更后勘查单位的勘查资质证书和探矿权人与勘查单位签订的勘查合同;

(八)经依法批准转让探矿权的,应当提交转让审批机关的批准文件。第二十五条 探矿权人申请变更勘查工作对象,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领取勘查许可证1年以上;

(二)已按勘查设计施工,各类实物工作量完成50%以上;

(三)无以采代探、非法转让探矿权等违法违规行为;

(四)由《分类目录》规定的第一类矿产变更到第二类矿产时,需对探矿权价款进行评估,依法缴纳有关规费;

(五)依法履行其他法定义务。

第二十六条 申请勘查项目探矿权保留的,必须在勘查许可证有效期内探明可供开采的矿体,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探矿权保留申请登记书;

(二)经评审机构审查的详查及以上工作程度的地质勘查报告;

(三)报告评审备案证明;

(四)资料汇交证明书及查明资源储量登记证书。

探矿权保留期限,最长2年。需要延长保留期的,可以申请延长2次,每次不得超过2年。保留探矿权的范围为可供开采的矿体范围。第二十七条 探矿权人申请设立采矿权的,必须坚持大矿大开、整装开发的原则,对勘查区块内已发现的矿体全部进行评价,未提交勘查区域内总体普查以上(含普查)报告的,不得提交部分区域的详查或勘探报告,不得申办采矿权。探矿权人申请设立的采矿权,大中型煤炭应达到勘探程度;非煤矿山原则上应达到勘探程度,简单矿床应达到详查程度并符合开采设计要求。已设采矿权的生产矿山利用原有生产系统申请在其深部和外围区域扩大开采的,扩大区域范围内资源勘查程度原则上应达到详查。探矿权批准转入采矿权后,应注销勘查许可证,经批准预留资源的,可依法办理相关手续。

第二十八条 探矿权人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办事,按规定缴纳相关费用,严格遵守已经批准的勘查设计和勘查协议的各项约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不再办理探矿权延续登记手续。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探矿权人的经济责任和法律责任;

(一)探矿权人不履行义务的;

(二)不诚实守信和不履行义务的;

(三)不按要求提交和汇交地质报告的;

(四)未按批准的勘查设计进行勘查的;

(五)达不到最低勘查投入的;

(六)以采代探、非法转让的;

(七)未进行探矿权年检的。

第二十九条 地勘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编制勘查设计,经批准的勘查设计要认真组织实施,作好野外原始记录,如实编写地质报告。达不到要求的,省厅将视情节严重,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并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在施工期间应注意环境保护,妥善处理“三废”,工作结束后应将探槽回填。第三十条 各级地质矿产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维护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他人依法取得探矿权的范围内进行非法勘查或者采矿活动,依法维护探矿权人的合法权益。

对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监管不严、查处不利,造成不良后果的,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第三十一条 本规定由吉林省国土资源厅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第五篇:化工装置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环境保护管理规定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环境保护管理总则、管理内容与要求、奖励与处罚等。本标准适用于**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3.管理职责

3.1.安全环保部负责全公司环境保护管理,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3.2.总经办是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管理的归口部门,负责全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管理,并对其适应性、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

3.3.各部门负责协助安全环保部开展全公司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负责管理本部门的环境

保护工作,并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4.管理内容与要求

4.1.总则

4.1.1.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保护和改善环境是公司的基本任务之一。公司环

境保护的任务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及法规标准,使公司在生产和建设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防治“三废”污染和其他公害,使所排废物符合排放标准,保护和改善公司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促进公司生产经营发展。

4.1.2.公司环境保护工作遵循的原则是:实行发展生产同环境保护并举,做到生产建设和

环境保护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和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统一提高。

4.1.3.各部门都要贯彻执行谁污染谁治理、污染集中控制、污染限期治理、建设项目环境

影响报告书、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以及排污收费、排污许可证、污染物总量控制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等国家推行的环境管理制度。

4.1.4.“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公司所有单位和全体员工都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公

司各部门都必须把环境保护作为重要任务列入工作计划,实行各个部门齐抓共管与主管部门统筹专管相结合、各级领导负责制与各级人员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相结合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4.1.5.公司和各单位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功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

4.2.环境保护管理机构及职责

4.2.1.公司成立环境保护委员会。

4.2.2.公司环境保护委员会需配备足够的适应工作需要的技术管理人员,在总经理和分管

环保的副总经理领导下负责公司和各单位的环境保护专业管理工作。

4.2.3.公司环境保护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4.2.3.1.贯彻执行国家、各级政府和**公司关于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标准、并监督

检查执行情况。

4.2.3.2.制定和修订环境保护规章制度,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和技术标准。

4.2.3.3.制定内部污染物排放指标,监督检查排污和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情况。

4.2.3.4.监督检查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执行情况,参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的审查和竣工验收。

4.2.3.5.组织领导环境监测工作。

4.2.3.6.参与处理环境污染纠纷,参与调查处理污染事故。

4.2.3.7.协同宣传教育部门对职工进行环境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对基层环境保护人员进行专

业培训,组织好环保检查,组织评选环保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4.2.3.8.组织推行清洁生产工作。

4.2.3.9.做好环境保护的基础工作和统计工作。

4.2.3.10.负责办理环境保护方面的日常管理业务。

4.3.排废管理

4.3.1.公司一切排废装置都要按照国家、地方政府和公司规定的排放标准(或排放指标)

排放废物。超过排放标准的,要积极采取处理措施,限期达到排放标准。

4.3.2.公司安全环保部可以根据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废物排放标准和公司情况,制定适

合于本公司内部管理的废物排放控制指标。各部门必须根据上级规定的排放标准(或指标)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于本单位内部管理的废物排放控制指标。

4.3.3.实行排放废物申报登记制度,按上级有关规定进行申报登记。

4.3.4.实行排放废物定量管理制度。凡有废物排放的装置,都要按照规定要求制定废物排

放定额指标,并把排废定额作为生产定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公司和装置的生产计划和工艺技术管理。

4.3.5.加强生产和设备大检修排废管理。杜绝在生产和储运过程中物料的跑冒滴漏,避免

在设备大检修时集中超标排废造成对污水处理系统的危害冲击和环境污染事故。

4.3.6.各部门都要按照规定的废物排放方式和去向排放废物。禁止乱排乱放废物,废水排

放实行清污分流,分别处理;废渣排放实行分类集中,分别处理。

4.3.7.公司安全环保部负责将废物转移至有资质的部门或单位处理。

4.4.现有污染治理

4.4.1.凡是在生产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不符合废物排放标准或环境

保护要求的,都要对超标的污染和公害源制定治理计划,限期解决。

4.4.2.凡是依托现有生产装置进行扩建、改建的项目,如现有装置有污染问题,要以新带

老把新老污染问题一并解决。凡是可通过设备大检修消除或减少的污染问题,要在设备大检修中加以解决。

4.4.3.凡是污染问题严重又没有治理办法和条件的生产装置,不准扩大生产能力,并要根

据情况有计划地进行停产或转产。

4.4.4.现有污染源治理,首先应考虑采取回收利用、循环套用等综合利用措施,不能综合利用的污染物,则采用达标处理措施。建设污染治理设施,要贯彻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要尽量采用节能低耗的先进技术和设备。

4.4.5.对生产中排出的废水的处理,统一送江阴市利港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处理。

4.4.6.对生产中排出废水的处理,实行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4.4.7.对不能综合利用的废渣,要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4.4.7.1.生活垃圾和建筑施工废物,按地方城管部门的规定送到指定的垃圾场处置;

4.4.7.2.含有一般污染物的生产废渣,按公司规定送到有资质的固废处理单位进行处置;

4.4.7.3.不论在何种场所、采取何种处理办法,都不能产生二次污染。

4.4.8.开好、管理好已建成的各种环境保护设施,充分发挥其治理污染保护环境的功能。

环境保护设施都是企业生产设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要把已建成的各种环境保护设施及时纳入公司装置的生产计划、调度、工艺技术、设备、安全等管理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和考核。环境保护设施都要按照设计规定的能力和参数操作运行,保持长

期稳定的良好状态,并不断努力提高处理水平。环境保护装置必须同配套的生产装置协同开车、停车和检修。当环境保护设施发生故障时,生产装置要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或停止排污,以防止发生对环境的污染。环境保护设施脱离配套生产装置而停用或拆除,必须向公司申报,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停用或拆除任何环境保护设施。

4.4.9.各种“三废”处理和环境保护设施建设项目要纳入各单位的计划、资金和建设管理部

门统一管理。凡计划批准建设的项目,要保证资金、设备、材料和施工力量的供应和落实;凡拨付给“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设施建设的资金、设备和材料,不准转移或挪用于其他项目。

4.5.新污染的预防

4.5.1.一切新建、扩建、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包括引进项目,统称建设项目),都必须认

真执行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实行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批制度和防治污染及其他公害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

4.5.2.一切建设项目都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办事,每个程序阶段的环境保护要求

和审批规定都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执行。

4.5.3.在产品开发和设计中,要积极开发和采用无毒无害或低毒低害的原料,采用不产生

或少产生污染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最大限地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尽可能在生产过程中把污染物减少到最低限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避免或抑制污染物的无组织排放。环境保护工程设计应因地制宜地采用行之有效的治理和综合利用技术。

4.5.4.实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责任制。各部门都必须按照规定的职责做好工作,把好项目

建设关,防止产生新污染。各部门对本部门所有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全面负责;项目负责人负责该项目建设中各项环境保护规定和标准的贯彻落实,对项目的环境保护总体工作和效果负责;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对项目评价质量和结论负责;设计单位对项目排废及其综合利用、处理技术的合理性,先进性和环境保护总水平和总效果负责;施工单位对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施工质量负责;建设管理和生产管理部门对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考核结论负责。

下载化工地质工作计划管理若干规定 (优秀范文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化工地质工作计划管理若干规定 (优秀范文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化工装置环境监测管理规定[定稿]

    环境监测管理规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环境监测管理的管理内容与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环境监测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环境监测管理办法......

    化工原辅材料管理规定

    中煤化工原辅材料管理规定 一:本规定适用于入厂原料和包装材料的整个评价放行流程和管理程序。 二:原材料的评价与放行流程 1.仓库收到原材料后,首先登记相关台帐,检查货物数量......

    化工系统节约用水管理规定(合集5篇)

    化工系统节约用水管理规定.txt“我羡慕内些老人 羡慕他们手牵手一直走到最后。━交话费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话那么值钱。 化工系统节约用水管理规定(1991年2月14日化学工业部令第3号发......

    09.105化工原材料使用管理规定

    **分公司企业标准 化工原材料使用管理规定 QG/SHCZ 09.105-2008 (A/0)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化工原材料管理的职责划分、内容和要求、检查和考核。 本标准适用于化工原材料的......

    化工建设项目试生产安全管理规定

    化工建设项目试生产安全管理规定一、总则 1.为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对化工建设项目试生产的安全管理,保障人员安全及生产装置的正常运行,特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适用于新建化学......

    化工系统节约用水管理规定(最终版)

    化工系统节约用水管理规定 (1991年2月14日化学工业部令第3号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根据化工生产用水的特点,加强用水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挖掘......

    实用的化工工作计划[优秀范文5篇]

    实用的化工工作计划四篇时光飞逝,时间在慢慢推演,迎接我们的将是新的生活,新的挑战,此时此刻需要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好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化工工作计划4篇,......

    有关化工工作计划汇总(大全)

    有关化工工作计划汇总五篇时间过得太快,让人猝不及防,我们又将迎来新的喜悦、新的收获,现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计划,就是在准备做计划吧。相信大家又在为写计划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