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建库技术探讨 - 四川师范大学
基于GIS平台的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系统建库技术研究
邓 青 春
(四川师范大学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
摘 要:在探讨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空间数据库建库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从基础地理空间信息和土地利用规划专题信息两大方面对土地利用规划信息进行分类及对数据进行编码,并研究基于GIS平台土地利用规划空间数据库建库流程,并分析和总结建库的关键技术。
关键词:GIS;土地利用规划;建库流程;技术
Study on Spatial Database for Land-use Planning Based on GIS System
DENG Qing-Chun
(The SCHOOL of Geography and Resource Sciences,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Chengdu 610066,Sichuan)
Abstract: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demand of building spatial database for land use planningand the foundation geographyinformation and the land utilization plan topic information, the programming information of land use planning is classified and coded.And analysis the process and essential technology during building the database based on GIS.
Key words:GIS;land-use planning;building database process;technology
参考文献:
[1] 国土资源部.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试行)[S]
[2] 国土资源部.县(市)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试行)[S].[3] 国土资源部.县(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指(试行)》[S].[4]阮晓兵 浅谈县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设.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系统 2005. 12
[5]李景文,黄钧华.桂林市土地利用规划空间数据库的建立方法.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3.10
[6]黄照强,黄杏元. 新一代土地资源信息系统的开发与设计研究[J]. 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11
[7]廖一兰,王亚华,孙在宏.基于GIS的土地利用数据建库模式研究.农机化研究,2006.2
[8]GIS数据建库基本思想地理信息系统空间站
第二篇:基本农田数据建库流程
基本农田建库 基本农田术语与定义
1.1基本农田
是指按照一定时期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不得占用的耕地。
1.2基本农田保护区
是指为对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而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依照法定程序确定的特定保护区域。
1.3基本农田保护片(块)
是指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划定的具体的基本农田地块。
1.4基本农田图斑
是指在基本农田保护片(块)界线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地类图斑。资料收集与整理
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技术规程》—— 5资料收集与整理)采集基本农田保护片(块)界线和属性的方法
见(《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基本农田调查技术规程》—— 6调查上图)入库前数据要求——图形及属性
我们只需要划定好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填好入库前必填的属性即可,其他属性值的填写由程序自动维护完成。
4.1图形数据检查
(1)要素是否闭合;(2)要素是否相互重叠;(3)要素弧段是否重点、共点、是否自相交、是否有悬挂线、是否相交;(4)基本农田保护片(块)的数据不能跨村(行政区)。
4.2属性赋值
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层的图层名、表名及字段如下图所示:
用户只需要对LOCALID和DWID赋值即可,用村层通过空间关系属性赋值来维护。如下图,用“编辑功能——空间关系属性赋值”分别将村层的LOCALID和DWID的值复制到基本农田保护片块的LOCALID和DWID里。
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赋值同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层。另外基本农田保护区的BHQBH字段需要我们手工来赋值,要求保护区编号为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乡级代码+保护区次序码(2位流水代码)。
赋完值后检查LOCALID和DWID值是否赋全。5 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入库后数据维护
数据图形及属性检查完成后入库,后面就都由程序自动来完成。
5.1椭球面积计算
用“数据维护——数据库维护工具——椭球面积维护”来计算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片块的椭球面积。设置好参数,分别选择这两个表,回填字段填JBNTMJ。
5.2基本农田编号维护
用“数据维护——数据库维护工具——基本农田编号维护”来维护基本农田保护片块的BHPKBH、基本农田图斑的JBNTTBBH。编号规则和二调的保持一致。
基本农田图斑里的图斑编号不变,采用土地利用数据库中的图斑编号,不另行编排。
5.3计算基本农田面积
在行政区树里找到要计算的基本农田的村(乡,县),在节点上点右键弹出快捷菜单里计算基本农田面积。在弹出的对话框里选择椭球面积的单选按钮,选择基本农田图形入库,系统会自动根据基本农田保护片块范围裁剪出基本农田保护图斑,并将数据自动入到基本农田保护图斑层(裁出的基本农田保护图斑对数据库中的地类图斑无任何影响,不会破坏地类图斑)。
选择了椭球面积的单选按钮,点确定后会弹出计算椭球面积的参数,填写完点确定即可。如下图所示。
5.4目标标识码维护
用“数据维护——数据库维护工具——编号维护”来维护基本农田保护片块和基本农田图斑的BSM 输出基本农田分类面积汇总表
连接数据库进入管理软件(cis),在行政区树上点右键选择二调基本农田分类面积汇总表。或是在统计分析菜单下标准二调统计表生成里(以后功能更新后)输出基本农田图件
7.1图廓模版设置
首先可在“制图功能——图廓设置——设置图廓模版”里对基本农田图件进行模版的设置,包括基本农田行政区图和基本农田分幅图。如下图所示。
7.2查询基本农田图件
在行政区树上点击右键选择基本农田制图,或在分幅列表里查询基本农田图。
第三篇:四川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考试复习提纲
现代教育技术
名词解释:
1、微格教学模式:借助现代化的声像视听媒体,把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分解成一个个可以单项把握的技能训练点,让学生细心揣摩、尝试,通过摄录、回放、自评、互评、纠正、重试等步骤,达到教态自如、技能熟练的目的、这种教学模式被称为“微格教学模式”。
2、信息素养: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
3、教学设计:是在分析教学需求与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确立解决教学问题的步骤和方案,通过评价反馈来检验方案实施的效果,并修订完善的方案,以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规划过程和操作程序。
4、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含义:目的是将传播理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等基础理论,在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系统地应用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形成经过验证、能实现预期功能的教与学系统。
5、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运用适当的科学方法及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与学的过程、结果及其中资源进行量化评估的过程。
6、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7、教育技术:是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这里所说的“技术”,既包括有形(物化形态)的技术,也包括无形(智能形态)的技术;既包括现代技术,也包括传统的技术。
8、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是教育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9、信息技术:指一切能够扩展人类有关器官功能的技术,主要指与信息的产生、获取、表征、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有关的科学技术。
10、教学模式: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建立的,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教育理论支持下形成的一种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或关于教学过程的稳定结构形式。
11、“香农——韦弗”模式将传播过程分为七个组成部分:信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反馈、干扰。传播的过程是传播者把要提供的信息,经过“编码”,即制成某种符号,通过空气、纸张、身体等传播媒体或手段传递给接受者。接受者收到信息后经过“译码”才能理解这些符号的信息和内容。同时有效的传播还要求传播者和接受者的“经验范围”有相当的重叠部分,即传播者和接受者双方存储的经验有若干共同的地方。
12、多媒体:是指文本、图形、图像、声音等信息载体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
13、媒体素材:传播教学信息的基本材料单元,可分为文本类素材、图形(像)类素材、音频类素材、视频类素材、动画类素材五类。14、15、现有的数字化媒体素材:声音、图形、图像、多媒体四类。
多媒体创作工具:是指能够集成处理、统一管理多媒体信息,使之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生成多媒体应用软件的编辑工具。
16、多媒体课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用于教学的计算机多媒体应用软件。
17、网络课件:是一种根据预定的教学目的,对教学内容经过教学设计、以网页形式组织多媒体信息元素来完成制作并运行在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软件。
18、多媒体课件开发中,一般需要经历需求分析、课件设计、课件制作、测试与评价、发布与应用五个步骤。
19、WIKI网络协作工具: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模式。
定义:中文译名维基。它是面向群体的写作是写作的一种超文本系统,同时也包括一组支持这种写作的辅助工具,参与创作的人,也被称为维客。
20、信息素养:信息的获取、评价、加工、传递、表达、使用的意识和能力。
论述题:
1、信息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能力方面的要求?
(1)教师应该具备新型的教育观念,应能充分了解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了解信息化对教育领域的影响,认识教育信息化对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并能充分认识到教师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保证。教师将成为教学的指导者、教学资源的组织者。
(2)教师应该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包括教育心理学理论、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系统方法和媒体教学理论,并遵循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规律。
(3)教师应该了解各种媒体知识,会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会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并掌握媒体的教学应用手段和方法。
(4)教师应该掌握和运用信息技能,重视和应用信息资源,能进行信息检索、加工和利用;能编写电子教案,制作电子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能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和进行教学管理工作;能收集、统计、处理、评价教学信息。
(5)教师应掌握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能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合理的教学过程,并积极寻求优化教学的活动、方法和手段,并能对教学资源、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6)教师应了解和研究各种教学模式,能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与教学需求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能构建和尝试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和学生的交互活动。(7)教师应能实施信息技术和本专业课程教学的整合、不同学科之间教学内容的整合、各种学习资源的整合。
(8)教师应能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新型学习方式,结合课程学习开展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的学习活动;鼓励学生逐步参与教学,逐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并指导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电子作品集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综上所述,师范院校的学生和中青年教师要努力学习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积极探索和构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新模式。
2、声音的获取与存储?
录音、剪辑、制作MIDI音乐、购买数字音频库、网上下载。
存储:wav、midi、mp3、cd、wma;
3、文字的获取与存储?
输入文字、图形识别(扫描以及扫描软件的使用)、语音识别、网上下载。存储:txt、doc(docx)、html、rtf格式
4、图形的获取与存储?
设备输入、编辑创作、屏幕图片捕捉、图片库与网上下载 存储:bmp、jpg、jpeg、gif、png、tif、tiff、psd、wmf、cdr格式
5、矢量图:是通过一组指令集来描述图形的,这些指令描述构成一幅图的所有直线、圆、圆弧、矩形、曲线等的位置、维数、大小、颜色和形状。
优点:存储空间小,分辨率完全独立,在图片的尺寸放大或缩小过程中图片的质量不会受到丝毫影响。
缺点:是用数学方程来描述图片,运算比较复杂,而且所制造出的图片色彩显示比较单调,图片看上去比较生硬。
应用场合:在教学中常用于线框图及图形层次感不太丰富的示意图的表现。(Coreldraw、ILLUSTRATOR、Photoshop)
6、位图:即位映射图,它是由描述图像中各个像素点的强度与颜色的数位集合组成的。优点:色彩显示自然、柔和、逼真;
缺点:存储空间相对比较大,在尺寸放大或缩小的转换过程中会产生失真等。
应用场合:在教学中,位图图形适合表现比较细致、层次和色彩比较丰富、包含大量细节的图片。(通过扫描仪、摄像机、数码相机等输入设备)
5、图像的获取与存储?
视频采集、动画制作、录屏软件、视频剪辑、购买图像库与网上下载。存储:gif、swf、flc(动画图像);avi、mpg、rm、asf、dat、mov、flv(视频)
7、信息化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教学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的确定)
制定教学策略(教学活动程序:传递——接受程序、引导——发现程序、示范——模仿程序、情感——陶冶程序、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谈活法、讨论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教学组织形式)
数字媒体与资源的选择(要依据教学任务、要根据教学内容、要依据学生的需要和水平、要依据一定的教学条件)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的价值判断,也是改进教学设计方案的依据)种类:(1)按照评价功能分类:
诊断性评价:摸底考试、问题评析;
形成性评价:主要目的是及时获取反馈信息(课堂小测验、教学检查)总结性评价:期终考试、教学评估。(2)按照评价基准分类:
相对评价: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劣。(常模参照测验)绝对评价:将教学评价的基准建立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之外,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劣。(标准参照测验)自身评价:是指把被评对象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一个被评对象的若干面相互比较,其目的是比较被评对象的自身状况,判定该对象在自身发展或自身各个方面的变化情况。
8、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必须有效与课程改革配合进行,在促使学生注重科学探究学习、体验式学习及交流与合作学习,最终走向自主创新学习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与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态度与能力作为目标;
(3)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对21世纪人才的特殊要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培养学生形成心细 素养的有效途径;(4)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各学科教师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广泛应用计算机以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简述当前教学评价传统评价相比具有的特点。
(1)评价功能发生变化: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具体表现:由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到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由选拔和甄别功能到关注学生成长和进步,促进学生的发展的功能;优选巴士和教育的学生,到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转化;由关注教师已有的工作业绩达标情况到关注促进教师的发展与主动参与。
(2)评价指标方面变化:更加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具体表现在:改变过分关注学生学业成就,对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考察,关注学业成就和个体发展;综合评价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学会创新与合作;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指标。
(3)评价方法方面的变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转变过分强调量化;改变单
一、简单的评价方法,实施多样化的评价方法。
(4)评价主体方面的变化: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变被评价者被动接受评价,让他们主动参与评价;改变单一的评价主体为多元化评价主体。(5)评价重心的转移:改变过分关注结果(面向过去的评价)为关注过程(面向未来的评价)。
简略:评价功能方面变化: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
评价指标方面变化:更加重视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评价方法方面变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评价主体方面的变化: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评价重心的转移:改变过分关注结果为过程。
10、媒体教学理论:代表人物、代表理论;“经验之塔”基本内容、理论要点、启示? 理论:戴尔认为,人们所学习的知识,一是由自己的直接经验获得,二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戴尔的“经验之塔”把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各种经验,依照他们的抽象程度,分为3大类10层次,形成金字塔的结构,3大类由下往上一次是“做的经验”“观察的经验”“抽象的经验”。启示:“经验之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趋于抽象;教育不能满足于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化发展,要形成概念;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渡到抽象;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学,教育媒体,可以使教学更为具体,直观,从而获得更好的抽象效果;视听媒体能为学生提供较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
11、行为理论、认知理论、建构理论的主要内容?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学习是知觉的重新组合,而不是刺激与反映的连接
2.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顿悟的
3.学习的外在强化并不是学习产生的必然因素,应该强调的是学习的内在动机和学习活动本身的内在强化作用。
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
1.学习是刺激与反映的连接 2.学习过程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直到最后成功的过程
3.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2.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第四篇:四川师范大学文件
四川师范大学文件
校办发〔2012号
四川师范大学关于2012年中秋节、国庆节
放假安排和教学调整的通知
校内各单位: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的放假安排,学校今年中秋节、国庆节放假时间为9月30日至10月7日,共8天,10月8日上班。9月29日(周六)补上10月4日(周四)的课程。
放假期间,各单位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如遇重大突发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全校师生员工平安祥和地度过节日。
特此通知。
二〇一二年九月三日
主题词:中秋节 国庆节 放假抄送:中共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办公室四川师范大学学校办公室2012年9月3日印发
第五篇: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建库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建库
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简介
(一)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概念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全称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与指挥系统。它综合运用计算机、无线网络、遥感影像、gps全球定位等技术,利用gis基础地理信息,采用万米单元网格管理法、城市部件管理法、城市事件管理法,实现监督与指挥两个管理职能轴心分离的管理新模式,通过信息化管理内在的系统性、网络性、程序性和透明性,推进城市管理资源优化整合,管理流程科学再造,管理主体多元参与,使系统成为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的组成部分
(1)社区以上境界数据;(2)单元网格数据;(3)监督网格数据;(4)城市部件数据;(5)地理编码数据;(6)地形数据;(7)城市管理部件图集;城市管理部件手册;(8)城市管理单元网格图集;(9)城市管理监督网格图集。
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基础数据的采集
(一)成果的基本规格和要求
1.部件定位精度要求。(1)a类,中误差≤±0.5m,包括空间位置或边界明确的部件,如井盖、路灯等。(2)b类,中误差≤±1.0m,包括空间位置或边界较明确的部件,如垃圾箱、亭、户外广告等。(3)c类,中误差≤±10.0m,包括空间位置概略表达的部件,如桥梁、停车场等。
2.单元网格划分与编码规则。
划分规则:(1)法定基础原则;(2)属地管理原则;(3)地理布局原则;(4)面积适当原则;(5)现状管理原则;(6)方便管理原则;(7)负载均衡原则;(8)无缝拼接原则;(9)相对稳定与原则。
编码规则:一个单元网格应有唯一的标识码。单元网格标识码共有15位数字组成,依次为:6位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3位街道(镇、乡)代码,3位社区(村)代码和3位单元网格顺序码
3.城市部件分类与编码规则。城市部件分类:按照gb/t30428.2-2013《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第2部分:管理部件和事件》的规定分5大类121小类,其中公用设施包括58个小类,交通设施包括31个小类,市容环境设施包括13个小类,园林绿化设施包括10个小类,其他部件包括9个小类。
城市部件标识码:每个部件的标码具有唯一性。部件标识码由10位部件代码和6位顺序代码组成。城市管理部件标识码共有16位数字,分为四部分:市辖区代码(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大类编码、小类编码、顺序代码。
4.城市地理编码规则。地理编码数据库以点、线、面方式表现城市地理实体。通过地理编码实现地址空间的相对定位,可以使城市中的各种数据资源通过地址信息反映到空间位置上来,提高空间信息的可读性,在各种空间范围行政区内达到信息的整合。通过地理编码技术对城市部件进行分类分项管理,最终实现城市管理由盲目到精确,由人工管理到信息管理的转变。
(二)部件普查
1.部件普查内容及方法。城市部件普查的内容包括部件的空间位置普查、部件的属性信息普查和部件照片的拍摄。
部件的属性信息包括部件的基本属性和附加属性,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进行。部件的基本属性包括标识码、部件名称、专业部门(包括主管部门、权属单位和养护单位)、所在单元网格、部件状态、初始日期、变更日期、数据来源等;部件的附加属性是根据行业特点和专业需要增加的属性项,如井盖部件的材质。
2.部件普查范围界定。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普查以城市道路为主,包括属于城市市政管理的公共区域和部分居民区内的各项地上设施,不包括地下的市政管线和其它非公共区域内的设施.(三)数据建库
采用arcinfo的shp格式或无压缩的e00格式,将调查后的部件的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信息逐一核实后输入到部件数据库中,形成完整的部件库。其中,部件的属性以城市部件采集数据、地址普查数据、单元网格划分数据、社区以上境界数据为基础,按照部件数据属性信息表进行属性录入。
三、经验和技巧
通过数字城管普查项目的实际生产,我们不断的探索普查方法,总结出一种最优化的数据普查手段。通常是以大比例尺地形图为工作底图,采用外业调绘的部件普查方法。该方法受工作底图精度和作业人员经验限度较大,部件普查的位置精度难以控制。一般采用网络rtk定位配合全站仪数字化采集的方法进行部件密集区域的数据采集,采用手持激光测距仪进行测距交汇定位的方法进行部件稀疏和隐蔽区域的数据采集,是部件定位精度和数据普查作业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为今后基础数据普查探索出一条科学、高效的技术途径。
四、结语
数字城管的建设意义很大,有很高的政治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到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加强社会管理,改善公共服务的重要意义。有很大的经济意义,城市管理效率的提高,节约了各方面的成本和资源,提高了政府工作效率。有很深远的社会效益,改善了城市环境,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市民参与度提高,市民对镇府工作更加满意,同时促进了城市生活环境和投融资环境,增加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提高了信息化建设水平,带动了其他方面的信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