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与对策分析
小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与对策分析 班级:08化工二班学号:2008131012姓名:刘津键
指导老师:李志平
(吉首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本文从小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紧迫性入手,分析了小煤矿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在资金、技术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今后小煤矿地质环境治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
关健词:小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对策
1.引言
煤炭资源开发常伴随地表塌陷、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等地质环境灾害。据不完全统计,国每采1万t煤炭就有近4亩的耕地被毁坏[lj;目前仅安徽两淮地区采煤塌陷面积已超400km,固体废弃物堆放占压土地47kmZ川。矿山地质环境恶化破坏了矿区生态环境,国家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危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我国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在工程实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一7〕。截至2005年底,我国年生产能力在30万t以下的小型煤矿有24055座,占煤矿总数的95%;其生产能力为n.04亿t,占全国煤矿总生产能力的48.8%川,小煤矿在国民经济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环境意识、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小煤矿在矿山地境保护和治理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小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指出质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今后小煤矿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2.地质环境治理的紧迫性
2.1地质环境破坏严重
由于小煤矿开采煤层大多在浅部,开采后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地表塌地裂缝、地表水渗漏等。小型煤矿开采资源多为大型煤矿的边角、独立块段或各种煤柱,这域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同时上部岩层已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形,从而造成对地表土及地下水的巨大破坏。部分小煤矿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实行掠夺式开采,采富弃贫,乱采滥挖,煤、等任意堆放,使得矿区及周边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2.2社会影响巨大
小煤矿大多集中于老矿区,矿区人口相对密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常引发一系列社会问如采空塌陷造成土地损毁、民居损坏,使本就积贫少地的当地居民更是雪上加霜;由于研石等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大量有害物质在雨水淋滤等作用下溶出污染空气、土壤、水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因此矿区地质环境破坏已不仅是一个生态环境个关系类存加质境恢复和治理工作,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提高矿区生产和生活用地质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及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
3.环境治理现状
3.1历史欠账较多
小煤矿大多是在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大量需求的背景下建设的,受经济利益驱动,小煤“重开发、轻保护”的观念普遍存在,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对地质环境破坏的严重果认识不够。小煤矿数量众多,在开采过程中造成矿区地表塌陷、水体污染、土壤植被等质环境破坏,根本不进行矿山环境恢复,现在许多小煤矿已经停产,遗留下来的矿山环境坏问题严重;同时由于资金投人少,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进展缓慢,遗留下来的矿山地质环欠账得不到有效偿还,新的矿山环境破坏现象又在加重,形成了恶性循环。目前我国小煤地表塌陷复垦率仅10%左右。
3.2资金不足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往往需要投人大量的资金。目前,小煤矿作为集体或股份制企业,强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投人看做企业负担,不愿也大量资金投人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而目前国家投人的有限资金主要放在国有大中型矿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上。这样就造成国家资金投不到,企业资金投人不足;加之小煤矿开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和污染具有点多、面广和量大的特点,导致治理速度缓慢,矿山环境化的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
3.3技术障碍较多
目前,我国小煤矿普遍存在各项基础地质资料调查研究不够以及地质环境监测资料匾等问题。多数小煤矿没有专门的地质环境专题调查和地质环境监测资料,使得治理工程计依据不够充分。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情况,地质遗迹赋存情况,地面塌陷情况等急需通过详细的、系统的调查,摸清底数,并通过认真分析评价,找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体方案和措施,为地质环境治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小煤矿数量众多,地质条件复杂,采滥挖,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基本无规律可寻,这些都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带来不便。小煤矿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时还存在较多的技术问题,如环境治理时,在土地复垦、植被修复等工程中无经验环境修复和治理效果差在矿山表土剥离时往往忽略了需要保存原有表层、亚层土壤问题,给后期的土地复垦带来技术和经济困难。
3.4责任不清
小煤矿大多建在国有大中型煤矿矿区范围内,矿区受大矿长期开采影响,地表产生了大面积塌陷和土地占压,小煤矿在此基础上开采,进一步加剧了塌陷范围和深度,因此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就存在责任如何分配的问题。小煤矿认为地质环境破坏主要是由大矿开采造成的,应由其承担主要治理任务,因而存在依赖心理,不愿承担地质环境治理任务。且在同一矿区范围内往往存在多家小型煤矿,虽然其开采范围、深度和开采煤层不同,但对同一范围内的地表塌陷、水体、植被和土壤等地质环境破坏重复影响,因此也存在责任不明确和相互推卸责任等问题。此外在小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还发现,由于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区内土地所有权不归小煤矿所有,造成它们一方面不敢轻易在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开展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另一方面也担心治理后得不到收益,从而不愿投资。
4.对策及建议
4.1统一思想、增强环保意识
目前小煤矿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开展得不理想,主要是由于矿山业主环保意识淡薄,思想重视不够。因此应重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力度,从思想上彻底转变过去重经济、轻保护的狭隘意识,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①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并重,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②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③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4.2完善保证金制度、拓宽融资渠道
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收缴制度。尤其是在目前煤炭行业经济效益较好的情况下,催缴矿山环境保证金时机已成熟;对于少数流动资金紧张的企业,可以实行有计划地分期交纳。这样就保证了煤矿生产及后期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需要的大量资金有了保证,为环境治理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矿山地质环境特别是采空塌陷土地的恢复和综合治理投资大、周期长、涉及面广,应建立多渠道资金投人机制,分门别类探索不同的投资方式。如:对于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采矿权人灭失的,则以政府投资为主;现在仍在生产的国有或国家控股企业,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新建和正在生产的其他矿山企业,由企业单独承担治理责任;也可制定一系列鼓励投资治理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按比例享受收益分配,以解决资金投人这一难题。
4.3建立技术保障机制
加强矿山基础地质调查和资源开采规划工作,查清矿区内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和地质灾害隐患情况,进一步掌握矿山地质环境发展变化趋势。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配备一定的技术力量和必要的监测仪器及设备,健全
监测网络,随时监测,通过监测及时掌握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变化规律,预测矿山地质环境发展变化趋势,从而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针对治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技术困难,可由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集中培训、交流,遇到典型情况,组织专家现场指导。同时应加强治理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地质环境治理效果。
4.4责任明确、任务分担
“谁破坏、谁治理”这是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实施中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小煤矿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开展得不顺,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责任不清。“三家抬”模式闭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主要特点是明确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责任分工,突出了矿山企业的主要责任,使其在规划和生产过程中就十分注重矿山环境保护,避免了重蹈先破坏、后治理”复辙,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为矿山环境恢复创造了条件;此外,明确了政府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中的责任,通过其在企业和居民之间的协调作用使得治理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也明确了政府本身在矿山环境恢复中的环保责任和具体指标。只有这样政府才乐得多方面通力合作,把小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做好,从而利于国家,利于企业,利于人民。
5.结语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认清小煤矿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紧迫性,摸清小煤矿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资金、政策及技术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充分调动矿山业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企业、社会及个人齐参与,才能促进小煤矿走“生态矿山”、“绿色矿山”建设之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德深,范学理,刘文生.采煤区覆岩与地表沉陷控制技术研究及展望[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8,8(3):51一54.〔2〕徐良骥,严家平,高永梅.安徽省两淮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技术[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7,35(6):37一40.〔3〕黄铭洪,骆永明.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恢复[J〕.土壤学报,2003,40(2):161二169.〔4〕葛维琦.中国煤矿采空区塌陷灾害治理对策[J〕.中国能源,2004,26(10):27一30.〔5〕昊和政,郑薇.我国矿山生态环境及生态恢复技术的现状[J〕.探矿工程,2008(7):46一48.〔6〕匡文龙,邓义芳.采煤塌陷地区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与防治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1):116一120.〔7〕梁凯,兰井志,郑伟.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建议「J〕.环境经济,2007(11):19一22.〔8〕黄学满.我国小煤矿灾害事故原因剖析及防治对策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35(6):76一79.〔9〕刘承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三家抬”模式〔J〕.中国矿业,2007,16(9):45一47.者简介:黄河(1976一),男,博士,主要从事环境岩土工程方面研究。
第二篇: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与对策分析
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与对策分析
刘光华王一纯
(山东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 山东 兖州 272100)
摘要: 本文从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紧迫性入手,较为详细的分析了煤矿地质环境治理现状以及治理工作在资金、技术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本着谁开发,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真正使煤矿地质环境得到有效的治理。
关词健:煤矿;地质环境;现状;治理对策
煤炭资源开发常伴随地表塌陷、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等地质环境灾害。据不完全统计,国每采1万t煤炭就有近4亩的耕地被毁坏[lj;目前仅安徽两淮地区采煤塌陷面积已超400km,固体废弃物堆放占压土地47kmZ川。矿山地质环境恶化破坏了矿区生态环境,国家经济建设带来了巨大危害,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目前我国在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在工程实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一7〕。截至2005年底,我国年生产能力在30万t以下的小型煤矿有24055座,占煤矿总数的95%;其生产能力为n.04亿t,占全国煤矿总生产能力的48.8%川,小煤矿在国民经济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环境意识、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小煤矿在矿山地境保护和治理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小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现状,指出质环境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今后小煤矿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2....地质环境治理的紧迫性地质环境治理的紧迫性地质环境治理的紧迫性地质环境治理的紧迫性 2....1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地质环境破坏严重地质环境破坏严重 由于小煤矿开采煤层大多在浅部,开采后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更为明显,主要表现为地表塌地裂缝、地表水渗漏等。小型煤矿开采资源多为大型煤矿的边角、独立块段或各种煤柱,这域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同时上部岩层已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形,从而造成对地表土及地下水的巨大破坏。部分小煤矿追求短期经济利益,实行掠夺式开采,采富弃贫,乱采滥挖,煤、等任意堆放,使得矿区及周边环境受到严重污染。2....2社会影响巨大社会影响巨大社会影响巨大社会影响巨大 小煤矿大多集中于老矿区,矿区人口相对密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常引发一系列社会问如采空塌陷造成土地损毁、民居损坏,使本就积贫少地的当地居民更是雪上加霜;由于研石等长期暴露于空气中,大量有害物质在雨水淋滤等作用下溶出污染空气、土壤、水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因此矿区地质环境破坏已不仅是一个生态环境个关系类存加质境恢复和治理工作,改善矿区生态环境,提高矿区生产和生活用地质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及以人为本的发展目标。3....环境治理现状环境治理现状环境治理现状环境治理现状 3.1历史欠账较多历史欠账较多历史欠账较多历史欠账较多 小煤矿大多是在我国经济发展对能源大量需求的背景下建设的,受经济利益驱动,小煤“重开发、轻保护”的观念普遍存在,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对地质环境破坏的严重果认识不够。小煤矿数量众多,在开采过程中造成矿区地表塌陷、水体污染、土壤植被等质环境破坏,根本不进行矿山环境恢复,现在许多小煤矿已经停产,遗留下来的矿山环境坏问题严重;同时由于资金投人少,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进展缓慢,遗留下来的矿山地质环欠账得不到有效偿还,新的矿山环境破坏现象又在加重,形成了恶性循环。目前我国小煤地表塌
陷复垦率仅10%左右。3.2资金不足资金不足资金不足资金不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往往需要投人大量的资金。目前,小煤矿作为集体或股份制企业,强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把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投人看做企业负担,不愿也大量资金投人到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而目前国家投人的有限资金主要放在国有大中型矿地质环境治理项目上。这样就造成国家资金投不到,企业资金投人不足;加之小煤矿开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和污染具有点多、面广和量大的特点,导致治理速度缓慢,矿山环境化的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3.3技术障碍较多技术障碍较多技术障碍较多技术障碍较多 目前,我国小煤矿普遍存在各项基础地质资料调查研究不够以及地质环境监测资料匾等问题。多数小煤矿没有专门的地质环境专题调查和地质环境监测资料,使得治理工程计依据不够充分。矿山开采对地质环境的破坏情况,地质遗迹赋存情况,地面塌陷情况等急需通过详细的、系统的调查,摸清底数,并通过认真分析评价,找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体方案和措施,为地质环境治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小煤矿数量众多,地质条件复杂,采滥挖,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基本无规律可寻,这些都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带来不便。小煤矿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时还存在较多的技术问题,如环境治理时,在土地复垦、植被修复等工程中无经验环境修复和治理效果差在矿山表土剥离时往往忽略了需要保存原有表层、亚层土壤问题,给后期的土地复垦带来技术和经济困难。3.4责任不清责任不清责任不清责任不清 小煤矿大多建在国有大中型煤矿矿区范围内,矿区受大矿长期开采影响,地表产生了大面积塌陷和土地占压,小煤矿在此基础上开采,进一步加剧了塌陷范围和深度,因此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就存在责任如何分配的问题。小煤矿认为地质环境破坏主要是由大矿开采造成的,应由其承担主要治理任务,因而存在依赖心理,不愿承担地质环境治理任务。且在同一矿区范围内往往存在多家小型煤矿,虽然其开采范围、深度和开采煤层不同,但对同一范围内的地表塌陷、水体、植被和土壤等地质环境破坏重复影响,因此也存在责任不明确和相互推卸责任等问题。此外在小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中还发现,由于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区内土地所有权不归小煤矿所有,造成它们一方面不敢轻易在不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开展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另一方面也担心治理后得不到收益,从而不愿投资。4....对策及建议对策及建议对策及建议对策及建议 4.1统一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思想、、、、增强环保意识增强环保意识增强环保意识增强环保意识 目前小煤矿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开展得不理想,主要是由于矿山业主环保意识淡薄,思想重视不够。因此应重点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力度,从思想上彻底转变过去重经济、轻保护的狭隘意识,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①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和经济增长并重,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②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③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4.2完善保证金制度完善保证金制度完善保证金制度完善保证金制度、、、、拓宽融资渠道拓宽融资渠道拓宽融资渠道拓宽融资渠道 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相关规定,严格执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收缴制度。尤其是在目前煤炭行业经济效益较好的情况下,催缴矿山环境保证金时机已成熟;对于少数流动资金紧张的企业,可以实行有计划地分期交纳。这样就保证了煤矿生产及后期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需要的大量资金有了保证,为环境治理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矿山地质环境特别是采空塌陷土地的恢复和综合治理投资大、周期长、涉及面广,应建立多渠道资金投人机制,分门别类探索不同的投资方式。如:对于计划经济时期遗留的,采矿权人灭失的,则以政府投资为主;现在仍在生产的国有或国家控股企业,由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新建和正在生产的其他矿山企业,由企业单独承担治理责任;也可制定一系列鼓励投资治理的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按比例享受收益分配,以解决资金投人这一难题。4.3建立技术保障机制建立技术保障机制
建立技术保障机制建立技术保障机制 加强矿山基础地质调查和资源开采规划工作,查清矿区内矿山地质环境破坏和地质灾害隐患情况,进一步掌握矿山地质环境发展变化趋势。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是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配备一定的技术力量和必要的监测仪器及设备,健全 监测网络,随时监测,通过监测及时掌握矿山地质环境动态变化规律,预测矿山地质环境发展变化趋势,从而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针对治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技术困难,可由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工程技术人员集中培训、交流,遇到典型情况,组织专家现场指导。同时应加强治理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地质环境治理效果。4.4责任明确责任明确责任明确责任明确、、、、任务分担任务分担任务分担任务分担 “谁破坏、谁治理”这是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实施中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小煤矿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开展得不顺,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责任不清。“三家抬”模式闭是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措施,其主要特点是明确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责任分工,突出了矿山企业的主要责任,使其在规划和生产过程中就十分注重矿山环境保护,避免了重蹈先破坏、后治理”复辙,最大限度地从源头为矿山环境恢复创造了条件;此外,明确了政府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工作中的责任,通过其在企业和居民之间的协调作用使得治理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也明确了政府本身在矿山环境恢复中的环保责任和具体指标。只有这样政府才乐得多方面通力合作,把小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做好,从而利于国家,利于企业,利于人民。5....结语结语结语结语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认清小煤矿地质环境治理工作的紧迫性,摸清小煤矿地质环境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资金、政策及技术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充分调动矿山业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企业、社会及个人齐参与,才能促进小煤矿走“生态矿山”、“绿色矿山”建设之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1〕赵德深,范学理,刘文生.采煤区覆岩与地表沉陷控制技术研究及展望[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1998,8(3):51一54.〔2〕徐良骥,严家平,高永梅.安徽省两淮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技术[J〕.煤田地质与勘探,2007,35(6):37一40.〔3〕黄铭洪,骆永明.矿区土地修复与生态恢复[J〕.土壤学报,2003,40(2):161二169.〔4〕葛维琦.中国煤矿采空区塌陷灾害治理对策[J〕.中国能源,2004,26(10):27一30.〔5〕昊和政,郑薇.我国矿山生态环境及生态恢复技术的现状[J〕.探矿工程,2008(7):46一48.〔6〕匡文龙,邓义芳.采煤塌陷地区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与防治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7(1):116一120.〔7〕梁凯,兰井志,郑伟.对我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对策建议「J〕.环境经济,2007(11):19一22.〔8〕黄学满.我国小煤矿灾害事故原因剖析及防治对策研究[J〕.矿业安全与环保,2008,35(6):76一79.〔9〕刘承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的“三家抬”模式〔J〕.中国矿业,2007,16(9):45 一47.者简介:黄河(1976一),男,博士,主要从事环境岩土工程方面研究
第三篇:矿山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
矿山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
内容摘要:矿产资源开采点燃了人类文明的烛光,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却造成了矿山环境的破坏,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束缚了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矿山环境问题较多,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并贯彻落实《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关键词:矿产资源 环境 采矿 问题 三废 破坏 治理 对策
前言: 铁岭县已查明矿藏20余种,钾长石、钠长石储量居亚洲之首,有被毛主席纪念堂和北京地铁选用的“铁岭红”大理石、“亚洲一号”之称的玄武岩和用于碑刻的优质石材——“王千青石”,以及含钙量高、蕴藏量大的石灰石,还有金、铜、铁、锌、煤碳、菱镁岩等多种宝贵的金属、非金属资源。全国最大的坑口发电厂——铁岭电厂坐落境内,装机总容量达120万千瓦。
矿山环境问题,是人类工程活动引发的各类环境问题中最重要的类型之一。矿产资源的开发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繁荣、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而相伴而生的大量矿山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严重影响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甚至影响社会安全。矿山开采中“三废”的排放严重污染了矿山及周围地区的地质环境。
1.矿产资源开采带来的矿山生态环境问题
目前我国矿山环境问题较多,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① 采矿活动破坏了大量耕地和建设用地;采矿诱发地质灾害;② 采矿使矿区水
均衡遭受破坏,产生各种水环境问题;矿山开采中废气、粉尘、废渣排放,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③ 采矿破坏自然地貌景观,影响整个地区环境的完整性;④ 矿山开发诱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十分普遍;⑤ 采矿活动使矿区周围水平衡系统遭受破坏。结论认为:我国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形式十分严峻!1.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
由于大量的采矿活动以及开采后的复垦还田程度低,使很多矿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地方矿石私挖滥采,造成水土严重流失,在矿山建设和资源开采过程中,由于剥除矿体表层土壤,直接破坏了地表植被,加之新产生的废石、废渣、尾煤等松散废气物也易发生流失,加速和扩大了自然因素所引起的土壤破坏和岩石侵蚀,造成水土流失。
1.2侵占土地和水均衡遭受破坏
矿产资源开采活动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占用一定的面积来修筑道路、固定井架、建立贮煤场及建设必须的生活设施,以保障矿山开采的顺利进行。据统计,正常情况下每个煤矿井口占地面积大约0.2km2,甚至更多。除露天采掘直接破坏大量土地外,采煤排出的矸石、废渣、尾煤也侵占了大量土地。矿山建设免不了要征用土地、砍伐森林,直接破坏植被、农作物及野生动物栖息地,导致绿地面积缩减。由于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矿坑需要疏干排水,导致区域性地下水水位下降,从而破坏了整个地表水地下水均衡系统,造成大面积疏干漏斗、泉水干枯、水资源逐步枯竭以及河水流断、地表水入渗塌陷坑灌入地下等
问题,影响矿山生态环境平衡。
1.3废水、废气、废渣污染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存亡和国家发展的大事。一方面,矿山开采过程中对水源的破坏比较严重,由于矿山地下开采的疏干排水导致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出现大面积疏干漏斗,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动态平衡遭到破坏,以致水源枯竭或者河流断流。另一方面,矿山企业和选矿厂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废水这是全国矿山普遍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矿山附近地表水体常常作为废水、废渣的排放场地。由于现在的地方煤矿处于暴利时期,业主多数建有焦化厂生产焦炭,产生的气体全部排放。炼焦、矸石山自燃、煤层自燃不仅排放大量CO、CO2和H2S气体,而且还有一定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环境,危害生命。
1.4影响矿山景观环境
矿产资源开采直接导致矿山景观环境的破坏主要有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风景名胜区等。其产生的原因是剥土、采煤、爆破、弃土等。例如由于剥弃土直接造成矿山景观环境恶化,土地荒芜,地形地貌发生变化,改变原有景观,基岩煤渣裸露,房屋倒塌,路断桥裂,洼地积水,煤粉尘飞扬,煤矿区呈现一片荒凉景象。
矿山环境问题由来已久,但近些年来显得尤为突出,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矿业长期以来实行的粗放型资源利用模式,以牺牲矿山环境为代价进行大规模超强度矿产资源开采。
2.矿山环境治理的对策措施
我国矿产资源开采历史悠久,历史遗留下的矿山环境问题严重,同时,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正处于快速、持续、稳定的阶段,对矿产资源的需要将持续增加,由此引发的矿山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加强矿山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已刻不容缓。
2.1贯彻落实《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矿山废弃物综合利用,进一步提高矿山废弃物资源化水平,努力提高矿山环境治理水平。同时坚持“强化法治,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突出“预防为主”的方针,从源头防治污染和生态破坏,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环境问题”。
2.2加快编制《全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
鉴于目前我国矿山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形势,为科学、合理地指导和有计划、分步骤地安排全国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必须着手开展全国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编制工作。
2.3明确重点,做好防治与治理工作
在目前国家财政投入有限的情况下,实施重点突破,以起到示范作用,从而带动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进来。这样可以有更多的资金为矿产开发造成的滑坡、泥石流、塌陷等次生地质灾害和地下水位下降、边坡失稳、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进行防治和治理。
2.4加快我县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工作,努力摸清我县矿山环境问题的渊源
以摸清我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查明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及其危害,为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和开展矿山环境整治、矿山生态恢复与重建、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督管理提供决策支持的《全国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综合研究与成果集成》。通过对取得的调查数据资料进行全面统计整理、分析研究和成果集成,对我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作出了评价,提出了全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对策和建议,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矿山地质环境的保护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全面开展矿山环境调查,在摸清情况基础上,拓宽资金渠道,推进矿山环境综合治理。对柴河铅锌矿、铁法煤矿沉陷区和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基础设施保护区,铁路、省级以上公路干线两侧直观可视范围,开展复垦还绿和自然景观修复工程。
2.5建立和完善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以下简称保证金)是一项规定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义务的经济激励措施,属于押金性质,并非行政收费。其管理以“企业所有、政府监管、专款专用”为原则,矿山企业在采矿过程中以及矿山停办、关闭或闭坑时,履行了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义务,经验收合格的,按义务履行情况返还相应额度的保证金及利息。保证金可以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进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领域,推进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产业化。
严格执行《辽宁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规定的小型矿山闭坑制度。矿山闭坑时,必须提交矿山闭坑报告,由相应级别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
门会同相关部门审查,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作完成后方可批准闭坑。采煤矿山闭坑时,井口附近的矸石堆必须进行处理,并填埋、封堵井口,恢复地表环境。
2.6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技术规程》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的预算定额标准》的建设,加强项目管理,提高各个恢复治理项目的工程质量
解决矿山环境综合治理问题,必须明确指导思想,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延伸相对资源产业链;全天实行矿山生态经济管理,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矿产品综合开发;要把矿山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的决策管理,采用清洁生产工艺,最终实现矿山废渣、废气、废水的零排放;积极进行矿山环境整治,高标准立体式复垦、恢貌、绿化、美化被破坏污染矿山,达到资源开发效益明显和矿山环境双赢。
参考文献:
[1]尹国勋《矿山环境保护》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10.5; [2]《中国矿业》2011年08期; [3]琚迎迎;中国矿山环境保护的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 [4]姜建军;刘建伟;张进德;石磊;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问题及对策探析
[J];国土资源情报;2005年08期;
第四篇: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其治理和研究现状报告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其治理和研究现状
专业:资源勘查
学号:2010118512145 姓名:姜定学
班级:资堪1011 完成日期:2012年4月7
日
【摘要】:随着矿山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越来越严重,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迫在眉睫。依据矿种所进行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划分方案,虽然较为详细具体,但有些问题是相互重复的;依据矿山开发阶段所进行的划分方案,虽然刻画了矿山开发演变整个历史过程中所面临的不同问题,但较为宏观简单;对中国目前的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做了简单的介绍,并提出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针对目前我国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及管理情况有直观的了解。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三废问题矿山开发;矿山治理和保护;矿山预测。
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煤炭、钢铁、有色金属等产量均排于世界前列。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矿产资源的需求和消耗越来越大,而采掘业的发展使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广度和深度也越来越大。目前品位较富、埋藏较浅,易采易选、交通方便的矿床已优先开采。但是目前,人类从地表和地表深处开采出巨大数额的矿石和围岩,改变和破坏了地球表面和岩石圈的自然平衡,使地质环境不断地改变和恶化,给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划分是环境地质学和矿床水文地质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环境地质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对众多复杂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实施科学的分类研究,不仅使现代环境地质学论基础上得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可有效地指导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估评价、预测预报和保护与复坑治理等工作。
一、矿山地质环境的现状问题 1、“三废”问题
矿山环境地质的“三废”问题包括固相废弃物、液相废弃物和气相废弃物。(1)固相废弃固相废弃物堆积是矿山地质环境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它一般包括煤矸石、粉煤灰、剥离废弃物、废石(渣)、尾矿库和含放射性物质等固相废料。固相废弃物堆积一般具有占地、边坡稳定、淋滤污染、风化扬尘污染四大环境效应。但铀矿等废弃物除四大环境效应外,还具有放射性污染效应;在我国相废弃物堆积中具有典型代表性意义的煤矸石山还具有自燃环境效应。(2)液相废弃物 矿山液相废弃物一般是指在矿山勘探、开采、采后和洗选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水。如按污染水所含的污染物性质来划分,液相废弃物可划分为无机无毒水、无机毒水、有机无毒水和有机有毒水4 大类型。无机无毒液相废弃物主要包括酸性水、高硬度水、高混浊水和含氮磷的富营养化水等;无机有毒液相废弃物主要包括重金属污染水(汞、镉、铅、锌、铬等)、氰化物污染水和氟化物污染水等;有机无毒液相废弃物主要包括含碳水化合物或脂肪污染水;有机有毒液相废弃物主要包括含多氯联苯或有机氯污染水等如按污染水类型来划分, 矿山液相废弃物又可划分为酸性水、高硬度水、高混浊水、重金属污染水、有毒有害元素污染水、放射性污染水和有机污染水等。(3)气相废弃物 根据气相废弃物的类型, 可将其划分为煤层、矸石、富含黄铁矿成份的铁矿废石自燃产生的废气、沙漠化导致的扬尘、采场或排土场的风化扬尘、井下粉尘、天然气或煤层气自燃以及二氧化碳气田产生的废气等。气相废弃物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包括总悬浮颗粒(TSP)、硫氧化物、碳氧化物、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2 地面变形问题
(1)开采沉陷 煤等有用矿产资源被采出后, 开采区域周围岩体的原始地应力平衡遭到破坏, 随着开采工程活动进行, 地应力将重新分布并达到新的平衡。在此过程中, 矿体周围岩层或地表将经历一个连续移动、变形和非连续破坏(开裂、冒落等)的复杂过程。这种现象称为“开采沉陷”。开采沉陷可划分为冒落式、沉陷式和地堑式三种类型。煤炭是重要的层状用矿物, 它的井工开采必然会引起岩层或地表的下沉, 导致大量土地的沉陷, 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采煤沉陷”, 形成的沉陷区(土地)称之为“采煤沉陷区(土地)”。开采沉陷作一种外生地质灾害, 破坏耕地, 损坏地面建筑物, 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并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 产生了十分突出的社会经济矛盾。更严重的是它不仅表现为近期的经济损失与危害, 由此引起地貌改造和地质作用过程所导致的环境问题将影响到子孙后代, 目前已成为环境工程学和环境岩土分布有岩溶空间, 加之现代地下水的不断溶蚀, 常形成不同规模被水或部分松散物充填的排水前相对平衡稳定的隐含空隙。在这些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中, 对威胁矿山安全生产的岩溶充水含水层一般均需疏排水, 将其地下水位疏降到安全开采标高以下, 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达到消除水患威胁的目的。岩溶充水含水层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 使得覆盖型岩溶地区上覆的松散含水层与其岩溶充水含水层的地下水位差逐渐拉大, 松散含水层地下水将补给下伏低水压的岩溶含水层, 同时松散含水层中一些细颗粒物质也随补给速度的逐渐增大, 而运移至下伏含水层的隐含空隙中。久而久之, 随着这种潜蚀作用的不断增强, 隐含空隙将逐渐向地面发育扩大, 当空隙发育到地表时,就产生了地面岩溶塌陷, 这就是岩溶塌陷机理的潜蚀说。当然, 地面岩溶塌陷机理十分复杂, 其形成还有其它的成因假说, 如真空吸蚀说、重力说、震动说、冲暴说等。(2)地面岩溶塌陷 在覆盖型岩溶表面, 一般多分布有岩溶空间, 加之现代地下水的不断溶蚀, 常形成不同规模被水或部分松散物充填的排水前相对平衡稳定的隐含空隙。在这些地区的矿产资源开发中, 对威胁矿山安全生产的岩溶充水含水层一般均需疏排水, 将其地下水位疏降到安全开采标高以下, 以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达到消除水患威胁的目的。岩溶充水含水层地下水位的大幅度下降, 使得覆盖型岩溶地区上覆的松散含水层与其岩溶充水含水层的地下水位差逐渐拉大, 松散含水层地下水将补给下伏低水压的岩溶含水层, 同时松散含水层中一些细颗粒物质也随补给速度的逐渐增大, 而运移至下伏含水层的隐含空隙中。(3)地面沉降 一般地说, 液相矿产资源包括石油、卤水、热水和地下水等, 气相矿产资源包括天然气、煤层气和二氧化碳气田等。在对液相或气相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 由于液相或气相压力不断降低, 根据力学平衡原理, 赋存液相或气相矿产资源的多孔介质有效应力将必然增大, 使地层固结压缩, 导致地力重新分布, 从而造成地面沉降。(4)边坡 矿山环境地质的边坡问题除了固体废弃物堆积边坡外, 还包括露天采坑边坡、排土(岩)场边坡、尾矿库边坡和矿山边坡。(6)崩塌 在采矿过程中, 由于矿体本身性质恶劣或必要撑砌条件跟不上, 很易诱发崩塌。另外在矿区由提升到地表的废矿矸石堆积引起的崩塌问题也时常发生。崩塌既可在矿区地表出现, 如鄂西宜昌地区盐池河磷矿山崩塌造成巨大灾难, 长江西陵峡链子崖山体开裂(裂缝宽达6 米多), 新滩地段不断崩塌,除与区域构造活动有关外, 也与小规模开采崖下二叠系煤层有一定关系;崩塌也可在地下井巷中出现, 如地下采掘导致地面倾斜、山体开裂和崩塌等。(7)泥石流 与矿山开采有关的泥石流, 除矿床开采之前即以天然状态形成的以外, 主要是由于采矿产生的废石矿渣不合理堆放(即人类工程活动)而引起的, 特别在丘陵山区地带的矿山开发过程中, 极易发生泥石流问题。矿山泥石流形成除与开山采矿、废石矿渣堆放等采矿工程活动有关外, 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条件和人为滥砍山林等也是其重要影响因素。
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
(一)、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坚持以下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通过矿业规划及各种矿业管理手段,采取防范性措施,防治破坏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尽量避免矿山地质环境破坏或者将其消除于矿山生产过程中,做到防患于未然;对不可能避免的矿山地质环境污染和破坏,则通过各种净化和恢复治理措施,达到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要求。
2、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
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开采矿产资源;在矿山建设和生产过程中首先力求消除产生负面影响的各种因素或降低影响程度:对产生的负面影响,通过治理措施达到国家规定的环境质量指标。
3、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业
发展绿色开采技术,实现矿区生态环境无损或受损最小;发展干法或节水的工艺技术,减少水的使用量;发展无废或少废的工艺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的产生;矿山废物按照先利用能源,再选择用于建材或其它用途,最后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的技术原则。
4、因地制宜、边开采边治理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一般要采取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进行,同时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设计出最符合当地实际的治理方案。
(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和任务
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目标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应在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以采矿原因引发的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为重点,开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确保矿山安全生产,延长矿山服务年限,改善、恢复矿山生态环境。具体应达到如下治理目标:
(1)、采矿引发的采坑边坡崩塌、采坑边坡滑坡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治理,确保矿山安全、正常生产。
(2)、对这次采矿造成的地形地貌破坏进行恢复或治理,实施植树造林,恢复植被,恢复矿区生态环境。
(3)、对2004年以前当地村民乱采区采矿造成的地形地貌破坏进行恢复或治理,实施植树造林,恢复植被,恢复矿区生态环境。
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任务
(1)、矿山开采过程中,对引发的采坑边坡崩塌、采坑边坡滑坡应及时处理,尽量减少地质灾害对施工人员、施工设备的危害。(2)、采矿完成后,对采坑进行回填,对采矿区植被破坏区应及时进行绿化,绿化率达到100%。
(3)、对2004年以前当地村民乱采区采矿造成的采坑进行重点监测,并对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重点防治。
(三)次重点防治区治理
1、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采矿过程中须对潜在地质灾害如小型崩塌、滑坡进行及时处理,尽量减少地质灾害对施工人员、施工设备的危害。
闭坑后,要对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排查,及时处理。对于潜在的崩塌、滑坡体,清除崩塌、滑坡体(主要针对有无向上及两侧发展可能的小型崩塌、滑坡体);排水(采取整平地表、填塞裂缝、夯实松动地面、修筑排水沟);护面、刷坡;支撑加固等措施。必要时设立警示标志牌。做好边坡护坡工作,保持边坡稳定。
2、采坑回填工程
采矿结束后,利用矿区的废渣、废土对采坑进行回填填方约19700m3。
按照当地价格水平,利用本矿山的废弃物直接回填,每方5元。
3、矿区绿化工程
对次重点防治区(采坑和排渣场)和植被破坏区进行种草绿化(面积约0.006km2,约合10亩),恢复生态环境。
按照当地价格水平,每棵柏树25元,其中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其它费用及现场经费等。柏树间距3m×3m。
(四)一般防治区治理
1、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闭坑后,要对2004年以前当地村民乱采区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排查,及时处理。对于潜在的崩塌、滑坡体,清除崩塌、滑坡体主要针对有无向上及两侧发展可能的小型崩塌、滑坡体);排水(采取整平地表、填塞裂缝、夯实松动地面、修筑排水沟);护面、刷坡;支撑加固等措施。必要时设立警示标志牌。做好边坡护坡工作,保持边坡稳定。
2、乱采区覆土工程
对2004年以前当地村民乱采区运输、覆土15000 m3(面积约0.15km2覆土厚约10cm)。
按照当地价格水平,在矿区运输、覆土,每立方米5元。
3、乱采区绿化工程
对乱采区进行种草绿化(面积约0.15km2),恢复生态环境。按照当地价格水平,在矿区种草绿化,每平方米0.36元。2)地裂缝治理:根据地裂缝的规模和危害程度采取不同的措施。规模和危害程度较小的,采用土石填充并夯实,防渗处理等措施;规模和危害程度较大的,可采取填充、灌浆等措施。3)崩塌、滑坡治理:已经发生过的崩塌或滑坡灾害,可采用清理废土石和危岩以恢复场地,或者修筑拦挡工程和排水工程防止形成新的地质灾害隐患;潜在的崩塌、滑坡灾害,可采用削坡减荷、锚固、抗滑、支挡、排水、截水等工程措施进行边坡加固,消除地质灾害隐患。4)泥石流治理:已经发生过的泥石流灾害,可采用清理泥土石以恢复场地,或者修筑拦挡工程防止形成新的泥石流物源;
三、我国矿山环境治理的前景展望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阶段,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态势良好,GDP每年增长速度一直保持在10%左右,矿业经济也随之增长。严峻的形势要求我们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实施全国矿山环境治理规划,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则矿预测评估表明,预测采矿区引发采坑边坡崩塌、采坑边坡滑坡地质灾害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为较严重,其它地区引发采坑边坡崩塌、采坑边坡滑坡地质灾害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为较轻;预测采矿活动对地下含水层的影响程度为一般;预测采矿区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为较严重,评估区内其他地区预测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为一般;预测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为较严重。
(4)本方案将评估区划分为两个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区,露天采场及堆渣场为地质环境次重点防治区,评估区内其它地区划分为一般防治区,其中次重点防治区需按照防治措施进行治理。
(5)采矿过程中采坑边坡崩塌、采坑边坡滑坡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监测随着矿山开采同步进行。其他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在矿山停采以后进行。业开发与生态环境的矛盾有可能缓和,生态文明的目标可逐步实现。
四、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
1、监测内容
监测对象包括乱采区、排渣场和露天采场。监测内容包括崩塌、滑坡、危岩体等隐患;排渣场堆放情况。
2、矿山地质环境监测点布设
在乱采区、露天采场、排渣场共设置5个地质环境监测点,在采矿的过程中进行动态监测。
在乱采区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分别布置4个地质环境监测点,主要监测崩塌、滑坡、危岩体等隐患。矿区排渣场设置1个,主要监测矿渣堆放情况,如堆放数量、渣堆的稳定性等。
地质环境监测点每日监测1次。露天采场,降雨季节要加密监测。矿山停产期间可适当减少监测次数。
3、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方法
方法包括人工观测法。监测结果要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向主管领导汇报。
4、矿山地质环境监测机构设置
矿山企业成立设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小组。设组长1人,专职或兼职监测人员2人。监测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能够熟练掌握监测方法、熟练使用监测仪器。
结语
(1)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分类研究, 不仅在基础理论上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现代环境地质学, 而且在实践应用中可有效指导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预测和保护与复坑治理等工作, 具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矿山地质环境现状分析册.[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
第五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探讨论文
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大国,但是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较少,矿产资源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我国矿山的地址环境不容乐观,不同的矿山由于所处的地区不同引发的地址在还有所不同,但在本质上是相差不多的,一般会引发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给我国的采矿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本文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我国是一个矿藏大国,拥有丰富的矿藏资源,这些资源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是在开采的过程中也村子许多的问题,在开采的过程中在矿区出现了许多的残垣断壁,给矿区带来了许多的安全隐患,严重的会引发地质灾害,给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甚至还会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危机还,要想改变我国矿山的现状,就要对我国矿山的地址换进环境科学进行治理,本文介绍了一些问题和治理的方法。矿山的地质环境
矿山的地址环境主要有,矿区底层状态、水文情况、地形构造等。地层主要是对矿区的底层进行考察,看矿区的底层形成与什么时期,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通过对地层的分析可以知道是否适合矿产的开采。矿产资源一般储存在山坡的背斜出,我们要对矿区的水文进行考察,通常矿区附近赋存的地下水类型有碳酸盐岩类裂隙水、碎屑岩类裂隙水。一般在进行矿产开采的时候,要要对开采区的地形进行考察,一般情况下,矿产都是经过几个时期形成的,看是否是断裂构造。我国的矿产资源非常的丰富,但是我国矿山的环境非常的恶略,改善我国的矿山的地址环境已经迫在眉睫了。矿山中地质环境的主要问题
2.1 矿山开采损毁山林植被,破坏了生态环境。
我国的矿产一般处在山高林密的地方要想进行矿产的开采,就要破坏大量的森林植被,导致我国的生态环境遭到大范围的破坏,就拿我国益处矿场低来说,有矿区开采地点两处,大概5平方米,采治理区内采坑共计40 余处,坑顺山势开挖成不规则状,大多数矿坑的采挖3-6米的深度,采挖的最深出达到了9m,矿山在采矿剥离覆盖层与开采矿石过程中,形成的剥离物及废石就近露天堆积于山坡上,随着矿产的不断开采对于绿色植被的破坏就越大,同时在加上开采这得忽视,导致大量的绿色植被被破坏,据统计,矿区范围内就毁损山坡林地约 200亩,地质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矿区可谓是“千疮百孔”、一片狼藉,矿区的环境随着矿产的开采恶化的越来越严重。
2.2 矿山开发产生大量的废石堆积压占山坡林地。
我们在开挖矿山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石料,这些石料都堆积在山上,近万吨弃渣露天堆积于山岭及山坡两侧等地,弃渣废石堆放数百处,破坏了大量的森林,破坏了生态环境。
矿山开发产生的600,万吨弃渣露天堆积于山岭及山坡两侧等地,弃渣废石堆放数百处,遗弃的固体废物堆积大量压占山坡林地,使矿山山体荒废,林地资源造成毁损。据调查统计每年因矿产开采毁坏的林地就有上百亩,是我国的林地面积大量的减少,破坏了野生动物生存的家园。
2.3 废矿石沿山坡堆放,存在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
一般开采的废料斗堆积在山坡上,采坑及渣堆前缘形成50-80 度的高陡边坡,即没有治理也未采取拦挡,后缘也无排水措施,这就给该地区带来非常严重的地质灾害的隐患:如遇暴雨季节暴雨季节,渣堆受到冲刷,极易形成水土流失、滑坡灾害,甚至会导致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如果当地有大量的居民在居住,就会给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一旦引发了地质灾害,还会对周边的公路电力、通讯等公共设施,造成严重的安全威胁。
2.4 矿山开采引发的岩石崩塌,威胁村民生命安全。
当地村民在开采铝矿过程中,对于品味高而且厚层的铝土矿体往往深挖洞,大面积开采,使得采矿坑大而深。对于品位低的丢弃不采,造成岩层裸露而直立于地表或悬立于铝土矿采坑上缘。在外力的作用下岩石崩塌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当地村民生产与生活,威胁村民生命安全。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的方法
3.1以人生为本,重视矿区居民的生命安全
我们国家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国家无论做什么事都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防灾减灾 所有的地质灾害,直接或间接的对矿山职工和矿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我们在对矿区环境治理的过程中,要保证矿区不要遭受到矿山地质灾害的危害,保证矿区的安全,同时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3.2注重效益,分批开采
在进行矿产开采的时候要注重生态效益,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利益。对待不同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要根据矿山的环境对矿产进行分批开采,有时我们由于资金不足,就要对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进行分类,分危害大小、轻重缓急,分期、分阶段进行治理。
3.3工程措施和生态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方法
在采取矿山治理工程措施的同时还要注意和生态所示之间的配合,才能达到矿山环境治理的最终目标。各种工程治理措施只要配合的合理,就可以根治矿山的地质灾害,针对矿山地质环境破坏的特点、方式、分布及危害程度,抓住重点和关键环节,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采取拦、排、护、整、填、植等方面的综合治理措施对矿山环境进行治理矿山环境治理方案。矿山治理的益处
4.1 在经济发展方面的效益
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对于今天的社会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本工程在治理前,矿区支离破碎、千疮百孔、矿渣和和采坑四处可见,但是经过精心的治理以后,把开采完的旷坑土方回填了,进行了复垦,变成了平整的土地,我们就可也发展种植业了,坡度平缓的可利用耕地和树林,老百姓在平整好的耕地上种上了可以生长的作物,使土地价值比原来增高了好几倍。就拿树苗来说,随着苗木的逐渐成长,20年后,一棵树的市场价值是非常高的,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为保护环境节省了大量的资金。
4.2为未来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非常重要的社会效益
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可以消除了威胁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隐患,使矿山周边生态环境逐步修复,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时在矿区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解决了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减少了社会的经济负担,同时经过治理可以建设人造景区,吸引大量的游客,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的治理减少了地质灾害的发生,就减轻了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促进我国的矿产行业可持续发展。
结语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工程,并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解决的,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和人们的自觉性进行治理,因此,我们必须在开发矿产资源的同时进行矿山地质环境的自理,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闭坑谁复垦,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加强对矿山开采的管理,在开采矿产资源的同时保护环境,通过治理恢复和改善矿区环境,建设布局合理,是矿区的山更绿,天更蓝,促进中国矿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是为子孙后代造福。